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名师导学案: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

合集下载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一、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复习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的内容。

具体包括:1. 温度及其计量单位;2. 热量传递的方式;3. 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吸热和放热情况;4. 物态变化的判断;5. 生活中的热现象分析。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温度、热量和物态变化的概念,掌握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吸热和放热情况;2. 能够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现象;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热量传递的方式,物态变化的判断;2. 教学重点: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吸热和放热情况,生活中的热现象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2. 学具:学生手册、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冬季室内外温差大的现象,引导学生思考温度和热量之间的关系;2. 知识讲解:讲解温度、热量和物态变化的概念,重点解释物质的六种物态变化及其吸热和放热情况;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热现象,如冰融化、水沸腾等,引导学生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现象;4. 随堂练习:学生自主完成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教师巡回指导;6. 布置作业:布置练习册上的相关题目,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温度与物态变化1. 温度:计量热冷程度的物理量;2. 热量:热能的传递;3. 物态变化: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转化;4. 物态变化的吸热和放热情况;5. 热量传递的方式:传导、对流、辐射;6. 物态变化的判断:观察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并说明原因。

a. 冰融化成水;b. 水蒸气凝结成水滴;c. 固态的二氧化碳直接变成气态。

2. 答案:a. 冰融化成水:熔化,因为冰吸收热量从固态变成液态;b. 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凝结,因为水蒸气放出热量从气态变成液态;c. 固态的二氧化碳直接变成气态:升华,因为二氧化碳吸收热量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考点一六种物态变化2、常见的物态变化的实例:熔化:冰化成水、蜡块变蜡油、解冻冻品、铁变成铁水、沥青晒后变软凝固:水结成冰、蜡油变蜡块、铁水铸造成铁汽化:湿衣服干了、酒精挥发、水的沸腾、液氮沸腾、雾水散去;液化:雾、露、“白气”、眼镜片上起雾升华:结冰的衣服干了、樟脑丸变小、灯丝变细、碘变成碘蒸气、干冰、雪人变小凝华:霜、雾凇、窗户内侧结的冰花、灯泡变黑(先升华后凝华)、冰箱里的“粉”、冰雹的形成例题1:以下对中华古诗词中有关物态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A.“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雨的形成是汽化现象,需要放热B.“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露的形成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是凝固现象,需要吸热D.“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雪的形成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例题2: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禁止抽烟”、“不要使用手机”等。

这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液态的汽油容易发生的物态变化是()A.液化 B.汽化 C.熔化 D.凝固例题3:自然界中的云、雨、雪、雾、露、霜等现象,都是水的物态变化形成的。

下列图 1 中描述的物理现象正确的是()考点二温度及温度计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①摄氏温度t ,常用单位是摄氏度,单位符号是℃②热力学温度T ,常用单位是开尔文,单位符号是K 。

③摄氏温度t和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T=t+273.152.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是液体的热胀冷缩。

如:温度计、寒暑表和体温计。

3.温度计的使用:玻璃泡“一浸没,二不碰。

“;示数“三不超”①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②选择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温度计;③测液体温度时,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浸没在被测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容器壁,待示数稳定后读数;④读数时视线要与温度计内的液面齐平,不能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来读数;⑤记录的数据要有数值和单位。

2017年秋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名师导学案: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

2017年秋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名师导学案: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

2017年秋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名师导学案: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一、教学内容1. 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包括固态、液态、气态以及等离子态;2. 物态变化的类型,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和凝华;3.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包括吸热和放热;4. 温度与热量之间的关系,包括热量守恒定律;5. 实际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类型及热量变化;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3. 提高学生对温度与物态变化关系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类型及热量变化;难点:温度与物态变化关系的理解,以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生活中的一些物态变化现象,如冰棍融化、热水沸腾等,引导学生关注物态变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知识梳理: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如涉及物态变化的计算题、应用题等,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题1:一块冰在常温下逐渐融化,求冰融化的过程中吸收的热量。

例题2:一瓶饮料放入冰箱冷藏,饮料温度下降,求饮料放出的热量。

4.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检验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练习1:判断下列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并说明理由。

(1)冰雪融化成水;(2)水蒸气凝结成云;(3)碘升华成气体。

练习2:一个质量为100g的冰块,温度从5℃升高到0℃,求冰块吸收的热量。

5. 课堂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温度与物态变化关系,以及如何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板书设计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1. 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2. 物态变化的类型: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3.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吸热、放热4. 温度与热量之间的关系:热量守恒定律七、作业设计1. 判断下列现象属于哪种物态变化,并说明理由。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课导学案沪科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课导学案沪科版

第十二章复习课【复习目标】1.能回忆并说出本章的主要内容.2.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会区别六种物态变化。

3.会分析物态变化图像.【复习重点】会区别六种物态变化。

【复习难点】会分析物态变化图像.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自主梳理知识,构建本章知识结构:物态变化错误!自学互研生成能力错误!【典例1】按图(a)所示的方法测量液体的温度,其错误之处是温度计的玻璃泡碰到了容器底。

纠正错误后,温度计示数如图(b)所示,则液体温度为9℃.,(a)),(b))错误!【典例2】甲、乙、丙、丁四图是晶体和非晶体凝固或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下列关于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 B ),甲),乙),丙) ,丁) A.甲、乙两图表示的是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B.甲、丙两图表示的是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的变化曲线C.丙、丁两图表示的是非晶体熔化和凝固时温度的变化曲线D.乙、丙两图表示的是非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曲线【典例3】在做“观察水沸腾”的实验时:,甲),乙)(1)A组同学用的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的水温将偏高(选填“高”或“低”)。

(2)图乙是B组同学在实验某时刻观察到温度计的示数,此时水的温度是92℃。

错误!【典例4】如图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发现瓶中水量减少。

这是由于水汽化(填物态变化名称)造成的;而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由于金属盘的温度较低,使水蒸气发生液化(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形成的。

交流展示生成新知当堂演练提升能力见学生用书课后反思查漏补缺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复习学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复习学案

一、常用的几个温度:(1个标准大气压:1.013×105Pa)1、将1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2、将1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规定为100℃3、人体正常温度为: 37°C左右。

4、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5 °C5、洗澡水的适宜温度约为40°C二、温度计:(温度计工作原理:利用物体的热胀冷缩)方法:℃先找到标两个数字所夹的一大格所代表的量是多少℃数一下这两个数字所夹一大格里面有多少个小格子。

℃从数值较小的开始数在第几个小格子,℃最后:答案=用小的整数+小格子数×分度值【例】请按照上述步骤一步一步来:绝对是对的!!!~~~~甲℃甲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_ ℃(注意:★数格子的时候的区别:★★三、熔化:固体变成液体,吸热1、石棉网的作用:使烧杯受热均匀2、水浴加热法的作用:使试管中的物体受热均匀3、【※非常重要】熔化凝固温度曲线图<<<<<<<<< 熔化过程>>>>>>>>>>(1) AB(2) B点表示物质达到熔化温度,但没有开始熔化,物质完全处于固态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温度不变。

E点表示物质达到凝固温度,但没有开始凝固,物质完全处于液态EF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态,表示晶体凝固过程,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注意:A到D的整个过程中都会吸热。

D到G的整个过程中都会放热。

化有两种方式:常温时蒸发,达到沸点时的沸腾、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剧烈汽化现象,而蒸发只是液体表面、水加热过程中,沸腾之前由大变小,沸腾后由小变大℃如图,两数字分别表示:37℃,38℃,则一大格表示:1℃℃37-38℃大格之间有10个小格子,则每一个小格子表示为此温度计的分度值:0.1℃℃如图从小数字一边开始数,在了37℃后的第8个格子第12章物态变化晶体熔化、凝固的温度曲线图像风风雨雨,我都经历过,有一句话叫“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让你变得更强”。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学案: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教学案: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

课题12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教学案本节第1课时课型复习三维目标1、知道升华和凝华的概念,知道升华要吸热,凝华要放热。

2、了解生活中的升华和凝华现象,并能用物理的语言进行解释。

重难点重点:现象识别。

难点通过识别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方法器材讲授、分组讨论、多媒体演示、实验探究教学流程小组学习教师点拨、点评定标导学设疑激趣1、学习目标2、【创设情景,引入新课】自主学习合作共建(一)知识再现1、物态变化(1)观察课本P3页迷你实验室:人造“雨”,完成下面内容:①人造“雨”的过程:②在这个实验探究中,可以看到水有三种状态,它们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③水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___________的.(2)引出概念:处于固态、液态、气态的物质分别称为、和。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的这三种状态会相互转化。

物理学中,将物质由向的变化称为物态变化。

【例1】判断下列哪一变化过程是物态变化()A.把铜块加热到100℃B.0℃的冰变成0℃的水C.气球充气时,逐渐膨胀D.把大铁片剪成许多块小铁片2、温度与温度计(1)如图所示,人对冷和热的感觉可靠吗? 。

人们用温度表示物体的,温度用字母表示。

常用单位:_______,符号___;人的正常体温是_______.(2)原理: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3)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温度的步骤①估:测量物体温度之前,首先要估计被测物体的温度,以便选择合适的温度计。

②认:使用前要观察温度计的和。

③放: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在被测液体中,但不能接触容器和容器的。

④读:待温度计内的液面时再读数,读书时视线要与液面。

⑤取:测量完毕后,要将温度计从被测液体中取出来。

【例2】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关于温度计的使用正确的是()3、六种物态变化①如图甲是两种固态物质加热变成液态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晶体(填“A”或“B”),其熔化特点:不断,温度保持。

沪科版初中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沪科版初中物理总复习导学案——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一、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复习沪科版初中物理教材中关于温度与物态变化的相关知识。

具体包括:1. 温度的概念及其计量单位;2. 温度计的使用方法;3. 物态变化的基本类型: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4.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5. 相变的特点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温度与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掌握各种物态变化的特点及其吸热和放热现象;2. 能够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2. 各种物态变化的判断和区分;3. 物态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温度计、实验器材(如冰块、水、酒精灯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生活中的实例(如冰块融化、水沸腾等)引出温度与物态变化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2. 知识讲解:系统讲解温度与物态变化的基本知识,重点阐述各种物态变化的特点及其吸热和放热现象;3. 例题讲解:分析典型例题,引导学生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决问题;4. 随堂练习:布置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5. 课堂讨论:组织学生就生活中的物态变化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六、板书设计1. 温度与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2. 各种物态变化的特点及其吸热和放热现象;3. 物态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作业设计1. 请列举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并说明其吸热或放热的特点;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检查学生对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的掌握程度;2. 对学生进行课后辅导,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3.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物态变化在科技发展中的应用,如相变材料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上述的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是“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以及“各种物态变化的判断和区分”这两个部分。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导学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导学案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导学案一、教学内容本章主要内容包括:温度与热量、熔化与凝固、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

通过本章学习,让学生了解温度与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掌握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特点及吸放热情况,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温度与热量的概念,掌握摄氏度与热量的换算关系。

2. 掌握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特点及吸放热情况。

3. 能够分析实际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提高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温度与热量的关系,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特点及吸放热情况。

难点:1. 温度与热量的换算关系;2. 实际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学具:导学案、笔记本、温度计、实验器材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如冰雪融化、水蒸发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 知识讲解:讲解温度与热量的概念,介绍摄氏度与热量的换算关系。

然后逐一向学生介绍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的定义、特点及吸放热情况。

3. 例题讲解:为学生提供典型例题,讲解各种物态变化的实际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4. 随堂练习:为学生设计随堂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5.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学习心得和疑问,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温度与物态变化1. 温度与热量温度: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热量: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改变的多少2. 物态变化熔化:固体→液体,吸热凝固:液体→固体,放热汽化:液体→气体,吸热液化:气体→液体,放热升华:固体→气体,吸热凝华:气体→固体,放热七、作业设计1. 填空题:(1) 温度是表示物体_________的物理量。

(2) 物体在熔化过程中_________。

(3) 物体在凝华过程中_________。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知识点总结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知识点总结

第十二章物态变化第一节、温度与内能1.温度: 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在国际单位制中温度的主单位是开尔文, 符号是K;常用单位是摄氏度, 符号是℃。

2.温度计是用来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常用的温度计有如下三种:(1)实验室温度计, 用于实验室测温度, 刻度范围在20℃~105℃之间, 最小刻度值为1℃。

(2)体温计。

用于测量体温, 刻度范围35℃~42℃, 最小刻度值为0.1℃。

(3)寒暑表。

用于测量气温, 刻度范围℃~℃, 最小刻度值为1℃。

以上三种温度计都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3.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的方法(1)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 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 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 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第二节. 熔点与沸点;汽化与液化;升华与凝华1.水的三种状态: 固态、液态、气态。

2. 熔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称为熔化。

晶体开始熔化时的温度称为熔点。

水的熔点是0℃3. 熔化的条件: (1)达到熔点(2)继续吸热4.特点: 晶体熔化过程吸收热量, 温度不变。

5. 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晶体有一定的熔点和凝固点/。

非晶体没有熔点和凝固点。

6. 凝固:①定义: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

凝固是放热过程。

②晶体凝固条件: 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③规律: 放出热量;温度不变。

7.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为气态的过程称为汽化。

汽化的两种方式:(1)蒸发①定义: 在液体表面发生的缓慢的汽化现象。

②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液体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

③特点: 吸热致冷。

如对病人用酒精为高烧病人降温。

(2)沸腾: ①定义: 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为沸点。

水的沸点是100℃.②条件: 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③特点:在沸腾过程中, 吸收热量, 温度不变。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全章导学案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全章导学案 最新沪科版九年级物理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全章导学案第一节温度和温度计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温度的概念。

2.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原理。

3. 知道摄氏温度的定义及常见温度值。

4、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5、了解体温计的量程、分度值、使用方法。

学习重难点: 了解摄氏温度的规定。

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

【自主学习】(一)温度:我们把物体的叫做温度。

P47先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然后两只手放入温水中,两只手对温水的感觉相同吗?完成后小组讨论:“只凭感觉判断温度可靠吗?放入热水中的手,再放入温水中时,会感觉到水是的;而放入冷水中的手再放入同一杯温水中时,却感觉水是的(填“冷”或“热”)。

因此,单凭手的感觉判断水的冷热是不准确的。

(二)温度计:阅读P47“温度计”部分,然后进行试验:自制温度计。

试验完成后,回答:1、你观察到什么现象?2、这说明温度越高,液体的体积越__(选填大或小),这就是___现象。

3、把手捂到温度计的液泡上,你会发现什么现象,这说明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是什么?小组讨论后总结:(1)温度计的构造:(2)温度计的工作原理: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利用的性质制成的。

(三)温度计的刻度原理:阅读P48“摄氏温度”部分,完成以下填空。

(1)温度计上的字母C或℃表示。

(2)摄氏温度的规定:在一个大气压下,把的温度规定为0℃,把的温度规定为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一等份代表,摄氏温度的单位是。

注意:体会一下摄氏温度规定的含义:如果现在你手里有一支没有画刻度线的温度计,需要你用摄氏温度将刻度线画上,具体的操作方法: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入冰水混合物中待液面稳定后,在液面位置记下0,然后再将温度计的玻璃泡放入沸水中,因为液体受热膨胀,液面会上升,待液面温度后,在液面位置记下100,然后把从0到100的长度平均分成100等份,每一份就代表1℃,记0的位置代表0℃,记100的位置代表100℃。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名师 精品导学案: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名师 精品导学案: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一、知识梳理1.温度与温度计①温度②温度计③正确使用温度计2.熔化与凝固①熔化与凝固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3.汽化与液化①汽化②蒸发③影响蒸发的因素④蒸发吸热制冷⑤沸腾⑥液化4.升华与凝华①生活中的升华与凝华现象②升华吸热的应用5.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二、题型、技巧归纳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升华:物质由固态。

固体升华时要,可以用升华吸热得到低温。

凝华:物质由气态。

气体凝华时要。

3.央视新闻“大数据”播报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的价值,同学们在初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数据.下列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5℃B.两个鸡蛋的重力大小约为1NC.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5m/sD.教室内的一盏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2A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 B.冰雪遇暖消融冬天江河结冰C. D.春天白雾弥漫阳光下露珠变小5.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 B.冰雪消融露珠的形成C. D.霜打枝头冰的形成归纳小结1温度与温度计(1)温度的测量①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摄氏温度:通常情况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作为100度,0度到100度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份叫1摄氏度或(1℃)。

正常人的体温为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2)温度的测量①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它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a、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b、使用前认清温度计分度值(最小刻度值)。

c、使用时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壁。

d、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e、读数时将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3)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温度计构造:体温表玻璃泡上方有缩口;测温物质为水银35℃—42℃0.1℃①可离开人体读取。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学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学案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二、课时教学目标细目表三、课时教学设计【主题】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课【课程标准】1.1.2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

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1.1.3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了解物态变化中吸热和放热现象。

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课标解读】1.经历物态变化的实验探究过程,知道物质的熔点、凝固点和沸点。

2.了解物态变化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并说明自然界和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3.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会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内容分析】首先通过学生熟悉的自然现象展示自然界水的循环过程,知道物态变化现象。

学习温度计的使用。

通过一系列实验探究三种物态相互转化的条件与特点,归纳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放热现象。

最后提出保护环境、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课题。

本节教学是章节复习课,是知识梳理、深化、综合应用为目的的一种课型。

通过观看实验视频,对冰的熔化过程、水的沸腾特点的实验探究进一步加深印象,从而深化认识和理解物态变化条件和特点。

并学会科学探究方法。

【学情分析】学校是外来务工子女定点学校,学生知识面比较窄,生活经验不足,动手能力比较差。

教学中应力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近物理。

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及对应的吸热放热,对常见的自然现象和生活实例中出现的物态变化现象能够认识。

但是综合分析的能力欠缺,对“白气”的认识还不够清晰,对晶体熔化实验和水沸腾实验中具体的数据处理和图像分析还比较的陌生。

所以通过复习,巩固重点知识,突破难点,综合运用知识解释现象。

【学习目标】1.经历实验探究过程,能说出六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及特点,并能举例说明生活和自然中相关现象。

2.通过实验能描述冰的熔化和水的沸腾特点。

3.会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并能说出生活和自然界常见的温度值。

【重点和难点】1.重点:六种物态变化以及生活和自然界的有关现象。

【精品系列】2019年秋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导学案: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

【精品系列】2019年秋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导学案: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一、知识梳理1、温度与温度计①温度②温度计③正确使用温度计2、熔化与凝固①熔化与凝固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3、汽化与液化①汽化②蒸发③影响蒸发的因素④蒸发吸热制冷⑤沸腾⑥液化4、升华与凝华①生活中的升华与凝华现象②升华吸热的应用5、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二、题型、技巧归纳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 ,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 ,凝固。

2、升华:物质由固态。

固体升华时要 ,可以用升华吸热得到低温。

凝华:物质由气态。

气体凝华时要。

3、央视新闻“大数据”播报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的价值,同学们在初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数据.下列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5℃B.两个鸡蛋的重力大小约为1NC.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5m/sD.教室内的一盏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2A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A. B.冰雪遇暖消融冬天江河结冰C. D.春天白雾弥漫阳光下露珠变小5、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A. B.冰雪消融露珠的形成C. D.霜打枝头冰的形成归纳小结1温度与温度计(1)温度的测量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摄氏温度:通常情况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作为100度,0度到100度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份叫1摄氏度或(1℃)。

正常人的体温为37℃,读作37摄氏度;-4、7℃读作负4、7摄氏度或零下4、7摄氏度。

(2)温度的测量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它是利用水银、酒精、煤油等液体的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温度计的正确使用方法a、根据待测物体温度变化范围选择量程合适的温度计。

b、使用前认清温度计分度值(最小刻度值)。

c、使用时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部或容器壁。

d、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e、读数时将玻璃泡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液柱上表面相平。

(3)体温计、实验室温度计、寒暑表的主要区别:温度计构造:体温表玻璃泡上方有缩口;测温物质为水银35℃—42℃0、1℃①可离开人体读取。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含答案)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导学案(含答案)

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带答案)温度与温度计I:温度的概念教学情境寒冷的冬天,在户外放两把椅子,一把木头制成,一把铁制成的现在都在外面放一夜,第二天早上分别用手感受一下两把椅子的冷热情况思考?1.你感觉哪一把椅子更凉。

2.它们的温度是否一样。

3.它们的冷热程度是否相同。

物理学上为了更加准确的描述物体的冷热程度,我们引入了温度温度的物理意义是。

温度用字母表示,越热的物体温度,越冷的物体温度。

温度的单位。

读作。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

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

在这之间划分为100等份,每一份代表1℃。

常见物体的温度人体的正常体温37℃。

让人感觉比较舒适的温度23℃。

人洗澡时的水温40℃。

II:温度计有时我们需要精确的测量出某个物体的温度,需要的测量工具叫做温度计。

1.温度计的原理液体的热胀冷缩。

2.常见温度计有1. 实验室用温度计 2. 体温计3. 寒暑表。

3.温度计的构造4.不同温度计的区别实验室用温度计的量程-20℃-110℃。

分度值1℃。

玻璃泡内填充的液体一般为煤油。

体温计的量程35℃-42℃。

分度值0.1℃。

玻璃泡内填充的液体一般为水银。

体温计的分度值小,所以测量结果更加精确III:温度计的使用实验室用温度计的使用1.使用前先观察。

估测待测液体的温度是否在量程内2.测量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进入待测液面,同时,玻璃泡不能碰到烧杯底部和烧杯壁。

3.待温度计液面稳定再读数,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待测液面体温计的使用1.体温计在使用之前要。

2.体温计离开人体读数思考?为什么体温计可以离开人体读数?它和实验室用温度计的不同点在哪?如果使用前没有甩,会出现什么现象?物态变化教学情境生活中我们接触做多的一种物质就是水,请思考,水可以有几种状态存在?常见物体的三种状态分别为,,。

三种不同的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例如水可以结冰,兵可以熔化成水,水也可以变为水蒸气。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第十二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

沸点
二. 液化:
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放热)
1.气体液化的方式: a.降温(降至一定温度时气体就会液化) b.压缩体积 2.”白气”“白雾”都是水蒸气液化,放热形 成的。
(1)冬天戴眼镜的人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 的室内,镜片上蒙一层小水珠。 (2)夏天吃冰棍时,揭开包装纸后,冰棍会冒白 气。
水银柱
一、熔化: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叫熔化。
例如:冰熔化为水、蜡烛熔化为烛滴等
二、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
例如: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等 物质熔化和凝固需要什么条件?
3.固体的分类

固体
体:
原子排列有规则
实例:海波、冰、石英、水晶、食盐、萘、 明矾、各种金 属等。
非晶体:
原子排列没有规则
2、固体
非晶体: 熔化和凝固都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1)温度要达到熔点。 同时具备 3、晶体熔化条件: (2)能继续吸热。 晶体凝固条件: (1)温度要达到凝固点。同时具备 (2)能继续放热。
汽化 液态 液化
气态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液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一、汽化
汽化: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 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1.蒸发: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进行的,在液 体表面发生的汽化现象。 (1).液体的温度 a.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液体的表面积 (3)液体表面上空 气流动的快慢。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复习课件
物质有三种状态
•它们分别是
气态 。
固态

液态

• 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物理学中,物质由一种状态向另一种状态的变化称 为物态变化

2017年秋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名师教案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

2017年秋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名师教案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

2017年秋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名师教案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设计了这一节《温度与物态变化》的复习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对温度和物态变化的理解。

一、设计意图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使学生掌握温度的概念、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了解物态变化的基本规律,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温度的概念、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物态变化的基本规律。

难点:温度和物态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温度计、实验材料(如冰块、水、蜡烛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活动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张冬季雪景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雪是白色的?为什么在寒冷的天气里,水会结冰?2. 知识回顾:引导学生复习温度的概念、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以及物态变化的基本规律。

3. 实例分析:分发实验材料,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例如,将冰块放入水中,观察水的温度变化;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的燃烧过程。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验现象,并分享彼此的看法。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与温度和物态变化相关的实践作业,如调查家庭成员对温度的喜好,并解释原因。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温度的概念、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物态变化的基本规律。

难点:温度和物态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复习,我发现大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温度的概念、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现象。

但在实际应用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通过举实例、做实验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

拓展延伸:邀请家长参与课后实践活动,共同探讨温度和物态变化在家庭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温度的概念、计量单位和测量方法温度是衡量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它是通过温度计来测量的。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复习课 教学课件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上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复习课 教学课件
第十二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
复习课
要点回顾
一、温度 1. 温度是表示物体_冷__热__程__度___的物理量,温度的测量工具是___温__度__计___。 2. 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液体__热_胀__冷__缩___的性质。 3. 温度的单位是__摄__氏__度____,单位符号是___℃____,摄氏温标的规定:1个标准 大气压下,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__0_℃__,纯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1_0_0_℃___。
热点题型
考点一 温度计的使用
考点解读:1.估计被测物的温度,选择合适温度计(不能超过量程)。 2.使温度计的玻璃泡与被测物充分接触(不能碰底和壁)。 3.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不能拿出、视线平视)。 4.读取数据后取出温度计。
例1 如图所示的温度计,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该温度计是根据固体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 B.在使用该温度计测量物体温度时,可以离开被测物体读数 C.该温度计的量程是20 ℃~100 ℃ D.该温度计此时的示数为32 ℃
3.如图是小天探究某晶体融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图像可知该晶体 的熔点是_____8_0____℃,它在融化过程中需要____吸__取____ (填“吸取”或“放 出”)热量。
4.小明所在的小组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水的沸腾”实验。
(1)当水刚好沸腾,小明便撤掉酒精灯停止加热。正当他们整理器材时,却发现 其他组的同学在水沸腾后仍在视察和记录,小明立即明白了他们这样做的目的,
热。(填物态变化名称)
【解析】冰块变成水,由固态变成液态,是融化,吸热过程; 喷雾降温,弥散在空气中的水雾变成水蒸气,是汽化,吸热过 程。
跟踪练习
7. 火箭在大气中飞行时,它的头部跟空气摩擦发热,温度 可达几千摄氏度,在火箭上涂一层特殊材料,这种材料在高 温下融化并且汽化,能起到防止烧坏火箭头的作用,这是因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课优秀教学案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布置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如“为什么冰淇淋会融化?热水为什么会沸腾?”
2.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共同探讨问题的答案,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3.各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教师对各组的讨论情况进行评价和指导。
(四)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对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的理解,形成知识体系。
5.作业小结:教师布置具有挑战性和启发性的作业,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这些亮点共同构成了本节课的教学特色,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和掌握温度与物态变化的知识,提高学生的物理素养和综合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升。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五、案例亮点
1.生活实例导入:通过展示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温度与物态变化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贴近实际应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2.问题导向: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和批判性思维。通过问题的解答,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能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温度与物态变化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了解温度与物态变化在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应用,拓宽知识视野。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复习和案例分析,巩固和深化对温度与物态变化知识的理解,强化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2.运用小组讨论、实验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沪科版物理九年级名师导学案:第12章温度与物态变化复习
一、知识梳理
1.温度与温度计
①温度②温度计③正确使用温度计
2.熔化与凝固
①熔化与凝固②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3.汽化与液化
①汽化②蒸发③影响蒸发的因素④蒸发吸热制冷⑤沸腾⑥液化
4.升华与凝华
①生活中的升华与凝华现象②升华吸热的应用
5.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二、题型、技巧归纳
1.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叫做,熔化;从液态变为固态叫,凝固。

2.升华:物质由固态。

固体升华时要,可以用升华吸热得到低温。

凝华:物质由气态。

气体凝华时要。

3.央视新闻“大数据”播报让我们看到了数据的价值,同学们在初中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也遇到了许多数据.下列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约为45℃
B.两个鸡蛋的重力大小约为1N
C.人正常行走的速度约为5m/s
D.教室内的一盏日光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2A
4.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熔化的是()
A. B.
冰雪遇暖消融冬天江河结冰
C. D.
春天白雾弥漫阳光下露珠变小
5.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A. B.
冰雪消融露珠的形成
C. D.
霜打枝头冰的形成
归纳小结
1温度与温度计
(1)温度的测量
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摄氏温度:通常情况下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作为0度,1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作为100度,0度到100度之间等分成100份,每一份叫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