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气若兰 虚怀若竹——周永健先生书画艺术及其修为述略

合集下载

书法名家座右铭

书法名家座右铭

《中国书法艺术修养》答案一、单项选择“草圣”指的是(c.张芝)。

“临池作书、池水尽墨”讲的是(c.张芝)。

“妙悟八法、留神古雅”指的是(d.赵构)的书法。

“上款”通常写在正文的(b.右上角)。

“无意求合、而无不宛合,此有唐第一妙腕”赞扬的是(a.孙过庭《书谱》)“一笔书”指的是(a.《中秋帖》)。

“有悬崖坠,急雨旋风之势”指的书法作品是(b.《古诗四贴》)。

“状若断还连,势如斜而反直”指的是(d.《十七帖》)。

“字划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语出(d.邓石如)。

(a.斗方)是指在正方形纸上书写的作品。

(a.苏轼)的书法为“宋四家”之首,“尚意”书风的首创者,开一代风气。

(a.唐代),楷书是取仕的必要条件之一。

(b.黄庭坚)是宋代成就最高的草书大师。

(b.甲骨文)是我们现今能看到的最早成体系的文字。

(b.隶书)是今体书法之鼻祖。

(b.秦小篆)的特点是圆润均匀,结构匀称。

(b.隋唐)是楷书发展的鼎盛时期。

(c.《毛公鼎》)是晚期金文的杰出代表。

》(c.楷书)是用来初学最好的字体。

(d.《虢季子白盘》)为西周中期金文的代表,形成金文大篆的典型风貌。

(d.隶书)是秦朝末年民间从“草篆”发展而来的一种字体。

“不欲速,速则失势力、不欲迟,迟则缓怯”出自(b.《玉堂禁经》)。

“点画编次,无使其平,如鳞羽参差之状”语出(c.《论用笔十法》)。

“画山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语出(b.《艺概》)。

“母”字三横的开合结构应是(d.交叉)。

“穷款”表示只落(b.姓名)。

“权量文字”中的“权”是指(c )。

“尚法”的主要标志是(d.唐代楷书)。

“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惟笔软则奇怪生焉”语出(c.蔡邕)。

“羲之写《乐毅》则情多怫郁”语出(c.《书谱》)。

“在限制中才显出大师的本领,只有规律才能给我们自由”语出(b.歌德)。

“胄”字取(b.纵式),向上下方向伸展。

“钻坚仰高,忘其疲劳”语出(b.《非草书》)。

《白氏草堂记》是邓石如的(b.篆书)作品。

读周青峰的水墨智慧

读周青峰的水墨智慧

2019/09 No.211
策划·视界
读周青峰的水墨智慧
1.
周青峰 红霞映山村落140cm×70cm
2015
的心融进艺术、视创作为生命的艺术家。

—力群(中国著名版画家、中国版画家协会原副主席)
青峰的绘画风格以多用湿笔积墨、密点短皴手法求得深厚,作品极其讲究意境和整体感。

在沉郁苍茫、雄强博大的风范中蕴含着幽邃深远、耐人寻味的情怀。

—程十发(著名画家、上海中国画院原院长)
青峰画得如此深情、如此宽厚,艺术
的技法和激昂的感情达到了高度和谐。

—吴长邺(著名画家、吴昌硕纪念
馆馆长)
周青峰的山水画进入了我们的视野,
引起大家关注。

青峰的山水画作品水墨淋
漓,墨中见笔,笔笔生机,气韵生动,浑厚
洒脱,沉雄苍劲。

所创作品,疏密有致,简
约有神。

青峰在继承和创新中求发展。

他的
山水画功力、章法、笔墨既有大家的风韵,
又不失清新灵秀、质朴雄厚的个性特点。

他以独到的绘画技能体验把握山水画的内
涵,化物象为情思,化心象为意境,用浓
郁的诗情、大胆地表现了大自然生命的原
生、苍劲、灵秀、博大及性灵之美,给人
2.
周青峰 太行秋韵93cm×93cm 2011
3.
周青峰 太行人家70cm ×55cm 20103
4.
周青峰 牧归38cm ×38cm 2019 5.
周青峰 山居图69cm ×69cm 2009
6 7。

兰花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的文化传统(全文)

兰花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的文化传统(全文)

兰花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的文化传统(全文)兰花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的文化传统(全文)兰花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的文化传统(全文):2012-8-6 21:54:54兰花的文化内涵与民族的文化传统(全文)周建忠:1955年生,江苏靖江人。

教授二级、文学博士、博士生导师。

1978 年毕业于扬州师范学院中文系,1990年破格晋升副教授,1994年破格晋升教授。

现任南通大学副校长、范曾艺术馆馆长、文学院院长、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楚辞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屈原学会副会长、教育部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北京大学兼职教授、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

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学科带头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普通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江苏省普通高校教学名师。

获优秀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一等奖 2 项、二等奖 2 项。

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政府一等奖1项、二等奖 2 项、三等奖 2 项;省普通高校一等奖 1 项、二等奖 1 项、市政府一等奖 5 项。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五百种楚辞著作提要”(2002 年)、“楚辞文献语义化研究”(2010年)。

出版专著《当代楚辞研究论纲》、《楚辞论稿》、《兰文化》、《楚辞学通典》、《楚辞考论》、《楚辞讲演录》等。

在《历史研究》、《文学评论》、《文学遗产》等刊物发表论文 100 余篇。

今天围绕兰花的文化内涵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大致讲两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介绍一下兰花的自然属性,兰花跟我们的生活还是比较密切的,但是我们还需要进一步了解兰花。

第二部分讲兰花的文化内涵。

我首先讲一讲兰花的历史,大概在 7000 年以前就跟我们的生活结合在一起,从图腾文化到宫廷官员等和兰花的对应关系。

第二介绍兰花特殊的文化内涵,实际上来自于孔子对兰花的评价和运用。

孔子对兰花讲了三句话,直到现在都是最经典、最权威的。

第三就是兰花一旦奠定了它的人格内涵以后,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时代,它会发挥不同的功用。

虚怀若竹,清气若兰

虚怀若竹,清气若兰

虚怀若竹,清气若兰竹里面是空的,人的心胸像竹能容纳;兰花的香气很淡,很清新,人的品性如兰花清雅质朴。

“虚怀若竹,清气若兰”出自王羲之所写的《兰亭集序》。

原文如下: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

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不知老之将至一作:曾不知老之将至)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译文如下:永和九年,时在癸丑之年,三月上旬,我们会集在会稽郡山阴城的兰亭,为了做禊事。

众多贤才都汇聚到这里,年龄大的小的都聚集在这里。

兰亭这个地方有高峻的山峰,茂盛的树林,高高的竹子。

又有清澈湍急的溪流,辉映环绕在亭子的四周,我们引溪水作为流觞的曲水,排列坐在曲水旁边,虽然没有演奏音乐的盛况,但喝点酒,作点诗,也足够来畅快叙述幽深内藏的感情了。

这一天,天气晴朗,空气清新,和风温暖,仰首观览到宇宙的浩大,俯看观察大地上众多的万物,用来舒展眼力,开阔胸怀,足够来极尽视听的欢娱,实在很快乐。

人与人相互交往,很快便度过一生。

有的人在室内畅谈自己的胸怀抱负;有的人就着自己所爱好的事物,寄托情怀,放纵无羁地生活。

虽然各有各的爱好,安静与躁动各不相同,但当他们对所接触的事物感到高兴时,一时感到自得。

虚怀若竹清气若兰意思

虚怀若竹清气若兰意思

虚怀若竹清气若兰意思“虚怀若竹,清气若兰”,这句话源自于古代文化中的礼仪文化,其含义是指一个人应该虚心谦逊,不自我膨胀,同时又要保持清新高雅的气质。

这句话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是人们追求高尚品质、实现自我修养、继承传统文化的精神基石。

“虚怀若竹”指一个人应该保持虚心谦逊、谦逊自省的态度。

竹子虽然高大,却不妄自尊大,纤弱而坚韧,更加具有忍耐力和耐力。

一个人应该像竹子一样,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品质和能力,但要保持“大众情怀”,不要高傲自大,要时刻谦虚,虚己以听人之言,成就更高的人生价值。

同时,“虚怀若竹”也强调了一个人的修养。

将自己放下,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以更加谦虚的态度来接受知识或更多的经验,这是一种智慧和谦逊的体现。

“清气若兰”则是要求人们要保持清新高雅的气质。

兰花是古代文化优雅的代表之一,它具有清香的气息,洁白透亮的花瓣,毫不张扬而又独立高贵。

一个人应该像兰花一样,淡雅端庄、高贵典雅,总是保持清新、纯洁的气质,用自己的言行举止给人传递优雅、高雅的文化氛围。

这样的态度和气质不仅会让自己更加容易深入人心,而且也会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赢得别人的尊重和欣赏。

在现代社会中,“虚怀若竹,清气若兰”的精神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道德追求。

因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竞争和机会的社会中,尊重他人,谦虚与谦逊的态度,都是必须坚持的品质。

而在这个充满机会和变化的时代,这一文化精神也一直在不断地发展和演变。

今天,“虚怀若竹,清气若兰”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同时也有着现代价值。

因为它已经成为了我们继承和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帮助我们更好地保持智慧和谦逊,使我们更好地拥有自信和勇气。

同时,这句话也提醒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种崇高的静心状态,按照正道行动,将自己与社会、与自然融合在一起。

总之,“虚怀若竹,清气若兰”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精神,它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人文、精神和科学,是一个具有不可磨灭珍贵价值的文化遗产。

在这个新的时代里,我们应该传承这种文化精神,以此来激发我们自身的潜力,造就优秀的个性和高尚的品格,走向成功和幸福的道路。

垂露在手,清风入怀

垂露在手,清风入怀

垂露在手,清风入怀品逸效兰寿友先生1945年生于江苏淮安农村,童年家境贫寒,其母早逝,一家生活重担全靠父亲维系。

所以他从小受父亲影响,至今还保持着节俭勤奋、谦和诚朴之作风,百折不饶、坚韧不拔之毅力。

1963年,18岁的他投笔从戎,军旅生涯三十年,辗转三大军区,地跨半个中国,历尽人生五味,逐渐练就一身钢筋铁骨,百毒不侵。

寿友胸怀坦荡,关心后学,八十年代,寿友时居东北,求学者甚广,尤其是部队青年居多,不论情况如何,他总是以端正人品为首要,然后才谈及书艺要法。

他强烈反对学生模仿老师笔迹一步一趋,竭力提倡学生应从传统入手,临摹古人得高趣,别出新意成一家。

每每对学生的细微进步,总能给予热情鼓励,他当年的学生中有很多在书坛已成佼佼者。

中国书协1993年成立书法培训中心,他是首聘教授之一,每次为学生批点作业,总能站在一定的高度,根据学生之情况,指出方向,明确方法,从不就字论字,收到很好效果。

八十年代后期,书界不团结现象严重,一向倡导团结,提倡书法学习应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的寿友先生奋笔写诗“众口蜩螗翰苑稠,讧争排毁几时休,书风再振硕人手,一扫群嚣返主流”在书法报上发表。

寿友为人宽厚、爽直、大度。

即使在某些方面遭人误解,甚至中伤,他一笑了之,“止谤莫如自修”之古训常在他心中回荡。

季羡林先生有一首打油诗道:“人生在世一百年,天天有些小麻烦,最好办法是不理,只等秋风过耳边”。

寿友的心境与季老如此暗合,钦佩也。

寿友先生热心社会公益,早在1989年,他当时兼任辽宁省文化艺术经济促进会秘书长,在他倡导和积极参与下,于沈阳成功地举行了向第十一届亚运会捐款的书画义卖活动,效果很好,影响很大。

另外个人还直接向亚运会组委会捐赠作品百件。

国家遇到严重的自然灾害,他都能在第一时间捐款、捐字,为国分忧。

寿友先生1982年成为中国书协首批会员。

1985年和1991年两次当选为中国书协理事,因此在中国书协成立二十周年庆典上荣获中国书法艺术荣誉奖。

【原创】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之四十五

【原创】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之四十五

【原创】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之四十五古今巧联妙对赏析之四十五逸梅序言楹联(包括春联、喜联、挽联、对句等)是独具中华民族特色的文学形式,而绝非仅仅是文字游戏,没有广博的知识,敏捷的才思,深厚的文学功底,是绝对对不工稳的。

古往今来,我国一些文人墨客创作的巧联妙对浩如烟海,这与他们才思敏捷、功底深厚、创作态度严肃是分不开的。

近些年来,一些网友也喜欢撰联以讽刺时弊,集市上也有大量的对联出售。

但上述两种情况中绝大多数对联除了上下联的字数一样之外,其它地方均不符合对联的要求,而且有些过于俗气,格调低下,其水平与古人所撰楹联相去甚远。

为此,普及楹联知识,传承中华民族文化,应该成为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源于此,本博主根据余德泉、孟成英夫妇编纂的《古今绝妙对联汇赏》,选择其中确属上乘之作进行连载。

因原著中差错不少(主要是有悖于楹联创作规律及与一些史实不符),加之排版之中谬误频出(或许是盗版的缘故),故本博主参考其他一些史籍及楹联知识,予以订正。

其中一些注释乃本博主根据平日所学予以重新修正,因而也可视作二度创作。

不当之处,欢迎原作者及有识之士指教。

愿与同好者共勉之。

【接上期】441、后会有期,此后莫抛今日语;前程无限,向前须问过来人。

此联为旧时湖南祁阳一凉亭楹联,为临别时的勉嘱之语,颇富哲理。

442、合肥知县因何瘦?芜湖典史怎多须?此联载于《一夕话》,云明代合肥一县令身材瘦削,同僚于是出了上联以戏之。

但县令一时对不出下联。

思索间,恰逢芜湖典史因公务来到,其人多须,县令灵机一转,对出了下联。

合肥,语带双关,意为,作为县令,理当肥胖,而该县令却很瘦削。

暗指其为官清廉。

芜湖,谐音无胡,即没有胡子,而典史却恰恰多须。

联语虽无甚深意,却是即景生情,幽默风趣,也不失为佳联。

443、行年八秩尚称童,可云寿考;到老五经犹未熟,不愧书生。

此联载于清冯云《见闻随笔》,云,清代某人,年已八十,尚应童子试。

学使以经传问之,多不再记得,于是有人撰写了此联以嘲之。

周建军书法鉴赏:博古通今,气韵天成

周建军书法鉴赏:博古通今,气韵天成

周建军书法鉴赏:博古通今,气韵天成作者:暂无来源:《理财·市场版》 2019年第4期周建军河南商水人,字田行,号友信堂,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获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十届国展最高奖、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四届兰亭佳作奖、中国书法家协会特邀第二届翁同龢书法奖、中国书法家协会建党90周年书法展最高奖、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并参展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六届楹联展、中国书法家协会首届楷书展、中国书法家协会首届临帖展、中国书法家协会首届中华妈祖杯全国书法展等,连年荣获政府文学艺术成果奖。

书法是艺术,是心灵与情感相互交融、结合的产物。

元朝的郝经说:“书法即心法也。

”如果要确立对书法一个最本质的了解,恐怕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它的主体上——书法是写人、写心。

周建军便是这样的一位书法家,踏实做人,用心书写。

虽然其名常出现在国展、兰亭奖等获奖名单中,但是他从来没有以名家、大家自居,而是更加谦虚温和,虚心求教,锐意进取。

他用大量的业余时间集中研习书法,日积月累,集腋成裘,终成正果。

3月12日,《理财》杂志记者对周建军进行了专访,虽然其含蓄低调,但通过他的书法作品,可以看出其笔力刚劲,功力深厚。

骨子里的热爱春暖花开,阳光明媚。

《理财》杂志记者在郑州市郑东新区正商和谐大厦一工作室见到了周建军。

他给记者的第一印象是待人随和,有涵养、有学问。

一壶醇香的普洱茶打开了周建军的话匣子。

周建军是河南商水人,他对书法的情怀缘于骨子里对书法的爱好和心灵深处对书法艺术的渴求。

据周建军回忆,他在小时候就喜欢把作业写得干净整洁,对写字有着浓厚的兴趣。

上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开始有了书法课,第一节书法课就是描红,书法老师让描红的内容是“抓革命、促生产、促工作、促战备”12个字,他如获至宝,专心去描那有力的笔画,一笔一画地顺着空心线准确地描,正当他聚精会神地描得正过瘾的时候,突然下课铃声一响,他的心里一震,抬头看了看其他同学,有的早已经描完在写其他作业或者在看书,而他竟然还有两个字没有描完,这是一种难能可贵的专注。

居廉《花卉四屏》作品赏析

居廉《花卉四屏》作品赏析

居廉《花卉四屏》作品赏析居廉(1828-1904),字古泉,自号隔山老人,广东番禺人,居巢之弟。

善画花鸟、草虫及人物,特别以写生为优势。

是清中期的一位赋予创造力、和卓越贡献的花鸟画家。

他的花鸟画艺术,固然不及赵之谦的酣畅浓艳、任渭长的夸张装饰、任伯年的轻快洒脱、吴昌硕的浑厚苍劲,然而,他却在岭南画家中崛起,以一种优美典雅的风格引领着前进的道路。

他的绘画所能体现出当时社会的生活、思想、及审美观念的更新和变化。

他运用人们不满足自然界的花鸟的特点,而艺术地在现花鸟的形象,创作出无数优秀的花鸟作品,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反映现实生活,陶冶了人们的思想情操,体现人们的审美理想及审美情趣,为当时的花鸟画坛增添了光彩。

本文通过深入了解居廉晚期作品《花卉四屏》中的题材、构图及对“撞水、粉”技法的运用,探讨其风格特点。

标签:岭南画派;居廉《花卉四屏》;撞水;撞粉唐、五代到两宋时期,花鸟画大多以应物象形、工整细致的工笔形式出现,产生大量优秀花鸟作品。

元代开始文人画盛行,加上宣纸的普遍使用,水墨写意画得到了得到了很快的发展,到明代更是出现了泼墨大写意的画风,而工笔花鸟由于墨守成规,固守传统,很少创作,因此逐渐冷落,清代后期几乎被写意花鸟所淹没。

在这期间,中国花鸟画坛出现一位画家——恽寿平,他“一洗时习,别开生面”的写生花卉艺术成就高标与清初画坛,他强调借形写神、以形神传情,全身心倾注在自然美和艺术美的追求上,他有画跋云:“曾见白阳包山写生,以不似为妙,余则不然,惟能极似,与花传神”。

自明代以来,岭南花鸟画一直沿袭传统写意,很少自我创作。

但是,居廉在绘画表现上是取长补短,具有创新精神。

居廉最初时学习宋光宝和孟丽堂两位,后吸收各家之长处,自成一派,其笔法工整美观,笔墨秀润。

居廉也深受恽寿平影响,并得其法从中汲取营养。

在居廉绘画的题款中,常常能见到“法南田用笔”、“仿南田本”之类的题字,在师法传统、师法造化的基础上,另辟蹊径,以“撞水、撞粉”法抒发情性和对意境的追求,以产生秀润亮丽,明暗参差的效果。

一代宗师—周寅健

一代宗师—周寅健

一代宗师—周寅健 文晨 风“一壶紫砂凝碧茶,清淡浓雅锻尘华”,宜兴紫砂壶的造型千姿百态,汇集着历代紫砂艺人的创作才能。

在漫长的紫砂壶发展历史中,紫砂壶已不仅仅是泡茶的盛具,在艺术家们巧夺天工的技艺下,紫砂壶早已成为了传世瞩目的精美艺术品,形制多样的紫砂壶中蕴含着浓郁的文化气息。

在陶都宜兴众多紫砂从艺者中,实力派制壶能手如同星光闪耀,紫砂工艺美术大师周寅健就是其中一位。

国际顶尖大师周寅健的辉煌艺术生涯点亮了紫砂《八风》 周寅健/作史浩瀚的夜空。

我闻听过周寅健在紫砂界的名气,早年得到紫砂泰斗顾景舟面授紫砂技艺。

周氏紫砂名气之大,就连宜兴无人不知的古龙窑也曾是周家祖上家产,周父周宜兴曾担任古龙窑紫砂厂厂长,在紫砂行业盛行用职称来排资论辈的当下,周寅健名气颇大,工作室墙上挂满了权威机构给出的荣誉证书,不仅名气大,而且周寅健做出来的壶,能得到行业人士的高度认同,得到收藏界的追捧青睐,并受到叶选宁将军书房召见。

周寅健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的后人,先祖对道家阴阳玄道理论有着深刻的研究。

周寅健也从小对天象、地理、阴阳、八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深有研究。

在周寅健的紫砂壶中也不难看出,道家思想对他紫砂创作有着深厚的影响。

周寅健说:“要等到天时、地利、人和,做出来的紫砂茶壶才经得起历史的检验。

”周寅健就是抱着自然天成的心态,自己去炼泥,去做壶。

拿他的话来说,“好的材料,好的造型,好的做工和色彩,自然会产生好的茶壶。

”品茗谈话之间,周寅健不停地用棉布毛巾擦拭着正在泡茶的紫砂壶,这把壶色泽温润内敛,这不是龙朱砂吗?周寅健点点头说:“这把是用家藏的龙朱砂做的《红透天》壶,非常珍贵,也是我满意的作品之一。

”慢慢地,眼前紫砂工艺大师放下手中的壶,话匣子也逐渐打开,说起了数十年来与紫砂壶的点点滴滴,让我感受到周寅健对紫砂壶的喜爱是至始至终的。

周寅健11岁开始练习书法,15岁着手紫砂泥料练制和拍泥片,25岁才开始制壶,十年的基本功为周寅健高超的壶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一把壶出窑便被台湾博物馆收藏。

闲居涵养性中天 在周玉峰的书法艺术里发现一个可能被忽略的概念

闲居涵养性中天 在周玉峰的书法艺术里发现一个可能被忽略的概念

“闲居涵养性中天”——晚清“蒲邋遢”蒲华所书联语。

有天让周玉峰先生看见,他很喜欢,当场抄了下来。

而奇妙的是,当我与周先生相识、相交,并观读其诸多书法作品后,方觉这句诗用来形容他,偏偏最恰当不过了。

结识周玉峰,可谓缘于一次视觉与文字的邂逅。

去年冬日,我太太南京的同学在微信上发给她一组图片,她又随即转给了我,这便是周玉峰在上海一个书画展的部分。

由于本人当时在做电视的艺术栏目,又喜好书画,时下名家新秀的作品自然多有关注,可观后往往也就或尊重,或慰然,抑或不满,皆淡淡的感觉而已,大都连印象亦未留……但这回意外了,仅是手机里的十来张照片,已惊到了我眼睛,旋即按图索骥找去展出现场。

展览设在散发着浓郁海派腔调、悠久而又时尚的上海大厦,不大的艺术空间,三十件左右作品,书法约占一半。

他那天不在展厅,后来他在视频采访中说,这是一个沙龙式的交流展——可正是这交流的十来幅书法,如果说在手机里已经冲击了我的视觉,那面对原作让我不由自主所产生的惊叹,足以证明它们完全抨击到了我的内心。

自然,很快便联系上,在他沪上的衍庐品茗叙谈,不仅言交甚欢,更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于是开始了频频的畅叙,频频地观摩他的新作,听他的艺术见地,尤其不久前有幸先睹了他即将由上海人美推出的书法集《心外无法》校样,一种集中饱览带来的快意,与反复翻阅间萌生的震撼,竟静水流深地那样涌动起来。

说实话,纵观当下书坛书家,能让我产生如此感觉的颇为难得,也许是我视野过于偏狭。

功力弥深者有之,流行书风者有之,娟秀流丽者有之,朴拙求古者亦有之……但问题是,作为艺术的书法,能感染、感动到我内心者实在寥寥,这却在亦师亦友周玉峰的笔触里我获得了。

可它又是何物?驱动那份感动的内在动力是什么?一段时间来,这种由惊喜导致的思考困惑,甚至也是折磨。

闲居涵养性中天在周玉峰的书法艺术里发现一个可能被忽略的概念钱莊封面人物COVER CHARACTER周玉峰20/21121.周玉峰, 天上云骄未肯同 晚来雪意已填空 欲开新酒邀嘉客 更待天花落座中,行书2.周玉峰, 问青牛何人骑去 有黄鹤自天飞来,行书, 138.5×70cm我总觉得,从周玉峰的书法艺术里,应该去发现一个可能被忽略的概念。

嘉定文人的竹素流芳

嘉定文人的竹素流芳

嘉定文人的竹素流芳作者:胡马乔施远来源:《检察风云》2016年第16期从竹刻艺术来讲,再也没有一个竹人,有他那样高超而全面的文人艺术素养;再也没有一个文人书画家,有他那样精深而卓越的雕刻水平。

竹刻艺术里的一代宗师周颢是中国竹刻史上的里程碑式的人物。

作为一名擅长诗文、精通书画的文人,这些熏陶来源于家乡嘉定地区竹刻传统的深远影响。

周颢一生经历了清代最鼎盛的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这个时期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最后的一个高峰,包括竹刻在内的各种雕刻艺术都已发展到材尽其美、工尽其巧的阶段。

竹子,在中国文化中就是文人精神世界的象征,而周颢利用竹子雕刻的作品,将这种象征进一步物化,凝固为书斋中精美的文具,备受士林珍赏。

周颢自幼学画,曾得到名画家王石谷的指点,山水、人物、花鸟都十分精通。

作为有着多方面艺术才能的综合型艺术家,周颢不仅竹刻与绘画饮誉江南,也擅琢砚与篆印,并有《芷岩诗钞》传世。

周颢虽为儒者,好读书却无意功名,不去参加科举考试,一心投身艺术创作;虽与当地的名流交往频繁,却刻意保持与官员和富户的距离,以免其自由的艺术空间受到政治和经济因素的干扰,且一生都在嘉定乡间度过,赢得了隐士的美名;爱酒却丝毫没有影响健康,从成年后就没有罹患哪怕是微小的疾病,在其晚年,人们视白须飘洒而酒量依然惊人的周颢如世外之人。

可以说,周颢在充分掌握嘉定派竹刻技艺的基础上,将文人绘画的意境与品格完美地融入其作品之中,开辟了“用刀如笔”、“合南北宗为一体”的全新境界,成为将文人艺术与工艺美术进行融合并取得最高成就的一代宗师。

其竹刻作品既有洗练的造型与装饰,又有丰富深邃的审美意蕴。

周颢将自己擅长的绘画,特别是山水与竹石施于刻竹,开创了独具的艺术风格,对其后的竹刻艺术影响极为深远。

人们认为他在竹刻历史上的地位,如同诗圣杜甫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地位。

山水·人物周颢本是画家身份,可“读书不应科举,而于画独有神解”,他的山水,师法宋元而运以己意,全景山水多拟王蒙,简笔小景多仿倪瓒。

怀若竹虚临曲水气如兰静在春风的横批

怀若竹虚临曲水气如兰静在春风的横批

怀若竹虚临曲水气如兰静在春风的横批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怀若竹虚临曲水气如兰静在春风春风拂面,草长莺飞。

一处幽静的山野间,一株高大的竹子静立在曲水边,虚无缥缈如梦幻般的存在。

竹子袅袅婷婷,曲水潺潺,两者相映成趣,宛如画中之景。

怀若竹虚,如同述说着一段难以言喻的情怀。

竹子雍容华贵,半翡翠般的色彩,竹叶轻轻摇曳,仿佛在述说着岁月的风霜。

它的静默高贵,让人心生敬意,仿佛一位温润深沉的圣贤,静默倾听着世间的喧嚣,却又不为所动。

而曲水气如兰,清澈明净,如同一面明镜,映照出天上的白云和树影。

曲水承载着天地间的清新与净澈,浑然天成,像是一首优美的诗,抒发着自然之美。

在竹子的映衬下,曲水更显得清秀脱俗,使人心旷神怡,恍若置身仙境。

气如兰,清新淡雅。

兰花具有高洁清雅之意,气息芳香,仿佛弥漫在这片竹林之间,使人心生神往之感。

在春风的轻拂下,清新的兰香弥漫开来,那种淡淡的花香,使人仿佛置身花丛之间,感受到淡然自若的优雅之美。

静在春风,时光静好。

春风拂面,轻柔而温暖,仿佛在低语。

在这静谧的竹林边,春风拂过,唤醒了心中的那份青春和美好。

竹虚曲水,兰芬春风,一切恬然安好,似乎在这一刻,时间凝固,只有此刻的宁静美好。

这横批【怀若竹虚临曲水气如兰静在春风】,如同一幅绝美的画卷,展现出大自然的恬淡之美。

怀若竹虚,古雅高洁,临曲水清澈明净,气如兰淡雅清新,静在春风时光静好。

这些意象相互辉映,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副如诗如画的美景,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在都市中忙碌度日的我们,不妨抽出一些时间,去感受大自然的清新与淡雅,去领略怀若竹虚临曲水气如兰静在春风的诗意。

或许,在这个瞬间,我们能够找回内心深处那份宁静与美好,拾起心灵深处的那份静好。

第二篇示例:怀若竹虚临曲水气如兰静在春风这个横批,笔底韵味悠长,字里行间饱含着深刻的意境和内涵。

怀若竹虚,竹子是一种具有高洁、坚韧、静美的品质的植物,它生长在深山密林之中,静静思索,即便在繁华喧嚣的都市中,也能收放自如,坚守初心,它的虚实相间,让人感到一种无形的力量。

名家周永健书画兼善,风格“清而厚”,作品精拔深稳秀润华滋

名家周永健书画兼善,风格“清而厚”,作品精拔深稳秀润华滋

名家周永健书画兼善,风格“清而厚”,作品精拔深稳秀润华滋周永健周永健(1952年3月---2008.5),男,1952年3月生于四川省南充市,笔名冻月、袁融等。

1969年上山下文插队落户于四川省岳池县顾县区。

1978年毕业于苏州丝绸工学院美术系。

周永健的书法作品。

周永健长期从事书法创作、书画理论研究近30年,书法、绘画及著述、书法组织、编辑等方面都有杰出的表现。

周永健的书法作品。

周永健的书法以晋韵唐骨为基,得意碑帖之间,流丽刚健,法意相参,巧拙互用,旷达冲和,如其人,如其志,真正体现了他“艺道一体”、“缘艺证慧”的心性修为。

周永健的书法作品。

周永健的隶书质朴而不失灵动,主要来源于《泰山经石峪》和《四山摩崖刻经》,得其开张之势,兼取简牍率真之情。

周永健的隶书质朴而不失灵动,主要来源于《泰山经石峪》和《四山摩崖刻经》,得其开张之势,兼取简牍率真之情。

周永健的书法作品。

周永健的隶书与当前一些隶书家临汉简写汉简,效清隶就清隶,以厚重求厚重,以质朴作质朴,守成者自信,典雅者自足,小变者自满,重形轻质,滥施枯笔,破坏笔法,自以为天真、大气者有本质的区别。

周永健的书法作品。

周永健书画兼善,取法高古,不染时风。

对当代书坛不屑的正书用力甚多,节临的《荐季直表》古雅真率,显示出他入古为新的努力。

周永健大草的恣肆与碑体的凝重,均见古贤遗风。

周永健的书法作品。

周永健的草书气势袭人,挥毫绞转自如,用墨枯润相间,似绵裹铁的线条,泻出丰富的情感世界,内含张力和韧劲,绝无累佻流滑之习气,在以篆隶为根的基础上得到升华。

周永健的书法作品。

周永健的书法于二王体系,深谙用笔贵用锋之理,藏露兼施,方侧并用,墨色华滋,气息直逼颠张醉素,形式多取宋人团扇和绘画斗方。

书法线条富有音乐般节奏,在一定层面上实现了对明清书家审美的超越。

周永健的书法作品。

周永健的艺术取向与其人生态度一样,标举“清而厚”的风格,精拔深稳,秀润华滋,为其人格之象征。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关注书画类资讯城市画苑!周永健的书法作品。

个园楹联匾额

个园楹联匾额

个园楹联匾额1.丛书楼:清气若兰,虚怀当竹;乐情在水,静趣同山。

丛书楼在秋山最南端,山与楼结合巧妙,楼也成了秋山最优雅的收尾。

从山间石阶可至楼上。

此楼背依秋山,面南而立,三开间,楼上下共六间。

从名字可以知道这是主人藏书、读书之所。

它避开园林中主要游览路线,建筑式样也较简朴。

楼前有一小小院落,植梧桐一株,主干已斜出屋檐,颇有些“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意味。

这副联借兰、竹、山、水当前景物,阐述读书治学的道理。

上联告诫人们读书学习先要让自己像兰竹一样清气、虚怀,心气清净才能进入书中境界,胸怀谦虚有利于吸收知识学问;下联鼓励人们读书学习不必拘泥,要像山水一样坚持自己的学术个性。

水好动,山好静;水有情,山有趣。

见仁见智,一样可以获得最高成就。

中国著名书法家周志高书旧联。

时在上海,所以在跋中写“海上周志高并记”。

2、觅句廊: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

觅句廊,顾名思义,是苦苦寻觅诗句的地方。

清代大诗人袁枚这两句诗,用作觅句廊楹联最为贴切。

因为它们也是偶然觅得。

有一天,袁枚家侍弄花木的雇工跑来向他报喜说:老爷,梅树已经一身花啦。

这句话给了诗人以灵感,于是吟出了“月映竹成千个字,霜高梅孕一身花”的佳句。

上句写月光下的竹林是看不清枝干的,只有伸展出来的一片片竹叶被月光照亮,宛如成千上万的“个”字;下句写梅花喜欢严寒,越是霜重雪浓,越是能够孕育出一树繁花来。

不过,从雇工的一句话到传世佳联,最终靠的毕竟还是袁枚深厚的学养和精湛的造诣。

扬州朱福火圭guī书联,《中国书法》杂志主编周志高题写匾额。

3、透风漏月:虚竹幽兰生静气;和风朗月喻天怀。

“透风漏月”为个园中又一赏景花厅,面冬山而筑,环境清冷幽静。

上联写厅外虚竹与厅内幽兰同气相应,营造出一种寂静的氛围;下联写人在这样的氛围中,沐浴着四时微风、晴空明月,感悟着宇宙的真理,享受着自然的关怀。

透风漏月厅位于冬山之北,南北两边通透,单檐硬山顶。

此厅从其构架形式上来说是方厅,抬梁式的构架是方的,椽chuán子是方的,柱子是方的,石鼓是方的,石磉sǎng是方的,地面是方砖铺的,连木雕窗子也是方的。

兰亭序集字联

兰亭序集字联

兰亭序集字联四言对联群贤毕至 ;少长成集知人修己; 揽古察今兰为清品;竹是幽人。

兰言曲畅;竹阴清和。

竹无一曲;兰有群清。

竹阴在水;兰气随风。

竹修有品;兰静无言。

幽兰一室;修竹万山。

崇兰临舍;古竹当风。

崇兰临水;古竹当山。

修兰室静;茂竹亭虚。

将兰映日;以竹当风。

短竹列坐;崇兰一山。

品同兰静;怀若竹虚。

气同竹长;言与兰清。

临亭竹静;风惠兰和。

虚怀当竹;清气若兰。

虚怀当竹;静气得兰。

虚怀若竹;清品犹兰。

虚怀喻竹;静气同兰。

虚怀契竹;清品犹兰。

风清引竹;气静得兰。

清风引竹;静气得兰。

清风在竹;静气为兰。

五言对联咏怀山水趣; 嗟感古今情风静带兰气; 日长娱竹阴室静兰初放 ;亭阴竹犹清风和春日永 ;竹映暮山清斯人古今少; 此曲世间无得山水清气 ;极天地大观兰若一以静;竹林相与游。

兰言临知永;竹趣寄文同。

竹风随地畅;兰气向人清。

竹引清风静;兰随春气生。

竹阴有清咏;兰气倦游丝。

竹室生虚致;兰言无躁情。

作兰能静趣;咏竹因虚怀。

幽兰得静气;修竹引清风。

幽兰列异品;修竹引长风。

幽兰系于带;古竹作为觞。

幽兰娱静者;修竹契贤人。

山静兰初放;亭幽竹与清。

内室兰初放;外山竹犹清。

倦时兰室坐;兴至竹林游。

静生兰室趣;清带竹林风。

水盛竹林茂;春和兰气幽。

外山竹犹静;内室兰气清。

舍后竹阴合;室间兰气清。

风静带兰气;日长娱竹阴。

取静于兰室;虚怀在竹林。

暮随山竹静;春向水兰生。

气盛万竹畅;春阴群兰欣。

风和引竹静;水畅带兰幽。

静能知竹趣;和可契兰修。

阴山幽竹静;春水惠兰生。

临风闲品竹;坐室静观兰。

清犹临水竹;惠若当风兰。

清风临水竹;初日映春兰。

诸乐和于竹;一言契若兰。

昔作蘭亭詠 ;今品文人言同文詠盛世 ;清言盡可聽有情天不老 ;無事日亦長文脩天地事 ;人得將相風一亭俯流水 ;萬竹引清風風竹引天樂 ;林亭集古春室有山林樂 ;人同天地春暢懷年大有; 極目世同春惠日朗虚室 ;清風懷古人六言对联情怀生若春水; 弦咏感之古风日永情幽怀畅 ;时和兴大趣长观兰可生静气;听竹犹带贤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维普资讯
本 期 名 家
虚 怀若竹
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健 先生 书 画艺术 及其修 为述 略
王 兴 国
余 与 永 健 先 生 相 识 已近 十 载 。 识 先 生 藉 《中 国 书法 》杂 初 志 之评 介 ,知 先 生 乃 川北 南充 人 氏 ,余 之 乡亲 耳 。 见故 乡彦 俊 于 权 威 刊 物 一 展 英姿 , 深感 荣 幸 之 致 ,遂 生 拜 谒 请益 之 念 。 余 俟 重 庆 直 辖 ,余 有 幸 人 重 庆 书 协 主 办 之 “ 青年 创 作 骨干 培 训 班 ” 习, 学 得缘 与 先 生 蒙 面 。 生于 青 创 班 讲 习书 法创 作 机 要 , 先 其 洋 洋 洒 洒 、侃侃 而 谈 之 风 范 与待 人 和善 亲近 之 仪 表 令 满 座 书 法青 年 折 服 不 已。 恳 请 先 生 收纳 门下 ,然先 生 婉 言 相 谢 。 余 方 知 先 生 厚 道 稳 重 ,非 好 为 人 师 者 。 后 ,知 先 生 为 西 南 师 大 其 书法 硕 导 , 转 辗 至 师大 修 读 书 法 , 便 终遂 愿人 先 生 门下 , 整 可
先 生 于 江 南 求 学 之 年 , 广 交 书 画 友 朋 , 阔 视 野 , 与 亦 开 并
金 陵 庄 天 明 、 悖 、 士 达 等 书 坛精 英 结 成 至 交 , 鱼 雁 往还 。 黄 马 常 互 相 砥 砺 , 胆 相 照 , 拳拳 之心 可 见 一 斑 。 肝 其 论 及 先 生 书法 作 品 ,余 虽 见 识短 浅 ,然从 先 生 教 益 已久 , 亦 可 略述 一 二 。 生 书 法早 年 宗汉 隶 北 碑 ,其最 擅 长 者 《泰 山 先 金 刚经 。 曾亲 临 泰 山访碑 数度 , 为《金 刚经 》 深 博大 浑 朴 、 简 静 平 和 之气 格 所 撼 ,乃 浸 淫 数 载 ,并 以此 初 示 书 坛 即享 盛 名 耳 。 由碑 及 帖 , 摹 古 之 书作 遗 存 , 后 追 尤其 于 简 牍 书 用 功较 多 。 又 复 以旭 素 大 草 ,- T 行 草等 为取 法 对 象 ,直 人 晋 唐 门径 。 - 先 生 书法 , 诸体 尽 能 。 先 生 书 作 , 下 笔 爽 朗 , 息 流 畅 , 格 观 其 气 风 秀逸 而 有 清 刚 之 气 。 其所 1 金 刚经 楷 书 ,用 力涩 行 ,线 条 饱满 , 势 宏 大 , 色 鲜 活 润泽 , 富笔 墨 灵 性 ;所 作隶 书融 气 墨 极 帖人 碑 , 势平 和 , 蓄 灵 动 而 具雍 容 之 态 ;所 作 行楷 则 俊 朗 气 含 道 媚 , 雅 而 多 晋 人 风 度 ;作 草 书则 风 回 电 驰 , 典 气势 连 绵 , 跌 宕 多姿 ,用 笔 明快 而八 面 出锋 。 生 于 书 法感 悟 极 其 灵 慧 。如 先 庄天 明、 黄悖 诸 君 曾赞 日 , “ 根 利 智 ” “ 华确 平 超 异 ” 庄 有 上 ,才 (
天 明 语 ) “ 眼 独 具 ” 去 霸 悍 而 获 静 穆 ,化 拙 重 而 至 清 刚 。 ; 慧 ,“ 非 浓 也 ,乃 淡 也 ,此 真 通 佛 理 也 。( 悖 语 )先 生 虽 于 篆 书 浸 ”黄 。
染 不 多 , 中锋 下 笔 , 涉相 宜 , 力 道 劲 , 古 之风 油 然 而 出 然 疾 笔 高
性 自在 是 也 。 审( ) 岗书 , 余 李 文 知对 应 有 据 , 可 倚 斯精 进 , 正 何 顾世 论 短 长 , 议 纷 纭也 耶 。 于 是 , 鉴 先 生 书 道 之 好恶 焉 。 众 ” 可
先 生 又 浸 淫 佛 道i 性 修 为之 学 多 年 。 尝 旁 听 先 生 与 人 余 论 释 道 之 义 , 先 生 出 语 高 妙 , 知 其 于 此 中 学 说 研 究 之 深 广 闻 而 矣 。 其 行 为 , 荡 磊 落 , 迈 旷 达 , 气 平 和 , 激 不 厉 , 知 观 坦 超 志 不 故
18
维普资讯
本 期 名 家

体 态 之在 , 骨架 之 立 也 ;水 , 之 所 生 , 韵 流溢 悠 长 也 ;火 , 以情
驭 势 , 气风 发 也 ;土 , 朴深 厚 , 广 且 大 也 。 书 , 也 , 意 质 且 夫 技 达 人 进 乎道 矣 。 以书 全 其五 者 , 善 之 属 ;病 其 一者 , 美 为 归 ; 上 偏 昧 于 五 者 ,则 书 不 复 为 人 者 为 也 。 又 云 : “ … 清 奇 古 怪 ,斯 ” … 为 书 之 异 格 。 , 格 清 逸 , 韵 超 迈 是 也 ;奇 , 俗 去 媚 , 清 气 风 拔 出 以奇 格 是 也 ; 古 , 不 乖 道 , 古 意 醇 是 也 ; 怪 , 趣 盎 然 , 法 质 天 心
日聆 听 先 生 传 道矣 。
先 生 于 书 画 一道 , 炼 已久 。 于 青 春 年 少之 时 求学 于 苏 修 尝 州, 并遍 访 江 南 名 宿 , 识谢 孝思 、 季 丁 、 嘉及 书 画 同道 王 得 宋 祝 歌之 、 天铎等 , 钟 尤与 季 丁 先 生 交往 频 仍 , 益 良多 。 健 先 生 受 永 亦 勤 奋 好 学 , 池 笔冢 , 志 弥坚 , 墨 心 与诸 长 辈 大 家 结 谊愈 深 , 后 多 年 仍 不 忘诸 师情 谊 , 常 问讯 , 忆 怀 念 , 情 甚 笃也 。 时 追 其
焉。
先 生 亦精 研 书 画理 论 , 以 “ 、 、 、 ” 首 清 奇 古 怪 四字论 气 格 , 又 以“ 、 、 、 、 ” 行谈 格 调 。 日:“ 、 、 、 、 , 金 木 水 火 土 五 尝 金 木 水 火 土
五 行 之谓 也 。 之 论 书 , 也 。 , 神 之 出 , 移 宜 金 元 精气 所 聚 也 ;木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