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SOP

合集下载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doc 36页)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doc 36页)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doc 36页)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流程 (9)(一)新生儿陪护探视制度尊敬的患儿家长您好:当您将孩子交给我们的时候,请给予我们最大的信任。

我们将竭力为您的孩子提供一个安全、整洁、舒适的环境,期望您的孩子早日康复。

孩子住院期间。

请您认真阅读以下几点。

1.新生儿抵抗力低下,需入住单间新生儿病房。

2.未经医生同意并履行相关手续,不得抱新生儿离开病房。

3.任何情况下家属不得将新生儿单独留在病房4.请家属拒绝医护人员单独抱走新生儿5.新生儿应取侧卧位,防止口鼻遮盖,引起窒息。

6.喂奶后应抬高新生儿上身,轻拍背部,排出咽下的空气,并取侧卧位。

禁止面部朝上,防止呛奶。

7. 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每周一、三下午4:00——6:00为探视时间允许两位直系亲属来探视,探视前请洗手,患感染性疾病或12岁以下儿童谢绝探视结束请配合护士做好病房开窗通风工作。

8.每日开窗通风两次,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9. 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必须洗手,新生儿衣物一日一更换,请做好准备10.新生儿进行输液治疗时有可能引起液体外渗,而导致局部皮肤坏死(二)新生儿科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一、科室院感管理小组:组长:;副侧长:小组成员:刘刘林。

二、院感管理小组职责1、负责本科室有关院感知识的学习、检查和监测,并对存在问题,积极查找原因,提出整改意见。

科室安排学习和自检每月各一次,并做好相应的记录备查。

具体工作由张荣娜医师负责,并在每个月的第一周向院感科了解新生儿科上一个月院感报告及记录情况,以便及时发现漏报病例,做出纠正。

2、医院感染监测网成员(高俊利、刘伟林)负责本科室医院感染方面(包括空气、手、物表、无菌物品、消毒液等)的监测,对不合格的应查找原因后重做,要求每月一次,保存监测单以备查。

3、科室以卫生部文件及我院规章制度为依据,结合科室实际制定出相应的预防院内感染切实可行的科室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三)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医院感染监测报告制度一、医院感染病例上报监测1、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生应及时向本科医院感染监控小组负责人报告,并于24小时内填表报告防保院感科。

无陪护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SOP范本

无陪护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SOP范本

无陪护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SOP范本1.建筑布局1.1应当设立在相对独立的区域,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临近,周围环境安静、清洁。

1.2应当做到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

1.3应当分医疗区和辅助区,医疗区包括普通病室、隔离病室和治疗室等,有条件的可设置早产儿病室。

辅助区包括接待室、清洗消毒间、配奶间、新生儿洗澡间(区)等,有条件的可以设置哺乳室。

1.4床位数应当满足患儿医疗救治的需要,每床净使用面积≥3m2,床间距≥1m。

1.5每个房间内应至少配备1套有效、便捷的洗手设施。

2.人员管理2.1应当根据床位设置配备足够数量的医生和护士。

2.2医务人员,包括辅助人员上岗前应接受医院感染相关预防与控制基本知识培训。

2.3医务人员患有皮疹、腹泻、呼吸道综合征及传染病等感染性疾病时应离岗或调岗。

有条件的医院应接种流感、麻疹、腮腺炎、风疹、和水痘等疫苗。

2.4非本室人员未经许可不得入室,所有人员入室前应做手卫生。

3.环境管理3.1保持空气清新,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min,通风不良时可安装空气净化消毒器。

3.2手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各种仪器表面、门把手、洗手池、床头桌等,每日湿式擦拭不少于2次,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擦拭。

3.3地面每日湿式擦拭不少于2次,有明显污染时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擦拭。

3.4窗台、墙面定期湿式擦拭,有明确污染时使用清洁剂或消毒剂擦拭。

3.5清洁用具专室专用,标识清楚,使用后分开清洗消毒晾干备用。

4.物品管理4.1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由CSSD集中回收处理。

4.2婴儿保温箱使用后应终末清洁消毒,使用中应每日更换湿化液,湿式清洁恒温罩内外表面,特殊感染患儿(包括多重耐药菌)还应消毒。

每日或遇污染时应进行彻底清洁消毒。

4.3雾化器、防护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或一次性使用。

4.4患儿使用后的奶嘴、奶瓶清洗干净后,首选热力消毒,必要时选用压力蒸汽灭菌。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程序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程序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SOP1.布局合理,应设普通病室、隔离病室、沐浴间、配奶间、奶具清洗间(区)、治疗室及处置室等。

各室分开设置,洁污分开,各类物品消毒符合《消毒技术规范》要求。

2.严格限制进入新生儿病房的人员,进入新生儿病房须更换清洁、专用工作服和工作鞋。

3.新生儿病房入口处、病室、治疗室、配奶间、沐浴室、处置室等应配置专用的洗手设施或快速手消毒剂。

4.进入新生儿病房及进行各种操作前后洗手或手消毒,操作时戴口罩和帽子。

5.严格执行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用品的管理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6.静脉输液现用现配。

7.新生儿病房环境:(1)室内温度保持在22~26℃(足月新生儿22~26℃、早产儿24~28℃),湿度保持在55%~65%。

(2)每天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必要时使用动态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

采用层流净化系统或动态空气消毒器的,应每天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定期对设备进行清洁、维护并记录。

(3)桌面等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每日擦拭,有血液等污染时1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进行局部消毒,作用30~60分钟,再用清洁水擦拭干净。

(4)地面每天湿式清扫,保持清洁无尘。

有血液等污染时1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进行局部消毒,作用30~60分钟,再用清洁水擦拭干净。

所有墙面、角落及天花板至少每月清扫一次,保持清洁无尘。

(5)保暖箱与新生儿辐射台每日清洁,箱单一人一更换,床垫每周更换一次并暴晒或消毒,有污染时随时更换。

连续使用的暖箱每周彻底消毒,消毒后至少间隔15分钟方可安置新生儿入内。

保暖箱内保湿用水每天更换无菌水。

新生儿出箱后应将保暖箱移出病室,采用25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终末消毒。

(6)床间距≥1米。

(7)遇特殊感染或传染性疾病新生儿应收住新生儿隔离病室,与正常新生儿隔离,悬挂病室及床边隔离标识,物品专用,用后严格消毒。

(8)新生儿室应尽可能减少物品摆放,物品的摆放按照无菌、清洁、污染有序分开。

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文档序号:XXYY-ZWK-001文档编号:ZWK-20XX-001XXX医院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编制科室:知丁日期:年月日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一、新生儿病室应当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危险。

二、新生儿病室应当通过有效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疗设备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

三、新生儿病室应当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

有条件者可使用空气净化设施、设备。

四、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室内、工作服、工作鞋。

五、建立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针对监测结果,应当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改。

存在严重医院感染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接收新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六、新生儿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标准。

(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三)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四)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用后一消毒。

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五)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

(六)患儿使用后的奶嘴、奶瓶由供应室统一回收清洗、高温或高压消毒、(七)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

患儿出院后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七、新生儿病室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建立消毒清洁制度,并按照制度对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或消毒。

八、新生儿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sop)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sop)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sop)1、无菌物品储存与发放管理一、储存1、灭菌后物品应分类、分架存放在无菌物品存放区。

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应去除外包装后,进入无菌物品存放区。

2、物品存放架或柜应距地面高度为20-25cm,离墙5-10cm,距天花板50cm。

宜使用开放式的物架。

3、物品放置应固定,设置标识。

接触无菌物品前应洗手或手消毒。

4、消毒后直接使用的物品应干燥、包装后专架存放。

5、有效期:(1)无菌物品存放区达到相应环境标准时(相对湿度<70%,温度<24℃),使用纺织品材料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4天;未达到环境标准时,有效期宜为7天。

(2)医用一次性纸袋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1个月;使用一次性医用皱纹纸、无纺布、纸塑袋以及硬质容器包装的无菌物品,有效期宜为6个月。

二、发放1、应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

2、应确认无菌物品的有效性,不得发出散包、湿包、落地包、不洁包、失效及标识不明确、灭菌不合格的包。

植入物及植入性手术器械应在生物监测合格后,方可发放。

3、发放记录应具有可追溯性,应记录一次性使用无菌物品出库日期、名称、规格、数量、生产厂家、生产批号、灭菌日期、失效日期等。

4、运送无菌物品的器具使用后,应清洁处理,干燥存放。

2、无菌物品下送标准操作规程一、准备1、操作者:穿工作服,做好手卫生。

2、用物:物品发放清单、无菌物品下送车、快速手消毒剂。

二、操作1、操作过程中,应遵守手卫生操作规程。

2、检查无菌物品质量,核对领用科室及无菌物品名称规格、数量等,发现不合格的物品及时更换。

核对完毕将无菌物品放至无菌物品下送车,按下送顺序合理放置。

3、无菌物品下送车不得进入污染电梯及污染区域,运输过程中保持下送车的密闭性。

到达科室后卫生手消毒,与科室护士核对无菌物品质量、名称、规格、数量等,并双方签名备查。

4、运送无菌物品的器具使用后,应清洁处理,干燥存放。

3、急诊科医院感染管理一、建筑布局1、应设单独出入口、医疗区和支持区。

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新生儿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4
2.医源性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技术屏障
Ä 清洁的护理是安全的护理 Ä 新生儿护理技术
1)清洁的护理是安全的护理
这个环境: 绿色的? 红色的? 黑色的?
病区工作环境是医务人员为新生儿提供生活护理、 护理 操作及医疗诊疗的基本场所。
由于新生儿生理屏蔽常常被破坏;致病微生物污染程度 高,直接密切接触传播等因素 ,更加需要清洁环境 。
灭菌后备用; Ä 存放:经消毒灭菌后的杯、匙、奶瓶、奶嘴必须
放置在清洁、密封和干燥的容器内保存, 每日更换。
Ä取用:
Ä 注意手卫生,防止污染; Ä 奶嘴必须用无菌镊子夹取; Ä 奶嘴套回奶瓶、配置嘴,避免 污染 。
温箱的消毒与管理要求
Ä患儿使用时: Ä 温箱清洁:每日用清水擦拭内面2次, 必须使用专用毛巾; Ä 减少暖箱内物品,进入温箱内物品必 须消毒
Ä 无陪护病区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 间距不小于1米。
Ä 有陪护病区应当一患一房,且净使用面积不低 于12平方米。
新生儿室平面布局的组成

清洗消毒间(洁具及污物放置 )平面布局
整整 体体

隔离病室平面布局
平平

面面

病室(有陪伴与无陪伴 、接待区)平面布局
布布
局局
辅助区(配奶室、奶具清洗间、沐浴室、喂奶室、
Ä 产碱假单胞菌:7份 Ä 铜绿假单胞菌:2份 Ä 表皮葡萄球菌:1份 Ä G-杆菌生长:2份
Ä 注水口、蒸馏水、过滤膜、风机管、消 毒浓度、动行记录等
2
医院感染暴发事件追溯
Ä 2004年,某妇幼保健医院发生 20多名新生儿沙门氏菌感染
Ä 2001年,某医院儿科心脏手术后18例肺炎克雷伯氏杆菌血 液感染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制度
1、新生儿病房(室)应相对独立,布局合理,内设新生儿病室、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隔离室、配奶室、沐浴室、治疗室等,各区域划分明确,严格管理。

2、每张床位占地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少于90公分,NICU每张床占地面积不少于一般新生儿床位的2倍。

3、病房(室)入口处应设置洗手设施和更衣室,工作人员入室前应严格洗手、更衣、换鞋、戴口罩帽子。

患呼吸道或其它感染性疾病、皮肤有伤口的工作人员暂时停止与新生儿接触。

4、新生儿每日流动水洗澡一次,所用扑粉、油膏、沐浴液、浴巾、治疗用品等,应一人一用,避免交叉使用;尿布宜柔软,清洁、消毒,勤换勤洗,保持臀部干燥。

5、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早产儿暖箱等器材必须每日清洁或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干燥保存;
6、配奶器具必须保持清洁,配乳时应实施无菌操作,哺乳用具一婴一用一消毒。

7、新生儿病房(室)室温应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为55—65%;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按Ⅱ类环境要求配备空气消毒装置,坚持每日清洁消毒制度,地面湿式清扫。

8、传染病或疑似患儿应安置在隔离病房,采取相应隔离措施,隔离标记明确,所用物品单独处置,出院后严格进行终末消毒。

新生儿监护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新生儿监护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 邱小文等, 2001
对广州四家医院81名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后、 洗手前暂居菌进行检测
发现:超标75例, 92.59% 其中68例带有致病菌, 83.59%
医务人员洗手时间
• 实际:平均洗手时间为8.5—9.5s • 要求:最短洗手时间应为10s(30s) • 洗手时间不够,达不到除菌要求!
影响洗手依从性的原因
依从性 29% 41% 41% 30% 48%
医院区域 普通病房和ICU 普通病房
ICU 普通病房 普通病房
1. Gould D, J Hosp Infect 1994;28:15-30. 2. Larson E, J Hosp Infect 1995;30:88-106. 3. Slaughter S, Ann Intern Med 1996;3:360-365. 4. Watanakunakorn C, Infect Control Hosp Epidemiol 1998;19:858-860. 5. Pittet D, Lancet 2000:356;1307-1312.
暖箱消毒(强调)
• 1、暖箱污染原因 • 2、暖箱常见菌 • 3、暖箱的消毒
(1)日常消毒 (2)终末消毒
暖箱污染原因
1、通过医务人员手带入。 文献[2]:护士操作前洗手后采样细菌含
量少于5cfu/cm2,暖箱操作后细菌培养严 重超标,且与物体表面检出细菌相一致。 2、暖箱内空气的含菌量与物体表面污染程 度有关。 3、暖箱储水槽可引起铜绿假单胞菌感染。
我院手卫生的初步调查
不同指征洗手和未洗手的例数 • 接触病人前:
共观察27例,26例未洗手,1例洗手,洗手率为3.7%; • 接触病人后:
观察的52例中,37例未洗手,15例洗手,洗手率为28.8%;

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SOP

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SOP

• •
• • •
4.床上用品,如枕套、床单、被套等,每 床上用品,如枕套、床单、被套等, 床上用品 周更换一次,污染时随时更换; 周更换一次,污染时随时更换; 5.新生儿温箱、蓝光箱等,每日或一用一 新生儿温箱、 新生儿温箱 蓝光箱等, 清水擦拭清洁; 清水擦拭清洁; 6.新生儿洗浴用品,如洗浴液、洗发液、 新生儿洗浴用品, 新生儿洗浴用品 如洗浴液、洗发液、 爽身粉等,使用时应采用非接触式方式。 爽身粉等,使用时应采用非接触式方式。
• (四)诊疗物品,包括治疗台、治疗车、药品柜、 诊疗物品,包括治疗台、治疗车、药品柜、 病历夹、床栏杆、床头柜、电话、门把手等, 病历夹、床栏杆、床头柜、电话、门把手等,每 次使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天1次使用 次使用 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 (五)床单元:患儿因出院、转科(院)、死亡等 床单元:患儿因出院、转科(院)、 离开以后,应及时对床单元使用500mg/L含氯消 离开以后,应及时对床单元使用 含氯消 毒剂擦拭消毒; 毒剂擦拭消毒; • (六)办公用品,包括电话听筒和按键、电脑键 办公用品,包括电话听筒和按键、 鼠标等,每天1次使用 次使用75% 盘、鼠标等,每天 次使用 %酒精擦拭消毒
• • •
5.医务人员患有腹泻、呼吸道感染、皮肤 医务人员患有腹泻、呼吸道感染、 医务人员患有腹泻 有疖肿或破溃时,治愈前不得接触患儿。 有疖肿或破溃时,治愈前不得接触患儿。 6.母亲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时不得接触或 母亲患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时不得接触或 母乳喂养新生儿; 母乳喂养新生儿; 7.限制不必要的探视,确需探视时,探视 限制不必要的探视, 限制不必要的探视 确需探视时, 者不得有急性感染性疾病, 者不得有急性感染性疾病,接触新生儿之 前医务人员应指导探视者做好手卫生; 前医务人员应指导探视者做好手卫生;

新生儿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标准操作规程

新生儿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标准操作规程

新生儿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标准操作规程(SOP)一、空气(一)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开窗通风,机械通风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降低空气微生物密度的最好方法。

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l5~30分钟。

(二)自然通风不良时,应安装通风设备,如风机,风扇等增加通风动力,达到通风换气目的。

有条件者可使用空气净化设施、设备。

二、新生儿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一)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标准。

(二)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三)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四)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一用一消毒。

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五)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

(六)患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或微波消毒;奶瓶统一回收清洗送供应室高压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同时必须清洁灭菌;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清洁与消毒。

(七)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

患儿出院后床单元要进行终末消毒。

三、环境与物品表面(一)墙面和门窗:应保持清洁,干操,无污迹,霉斑。

(二)地面:包括治疗室,办公室,值班室,储藏室,病房,走廊,卫生间。

污物间每天擦拭二次,污染后随时擦拭。

(三)医疗器件:包括呼吸机,监护仪,听诊器,血压计等,尤其是频繁接触的物体表面,如仪器按钮,操作台面,每天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1次。

(四)诊疗物品:包括治疗台,治疗车,药品柜,病历夹,床头柜,电话,门把手等,每天1次使用0.05%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五)床单元:患儿因出院、死亡、转科等离开以后,应及时对床单元用0.05%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六)办公用品:包括电话听筒和按键,电脑键盘,鼠标等,每天使用75%酒精擦拭消毒1次:(七)基本原则:1、清洁用具:包括拖布,抹布等,必须分区使用,清洁,消毒,晾干,保存,最好以不同颜色区分,清洁区为蓝色,污染区为红色:2、清洁用具使用后先清洗干净,再用0.1%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以上,最后用清洁流动水清洗干净,晾干备用;4、消毒时应遵循先清洁后消毒的原则,如血迹,痰迹,呕吐物,排泄物,分泌物等,应清理污物,再使用0.1%含氯消毒剂覆盖作用10分钟以上,再对整个区域进行有序的擦拭消毒;5、每日清洁消毒应有序进行,从治疗室即清洁区开始,依次为办公室,值班室,病房,走廊,厕所,最后是卫生间即污物区。

医院新生儿病区院感预防与控制制度(万能版本)

医院新生儿病区院感预防与控制制度(万能版本)

新生儿病区院感预防与控制制度⑴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危险。

⑵通过有效的空气质量控制、环境清洁管理、医疗设备和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

⑶病室空气要清新,每季度做空气培养⑷工作人员上班时要穿统一服装、洗手,进行各项操作时一律要求洗手、戴口罩、戴帽子,必要时戴护目镜、手套。

未穿规定工作服或入室衣者不能随意在病房走动。

⑸按照规定建立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定期对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细菌学监测。

监测结果不合格时,应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如存在严重隐患,应当立即停止收治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⑹新生儿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①接触患者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如体温表、听诊器、呼吸机湿化瓶等。

雾化吸入器、吸氧装置一人一用;吸痰管一用一更换。

②患儿使用后的奶头、奶瓶应统一一人一用一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早产儿暖箱、蓝光箱的湿化液每日更换,使用中的暖箱、蓝光箱、蓝光毯,辐射台每天清洁,每周更换一次做终末消毒,用毕终末消毒。

暖箱、蓝光箱、蓝光毯,辐射台清洁、消毒有记录。

③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④患儿使用的包单、衣物等应保持清洁,每天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

患儿出院后床单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⑺病室每日清洁擦地不少于2次,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

病室窗台、床头桌各种仪器表面、门把手、洗手池等物体表面每日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2次,一桌一布。

⑻医务人员在实施诊疗过程中,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实施标准预防。

患有感染性疾病工作人员应调离新生儿病室,防止交叉感染。

⑼发现特殊感染(如气性坏疽、阮病毒、多重耐药菌株等)或传染病患者,要按传染病的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同类病人可相对集中。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

精品文档.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1、加强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管理,建立《新生儿探视制度》、《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危险。

2、新生儿病室应当通过有效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疗设备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

3、新生儿病室要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

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室内)工作服、工作鞋。

4、新生儿科按照规定建立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监测。

针对监测结果,应当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改。

存在严重医院感染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接受新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5、新生儿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必须达到灭菌标准。

(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3)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4)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瓶,一人一用一消毒。

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5)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

(6)患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或微波消毒;奶瓶由配奶室统一回收清洗、高温或高压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清洁与消毒。

(7)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

患儿出院后床单要进行终末消毒。

6、新生儿病室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建立消毒清洁制度,并按照制度对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或消毒。

7、新生儿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8、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要按照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及流程[1]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工作规范及流程[1]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1、加强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管理,建立《新生儿探视制度》、《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危险。

2、新生儿病室应当通过有效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医疗设备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

3、新生儿病室要保持空气清新与流通,每日通风不少于2次,每次15-30分钟。

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进入工作区要换(室内)工作服、工作鞋。

4、新生儿科按照规定建立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开展必要的环境卫生学监测和新生儿医院感染目标监测。

针对监测结果,应当进行分析并进行整改。

存在严重医院感染隐患时,应当立即停止接受新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

5、新生儿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手术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必须达到灭菌标准。

(2)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重复使用。

(3)呼吸机湿化瓶、氧气湿化瓶、吸痰瓶应当每日更换清洗消毒,呼吸机管路消毒按照有关规定执行。

(4)蓝光箱和暖箱应当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瓶,一人一用一消毒。

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和蓝光箱时,应当每周消毒一次,用后终末消毒。

(5)接触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

如雾化吸入器、面罩、氧气管、体温表、吸痰管、浴巾、浴垫等。

(6)患儿使用后的奶嘴用清水清洗干净,高温或微波消毒;奶瓶由配奶室统一回收清洗、高温或高压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保存奶制品的冰箱要定期清洁与消毒。

(7)新生儿使用的被服、衣物等应当保持清洁,每日至少更换一次,污染后及时更换。

患儿出院后床单要进行终末消毒。

6、新生儿病室应当根据相关规定建立消毒清洁制度,并按照制度对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或消毒。

7、新生儿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当实施标准预防,并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和无菌操作技术。

8、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要按照传染病管理有关规定实施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措施。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

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一、医院感染的定义和概述医院感染,也称“卫生机构感染”,是指在医院和其他卫生机构接受诊疗过程中,没有表现出明显症状的微生物在感染源和感染的易感性宿主之间引起的感染。

医院感染是全球各国普遍面临的问题,对患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带来重大威胁。

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二、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相关规章制度为提高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管理水平,维护患者的健康和安全,医院需要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以下是与新生儿科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相关的规章制度:1. 感染控制管理规定(1)建立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全院感染病例的调查、分析和处理,制定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工作计划和措施。

(2)制定医院感染的诊疗流程和规范化操作规程,明确医务人员的工作职责和管理要求。

(3)对新生儿科病区进行分类管理,按照不同等级制定相应的感染预防和控制措施,建立相应的隔离措施。

(4)建立患者感染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患者的感染情况,确保感染病例及时处理和报告。

2. 设施设备管理规定(1)建立医院消毒供应室和专门的消毒管理机构,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消毒操作和质量控制。

(2)新生儿科病区应配有单独的消毒设施和操作室,对患者用具、器材、药品等进行严格的消毒灭菌处理。

(3)对空调、暖气及水管等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消毒操作,保证空气质量和水源安全。

3. 医务人员管理规定(1)要求医务人员进行必要的感染性疾病防护接种,特别是新生儿科医生和护士等从业人员,要接种乙肝、麻腮风疫苗等必要的预防性疫苗。

(2)建立新生儿科病区医务人员登记制度,加强新生儿科医务人员的健康监测和管理,对存在感染风险的医务人员及时调离工作岗位,确保患者安全。

4. 患者管理规定(1)建立患者排队候诊、就诊、住院登记等各个环节的管理制度,避免交叉感染。

(2)在新生儿科病区内建立相应的隔离措施,将病情危重的患者单独隔离,避免交叉感染。

(3)对感染患者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进行医学观察和处理,以避免交叉感染和扩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SOP
文件名称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文件号
生效日期2014.1修订日期2013.12
一、环境设施
1.新生儿病室应相对独立,位于医院相对清洁的区域,通风采光良好,室内的温度保持在22~26℃,湿度保持在50~60%。

2.各区域之间布局合理、标志明确、洁污分开,便于管理。

3.每张婴儿床单位占地面积不少于3m2,床间距≥1m。

4.各室应有符合要求的洗手设施,每床配备速干手消毒剂。

二、人员管理
1.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进行鼻咽拭子和粪便培养。

凡是有皮肤化脓及其它感染性疾病(如急性呼吸道感染、非特异性发热、传染病、皮肤渗出性病灶等)者应暂时调离新生儿病室。

2.工作人员入室应更换专用工作服和鞋,戴帽子并将头发全部遮盖;进入新生儿病室前应洗手或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手;治疗、护理、检查、喂奶前必须洗手、戴口罩;工作服应保持清洁,遇污染及时更换。

3.严格控制人员出入,只允许与新生儿医疗护理有直接关系的人员进入,所有人员入室前应严格执行洗手和更衣制度。

4.禁止探望,如需要探视时应隔窗进行。

三、清洁消毒
1.室内应保持清洁,定时开窗通风,每日至少2次,每次30min。

2.使用动态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时,间断开启每次不少于2h。

3.地面湿式清扫,婴儿床等物体表面每日清洁擦拭2次,遇有污染时应立即清洁和消毒。

抹布一床一用,用后清洗、消毒晾干备用。

4.清洁工具(抹布、拖布头等)定点放置,分室使用,标识明显,用后清洗消毒,晾干备用。

四、婴儿用品及医疗设备的管理
1.婴儿用品
(1)婴儿使用的眼药水、油膏、粉扑等,应一婴一用,避免交叉使用。

(2)婴儿听诊器、磅秤、测量板等使用后可用75%酒精擦拭消毒。

(3)体温表一婴一用一消毒,使用后可用75%的酒精或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min,清水冲净,干燥备用。

(4)隔离婴儿的器具、用品应固定使用,用后及时消毒。

2.婴儿暖箱、蓝光箱等
(1)婴儿暖箱、蓝光箱、辐射台等,应每日清洁,外表面用毒性较低的消毒液(如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5)持续使用的暖箱应每周彻底清洗、用消毒液擦拭消毒。

(6)湿化水应使用灭菌水,每日更换。

(7)暖箱或蓝光箱在婴儿转出后应进行终末消毒,具体参照《婴儿保温箱清洗消毒SOP》。

3.婴儿布类用品
(1)可重复使用的婴儿浴巾、被单、衣服、小毛巾等,一婴一用一清洗,高压灭菌。

(2)婴儿被服应每日更换;被褥芯、枕芯、床垫等定期拆洗、消毒,遇污染时立即更换;婴儿出院后,其床单元及用品等,应彻底清洁消毒,被褥、枕芯、床垫等消毒后备用。

(3)婴儿纸尿裤等一次性用品,应由科室统一购买,消毒产品应有合格的资质;一次性用品使用后不得随意丢弃,重症新生儿患儿及隔离新生儿襁褓服、纸尿裤按感染性废物处置。

4.湿化瓶、呼吸机管道等,应一婴一用一更换,尽量使用一次性。

如连续使用,呼吸机管道应每周更换1~2次,湿化瓶每3天更换一次。

5.各床常用的物品、设备如监护仪、听诊器等应固定使用,每日清洁消毒,擦拭2次/日,如遇污染应随时消毒;输液泵应一用一消毒。

五、配奶室的管理
1.配奶室应有严格的卫生清洁制度。

室内清洁无污染源,卫生洁具应固定专用,配奶台的抹布应固定专用,一用一清洗或消毒。

2.非工作人员不得随意进入配奶室,配奶人员入室前应洗手,戴口罩进行配奶操作。

3.奶瓶、奶嘴应一婴一用一消毒,奶瓶、奶嘴、奶瓶刷使用后用洗涤剂刷洗、冲净,奶嘴高温煮沸30min后放入消毒柜微波消毒,奶瓶高压灭菌后使用。

4.配奶时应使用消毒配奶用具,按需配制,现用现配,以防牛奶变质。

5.盛放奶瓶、奶嘴的容器,保存奶制品的冰箱、消毒柜应当每日清洁和消毒。

6.喂奶时使用的小毛巾应一婴一用一灭菌。

7.隔离婴儿的喂奶用具应固定专用,用后先消毒液浸泡后再刷洗,然后煮沸消毒30min或高压灭菌备用。

8.室内每日按要求进行的空气、地面、物体表面清洁消毒应做好记录。

六、洗澡间的管理
1.洗澡前应调节室温至28~32℃,水温在38~40℃,洗澡后应对洗澡池进行清洁、消毒。

2.工作人员应清洗或消毒双手,婴儿的浴巾、面巾、包被的布单等应一应一更换,避免交叉污染。

3.脐带的护理:可使用75%酒精或0.5%碘伏消毒脐带断面,保持局部干燥。

如发现有感染迹象时应及时采样作细菌培养。

4.眼部护理:先用生理盐水棉签擦拭双眼,再滴眼药水,采用不接触的操作方法滴眼,若发现眼部有脓性分泌物时,应及时采样做细菌培养。

5.室内按要求每日进行空气、地面、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做好记录。

七、新生儿隔离室的医院感染管理
凡发现特殊或不明原因感染患儿,应单间隔离、专人护理,并采取相应消毒隔离措施。

所用物品优先选择一次性物品,非一次性物品必须专人专消毒,不得交叉使用。

1.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应以先早产儿后足月儿,先非感染性患儿后感染性患儿的原则进行。

2.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必须穿隔离衣,戴帽子、口罩,一切诊疗、护理操作均应按隔离要求进行。

3.室内的物品、器具固定专用,单独消毒和灭菌。

4.用过的奶具、护理用具等,应先消毒,再清洗、消毒/灭菌。

5.用过的布类用品,先消毒后清洗,再进行高压灭菌处理。

6.隔离新生儿离室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地面、物体表面,可用1000mg/L 有效氯擦拭消毒;空气可采用动态空气消毒机消毒1h。

参考文献
[1]国家卫生部.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S].2012.
[2]国家建设部.新生儿病室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S].200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