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虎门销烟S版
四年级语文s版27 虎门销烟(详案)内附全解
1虎 门 销(xiāo ) 烟21839年6月的一天,广州城沸腾❶起来了。
[句导读:开篇交代了事件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城门边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观看。
有人大声读着:“钦差(qīn chāi)❷大臣林则徐(xú),遵(zūn )照皇上御旨(yù zhǐ),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jiǎo )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人,可前往观瞻(zhān )……”3[①“沸腾”说明了什么?这几句话是什么关系?]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呵(hē)呵地捋(lǚ)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句导读:这里运用了场面描写的方法,充分抓住了老年人、青年人和孩子们不同年龄段的人们的不同特征来描写。
]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哪!”4[②人们听到当众销毁洋人鸦片的消息后是什么样的心情?为什么要描写老年6月3日那天,成群结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敲锣(luó)打鼓,起劲地耍着狮子舞着龙;5孩子们用竹竿挑着一串串鞭炮,劈里啪啦,震耳欲聋。
[③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浩浩荡荡的人流,从四面八方向虎门滩涌去。
6[④“浩浩荡荡、四面八方”等词语说明了什么?]段导读:写百姓听到销烟后的庆贺场面。
门滩人山人海,水泄(xiè)不通。
段导读:交代了前来观瞻的人很多。
门滩高处,挖了两个十五丈见方的销烟池。
7[⑤从“十五丈见方”看出了什么?]池子前面有一个涵(hán )洞,直通大海;后面有一条水沟,可以往里灌水。
池子周围搭了几个高台,林则1☜ 2 ❶沸腾:比喻情绪高涨。
❷钦差:由皇帝派遣,代表皇帝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
3①说明了这一天的与众不同。
吸引了读者,又引出了下文。
因果关系,第二、三句是说“沸腾”的原因。
4②是兴奋、激动、喜悦的心情。
因为他们代表了所有的老百姓。
5③虎门销烟深得民心,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拥护。
27.虎门销烟11
许多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心 动魄的场面,都非常震惊。 他们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则徐 的台前,摘下帽子,躬身弯 腰,以示敬畏。
许多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心 动魄的场面,都非常震惊。 他们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则徐 的台前,摘下帽子,躬身弯 腰,以示敬畏。
林则徐对他们说: “现在你们都看到了,天 朝禁烟极严。希望你们回 去以后,转告贵国商人, 从此要专做正当生意,不 要违犯天朝禁令,走私鸦 片,自投罗网。”
语文S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
虎门销烟
执教者:李妍
这一壮 举,大长了 中国人民的 志气,灭了 外国侵略者 的威风。
壮举:伟大的举 动,壮烈的行为。
2008年世界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北京)
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船成功发射
二万五千里长征
5.12汶川大地震中感人画面
这一壮 举,大长了 中国人民的 志气,灭了 外国侵略者 的威风。
6月3日那天,成群结 队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 敲锣打鼓,起劲地耍着狮 子舞着龙;孩子们用竹竿 挑着一串串鞭炮,劈里啪 啦,震耳欲聋。
6月3日那天,成群结队 的百姓,穿着节日盛装, 敲锣打鼓,起劲地耍着狮 子舞着龙;孩子们用竹竿 挑着一串串鞭炮,劈里啪 啦,震耳欲聋。
浩浩荡荡的人 流,从四面八方向 虎来自滩涌去。林则徐1839年6月3日
虎门销烟
浩浩荡荡的人 流,从四面八方向 虎门滩涌去。
虎门滩人山人海, 水泄不通。
虎门滩人山人海, 水泄不通。
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 然后把一袋袋海盐倒入池内, 又把每包烟土切成四块,扔 进水里,等烟土泡透后,再 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
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 然后把一袋袋海盐倒入池内, 又把每包烟土切成四块,扔 进水里,等烟土泡透后,再 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
虎门销烟
《虎门销烟》教案设计
肖宇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中学■小学学科:语文
2.课时:第二课时
3.学生课前准备:
(1)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
(2)收集相关的资料。
二、教学课题
《虎门销烟》是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的第27课,是一篇条理清晰、结构严谨又不乏生动形象的记叙文。课文以历史上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事件为题材,用简练的笔触、生动的语言描述了1839年6月3日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它的伟大历史意义,字里行间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2.用上述学习方法自学2—7自然段:思考:你还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虎门销烟”的“壮”?
3.学生带着疑问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先自我默读、思考、勾画;然后讨论,师巡视指导)。
4.学生回答、交流,师相机点拨。(文章的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回答而引导学习相应的段落)
点拨一:学习2、3自然段,感受销烟前的“壮”。
3.理解“壮举”。
4.齐读、再读句子,问:你产生了什么疑问吗?
5.据生回答,师归纳并相应出示:
(1)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一个壮举?
(2)为什么说“虎门销烟”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三)感悟课文,读中释疑。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学生读第1自然段,思考:第1自然段是围绕那句话写得?
6.结合视频,讨论、归纳:为什么说“虎门销烟”是一个壮举。
(四)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1.根据板书,总结全文。
2.讨论: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虎门销烟”“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27虎门销烟
从“欢呼雀跃”“雷鸣般的欢呼声”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围观群众看到壮观的销 烟场面后十分兴奋的样子,从而表 现出销烟壮举深得人心。
许多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天动魄的场面,都非常 震惊。 他们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则徐的台前,摘下 帽子,躬身弯腰,以示敬畏。林则徐对他们说“现 在你们都看到了,天朝禁烟极严。希望你们回去后, 转告贵国商人,从此要专做正当生意,不要违犯天 朝禁令,走私鸦片,自投罗网。”商人们垂首恭听, 连声称是。
场面描写。
作用:生动地描绘出人们听到要当众 销毁洋人鸦片的消息后喜悦的心情, 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对侵略者的憎恨。
1、前去虎门滩观瞻销烟 的有哪些人?从中体会到 什么? 人多的成语:
万人空巷、门庭若市 游人如织、项背相望
6月3日那天,成群结队的百姓,穿 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起劲地耍着狮 子舞着龙;孩子们用竹竿挑着一串串鞭 炮,噼里啪啦,震耳欲聋。浩浩荡荡的 人流,从四面八方向虎门滩涌去。
自学指导一:
•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节思考:这一段讲了什 么? • 2.人们的心情怎样?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 出? • 3.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1839年6月的一天,广州城沸腾起来了。 城门边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观 看。有人大声读着:“钦差大臣林则徐,遵 照皇上御旨,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 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 人,可前往观瞻……”老年人边听边点头, 笑呵呵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 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 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 虎门滩去看哪!”
• • • • •
1.事情发生的时间是: 地点是: 人物: 事件: 2.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试着给课文分 段。
虎
门 销
S版四年级上册27课《虎门销烟》
《27 虎门销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执教:金石小学张丽蓉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御外侮的精神和拒绝毒品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1、读懂课文,理解销烟的主要经过。
2、懂得虎门硝烟的重大意义。
教学准备:教师了解虎门销烟的历史、方法等,制作ppt课件;学生搜集林则徐的资料,有条件可观看电影《虎门销烟》。
教学过程:一、复习生字词和课文内容,导入新课。
1.用一句话概括课文内容。
师: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虎门销烟》。
请在课题前加上时间、人物,组成一句话,来概括课文的内容。
抽生反馈。
师:这里的“烟”指的是什么?(鸦片、大烟)2.了解鸦片及其对人的危害。
⑴出示罂粟—鸦片图师:鸦片俗称大烟,是用罂粟果的汁烘干制成。
⑵出示学习链接这是人们在吸食鸦片。
看到这几张图片,你有什么感受?(抽生反馈,引导学生认识到吸食鸦片的危害)从学习连接中,你了解到什么?(抽生反馈,抓住“倾家荡产、妻离子散、国库空虚、战斗力削弱”)3.林则徐简介过渡:鸦片危害巨大,早在1813年清政府就开始禁烟,却屡禁不止。
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林则徐。
(出示林则徐图片)林则徐,清朝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诗人,因其主张严禁鸦片,在中国有“民族英雄”之誉。
二、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销烟的经过和历史意义。
过渡:林则徐是怎样销烟的?我们一起来理解课文吧。
1.上节课我们已经把课文分成了四个部分。
谁来说一说,是怎么分的?(抽生反馈,师板书:销烟前、销烟时、销烟后、历史意义)2.学习销烟前,广州城沸腾起来了。
师:请大家自读第一自然段,找一找:⑴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抽生反馈。
时间:1839年6月的一天地点:广州城⑵广州城为什么“沸腾”了?钦差大臣林则徐,遵照皇上御旨,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人鸦片当众销毁……⑶听到这个消息,人们的心情怎么样?从哪些词语看出人们很高兴?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呵呵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哪!”⑷仿写一个节日的有趣场面。
四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27.虎门销烟_语文S版
四年级上语文同步备课资料包(同步练习及解析)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语文S版死记硬背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
但随着素质教育的开展,死记硬背被作为一种僵化的、阻碍学生能力发展的教学方式,渐渐为人们所摒弃;而另一方面,老师们又为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煞费苦心。
其实,只要应用得当,“死记硬背”与提高学生素质并不矛盾。
相反,它恰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前提和基础。
27.虎门销烟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
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
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
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
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
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
“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
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
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
一、选择正确读音。
将来(jiāng jiàng)兴奋(xīng xìng)盛装(chéng shèng)围观(guān guàn)参考答案:jiāng xīng shèng guān二、形近字组词。
搭()锣()畏()消()塔()逻()偎()销()参考答案:搭(搭建)锣(锣鼓)畏(畏惧)消(消失)塔(塔楼)逻(巡逻)偎(依偎)销(销毁)(解析:本题答案不唯一,组词合理即可。
27 虎门销烟_教案
习人物的精神品质,是课文的精髓
六、作业:
所在。齐读这句话,体会一种感情
(一)摘抄本课的四字词语。
的迸发。
(二)仿照课文的场面描写,写一个有趣的
节日场面。
这一环节利用课外知识结合课
(三)阅读有关“民族英雄”林则徐的书籍, 后学习链接,向学生介绍吸食鸦片
如:《鸦片战争》。
对人体的危害,使其加深对课文的
理解。
这一练习设计让学生熟记课文 内容并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 容。
此环节放手让学生交流,讨论。 引导学生理解:这一伟大壮举,它 沉重地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嚣张气 焰,让让他们知道我们中国人民是 不可欺侮的。
4
语文(S)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7 虎门销烟
感想或收获?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学
(展示课件第十五屏)
3
语文(S)四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教案-27 虎门销烟
池子里。
1. 在空白处填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
文段的第一句话细致描绘了
(
)
2. “销烟”分几步进行?你认为这种方法好
吗?
3. 用所填词语自己写一句话。
这一环节是设疑,调动学生的 积极性:林则徐究竟用什么办法来 销烟呢?
注意语文基本功的训练,结合 生活实际,学会口头表达一个事件 的过程。
花篮”里。
(二)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展示课件第六屏) 一、故事复述,自学引入
(一)快速浏览课文回顾主要内容。 (展示课件第七屏) “虎门销烟”是具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自由读课文的第一、第七自然段,各找出一个 词来说明,用“△”标出来)
这一环节科学地确立学习目标 是教学的首要环节。治学必先知学: 虎门销烟为什么会产生如此巨大的 影响?它究竟是个怎样的事件呢?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7课《虎门销烟》同步练习B卷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7课《虎门销烟》同步练习B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12题;共69分)1. (6分)选择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盛________饭(shèng chéng)分________别(fèn fēn)爱好________(hào hǎo)盛________开(shèng chéng)水分________(fèn fēn)很好________(hào hǎo)2. (4分)小猴只有把下面的字写对,才能摘到美味的仙桃,你也来试试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5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一个写一句话。
彩旗________ ________中外水泄________ ________千________万4. (6分)给多音字组词看kàn________kān________重zhòng________chóng ________假jiǎ________jià________5. (9分)照样子,写词语。
笑嘻嘻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浩浩荡荡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四面八方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6. (6分)形近字组词。
遵________ 尊________ 震________振________ 呵________ 何________7. (5分)改写句子①今天,林则徐当众销毁洋人的鸦片,怎么能不叫人兴奋?(改为陈述句)②公园里的花真美。
(改为感叹句)8. (5分)口语交际。
你和好朋友小丽聊起了“英雄”的话题,你最敬佩哪位英雄?为什么呢?9. (6分)按照课文看拼音写词语。
最新语文S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虎门销烟》资料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精品)
《虎门销烟》虎门销烟的历史背景英国鸦片贸易入侵在清朝闭关锁国的时候,欧洲资本主义国家迅速崛起。
英国在19世纪二三十年代就基本完成了工业革命,在当时代表了最先进的生产力水平。
中国拥有庞大的人口资源,正是英国资产阶级梦寐以求的潜在市场。
而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中国政府坚持奉行的闭关锁国政策正是英国向中国倾销其工业产品的“绊脚石”。
19世纪30年代以前,中国在与外国的贸易中始终处于出超地位。
中国对英贸易每年都保持出超二三百万两白银的优势。
走投无路的鸦片贩子在中国受到热捧,沿海官兵甚至出动兵船在近海与毒贩交易,再由兵船运回内陆,开设烟馆倾销毒资全是国民所为。
英国资产阶级先把纺织品输往印度,然后把印度的鸦片输往中国,再从中国把茶叶、生丝等输往英国,英国人在这种三角贸易中大获其利。
毒贩如蝇群而来,除了英国,美国也从土耳其向中国输入鸦片,俄国从中亚向中国北方输入鸦片。
林则徐上书道光帝由于鸦片输入的急剧增加,使中英两国的贸易地位完全改变。
英国由原来的入超变为出超,中国却相反,造成白银大量外流。
据统计,1820-1840年间,中国外流白银约在1亿两左右。
由鸦片大量输入而引起的白银不断外流,已开始扰乱清王朝的国库和货币的流通,使清朝的经济面临崩溃的边缘。
更为严重的是鸦片的泛滥极大地摧残了吸食者的身心健康,若是任其发展下去,必将使中华民族面临灭亡的危险。
中国禁烟以琦善为首的弛烟派评击黄爵滋,以各种理由将烟害问题归疚于其他社会问题上,而且主张禁烟的官员不过是少数人,就连道光帝即位前也尝过鸦片,后来醒觉才戒掉烟瘾,使他对禁烟一事犹疑不决。
但林则徐早已于江苏巡抚及湖广总督任内时禁烟,把烟贩及鸦片吸食者一扫而空。
鉴于林则徐的成功,道光帝认为禁烟并非不可行,于是道光帝下定决心,革除吸食鸦片的庆亲王奕窦、辅国公溥喜之爵位,又将弛烟派的许乃济品位降级。
道光帝召林则徐入京,一连八日,天天皆召见林则徐商谈禁烟,林则徐指出鸦片的危害:1.鸦片使中国白银大量外流,引起了中国的财政危机。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27.虎门销烟(1)教案 语文S版
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27.虎门销烟(1)教案语文S版【教材分析】《虎门销烟》是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课文,课文记叙了1839年6月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讴歌了中国人民爱国御侮的斗争精神,是一篇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
【学情分析】因为是历史事件,距离今天比较久远,而且学生都是十岁左右,对历史事件知之甚少,所以讲解这一课时,我想借助一些历史史料、图片、影视材料等来加强视觉效果。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在教学之前,先让学生们汇报自己找到的有关虎门销烟的资料,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准备。
初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每段的意思。
精读课文,体会虎门销烟场面之“壮”,清楚认识虎门销烟的过程,指导朗读最后两段,体会这一壮举打击了侵略者的嚣张气焰,告诉世界中国是不可欺侮的。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并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课文,体会硝烟的壮观场面。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抵御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历史意义,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抵御外侮的精神。
【教学准备】虎门销烟的相关资料和教学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流程】【教学过程】附送:2019年四年级语文上册 27.虎门销烟(2)教案语文S版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实验目标:让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而外。
教具准备:《鸦片战争》录像、《虎门销烟》课件、网络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通过上网搜集和处理资料,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离景资料。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7课《虎门销烟》同步练习D卷
语文S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7课《虎门销烟》同步练习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12题;共64分)1. (2分)把句段中加横线的字注音他们玩腻________了那些贝壳,又来寻找更漂亮的。
他们发现了这一只瓦砾________似的贝壳,用脚踢飞了。
2. (8分)拼一拼,写词语。
曲qū ________担dān ________ qǔ ________dàn ________倒dǎo________似shì ________dào________sì ________3. (6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赞不________口水________不通自________罗网欢呼________跃惊心动________ 垂手________听4. (6分)比一比,组词躬________ 弓________ 鞠________菊________ 塞________ 寨________5. (6分)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难闻的________ 伟大的________ 沉重地________嚣张的________ 宽阔的________ 迅速地________6. (6分)按照课文看拼音写词语。
lì shǐxiāo huǐyāpi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hèdǐhǔmén zhài qīw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5分)改写句子①今天,林则徐当众销毁洋人的鸦片,怎么能不叫人兴奋?(改为陈述句)②公园里的花真美。
(改为感叹句)8. (5分)注意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语,接着往下写。
(用前面结尾的词语或句子做下文的开头)(1)桃花被风吹落,吹落的桃花飘过小桥, ________,________……(2)星星,闪耀在蓝天;蓝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27虎门销烟_语文S版
四年级上册语文一课一练27虎门销烟_语文S版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纳范读,让幼儿学习、仿照。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一、在括号内填上合适的词。
“教书先生”可能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如何说也确实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显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事实上《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差不多一致。
难闻的()伟大的()繁重地()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进展的障碍。
许多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可怕: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那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排除幼儿恐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自由自在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适应。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爱好,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关心和鼓舞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27虎门销烟教案语文S版
虎门销烟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另有两个多音字要掌握,理解并熟记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认识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培养学生爱祖国、拒外侮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阅读末段,体会虎门销烟的伟大意义。
实验目标:让学生回顾历史,了解旧中国的屈辱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心,情动于中而发而外。
教具准备:《鸦片战争》录像、《虎门销烟》课件、网络课时安排: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掌握本课的生字词,理解相配的词语。
2.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3.通过上网搜集和处理资料,了解林则徐以及虎门销烟的背离景资料。
教学过程:一、课前准备:观看《鸦片战争》二、谈观后感受自然导入师:这是一部老电影了,但我却是看了一遍一遍了,因为作为一名中国人,这段历史是永远不能忘却的。
你们看完了以后,想说些什么呢?(生自由谈论。
)师:影片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说说你的理由。
(可自由谈,只要说出理由就行,相机激发学生的爱国情,引出主人公林则徐)师:你们了解林则徐吗?先调动学生已知,大致说说对林则徐的认识,引导学生上网查询。
然后师总结。
三、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1.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提醒:不动笔墨不读书。
掌握生字词。
出示要求:自读课文(1)借助拼音读准生字。
(2)画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想象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并标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
2.检查自学效果。
(3)出示词语。
鸦片欺侮盐巴虎门销烟历史装点顿时伟大壮举(4)指名读词,重点读准翘舌音、后鼻音。
(5)解释词义,了解词语掌握情况。
(6)分自然段指名试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四、练习巩固1、描红。
2、熟读课文。
第2课时课时目标:1、精读课文第二至六自然段。
2、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二、精读课文1.虎门销烟是个怎样的事件?从课文中找一两个词语来说明。
(引导学生读读文章的第一、第六自然段,首尾联系,理解“值得纪念”是不同寻常的意思,“伟大壮举”是指伟大的举动)(板书:伟大壮举)过渡:课文中说虎门销烟是“伟大壮举”,在“壮”下加“△”,“壮”在这个词中是什么意思?(雄壮、气势盛大)读读全文,找一找哪些句子能表现“壮”,将这些地方画下来、读一读,是不是能感悟到“虎门销烟”是一次“伟大壮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虎门销烟
鸦片
鸦片的危害
• • • • • • 吸食上瘾 体质下降 危及生命 倾家荡产 财富外流 国力衰落
鸦片
俗称大烟,源于罂粟植物蒴果
历史背景
在公元前139年张骞出使西域时,鸦片就传到了 中国。三国时名医华佗就使用大麻和鸦片作为 麻醉剂;明朝列为藩属“贡品”,作为药物。 清初传至民间。至少在1729年雍正皇帝就下令 禁止鸦片,此后多位皇帝一直强调禁烟。
把词语带入课文中读读:
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标出自然段,尝试为课文分段并 段概括段意。
本片课文记叙了1839年6月 3日林则徐在虎门海滩将收 缴洋人的近两万箱鸦片当 众销毁的壮观场景。
第一部分(1):交代了虎门 销烟的时间。 第二部分(2-6):记叙了6 月3日虎门销烟的壮观场面。 第三部分(7):揭示了虎门 销烟的伟大意义。
这段话写出了人们什么样的心情?
写出人们热烈庆祝销烟的喜悦 心情,表达了百姓的爱国情怀,也 表现销烟这一举动深得民心。
虎门滩高处,挖了两个十五丈见 方的销烟池。池子前面有一个涵洞, 直通大海;后面有一条水沟,可以往 里灌水。池子周围搭了几个高台,林 则徐等文武官员,在高台上监督销烟。
虎门滩高处,挖了两个十五丈见方 的销烟池。池子前面有一条涵洞,直通 大海;后面有一条水沟,可以往里灌水。 池子周围搭了几个高台,林则徐等文官 员,在高台上监督销烟。
课堂练习
luó gǔ jiān dū gōng jing zūn zhào
zhèn ěr yǜ lóng
huān hū què yuè
shuǐ xiè bù tōng
jīng xīn dòng pò
zàn bù
jué kǒu
chuí shǒu gōng tīng
虎
门 销
开始 时间、地点、人物
( 1)
场面描写。
作用:生动地描绘出人们听到要当众 销毁洋人鸦片的消息后喜悦的心情, 同时也表现了人们对侵略者的憎恨。
1、前去虎门滩观瞻销烟 的有哪些人?从中体会到 什么? 人多的成语:
万人空巷、门庭若市 游人如织、项背相望
6月3日那天,成群结队的百姓,穿 着节日盛装,敲锣打鼓,起劲地耍着狮 子舞着龙;孩子们用竹竿挑着一串串鞭 炮,噼里啪啦,震耳欲聋。浩浩荡荡的 人流,从四面八方向虎门滩涌去。
搭台
监
监督
督
督促
恭
恭敬
畏
敬畏
咆哮 嚣张 历史 彻底
收缴 欺侮 值得 气焰
销毁 应邀 山寨
水泄不通 震惊中外 盐巴 脊梁
身着朝服
浩浩荡荡
赞口不绝 自投罗网
人山人海
水泄不通 欢呼雀跃
震耳欲聋
恭恭敬敬
惊心动魄
垂手恭听
• 赞不绝口:连连称赞。 •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震聋了,形容声音很 大。 • 人山人海:形容聚集的人非常多。 • 水泄不通:形容非常拥挤或者包围的很严 密,好像连水都不能流出。 • 欢呼雀跃:欢乐的呼喊,快乐的跳跃。形 容非常高兴。 • 惊心动魄:使人感受很深,震动很大。 • 自投罗网:自己进入罗网。比喻自己主动投 入到别人设下的圈套。 • 垂手恭听:专心地听。
从林则徐说的话中可以体会到什么?
体会到林则徐对外国商人的警告:中国人民 不可欺。也可以体会到当时朝廷禁烟的决心。
自学指导三:
• 1.这次虎门销烟有什么历史意义? • 2.你认为林则徐是一个怎样的人?
经过二十三天,近两万箱鸦 片被全部销毁了。这一壮举,大 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外国 侵略者的威风。
浴血守孤城——王铭章
镇南关大捷——冯子材 以身殉国——张自忠
海疆英魂——邓世昌
抗倭名将——戚继光 收复台湾——郑成功
民 族 英 雄 永 远 的 丰 碑
编辑本段抗日英雄——杨靖宇
这样复习真有趣!
◆补充词语。 水( )不( ) 成( )结( ) ( )不( )口 人( )人( ) 震 耳( )( )( )锣( )鼓 欢 呼 ( )( )惊( )动( ) 浩浩( )( ) ◆把词语填入下面的句子中。 ( )年( )月( )日,( )的百姓涌 往虎门滩观看销烟。虎门滩( )( )。 ( )等文武官员监督销烟。围观的百姓 ( ),围观的外商( )。经过( ) 天,共销毁鸦片( )箱。这一壮举,长了 ( ),灭了( )。
虎门销烟(1839年6月)是指 中国清朝政府委任钦差大臣林则 徐在广东虎门集中销毁鸦片的历 史事件。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 民国时被定为不放假的禁烟节。 鸦片是一种毒品,人吸食后 易上瘾,体质严重下降,甚至会 危及生命。
虎门
珍 惜 生 命
远 离 毒 品
学习目标:
• 1.扫清文字障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 2.理解“赞不绝口、震耳欲聋、水泄不通、 自投罗网”等词语。 •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 4.理清文章的层次。
1839年6月的一天,广州城沸腾起来了。 城门边张贴着一张大布告,人们纷纷前来观 看。有人大声读着:“钦差大臣林则徐,遵 照皇上御旨,于6月3日在虎门滩将收缴的洋 人鸦片当众销毁,沿海居民和在广州的外国 人,可前往观瞻……”老年人边听边点头, 笑呵呵地捋着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 赞不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去, 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烟了,快到 虎门滩去看哪!”
自学指导二
• 1.默读(2——6)自然节思考:这一段讲 了什么? • 2.销烟前人们的心情怎样?从文章哪些自然 节可以看出? • 3.林则徐是怎样指挥人们硝烟的?那些自然 段描写了硝烟的过程?人们的心情怎样? • 4.硝烟后,外国商人表现怎样?
老年人边听边点头,笑呵呵地捋着 胡须;青年人兴奋地挥着拳头,赞不 绝口;顽皮的孩子们在人群里钻来钻 去,高兴地叫喊着:“烧洋鬼子的大 烟了,快到虎门滩去看哪!”
一百至二百年前的中国清政府无法禁止鸦 片、亦无法限制鸦片使用,而西方国家大力倾 销到中国 鸦片,逆转西方世界 对中贸易逆差 (而后中国自行生产鸦片),这些鸦片让许多 中国人成为“东亚病夫”。
英国向中国输入鸦片数量激增表
45000 50—100公斤 箱 40200 40000 35445 / 吸毒人数: 200 多万 /35 年 35000 30000 掠夺白银:3—4亿元/40年里 25000 20331 20000 12576 15000 7889 10000 4000 5000 年 0 1799年 1820年 1825年 1830年 1835年 1838年
这里先用具体的数字突出了销烟池的大, 再用“前面……后面……周围……“具体 描绘出了销烟池的整体结构。
销烟民夫先把池子灌上水,然后把 一袋袋海盐倒入池内,又把每包烟土切 成四块,扔进水里,等烟土泡透后,再 把一担担生石灰倒进池子里。不一会儿, 池子像开了锅似的,黑色的鸦片在池子 里翻来滚去,一团团白色烟雾从池子里 往上蒸腾,弥漫了整个虎门滩。围观的 群众欢呼雀跃。在雷鸣般的欢呼声中, 通向大海的涵洞被打开了,销毁的鸦片 被咆哮的海水卷走了。
2、仪式很隆重
3、销毁的鸦片数量很多
为什么说“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 民的志气,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答:一方面,这次销烟是由中国钦差 大臣林则徐亲自监督的,而且是当着外国 烟贩的面把近两万箱鸦片销毁的,使那些 外国侵略者看到中国人民是不可欺的。另 一方面,这次销烟的数量之多,规模之大, 时间之长,影响之深都是世界罕见的。所 以说“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灭了外国侵略者的威风。”
27虎门销烟
学习目标:
• 1.抓住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中句子的意思。 • 2.体会“这一壮举大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 灭了外国人的威风。”这句话的含义。 • 3.学习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写作方法。 •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自学指导一:
•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节思考:这一段讲了什 么? • 2.人们的心情怎样?从课文哪些地方可以看 出? • 3.应读出怎样的语气?
这段列举的数字说明了什么?
说明这次销烟的数量之多, 规模之大,时间之长,影响之深, 也说明了鸦片对中国人的毒害之 深。
“壮”在字典中有三种解释 :
A、健壮有力
B、伟大、有气魄 C、增加勇气或力量。
你认为“壮举”的“壮”的意思 应该选
择( B )
“壮”体现在哪些地方?
1、前来观看的人多而广,群情沸腾
从“欢呼雀跃”“雷鸣般的欢呼声”表现了什么?
表现了围观群众看到壮观的销 烟场面后十分兴奋的样子,从而表 现出销烟壮举深得人心。
许多外国商人看到这惊天动魄的场面,都非常 震惊。 他们恭恭敬敬地走到林则徐的台前,摘下 帽子,躬身弯腰,以示敬畏。林则徐对他们说“现 在你们都看到了,天朝禁烟极严。希望你们回去后, 转告贵国商人,从此要专做正当生意,不要违犯天 朝禁令,走私鸦片,自投罗网。”商人们垂首恭听, 连声称是。
小组合作探究:
读课文第5自然段,想一想: 销烟分几步进行?
池子灌上水 倒海盐 扔烟土 倒生石灰
课文用了哪几个词来表明销烟顺序?
先 ……然后……又……再……
这些词语表现了销烟过程的严肃、 认真以及中国人民彻底销烟的决心。
围观的群众欢呼雀跃。在雷鸣 般的欢呼声中,通向大海的涵洞被 打开了,销毁的鸦片被咆哮的海水 卷走了。
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的灾难:白银大量外流、人民负担 加重、战斗力削弱、损害生产、政治腐败
林 则 徐
林则徐,清朝后期政治家 思想家和诗人。在为官 40 年中,他 “经世自励”,廉洁奉公;又重视 水利事业,救灾赈民。他最大的功 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 禁烟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 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
中国人民是不可欺 侮的!
4、林则徐是个怎样的人?
不畏权势、忠君爱国
正气凛然、忠肝义胆
总 结 本文记叙了1839年6 月3日震惊中外的虎门销 烟的经过,揭示了虎门销 烟的伟大历史意义,歌颂 了中国人民爱国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