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反思及评析

合集下载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小明的一天》 教学设计与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第七单元《小明的一天》 教学设计与反思
4、注重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采用多种形式的练习,为枯燥的数学知识注入活力,使学生解,并通过相互合作去解决所面临的问题。
本节课不足的地方是:
学生动手操作之前,教师没有强调操作要求,学生也没有认真阅读操作要求,所以操作过程中较乱,有些学生没有按要求做,只是在玩钟面学具。
难点:在观察、比较、讨论中发现整时与半时的特征。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的表述不必详细到将教师、学生的所有对话、活动逐字记录,但是应该把主要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很清楚地再现。)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行为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自主探究,认识钟表。
三、联系实际,拓展能力
四、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
上课之前放《小闹钟的曲子》,学生感受时钟的声音。
引入:
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歌,里面还藏着一个谜语呢,看谁最聪明,能猜出来:嘀答、嘀答,没腿它会走,没嘴它会说,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猜猜它是谁?(课件放歌曲学生猜)
.
1、认识钟面上有什么?(多媒体出示钟面)。
2、认读整时、半时。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具有初步的口头表达能力,但由于孩子小,知识面不是很宽,思维不是很开阔,所以在教学中注意了适时引导,关键处点拨,让学生从不同角度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充分利用小明的一天和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进行学习。通过学生自己对整时、半时的比较,发现它们各自的特点。让学生来说一说自己对一天学习、生活时间的安排,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
板书设计(需要一直留在黑板上主板书)
小明的一天
整时:分针指12,时针指几就是几时整。
6点 6时 6:00
半时:分针指6,时针过几就是几时半。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小明的一天》教学反思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小明的一天》教学反思三篇

【导语】《⼩明的⼀天》是北师⼤版⼀年级上册数学第⼋单元《认识钟表》的第⼀课时,教材为学⽣提供了⼀个熟悉的⽣活情境,采⽤连环画的形式展现⼩明⼀天的活动:早上6时起床→7时半上学→8时上课→12时吃午饭→下午4时踢球→晚上8时半睡觉。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明的⼀天》是⼀年级上册第⼋单元的内容。

这个内容是学⽣建⽴时间观念的初次尝试。

教材以⼩明⼀天的⽣活场景作为学习线索,通过调动学⽣已有的经验和认知⽔平,让学⽣在⽣活中潜移默化地感知“时间”这⼀抽象的概念,体会数学与⽣活的密切联系。

成功之处: 1、我⼀直在思索,怎样从⼀上课就拉近师⽣之间的距离,使学⽣马上处于振奋状态呢?于是,我利⽤课余,让学⽣做⼀个钟⾯,学⽣⾮常感兴趣。

学⽣为做的各式各样的钟表发出惊喜的叫声,露出喜悦的神情,通过听觉、视觉⾛进钟表的世界,引发学⽣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2、抓住学⽣年龄特征,整节课以《⼩明的⼀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趣的串了起来。

充分利⽤好学具(学⽣⾃⼰做的钟⾯),调动学⽣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课中让学⽣亲⾃动⼿拨学具钟⾯,为学⽣提供了动⼿实践、⾃主探索、观察与思考、发现、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培养了学⽣动⼿实践能⼒。

让学⽣在实际中运⽤所学知识,密切联系实际。

体现数学来源于⽣活,⽣活离不开数学。

3、在教学中,让学⽣边拨边说,不仅培养了学⽣动⼿的操作能⼒,也培养了学⽣的⼝述表达能⼒。

然后利⽤实物钟,拨动实物钟,让学⽣感知时针⾛的⽅向,提出“顺时针⽅向”这⼀专有术语。

4、在教学中,培养学⽣完整的表述和学会运⽤数学语⾔。

学⽣会根据⾃⼰已有的⽣活经验,在表述时间时会产⽣不规范现象。

如:把7时说成7点,8时半说成8点半。

我⽴刻给学⽣以引导,“在数学上,我们要说成“7时或者8时半。

”并让学⽣⽤正确的表述⽅法重新描述⼩明⼀天的学习⽣活。

《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理解数字0-20之间的大小关系;2.掌握数字0-20的写法;3.能够对数字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学生对数字的大小关系的理解与数字的写法掌握。

教学难点在于如何教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教学准备1.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2.黑板、粉笔、彩色笔;3.数字卡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入话题:“小明今天早上起床了,他有哪些事情要做?”;2.引导学生讨论,写在黑板上;3.引导学生思考“时间”这个概念。

二、数的大小比较1.通过数字卡片展示0-20的数字,将数字卡片分发给学生;2.引导学生将数字卡片按从小到大排列;3.通过比较数字卡片的大小关系,引导学生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

三、数的读写1.通过数字卡片展示0-20的数字,将数字卡片分发给学生;2.引导学生读出数字卡片上的数字并写在板上;3.引导学生复习数字0-20的写法。

四、简单的加减运算1.展示10根饼干,再展示5根饼干;2.询问学生这两组饼干一共有多少根,将学生的回答记录在黑板上;3.引导学生思考5根饼干加上多少根饼干可以得到15根饼干,并进行计算;4.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五、小结1.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2.强调数字的大小关系、数字的写法和简单的加减运算的重要性;3.鼓励学生多练习,以加深掌握。

教学评价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理解数字0-20之间的大小关系,掌握数字0-20的写法,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在教学中,教师通过多次展示数字卡片,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数字大小的概念。

教师通过实例让学生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计算。

教学过程中,学生积极参与,能够流利地读出数字,并进行简单的加减运算。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反思小明的一天_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反思小明的一天_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反思小明的一天_北师大版
六、板书设计:
小明的一天
时针短分针指着12,时针指几读几时。

分针长分针指着6,时针刚过几就读几时半。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一年级学生第一次接触时刻,而时刻关于他们来说是既熟悉又生疏,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

课堂教学中,一个好的教学情境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究动机,引发学生积极摸索,从而独立地解决问题,进展其能力。

在教学中,我在课的一开始就创设了听谜语猜猜看的情形,课中又让学生观赏各种各样的钟表,谈谈钟表的作用之大,让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认识钟表上的时刻,并在自己的小钟上拨出这些时刻。

学生对以上几个钟面,通过比较,异中求同,最后概括出“分针指着12,时针指着几确实是几时”分针指向6,时针指在两个数的中间,刚刚通过几,确实是几时半“的规律。

学生依据已有的体会主动生成了他们自已的数学知识。

最后,我让学生再结合自己把一天的生活时刻安排记录下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而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爱好。

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我在讲解钟面上有12个大格时,还不够生动、形象,应进一步改进。

课堂中,学生举手发言的面还不够广,还应该加强学生的语言表达,争取做得更好。

通过整堂课的教学与回忆,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在今后的工作中,还有专门长的路要走,相信会有更大的进步!。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反思-小明的一天-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反思-小明的一天-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反思小明的一天北师大版教案: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反思小明的一天北师大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教材,第36页例1和第37页的“做一做”。

主要讲述了一个叫小明的一年级学生的一天生活,通过描述小明在不同时间做的事情,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理解和掌握认识时间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小明的一天生活安排,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情景,认识时间,学会用“时”和“分”来表示时间。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小明的一天生活安排,认识时间,学会用“时”和“分”来表示时间。

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小明上午在校的时间,下午在校的时间等。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卡片、小黑板、粉笔学具:学生手册、作业本、铅笔、橡皮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小明的一天生活,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小明在不同时间做的事情。

让学生思考,小明上午在校的时间是多长,下午在校的时间是多长?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教材第36页例1,讲解小明的一天生活安排。

引导学生认识时间,学会用“时”和“分”来表示时间。

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教材中的图示,让学生了解小明在不同时间做的事情。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通过PPT出示一些有关时间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如:计算小明上午在校的时间,下午在校的时间等。

教师可以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和讲解。

4. 小组讨论(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相互分享自己是如何理解和掌握时间知识的。

教师可以参与学生的讨论,给予指导和鼓励。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小明的一天上午在校时间:小时分钟下午在校时间:小时分钟七、作业设计1. 请学生根据教材第37页的“做一做”,画出自己的一天生活安排,并标注时间。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小明的一天》教案(通用15篇)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小明的一天》教案(通用15篇)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小明的一天》教案(通用15篇)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小明的一天》教案篇1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看钟表,会认读整时和半点。

2、渗透珍惜时间的教育。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会认读整进、半时。

教学难点:通过对比,认识整点与半点的特点。

教学准备:钟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教师先出一个谜语,让学生猜一猜。

2、出示各种漂亮的钟,激发学生认识钟表的*。

3、拿出实物让学生辨整点与半点时钟分别是如何敲的?二、说一说。

1、说说课本当中,小明的一天是怎么度过的?结合小组讨论。

2、小朋友的一天又是怎样度过的呢?三、认一认。

具体地说说小明几点在干什么?三、比一比。

引导学生讨论,发现半时和整时的区别,这是本节课的难点,讨论完后请小组长代表发言,最后教师作出总结。

四、结合实践。

1、结合自己的实际,说说自己是怎么安排时间的。

2、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树立珍惜时间的观念。

五、练一练。

1、第1、2题都是巩固钟表的认识。

2、小调查是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来说一说,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作为一次家T作业,第二天来进行组织交流。

北师大版小学一年级上册数学《小明的一天》教案篇2教学目标:1、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半点。

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教学重点: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半时。

教具准备:钟模型、多媒体课件。

一、猜谜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吗?“滴哒滴哒,滴哒滴哒,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能告诉我谜底是什么吗?生:钟表答对了。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认识钟表”(板书课题)师: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小明,和大家一样,也上一年级了。

小明的一天(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小明的一天(教案)-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小明的一天(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够说出一天的时间顺序:早上、中午、下午、晚上;
2.能够说出自己一天中的常见活动;
3.能够通过图片和文字描述小明的一天;
4.能够简单写出一个自己的一天时间表。

教学准备
1.一张小明的一天时间表图片;
2.一份小明的一天时间表文字描述;
3.一份学生的自我介绍表。

教学步骤
步骤一
1.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一天的时间顺序:早上、中午、下午、晚上;
2.请学生观察时间顺序,教师引导学生简单描述一天的时间顺序。

步骤二
1.教师通过图片或实物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活动,如吃早餐、上学、写字、打球等;
2.请学生观察活动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简单描述一些自己一天中的常见活动。

步骤三
1.教师向学生展示小明的一天时间表图片;
2.请学生观察小明一天的活动内容并对其进行简单描述;
3.教师将小明的一天时间表文字描述发放给学生,引导学生阅读并与图片内容进行对比。

步骤四
1.教师让学生通过参考小明的一天时间表,自行编写自己的一天时间表,可采用图片或文字形式;
2.学生互相分享,教师可以在后续课程中让学生通过口头介绍的形式向全班展示自己的一天时间表。

教学反思
本节课旨在通过引导学生简单描述一天的时间和常见活动,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描述能力。

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可以学习到一天的时间顺序以及自己一天中的常见活动,并借助小明的一天时间表图片进行观察和理解。

最后通过学生的自我编写一天时间表来巩固所学知识,加强学生口头表达的训练。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引导,可以起到有效的教育效果。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 反思-小明的一天-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 反思-小明的一天-北师大版

一年级上数学教案反思:小明的一天(北师大版)介绍本篇文档是对一年级上数学教案进行的反思,教案以小明的一天为主题,教学重点在于时间的表述和计算。

教案适用于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的数学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理解时间是一个可以用数字表达的量。

2.学生能够用数字表达时间的概念,比如“一点”,“五点半”等。

3.学生能够阅读和理解包含时间表述的简单句子。

4.学生能够用数字计算一些基本的时间问题,比如“小明从家到学校的时间是多少?”的问题。

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1.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钟表的图片,问学生知道钟表的作用是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时间这个概念,询问学生“时间是什么?”3.教师让学生尝试表述时间,例如询问学生现在是几点钟。

4.学生回答以后,教师指着钟表上的刻度,让学生理解钟表所表示的数字和时间的关系。

活动2:基本概念1.教师通过图片等方式向学生展示包含时间表述的简单句子。

2.引导学生理解这些表述的意思,如“小明七点钟起床”表示小明在早上七点钟起床。

3.教师请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表述一些简单的时间语句。

活动3:时间计算1.教师询问学生“小明早上六点钟从家出发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

2.学生可以尝试自己计算,也可以与同学一起合作。

3.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提示,如用鹅卵石模拟小明从家到学校的路程,并依靠教师反馈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时间计算的方法。

4.教师强调注意时间的单位,如小时、分钟等,并让学生尝试将时间从一个单位转换为另一个单位。

活动4:拓展1.教师让学生试着理解太阳的位置和时间的关系,如何通过太阳的位置来判断时间。

2.教师可以分别向学生展示上午、中午和下午、晚上的情况,拓展学生对时间的了解。

3.教师鼓励学生尝试自己表述含有时间的句子,考虑不同的时间场景和情境。

反思1.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时间的概念和数字表达方面的理解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更多的练习和理解。

2.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表述能力,通过提示和反馈的方式促进学生的理解和思维活动。

《小明的一天》教学反思

《小明的一天》教学反思

北师大一年级数学上册《小明的一天》教学反思今天,我带着学生来到多媒体教室上课。

讲授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一年数学上册《认识钟表》第一课时──小明的一天。

下面是我在教学《小明的一天》一课后的思考:一、科学确立并实现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新课程理念下的数学教学要充分体现“数学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情确立了如下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结合经验认识钟表,会读钟面的整时刻、半时刻;探索整时、半时指针规律,学会记时的两种方法。

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操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教师演示讲解与农远资源的巧妙结合,使学生在观察与实践中探索、思考、发现、总结整时、半时的指针规律,比较熟练认识整时刻、半时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观念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小明的一天”这一内容为载体,实现了三维目标的落实。

二、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在课堂上,组织学生交流对钟表的了解(1~12 12个数字,分针与时针)、引导他们探索整时和半时钟面上的指针规律,将学生的思维引向精确化,来认识钟表。

并鼓励他们动手在准备好的钟面上按顺时针方向拨出时间,学生饶有兴趣。

三、多媒体课件的使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始,我用课件出示了钟表的谜语,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学习情境。

接着,用课件出示了各式各样的钟表,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生探索有关钟表知识的热望。

新课后,利用课件出示了练习题,丰富了学生的课程资源。

四、由于学生对这一内容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的差异较大,(课前了解多数学生对钟表认识很困难)本节课过多的关注了多数学生,所以探究整时、半时指针规律,学习记时的两种方法时间长了一些,(但我认为这样比较实实在在),因此,影响了后面的更多的思维训练和拓展的时间。

(其实,只有新知内化后才能更好的创新思维)五、在本节课上,我对学生的激励和评价不到位。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小明的一天》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小明的一天》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小明的一天》教学反思《小明的一天》是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内容,本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钟表的知识,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要初步认识钟表、会认读整时和半时、并能用整时和半时描述一天的活动。

对于刚进入小学一个学期的孩子们来说,内容多、难度大,如何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扎实,我做了以下尝试:一、多媒体技术协助,点燃学习热情。

借班上课,课前的一首儿歌消除了学生与我之间的陌生与距离感;课堂上的“老狼老狼几点了”缓解了学生半节课的疲惫,又可以充满热情继续学习;”与时间赛跑”的小游戏让学生自主拖动答案,可以在玩中巩固知识。

在认识“半时”时,通过课件动态演示“9时一9时半”这一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分针和时针转动所引发的时间变化,从而深刻体会整时和半时的根本区另限二、手脑并用,突破难点。

在初识钟面的环节,让学生动手找出小钟面上的分针和时针,并且让它们按照顺时针方向转一转,为知识经验较少的孩子积累经验,也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多次让学生用手指跟随指针转动,切身感受顺时针方向,有助于学生在认读“半时”时更好地理解“经过了几还没到几”的含义;拨出整时、半时的环节, 同桌两人合作,熟练掌握的同学可以带动其他同学,通过动手操作加强整时和半时的理解与区分。

课后回想也有遗憾,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之一是“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养成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我却只在课堂结尾处匆匆提了一下要珍惜时间做时间的小主人,显然达成度不够,没有发挥出很好的育人价值。

并且这节课一直是老师引导着学生一步一步往前走,如何再开放一点,给学生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是我课后仍然在思考的问题。

最后想谈一些备课的感触。

其实知道希沃白板已经好多年了,也在几个月前录制微课时了解过Articulate Storyline 3,可是却不曾将它们引入课堂教学。

本节课为了让练习更有趣味性,决定做一些新的尝试,才开始翻书、上网查阅各种教程,几经易稿最终课件在PPT和希沃白板之间切换使用,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各种感官来学习知识。

《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小明的一天
教学设计
课程目标
1.能够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拓展数数的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方法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
3.能够融入小明的日常生活情境,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记忆效果。

教学内容
知识点学习重点学习难点
拓展数数数数的前后十以内数数变形
教学过程
Step 1 导入
1.老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进行数数,例如:一排小鸟、一袋糖果、一个盒子里的笔等等;
2.引导学生思考:如果现在有很多很多个物品,怎么才能更快更准确地进行数数?
Step 2 拓展数数
1.引导学生写出数数的前后,并要求学生在数数时进行标记;
2.引导学生进行十以内数数变形,例如:1,2,3,4,5,6,7,8,9,10,11,12,13,14……
3.对于数数变形较有困难的学生,可以进行分组辅导。

Step 3 实际应用
1.带领学生了解小明的一天,并对日程安排进行归纳;
2.引导学生进行数数的运用,例如:小明早上看了5个糖果广告,中午选了3个薯片口味,晚上穿了4件衣服等等。

Step 4 思考与归纳
1.老师启发学生思考:学会了拓展数数方法,哪些问题可以更轻松地解决?
2.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小测验。

教学评价
1.个人口头评价,询问学生对课程内容及难度、师生互动等方面的感受;
2.班级测验,检测学生对于拓展数数的理解、运用能力、思考等方面的掌握情况。

总结
通过本次教学设计,我们把数学知识融入到小明的生活情境里,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应用和思考,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记忆效果。

同时,我们也注重学生独立思考和总结归纳的能力,更好地促进了学生成长。

《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内容: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上册数学《小明的一天》。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整时和半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猜想、观察、操作、交流、合作活动。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使所有的学生都掌握“认识钟表”这方面的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1.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以及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2.使学生感到数学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半时。

教具准备:钟模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猜谜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想猜吗?(出示课件)“滴哒滴哒,滴哒滴哒,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能告诉我们,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起”能告诉我谜底是什么吗?(钟表)答对了。

这节课我们就共同来“认识钟表”(出示课题)1.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新朋友,他的名字叫小明,和大家一样,也上一年级了。

他今天有一个问题想请教一下大家,大家愿不愿意帮助他呢?2.播放课件,提出问题。

3.我们看看这个方法行不行呢,继续看课件。

有了这个钟表,小明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们这节课就来了解一下“小明的一天”。

二、合作交流,总结经验1.认识钟面①师: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钟表,那么钟面上有什么呢?请大家认真观察手中的学具钟面,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

②师小结:小老师们懂得真不少,有的不仅会看钟面上的时间,还知道钟面上(出示钟面实物图)有12个数,有3根指针,又短又粗的一根叫时针,长一些的这根叫分针,最长的这根叫秒针。

(过渡:我们认识了时针和分针,你知道这些表的时间吗?)2.观察情境图,交流经验(1)认读整时、半点屏幕出示“小明的一天”的生活情境。

师:这是小明一天的生活安排,请小朋友们试着在小组里说一说小明什么时间在做什么,你是怎样看钟面上的时间的?师:谁来介绍小明在一天都做了些什么?师:介绍得真清楚。

《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及反思

《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故事《小明的一天》,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想象力;3.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和描述故事中的时间顺序和事件;2.掌握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其一天的活动;3.通过绘画、口头表达等形式,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想象。

教学准备:1.电子板书或黑板;2.课堂展示材料:故事《小明的一天》相关图片素材;3.学生绘画和口头表达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导入活动(5分钟):1.展示图片素材,引导学生谈论图片中有哪些日常活动;2.引出新课题:探索人一天的活动。

教学活动一(10分钟):故事导读1.展示故事《小明的一天》的标题,让学生猜测故事内容;2.教师快速朗读故事,学生跟读;3.提问学生:小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怎样度过一天的?教学活动二(15分钟):理解故事1.教师导出故事中的关键词,如:早上、上学、吃早饭、上课、午饭、课外活动等;2.学生分组,每组选一个关键词进行描述。

例如:选中“上学”的组,描述小明上学的过程;3.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时间顺序;4.随机抽取小组进行展示,全班帮助完善描述。

教学活动三(20分钟):想象一天的活动1.教师给学生准备一张空白绘画纸和一枝笔;2.学生打开想象力,绘制自己一天的活动,可参考故事《小明的一天》;3.学生逐一描述自己绘制的活动,可以使用句型:早上我...,上学后我...,晚上我...。

教学活动四(15分钟):展示与反馈1.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展示板上;2.学生互相赏析彼此的作品,进行口头表达;3.教师提问学生:怎样能够过一个快乐、充实的一天?教学反思:本堂课通过引入故事和图片展示的方式,激发了学生对一天活动的兴趣,并培养了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

在故事讲解过程中,我及时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展开小组讨论,不仅提高了学生的理解能力,还促进了他们的合作与表达能力。

在绘画环节,学生积极发挥想象力,用图画形式表达了自己一天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小明的一天》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小明的一天》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小明的一天》教学反思本节课,第一我抓住学生年龄特点,通过谜语引出钟表,用音乐引出漂亮的钟表,引发学生强烈的兴奋感和亲切感,营造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创设良好的情境。

其次,抛出钟面上有什么?这一问题,引导学生观看,了解1----12这几个数的排列规律,认识时针和分针,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观看与摸索、表达的机会。

课中让学生亲自动手拨小闹钟,抓住了儿童的心理特点,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观看与摸索、发觉、表达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和积极性,同时又培养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教学形式上,重视学生的独立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有机结合,课堂中让学生依照自己的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探究,去发觉,去再制造,使每个学生都有一块属于自己思维的开拓区域。

我还依照学生已有的生活体会和认知特点,通过一些具体事件如:几时起床,几时睡觉,丰富了学生对时刻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充分感受时刻就在周围的生活中,逐步建立了学生的时刻观念。

再通过趣味性的练习,动手拨一个自己喜爱的时刻,并说说那个时刻在干什么,来巩固学生所学过的知识。

既联系了学生生活实际,又突出了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所学知识,紧密联系实际。

表达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

整节课以玩为主线,把教学内容清晰有味的串了起来。

教学过程科学合理,层次分明,层层递进。

强调数学学习的实践性、探干脆。

教学中设置了许多新颖有味的实践活动内容,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进展,增强数学内容的趣味性、开放性,强调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分享彼此的摸索、见解,交流彼此的情感、求得新的进展。

凡是学生能独立摸索、合作探究发觉的老师不包办代替。

做到让学生多摸索、多动手、多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师生共同活动相结合,教学形式有分有合,方法多样,学生参与程度高,最大限度地拓宽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充满生气与活力。

北师大版《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P90-P91,《小明的一天》
教材分析:
《小明的一天》是一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认识钟表中的内容。

在实际生活中,时间无处不在,所以通过教学活动发展学生猜想、观察、操作、交流、合作的能力。

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精神的体现。

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但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在本节课中呈现了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的学习方式。

达到从小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结合学生生活经验,学会看钟表,会认整时和半时.
2.结合学生日常作息时间,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态度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感到数学与人的生活息息相关,从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根据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
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半时。

教具准备
钟模型、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明的一天》教学设计、反思及评析〖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初步认识钟面,会认读整时、半点。

2.在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珍惜时间的观念和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体验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乐趣。

〖教材分析〗
本节课“小明的一天”,教材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采用连环画的形式展现小明一天的活动:早上6时起床→7时半上学→8时上课→12时吃午饭→下午4时踢球→晚上8时半睡觉。

这一内容在设计上有3个特点:第一,提供了丰富的与儿童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第二,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学会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发展学生的数感;第三,适时地渗透养成良好习惯的教育,如按时起床、早睡早起等。

本内容的选取既关注了学生的经验和兴趣,又让学生体会到时间对于他们的重要性,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本节课在教学时要注意以下三点。

1. 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

《标准》明确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钟表的经验,因此在教学时要基于学生已有的经验,结合情境图,给学生提供充分交流的机会,使数学活动真正成为学生生活经验的总结和升华。

2.创设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

创设情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富有情感的行为,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互动。

本节课通过“小明的一天”为学生创设一个熟悉的生活情境,体现儿童已有的生活经历,为学生探索知识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

3.加强小组之间的合作交流。

合作学习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就应有意识地去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本节教学有多处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力量,沟通各小组所发现的内容,在这些过程中去培养学生合作的习惯:怎样倾听别人的意见,怎样与别人交流,如何正确评价别人的见解等等。

〖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县直实验小学。

教学资源贫乏(无配套教学挂图、课件等),教师上课只有课本和一些自制教具,只能创造性地去使用教材。

本班学生60人,70%来自县城,30%来自乡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参差不齐。

上这节课之前,我做了个调查:发现城里的孩子大都认识了整时与半点,还了解了一些关于钟面的其他知识;而农村的孩子相对而言就知之甚少,有的只认识整时,个别还不会看钟表。

因此,如果将本节的知识交给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必须要先把学生按已有经验的多少来搭配成若干异质小组,才能取得良好的合作效果。

〖课堂实录〗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今天老师请来了一位新朋友(贴出小明的画像),他的名字叫小明,和大家一样,也上一年级了。

你们想了解这位新朋友吗?下面我们就一起看一看“小明的一天”。

(评析通过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思维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

)
(二)合作交流,总结经验
1. 观察情境图,交流经验。

看课本中的情境图。

师:仔细观察,小明在什么时间做什么?自己先看看,再在小组内讲给其他同学听。

小组交流后全班交流。

师:谁来介绍小明在一天中都做了什么?
生:6点起床,然后7点半去上学,8点开始学习,12点吃饭,下午4点踢球,晚上8点半上床睡觉。

师:介绍得真清楚。

老师告诉你,几点也可以说成几时,例如6点起床,可以说成6时起床。

那你知道看时间通常要用到什么?
生:看时间要用钟表。

师:关于钟面的知识你知道哪些?把你知道的知识教给小组中的其他小朋友。

比一比,看哪位小老师当得最合格。

小组活动。

汇总各小组的交流结果。

组1:我们组知道了1时、2时……12时怎么看,还认识了时针、分针、秒针。

组2:我们组知道了怎样看几时半,还知道秒针转得最快,时针转得最慢。

组3:我们组知道钟表上有12个数。

……
师小结:小老师们懂得真不少,有的不仅会看钟面上的时间,还知道钟面上(出示钟面实物图)有12个数,有3根指针,又短又粗的一根叫时针,长一些的这根叫分针,最长的这根叫秒针。

(评析关于钟面的知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有一定的经验。

教师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经验,给学生提供交流的机会,如当小老师,让学生主动地去获取知识,体现新课程的理念。

)
2.总结经验,进一步加强对整时、半点的认识。

师:小朋友们知道小明在一天里都做了些什么,那你能给小明活动的这6
个时间分分类吗?
学生各抒己见。

生1:按早晨、上午、中午、下午、晚上来分为五类。

生2:可以分成两类,6时、8时、12时、下午4时为一类;7时半、8时半为一类。

师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和鼓励。

师:按整时和半时来分,可以分成两类,6时、8时、12时、下午4时是整时,7时半、8时半是半点。

你们是怎样认读整时和半点的呢?利用自己的钟表模型,小组内交流一下看法。

交流时要注意听别人是怎么说的,如果有不同意见,要等同学说完后再提出来。

小组交流。

汇报交流结果。

组1:我们发现6时、8时、12时、下午4时分针都指着12;7时半、8时半分针都指着6。

组2:我们还有补充,6时、8时、12时、下午4时分针指着12,时针分别指向6,8,12,4;7时半、8时半分针指着6,时针分别在7和8,8和9
的中间。

……
师:由此可以发现整时和半点有什么不同?
生1:整时和半点分针指的不一样,整时分针指向12,半点分针指向6。

生2:整时和半点时针也不一样,整时时针指向哪个数就是几时,半点时针在两个数的中间。

师小结:整时分针总是指向12,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半点时分针总指向6,比如说7时半,分针指向6,时针指向7和8的中间。

(评析分类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学生在前面的单元中已有接触。

本环节通过对时间的分类加深学生对整时、半时的认识。

另外,本环节中小组活动有实效,注意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

)
课间休息: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评析通过这一活泼的音乐,寓教于乐,不仅愉悦了学生的身心,还在无形中渗透了珍惜时间的教育。

)
3.良好作息时间的教育。

师:通过小明的一天,你对他有了哪些方面的了解?
生1:小明按时吃饭。

生2:小明爱体育锻炼。

生3:小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生4:小明早睡早起,是个好孩子。

师小结:小明是一个有良好生活作息习惯的好孩子,希望小朋友也像小明那样能够合理地安排自己的作息时间。

(评析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是关于时间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在这里教师结合小明的一天,引导学生去合理地安排时间,适时地渗透了时间观念的培养。

)
(三)应用练习
1. 认一认。

让学生独立说一说第91页“练一练”第1题图中的小朋友在什么时间干什么。

2.拨一拨。

让学生利用手中的钟表模型拨出下列时刻:
1时、9时半、3时、11时半、5时半
(评析通过有趣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学会认读整时、半点。

)
(四)作业设置
用喜欢的记录方式给自己制定一份合理的作息时间表。

(评析作业的设置,给了学生一个开放的空间,既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珍惜时间、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

)
(五)课堂小结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1:我知道了整时和半点的不同。

生2:我觉得和小组里的其他小朋友一起学习很开心。

生3:还要向小明学习早睡、早起。

……
(评析课堂小结的设计体现了评价的理念和多元化的教学目标。

)
〖教学反思〗
回想起这快乐的、无拘无束的40分钟,我心中充满了许多感慨。

感慨孩子们在课堂上出色的表现,感慨新课程改革带来的新气象。

我真不敢相信,六七岁的孩子竟然知道得这么多,合作得这么好。

数学已经成为了他们接触生活、了解生活的一个工具。

成功的一节课必须要立足于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对学生的了解、对新理念的理解之上。

胸中有邱壑,教学才有方。

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努力挖掘教材的两个优势:1. 情境创设得好,是儿童熟悉和感兴趣的;2.素材提供得好,它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

根据本班学生的知识经验和认识水平以及教材的特点,在教学中我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给学生多次交流的机会,引导他们去自主地学习探究。

在学生交流时,我把自己也看成是小组中的一员,认真倾听他们的意见,关注他们在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以便及时地来引导。

看到孩子们一张张快乐的小脸,我深深地感受到:只有“活”起来的数学课堂,才会真正成为学生探索的天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