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一家亲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

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

《7. 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培

养学生尊重、热爱各民族的情感。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让学生感受到各民族之间的友谊与团结。

二.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对我国各民族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现实

生活中,部分学生可能存在对某些民族的认识不足,甚至存在误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各民族,培养学生尊重、热爱各民族的情感。

三.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培养学生尊重、热爱各民族的情感。

3.提高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让学生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的风俗习惯,增强民族团结意识。

2.难点:培养学生尊重、热爱各民族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直观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体验

各民族之间的友谊与团结。

2.谈话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

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课堂活动方案。

3.准备好学生分组合作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展示我国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引导学生关注各民族之间的友谊与团结。

2.呈现(10分钟)

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如:各民族的传统节日、饮食习惯、服饰特点等。

3.操练(10分钟)

《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

《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

《中华民族一家亲》优教教学设计教材分析:

【教材】

本课时主要是民族团结为教育主题,引导学生认识要维护民族团结。同时理解我们新型的民族关系。学会与少数民族的人和睦相处,互帮互助。中华民族的人团结如一家。本课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国,民主,和谐的观点.

学情分析:

【学情】

由于青少年的自我认识水平和控制能力不高,有时候对一件事情的认识可能会出现偏差,本节课主要是引导学生认识到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并且能够学习到新型的民族关系,与少数民族的人和睦相处,从而从我做起,为维护民族团结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民族团结。认识民族团结对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2、正确认识中华儿女血脉相连,为实现祖国的统一而努力。

3、认识到海外华人华侨的力量,以及她们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让学生明白中华民族一家亲,了解新型的民族关系,团结互助。

教学难点:

通过引导让学生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了解让全球华人聚集在一起的力量。

教学方法:

我将采用探究讨论式的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让学生可以真正的了解我国新兴的民族关系,了解到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为实现祖国统一而努力奋斗。

教学过程:

【主要采用探究法授课】

一、导入新课,提示目标

(一)、导入新课:

通过课前活动导入新课:

欣赏歌曲视频: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说你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解。

(二)、出示课题(投影):

第二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板书)

(三)、出示学习目标(投影):

1.通过探究活动与分享交流可以让学生认识到我们的的民族关系,平等互助。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3课时)

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3课时)

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课是根据《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主题五“我们的国家”第2条“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了解不同民族的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理解和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而编写的。

《中华民族一家亲》是教材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主题中第二课,本课有三个板块:“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互相尊重、守望相助”。第一个板块的话题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已经形成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第二个板块的话题是“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目的是引导学生通过搜集整理并运用信息,理解并认识到,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

第三个板块的话题是“互相尊重、守望相助”,目的是让学生知道,各民族在文化习俗,生活环境等方面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在为幸福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我国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才能共同发展、共同进步,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这三个板块相互联系。第一个板块,从总体上明确了民族关系,即56个民族是一家。第二个板块与第三个板块分别从认知和行为两个层面,说明了各民族

之间“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和“互相尊重守望相助”的意义,进一步体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主题。

第一课时的教学将学习第一板块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社会现象开始关注,知道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大家庭,身边也能接触到一些不同民族的同学,但仅限于基本信息的了解。对各民族的分布特点、新型民族关系等方面的了解却不多,也不深入。基于此,课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查找有关资料,课上补充数据、资料、法律等内容,显得十分必要。

《中华民族一家亲导学案》

《中华民族一家亲导学案》

《中华民族一家亲》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背景和意义。

2.理解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增进民族团结的认识和能力。

二、导学内容:

1. 《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背景及意义

2. 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

3. 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三、导学过程:

1. 导入(5分钟)

教师出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海报,引导学生谈谈对这幅画的第一印象,了解学生对民族团结的看法。

2. 进修《中华民族一家亲》(15分钟)

教师简要介绍《中华民族一家亲》的背景和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这幅画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互助精神。

3. 探讨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20分钟)

教师以讨论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让学生分享自己所了解的不同民族的文化特点,增进对不同民族的了解和尊重。

4. 分组讨论(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并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鼓励学生就如何增进民族团结提出自己的建议。

5. 总结(10分钟)

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中华民族的团结和互助精神是我们民族的宝贵家当,希望学生能够从中汲取力量,增进民族团结,共同发展。

四、拓展延伸:

1. 让学生自主选择一个民族文化进行深入了解,并进行展示。

2. 组织学生走进社区,了解当地的少数民族文化和传统习俗。

3. 鼓励学生参与民族团结活动,增进对不同民族的了解和交流。

五、作业安置:

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解,以及如何增进民族团结的具体做法。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和民族团结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对不同民族的尊重和理解。同时,学生也明白了民族团结是我们民族发展的基石,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民族团结认识和能力,为建设美好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教案(一)

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教案(一)

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教案(一)

教案:中华民族一家亲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含义;

2.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和集体观念;

3.提高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

1.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概念解析;

2.中华民族传统的亲情观念;

3.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性;

4.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体现与实践。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概念解析

1.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学生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解;

2.讲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概念,强调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

3.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中华民族的团结是

国家繁荣的基础。

第二课时:中华民族传统的亲情观念

1.回顾中华民族传统的亲情观念,如家庭的重要性、对长辈的尊敬、

兄弟姐妹间的互助等;

2.分析家庭亲情观念对社会和国家的影响,让学生认识到亲情是中

华民族一家亲的基础。

第三课时: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性

1.分析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性,如在面对外敌时的众志成城、在

国家建设中的团结合作等;

2.通过学习历史上的团结事迹和现实生活中的团结示例,培养学生

对中华民族大团结的认识和重视。

第四课时:中华民族一家亲的体现与实践

1.分析中华民族一家亲在现实生活中的体现,如不分地域、各民族

间的交流与融合等;

2.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实践中华

民族一家亲的理念;

3.鼓励学生参与志愿者活动、关注社会公益事业、尊重不同民族和

文化等。

四、教学评估方法

1.课堂讨论,检查学生对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理解程度;

2.个人或小组作业,呈现学生对中华民族一家亲实践的思考和行动;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7 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设计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分布,各个民族的特色

和进步。

2.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民族大团结的理解和认识,激发爱

国主义情感;树立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

了解不同地域的民族分布和各个民族的特色;中华民族的大团结和国家的统一极其重要。

【教学准备】

1.搜集相关的资料,了解各个民族的习俗文化。

2.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爱我中华》视频导入新课。

二、学习新课

1.民族的分布和特色。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这些民族是怎么分布的呢?每个民族都有哪些特色呢?

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分享自己了解的知识。然后教师进行总结和补充。

2.了解民族的特色。

(1)了解汉族的特点。提问: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你知道汉族有哪些特色吗?学生自由发言。然后教师补充讲解。

(2)了解少数民族的特点。提问:那么,我国其他少数民族各有什么特色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学生分组交流,教师总结补充讲解。

3.走进民族大家庭。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少数民族的服饰、饮食、建筑、艺术等方面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习俗文化,教育学生要尊重不同民族的习俗和文化,促进民族团结。

4.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通过多媒体展示一些有关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案例,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大团结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学生要树立爱国主义情感,珍惜和

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

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

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应该能够:

1. 了解中华民族的概念和内涵;

2. 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含义和重要性;

3. 通过实例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实践意义;

4. 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和团结意识。

教学内容和步骤

步骤一:导入与引入

1. 引导学生回顾中华民族的概念,并询问他们对“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个词的理解;

2. 解释“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含义:即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所有的中国人都是兄弟姐妹,要相互团结、和睦相处。

步骤二:讲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重要性

1. 通过讲解中华民族的历史背景,强调中华民族的多元文化和共同价值观;

2. 解释中华民族一家亲的重要性:只有团结起来,才能共同发展,面对挑战时才能抱团取暖。

步骤三:案例分析

1. 选择一些具体的案例,如自然灾害、重大疫情等,让学生分组讨论;

2.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案例,分析中华民族在该案例中是如何团结一致、互相帮助的;

3. 小组汇报并进行讨论,总结各种案例中的共同特点。

步骤四:情感培养

1.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归属感;

2. 讨论如何从日常生活中体现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精神,如尊重他人、关心弱势群体等;

3. 给学生展示一些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正能量故事,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感和团结意识。

教学评估

1. 课堂讨论和小组汇报的参与度和质量;

2. 学生对中华民族一家亲概念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对案例分析的思考和总结能力;

4. 学生对中华民族情感的表达和归属感的培养程度。

参考资源

- 中华民族概念相关资料

- 中华民族历史背景介绍

- 中华民族团结奋斗的正能量故事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教案(7篇)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教案(7篇)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教案(7篇)

“民族团结一家亲”主题班会教案(篇1)

[课标内容]

了解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主要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习新另的民族政策及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发展的情况,指导学生对解放前后的民族工作情况进行比较,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史实进行对比分析的能力。

(2)了解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如节日、服饰、艺术等,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看图片、影视资料等,感知党和政府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并对相关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理解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性。

(2)了解西部大开发战略,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念和民族自豪感,树立为开发西部,建设社会主义做贡献的雄心斗志。

[重点和难点]

重点:民族区域自治。

难点:国家为什么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是本课的重点。

[课时] 1课时

[教学方法]

问题讨论法

[教学过程]

课前引导: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民族间的团结得到了进一步加强。那么,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关系问题上,党和国家制订了哪些政策?民族团结是怎样得到进一步加强的?

导入新课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1、新中国的民族政策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

3、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行

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1、各族人民跨入社会主义社会

2、国家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扶持

3、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

《中华民族一家亲》课堂设计

《中华民族一家亲》课堂设计

《中华民族一家亲》课堂设计

一、教材分析

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设计了话题讨论、阅读事例、举事例等活动园,安排了相关链接,通过这些环节引导学生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明白正确认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培养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激发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学生爱国情感。本课包括“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两个版块内容。

二、学情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处于高年级的时期,他们经过前四年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学习,在道德认知和情感上有所发展,对法治精神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已形成了一些初步的道德观念、价值观念、法治意识。学生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感兴趣,并开始有自己的独特见解,但仍有片面性。本课帮助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新型的民族关系,正确认识各民族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各民族的紧密关系,初步形成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三、教学目标

1.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从而让学生进一步正确认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培养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初步形成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2.结合查询资料和小组探究、讨论,让学生了解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分布特点,认识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正确认识各民族分布上交错杂居,文化上兼收并蓄,经济上相互依存,情感上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格局。

《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一家亲 第2课时》公开课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知道我国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才能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2.能力目标

能够把维护民族团结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热爱各民族人民的情感,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感受各民族之间相互融合、相互尊重、守望相助。

难点:相互尊重彼此的生活习俗。

三、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四、相关资源

课余生活图片、真实案例

五、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

新课导入:

PPT出示材料: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中华大地数千年波澜壮阔的历史,中华民族数千年自强不息的奋斗,各民族共同开拓了辽阔的中国国土,共同发展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共同缔造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处理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

PPT出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同学们要达到的目标是知道我国各民族只有相互了解,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才能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课堂活动】

活动一:展风采

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前搜集的民族风俗习惯、特色服饰、语言文字等。(可以用图片、视频、歌舞等多种方式)

教师小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们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搜集各种形式民族风俗习惯、特色服饰、语言文字,使同学们充分了解我国民族文化。

活动二:听故事

PPT展示“昭君出塞”、“昭君出塞”、“文成公主进藏”、“彝海结盟”图片,教师简要讲述故事。

中华一家亲教案

中华一家亲教案

中华一家亲教案

主题:中华一家亲

教案目标:

1. 通过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传统

2. 引导学生培养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自豪感

3.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4. 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促进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

教学内容:

1. 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特点

2. 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

3.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习俗

4. 中华民族的名人和英雄事迹

教学方法:

1. 情景模拟教学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中华传统节日和习俗

2.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图片、音视频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中华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3.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任务或项目

4. 互动探究法: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中华民族文化

教学步骤:

步骤一:导入(10分钟)

通过播放视频或展示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介绍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

步骤二:呈现(20分钟)

利用多媒体资源,向学生展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如尊老爱幼、勤劳节俭等。

步骤三:探究(30分钟)

小组合作,让学生选择一个中华传统节日或习俗,进行调查研究,并准备展示。通过讨论和分享,让学生了解不同节日和习俗背后的文化内涵。

步骤四:运用(30分钟)

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学生体验中华传统节日和习俗。给学生分配角色,让他们扮演传统节日中的角色,展示节日习俗。

步骤五:总结(10分钟)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内容,总结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并表达自己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和自豪感。

步骤六:拓展(10分钟)

让学生选择一个中华民族的名人或英雄,展示他们的事迹和贡献。通过学习他们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励志情感。

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教案

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教案

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教案

教案:中华民族一家亲

一、教学背景:

在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中,有着强烈的家族观念和亲情关怀。本节课旨在通过教育活动,加深学生对中华民族一家亲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培养学生的家族意识和亲情情感。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意义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家族的认同感和维护家庭和睦的意识。

3.通过亲子活动,增进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交流。

三、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介绍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对亲情关怀的重视。

2. 知识讲解(15分钟)

通过讲解和讨论,介绍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特点和表现,如亲情关怀、尊重长辈、传承家族文化等,并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家庭中的亲情故事。

3. 活动设计(30分钟)

a) 亲情写作练习:要求学生结合自己家庭的亲情故事,写一篇短文表达对家人的感恩之情。

b) 亲子游戏:学生结合家庭成员,进行亲子游戏,增进亲子间的情感交流。

c) 家族祖先图谱制作:学生完成自己家族的祖先图谱,了解家族历史和传承。

4. 总结(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中华民族一家亲的重要性和积极影响,并鼓励学生将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下去。

四、教学评价:

1. 学生的亲情写作是否表达真挚感恩之情。

2. 学生在亲子游戏中是否积极参与和与家人沟通。

3. 学生完成的家族祖先图谱是否准确完整。

五、拓展延伸:

1. 学生可以展示自己制作的家族祖先图谱和亲情写作。

2. 组织学生参观家庭附近的文化古迹,了解更多关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信息。

3. 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或学校举办的亲情活动,增加亲情关怀的体验和实践。

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共2课时

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共2课时

7.中华民族家亲(第1课时)

【学习目标】

基础性:认识到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知道各民族谁也离不开谁。

拓展性: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挑战性:激发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使命感。

【教学重点】知道各民族一律平等,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维护民族团结的责任感、使命感。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学习过程】

1.了解本节课学习目标。

2.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爱我中华》,说一说你从歌曲中获取了哪些信息?

环节一:寻找我们的兄弟姐妹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因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习惯称为“少数民族”。

1、说一说你知道的少数民族。

蒙古族、藏族、回族、满族(老舍)、维吾尔族、壮族

2、我们可以去哪里寻找我们的兄弟姐妹呢?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如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环节二:了解我国的民族分布格局

1、阅读有关中国民族分布的资料,看看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2、师小结:全国各地都有少数民族的分布,少数民族和汉族杂居在一起,但在我国的西北、西南和东北等地区也有一些少数民族聚居区,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

3、这样的民族分布呈现出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格局,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各民族呈现出大流动、大融居的新特点。

环节三:议议兄弟姐妹

1、认识了这么多兄弟姐妹,看到我国有这么多的民族,你有什么感想?

2、虽然少数民族人口比较少,但是风格各异,这不仅丰富了我国的民族文化,也是我们民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那么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呢?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2.掌握家族、家庭、国家、民族之间相互关系的表述方式。

3.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4.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珍爱民族文化。

二、教学重点

1.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

2.家族、家庭、国家、民族之间相互关系的表述方式。

三、教学难点

1.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2.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珍爱民族文化。

四、教学方法

1.课堂教学法。

2.互动式问答法。

3.讨论法。

五、教学过程设计

1. 预习活动

预习本节课内容,查阅资料,准备主题班会或读书分享,向同学展示和分享自

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2.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谈论下面几个问题:

1.你们家在中国有亲戚吗?

2.如果有亲戚,他们在哪个省份?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你们生活方式有什

么区别?

3.有很多中国特色的风俗习惯,它们代表着中国的哪些文化?

3. 学习过程

1.听读文章《中华民族一家亲》。让学生注意听读时文章中的“家族、家庭、国家、民族”这几个词语,并标出关键词。

2.阅读理解:通过问答和讨论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内容。例如:中华文化有哪些传统美德、为什么要表达对中华文化的认同等。

3.学习新词:家族、家庭、国家、民族等既是中华文化的根基,也代表着中国的现代社会。将词语进行解释和区分,在引导学生时也要加强理解。

4.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发现所在的家庭、班级、学校和社会之间的联系,为中华民族一家亲提供观察角度。学生可以自己选择组员,并交换意见,按表述方式将答案清晰的表述出来。

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教案

小学五年级道德与法制上册7《中华民族一家亲》教学设计教案

7.中华民族一家亲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我国民族的概况,认同民族文化,理解中华儿女血脉相连。

2、过程与方法:培养观察图形以及从数据信息中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探究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热爱民族的情感,树立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我国民族的概况,认同民族文化。

2、培养爱国之情,维护民族团结。

三、教学准备

1、课件。

2、了解西瓜、黄瓜、核桃等在我国历史上的传播过程。

3、搜集有关各民族对中华文化贡献的事例。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爱我中华》歌曲

1、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同学们知道我国有多少个民族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华民族一家亲》。

(出示课题:中华民族一家亲)

(二)中华民族大家庭

师: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

辽阔美丽的国土上,共同生活着56个民族,组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

师: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总人口已达13.7亿。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其他55个民族因人口数量相对较少,习惯称为“少数民族”。

请认真阅读《汉族人口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例》饼状图,汉族和少数民族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例分别是多少?

(出示课本第54页《汉族人口与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例》饼形图)

预设(出示):汉族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其他少数民族占全国人口总数的8.5%。

生自由交流:说说我们班(或身边)的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同学。

(出示课本第54页两位学生的对话,配音)

师:查找资料,说说中国的少数民族分布在哪些地区。

《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共计2课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共计2课时)【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中华民族一家亲》说课稿(共计2课时)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八个方面来对本课作具体阐述。

一、说教材分析

《中华民族一家亲》这一课首先呈现了我国的性质——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对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占全国人口总数的比例做了说明,指出各民族的分布特点和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指出各民族的情感特点是相互亲近和互相依存,强调各民族都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在服饰、饮食、民居、节庆和礼仪上,需要互相了解,彼此尊重,互帮互助,才能真正成为相亲相爱的一家人。

教材引用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对各少数民族在全国省级行政区域中的分布做了归纳总结;"相关链接"中呈现了宪法中对民族团结的相关规定;回顾少数民族的优秀文化作品,对各民族的节日和歌曲等的特点做了分析和班会展示。

教材中还给出了"茶马古道"和"广西口岸"两幅图的说明,描述了历史上西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与汉族通过马帮交流商品的状况以及广西边境地区各民族兴边富民的情况。

通过本课教学,教师应培养学生加强民族团结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丰富爱国主义的内涵。

二、说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能大体认知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性质,但是对各民族的分布特点、生活环境、文化习俗的了解较少,并且对民族团结的认识也不够深刻。这需要教师紧扣教材,适当拓展,从民族分布特点、文化特色、经济联系、情感共鸣等方面层层剖析,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逐步引导学生加强民族团结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良初中导学案设计(简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