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名角金少山_名人故事

合集下载

京剧——净

京剧——净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武花脸 • 即武净,以武功为主,为二花脸一支,京 剧里又称为武二花。分两类:一类重把子 工架,一类重跌扑摔打,多扮交战双方下 手或战败一方,须摔“抢背”等,又叫 “摔打花脸”,如《战宛城》中典韦为武 花脸,许褚为摔打花脸。
起源期
• 徽州商人富甲一方,商业的成功引发了文化消费欲望的高涨。随着社 会经济的发展和戏曲声腔昆山腔的兴起,纷纷蓄养家班,角色斗艺, 并卖力为乾隆下江南收集声色歌舞,不惜重金包装徽剧色艺,客观上 为徽剧进京创造了条件。雄霸明清商界500余年的徽州商帮以盐商出 名,黄山歙县的盐商尤其出名,富甲一方。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戏 曲声腔昆山腔的兴起,江南江北文人士大夫和富商巨贾纷纷蓄养家庭 戏班。已经在外地商界崭露头角的徽商也纷纷效仿。长期为某个徽州 商人所养所用的戏曲班社就被外人称为“徽班”。徽商广蓄家班,安 徽沿江一带,包括古徽州的地方戏也开始兴盛。他们唱昆腔,由于语 言的差异而不“谐吴音”,不经意间唱出了一点“。尤以诞生在安徽 安庆市怀宁县的石牌调最著名。徽州艺人带着乡音下扬州,得到了徽 商们的亲情惠顾和重金扶持。他们或出没于码头街肆,或为徽商富贾 所容留。技艺得到发展,乡音也渐占上风。这的含义。
京剧——净
代表人物
• 早期正净的代表人物是何桂山,扮相雄伟,脸谱简洁大方,嗓音浑厚 峭拔。他是京昆两门的净角演员,他的弟子有裘桂仙、金秀山等。 • 金少山是著名京剧演员金秀山之子。幼年随父学艺,在继承父亲铜锤 唱腔基础上,吸收了架子花脸的唱、做,突破了两者严格的分工界限。 在吐字、行腔、气口等技巧的运用方面也较一般铜锤花脸细微,形成 了自己的风格。 • 侯喜瑞八岁入科班,后又拜名净黄润甫为师,得其真传。他能融合各 家之长,形成自己的风格,世称侯派,表演矫健、细腻,注重形式美, 并坚守“懂剧情、懂戏理、懂戏词”,“发于内,形于外”的原则。 唱、念口劲严谨,字韵准确,能根据本人嗓音条件,常用炸音、沙音、 立音唱法简洁大方,讲究顿挫、收放、字字真切。他武功精湛,做功 身段边式利落,层次分明,继承了黄润甫善用“大功架”的特点,利 用长腰、立腰等弥补身材瘦小之不足。侯派脸谱细致、干净、形象生 动,自成一家。

京剧抗战_人生故事

京剧抗战_人生故事

京剧抗战具有大众化群众基础的京剧为宣传抗战立下大功。

1931年9月18日晚,在北平中和园,梅兰芳正在卖力地表演京剧名段《宇宙锋》,台下坐的贵客是少帅张学良。

刚演了一半,张学良就匆匆走人了。

散场后,梅兰芳才知道,日本关东军打过来了,“九一八”事变爆发。

山河万里几多愁后来,梅兰芳举家由北平搬到上海,搜集资料花了3个月时间编了一部名为《抗金兵》的戏,受到观众热烈欢迎。

受到鼓舞的梅兰芳又把京剧《易鞋记》改编为《生死恨》,突出其中能唤醒民众奋起抗敌的部分,后来成为京剧的梅派名段,唱词中有“说什么花好月圆人亦寿,山河万里几多愁,金酋铁骑豺狼寇,他那里饮马黄河血染流,尝胆卧薪权忍受,从来强项不低头,思悠悠来恨悠悠,故国月明在哪一州”,真是字字泣血,句句伤痕。

北平沦陷后,程砚秋不与日本人合作,不演“义务戏”。

1942年9月,程砚秋在北京前门火车站遭到日伪便衣的搜身和攻击。

舞台上总是扮演典雅闺秀的程砚秋以一对五,虽然耳朵受伤,但最终以平时健身常练的太极拳完胜便衣,程老板会武术自此成为京城美谈。

不过,程砚秋此后便搬到京郊荷锄务农,不再演戏,直到抗战胜利。

演员四亿人,战线一万里1938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成立了“第三厅”,郭沫若任厅长,田汉任第六处处长,主要负责艺术宣传,手下有洪深、冼星海、马彦祥等人。

为了让艺术更好地为抗战服务,田汉组建了抗敌宣传演剧队,还举办了歌剧演员战时讲习班。

所谓歌剧,事实上主要还是指以京剧为代表的戏曲,通过艺人的速成培训来达到统一思想的目的。

剧目上,田汉创作了《土桥之战》《新雁门关》两部戏,受到观众的欢迎。

为了显示改良过的京剧与以往旧剧的区别,田汉还让人在戏院里用彩笔刷上了各种标语,如“女子要学花木兰、梁红玉,男人要学岳武穆!”“在抗战中建立新的戏剧!”。

观众一进门先被标语轰炸了一番。

舞台上,到处都是红绸,象征革命,田汉用行书亲手写了“抗战必胜,建国必成”几个白色大字代替以往京剧舞台上出入口“出将、入相”,舞台正中横批是“大放光明”。

京剧唱腔的新与旧——京剧艺术随笔之五

京剧唱腔的新与旧——京剧艺术随笔之五

至 此, 我竟是从另 一面 明 白过来 : 纵然是发 展 了具 有创新 意义 的好东 西 , 若仿者太 多 , 久则反 生一定 的
“ 味; 旧” 相反 , 曾经是“ 的, 尚有可取 之处 , 旧” 若 经久再 听反 出新意 。这 个道理并 不为怪 , 是深含 辩证 法在其
e e的。所 以发展 也好 , 创新也罢 , 都不应 绝对 化 , 不可“ 一刀切 ” 还是应在 发展与创新 的基 础上 , , 提倡 百花齐
放, 百舸 竞流 ; 而基础 的基础 , 还是要具备 真正 的实 力。巧用 , 巧取 , 是可 以的, 都 但不可 一味讨 巧 , 与真 正 那 大家的创新之路可谓南辕北 辙, 是不?
( 作者单位 : 民 日报社 ) 人
25
味, 刚柔相融 ; 的苍 劲有力 , 有 韵致 不俗 ; 等等 。在 净行 中, 先人们 习惯的那种黄 钟大 吕、 原 声震 屋瓦的大花
脸, 受到 了以脱颖 而出的裘 盛戎为代表 的淳厚婉转 、 富韵味的新流派的极大“ 颇 冲击” 以至到后来形成 了“ , 十
净九裘” 的局 面 。
这在相 当程度上 , 应该算作是京剧 艺术 也好 , 发展到一
定程度 , 总不 免要 有 所 变化 。

求新 , 常是 不满足现状、 通 有追求的艺术家的必然走 向。这不论是从 艺术 自身发 展还 是从观众审美 口味 然而 , 当长 的时期 以来, 也在 思考 另一些问题 : 相 我 所谓的求新 、 创新是否 意味着完全颠覆过 去、 葬旧 埋
上来说都是 必须的, 也可 以说是 一种规律性使然。 的? 旧” “ 的东 西中是 否有可取之处?是否“ 的东 西一切都好 , 新” 在所有方面都 能胜过 旧的?更广 阔的范围且 不 说, 单从 中华 国粹 而言, 书法、 如 中医、 绝的工艺 品种种 , 精 恐怕就未 必。那 么京剧 呢?是 否能够绝对例外

一代名净金少山与“霸王”的奇缘

一代名净金少山与“霸王”的奇缘
维普资讯
t I D  ̄ H.
彩 留 舵 0

提起京剧花脸表演艺术家金少山的名字,戏迷们 大兴趣 ,一个班底花脸能接了杨小
马上会与 ( 《 霸王别姬》这出戏中的 “ 霸王”联系起来, 楼的活儿,与梅兰芳合演 霸王别 姬 ,大家都很惊讶 ,有的甚至觉得 但很少有人知道他的一生与 “ 霸王”紧密相连。

别于 “ 霸王” 。
的奇缘
编辑 / 宋国振
稿 ,拿起笔,毅然作了同意发表的批示。他对秘书豪迈 再经中央人民广播源自电台全文播出后,中华大地掀起了学
地说 :“ 从成千上万的革命先烈到今天的雷锋、焦裕禄 , 习焦裕禄的热潮。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党和国家 中国共产党涌现出多少先锋战士啊!我坚信 ,我们的党 领导人高度赞赏焦裕禄精神 !但是,仅仅几十天后,全
历史上的 ・1 2 年 5月 5 日第 五届 奥林 匹 克运 动会 开 幕 。 1 9
京剧 霸王别姬》是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的代表作 是奇事—件,演出的门票—抢而空 , 之一,每到一地表演都很受观众欢迎。12 年 ,梅先生 不少人竟是专门来看 “ 6 9 霸王”是何 到上海天蟾舞台演出,因此时已与一直在 霸王别姬》 许人也的 。演出时 ,金少山 “ 卯足 中演霸王的杨小楼先生分开 ,没有了 “ 霸王” ,所以广 了劲” ,一副穿云裂石的嗓子发挥得 告中就没打这出戏。观众们不知原委,感到很遗憾 ,就 极好 ,加上个头高,扮相也有几分
化妆 ,突然一段花脸唱腔传来 ,那洪钟般的嗓音立即引 后,金少 山经梅兰芳的提携 ,在京 起他的注意。梅先生马上停止化妆,到 上场门观看 ,只 剧界 的地位发生 了根本性 的变化 ,
见这位演员不仅嗓音洪亮,而且个头、
后来随着演出水平的提

京剧代表性作品——《盗御马》

京剧代表性作品——《盗御马》

京剧代表性作品——《盗御马》《盗御马》的故事见于《施公案》第七集第⼀回(总第三九⼋回)《避⽕炮偷渡后⼭河盗御马三进连环套》。

该剧讲述的是:清初,绿林好汉“铁罗汉”窦尔敦,久占河间⼀代,因不服黄三太执⾦镖借银,窦尔敦、黄三太⼆⼈遂约定⽐武较量。

在⽐武过程中,黄三太落败,遂使⽤暗器打伤窦尔敦。

窦尔敦⼀怒之下,弃河间来到“⼝外”(泛指长城以北的地区,具体包括内蒙古,河北北部的张家⼝、承德以及新疆⼀带长城以北的地区,但不包括东北)的连环套(地名)与贺⽒四兄弟结盟,并被拥⽴为⾸领。

⼀天,窦尔敦得知梁九公奉旨“⼝外”⾏围射猎,携有康熙皇帝恩赐的⼀匹御马,顿时想起前仇,便乔装下⼭,暗⼊梁九公的营中,盗⾛御马,并留下“若问盗马⼈,飞镖三太定知情”的书信,欲栽赃黄三太,以报前仇。

《盗御马》⼜名《坐寨盗马》,本是《连环套》中的⼀折,但因其情节相对完整独⽴,故经常独⽴演出,是⼀出京剧净⾓的传统剧⽬。

前⾯曾提到过,京剧净⾏有铜锤花脸和架⼦花脸之分,⽽这出《盗御马》却是⼀出铜锤、架⼦花脸“两门抱”的剧⽬,所以,也可以把《盗御马》视为综合考量京剧花脸演员全⾯技能的剧⽬。

在历史上,京剧花脸⾏当中的三⼤巨擘——⾦少⼭、郝寿⾂、侯喜瑞⽆不擅演此剧,且各有千秋。

如⾦少⼭在“坐寨”中【西⽪】唱段的唱词是:“将酒宴摆⾄在分⾦厅上,我与那众贤弟叙⼀叙衷肠。

窦尔墩在绿林谁不尊仰,河间府为寨主割地分赃。

黄三太⽼匹夫⾃夸志量,执⾦镖借银两压豪强。

因此上我⼆家⽐武较量,不胜某护⼿钩顿起不良。

他那⾥⽤甩头打某的左膀,也是某⼼⼤意就未曾提防。

众英雄见不过纷纷⾔讲,姓窦的也⾮是⿏肚鸡肠。

饮罢了杯中酒换⾐前往,闯龙潭⼊虎⽳某⾛⼀场。

”⽽郝寿⾂的唱词却有所不同,他在“也是某⼼⼤意就未曾提防”后唱作“因此上弃河间天下觅访,就来⾄在这连环套坐地分赃。

⼤丈夫仇不报枉在世上,恐怕那天下⼈耻笑⼀场……”。

京剧净行百花园赏析

京剧净行百花园赏析

京剧净行百花园赏析作者:杨占坤来源:《戏剧之家》2018年第04期【摘要】净行(花脸)是京剧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之一。

本文从名角众多,各领风骚;流派纷呈,各显特色;精品迭出,各具魅力三大理论层面,对京剧净行进行概要赏析。

力求对于京剧净行表演与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关键词】京剧;净行;名角;流派;精品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8)04-0022-01净行是京剧花脸行当的别称,是京剧“四大行当”(生、旦、净、丑)之一,在整个京剧表演艺术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而京剧净行本身,又是一座芳香四射、灿烂无比的百花园,对这座百花园进行系统化赏析,无疑对于京剧净行表演与教学,既具有理论启示意义,又具有实践参照意义。

具体而言,对京剧净行进行赏析,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

一、名角众多各领风骚京剧净行百花园的第一大特点:名角众多,各领风骚。

京剧最早的净行演员是穆凤山,生年不详,清光绪十九年(1893年)在上海演出时卒于申城。

北京人,文武兼擅,文戏有《断密涧》《牧虎关》《铡美案》等;武戏有《蚂蜡庙》《武文华》等。

表演有独特之处,并善于自创新腔;且长于鼻音演唱,曾风行一时。

稍后一点的是何桂山(?—1917),北京人,也称“何九”,演铜锤花脸。

嗓音洪亮,朴实深厚。

擅演《龙虎斗》《御果园》等剧。

并长于昆曲,尤以《醉打山门》《钟馗嫁妹》中的身段美著称。

是最早录制唱片的京剧演员之一。

同时期的还有金秀山(1855—1915),北京人,满族,亦演铜锤花脸。

为何桂山弟子,而在唱法上既宗穆凤山又更加成熟。

嗓音浑厚,膛音强,以铿锵流利见长。

曾为清朝“内廷供奉”。

代表剧目有《锁五龙》《刺王僚》《断密涧》《草桥关》等。

另有太监戏《法门寺》《忠孝金》等。

还有钱金福(1862—1937),北京人,满族。

为武净与架子花脸演员,靠把工整,有大将之风。

并精研脸谱,多有创造。

代表剧目有《芦花荡》《铁笼山》《瓦口关》等。

七大曲种

七大曲种

昆曲、京剧、越剧、评剧、黄梅戏、秦腔、豫剧1 昆曲代表故事:《十五贯》、《牡丹亭》代表人物:魏良辅,昆曲界的“曲圣”2 京剧代表故事:《定军山》、《贵妃醉酒》代表人物:生:谭鑫培——(至今已有七代人唱京剧)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旦:梅兰芳——访美国、苏联等国家。

得到两个文学博士学位,公认的第一个将中国京剧传到国外。

净:金少山——表演极佳,被称之为“十全大净”丑:刘赶三——演出时候牵扯政治,《同光十三绝》之一。

3 越剧代表故事:《山河恋》、《红楼梦》代表人物:“十姐妹”尹桂芳、袁雪芬、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4 评剧代表故事:《杨三姐告状》、《花为媒》代表人物:成兆才、筱白玉霜、新凤霞、赵丽蓉5 黄梅戏代表故事:《天仙配》、《女驸马》代表人物:严凤英、王少舫。

“五朵金花”:马兰、吴琼、吴亚玲、杨俊、袁玫6 秦腔代表故事:《三滴血》《周仁回府》代表人物:刘毓中、孟遏云、苏育民7豫剧代表故事:《穆桂英挂帅》、《花木兰》代表人物:“五大名旦”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一、昆曲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pu)晃一郎在法国宣布,世界19个文化活动和口头文化表现形式,被授予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其中就有中国的昆曲。

昆曲的发源地昆曲,又称昆山腔,是出现于明代的一种新兴戏剧样式,从16世纪晚期开始,它逐渐取代了以金元杂剧为代表的北曲杂剧在剧坛的中心位置,超过了其它南戏声腔,成为明代最重要的戏剧。

昆曲发源于江苏昆山。

现在的中国昆曲博物馆就建在江苏的昆山。

昆曲早期的艺人提到昆曲,就能想到为昆曲事业做作出贡献的顾坚、魏良辅、梁辰鱼、汤显祖。

元代后期,南戏流经昆山一带,与当地语言和音乐相结合,经昆山音乐家顾坚的歌唱和改进,推动了它的发展,到明初就有了昆山腔的称谓。

明嘉靖十年至二十年间(1531年——1541年),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魏良辅,总结北曲演唱艺术的成就,吸取余姚腔、海盐腔、弋阳的长处,对昆山腔加以改革,总结出一系列唱曲理论,从而建立了委婉细腻,流利悠远,号称“水磨腔”的昆腔歌唱体系。

漫谈京剧花脸流派

漫谈京剧花脸流派

漫谈京剧花脸流派作者:冯永雷来源:《文艺生活·中旬刊》2017年第08期摘要:京剧花脸艺术是京剧艺术的一大特征,京剧花脸是其它角色不能替代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是戏曲演员面部化妆的一种谱式,是从唐代乐舞“代面”所戴的面具逐渐演变而来。

演员用各种色彩在面部勾画成一定的图案,借以显示人物的性格、特征或其它特点。

关键词:京剧;花脸;流派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3-0135-01京剧花脸同样是流派荟萃、名家争艳的。

现对京剧花脸的流派艺术进行一番宏观扫描,一则可收“以史为鉴知兴衰”之效;二则对当今京剧花脸艺术的繁荣与发展,也具有一定的参照作用与启示意义。

一、“金派”“金派”花脸创始人是金少山先生。

金少山(1889—1948年),名义,字仲义。

北京人,满族。

系名净金秀山之子,幼承家学,习花脸。

成年后赴沪唱戏,曾与林树森、程继仙等名家合作演出,声名日振。

后梅兰芳赴沪公演,欲演《霸王别姬》而苦于无霸王,众公推金当此大任,金一鸣惊人,遂得“金霸王”之美誉。

后至北京。

金少山是一个博采众长、全才型的花脸演员,他嗓音宏硕,声震屋瓦,身材魁梧,气势夺人。

被称为“嗓高何九(比他的老师何桂山的嗓音还要高亢),做精黄三(做表比黄润甫还要精细),身修李七(身材比“大个李七”李寿山还要魁梧),武侪庆四(武功比庆春圃还要漂亮)”。

金少山在继承金秀山创造的铜锤花脸唱腔的基础上,又吸收了架子花脸的唱功和做功,突破了两者严格分工的界限,对吐字、润腔、气口等技巧运用更加细致,从而形成了唱腔嘹亮而深沉、念白清澈而富于韵律的独特风格,世称“金派”。

“金派”代表剧目有《盗御马》、《草桥关》、《牧虎关》、《锁五龙》、《打龙袍》等。

“金派”传人有吴松岩、王泉奎、娄振奎、赵炳啸等。

二、“郝派”“郝派”花脸创始人是郝寿臣先生。

郝寿臣(1886-1961年),名瑞,祖籍山西洪洞,落户于河北香河,后迁居北京。

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

京剧脸谱1.早期京剧脸谱1790年徽班艺人高朗亭率三庆班进京为乾隆祝寿演出,其后又有春台、四喜和春诸班相继进京,这是历史上有名的四大徽班进京。

这对当时北京戏曲活动的繁荣产生了极大影响。

徽班进京后,为适应当时北京观众的需要,及时吸收了曾在京都流行的京腔、秦腔、昆曲等剧种的长处,迅速发展起来,并雄踞北京剧坛。

以“老三鼎甲”(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为代表的一批艺术家的出现,标志着以皮簧腔为主的京剧的诞生。

当时,不仅民间戏曲演出很繁盛,清宫内戏曲演出也很多。

清宫内的“升平署”(原称南府)就是经常进行戏曲活动的机构。

除了宫内太监演出外,民间戏班也经常被招进宫演出。

如谭鑫培、杨小楼等许多名角都曾入宫演戏。

清宫内优越的物质条件为京剧的表演、穿戴规制、脸谱化妆、舞台布景等方面提供了有利的帮助。

宫廷与民间的戏曲交流对话、相互影响,使京剧获得空前发展。

演出剧目非常丰富,人物类型很多,因而角色的行当划分也更加精细、规范,人物装扮也更加严谨有序,表演上也更加细致精采。

京剧脸谱也随着京剧整体发展而发展,其脸谱以徽剧、汉剧脸谱为母体,继承了昆、弋诸腔的谱法,并且受到梆子腔脸谱的影响。

博采众家之长,勾画更加细腻,形式更趋完美,形成了自己脸谱的特色。

经过一代代无数京剧艺术家的努力,京剧成为全国性的剧种,被誉为是“国剧”。

京剧是中国戏曲文化的集中表现,京剧脸谱是中国戏曲脸谱艺术的代表。

早期京剧脸谱的风貌可以从现今所存的清宫戏画中看到。

[图202清·沈容圃作(《同·光十三绝》画像〈摹本〉)图中描绘了清代同治、光绪年间十三位京剧名家。

从左至右:郝兰田(饰《行路》康氏)、张胜奎(饰《一捧雪》莫成)、梅巧玲(饰《雁门关》萧太后)、刘赶三(饰《探亲》乡下妈妈)、余紫云(饰《彩楼》王宝钏)、程长庚(饰《群英会》鲁肃)、徐小香(饰《群英会》周瑜)、时小福(饰《采桑》罗敖)、杨鸣玉(饰《思志诚》明天亮)、卢胜奎(饰《空城计》诸葛亮)、朱莲芬(饰《琴挑》陈妙常)、谭鑫培(饰《恶虎村》黄天霸)、杨月楼(饰《探母》杨延辉)。

京剧花脸流派概说

京剧花脸流派概说

京剧花脸流派概说作者:贺亮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5年第07期摘要:流派指文学、艺术中的派别。

流派艺术是京剧艺术的一大特征,也是京剧艺术高度发展与成熟的一大标志。

京剧各行中几乎都流派纷呈、竞相争辉。

如旦行中的“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惠生);老生中的“前四大须生”——余(叔岩)、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后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武生中的“杨派”(杨小楼)、小生中的“叶派”(叶盛兰)等等,无不如此。

关键词:京剧花脸;流派;论述中图分类号:J8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21-0148-01提起“花脸”这个行当,不论熟悉不熟悉京剧艺术的听众朋友大概都不会陌生。

中国戏曲四大行当“生、旦、净、丑”的“净”就是指花脸。

这是个艺术特色极其鲜明的行当。

那千变万化、色彩绚丽的脸谱,那音韵铿锵、黄钟大吕的唱腔……都能给人以永远难忘的深刻印象。

台上一声“哇呀呀……”,大家只要闻其声,不必见其面,就知道这是花脸行的人物出来了。

花脸分为正净、副净、武净几大类:正净,又叫“铜锤”或“黑头”,还叫“大花脸”、“大面”,主要用唱功来刻画人物,所以也可以叫唱功花脸。

像《二进宫》中的徐延昭、《铡美案》中的包拯、《草桥关》中的姚期等,都是这个行当的典型角色。

它的唱儿,是京剧花脸唱腔艺术的主体。

副净,俗称“架子”、“架子花”或“二花脸”,以功架、唱念、表演为主要表现手段,属于做功花脸。

但其唱腔、唱法也有自己的特点。

一、“金派”“金派”花脸创始人是金少山先生。

金少山(1889—1948年),名义,字仲义,北京人,满族。

系名净金秀山之子,幼承家学,习花脸。

成年后赴沪唱戏,曾与林树森、程继仙等名家合作演出,声名日振。

后梅兰芳赴沪公演,欲演《霸王别姬》而苦于无霸王,众公推金当此大任,金一鸣惊人,遂得“金霸王”之美誉,后至北京。

七大曲种

七大曲种

昆曲、京剧、越剧、评剧、黄梅戏、秦腔、豫剧1 昆曲代表故事:《十五贯》、《牡丹亭》代表人物:魏良辅,昆曲界的“曲圣”2 京剧代表故事:《定军山》、《贵妃醉酒》代表人物:生:谭鑫培——(至今已有七代人唱京剧)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定军山》旦:梅兰芳——访美国、苏联等国家。

得到两个文学博士学位,公认的第一个将中国京剧传到国外。

净:金少山——表演极佳,被称之为“十全大净”丑:刘赶三——演出时候牵扯政治,《同光十三绝》之一。

3 越剧代表故事:《山河恋》、《红楼梦》代表人物:“十姐妹”尹桂芳、袁雪芬、筱丹桂、范瑞娟、傅全香、徐玉兰、竺水招、张桂凤、徐天红、吴小楼4 评剧代表故事:《杨三姐告状》、《花为媒》代表人物:成兆才、筱白玉霜、新凤霞、赵丽蓉5 黄梅戏代表故事:《天仙配》、《女驸马》代表人物:严凤英、王少舫。

“五朵金花”:马兰、吴琼、吴亚玲、杨俊、袁玫6 秦腔代表故事:《三滴血》《周仁回府》代表人物:刘毓中、孟遏云、苏育民7豫剧代表故事:《穆桂英挂帅》、《花木兰》代表人物:“五大名旦”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一、昆曲 2001年5月18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松浦(pu)晃一郎在法国宣布,世界19个文化活动和口头文化表现形式,被授予首批“人类口头与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其中就有中国的昆曲。

昆曲的发源地昆曲,又称昆山腔,是出现于明代的一种新兴戏剧样式,从16世纪晚期开始,它逐渐取代了以金元杂剧为代表的北曲杂剧在剧坛的中心位置,超过了其它南戏声腔,成为明代最重要的戏剧。

昆曲发源于江苏昆山。

现在的中国昆曲博物馆就建在江苏的昆山。

昆曲早期的艺人提到昆曲,就能想到为昆曲事业做作出贡献的顾坚、魏良辅、梁辰鱼、汤显祖。

元代后期,南戏流经昆山一带,与当地语言和音乐相结合,经昆山音乐家顾坚的歌唱和改进,推动了它的发展,到明初就有了昆山腔的称谓。

明嘉靖十年至二十年间(1531年——1541年),居住在江苏太仓的魏良辅,总结北曲演唱艺术的成就,吸取余姚腔、海盐腔、弋阳的长处,对昆山腔加以改革,总结出一系列唱曲理论,从而建立了委婉细腻,流利悠远,号称“水磨腔”的昆腔歌唱体系。

洪钟大吕“金·郝·侯”——金少山

洪钟大吕“金·郝·侯”——金少山

洪钟大吕“金·郝·侯”——金少山◆ ◆ ◆◆洪钟大吕“金·郝·侯”——金少山刘新阳◆ ◆ ◆◆进入民国时期后,京剧艺术整体的发展也促进了花脸行的兴盛。

此时,一直在京剧舞台上辅助生、旦演出的花脸行当,开始崛起于整个京剧舞台。

这一时期,京剧舞台上最著名的花脸巨头有金少山、郝寿臣和侯喜瑞三位,人们大都以他们的姓氏简称他们为金、郝、侯。

金少山(1890—1948),本名金义,字仲义,北京人,满族。

金少山是金秀山的第三个儿子。

幼年随父学艺,学的是铜锤花脸,又从韩乐卿学武功把子。

曾搭宝胜和、双庆班、鸿庆班、永庆班演出,1912年,他和父亲随谭鑫培到上海新新舞台演出,在谭鑫培第一天“打炮戏”《失空斩》中饰演马谡。

京剧小百科打炮戏:旧时京剧艺人每新到一地演出,在前三天演出剧目的安排上,往往拿出自己最擅长的剧目,以期待一炮打响,打炮戏即由此得名。

金少山便装照金秀山故去后,金少山去了烟台等地演出,后于1922年又辗转到了上海,先后在丹桂第一台、共舞台做“班底”,这期间,金少山又向刘永春学了很多戏。

1922年冬,梅兰芳应邀到上海演出,因《霸王别姬》中的霸王项羽一角没有合适的人选,王瑶卿便向梅兰芳推荐了金少山。

经过长期的磨砺和提高,金少山果然不负众望,将花脸应工的霸王项羽(之前“国剧宗师”杨小楼演出此戏,虽勾脸却以武生应工)演得精彩非常,由此轰动了上海,有“金霸王”的称号。

自此,金少山的声望与日俱增。

1937年,他回到阔别多年的北京,以花脸行演员自组松竹社挑梁主演,首开花脸挑班、挂头牌的先河。

松竹社的组建标志着净行艺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这期间,金少山与周瑞安、张荣奎、陈少霖、李多奎、姜妙香、王福山等名家合作,又与梅兰芳、孟小冬、马连良、谭富英等合作演出。

1943年,他再到上海演出,在皇后大戏院门口的“客满”牌,竟长达半年之久无法摘下,世称“金派”。

金少山自挑班以来直到辞世,始终雄踞京剧花脸行当首席和霸主的地位,被誉为“十全大净”。

京剧十大老生名段

京剧十大老生名段

京剧十大老生名段1、谭鑫培(1847年4月23日-1917年5月10日),本名金福,字望重,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京剧谭派艺术的创立者,被尊为京剧界鼻祖,亦有伶界大王之赞。

其对京剧艺术的革新,起到了继往开来的作用,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行内有“无腔不学谭”之说2、余叔岩(1890年11月28日一1943年5月19日),男,京剧老生。

湖北省罗田县人,生于北京。

谱名第祺,字小云,官名叔,与岩通,字笔画太多,所以常用“岩”代替。

余三胜之孙,余紫云之子。

余叔岩在全面继承谭(鑫培)派艺术的基础上,以丰富的演唱技巧对谭(鑫培)派艺术进行了较大的发展与创造,成为“新谭派”的代表人物,世称“余派”。

3、言菊朋(1890-1942),晚清至民国时期京剧老生名角,大学士松筠玄孙。

原名锡,本姓玛拉特氏。

北京人,蒙古族。

曾在清廷蒙藏院任职。

因酷爱京剧,业余参加清音雅集、春阳友会等票房。

演老生。

4、高庆奎(1890-1942) ,原名振山(镇山),号子君。

著名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京剧高派老生艺术创始人,京剧“四大须生”之一。

高庆奎原籍山西榆次,生于北京。

其父高四保(士杰)为清未京剧著名丑角演员。

5、马连良(1901年2月28日-1966年12月16日),生于北京,字温如,中国著名京剧艺术家。

老生行当的代表性人物之一,“马派”艺术创始人,京剧“四大须生”之首,民国时期京剧三大家之一,扶风社的招牌人物。

6、谭富英(1906年10月15日-1977年3月22日),中国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大师,谭派老生表演艺术家,谭门第四代嫡传人,四大须生之一,新谭派创立者。

7、杨宝森(1909年10月9日-1958年2月10日),原籍安徽合肥,祖居北京,是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

其主要作品有《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谩》、《定军山》、《四郎探母》等。

其1958年逝世,享年49岁。

8、奚啸伯(1910 --1977),字承恒,满族,1910年出生于北京。

我国京剧的流派及代表人物

我国京剧的流派及代表人物

∙1、谭派。

代表人物谭鑫培,专演老生。

2、余派。

代表人物余叔岩,演老生,以唱腔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3、刘派。

代表人物刘鸿声,演老生,以嗓音高亢著名。

4、杨派。

代表人物杨小楼,演武生,讲究“武戏文唱”。

5、梅派。

代表人物梅兰芳,“四大名旦”之一,擅演青衣、花旦、刀马旦各种角色。

6、程派,代表人物程砚秋,“四大名旦”之一,演青衣。

他根据自己嗓音的特点,创造出一种幽怨婉转、若继若续的唱腔。

7、盖派。

代表人物盖叫天,以短打武生为主,武戏文唱。

8、言派。

代表人物言菊朋。

9、金派。

代表人物金少山,演花脸。

10、麒派。

代表人物周信芳(艺名麒麟童),演老生。

11、荀派。

代表人物荀慧生,“四大名旦”之一,演花旦。

12、尚派。

代表人物尚小云,“四大名旦”之一,主要演青衣。

13、马派。

代表人物马连良,三十年代同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合称“四大须生”。

08-12-31 | 添加评论∙0nk0219四大名旦四大名旦的称谓是由沙大风1921年在天津<大风报>创刊号上首次提出,以区别曹昆内阁程克四大金刚.1927年6月20日,北京《顺天时报》举办评选"五大名伶新剧夺魁"[“首届京剧旦角最佳演员”]活动,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当选,被誉为京剧“四大名旦”。

梅兰芳(1894—1961),出生于京剧世家,8岁学戏,11岁登台,擅长青衣,兼演刀马旦。

在五十多年的舞台实践中,梅兰芳对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乐、服装、化妆等各个方面都有创造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世称梅派。

他功底深厚,文武兼长;台风优美,扮相极佳;嗓音圆润,唱腔婉转妩媚,创造了为数众多、姿态各异的古代妇女的典型形象。

梅派代表作有《宇宙锋》、《贵妃醉酒》、《断桥》、《奇双会》、《霸王别姬》和《穆桂英挂帅》等。

梅兰芳曾率京剧团多次赴日本、美国、苏联演出,是把中国戏曲传播到国外、享有国际声誉的戏曲表演艺术家。

程砚秋(1904—1958),自幼学戏,演青衣,受师于梅兰芳。

梅兰芳京剧大师名片(梅兰芳金奖获得者)

梅兰芳京剧大师名片(梅兰芳金奖获得者)

梅兰芳京剧大师名片(梅兰芳金奖获得者)蓝文云,女,1965年生。

天津青年京剧团老旦演员,梅兰芳金奖获得者。

常演剧目有《望儿楼》、《四郎探母》等。

个人经历剧照1981年毕业子天津市戏曲学校,工老旦。

曾先后向王玉敏、孙玉祥等问艺。

在学校即迷恋李多奎氏之声腔,并亦步亦趋,悉心揣摩,按图索骥,刻意摸拟。

毕业入天津市青年京剧团从艺后,即惹人注目,展露光彩。

1986年11月,更有幸得拜与李(多奎)氏合作多年之著名琴师周文贵名下为徒,夙愿得偿,如鱼得水,她天资甚高,又能虚心求教,在乃师悉心传授下,精究细研,字斟句酌,子勤奋磨砺中顿悟李氏声腔艺术之真谛。

自此豁然开朗,渐入佳境,艺事突飞猛进。

师从男旦,却将李派传承如此之好,蓝文云只能是个神话。

87年青赛即让所有评委及观众对其刮目相看,袁世海先生更是高兴的树起大拇哥连声说道:“真不错,真不错,颇有李多爷的范儿”(这番话袁先生在不同场合曾说过多次)。

后出访港、澳、台,均获轰动效应。

蓝文云不满足已有成绩,为了开拓戏路,近年又向做表方面进取,在《五鬼抓刘氏》中,她不仅有繁难的唱工,还有“抢背”、“甩发”、“跪磋步”和水袖等技巧的发挥。

更有比较很好的技术。

几年来,她随团先蓝文云凭借高超技艺获得观众认可,一举拿下李多奎先生所有的京剧音配像工作,当代老旦无双,近年来由于种种原因,在舞台上息影,由于戏迷强烈要求2023年重新复出,蓝老师依旧光彩照人,好评如潮,受新老戏迷喜爱,虽演出很少,但场场爆满,戏迷翘首而盼,有观众更是感动哭泣,感慨万分。

2023年4月6月,上海天蟾逸夫舞台,座无虚席,大家纷纷各地赶来,只为蓝文云来,因此每次兰老师上场都要返场,因为只为看她一眼的观众不肯离去。

主要作品《望儿楼》、《行路哭灵》、《钓金龟》、《遇后龙袍》、《赤桑镇》、《朱仙镇》、《游六殿》、《四郎探母》等。

艺术特色她行腔老到,韵味醇厚,神完气足,一气呵成。

润腔不仅细腻古朴,而且饱孕人物感情,可谓寓情于声,声情并茂。

不可不知的京剧常识

不可不知的京剧常识

不可不知的京剧常识1、京剧的五种行当是指生、旦、净、末、丑。

后来,生行和末行合并,取消了末行。

变成生、旦、净、丑四大类型。

2、京剧中,生行是扮演男性角色的一种行当。

它包括老生、小生、武生、红生、娃娃生等,除去红生和勾脸(在脸上画脸谱)的武生外,其余的一般都是素脸的,内行叫做“俊扮”,即扮相比较洁净俊美。

3、京剧中,红生所要扮演的历史上角色主要是关羽和赵匡胤。

4、京剧中,在旦行里占据着最主要位置的是青衣,也叫正旦。

5、京剧中,青衣有两个比较特别的俗称,分别是“苦条子旦”和“抱肚子旦”。

6、京剧中,常出现在喜剧或闹剧里,扮演好打、好闹、好说、好笑的一种角色叫做玩笑旦。

7、京剧中,花衫行当的创始人是王瑶卿。

8、京剧表演艺术家郝寿辰,原名万通,开创了“架子花脸铜锤唱”的艺术风格表演特色。

9、京剧中,旦行扮演的是各种不同年龄、不同性格、不同身份的女性角色,主要包括青衣、花旦、花衫、武旦、老旦和彩旦。

10、京剧中,净行俗称“花脸”,又叫做“花面”,因为在脸上勾画了彩色的脸谱。

它扮演的通常都是男性,主要有正净、副净和武净三大类。

11、京剧中,丑行又称作“小花脸”、“三花脸”,因为它虽然也勾脸,却不像净行勾大脸,只是在鼻颊之间用白粉涂一个粉块。

粉块的形状根据不同的人物而定,主要有方形、元宝形、枣核形或蝙蝠形的。

它扮演的通常都是社会地位不高的渔夫、农夫、樵夫、酒保、打更等,主要有文丑和武丑两大类。

12、京剧中,龙套又称作“流行”、“杂行”,是指扮演非具体身份的一种角色,即扮演“千军”、“众将官”、“喽啰们”、“小子们”等角色。

它在舞台上随着特定角色跑来跑去,以营造舞台的气氛,因而也叫“跑龙套”,一般以四人为一堂。

13、京剧中,门枪旗是龙套唯一的专属道具。

14、清朝同治、光绪年间在戏曲舞台上享有盛名的“同光十三绝”是指郝兰田、张胜奎、梅巧玲、刘赶三、余紫云、程长庚、徐小香、时小福、杨鸣玉、卢胜奎、朱莲芬、谭鑫培、杨月楼。

京剧名角金少山

京剧名角金少山

京剧名角金少山
1948年8月13日,著名净行演员金少山在北平贫病交加而终。

金少山是清末民初时京剧名净金秀山之子。

幼年从父学艺,工铜锤花脸,继承家学,兼宗何桂山。

同时,他从韩乐卿习练武功把子,学架子花脸戏。

初登舞台于杨香翠所掌握的宝胜和班,1914年又搭鸿庆、永庆各班,与梅兰芳、程继先、韦久峰合演多种名戏。

1922年冬,上海约梅兰芳旅沪公演,《霸王别姬》中的霸王一席选金少山扮演。

金少山以其魁硕修伟的身躯,宽额丰颐的扮相,叱咤风云的气势,声若洪钟的唱念,将西楚霸王的风采再现于舞台,轰动了上海滩。

1943年他再到上海出演于皇后大戏院,门口的客满牌,竟达6个月之久不能摘下。

金少山直至辞世,雄踞净行首席,誉满大江南北。

被誉为十全大净,有金霸王之美称,他仗义疏财,花钱无度,常有亏欠以致晚景凄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京剧名角金少山
京剧名角金少山
1948年8月13日,著名净行演员金少山在北平贫病交加而终。

金少山是清末民初时京剧名净金秀山之子。

幼年从父学艺,工铜锤花脸,继承家学,兼宗何桂山。

同时,他从韩乐卿习练武功把子,学架子花脸戏。

初登舞台于杨香翠所掌握的宝胜和班,1914年又搭鸿庆、永庆各班,与梅兰芳、程继先、韦久峰合演多种名戏。

1922年冬,上海约梅兰芳旅沪公演,《霸王别姬》中的霸王一席选金少山扮演。

金少山以其魁硕修伟的身躯,宽额丰颐的扮相,叱咤风云的气势,声若洪钟的唱念,将西楚霸王的风采再现于舞台,轰动了上海滩。

1943年他再到上海出演于皇后大戏院,门口的“客满”牌,竟达6个月之久不能摘下。

金少山直至辞世,雄踞净行首席,誉满大江南北。

被誉为“十全大净”,有“金霸王”之美称,他仗义疏财,花钱无度,常有亏欠以致晚景凄凉。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学习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