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简答题

合集下载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

2024年上半年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1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以“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赤子之心,为中国教育的发展探寻新路,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是()。

A. 陶行知B. 黄炎培C. 晏阳初D. 蔡元培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陶行知的一句教育名言,寓意非常高尚,只讲付出,不要任何回报,表达了一种无私奉献的高尚精神,体现了教师崇高的职业道德。

陶行知被毛泽东称为“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A项正确。

2.下列选项中,教育家与其提出的理论对应正确的是()。

A. 巴班斯基——教学与发展理论B. 加涅——结构主义教学理论C. 赞科夫——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D. 洛扎诺夫——范例教学理论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教育家与其提出的理论对应。

加涅关于学习类型的划分和教学观念及条件的转变的思想,也都是以知识的结构和对学生的实质意义为逻辑起点的。

这也可以被看作属于结构主义教学论。

B项正确。

3.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与劳动相结合是人发展的主要途径,但是在教育史上,出现了漫长的一段人与劳动相脱离的历史,这段历史主要是从()开始的。

A. 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 封建社会D. 资本主义社会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教育的特征。

奴隶社会,出现了专门的教育机构,即学校。

学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其产生条件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使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从而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

(2)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

(3)文字的出现。

因此,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最早出现在奴隶社会。

B项正确。

4.一个生而失明的孩子,很难被培养成一个画家。

这反映的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是()。

A. 遗传B. 环境C. 教育D. 主观能动性答案:A。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40例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40例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简答题40例 1. 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学校结构。

(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要点速记摩羯组内不择手段提高速度2. 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要点速记:两权一目的)(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3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

要点速记:人(人才)鱼(舆论)公(公民)主(民主)促政治。

3. 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要点速记严(延时价值)规范(社会性规范),塑(加速个体发展)个性(发展个性),总之要发展。

4. 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要点速记社会、个人、理论三方面。

5.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的基本精神(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发展。

(3)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点速记社会主义接班人,全面个性多发展。

6.简述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

国考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国考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

国考-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作者:日期:1、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哪些?答: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1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均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

2、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答:(1)有助于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学会自治自理。

3、简述发现教学经历的四个教学阶段。

答:(1)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产生矛盾,提出要求解决和必须解决的问题;(2)促使学生利用教室所提供的某些材料,所提出的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3)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自己的假设;(4)根据实验获得的一些材料或结果,在仔细评价基础上引出结论。

4、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有哪些?答:(1 )知识观。

建构主义强调的是人类知识的主观性,他们认为,人类知识只是对客观世界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征,它不是最终的答案,而是会随着人类认识的进步而不断地被新的解释和假设所推翻、所取代的。

(2 )学习观。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到学生的简单转移或传递,而是主动地建构自己知识经验的过程,这种建构是任何人所不能代替的。

(3)学生观。

学生是自己知识的建构者,学习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贮存和提取的过程,也不是简单的积累,而是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的基础上去形成知识的意义,实现新旧知识的综合和概括。

5、教师怎样才能上好一堂课(上好一堂课的要求是什么?)答:上好一堂课的要求:(1 )目标明确。

指教师上课时明白这堂课要使学生掌握一些什么知识和技能,养成什么行为方式和品格,要有怎样的态度,要学会什么方法等,也就是要明确学习目标。

(2)内容正确。

是指教师教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确凿的、符合逻辑的,教师教学技能或行为要符合规范,并且要求学生做出的反应同样是正确的,如果不正确,要及时加以纠正。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40例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40例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40例1. 什么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包括观察、实验、归纳和演绎。

观察是通过对现象的直接感知来获取信息;实验是通过人为控制变量来验证假设;归纳是从具体事实中总结出普遍规律;演绎是根据已知规律推导出新的结论。

2. 什么是全日制义务教育?全日制义务教育是指国家对未成年人实施的基本教育,包括小学和初中阶段。

全日制义务教育的目标是确保每个未成年人都能接受基本的教育,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

3. 什么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它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包括认知素质、情感素质、道德素质、身体素质和创新素质等。

4. 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的基本能力和综合素质,包括语言表达能力、数理思维能力、信息素养、创新能力、合作与交流能力等。

5. 什么是学科思维?学科思维是指在学科学习中培养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不同学科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如科学思维、历史思维、数学思维等。

6. 什么是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是指学生获取、评估、应用和创造信息的能力。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获取能力、信息评估能力、信息应用能力和信息创新能力。

7. 什么是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创新能力包括创造思维、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8. 什么是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

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9. 什么是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学科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的规定。

课程标准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依据。

10. 什么是教育评价?教育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育质量进行评估和判断的过程。

教育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

11. 什么是学习方法?学习方法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采用的具体方法和策略。

学习方法包括阅读方法、记忆方法、思维方法等。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全)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全)

教育根底知识和根本原理一、教育根底知识和根本原理1. 简述 20 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二级〕〔1〕教育的终身化。

〔2〕教育的全民化。

〔3〕教育的民主化。

〔4〕教育的多元化。

〔5〕教育的现代化。

〔6〕教育的信息化。

〔7〕教育的全球化。

〔8〕教育的个性化。

2. 简述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

〔二级〕〔1〕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2〕初等义务教育普遍施行。

〔3〕教育世俗化。

〔4〕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

3. 简述消费力与教育的关系。

〔一级〕消费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决定教育开展程度〔1〕消费力开展程度影响教育目的确实定〔2〕消费力的开展程度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3〕消费力程度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4〕消费力的开展制约学校构造〔5〕消费力的开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教育对消费力的促进作用——经济功能〔1〕教育是劳动力再消费的根本途径。

〔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消费的最有效形式。

〔3〕教育是进展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4. 简述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

〔一级〕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

〔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指导权。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根本、主要途径〕。

〔2〕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3〕创造一定的社会言论为政治效劳。

〔4〕完成年青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5. 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二级〕〔1〕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

〔2〕文化影响教育的内容与程度。

〔3〕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

〔4〕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确实立。

〔5〕文化形式影响教育环境与教育形式。

6. 简述教育对文化的作用。

〔二级〕〔1〕教育具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

〔2〕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

〔3〕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

【教资】【重点】中学《教育知识能力》简答题+辨析+材料分析+答题模板(12页)

【教资】【重点】中学《教育知识能力》简答题+辨析+材料分析+答题模板(12页)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40分】【带箭头的是必须背的,时间不充裕至少先把带箭头的背完】【时间不充裕一定要先背带箭头的】1.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有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

2.教育本质属性的所表现在:①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②人类有意识的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③以培养人为直接目的社会实践活动3.原始社会教育的特征。

【口诀:两生三没】两生:①为了生产和生活;三没:①没有固定的教育者、受教育者;②没有固定教育场所;③没有阶级性。

4.古代学校教育的特征:【古代分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①奴隶社会产生了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②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经济与政治的发展,具有阶级性、等级性;③古代学校教育适应古代思想文化的发展,表现出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5.20世纪后教育的发展特征。

【口诀:全民多现身】①教育的全民化②教育的民主化③教育的多元化④教育技术的现代化⑤教育的终身化6.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龟(规)速方结手】①生产力制约教育的速度和规模。

②生产力制约着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

③生产力制约着教学的内容、方法、组织形式与手段。

7.教育的经济功能:【两再一新促生产】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②教育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③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8.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两权一体宗旨(质)】①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

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④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宗旨和目的。

⑤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9.教育的政治功能:【18下考】【人民论政治】①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②教育通过传播社会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政治社会化。

③教育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④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10.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制约作用:【内幕使用】①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②文化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③文化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中学教育知识及能力简答题40例

中学教育知识及能力简答题40例

中学教育教学知识简答题40例1. 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生产力的开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容的选择。

(2)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

(3)生产力的开展制约着学校构造。

(4)生产力的开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

要点速记摩羯组不择手段提高速度2. 简述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1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

〔要点速记:两权一目的〕(2)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1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

2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

3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政治建立。

要点速记:人(人才)鱼(舆论)公(公民)主()促政治。

3. 简述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开展中起主导作用的表现(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根本要求对个体开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开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根底教育对个体开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开展个性的功能。

要点速记严(延时价值)规(社会性规),塑(加速个体开展)个性(开展个性),总之要开展。

4. 简述确立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1)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

(2)受教育者的身心开展规律。

(3)人们的教育思想。

(4)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开展学说。

要点速记社会、个人、理论三方面。

5.简述现阶段我国教育的根本精神(1)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立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

(2)我们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开展,要求坚持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两方面的和谐开展。

(3)适应时代开展的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要点速记社会主义接班人,全面个性多开展。

6.简述我国现阶段的教学任务(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根本技能、技巧。

2024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

2024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

2024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真题解析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50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

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予评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大题21题,每小题2分,共42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

选错、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库,术(遂)有序,国有学”这种托古方式提出从中央到地方按行政建制建学设想的论著是()。

A.《论语》B.《学记》C.《中庸》D.《大学》答案B,《学记》是我国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题目中的说法是《学记》中关于学制系统的思想阐述。

2.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把教育目标分为:()。

A.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具体目标B.德育目标、智育目标、体育目标C.国家目标、学校目标、个人目标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答案D,布鲁姆提出了教育目标分类的思想,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个领域。

3.在张老师的数学课上,有的学生认真听讲,完全理解了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有的学生心不在焉,或关注窗外悦耳的鸟鸣,或想着下课后欢快活动,对一元二次方程概念不求甚解,这体现了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因素是()。

A.主观能动性B.遗传C.学校教育D.环境答案A,同样是一个老师教,环境和学校教育没有差别,题目未提到遗传相关内容,学生们各自注意力不一样,导致学习有差别,这是主观能动性的差异。

4.人的心理发展遵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如从无意经意到有意注意,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这反映了人身心发展特征的()。

A.互补性B.顺序性C.差异性D.不平衡性答案B,题目中阐述的规律是顺序性的体现。

互补性是指个体某一个方面较差的话,必然会有另外的方面比较强大,比如盲人触觉都比较灵敏;差异性指的是个体或者群体之间存在不同的特点和差别;不平衡性指的是个体身心发展速度不均。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115题精选全文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必背简答题115题精选全文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1.简述近代教育的特征①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②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③教育的世俗化④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2.简述现代教育的特征①教育的终身化②教育的全民化③教育的民主化④教育的多元化⑤教育技术的现代化3.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作用①生产力水平决定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③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4.简述教育的经济功能(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①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②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③教育是创新科学技术的手段5.简述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作用①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目的②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③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6.简述教育的政治功能①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②教育可以促进政治民主③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制度的舆论力量7.教育的文化功能①教育具有筛选、整理、传递、保存文化的功能②教育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功能③教育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功能④教育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功能8.简述学校教育在人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原因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②学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进行教学③学校教育能够有效的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个因素9.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特点及规律①具有顺序性,所以要循序渐进的促进学生的发展②具有阶段性,所以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所用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是不同的③具有互补性,所以要长善救失,培养全面发展的人④具有不平衡性,所以教育要抓住关键期⑤具有差异性,所以教育要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10.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有哪些①遗传:遗传素质是人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遗传素质的成熟度制约着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年龄特征遗传素质的差异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②环境: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会、条件和对象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人在接受环境的影响和作用时都是积极主动的③学校教育: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做出社会师范;学校教育对个体的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功能;学校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

(完整版)(最全最经典)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二简答题题教育知识与能力

(完整版)(最全最经典)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二简答题题教育知识与能力

教师资格证中学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简单题85题(最全)1制定教育目的的依据(1)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根据①教育目的受生产力的制约;②教育目的也受生产关系以及政治观点与政治制度的制约;③教育目的的制定还受到各国传统文化和世界先进文化的影响。

(2)人的自身发展特点与需要也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据(3)教育目的制定者的教育理想与价值观2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赫尔巴特,德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心理学家。

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代表作品《普通教育学》.(1)教育性教案原则.赫尔巴特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案"概念;(2)建立教育学理论的两大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3)强调教师的权威作用,形成了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4)试图以心理学的“统觉"原理来说明教案过程,认为教案过程是新旧观念的联系和系统化的过程。

(5)提出了四段教案法。

即明了、联想、系统、方法.3杜威的相关教育思想杜威,实用主义教育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代表作为《民主主义与教育》。

(1)论教育的本质。

杜威认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

(2)论教育目的“主张教育无目的论,认为教育过程就是教育目的,教育之外再没有什么教育目的。

"(3)提出五步教案法,即创设疑难情境、确定疑难所在、提出解决问题的种种假设、推断哪个假设能解决这个问题、验证这个假设。

(4)提出与传统教育相对应的新三中心:儿童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4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①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

(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1。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2.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3.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5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真题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真题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真题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真题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真题及答案解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为什么教育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解析】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的原因是:(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2)学校教育是随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

(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

(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2、简述美育对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意义。

【解析】美育能促进教育目的实现.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具体表现为:(1)美育对德育的促进作用——以美储善美育能够陶冶个体的性情.抑制其功利化倾向.在潜移默化中修养超越生死、不计功利的道德情操,使人逐渐高尚起来,即起到以美储善的作用。

(2)美育对智育的促进作用——以美启真从生理角度来看,美育可以开发大脑的潜能。

审美教育可以促进大脑两半球的协调发展,可提高学习的兴趣,为学生了解客观世界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使其在对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体验中,激发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广范的兴趣和创造的精神。

(3)美育对体育的促进作用——以美助健健康的身体是探索知识、攀登科学高峰和从事劳动的基础。

美育则可以从身心两方面来促进体育,起到以美健体的作用。

—方面美育可以促进人的生理健康,另—方面美育可以促进^的形体美和体育技巧的提高。

3、简述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理论。

【解析】(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维果斯基区分两种心理机能,一种[亿师学教师考试研究院提供]是作为动物进化结果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则是作为历史发展结果的高级心理机能,即以符号系统为中介的心理机能。

而人的思维与智力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各种活动、社会性相互作用不断内化的结果。

(2)心理发展观心理发展是个体的心理自出生到成年,在环境与教育的影响下.在低级心理机能基础上,逐渐向高级机能转化的过程。

(完整word)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文档

(完整word)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汇总,文档

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第一模块1.20 世纪后教育的睁开特点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教育平生化、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睁开中起主导作用,为什么?①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②学校教育是经过特地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收效较好;③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影响学生睁开的各种因素。

3.简述学校教育在影响人的睁开上的独到功能①学校教育对个体睁开作出社会性标准;②学校教育拥有加速个人睁开的特别功能;学校教育对个体睁开的影响拥有即时和延时的价值;④学校拥有开发个体特别才能和睁开个性的功能。

4.学生心理睁开的特点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序次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5.拟定教育目的的根本依照第一,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主要依照。

其次,人的自己睁开特点与需要也是确定教育目的的重要依照。

最后,拟定教育目的还需要依照教育目的拟定者的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6.素质教育的特点〔内涵〕①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②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睁开的教育;③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睁开的教育;④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

7.美育的作用答:美育对德育、智育、体育都有积极的影响。

美育用优美感人的艺术形象,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人们的生活、理想和斗争,使他们碰到生动的思想道德教育,促进他们的政治质量、道德容颜和思想感情健康地成长。

美育不但能够帮助学生认识现实,认识历史,同时能够睁开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形象思想能力和创立能力;还能够调剂他们的生活,提高学习收效。

在美育中要求整齐干净,美化环境,也有利于健康,有助于体育的睁开。

8.五育之间的关系答:德育在全面睁开教育中起着灵魂和统帅的作用;智育为其他各育供应了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体育起着基础作用,为其他各育供应物质基础;美育在全面睁开教育中起着动力作用;劳动技术教育能够综合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作用。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101道简答题,考前必背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101道简答题,考前必背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101道简答题1. 简述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件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教育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教育以人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教育具有永恒性,只要人类存在,就存在着教育;教育具有历史性;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2. 简述学校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1)教育者,教育者是从事教育活动的人;(2)受教育者,受教育者是在教育活动中承担学习的责任,以一定的方式接受教育影响的人。

受教育者是教育的对象,是学习活动的主体;(3)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既包括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3. 简述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2)生物起源说;(3)心理起源说;(4)劳动起源说。

4. 简述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合在一起;(2)教育具有无阶级性、公平性;(3)教育内容简单;(4)教育方式单一。

5. 简述古代教育的特点(1)阶级性、等级性;(2)道统性(反映统治阶级政治思想和伦理道德思想,天道、神道和人道合为一体);(3)专制性;(4)刻板性(指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5)象征性(占主导地位,接受教育是社会地位的象征)。

6. 简述近代学校教育特点(1)以法治教,普及义务教育。

西方近代教育发展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2)建立了完善的学校教育系统——学制;(3)创立了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度;(4)教育内容结构日益丰富,大量增加了自然科学和工业技术方面的课程内容;(5)教育的阶级性依然存在。

7. 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1)重视早起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普及义务教育和延长教育年限;(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双轨并行,且相互渗透;(4)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多元化;(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日益淡化,教育向终身化发展;(6)教育技术手段的现代化。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全)

中学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简答题(全)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一、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1. 简述20 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二级)( 1 )教育的终身化。

( 2 )教育的全民化。

( 3 )教育的民主化。

( 4 )教育的多元化。

( 5 )教育的现代化。

( 6 )教育的信息化。

( 7 )教育的全球化。

( 8 )教育的个性化。

2. 简述近代社会教育的特点。

(二级)( 1 )国家加强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

( 2 )初等义务教育普遍实施。

(3)教育世俗化。

( 4 )重视教育立法,倡导以法治教。

3. 简述生产力与教育的关系。

(一级)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决定教育发展水平( 1 )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目的的确定( 2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的选择。

( 3 )生产力水平决定教育的规模和速度(4)生产力的发展制约学校结构(5 )生产力的发展制约着教学方法、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经济功能( 1 )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基本途径。

( 2 )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最有效形式。

( 3 )教育是进行技术创新的一个重要手段。

4. 简述政治经济制度与教育的关系。

(一级)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 1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

( 2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宗旨与目的。

( 5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领导权。

( 4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受教育权。

(5 )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内容和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 1 )教育培养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基本、主要途径)。

( 2 )教育促进政治民主化。

( 3 )创造一定的社会舆论为政治服务。

( 4 )完成年青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5.简述文化对教育的影响。

(二级)( 1 )文化对教育具有价值定向作用。

( 2 )文化影响教育的内容与水平。

( 3 )文化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

( 4 )文化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 5 )文化模式影响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考试简答题1、关于人的身心发展有哪些典型观点?其代表人物是谁?基本观点是什么?【答案要点】关于人的身心发展主要有四种观点:遗传决定论、环境决定论、二因素论和相互作用论。

(1)遗传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高尔登和美国的霍尔。

遗传决定论的理论观点是,幼儿心理的发展是受先天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

(2)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华生。

环境决定论的理论观点是,幼儿心理的发展完全是后天环境教育的结果,遗传并没有太大的作用。

(3)二因素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吴伟士和德国的施太伦。

二因素论的理论观点是,幼儿心理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共同决定的。

(4)相互作用论是目前影响较大的一种观点,多数心理学家都支持这一观点。

其理论观点是,遗传对幼儿心理的发展作用的大小依赖于环境的变化,而环境作用的发挥也受遗传的制约,即"遗传决定心理发展的限度,环境在限度内起决定作用"。

2、影响人格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它们对人格的作用是什么?【答案要点】人格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遗传和环境,心理学家认为,人格是在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下逐渐形成并发展的。

(1)生物遗传因素。

研究发现,遗传是人格不可缺少的影响因素,遗传为人格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2)社会文化因素。

社会文化对人格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后天形成的一些人格特征。

社会文化塑造了社会成员的人格特征,使其成员的人格结构朝着相似的方向发展,而这种相似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维持社会的稳定。

(3)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环境对人格具有极大的塑造力,尤其是父母的教养方式直接决定了孩子人格特征的形成, 不同教养方式对人格差异所构成的影响不同。

(4)学校教育因素。

学校生活中的体验、校风和教师的言行都会对学生的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5)早期童年经验。

人格与早期童年经验的关系主要表现在:首先,人格发展受到童年经验的影响。

其次,早期经验不能单独对人格起决定作用,它与其他因素共同决定人格。

最后,早期儿童经验是否对人格造成永久性影响因人而异。

3、简述学与教的三种过程模式。

【答案耍点】1.学习过程。

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教学过程。

教师通过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的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过程,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

3.评价/反思过程。

评价和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反思。

4、简述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

【答案要点】加涅认为,学习是一个有始有终的过程,可分为若干阶段,每个阶段耑进行不同的信息加工。

(1) 动机阶段,有效的学习必须要有学习的动机。

教师应采用多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供有效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将外在的激励转化为内部的心理期^。

(2).领会阶段。

学生要注意与学习有关的剌激,形成选择性知觉。

教师可通过提问、图片、手势动作等吸引学生注意,使学习内容进入学生的短时记忆中。

(3).习得阶段。

学生将短吋记忆中的信息重新编码加工,转入长时记忆中。

教师可以刺激学生的回忆,指导学习信息的分类组织。

(4).保持阶段。

学生将习得的信息经复述、强化后,转入长时记忆贮存阶段。

教师应对学习条件作适^安排,减少新旧信息的干扰,提高学生信息保持的程度。

(5).回忆阶段。

学习到的新知识通过作业等形式被提取出来,增强学生对习得信息的掌握。

教师应指导学生寻找记忆的线索,进行独立学习。

(6)概括阶段。

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加以概括,举一反三,达到学习迁移的目的。

教师须提供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学习和利用知识,引导学生概括和掌握知识原理或原则,以促进学习的迁移。

(7)作业阶段。

通过作业反映学生习得内容的情况,使学生春到自己的学习成果,获得满足感。

教师需要通过各种作业手段综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便采取进歩措施巩固和提高。

反馈阶段。

学生通过作业的反馈可以意识到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

教师在提供反馈时可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5、简述学生保持有意注意的主要方法。

【答案要点】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是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和发展起来的,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心理现象。

要保持有意注意可以采取以下方法:1.自我暗示法:在学习时经常提醒"集中注意"。

2.情境想象法:想象是在参加某次大考或竞赛,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使自己真正紧张起来。

3.培养问接兴趣:树立远大理想,明确奋斗目标,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用理想的目标激励鼓舞自己。

4.自我奖励法:自己给自己定时定量,完成有奖,相反,注意力不集中时计划落空,则要惩罚自己做不愿意做的事。

由此则可以养成集中注意力去学习的习惯。

5.训练听课技巧:做好课前预习,调整听课心态,重点问题集中精力,次要问题适度放松,有意识地寻找问题,激发听课兴趣。

排除学习时的干扰冈素也非常重要,要注意劳逸结合,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6.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答案要点】(1)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2)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位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状况,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

(3)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课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和技能。

(4)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加、勤于动手的能力。

(5)改变课程评价过于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发展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6)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7、如何保持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答案要点】1.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2.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正确评价自己、接纳自己。

3.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4.让学生保持健康、愉快的情绪。

5.指导学生学习性卫生的知识。

8、简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

【答案要点】教师成长与发展的基本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师范教育培养新教师作为教师队伍的补允;另一方面是通过实践训练捉髙在职教师的素质。

提高教师素质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教师的成长与发展有以下基本途径:1.观摩和分析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观摩可分为组织化观摩和非组织化观摩,—般来说,为培养、提高新教师和教学经验欠缺的年轻教师宜进行组织化观摩;非组织化观摩要求观摩者有相当完备的理论知识和洞察力,否则难以达到观摩学习的目的。

2.开展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指以少数学生为对象,在较短的时问内。

(5〜20分钟)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课后再进行分析。

这是训练新教师、捉髙教师教学水平的一条重要途径。

3.进行专门训练。

要想促进新教师的成长,也可以对他们进行专门化训练。

有人曾将某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教给新教师,其中的关键程序有:①每天进行回顾;②有意义地呈现新材料;③有效地指导课堂作业;④布置家庭作业;⑤每周、每月都进行问顾。

4.反思教学经验。

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又称反思性实践或反思性教学,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意识对象,对自己的教育理念、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认真的自我审视、评价、反馈、控制、调节、分析的过程。

9、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是什么?【答案要点】我国中学德育的原则主要有:1.导向性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②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③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4.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贯彻这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②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③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5.因材施教原则。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10、简述中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意义。

【答案要点】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作为教育工作者必须按照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对他们进行教育,为学生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1.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或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妨碍学习的个人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

学习准备不仅影响新学习的成功,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

同时,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新的发展又为进一歩的新学习做好准备。

2.所谓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

在关键期中,个体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敏感,有时又把关键期称为敏感期,关键期是一个比较短暂的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别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剌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所以,应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及时进行适当的教育,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1.什么是课程计划?课程计划的构成要素有哪些?【答案要点】1.课程计划是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教学和教育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体现了国家对学校的统一要求,是组织学校活动的基本纲领和重要依据。

课程计划是课程设置的整体规划,它对学校的教学、生产劳动、课外活动等作出全面安排,具体规定学校应设置的学科、学科开设的顺序及课时分配,并对学期、假期进行划分。

2.课程计划的制定依据是教育目的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水平。

课程计划由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学科顺序、课时分配、学年编制和周学时安排构成。

12.简述教师的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1)教师的认知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研究表明,学生的知识学习同教师表达的清晰度有显著的相关;教师讲解的含糊不清与学生的学习成绩有负相关,教师思维的流畅性与他们的教学效果有显著的相关。

(2)教师的人格特征与职业成就之间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