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基础知识

合集下载

格律诗词入门基础知识

格律诗词入门基础知识

格律诗词入门基础知识一、什么是格律诗词格律诗词,简称格律,是中国传统文学中的一种文体形式。

它遵循特定的音韵规则和结构要求,通常由若干个相互呼应的句子构成。

格律诗词的特点是平仄押韵、字数定型,通过这种严格的形式约束,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

二、格律诗词的分类格律诗词根据音韵规则和结构要求的不同,可以分为律诗和律词两大类。

1. 律诗律诗是指按照特定的音韵规则和结构要求创作的诗歌形式。

律诗的基本特征是平仄押韵和字数定型。

其中,平仄是指古代汉语诗歌中声调的起伏,通常分为平声和仄声。

押韵是指诗句末尾的韵母相同或类似。

字数定型是指每句诗的字数是固定的,例如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

2. 律词律词是指按照特定的音韵规则和结构要求创作的词歌形式。

律词与律诗的区别在于律词通常只有四个字的韵脚,没有字数定型的要求。

律词的韵律音韵规则比较自由,使得词作者可以更灵活地表达情感。

三、格律诗词的起源和发展格律诗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的《诗经》。

《诗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诗歌总集,其中的许多诗歌都有平仄押韵和字数定型的特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诗歌形式得到了发展和丰富,形成了后来的格律诗词。

格律诗词在唐宋时期达到了巅峰,大量的优秀作品出现并影响了后世。

唐代的杜甫、李白,宋代的苏轼、杨万里等诗人都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技巧在格律诗词领域取得了辉煌成就。

近现代以来,格律诗词逐渐走向没落,被自由诗等新的文体形式所取代。

不过,在文化传承和研究领域,格律诗词仍然占据重要地位,许多学者致力于对格律诗词进行研究和创作。

四、学习格律诗词的方法和步骤要学习格律诗词,首先需要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和技巧,然后通过阅读和创作来提高自己的水平。

1. 学习基本知识学习格律诗词的基本知识包括平仄押韵的规则、字数定型的要求以及常见的格律形式。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的教材和参考书籍来系统地学习这些知识。

2. 阅读经典作品阅读经典的格律诗词作品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这种文体形式的特点和魅力。

格律诗词入门基础知识

格律诗词入门基础知识

格律诗词入门基础知识格律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文学艺术的精品,它的表现形式有别于其他文体,它追求的是一种律跋规矩的美感。

下面是我对格律诗的基础知识的介绍。

一、什么是格律诗格律诗,是指以确定的格式和韵律为基础的诗体,又称“律诗”,主要包括词、曲、赋、骈文等几种。

它是古代诗歌创作中最为规范、最为传统的一种,有着独特的高雅风格,一般不受口语化、俗俚化影响。

二、格律诗的特点1.严格的格式要求格律诗的格式是非常严格的,诗的字数、句式、韵律等都有明确的要求,有规律、神韵、洒脱的特点。

它给人们以一种统一、整齐、美妙有序的感觉,极大地提升了诗歌的美学价值。

2.崇尚文化传统格律诗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表了宋代以前中国诗歌最高的创作卓越,它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诗歌中的文字、意境、形式都必须符合道德标准和审美要求,高度崇拜文化传统,表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情感。

3.具有意境韵味格律诗不仅注重格式,更重要的是其意境韵味。

其语言表达具有明确概括性,是通过词选、句式、字谐、引拓等方式来保留这种特色。

它能深刻描写事物的内在心理表达、人际交往等,给人以深远的阅读感受和韵味。

三、格律诗创作的步骤1.选好韵脚选好韵脚是格律诗创作的首要步骤,好的韵脚可以使诗作更加流畅,更富有韵律感。

2.选好平仄平仄是确定音节声调的重要步骤,通常有便平(第二声),去平(第三声),入平(第一声)三种,也就是按照韵脚位置分类。

3.选好词汇选词的过程需要读者的广博阅读、积累和想象力,在选词方面,需要体现出好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力。

4.选好句形句子的形式也是创作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步骤,创作者需要根据韵律的要求来选用适合的句式和结构,达到最佳组织和表达的效果。

四、总结格律诗是一种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文化遗产,它是中国诗歌文化中的珍品。

它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一种学习中华文化优异精华的方式。

通过对格律诗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应用,可以提升自己的文学水平和文化修养。

诗词格律基础

诗词格律基础

诗词格律基础诗词格律基础是诗歌独特的表达方式之一,不仅包括行文格式、韵律和音韵规律,还涉及到意象、比喻等方面。

在中国诗词的发展过程中,格律一直是诗词创作的重要规范。

下面,本文将简要介绍诗词格律的基础知识。

一、韵律规律中文诗词的韵律规律是指句子的音调高低、音长短、重轻变化的规律,通常是根据字音来进行判断的。

韵律分为声韵和平水韵两种。

声韵是指声音的韵律,分为平声、上声、去声、入声四个部分,而平水韵是指字音的韵律,分为平韵、上韵、去韵、入韵。

在诗词中,常见的韵律有平水韵的七绝、七律、五绝、五律等,以及声韵韵律的古诗、古词等。

其中平水韵的七绝、七律为律诗,平水韵的五绝、五律则为绝句和律词。

七绝、五绝要求每句五、七个字,平仄相间,末句押韵;七律、五律则是每句八、十个字,平仄相间,中间押韵。

二、格律格式中文诗词的格式是指行文的排列方式、字数、韵脚等,是诗词表现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诗词格式主要有三种:对仗、押韵、平仄。

对仗是指前后句意义相反并呼应着的格式,可以是意义上的对仗,也可以是音韵上的对仗。

押韵则指相邻的句子末尾的音节相同,分为头韵、中韵、尾韵三种。

头韵是指第一个字的音韵相同;中韵是指相邻两个字中间的音韵相同;尾韵则是指每个句子的最后一个字相同。

平仄指声调的平仄,平仄相间,有规律地排列在一起。

三、词牌介绍词牌是固定的韵文格式,因有规律的平水韵、定量音数、定式结构等而受到流行。

词牌有很多种,如“鹧鸪天”的天净沙、如“西江月”的西江月等,每个词牌都有自己固定的格式和要求。

四、意境与诗意除了格式和韵律的要求外,诗词的意境也是非常重要的。

意境指的是诗词表现的主题、景象、氛围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手笔和情感。

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通常通过人物、景物、事件等形象的比喻和描绘来表现,以取得通过视觉、听觉和触觉等传感器官对作品产生深刻感受的效果。

总之,诗词的格律、意境和诗意相辅相成,构成了一首优美的诗词作品。

对于初学者来说,熟悉诗词格律基础知识能够提高对于古典诗词的理解与欣赏水平。

格律诗讲解

格律诗讲解

格律诗讲解一、格律诗的定义格律诗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它有着严格的格律要求呢。

格律诗在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和对仗等方面都有规定哦。

二、格律诗的字数与句数1. 五言绝句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总共四句。

像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这样的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呢。

2. 七言绝句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一共四句。

例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很有气势吧。

3. 五言律诗五言律诗每句五个字,全诗共八句。

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就是很经典的五言律诗。

4. 七言律诗七言律诗每句七个字,八句成篇。

像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非常优美。

三、格律诗的平仄平仄是格律诗中很重要的一个元素。

简单来说,平声就是声调比较平缓的音,仄声则是声调有起伏的音。

在诗句中,平仄要交替出现,这样读起来才有抑扬顿挫的美感。

比如说“平平仄仄平”或者“仄仄平平仄”这样的格式呢。

不同的格律形式对平仄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像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都有各自的平仄格律规范哦。

四、格律诗的押韵1. 押韵规则格律诗一般要求偶数句押韵,首句可押可不押。

所谓押韵呢,就是诗句的最后一个字的韵母相同或者相近。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光”“霜”“乡”的韵母都有ang这个音,读起来就很和谐。

2. 韵部在古代,有专门的韵部划分。

诗人在创作格律诗的时候要按照韵部来选择押韵的字。

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的读音和古代有些许不同,但我们在学习和欣赏古代格律诗的时候还是要遵循当时的押韵规则。

五、格律诗的对仗1. 对仗的概念对仗是指格律诗中上下句在结构、词性等方面相互对应。

格律诗基础知识

格律诗基础知识

格律诗基础知识∙1.普通话声调中的阴平、阳平称为平声,上声、去声称为仄声。

2.两句为一联或一个对子:前一句称为上联、上句或出句,后一句称为下联、下句或对句。

在八句律诗中,一二句称首联(或第一联),三四句称颔联(或第二联),五六句称颈联(或第三联),七八句称尾联(或第四联)。

3.每句最后一个字称为脚。

押韵的脚称为韵脚,不押的称为白脚。

4.对仗是把同类或对立的概念并列起来,一般规则是词性相对。

例如:抗美与援朝。

5.孤平是五言的第二个字或七言的第四个字是一个孤独的平声字,被仄声包围。

避免孤平的方法:五言的第一个字、七言的第三个字不用仄声。

补救孤平的方法:把孤平字后面的相邻字改为平声。

格律诗写作要求∙一、声律(声调)要求:1.一句内平仄相间(交错)⑴七言句内平仄句式:①□平○□仄●○○●②□平○□仄●●○○③□仄●□平○●●○④□仄●□平○○●●⑵五言句内平仄句式:①□平○●●○②□平○○●●③□仄●○○●④□仄●●○○注:○表示平,●表示仄,□可平可仄,但以□中的为佳。

2.一联内上下两句(即一二句、三四句、五六句)的平仄相对(相反),只要节拍字(二四六字)平仄相反即可。

3.两联间(即二三句、四五句、六七句)的平仄相粘(相同),只要节拍字(二四六字)平仄相同即可。

4.脚分明:①韵脚的平仄都相同;②白脚与韵脚的平仄相反。

二、对仗(对偶)要求:律诗首尾两联可对可不对,中间联都必须工对(字数相等,语序[词性、句式、语法结构] 相同,意义相当)而绝句只有四句,可以不对仗;上下句相应位置不能使用同字对。

三、押韵要求:偶数句末必须押韵(多为平韵),奇数句末可押不押(当首联不对仗时,首句常入韵;反之,常不入韵);尽可能不使用同一个字重复作韵;不可大量连续使用同音的字作韵;最好押同一声韵四、章法(逻辑结构)要求:只要意思要连贯即可:一般说来,绝句为起承转合,律诗为起承转承转∙余浩然: 格律诗词写作, 岳麓书社, 20XX年6月.承转合。

格律诗基础知识共58页文档

格律诗基础知识共58页文档
格律诗基础知识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26、要使整个人生都过得舒适、愉快,这是不可能的,因为人类必须具备一种能应付逆境的态度。——卢梭

27、只有把抱怨环境的心情,化为上进的力量,才是成功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29、勇猛、大胆和坚定的决心能够抵得上武器的精良。——达·芬奇

30、意志是一个强壮的盲人,倚靠在明眼的跛子肩上。——叔本华
谢谢!
58

诗词格律基础知识

诗词格律基础知识
(下平声十二侵)
对仗


对仗要求词性、意义、结构方面对称。名 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意义上也要求是 同类词,结构也对称。 平仄相对。 例如: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对仗的位置在哪里?
绝句不要求用对仗。用对仗当然也可以,但不是必 须的。
五律和七律,都要用对仗。对仗的位置,正例是在 中间两联即领联和颈联。一般的律诗,都是这样。 初学写诗的,应坚持这种形式。但也需要知道,还 有一些例外。
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
中 仄 平 平 中 仄 平, 中 平 中 仄 平。
思悠悠,恨悠悠。
中 中 平, 中 中 平。
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中 仄 平 平 中 仄 平, 中 平 中 仄 平。 【注】中——可平可仄;红色字——韵字
声声慢
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 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 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平平仄仄(韵)仄仄平平(句)平平仄仄仄仄(韵)仄 仄平平平仄(句)仄平平仄(韵)平平仄仄仄仄(句)仄 仄平(豆)仄平平仄(韵)仄仄仄(句)仄平平(豆)仄 仄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平仄(韵)平仄仄(豆)平平仄平平仄(韵) 仄仄平平(句)仄仄仄平仄仄(韵)平平仄平仄仄(句) 仄平平(豆)仄仄仄仄(韵)仄仄仄(句)仄仄仄平仄仄 仄(韵)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注:“欲”字是仄声字, 此处可平可仄)
返 回
春日偶成
周恩来
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

常用诗词格律大全

常用诗词格律大全

常用诗词格律大全一、律诗的格律。

1. 五言律诗。

- 基本格式。

- 仄起首句不入韵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 赏析:这就像是一套密码规则呢。

你看“仄仄平平仄”这一句,就像先迈左脚(仄声起),而且第一个节奏是先低(仄)后高(平)。

比如说“国破山河在”,“国破”是仄仄,“山河”是平平,“在”是仄。

然后下一句“平平仄仄平”就得跟上,像接话一样,平仄要相对。

就像两个人对话,一个低沉(仄起句),另一个就得轻快(平起对句)。

像“城春草木深”,“城春”平平,“草木”仄仄,“深”平,这样读起来就很有节奏感。

- 平起首句入韵式: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 解析:这个格式和平起首句不入韵式有点区别。

首句入韵的话,第一个字的平仄要求就更严格一点。

比如“平平仄仄平”这一句,如果第一个字用了仄声,就可能犯“孤平”(当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有救拗的办法,就像给犯了小错的句子打个补丁)。

像“花明绮陌春”这样的句子就符合这个格式,“花明”平平,“绮陌”仄仄,“春”平,读起来朗朗上口,就像在有韵律地跳舞。

2. 七言律诗。

- 基本格式。

- 仄起首句入韵式: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 解析:七言律诗比五言律诗多了两个字,就像给五言律诗穿上了一件华丽的外套。

“仄仄平平仄仄平”起句,就像一个隆重的开场,第一个节奏还是仄起,然后后面的平仄交替就像精心编排的舞步。

比如“世味年来薄似纱”,“世味”仄仄,“年来”平平,“薄似”仄仄,“纱”平。

下一句“平平仄仄仄平平”要和它相对,像“谁令骑马客京华”,这样平仄相对,读起来音韵和谐,有一种回环往复的美感。

- 平起首句不入韵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诗歌格律知识点总结

诗歌格律知识点总结

诗歌格律知识点总结诗歌格律是指诗歌在音韵、节奏、韵律、格律上的规则和要求。

它是诗歌创作的基本规范,也是诗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诗歌格律的运用直接影响了诗歌的表现力和艺术价值。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诗歌格律的知识点。

一、诗歌的基本格律1. 诗的长度诗歌的长度是指诗的长度和节奏。

诗长、诗短、长短不一、按照句数等等。

2. 韵律韵律是指诗歌中音节的重复和变化,它是诗歌音韵美感的重要表现形式。

3. 音律音律是指诗歌中音调的起伏和变化,它是诗歌节奏美感的表现形式。

4. 格律格律是指诗歌中韵律、音律、节奏等的规则和要求,它是诗歌创作的基本规范。

二、诗歌的常见格律形式1. 诗歌的韵律形式(1)平水韵平水韵是指诗歌中每句的韵脚按地、平、仄、入四种韵脚排列的一种规则形式。

(2)排律排律是指诗歌中每句的韵脚按旧韵排列的一种规则形式,可以是平水韵、对仗韵等等。

(3)对仗韵对仗韵是指诗歌中每句的韵脚按平水韵、仄斜韵等的一种规则形式,它要求每句韵脚相互呼应,呈现出对称、对偶、对仗的效果。

2. 诗歌的音律形式(1)平起平收平起平收是指诗歌中每句的音律按平起平收的一种规则形式,它要求每句音律起伏平和,节奏和谐。

(2)平起随收平起随收是指诗歌中每句的音律按平起随收的一种规则形式,它要求每句音律起伏平和,节奏随起随落。

3. 诗歌的格律形式(1)五言绝句五言绝句是指诗歌中每句五字,且每句的韵脚按仄仄平平仄的一种规则形式。

(2)七言绝句七言绝句是指诗歌中每句七字,且每句的韵脚按仄平仄平平仄的一种规则形式。

(3)五言律诗五言律诗是指诗歌中每句五字,且每句的韵脚按仄平平仄平的一种规则形式。

(4)七言律诗七言律诗是指诗歌中每句七字,且每句的韵脚按仄平仄仄平仄仄的一种规则形式。

三、诗歌的创作技巧1. 平仄转换平仄转换是指诗歌中音律的起伏转换,它通过平仄的变化,使诗歌的节奏更加丰富多变。

2. 对仗变化对仗变化是指诗歌中韵律的呼应变化,它通过对仗的变化,使诗歌的韵律更加紧凑流畅。

格律诗常识

格律诗常识

格律诗常识格律诗发源于南朝齐永明时沈约等讲究声律、对偶的新体诗,至初唐就开始出现广义五律,武周年代沈佺期、宋之问定型狭义七律,其成熟于中晚唐时期。

一、什么是格律格律,就是格和律的合称。

格:平仄、字数、对、粘、对仗、押韵、起、承、转、合,合称为“格”。

律:音律、声律、韵律,合称为“律”。

格+律=格律。

音律:指四声。

1.指音乐的律吕、宫调等。

2.泛指乐曲,音乐。

3.文字声韵的规律。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声韵》:“永明中,沈约文词精拔,盛解音律,遂撰四声谱。

”声律:中国古代对诗和骈文在声调、音韵、格律等方面的要求。

三国时以宫、商、角、徵、羽分韵,首以五声配字音。

南齐开始分别字的平上去入四声。

唐朝以上去入为仄,平仄相配,逐渐形成了平仄协调的格律。

韵律:平仄和押韵规范,主要指讲究字词的搭配、音调的和谐。

为了表述方便,人们习惯性地设置了平仄符号,我们先记住这些符号:平:○ ○○ ○○○仄:● ●● ●●●可平可仄:⊙○⊙●平韵:△仄韵:▲二、格律诗的主要特点1,限定字句。

每首限定八句,每句七个字或者五个字。

五律每句五字,全首共40字;七律每句七字,全首共56字。

2,押韵。

限定用平声韵,而且一韵到底,中间不得换韵。

五律以首句不入韵为正例,入韵为变例。

七律以首句入韵为正例,不入韵为变例。

3,四声。

汉语基本上是以两个音节为一个节奏单位的,重音落在后面的音节上。

以两个音节为单位让平仄交错,就构成了近体诗的基本句型,称为律句。

我们通常把押韵、四声、平仄、对仗称为诗词的四大要素。

4,平仄。

每句的句式和字的平仄都有明确规定。

5,对仗。

每首诗中对仗联可以多到四联,至少要有两联,这是律诗的重要特点。

6,粘对。

一首律诗每两句为一联,共四联,第一联(第1,2句)称“首联”(或起联),第二联(第3,4句)称“颔联”,第三联(第5,6句)称“颈联”,第四联(第7,8句)称“尾联”(或结联)。

联内要求对仗,上下联之间要求粘。

格律诗基础知识简述

格律诗基础知识简述

格律诗基础知识简述我国古诗分古体诗和近体诗两大类,其中近体诗格律要求严格,又称格律诗。

格律诗在句式、平仄、押韵和对仗上有显著特点。

一、句式上,格律诗分为绝句和律诗。

1.律诗一般是五言或七言,八句,分别叫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如果只有四句,一般就叫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了。

还有少量律诗句数很多,就叫长排律。

参考阅读:(律诗和绝句的区别)2.五绝,共四句20字;七绝,共四句28字。

进一步区分有仄起(首句不入韵、首句入韵)和平起(首句不入韵、首句入韵)两种情况,所谓平起、仄起以首句第二个字声调为基准。

二、平仄1.格律诗讲究平仄,这样才能体现诗歌音韵美,节奏美。

2.平仄声在本句中交替使用,在上下句中对立使用。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3.注意平仄声古代与现代不同。

古代平声,一般是现在的一二声,即阴平、阳平。

古代仄声是上声、去声、入声。

相当于现在三四声,即上声、去声。

入声字已归入现代汉语平、上、去声里。

(参考阅读:五言律诗的平仄)三、押韵相同或相近韵母的字按平仄规律放在规定句式的句尾,就是韵脚,同韵的字都可以押韵。

其目的是为了声韵谐和,构成声音回环之美。

四、对仗(对偶)(一)格律诗使用对仗一些特点。

1.绝句不必对仗。

2.律诗八句分四联:首联、颌联、颈联,尾联。

中间两联必须用对仗。

3.长排律除首尾两联外,均须用对仗。

(二)对仗的规则是:1.出句和对句的平仄相对立。

2.出句的字和对句的字不能重复.3.短语、句型的结构要相同。

例如出入句中相同位置的并列短语、偏正短语、主谓短语、动宾短语以及虚词的词性相同;4.词性相同:即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副词对副词。

另外,还特别讲究数字对数字,方位对方位,专用名词对专用名词,叠字对叠字。

5.上、下联意义不可重复。

(参考阅读:律诗的句式、节奏)备注:1.请参考查阅《平水韵》相关知识。

格律诗的基本知识【一小时学会写格律诗】

格律诗的基本知识【一小时学会写格律诗】

格律诗的基本知识【一小时学会写格律诗】第一,格律诗词的基本知识1、五大要素:“五定”——诗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韵有定位,律有定对。

2、平仄:平仄,是中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

平指平直,仄指曲折。

在普通话里,阴平、阳平为平声;上声、去声为仄声。

——【中华新韵】在中古汉语里,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

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

——【平水韵】【词林正韵】规律:在同句中是相间的,在对句中是相对的。

3、押韵:又作压韵,是指在韵文的创作中,在某些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都使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字,使朗诵或咏唱时,产生铿锵和谐感。

这些使用了同一韵母字的地方,称为韵脚。

“韵”的重要性:韵是格律诗的根基,绝对不容许错。

如果“韵”错了,诗就立不起来了。

规律:①在律诗(正格)中,除起句外,所有的奇数句不押韵,偶数句才押韵。

②在同一首诗中,不能串韵,只能押同一种韵;同时,新韵、古韵也不能互押。

4、“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

5、律诗的四大忌讳:一忌“失粘”“失对”,二忌“孤平”“拗句”,三忌“三平(仄)脚”,四忌方言混用。

第二,格律诗的“诗谱”1、诗谱的符号及其意义:不同的书籍其符号都不相同。

必须先阅读其符号说明。

在本稿的诗谱里,“平”表示平声;“仄”表示仄声;“平”表示是平声韵;红色则表示可平可仄——“平”表示应平可仄,“仄”表示应仄可平。

2、四种格式的诗谱【正格】本稿中的这四种格式是基本格式(正格),是最权威可靠的,因为他综合考虑了格律诗的所有要素和禁忌。

只要严格依谱作诗,就不会出格。

七律诗谱【正格】1、仄起仄收式【首句不入韵】: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破题,首联,第一联】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颔联,第二联】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颈联,第三联】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古诗词格律基本知识

古诗词格律基本知识

古诗词格律基本知识
古诗词格律基本知识主要包括韵脚、平仄、句式和韵律等几个方面。

1. 韵脚:韵脚是指诗句中末尾的音节,在古代的诗词中常常使用平声和仄声进行押韵。

平声是指声调平坦、发音较短的音节,如a、e、i、o、u等;仄声是指声调变化较大、发音较长的音节,如ā、ē、ī、ō、ū等。

韵脚通常用字母表示,如a、b、c 等。

2. 平仄:平仄指的是古诗词中音节的长短。

平音为短音,仄音为长音。

古代诗词的平仄关系常常要求句子中平仄音节的对仗,即平平对、仄仄对、平仄对、仄平对。

平仄的正确运用有助于塑造节奏感和音韵美。

3. 句式:古诗词中的句式可以分为对仗句和平行句两种。

对仗句是指两个句子在韵脚、平仄和字数上相互呼应,常常是整齐对称的结构;平行句是指两个句子在韵脚和字数上不一定相同,但有相似的句法结构。

4. 韵律:古诗词中的韵律是指整首诗词中诗句的长短、节奏感和声音的韵律。

古代诗词常常以五言、七言为主,即每句五个或七个音节。

韵律的运用有助于增加诗词的声音美和韵律感。

这些基本知识可以帮助读者理解古代诗词的韵律、平仄和格律要求,对于欣赏和创作古诗词都有一定的帮助。

格律诗写作常识

格律诗写作常识

格律诗写作常识第一篇:格律诗写作常识一、诗体1、古体诗——和绝句、律诗相对的诗体称呼,不讲求对仗、平仄等格律。

四言诗——始于《诗经》,汉代以前的主要诗体形式,音节单纯,表意复杂。

代表作《关雎》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不论平仄、对仗、句数、押韵,唐以前的五言诗均称为五古。

代表作《述怀》七言古诗——简称七古,其它与五古类似。

代表作《饮中八仙歌》杂言诗——句式长短不一,形式自由灵活的一种诗体,不论平仄、对仗等格律。

代表作《蜀道难》乐府诗——最早始于秦,乐府是国家设立的音乐机构,后来人们把此机构制作的可以和乐而歌的作品,成为乐府诗。

代表作《陇西行》歌行——不入乐,也不沿袭乐府古题,音节、韵律比较自由,语言通俗流畅,文辞比较铺展。

代表作《琵琶行》骚体诗——源于《离骚》,后人把楚辞称为骚。

句式不整齐,句数无限制,用韵不严格,句尾多助词。

三言诗——起于先秦。

代表作《代春日行》古绝——只有四句的古体小诗,多押仄韵,不受平仄、对仗等约束。

代表作《春晓》2、格律诗——又名近体诗,和古体诗相对立,对诗的平仄、对仗、押韵和字数都有很严格的规定。

五言律诗——简称五律,每句五字,每首八句,共四十字。

代表作《春望》七言律诗——简称七律,每句七字,每首八句,共五十六字。

代表作《蜀相》五言排律——排指铺排。

即五言律诗的延长,又称五言长律。

每首至少十句。

代表作《赋得花发上林》七言排律——又称七言长律。

每首至少十句,其余和七律相同。

代表作《清明二首》三韵小律——每首只有六句,共三韵,五言三十字,七言四十二字。

只有中间一联必须对仗。

代表作《李员外寄纸笔》六言律诗——简称六律,每句六字,每首八句,共四十八字。

代表作《送万巨》五言绝句——简称五绝,绝句又称“截句”,每句五字,每首四句,共二十字,无对仗要求。

代表作《登鹳雀楼》七言绝句——简称七绝,每句七字,每首四句,共二十八字。

代表作《芙蓉楼送辛渐》六言绝句——每句六字,全篇四句,共二十四字。

关于格律诗的入门常识

关于格律诗的入门常识

关于格律诗的入门常识胡田保一,几个基本概念:格律诗:既要押韵,又要对仗、平仄,还要限定句数与字数,具备这四项要求的诗歌,就是格律诗。

有人将这四大特点概括为4句话12个字:“限篇幅,讲音韵,论平仄,用对仗”。

绝句:每首4句。

每句5字,共20个字,称五言绝句,简称五绝。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每句7字,共28个字,称七言绝句,简称七绝。

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律诗:每首8句。

每句5字,共40个字,称五言律诗,简称五律。

赋得古原草送别唐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去,萋萋满别情。

每句7字,共56个字,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

闻官军收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

古诗:又称作古风、古体诗。

古诗是一种只讲押韵,而不要求平仄、对仗,也不限字数、句数的诗。

在唐诗的格律兴起之前,亦即南北朝及以前的诗人们写的诗,都没有平仄和对仗,那样的诗即称之为古诗或叫古风、古体诗。

因此,相对于“古体诗”而言,隋唐时期兴起的格律诗,又称之为“近体诗”。

唐以后的诗人写的一些不用平仄和对仗的诗,同样也称之为古诗。

古诗每句的字数可以不受五言、七言的限制,三言、四言、六言、杂言等等都有。

古诗的句数既可以4句、8句,也可以突破4句、8句的限制,可以更长,句数更多。

以下列举几首实例:每首4句:赠晔南朝陆凯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每首8句:怨歌行北周庾信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

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

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每首6句:七步诗三国植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每首10句:饮酒东晋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格律诗入门

格律诗入门

格律诗入门格律诗入门(一)格律诗入门(二)形象表达格律诗入门(三)有新意格律诗入门(四)——近体诗1五律格律诗入门(五)——近体诗2七律格律诗入门(六)——近体诗3罕见的律诗格律诗入门(七)——近体诗4排律格律诗入门(八)——近体诗5绝句格律诗入门(九)——近体诗6绝句类型格律诗入门(十)——近体诗7用韵格律诗入门(十一)——近体诗8和诗格律诗入门(十二)——近体诗9衬韵格律诗入门(十三)——近体诗10五律格式格律诗入门(十四)——近体诗11五绝格式格律诗入门(十五)——近体诗12七律格式格律诗入门(十六)——近体诗13七绝格式格律诗入门(十七)——近体诗14关于一三五不论格律诗入门(十八)——近体诗十五拗格律诗入门(十九)——近体诗16甲种拗格律诗入门(二十)——近体诗17乙种拗格律诗入门(二一)——近体诗18丙种拗格律诗入门(二二)——近体诗19平仄特殊形式1 格律诗入门(二三)——近体诗20平仄特殊形式2 格律诗入门(二四)——近体诗21失对和失粘格律诗入门(二五)——近体诗22对仗格律诗入门(二六)——近体诗23对仗种类格律诗入门(二七)——近体诗24工对格律诗入门(二八)——近体诗25邻对格律诗入门(二九)——近体诗26宽对格律诗入门(三十)——近体诗27五言句式简单句1格律诗入门(三一)——近体诗28五言句式简单句2格律诗入门(三二)——近体诗29五言句式复杂句1格律诗入门(三三)——近体诗30词类活用和倒装格律诗入门(三四)——近体诗31省略法格律诗入门(三五)——近体诗32比喻和状语格律诗入门(三六)——近体诗33判断描写和补语格律诗入门(三七)——近体诗34被动、因果、条件和转折句格律诗入门(三八)——近体诗35名词短语和特殊句式格律诗入门(三九)——近体诗36虚词格律诗入门(四十)——近体诗37十字句和十四字句格律诗入门(四一)——近体诗38音韵缺陷格律诗入门(四二)——近体诗39避字格律诗入门(四三)——近体诗40避题字格律诗入门(四四)——词1词的定义和产生时代格律诗入门(四五)——词2词的分类格律诗入门(四六)——词3词调专名1格律诗入门(四七)——词4字数增减的术语格律诗入门(四八)——词5词韵格律诗入门(四九)——词6词韵变例格律诗入门(五十)——词7限韵与韵间距格律诗入门(五一)——词8句式1格律诗入门(五二)——词9四字句格律诗入门(五三)——词10五字句。

诗词格律简捷入门

诗词格律简捷入门

诗词格律简捷入门
诗词格律简捷入门知识汇总:
1、格律诗:是按照一定格式和规则写成的诗歌。

它对诗的行数、诗句的字数(或音节)、声调音韵、词语对仗、句式排列等有严格规定,如,中国古代诗歌中的“律诗”“绝句”和“词”“曲”,欧洲的“十四行诗”。

2、自由诗:是近代欧美新发展起来的一种诗体。

它不受格律限制,无固定格式,注重自然的、内在的节奏,押大致相近的韵或不押韵,字数、行数、句式、音调都比较自由,语言比较通俗。

美国诗人惠特曼是欧美自由诗的创始人,《草叶集》是他的主要
诗集。

中国“五四”以来也流行这种诗体。

3、散文诗:是兼有散文和诗的特点的一种文学体裁,作品中有诗的意境和激情,常常富有哲理,注重自然的节奏感和音乐美,篇幅短小,像散文一样不分行,不押韵。

格律诗:
形式有一定规格,音韵有一定规律,倘有变化,需按一定规则。

中国古典格律诗中常
见的形式有五言、七言的绝句和律诗,即所谓近体诗。

词、曲也可称为格律诗。

这种古老和传统的诗体,结构严谨,字数、行数、平仄或轻重音、用韵都有一定的限制。

它的句数是一定的。

如,律诗一般讲究平仄和押韵、押韵和对仗。

例:“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格律诗。

如中国的
近体诗(绝句、律诗)、西方的十四行诗、五行打油诗、四行诗、西班牙的八行诗、
意大利的三行诗以及日本俳句等。

格律诗词创作基础

格律诗词创作基础

格律诗词创作基础
格律诗词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种文学形式,它要求诗词在音韵、字数、句式等方面严格遵守一定规律,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和文化意义。

如果你想尝试创作格律诗词,以下是一些基础知识:
1. 了解格律诗词的基本规律。

格律诗词的音韵、字数、句式等
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如“七言律诗”要求每句七个字,每句有四个平声和三个仄声;“五言绝句”要求每句五个字,第一、二句押韵,第
三、四句押韵,词牌要求也各不相同。

2. 熟悉格律诗词的常用词汇和表达方式。

格律诗词常常采用古
代的词汇和表达方式,需要有一定的古汉语基础。

3. 学会押韵。

格律诗词中的押韵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需要熟
练掌握。

4. 注重意境和情感表达。

虽然格律诗词有很多的规律和要求,
但最重要的是要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意境,这是格律诗词的灵魂所在。

总之,创作格律诗词需要对其基本规律和表达方式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但更重要的是要有情感和灵性的表达。

- 1 -。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讲解学习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讲解学习

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中国古代诗词格律常识(格律诗)一、格律诗的基本知识格律诗就是按照一定的格律所作的诗。

什么是格律呢?就是格式和规律的意思,也就是规格和程式。

掌握诗的格律,首先应该了解我国古典诗歌的发展概况。

这里我们不是我们从文学史的角度,而是从诗歌形式(也包括诗歌规律)的角度简单作些介绍。

我国最早的两部诗集是《诗经》和《楚辞》。

《诗经》是以四言为主,《楚辞》是以六言为主(加上"兮"就是七言)。

汉代是辞赋创作的繁荣时期,文人创作的诗歌不太多。

汉乐府中有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的的作品。

从体裁上讲,乐府主要的特点是配乐诗歌。

乐府本是汉代设置的官署的名称,它负责收集民歌并把她们配上乐谱。

后来就把这些配乐的歌词也称为"乐府"。

南北朝也有乐府诗。

魏晋南北朝时,有一些文人用乐府题目写诗,如曹操写过《短歌行》,鲍照写过《拟行路难》等。

宋代郭茂倩选编的《乐府诗集》,是民间和文人创作的乐府诗的总集。

汉朝还产生了两种新的诗体:五言诗和七言诗。

五言诗起源于西汉民谣,《古诗十九首》就是很成熟的五言诗。

最早的七言诗是《柏梁台诗》。

三国曹丕的《燕歌行》是第一首完整的七言诗,但它还是句句押韵的,隔句押韵的七言诗最早的是鲍照的《拟行路难》之一和之三。

从齐梁时期开始,诗歌在形式上逐渐发生了变化,这变化主要是随着四声的发现而在诗歌中开始讲究平仄,注意用平仄来造成诗歌的音乐美。

当时有所谓的"永明体"(永明是齐武帝的年号),它的特点是讲究声律,沈约和谢眺是永明体的代表作家。

齐梁时期写文章也注重骈偶,骈体文正是那个时期形成的。

这种风气也影响到律诗创作,在诗歌创作中也逐渐注意对仗。

这种趋势发展的结果,在唐代初年就正式形成了一种以讲究平仄、对仗为特点的格律诗。

在唐人看来,这是一种新的诗体,称之?近体诗"又称"今体诗"。

从形式上看,"近体诗"不同于古诗(汉魏六朝的古诗),区别就在于近体诗是有严密的格律的。

格律诗基础知识课件汇总.

格律诗基础知识课件汇总.
而“二四六分明”是讲究诗朗诵时 的音律美,“分明”的依据就是 “替”、“对”、“粘”
绝句漫兴九首(其七)
杜甫
糁径杨花铺白毡, 点溪荷叶叠青钱。 笋根雉子无人见, 沙上凫雏傍母眠。
现在,我们把平仄标出来: 糁径杨花铺白毡,点溪荷叶叠青钱。 仄仄平平中仄平,仄平中仄仄平中。 笋根雉子无人见,沙上凫雏傍母眠。 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中仄平。
七律(仄起不入韵)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 ,⊙平⊙仄仄平平 。 ⊙平⊙仄⊙平仄 ,⊙仄平平⊙仄平。
七律(仄起入韵)
⊙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仄⊙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然后是战国末期伟大的爱国诗人创造的诗体 《楚辞》(代表作有《离骚》)
后面依次是《汉乐府》(代表作有《孔雀东南飞》), 《南北朝名歌》(代表作有《木兰诗》),“永明 体”(又称“新体诗” )。
★ “新体诗”强调声韵格律,对后来的格律诗的
形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的代表诗人有沈约、
谢朓。
接下来是“宫体诗” (内容多为宫廷生活,艺术形式上则追求词 藻靡丽,代表诗人有萧纲、萧绎)
二、格律诗的分类:
一、律绝,即绝句。 分五言绝句(每句五字)和七言绝句(每句七字)。律 绝通篇共有四句,如: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说明:这是一首七言绝句
二、律诗,分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律诗通篇共有八句,如:
陆游《游山西村》(宋)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对这四种格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我们再来
深入了解一下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格律诗基础知识:格律,就是格和律的合称。

格∶平仄、字数、对、粘、对偶、压韵、起、承、转、合,合称为“格”。

对,即平仄相对。

粘,也是平仄相粘都是指每一句在2、4、6位置上相对或相粘的平仄规则。

对偶,是指词性的对仗,词语或短句结构的相称。

押韵,是为了达到诗词整体的音律和谐,而人为地要求诗句尾字要符合统一的韵字法度。

简单地说就是指诗句韵字的选取。

那么,今天在讲律诗的起承转合之前,我们先学一下流水对(对联的一种),这对写诗很有帮助。

流水对:是指对偶的诗句在诗意上就像流水一样,上流下接,不能截断。

因此,在形式上虽然分成两句,但意思却互相连贯,换句话说就是把一个意思分成两句话说,上下紧密结合,互为因果不可分割,如果去掉上句或下句意义就不完整了,如杜甫:如:忽闻哀痛诏,又下盛明朝.又:可惜欢吴地,都非少壮时.又: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再举例说明“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典型的流水对上下句用连词串接,或根本是一句话分两半说。

例如: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王之涣)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

(骆宾王)请看石上藤萝月,已映洲前芦荻花。

(杜甫)唯将终夜长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元稹)很多流水对上下句分别是两个连贯的动作。

例如: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王维)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孟浩然)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

(孟浩然)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与流水对相反,对偶时如对出了两个意思不相贯通的句子,则称为并肩对,往往显得板正生硬。

并肩对跟犯了相隔的对联差不多。

流水对在律诗对联中最受人欣赏,艺术性较高,是比较不容易弄出来的一种对子。

一首诗里面有了一联的流水对,就显得灵动了许多。

关于流水对,有这样一些说法:“古人律诗中之流水对,常为难得之佳联,即因其一气呵成,畅而不隔,如行云流水,妙韵天成也。

”“流水对使一首诗结构紧凑,如果是用在担当著拓转诗意的重任的颈联,常可使整首诗意像流动,习习欲飞。

”明胡震亨《唐音癸签法微三》:“严羽卿以刘眘虚‘沧浪千万里,日夜一孤舟’为十字格,刘长卿:‘江客不堪频北望,塞鸿何事又南飞’为十四字格。

谓两句只一意也,盖流水对耳。

”清沉德潜《说诗晬语》卷上:“﹝五言律﹞中联以虚实对、流水对为上。

”注意:流水对往往出现在颈联和尾联中。

在上面的讲解中,提到了两个新名词“颈联”“尾联”,这就是引出我们今天所讲的律诗的“起承转合”概念。

所谓的“起承转合”其实就是指律诗的首联、颔联(颌联)、颈联、尾联。

看律诗格式例子:平平仄仄平平仄①,仄仄平平仄仄平②。

仄仄平平平仄仄③,平平仄仄仄平平④。

平平仄仄平平仄⑤,仄仄平平仄仄平⑥。

仄仄平平平仄仄⑦,平平仄仄仄平平⑧。

我们把①②句叫做首联,也叫起联。

把③④句叫做颔联,也叫承联。

把⑤⑥句叫做颈联,也叫转联。

把⑦⑧句叫做尾联,也叫合尾联或收尾。

律诗要求承联和转联必须采用对仗的形式。

有时由于首联已经对仗了(这种情况只有两种:其一,平起仄收;其二,仄起仄收),颔联可以不对仗,称为偷春体。

但颈联是一定要对仗的。

这是重点我们现在学到了很多关于律诗概念性的知识,可是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会简单的写作。

从现在起,我们就要运用我们所学到的知识来探讨如何去写作了。

下面说说如何写作谈到写作,我要说一点,就是律诗由于篇幅短小,七律不过才56个字,根本无法与现代诗歌、散文相比。

那么,律诗却能在如此小的篇幅里,蕴涵着深厚的情感和畅达的思想智慧,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是以小见大,是以情感人。

一支花开而知春来,一叶凋零而知秋近。

一滴泪能释千古愁,一展眉峰能悦满怀情。

那么律诗是怎样做到以小见大,以情感人的呢?写一首律诗,一定要做到谋篇在先,动笔在后。

也同于做一篇文章,必是先有写作的目的,想写什么,打算怎么样写,主题是什么,想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为了保证思路完整,脉络清晰,让读者读着明白,就需要好好地安排章法。

先交代什么,后交代什么,这顺序不能乱。

比如你想表达对春天处处生机勃勃的赞美之情,你不能一开篇就只考虑你的感受,就“啊,多么美好的春天啊”。

这样写就是把你的所见所闻省略掉了,你没有把文字当作向导来让读者看出你的所见所闻。

所以,你应该首先写出你所处的地点,该地点有什么,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引发了你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这样写就是把你的所见所闻省略掉了,你没有把文字当作向导来让读者看出你的所见所闻。

所以,你应该首先写出你所处的地点,该地点有什么,你看到了什么,是什么引发了你对春天的赞美之情。

那么,律诗却能在如此小的篇幅里,蕴涵着深厚的情感和畅达的思想智慧,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这就是诗的逻辑性。

所以写诗一定要遵守的原则是:情要有景做铺垫;景要靠情去升华。

另外,在作品中一定要表达你的真情实感,只有真感情,你的作品才会打动人。

没有感情的凑字,文字是苦涩凝滞的。

我们要用情感让文字在你的笔下活动起来,兴奋之时,文字在舞蹈;苦闷之处,文字也在浅愁。

所以写诗一定要遵守的原则是:情要有景做铺垫;景要靠情去升华。

按照这个原则去写不然,你没有感情的凑字,不仅你感到受罪,文字也会跟着疲惫。

读者呢,能有啥心思去品读呢?还有一点,就是你看到的景物取舍方面,也要用心去选择,把对你欲抒发的情感有用的景物挑选出来作为重点描写,这对于你的作品吸引人有很大帮助。

景物要选择吸引眼球的景物如果是见到什么写什么,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势必会造成文理的混乱。

你写不明白,读者就没办法读明白。

有时作者写的东西,作者心里是很清楚的,可是读者却把握不住作者的思路。

其原因可能就是章法出了问题。

律诗的起、承、转、合就是一种章法。

我们重点讲景+情的章法,而情+景的章法作为知道就可以了。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前四句写景物,后四句抒情景+情就是景语+情语。

起承转合所谓起,就是把想要说的事情,想一个办法开个头。

用这个话头,来引出下面想说的话来。

说明时间,地点所谓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承句的结尾,自然的为转句做铺垫,这样就流畅的进入转句了所谓转,就是不能一味地自说自话,全是流水帐,要制造些波澜。

表面意思是往远了扯,但内在的联系是紧密地含在里面的。

所谓合,就是不能话题扯得过远,要结束了,总要回过头来,做个总结,才算完整。

转句是抒情句也就是描述人的情感要是能借景述人,效果会更好合句,是终结句也是展现诗的诗魂的关键句景+情的章法要求:1、律诗的首联和颔联必须是景语,也就是说律诗的起句和承句必须是景语。

2、律诗的颈联和尾联应该是情语,也就是说律诗的转句和合句应该是情语。

我们初写律诗的朋友,应该做到:律诗的起句写景要娓娓道来,千万别着急。

律诗的承句一定要联接起句的景,不能发生断裂。

律诗的转句一定要另辟蹊径,别开一面,但中心思想不变。

律诗的合句一定要收得回来,而不能悄然隐匿或偏离中心思想越走越远。

中心思想在尾联下面我们举例说明:白居易的七律《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1、律诗的首联和颔联必须是景语,也就是说律诗的起句和承句必须是景语。

2、律诗的颈联和尾联应该是情语,也就是说律诗的转句和合句应该是情语。

(注意,大家以后律诗的8句排列格式最好是这样的)第一、分析诗的写法这首诗作于长庆三或四年(公元823或824年)春,白居易时任杭州刺史,因为题目里已经交代了地点钱塘湖(西湖),时间是春,行就是游览。

所以下面对于时间、地点、干什么的交代就不是很重要了,而是直接写所见所感。

“孤山寺北贾亭西”就是很好的起笔。

大家看标题交代了时间是春,地点是钱塘湖它紧接着题目而写,先交代作者游览的具体地方是“孤山寺,贾亭”,孤山位于后湖与外湖之间,峰峦耸立,山上有孤山寺,是湖中登临览胜的好地点。

贾亭在当时也属于西湖名胜。

北和西是指白居易游览到具体方位。

“水面初平云脚低”是说白居易在登临名胜后看到的当然是西湖的水了,因为是春季,正式湖水涨潮的时候,所以诗句中用“初平”来形容。

每字皆有深意湖水初平,水光潋滟,与天边重重叠叠的白云相互连接、相互映衬。

白居易把湖水波光白云的倒影作为云脚来比喻一点也不过分。

“低”,水中白云的倒影当然比天空的白云低了。

大家看首联是不是景语?第二、我们来复习一下前面学过的“对”,“孤山寺北贾亭西”每个字的平仄是:平平仄仄仄平平;“水面初平云脚低”每个字的平仄是:仄仄平平平仄平。

我们看下句第2、4、6字的平仄与上句第2、4、6字的平仄是相对的,符合律诗要求。

后面的诗句,每两句相对也是一样的。

颔联“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我讲慢点希望大家能听懂我们看,颔联与首联之间是否发生了断裂其次,我们分析颔联是不是景语?很明显,这两句也是很直观地写白居易所见“早莺在树上鸣叫,燕子在岸边衔泥”,没有一点情语的痕迹。

所以颔联依旧是景语第三,我们来复习一下前面学过的“粘”,“水面初平云脚低”每个字的平仄是:仄仄平平平仄平;“几处早莺争暖树”每个字的平仄是:仄仄仄平平仄仄。

我们看下句第2、4、6字的平仄与上句第2、4、6字的平仄是相同的,这就是下句与上句相粘了。

符合律诗要求。

后面还有两处相粘也同理。

第四,我们分析颔联的逻辑性。

白居易用了“几处”早莺而不是“处处”早莺,用了“谁家”而不是“家家”。

这里面其实包含着逻辑关系,如果用“处处”那么便不能与“早莺”相匹配,“处处”说明莺鸟已经很多了,这也不是初春的景象,同时也与首联的“水面初平”自相矛盾。

同理用“谁家”而不用“家家”也是这个道理。

另外这个逻辑关系还延伸到颈联之中。

颈联“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1、看看逻辑性“渐欲”“才能”这个两个词的使用,说明花开的还不是很多,草长的还没有很高,“渐欲”和“才能”,渐:副词,渐渐的。

这个就是我说的借景抒情欲:副词,将要,就要才能:刚刚能够够上这也是初春的景象,与“水面初平”是相符合的。

2、我们分析颈联是不是情语。

白居易从前面两联中的观景,一下子进入到思景,是主观意识的推断了,那么我们把这种进入到主观意识的语言称之为情语。

这就是说颈联是情语。

符合律诗景+情格式的要求。

我们把颔联与颈联结合起来看看是否对仗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依据我们学过的对联的对仗知识来断定,这两联符合对仗要求。

这里说一点,对联的对仗要求的比较严格,而律诗中的对偶要求的不是很严格,宽对则可;但是最好还是严格一点,看上去更美。

4、我们看看颈联是否与前面的内容发生了断裂。

我们看到颈联仍然围绕着西湖而言的,所以并没有断裂。

尾联“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这里是全诗的一个总结。

也就是体现诗的诗魂啊用了一种收网的方式概括前面的所见所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