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与干预方法分析

合集下载

2型糖尿病护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2型糖尿病护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2型糖尿病护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2型糖尿病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给患者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健康负担。

2型糖尿病是一种以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病理生理基础的、以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

在临床实践中,2型糖尿病的护理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健康状况。

为了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必要对2型糖尿病护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一、 2型糖尿病护理存在的问题1.1 缺乏个性化护理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各有不同,需要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但目前很多医疗机构的护理水平还停留在一刀切的阶段,无法满足患者的具体需求。

1.2 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由于2型糖尿病的特殊性,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专业水平,但目前部分医院的护理人员培训水平较低,导致护理质量无法保证。

1.3 缺乏慢病管理的支持2型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进行慢病管理的疾病,患者需要在饮食、运动等方面进行科学的管理,但目前缺乏相关支持。

二、 2型糖尿病护理的改进措施2.1 实施个性化护理医疗机构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特点和生活习惯,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为每一位患者提供量身定制的护理服务,充分满足患者的需求。

2.2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医疗机构应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对2型糖尿病护理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和优质的护理服务。

2.3 加强慢病管理的支持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慢病管理机制,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全方位的健康管理服务,包括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多方面的支持,帮助患者获得更好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三、总结2型糖尿病护理存在着一些问题,但通过实施个性化护理、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加强慢病管理的支持,这些问题是可以得到解决的。

希望相关医疗机构能够重视2型糖尿病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让患者能够获得更加专业、优质的护理服务,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鉴于2型糖尿病在我国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病,且该疾病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包括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肾功能衰竭等,提高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质量至关重要。

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疑难病例讨论
病例背景
患者:王先生,男性,60岁,2型糖尿病患者。

病情:王先生已经患有2型糖尿病多年,一直通过药物治疗和控制饮食来维持血糖水平。

然而,最近他出现了心理问题,表现出明显的抑郁情绪和焦虑症状。

问题分析
王先生的心理问题可能是由以下因素引起的:
1. 疾病压力:长期患有糖尿病可能给王先生带来了身体和心理上的负担,导致焦虑和抑郁。

2. 自我管理困难:可能存在王先生对于疾病管理的困难,无法有效地控制血糖水平,导致心理问题的加重。

3. 社会支持缺乏:王先生可能缺乏家人、朋友或专业人士的支持,导致他感到孤单和无助。

心理护理干预
为了帮助王先生应对心理问题,以下干预策略可以考虑:
1. 心理咨询:建议王先生咨询专业心理咨询师,通过倾听和支
持来缓解焦虑和抑郁的症状。

2. 自我管理培训:提供针对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培训,帮助
王先生学习有效控制血糖水平的方法,增强他的自信心和应对能力。

3. 社会支持:鼓励王先生加入糖尿病患者支持组织或参加相关
活动,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和情绪,获得情感上的支持和理解。

4. 家庭教育:与王先生的家人一起进行教育,增强他们对糖尿
病患者的理解和支持,提供更好的家庭环境。

结论
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的疑难病例,我们可以通过心理
咨询、自我管理培训、社会支持和家庭教育等干预策略来帮助患者
应对心理问题。

这些干预措施可以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实用的应对
技巧,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况,提高生活质量。

二型糖尿病心理护理措施

二型糖尿病心理护理措施

二型糖尿病心理护理措施二型糖尿病是一种需要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除了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外,心理护理也是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以下是一些二型糖尿病心理护理措施:1. 教育和认知:患者和家属需要有关于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包括病因、症状、并发症等。

了解疾病的知识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和管理疾病。

2. 心理支持:医务人员应该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关心。

也可以鼓励患者加入支持团体或社区,与其他病友分享经验和取得支持。

3. 应对焦虑和抑郁:许多糖尿病患者会因为疾病带来的生活变化和不确定性而感到焦虑和抑郁。

医务人员需要帮助他们认识并应对这些情绪,可以借助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进行干预。

4. 自我调节:患者需要学会如何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保持乐观的心态,寻找适合自己的应对策略,比如运动、冥想、放松训练等。

5. 制定目标和计划:通过与医务人员的沟通,患者可以制定明确的目标和管理计划,从而加强对疾病的控制和管理,提高生活质量。

总之,心理护理对于二型糖尿病患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疾病,提高生活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医务人员和家人应共同努力,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支持和护理。

强调心理护理对于患有二型糖尿病的个体的重要性。

其中,教育与认知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了解病情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了解疾病的原因、症状和并发症,患者可以更清楚地认识到疾病的严重性,从而更积极地对抗疾病。

除此之外,心理支持也不容忽视。

医务人员应该尽可能地给予患者和家属情感上的支持,让他们感到被理解和关心。

同时,可以开设专门的心理支持小组或者提供心理咨询等服务,帮助患者排解负面情绪,增强心理韧性。

对于已经存在焦虑和抑郁情绪的患者来说,更需要加强心理干预。

医务人员可以建议他们尝试一些有益于放松心情的活动,比如瑜伽、冥想等。

同时,启动心理治疗也是个不错的选择,通过专业心理师的帮助,患者能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情绪,进而找到应对的途径。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与心理痛苦相关性分析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与心理痛苦相关性分析
2 . S c h o o l o fNu r s i n g , C a p i t l Me a d i c 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B e i j i n g1 0 0 0 6 9 , C h i n a ) A b s t r a c t : Ob j 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c o r r e l a t i o n b e t w e e n s e l f - e f i f c a c y a n d p s y c h o l o g i c a l d i s t r e s s o f t y p e 2 d i a b e t e s p a t i e n t s i n
关痛苦处 于轻 中度者 占 3 0 . 9 % ; 心理痛苦总分及 其 4个维度得分与 自我效能得分呈一定负相关( r 一0 . 4 3 0 —0 . 2 3 0 , P < 0 . 0 1 ) 。结 论
社 区 2型糖 尿 病 患 者 的 自我 效 能 属 中等 偏 上 水 平 , 且 自我 效 能 水 平 越 高 则 心 理 痛 苦 程 度越 轻 。提 示 应 侧 重对 患者 加 强 糖 尿 病 导 致 的 与 生 活 规律 相 关痛 苦 、 情 感 方 面痛 苦 的干 预 : 提 高 患 者 控 制 血 糖 的 自信 心 , 以消 除 负 面情 绪 。
2 0 1 3年 5月 第2 O卷 第 5 A 期a y . 2 OI 3
J o u r n a l o f N u r s i n g ( C h i n a )
Vo 1 . 2 0 No . 5 A
6 7
【 心理 卫生 】
社区 2 型糖尿病患者 自我效能与心理痛苦相关性分析

探讨心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探讨心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探讨心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控制血糖水平和生活方式,这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了一定影响。

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这些情绪会影响他们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针对这些不良情绪的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过去的研究已经证明了心理干预对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疾病管理非常有效。

不同的心理干预模式包括认知行为疗法、心理支持、心理教育等方式,这些模式在不同程度上能够帮助患者减轻不良情绪、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对于不同的患者和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心理干预模式也是至关重要的。

本研究旨在探讨心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通过评估不同心理干预模式的效果以及分析其优势和局限性,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心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旨在通过对比分析心理干预模式在缓解病人不良情绪方面的效果,为医疗机构提供更科学的治疗方法。

具体目的包括:1.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的不良情绪特点,探讨不同干预方法的可行性;2.介绍心理干预模式的定义及分类,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3.分析心理干预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现状,评价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4.评估心理干预模式对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比较不同干预模式之间的优势和局限性;5.总结心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为未来的研究提供参考,并指出可能的研究方向和重点。

通过这些研究目的的实施,旨在全面了解心理干预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医疗效果提供科学依据。

2. 正文2.1 2型糖尿病患者的不良情绪特点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伴随着不良情绪,包括焦虑、抑郁、愤怒和悲伤等。

这些不良情绪可能是由于患者对疾病的恐惧、对生活质量下降的担忧以及对未来健康状况的忧虑所导致的。

2型糖尿病的长期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变也会给患者带来压力和挑战,进而影响其情绪状态。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当代医药论丛》Co ntemporary Medicine Forum2015年第13卷第24期 护理研究86上的最大满足[2]。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在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评分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在接受护理后,两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的评分与其接受护理前相比均有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患者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下降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质量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

综上所述,在对妇产科手术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可有效地改善其焦虑的症状,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1] 牛娜,万云云.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社 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05):127-129.[2] 冯建丽.人性化护理在妇产科护理中的应用[J].中医临床研究, 2013,1(25):231-232.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分析赵 红(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人民医院呼吸内分泌科 山西 运城 044600)【摘要】目的: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

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我院收治的156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入院的时间分为对照组(2014年6月之前入院)与实验组(2014年6月之后入院)。

对对照组78例患者进行传统护理,在此基础上对实验组78例患者进行心理护理,然后对比分析在进行护理前后其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评分、对治疗的依从性、进行自我病情监测的情况及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及总胆固醇(TC)的水平。

结果:在进行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症状自评量表SCL90的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对治疗依从性的良好率与自我病情监测行为的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其FPG、2hPG与TC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2型糖尿病的心理建议

2型糖尿病的心理建议

2型糖尿病的心理建议2型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当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利用能力下降,导致血糖不能正常被调节时,就会引发这种疾病。

除了遵循医生的治疗方案和饮食控制外,患者的心理状态也会对病情产生影响。

因此,在控制2型糖尿病的过程中,重视心理建议也十分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接受现实并接纳自己的状况:诊断出2型糖尿病可能会让人感到沮丧或愤怒。

然而,接受现实并接纳自己的状况是帮助您度过难关的第一步。

通过了解疾病的发展过程和治疗方法,您可以更好地控制病情并提升自己的心理状态。

2. 尋求支持:有时候,与他人分享您的困惑和担忧,能够带来巨大的安慰和支持。

您可以寻找朋友、家人或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他们可以倾听您的心声并给予建议,同时帮助您理解自己的情绪并应对挑战。

3. 保持积极态度:积极的心态可以帮助您更好地应对糖尿病带来的挑战。

尽管病情可能会让您感到不适,但请记住,通过合理的治疗和生活习惯的调整,您可以有效地控制病情,继续过上正常的生活。

4. 与专业人员保持沟通:与医生和其他专业人员保持沟通是控制病情的关键。

随访您的医生定期进行体检和检测,并向他们咨询您的疑虑和问题。

并且,与糖尿病教育者合作,他们可以为您提供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帮助您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5.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改变生活习惯可以有助于糖尿病的控制和改善。

合理的饮食安排、适量的运动、良好的睡眠和有效的应对压力的方法都是保持健康的重要方面。

与专业人员合作,了解适合自己的饮食和运动计划,制定一个可行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您控制疾病,减轻症状。

6. 关注并管理自己的情绪:控制糖尿病可能会带来焦虑、抑郁或其他心理健康问题。

因此,请保持关注自己的情绪,并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处理情绪问题,比如尝试放松技巧、进行心理疏导或参加支持小组。

如果情况严重,您应当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7. 培养正确的应对机制:面对糖尿病带来的种种挑战,培养正确的应对机制非常关键。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与解决方案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与解决方案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问题与解决方案引言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患者需要长期进行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

除了身体上的问题,糖尿病患者还面临着一系列心理问题。

这些问题可能会对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疾病管理产生负面影响。

本文将探讨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这些问题。

心理问题一:焦虑和抑郁糖尿病患者常常面临着高度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疾病的不可逆转性和长期的治疗过程可能会使患者感到无望和沮丧。

同时,对饮食和运动的严格控制也增加了他们的压力和焦虑感。

解决方案:1.寻求心理支持:糖尿病患者可以寻找专业的心理咨询师或加入支持小组,与其他患者分享经验和情感,得到心理上的支持和安慰。

2.接受认知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患者改变负面的思维模式和应对方式,建立积极的心理状态。

3.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适当的运动、均衡的饮食和充足的睡眠可以提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

心理问题二:自我认同和社交障碍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因为疾病的存在而出现自我认同的问题。

他们可能感到自己与正常人有所不同,从而产生自卑和羞愧的情绪。

同时,疾病管理所需的生活方式改变也会给他们的社交生活带来困扰,例如无法在聚餐中随意选择食物。

解决方案:1.接受自己和疾病:患者需要学会接受自己的身体状况,并理解糖尿病并不代表他们的整个人格。

2.寻找支持系统:患者可以与家人、朋友或其他疾病管理者保持联系,互相支持和分享经验。

3.寻找适合的社交活动:患者可以参加一些适合糖尿病患者的社交活动,例如健康讲座、疾病管理培训等,以减少社交障碍的影响。

心理问题三:恐惧和不安感糖尿病患者常常担心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他们可能会对血糖控制的不确定性感到恐惧和不安。

此外,接受长期药物治疗也会给他们带来担心和负担。

解决方案:1.定期检查和监测:定期进行血糖和其他相关指标的检查可以让患者了解自己的病情,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2.接受教育和培训:患者可以参加疾病管理的培训班,了解更多关于糖尿病的知识和处理方法,从而减少恐惧感。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及相关因素分析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及相关因素分析

·精神卫生·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及相关因素分析陈向韵1,王永利2,岳鹏1,杜鹃3Psychological distress and related factors in community patients with type 2diabetes mellitus :a survey study ∥Chen Xiangyun ,Wang Yongli ,Yue Peng ,Du Juan摘要:目的了解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痛苦现状和相关因素,为针对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的健康教育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采用中文版糖尿病痛苦量表,对5个社区卫生站或服务中心的252名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

结果糖尿病患者轻度痛苦35例(13.89%),中度或以上痛苦8例(3.17%);糖尿病心理痛苦相关因素有:年龄、自负药费、糖尿病家族史、目前治疗方式、是否有糖尿病并发症、血糖检测、与医务人员制定饮食计划、体育锻炼和糖化血红蛋白。

结论社区2型糖尿病部分患者存在着心理痛苦,而这种心理痛苦可能来源于糖尿病患者的年龄、家族史、自费药费的比例、治疗方式的复杂程度等相关因素。

应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制订个体化干预措施。

关键词:2型糖尿病;社区护理;心理痛苦;数据收集中图分类号:R473.5;R47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4152(2012)21-0074-03DOI :10.3870/hlxzz.2012.21.074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1.护理学院2.附属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3.公共卫生学院(北京,100069)陈向韵:女,本科,母儿护理学学系主任,副教授科研项目:首都中医药与护理学研究专项课题(11ZYH10)收稿:2012-07-24;修回:2012-08-16糖尿病是一组以长期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代谢综合征,是慢性终身性疾病。

在我国糖尿病患病人群中,2型糖尿病约占93.7%[1]。

心理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干预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干预效果分析

心理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干预效果分析作者:陈涵来源:《医学信息》2015年第02期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干预效果。

方法选择自2012年9月~2013年9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以糖尿病的常规治疗,其中对实验组给以心理护理干预,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对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进行评定,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对照组心理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心理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具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心理干预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焦虑和抑郁评分具有显著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2型糖尿病;心理护理糖尿病是以血糖增高为主要特征的一组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由胰岛素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靶细胞胰岛素受体数目减少或亲和力下降、肝脏糖转化能力下降等多种原因引起,表现为糖、脂肪、蛋白质、水盐代谢紊乱。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糖尿病患者的人数呈现出逐年上升、年轻化等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糖尿病患者数已在3000万以上[1],其中最为常见的是2型糖尿病。

糖尿病已成为全世界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我国糖尿病发病率也在逐年上升,从1980年的0.8%到1995年的2.9%,再到2000年超过3.5%,糖尿病已成为一种日益严重的公共健康问题,其中2/3已确诊的糖尿病患者病情控制不良[2]。

我国大部分糖尿病患者处于家庭收入和受教育程度低,医疗保障和医疗条件差等不良环境中。

患者的封建迷信,对糖尿病的认知不足,导致患者对糖尿病产生了恐惧心理,进而引起了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导致了患者排斥治疗或医从性差等消极行为,进而引起严重的并发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本资料选择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不做干预,通过焦虑自评量表和抑郁自评量表,比较分析心理护理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干预效果。

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方法

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方法摘要:针对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实施社区心理护理,不仅能够为老年2型糖尿病病人的健康需求提供相应的帮助,能够及时掌握病人的病情变化情况,从而有效控制病人的血糖,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对于我国全民预防糖尿病也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糖尿病属于一种较为常见的代谢类疾病,在老年群体当中较为常见。

病人自身的不良情绪非常容易引发各类并发症导致其病情进一步加剧,而糖尿病本身又会对病人心理造成阴影。

所以,切实做好病人心理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我门诊部从2009年开始针对社区中的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各类不良情绪与心理,采用对应的社区心理护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进行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门诊部2009年6月至2013年护理的63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

当中男性患者为34例,女性患者为29例;年龄范围为62~77岁,平均年龄为(71.5±6.2)岁;63例病人的居住情况与经济情况均没有明显的差异,病人的病情都处在康复稳定阶段,都是主要依靠其家属进行照顾,家属可以接受健康宣教并积极配合相关的护理。

1.2 心理护理方法1.2.1 针对全部病人。

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护理人员在日常生活中应当多与病人进行交流,采用诚恳的态度、真诚的语言与病人进行沟通,当获得病人信任之后,让病人能够正视2型糖尿病。

此外,护理人员应当在社区内定期开展健康知识讲座,通过发放宣传册、宣教的模式,让病人清楚2型糖尿病的发展过程、临床症状、治疗措施等,要让病人明白只要采用正确、得当的用药、饮食以及运动,2型糖尿病是可以进行控制的,同时还应当邀请一些成功治愈的病人来现身说法,以此来鼓舞病人,帮助其树立战胜糖尿病的信心[1]。

1.2.2 针对内心压抑、焦虑的病人。

护理人员应当关爱病人,用高度的责任感与同情心去与病人交流,掌握病人内心真正的需求,帮助病人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饮食方案,使得病人能够有效降低体重,控制自身的血糖情况,避免低血糖。

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指导

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指导

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护理指导摘要:心理护理路径能有效缓解病人的不良清绪,病人入院后给予全面的评估可了解其心理状况,有利于护理措施的实施,通过路径的实施可以使病人减轻紧张、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放松心情,树立信心以正确的认知和心态面对疾病。

糖尿病( DM)是一组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临床综合征。

2 型糖尿病( T2DM)约占 DM 病人总数的 90%以上,其以慢性持续性血糖升高、并发症多而重为主要特征[1]。

糖尿病与抑郁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早在400年前,人们就意识到这一点,美国医生Willis T.甚至认为糖尿病是由于失望或是长期忧伤所致[2]。

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受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严重威胁着患者的心身健康,引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抑郁不仅影响糖尿病患者的认知功能,更对其生理功能、并发症的发生、代谢调节及治疗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

实施心理护理路径后,可以有效减少了病人不良情绪,对血糖的控制达到理想效果。

1对象与方法1.1对象选择2014年1月一4月我院2型糖尿病病人200例很据wHO(1999)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病人。

入选标准:1)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

2)病人思维清晰具有一定的文字理解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无精神疾病史。

3)病人自愿接受治疗。

排除标准:既往有焦虑症、抑郁症的病人。

将入选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两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两组病人均遵医嘱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治疗期间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心理护理路径.心理护理路径由心理辅导员(均经过心理咨询师统一培训)、责任护士一起完成,按照路径程序对病人进行心理干预,以消除负面情绪,增加信心.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的心理干预,1.2.1内容:①执行心理护理路径:患者入组后均建立一份心理护理档案,责任护士根据心理护理路径实施护理及健康教育;②个性化心理护理:通过观察、访谈,分析每个患者心理问题的实质及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和健康指导。

探讨心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探讨心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探讨心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1. 引言1.1 研究背景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病人数不断增加。

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控制血糖,同时还需要注意饮食、运动等方面的管理。

这些治疗措施对患者的生活带来了重大改变和负担,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1.2 研究目的为了深入探讨心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明确研究目的。

我们将通过系统性的文献综述,梳理已有研究对心理干预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评估,以发现不同心理干预模式的特点和影响。

我们旨在探讨心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具体作用机制,从心理层面解析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对疾病发展的影响,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我们将评估不同心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的效果,进一步总结心理干预模式的应用局限性,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通过明确研究目的,本研究有望深化对心理干预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机制和效果评估,为临床实践和疾病管理提供有效支持和倡导。

1.3 研究意义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往往伴随着各种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等。

这些心理问题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加重疾病的进展和并发症的发生。

通过心理干预来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有效管理不良情绪,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心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可以为开展相关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治疗方案,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好的心理支持,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具有积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正文2.1 心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心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是一个重要而复杂的主题。

通过心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调节情绪,减轻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抗病能力。

心理干预模式可以帮助患者建立积极的心态和态度,有助于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带来的压力和挑战。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压力与应对方法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压力与应对方法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压力与应对方法引言: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长期以来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重大健康问题。

除了生理上的挑战和治疗管理的困难外,糖尿病患者常常还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这些心理压力可能会导致抑郁、焦虑或其他心理问题,进一步影响他们对疾病的管理和生活质量。

因此,探讨和了解糖尿病患者面临的心理压力及其应对方法是至关重要的。

一、糖尿病带来的心理压力1.1 理解和接受诊断带来的冲击接受被诊断为罹患糖尿病通常会让患者感到震惊和失落。

他们往往会产生不安、恐惧以及面临未知未知情况的紧张感。

这种情绪冲击可能对患者产生负面影响,使他们更加焦虑和害怕。

1.2 患病引发的社会和心理压力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常常面临种种挑战,包括饮食控制、药物管理、定期检测血糖水平等。

这些任务需要患者投入大量精力和时间,而对于有工作和家庭责任的患者来说,这些额外负担可能导致更多的压力。

此外,糖尿病还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压力,例如在餐桌上拒绝高糖食物或经常要离开工作岗位检测血糖。

二、糖尿病患者心理压力的影响2.1 心理健康问题由于长期受到心理压力的困扰,许多糖尿病患者可能会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健康问题。

焦虑感通常来自于对未来可能产生并发症的担忧以及治疗管理过程中的困难。

抑郁则可能源于长期面临健康挑战和诊断带来的失去感觉。

2.2 疾病管理困难心理压力会对糖尿病患者的治疗管理产生负面影响。

焦虑和抑郁会导致患者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感到无能为力,从而减少他们遵循健康饮食和药物管理计划的动机。

此外,心理压力还可能增加血糖水平的波动,进一步加剧了疾病的控制困难。

三、糖尿病患者应对心理压力的方法3.1 寻求社会支持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在帮助缓解糖尿病患者心理压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与亲人分享自己的情绪和挑战可以让患者感到被接纳,并得到情感上的支持。

此外,加入相关的支持群体也能提供给患者最新信息、经验分享以及彼此之间共同面对挑战的机会。

3.2 掌握有效心理调节策略学习并掌握有效的心理调节策略有助于缓解因糖尿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和解决措施

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和解决措施

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和解决措施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和解决措施问题一:焦虑和恐惧感•理解病情:通过了解糖尿病的病情和治疗方法,减少不必要的恐惧感和焦虑情绪。

•寻求支持:与家人、朋友、医生或糖尿病社区保持联系,分享感受和寻求支持和理解。

•放松技巧:学习放松技巧,如深呼吸、冥想或进行身体放松训练,以减轻焦虑和恐惧感。

问题二:自我责备和抑郁•接受现实:接受自己患有糖尿病的现实,并明白责备自己对病情没有任何帮助,只会加重负面情绪。

•寻求帮助:与专业心理咨询师或心理医生进行沟通,接受心理咨询和治疗,帮助自己调整负面情绪和消除自责感。

•积极面对: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保持良好的日常习惯,并寻找适合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提升生活质量。

问题三:社交压力和孤独感•知识普及:向身边的朋友、同事和家人普及糖尿病知识,让他们了解你的情况以及你所需的支持和体谅。

•组建支持网络:加入糖尿病支持群体或社区,与其他糖尿病患者交流经验和疑虑,分享情感支持。

•寻找同伴:尝试结识其他糖尿病患者,或参加相关的社交活动或兴趣小组,扩大社交圈子,减轻孤独感。

问题四:治疗困惑和希望•教育自己:深入了解糖尿病的治疗方法和管理技巧,通过阅读专业书籍或咨询医生获得更多的知识。

•寻求建议:定期咨询医生,向他们提问和寻求治疗建议,了解当前的病情和治疗方案。

•相信希望:坚信自己可以掌控糖尿病,遵循医生的建议和治疗方案,相信自己能够过上积极、有希望的生活。

以上是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和解决措施。

通过理解病情、寻求支持、放松技巧、接受现实、寻求帮助、积极面对、知识普及、组建支持网络、寻找同伴、教育自己、寻求建议和相信希望等措施,糖尿病患者可以更好地应对心理问题,提升生活质量。

以上提到的措施并不一定适用于所有患者,请在实践过程中根据个人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

问题五:失去动力和缺乏自我管理意识•设定目标:设定明确、可实现的目标,例如控制血糖水平、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等,以增加动力和自我管理意识。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干预与支持策略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干预与支持策略

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干预与支持策略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不仅给患者的身体带来了诸多挑战,还对其心理健康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长期的疾病管理、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因素,都容易引发焦虑、抑郁、压力等心理问题。

因此,关注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并采取有效的干预与支持策略,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促进疾病的有效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一、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心理问题1、焦虑面对糖尿病的诊断、治疗以及对未来健康的担忧,患者常常会感到焦虑不安。

他们可能担心血糖控制不好会导致并发症,害怕疾病会影响自己的工作、生活和社交。

2、抑郁长期的疾病负担、治疗的繁琐以及可能面临的社会歧视,容易使患者产生抑郁情绪。

抑郁可能表现为情绪低落、失去兴趣、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

3、压力糖尿病患者需要时刻关注饮食、运动、药物治疗等方面,这种自我管理的要求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同时,经济负担、家庭关系等也可能增加患者的心理压力。

二、心理问题对糖尿病患者的影响1、影响血糖控制心理问题会导致患者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如皮质醇、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从而影响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血糖升高,使血糖控制更加困难。

2、降低治疗依从性当患者处于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时,他们可能对治疗失去信心,不愿意按时服药、监测血糖、控制饮食和进行运动,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3、影响生活质量心理问题会削弱患者的心理调适能力,影响其社会功能和人际关系,降低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使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下降。

三、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干预策略1、健康教育通过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并发症的预防等知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恐惧和焦虑。

同时,教育患者如何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可以采用讲座、宣传手册、网络课程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

内容应包括糖尿病的基本知识、饮食控制、运动疗法、药物治疗、血糖监测以及心理健康的重要性等方面。

糖病患者的心理干预与应对压力的方法

糖病患者的心理干预与应对压力的方法

糖病患者的心理干预与应对压力的方法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干预与应对压力的方法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紊乱疾病,患者需要长期接受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管理。

除了生理上的困扰,糖尿病患者还常常面临来自疾病本身、治疗过程以及生活环境等各方面的心理压力。

心理干预与应对压力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至关重要,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疾病、减轻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探讨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干预与应对压力的方法。

一、了解糖尿病及其管理首先,了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通过了解糖尿病的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患者可以更好地掌握自己的疾病情况,理解糖尿病的发展过程和治疗原则,并且能够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

其次,要掌握糖尿病的自我管理技巧。

患者需要学会测量血糖、用药、调整饮食、控制体重等技能。

通过积极主动的自我管理,患者可以减轻病情,提高生活质量,并且感到自己有能力应对疾病。

二、寻求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是糖尿病患者心理干预的重要环节之一。

患者可以与家人、朋友或者糖尿病支持团体建立联系,分享糖尿病管理的经验和感受。

通过与他人交流,患者可以得到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减轻压力和孤独感。

同时,糖尿病患者还可以参加心理辅导活动,倾诉内心的压力和困扰。

心理咨询师可以帮助患者分析和应对情绪的变化,提供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建议。

三、调整心态,建立积极心理糖尿病患者需要调整自己的心态,树立积极的心理态度。

积极的心理态度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疾病和压力,保持良好的生活品质。

患者可以通过寻找并关注自己的兴趣爱好,转移注意力,减轻疾病带来的负面情绪。

此外,放松训练、冥想和瑜伽等活动也可以帮助患者恢复平静、缓解紧张情绪,提高心理抗压能力。

四、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疾病管理和心理干预都非常重要。

患者应该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持充足的睡眠,并且定期参加有氧运动。

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身体健康,减轻糖尿病的症状,并且有助于改善心理状态。

此外,合理饮食也是糖尿病患者的关键生活习惯。

探讨心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探讨心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探讨心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摘要】2型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患者通常伴有不良情绪问题。

心理干预模式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干预手段,可以帮助2型糖尿病患者管理情绪问题并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首先介绍了心理干预模式的概念及其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情况,然后探讨了心理干预模式对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机制和具体效果。

总结了心理干预模式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并讨论了其在促进病人康复中的作用。

未来研究可以继续探讨心理干预模式在2型糖尿病治疗中的更广泛应用,并进一步完善干预模式,以提高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

通过心理干预的有效实施,可以为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式,促进康复及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关键词:2型糖尿病、心理干预模式、不良情绪、影响机制、临床实践、康复、未来研究方向。

1. 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中2型糖尿病是最为常见的类型。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加,给患者的生活和健康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除了身体上的健康问题,2型糖尿病患者还常常伴随着不良情绪,如焦虑、抑郁等。

这些不良情绪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能加重疾病的病情和进展。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旨在探讨心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心理干预的机制和效果,为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健康提供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了解心理干预模式的概念和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建立对其作用机制和实际效果的认识。

深入探讨心理干预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具体应用,了解其在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方面的作用。

总结心理干预模式对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分析其在促进病人康复中的作用,并展望未来研究的方向,为进一步完善心理干预模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2. 正文2.1 心理干预模式的概念心理干预模式是指通过心理学理论和方法对个体进行干预和调解,以改善其心理健康状况和提高其生活质量的一种治疗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与干预方法分析
作者:陈倩
来源:《糖尿病新世界》2016年第22期
[摘要] 目的探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痛苦与干预方法。

方法随机将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行针对性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

结果干预前,两组的SDS和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WHOQOL-BREF、SAS以及SD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心理痛苦;2型糖尿病;干预方法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1(b)-0145-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nd intervention methods. Methods 130 cases of type 2 diabetes patients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hich give control group routine car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targeted nursing,nursing effect compare two groups. Results Before intervention, the compare of SDS and SAS scores of two groups have no difference(P>0.05);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wo groups of WHOQOL BREF, SAS and SDS score comparison difference(P
[Key words] Psychological distress;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 Intervention method
2型糖尿病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也是终身性的一种疾病,在糖尿病患者中,35~40岁人群占有较高比例,约为90~91%左右,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使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1]。

由于2型糖尿病尚无法完全治愈,再加上具有病程长、并发症多等特点,容易使患者产生各种负面情绪,增加心理痛苦,加重病情,导致恶性循环。

因此,该文对针对性护理运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3年10月—2014年10月期间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130例为研究对象,病程2~12年,平均(6.5±2.6)年,年龄40~81岁,平均(60.7±10.6)岁,其中80例为男性、50例为女性,文化程度:30例为小学及以下、40例为初中文化、60例为高中及以上,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65例。

两组的文化水平、病程等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心理痛苦调查方法运用DDS量表对患者心理痛苦进行分析,包括4个维度,分别是医生相关痛苦、生活规律相关痛苦、情感负担相关痛苦以及人际关系相关痛苦,共17条项目,逐一发放问卷,指导患者正确填写问卷,共发放130份问卷,全部回收,回收率为100%。

1.2.2 干预方法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包括指导患者严格按照医嘱服药,适当参与户外运动,对患者进行放松训练等。

观察组:观察组则根据患者的心理痛苦,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①松弛放松。

运用渐进性放松法,在安静、整洁、干净的环境中,指导患者保持舒适的卧位或者坐位,正确进行深呼吸,5~7 s/次,连续3次。

同时,指导患者先将右手紧握,坚持5 s后,使右手保持放松状态,重复1次,连续锻炼2次;②认知干预。

通常情况下,认知干预包括多个方面内容,分别有疏导、鼓励、理解、解释以及聆听等,责任护士要保持和蔼可亲的态度,耐心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对患者内心的真实想法进行了解,有针对性的帮助患者排忧解难,减轻内心痛苦。

同时,定期组织患者参与健康教育讲座,授课者为副主任医师,授课内容包括疾病知识、药物治疗、注意事项以及干预方法等,40 min/次,每周进行1次授课,与患者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获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③情绪干预。

组织病情相同的患者一起参加活动,彼此相互鼓励,加强交流,能够使患者的自我不良情绪减轻,通过团队的情感支持,让患者了解到不良情绪的危害性,能够使患者的自信心提高,有助于患者康复。

同时,由于一些患者存在侥幸、否认心理,应该重视健康教育,使患者对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使患者的主观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使患者的角色强化减轻,并且给予患者同情、关怀以及鼓励,使患者的痛苦消除或者减轻。

1.3 观察指标
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于干预前后评价两组的焦虑、抑郁情况,得分越高,说明焦虑或者抑郁程度越严重。

同时,运用WHOQOL-BREF量表对患者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估,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评分呈正比关系,并且运用PSQI量表对患者的睡眠质量进行评价,得分越低,说明患者睡眠质量越好[2]。

1.4 统计方法
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分析该次研究数据,采用t检验组间PSQI、SAS以及SDS等评分比较,以P
2 结果
2.1 两组PSQI和WHOQOL-BREF评分比较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PSQI评分低,且WHOQOL-BREF评分高,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SDS和SAS评分对比
两组SAS和SDS评分干预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2型糖尿病患者发病后,因为受到自身疾病的影响,容易出现诸多心理问题,兴奋交感神经,对胰岛素分泌进行抑制,使患者病情加重,诱发诸多并发症,影响治疗效果[3]。

有研究发现,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理痛苦,对产生心理痛苦的因素进行分析,并且有针对性的展开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内心痛苦得到明显改善[4]。

同时,给予患者环境、
放松自身、心理暗示以及健康教育等干预措施,可以稳定患者血糖,减轻心理痛苦,减轻抑郁和焦虑症状,改善睡眠质量,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在该次研究中,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SAS和SDS评分低,且WHOQOL-BREF评分高,这一结果与麻桂英[5]等研究报道一致,提示针对性护理运用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根据患者的心理痛苦,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能够使患者的心理痛苦减轻,改善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陈向韵,王永利,岳鹏.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及相关因素分析[J]. 护理学杂
志,2012,21(11):74-76.
[2] 韩文苓,刘晓颖,王永利.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与生存质量相关性研究[J]. 护理学报,2013,19(9):67-69.
[3] 刘婷,姚艳冬. 122例2型糖尿病患者心理痛苦及干预方法研究[J]. 中国疗养医学,2016,11(8):867-869.
[4] 赵仲堂.张颖.郝风荣. Ⅱ型糖尿病患者心理卫生社区干预效果与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3,19(6):376-379.
[5] 麻桂英,靳晓萍. 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效能与心理痛苦的相关性分析[J]. 新疆医学,2014,12(20):33-35.
(收稿日期:2016-08-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