浅析钢的热处理技术 精品

合集下载

钢的热处理及表面处理技术

钢的热处理及表面处理技术
转变特点 马氏体的组织类型 马氏体性能
• M体转变特点:
• ①无扩散型转变 • ②降温形成:连续冷却完成 • ③瞬时性 • ④转变的不完全性
Fe-1.8CF,e-1冷.8至C,-10冷0℃至-60℃
M形成时体积↑,造成很大 内应力。
• 冷处理:P42
1)无扩散 Fe 和 C 原子都不进展扩散,M是C过饱 和的体心立方的F体,固溶强化显著。
↓ • 总结:A体晶粒越粗大,那么晶界越少,
形核几率越小,那么A体越稳定,C曲线 右移。淬透性越好
• 三、钢的淬透性
• 〔三〕淬透性的测 定
四、钢的回火〔P127〕
1.概念(Conception)
将淬火后的钢加热到Ac1以下某一温度, 保温后冷却下来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2.目的(purpose) 〔1〕稳定工件组织、性能和尺寸 〔2〕减小或消除剩余应力,防止工件的 变形和开裂 〔3〕降低工件的强度、硬度,提高其塑 性和韧性,以满足不同工件的性能要求
C %↑→ M 硬度↑, 片状M 硬度高,塑韧性差。板条M 强度高,塑韧性较好
二、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








水淬

M+AR
B

转变终止线
P 退火
T
S 正火
T+ 油淬 M
亚共析钢连续冷却转变 过共析钢连续冷却转变
炉冷→ F + P 空冷→ F(少量) + S 油冷→ T + M+AR 水冷→ M +AR
(三〕淬透性的测定
〔一〕钢的淬透性与淬硬性的概念
• 淬透性:钢在淬火时能够获得M体的能力,它是 钢材本身固有的属性,主要取决于M体的临界冷 却速度

浅析Cr12MoV模具钢热处理工艺

浅析Cr12MoV模具钢热处理工艺

李 志新
佳木斯电机股份有限公 司, 黑龙江佳木斯(50 2 140 )
中图分类号 T 3 5 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7 8 (06)5 0 6— 2 M 0 . 0 8— 2 1 2 0 0 —04 0
Sm p eAn lsso a r a m e tPr c s o 1 M O Di te i l ay i fHe tT e t n o e sf rCr 2 V e S e l
【模具在冲制一段时间后 , E t 冲头较松 , 刺增 毛 大, 随之寿命也降低 , 并且凸凹模用红套 圈红套 ,
1模柄 . 8 螺钉套 . 1. 2 上夹板 2 凸凹模 . 3 脱料橡胶 . 4 下 夹板 . 5 下模 .
维普资讯 防 爆 电机( X L SO E P O I N— R O L C R C MA H N P O FE E T I C I E)
20 06
1 第4 卷 (
蒜i期 塑)
浅析 C1M V模 具钢热 处理工艺 r2 o
黄金成
关键词 淬透性 淬火温度 回火
Hu n ic e g a d L hxn a g Jn h n n i ii Z Ke o d Q ec igdge , u n hn m ea r ,t p r g y w r s un hn e e q ec igt p rt e e e n . e u m i
U 引 置
宜的组织结构 。 ( 下转 5 0页)
物、 过共析碳化物和 共析碳化物 ( 在退火组织 中 约占 1% ~1% , 5 7 在淬火组织中约 占 1%) 2 。在
冶金过程中, 由于共晶碳化物沿奥 氏体晶界呈 网
收稿 日 : 0 4 . . 期 2 63 1 0 46 黄金成

钢材技术要求-钢材热处理

钢材技术要求-钢材热处理

钢材技术要求-钢材热处理本文档旨在提供钢材热处理的技术要求,以确保钢材达到所需的性能和质量标准。

1. 热处理方法钢材的热处理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之一:- 火焰加热:通过高温火焰将钢材加热至所需温度,然后冷却。

- 感应加热:利用电磁感应将钢材加热至所需温度,然后冷却。

- 轧制加热:将钢材通过轧机滚动加热至所需温度,然后冷却。

- 电阻加热:利用电流通过钢材产生热量将其加热至所需温度,然后冷却。

2. 温度控制在热处理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钢材的加热和冷却温度。

具体要求如下:- 加热温度:根据钢材类型及所需性能确定加热温度范围。

- 保温时间:根据钢材的尺寸和厚度,以及所需性能,确定保持所需温度的时间。

- 冷却速率:根据钢材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要求,确定合适的冷却速率。

3. 热处理工艺热处理工艺是指采用特定的加热、保温和冷却方法来改变钢材的性能和组织结构。

具体工艺应根据钢材的类型和性能要求来确定。

- 淬火工艺:通过迅速冷却钢材以获得高硬度和高强度。

- 回火工艺:在淬火后将钢材加热至适当温度并保持一段时间,以减轻内应力并提高韧性。

- 规定温度回火:在回火时严格控制温度,以确保钢材达到特定的硬度要求。

4. 检测和验收完成热处理后,应对钢材进行检测和验收,以确保其满足技术要求。

可采用以下检测方法:- 硬度测试:通过测量钢材硬度来评估其机械性能。

- 组织观察:通过金相显微镜观察钢材的组织结构来评估其质量。

- 化学成分分析:对钢材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以确保其符合规定标准。

以上就是钢材热处理的技术要求。

通过遵循这些要求,您可以确保钢材达到所需的性能和质量标准。

《钢的热处理》PPT课件

《钢的热处理》PPT课件
231形成当a过冷到a1线以下时a产生了变化在晶界处产生了fe3c晶核长大使侧a的含量下降当fe3c长大时使到原有的a的c含量达到f时fe3c两侧形成的晶核当f长大时cmax0006向周围的a排出多原子增加了两侧a的c含量促进了fe3c片的形成如此反复24形成f与fe3c层片相间的混合组织与此同时在晶界其他部位又可能产生新的晶核fe3c小片并不断交替生核长大直到各种不同取向的p晶团群彼此相遇a全部转变为p
三) 转变产物的组织与性能
1.珠光体型 ( P ) 转变 ( A1~550℃ ) : A1~650℃ : P ; 5~25HRC; 片间距为0.6~0.7μm ( 500× )。
650~600℃ : 细片状P---索氏体(S); 片间距为0.2~0.4μm (1000×); 25~36HRC。
600~550℃:极细片状P---屈氏体(T); 片间距为<0.2μm ( 电镜 ); 35~40HRC。
珠光体形貌像
光镜下形貌
电镜下形貌
索 氏 体 形 貌 像
光镜形貌
电镜形貌
屈 氏 体 形 貌 像
光镜形貌
电镜形貌
三) 转变产物的组织与性能
2.贝氏体型 ( B ) 转变 ( 550~230℃ ) :
形成,F 与 Fe3C 层片相间的混合组 织,与此同时,在晶界其他部位又可能 产生新的晶核( Fe3C 小片),并不断 交替生核长大,直到各种不同取向的P晶 团(群)彼此相遇,A全部转变为P。 由此可见,P的形成,包含两个不 同的过程: 通过C的扩散而使成分产生改变,即 由含C量0.8%(0.77%)的A 含 C量极高的Fe3C和含C量极低的F转变;
( % ) 50 40 30 20 10 0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Wc 100

钢的热处理工艺

钢的热处理工艺

3)分级淬火 ) 概念 将奥氏体状态的工 件首先淬入略高于钢的 Ms点的盐浴或碱浴炉中 保温,当工件内外温度 均匀后,再从浴炉中取 出空冷至室温,完成马 氏体转变。
4)等温淬火 ) 将奥氏体化后的工 件在稍高于Ms温度的盐 浴或碱浴中冷却并保温 足够时间,从而获得下 贝氏体组织的淬火方法。
(5)钢的淬透性 ) 1)淬透性的概念 ) 指奥氏体化后的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 指奥氏体化后的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 钢的淬透性大小用钢在一定条件下淬火获得的淬透层深 度来表示。 度来表示。 通常采用从淬火工件表面到半马氏体区距离作为淬透层 深度。 深度。 2)影响淬透性的因素 ) 主要因素是化学成分 以外, 除Co以外,所有溶于奥氏体中的合金元素都提高淬透性。 以外 所有溶于奥氏体中的合金元素都提高淬透性。 奥氏体的均匀性、 奥氏体的均匀性、晶粒大小及是否存在第二相等因素都 会影响淬透性。 会影响淬透性。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的分类 据电流频率的不同,可将感应加热表面淬火分为三类: 第一类 高频感应加热淬火 常用电流频率:80~1000kHz 淬硬层深度: 0.5~2.0mm 应用:适用于中小模数的齿轮及中小尺寸的轴类零件等。 第二类 中频感应加热淬火 常用电流频率:2500~8000Hz 淬硬层深度: 2~10mm 应用:适用于较大尺寸的轴和大中模数的齿轮等。 第三类 工频感应加热淬火 电流频率:50赫兹 淬硬层深度:可达10~15mm 应用:适用于较大直径零件的穿透加热及大直径零件如轧辊、 火车车轮等的表面淬火。
二、正火
概念 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后空冷的热 将钢材或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保温后空冷的热 临界温度以上 空冷 处理工艺。 处理工艺。 亚共析钢的加热温度为Ac3+30℃~50℃ 过共析钢的加热温度为Accm+30℃~50℃。

钢的热处理工艺技术

钢的热处理工艺技术

钢的热处理工艺技术钢的热处理工艺技术是一种通过改变钢材的组织结构和性能来达到预期目标的方法。

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可以改善钢材的硬度、韧性、强度、耐磨性等性能,从而满足不同用途的要求。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钢的热处理工艺技术。

1. 退火:退火是将钢材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到室温。

退火能改善钢材的塑性和韧性,减少内部应力,使其易于加工和变形。

2. 淬火:淬火是将钢材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然后迅速冷却到室温。

淬火能提高钢材的硬度和强度,但会降低其韧性。

常见的淬火方法包括水淬、油淬和气体淬火等。

3. 回火:回火是将已经淬火的钢材重新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通过不同的冷却速率进行冷却。

回火能减少淬火时产生的脆性,提高钢材的韧性和抗疲劳性能。

4. 正火:正火是将钢材加热到过冷状态下的温度,然后冷却到室温。

正火能改善钢材的强度和韧性,减少内部应力。

5. 淬火和回火:淬火和回火是一种常用的复合热处理工艺。

先将钢材淬火,然后进行回火,能够在保持一定硬度的同时提高韧性。

6. 软化退火:软化退火是用于消除冷加工或焊接后的钢材内部应力和硬度的一种热处理方法。

通过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进行适当速率的冷却,使钢材恢复到一定的韧性和塑性。

7. 预应力退火:预应力退火是一种用于提高钢材的强度和韧性的热处理方法。

通过在加热阶段施加机械应力,然后进行退火处理,能够在保持较高强度的同时提高韧性和耐疲劳性能。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钢的热处理工艺技术,每种方法在实践中都有其适用范围和特定工艺参数。

合理选择和控制热处理工艺,能够使钢材达到所需的性能要求,并满足具体工程应用的需要。

钢的热处理工艺技术是钢材加工和制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能够改善钢材的性能,增加其应用价值。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钢材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对于不同类型的钢材,需要采用适当的热处理工艺来实现所需的性能要求。

首先,退火是最常见的钢材热处理工艺之一。

退火过程中钢材被加热到一定温度,然后缓慢冷却到室温。

钢的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

钢的热处理热处理是将固态金属或合金采用适当的方式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结构与性能的工艺。

热处理工艺它能提高零件的使用性能,充分发挥钢材的潜力,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此外,热处理还可改善工件的工艺性能﹑提高加工质量﹑减小刀具磨损。

钢的热处理方法可分为: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及表面热处理等五种。

热处理方法虽然很多,但任何一种热处理工艺都是由加热、保温和冷却三个阶段所组成的,因此,热处理工艺过程可用在温度一时间坐标系中的曲线图表示,如下图所示,这种曲线称为热处理工艺曲线。

退火与正火一、退火将钢加热到适当温度,保持一定时间,然後缓慢冷却(一般随炉冷却)的热处理工艺称为退火。

退火的主要目的是:(1)降低钢的硬度,提高塑性,以利於切削加工及冷变形加工。

(2)细化晶粒,均匀钢的组织及成分,改善钢的性能或为以後的热处理作准备。

(3)消除钢中的残余内应力,以防止变形和开裂。

常用的退火方法有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去应力退火等几种。

(1)完全退火完全退火是将钢加热到完全奥氏体化(AC3以上30~50℃),随之缓慢冷却,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工艺方法。

在完全退火加热过程中,钢的组织全部转变为奥氏体,在冷却过程中,奥氏体变为细小而均匀的平衡组织(铁素体+珠光体),从而达到降低钢的硬度、细化晶粒、充分消除内应力的目的。

完全退火主要用於中碳钢及低、中碳合金结构钢的铸件、锻件、热轧型材等,有时也用於焊接结构件,过共析钢不宜采用完全退火,因过共析钢完全退火需加热到AC CM以上,在缓慢冷却时,钢中将析出网状渗碳体,使钢的力学性能变坏。

(2)球化退火是将钢加热到AC1以上20~30℃,保温一定时间,以不大於50℃/H的冷却速度随炉冷却下来,使钢中碳化物呈球状的工艺方法。

球化退火适用於共析钢及过共析钢,如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轴承钢等。

这些钢在锻造加工後进行球化退火,一方面有利於切削加工,同时为最後的淬火处理作好组织准备。

钢的热处理工艺

钢的热处理工艺
回火目的: 1)淬火得到的淬火马氏体组织很脆,存在较大的内 应力,容易产生变形和开裂。 2)淬火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都是亚稳定组织,在适 当条件下有可能分解,导致零件形状、尺寸和使用性 能的变化。 3)为获得要求的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 因此淬火钢一般不直接使用,必须进行回火。
二、回火的分类和应用
根据回火温度和对淬火钢力学性能的要求,一般 将回火分为三类 :
定义:是将钢加热到略低于固相线的温度,长时间 保温(10~20 h),以消除成分偏析的热处理工 艺。
加热温度;略低于固相线温度。 亚共析钢:T=Ac3 + (150℃~300℃) 过共析钢:T=Accm+(150℃~300℃) 目的:为了消除晶内偏析,使成分均匀化 实质:使合金元素的原子充分扩散。 适用于:合金钢铸件和铸锭。 后续处理:保温10~20小时退火后晶粒较粗大,一
热处理分类
普通热处理:退火、正火、 淬火与回火
表面热处理:表面淬火 化学热处理
形变热处理:控制轧制
§10-1 钢的退火与正火
一、钢的退火
钢的退火:将(组织偏离平衡状态的)钢加热到Ac1 以上或以下温度,保温一定的时间,然后缓慢冷却 (一般为炉冷至550℃后空冷),以获得接近平衡状态 组织的热处理工艺。
4、 淬火冷却介质
理想冷却速度: 1)在Ac1~650℃之
间慢冷,以↓热应力 2)在650℃~400 ℃
之间快冷,以避开“鼻 尖;防发生非M相变 3)在400 ℃以下慢冷 ,以↓组织应力。
图5 理想冷却速度
常用淬火介质介绍
1.自来水(30℃以下)
冷却特性:在650-400 ℃冷却能力较小、在Ms附近点 冷速极快,淬硬能力较强。
淬透性与淬透层 深度关系:

钢的热处理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组织转变课件

钢的热处理钢在加热和冷却时组织转变课件

钢在冷却时的组织转变
珠光体的形成
总结词
珠光体是钢在冷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组织,由铁素体和渗碳体的层片状交替排 列构成。
详细描述
当钢在冷却时,奥氏体中的碳原子开始扩散并偏聚在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界面处, 形成富碳的铁素体和贫碳的渗碳体。随着温度的降低,这些富碳的铁素体和贫 碳的渗碳体会逐渐形成层片状结构,最终形成珠光体。
马氏体的转变
总结词
马氏体是钢在冷却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组织,其特点是具有较 高的硬度和强度。
详细描述
当钢在冷却时,如果冷却速度足够快,奥氏体中的碳原子来 不及扩散,就会形成一种过饱和的固溶体,即马氏体。马氏 体的硬度高、强度大,因此在制造高强度、耐磨性好的刀具、 模具等产品时具有重要的应用。
贝氏体的转变
奥氏体的形成是一个扩 散过程,需要一定的时 间和温度。
04
奥氏体的形成与钢的成 分、加热速度和温度等 因素有关。
奥氏体晶粒的长大
01
02
03
04
随着温度的升高,奥氏体晶粒 逐渐长大。
晶粒的大小对钢的性能有重要 影响,晶粒越细,钢的强度和
韧性越好。
加热温度和时间是影响奥氏体 晶粒大小的主要因素。
为了获得细小的奥氏体晶粒, 通常采用快速加热和短时间保
回火
总结词
回火是一种将淬火后的金属重新加热至低温 并保持一段时间的过程,主要用于消除淬火 过程中产生的内应力、提高金属的韧性和塑 性。
详细描述
回火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低温加热使金属内部 组织结构发生转变,消除淬火过程中产生的 内应力,提高金属的韧性和塑性。回火工艺 通常包括将淬火后的金属加热到低温回火温
开裂
是指热处理过程中,由于内应力过大 或组织转变不均匀,导致钢的表面出 现裂纹。开裂可以通过优化热处理工 艺、控制冷却速度和改善材料成分来 减少。

40Cr钢的热处理及组织分析---精品管理资料

40Cr钢的热处理及组织分析---精品管理资料

毕业设计(论文)—-40Cr钢的热处理及分析专业:金属材料与热处理技术班级: 金材二班姓名: 向星学号:0903140205指导教师:苏光浩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二零一二年二月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而模具材料选择及其热处理工艺的选择已在模具制造业中引起广泛的重视。

模具热处理是保证模具性能的重要工艺过程.它对模具的制造精度,模具的强度,模具的制造成本,模具的工作寿命有着直接的影响.本文在分析模具材料和40Cr钢热处理及金相实验基础上,根据模具的选材条件、试样的材料性质,以及40Cr的热处理工艺和金相组织综合分析,根据实际制订出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并根据实验得出数据进行分析。

这样,能使模具达到良好的使用性能和寿命要求的。

同时,满足经济性要求,降低成本.关键词:模具材料;热处理;热处理工艺;金相组织;目录前言 (3)第一章绪论 (4)1.1模具制造概况 (4)1.2我国模具的发展与现状 (4)1.3模具选材 (5)1.4合金元素对钢性能的影响 (7)1.5实验目的及意义 (9)1.6研究方案技术路线 (10)第二章 40Cr钢的热处理研究分析 (11)2。

1 钢的热处理概况 (11)2.2 40Cr钢的热处理 (12)2。

2.1 40Cr钢特性 (13)2。

2。

2 40Cr钢的物理性能……………………………………1 4 2。

2。

3 40Cr钢的化学成分 (14)2。

2.4 40Cr钢的调质处理 (15)2。

2.5 40Gr热处理实验过程 (15)2。

3 热处理实验小结 (24)第三章实验总结 (31)4.1 热处理实验总结 (31)4。

2 合金元素对钢的影响分析 (34)谢词 (37)参考文献 (38)前言在国家推动经济体制改革、市场经济和国际接轨的形势下,我国模具制造企业和热处理企业像雨后春笋般的涌现.而模具制造、热处理技术和使用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标志,它在基础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第四章 钢的热处理及表面强化技术讲解

第四章    钢的热处理及表面强化技术讲解

2.化学镀镍磷
化学镀是指在无外加电流条件下,利用化学方法在金属表面沉积其他金 属或合金的工艺方法。化学镀镍磷合金可提高工件表面的硬度、抗粘着性、 减摩性,从而提高其耐磨性。
2 气相沉积TiN和TiC
气相沉积是指在一定成分的气体中加热至一定温 度,通过化学或物理作用在钢件表面沉积其他金属或 金属化合物的工艺方法。在钢件表面沉积TiN、TiC等 超硬金属化合物,能大大提高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 耐蚀性和高温抗氧化性。
表 面 热处理
钢加热时的组织转变
钢的预备热处理——退火与正火
钢的最终热处理(一)——淬火与回火 钢的最终热处理(二)——表面热处理 钢的表面强化技术
本 章 要 点
钢的热处理是指将钢在固态下进行 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的组织 和性能的工艺方法。通过适当的热处理, 能显著提高钢的力学性能,以满足零件 的使用要求和延长零件的使用寿命;能 改善钢的加工工艺性能(如切削加工性 能、冲压性能等),以提高生产率和加 工质量;还能消除钢在加工(如铸造、 焊接、切削、冷变形等)过程中产生的 残余内应力,以稳定零件的形状和尺寸。
淬火加热后组织 钢种
亚共析钢 Wc≤0.5%
亚共析钢 Wc>0.5%
淬火温度(℃) Ac3+30~50
Ac3+30~50 Ac1+30~50 Ac1+30~50

最终组织 M
M + A残 M + A残 M+Fe3C+A
共析钢 过共析钢
单液淬火 将加热后的零件投入一种冷却剂中冷却至室温。 优点:操作简单,容易实现自动化 缺点:易产生淬火缺陷, 水中淬火易产生变形和 裂纹,油中淬火易产生硬度不足或硬度不均匀等 现象。 应用:碳钢一般用水作冷却介质,合金钢可用油 作冷却介质。

钢铁材料及热处理

钢铁材料及热处理

热处理在钢铁材料中的应用
提高钢铁材料的机械性能
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钢铁材料的内部 组织结构,从而提高其强度、硬度和 韧性等机械性能。
提高钢铁材料的耐磨性
通过热处理可以细化钢铁材料的晶粒, 从而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
提高钢铁材料的耐腐蚀性
通过热处理可以改变钢铁材料的表面 结构和化学成分,从而提高其耐腐蚀 性。
钢铁材料在未来的应用前景与挑战
高端装备制造领域
随着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对 钢铁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 需要钢铁材料具备更高的强度、
韧性、耐腐蚀等性能。
新能源领域
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对钢铁材料提 出了新的要求,如风电设备、核 电设备等需要钢铁材料具备更高
的耐高温、耐辐射等性能。
环保领域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钢铁材料 在环保领域的应用逐渐增多,如 环保设备、污水处理设备等,需 要钢铁材料具备更高的耐腐蚀、
钢铁材料及热处理
contents
目录
• 钢铁材料简介 • 钢铁材料的热处理技术 • 钢铁材料的性能优化 • 钢铁材料的发展趋势与挑战
01
钢铁材料简介
钢铁材料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钢铁材料是指以铁元素为主要成 分,经过冶炼、加工和热处理后 得到的金属材料。
分类
钢铁材料可以分为生铁、铸铁、 钢和铁合金等。
热处理过程中,金属材料内部的原子或分子的运动速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当温度降低时,原子或分子的运动速度会减缓。通过控制加热和冷却速度,可 以控制原子或分子的运动速度和排列方式,从而改变材料的内部组织结构。
热处理的主要工艺方法
退火
将金属材料加热到适当温度后保温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 却至室温。退火可以消除金属材料的内应力、降低硬度并 提高塑性。

热处理工艺-PPT精品

热处理工艺-PPT精品
4)中碳钢的正火可替代调质处理,为高频淬火作准备。
5)高碳钢可消除网状渗碳体,为球化退火做准备。
三、钢的淬火
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1以上30~50℃,保温一定时 间,然后在冷却液(水或油)中快速冷却,以获得 马氏体(或下贝氏体)组织的一种热处理工艺。
1.钢的淬火淬工火艺后组织为细小
A
1)加热温度的选均择匀的M
马氏体的组织形态
(1)板条状马氏体:在低、 中碳钢及不锈钢中形成的一 种马氏体。由许多马氏体板 条集合而成。马氏体板条的 立体形态可以是扁条状,也 可以是薄板状。内部存在大 量位错—位错马氏体
(2)片状马氏体:常在中、 高碳钢析出。立体外形呈双 凸透镜状,与试样磨面相截 则呈针状或竹叶状,所以又 称针状马氏体。亚结构主要 为孪晶—孪晶马氏体。
与分级淬火法相类似,只是在冷却介质中保温足 够长的时间,转变为有高强韧性的下贝氏体,然 后空冷。适用于尺寸小、形状复杂,强韧性要求 高的工件。
适用于Mf点低于零度的高碳钢和合金钢。
2.钢的淬透性
1)概念
钢的淬透性是指钢在淬火时获得马氏体的能力。
用淬透层的深度来衡量:表面至半马氏体(马氏
体组织占50%)的距离。
第四章 钢的热处理
引言
材料的性能可以通过下面方法得以改善
1. 在钢铁的冶炼过程中,加入所需的合金元素;
2. 对材料进行后续处理——热处理 热处理:对金属材料在不同的固态温度范围内进行加热、保温和
冷却,以改变材料整体或表面组织,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工艺。
提供组织准备 温 度
通过改变冷却速度,控制组织中 成分和结构变化,获得相应组织
C)目的: 同完全退火。
D)适用范围: 用于降 低硬度的碳钢及合金钢。

钢铁生产中的热处理技术

钢铁生产中的热处理技术

钢铁生产中的热处理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钢铁生产中的热处理技术也在不断创新和改善。

热处理技术是钢铁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不仅可以改变钢材的物理性能,增强其力学性能,提高其使用寿命,而且还可以改善其表面的外观和耐腐蚀性能。

本文将从热处理技术的概念、分类、特点以及在钢铁生产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一、热处理技术的概念与分类热处理技术是指利用多种热处理工艺,将钢材加热至一定温度,经过一定的时间和冷却方式,使其改变物理和化学性质的一种改性工艺。

其目的是通过改变钢材的组织结构、形态和化学成分,从而达到增强钢材力学性能的目的。

按照处理温度和处理方法不同,热处理技术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常见的有淬火、回火、正火、退火、等温淬火等。

淬火是指将钢材加热到淬火温度后,迅速放入水中、油中或其他水溶液中,使钢材从高温快速冷却,达到显著硬化的效果。

回火是指将淬火的钢材加热至回火温度,保温一定时间后再冷却,以调整硬度、提高延展性和韧性。

正火和退火是调整钢材组织结构和硬度的重要方法,等温淬火则是在淬火的同时控制形态,以获得时效性良好的高强度钢。

二、热处理技术的特点和作用热处理技术对钢铁材料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化学性能等多个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

具体地说,热处理技术的特点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硬化作用:淬火是最常见的硬化方法,它可以使钢材冷却速度迅速增加,从而促使钢材中产生大量的马氏体,提高硬度和强度。

2. 调整组织形态和性质:热处理技术可以改变钢材的组织形态、晶粒尺寸和相对比例等,从而调整钢材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例如,正火和退火可以改变钢材中的渗碳体分布和纯铁晶粒尺寸,从而提高钢材的韧性和可加工性。

3. 提高耐磨性和耐腐蚀性:热处理技术还可以改善钢材的表面性质,如提高其硬度和耐磨性,降低其腐蚀速度。

例如,表面淬火可以使钢材表面硬度增加2倍以上,大大提高其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4. 时效性调整:等温淬火等热处理方法可以调整钢材的时效性,从而获得时效性良好的特殊钢材。

常用的钢材热处理方法[精品]

常用的钢材热处理方法[精品]

常用的钢材热处理方法一.淬火将钢件加热到临界温度以上40~60℃,保温一定时间,急剧冷却的热处理方法,称为淬火。

常用急剧冷却的介质有油、水和盐水溶液。

淬火的加温温度、冷却介质的热处理规范,见表<常用钢的热处理规范>.淬火的目的是:使钢件获得高的硬度和耐磨性,通过淬火钢件的硬度一般可达HRC60~65,但淬火后钢件内部产生了内应力,使钢件变脆,因此,要经过回火处理加以消除。

钢件的淬火处理,在[wiki]机械[/wiki]制造过程中应用比较普遍,它常用的方法有:1.单液淬火:将钢件加热到淬火温度,经保温一定时间后,在一种冷却液中冷却,这种热处理方法,称为单液淬火。

它适用于形状简单、技术要求不高的碳钢或合金钢,工件直径或厚度大于5~8mm的碳素钢,选用盐水或水中冷却;合金钢选用油冷却。

在单液淬火中,水冷容易发生变形和裂纹;油冷容易产生硬度不够或不均的现象。

2.双液淬火:将钢件加热到淬火温度,经保温后,先在水中快速冷却至300~400℃,在移入油中冷却,这种处理方法,称为双液淬火。

形状复杂的钢件,常采用此方法。

它既能保证钢件的硬度,又能防止变形和裂纹。

缺点是操作难度大,不易掌握。

3.火焰表面淬火:用乙炔和氧气混合燃烧的火焰喷射到工件表面,并使其加热到淬火温度,然后立即用水向工件表面喷射,这种处理方法,称为火焰表面淬火。

它适用于单件生产、要求表面或局部表面硬度高和耐磨的钢件,缺点是操作难度大。

4.表面感应淬火:将钢件放人感应器内,在中频或高频交流电的作用下产生交变磁场,钢件在磁场作用下产生了同频率的感应电流,使钢件表面迅速加热(2-10s)至淬火温度,立即把水喷射到钢件表面。

这种热处理方法,称为表面感应淬火。

经表面感应淬火的零件,表面硬而耐磨,而内部有较好的强度和韧性。

这种方法适用于中碳钢和中等含碳量的合金钢件。

表面感应淬火根据所采用的电流频率的不同,可分为高频、中频和工频淬火三种。

高频淬火电流频率为100~150kHz,淬硬层深1~3mm,它适用于齿轮、花键轴、活塞和其它小型零件的淬火;中频淬火电流频率为500~10000Hz,淬硬层深3—10mm,它适用于曲轴、钢轨、机床导轨、直径较大的轴类和齿轮等;工频淬火电流频率为50Hz,淬硬层一般大于10mm,适用于直径在300mm以上的大型零件的淬火,如冷轧辊等。

浅析钢材的内部缺陷及其对热处理工艺和性能的影响

浅析钢材的内部缺陷及其对热处理工艺和性能的影响

浅析钢材的内部缺陷及其对热处理工艺和性能的影响一、钢材的内部缺陷1. 气孔气孔是指在钢材内部存在的气体充填的孔洞。

这些气孔通常是由于熔化时气体、挥发物等引起的。

气孔的存在会使得材料的密度降低,从而影响到钢材的强度和韧性。

2. 夹杂物夹杂物是指在钢材中混杂的非金属物质,如氧化物、硫化物等。

夹杂物的存在会导致钢材的断裂韧性降低,对于某些特殊的钢材来说,夹杂物还可能对其腐蚀性能产生影响。

3. 未溶解的合金元素在钢材中,有时会存在一些未能完全溶解的合金元素。

这些未溶解的合金元素会在钢材的晶界处形成气孔或夹杂物,影响到钢材的力学性能和化学性能。

4. 晶粒度晶粒度是指钢材中晶粒的大小和形状。

晶粒过大会使得钢材的力学性能下降,而且易于产生裂纹;而晶粒过小则会影响到钢材的强度和塑性。

二、内部缺陷对热处理工艺的影响1. 热处理温度内部缺陷会使得钢材的传热性能降低,从而影响到热处理的温度分布。

在实际生产中,需要根据钢材的内部缺陷情况,调整热处理的温度和保温时间,以保证钢材在热处理过程中获得良好的组织状态。

不同的内部缺陷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热处理方式来进行修复。

对于含气孔的钢材,通常需要采用真空热处理或气体保护热处理来减少气孔的数量和体积;对于含夹杂物的钢材,通常需要采用热处理和挤压等工艺来使夹杂物得到析出和聚集。

内部缺陷会使得钢材的整体强度降低,同时也会导致钢材的疲劳性能下降。

这对于需要经受高强度和高疲劳性能的零部件来说,都是非常不利的。

2. 韧性气孔、夹杂物等内部缺陷会使得钢材的断裂韧性下降,从而容易发生断裂和裂纹。

这对一些需要承受冲击载荷或者受到振动影响的钢材来说是非常危险的。

3. 腐蚀性能内部缺陷会对钢材的腐蚀性能产生影响,使得钢材更容易受到腐蚀和磨损。

这对于一些需要抗腐蚀和耐磨的材料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钢材的内部缺陷会对其热处理工艺和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

在钢材生产和加工过程中,需要对钢材的内部缺陷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控制,以保证钢材在使用过程中能够获得良好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钢的热处理技术概述热处理工艺在机械制造与维修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钢经过热处理后,能充分发挥材料的潜力,改善其使用性能与工艺性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延长使用寿命,减少工件重量,节约金属材料,能显著地提高经济效益。

据统计,在机械制造工业中有60%~80%的零件都要进行热处理,尤其是工具类及滚动轴承几乎百分之百都要进行热处理。

热处理是将金属或合金在固态采用适当的方式进行加热、保温和冷却以获得所需要的组织与性能的一种工艺。

为简明表示热处理摹本工艺过程,通常用温度—时间坐标绘出热处理工艺曲线,如图1所示。

钢的热处理工艺在加热或冷却时的理论温度是在Al 、A3和Acm 线上的对应温度,即临界点。

但在实际生产中加热速度和冷却速度不是极其缓慢的,受其过热度和过冷度的图1 热处理工艺曲线 图-2 钢加热(冷却)F e -F e3C 状态图上各临界点的位置 影响,与理论的临界点要略高或略低一些。

因此,加热与冷却的实际临界点用A c1、A c3、A ccm 与Ar1、A r3、A rcm 上的对应温度表示。

如图2所示。

根据热处理的目的、加热和冷却方法不同,常把热处理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渗金属等氮共渗碳氮化渗碳化学热处理感应加热表面淬火等火焰加热表面淬火表面淬火表面热处理回火淬火正火退火普通热处理热处理 一、钢的热处理原理热处理的目的是改变钢的内部组织结构,以改善钢的性能,通过适当的热处理可以显著提高钢的机械性能,延长机器零件的使用寿命。

热处理工艺不但可以强化金属材料、充分挖掘材料性能潜力、降低结构重量、节省和能源,而且能够提高机械产品质量、大幅度延长机器零件的使用寿命。

、热处理工艺分类:(根据热处理的目的、要求和工艺方法的不同分类如下)1、整体热处理:包括退火、正火、淬火、回火和调质;2、表面热处理:包括表面淬火、物理气相沉积(PVD)和化学气相沉积(CVD)等;3、化学热处理:渗碳、渗氮、碳氮共渗等。

1.1热处理的三阶段:加热、保温、冷却1、钢在加热时的转变加热的目的:使钢奥氏体化(1)奥氏体(A)的形成奥氏体晶核的形成以共析钢为例A1点则W c =0.0218%(体心立方晶格F)W c =6.69%(复杂斜方渗碳体)当T 上升到A c1 后W c =0.77%(面心立方的A)由此可见转变过程中必须经过C和Fe原子的扩散,必须进行铁原子的晶格改组,即发生相变,A 在铁素体和渗碳体的相界面上形成。

有两个有利条件①此相界面上成分介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②原子排列不规则,空位和位错密度高。

(2)奥氏体晶粒的长大奥氏体大小用奥氏体晶粒度来表示。

分为00,0,1,2…10等十二个等级,其中常用的1~10级,4级以下为粗晶粒,5-8级为细晶粒,8级以上为超细晶粒。

影响A晶粒粗大因素二、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生产中采用的冷却方式有:等温冷却和连续冷却(1)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A在相变点A1以上是稳定相,冷却至A1 以下就成了不稳定相。

1、共析碳钢奥氏体等温转变产物的组织和性能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1)高温珠光体型转变:A1~550℃(1)珠光体(P)A1~650℃粗层状约0.3μm<25HRC(2)索氏体(S)650~600℃细层状0.1~0.3μm ,25~35HRC(3)屈氏体(T)600~550℃极细层状约0.1 μm,35~40HRC2)中温贝氏体型转变:550℃~Ms(1)上贝氏体(B上)550~350 ℃羽毛状40~45HRC脆性大,无使用价值(2)下贝氏体(B下)350~Ms黑色针状45~55HRC韧性好,综合力学性能好(3)低温马氏体型转变:M s~M f 当A被迅速过冷至M s以下时,则发生马氏体(M)转变,主要形态是板条状和片状。

(当W c<0.2%时,呈板条状,当Wc>1.0%呈针片状,当Wc =0.2%~1.0%时,呈针片状和板条状的混合物)2、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①共析碳钢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转变产物的组织和性能(1)随炉冷P 170~220HBS(700~650℃)(2)空冷S 25~35HRC (650~600℃)\共析碳钢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应用等温转变曲线分析奥氏体在连续冷却中的转变②马氏体转变当冷速>马氏体临界冷却速度V K 时,奥氏体发生M转变,即碳溶于α—Fe 中的过饱和固溶体,称为M(马氏体)。

1)转变特点:M 转变是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Ms ~Mf),M 转变是在一个非扩散型转变(碳、铁原子不能扩散),M 转变速度极快(大于V k ),M 转变具有不完全性(少量的残A),M转变只有α-Fe、γ-Fe的晶格转变.二、钢的退火2.1目的:(1)降低硬度,提高塑性。

(2)细化晶粒,消除组织缺陷。

(3)消除内应力。

(4)为淬火作好组织准备。

2.2类型:根据加热温度可分为在临界温度(Ac1或Ac3)以上或以下的退火,前者又称相变重结晶退火,包括完全退火、扩散退火、均匀化退火、不完全退火、球化退火;后者包括再结晶退火及去应力退火。

(1)完全退火:1)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消除内应力、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2)工艺:完全退火采用随炉缓冷可以保证先共析铁素体的析出和过冷奥氏体在Ar1以下较主温度范围内转变为珠光体。

工件在退火温度下的保温时间不仅要使工件烧透,即工件心部达到要求的加热温度,而且要保证全部看到均匀化的奥氏体,达到完全重结晶。

完全退火保温时间与钢材成分、工件厚度、装炉量和装炉方式等因素有关。

实际生产时,为了提高生产率,退火冷却至600℃左右即可出炉空冷。

(2)均匀化退火(扩散退火)1)工艺:把合金钢铸锭或铸件加热到Ac3 以上150~100℃,保温10~15h后缓慢冷却以消除化学成分不均匀现象的热处理工艺。

2)目的:消除结晶过程中的枝晶偏析,使成分均匀化。

由于加热温度高、时间长,会引起奥氏体晶粒严重粗化,因此一般还需要进行一次完全退火或正火,以细化晶粒、消除过热缺陷。

3)注意:高温扩散退火生产周期长,消耗能量大,工件氧化、脱碳严重,成本很高。

只是一些优质合金钢及偏析较严重的合金钢铸件及钢锭才使用这种工艺。

对于一般尺寸不大的铸件或碳钢铸件,因其偏析程度较轻,可采用完全退火来细化晶粒,消除铸造应力。

(3)去应力退火1) 工艺:将工件缓慢加热到Ac1以下100~200℃(500~600℃)保温一定时间(1~3h)后随炉缓冷至200℃,再出炉冷却。

钢的一般在500~600℃;铸铁一般在500~550℃超过550℃容易造成珠光体的石墨化;焊接件一般为500~600℃。

2.3实例:加工S7332型铣床的精密丝杆时,粗车后须进行去应力退火,消除加工的残余应力。

三、钢的正火3.1目的:细化晶粒,均匀组织,调整硬度等。

3.2组织:共析钢P、亚共析钢F+P、过共析钢Fe3CⅡ+P3.3工艺:正火保温时间和完全退火相同,应以工件透烧,即心部达到要求的加热温度为准,还应考虑钢材、原始组织、装炉量和加热设备等因素。

正火冷却方式最常用的是将钢件从加热炉中取出在空气中自然冷却。

对于大件也可采用吹风、喷雾和调节钢件堆放距离等方法控制钢件的冷却速度,达到要求的组织和性能。

3.4实例:车床的主轴一般选用45钢,主锻造之后,必须进行正火处理,消除锻造尖力,得到合适的硬度,便于机械加工。

四、钢的淬火4.1淬火温度的选择1)碳钢的淬火加热温度由Fe-Fe3C相图来确定,其目的是为了①淬火后得到全部细小的M;②淬火后希望硬度高。

①亚共析钢Ac3 +(30~50)℃,可获得细小的均匀的M,如温度过高则有晶粒粗化现象,淬火后获得粗大的M,使钢的脆性增大;如温度过低则淬火后M+F,有铁素体出现,淬火硬度不足。

②共析钢与过共析钢Ac1 +(30~50)℃,由于有高硬度的渗碳体和M存在,能保证得到高的硬度和耐磨性。

如果加热温度超过Accm 将会使碳化物全部溶入A中,使A中的含碳量增加,淬火后残余奥氏体量增多,降低钢的硬度和耐磨性;淬火温度过高,奥氏体晶粒粗化、含碳量又高,淬火后易得到含有显微裂纹的粗片状马氏体,使钢的脆性增大。

2)合金钢①对含有阻碍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强碳化物形成元素(如Ti、Nb等),淬火温度可以高一些,以加速其碳化物的溶解,获得较好的淬火效果.②对含有促进奥氏体晶粒长大的元素(如Mn等),淬火加热温度应低一些,以防止晶粒粗大。

理想冷却速度:650℃以上应当慢冷,以尽量降低淬火热应力。

650~400℃之间应当快速冷却,以通过过冷奥氏体最不稳定的区域,避免发生珠光体或贝氏体转变。

400以下至Ms点附近应当缓以尽量减小马氏体转变时产生的组织应力。

具有这种冷却特性的冷却介质可以保证在获得M组织条件下减少淬火应力、避免工件产生变形或开裂。

4.2淬火加热时的氧化和脱碳淬火加热时,钢件与周围加热介质相互作用往往会产生氧化和脱碳等缺陷。

氧化使工件尺寸减小,表面光洁度降低,并严重影响淬火冷却速度,进而使淬火工件出现软点或硬度不足等新的缺陷。

工件表面脱碳会降低淬火后钢的表面硬度、耐磨性,并显著降低其疲劳强度。

因此,淬火加热时,在获得均匀化奥氏体时,必须注意防止氧化和脱碳现象。

在空气介质炉中加热时,防止氧化和脱碳最简单的方法是在炉子升温加热时向炉内加入无水分的木炭,以改变炉内气氛,减少氧化和脱碳。

此外,采用盐炉加热、用铸铁屑覆盖工件表面,或是在工件表面热涂硼酸等方法都可有效地防止或减少工件的氧化和脱碳。

4.3实例:加工麻花钻采用的是锻造成形,由于使用的是高速钢,导热性差,在1270~1280℃的淬火时,还需进行预热。

五、钢的回火5.1目的:1)稳定组织,消除淬火应力2)调整硬度、强度、塑性、韧性5.2淬火钢在回火时组织的转变1)马氏体的分解(>100℃)2)残余奥氏体的转变(200~300℃)3)碳化物的转变(250~450℃)4)渗碳体的聚集长大和铁素体再结晶(>450℃)5.3回火方法:(1)低温回火(150~250℃)。

(2)中温回火(350~500℃)。

(3)高温回火(500~650℃)。

5.4回火时间:一般为1~3h 。

5.5回火冷却:一般空冷。

一些重要的机器和工模具,为了防止重新产生内应力和变形、开裂,通常都采用缓慢的冷却方式。

对于有高温回火脆性的钢件,回火后应进行油冷或水冷,以抑制回火。

5.6实例:在齿轮的加工中,为提高齿轮的硬度和耐磨性,并消除淬火应力,高频淬火后应进行低温回火。

总结通过我对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学习,使我对钢热处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实践表明,确定适当热处理工艺,妥善安排工艺路线对充分发挥金属材料本身的性能潜力,提高产品零件的质量,节省金属材料,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有着重大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