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专业建设方案范例1

合集下载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本项目以物流管理专业建设为重点,带动商务管理、报关与国际货运代理等专业建设,以构建“行业认知——校内模拟+企业实践+资格认证——带薪顶岗+就业”的“三段式”人才培养模式为切入点,建设实用性强,职业氛围浓厚,校内、校外互补的实践教学环境;培养一支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先进教育理念的“双师型”教学团队,加强工学结合课程和教材建设,全面提高专业水平。

建设期为二年,预计建设资金总投入425万元。

一、专业建设基础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于2005年,现有学生数398人。

2006年该专业被确定为我院重点建设专业。

通过7年的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形成了以物流管理专业为龙头,以报关与国际货代、商务管理为支撑的专业类群。

为社会输送909名合格的物流专业人才,为陕西物流产业发展做出了贡献,并形成以下优势和特色:1.1初步形成了一支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师资队伍物流管理专业课主要由管理系教师承担,现有专职教师10名,兼职教师10名。

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比例为80%,研究生比例为90%,“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到60%以上。

先后有6人获得“院级优秀教师”、有2人获得“院级师德标兵”、有5人获得“院级教学质量优秀奖”等荣誉称号。

1.2具有设备先进,实训功能较为完善的实验实训基地物流管理专业建立了陕西一流、具有真实职业氛围、设备先进、同时可进行60人实习的校内综合模拟实训室。

通过模拟实训,可以使学生充分了解物流工作流程,熟练操作包括仓储管理、配送管理、运输管理、采购管理、国际货代、报关报检、堆场管理、第三方物流管理、供应链管理和商务结算管理十大功能模块的物流软件。

我系已在05、06、07、08、09、10六级学生中开设了模拟实训课,并要求学生撰写了实训报告,收到了显著效果。

为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我专业与相关企业合作,分别建立了南储仓储管理有限公司、中储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西安分公司、西安人人乐超市有限公司、西安杰乐汽车配件有限责任公司、西安万利达物流有限责任公司、西安纵横物流网信息有限责任公司等多家校外实训基地。

物流专业建设方案

物流专业建设方案

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2011年10月14日目录一、专业建设基础 0(一)专业建设背景 01. 面向国家产业布局调整,实现物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 02. 面向区域经济发展,推进山东省“蓝黄战略”实施的需要 03. 面向物流行业发展,适应行业对物流人才、技术的迫切需求 (1)4. 强化物流专业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的需要 (2)(二)专业建设基础与优势 (2)1. 立足鲁商集团优势产业,联手海尔集团等知名企业,校企深度合作 (2)2. 以“国家农产品现代物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平台,实现“产学研用”一体化 (3)3. 建成省级品牌专业,教学改革成效显著 (3)4. 具备较好的实训实习条件 (3)5. 拥有高水平专业带头人和优秀的双师型专业教学团队 (4)6.人才培养成效突出,社会认可度高 (5)(三)专业建设需要改进提高的方面 (6)1. 校企合作的体制机制需要进一步探索创新 (6)2. 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仍需继续优化 (6)3. 实训实习条件需要进一步系统化建设,加快实训设备更新速度 (6)4. 加大力度推进专业建设服务产业能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6)二、建设目标 (7)(一)专业建设目标 (7)(二)人才培养目标 (8)(三)教学质量目标 (8)(四)监测指标 (8)三、专业建设内容 (10)(一)推进校企融合,创建“双线贯穿,全程交互”的人才培养模式 (10)1.成立校企合作理事会,实现校企一体化办学 (10)2.遵循CDIO理念,创建“双线贯穿,全程交互”的人才培养模式 (11)(二)探索系统培养,构建GBCE能力进阶的一体化课程体系 (12)1.构建GBCE能力进阶的CDIO专业课程体系 (13)2.建设优质核心课程 (16)(三)强化实践育人,推动实践教学改革 (18)1.校内物流实训中心建设 (18)2.校外实习基地建设 (29)3.实践教学内涵管理建设 (30)(四)转变培养方式,推进教学模式创新 (31)1.“前校后厂,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改革 (31)2.“混合型”学习模式改革 (32)3.引进CPLM项目,深化课程融合 (32)(五)强化“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打造省级教学团队 (33)1.培养高水平专业带头人 (33)2.加强“双师”素质教师队伍建设 (34)3.加大兼职教师队伍建设力度 (34)(六)建立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完善质量监控体系 (34)四、改革举措 (36)(一)改革校企合作机制,成立物流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理事会 (36)(二)创建“双线贯穿,全程交互”的人才培养模式 (36)(三)建立校企一体的实习基地管理工作站,切实保障校外顶岗实习的管理质量 (37)五、建设进度和资金预算 (38)(一)建设进度 (38)(二)资金预算 (43)六、预期绩效 (45)(一)2012年度预期绩效 (45)(二)2013年度预期绩效 (45)七、保障措施 (47)(一)政策保障 (47)(二)人力保障 (47)(三)资金保障 (47)(四)组织保障 (47)(五)质量控制 (48)八、专家论证意见 (49)一、专业建设基础(一)专业建设背景1. 面向国家产业布局调整,实现物流业战略发展的需要2009年1月中旬,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汽车、钢铁、物流等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

智慧物流专业建设方案

智慧物流专业建设方案

智慧物流专业建设方案一、背景分析: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物流业发展迅猛。

现代物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如低效、资金浪费、环境污染等。

当前,物流领域需要高素质、专业化、复合型人才的加入。

因此,开设智慧物流专业既是时代需求,也是高职教育的市场需求,是填补市场缺口,培养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举措之一。

二、智慧物流专业的目标:本专业旨在培养现代物流领域的专门人才,具备扎实的物流知识、较强的商务水平、能熟练掌握相关技术,以及了解并遵循国际物流相关的法律和规定。

毕业生应当具备如下能力:1. 熟悉物流领域相关的基础知识和理论,能够熟练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和设备,解决物流业务中的难点问题。

2. 具备扎实的商务水平和综合分析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与组织协调能力,完成公司的一切运输工作。

3. 学会运用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更好地实现物流智能化管理。

4. 学会运用电子商务、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积极拓展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管理领域。

5. 掌握国际贸易及国际货运的操作流程,了解相关法规,具备国际物流领域的素养与经验。

三、专业结构设置:智慧物流专业本着职业导向,把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涯和专业课程设置紧密相联。

基本课程设置为:(1)物流管理学(2)物流实务与操作(3)物流信息技术与应用(4)国际贸易与物流管理(5)货运代理与报关管理(6)供应链管理(7)物流企业经营管理(8)物流实习及毕业论文等课程。

四、校企合作与实践环节:学生在校期间还需要进行实践和体验活动,为他们进入工作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实践环节可以包括冬/夏令营、实习、毕业论文和企业项目等。

学校需要积极与当地的物流企业、交通运输企业以及电子商务企业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协同培养物流专业人才。

五、教师队伍建设:学校需要配备高素质、专业化、有丰富物流行业经验和实践能力的教师。

建议学校依托物流领域知名的高校和企业的专家教师资源,引进业内专业人士、职业经理人和学术精英,打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物流管理专业建设项目组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目录一、专业建设基础 (1)(一)专业建设背景 (1)(二)专业定位 (3)(三)专业建设基础 (4)二、专业发展与人才培养目标 (8)(一)指导思想 (8)(二)总体目标 (9)(三)具体目标 (10)(四)人才培养目标 (12)三、专业建设内容 (14)(一)完善校企合作运行体制机制 (14)(二)完善“岗位导向、学训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18)(三)完善课程体系与专业教学资源库 (23)(四)教学实验实训条件建设 (29)(五)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 (31)(六)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建设 (35)四、改革举措 (40)(一)坚持服务和发展相结合 (40)(二)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带动相结合 (41)(三)坚持社会多方参与 (41)(四)坚持行业特色 (41)(五)推进校企对接 (41)(六)探索系统培养 (41)(七)强化实践育人 (42)(八)转变培养方式 (42)(九)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43)(十)完善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实施第三方评价 (43)五、绩效考核指标 (43)六、专业建设经费预算 (48)七、硬件设备清单 (51)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一、专业建设基础(一)专业建设背景1.行业背景现代物流作为一个集物资流、商贸流、资金流、信息流、人才流为一体的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被誉为“第三利润源泉”。

2009年国家将物流业列入十大振兴产业之一,进行重点的规划和发展,“十一五”期间,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

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发布:2010年中国社会物流总额125.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5%,增幅比上年提高3.7个百分点。

物流产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成为推动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和综合国力提高的重要力量。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一、背景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物流行业迎来了重要的历史机遇期,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性行业之一。

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专业能力和管理水平对物流企业的发展和市场竞争力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然而目前国内物流人才总量偏少、专业素质偏低、管理水平不高、物流成本过高等问题则制约着物流企业的发展。

因此,建设人才素质高、专业能力优良、管理水平高超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势在必行。

二、建设目标本专业的建设旨在培养适应时代需求、具有物流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突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精神,能够胜任复杂的物流业务管理和创新发展的物流管理人才。

三、专业设置本专业的设置旨在满足学生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学习需要,为学生提供灵活多样的选择,共分为硕士研究生、本科生、大专生和职业教育四个层次:1.硕士研究生:物流管理、物流工程、物流信息管理2.本科生:物流管理、物流系统工程、物流信息管理3.大专生:物流管理与服务、物流操作与管理4.职业教育:物流管理、物流操作、仓储管理等四、培养目标1.掌握供应链与物流管理理论,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技术动态;2.了解国内外物流行业管理制度和政策法规,具备物流行业背景的综合素质和跨文化交流能力;3.具备物流信息化和智能化应用的实践能力,了解相关技术与工具;4.具备生产、仓储、配送、物流服务等方面的专业技能,能够分析、解决复杂实际问题;5.具备开拓市场、拓展业务、推动管理改革的能力,可以担任物流企业高级管理岗位;6.在国际化背景下,具备通晓物流管理和国际商务的全球化素养,有良好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和跨文化沟通能力。

五、教学内容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包括管理学、运营管理、信息技术、物流管理、国际贸易、经济法等基础课程和物流战略与规划、物流工程与设计、物流信息管理、物流质量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专业核心课程,其中要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增加实践环节和实践课程。

物流建设方案范文

物流建设方案范文

物流建设方案范文一、方案摘要物流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产业竞争力具有重要作用。

本方案旨在建设一套高效、智能化的物流体系,通过整合资源、优化流程和提供完善的服务,提高物流效率和质量,实现全面持续发展。

二、目标和原则1.目标:提高物流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促进经济发展。

2.原则:科学规划、资源整合、优化流程、提供服务。

三、具体方案1.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物流基础设施是物流体系的基础,包括交通网络、仓库设施和信息系统等。

应优先发展交通网络,建设高速公路、铁路和快速轨道系统,提高道路运输和铁路运输的效率。

同时,加强仓储设施建设,建立现代化、智能化仓库,提供高效的存储和配送服务。

此外,建立健全物流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共享和实时监控,提高物流管理的精确性和实效性。

2.提供多元化的运输方式为了提高物流效率和降低成本,应提供多元化的运输方式,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水运等。

合理规划运输路线和运输方式,根据货物的性质、距离和时效要求,选择最优的运输方式。

此外,推广使用集装箱运输方式,提高装卸效率,降低货物损耗,提高运输安全性。

3.优化物流流程通过优化物流流程,提高物流效率和质量。

首先,整合供应链,加强与供应商和客户的合作,减少中间环节,提高物流运作的灵活性。

其次,采用先进的物流管理技术,提高物流规划、调度和配送的效率,确保物流过程的可控性。

最后,应加强仓储和配送流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提高操作效率和准确性。

4.提供完善的物流服务物流服务是物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客户的满意度和企业的竞争力。

应建立完善的物流服务体系,提供全程跟踪和即时更新的货物信息,提高客户对物流过程的可预测性。

同时,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建立健全的投诉处理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五、实施计划1.第一年:确定物流建设范围和目标,进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制定优化物流流程方案,建立物流信息系统。

2.第二年:开始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交通网络、仓库设施等,推广使用集装箱运输方式,优化物流流程和配送服务。

物流工程 建设方案

物流工程 建设方案

物流工程建设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和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物流行业正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之一。

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建设一套高效、稳定的物流工程体系,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物流效率。

本文将从物流工程的定义、建设目标、现状分析及建设方案等方面阐述物流工程建设方案。

二、物流工程的定义物流工程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采用先进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手段,对物流过程进行规划、组织、运输、仓储、包装、装卸、集散、配送等活动的综合系统。

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三、建设目标1. 提高物流效率:通过建设物流工程体系,提高物流作业的效率,缩短物流周期,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2. 降低物流成本:通过优化物流流程、提高作业效率和降低运输成本等手段,降低总体物流成本。

3. 提升服务质量:提高物流服务水平,提供更快捷、更准时、更安全、更经济的物流服务。

4. 完善物流体系:建设完善的物流仓储设施和配送网络,使物流系统更为灵活、稳定、安全、高效。

四、现状分析目前,国内的物流行业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市场需求不断增长,对物流效率和服务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物流工程设施和技术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

因此,需要加大物流工程的建设力度,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国内物流水平。

五、建设方案1. 优化物流流程:建设一套完整的物流流程管理系统,整合物流信息化设备和技术,实现物流作业的全程可视化、智能化管理。

2. 建设现代化仓储设施:建设先进的仓储设施,包括智能化仓库、自动化分拣设备、智能化搬运设备等,提高仓储作业效率。

3. 发展智能物流技术:引进国际先进的智能化物流技术,如无人机配送、自动化分拣系统、智能化运输车辆等,提高物流装备的智能化水平。

4. 完善配送网络:建设全国范围内的配送网络,提高配送能力和覆盖范围,实现物流服务的全国化。

5. 强化物流环保工程:引进环保物流技术,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和环保包装材料,减少物流对环境的影响。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2.0

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方案2.0

物流管理(一)建设基础1.综合实力雄厚山东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开设于2005年,是我院重点建设专业,我院是较早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之一。

(1)师资队伍的综合实力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居于前列。

本专业教学团队现有专兼职教师14人,专任教师中副教授2人,讲师4人,助教3人,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的6人,“双师”型教师占100%,具有高级物流师职业资格1人,另有3人曾是企业中的技术骨干和管理核心,业内兼职教师4人。

所有教师均具有专业教育背景以及行业工作经验。

(2)课程建设及培养质量在全国同类专业中居于前列。

本专业建设有省级精品课程1门,院级精品课程1门,编著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类优秀教材1部。

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本专业实施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课证赛”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以赛促学、积极开展“二课”活动,依托电子商务协会,建立校园速递代理机构,组织学生参加山东省物流技能大赛,获团体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参加第六届全国商科院校技能大赛获团体二等奖1项;实施“双证书”制度,历年毕业生中“助理物流师”和“助理电子商务师”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96%以上。

(3)社会服务与科研实力在全国同类专业中遥遥领先。

本着“产学研用立体推进”的方针,本专业厚积薄发、锐意进取,逐渐在社会服务方面具备了领先全国同类专业的超强实力。

近年来,团队教师获山东省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中国电子教育学会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主持研究山东省教育厅职业教育课题3项,承担院级科研课题10项,发表论文50余篇。

2.专业特色明显(1)形成了独具特色的“2.5+0.5”人才培养模式本专业在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2.5+0.5”人才培养模式。

这种模式将人才培养分成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为期两年半的学校教育阶段。

第二阶段是为期半年的企业实践阶段。

这种校企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兼顾了学校与企业的资源优势与教育特长,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有利于缩短学生的工作适应期,加快学生的职业成长步伐。

物流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物流专业建设实施方案

物流专业建设实施方案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物流行业作为支撑现代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因此,物流专业的建设和实施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围绕物流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展开讨论,从专业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设实施方案,以期为物流专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首先,物流专业的建设应该注重专业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置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到行业发展的需求,结合国际物流发展趋势,设置具有前瞻性和实用性的课程。

例如,可以增设国际物流、供应链管理、物流信息技术等课程,以培养学生对于国际物流市场的洞察力和应对能力。

同时,还可以加强与实际工作场景结合的课程设计,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其次,实践教学环节也是物流专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践教学方面,学校可以与物流企业合作,开展校企合作项目,让学生在实际的物流企业中参与实践,了解实际操作流程,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物流行业的实习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此外,师资队伍建设也是物流专业建设的关键。

学校应该加强对物流专业教师的培训和引进,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经验。

可以邀请物流行业的专业人士来学校进行讲座和交流,增加学生对于行业的了解和认识,提高教师对于行业发展的洞察力和把握能力。

综上所述,物流专业的建设实施方案需要综合考虑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环节、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因素,以期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提供有力的支持。

只有不断完善物流专业的建设实施方案,才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物流人才,为物流行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各相关单位能够重视物流专业的建设,共同努力推动物流教育的发展,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物流管理}物流优势专业建设方案

{物流管理}物流优势专业建设方案

(物流管理)物流优势专业建设方案物流管理优势专业建设方案壹、项目简介1、项目名称:物流管理优势专业及课程壹体化建设项目2、项目来源:广西教育厅“广西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及课程壹体化建设”项目,桂教高教〔2011〕66号。

3、项目负责人:赵继新副教授/经济师4、主要参和人员:二、建设理念和建设目标1、建设理念以未来行业发展的人才需求、广西北部湾经济的发展及广西保税体系建设的需要为导向,充分发挥“学院合作发展理事会”于专业人才培养及课程体系建设方面的独特作用,依托北部湾港务集团等二十多家具有良好合作关系的国际物流及运输企业,建立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和专业动态调整的长效机制,通过职业素质、岗位技能、综合能力三位壹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坚持“就业导向”,瞄准“港口物流、保税物流、交通物流”三个“职业方向”,为学生终身发展进行“学业设计”,进壹步以工作过程为主体的序化课程体系建设,最终构建“壹核三翼”专业课程体系;和企业共同研发“专业作业流程优化能力训练平台”,打造专业实训“软环境”建设;将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常规建设内容,打造壹支专兼结合“复合型”双师素质师资队伍;以行业、师资、职业资格培训和技术服务等社会服务为契机,将物流管理专业打造成区内具有交通行业背景的“软硬双优”专业。

2、建设目标(1)目标定位坚持就业为导向,于学院合作发展理事会指导下,依托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委员会,构建合作平台,以物流管理教学团队为主体,进行物流管理专业及课程壹体化建设。

通过“产学合壹、双线且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国际物流实务》、《运输管理实务》俩门核心课程建设为中心,以职业道德教育素材库的建设带动“壹核三翼”的课程体系建设,培养具备良好创新精神和职业迁移能力的港口物流、保税物流、综合运输等现代物流企业需求的高职层次物流技术应用型人才。

同时,培养能教学、懂科研、会服务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增强实训基地的技术培训、技术服务、科研开发、共享实训室、职业资格鉴定等功能。

物流工程专业建设方案

物流工程专业建设方案

物流工程专业建设方案一、前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物流作为一项关键的产业,对各行各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

在这个背景下,物流工程专业的培养成为各高校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

为了适应日益增长的物流需求,我校计划在物流工程专业上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与建设,以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物流人才,为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专业概况1. 专业名称:物流工程2. 专业目标:培养具备扎实的物流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能够在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部门等领域从事物流规划、设计、运作、管理等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3. 专业特色: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充分利用现代物流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的物流信息化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现状分析目前,我校的物流工程专业尚处于起步阶段,教学条件和师资力量还有待提升,与社会物流需求的巨大差距使得学生毕业后在就业市场上受到了一定的制约。

因此,急需对物流工程专业进行改革与建设,提高专业教学质量,培养更多高素质物流人才。

四、建设目标1. 建设目标: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的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构建符合现代信息化物流需求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形成开放、活跃、多元的学科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创新意识。

2. 建设重点:提高师资力量,配备更多物流领域的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加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引入先进的物流设备和技术;开设与物流企业合作的实习和实训项目,为学生提供更多实践机会;优化课程设置,加强物流信息化、物流管理与运营方面的课程建设;鼓励学生参与学术交流和创新实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建设内容1. 师资力量:招聘更多的物流专业教师和行业专家,建立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建设专业发展领军人才团队,引入国内外优秀的物流专业人才。

2. 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投入更多资金进行物流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的建设。

引入先进的物流设备和技术,提升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物流专业建班方案

物流专业建班方案

物流专业建班方案一、背景介绍物流专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之一,具有广阔的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

为了满足企业对物流人才需求的不断增长,本文将针对物流专业建班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建班目标1.培养具备扎实的物流相关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人才;2.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3.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适应国内外物流市场需求的人才。

三、课程设置3.1 专业基础课程•物流学原理•运输规划与管理•供应链管理•仓储与配送管理3.2 专业拓展课程•货物运输与组织•大型物流设备与信息技术•物流成本控制与优化•物流市场营销3.3 实践环节•实习实训•实践项目四、培养方案4.1 学分要求学生须完成总学分XXX,其中专业基础课程占50%以上。

4.2 实践环节要求学生须完成X周的实习实训,在X学期内完成X个实践项目。

4.3 实践成绩评定实习实训和实践项目的成绩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两部分,分别占总成绩的X%和X%。

4.4 毕业要求学生须完成所有课程的学分要求,并通过所有课程的考核,取得毕业证书。

五、教学团队物流专业建班方案将聘请资深物流专家和优秀教育者组成教学团队,以确保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教学设施为了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和实践条件,学校将配备先进的物流实验设备和信息系统,并与相关企业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训机会。

七、就业前景物流专业毕业生在国内外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都有较好的就业前景。

未来随着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加。

八、总结物流专业建班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备物流相关理论和实践能力的人才,以满足企业对物流人才的需求。

通过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拓展课程的学习,以及实习实训和实践项目的参与,学生将获得全面的物流知识和实践经验。

而优秀的教学团队和先进的教学设施将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实践条件。

最后,毕业生将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适应市场需求的能力,为物流行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物流建设方案

物流建设方案
-改造升级现有物流设施,提高仓储、运输效率。
-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物流通道。
2.物流信息化建设
-搭建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资源共享。
-推广应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提高物流企业运营效率。
-引导企业开展电子商务,实现线上线下融合。
3.物流网络优化
-优化物流节点布局,提高物流网络的连通性和覆盖范围。
4.促进物流行业与区域经济的协同发展。
三、项目内容
1.物流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2.物流信息平台搭建与运营。
3.物流服务流程优化。
4.物流行业监管体系建设。
5.人才培训与职业发展计划。
四、具体措施
1.物流基础设施规划与建设
-根据地区经济发展需求,规划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布局。
-加强交通枢纽建设,提升物流节点互联互通能力。
1.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
2.优化物流资源配置,提升物流服务质量。
3.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项目内容
1.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
2.物流信息化建设。
3.物流网络优化。
4.物流标准化与规范化。
5.人才培养与引进。
四、具体措施
1.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与改造
-规划建设现代化物流园区,提高物流设施配套水平。
-引导企业采用现代化物流设备,提高仓储和运输效率。
2.物流信息平台搭建与运营
-构建集数据采集、处理、交换于一体的物流信息平台。
-实现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信息共享,降低信息不对称。
-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提供物流决策支持服务。
3.物流服务流程优化
-对现有物流服务流程进行梳理,消除不必要的环节。
-引入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和技术,如精益物流、绿色物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项目二物流管理专业及专业群建设项目负责人:延静(信息物流系主任)宋彦斌(顺鑫首联绿色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项目组成员:武晓钊、李俊琦、李作聚、刘华、孙林、刘健、王艳、付丽茹、叶靖、罗松涛、李多、赵春利、李宇红、胡丽霞(以上是专业老师)林友来(北京物流协会副会长秘书长)李少凌(北京环京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郓绵(北京德利得物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一、概述为满足首都现代物流业高速发展对高技能物流人才的需求,学院于2003年设立了物流管理专业,该专业面向首都商贸物流企业培养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物流管理技术与国际货运代理技术的商贸物流服务企业基层管理人才。

五年来校企合作共培养学生847人,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达97%,为北京顺鑫首联绿色物流有限公司、北京环京物流有限公司、中国远洋物流公司等大中型物流企业输送了一批高技能人才。

2007年被北京市教委批准为北京市高职示范性建设专业。

依据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重点专业建设标准,经研究论证,提出本专业主要建设内容为:为首都商贸物流服务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以职业能力为主线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物流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等。

经三年建设,成为用人单位认可度高、对同类专业建设有示范作用的特色专业。

本项目重点建设物流管理专业,依托行业的发展要求,辐射带动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相关专业的整体提升。

本专业投入资金1166万元,其中,中央财政420万·1·元,北京市财政736万元,自筹资金10万元;用于实训基地建设465万元,用于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改革等项目建设324万元,用于师资培养、引进等项目建设289万元,用于专业群建设88万元。

二、建设基础(一)专业社会需求状况1.物流业成为支撑首都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产业随着北京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步伐的不断加快,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性产业,在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北京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物资和商品集散地之一,是全国规划中的25个物流一级节点城市之一。

北京丰富的物流资源、优越的区位条件和政策环境,为北京物流业更快更好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北京市统计局资料显示:2006年全市物流总额达到2.54万亿元,同比增长21.1%,高出同期GDP增幅8.3个百分点,物流需求系数达3.2,比全国水平高0.4个百分点,物流业对工业生产、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贸易三大需求的快速增长支撑作用明显,对首都经济的发展和扩大首都内需起着促进和支撑的作用,是北京市的重要的产业发展方向,行业增长和人才需求两旺。

2.物流业发展亟需高技能人才根据北京市物流协会的统计,2006年北京市物流从业人员达到42.6万人,同比增长10.3%,高于第三产业从业人员增速5.0个百分点;占第三产业从业人员的6.7%,占全市从业人员的4.6%。

2008年北京市物流业年新增就业岗位将超过4.5万人,到2010年物流人才总量缺口预计将达到15万。

按照北京市人才需求统计,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尤其是首都的商贸物流企业亟需熟悉物流配送、运输、仓储、国际货运代理等业务流程、熟练使用物流信息系统应用软件进行物流全程信息管理与收集、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的高技能物流人才。

预计到2010年需求量为4500人。

目前,北京9所高职院校设置的物流管理专业每年招生规模仅为750人左右,人才供不应求为物流管理专业发展提供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专业定位学院物流管理专业定位为:面向首都现代物流业,主要为第三方商贸物流服务企业培养具备良好职业素养,熟悉物流配送、运输、仓储、国际货运代理等业务流程,掌握物流业务操作技能,能够运用物流信息管理软件进行一线物流业务管理的高技能人才。

·2·就业岗位:仓储配送部业务主管;物流运输部调度、车队队长;国际物流部报检员、跟单员;信息管理部主管等。

(三)专业优势1.初步形成了“四位一体”职业能力培养体系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目标,按照四个物流管理岗位中的具体技能和能力培养设计课程包,探索建立了模块化、递进型能力培养模式;遵循职业能力培养规律,形成了专项技能训练、岗位综合模拟、商业一条街岗位体验、企业顶岗实习“四位一体”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实训课时比重达到50%。

物流专业建立的以北京顺鑫首联绿色物流有限公司、北京环京物流有限公司、北京大三环食品有限公司、北京东方信捷物流有限公司、北京德利得物流有限公司等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依托的校外实训基地,保证了学生有半年以上时间在企业顶岗实习,实现了学习和岗位的有机对接。

2.职业素养教育成效明显按照“有爱心、讲诚信、负责任”的职业素养教育要求,根据岗位特点,开发了《职业指导与就业教育》课程。

该课程突出认真严谨、吃苦耐劳精神以及接受环境挑战、作业风险防范、自我保护、人际交往、健康身心和承受压力等方面的素养教育,渗透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做到了三年不断线培养学生。

2006年,学生到顺鑫首联绿色物流公司顶岗实习,其间正值企业移库阶段,时间紧、任务急、强度大,但是三个月下来,没有一名同学掉队。

由于学生上手快、能吃苦、表现突出,全部被企业录用,一年后所有学生都得到了职务晋升。

3.初步形成“既能教也会做”的教师队伍通过实施鼓励教师到物流企业带薪顶岗实践、获取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为企业开展咨询服务、承担项目开发等制度,初步形成了既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实践能力的教师队伍。

目前,共有专任教师20人,教授、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北京市中青年骨干教师4人,“双师”素质教师达到90%。

4.拥有仿真物流企业环境的实训基地针对物流管理专业岗位技能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需要,建立了模拟仓储、运输、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物流单证与报关等业务流程的综合物流训练中心。

其中“物流业务实训室”专门用于专业技能训练和岗位综合模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实训室”突出培养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和数据处理能力,“北京市物流交通沙盘”专门用于物流运输筹划实训。

·3·5.“双证书”制度落实有力专门开设职业资格取证课程,把劳动部助理物流师职业资格考试内容作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97%的毕业生能够持证就业。

6.教学和服务成果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通过几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市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5本、市级精品教材3本、市级教改立项3项;专业教师在企业担任顾问、技术总监等职务5名。

帮助企业完成了《北京奔驰轿车物流配送方案》、《西北资源地区物流大通道的建立规划》、《北京商业物流配送体系研究》、《连锁企业物流管理系统开发》、《物流公司岗位操作手册》等业内有影响力的研发课题。

(四)存在问题1.以工学结合为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有待进一步完善。

2.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物流管理一线高技能人才培养需要的专业核心能力、专业核心课程有待进一步清晰。

3.“学习”与“工作”有机结合的仿真型实训条件建设还不能完全支撑专业改革需要。

4.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管理还未完全到位,质量控制与保障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5.“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的制度和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

三、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专业建设依据首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紧紧围绕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的实际情况,坚持学院“面向首都服务业,培养基层领班人”人才定位,坚持“有爱心、讲诚信、负责任”的人才培养特色,建设“工学结合”的物流企业基层主管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按照物流基层主管素质与能力要求,构建基础课程和“工学结合”课程两大课程系统;按照物流企业基层主管工作业务流程重点建设“工学结合”的物流基层主管岗位业务核心课程;建设首都典型物流企业冠名的生产性实训室;实行财贸素养证书、物流基层主管证书、毕业证书“三证书”制度;健全“工学结合”的实训教学和实习教学的教学管理与学生管理的机制与制度;加大力度培养物流专业名师与骨干教师;提高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扩大专业社会影响力,把本专业建成首都物流专业高技能人才培养·4·基地和职业培训、咨询服务基地。

(二)具体目标1.充分调研,每年完成1本《首都物流业调研报告》。

2.物流业务课程系统按照“仓储”、“运输”、“配送”、“信息处理”、“物流模拟实训”、五板块建设“工学结合”的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一体化课程,其中3门建成优质核心课程,并大力开发校本教材。

3.引进3-5家物流知名企业,建设和完善物流运输实训室、物流信息管理实训室和,生产性仓储配送实训室。

4.完善三证融通、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职业素养系列课程5.让学生参加职业资格证书。

6.健全“校企合作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建立校企战略合作关系的2-3个基地,完善“校企合作订单式培养模式”,获得企业冠名奖学金。

7.建设10名专业教师组成的教学团队,按照企业兼职教师20%的比例建设“双师”结构;培养3名物流专业名师,5名骨干教师,加强新教师培训。

8. 坚持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制度,提升专任教师“双师”素质。

9.建设物流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

10.开展职业培训每年不低于200人次,每年吸纳3-5名中西部学生。

11.就业率达到98%以上。

四、建设内容(一)完成《首都物流业调研报告》每年完成一本《首都物流业调研报告》,确定物流人才需求变化和首都物流行业的发展状况。

调研课题有:1.北京物流仓储现状调研2.北京物流人才状况调研;3.北京物流运输配送管理现状调研;4.北京物流信息技术使用现状调研;5.北京商贸物流发展现状调研;·5··6·6.北京物流业发展规划调研;7. 北京中职院校物流专业发展调研。

(二)建设产业-专业—企业供应链式人才培养模式物流管理专业主要从以下4方面进行产业-专业—企业供应链式人才培养模式建设:1.按照人才培养递进规律将三年划分为基本素质教育、物流业务技能训练、岗位综合模拟和顶岗实习四个相互关联的阶段。

第一阶段按照人才规格要求安排文化知识、专业基本理论、外语、计算机应用等基本能力培养的教学;第二阶段按照物流业务分类进行基本业务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使学生熟悉业务流程、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和专业理论知识、养成劳动观念和职业道德;第三阶段按照物流企业业务部门设置分别进行岗位综合模拟,培养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第四阶段按照就业需要在对应岗位上进行实际工作,培养应用能力、职业素养、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等(见图3-1-2-1)。

图3-1-2-1 四段式教学安排2.设计并采用新的教学模式。

即:(1)设计“工学结合”课程,依据企业的真实情景,按照一定的比例尺复制到实训室,学习企业实际的业务流程管理知识,并通过顶岗实习,加深对“工学结合”课程的理解,以实现综合的职业素养和能力的提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