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好与随风阅读答案-word范文 (20页)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6小题每题3分共计18分)1.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运用错误的一项是()A.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B. 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C. 我犹豫不决直到其他孩子都爬到了上面这才开始满头大汗浑身发抖地往上爬D. 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答案】C【解析】2.下列句子中画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谁见过顽石发芽?谁见过石头拔节?昆明石林如此巧夺天工的自然奇观真是令人叹为观止B. 南海可燃冰的成功开采意味着中国在清洁能源开发领域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C. 在创建文明城市的过程中依然存在乱涂乱画、乱扔垃圾等现象对此我们不能熟视无睹D. 耶鲁大学毕业的秦玥飞毅然回国担任大学生村官六年来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成了当地家喻户晓的人物【答案】A【解析】A.巧夺天工精巧的人工胜过天然形容技艺极其精巧用在此处对象错误B.前所未有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C.熟视无睹虽然经常看见还跟没看见一样指对应该关心的事物漠不关心D.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知道故选A3.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革命的火种永远不会熄灭!B. 他独住一处无忧无虑自作自受C. 被痛击的敌人蜷缩在地上哀号着D. 他不停地把手攥紧又松开一边又喃喃自语【答案】B【解析】A项熄灭停止燃烧灭符合语境使用正确B项自作自受自己做了错事自己承受不好的后果不合语境使用错误C项蜷缩蜷曲而收缩符合语境使用正确D项喃喃自语小声地自己跟自己说话符合语境使用正确故选B4.依次填入文段中横线处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你懂得欣赏一棵树吗________苦难的人________”老者缓缓地说________“对于周遭的环境树是全面接受的它接纳阳光也包容风雨________它等待白天也守候黑夜正是这种全面的接受才使它更茁壮、伟岸呀!”A.B. ?C. ?D.【答案】B【解析】倒装问即是主谓倒装的疑问句问号仍应该用在句末谓语后一般用逗号所以第一个空应填逗号第二个空应填问号“某某说”在中间应用逗号第三个空应填逗号第四个空前后两句话是并列关系应填分号故选B5.作者朱自清是怎样以“背影”为线索组织材料和安排文章结构的?正确的理解是()A. 开头设疑详写背影中间叙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抒怀照应背影B. 开头设疑点出背影中间叙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抒怀照应背影C. 开头设疑点出背影中间叙事详写背影望父买橘刻画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抒怀照应背影D. 开头设疑点出背影中间叙事引出背影望父买橘略写背影父子分手惜别背影结尾抒怀照应背影【答案】C【解析】A项“开头设疑详写背影”错误应为开头设疑点出背影B项“中间叙事引出背影”错误应为中间叙事详写背影D项“望父买橘略写背影”错误应为望父买橘刻画背影故选C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最苦与最乐》作者梁启超字卓如号任公其著作大多收在《饮冰室合集》中它的体裁是议论文B. 贾平凹在《一棵小桃树》中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表达了人们面对挫折和磨难只要不屈不挠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的深刻感悟C. 普希金俄国诗人代表诗作有《自由颂》《致恰达耶夫》《致大海》他的创作对俄国文学和语言的发展影响很大D. 杜甫的《望岳》一诗中“岱宗”指的是泰山他的诗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被后人称作“诗仙”【答案】D【解析】D项“诗仙”是李白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3分共计9分)7.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衰草连天________鬓毛衰________翘尾巴________连翘________观测________道观________【答案】shuāi, cuī, qiào, qiáo, guān, guàn【解析】shuāi cuīqiào qiáoguān guàn8.试解释词语的含义炽热 ________猝 ________窒息 ________吹嘘 ________筋疲力尽 ________和颜悦色 ________小心翼翼 ________【答案】温度高极热 , 突然, 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 夸张地宣扬 , 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 , 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 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解析】(1)温度高极热(2)突然(3)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4)夸张地宣扬(5)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6)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7)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9.名著导读(1)《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傅聪、________(姓名)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1954年至1966年六月(2)《傅雷家书》主要讲的是________(3)在《水浒传》中高太尉设下借刀杀人计让林冲误入白虎堂陷入绝境逼上梁山《三国演义》中 ________(人名)巧施此计利用________(人名)盗书借曹操之手杀了蔡瑁、张允【答案】图片加载失败请稍后再试或联系QQ 713000522!【解析】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中外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死记硬背作者名字、书名及书中的重要人物的名字此题考查的是与《傅雷家书》《三国演义》等有关的文学常识(1)《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2)主要讲的是如何教育孩子的问题信中的内容除了生活琐事之外更多的是谈论艺术与人生灌输一个艺术家应有的高尚情操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 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3)《三国演义》中周瑜巧施此计利用蒋干盗书借曹操之手杀了蔡瑁、张允这个故事发生在三国赤壁大战前夕曹操亲率百万大军驻扎在长江北岸意欲横渡长江直下东吴东吴都督周瑜也带兵与曹军隔江对峙双方剑拔弩张曹操手下的谋士蒋干因自幼和周瑜同窗读书便向曹操毛遂自荐要过江到东吴去作说客劝降周瑜结果周瑜设下计策令蒋干盗得假冒曹操水军都督蔡瑁、张允写给周瑜的降书蒋干献书曹操令斩了蔡瑁、张允后来蒋干盗书用来比喻中别人的反间计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0.(1)选文第一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有何作用?10.(2)选文第二段中引述传说有什么作用?10.(3)赏析选文第三段中的“卖弄”一词10.(4)有人说选文最后一段写拍照、摔跤、受伤的细节显得多余可以删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明理由10.(5)你知道长江边上有哪些著名的旅游景点吗?请写出两个【答案】(1)主要叙写“我”在各拉丹冬的身体状况用“我”在各拉丹冬出现各种不良反应来衬托这里隆冬时节天气严寒以及海拔高的特点【解析】(1)内容概括依据“主要人物在什么时间什么情形下做什么事(或说什么话)” 本文写的是作者在各拉丹冬的身体状况作用要考虑到语段在文章位置上的意义语段正好是文章的开头所以就有引出下文的作用并且用作者的不良反应来衬托这里隆冬时节天气严寒以及海拔高的特点【答案】(2)为文章增添神秘色彩使天气转晴及“我”摔跤的现象显得迷离有趣为后文摔跤受伤埋下伏笔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让读者好奇作者“领教”了什么【解析】(2)第二段的传说“各拉丹冬是男性神据说这方圣地并不欢迎女人不久它便让我领教了一番” 需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本段的引用在内容上使导演的粗话让天气转晴及后文“我”摔跤受伤显得迷离有趣在结构上为后文摔跤受伤埋下伏笔另外从阅读效果上来看也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答案】(3)“卖弄”一词在这里贬词褒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造物主的创造力超出人的想象高高在上无所不能【解析】(3)了解词语的本义和基本义能够根据语境推断词语的含义意思表达正确即可“卖弄”本义指恃恩弄权或夸耀、显露本事贬义语境义贬词褒用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自然赋予人的情态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造物主的创造力超出人的想象高高在上和无所不能【答案】(4)不同意写用新相机退后拍照是为了显出完整的冰山之大之壮观写摔了一跤受伤是为了说明冰河的坚硬并且照应前面引述的传说这些都从侧面表现了各拉丹冬的条件恶劣景观壮美让人叹服畏惧【解析】(4)首先明确自己的观点然后从语段的内容、对主旨的表达以及文章结构的照应的角度进行分析用新相机退后拍照是为了显出完整的冰山之大之壮观从侧面表现了各拉丹冬的条件恶劣但景观壮美让人叹服畏惧摔跤的情节也照应了前文所述传说【答案】(5)示例长江三峡、虎跳峡、岳阳楼、鹤雀楼等【解析】(5)作答本题时可根据自己的学习积累平时注意多留意有关地理名胜的常识。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1.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法布尔笔下的杨柳天牛像个吝啬鬼身穿一件似乎“缺了布料”的短身燕尾礼服B. 王树增的《长征》是红军长征70年以来第一部用纪实方式全面反映长征的文学作品C. 《飞向太空港》全景式书写再现了中国运载火箭首次成功发射国外商业卫星的全过程D. 法布尔经常把昆虫装在木盒里浸在酒精里观察并思考昆虫器官的功能【答案】D【解析】D项“经常把昆虫装在木盒里浸在酒精里观察”有误法布尔研究昆虫的行为时主要采用了科学探究的观察法没有改变昆虫的生活环境也没对昆虫施加任何影响2.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野望》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中颔联、颈联描绘了一幅“山野秋日晚景图”B. 《记承天寺夜游》作者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C. “记”和“书”都属于古代“散文”的范畴大多以记叙为主兼有议论、抒情D. 刘桢字公干西汉名士他的文学成就主要表现于诗歌特别是五言诗创作方面【答案】D【解析】D项刘桢是东汉名士3.下列属于生动说明的句子是()A. 苏州各个园林在不同之中有个共同点似乎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C. 池沼里养着金鱼和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和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 又是入画的一景B. 苏州园林里的门和窗图案设计和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别具匠心D. 梁和柱子以及门窗栏杆大多漆广漆那是不刺眼的颜色【答案】C【解析】ABD三项都是平实说明, C项运用了引用的修辞手法,是胜动说明4.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作品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爱莲说》中的“说” 是古代的一种抒情文体抒发的是作者对于莲的赞美之情B. 《回忆鲁迅先生》作者是萧红本文以女性特有的笔触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刻画了一个很生活化的鲁迅形象C.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赞扬了了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贵品德D. 《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是“诺第留斯号”的灵魂【答案】A【解析】A.“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是论说喜爱莲花的道理故选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3分共计6分)5.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雅舍”最宜月夜——地势较高得月较先看山头吐月红盘乍涌一shà间清光四射天空皎洁四野无声微闻犬吠坐客无不\underset\cdot悄然!①shà________②悄________【答案】霎, qiǎo【解析】“一霎间” 指一会儿形容时间极短“悄然” 形容寂静无声注意“霎”的写法和“悄”的读音6.结合语境在横线上填入最恰当的词语汴河是当时南北交通的孔道也是北宋王朝国家漕运的枢纽巨大的漕船舳舻相接忙碌的船工从停泊在河边的粮船上卸下沉重的粮包纤夫们拖着船逆水行驶一片繁忙景象汴河上有一座规模宏敞的拱桥其桥无柱以巨木虚架而成结构精美宛如飞虹桥的两端紧连着街市车水马龙热闹非凡一艘准备驶过拱桥的巨大漕船的细节描绘一直为人们所________(称述/称道/歌颂)船正在放倒桅杆准备过桥船夫们呼唤叫喊握篙盘索桥上呼应相接岸边挥臂助阵过往行人聚集在桥头围观而那些赶脚、推车、挑担的人们却无暇一顾这紧张的一幕成为全画的一个高潮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在高大雄伟的城楼两侧街道_______(纵横/杂乱/连横)房屋林立茶坊、酒肆、脚店、肉铺、寺观、公厕等一应俱全各类店铺经营着罗锦布匹、沉檀香料、香烛纸马另有医药门诊、大车修理、看相算命、修面整容应有尽有街上行人摩肩接踵络绎不绝士农工商男女老少各行各业 _________(无所不备/五脏俱全/无所不至)【答案】称道, 纵横, 无所不备【解析】①称述指述说、叙述称道指赞扬某事物并说的头头是道歌颂歌咏、颂扬(某一事物)根据语境应选择“称道”②纵横竖和横互相交错奔放自如、笔意纵横奔驰无阻、纵横四海放肆无所顾忌合纵连横杂乱指东西多而繁杂凌乱不堪连横战国时期的外交策略出自“诸子百家”中的纵横家与“合纵”对应是张仪提出的外交策略也用来泛指结盟根据语境应选择“纵横”③无所不备指没有什么不具备的五脏俱全比喻事物的体积或规模虽小具备的内容却很齐全无所不至指没有什么不去做也指无处不到还指没有什么没做到根据语境应选择“无所不备”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7.(1)解释下列句中画线词语①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 ________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霏 ________③太守谓谁谓 ________④四时之景之 ________⑤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幸 ________7.(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②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7.(3)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②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7.(4)从《醉翁亭记》中你能体会出作者的一种高尚情怀这种情怀可以用《丰乐亭记》中的四个字加以概括 ________7.(5)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简要谈谈作者思想性格的特点【答案】(1)①茂盛的样子, ②弥漫的云气, ③为是, ④的, ⑤庆幸【解析】(1)①句意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蔚然茂盛的样子②句意至于太阳升起树林里的雾气散开霏弥漫的云气③句意太守是谁呢?谓为是④句意四季的风光之的⑤句意又庆幸遇到民众为那年谷物的丰收成熟而高兴幸庆幸【答案】(2)①太守和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②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喜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解析】(2)①饮饮酒辄就译为太守和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②僻僻静安闲安恬闲适译为喜欢这地方僻静而政事简单又喜爱它的风俗安恬闲适【答案】(3)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②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解析】(3)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就本题而言“若夫”“然而”属于句首标志词其后需要断开然后要注意主谓之间的停顿故句子节奏划分为①若夫/日出/而林霏开②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答案】(4)与民共乐【解析】(4)《醉翁亭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秀丽的自然风光以及对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结合【甲】文中“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分析可知这种情怀可以用《丰乐亭记》中的“与民共乐”加以概括【答案】(5)有与民同乐、乐民之乐的政治情怀以及尽情山水的情趣【解析】(5)【甲】【乙】两文均为作者贬官滁州时所作志趣情感一致在描绘山川景美之余还都描绘了一幅官民同游的风俗画面都表现了“与民同乐”的主旨体现了作者尽情山水的情趣结合文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以与民共乐”分析作答即可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8.(1)“单车欲问边”中的“单”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8.(2)颔联“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耐人寻味请从修辞的角度作简要赏析【答案】“单”字写轻车简从流露出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失意【解析】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字词理解单车一辆车这里形容轻车简从出塞宣慰并任河西节度使判官这首诗即作于此次出塞途中、孤独之情【答案】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征蓬”“归雁”自比表达了思乡的情怀译文轻车简从将要去慰问边关路经的属国已过居延北归大雁正翱翔云天黄河边上落日浑圆到萧关时遇到侦察骑兵告诉我都护已经到燕然【解析】本题考查从修辞的角度赏析重点句子解答此题首先要明确诗句的意思注意重点的诗句中往往蕴含着作者的情感像北归大雁飞入胡人的云天” 抒写了诗人漂泊感受也透露了被排挤出朝廷内心的激愤和抑郁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9.(1)选文围绕“竹林”写了哪些事来表现“母亲”对“我们”的爱?请简要概括①许多年前②三年前③今年谷雨后9.(2)选文第③段、第⑤段都写了母亲说“灶堂火”笑得很旺这样写有何好处?9.(3)品读第⑤段、第⑩段中A、B两处的画线句进行赏析式批注9.(4)“竹笋能食竹竿善用” 除此以外作者还赋予了“竹”哪些内涵?【答案】(1)①母亲采竹笋盼“我们”回家给“我们”做美味笋片②老把竹影看成回家的孩子③为“我”辛苦地寻竹笋砍竹竿做挂衣竿【解析】(1)解答本题要围绕“竹林” 侧重“母亲” 按照时间提示扣住关键词句第③段有“许多年了”“采撷竹笋”“母亲像翻晒衣物一样伺弄着那些笋片”等关键词句第④段有“三年前母亲生了场大病”“老是把那片竹子的影子看成了回家的孩子们”等关键句第⑤段有“今年谷雨后”“又砍下了一根高高的竹子……你回去可以架在阳台上挂衣服”等关键句据此可提炼事件【答案】(2)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更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对孩子回家的热切盼望和愿望成真后的快乐心情结构上也形成了前后的对应【解析】(2)梳理内容可知这两段都写到了母亲等候孩子归来、兴奋异常的状态母亲其实是表达她愉快享受的心情写法上一构成照应二运用拟人写出了母亲对孩子回家的热切盼望和愿望成真后的快乐【答案】(3)A处运用动作描写写出了母亲动作之“快” 表现了母亲见到儿子时的激动和兴奋B处运用比拟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爱是与日俱增的这一特点【解析】(3)从第⑤段“一跳一跳”“跑”“跨”等词语看该处用了动作描写表现了母亲见到儿子时的激动和兴奋第⑩段“爱慢慢地长成竹子慢慢地长成竹阴”是一个过程运用比拟把母亲对“我们”的爱比成竹子的生长过程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母亲对孩子的爱与日俱增、为孩子们提供庇护的特点【答案】(4)竹是“我们”亲情的纽带和载体也是儿女成长的见证(或竹笋是母亲让我们回家的借口笋片成了我们咀嚼乡情的依托小竹笋长成竹子长成竹影我们在母亲的养育下也长大了)【解析】(4)从子女和母亲的关系看可得知竹是“我们”亲情的纽带和载体从竹子和子女的成长经历思考可得知竹子是“我们”成长的见证者最后一段是对全文的总结提到“亲情”和“成长”两个关键词梳理全文内容理清脉络即可得出答案10.(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故事情节10.(2)根据要求赏析句子①我常常看不透爷爷在想些什么他仅仅是在想着某些事、抿着嘴站成了一尊古老的石雕(从修辞角度赏析句子)②奶奶扫视着混杂作品、颜料和过期三明治的画室绷紧了下巴并非出于厌恶而是真正的疑惑“为什么会有人一整天闷声不响埋头忙活这些画?”(画线词有什么表达效果)10.(3)文中多次提到“爷爷是个艺术家” 又补充“他认为” 读过文章你认为爷爷是不是艺术家呢?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10.(4)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点并结合内容简要分析【答案】(1)受一位艺术家的影响爷爷立志要完成一幅画作虽画技不高但却孜孜不倦坚持创作作品完成后爷爷希望作品能够出售被别人读懂但一直无人问津后来“我”用自己的积蓄买来爷爷的画作以此方式表达对爷爷的爱从而引发了感慨【解析】(1)根据“人+事+结果”的基本模式结合题意作答要注意一定要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并且关注到“我”的感慨【答案】(2)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把沉思的爷爷比作一尊古老的石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爷爷创作时的专注与沉思②“绷紧”写出了奶奶对爷爷疯狂创作的不解侧面突出爷爷对绘画的热爱与专注【解析】(2)第①题明确要求从修辞的角度对句子进行赏析这里把站着的爷爷比作石雕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爷爷创作时沉思的专注第②题“绷紧” 一方面要掌握词语本义同时结合具体语境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奶奶不理解爷爷的行为尤其看到画室的环境时更加困惑这也从侧面衬托了爷爷创作的用心、专注【答案】(3)示例我认为爷爷是个艺术家①爷爷是个坚守梦想为梦想不懈努力的人为了寻找灵感爷爷不停地跑画展为了完成作品爷爷整天泡在画室②爷爷是个对美有独特见解能用作品传递感情渴望作品被人理解的人爷爷的作品《荷花》表现了他对美的独特见解画作寄托了他的情感希望售出被别人理解爷爷具备了艺术家的特质所以我认为爷爷是个艺术家【解析】(3)辨析爷爷的性格特点与艺术家是否吻合需要把握作者的感情主基调——对爷爷的赞颂因此要明确“爷爷是个艺术家” 然后结合上下文内容从最能够表现人物形象的情节、描写中概括人物形象特点第二段中“爷爷宣布要完成代表他艺术巅峰的一幅作品” 大有英雄气概可以感受到爷爷的雄心壮志第三段“穿过炽热上海的大街小巷尝试着临摹各式各样的东西” 可见爷爷为理想勇于付出不惧辛苦“爷爷总说美是多元的” 可见他有自己的审美观根据上述提示概括时语言精准表现出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然后再结合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即可【答案】(4)示例①表现了坚守梦想不懈努力的主题为了创作爷爷不停地跑画展寻找灵感不停思考创作整日泡在画室不分昼夜完成画作《荷花》②表现了浓浓的亲情这一主题“我”跟着爷爷去各种画展陪着爷爷创作为宽慰爷爷买走爷爷画作③表现了对尚未被人认可但依然怀揣梦想、艰苦创作的艺术家的同情与敬佩【解析】(4)本文的主题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如坚守梦想、不懈努力表现浓浓的亲情表现对怀揣梦想、艰苦创作的艺术家的同情与敬佩这一点从最后一段作者饱含深情的议论中可以看出艺术不仅仅是技术更在于情感的表达等六、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1)【任务一】跟法布尔学探究请给书中的昆虫找到合适的习性再总结法布尔的科学研究方法昆虫名称小甲虫①_______________ 螳螂②_______________昆虫习性 A.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B.为后代做出无私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C.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D.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总结法布尔能真实地展现昆虫的生活情景他的科学研究方法是③_______________ 11.(2)【任务二】跟法布尔学发现请与小海共同完成阅读鉴赏A段我家园子里种着几棵松树每年松毛虫都会盘踞在松树上几乎把松树针叶都吃光为了保护松树每年冬天我不得不用长叉子把虫窠捣毁贪吃的松毛虫呀不要怪我不客气是因为你太放肆了我不赶走你你就要扰乱我的生活害得我听不到松树在风中低吟了不过我突然对你来了兴趣所以我们来订个契约你花上一两年或者更多的时间把你的一生经历告诉我直到我知道你的全部故事为止而我在此期间绝不打扰你任凭你占树为王B段松毛虫的信条是“虫虫为我我为虫虫” 不管是在自己窠里还是在别的虫子窠里每条松毛虫都竭尽全力吐丝织壁把窠织得更大更厚……松毛虫排成一队一条条首尾相接就像一条长长的绳子在前面开路的松毛虫随心所欲地爬行爬出一条弯弯曲曲的路线后面的松毛虫则老老实实地循着这条路线前进古希腊人排着长队去德墨忒耳(希腊神话中司掌农业的谷物女神)神庙朝觐(指宗教徒朝拜圣地或圣像觐 jìn)他们的队形也没有松毛虫这么整齐C段先讲松毛虫的卵八月头半个月如果观察松树枝端一定可以看到深绿色的松针中到处点缀着白色的小圆柱每个小圆柱就是一个松毛虫母亲生产的一串卵……小圆柱上面起着一层层鳞片似的东西这些鳞片像天鹅绒一样软细细密密地像瓦片一样盖在圆柱上做成屋顶保护圆柱里的卵没有一滴露水能渗进去这种柔软的绒毛是哪里来的呢?是松毛虫母亲一根根铺上去的它为孩子牺牲了自己身上的一部分毛用自己的毛给卵做了一件温暖的外套(选自法布尔《昆虫记》有删改)小海想用圈点批注法阅读请帮助他圈点的段落是_______________段批注是 _______________11.(3)【任务三】跟法布尔学智慧小海用思维导图探究“松毛虫”的习性及收获的启示【答案】(1)①B, ②C, ③野外观察和实验【解析】(1)根据名著阅读积累可知“在地下‘潜伏’四年才能钻出地面”的是蝉“为后代做出无私奉献为儿女操碎了心”的是小甲虫“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的是螳螂“精确地‘剪’下大小适当的圆叶片来做巢穴的盖子”的是切叶蜂因此第①空填写B 第②空填写C 在法布尔那个时代一般昆虫学家的研究是把昆虫装在木盒里浸在酒精里睁大眼睛观察昆虫的触角、上颚、翅膀、足等极少去思考这些器官的功能不重视研究昆虫的本能与习性法布尔一反常规用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据此可理解作答【答案】(2)A段示例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将松毛虫当作人来写体现了法布尔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对待生命及科学探索的精神语言风趣幽默、亲切自然B段示例引用了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来说明松毛虫排队很整齐更具说服力C段示例连续运用了两次比喻将鳞片比作了天鹅绒和瓦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鳞片的形态特征表现了鳞片的多、柔软和密集【解析】(2)解答时可以结合选段内容从修辞手法、语言风格等角度进行批注如A段“贪吃的松毛虫呀不要怪我不客气是因为你太放肆了”“把你的一生经历告诉我”等内容将松毛虫当作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体现了法布尔以尊重平等的态度对待生命及科学探索的精神“不要怪我不客气”“害得我听不到松树在风中低吟了”“任凭你占树为王”等内容语言风趣幽默、亲切自然如B段“古希腊人排着长队去德墨忒耳(希腊神话中司掌农业的谷物女神)神庙朝觐(指宗教徒朝拜圣地或圣像觐 jìn)他们的队形也没有松毛虫这么整齐” 引用了古希腊神话中的人物来说明松毛虫排队很整齐更具说服力如C段“这些鳞片像天鹅绒一样软细细密密地像瓦片一样盖在圆柱上” 运用了两次比喻将鳞片比作天鹅绒和瓦片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鳞片的形态特征表现了鳞片的多、柔软和密集据此分析作答即可【答案】(3)①喜好吃松针, ②松毛虫的信条是“虫虫为我我为虫虫” (或每条松毛虫都竭尽全力), ③伟大的母爱, ④示例全身心投入就可能拥有惊人的成就(或发挥集体的智慧互相帮助一个人善于奉献才能获得更多的回报我们要懂得感恩)【解析】(3)①A段中的“贪吃的松毛虫呀不要怪我不客气是因为你太放肆了”表现的是松毛虫喜好吃松针的习性②B段中的“松毛虫的信条是‘虫虫为我我为虫虫’”“每条松毛虫都竭尽全力”体现了松毛虫的无私奉献③C段中的“这种柔软的绒毛是哪里来的呢?是松毛虫母亲一根根铺上去的它为孩子牺牲了自己身上的一部分毛用自己的毛给卵做了一件温暖的外套”体现了松毛虫伟大的母爱④可以结合松毛虫的生活习性谈谈自己得到的启示如从“松毛虫的信条是‘虫虫为我我为虫虫’ 不管是在自己窠里还是在别的虫子窠里每条松毛虫都竭尽全力吐丝织壁把窠织得更大更厚”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全身心投入就可能拥有惊人的成就发挥集体的智慧互相帮助一个人善于奉献才能获得更多的回报从“这种柔软的绒毛是哪里来的呢?是松毛虫母亲一根根铺上去的它为孩子牺牲了自己身上的一部分毛用自己的毛给卵做了一件温暖的外套”中可以得到的启示是我们要懂得感恩言之成理即可。
(word完整版)高中语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共20分)干渴的村庄①村庄的干渴是近几年的事。
那些年,雨和童年一样率性,杂草一样茂密,无拘无束,犹如一个无人看管、喜欢疯跑的孩子,把一年四季和村庄穿了个透。
对于村庄,雨是一个熟人,用多种不同的步伐量过村庄的大小高矮,量过无数的牛蹄踏在村庄横截面上的深度。
②从村庄到田野,一场雨的距离既是漫长的,也是短暂的,它可能会耗费一个人一生的时光,也可能是瞬息的景致。
村里许多人的时光都是消耗在这段路上,按说这并不是一条十分艰难的道路,可他们的鞋烂了一双又一双,身体矮了一截又一截。
它先是一点一点下在他们最外在的身体上,再下在他们有些皱褶的生活里,最后就完全打湿了他们的生命。
③在我的记忆里,雨总是等不及我走到一棵树下,或附近的一个檐下,就唰唰地落下来。
有时候在树下等久了,还不见停,就只好冒雨往回跑,在路过藕地时,顺手析一枝藕叶顶在头上,这样,雨不至于完全打湿一个人的童年,总有一些地方和时光可以躲避。
下雨时,我常把书藏在怀里,双臂抱紧,即使雨弄湿了胸衣和手臂,可怀里的书总是干干的,这多少会让我有一些小小的慰藉:梦想总是在一个温暖处。
④春天的雨是村庄最欣喜的事,干了一冬的村子会因一场春雨的到来而含情脉脉,油菜像小姑娘一样,水盈盈地在春风里摇曳,胡豆花幽灵般的小眼睛在滴溜滴溜地转,那些小动物们和人一样,跑到小雨里,让雨水落在身上和脸上,享受着第一场春雨的温润。
乡村父亲们的脸,在这时开始变得柔和,也许春雨洗净了他们内心的忧郁。
⑤在我离开的这些年,村庄的水分越来越少了,我看到一位母亲失去了往日丰润的表情。
我甚至不明白,那些年,村庄像针管一样饱满的水分都去了哪里。
它将一个村庄遗忘了吗?将那些在它的深处隐瞒的小路和在它的怀里生长的植物们都忘了吗?将一些反复踩踏过的童年也忘了?那些与它终日厮磨的乡村泥孩子呢?⑥那些知道村庄每一个细节的雨,在我离开村庄的那些年,慢慢地少了,薄了,它覆盖的面积越来越窄,下的深度也越来越浅了。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九年级上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下列句子中存在错别字的一项是()A.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粱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B.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C.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那么一股劲!D. 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翰旋着的情事倒是一路数着牵牛织女星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答案】D【解析】D项“翰旋”应写作“斡旋”2.下列句子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朱自清《春》中“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一句运用了虚写的手法B. 《故乡》中的闰土代表了中国封建农村因贫穷、落后的生活重压而变得麻木、愚昧的农民形象C. “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这句话运用了抒情的表达方式D. 剧本必须有集中、尖锐的矛盾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戏【答案】C【解析】C.“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这句话运用了议论的表达方式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吕氏春秋》又称《吕览》先秦杂家代表著作战国末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而成全书二十六卷共一百六十篇B.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代表作有诗集《女神》《星空》历史剧《屈原》《虎符》《棠棣之花》等C.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作者是明代的蒲松龄“聊斋”是蒲松龄的书屋名“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D. 《世说新语》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答案】C【解析】C项“作者是明代的蒲松龄”错误蒲松龄是清代作家4.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诗经》“六义”中赋、比、兴指的是表现手法风、雅、颂指的是内容分类B. 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柔梓”指代家乡古代常用“阴阳”表示方位“汉阳”应当在汉水的南岸C. 《回延安》是贺敬之以陕北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一首新诗表达了诗人对“母亲延安”的一片深惜诗歌两行一节节内押韵形式活泼节奏自由同时控用了富有地方色彩的词语展示出浓郁的陕北风情D. 《变色龙》是俄国作家、戏剧家契诃夫写的一篇小说小说中“奥楚蔑洛夫”在俄语中的意思是“疯癫的” 极具讽刺意味【答案】B【解析】B.“汉阳‘应当在汉水的南岸”错根据山南水北为阳可知“汉阳”应当在汉水的北岸故选B5.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轮廓笆蕉巧妙绝伦震聋发聩B. 遏制嶙峋惨绝人寰潜滋暗长C. 琐屑题拔无边无垠重峦叠障D. 篡改俯瞰诚皇诚恐摩肩接踵【答案】B【解析】6.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阅读经典具有一定的难度你若真正读懂了便会有“一览众山小”的豁然B. “文房四宝”的说法可追溯到梁朝到明清时期“文房四宝”之称开始盛行起来C. 扶贫工作组的同志们翻山渡河经过四个多小时的颠沛流离才到达了那个山村D.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殚精竭虑只为早日战胜疫情【答案】C【解析】ABD.正确C.有误颠沛流离由于灾荒或战乱而流转离散形容生活艰难四处流浪对象错误7.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哎呀天!他是惦记他的兄弟了……可我还不知道呢!B.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篷篷的花白的胡子C. 马帮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那索似有千均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D. 奶奶气得咬牙切齿地骂他手握着擀面仗要梆他还威吓要三天不给他饭吃【答案】A【解析】B项“乱篷篷”应写作“乱蓬蓬”C项“千均之力”应写作“千钧之力”D项“擀面仗”应写作“擀面杖”故选A8.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句是()A. 也许因为我们不过是小小的草民即便怀有效仿的渴望也终是可望而不可及便以位卑宽宥了自己B. 然而在大多数情况下即便是他们也并非轻而一举就能获得如此非凡的灵感C. 他们对圆明园进行了大规模的劫掠赃物由两个胜利者均分D. 杜雍和现在只是要求它们向前游去不停顿地游去不肯给他们一点觅食或嘻闹的机会【答案】C【解析】A项“可望而不可及”应写作“可望而不可即”B项“轻而一举”应写作“轻而易举”D项“嘻闹”应写作“嬉闹”故选C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9.(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9.(2)【材料三】是关于5G的宣传广告画请选择其中一幅进行评价同时为你选择的画创作一句广告词(要求广告词至少用一种修辞)9.(3)从以上材料中你能得出关于5G发展的哪些结论?A. 5G具有速度快、效率高、低时延等特点能够促进经济社会智能化转型B. 5G对物联网、车联网和工业互联网的应用和支撑使它对互联网拥抱实体经济产生非常重要的赋能作用C. 华为、OPPO、中兴等多家中国企业在巴塞罗那开幕式上推出了5G手机意味着进入5G新时代进入5G元年D. 中国的新一代通信标准“5G”相关专利申请件数百分比超过了韩国、美国和日本【答案】C【解析】(1)C项选项表述错误【材料一】原文表述为“央视去年的春晚和今年的两会都采用了5G进行传送可以说即将进入5G新时代进入5G元年”【答案】(2)示例图(一)表盘上的数字能直观形象地反映5G的速度快或者用了对比的手法将5G的速度与3G、4G作对比突出5G的速度快或者将3G、4G、5G的速度通过表盘形式表现出来使人具体可感突出5G的速度快广告语 5G 飞(非)一般的速度!【解析】(2)第一幅图中画面是三个表盘分别标明3G、4G、5G 表盘上标注着三代技术的网速将5G的速度与3G、4G作对比使表盘上的数字能直观形象地反映5G的速度快据此可拟写广告语 5G 飞(非)一般的速度!第二幅图中 5G分别连接到汽车、手机、建筑等地方意在表明5G相关应用已进入到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据此可拟写广告语5G应用如大海一般广阔!【答案】(3)5G目前在发展阶段未来它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经济发展我们国家在5G的研究方面走在世界前列【解析】(3)根据【材料一】“央视去年的春晚和今年的两会都采用了5G进行传送可以说即将进入5G新时代进入5G元年”可知 5G目前在发展阶段根据“大量传统的行业设备例如工厂机床、医疗设备都将有可能实现智能化改造……可以在高峰期精确监控疏导人流”可知未来5G会影响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社会、我们的经济发展根据【材料二】“多家中国企业在大会开幕式前后发布自己的首款5G手机”可知我们国家在5G的研究方面走在世界前列10. (1)通读全文你认为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10.(2)下列对“经典阅读”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0. (3)下列有关“信息时代对年轻人的影响” 说法正确的一项是()10. (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 阅读可以产生知识和智慧B. 经典阅读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C. 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D. 信息时代更需要经典阅读【答案】D【解析】(1)结合文章内容可知本文主要说的是经典阅读在信息时代的重要性据此中心论点应是“信息时代更需要经典阅读”故选D【答案】A【解析】(2)A项原文为“经典是什么经典就是永不过时的东西它是人类按照自己的根本利益共同选择下来的文明成果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据此可知“经典”是“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文化基础” 而不是“经典阅读”【答案】B【解析】(3)A项表述过于绝对原文中的表述为“凌驾于人们之上的权威似乎在逐渐消逝” “似乎”表示推测并不是绝对的肯定C项理解有误原文中“网络上越具有个人色彩的东西就越具有吸引力越容易受到追捧这样的东西有很大几率是‘脾气’ 而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 说的是“很大几率” 而并非直接全部否定“所以这不是具有深厚时代文化内容的个性”D项原文为“但最终他们得到的却只有空虚和焦虑” 由此可见通过网上的“海量”阅读并没有让青年人产生知识和智慧也没有建立“三观”故选B【答案】C【解析】(4)A项表达过于绝对原文为“经典阅读会在潜移默化中让人习得珍贵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B项以偏概全原文为“爱读这些诗的孩子一定是热爱生活的” 但反向表述则不一定正确热爱生活的人不一定爱读《春晓》这首诗D项无中生有原文中没有“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这种意思的表达故选C。
第03讲:段落作用(练习)-2024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讲与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4年中考语文记叙文阅读讲与练(全国通用)第03讲:段落作用(练习)一、(2023·四川广安·统考中考真题)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听雨王继怀①静坐在书桌前,窗外正下着雨。
听着雨打篷的声音,听着这温馨而又富有诗意的雨声,我的思绪又回到了久别的故乡,耳畔响起了儿时大山里的雨声,想起了一个个关于听雨的故事。
②记忆中,大山里的老家是经常下雨的。
雨后的山村也是非常美丽的,像一幅水墨画。
小溪里的水涨了,村子里池塘满了。
雨后山间草木新,空气也变得格外清新,一阵清风吹来,泥土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令人心旷神怡。
③微风细雨中,我常赤着脚,斗笠也不戴,漫步在田野,任凭雨淋着,享受着雨中的这份惬意。
母亲发现后,必教育我一番,但再遇微风细雨,我会依然如故。
④记忆中,我最喜欢的还是下雨天坐在屋檐下,看着如诗如画的山村雨景,静静地听着大山里别具风情的雨声。
老屋顶上的黛色瓦片,长满青苔的椽子,群山环抱的小山村,都被山间云雾缭绕着。
空中飘落着雨丝,活泼可爱的小燕子在雨中穿来穿去,用那剪刀似的尾巴剪断大山里的这挂雨帘。
闭上眼睛,静静地听着雨打芭蕉,雨敲房顶,雨击田野,雨落池塘……时大时小,时缓时急,时断时续,时高时低。
听其声,听其调,听其韵,让心灵随着雨声的节奏一起飞舞。
我就这么静静地赤着脚坐在屋檐下,感受着大山里雨的气息……⑤自古以来,文人墨客留下了很多关于听雨的名篇佳句。
宋代大诗人陆游独自一人,在夜深人静时,伴着一盏昏灯,听着雨声,写下了“晚窗又听萧萧雨,一点昏灯相对愁”的诗句;南宋词人竹山先生用听雨概括自己的一生,从少年、壮年一直写到老年听雨,《虞美人·听雨》中,“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写尽了他难以化解的愁思。
⑥关于听雨,我又想起那年在西班牙马德里与一位华侨交谈的故事。
这位华侨是我的同乡,他得知我来到西班牙,特意到宾馆来找我,与我聊了很久。
他说他到马德里已经二十多年了,已经习惯了此地的气候水土、生活习俗,熟悉了当地的风土人情,也已把马德里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专题11 小说阅读(教师版)
2024年中考语文真题汇编专题11 小说阅读(2024·重庆·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文学类文本,完成下面小题。
永远的雪域高原乔正芳①那天下午,天气好得出奇。
夹杂着黑丝的绯红色云朵,似乎要把西天点燃。
看得久了,便感觉目迷神摇。
②连长站在山坡上。
马上就要转业了,这雪原、边界、哨卡,他有太多的留恋和不舍。
战士小洪默默地站在他身边。
③连长注视着前方,似自言自语:“我来和老班长告个别。
”小洪知道老班长是连长心里永远的痛。
那是连长刚来雪原不久,一次和老班长巡逻,不慎摔下悬崖,又恰逢雪崩,老班长为了救他被永远地埋在了雪原……④小洪想起他刚来雪原时,由于水土不服病倒了。
那天,连长偷偷塞给他一个苹果,要知道,在零下三十摄氏度的雪原上,一个新鲜的苹果对于他们意味着什么。
小洪吃完,顿觉神清气爽,病似好了大半。
这时,听到门外巍巍的哭声:“我的苹果呢?谁偷了我的苹果?”原来,连长家嫂子带着六岁的儿子巍巍来雪原探亲,嫂子历经千辛万苦带来一袋苹果,给见到的战士每人一个,最后一个留给了巍巍。
⑤连长看起来有些低落。
小洪抬起头,忽见大团的红云已变成灰云,滚动着汹汹而来。
眨眼功夫,狂风裹挟着暴雪似千万条巨鞭狠狠抽来。
连长一把搂住小洪,猛一侧身,靠在了一块巨石上。
只觉耳边山呼海啸、地动天摇,世界正被一只看不见的巨手疯狂撕扯、摇撼……⑥也不知过了多久,他们睁开眼睛,茫茫雪海中,二人渺小如蚁。
⑦“连长,我们还能回去吗?”小洪快哭了。
⑧“能!当然能!”连长笑着说,“我当兵二十三年了,什么危险没见过!等天亮了,部队一定会来救我们的。
”⑨看着连长胸有成竹的样子,小洪点点头。
⑩时间在慢慢熬着,也不知几点几分了。
⑪棉大衣被冷气穿透了,裹在身上像层铁皮。
小洪手脚麻木,茫然四望,看着因长期在高原生活而心脏早已出问题的连长,心一点点沉下去……⑫连长掏出一支烟,哆嗦着手点燃,递给小洪。
平时,连长是不允许他们抽烟的。
过了会儿,连长又掏出一颗糖,想塞到小洪嘴里。
人教版语文高一上学期试卷及答案指导(2024年)
2024年人教版语文高一上学期复习试卷(答案在后面)一、现代文阅读Ⅰ(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狼烟王朔狼烟是古代战争时传递军情的信号。
烟起狼烟,军情紧急。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若处于狼烟四起的时代,那是多么可怕的事。
那么,我们今天这个时代,有没有狼烟呢?答案是肯定的。
狼烟是信号,是警报。
狼烟一旦升起,战争就要爆发。
狼烟升起,意味着战争即将来临,是战争的前兆。
战争,无论对于国家,还是对于个人,都是一场灾难。
因此,狼烟是令人恐怖的。
狼烟一般由人放。
放狼烟的人,必须是身经百战的老兵。
他熟知放狼烟的规则和程序,而且有着丰富的放烟经验。
一旦敌人入侵,他立刻放烟报警。
狼烟升起,敌人已近在咫尺。
狼烟分两种:一种是狼烟,另一种是狼火。
狼烟一般用来报警,狼火则是用来攻击。
狼火放得远,烟不易散,所以攻击力强。
狼烟放得近,烟易于散,所以报警作用明显。
狼烟一般由人放,也有由人指挥放。
放狼烟的人,是信号兵。
信号兵一般由军人担任,他们受过严格的训练,放烟准确,而且动作熟练。
狼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
狼烟文化,体现了一种精神。
这种精神,就是爱国主义。
狼烟是战争文化的象征,它见证了我国古代军队的英勇和顽强。
狼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狼烟,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狼烟的兴起,标志着我国古代战争文化的高度发展。
狼烟,是我国古代军事文化的瑰宝。
(选自《王朔散文集》)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开篇以“狼烟是古代战争时传递军情的信号”为引子,引出对狼烟的思考。
B. 文章通过对狼烟的描述,体现了作者对古代战争文化的关注和思考。
C. 文章中提到“狼烟是一种特殊的文化”,说明狼烟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D. 文章结尾提到“狼烟,是我国古代军事文化的瑰宝”,表明作者对狼烟文化的肯定和赞赏。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通过对狼烟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战争文化的关注和思考。
河北省保定清苑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期中质量监测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满分120分,答题时间为12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部分(1~2题14分)1.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8分)冬天的百草园比较的无味;雪一下,可就两样了。
拍雪人(将自己的全形印在雪上)和塑雪罗汉需要人们(jiàn shǎng),这是荒园,人迹罕至,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薄薄的雪,是不行的;总须积雪盖了地面一两天,鸟雀们久已无处觅食的时候才好。
扫开一块雪,露出地面,用一枝短棒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下面撒些秕谷,棒上系一条长绳,人远远地牵着,看鸟雀下来(zhuóshí),走到竹筛底下的时候,将绳子一拉,便罩住了。
但所得的是麻雀居多,也有白颊的“张飞鸟”,性子很躁,养不过夜的。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分)①(jiàn shǎng)_________②(zhuó shí)_________(2)给文段中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
(2分)①人迹罕至_________②秕谷_________(3)文段中的“荒”字,使用《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的部首检字法检索,应先查_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_画。
(2分)(4)下面是《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支”作动词的三个义项。
文段中“支起一面大的竹筛来”的“支”是什么意思?(2分)支zhī①撑:~帐篷|把苇帘子~起来。
②支持:~援|~应|体力不~。
③调度;指使:~配|~使|把人~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共6分)白洋淀位于保定和沧州的交界处,水域面积约为360平方公里,是河北最大的湖泊。
素有“华北明珠”“北国江南”之__________(荣誉/美誉)。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3分共计21分)1.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B. 这一个风云变幻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接踵而至又匆匆离开C.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D. 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答案】D【解析】A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项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故选D2.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①通过电影《我和我的家乡》使观众勾起了藏于心底的家乡回忆和对家乡的思念②总导演宁浩表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离开家乡后才会觉得家乡的概念更清晰、更重要分量也变得更重”《北京好人》故事单元中葛优饰演的张北京虽然是个小人物却真诚热心地帮助表舅治病让人感到温暖③影片中的一个个包袱让人忍俊不禁地笑却笑中含泪④其他四个故事单元《最后一课》《天上掉下个UFO》《神笔马亮》《回乡之路》亦都紧扣时代主旋律唤醒中国人心底对家乡的思念和依恋不由得思念起自己的家乡来A. 第①句中缺少主语应该将“使”去掉B. 第②句中句末的句号应该放在引号外面C. 第③句画线成语“忍俊不禁”在句中使用正确D. 第④句中的“思念和依恋”中的“思念”是名词“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中的“思念”是动词【答案】C【解析】C项词义重复“忍俊不禁” 无法控制自己指忍不住要发笑与后面的“笑”重复3.下列对文章内容、主旨及写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首先提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观点再由“人和”进一步推演指出“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只靠“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 从正面强调了“人和”的重要性B. 《周亚夫军细柳》主要记叙汉文帝到周亚夫的细柳营慰问军士的事用对比、衬托的写法刻画出了周亚夫治军严明、令出如山的性格特点C. 《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用对比手法描写了愚公和智叟两个主要人物的言行愚公移山的成功反映了我国古代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D.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开篇一连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生于忧患的事例大量使用排比句气势非凡体现了孟子散文汪洋恣肆的语言风格【答案】A【解析】A.有误“域民”“固国”“威天下”不能只靠“封疆之界”“山溪之险”“兵革之利”是从反面强调“人和”的重要性BCD.正确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副词一般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起修饰、限制作用“更、就、没、马上、难道、已经”等都是副词B. 介词一般与名词或代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短语“当、跟、比、为、由于、按照、向、自”等都是介词C. 在句子中起连接作用的词叫连词“和、或、同、如果、只有、但是、因为”等都是连词D. 排比必须由二个或二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密切相关的短语或句子构成【答案】D【解析】ABC.正确D.有误“由二个或二个以上”说法不正确应该是“三个或三个以上”5.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在语文学习之旅中我们将领会到名人的光辉形象(将“领会”改为“领悟”)B. 中国梦不仅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而且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将“在国际社会产生强烈反响”和“在国内引发强烈共鸣”互换位置)C. 通过调查使我们了解了真实情况(删掉“通过”或“使”)D. 为了防止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事件有关部门进一步完善了安全措施(去掉“防止”或“不”)【答案】A【解析】A项搭配不当应把“领会”改成“感受”6.下列词语中画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主宰(zǎi)纤维(xiān)长途跋涉(bá)B. 濒临(bīn)胆怯(qiè)互相轩邈(miǎo)C. 辟邪(pì)畸形(jī)筋疲力尽(jīng)D. 琐屑(xiè)蒙昧(mèi)不辍劳作(chuò)【答案】C【解析】C项“辟邪”的“辟”读作“bì”7.下列词语中加横线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ú)琐屑(xiè)鲜腴(yú)潜滋暗长(qiǎn)B. 蹒跚(pán)颓唐(tuí)辟邪(xié)坦荡如砥(dǐ)C. 秀颀(qí)倔强(juè)密匝(zā)触目伤怀(chù)D. 簌簌(sù)赋闲(fù)苔痕(hén)张目结舌(jiē)【答案】B【解析】A项“潜滋暗长”的“潜”应读作“qián”C项“倔强”的“倔”应读作“jué”D项“张目结舌”的“结”应读作“jié”故选B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8.(1)依照示例概括选文所描绘的某两处“画面”示例青松擎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2)任选一幅画面说明作者表现山雪景色所运用的手法及其表达效果8.(3)选文在写景状物的层次顺序方面给了你怎样的启示?【答案】(1)示例小山着衣、白银镶玉、落日羞雪、山庄卧雪(任选两个作答即可)【解析】(1)选文第一段的“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 可以概括为“小山着衣” “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 雪像银边天似玉可以概括为“白银镶玉”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落日的阳光使得山腰的薄雪羞成粉色可以概括为“落日羞雪” 选文第二段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儿雪” 即“山庄卧雪” 作答时注意按照示例的格式进行概括任选两个作答即可【答案】(2)示例①突出特征从整体上看选文写“雪后山景”抓住了外在的色彩美和内在的情韵美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②虚实相生(或运用联想与想象)如“青松擎花”是实“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是虚这样写具有立体质感有利于表情达意③巧用修辞如“落日羞雪” “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夕阳照在山腰上使雪着色当作人害了羞来写写出雪变幻的色彩美表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解析】(2)解答本题可以从修辞、虚实、联想、想象等方面来分析体会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和妙处比如写“青松擎花”的画面运用了虚实相生的手法具有立体质感有利于表情达意写“落日羞雪”的画面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雪变幻的色彩美等等选择一处加以分析即可【答案】(3)示例写景状物要讲究层次性总体上一般要按照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等逻辑关系安排内容局部可以按照空间、时间等顺序叙述描写【解析】(3)作者先按照从上到下的空间顺序对局部的景物进行描写分别描写了山上的矮松山尖的银边山坡上的草色再写到山腰上的薄雪山坡上的小村庄然后拉到远景从总体着眼形容眼前整体的景色是张“小水墨画” 因此本文的景物描写生动而有层次大层次上由分到总先描写局部景物再描写整体景色小层次按空间顺序细致描摹各个局部景物这启示我们在写景状物时应当注意层次感的问题可以分为大层次和小层次两个方面而在各个方面之中又可以分别选择逻辑顺序、空间顺序和时间顺序等来描写综合上述分析言之成理即可9.(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①②段的主要内容9.(2)作者在游览的过程中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 这些内容与文中的写景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9.(3)欣赏下面句子的妙处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9.(4)“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你觉得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内涵?读完文章你在心中生发了怎样的情感?【答案】(1)“我”置身冰窟之中所见的美景【解析】(1)选文第①②段作者重点描写了置身于冰窟的所见所闻纷纷扬扬的雪粒漂亮的冰体冰山上纵横的裂纹太阳下的冰世界呼啸的风作者在描写中融入了邈远的思绪慨叹大自然的永恒与伟力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永恒壮美的各拉丹冬雪山、冰河、冰塔林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据此可概括归纳为“我”置身冰窟之中所见的美景【答案】(2)作者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 侧面写出了格拉丹东自然环境的艰险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作者的身体状况构成了文章的一条潜在线索随着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作者对格拉丹东的感受与理解越来越细致想象也越来越富有诗意这样的写法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的乐观与坚强也让文章显得更亲切、真实、可信【解析】(2)作者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 一方面侧面写出各拉丹冬自然环境的艰险另一方面为了反衬各拉丹冬的壮美景色和冰塔林的神奇更好地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作者的身体状况构成了文章的一条潜在线索随着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作者对各拉丹冬的感受与理解却越来越细致想象也越来越富有诗意这种写法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的乐观与坚强也让文章显得更亲切、真实、可信作者在身体的痛苦中坚持行走、体验甚至考察这使得本文染上了苦难美和悲壮美的色彩让读者有超越自然的感受【答案】(3)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风”比作刻刀并将阳光和风人格化形象地表现了它们缓慢而持久地改变着冰川的形状创造了壮美的雪域高原风光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解析】(3)将“风”比作“刻刀”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漫不经心”“从不懈怠”多用来形容人用在这里把阳光和风人格化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太阳和风改变了冰体的形态化无形为有形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答案】(4)第一问坚冰之下的流水源源不断地流出形成了波澜壮阔的万里长江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哺育了中华儿女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第二问“我”被各拉丹东的奇异壮美景色深深地折服也为祖国有如此的大好河山而无比骄傲【解析】(4)第一问这句话有两层含意表层含意是冰河下面的水流就是长江的源头这一刻不停的流水孕育了奔腾千里的长江深层含意是这长江的源头不仅孕育了长江孕育了中华民族更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流露出作者对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崇敬和赞美之情第二问围绕对自然的赞美或环境的保护回答都可10.(1)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10. (2)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至少答出两点10.(3)如何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话中“走得很仔细”和“整个世界”的含义?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A. 文章借散步一事写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流露出对生命的理解和体谅强调的是一种使命感和孝道的精神B. 文章第⑥段主要采用了行动和细节描写的方法C.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的意思是生活的担子已经从母亲肩上转到了“我”的肩上母亲依赖“我” 就像小时候“我”依赖她一样D. 母亲老了只能听从“我”的安排就像小时候“我”只能听从母亲的安排一样【答案】D【解析】(1)D项理解错误“我”小时候听从母亲的安排但并不是只能听从母亲的安排【答案】(2)表现了生命的勃勃生机这是对生命的赞美充满了诗情画意烘托了一家人散步的愉快心情更好地表现了一家人浓浓的亲情【解析】(2)景物描写的作用一般有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场景揭示作品的时代背景渲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心情展示人物性格人物周围的环境能够体现一个人的身份、气质、个性等画线句子通过描写“初春的田野”“树上的嫩芽儿”“田里的冬水” 展现了初春田野的生机盎然的自然风光表现了生命的勃勃生机“一切景语皆情语” 这美丽的春光春色折射出一家人散步时内心的轻松愉悦表现了一家人浓浓的亲情【答案】(3)“走得很仔细”表明“我”和妻子尊老爱幼生怕稍有点闪失给老人和孩子带来惊恐、不安甚至伤害“整个世界”是指一个是老人代表着已过去的时代和世界一个是孩子代表着刚刚开始的时代和未来的世界背着这个世界的“我”和妻子——一代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大责任当然要“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 这带有象征性的句子深化了全文的中心意思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解析】(3)理解词语的含义的解答思路解词+内容+情感方法联系词语本义结合语境分析词语的含义以及表达的感情“走得很仔细”是表明“我”和妻子走得速度慢走得非常小心“整个世界”是指一个是老人代表着已过去的时代和世界一个是孩子代表着刚刚开始的时代和未来的世界“我”背着的是老母亲妻子背着的是小儿子两个中年人背着老少两辈意味着“我”和妻子人到中年背负承上启下的责任对上肩负赡养老人的义务对下承担着培养、教育子女的重任形象地表明了“我”和妻子对生活有一种使命感此句深化了全文的中心表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美德意味深长。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四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1.童话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来叙写故事表现主题指出下列句中没有运用夸张手法的一句是()A. 他们说“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B. 他们摆出两架织布机装作是在工作的样子可是他们的织布机上连一点东西的影子也没有C. 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着这美丽的布料D. 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答案】B【解析】B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2.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诵读经典”很重要(将“重要”改为“必要”)B. 在世乒赛上中国队囊括并包揽了所有项目的金牌(删掉“囊括并”或“并包揽”)C. 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每个人都应作为江河卫士(将“作为”改为“成为”)D. 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质疑问题解决问题并深入研究(将“解决问题”和“深入研究”调换位置)【答案】A【解析】A.修改不正确本句病因是缺主语应去掉“通过”或“使” 不是用词不当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老王》的作者是杨绛原名杨季康是现代的作家、翻译家代表作有《干校六记》B. 《阿长与〈山海经〉》是现代文学家鲁迅写的一篇小说主人公长妈妈是鲁迅儿时的保姆C. 《木兰诗》选自北宋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D. 《老山界》是一篇回忆长征的经典名篇它是以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展开叙述的【答案】B【解析】B项“小说”错误《阿长与〈山海经〉》是一篇散文4.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是道家经典著作之一B. 《春》的作者是朱自清号秋实现代诗人、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背影》诗文集《踪迹》等C. 《世说新语》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由南朝宋人刘义庆编写是一部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的著作D. 《再塑生命的人》选自《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作者是海伦·凯勒美国作家、教育家、慈善家【解析】A项《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二、填空题(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3分共计3分)5.(1)今天的天气预报________(bō sòng)完了5.(2)人们载歌载舞 ________(huān dù)新春佳节5.(3)这对双胞胎姊妹模样()相似让人难以辨识5.(4)对学习困难的学生我们应给予()更多的帮助【答案】(1)播送【解析】(1)“播送”不要写作“博送”【答案】(2)欢度【解析】(2)“欢度”不要写作“欢渡”【答案】(3)mú yàng【解析】(3)“模样”不要读作“móyàng”【答案】(4)jǐ yǔ【解析】(4)“给予”不要读作“gěi yǔ”三、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6.(1)解释下列画线的字词①渔人甚异之 ____________________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____________________③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____________________④诣太守说如此 ____________________6.(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②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6.(3)下列对文章内容分析不当的一项是()6.(4)根据链接材料联系选文说说刘子骥欣然规往桃花源与当今游客喜游酉阳桃花源有什么异同?【链接材料】桃花源景区位于有“重庆凉都”之称的避暑胜地酉阳县城近郊大山之中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被广泛认为是陶渊明笔下《桃花源记》原型地由世外桃源、太古洞、酉州古城、桃花源国家森林公园、二酉山等组成 2018年国庆期间酉阳桃花源接待游客19.03万人次同比增长22.8% 使酉阳旅游业的收入得以增长【答案】(1)①对......感到惊异, ②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③邀请, ④拜访【解析】(1)①句子译为渔人对此感到非常惊异异对......感到惊异②句子译为率领妻子儿女乡邻们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绝境与人世隔绝的地方③句子译为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邀请到自己的家中延邀请④句子译为拜见太守说了自己的这番经历诣拜访【答案】(2)①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以及桑树、竹子这类的植物②渔人把自己知道的所有事都一一说了出来村民们听了都感叹惋惜【解析】(2)①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②为对、向叹惋感叹惋惜【解析】(3)C项第②段未体现“热情好客”【答案】(4)同刘子骥欣然规往桃花源与游客喜游酉阳桃花源都是为了找到让自己满意向往的地方异刘子骥规往桃花源是因为桃花源没有剥削战乱能够安居乐业而游人们喜游酉阳桃花源只是为了避暑找到一个凉爽、可以观赏美景的地方【解析】(4)本文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刘子骥欣然规往之地就是那个单纯、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也没有勾心斗角的地方【链接材料】中的酉阳桃花源是有“重庆凉都”之称的避暑胜地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游人们是前往旅游、避暑的据此理解作答即可四、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7.(1)下面对这首词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7.(2)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_______________的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_______________的情感A. 这首词的上片描写词人身临目见的景物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B.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是全词的核心部分揭示词人和征人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C.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D. 全词意境豪放壮阔形象鲜明、生动【答案】B【解析】(1)A项“下片直接抒发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的不满”错误下片抒情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的是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C项“指士兵久戍不归伤心落泪使白发的将军无计可施”理解错误白发的不单是将军还有士兵流泪的也不只是征夫将军也哀伤落泪爱国的激情壮志难酬的悲痛乡思的浓重共同构成了将军与征夫复杂而又矛盾的情绪D项“全词意境豪放壮阔”错误应为“全词意境悲凉壮阔”故选B【答案】(2)描写、抒情, 戍边将士们渴望建功立业和浓浓的思乡【解析】(2)纵观全词上阕词人用近乎白描的手法描摹出了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秋景图下阕词人则将直抒胸臆和借景抒情相结合抒发的是作者壮志难酬的感慨和忧国的情怀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们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五、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8.(1)阅读全文请围绕“父亲”概括主要情节()——()——父亲稻田织锦——()——父亲被雨淋透——()8.(2)请联系具体语境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但他却来不及自己品味农忙时节的洱源坝子抢收就如救火劳苦的父亲就把自己当作一只扑火流萤毫不保留地把一个身子往烈火里扑8.(3)文章第⑤段和第⑧段画线句子在文中有何作用?8.(4)下面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8.(5)比较本文第⑨段画线句子和下面链接材料请分别说说人物描写方法和抒发情感的异同点【链接材料】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朱自清《背影》)【答案】(1)父亲垒堆玉米, 父亲踏露割稻, 父亲焦心荚豆, 父亲翻晒谷子【解析】(1)“概括情节”是常见的命题方式其往往包含着概括物象的特征事情的经过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等相关内容作答时注意锁定文章的答题区位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注意文章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此题的情节围绕“父亲”概括本文以“阳光”为线索围绕父亲一共记叙了六件事父亲垒堆玉米父亲踏露割稻父亲稻田织锦父亲焦心荚豆父亲被雨淋透父亲翻晒谷子全文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敬重之情然后结合提示内容填空即可根据第①段的内容可概括为“父亲垒堆玉米” 根据第③段的内容可概括为“父亲踏露割稻” 根据第⑦段的内容可概括为“父亲焦心荚豆” 根据第⑧段的内容可概括为“父亲翻晒谷子”【答案】(2)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不顾劳累全身心地抢收稻谷的情景表现了父亲吃苦耐劳的性格【解析】(2)赏析句子一般从修辞方法、描写方法、遣词造句等角度入手作答时需先明确所用的修辞手法然后结合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这句话把“抢收”比喻成“救火” 把“父亲”比喻成“扑火流萤” 这是比喻的修辞手法结合语境可知这个比喻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父亲为了抢收稻谷不顾劳累的情景同时也表现了父亲吃苦耐劳的性格【答案】(3)画线句是环境描写表现了那时的天气变化极快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父亲被雨淋透作铺垫衬托出父亲不知疲倦、吃苦耐劳的特点【解析】(3)环境描写是指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的风景、物体的描写环境描写主要是为了显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读者身临其境主要有以下几个作用一是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二是渲染气氛三是烘托人物性格四是揭示主题思想的作用此外还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映衬人物的心情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等第⑤段和第⑧段画线句子都描写了云属于环境描写表现出那时的天气变化极快作用可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考虑结构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父亲被雨淋透作铺垫内容上衬托出父亲不知疲倦、吃苦耐劳的特点【答案】C【解析】(4)C项本文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敬重之情没有表现对父亲迷信神灵的痛恨之情所以“流露出对父亲迷信神灵隐隐的痛恨之情”说法有误【答案】(5)人物描写方法的相同点都有对人物的动作描写不同点链接材料还有对人物的肖像描写抒发情感方面的相同点都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情不同点文本偏向于抒发对父亲的赞美之情链接材料还用自己的情感反应去烘托人物形象的感人而看见父亲爬月台的背影正是作者的情感态度由有些不耐烦到感动的契机【解析】(5)分析链接材料和画线句从描写手法、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和抒发情感等方面作答分别答出相同点和不同点即可人物描写方法的相同点结合“父亲戴上草帽手把竹耙勤手细脚反复翻晒”和“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分析可知都有对人物的动作描写不同点链接材料还有对人物的肖像描写如“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关于情感的抒发第⑨段画线句子和链接材料都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情不同点本文以“阳光”为线索全文突出表现了作者对父亲的敬重、赞美之情而链接材料看见父亲爬月台的背影正是作者的情感态度由有些不耐烦到感动的契机9.(1)作者回忆了与麦收有关的几个生活场景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①_______________——②在麦垛戏闹帮助扬场——③_______________——④帮理口袋运麦回家9.(2)请从描写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9.(3)请说说标题“麦收大地”的作用9.(4)结合本文和自己的生活谈一谈你对结尾段的理解和体会【答案】(1)①帮送东西捡麦穗头, ③麦场打闹帮赶鸟群【解析】(1)文章第②段结尾提到“有时也做点小事帮大人送点需要的东西或把散落的麦穗头一个个捡起” 这是帮忙麦收的第一个场景可以概括为“帮送东西捡麦穗头” 文章第⑦段“孩子们则在晒麦场相互打滚滑跑”“有时大人分配我们小任务比如驱赶鸟群” 这是帮忙麦收的第三个场景可以概括为“麦场打闹帮赶鸟群”【答案】(2)动作描写“挡”“喝”“润”“擦”等动词生动地描写出夏天的炎热表现了大人们割麦时紧张和忙碌的状态【解析】(2)“挡”“喝一口自带的凉开水”“润一下喉咙”“擦一下脸颊”等都是典型的动作描写“凉帽、湿毛巾都挡不住阳光的照射”“汗水蒸腾”等突出了夏日极其炎热的天气在这种环境中大人们也只是抽空喝一口水、润一下喉咙、擦一下脸颊紧接着就继续忙碌直至傍晚这说明割麦是非常紧张和忙碌的体现出了农民们的辛苦劳作【答案】(3)“麦收大地”暗示了本文的主要写作内容即写麦收季节的种种场面结构上是贯串全文的线索引发联想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解析】(3)分析标题的作用可以从内容、结构和表达效果等方面思考内容上“麦收大地”统领全文指出了本文记叙的主要内容就是“麦收时节发生的事情” 结构上全文都在围绕“麦收”进行描写所以“麦收大地”这一题目也是贯串全文的线索表达效果上“麦收大地”这一题目极具诗意能够引起读者对文章内容的联想与想象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答案】(4)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对父辈们的怀念和感恩以及对农村巨变的赞美和对新时代的讴歌我们在生活中不仅要学会感恩也要关心家乡和国家的发展【解析】(4)首先“麦收的记忆”对于作者来说是美好的其中包含了作者美好的童年生活而麦收时节父辈们的辛勤劳作还历历在目所以在回忆中也有对父辈们的怀念和感恩其次作者提到“祖国的农村已山乡巨变” 说明了国家发展迅速农村的人们也都过上了现代化的幸福生活表达了对新时代的歌颂和赞美最后生活在新时代的我们要学会感恩多去关心祖国和家乡的发展争取为家乡的建设、祖国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六、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0.(1)为了使班上的同学能尽快熟识语文老师安排了“自我介绍”的环节王晖同学被推举为主持人他准备了下面一段开场白请你按要求帮他修改有位作家曾说过“在广瀚的宇宙中只有一个你【A】以前不曾出现以后也不会重复你绝对是唯一仅有的独特的”是啊每个人都是特别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闪光之处【B】希望在这次活动中让我们能勇敢地展现自己的闪光之处!①为表示尊重开头应添加称呼及礼貌用语 _______________②【A】处画线句子语义重复应删去“_______________”③【B】处画线句子成分残缺请你修改10.(2)古人对不同性质的朋友有不同的称呼依次把“朋友”的名称填在横线上正确的一项是()“_______________”是指“不拘身份、形迹的知心朋友结成不分你我的朋友”“_______________”是指“打破年龄、辈分的差异而结为好朋友” “_______________”是指“幼年相交的朋友” _______________”是指“生死与共的朋友”10.(3)活动中杨丽同学搜集到一副对联的上联请你帮助她选择合适的下联上联得意客来情不厌下联 _______________10.(4)请依据下面内容写出相应的成语A.飞曰“吾庄后有一桃园花开正盛明日当于园中祭告天地我三人结为兄弟协力同心然后可图大事”玄德、云长齐声应曰“如此甚好”B.(管宁、华歆)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答案】(1)①示例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 ②唯一(或“仅有”), ③希望在这次活动中我们能勇敢地展现自己的闪光之处!【解析】(1)①作为一段开场白为表示尊重应有称呼及礼貌用语这里的对象是老师和同学所以可以添加老师们同学们大家好!②“唯一”与“仅有”语义重复去掉其一③介词滥用导致主语残缺去掉“让”【答案】D【解析】(2)根据“不拘身份、形迹” 第一空应填“忘形交” 根据“打破年龄、辈分的差异” 第二空应填“忘年交” 根据“幼年相交” 第三空应填“竹马之交”或“总角之交” 根据“生死与共” 第四空应填“生死之交”或“刎颈之交” 故选D【答案】C【解析】(3)根据对联上下联之间字数相同、词性相对、内容相关的特点来写选择下联即可名词“得意客”对“知心人” 动词“来”对动词“到” “情不厌”对“话投机” 故选C【答案】(4)A.桃园结义B.割席断交(或“割席分坐”)【解析】(4)A文段从“飞”“桃园”“我三人结为兄弟”“玄德”“云长”等可知这是刘备、张飞、关羽“桃园结义”的故事B文段从“管宁”“华歆”“割席分坐”等可知这是“割席断交”(或“割席分坐”)的故事七、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1.(1)请概括《五猖会》的主要思想内容11.(2)选文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场景和结尾部分“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形成鲜明的对比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11.(3)从选文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11.(4)读后你有什么感受?【答案】(1)《五猖会》记述作者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的伤害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解析】(1)解答本题需要结合原著认真阅读全文整体感知文意然后分析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最后围绕“封建教育”来概括文章的主题即可根据第①段“我笑着跳着催他们要搬得快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第⑥段“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第⑧段“我似乎从头上浇了一盆冷水”等内容进行概括即可同时注意围绕“封建教育”“封建思想”点明文章主题【答案】(2)烘托父亲让“我”背书给“我”带来的痛苦感受突出文章的主题思想【解析】(2)文章开头写家人为看五猖会做准备的忙碌场景和结尾部分“家中由忙乱转成静肃了”形成鲜明的对比烘托出父亲让“我”背书给“我”带来的痛苦感受“我”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却因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而变为扫兴和痛苦表达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这一主题【答案】(3)父亲是一个专制、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封建家长【解析】(3)解答此题要在通读文段整体感知文意的基础上根据故事情节分析出人物的性格特征从“我”期待看迎神赛会却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这一情节来看父亲是一个专制且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封建家长【答案】(4)示例家长应了解孩子的心理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强制学习是收不到预期的效果的【解析】(4)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在阅读全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教育实际来谈感受言之成理即可。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解析)
2024-2025学年八年级语文上册单元测试卷第二单元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用橡皮擦千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共25分)1.(6分)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
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yǒu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
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
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不管从哪个角度看,你都能见到热带森林般茂蜜的须发。
像米开朗琪罗画的摩西一样,托尔斯泰给人留下的难忘形象,来源于他那犹如卷起的滔滔白浪的大胡子。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脸庞(________)胡髭(________)yǒu(________)黑(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__”,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本段刻画人物的主要描写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
2.(2分)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列夫·托尔斯泰这对眼睛不会放过微不足道的细节,同样也能全面揭示广无垠的宇宙。
B.鲁迅的许多作品都会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一些小巧玲珑的生活细节上。
C.他们两人的爱好、处事方法迥然不同,谁也没法了解谁,谁也没法改变谁。
D.传说中开天辟地的盘古,只是众神之一,影响不大,从未享受过顶礼膜拜的待遇。
3.(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B.高考失败,小镜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C.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类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本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语文阅读短文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语文阅读短文练习题(2)及答案(40分钟完成)(一)传递①夜色凄冷,阵阵江风袭来,她不禁打了个寒颤。
②一年前,她禁不住好友的怂恿,拿出所有的积蓄和朋友合伙开了一家火锅店。
生意本来红红火火,不料厨师的一次失误,导致两位顾客食物中毒。
尽管她们第一时间为对方治疗,火锅店的声誉还是受到了影响,顾客开始越来越少。
关键时刻,好友撤资,一走了之,她心十分痛苦。
③风更大了,她走到自己的汽车前面,竟发现一个十一二岁的小男孩趴在车前睡着了,手里拿着一个脏兮兮的蛇皮口袋,看样子是捡废品的。
④她轻轻摇醒小男孩:“你怎么趴在这里睡觉?”男孩揉揉眼睛问:“阿姨,您丢东西了吗?”她下意识地一摸口袋,手机居然不见了!小男孩见状,拿出一部手机,笑着说:“这是您的吗?”原来,小男孩捡废品时,在汽车旁边发现了这部手机,为了物归原主,他耐心等待,竟睡着了。
⑤真是个好孩子!他要捡多少废品才能换一部手机?她非常感动,问道:“天晚了,你一个人在这儿不怕吗?”男孩笑着说:“没啥怕的,每天放学后我都来,为了赚学费呀!”⑥原来,男孩的母亲是聋哑人,他还有一个妹妹,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全靠父亲打零工维持。
男孩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就利用放学的时间出来捡废品。
她看了看他的蛇皮口袋,里面放着几个饮料瓶子。
她忽然想起来,放在汽车后备箱里的空饮料瓶还在。
她赶快从后备箱里搬出来,又找出车散落的旧报纸和杂志,全倒在男孩的蛇皮口袋里。
男孩开心地笑了。
⑦风停了,她感到了一阵温暖。
不久,重拾希望的她关了原先的店,筹钱开了一家新的火锅店。
从那时开始,不管生意好坏,她都坚持资助小男孩上学,直到他大学毕业。
男孩能自食其力了,他走过很多地方,尝试过很多工作,不管收入如何,他都会拿出一笔钱打到她的账户中。
她把那些钱又重新汇给男孩,并打告诉他不必这样做,因为她出资援助他,完全是因为他的善良,根本不求回报。
⑧又过了几年,因房子要拆迁,曾经红火的火锅店生意再次变得冷清,最艰难的时候她甚至付不起房租。
四年级下册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二)-人教部编版(含答案解析)
【寒假阅读提升】部编版四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二)(有答案解析)【考点回顾】.抓住关键词句,体会这些词句的含义及表达效果。
【常考题型】: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1.抓住关键词语理解句子。
先找出句中的关键词语,弄清这些词语的意思,句子的含义也就理解了。
2.联系上下文理解句子。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从全段或全文的整体意思入手,分析句子的含义。
3.抓住修辞方法理解句子。
仔细体味、揣摩作者所运用的修辞方法,有助于我们领悟句子中所蕴含的更深一层的意思。
4.结合时代背景理解句子。
【答题技巧】: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埋下伏笔,设置悬念,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例: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这句话是总起句,在文中起到开篇点题,引出下文的作用,抒发了作者对荷兰的赞美之情。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深化主题;照应开头,总结全文。
例: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答:这句话在文中起到了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抒发了作者对乡下人家的热爱之情。
【例题精析】例、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登黄山记(节选)季羡林一线天真正是名副其实。
在两个峭壁中,只存一条缝隙,仅容人体,抬眼一看,只见高处露出一线光明,上面是蓝蓝的天。
这一团光明就召唤着我们,奋勇前进,我们也就真地一个个精神抖擞,鼓足了余勇,爬了上去。
低头从我们两条腿中间向后看去,还可以看到悬挂在天都峰上的那一条白练似的蹬道。
过了一线天,再向右一拐就走上了玉屏楼,这里是从温泉到北海去的必由之路。
一般人都是在这里过夜的。
徐霞客时代,这里叫玉屏风,他在《游记》里写道:“四顾奇峰错列,众壑纵横,真黄山绝胜处。
”可见徐霞客对此处评价之高。
这里有什么特点呢?这里是万山丛中一块比较平坦的地方,好像天造地设,就是一个理想的中途休息的地方。
一转过山角、就能看到峭壁上长着一棵松树。
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4年秋季学期文山市第二学区9月质量监测七年级语文试题卷(全卷共四个大题,共25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知识积累。
(1—5题, 每题2分, 第6题6分, 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完成1~4题。
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
春天,阳光明媚(mèi),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lòng)清脆的歌喉,唱出瞭亮的歌声。
夏天,热烈而又粗犷的雨一来,就是另一番风情: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地生长。
秋天,田野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铛。
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终年贮(zhù)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一并献给了济南的冬天。
四季中,我最爱春天。
春天美得就像一幅徐徐展开的巨型画轴(zhóu) ,草木蔓发,春山可望。
眼下,又将迎来百花盛开的春天,让我们静静等待,等待陌上花开,等待柳丝拂面,等待春风又绿江南岸,等待姹紫嫣红,万山红遍,到那时便可邀春同住,一起春天的故事。
春天,是微笑着从凛冽的北风中挣扎着走出来的,曾历经冰冻三尺,备尝苦寒的滋味。
人生也是这般,没人不能幸运地过一生。
在悠悠的岁月长河里总会这样的挫折,那样的坎坷,不跌跟头,我们长不大。
让我们不惊不扰,不折不挠。
在阳光下安然浅笑,在微风细雨中心怀浪漫,在岁月的洪流里淡定从容,活出自己的精彩!1.文中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媚(mèi)B.弄 (lòng)C.贮(zhù)D.轴(zhóu)2.文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呼朋引伴B.瞭亮C.粗犷D.姹紫嫣红3.文中横线上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争先恐后镶上填写经历B.前仆后继染上填写经过C.争先恐后染上谱写经历D.前仆后继镶上谱写经过4.对文中画线句子语病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否定不当B.句式杂糅C.成分残缺D.搭配不当5.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然后,再从春阳里醒来,把积蓄一冬的力量爆发出来,在春雨中舒展、生长。
语文老师答高考试卷的问题
问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甲】雨后,湖边的柳树被雨水洗净,绿得发亮。
一阵风吹过,细长的柳条随风摇曳,仿佛少女的长发在翩翩起舞。
这时,一群喜鹊飞落在树枝上,欢快地唱着歌。
湖面上,一群鸭子正在悠闲地游弋,不时溅起一朵朵水花。
这幅画面,宛如一幅水墨画,让人陶醉其中。
【乙】在这宁静的湖边,我独自一人静静地欣赏着这美景。
此时此刻,我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远离了尘世的喧嚣。
我闭上眼睛,用心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听着风声、鸟鸣和鸭子的嬉戏声。
这一切,让我心情愉悦,仿佛洗净了心灵的尘埃。
问题:1. 请简要分析甲乙两段文字的写作手法。
解答:1. 甲乙两段文字的写作手法有以下几点:(1)动静结合:甲段通过描写柳树、喜鹊、鸭子等静态景物,以及风吹、水花等动态景象,使画面生动活泼,富有立体感。
乙段则通过描写湖边美景,以及作者的感受,将静态与动态相结合,使文章更具画面感。
(2)比喻手法:甲段将柳条比作少女的长发,形象地展现了柳条随风摇曳的优美姿态。
乙段则将湖边美景比作水墨画,生动地描绘了湖边的宁静与和谐。
(3)对比手法:甲段通过对比雨后湖边的美景与尘世的喧嚣,突出了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乙段则通过对比作者在湖边的宁静与内心的愉悦,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
(4)描写手法:甲乙两段文字都运用了细腻的描写手法,如“绿得发亮”、“随风摇曳”、“欢快地唱着歌”等,使读者如临其境,感受到美景带来的愉悦。
2.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洗净心灵的尘埃”这句话的理解。
解答:“洗净心灵的尘埃”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在湖边欣赏美景时,内心得到净化和升华的感受。
具体理解如下:(1)心灵尘埃的象征:这里的“心灵尘埃”可以理解为生活中的烦恼、压力、忧愁等负面情绪。
这些情绪就像尘埃一样,覆盖在心灵之上,使人感到沉重和疲惫。
(2)洗净心灵尘埃的意义:在湖边欣赏美景时,作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使内心的尘埃得以洗净。
这句话意味着通过亲近大自然,人们可以放松心情,缓解压力,从而获得内心的宁静和愉悦。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下第五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7小题每题3分共计21分)1.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杜甫川唱来柳林铺笑红旗飘飘把手招B. 这一个风云变幻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接踵而至又匆匆离开C. 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D. 自从远离乡井为了生活在外面孤单地挣扎之后像这样慈母口中吩咐的话也很久听不到了【答案】D【解析】A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C项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故选D2.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研究历史是在探寻我们从何处来研究风俗是在定位我们何以如此同样我们研究一个城市的风俗史就是要明白城市从何处来、何以如此B. 蝉的幼虫初次出现于地面需要寻求适当的地方——矮树、篱笆、野草、灌木枝等——蜕掉身上的皮C. 只有长处没有短处的人在哪儿呢?世界上究竟有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呢?自己又完美到什么程度呢?这一类的问题想必你考虑过不止一次D. “黄金周”“小长假” 还有年假、双休日……节假日已成为居民消费需求释放的关键时点和旅游、文化、餐饮、购物等消费的需求旺季【答案】A【解析】A项“研究历史是在探寻我们从何处来研究风俗是在定位我们何以如此”意思完整应把“是在定位我们何以如此”后的逗号改为句号3.下列划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推开(tuī)微弱(wēi)虚拟(nǐ)唯恐(kǒng)B. 希望(xī)烛光(zhú)鲜明(xiān)风雨(fēng)C. 英语(yīng)歌曲(qǔ)彻底(chè)京剧(jù)D. 讨论(tǎo)散步(shàn)控制(kòng)风趣(qù)【答案】D【解析】D项“讨论”的“讨”应读作“tǎo”4.下列划线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A. 吞没(mò)痛苦(tòng)激动(jī)忧虑(lǜ)B. 风暴(bào)呻吟(shēn)神情(shén)蜷缩(quán)C. 海浪(làng)胸膛(xōng)概括(gài)倒霉(méi)D. 品味(pǐn)狞笑(níng)轰鸣(hōng)随即(jí)【答案】C【解析】C项“胸膛”的“胸”应读作“xiōng”故选C5.阅读《苏州园林》选文回答下列各题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技术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畅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浏览者看“鱼戏莲叶间” 又是入画的一景苏州园林里假山和池沼的设计目的是()A. 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B. 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C. 水面上如果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D. 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画的效果【答案】D【解析】A.正确B.正确C.正确D.由文章第二自然段明确设计者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所以苏州园林里假山和池沼的设计目的也是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画的效果6.下面关于修辞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世界上还有比我更幸福的孩子吗?(反问)B. 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比喻)C. 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比喻、夸张)D. 光明!光明!快给我光明!(反复)【答案】B【解析】A.正确B.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反语)C.正确D.正确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中考和高考评卷已经采取了对字迹潦草的试卷酌情扣分B. 为了防止埃博拉疫情不再大规模扩散世界各国政府都加强了防范措施C. 珠算“申遗”成功后不少网友认为珠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应该加以发扬和继承D. 由此看来区分一个人是否拥有创造力关键在于是否留意自己细小的想法【答案】D【解析】A项缺少宾语中心语B项去掉“不”C项语序颠倒故选D二、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8.(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①②段的主要内容8.(2)作者在游览的过程中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 这些内容与文中的写景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表达效果?8.(3)欣赏下面句子的妙处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8.(4)“那是坚冰之下的流水之声它一刻不停从这千山之巅、万水之源的藏北高原流出开始演绎长江的故事”你觉得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内涵?读完文章你在心中生发了怎样的情感?【答案】(1)“我”置身冰窟之中所见的美景【解析】(1)选文第①②段作者重点描写了置身于冰窟的所见所闻纷纷扬扬的雪粒漂亮的冰体冰山上纵横的裂纹太阳下的冰世界呼啸的风作者在描写中融入了邈远的思绪慨叹大自然的永恒与伟力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永恒壮美的各拉丹冬雪山、冰河、冰塔林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据此可概括归纳为“我”置身冰窟之中所见的美景【答案】(2)作者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 侧面写出了格拉丹东自然环境的艰险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作者的身体状况构成了文章的一条潜在线索随着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作者对格拉丹东的感受与理解越来越细致想象也越来越富有诗意这样的写法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的乐观与坚强也让文章显得更亲切、真实、可信【解析】(2)作者多次写到自己在高原上的疼痛、恶心甚至觉得“要死了” 一方面侧面写出各拉丹冬自然环境的艰险另一方面为了反衬各拉丹冬的壮美景色和冰塔林的神奇更好地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美丽景色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作者的身体状况构成了文章的一条潜在线索随着身体状况越来越糟糕作者对各拉丹冬的感受与理解却越来越细致想象也越来越富有诗意这种写法使读者体会到作者的乐观与坚强也让文章显得更亲切、真实、可信作者在身体的痛苦中坚持行走、体验甚至考察这使得本文染上了苦难美和悲壮美的色彩让读者有超越自然的感受【答案】(3)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将“风”比作刻刀并将阳光和风人格化形象地表现了它们缓慢而持久地改变着冰川的形状创造了壮美的雪域高原风光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解析】(3)将“风”比作“刻刀” 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漫不经心”“从不懈怠”多用来形容人用在这里把阳光和风人格化是拟人的修辞手法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太阳和风改变了冰体的形态化无形为有形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答案】(4)第一问坚冰之下的流水源源不断地流出形成了波澜壮阔的万里长江长江源头各拉丹冬哺育了中华儿女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第二问“我”被各拉丹东的奇异壮美景色深深地折服也为祖国有如此的大好河山而无比骄傲【解析】(4)第一问这句话有两层含意表层含意是冰河下面的水流就是长江的源头这一刻不停的流水孕育了奔腾千里的长江深层含意是这长江的源头不仅孕育了长江孕育了中华民族更孕育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流露出作者对长江源头各拉丹冬的崇敬和赞美之情第二问围绕对自然的赞美或环境的保护回答都可9.(1)这段文字写雪后的山给人们总的印象是()9.(2)文段描写景物是按照如下的顺序进行的山上——()——()——()9.(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这句话A. 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B. 好像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C. 好像日本看护妇D. 实在是太秀气了【答案】D【解析】(1)结合文段结尾“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可知雪后济南的小山给人们的总体印象是“秀气” 故选D【答案】(2)山尖, 山坡, 山腰【解析】(2)解答本题需结合文段具体内容进行分析概括根据文段中“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山尖全白了”“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儿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等内容分析景物描写顺序即可【答案】(3)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树尖上“顶”着的白雪比作日本看护妇头上的白花生动形象地写出雪之轻之美表达了作者对此美景的喜爱和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解析】(3)注意题目要求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常见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设问、反问等“树尖儿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一句中“顶着”这一动词赋予了树尖儿人的动作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树尖儿顶着白雪这一形象比作日本看护妇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两种修辞手法的运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之轻之美以及雪后矮松的秀美体现了作者对大自然造就的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10.(1)文中第⑤段画线句子中的“话中之话”指的是什么?10.(2)指出句中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①有时心情发霉百事无心②许多时候心情发亮我便抱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心态烘焙各式蛋糕分送亲戚、朋友、邻居、同事10.(3)文中第⑦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答案】“话中之话” 指的是邻居认为“我的打印机影响了人家的休息” 我的烘焙也干扰了人家的生活【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需要考生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分析句子的含义以及蕴含的感情从下文我回家“立刻将家中24针的老打印机换成操作无声的激光机但是夜半烘焙蛋糕的老习惯却改不掉”可以看出邻居夸我们其实是委婉的说打印机的响声、蛋糕的香气都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邻居的休息【答案】①“发霉”指心情郁闷、忧伤②“发亮”指心情舒畅、高兴【解析】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①“心情发霉百事无心”意思是心情不好什么事情都无心去做“心情发霉”是心情不好低落的意思②意思是心情舒畅的时候就会把把自己成功的喜悦和快乐的心情带给他人使别人也分享这份快乐“心情发亮”是情绪高昂心情舒畅的意思【答案】此句用了比喻和排比修辞三个比喻连用形象的表明了烘焙蛋糕的过程需要细心、耐心和技术读来活泼有趣耐人寻味【解析】本题考查辨析修辞手法及作用“像攀爬高峰那般小心像校对文稿那样的细心像教导孩子那般的耐心”这个句子运用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说明烘蛋糕其实是一个精雕细琢、满怀爱心的过程正如文中所说“绝对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般的直截了当”。
2018-好与随风阅读答案-推荐word版 (20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好与随风阅读答案篇一:好雨随风阅读答案好雨随风阅读答案12.作者写“雨来了”之前,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笔墨写人们“眼巴巴地”盼望春雨?(4分)答:13.作者笔下的春雨有什么特点?(4分)答:14.请从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写出它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效果。
(4分)我选( )句,赏析:1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好雨随风》一文筒摹阐率:三位作家在描写春雨时,表达了怎样一种基回睁博卡不?(4分)①(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朱自清《春》)②有如天降甘露。
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青了。
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
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
(季羡林《听雨》)答:l2.作者花那么多的笔墨写人们“眼巴巴地”盼望春雨,是为下文写春雨来后人们的喜悦心情作充分的铺垫,突出了春雨对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性。
解析:此题考查了对写作手法的理解和把握。
“眼巴巴地”盼望春雨,表现了人们盼望雨来的急切心情。
而下文有语句来渲染这种心情,所以是为下文写这种急切的心情作铺垫。
l3.甜美、滋润;来得快,去得也快。
解析:此题考查了对文章描写对象特点的把握。
本文的写作对象是“好雨”,即春雨。
完成时,先把描写春雨的语句找得出来。
从这些语句可以概括出。
14.不设统一答案。
(A)句示例:①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溪水流进田野的缓慢,突出了人们希望细水流得快一些的焦急心情。
②“爬”这一动词用得生动形象,写出了溪水流进田野的缓慢,突出了人们希望溪水流很陕一些的焦急心情。
好雨随风阅读答案
好雨随风阅读答案【篇一: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精读课文课内阅读理解与答案】t>1、山中访友(1)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
☆这个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老桥”比作“德高望重的老人”,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2)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这个句子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自己和鸟儿、露珠这两位朋友间的默契和深厚情谊。
(3)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是作者走进树林,靠在一棵树上产生的联想。
从中,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作者和树之间的那种“知己”情谊。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
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
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
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按原文在括号中填入恰当的形容词。
2、选文采用瀑布、悬崖、白云、云雀等景物,表达了作者对山中朋友亲近、热爱的美好的感情。
3、文中划线的句子是(反问)句,请将它改为陈述句。
这山中的一切,全都是我的朋友。
4、文段中的人称有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有什么好处?答:文段中由第一人称转换为第二人称,让人觉得更加亲切,从而使情感表达得更加充分。
3、草虫的村落1、按课文填空并回答问题。
(1)空间在我眼前扩大了,细密的草茎组成了(茂盛的森林)。
一只小虫,一只生着坚硬黑甲的小虫,迷失在这座森林里。
我想它一定是(游侠)吧!☆从这个句子,我感受到了作者充分发挥丰富的想象,生动地展现了一个草虫的世界,体现作者热爱自然的美好的童心。
广东省广州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广东省广州地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注意事项: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8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分。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在“考场号”和“座位号”栏相应位置填涂自己的考场号和座位号。
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测试范围:七年级上册第1-2单元。
5.难度系数:0.68。
6.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24分)一、(5小题,16分)1.(2分)下面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酝酿(liàng)嫩叶(nèn)抖擞(sǒu)鸟巢(cháo)B.薄烟(bó)黄晕(yùn)着落(zhuó luò)戴笠(lì)C.宛转(wǎn)赶趟(tàng)嗡嗡(wēng)眨眼(zǎ)D.迷藏(cáng)散心(sǎn)涨水(zhǎng)应和(hé)2.(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呼朋引伴晌晴娇媚晰沥B.花枝招展化妆急躁功勋C.披蓑带笠铃铛哄托端庄D.苍海桑田箫瑟竦峙天崖3.(2分)下列句子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陆新生日那天收到爸爸的礼物——一台笔记本电脑,真令他喜出望外。
B.运动会上,同学们各尽其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好与随风阅读答案
篇一:好雨随风阅读答案
好雨随风阅读答案
12.作者写“雨来了”之前,为什么要花那么多的笔墨写人们“眼巴巴地”盼
望春雨?(4分)
答:
13.作者笔下的春雨有什么特点?(4分)
答:
14.请从文中画线的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写出它的语言特点和表达
效果。
(4分)
我选( )句,赏析:
15.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好雨随风》一文筒摹阐率:三位作家在描写
春雨时,表达了怎样一种基回睁博卡不?(4分)
①(春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
民,披着蓑戴着笠。
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朱自清《春》)
②有如天降甘露。
在大大小小高高低低,有的方正有的歪斜的麦田里,每一个
叶片都仿佛张开了小嘴,尽情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滴,本来有点黄萎的,现在变
青了。
本来是青的,现在更青了。
宇宙间凭空添了一片温馨,一片祥和。
(季羡
林《听雨》)
答:
l2.作者花那么多的笔墨写人们“眼巴巴地”盼望春雨,是为下文写春雨来后
人们的喜悦心情作充分的铺垫,突出了春雨对农作物生长
的重要性。
解析:此题考查了对写作手法的理解和把握。
“眼巴巴地”盼望春雨,表现了人们盼望雨来的急切心情。
而下文有语句来渲染这种心情,所以是
为下文写这种急切的心情作铺垫。
l3.甜美、滋润;来得快,去得也快。
解析:此题考查了对文章描写对象特点的把握。
本文的写作对象是“好雨”,即春雨。
完成时,先把描写春雨的语句
找得出来。
从这些语句可以概括出。
14.不设统一答案。
(A)句示例:①用拟人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溪水流进田
野的缓慢,突出了人们希望细水流得快一些的焦急心情。
②“爬”这一动词用
得生动形象,写出了溪水流进田野的缓慢,突出了人们希望溪水流很陕一些的
焦急心情。
③用比较的手法,写出了溪水流进田野的缓慢,突出了人们希望溪
水流得快一些的焦急心情。
(B)句示例:①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了雨后
天空的明净,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
②用比喻的手法,形象地写出
了雨后大地的美丽,表达了作者对春雨的喜爱和赞美。
解析:此题考查赏析文中语句的能力。
完成时,可从修辞手法、写作手法和语言的特点进行分析。
首
先应判断该句运用的修辞手法(写作手法),然后对该句描写的内容进行分析,
最后才是该句抒发的情感。
l5.不设统一答案。
围绕表达了对春雨的赞美以及对农村生活的关注,适当阐述即可。
解析:此题从比较阅读的范畴,考查了对三段文字抒发情感的把握。
因为题干中提示“表达了怎样一种共同的情怀”,
所以找出其共同点即可。
附原文
好雨随风
乔忠延
①画家说,春雨是春天的颜色。
②诗人说,春雨是春天的歌声。
③小时候我则认为,春雨是春天的奶水。
春雨比奶水更甜美,更养人。
它飘落
到哪儿,哪儿就滋润了,鲜嫩了,翠生了,就活活泛泛显出了生机。
④春节过后,人们就眼巴巴地盼望春雨,春雨却总是不来。
天不再像年前那样
灰蒙蒙的,变得蓝蓝的,空空的,那么高,那么远,不见一线云丝丝。
看看风,还是西北风,虽然稀少了,劲小了,却仍然硬硬的,干干的。
⑤太阳暖暖地照着,照得地上也暖了。
冬日僵硬的地皮早软了,踩上去面团似的,河边、泉边更是软得淌水,水渍渍的,走过去会粘住鞋子。
⑥没几日,地皮不再软了,像往常一样瓷实,不粘鞋子,不陷车子了。
风依然吹着,太阳依
然晒着。
暖和多了。
又过了几日,路上裂开些小缝缝,人来车往,表面上的那
层土就离了地皮,土越积越厚,越碾越细,踩上去和冒烟的一样,裤腿上溅得
花花点点的,都是尘土。
⑦田里的麦苗早渴了,泛黄了,没有了先前的精神头。
浇地的人多了,水流进
田里,“滋——滋——”地响,还咕咕咚咚地冒泡。
(A)看着溪里的水不少,淙淙地流着,进了田却慢慢地爬,比旦头爬得还要慢。
田浇过了,人们仍然盼着
落雨。
说是浇过的地,土会变硬,下些雨土才会酥些,麦苗长得才起劲。
⑧雨来了,突然?间就下起来了。
是夜里来的。
待人们知道下雨的时候,雨早淅淅沥沥的了,唱小曲似的。
有人从被窝里撑起身子,趴在窗台上,掀起窗帘的
一角,朝外瞅瞅,院里的地上白白地泛亮。
于是,忽然想起昨目后晌太阳落在
了云里,风也是东南风,还潮潮的。
接着又倒头睡下,梦里也就多了几分甜蜜,不睡到吃早饭不会起来。
⑨雨来得快,天晴得也快。
一大早,天上还满是乌黑的云团。
端上碗吃早饭,
云变得丝丝蔓蔓的,天有些亮了。
吃完饭擦嘴时,云就散了,太阳露了脸,鲜
亮鲜亮的。
(B)天空如刚擦过的塑童二没有一点尘色;地上如刚落笔的图画,到处洇①着水色。
人们的心里也像刚冲洗过的一样清爽,脸上笑成了花。
⑩田里泥了,无法干活,仍有人踩着泥到田头去,看看嫩嫩的禾苗,心更喜了,喜滋滋地唱出声来。
(选自《中国散文选》,有删改)
【注释】①涸(yīn):向四处散开或渗透。
篇二:随风吹笛阅读题答案
随风吹笛阅读题答案
16.文章以“微微的雨”开篇,这样写,有哪些作用?(4分)
17.作者说“竹子和竹叶的关系便是演奏者”,他让一种“关系”成为“演奏者”。
结合文意淡谈你的理解。
(5分)
18.简析文中穿插朋友“偏爱蝉的歌唱” 故事的用意。
(4分)
19.说说“自然是没有结局的”在文中的深刻内涵。
(4分)
参考答案
16.①引出悬念:谁在吹能够“穿过雨声”“在天地间扩散”的“笛声”。
②
前后照应:“竹子洒过了小雨”与风配合,磨擦生籁,成为交响乐。
③语意双关:雨,不仅是自然的微雨;还能沐浴心灵,洗去尘俗。
(回答两点即可。
)
17.刻意安排:竹子是乐器,便不能再做演奏家;研究发现:竹子有水渍、竹
叶有间隙,因风的作用发出尖利和细细的声音,这的确是一种“关系”。
独特
感受:自然之声多是独奏,
多而密的竹林、竹叶才可对应“百人的交响乐团”形成交响乐章。
18.深化主旨,“自然的声音”令人“赞叹”,人应亲近、感悟自然;进行比较,用“万蝉齐鸣”来凸显风雨竹林之声才成交响乐,让人感受更为深刻。
19.艺术家感受自然并加以表现的,其境界总是静的、低的,因为自然的风景
是活的、动的、视觉与听觉双重组合,变化无穷而使艺术有“达不到的境界”。
模拟试题二
1.下面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A.作者认为,每个人都会感动于自然的声音。
这“自然的声音”所表达的本质意义是相同的。
比如,百灵鸟画眉的声音与蝉蛙的声音,对热爱自然的人来说,都很悦耳。
B.在寒夜里放着万蝉齐鸣的录音,至少会给听者带来两种感受:一是让自己走
进自然之中,二是从心里驱逐了冬天的寒意,心里渐渐暖和起来。
C.听《溪水》的录音时,听到了两声山鸟的锐音,“盈耳绕梁,久久不灭,就像人在平静的时刻想到往日的欢愉,突然失声发出欢欣的感叹”。
这说明作者
喜欢溪水的淙淙声,但更喜欢鸟声。
D.“我”后来去了几次,一直难以找到那天的感觉,要么有雨无风,要么有风无雨。
其实,就是有了和那天一样的风与雨,还有竹子,“我”的感受也不会
和那天一样,因为:一种感受只属于那个瞬间。
E.文章最后说“有风有雨,正好能让竹子摩擦生籁,才成为交响乐”,应该说,这句中的“交响乐”与我们平时听到那些高超的音乐家演奏的“交响乐”给我
们的感受是一样的。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级。
C.说作者更喜欢鸟声没有根据,作者在装有录音带的盒子上写了《溪水》,就足以说明他特别喜欢溪水的
淙淙声;E.音乐家演奏的“交响乐”永远都有人为的痕迹,与文中所写的交响
乐是不能等同的,给人的感觉也不一样。
【答案】CE
2.请说出“我的故乡在遥远的地方”这一句中的“遥远”与文中“由于来得遥远,我对自己的判断感到怀疑”句中的“遥远”的含义。
前者的“遥远”:_____后者的“遥远”:_____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能力层级B级。
一个词有其
基本意义,有些词语有引申义和比喻义,甚至还有临时借用义。
本考点考查的
重点放在对具体的语言环境里的词语的含义的理解上。
从题干来看,“我的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