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何时超越美国
到2025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越美国
年左右 时间 ,中国经济总量能够赶 上美 国。2 0 2 0 年到 2 0 2 5 年之 间,中国对外投 资总额将赶超 美国。
5 2Oc L 2 0 1 4
世 界银 行 首席经济学家考什 克 ・ 巴苏在 9月 1 1日2 0 1 4夏季达沃斯 “ 亚 洲商
业 环 境 ”论 坛 上 表 示 — —
所有政府都应 当承认市场的重要性 ,不能让政 府来代替 市场规 律。大 家可能 担 心贫富差距以及基础设施等领域 需要政府 出手监 管,但监 管必须是 适度的 , 自
到2 0 2 5年 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越 美国
经济学家李 稻葵 9月 9 F 1 在《 对话 》录制 现场预测—— 2 0 1 3年是 中国对外投资 的突破 口,对外投 资突破 1 0 0 0 亿 美元 ,和 美国一起 进入到 对外投 资的千亿 美元俱 乐部 。这 意
味 着 中国经济 已经站在全球 的舞 台,越 来越 多的 中国投 资者在全 国各地控制企业 决策。2 0 1 3年 美国对外投 资的额度 ,达到 3 3 8 3亿 美元。 目前我们 的储蓄 率是 5 0 %,美国在 1 0 %到 1 5 % 左右 ,基 于这两个数 字,比较保 守的讲 ,到 2 0 2 5年 ,或者 1 O
由市场可以在 良好的监管体 系下发挥作 用。无论在 中国、美 国、印度 和 日本 ,我 们 希望对市场重要性 的认 同能够 带来更 大的进步 。
定 ;第 三 ,历 史 决议要 落 实,比
如 国企 退 出竞争 性领 域等 。只有
做 到 以上 几点 ,国企 改革 才能有
实质 性 进 展 。
I信息速递 ) >
观 点 集 pe c av e
房地产 业 : 国企改革必须 打破行政垄 断
中国经济未来20年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未来20年发展趋势中国经济未来20年发展趋势中国经济未来20年的发展趋势夏长江20XX年,美国GDP为xxxx亿美元,中国GDP为xxxx亿元。
据世界银行20XX年购买力平价、20XX年中美物价总(平减)指数比,20XX年美元与人民币购买力平价不超3.6,因此中国GDP(PPP价)约xxxx亿美元,中国超美国多2612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一经济体,验证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预测!美国超越英国的过程是,先工业、再总量,最后是金融。
美元成为国际主导货币,距经济总量第一,六十余年。
中国经济超越美国的过程与美国超越英国很相似,先工业,再总量;只有人民币能成为国际主导货币,才是真正的经济第一。
一、中国经济的阶段及质量很多观点认为,判断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关键是服务业占GDP的比重,其实,除资源型经济外,关键的是工业及制造业占GDP的比重,因为服务业是为工业及制造业服务的,工业包括采矿、制造业、水电燃等,制造业是核心,其比重减少,服务业自然增多;同时,服务业的价格不断上升,比重也增大,服务业比重大并不一定是居民享受的服务质量好,所以服务业比重只是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的参照标准之一。
在美国经济发展史上,工业及制造业比重的最高年是1953年,工业为36.17%(制造业32.07%),随后开始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到20XX年,工业比重为16.76%(制造业12.38%)。
中国工业最高点是20XX年,工业比重最高达42.21%(制造业比重为32.92%,比美国历史上的最高点多6个百分点),并呈典型的工业化后期特征,重工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重工业比例不低于72%,美国重工业比例比中国低18个百分点),装备制造等比重明显上升。
20XX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第二产业(第一产业比重10%左右),呈典型的后工业化(或服务业化特征)。
20XX-20XX年8年间,中国GDP(不变价)增长2.06倍;美国自1953增长2.02倍用了22年,两国经济发展阶段比较,中国的20XX年大体相当美国的1975年。
14年中国经济体成全球最大
14年中国经济体成全球最大上图为世界银行2011年的统计数据。
以此数据计算,中国经济总量已达美国90%。
而以2014年底的统计数据计算的话,中国经济总量超过美国。
是美国的103%。
一、中国不愿承认“全球最大经济体”;中国为拒绝全球最大经济体闹了一年最新统计报告显示,中国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然而,中国为了阻止这份报告,整整忙活了一年。
世界银行赞助的国际比较项目(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Program)发表了最新研究报告,称若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将在今年取代美国,一举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该报告援引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对中美经济的预测数据:在2011年至2014年期间,中国经济将增长24%,而美国将仅仅增长7.6%。
结论是:如果忽略支出结构以及通胀程度的变化,那么2014年全年中国经济总量将超出美国0.12%。
上述数据是对货币在不同国家的购买力的最权威估计,为IMF等大多数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机构所采用。
这是自2005年以来该数据首次更新。
购买力平价被认为是比较经济体规模的最佳方法,能反应真实的生活成本。
然而,中国对此权威报告相当排斥。
据英国《金融时报》援引帮助整理这份报告的知情人消息称,为阻止被冠以如此名号,中国已为此抗争了整整一年。
据该报告消息,中国国家统计局“并不认可将其作为官方统计结果。
”报告中有这样一行:中国国家统计局对本报告采用的方法论的某些方面持保留意见。
“一年前,中国和相关组织还为此发生了激烈争辩。
中国不希望这样的统计数据被公之于众,不希望成为NO.1。
他们对该统计结果将给中美两国带来的影响力感到忧虑。
”这位知情人还称:“他们(中国)软硬兼施,闹了整整一年。
中国痛恨这个数据。
”该文章还称,“若以人均基础来计算,中国仍然属于贫困国家。
因此,他们并不愿意被推上国际舞台——至少目前不乐意。
”一位服务于中国高层决策者的顾问说。
以当前汇率和经济增长率预测值角度看,若扣除物价因素按实值计算,中国可能在十年左右赶超美国。
中美实力对比分析报告
中美实力对比分析报告
中美两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目前有着激烈的经济竞争。
本
文就中美两国的实力对比进行分析,具体分析如下:
一、经济实力
中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2024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13万
亿美元,预计2024年GDP将达到20万亿美元。
美国在2024年拥有
GDP18.57万亿美元,但美国的GDP增速却不如中国,而且美国的财政赤
字也比中国大得多,财政赤字为中国的3.9倍。
二、劳动力
中国有13亿多的劳动力,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国家发展提供
了强大的支撑力。
美国在2024年劳动力总量为2500万,相对于中国来说,劳动力量较少,只占中国的20%。
三、技术实力
中国的科技水平在过去几年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若干领域已经达到
国际先进水平。
尤其是与美国相比,从智能手机到航天技术都有了很大的
发展,中国的科技研究对抗美国各领域技术的优势也渐渐发挥出来。
目前
美国仍是世界科技领导者,但中国已经赶超美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投资者。
四、军事实力
根据全球军事强国排名,中国的军事实力仍然位居第三,紧跟美国和
俄罗斯。
GDP国际比较方法及中美GDP相对变化趋势
GDP国际比较方法及中美GDP相对变化趋势作者:李兆辰韩天阔高宇宁来源:《贵州财经大学学报》2024年第01期摘要:GDP是衡量国家经济规模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关键指标,然而在理论和实践中对于GDP国际比较方法尚未形成共识。
本文阐释了GDP国际比较的三类主要方法及各自的特点与局限,认为其本质差异在于转换因子的选择,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美GDP在1990~2020年的相对变化趋势,分别从总量视角和分产业分行业的结构视角进行分析。
研究发现,中国GDP 迅速追赶美国,尤其在制造业方面显著超越美国,但是不同方法测算的相对变动程度差异较大。
汇率法在计算上较为简便,但受到汇率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较大;购买力平价法在原理上较为合理,但在操作性和可比性上较弱;替代法在数据上较为可靠,但理论依据和客观性较弱。
本研究深化了对于GDP国际比较方法理论本质的认识,测算了中美GDP总量和结构的相对变化趋势,可为进一步完善GDP国际比较方法提供借鉴。
关键词:国内生产总值;国际比较;购买力平价;经济增长;GDP文章编号:2095-5960(2024)01-0011-10;中图分类号:F113;F222;文献标识码:A一、引言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 GDP)是衡量国家经济规模最普遍应用的指标,对于认识和评价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反映了国家经济实力在国际格局中的相对位置。
[1]GDP是一国范围内、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能够概要性地反映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历程。
作为一个具有综合性和直观性的指标,GDP在制定国内发展政策、分析世界经济发展格局和评价国家经济发展状况中,都发挥了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学术研究和政策实践的重要参考。
[2]现有文献对于开展GDP国际比较的方法尚未形成共识,对于不同方法存在较大差异的理论本质关注不足,且主要关注GDP总量而对GDP结构关注不足。
根据世界银行WDI数据库提供的数据,2020年中国按照汇率法计算的GDP仅相当于美国的70.30%,而按照购买力平价法计算的GDP相当于美国的115.90%。
数学建模论文——关于中国GDP是否超过美国的研究
数学建模论文——关于中国GDP 是否超过美国的研究关于中国GDP 是否超过美国的研究摘要自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以来,中国经济何时能超越美国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最近世界银行发布的一份报告声称基于PPP 统计的GDP 中国已经超越美国,这份报告更是在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中国GDP 真的已经超越美国了么?我们通过数学模型来分析这个问题。
对于经济指标经常采用的建模方法是回归分析模型和ARIMA 模型。
本文首先就‘2014年中国GDP 是否超过美国’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整理。
取1990年至2012年的中国GDP 数据和1960年至2012年的美国GDP 数据为样本,通过整理分析数据绘制出GDP 关于时间的散点图,建立回归模型,计算出2014年中国GDP 预测值为103890亿美元,而美国为167320亿美元。
再比较两国基于平价购买力计算的GDP 从而得出结论,中国GDP 不会在2014年超越美国。
对问题二“预测多少年中国人均收入可以达到美国水平”进行分析。
考虑到由于两国国民人均收入相差太大,回归分析模型在中长期的预测效果较差,我们使用更精确的ARIMA 模型进行中长期预测。
取1978年起的中国人均GNI 数据为样本,使用ARIMA 模型建模,首先确定对样本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
采用A D F 单位根检验来精确判断该样本的平稳性,然后我们通过计算样本截尾性和拖尾性对比表-0初步识别A R M A 模型阶数并通过计算 ()BIC n 进行准确定阶,最终求解得到美国2012年人均GNI 为46084.4129美元,对比得到中国在2037年才能达到2012年的人均GNI 水平。
对问题三如何理解‘经济体’。
考虑到经济体的本义概念范围过于广泛,通过讨论我们决定结合前两问,从GDP 和人均GNI 入手,定义资本产出系数d Q 计算的国家通货购买力指数e Q 来衡量“经济体”。
通过对国家通货购买力指数e Q 建立模型,求得相比于美国,中国货币购买力增加较快,但其国民生产能力并未达到与购买力相同的增速,基于PPP 计算的中国GDP 虽然很高但不能说明中国是一个强大的“经济体”。
如何理解中国的崛起及其意义
如何理解中国的崛起及其意义[1]■ 张蕴岭/文引 言中国经历了快速的经济崛起,外界认为,中国的崛起将成为21世纪的重大事件之一,并将会改变世界原有的权力格局平衡。
自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的规模得到显著的增长,尤其是2000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后,中国经济规模的扩大尤为引人注目。
仅仅在过去的十年中,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从世界第六位上升至第二位,贸易增加了3倍,从2004年的1万亿美元增加到2011年的近3万亿美元。
[2]据估计,如果照这样的发展趋势,中国的经济总量将在2030年或更早些时候超越美国升至世界第一位。
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在过去30年,经济年平均增长10%,其快速崛起对地区和世界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全世界都在把注意力集中在如何与一个陌生的和快速发展的中国打交道。
有些人声称,中国的崛起是一个威胁,因为它将改变甚至终结已经由西方世界主导了两个世纪的现存体系和秩序。
另有一些人则对中国会影响区域秩序和周边关系而感到忧虑,因为中国具有这样做的经济和军事能力。
其实,既然中国已经融入了全球体系,对世界而言,至关重要的是接纳和适应一个正在崛起的中国,并且鼓励中国与外部世界进行良性互动。
尽管中国将会继续其崛起进程,但同时它也要应对许多挑战,且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中国将会继续拥有许多优势,比如,作为一个发展中经济,它仍拥有巨大的潜力,社会和政治环境会继续保持稳定,改革开放的政策将会坚持下去。
然而,中国会面临许多新的挑战,比如,正在改变的国际经济环境,再平衡的压力,缩小社会收入差距,推动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及推进政治改革进程等等。
作为一个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需要更加重视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事实上,中国与外界的关系就像一个硬币的两面,中国承诺和平崛起,世界也应把中国的崛起视为积极的发展。
事实上,中国的崛起并非是单个事件,一组新兴经济体正在同时崛起。
在亚洲,印度和东盟成员国也正在崛起中,新兴经济体将成为最具活力的增长引擎,到2030年,它们将是最大的经济群体。
中国和美国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中国和美国的差距到底有多大?胡锦涛主席访问美国之际,“中国经济总量究竟有多大?中国经济总量是否已经超越美国?”再次成为全球媒体报道和辩论的焦点。
一个最令人难以置信的结论是: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越美国!发布此结果的是华盛顿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
该所高级研究员阿文德·勃拉曼尼亚(Arvind Subramanian)声称,根据宾夕法尼亚大学最新搜集的经济数据,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已经超过美国。
萨勃拉曼尼亚的计算方法是所谓的购买力平价方法。
他的计算结果是:2010年中国经济规模为14.8万亿美元,而美国只有14.6万亿美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估算结果,也同样超出许多人的预料。
IMF最新一期的《世界经济展望》(World Economic Outlook)宣称:以购买力平价计算,2010年中国的GDP达到10.1万亿美元,美国则为14.6万亿美元,意味着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达到美国的70%。
最离奇的是:最新美国佩尤民调(Pew poll)结果显示:竟然有47%的美国人相信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只有31%的人认为美国是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美国民众到底是因为读了那些研究机构的报告产生了错觉?还是因为失业的压力和痛苦产生了幻觉?还是因为美国商店充斥着“中国制造”感到了迷惑?是非常有趣的问题,答案我却不知道。
然而,有一点我倒是非常清楚,象彼得森那样的智库如此极端高估中国经济规模,其实是“别有用心”。
既然你中国已经超越美国,成为“世界老大”了,你就应该承担更大甚至主要的国际责任,你就应该让人民币大幅度快速升值和浮动,你就应该马上宣布人民币资本账户完全自由兑换,你就应该承认是中国人抢走了美国人的饭碗,应该为美国居高不下的失业率承担责任,你就应该率先履行碳排放的诸多义务。
是的,那所谓的国际责任清单可以无限制开列下去。
与此同时,既然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一”,那么美国就应该更加高度重视“中国的军事威胁”,美国大规模扩张军力,更深入介入亚太地区就是理所当然了。
2050中国凭什么超越美国
美国《时代》周刊:2050年中国凭什么超越美国?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美国《时代》周刊最近以《中国:一个新王朝的开端》为封面故事,指出21世纪即将成为“中国世纪”,而美国的相对力量则在下滑,其地位作用逐渐被中国所分解。
这与近年来一些有影响力的西方媒体普遍预测中国经济总量将在2015年前后超过日本,在2050年左右赶上美国是一脉相承的。
就在《时代》做这期中国主题之前不久,新加坡《海峡时报》发表的伦敦皇家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维克托·托马斯的文章《中国可能将同美国一样成为超级大国》,也预言2020年世界将有中美两个超级大国。
《时代》等媒体对中国的捧场,并不能认为是有意夸大其词,可是,这类中国人爱听的话,又似乎不能当真。
原因在于,如今日益为人看好的中国和印度这两个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其目前的良好发展势头,以及赶超美国迹象的出现,基础很大部分是由20世纪下半叶的前30年打下的。
其他方面不论,两国的人口增幅远远超过其他国家,为两国经济增长提供了原始动力,这是中国可以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印度实现软件业腾飞的重要前提。
然而,随着“总和出生率”和人口出生水平的显著降低,中国的“人口红利”在2015年前后即将消失,印度也将步入老龄化社会及存在着大量贫困人口,而美国目前仍保持着稳定健康的人口生育率和世代更替水平。
美中印三国人口形势在未来一些年内的变化,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它们的发展前景及相互间的关系。
美国霸权与其人口优势密不可分至少从进入现代世界算起的人类500年历史来看,人口一直是影响大国兴衰和世界政治变迁的最为活跃的因素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霸权丧失、美国和苏联共管世界,以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独步天下,就与在此期间的大国人口变化密不可分。
实际上从18世纪末期起,欧洲的世界霸权就开始在美洲受到侵蚀,北美13块殖民地组成一个新国家美利坚合众国,首先给欧洲的权力百衲衣撕开了一个大洞。
而在19世纪里,欧洲霸权更是不断受到美俄两个新兴大国的侵蚀。
中国何时赶超美国
中国何时赶超美国任群罗在现行汇率水平下,中国经济总量将在2027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
按照购买力平价法,这一时间还会大大提前。
“保持经济快速增长,促进社会和谐,跨越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社会”,是中国经济发展总体思路,“人均国民总收入翻两番”是今后20年关键期的经济发展目标之一。
〖图片〗宽300×高3921978~2011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已经持续33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国际地位不断上升。
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汇率法GDP)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位,相当于第一经济大国——美国的比重从1978年的6.5%上升到41.1%。
2010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完成年,根据世界银行最新数据,我国人均国民总收入(GNI)突破4000美元,达到4240美元(2011年进一步上升为4940美元)。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我国正式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这是继1998年我国告别低收入国家行列,进入下中等收入经济体之后,经济发展再次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意味着自“十二五”期开始,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向高收入国家冲刺。
一、中国经济未来20年前景预测从已经发生的事实看,林毅夫对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的预期与中国发展的实绩是比较吻合的。
林毅夫早就预测:2030年中国经济总量(汇率法GDP)就会超过美国。
林毅夫的依据主要有三:中国作为后进国家,在技术进步、技术创新推动经济发展方面具有追赶先进国家的后发优势;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实绩;相近文化圈的日本和“亚洲四虎”曾有的快速发展轨迹为中国的未来提供了实证。
中国赶超美国,答案的关键是中国经济增长速度能够长期保持超过美国的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GDP年平均增长速度在100万人口以上的经济体中,高居世界榜首,一直超过美国,保持了长达32年的高速增长。
进一步的问题在于,这种高增长态势能维持多久?经济增长速度可以达到多少?回答这两个问题,一是需要分析曾经历过长期高速增长的先进国家或地区的发展轨迹,二是需要分析中国经济未来发展空间或潜力。
2050年未来中国的样子
2050年未来中国的样子中国经济:有望超越美国●GDP将占世界1/5,成为最大经济体●成贸易强国,把握国际分工重要节点●新农村建设达高水平,抹平城乡差距德国柏林中国问题专家夫罗里扬·卢佩:中国改革开放近40年,正为世界呈现“体量最大的小康社会”。
按照今年2月普华永道公布的2050年全球经济前景报告,如果以购买力平价(PPP)计算,预计中国2050年将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GDP约占全球比重的20%。
而若以市场汇率计算,中国GDP水平将在2030年超过美国。
2016年美国人均GDP水平约为中国的4倍,而到2050年,这一差距有望缩小为两倍。
我想,中国城乡差距到那时也不会太明显,中国的空气甚至可能比德国还要好,前提是中国继续大力推进绿色工程。
现在中国的科研经费投入仅次于美国,到时候也会超过美国。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如果按照中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到2050年我国的GDP总量有可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目前我国人均GDP已超过8000美元,再追求二三十倍的增长速度显然不现实,只要能够匀速、稳定增长,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人均GDP就足以达到发达国家的中游水平。
当然,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已不能仅仅看数量,更要看质量,例如产业结构是否足够先进、资源环境能否承受经济发展的压力等。
我相信,2050年我国将会实现两个方面的进步:一方面是城镇化规模进一步扩大,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后也能很好地解决住房、就业、医疗、养老、子女入学等问题,真真正正地融入城市;另一方面,新农村建设将达到更高水平,2050年左右城乡差距完全抹平。
2050年,中国在世界贸易体系中将成为贸易强国,贸易大国的地位将十分稳固。
在未来的国际分工中,中国将能把握住关键的节点、关键的技术,在高附加值的外贸方面实际获利将增加。
此外,未来中国制定的一些标准也将成为世界标准。
日本经济学家、国际贸易投资研究所主任研究员江原规由:我预计,2035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和世界的联系将比现在更加深刻。
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对比分析
国家经济发展趋势:中国和美国的经济对比分析中国和美国是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它们的经济发展趋势对全球经济格局有着重要影响。
本文将对中国和美国的经济进行对比分析,从国内生产总值、人均收入、外贸情况、产业结构、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综合比较,以期对两国经济的发展趋势进行深入探讨。
一、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GDP)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数据显示,中国的GDP在2020年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中国的GDP总量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势头,从迅速崛起的“世界工厂”转变为全球经济的重要引擎。
而美国的GDP虽然总量仍居世界第一,但增速相对缓慢,未来的发展空间有所受限。
二、人均收入人均收入是一个国家居民经济生活水平的重要指标。
虽然中国的GDP总量已经超过美国,但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人均收入水平仍然远远落后于美国。
根据世界银行数据,中国的人均收入在2020年约为1.033万美元,而美国达到6.87万美元。
这表明虽然中国经济总量庞大,但人均财富仍然相对较低,需要继续提高。
三、外贸情况外贸是中国和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也是两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第二大进口国,贸易总额在全球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
而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其对外贸易的影响力也是不可忽视的。
在国际贸易摩擦加剧的背景下,中国和美国的贸易关系备受关注。
中国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倡议,加强与周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合作,而美国则采取了一系列保护主义政策。
这些政策的影响将对两国的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四、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经济在过去几十年中呈现出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制造业占据着主导地位。
而美国经济则更加服务化,高科技产业发达。
随着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的比重将逐渐提升,产业结构也将发生变革。
美国则需要加强制造业和实体经济的发展,以保持经济实力和竞争力。
中国经济总量早已超过美国
中国经济总量早已超过美国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清华大学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做客新浪财经《改革问道》时指出,根据2009年,2010年的数据推算,按不变价格的国际美元,中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美国。
2014年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年份,它意味着2015年已经开始了一个中国世纪。
胡鞍钢还指出,实际上南方国家的GDP已经超过北方国家。
到2030年,估计南方国家占世界总量的2/3,北方国家从现在不到一半下降至1/3。
现在已经迎来了南方国家的世纪。
中国经济总量在2010年就已经超过美国胡鞍钢:可以说我们是有共识的。
原因何在呢?实际上对经济总量计算有不同方法的。
其实我们早在2011年《2030中国》已经做了很专业研究,一种方法就是一般人认为的汇率法,如果这么计算的话,2013年中国经济相当于美国的56.5%,今年会突破60%。
估计这样的方法也会在2019年前后超过美国。
第二种方法一般没太注意,但实际上是很重要的方法,是曼德森用1990年国际美元价格计算,其实在2010年中国就已经超过美国了。
我们事实上也都是用这个方法来计算的。
因为它扣除了物价指数。
另外,国际上也做了比较,他本人终身做了这一件事。
当然,他主要数据算到2008年。
我本人在2009年专门拜访过他,没想到2010年他去世了。
当时我拜访他的时候,我就提出,你的数据算到2006年,但是我们现在经历金融危机会是什么结果?没想到老先生去世之前做的最后一件事就是把2006年的数据改到2008年。
因此,我们根据2009年,2010年的数据已经推算出,中国按不变价格的国际美元已经超过美国,我在50人论坛内部讲过,几乎没有人认同。
第三种方法就是世界银行开展了一个大规模的国际比较项目,并于今年的7月3号正式公布。
在此之前,它已经发展了信息,也就是在今年4月底,说中国在2014年按照新的购买力平价计算的方法来看将超过美国。
在今年的10月份,IMF再次发表同样的报告,结论和世界银行一样,国际上两个重要的权威机构对此发表了看法。
中国经济被崛起:真正世界第二还得100年
新加坡《联合早报》12月25日刊登国际政治学学者鲍盛刚的文章指出,中国崛起模式是一种“被崛起”模式,而不是一种通过自身积累,内生增长发展的模式。它是在全球化发展下,全球产业大转移、大搬迁的结果。
作者在文章中写道,在全球一体化时代,资本已超越国界,把全球作为一体,对资源加以整合配置以求资源的最有效利用和利润的最大化,“U型曲线产业分工结构”正是这种配置的结果:产前研发与产品的营销在欧美,这两者都属高利润,主要由跨国公司掌控,而处于中间的生产加工程序在发展中国家(主要在中国)进行,由此形成两端高利润、中间低利润的U型生产配置曲线(也被形象地称为“微笑曲线”)。
中国须向“自主崛起”转化
文章指出,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中国依然是发展中国家。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实际上是“被世界第二”,原因就在于中国发展不是中国自己创造的,离开国外资本、世界产业的大转移和大搬迁,中国就不会有如此快的发展。也正因为如此,导致了中国崛起的矛盾性和两面性:数字上中国已为全球第二,但数字背后的中国依 然是发展中国家。中国要真正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必需挤掉现有GDP总量中跨国公司所占的水分和比例,而这就必须要求中国从“被崛起”向“自主崛起”转化,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化,这就是所谓的中国第二次转型,或第二次崛起。没有创造和创新,就不会具有竞争力的制造业,没有竞争力的制造业就不会有强劲的外贸出口,就不会有强大的国家竞争力。
“中国GDP不代表中国的经济实力”
作者在文中指出,中国崛起是全球化的结果,是在没有自我积累和科技创新的基础上实现的,是全球合作创造了中国奇迹,中国在全球产业链中的位置是导致和理解中国经济奇迹的关键。从这一角度分析,就能理解为什么欧美国家会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衰退,原因就在于他们产业的外迁。
[2030年的中国]到203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2030年的中国]到2030年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经济工作】美国是当今世界第一大国,也是第一军事强国,但是再强再大,也有美国的弱点。
那么美国都怕什么呢?美国基本上有三怕,第一怕丢掉世界经济第一的位置。
第二怕世界美元结算体系被长期削弱。
第三,害怕美国军事力量丢掉世界第一的宝座。
一、美国特别怕第一经济大国的地位被超越据世界银行报告,2015年全球GDP总量达74万亿美元。
其中,总量排名第一的仍然为美国,占比%;中国第二,GDP总量占比%;排第三、第四的国家分别是是日本、德国,占比分别为%、%。
2017美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左右,比5年前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稳居世界第二位。
从表中,可以看出来,最近17年,中国经济发展迅猛,从2000年占世界经济%发展到目前的%。
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根据现有的发展速度,预计2030年中国GDP将很可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
因此,美国针对经济老二是敌对的,1990年前后,日本成长为全球经济第二,美国开始对日本进行了一轮金融和经济的攻势,结果,日本经济陷入了长期不增长的状态。
最近,美国针对中国开打贸易战,正是想扼杀中国发展的潜力,遏制中国的发展。
二、害怕美元世界结算体系的衰败自从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和军事大国以后,美国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建立起了世界美元结算体系,包括石油美元结算体系。
美国近百年来,通过输出美元攫取了世界贸易结算的大部分利益。
但是现在,随着欧元的出现和在欧盟结算体系的运用,人民币世界结算体系已经开始在东盟东南亚等部分国家开始运用,最近中国在上海推出了人民币石油价格期货,交易量直线攀升。
这些非美元结算体系的兴盛将逐渐减弱美元在世界贸易结算体系的强势地位,慢慢的拉低美元的地位。
远期来看,到2030年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那么人民币在世界贸易结算体系的地位将进一步上升,将严重威胁到美元的第一结算货币的地位。
中国经济真的超过美国了吗
中国经济真的超过美国了吗?薛之白2014年10月10日(联合早报网专稿——薛之白整理)秋意渐深,纽约人也深深地体会到中国经济的力量。
9月19日,阿里巴巴在纽交所上市,创下美股历史上最大的IPO。
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马云举行首场路演的曼哈顿华尔道夫酒店,又被中国的安邦保险集团以19.5亿美元买下。
中国的实力让美国震惊。
如果说这些只是个别企业的行为,那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一份报告结果,则引起了全球媒体更加广泛的关注。
IMF估计,2014年美国经济规模是17万4000亿美元,而中国的经济规模则已经达到17万6000亿美元。
换句话说,今年中国就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经济体。
看起来,东方的巨龙不仅伸出了爪子,也渐渐显露出它庞大的身躯。
那么,中国经济真的已经超过美国了吗?购买力平价计算方法遭受质疑对于IMF的结论,争议最多的就是其采用的是购买力平价(Purchasing Power Parity,简称PPP)这种计算方式。
PPP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可以用来进行GDP的比较。
中国经济改革研究基金会国民研究所副所长王小鲁在接受央广网采访时解释称,用PPP计算GDP的算法通俗讲就是“用一元人民币实际购买力和美元的实际购买力比较,测算不同国家货币购买力之间的真实比率,由此将GDP折算为美元”。
新华网的报道指出,中国的GDP总量在不同计算方法下差别巨大:拿2011年为例,根据世界银行的统计,用购买力计算,中国2011年GDP总量为13.5万亿美元,而以市场汇率计算,GDP总量仅为7.32万亿美元,二者相差近一倍。
在不少经济学家和媒体看来,参照PPP的算法并不公平,也不完全准确。
据新京报报道,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沈骥如举例说,一根油条在美国卖1美元,在中国卖1元人民币,按照这个算法,在油条上反映的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就是1比1,而实际上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是1比6左右。
中国经济究竟何时超越美国?
中国经济究竟何时超越美国?中国迄今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经济何时超过美国,却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没有统一的解释。
自从1872年以来,美国就取代了英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
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将在2019年取代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不过,按照世界银行的计算,中国将在“今年”赶超美国。
世界银行今年公布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在2011年全年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美国的近9成。
通常来说,各国GDP之间的比较均通过既定汇率的转换进行互相对比,不过这显然存在问题。
汇率牵扯因素颇多,利率环境,货币政策和国际收支状况都左右两国之间的汇率。
因此,ICP所采用的比较方法是通过“购买力平价(PPP)”实现两国经济总量的对比。
那么购买力平价是什么呢?据维基百科,购买力平价又称相对购买力指标,是一种根据各国不同的价格水平计算出来的货币之间的等值系数,在贸易理论中,其又被称为“理论汇率”。
比如,以2011年年末为基准,当时美元对人民币汇率在6.3左右,而世界银行报告中所给出的购买力平价汇率,也就是所谓“理论汇率”为3.506。
按世界银行的计算方式,中国2011年全年支出13.4959万亿美元,美国全年支出15. 5338万亿美元。
如果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中国经济今年将超过美国;如果按照国民财富或社会剩余价值计算,即财富减去负债,中国实际拥有的财富也已经超过美国,因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然而福克斯(IHS)公司在新的报告中说,由于有缺陷的测算方法和中国经济的严重弱点,“中国2014将成为最大经济体”的宣称站不住脚,中国的富裕程度仍然显著小于美国。
《福克斯》财经频道9月10日发出报道,IMF(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并不认为中国即将取代美国的说法,截至2019年,IMF估计美国经济规模仍将比中国高出60%,那时候美国GDP将为23.4万亿美元,中国为14.8万亿美元。
中国国内生产总值规模2031年将赶上美国
格林斯潘新书抨击布什经济政策格林斯潘新书称中国将在2030年决定全球经济命运在位时“金口”难开,退休后过足“话瘾”,这就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目前的幸福生活。
日前,这位经济学界的泰斗式人物出版了自己的回忆录。
在书中,他畅谈天下大事,纵论大国兴衰,并预言中国将在2030年前决定世界经济的命运。
2030年世界看中国据美国媒体报道,格林斯潘在他的新书《动荡时代:新世界中的冒险》中说,到2030年,世界面貌在很大程度上将取决于中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如果中国继续推进自由市场经济,定将把世界推向新的繁荣之巅。
他赞扬中国在转向市场经济后经济蓬勃发展,财富急剧增加,大大改变了世界经济的面貌。
2005年,中国业已取代英国,成为世界第四经济大国。
今年上半年,中国经济增长11.5%,连续第五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美国经济增长放缓对于美国,曾经掌管其金融近20年的格林斯潘预计,今后美国通货膨胀将加剧,经济增长放慢。
他在9月17日接受美国媒体采访时说,美国经济发生衰退的可能性大于1/3,小于50%。
今年早些时候,格林斯潘就为美国经济形势敲响警钟,认为今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为1/3,华尔街股市为之震动。
81岁的格林斯潘1987年至2006年1月担任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
在他任期内,美国经济年增长3%,在1991年至2001年,美国更是创造了历史上最长的经济扩张时期。
这位德高望重的经济学家预言,从今一直到2030年,美国经济增长将放缓,每年不到2.5%。
欧元有可能取代美元地位把目光转向欧洲,格林斯潘赞扬了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和他的接班人布朗,他说:“如果英国继续推进新的开放,到2030年,它将干得更好。
”至于欧洲大陆,则应该欢迎移民,削减福利负担,提高生产率。
格林斯潘在接受德国《明星》周刊采访时表示,欧元有可能取代美元,成为各国外汇储备的优先选择。
格林斯潘表示,目前美元在外汇储备中被采纳的比例依然略高于欧元,但美元已不再像以往那样具有绝对的优势。
中国经济的新周期
中国经济的新周期来源::北大国发院,文:姚洋,编辑::傅光平导读我国在未来十年将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今年将是我国新的经济景气周期的元年。
但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已经转换赛道,要想在新的经济周期内异军突起,企业家就要从国家乃至各省市的十四五规划中寻找属于自己的黄金屋。
一、新的景气周期预判未来5-7年的走势,我国从今年开始将迎来新的经济增长景气周期。
主要有三点原因:首先,中国经济调整已经到位。
中国经济在过去十年内经历了很大的调整,而且调整已经比较到位。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我国有四万亿投资,把经济从衰退拉回增长。
但从2012年开始,政策和经济周期都进入调整阶段,政策上后来出台了去库存、去产能、去杠杆,降成本和补短板的三去一降一补。
这一轮调整中,北方地区去产能做得特别到位,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是我国今天看到的南北差距扩大现象的最主要原因。
过去,北方地区人均收入超过南方,2016年之后开始低于南方,最重要的还是去产能让北方地区过快地去工业化。
好处是为新经济让出了一条路,淘汰落后产能、淘汰落后企业,新兴企业得以兴起。
其次,欧美的货币和财政刺激一定见效。
因为新冠疫情冲击经济,欧美政府都实施了极度宽松的货币和财政政策,这种海量的货币刺激一定会对经济增长见效,所以美国今年的增长速度可能会到6-7%,这将推动整个世界的复苏。
有些人认为,美国一转好,中国就会变差,这是错误的。
美国好了,中国一定好;反过来,中国好了,美国也一定好,相辅相成。
再次,AI等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
中国的AI技术至少在应用方面领先全世界,这得益于中国的大市场。
数据为王,市场大了数据就多,数据多了AI就变得更加聪明。
对于全世界,特别是美国,AI技术的发展也是下一个浪潮。
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美国可能会进入经济加速的咆哮的20年代,这也会对中国有利。
咆哮的二十年代,是指北美地区在20世纪20年代的十年间,激动人心的事件数不胜数,被誉为历史上最为多彩的年代,这种多彩不仅是艺术和社会面貌的变化,更有一个接一个影响深远的发明创造,对后续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经济何时超越美国
中国做好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准备了吗?国
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近预测,用购买力平价(PPP)计算,中国经济规模将在2016年超过美国。
但一份以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经济学家芬斯特拉(RobertFeenstra)为共同作者之一的最新报告显示,中国将在2014年就接过全球经济领导者的大旗。
更有甚者,彼得森国际经济学研究所的萨布拉曼尼安(ArvindSubramanian)认为,用PPP计算,中国经济在2010年实际上已经超过了美国。
PPP用一组适用于所有经济体的国际价格来计算一国的收入。
发展中国家的物价通常要低于发达国家。
因此,若仅根据汇率来计算收入,发展中国家肯定会被低估。
用PPP来计算收入可以避免这一问题。
但估算PPP收入也有自身的问题。
其中之一是各国的消费篮子不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的消费篮子更是大相径庭。
比如,在典型的发展中国家,食品通常要占家庭支出的40%以上,而在大多数发达国家,这一比重不会超过20%。
PPP比较的目的是衡量一国的真实生活水平。
从这个角度看,PPP可以被视为比较各国由各自消费篮子所组成的总商品。
但这
个总商品在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成分。
也就是说,PPP实际上是在拿苹果和橘子作比较。
这一观点听起来有些学究,但对生活水平的跨国比较有着深远影响。
设想一下我们要比较两个国家。
其中一个是农业国,国民只消费食品;另一个是工业国,国民不但消费食品也购买衣物,在食品和衣物上的支出比重分别为20%和80%。
然后,我们假设工业国以市场汇率计算的名义人均收入比农业国高四倍。
食品价格在两国相同,而衣物价格在工业国要比食品高出五倍。
在这个例子中,工业国总商品的价格是农业国的4.2倍。
通过进一步计算则可以发现,用PPP衡量,工业国国民比农业国要穷5%。
之所以出现这一荒谬结果,原因无非是PPP比较了两组不同的消费束。
但普通中国人的消费篮子与普通美国人大不相同,因此中美两国的PPP比较会把人引入歧途。
PPP可以回答以下问题:中国人需要赚多少钱才能在他移民美国后维持与在中国时相同的生活水平?
但这个问题既不直观,也没有什么现实意义。
当我们在国际市场上比较购买力时,一个更为敏感的问题是:中国人凭借他在
中国赚到的钱可以在美国买到多少东西?要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依赖名义收入。
而对于名义收入而言,人民币升值10%可以将中国人在美国的购买力提高10%,而此时他的PPP生活水平并不会发生改变。
但即便我们用名义量来衡量两国经济,中国也将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超越美国。
假设中国和美国经济真实增长率分别为8%和3%,中国通胀率为3.6%,美国为2%(过去十年的平均值),人民币每年对美元升值3%(过去六年的平均值),那么中国将在2021年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
当是时,两国GDP将达到24万亿美元左右,相当于第三大经济体(不管是日本还是德国)的三倍。
增长五年,然后再以6—7%增长五年,那么从现在到2021年的平均增长率就是8%,达到了假设目标。
世界已然开始要求中国对全球经济的健康承担起更大的责任来。
随着中国经济继续增长并最终赶上美国GDP,这一要求会越来越强烈。
从目前情况看,不论用什么方法计算,留给中国的准备时间都不多了。
(来源于《财经网》作者:姚洋北京大学中国经济改革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