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中新版(经典)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A. 具有民主色彩B. 以血缘为纽带
C. 权力高度集中D. 神权王权结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商代通过占卜行为来预测吉凶,这表达了神权与王权的结合,D正确;民主色彩与占卜无关,排除A;血缘纽带在材料中并未表达,排除B;商代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排除C。
7.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搜集到“三国鼎立〞“南北朝并存〞“人口南迁〞“孝文帝改革〞等资料,这些资料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 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稳固
C.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D. 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三国鼎立〞指的是魏、蜀、吴三国的鼎立;“人口南迁〞发生在东汉末年、魏晋南北朝时期;“孝文帝改革〞发生在南北朝时期,促进了民族交融,因此政权的分立与民族交融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时代特征,故C选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是原始人类黄帝、尧舜禹时期,故A选项错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稳固指的是秦汉时期,故B选项错误;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指的是夏商周时期,故D选项错误。
【点睛】解题时注意“隋唐时期〞这一时间。
14.隋唐时期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是
①雕版印刷术和火药 ②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和编修?唐本草?
③活字印刷术和城市建筑技术 ④指南针和造纸术
A. ①④B. ②③C. ①②D. ③④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隋唐时期已有雕版印刷的佛经、日历和诗集等,?金刚经?是现存的世界上最早的、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我国世界上最早创造火药的国家,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于军事,火箭是最早的火药武器,因此雕版印刷术和火药是我国隋唐时期居世界领先地位的科技,①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是世界上用科学方法实测地球子午线长度的创始人,唐高宗时期编修的?唐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②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活字印刷术创造于宋朝,③错误;造纸术最早出现与西汉,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②正确,故C选项正确;排除A、B、D选项。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考试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题共计30小题,总分60分)1.(2分)“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商朝统治者的思想观念是以神为主 B.商朝是个神权色彩重的王朝C.说明了神在商朝地位的至高无上 D.商朝人对鬼神的怀疑2.(2分).西周分封,天子(王)的封土是“方千里”,公、侯的封土是“方百里”,伯的封土是“方七十里”,子、男则是“方五十里”。
这说明分封制的本质是( ) A.周天子间接统治国家的方式B.安抚功臣与异姓贵族的手段C.贵族内部权力与财产的再分配 D.巩固和扩大周朝统治的政治制度3.(2分)《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伐陆浑戎(在洛阳西南),遂至洛,观兵于周郊。
周定王使王孙满劳楚王。
楚王问鼎大小轻重……”这反映了当时( ) A.列国内乱,诸侯兼并 B.周王室衰微,王命不行C.尊王攘夷,大国争霸 D.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4.(2分)“秦兼天下,建皇帝之号,立百官之职,不师古,始罢侯置守。
太尉主五兵,丞相总百官,又置御史大夫以贰于相。
设郡守、郡尉、县令等以统地方。
”材料主要表明秦朝( )A.创立官僚政治体制B.监察体制正式形成C.等级制度日趋固化D.郡国并行体制终结5.(2分)曹魏时期,中正的评价必须有书面的正式材料。
材料主要包括家世、品、状三个方面。
状,指行状,是举主对于被举者道德才能的详细叙述。
这反映出,曹魏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A.加大了选官的随意性B.促进了社会阶级流动C.注重选拔的公正合理D.摒除了门第间的差别6.(2分)“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
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还中书又将上,得者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
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
尚书省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对此制度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三省长官皆宰相,相权被分散 B.尚书省地位低下,没有权力C.中书省负责草拟,下辖六部 D.门下省地位最高,掌握决策权7.(2分)“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2-2022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2-2022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22-2022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信息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 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号对应的信息点,再作答。
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有20个选择题,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
每小题3分,共60分。
1.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的制度。
其中宗法制的核心是[3分]A.礼乐制度B.大宗与小宗体系C.嫡长子继承制D.“世卿世禄”制度2.春节作为中华民族第一大节日,蕴含着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寓义,是中华民族自我认同的一个文化符号。
与春节“合家团圆”关系最为密切的是[3分]A.禅让制B.世袭制C.宗法制D.分封制3.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是指[3分]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C.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4.西汉的中枢决策机构是[3分]A.三公九卿B.枢密院C.中朝D.尚书令5.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期,士人和小吏要在仕途上求发展,多以孝廉为阶梯。
这是[3分]A.察举制C.九品中正制D.科举制6.“朝为田舍郞,暮登天子堂”是古代中国许多知识分子的追求,隋唐以后他们实现这一理想的主要途径是[3分]A.参加科举考试B.等待朝廷察举C.投笔从戎戍边D.投作官吏幕僚7.按唐制,中男(16至2l岁)不服兵役,成男(22岁以上)才服兵役。
2021-2022学年宁夏银川六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附详解)
2021-2022学年宁夏银川六中高一(上)期中历史试卷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1.秦统一后,赢政“自以为功过五帝,地广三王”,对王的称号已不满意,于是兼采古史及传说中的“三皇”、“五帝”之名而称“皇帝”,其首要目的是()A. 继承上古传统B. 尊崇儒家思想C. 突出个人功绩D. 制造暴政依据2.公元前127年,汉皇帝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在王国范围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
这一规定()A. 意在恢复西周的分封制B. 使中央与地方矛盾激化C. 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D. 增强了地方封国的实力3.中国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国为姓氏的在汉字姓氏中占有很大比重。
这种姓氏的由来,与其相关的制度是()A. 禅让制B. 分封制C. 宗法制D. 郡县制4.“先代治国,分土建邦,子弟相沿,血脉为系,难以行远。
”秦始皇为解决“难以行远”所采取的措施是()A. 统一文字B. 修筑长城C. 推行郡县制D. 统一货币5.在中国古代“家国一体”的社会中,忠孝观念源远流长,其源头是()A. 宗法制B. 郡县制C. 君主专制D. 中央集权制6.苏轼总结我国古代的选官制度时说:“三代以上出于学,战国至秦出于客,汉以后出于郡县吏,魏晋以来出于九品中正,隋唐至今出于科举。
”由此,汉代主要的选官方式是()A. 世袭B. 察举C. 科考D. 自荐7.“财政事务由三司掌管,这是政府的一个独立部门,…….另外一个独立的实权部门是枢密院,其地位与中书省相当。
”(摘自《哈佛中国史》)材料介绍的制度所在的朝代是()A. 汉朝B. 唐朝C. 宋朝D. 元朝8.如果你到过故宫,你会在“某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这样的文字。
“某处”景点是指()A. 内阁B. 南书房C. 军机处D. 议政王大臣会议9.明太祖说:“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
湖南省益阳市第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详解】材料“由皇帝直接发出的命令,在当时是被认为违制的,不能为下属机关所承认”可知,皇帝发出的命令也要政事堂副署,否则为不合法,下面的机构可不执行.这实际上说明皇帝的权力受到一点制约,C项正确;材料并不是说明皇权与相权矛盾的尖锐,A错误;材料是从皇权受到制约的角度说明三省六部制度特点,并不是提高了行政效率,B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政事堂权力膨胀,D错误。
10。明朝时分封封号有的还具有地名因素,如楚王、蜀王、鲁王等,且必须就藩(到封地去居住);清朝的分封封号则大都是礼节性的,如恭亲王、果亲王、睿亲王等,且一律在京居住.这从侧面反映出
A. 君主专制的加强
B。 中央集权的加强
C. 分封制日渐徒具其名
D. 宗室诸王地位的提高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了明清时的中央集权.由必须就藩到一律在北京居住,可知反映了明清时期中央集权的加强,而非君主专制的加强,故排除A项,故选B;明代藩王必须就藩,说明分封制并不是徒具其名,故排除C项;清代藩王一律在北京居住,且封号变为礼节性,说明宗室诸王的地位有所下降,故排除D项。
7. 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 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 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C。 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 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答案】B
【解析】
题中,唐高宗时宰相资历门槛更低、数量更多,这是弱化相权、强化君权的反映。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前者是指的西周的分封制,后者是指的秦始皇推行的郡县制。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井田制遭破坏,分封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经济基础。而分封制的继续推行使得诸侯实力不断增强,挑战了周天子权威.秦始皇转而实行郡县制,适应了生产力的发展,巩固了统治.但是秦始皇的残暴统治,严刑峻法过于苛刻,激起人民的强烈反抗,终于引发了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导致二世而亡。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故排除ABD三项。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泉州市第六中学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1. 据如图可知,当时()A.黄河流域的文明起源早B.巴蜀地区文明独树一帜C.地理环境决定文明形态D.中华早期文明多元发展2. 山西襄汾陶寺遗址(距今约4300年—3900年)发现墓葬1000余座。
约占90%的小墓几乎没有随葬品,而9座大墓都是男性,随葬品达一、二百件。
该现象反映当时该地区()A.部落中出现权贵阶层B.已迈入母系氏族社会C.发动战争以掠夺财富D.具备国家的成熟形态3. 自启继承禹王位始,王位世袭制下的政治权力交接方式发生改变,即以血缘亲疏为基础,王权在一家一姓中传承。
据此可知,王位世袭制A.确保了国家的稳定发展B.阻碍了中国历史的进步发展C.与宗法血缘的关系密切D.避免了王位传承中的夺权现象4. 《史记·周本纪》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
”材料反映了当时实行的制度是 ( )A.分封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5. 商周时代的音乐创作达到——个高峰,当时乐舞作品的评价标准是“德成而上,艺成而下”。
西周天子每年正月初一向全国颁布的教学纲要“十有二教”中,第四项就是以“乐礼教和,则民不乱”。
这表明商周时期的音乐()A.凸显宗法等级秩序B.是社会治理的工具C.是典型的贵族文化D.体现平民的价值观6. 有学者认为,《卫鼎》中记载了西周时期的炬伯用十块田换取裘卫价值八十朋的谨璋(一种玉器)是宗族之间的土地交换行为,不是以土地私有为条件的商品买卖。
该观点认为当时的土地制度()A.反映了奴隶制井田制趋于瓦解B.释放了土地私有的活力C.体现出中国较早进入农耕时代D.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7. 据《礼记·王制》记载,周代分封制下诸侯和臣子的宫室、车骑、礼仪等存在很大差别,这被称为“命数”。
“命数”基本上按爵位和职位区分,上公九命,三公为八命,侯伯、王之卿、子男、王之大夫分别为七命、五命和四命。
内蒙古包头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内蒙古包头市第六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1.商朝以前,人们尊奉至上神为帝,直到商朝晚期才称呼过世的先王为帝,如“帝甲”“帝辛”等。
在商王的名字前加“帝”2.“分封制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至于哪种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3.公元前106年,汉武帝“初置刺史,部十三州”“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和冲突。
下列措施不利于加强皇权的是A.汉武帝重用身边的侍从、秘书担任尚书令、侍中等B.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C.宋代设置参知政事、枢密使、三司使分割宰相职权D.元代设置中书省,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5.明朝内阁大学士张居正遭到当时朝臣的反对,他于是去向皇帝辞职,他说他“所处者危地,所理者皇上之事,所代者皇上之言”。
这表明A. 君主专制日益强化B. 内阁成为事实上的行政中枢C. 宰相权力逐步增长D. 内阁大学士位高权重6.鸦片战争后,清政府与西方列强签订了一些列不平等条约。
在与“泰西各国”的交涉中,无论大小事,清政府都一再谕令大臣要“恪守条约”。
这说明当时A. 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朝廷B. 近代外交观念影响中国C. 中外之间建立起平等关系D. 西方列强改变侵华方式7.1895年5月7日《申报》说“以堂堂中国,土地之广,军饷之充,人民之众,以视日本区区一岛国,过之奚啻十倍。
苟能坚持战议,虽彼战屡胜,我战屡败,然两军相见,败者固多丧失,胜者亦不能毫无损伤。
相持既久,兵饷俱穷,俯首请成当出于日本。
”作者认为A.国人对中日国情认识出现偏差B.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是历史必然C.坚持持久抗战就能取得战争胜利8.恩格斯指出:“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为补偿的。
”能证明该观点的叙述是9.马克思指出,在太平天国运动中,“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没有任何口号,他们给予民众的惊惶比给予旧统治者们的惊惶还要厉害”。
安徽省合肥市第六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合肥六中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卷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 钱穆指出:“总观国史,政制演进,约得三级:由封建而跻统一,一也;由宗室、外戚、军人所组之政府,渐变而为士人政府,二也;由士族门第再变而为科举竞选,三也。
”古代中国“政制演进”反映了( )A. 血缘关系对政制的影响日益减少B. 地方由分裂割据走向国家统一C. 商品经济日益占居社会主导地位D. 专制集权逐步确立与不断加强【答案】D...............2. 周代礼乐制度中,“礼”讲究差异,“乐”则讲究和同。
这里的“乐”已经超越了音乐范畴,带有浓厚的政治与社会色彩。
这反映出周代“乐”的主要目的是( )A. 稳定统治秩序B. 体现贵贱有序C. 调节人们情绪D. 凝聚家族亲情【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礼乐制度是以乐从属礼的思想制度,以“礼”来区别宗法远近等级秩序,同时又以“乐”来和同共融“礼”的等级秩序,两者相辅相成,不同场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礼仪有别,所用的音乐也不一样,故A项正确。
B项属于“礼乐”的表现,而非目的,排除。
C项表述错误,排除。
D项不是“乐”的目的,排除。
所以选A3. 秦统一六国后,“销天下之兵于咸阳,铸铜人十二”。
阳陵虎符铭文:“甲兵之符,右才皇帝,左才阳陵”。
秦始皇实行此举措的目的是( )A.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 确立官僚政治制度C. 努力完成全国统一D. 实行军事上的集权【答案】D【解析】秦始皇看到分封制下诸侯国拥有军队的隐患,故“销天下之兵于咸阳,铸铜人十二”,不仅不允许地方有军队、包括兵器也进行管制;“甲兵之符,右才皇帝,左才阳陵”使得只有秦始皇才能调动部队。
通过军权和军器的控制,实现了军事上的集权,故D正确;A、B、C 与材料无关,排除。
4. 在宋朝,中央政府设转运使主管路级行政区的财赋,除宋神宗元丰改制时以外,宋朝始终没有放弃对转运使财赋运转的审计权,而且南宋还采用逐级申报财政的办法来对转运使进行监督。
福建省厦门市第六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厦门六中2016—2017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30题,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有人说:“分封制是一把双刃剑,它同时给予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以合法性。
至于哪处势力能够在激烈的政治搏斗中获胜,那就完全要看它的实力了。
”下列地方势力的行为不具有“合法性”的是A. 周显王三十五年,齐侯婴自称齐威王B. 晋文公加派鱼盐之税C. 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进行变法D. 魏文侯以吴起为将,编练新军2.一位西方学者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
”中国人强调姓而忽视名所反映的实质是A.个人观念淡薄 B.男尊女卑思想严重C.宗法观念浓厚 D.儒家伦理道德强大3.“这是一个划时代的突破和最骇人听闻的社会结构,没有封国封爵,没有公候伯子男。
……尤其是儒家学者更是大惑不解,而且不久就大起恐慌,这简直就是打碎他们的饭碗了”。
这个时代是指A.春秋战国B.秦代C.汉代D.唐宋时期4.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过去的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A.颁布《秦律》,依法治国B.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C.丞相掌握大权D.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5.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A.分封制和郡县制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6.唐朝中期,政府要在某年的春天举行一次恩科来选拔人才,按当时的制度规定其工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礼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礼部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礼部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礼部7.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
下列表述与科举制相关的是A.“龙生龙,凤生凤”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C.“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D.“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离”8.据史料记载,中国古代某一机构,其主要职责是“掌献替可否,奉陈规晦,点检题奏,票拟批答,以平允庶政”。
福建省莆田市第六中学2019_202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解析】
【详解】材料说的是春秋时期诸侯国之间的争霸战争,争霸战争的出现表明周王天下共主地位动摇,传统社会秩序受到冲击,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齐国注重维护王室尊严,故A项错误;齐国和宋国攻打鲁国,不能体现出鲁国成为众多诸侯国攻击的对象,故B项错误;兼并战争是在战国时期,故D项错误。
5. 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 ( )
A. 秦始皇统一货币、度量衡、文字等
B. 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先后吞并六国
C. 秦朝中央政府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
D. 秦创立的中央集权制度,成为中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的蓝本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主观认识是基于对历史事实的定义解释或评判,秦创立中央集权制度成为中国历代王朝政治制度蓝本是基于对秦朝政治制度历史意义的认识,属于历史主观认识,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为秦朝实行的政治、经济及文化措施,属于客观史实,故排除。
8.《史记·秦始皇本纪》载:“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上至以衡石量书,日夜有呈,不中呈不得休息。”这从本质上反映了秦始皇
A. 日理万机,勤于政事
B. 高度专权,独揽朝政
C. 完成统一,巩固政权
D. 实行分权,集思广益
【答案】B
【解析】
材料反映了事无大小均取决于皇上,这在本质上反映了秦始皇的高度专权、独揽朝政,选B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日理万机,勤于政事只是表面现象,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完成统一,巩固政权也只是表面现象,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实行集权而非分权,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B。
A. 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B. 分封制有利于扩大疆域
C. 分封制和宗法制紧密结合
D. 分封制易造成地方割据
贵州省贵阳市第六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贵阳六中高一历史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25题,75分。
)1.西周时期的王位世袭制与夏商时期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A.民主推选 B.父死子继 C.兄终弟及 D.嫡长子继承制2.下列不属于西周分封制内容的一项是()A.周天子把土地、人民,分赐给亲族、功臣,并封侯B.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命令,带兵随从周王作战C.诸侯要向周天子纳贡D.诸侯要按田亩数向周王纳税3.“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刻石说的是()A.周天子分封天下 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D.忽必烈一定乾元4.20世纪90年代,陕西章台出土了一些封泥,上面有上郡、代郡、邯郸等郡名和蓝田等县名。
这些文物最早出现于( )A.春秋战国B.秦代 C.汉代 D.元代5.汉代颁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
其目的是( )A.壮大皇族力量 B.保证列侯利益 C.加强中央集权 D.笼络王侯人心6.下列不是隋唐三省六部制的特点的是A.较秦汉丞相更能发挥“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权功能。
B.三省职权划分明确,分工合作。
C.不容易出现大权独揽的宰相D.三省互相牵制和监督,保证了君权的独尊。
7.中国古代官吏选拔经历了“世袭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科举制”的过程。
与“科举制”相一致的是()A.唐制,取士之科,多因隋制 B.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C.龙生龙,凤生凤D.举孝廉,父别居8.隋唐以来的历朝统治者都沿袭使用科举制度,其根本原因是科举制度( )A.有利于选拔人才B.以儒家思想为核心C.得到了不断完善D.有利于巩固专制统治9.宋太祖削夺地方兵权、财权,派文官任地方长官,其目的是( )A.减轻地方财政开支B.加强中央集权C.减轻地方军费开支D.提高地方行政效率10.我国当前实行的省制开端于( )A.元朝B.西汉C.唐朝D.秦朝11.下列关于内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B.起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午门的文渊阁当值C.明太祖朱元璋设立内阁制D.不能正式统率六部12.清代军机大臣的基本职责是( )A.决定军国大事B.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C.统领百官D.跪受笔录、传达皇帝意旨13.下列选项与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不相符合的是A.男女公民政治权利一律平等B.公民大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C.五百人会议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D.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14.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是( )A.所有成年男子的民主 B.包括外邦人在内的民主C.奴隶主贵族的民主 D.奴隶也有民主15.古罗马公民法的适用范围是( )A.罗马公民B.西西里人民C.地中海区域的人民D.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16.希腊和罗马的民主都 ( )A.维护了大部分公民的利益B.妇女权益受法律保障C.在亚非文明影响下产生D.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17.英国1688年“光荣革命”实质上反映了( )A.封建统治者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B.资产阶级之间争权夺利的斗争C.资产阶级与新贵族之间的妥协D.资产阶级与地主贵族之间的妥协18.下列不符合责任制内阁特点的是()A.下院多数党领袖组阁B.内阁集体负责C.首相是内阁首脑D.首相对选民负责19.美国《1787年宪法》具有“一定的民主性”,其内容中最能体现出这一性质的是 ( )A.三权分立 B.总统和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C.允许奴隶制存在 D.人民有言论、出版、集会和信仰自由20.法国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经选民直接选举的是( )A.众议院议员B.参议院议员C.共和国总统D.内阁总理21.下列职务中对议会负责的是( )①法国总统②美国总统③英国首相④德意志帝国宰相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④22.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政体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政体相比,其特点是( )①专制主义色彩浓厚②君主掌握国家的最高权力③国王统而不治④首相对君主负责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23.德意志统一后工业化进程加快,到20世纪初成为欧洲首强,但德国侵略性也随之膨胀,成为世界大战策源地,这主要是由于()A.德国成为新兴强国,改变了欧洲的政治格局B.统一后的德国继承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C.德意志统一是在普鲁士领导下通过战争解决的D.德国必须用武力抢夺殖民地24.明清之交,中国社会发展的步伐开始大大落后于西方国家的根本原因是()A.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达到顶峰B.军机处的设立C.官僚机构的膨胀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25.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 )A.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B.清朝政治腐败C.鸦片走私利润丰厚D.英国国内市场的不景气二.材料题(共25分)26.请依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中国古代的“选举”与源自西方、现在流行的“选举”虽然中文字面相同,在实质内容方面无疑是有着根本性的差别的。
福建省厦门市第六中学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厦门六中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期中考试历史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1.中国传统家族有“长兄如父”“小儿不及长孙”的说法。
这些说法体现的是A.家族和睦 B.等级秩序 C.贵族世袭 D.宗法观念2.《国语·周语上》云:“夫先王之制,邦内甸服(‘服’即‘服侍天子’),邦外侯服,侯卫宾服,蛮夷要服,戎狄荒服。
”据此推断,西周时管辖“甸服”之地的是A.周王 B.诸侯王 C.卿大夫 D.士3.“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
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西周社会在政治上A.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继承权力和财产 B.具有“家国一体”的特点C.宗族是管理国家的组织 D.“天下为公”的局面形成4.古代妇女称自己的丈夫为“相公”。
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四:“前代拜相者必封公,故称之曰相公。
”相为官,公为爵。
显赫的权力与高贵的地位同时彰显。
这从政治文明层面反映了A.中国古代早期贵族政治的遗风B.中国古代对封官晋爵理想生活的向往C.中国古代相权的至高无上D.中国古代君主专制达到顶峰5.中国象棋中“楚河汉界”的来历与历史上的“楚汉之争”(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相关。
这场战争发生于A.公元前2世纪早期 B.公元前2世纪晚期C.公元前3世纪早期 D.公元前3世纪晚期6.《说文解字》:“周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故《春秋传》曰‘上大夫受县,下大夫受郡也’”。
据此推断A.早期郡县为诸侯国君封地B.西周的分封制已萌发了郡县制C.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D.早期郡县与秦朝以来有本质不同7.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
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8.下图是某同学在探究汉代地方行政制度变迁时所引用的一幅地图(注:当时的州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行政区域,而只是监察区)。
广东省广州六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doc
广州六中--第一学期高一历史期中考试卷说明:本试卷共6页,其中第I卷为选择题,共60小题80分,第II卷为非选择题共2大题共占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80分)一、(单项选择题Ⅰ:每小题1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起源于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春秋2.“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
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3.据说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其中的“封建”指的是()A.实行分封制 B.进行封建改革C.实行宗法制D.任人唯亲4、分封制在初期巩固了周朝统治,在后期则瓦解了周朝统治。
导致这种不同结果的根本因素是A.生产力发展 B.生产关系变革 C.诸侯争权夺利 D.井田制破坏5、“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记功石刻说的是( )A.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开拓疆土D.忽必烈一定乾元6、假如有一名秦朝的政府高官,他每天工作特别繁忙,除了将大臣的奏章归纳整理外,还得对一些违法乱纪的官员进行暗访、调查。
那么,这名政府高官应是()A.丞相B.御史大夫C.太尉D.郡守7、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中央集权制的政治制度。
这里的中央集权是指(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的文字C.规定皇权至高无上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管理8、秦始皇创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①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②是导致秦朝迅速灭亡的直接原因③是中国古代封建落后的根源④以维护皇权的至高无上为主要特征A. ②③④B. ①③④C. ①④D. ①③9、秦朝统一后,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是( )A.结束了封建诸侯割据称雄的混战局面B.使“车同轨、书同文”,全国有了统一的制度C.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与发展奠定了基础D.拓展了疆域,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10、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核心是:A、皇权至高无上B、中央设三公九卿C、地方推行郡县制度D、颁布秦律,严刑峻法11、西汉初年在地方实行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行省制12.西汉选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径除皇帝征召外,还有A.大臣举荐B.考试C.世官制D.察举制13.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到众多机构,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户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14、废除丞相制度后,明朝在皇帝和六部之间逐步建立的官制是A、内阁B、军机处C、三司D、枢密院15、中国历史上推行重文轻武、大将不得据地拥兵政策的朝代是()A、西汉B、隋朝C、宋朝D、清朝16、削弱相权是加强皇权的手段,下列不能起到削弱相权作用的是:A、汉朝“中朝”机构B、唐朝三省六部制C、元代设中书省D、明代废除丞相17、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A 殖民扩张,崇尚无力B 多为藩属关系C 小国寡民、独立自治D 形成中央集权制国家18.假设某年雅典全国人口约自由民约为168 000人,其中男性成年公民45 000人,外邦人约30 000人,奴隶约10 000人。
湖北省黄陂六中部编统编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上学期期中试卷
湖北省黄陂六中部编统编版高一历史必修一上学期期中试卷一、选择题1.古代皇帝集权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起用身边的亲信近臣,以组成决策核心;另一种是令多人共行“宰相”之职,使其相互牵制。
汉武帝的集权措施属于A.前者B.两者兼有C.后者D.两者皆无2.如图,中国封建时代建造了很多规模宏大的工程,创造了诸多奇迹。
我国能够集中力量完成这些工程主要是基于()A.中央集权的保证B.人民群众的奉献C.科学技术的先进D.工匠水平的高超3.秦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短命”王朝,建立于公元前221年,亡于公元前206年。
其统治期间属于A.公元前2世纪早期B.公元前2世纪晚期C.公元前3世纪早期D.公元前3世纪晚期4.世界上最早纸币“交子”出现于( )A.春秋B.秦朝C.魏晋D.宋朝5.唐代宰相之女大多嫁入王室。
北宋宰相的女婿,则不乏有出身商家的状元、也有刚出科场入仕的八品小官。
择婿标准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门阀制度的消亡B.社会阶层流动加快C.重文轻武的影响D.政府放弃抑商政策6.李时珍日:“古者以粟为黍稷、梁、称之总称。
”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原始居民D.河姆渡原始居民7.商王把一些国家大事或者王家大事刻在龟壳或者动物骨骼上,然后让“贞人”进行占卜,预测吉凶。
这一现象说明商朝政治制度的特点是A.具有道家色彩B.以血缘为纽带C.权力高度集中D.神权王权结合8.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中说:“(九品中正制)后来却变成拥护门第,把觅取人才的标准无形中限制在门第的小范围内,这便大错了。
”唐代解决“此弊”的主要途径应是A.世官制B.察举制C.科举制D.征召制9.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因社会发展较周边各部先进而自称为华夏。
进入战国之后,内迁的各部逐渐与华夏各部融合而不再被视为蛮夷。
这一变化A.加速了社会转型B.冲击了贵族政治C.促进了民族认同D.推动了战国变法10.王国维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
安徽省合肥第六高中2022-2023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安徽省合肥第六高中2022-2023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分值:100 时长:90 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 30 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距今约 5000 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某文化遗存的代表性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称为“蛋壳陶”。
这个文化遗存位于图中的2.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
据此我们可以判定商代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B.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3.商代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是商王直辖区,外服是一些附属国,外服对商王没有隶属关系。
西周在直辖区外分封诸侯,各诸侯国定期向周王朝贡,并提供赋役。
这表明西周A.废除商代制度而推行分封制B.继承和发展了商代政治制度C.最高统治集团权力高度集中D.实现了对诸侯国的直接控制4.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这说明分封制A.确立了君主专制集权意识B.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5.周代礼乐制度中,“礼”讲究差异,“乐”则讲究和同。
“乐”的功能就是使君臣之间、父子之间显得“和合”,增加凝聚力、亲和力。
这反映出周代“乐”的主要目的是A.稳定统治秩序B.体现贵贱有序C.调节人们情绪D.凝聚家族亲情6.孔子主张对鬼神敬而远之,把讨论和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放在中心位置;而老子重视天人关系,认为“道”是凌驾于天人之上的天地万物的本原,并提出“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
两人不同的天人观A.是不同时代背景的反映B.折射出不同的治国理念C.是继承与背离传统文化的结果 D.孰优孰劣十分明显7.学者许倬云指出,春秋时期因诸侯争霸形成的霸主制度,不仅缩短了华夏诸国的文化差距,同时同化了楚国与吴越,扩大了华夏文化圈的范围。
江苏省南京六中09-10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考试(缺答案)新人教版
某某六中09-1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判断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卷的答案全部填涂在答题卡上,第II卷写在答卷纸上。
第I卷(选择题和判断题共7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将代表答案的字母填入答题卡中)1.下列对西周王朝中周王和诸侯关系的评述,正确的是()①根据分封制,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②根据宗法制,周王和同姓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③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④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A.①③④B.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2.“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乃今皇帝,一家天下。
”这则纪功石刻说的是()A.周天子分封天下B.秦始皇统一六国C.汉武帝设立“中朝”D.雍正帝设立军机处3.唐太宗时,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涉及众多机构,按照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C.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D.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4.关于元朝行省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①中国地方省制的开端②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③加强了中央集权④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A.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 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
这说明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A.纵论军务,谋划战事 B.辅佐皇帝,参与决策C.陪读陪写,赋诗作画 D.跪受笔录,上传下达6. 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文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 B.宗法制和郡县制C.分封制和三公九卿制 D.分封制和宗法制7. 下列对我国古代自秦汉以来中央和地方关系演变趋势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强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监视B.地方独立性增强,中央集权削弱C.地方权力愈来愈小,中央权力愈来愈大D.中央对边地治理渐趋严密8. “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凡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安徽省合肥六中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
合肥六中09--1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请将第Ⅰ卷各题所选答案字母代号填涂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对西周时期周王和诸侯关系的评述正确的是①根据分封制,周王和诸侯是君臣关系②根据宗法制,周王和诸侯是大宗与小宗的关系③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④周王对诸侯拥有绝对的控制权A.①②④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2.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说:“周之失,在于制;秦之失,在于政,不在制。
”材料中的两个“制”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皇帝制度 B.分封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C.宗法制和郡县制 D.宗法制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3.山东临淄是先秦和秦汉时期著名的大都会,在这里出土过西汉初年带有淄川王、胶西王等字样的传世印泥(古时密封信件时加盖了印章的泥块)。
这些发现可以印证西汉A.官营手工业发展的事实B.政治上四分五裂的事实C.在各地设立封国的事实D.已经出现印刷术的事实4.右上图所示的是A.秦朝的疆域B.宋朝的疆域C.元朝的疆域D.明朝的疆域5.《明史》记载:“(明太祖)革中书省,归其政于六部,……置殿阁大学士,而其官不备,其人亦无所表见(现)。
燮理(治理)无闻,何关政本,视前代宰执,炯乎异矣。
”殿阁大学士与宰相“炯乎异矣”主要表现在A、殿阁大学士仅供顾问,而无实权B、殿阁大学士实际上并未设置C、殿阁大学士的地位实际上与六部等同D、担任殿阁大学士的人没有办事能力6.明朝的内阁距离皇帝的寝宫1000米,清朝的军机处距离皇帝的寝宫只有50米。
政务中心逐步靠近皇帝寝宫的这一变化过程,从本质上反映了A.皇宫建筑布局愈加合理 B.政府行政效率不断提高C.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D.君主专制不断强化7.5月10日,胡锦涛主席访问了日本奈良的唐招提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吉林省辉南县六中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其(指周)怀柔天下也,犹惧有外侮;捍御侮者,莫如亲亲,故以亲屏周。
”由此可见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主要是( )A.建立大宗小宗体系B.拱卫王室统治C.明确宗室血缘亲疏D.扩大统治范围2.《吕氏春秋》记载:“微子启虽长,系庶出,不得立;纣王虽幼,以嫡立。
”材料反映了( )A.财产继承的原则B.宗法制的基本法则C.任人唯才的要求D.兄终弟及的传统3.周代的礼制内容非常复杂,在众多规定中体现了“亲亲”和“尊尊”两个基本原则。
其中,“尊尊”主要反映了( )A.浓厚的宗族色彩B.强烈的等级意识C.浓重的神权色彩D.发达的礼乐制度4.某学者指出,秦代的郡县制构成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他得出这一结论,主要是基于秦代( )A.地方长官的选拔方式B.皇权的至高无上C.三公九卿各司其职D.疆域规模的扩大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说:“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
”从政治上看“秦,虽死犹存”指( )A.统一度量衡B.嬴政自称始皇帝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度D.秦开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影响深远6.唐朝前期,地方上的死刑要报大理寺和刑部复核,还要在处决犯人之前向皇帝请示三次,以确保没有冤判和错判;唐朝后期,各地方的武将在其藩镇内判处的死刑不向皇帝上奏,更不交刑部和大理寺复核。
这种变化反映( )A.政府谨慎对待死刑判决B.唐政府死刑审核权下放C.唐朝后期中央集权削弱D.唐朝地方郡县各自为政7.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但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职就更多了。
这一现象的实质是( )A.中央政府民主政治的不断发展B.国家行政事务日益增多C.中央对地方政府的控制日益严重D.君主专制制度的不断加强8.在唐代,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的一切政府法律,必须事先由政事堂(宰相集体开会的场所)开会议决,送进皇宫划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中书门下之印”下发。
这主要反映了唐代( )A.宰相掌控了决策权B.君权相权相互制约C.皇权的不断加强D.相权的分割牵制9.马克斯·韦伯说:“这一制度导致候补者互相竞争官职与俸禄……获取官职的机会对任何人开放,只要他们能证明自己有足够的学养。
”文中的这一“制度”是( )A.征辟制B.监察制C.科举制D.九品正中制10.唐代学校分六种,其中“四门学”招收低级官员的儿子和普通民家的聪明子弟,学校来的“生徒”是其取士的主要来源之一,“生徒”能通一大经以上者都给官做。
由此可知( )A.唐朝官员的入仕途径多样B.平民有机会步入社会上层C.唐朝的“生徒”人数众多D.官僚体系已出现膨胀趋势11.“朕欲革去中书省,升六部,仿古六卿之制,俾之各司所事。
……如此则权不专于一司,事不留于壅蔽。
”文中的“朕”是指( )A.汉武帝B.唐太宗C.宋太祖D.明太祖12.在谈到明朝内阁的作用时,有学者指出:“内阁成员犯不着为了皇帝去得罪其他文官,事实上他们也没有这个权力。
没有宰相的权力和地位,却要承担宰相的罪责,去充当皇帝的挡箭牌、替罪羊,这是任何明智的人都不会去做的事情。
”这意在说明内阁的设立( )A.不利于政府机构间的协调与督察B.加强了对百官的监察C.弥补了明太祖废丞相带来的弊端D.直接导致了皇权削弱13.清代规定:“不得官于其乡五百里以内”(官员任职必须远离家乡五百里以外)。
这一规定的主要目的是( )A.强化君主专制B.加强中央集权C.杜绝地方割据D.防止吏治腐败14.西方人曾将“军机处”翻译为“Office of Military Secrets”(军事机密办公室),该译法最能反映出军机处的( )A.由来B.职能C.特点D.性质15.“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志处理它自己的事务。
”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A.小国寡民B.轮番而治C.人民主权D.独立自治16.古希腊史学家希罗多德在《历史》中说:“人民统治的优点首先在于它的最美好的声名……而且一切意见均交由公民大会加以裁决。
”材料反映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是( )A.人民主权B.法律至上C.轮番而治D.间接民主17.公元前5世纪后半期,伯利克里执政雅典,被称为“黄金时代”。
在他所实施的改革措施中最能体现“黄金时代”到来的是( )A.扩大公民参政范围B.提高陪审法庭的权力和地位C.设立“五百人会议”D.向公民发放津贴18.柏拉图曾说:“在民主制中,没有专门的领导阶层,领袖人物取决于人民的喜好,因此,他们的行动在于维护他们自己的名誉和地位。
默许人民的要求使政治领导能力受到了削弱……民主使智慧边际化。
”在此,他认为雅典民主制( )A.把权力关进了笼子B.真正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C.存在民主泛滥弊端D.提供了集体管理的新形式19.有学者在论及《十二铜表法》时指出:“即使是最严峻的法律,也比没有法律或任意解释法律要好一些。
”这说明《十二铜表法》( )A.体现了成文法的进步意义B.是人类史上最严峻的法律C.标志罗马法进入完备阶段D.对后世立法产生深远影响20.《西方文化概论》在评价罗马法时说道:“它具有因地制宜和因时制宜的特点,反映了极其复杂的经济关系和社会关系,因此属于罗马法中常变常新的动态部分。
”这里的“它”指的是( )A.习惯法B.公民法C.万民法D.自然法。
21.罗马法曾规定:丈夫对妻子嫁妆里的不动产,即使征得妻子的同意,也不得出让或抵押。
这表明罗马法( )A.规定了夫妻财产分配原则B.给予妇女相应的政治地位C.重视对私人财产的保护D.解决经济纠纷缺乏灵活性22.当资本主义经济在封建社会内部逐渐发展起来时,“详细拟定的罗马法便立即得到恢复并重新取得威信”。
这说明( )A.罗马法本质上是资本主义法律B.罗马法在近代西方社会得到广泛运用C.罗马法内容包罗万象且条理明晰D.罗马法的某些理念具有普世性的意义23.谈及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很多人认为“光荣革命”是一次完美的政治设计。
其“完美”体现在( )A.确立责任制内阁B.以妥协方式确立民主制C.实行了议会主权D.建立起君主立xx体24.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的《权利法案》沿袭了罗马法的精神,又开启了近代民主代议制的先河。
其在世界民主化进程中最为深远的影响是( )A.确立了英国的君主立宪制,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B.以明确的法律条文捍卫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C.实现了由“主权在君”到“主权在民”的革命性转折D.解决了革命引起的政局动荡问题,为国家崛起提供了坚实的政权保障25.美国制宪会议期间,汉密尔顿说:“如果在联邦的某个邦内发生民众叛乱,其他各邦就把它镇压下去,如果某一部分出现弊端,其他仍然健全的部分就能予以纠正其他。
”汉密尔顿认为( )A.联邦是各州的联盟体B.联邦能够稳定国家秩序C.联邦政府有绝对权力D.联邦体现主权在民原则26.在美国,“当我们对自己所处的制度不满时,我们可以搬到别的州去”。
在这样一个意义上,它也是一种“自由的保障”。
上述材料提到的制度是( )A.总统制B.共和制C.分权制D.联邦制27.“历史仿佛在故意卖弄哲理,几次革命都未能巩固共和国,一帮落魄贵族在走投无路中找到的权宜之计,却成了法兰西共和国的真正起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落魄贵族是法国大革命主导力量B.直到此时法国才第一次建立起共和国C.1875年宪法标志第三共和国建立D.法国共和制的最终确立是妥协的产物28.有人抱怨说,法国1875年宪法只有两条,第一条:总统具有一切权力;第二条:总统不经内阁批准不能行使任何权力。
该观点认为法国( )A.共和制确立历经曲折B.内阁凌驾于总统之上C.议会制约总统的权力D.内阁独掌国家行政权29.在德意志帝国,皇帝有权任命帝国宰相和官员,有权召集和解散议会。
军官均由皇帝任命,将军的地位高于政治家,议员都被讥笑为“绵羊脑袋”。
被称为“骑士皇帝”的德皇威廉二世发出的第一道圣旨就是“致我的军队”。
上述材料反映了德意志政治的最大特点是( )A.具有浓厚的专制主义和军国主义色彩B.议会和议员都只是粉饰门面C.德意志帝国彻底消除了封建残余D.实行君主立宪制,君主是虚,立宪是实30.19世纪70年代中后期,德意志帝国议会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法案,如银行法、专利权法、统一货币法、统一关税法等。
这些法案的颁布和实施( )A.为德意志实现统一提供了法律依据B.促进了德意志经济的迅速发展C.大大推动了德意志政治民主化进程D.削弱了联邦议会在议会中的权力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二、非选择题:31.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2分)材料一中国历代监察机构的设置模式基本一致,具有承袭关系。
如机构名称、官名和品位大同小异,皇帝握有最高监察权。
整个监察过程,从纠参到复议,从核实到复劾都必须请旨进行,最后由皇帝裁决。
在传统的中国政治中,要有效地行使政治权力,执法者就必须具有一定的政治地位或拥有较高的政治权力。
为了保证监察工作的有效性,中央赋予监察官员位高权重的监察地位,这是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
这样就使监督官处于极为有利的位置,使监察运作可以不必依附于行政,有效发挥了监察职能。
——张晋英《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探析与启示》等材料二雅典还构建了一套预防权力集中的机制。
如议事会的常设机构采取的是10个部落轮流当政的办法,议事会的负责人也由抽签决定,每天更换,任何人不得在一年中两次担任负责人。
雅典陪审法庭没有专设法官,任何裁决都由全体陪审员投票决定……雅典还通过公民大会、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对公职人员进行监督,实行“认可听证会”,认可听证会就是在公民大会上经常就国家重要公职人员的工作是否称职进行信任投票,不称职者,或被免职,或被撤职查办。
公职人员即使在任满离职时,也要接受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的审查。
——张慧《古代雅典民主政治特殊性分析》(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和作用。
(8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古代雅典预防权力集中的措施,并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古代中国和古代希腊权力监督机制不同的原因。
(14分)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首先是“权利法案”(1689),规定非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停止实施任何法律和征收任何新税……第三是“三年法案”(1694),规定每三年必须召开一次议会,每届议会的任期不得超过三年……英国的王权还从来没有被套上这么多的“紧箍咒”。
这个以往一直自以为只受制于上帝的权威,如今已完全受制于议会了,其神圣的光环已荡然无存。
至此,国王的专权在英国已了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