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诗词格律介绍

合集下载

诗词格律知识大全

诗词格律知识大全

诗词格律知识大全展开全文103f诗词格律知识大全目录(一)概述…………………………………(二)平仄…………………………………(01)关于近体诗(02)平仄的基本格式(03)“对”和“粘”的规则(04)五言绝句的其他格式(05)五言律诗(06)七言绝句和七言律诗(07)格式以外的规则第一、“一三五不论”第二、“孤平拗救”第三、“三四字互救”第四、“对句相救”(08)简便的公式(09)非格律的技巧性追求(10)小律和排律(三)对仗………………………………(01)律诗的结构(02)对仗的基本含义(03)对仗在一首诗中的位置(04)工对的追求(05)宽对的必要(06)“合掌”之忌(四)诗韵…………………………………(01)关于押韵(02)诗韵和新韵(03)诗韵的由来和延续(04)关于平水韵(05)现代人用诗韵的困难和解决办法(06)关于邻韵(07)关于诗韵改革(01)词的起源和多种称谓(02)词的平仄(03)词的句子长短(04)词的对仗(05)词的押韵(06)词韵(07)词的一些专门术语(一)概述本文的目的,是为想要学习诗词格律的人,提供一条准确而又简捷快速的途径。

诗词是中华文化中的一块绚丽的瑰宝。

世世代代的人们热爱它,从中获得艺术的享受、思想的熏陶和历史的启迪。

可以说,它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传延和民族特性的形成,都起了重要作用的。

当代人也普遍喜欢诗词,不少人想从事诗词创作。

但我们常常看到,有的诗貌似律诗,或五言或七言,内容、意境也不错,却不合格律。

这是因为不少人对诗词格律不太了解,甚至不知道律诗是要讲平仄的。

开国领袖、也是伟大诗人的毛泽东就说过:“律诗要讲平仄,不讲平仄,即非律诗。

”讲平仄、论格律,这对写诗的人来说,当然是一种束缚。

但如掌握了这方面的知识,它也会带给你乐趣,一种创造性的乐趣。

正如复杂的象棋规则,对喜欢下棋的人来说,既是约束也是乐趣。

如果车、马、炮任意走,那就不成其为象棋了。

又如,喜欢踢足球的人,自然也都以遵守它的规则为乐。

古典诗词的格律

古典诗词的格律

律五 诗言
七 言
八句40字,每句5字;中 《旅夜书怀》 间两联必须对仗。偶句押 次北固山下》
韵,首句可押可不押,通
常押平声。
八句56字,每句7字; 《无题》
其余同上
《Hale Waihona Puke 塘湖春行》押韵公:gōng 东:dōng 隆:lóng 宗:zōng 聪:cōng
同韵的字 都可以押韵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四声:
平仄
平声 一声、二声 ——平
上声 三声 去声 四声
——仄
入声
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对仗
对仗的规则: 词性相同 平仄相对 字数相同 上下句的字不能重复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万里秋风吹锦水 ,九重春色醉仙桃。
——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 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春来鸟语花香 冬去山明水秀
处处明山秀水 家家笑语欢歌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画、天下事,事事关心。 —— (明)顾宪成题东林书院
①总为浮云能蔽日
②凤去台空江自流
③吴宫花草埋幽径
④三山半落青天外
⑤晋代衣冠成古丘 ——
⑥长安不见使人愁 ⑦凤凰台上凤凰—游—
——
⑧一水中分白鹭洲
——
A、②⑦①⑥⑤③④⑧ B、⑦②③⑤④⑧①⑥ C、⑦②④⑧⑤③①⑥ D、①⑥③⑤⑧④⑦②
古典诗词的格律

诗词格律入门

诗词格律入门

诗词格律入门在中国古典文学中,诗词格律的运用是至关重要的。

格律是指诗词的意境及其形式结构要遵守的一定规律。

而入门则是学习的第一步,为了更好地了解和学习诗词格律,以下是一些入门级别的知识。

一、什么是格律?格律包括韵律和字数两个方面。

韵律是指韵脚的设置,字数则是指每句的字数要求。

在唐宋时期,格律变得愈加复杂,不同诗体的字数和韵脚都有不同要求。

而小学生接触的初学级别,往往是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四个基本诗体的格律。

二、五言绝句的格律五言绝句由四句组成,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

其韵脚布局为仄仄平平仄。

其中,“仄”指音调偏低的字,“平”则为音调平稳的字。

例如:《春江花月夜》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三、七言绝句的格律七言绝句是由四句组成,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

相较于五言绝句,其句子长度更长,因此难度也更大。

其韵脚布局为仄平平仄仄平。

例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四、五言律诗的格律五言律诗由八句组成,每句五个字,共四十个字。

在音韵布局中,则需要同时出现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等三个韵脚。

例如:《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五、七言律诗的格律七言律诗由八句组成,每句七个字,共五十六个字。

与五言律诗相同,也需要同时出现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等三个韵脚。

例如:《浣溪沙·古人训诂汉文家书帖》古人训诂汉文家,惟是介士有馀华。

争让襟怀虚名重,但将疏财信去佳。

两脚朝天真似鸟,一身飞去胜仙花。

西山望见青楼锁,岂知朱实在峰阿。

总之,诗词格律是诗词的灵魂,是整个作品的关键要素之一。

想要写好诗词,了解和掌握格律的基础知识十分重要,只有不断地实践和学习,才能够写出优美的作品。

诗词格律简析

诗词格律简析

诗词格律简析诗词的格律基础第一节韵韵是古典诗歌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

作者在诗歌中用韵,叫"押韵"。

从《诗经》一直到以后的诗歌,包括民歌,几乎没有不押韵的。

所谓韵,就是相当于汉语拼音中的韵母。

一个汉字的拼音一般都有声母,有韵母。

例如"方"字拼成fāng,其中f是声母,ang是韵母。

再看"帮"bāng,"长"cháng,等,它们的韵母都是ang,所以他们是同韵部的字。

凡是同韵部的字都可以押韵,也就是把同韵的几个字都放在句尾,所以也叫"韵脚",一首诗里都用一个韵部的韵脚,就叫"押韵"。

第二节四声四声,这里指的是古代汉语的四种声调。

字音有声调,这是汉语的特点。

语音的高低、升降、长短构成了汉语的声调,而高低、升降则是主要的因素。

拿普通话的声调来说,一共有四个:阴平(第一声)是一个高平调(不升不降叫平),阳平(第二声)是一个中升调(不高不低叫中),上声(第三声)是一个低升调(有转折,有时是低平调),去声(第四声)是一个高降调。

古代汉语也有四个声调,但是和今天普通话的声调种类不完全一样。

古代的四声(每声都分阴阳,所以共有八声)是:⑴平声。

到后代分为阴平和阳平。

⑵上声。

古代为仄声。

到后代有一部分变为去声。

⑶去声。

古代为仄声。

到后代仍是去声。

⑷入声。

古代为仄声。

这个声调的发音特征是:①是一个短促的调子。

例如用杭州话念"休息"、"毛竹"等词,就会明显觉得"息"和"竹"的音程要比"休"、"毛"短的多。

这叫做"清入(阴入)"。

②既有①的特征,念起来,声带还有明显的震动。

例如用杭州话来念"月亮"、"国家"等词就会感到"月"和"国"音程既短,而且声带震动很明显。

古代诗词的基本格律有哪些

古代诗词的基本格律有哪些

古代诗词的基本格律有哪些古代诗词是中华民族瑰宝的一部分,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丰富的意蕴深受人们喜爱。

而古代诗词的基本格律则是其独特之处之一,为其注入了美的节奏和韵律。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古代诗词的基本格律。

一、古体诗的格律特点古体诗主要指古代的五言诗和七言诗,其格律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 字数:五言诗每句有五个字,七言诗每句有七个字,每句之间往往是独立的思想或意象。

2. 韵脚:五言诗的韵脚为押韵,通常为平仄平仄平,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七言诗的韵脚为押韵,通常为仄仄平平仄仄平,如"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3. 长短句:亦即"绝句"与"律诗"的区别,绝句是一种短句形式,每句为四个字,律诗为长句形式,每句为八个字或十六个字。

4. 数量要求:五言绝句一般要求四句,七言绝句一般要求八句,其他形式如律诗则依据具体情况而定。

二、古诗词的音韵格律古代诗词的音韵格律主要体现在平仄和押韵两个方面。

1. 平仄:古代诗词的格律要求每个字的音调要符合平仄规则,平指声调平缓,仄指声调有抑扬之声。

平仄的运用使得整首诗词在音调上更加和谐。

2. 押韵:押韵是古代诗词的一大特点,是使诗词更加音乐化的重要手段。

押韵要求诗句中某两个或多个字的读音相同或近似,例如"秦时明月汉时关"中的"时"和"关"就构成了押韵。

三、古诗词的节奏格律古代诗词的节奏格律体现在句子的呼吸节奏、词语的排比和描绘手法等方面:1. 呼吸节奏:古代诗词要求在朗读或吟咏时有着明确的节奏感,即以一个词、一个句或一个意象为单位,形成呼吸的韵律感。

2. 排比:排比是指一种修辞手法,在古代诗词中常常使用。

通过词语的排列重复、反复,达到强化表达、增强艺术效果的目的。

例如"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的"明月几时有"和"把酒问青天"就构成了排比的手法。

诗词标准格律

诗词标准格律

诗词格律一.七绝1.平起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仄起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二.七律1.平起式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2.仄起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三.五律1.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四.五绝1.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2.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五.特殊句型平平平仄仄,可为平平仄平仄。

2.仄仄平平平仄仄,可为仄仄平平仄平仄,六.拗救1.本句自救五言则因: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为避免孤平,可: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七言则因: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仄仄平为避免孤平,可: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仄平2.对句相救A.仄仄平平仄→仄仄平仄仄或仄仄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即五言此句式第四字或三四字都用了仄声,则在对句第三字改用平声。

诗词格律

诗词格律

“平水韵”虽然出现在南宋,但反映了唐人押韵的实际情况。 “平水韵”包括平声30韵、上声29韵、去声30韵、入声17韵。

“平水韵”也叫诗韵。
1
7

古体诗的押韵比近体诗宽松得多,可以押平声韵,也可押
仄声韵。一首诗可以一韵到底,也可以中途换韵、平仄通 押或与邻部字混押。例如:

杜甫《望岳》(五言古诗)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1
9

辨别平仄的基础是辨别古代的平上去入四声。 平分阴阳 浊上变去 入派三声 平仄与现代四声的对应关系: 平:阴平,阳平 仄:上声,去声,阴平、阳平中的古代入声字
2
0

重点难点:辨别古代为入声今普通话中读为阴平 阳平的字。
直接方法:查询《广韵》,方言调查字表,汉字
3


在新体诗形成的过程中,除前面提到的几人外,梁武帝 萧衍、 昭明太子 萧统以及何逊、吴均、庾肩吾,南朝 陈 江总,北周 庾信、王褒,隋 薛道衡、庾世基、陆法言等人也都作出了贡献。 近体诗的句式和对仗、平仄诸要素及韵书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出现, 到了唐初,经宋之问、沈佺期等人的继续努力,近体诗这一新的 诗体便正式产生了。 新体诗产生后被称作“近体诗”或“今体诗”,是相对汉魏晋南 北朝时期的“古体诗”而言的。古体诗,一般是指周、秦、汉魏 六朝的诗歌以及后世模仿的作品,即对平仄、对仗、用韵等要求 不严格或没有要求的诗,又称“古诗”、“古风”。 唐人不仅盛行写近体诗,同时也写了大量的古体诗,像李白、 杜甫、白居易都是擅长古体诗的圣手。


kuo:阔括廓鞹扩。
zhuo:桌捉涿着酌浊镯琢啄濯擢卓焯倬踔拙斲斫斮
鷟浞梲。

chuo:戳绰歠啜辍醊惙龊婼。

诗词规范格律

诗词规范格律

五律仄起式格式一: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格式二:仄仄仄平平,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起式格式一: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格式二: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七律仄起式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式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五绝仄起式格式一:仄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格式二:仄仄仄平平,平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起式格式一:平平平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格式二:平平仄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七绝仄起式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起式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联内相对:联内(二、四、六字)平仄基本正对。

联间相粘:后联出句第二句的平仄要与前联对句第二字相一致。

孤平大忌:孤平指在平脚句中单平被仄夹,仄脚句子即使只有一个平声字,也不算犯孤平。

对仗:律诗对仗一般用在颔、颈联。

合掌(忌):两句说的是一个意思。

例:长空展翅与广宇翔云。

拗救:(1)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自救。

一字用仄,三字补平,免犯孤平。

(2)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A)出句四字拗(变声),对句三字必平。

B)五言三字拗,可救可不救。

C)七言五字拗,对句五字平。

D)出句五连仄,对句三字平。

E)出末仄平仄,对句末平仄平。

(3)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中华诗词格律大略

中华诗词格律大略

中华诗词格律大略(一)、诗词格律中华诗词是我们华民族文化瑰宝,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

中华诗词念起来好听品起来有味,用起来高雅。

很少的文字能表达无尽的思想感情,它是经过千锤百炼的艺术形式。

许多人都想学会它,但它复杂的格律形式又令人生畏。

这里介绍一些便捷的学习途径,学会格律,就可以开始写作了。

诗词格律包括:字数的多少,语音的平仄,节奏的起伏,韵域的宽窄。

1、字数的多少,指的是每句是多少字,每首多少句,一看就明白。

2、语音的平仄是格律的核心。

诗和词,都有声律定式,句子里每个字的平仄声都是有规定的。

我们知道,一个字分四声。

古时分平上去入四声,现代分一二三四声。

按古时分,平为平声,上去入为仄声,按现代分,一二为平声,三四为仄声。

我们可以先按现代四声分平仄,然后对照诗词声律定式。

定式里标平声的地方,用平声字,定式里标仄声的地方,用仄声字。

3、节奏的起伏,指的是由平仄声组成的字与字之间、句与句之间的音乐节奏关系。

4、音域的宽窄,指的是押韵的范围,不同的诗词押不同的韵,有的须押平声韵,有的须押仄声韵。

有的相邻句押韵,有的隔一句押韵,有的隔好几句押韵(如词)。

此外,在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里,还有个对仗的问题。

其实,只要弄明白什么是平仄声,懂得押韵,就可以按照声律定式,去写四句一首的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了。

(二)、诗的声律每首诗词字句的多少,一看就明白。

但他的声律定式(即哪个字用平声哪个字用仄声)却是各不相同了。

我们先来谈五言绝句。

五言绝句一通,别的就好办了。

五言绝句的声律定式有两种。

一种是第一句话两字平声开头,第四句最后一字平声收尾的“平起式”,也叫平起平收;另一种是第一句话两字仄声开头,第四句最后一字平声收尾的“仄起式”,也叫仄起平收。

如:平起平收: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韵)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例诗(王维《送别》):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韵)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诗词格律平仄 七律平仄的基本格式

诗词格律平仄 七律平仄的基本格式

诗词格律平仄七律平仄的基本格式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诗词格律平仄,以及七律平仄的基本格式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律诗的平仄格律一览表律诗的平仄格律一览表律诗的平仄格律一览表如下:1、五律仄起首句押韵。

中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仄,平平中仄平(韵)。

2、五律平起首句押韵。

中仄中平仄,平平中仄平(韵)。

中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3、五律平起首句不押韵。

中平中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仄,平平中仄平(韵)。

4、五绝仄起首句押韵。

中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韵)。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5、五绝仄起首句不押韵。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6、五绝平起首句押韵。

平平仄仄平,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7、五绝平起首句不押韵。

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韵)。

中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韵)。

诗词格律平仄一览表诗词格律平仄一览表仄仄平平仄(平仄脚)平平仄仄平(仄平脚)仄仄仄平平(平平脚)平平平仄仄(仄仄脚)第一种平仄格式诗词格律平仄:平仄脚 + 仄平脚 + 仄仄脚 + 平平脚《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诗词格律平仄,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诗词格律平仄,更上一层楼。

《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注诗词格律平仄:“撷”为入声字,为仄声。

第二种平仄格式,首句用韵,在第一种诗词格律平仄的基础上将首句改为平平脚:平平脚 + 仄平脚 + 仄仄脚 + 平平脚《塞下曲》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

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注:“黑”为入声字,为仄声。

格律诗的平仄规定格律诗的平仄规定格律诗诗词格律平仄的平仄规定主要包括上仄下平、平仄相对、不能失替等。

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诗词格律平仄的声调。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

诗词格律入门

诗词格律入门

我是掌门我怕谁8位粉丝2楼例一: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李白《劳劳亭》(诗中第一个字,本应用仄声字,却用了“天”字,是平声字,但在此处是允许的。

原因,后面会讲到。

)例二: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登鹳雀楼》(“一”字,在唐韵里是读仄声的,后面会讲到。

)(03)“对”和“粘”的规则从上面所举的基本格式中,可以看出,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平仄是相反的,这叫“对”。

第三句和第四句的平仄也是相反的,这也是“对”。

然而第二句和第三句,从头两个字来看,平仄却是相同的,这叫“粘”。

律诗要求做到这种“对”和“粘”。

如果不符合这个要求,就叫“失对”、“失粘”,就是毛病。

按照诗律学的术语,从一首诗的开始算起,每两句叫做一“联”,每联中的上一句叫“出句”,一下句叫“对句”。

这样也就是说,每一联的出句和对句必须“对”,上一联的对句和下一联的出句必须“粘”。

“对”和“粘”,看一句诗的头两个字,由于第一个字有时可平可仄,所以实际上主要以第二个字衡量“对”和“粘”的标准。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第一句中的“日”字是仄声字,第二句中的“河”字是平声字,符合“对”的要求,第二句的“河”字与第三句的“穷”字都是平声字,符合“粘”的要求。

第三句的“穷”字是平声字,而第四句的“上”字是仄声字,又符合“对”的要求。

掌握了“对”和“粘”的规则,我们就可以根据基本格式很容易地推导出其他各种平仄格式。

(04)五言绝句的基他格式绝句和律诗,都有一个要求,即偶句必须押韵,单句不用押韵(首句是个例外,押韵或不押韵都可以)。

拿绝句来讲,第二句的最后一个字和第四句的最后一个字必须押韵。

如《登鹳雀楼》中的“流”字和“楼”字就是押韵的。

押韵的字又必须是平声字。

当然,也有押仄声韵的诗,但很少,不属于一般情况,在此暂且不论。

按照偶句平声押韵的要求,再加上对和粘的规则,我们就可以从上面讲过的那种基本格式,推导出其他各种不同的格式。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一、格律诗的根本知识格律诗就是按照一定的格律所作的诗。

什么是格律呢?就是格式和规律的意思,也就是规格和程式。

掌握诗的格律,首先应该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开展概况。

这里我们不是我们从文学史的角度,而是从诗歌形式〔也包括诗歌规律〕的角度简单作些介绍。

我国最早的两部诗集是?诗经?和?楚辞?。

?诗经?是以四言为主,?楚辞?是以六言为主〔加上"兮"就是七言〕。

汉代是辞赋创作的繁荣时期,文人创作的诗歌不太多。

汉乐府中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的作品。

从体裁上讲,乐府主要的特点是配乐诗歌。

乐府本是汉代设置的官署的名称,它负责搜集民歌并把她们配上乐谱。

后来就把这些配乐的歌词也称为"乐府"。

南北朝也有乐府诗。

魏晋南北朝时,有一些文人用乐府题目写诗,如曹操写过?短歌行?,鲍照写过?拟行路难?等。

宋代郭茂倩选编的?乐府诗集?,是民间和文人创作的乐府诗的总集。

汉朝还产生了两种新的诗体:五言诗和七言诗。

五言诗起源于西汉民谣,?古诗十九首?就是很成熟的五言诗。

最早的七言诗是?柏梁台诗?。

三国曹丕的?燕歌行?是第一首完好的七言诗,但它还是句句押韵的,隔句押韵的七言诗最早的是鲍照的?拟行路难?之一和之三。

从齐梁时期开场,诗歌在形式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变化主要是随着四声的发现而在诗歌中开场讲究平仄,注意用平仄来造成诗歌的音乐美。

当时有所谓的"永明体"〔永明是齐武帝的年号〕,它的特点是讲究声律,沈约和谢眺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

齐梁时期写文章也注重骈偶,骈体文正是那个时期形成的。

这种风气也影响到律诗创作,在诗歌创作中也逐渐注意对仗。

这种趋势开展的结果,在唐代初年就正式形成了一种以讲究平仄、对仗为特点的格律诗。

在唐人看来,这是一种新的诗体,称之?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形式上看,"近体诗"不同于古诗〔汉魏六朝的古诗〕,区别就在于近体诗是有严密的格律的。

古诗词格律基本知识

古诗词格律基本知识

古诗词格律基本知识
古诗词格律基本知识主要包括韵脚、平仄、句式和韵律等几个方面。

1. 韵脚:韵脚是指诗句中末尾的音节,在古代的诗词中常常使用平声和仄声进行押韵。

平声是指声调平坦、发音较短的音节,如a、e、i、o、u等;仄声是指声调变化较大、发音较长的音节,如ā、ē、ī、ō、ū等。

韵脚通常用字母表示,如a、b、c 等。

2. 平仄:平仄指的是古诗词中音节的长短。

平音为短音,仄音为长音。

古代诗词的平仄关系常常要求句子中平仄音节的对仗,即平平对、仄仄对、平仄对、仄平对。

平仄的正确运用有助于塑造节奏感和音韵美。

3. 句式:古诗词中的句式可以分为对仗句和平行句两种。

对仗句是指两个句子在韵脚、平仄和字数上相互呼应,常常是整齐对称的结构;平行句是指两个句子在韵脚和字数上不一定相同,但有相似的句法结构。

4. 韵律:古诗词中的韵律是指整首诗词中诗句的长短、节奏感和声音的韵律。

古代诗词常常以五言、七言为主,即每句五个或七个音节。

韵律的运用有助于增加诗词的声音美和韵律感。

这些基本知识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古代诗词的韵律、平仄和格律要求,对于欣赏和创作古诗词都有一定的帮助。

诗歌格律

诗歌格律

颔联和颈联对仗工整。 感时-恨别 情况 花-鸟 名词相对 溅泪-惊心 动宾短语 烽火-家书 名词相对 连三月-抵万金 动宾短语
平仄
四声
平声——一声、二声(阴平、阳平) 上声——三声(一部分入四声) 去声——四声 入声——消失(方言中有保存) 变为 注意:同一个声调(古声调)的字才谈 的上押韵
平——一声、二声 仄——三声、四声 平仄在诗词中: (1)平仄在本句中是交替的 (2)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例:毛主席《长征》诗的第五、六两句:
五律首句不入韵为常见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律诗:仅谈五律、七律
1.八句,五律共40字,七律共 56字。 2.押平声韵 3.四联分别为:首联、颔联、 颈联、尾联 4.颔联和颈联要求对仗工整。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 • • • • • • •
端午有感 又闻艾叶扑鼻香,小小粽子寄衷肠。 老少皆饮雄黄酒,屈子忠魂万古长。 高考作文 仰望星空头脑想,脚踏实地笔端忙。 总理题词作题目,高考才子写华章。 世博 世界各国聚中华,传递友谊展文化。 展望未来学科学,携手共建地球村。
• 赞周瑜 • 蜀吴战魏决雌雄,赤壁楼船争江东。 • 烈火东风天地喝,静听公瑾佳音隆。
七律首句多押韵
月夜忆舍弟 (庚) 杜甫 戍鼓②断人行③,秋边④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⑤,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⑥ 寄书长⑦不达⑧,况乃未休兵⑩。
1.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2.戍鼓:军鼓。3.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 就开始宵禁。4.秋边:一作“边秋”,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5.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6.有弟皆分散,无家 问生死:弟兄分散,家园无存,互相间都无从得知死生的消息。 7.长:一直,老是。8.达:到。9.况乃:何况是。10. 未休兵:战争还 没有结束。 戍楼上更鼓咚咚响,道路上行人无影踪。边城荒芜秋风凉,只 听见孤雁哀鸣。今夜霜露格外白,仍是故乡的亲切,月亮也是故乡的 明亮。兄弟离散各一方,家已残破,生死消息何处寻?书信久已不 能抵,何况战火还没有停息。

诗词格律简介

诗词格律简介

诗词格律简介诗词格律简介一、古体诗与近体诗古代得诗分为古体诗与近体诗,就是从唐代开始得。

唐初时候,一种新得诗体形成了,这种诗体在字数、声韵与对仗方面都有格律规定,就是一种格律诗,唐人为了与古时得诗体相区别,把这种诗体称为“今体诗”或“近体诗”,而把唐以前得诗体称为“古体诗”或“往体诗”。

后人沿用唐人得说法,因此现在一般也分别称它们作“近体诗”与“古体诗”。

古体诗与近体诗,还可以分成若干种类。

一般按每句诗得字数划分,称为“言”,比如,每句诗五个字,就称为“五言”。

诗得种类,三言、四言、五言、六言、七言以及杂言都有,但就是三言极少见。

三、四、六言与杂言诗,只有古体诗才有,五言与七言,古体诗与近体诗都有,因此为了区别,唐人把五、七言古体诗称作“五古”与“七古”,其她言数得诗,不加“古”字也知道就是古体诗。

《诗经》中收录得上古诗歌以四言居多,《诗经》以后,两汉、魏、晋仍有人写四言,比如曹操得《观沧海》、《龟虽寿》,陶渊明得《停云》等。

唐代及以后,四言极少见,王维写过四言《酬诸公见过》。

五古较四言晚起,最早产生于汉代,《古诗十九首》都就是五言。

汉代以后,写五古得人很多,南北朝得诗大都就是五言得,唐代及以后写作得古体诗也以五古居多。

七古得产生可能早于五古,但在唐代以前不多见,唐代开始,七古才大量出现。

唐人又叫七古为“长句”。

杂言也就是古体诗所独有得,诗句长短不齐,短则一言,长则十言以上,但仍以三、四、五、七言为多。

《诗经》中就有杂言,汉乐府民歌中杂言较多,唐代及以后得诗人也写了不少杂言。

一般又把杂言归入七古一类,在诗集得编纂排列中往往可以瞧到。

李白得杂言有许多名篇,如:《将进酒》、《蜀道难》、《梦游天姥、、、》等。

杜甫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也就是杂言。

六言比较少见,见到最早得就是孔融得《六言》,唐人顾况得《过山农家》也就是六言。

近体诗则主要包括律诗与绝句。

律诗就就是格律诗得意思;绝句,又叫截句、断句,把律诗截断了得意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诗词格律介绍一、概述现在有很多朋友出于个人爱好喜欢进行一些传统诗词的创作,这诚然是值得鼓励的,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写诗或因不懂,或因不愿,并不注重格律的问题。

尤其是现在网络信息十分发达,网上有很多所谓古风诗词,这些诗词稂莠不齐,不少连基本格律也不遵守。

诗词格律是传统诗词的基础,我们要写好诗,就要大量阅读古人诗作,而欣赏古人的诗作,首先得熟悉古人是如何按照格律作诗的,这样才能完全理解诗意。

再有诗歌作为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韵律美是很重要的,因此它才要讲究韵律,讲究平仄,以达到特定的声情效果,这对于诗歌而言是必不可少的。

所以在这里向大家介绍一些简单的诗词格律知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诗词格律的基础概念1、韵韵是诗词格律的基本要素之一,从诗经以来,即使是民歌也鲜有不押韵的。

我们现在有了拼音,学起韵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诗词中的韵,大抵等同于拼音中的韵母。

而押韵就是把同韵的两个或更多的字放在同一位置,大多是句末,所以也叫韵脚。

我们押韵是为了声韵的谐和,同类的乐音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复,构成了声音回环的美。

但是有些古诗的韵并不谐和,这是因为时代不同,同一个字的语音起了变化,我们看它可能不和韵,但是按照古音来读则它们一般是谐和的。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有些地区的方言还保留着古音。

古人押韵是按照韵书的,现在使用最广泛的是宋人编辑的平水韵,从宋开始,虽然韵书已经开始与实际读音不同,但是历代诗人们一直遵从平水韵这个诗韵体系。

现在虽然已经有了中华新韵,但是精于诗词写作的人仍多使用平水韵,这大抵是因为要深入学习古人诗词,首先要对韵熟悉。

久而久之,即使它与现在读音不尽相同,大家也都习惯于使用平水韵了。

(可以想象平水韵体系作为诗词用韵的一个兼容、通用版,使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诗人都能够在此体系规范下发挥创作。

)2、四声古代汉语有四个声调:平上去入。

平身演化为今天的阴平和阳平,上声到今天有一部分演化为去声,去声现在仍为去声。

比较特殊的是入声,入声是一个比较短促的声调,现在的普通话以及北方、西南的大部分方言里已经没有入声了,江浙、福建、广东、江西、广西等地方言还保留着入声。

四声和韵的关系是很紧密的,韵书中不同声调的字不算同韵。

值得注意的是一字两读的情况。

有的字有两种意义,同时也有两种读音,如“为”字作动词时意为做,读平声;作介词时意为因为、为了,读去声。

还有一些字本来读平声,后来变为去声,但意义词性都不变,如“望、叹、看”,它们在韵书中则是可平可仄的。

四声是平仄的基础,下面来介绍平仄问题。

3、平仄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

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所谓“仄”,就是不平的意思。

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

这两类声调在诗词中交错,使声调多样化,而不至于单调。

古人所谓"声调铿锵",虽然有许多讲究,但是平仄谐和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平仄在诗词中交错的情况我们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平仄在本句内是交替的;平仄在对句中是对立的。

这种平仄变化的规则在律诗表现的特别明显。

如杜甫名句“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这两句诗平仄是: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这句诗前四个字每两个字构成一个平仄单元。

仄起句仄仄单元后面交替跟着的是平平单元,所以交替到最后一个单字单元是仄。

平起句平平单元后面交替跟着的是仄仄单元,交替到最后一个单字单元又是平。

这就是交替。

就对句来说,“暗水”对“春星”,是仄仄对平平,“流、花”对“带、草”,是平平对仄仄,“径”对“堂”,是仄对平。

这就是对立。

这就是诗句平仄变化的规律,从首字开始,每两个字作为一个平仄单元,末字单独作为一个平仄单元,句内三个平仄单元交替排列下去组成一句,同一联中的出句(上句)和对句(下句)相对应位置的平仄单元平仄属性相反相对。

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如“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其平仄是: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前三个字为一个平仄单元,后两个字为一个平仄单元,句内平仄单元交替和联中上下两句平仄单元对立的规律与前一个例子是一样的。

五律诗句平仄变化规律就是交替和对立这两条原则,只有上述两种平仄单元划分情况、四个基本句式。

(是不是超级简单!七律也是这样待会儿再说。

)而在具体的五律诗句中,除了平平仄仄平这一句式的诗句(详见后面孤平部分),其它三种句式的诗句的第一个字都是可平可仄的,即中平平仄仄,中仄仄平平,中仄平平仄。

平仄单元划分体现出的节奏(二二一、三二)与根据诗句意思划分的节奏(暗水流花径是二一二或二三,星垂平野阔是二二一)是两回事儿不可混淆。

我们如何分辨平仄呢?古代入声字在普通话里多数变了去声,去声也是仄声;又有一部分变了上声,上声也是仄声。

因此,由入变去和由入变上的字都不妨碍我们辨别平仄;只有由入变平(阴平、阳平)才造成辨别平仄的困难,我们可以查字典或韵书来辨别。

4、对仗格律诗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

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

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

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

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

比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

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

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

词语对仗的要求是:词义必须同属一类,如以山川对山川,以草木对草木等;词性必须基本相同,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等;平仄必须相对,即以平对仄或以仄对平;结构必须对称,即以单纯词对单纯词,以合成词对合成词;另外,要避免同字相对。

句式的对仗,主要是句子的结构相同,如以主谓短语对主谓短语,以动宾短语对动宾短语等。

对仗可使诗词在形式上和意义上显得整齐匀称,给人以美感,是汉语所特有的艺术手段。

格律诗基本的对仗规则:出句和对句的平仄是相对立的;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

三、诗韵1、诗的种类从格律上看,诗可以分成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又称古诗或古风;近体诗又称今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从字数上看,可以分成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六言诗很少见)。

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一般诗集只分成五言和七言两类。

A、古体和近体古体诗是依照古代的诗体写的,在唐朝人看来,从诗经到南北朝的诗,都算是古,因此所谓依照古代的诗体,也就没有一定的标准。

但是诗人们所写的古体诗,有一点是一致的,那就是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

我们可以说,凡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都是古体诗!它包括隋唐以前的诗,还有后人写的古风。

例如:李白的《蜀道难》、白居易的《卖炭翁》、《琵琶行》,杜甫的《石壕吏》等。

绝句比律诗字数少一半。

五绝只有二十字,七绝只有二十八字。

绝句实际可以分成律绝和古绝两类。

古绝可以用仄韵,即使用平韵,也不受近体诗格律的束缚。

这可以归入古体诗这一类。

律绝不但押平声韵,而且依照近体诗的平仄规则,在形式上相当于半首律诗,所以可以归入近体诗。

总括起来,一般所谓古风属于古体诗,而律诗(包括长律)则属于近体诗。

绝句里律绝属于近体,古绝属于古体。

B、五言和七言五言就是五个字一句,七言就是七个字一句。

五言古诗称为五古,七言古诗称为七古;五言律诗称为五律,七言律诗称为七律;五言绝句成为五绝,七言绝句称为七绝。

古体诗除了五古和七古外,还有所谓杂言。

杂言指长短句杂混在一起主要是三字句、五字句、七字句,偶然也有四字句、六字句、甚至七言以上的句子。

杂言诗一般不另列一类,而是归入七古(即使没有七字句)。

2、律诗的韵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

律诗的韵、平仄、对仗,都有许多讲究,由于格律很严,所以称为律诗。

它有以下特点:1、每首限定八句,五律共四十字,七律共五十六字。

2、押平声韵。

3、每句平仄都有规定。

4、每篇必须有对仗,对仗的位置也有规定。

有一种超过八句的律诗,称为“长律”。

长律自然也是近体诗。

长律一般是五言,也有七言的,往往在题目上标明韵数,如杜甫的《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就是三百六十字。

这种长律除了尾联(或除了首尾两联)以外,一律用对仗,所以又叫排律。

排律历来多应制制作,名篇极少,这里不多做介绍古人写律诗是严格按照韵书来押韵的,现在来说我们写律诗就要遵平水韵,大家可以在网上搜索平水韵典以便于平时使用查阅。

韵有宽有窄,字数多的为宽韵,字数少的为窄韵。

李清照一首词里写道“险韵诗成,扶头酒醒,别是闲滋味”,以险韵诗成来表达时间之长,可见险韵诗并不容易作。

有些韵虽字数不多,但都很合用,所以诗人也爱用他们做韵脚。

五律第一句多数不压韵,七律第一句多数押韵,由于第一句是否押韵是自由的,第一句的韵脚也可以用邻韵,这种风气从晚唐开始流行,到宋朝更成为风尚。

如下面两首诗: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山园小梅(宋)林逋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这两首诗都用十三元韵,但《清明》首句用了十二文韵的“纷”字,《山园小梅》首句用了一先韵的“妍”字。

我们对这种态度当如何?(对初学者建议:经常故意为之不可,偶尔无意为之可。

)3、律诗的平仄A、平仄平仄是律诗中最重要的一点,律诗的平仄规格一直运用到后代的词曲。

五言律诗的平仄句式只有四个类型,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七言律诗将五言律诗的每一句前面加上相应的两字平仄单元平平(或仄仄,根据句中交替原则)即可,也有四个平仄句式: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B、粘对对,就是平对平,仄对仄。

如果首句用韵那么首联平仄就是不完全对立的。

粘,也叫粘对,就是后一联出句第二字和前一联对句第二字平仄相一致(如上《清明》、《山园小梅》用红色和黄色标记的字,蝶字是入声字仄声)。

第三句和第二句相粘,第五句和第四句相粘,第七句和第六句相粘。

粘对的作用,是使声调多样化,而且按照粘对的规则,只要知道第一句平仄,就能背出全篇的平仄了。

如:推导一首五律的整篇平仄,如果起句(首联上句)选仄仄|平平|仄这个句式,第二句(首联下句)平仄单元与起句相反相对,那么首联下句就是平平|仄仄|平。

根据粘对原则,第三句(颔联上句、颔联出句)与第二句粘,所以第三句第二字是平,回到五律四个基本平仄句式,第二字是平的有两句,平平仄仄平(这即是第二句的句式)和平平平仄仄,所以第三句选用与第二句不同的句式平平平|仄仄。

根据对立原则,同一联中上下两句平仄单元平仄属性相反相对,所以第四句(颔联下句、颔联对句)是仄仄仄|平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