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教学关注创新精神

合集下载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通过语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以下是一些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方法:
首先,注重启发式教学。

语文教学不应该只是灌输知识,而是要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老师可以通过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鼓励他们自由表达,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其次,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语文教学可以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课外阅读等多种方式进行,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表达语文知识,培养他们的多元思维和创新能力。

另外,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通过文学作品的欣赏和分析,可以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文化和思想,激发他们对文学创作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文学表达能力。

此外,注重实践性教学。

语文教学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实际操作。

老师可以布置一些创作性的作业,如作文、诗歌创作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新意识。

最后,注重激励和肯定。

在语文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对学生的表现给予及时的肯定和激励,鼓励他们敢于表达和尝试,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创新精神。

总之,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通过启发式教学、多元化教学手段、文学鉴赏和实践性教学等方法,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高中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应该培养语文能力,引导学生提高思想认识,还要重视学生思维方法的学习,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

那么,我们该如何着手全面提高学生素养,让语文真正起到交际工具的作用呢?我认为我们可以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入手。

1.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力、积极的求异性等特征。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思维可以说是构建创新活动的关键,而创新思维是创新能力的核心。

突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让学生主动参与,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践来理解课文中的精髓,体验求知的乐趣,发展实践能力,从而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形成基本的素养。

这就要求教师先转变观念,以先进的教学思想来引导学生学习,使学生形成自己生存和发展所需要的技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形成创新意识。

是一门人文性、实用性很强的课程,我们可以用开放性较强的教学方式来进行教学。

例如,高中课本中诗歌所占比例不小,而诗歌由于它特有的凝练性、含蓄性不易被学生理解。

在教学诗歌单元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课件,通过视觉、听觉感受来加深学生印象。

在测试诗歌背诵情况时可采用《幸用五十二》节目中猜词一关,将同学们分组,利用大屏幕打出测试诗句,让每组同学提示、回答,活跃课堂气氛,这样,学生就不会感觉诗歌有太大的难度了。

再次,在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新课程理念非常重视创造能使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如我们在学习戏剧单元时可以设置表演、对白等教学环节,让学生自己演“周朴园”“王利发”“李三”等角色,揣摩剧中人物性格,把握剧情。

进而理解作品的主题,同时锻炼了口语表达能力。

2.通过名篇和美文欣赏培养直觉思维时,教师可摒弃“填鸭式”教学,而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来引导学生共同欣赏这些名作。

如在教学郁达夫散文名篇《故都的秋》一文时,可鼓励学生从自己对秋的感悟入手,同时用多媒体展示大量的关于秋的图片,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从而引导学生把握北国之秋与其他地方之秋的不同之处。

中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

中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培养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摘要:语文教学要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这是素质教育的需要,更是时代赋予的责任。

本文主要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问题,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意识培养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强弱,首看其科技发展的快慢,而科技的发展取决于是否拥有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21世纪是以高新技术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这个时代呼唤创新和创造型人才,呼唤基础教育的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要求学校教育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人。

为此,语文教学肩负着神圣的使命。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已成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推进语文素质教育,实现语文教学现代化的迫切需要。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呢?一、教师要有创新意识教师应该具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对约定俗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敢于持怀疑态度,敢于标新立异,不墨守成规,不迷信权威,只有这样,才能随机应变地进行创造性教学,才能在教学中以创造教育思想为指导,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二、教师要善于挖掘、充分利用课文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语文教材中的诸多脍炙人口、流传千古的名作名篇,以及跳动着时代脉搏、展现着时代特色的美文时文,绝大多数闪烁着作者创造性思维的光辉,为提高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尤其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提供了广阔的天地。

教师要善于挖掘并充分利用课文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将这些创造性因素加以提示,使之成为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触发点。

如教《变色龙》时,提出这样的问题:这篇小说是写人的,为什么以“变色龙”为题呢?这对我们的作文命题有什么启发?学生为了解开疑问,就会通过阅读课文认真思考,来仔细揣摩作者命题的艺术。

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学 习气 氛 中,激 发 新的 学 习灵感 ,找 出学 习中 的差距 和 不足 ,比 单 一 的说教 更有 效 果 ,提高 了 学生 的学 习热 情 ,使他 们 以积 极 的 姿 态展 开学 习 。 总 之 ,语 文教 学要 紧跟 时代 的 步伐 ,教 师 要具 备创 新 的教 学 意 识 ,在课 堂 教学 中激 发学 生 的创 新 思维 ,才 能培 养学 生 的创 新 精 神 ,让语 文课 堂教学 焕 发 出生命 的活力 。
11 4
教 育科 学
2 - 1 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期 1第 o
教 学 实践
中学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孙佳 ( 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留守营镇官庄中学 06 0) 63 1
创 新是 一 个 民族进 步 的灵 魂 ,是 国家 兴 旺发 达 的不竭 动 力 。 会 和运 用 。学 生在 生活 中学 习语 文 知识 ,才 能拓 展 思维 ,激 发创 素 质 教育 要求 面 向全 体学 生 ,促进 学 生各 方 面在 各 自基础 上 都得 新 意识 ,进 行创 新 学 习。学 生联 系 生活 实 际是迁 移 知识 的过 程 , 到 生动 、活泼 、主 动 的发 展 , 以形成 丰 富而独 特 的综 合 素质 。培 也 就是 运用 知 识、巩 固知识 、 掌握 知识 的过 程 。社会 生 活是 一 本 养 学 生 的创新 精神 是 素质 教育 的重要 方面 ,培养 创 新精 神 ,必 须 内容浩 瀚无 边 的百 科全 书 ,它 能够 教会 人们 无 穷无尽 的知识 和 技 要 培养 学 生 的创新 思 维 。教师 要 摆脱 传统 教 学 思想 的束 缚 ,运用 能 。曹 雪 芹说 : “ 世事 洞 明 皆学 问,人情 练 达 即文章 。” 当今 社 创 新 的教 学思 维 ,通 过课 堂教 学 和课 外 活动 ,激 发 学生 的发 散 性 会 科 学技术 不 断进 步 ,社会 生 活方 式变 革不 断加 剧 ,要 求学 校 克 思 维 ,培养 学生 的创 新意 识 。 服 片面 的 书本 教育 的弊 端 ,多 引导 学生 结合 生 活实 际 ,提 高他 们 教 师要 更新 教学观 念 的语文 素质 ,增强 其对 社会 生 活 的适应 力 。让 学习 面 向生 活 ,回 教 师 要实 现教 学 观念 从应 试 教育 向创 新 教育 的 转变 ,树 立 大 归 于 生活 ,指 向生 活 ,从而 使 学生 在 生活 中学 习 ,在学 习 中学 会 教 育 和终 身教 育 的观 念 , 由传 授 知 识的 教学 变 为培 养学 生 的综 合 生 活 。 比如 ,引导 学 生读 书看 报 ,摘抄 名 言警 句 ,理解 其含 义 ; 素 质 全面 提升 。改变 观念 是 新课 程 改革 的第 一 步 ,教师 在 新课 改 看 电视 新 闻播 报 , 了解 国家 和社 会 的经济 、文化 状况 等 。 的教 育理 念指 导 下 ,在课 堂 教学 实 践 中,将 创 新教 育付 诸 实际 。 五 、教 学评 价激励 学生 创新 教 师 要营 造和 谐 、 民主 的课 堂气 氛 ,发 挥积 极 的主 导作 用 ,放 下 中学 语 文 教 学 评 价 是 为 了 中 学生 的全 面 发 展 ,激 励 学 生 积 权 威 家长 式 的教 法 ,与 学生 建立 良好 的师 生关 系 。教师 要 尊重 学 极 学 习 ,而改 进教 学 的语 文教 学方 法 。突 出表 现为 学 生学 习成 绩 生 ,允许 学 生发 表 不 同的意 见 ,根 据学 生 的个 性特 点和 兴 趣 ,因 进 步 与否 ,发 现学 习 过程 中存 在 的重 点和 难点 问题 ,使学 生知 道 势利 导 ,启 发学 生 的学 习 思维 。在 师生 平 等相 处 中 ,消除 了教 师 学 习中 的差距 和学 习 思维 应如 何 改进 。教 学评 价要 符 合学 生 的情 和 学 生 的代 沟 ,学 生在 无拘 无 束 的气氛 中 自主 学 习 、主 动 学 习 , 感 要 求 ,让学 生养 成 积极 的学 习态 度 ,建 立 自信心 。比如 ,教 师 师生 沟通 交 流就 非 常容 易 。 良好 的课堂 氛 围 ,使学 生在 愉 悦 的心 对 学 生 富有创 新 的 问题和 回答 ,要 给 以正 确 的评论 ,不能 打击 学 理状态下,主动进行学习,在深入探究知识过程中不断创新 。 生 的积极 性 ,要对 学 生说 : “ 你有 独 立 的见解 ”、 “ 的想法 很 你 二 、教师要 具备 较 高的素 质 有新 意 ” 。合 理 的赞 扬对 促进 学 生创 新意 识 、增 强创 新信 心 ,有 以 往 的 课 堂 教 学 , 教师 以 书本 知 识 来 展 开 教 学 ,按 照 固定 着 不 可估 量 的作用 ,可 以使学 生不 仅 得到 极大 的喜 悦 与满 足 ,还 的教 学 程序 教 学 ,教学 方 法束 缚于 课本 和 课堂 上 ,表现 为 死板 、 能无 形地 鼓励 他们 以更大 的热 情投 入 创新 学 习活动 中。科 学 的教 机械 的 教学 ,没有 创新 的 教育 方式 。教 师 的教 学成 绩 没有 大 的突 学评 价 ,能激 发 学生 的学 习积 极性 ,能使 其主 动投 入 到学 习活 动 破 ,教 师教 得 吃力 ,学 生 被动 地接 受 知识 ,学 得 吃力 。 随着 新课 中 。教 学评价 要 打破 以往 以学生 学 习成绩 为标 准 的约 束 ,建立 促 改 的实 施 ,教 师 的创新 教 学思 想与 传统 教 学 并不 矛盾 ,是 相 辅相 进教 师 不断提 高 的评 价指 标 体系 。教 师之 间 、师 生之 间 、学 生之 成 的 。教师 要 不断 提 高 自己 的知识 层 面 ,完善 知 识结 构 ,具 备丰 间进 行 多渠道 信 息 反馈 的教 学评 价制 度 ,使 教师和 学 生在 教 学和 富 的知 识 素养 才能 为创 新 教学 的 思维提 供 素材 。教师 要借 鉴 新 的 学 习中不 断进 步、 不断创 新 。 教 育科 研 成 果 , 握 创新 思 维 和创 新 方 法 。教 师 之 间要 互 相切 磋 掌 六 、培养 学生 的学 习兴趣 学 习 ,共 同探 讨课 堂教 学 的体 会 。 同时 ,还应 具 备心 理健 康 方面 兴 趣 是 学 习 的动 力 ,是 创 新 思 维 的 源 泉 。 教育 家夸 美 纽 斯 的 相关 知 识 ,因 为教师 的心理 素质 ,直接 影 响着 他们 教育 和 教 学 说 过 : “ 趣 是创造 一个 欢 乐和 光 明的 教学 环境 的主 要途 径 。 ” 兴 工 作的质 量 。 兴 趣是 最好 的老 师 ,学 生在 学 习中要 产 生探 求新 知 的欲 望 ,创 新 三 、指导 学生 开 展课外 阅读 意 识才 能得 以激 发 。教 师要 点燃 学 生探 求新 知 的思想 火 花 ,激 发 语 文 知 识 包 含 着 丰 富 的 知 识 , 尤 其 是 阅 读 课 文 中 ,优 美 的 其 创造 兴趣 ,创 造 意识 才会 不 断得 到培 养 。在语 文 教学 中 ,教 师 词 句 、多 样 的表现 手 法 、丰 富 的感情 流 露在 字里 行 间 。课 内阅读 要 注意 挖掘 教 学 内容本 身 的 内在 乐 趣 ,依据 学 生心 理特 征 、认 识 是 基础 ,课外 阅读 是 扩展 , 两者 是互 相促 进 的 。课 内和 课外 相 结 规 律挖 掘语 文 教材 中 的诱 导因 素 ,激发 学 生用 自己的思 维 能力 来 合 ,才 能 使 中学 生 的知识 面 更 宽、 更全 面 ;提 高 中学生 的语 文 水 体 验探 知 的全 过程 ,体 验 教学 美 ;要善 于 开发 和利 用学 生 的好 奇 平 ,才 能 更好 地 完成 教 学任 务 ,达 到预 期 的教 学效 果 。课外 阅 读 心 ,有 意识 地 创设 特定 的 学 习情境 ,吸 引 学生 的欲 望 ,推 动学 习 可 以开拓 视野 、丰 富知识 ,而且 还 可 以提高 认 识 、净化 心灵 、陶 的进程 。比如 运用 多媒 体 教学 , 多媒体 图文并 茂 ,将书 本 知识 迁 冶 情操 , 比如 外 国名 著 、 中国 古典 小说 、名 家 名作 等 。课外 阅读 移 到 画面 ,开 阔 了学 生视 野 ,启发 了学 生 的灵 感和 想象 力 ,激 发 能使 学生 的认 识 水平 和 生活 态度 得 到潜 移默 化 的影 响 ,其 思想 教 了 学生 学 习 的 兴 趣 。 兴趣 能否 长 久 保 持 、 持续 强化 ,取 决 于 问 育 的作 用 和 效 果 是 其 他 德 育 渠 道 很 难达 到 的 。提 高 多 层 面 的 阅 题 意识 与 问题 能 力 的 强弱 。胡 适 说 : “ 题 是 知识 学 问 的老 祖 问 读 ,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对书本 以外 的社会 、历史等内容 宗。”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质疑提 问。学生在质疑过程 中才能对 有所 了解 ,促进 了思维 的拓 展 ,提 高 了学 生 的学 习能 力和 认知 能 知识 深入 探 究 ,巩 固 已学 知识 ,不断 发现 问题 、解 决 问题 ,在 深 力,培养了创造性思维 。阅读作品时不要局限于别人对作品的理 入分 析 中思 维得 以拓 展 。教 师还 要组 织 学生进 行 小组 合作 学 习 。 在 小组 讨论 学 习中 ,学 生各 抒 己见 ,激 发思 维 的火花 ,在 活 跃 的 解和评价,要在 阅读 中张开想象的翅膀,培养 自己的创造性思

新课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新课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新课改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语文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在于用自己的口去正确的表达自己的意愿,用自己的手去写自己的所见所感和所识,在于举一反三的去解决问题,在于不断的超越前人去发信新东西,去创造新的知识,去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多年来,我们的语文教学错把手段当做目的,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语文的实际运用。

只过分的强调语文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的激发和培养,在课堂上很少让学生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语文也象其它自然科学一样,课后布置大量的作业,搞统一标注答案,这种结果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被窒息了,少数学生因此成了高分低能者。

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如何改变传统的的教学模式,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建设人才,这是我们每一个教学工作者应思考的问题,前苏联伟大的教育家瓦西苏霍姆林斯基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一书中提到:“教师企图把少年的智力生活局限在大纲规定的范围内。

这势必造成少年生活的贫乏,如果学生对科学原理理解是以选修的,大纲之外的扣人心弦的材料为广阔的背景,那么他们会以更大的兴趣学习功课和钻研科学原理。

”事实正是这样,我们在教《天净沙·秋思》时,给同学们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同学们根据小令的内容,发挥自己的想象,每人画一幅秋思图,其中有位同学画的是这样一幅画面,远处的夕阳正在落山,近处的老树缠满了枯藤,树枝上站着一只乌鸦,老树旁边有一座草房,老树的不远处有一座小桥,小桥下面有清清的流水,桥上有一个穿西服的游人,骑着一匹瘦马,并在旁边提了“断肠人在天涯”一句,这幅画与别的不同之处就是马上骑的不是古人而是今人。

这就能令我们深思,这就是创新。

我看后当堂给与表扬和鼓励,我说这位同学画的太妙了,它寓意深刻令我们深思,因为现代社会的发展,对大自然的破坏日益严重,今天的人们多么希望能看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这样一幅真实的淳朴的自然的乡村美景啊,今天的人们若能置身其中吗,恐怕不是断肠而是一种精神上的美的陶冶,我很佩服这个同学的这种敢于尝试,敢于冒险敢于创新的精神,我们的同学需要的就是这种精神,短短的几句话跳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一堂课上的生动活泼,即使学生学习了语文内容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意识,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谈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谈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谈谈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总趋势。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努力地不断提高自己,不断吸收新知识,更新教育观念,研究新问题,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丰富语文教学。

同时,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样才能促进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挑战。

关键词: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3-0087-01提要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教师应十分注意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

如何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四方面做起。

(1)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一切无从谈起。

(2)要促进学生创造性人格的形成,培养学生创造性学习的兴趣。

要使学生成为一个有创造性的人,就要使他具有创造性的人格。

(3)要创设教学情境,注重对学生进行求异思维的训练。

环境造就人。

要重视教学情境的创设。

(4)要引导学生展开创新想象的翅膀。

想象的翅膀能飞多高多远,创造的边际也就多高多远。

1.要注意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爱恩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前提就是激发求知。

所以语文课堂教学,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力争使学生人人情绪饱满、思维活跃。

这样创造性的火花就容易地碰撞出来。

1.1 克服传统观念,营造一种宽松、和谐、协作、平等的民主氛围,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

如果我们教师还是老观念,上课还是”一言堂”,学生只能够听老师讲课,不能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

我们的课堂毫无生机与活力,那就谈不上学生创新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性思维能力,是既继承前人,又超越前人的一种能力。

它继承了前人成就中的合理成分,又进行了进一步的发挥,将其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所以,如果学生所处思维环境不够宽松、和谐,思维肯定会受到禁锢。

如果师生之间没有协作,不能够平等,学生不可能继承许多东西,一定会有一种十分压抑的感觉。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征与方法的创新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征与方法的创新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特征与方法的创新我们教师教学的阵地是课堂,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科的特点,进行创新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创新”是一个常论不衰的话题,我们每天都在课堂教学有新的思想和方法,即使是常教语文有经验的教师,也面对不同的学生,即使是同一年级,也有不同的学习态度,文学基础的学生,而用不同的方法教学,这就是创新的原动力。

因此用同一方法去教学,是不能把语文课堂教学搞得很好的,我们呼吁,语文课堂教学要有“创新”。

新课改认为“一个教师是否成熟的标志,就是看他是否具有课程意识,即课程再创造能力。

”这里提出的课程再创造,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再创造,在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再创造,课本教学中的一种再创造。

一句话,在课堂中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的一种创新。

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时而约束我们教师,教学方法的雷同,也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在十几年前的教材里,教材的内容成了一种指定、指令,教材的课本内容成了一种圣经,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千篇一律,在考试时也体现出考试范围的一种指令,教师在课堂教学的传承复习中有一种体会,就是复习有一定的方法,近十几年里,教材的灵活性也体现出来了。

新课改提出的语文观中有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就是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得不思考,什么是“语文”?什么是语文课堂教学的创新?在每次的语文课堂教学中。

又如何体现出语文教学的创新?从何创新入手?……都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思考,在新课改进行的今天,我们语文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展示“创新”教学的才华和胆识。

一、新课改中语文课堂教学的基本特征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求实性。

求实是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该做到的,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上,端正教与学的态度,不能在教学中摆花架子,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要落到实处,我们的部分教师在新课改中的认识不够,并没有真正领悟新课改的精神,原来的教学法也好,新课改也罢,都是要学生学习知识,都是一种大语文观,是语文与生活的积累和运用,语文的应用来自于生活,并不是一个单一的学科所在,语文的教学就是一种求实,一种学生对知识用于生活的积累的过程。

多角度训练初中学生的语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多角度训练初中学生的语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多角度训练初中学生的语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学语文论文多角度训练初中学生的语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宋发龙(巴东县溪丘湾乡平阳坝初级中学湖北巴东444300)在素质教育中改革创新是根本动力,推进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重中之重。

实施素质教育就要更新教育观念,建筑新的教育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呢?笔者根据自己教学实践谈谈对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

一、质疑探究,通过阅读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精华,拥有创新精神的人必须具备敢于质疑和探究的思维品质。

因为创新的起点是从问题开始的,质疑求异,深入探究是学生求知的体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

很多创新的东西也是通过实践受到启发而产生的。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首先应是对学生质疑精神的培养。

因此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重视启发学生质疑探究,鼓励学生质疑探究,勇于大胆地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探究他人未发现的问题,同时也要指导学生把质疑求知与实践检查相结合。

如:在学生学了郦道元的三峡之后,学生提出瞿塘峡、巫峡、西陵峡、这三峡总长不过二百多公里,而文中却说:“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阕处。

”古今距离相差这么大,为什么?文中说“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又与七百里相矛盾,到底三峡有多长?甚至有的学生提出要实地领略一下三峡现在的雄伟景观。

学了王维的诗《使至塞上》有的学生提出“长河落日圆”,这“长河”指的不应该是黄河。

因为按王维行动路线看,在“大漠”是看不到黄河的等。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质疑,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在学习的实践中解疑释惑,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

此外在质疑解惑中还留给学生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时间,独立思考,从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让他们在实践中寻求答案。

费尔巴哈说的好,“理论所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实践将为你解决。

初中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创新意识

初中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创新意识

试论初中语文教学与学生的创新意识关键词: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0-0048-011.创新意识的含义从创新意识的哲学、心理学理解:从哲学上理解,创新意识就是人改造世界,创造新的物质和精神新产品的自觉主动的觉察活动,它是人的高级主观能动性;它是具有决定性反作用的高级意识活动;它是人类创造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主体的内在动力。

从心理学看:意识是指人的自觉的心理活动,是人凭借语言实现的心理反映,即人对客观现实凭借语言的自觉反映,也就是有意识的反映。

创新意识即应理解为凭借语言的自觉创造的心理活动,或创造新事物的自觉心理活动,或有意识的创造心理活动。

从上述概念来看,心理学和哲学两方面的理解完全可以结合起来,对于中学生的创造活动过程,一方面创新意识是创造活动内在的动力,是创造活动的开始并始终影响着整个创造活动,也是创造活动培养的最高目标;另一方面,创新意识是在创造实践中产生、发展、检验与论证,由实践到意识,又由意识到实践,螺旋上升发展,一直贯穿于发明的全过程。

2.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性时代需要创新意识: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党中央、国务院明确、郑重地把”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写入党的教育方针。

培养学生创造力的教育观已被社会广泛认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是基础、是物质准备,创新意识的培养适应学生创造教育的开展,同时也是创造学理论不应忽视的一个焦点。

3.语文教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途径和方法3.1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教师应该具有敢为人先的胆识和勇气,对约定俗成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敢于持怀疑态度,敢于标新立异,不墨守成规,不迷信权威,只有这样,才能随机应变地进行创造性教学,才能在教学中以创造教育思想为指导,教给学生创造性思维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创造性活动,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2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摘要: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课程越来越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中学语文课程在改革时也要进行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当今社会需要的是全面的创新人才,所以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语文课程上需要教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进步。

关键词: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素质培养前言中学生处于人生学习的重要阶段,所以在进行课程的教学时,教师应该重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尤其是在中学语文课堂上更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应用新的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自主创新能力,最终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培养学生的语文创新能力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创新是一个国家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学生所接受的教育就需要不断的创新,从而提高我国的教育水平,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但是在实际的中学教育中我们不难发现,学校一般都比较重视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语文课堂上总是以教师的讲解为主学生的讨论未为辅,这样就会导致教学课堂气氛的枯燥和乏味,最终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能够发挥学生的独特见解,束缚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所以中学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对学生创新思维额的培养,要尊重学生的见解,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探讨,鼓励学生大胆创新。

1.创新能力培养的方法1.1树立学生创新意识学生在中学语文课堂的教学中应该树立创新意识,敢于提出自己对文章的独特见解。

在长期我国应试教育下,学生为了得到更高的分数而随大流,人云亦云不能够发表自己对一篇文章或者诗词的独特想法,最后使得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逐步下降,进而影响了他们今后创新能力的形成。

所以教师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应该重视对学生交流探讨与合作能力的培养,尊重学生的见解,对于正确的想法教师要予以鼓励,树立他们进行创新的自信心,对于错误的想法教师要予以纠正,并且对他们的大胆想法进行相应的表扬,从而让更多的学生敢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谈谈中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

谈谈中学语文课堂创新教学

谈谈中学语文课堂的创新教学摘要:江泽民同志指出:“要迎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和知识经济迅速兴起的挑战,最重要的是坚持创新。

”创新的关键在教育,教育的关键在教师。

因此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必须拥有一支具备创新能力的现代化教师队伍。

关键词:中学语文创新教育观念方法语文教学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学科。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出能思考会创造的人。

”可见,培养创新意识是开发人的创新潜能、提高创新素质的前提和条件。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中学教师来说,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更新教育观念,变传统教育为创新教育面对迅猛发展的科技潮流,中学语文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势在必行,如果教师仍然以过时的知识、旧的教育方法去指导和教育学生,不仅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还极有可能扼杀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萌芽。

因此,语文教师要冲破传统的教育格式———“教材、粉笔、黑板”,将电教媒体等现代化手段引入课堂,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在教学过程中积极配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模式,挖掘其潜能,以适应个体的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活动是教师与学生的互动过程,师生关系融洽与否,将直接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效率,因为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师生关系的性质在一定的程度上决定着教育的品质。

传统教育下,教师摆出威严的面孔,用命令式、恐吓式的冷冰冰的话语教育学生,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了这种教风,殊不知,越是这样,教学往往适得其反。

学生对教师产生抵触情绪,对学习丧失兴趣,教师的教学效果不能提高。

教师在传授文化知识的同时,要关注学生学习的体验,包括情感体验。

因此,教师要用积极的情感影响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过:“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教师要关心学生,做他们的朋友,与学生站在平等的地位,尝试站在孩子的立场与之交流,增进彼此的距离。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与创新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与创新

的描写 。必将在学生心灵 深处产 生重要影响 。因此 ,我们必须充分运 用这些素材 ,不失时机地进行创新性教育 ,以促进学生创新性 品质 的 发展与形成 。是通过教师榜样 的作用 ,塑造创新性个性品质。教师的 言一行必将对小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 响。教 师在学生心 目中最具感 召力 , 教 师是否具有创新性个性品质 ,将直 接 影 响学生 的创新 性个性 品质 的发展 与形 成 。是 发挥家庭和社 会 的作 用 ,塑造创新性个性品质 。学生创新性个性品质的发展与形成 还与一 定的家庭及社会环境有关
体 的文章 ,这篇文章的主 旨 是什 么?这篇文章好在什么地方?哪些方 面值得借鉴?要有合作 意识 ,在学 习的过程 中,碰到 自己难 以理解 的 疑点或难点要做到不耻下问 , 要善于与 同学和老师进行讨论 与交流 。 要善 于积累学 习方法 ,要 善于把老 师归纳 的方 法记下来 ,并在 自我 阅读和写作实践中去运用。一是综合运用课本 中的创新素材 ,塑造创 新性个性 品质 。教材中 ,关于对 曹冲称象 、司马光砸缸 、伽俐略比萨 斜实验等创新性 “ 事物 ”的描写必将对学生的精神民办产生强烈的震 撼 ;关于对发明家爱迪 生 、 物理学家爱 因斯坦 、音乐家贝多芬、画家 达芬奇和 中国古代科学 家李 时珍 、毕升 、张衡 以及我国现代科 学家李 四光 、茅 以升 、童第周等努力 、 刻苦钻研 、造福人类的 “ 典型事迹 ”
教 育 教 学
浅谈 中学语文教 学与创新
张 岚
( 河北 省 张家 口市 赤城 0)

要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树立创新的教育观念 ,要改变 以往教师满堂
、讲解 ,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方法 ,要突出学生
的主体 地 位 ,要教 会 学生 超 越性 的学 习意 识 ,教 会 学生 探索 ,学 习的 意识 ,要 教会 学 生丰 富积 累 意识 。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曹汉明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曹汉明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曹汉明发表时间:2019-04-18T13:22:30.157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45总第300期作者:曹汉明[导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的重任曹汉明云浮市云安区六都镇佛水小学广东云浮527300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教育承担着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的重任。

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当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尤为重要,这是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一项基本要求。

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中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灵活选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创造机会,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培养学生积极的思维,不断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语文教学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培养语文是一门应用最广泛、最接近生活的基础学科。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语文教学中,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很难达到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只有让学生自主探究和应用知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才能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和发展。

语文教师应如何发展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个问题值得我们去探索和研究。

一、教师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过去的教学观念是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是知识的容器。

学生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围绕教师转,学生只能在教师设好的框框里转,而不能跳出去,跳出去的也要赶紧拉回来;学生不能想自已要想的,不能做自己要做的,不能说自己要说的,也不能提自已要问的问题。

问题的解答一定要符合教师的“标准答案”,学生的思维活动被教师禁锢得死死的,教师怕不能完成教学内容,怕出乱子,长此以往就会磨灭学生的好奇心,磨灭学生的求知欲和想象力。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论文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培养论文

浅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国家兴亡在于教育,教育兴亡在于创新”。

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永恒主题。

也是我们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希望所在。

创新问题的提出,给整个教育改革的发展带来了新一轮的挑战。

把创新问题摆在教育改革的重要位置,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我国多年来教育教学发展的必然选择。

教师应把握住每一次机会,不断转变自己的教育观念,确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探索和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渗透在每一节语文课的教学实践中,使我们的学校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最终能够成为推动民族创新的有用之材。

一、更新观念,转变教师角色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不断创新的历史。

要创新,首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

然而,在长期以来形成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观念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学生充当的是被动参与的角色。

这种教学观念更多的强调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忽视了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这种教学观念最基本的特点是继承性,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

多年来普遍存在着“为应试而教,为应试而学”的倾向,却很少认真地思考过学生是不是在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方面都得到了发展。

这种应试教育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影响着老师们的教学观,也影响着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

二、积极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构筑平等、民主、合作的教学关系(一)建立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是营造创新教学课堂氛围的首要因素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创造能力发展的两个主要条件。

在心理安全和自由的环境中,学生心情轻松愉快,无压抑感,在与周围环境的不断交互作用中,容易形成创新人格。

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就要最大限度地发挥民主教学思想,创设民主、平等、自由、和谐、主动探讨和大胆质疑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较多的“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

在日常教学中,我常常鼓励学生要敢于发表自己独立的见解,不迷信老师和课本,敢于向老师、向课本提出质疑,做一个“开放”型的学生。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摘要:本文谈了语文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的几点认识: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强调个性,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改善语文课堂教学环境,营造学生的创新氛围。

关键词:中学语文创新教育实践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创新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和教育方法,必将给语文教学带来全新的气象和崭新的面貌。

为此,笔者就几年来的实践探索谈几点认识。

一、改变语文课堂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教师处于中心地位,支配地位。

从整个教学的过程来看,课堂教学的组织、调控、反馈、小结,基本按照教师既定方案实施,离开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进程很难推动;从信息来源来看,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形成一条“教参——教师——学生”狭窄的信息渠道;学生既缺乏信息的采集机会,又不能离开教师主动交流;中下等生在讲授法占主导地位的课堂里,常处于“陪坐”状态,就是优等生也只是跟着教师兜圈子,当配角。

“封建家长的‘一言堂’由来已久,教师为中心,一个人说了算的教学模式已经使课堂死气沉沉。

教师总是千方百计把学生引入深层的答案中,容不得不同意见。

”从评价的标准看,也是以教师(或教参)的观点作为衡量尺度,学生有不同观点,也只能统一于“标准答案”之内。

因此,学生在这种课堂里,很难成为起支配作用的主体,也就不可能有主动发展的机会。

要使学生真正起主体作用,就必须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应体现这样一个主导思想,既在教师引导下,能让学生独立完成的,就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独立完成,哪怕是一部分,一点点也好。

要多多激励学生敢想、敢试、敢闯,说真话、说新话,针对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提出新思路和新方法。

要保护学生开拓创新的意识,并在他们独立探求的过程中,辅以教师的点拨、讲评,同学之间的议论、交流,从而深化理解新知,掌握规律,达到学通的目的。

语文教学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最深,更需要改革,要争得学生的主动权也最难;但语文学科的特点,又比较适合于学生自学,真正把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出来,又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

中学语文教学“创新”理念之我见

中学语文教学“创新”理念之我见

础, 遵循 民主性原则 、 启发性 原则 、 探 索性原则 、 灵活性原 则 、 独 创性原则 、 培养非智力 因素原则 , 运用创新教育的观念和理 论指 导教育 , 开展 以创新性学习为主的课堂教学 。 相对于传统的维持
性课堂教学 ,创新性教学更强调培养学生对未来 社会的应 变能
解、 自己的审美情趣 、 自己的教学个性 。
中学语 文教学“ 创新 ” 理念 之我 见
江苏省南通市第三中学初 中语文组 顾雪梅
新课程背景下 ,语文课堂教学 的创新 E l 渐 由理想变为实际 复杂性, 包括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 。 在 尊重教育规律 的前提下擞 操作 , 范例层 出不穷。每一种 创新手段 的出现和实践 都反映 出 育方式要随着时代 的发展 而变化, 要能够与 育教学成果 , 创造性 地将其运用 到教育教学 中, 充分体现 自己的个性特征 、 独到的见解 。 注意延缓判断 , 尊重 事实 ; 善于培养学生 的探 索发现能力 , 重视实践 活动 , 提升创新
意识 。谨慎提问 , 启发思维 , 激发学习潜 能 ; 乐于拓展教学宽度 ,

抛弃前人的努力空谈创新 的偏激和标新立异 , 都 与“ 创新” 相悖 。
“ 创新 ” 与“ 创造 ” “ 革新” 同义。“ 创新 ” 是 相对于 “ 守 旧” 而言 的 , 但“ 创” 与“ 守” 、 “ 新” 与“ 旧” 是继 承与发展 的辩 证关 系。“ 创新 ” 是在“ 守” 的基础上的“ 开创 ” “ 开拓 ” “ 更新” 。
解。
话正是传统教师形象 的生动写照 。但是 ,这样的教师绝对强势
的地位却使得学生失去 了学 习的安全感 、 愉悦感 、 冲动感 。 所以 ,
创新型教师应树立这样 的基本理念 : 做学生学 习和发展的推进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语文教学是中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而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又是当今社会高度重视的一个方面。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本文将就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一、重视语文教学的文学鉴赏能力要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重视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文学作品是人类创造的文化精华,它们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和社会哲理。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富有创新思想和精神的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阅读、分析和鉴赏,感受其中的创新精神,激发他们的想象和创造力。

通过深入理解和研究,学生们可以从中汲取灵感和力量,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培养自己的创新思维。

二、注重语文教学的创作能力培养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创作是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一种方式,也是人类创新精神的重要体现。

语文教学可以以写作、演讲、朗诵等形式,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活动。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文学作品和题材,让学生进行文学创作,如小说、诗歌、散文等,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演讲和朗诵活动,让学生通过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思维。

三、倡导语文教学的批判性思维在语文教学中,要倡导学生形成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语文课堂上,可以引导学生对文学作品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分析,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和评价作品,形成自己的独立见解。

可以组织一些讨论和辩论活动,让学生在交流和碰撞中形成自己的认识和观点。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使他们在理解和创造中保持开放的心态和积极的创新精神。

四、开展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跨学科融合要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也是非常重要的。

语文教学在整个中学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它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可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的全面发展。

语文教学可以与数学、物理、化学等自然科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在文学作品中感受科学的力量和魅力,学习科学的方法和思维。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语文教学是中学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成为了当前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方法和途径。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阅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广泛的阅读,学生能够拓展视野、开阔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阅读的指导和培养,引导学生多读好书,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从而为学生的创新提供丰富的思想营养。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

批判思维是创新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备了辨别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生才能够进行创新思维。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引导他们学会自主思考,学会质疑和分析,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为他们的创新提供坚实的思想基础。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审美情趣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只有具备了对美的感知和欣赏能力,学生才能够在创新中追求更高的境界。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多引导他们欣赏优秀的文学作品,培养他们对美的感知能力,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

语文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兴趣,才能够在学习中不断追求创新。

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和途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语文教学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他们的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审美情趣以及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只有在这样一个全面的教育环境中,学生才能够在语文学习中不断追求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希望在未来的语文教学中,能够更加重视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

浅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中学语文教学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而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已经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引导他们走出“死记硬背”的学习方式,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校园文化等方面谈一谈中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在教学内容上,中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传统的教学内容往往注重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死记硬背,而忽略了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富有启发性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维的跳跃和联想,开拓他们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教学古诗文的时候,可以引导学生对诗文中的意象进行解读和延伸,或者让学生根据古诗文的题材进行创作,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作能力。

在教学方法上,中学语文教学也应该注重引导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和创新实践。

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讨论、研究、实验等,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索。

在教学一些经典文学作品的时候,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通过交流和碰撞思想,拓展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外时间进行一些创新实践活动,如写作比赛、朗诵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校园文化也是中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环节。

学校可以通过一些文化活动和创新项目,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潜能。

可以举办一些征文比赛、诗歌朗诵比赛、文学作品创作比赛等,让学生在比赛中展现自己的才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作能力。

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创新课程,如写作课、表达课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创新学习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语文教学关注创新精神
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

”学校教育最终要通过塑造和改变每一个学生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来服务于社会和个人。

”这是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观点。

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要着力促进学生和谐地、有个性地发展。

要通过教育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使学生学习的性质由传授性、传承性转变为探索性、创新性。

今后的教育活动要以新教材为载体,引领学生创造性地、生动活泼地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现就语文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结合本人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体会。

1.学生发展观能引导我们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真诚关注”自己的学生”
促进学生和谐地,有个性地发展,我把它简称为学生发展观。

当前通过课程结构调整,让学生和谐地、有个性地发展已成为新课程体系明确追求的目标。

这个观点可能每个教师都能讲,或者时常见诸教学计划、总.结等材料之中。

但很多时候这仅仪作为一个观点被引用,而没有作为一种理念融人我们的血液,引领我们的教育教学过程。

对我们教师来讲,在教育教学的任何一环不真诚地关注自己的学生,把学生发展作为”指南针”,都可能迷失方向,甚至误入歧途。

例如教学设计环节如果心中没有渴望阳光雨露的眼神,没有以学生的发展为指针,教师就会要么抄袭教案,”剪辑”教案,要么挖空心思搭花架子,设计表演课。

这种设计的效果可想而知。

语文出版社编写的九年级上《语文》教材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

部分安排内容为”献给教师节的一份特殊礼物”,要求学生分小组合作调查教师的一天或一年的生活,形成调查报告。

许多一线教师.尤其是农村学校的教师。

往往首先看到这个活动在操作上有一定难度,然后又揣摩好像它不会在考试当中表现出很明显的实效。

于是就干脆将其删除。

这样恰恰忽略了它正是发展学生合作、探究能力,训练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的宝贵机会。

究其根源就在于心中没有学生的发展。

面对教材和其他丰富的教育教学资源,哪些一定要先用,哪些可以放手让学生去做,一声要根据学生备方面素质的基础和发展需要来确定。

2.开发语文的隐性资源
语文离不开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

语文学习,有教材安排的显性课程,更重要的是生活中蕴藏的”隐性资源”,即对学生的知识、情感等发生潜移默化作用的一些环境语文。

如校园文化、人际交往、美丽的大自然等。

我们语文教师除了教好显性课程外,还要致力于创设、开发隐性资源,搭建好两种资源的桥梁,形成语文教育的合力。

教育者要努力为学生创设隐性资源。

我们学校的文化建设就是这方面的典范。

如教学楼东侧的大幅标语:你彬彬有礼、轻声漫步在校园里的高雅举止,不仅是对知识科学的崇尚与尊重,更显示出你良好的人为修养和高尚品质。

这充满脉脉人文关怀和诗化的语言,使学生的思想与行为,潜移默化中受到了浸染与矫正。

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应该经常到知识的最初源泉--自然界里
去、生活里去。

”这在启示我们要教会孩子们自觉发现生话中的隐性资源。

为此,他敢于领着孩子们做一年的环球旅行去认识”祖国”。

一次作文课.孩于们思维迟钝,迟迟不肯落笔,我就带领孩子们来到户外,去读大自然的书页。

孩子们用身体和心灵去感受阳光的煦暖、小草的萌发,生动的天籁、颤抖的露珠。

他们惊异地发现,在平日里熟视无睹、充耳不闻的东西,竟如此鲜明。

于是,孩子们就开始描绘美景、编写故事了。

你可以想象,孩子们的词语是多么生动,思想是多么鲜明。

大自然中的语文资源竟如此丰富,它们对孩子们的思想、心灵起着多么重要的润泽啊!
3.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创新能力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电脑深入了我们的学习生活。

互联网络包罗万象,溶”上下千年”于”分秒瞬间”;化”纵横万里”于”咫尺之间”。

传统单调的课堂一下子变得有生动有趣了。

学生们走进了多媒体教室,尝到了课件教学的甜头。

多媒体教学容量大,效率高,很容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彩的画面、迷人的背景、亮丽的色彩、奇妙的图形动画、清晰的教学流程、新奇的拓展延伸,都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对知识的探究与创新,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

随着网络化教学的兴起,网络资源的共享,学生创新学习的范围直接扩大到了课堂教学(四十五分钟)之外,学生能自主地利用互联网搜索相关知识资料;能灵活地借助各种教育资源进行互动学习。

网络化教学的合理利用让学生爱创、乐创,变成勇于创新的一代新人。

4.师生配合,共同完成教学
针对教师教学满堂灌的影响,教师要自己努力走出这个模式并且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

我们的语文课堂不应该只是教师的一味讲,还应该给予学生充分参与的机会。

讲台或者课堂就是一个大舞台,教师和学生都是其中的参演者,那么就应该双方互相配合,才能最终完成教学。

在这个舞台之中真正的主角应该是学生,教师只是一个站在台子边缘的导演。

教师要充分信任学生,给予学生自信来展示他们的才华。

我曾经尝试让学生来讲台之上代替教师讲十分钟的课程。

最初我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害怕这十分钟被浪费了,甚至还担心学生根本不可能讲出什么东西来。

但是学生在十分钟里的表现十分出色,完全超乎我的想象。

所以我们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绝对是可行的,并且能在教学中起到非常好的促进作用。

初中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时刻满足学习的成就感和成功欲望,而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就能很好地满足他们这个心理阶段的需求。

一些成功展示自己才华或者展示潜能的学生在其后的语文学习中一直保持着浓厚
的学习情趣。

就像叶圣陶先生所说,教师不过是一个知识的串讲者。

而教师如果想成为一个成功的知识串讲者必须给予学生信任和鼓励,通过唤醒或者激发学生潜能来完成教学任务和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