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教科版语文六下《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古诗两首》教学设计(通用14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内容,感受诗中描写的送别的情景,体会诗人对朋友的真切情意。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优秀教学案例
(一)导入新课
在导入新课的环节,我将运用引人入胜的故事、趣味横生的谜语或生动形象的图片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古诗学习做好铺垫。以《古诗两首》为例,我会讲述诗人的生平事迹,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介绍鹳雀楼的背景及诗人创作此诗的情境。通过故事导入,让学生对古诗产生好奇心,主动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4.引导学生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情感,感悟诗人的思想感情。
5.结合诗人的时代背景,解读古诗的深层含义。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兴趣,设计具有启发性的讨论话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共同探讨古诗的内涵和美感。以下为具体的讨论步骤:
1.分组讨论诗句的含义,每个小组成员分享自己的理解。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沉浸于古诗的意境之中,我将采用情景创设的教学策略。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图片、音乐和视频,为学生营造一个身临其境的学习氛围。例如,在讲解《江南春》这首古诗时,播放描绘江南春景的视频,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诗中的烟雨江南,感受古诗所传达的美感。此外,我还会引导学生发挥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古诗中的画面,从而加深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4.反思与评价助力学生成长
本案例注重学生的反思与评价,引导他们总结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找到提高的方向。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成果,助力学生成长。
5.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情感表达能力
本案例强调将古诗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学会运用古诗抒发自己的情感。通过学习古诗,学生不仅提高了审美情趣,还培养了情感表达能力,为良好的人际关系打下基础。
2.强调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3.指导学生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古诗的创作和鉴赏。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2.学生在古诗学习中的心理特点,关注学生的兴趣点和难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降低学习难度。
3.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性,给予他们个性化的关怀和指导,帮助他们在古诗学习中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4.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对比分析两首古诗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过程与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以下方法引导学生学习:
1.运用多媒体课件、图片等辅助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古诗内容。
2.采用提问、讨论、小组合作等互动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古诗的内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熟读并背诵两首古诗《绝句》和《悯农》,理解古诗的内容,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2.学会并掌握课内重点词语,如“万象”、“锄禾”等,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语境中。
3.了解古诗的写作背景,知道诗人杜甫和唐代农民诗人李绅的生平事迹,理解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古诗。
- “听了大家的分享,我觉得大家对这两首古诗的理解都很深入。下面,我来总结一下……”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针对性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古诗内容的掌握情况。
- “现在,请同学们完成以下练习题,检验一下自己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辅导,关注学生的解答过程,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组织“古诗朗诵会”,鼓励学生上台展示,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4.采用比较教学法,引导学生发现两首古诗在内容、形式、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异同,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精选17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精选17篇)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篇1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体会两位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美育渗透点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味美、意境美。
二、学法引导(一)教师教法谈话法,朗读法。
(二)学生学法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
2.体会这两首诗明白如话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二)难点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欢快的原因。
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析及反复吟诵来体会。
2.理顺诗句,教师在指导学生理顺句子时要增补诗句中省略的内容,适当调换词语的顺序。
3.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三)解决办法加强朗读,以读促理解,以读促感悟。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教师活动设计1.从题目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的理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有重点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解诗的意境。
(二)学生活动设计1.按预习提示初读这两首诗。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自学古诗,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同学们,看到诗的题目《示儿》你是怎么理解的?“示”是什么意思?“示儿”是什么意思?(“示”把事物摆出来让人知道。
“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嘱。
)2.简介作者:这首诗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写的。
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古诗》教学设计
《古诗》教学设计《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一些经典的古诗吧,古诗作为一种诗歌体裁,指的是与近体诗相对的古体诗,又称古风、往体诗。
还在苦苦寻找优秀经典的古诗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一、导入新课今天我们学习《古诗两首》,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诗人写的。
二、出示《山行》1.交流作者杜牧。
杜牧:(803~约852年)唐代文学家。
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长安)人。
其诗继承了盛唐许多优点,溶前贤阔大仆茂的精神,创与之个性相适应的新风格。
在晚唐诗歌绮丽的倾向中,显得豪放疏朗、清新俊逸。
语言明丽隽永,豪迈爽朗,独具风格。
在晚唐的咏史作品中,具有代表性。
杜牧诗在晚唐成就颇高,后人称杜甫为“老杜”,称杜牧为“小杜”。
2.出示图,揭题、解题:诗题是什么意思?(在山中行走)杜牧在山中行走看到了什么呢?咱们一起来学习研究。
三、学习诗文1.初读古诗,以不同形式朗读,读准字音,初步感知诗句内容。
(1)学生自由读、同桌读、分组读,交流读不准的地方,注意:“斜”的读音在教学时应读“xié”。
(2)指名读、齐读、范读等,初步了解古诗内容。
2.小组讨论,主动探究,理解诗句。
(教师巡视指导)(1)小组讨论,抓住关键词“坐”、“于”、“霜”、“寒”、“斜”等词语,用、查找资料理解。
(2)逐字逐句地理解,读懂了什么,不懂的小组内共同解决。
3.总结学习情况,师生共同交流。
(1)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汇报,交流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2)不懂的问题全班共同交流讨论。
师重点指出:“坐”意思是“因为”,“于”意思是“比”,“径”意思是“小路”;“白云生处”意思是“飘浮白云的地方”。
(3)学生根据词义大致说说诗的意思。
大意:深秋季节,山上有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在山林深处白云飘浮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5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 教学目的:1.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交待学习方法。
2.掌握本课生字、新词。
3.讲读第一首诗《早发白帝城》。
4.朗读、背诵《早发白帝城》。
教具准备:投影仪、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24.古诗两首二、故事导入,简介诗人1、运用历史故事导入新课,介绍诗作背景。
唐朝中期,安禄山、史思明叛乱,使得人民流离失所,苦不堪言,这时有一位诗人出于平乱的志愿,参加了当时永王李璘的幕府〔解释幕府〕。
后来,唐李肃宗李恒与李璘争夺王位,李璘失败了,帮助他的诗人因此获罪,被流放至夜郡。
在行至白帝城时,突然听到皇帝传来的赦书,惊喜交加,随即乘船东下江陵。
在从白帝城前往江陵的途中写下了著名的诗作《早发白帝城》,表达了当时诗人获罪初赦的喜悦心情。
2、介绍诗人李白是我国唐朝最出色的诗人之一,他的诗想象丰富,富有浪漫色彩.三、释提、介绍学习方法1、解释题目意思。
1〕、早:早晨。
发:出发。
白帝城:地名。
2〕、早发白帝城: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2、介绍学习方法:今天我们学习《早发白帝城》这首诗,要用一种新的方法来学习五读法。
出示投影片五读法:A.读通、B.读懂、C.读精、D.读会、E.会读。
四、学习古诗〔一〕、读通词语。
1、指名朗读、多音字选择正确读音〔出示投影片〕朝 ( zhao chao )辞一日还 ( huan hai )万重 ( chong zhong )山白帝 ( ti di )城啼 ( ti di )不住2、齐读〔二〕、读懂每一句诗的意思A 、朝辞白帝彩云间1、第一句写了诗人出发的时间、地点,从那些字词中可以看出?2、理解词义:辞:辞别,分开。
3、作者早晨分开白帝城,看到的白帝城是怎样的?练说:______________的白帝城诗中怎样说的?〔彩云间〕4、独立练说这句诗的意思a.指名说:早晨分开仿佛在彩云间的白帝城。
b.练读、练说:同桌一个读诗句,一个说诗意B 、千里江陵一日还1、这句话讲了诗人行船的路程、目的地、时间,分别从哪些词语中看出?2、这里用了一个还字,什么意思?〔返回〕3、练说句意1〕互相说2〕指名说4、白帝城到江陵路途遥远,约有千里,可那么短的时间就到了,这是什么原因?5、小结这两句诗,第一句突出白帝城的高与壮丽,第二句反映了行船速度快,诗人心情愉快。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合集15篇)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合集15篇)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古代中国诗歌的泛称,在时间上指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诗歌作品。
那么都有哪些类型的古诗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诗两首》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
初步了解诗人所反映的当时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生字卡片、插图、小黑板主要板书计划20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日当午汗滴春一粒盘中餐辛苦秋万颗饿死作业设计安排:课内:描红、仿影、临写、朗读课外:背诵课文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吗?能背诵吗?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
板书:古诗两首。
解释“古诗”的意思。
诗歌以“首”为单位。
3、先学《锄禾》二、初读指导1、板书:锄禾,领读。
解释字意。
2、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教师用小黑板揭示:锄禾当午粒粒辛苦盘皆(1)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提醒学生前鼻音的字。
(3)怎么记住这些字?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交流。
4、指导朗读,注意重音和停顿。
5、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1、指导看书上的图。
这幅图上,天空中、地面上各画的什么?自由说说图意。
2、当众交流。
3、教师讲“当”、“正是”等字词意思。
板书:日当午汗滴盘中餐辛苦4、讲解。
5、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1、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后再组词。
2、读拼音,写汉字。
3、用“辛苦”说、写一句话。
4、用自己的话讲〈锄禾〉的意思。
5、背诵〈背诵〉。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1、板书课题,领读。
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2、教师范读,领读。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让我倍感欣慰。他们对于古诗的兴趣和热情,也让我更加坚定了弘扬传统文化的决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寻找更合适的教学方法,让古诗这一瑰宝在学生们心中生根发芽。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诗句的韵律、意境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古诗描绘景色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描绘景色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古诗中描绘意境的基本方法。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古诗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古诗描绘意境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欣赏和创作古诗。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4.文化传承与理解:让学生了解古代诗人的思想感情,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古诗二首》(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古诗朗读与背诵:掌握《登鹳雀楼》和《望庐山瀑布》的正确朗读节奏、韵律,熟练背诵两首古诗。
举例:《登鹳雀楼》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要求学生理解诗句的平仄、押韵,并能正确朗读和背诵。
四、教学流程
六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范文
六年级语文《古诗两首》教学设计范文教学要求:1、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结合阅读“译文”弄清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的意境。
2、引导学生多诵读,体味诗的意蕴,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3、收集一些自己能读懂的古诗,增加语文积累。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简介《凉州词》。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
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
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
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
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
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
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
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
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第1课时教案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第1课时教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第1课时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理解诗句中的词语,并说说诗句的意思。
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石灰吟》,背诵《石灰吟》。
能力: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情意:凭借诗歌内容,感受石灰坚强不屈、洁身自好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体会作者不同流合污、坚决同恶势力斗争到底的思想感情。
对策:借助字典、工具书等途径理解诗句中的词语,感受古诗的文字和意境美。
教学准备图片(挂图)、投影片教学过程一、揭题、释题并简介作者。
1.指名读题,问:以前还学过哪些古诗?你们是怎么学习古诗的?2.释题:吟,古典诗歌的一种名称。
3.简介作者:《石灰吟》是一首咏物诗。
作者于谦,明代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为官清廉,不畏强暴,深受人民爱戴。
他曾率领京城军民击退外族入侵,后却因此受屈被杀。
他的诗歌多表达自己忧国忧民的感情和坚贞的情操。
修改;这是一篇托物言志的诗。
这一类的'诗共有一个特点,就是作者借事物来表达自己的情怀。
二、初读课文。
1.录音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2.借助汉语拼音,学生自读课文。
修改:音带学生认真读好诗句,读准生字(焚)前鼻音,指名读,分组读,男生读,女生读。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指导学生按古诗的音韵节奏读好诗句。
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2)正音:焚fen,是前鼻音,不是后鼻音。
锤chui,是卷舌音,不是平舌音。
三、精读课文《石灰吟》1.指导学生边读边划出不理解的字词。
重点理解“千锤万击”、“焚烧”、“若等闲”等词语的意思。
2.用“增、删、调、补”的方法读懂诗句。
(1)逐字逐句理解,难以理解的可联系上下文理解。
锤:敲打。
击:撞击。
若:好像。
等闲:平常事。
人间:人世间。
(2)把省略的词语补充进去,调整词语顺序,逐句说说句子意思。
修改:理解诗句的意思:石头是经过多次撞击敲打后才从大山上开采出来的。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学会本课生字词,在理解每个词语意思的基础上,理解每句诗的意思。
能结合当时的写作背景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能力训练点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进一步感悟理解古诗的方法。
(三)德育渗透点体会两位伟大诗人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四)美育渗透点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味美、意境美。
二、学法引导(一)教师教法谈话法,朗读法。
(二)学生学法自学讨论法。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一)重点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那样欢快的原因。
2.体会这两首诗明白如话而感染力极强的特点。
(二)难点1.弄懂陆游临终前最牵挂的事和杜甫听到胜利喜讯后欢快的原因。
通过重点词语的品析及反复吟诵来体会。
2.理顺诗句,教师在指导学生理顺句子时要增补诗句中省略的内容,适当调换词语的顺序。
3.体会诗文的思想感情,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
(三)解决办法加强朗读,以读促理解,以读促感悟。
四、师生互动活动设计(一)教师活动设计1.从题目入手,激发学生兴趣,同时交代时代背景,便于学生的理解。
2.启发学生交流自学成果,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问题。
3.有重点讨论学生提出的问题,相机点拨学生理解诗的意境。
(二)学生活动设计1.按预习提示初读这两首诗。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自学古诗,提出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通过小组讨论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不能解决的全班讨论解决。
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1.同学们,看到诗的题目《示儿》你是怎么理解的?“示”是什么意思?“示儿”是什么意思?(“示”把事物摆出来让人知道。
“示儿”可以说是告诉儿子,在这里指对儿孙们有所交代,相当于遗嘱。
)2.简介作者:这首诗是宋代大诗人陆游写的。
陆游一生创作了很多诗歌,保存下来的有九千多首,诗中抒发政治抱负,表现人民的生活,表达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示儿》这首诗是他在86岁高龄,重病在床,生命垂危的时刻写给他儿子的临终嘱咐。
六年级教案下载《古诗两首》教案1
六年级教案下载《古诗两首》教案1
第一课时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冬夜读书示子聿》。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冬夜读书示子聿》。
教学难点:
凭借课文的语言材料,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童年美好生活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构建阅读话题。
1、引导学生回忆陆游的诗。
2、引出诗题,介绍作者,理解题目意思。
二、初读全诗,读准读通。
1、学生自读。
2、教师检查,正音。
3、出示生字,要求读准字音、记住字形。
4、指导书写。
你认为其中的哪个字最难写?应注意什么?
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写。
5、反复朗读,正确连贯认读。
三、自学全诗,解词释句。
1、分小组讨论。
2、汇报,你弄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重点理解:无遗力、始、终、绝知、躬行
3、同桌互说诗句的意思。
4、集体交流。
5、再读全诗,读出感情。
四、深化理解,领悟诗情。
1、自读诗句,练说诗意。
2、读了这首诗,你想到了什么?
3、引导学生在诵读中细心领会知与行的关系。
4、背诵全诗。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一 1
【教育资料】六年级语文下《古诗两首》教学设计之一 11、在学生自读的基础上,结合阅读译文弄清诗句的意思,感受诗歌的意境。
2、引导学生多诵读,体味诗的意蕴,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3、收集一些自己能读懂的古诗,增加语文积累。
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一、简介《凉州词》。
凉州词是凉州歌的唱词,不是诗题,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开元年间,陇右节度使郭知运搜集了一批西域的曲谱,进献给唐玄宗。
玄宗交给教坊翻成中国曲谱,并配上新的歌词演唱,以这些曲谱产生的地名为曲调名。
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王之涣这首诗写戍边士兵的怀乡情。
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丝毫没有半点颓丧消沉的情调,充分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首句黄河远上白云间抓住远眺的特点,描绘出一幅动人的图画:辽阔的高原上,黄河奔腾而来,远远向西望去,好像是从白云中流出来的一般。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写塞上的孤城。
在高山大河的环抱下,一座地处边塞的孤城巍然屹立。
这两句,描写了祖国山川的雄伟气势,勾勒出这个国防重镇的地理形势,突出了戍边士卒的荒凉境遇,为后两句刻画戍守者的心理提供了一个典型环境。
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
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
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
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
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
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
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储蓄,更有深意。
2018年《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教学案例-文档资料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教学案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使学生懂得粮食的来之不易和农民劳动的辛苦,要尊重农民,爱惜粮食。
初步了解诗人所反映的当时的不平等的社会现实。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
教学具准备及辅助活动:生字卡片、插图、小黑板主要板书计划20 古诗两首锄禾悯农日当午汗滴春一粒盘中餐辛苦秋万颗饿死作业设计安排:课内:描红、仿影、临写、朗读课外:背诵课文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哪些古诗吗?能背诵吗?2、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
板书:古诗两首。
解释“古诗”的意思。
诗歌以“首”为单位。
3、先学《锄禾》二、初读指导1、板书:锄禾,领读。
解释字意。
2、教师范读、领读全诗。
3、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教师用小黑板揭示:锄禾当午粒粒辛苦盘皆(1)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2)指名认读,提醒学生前鼻音的字。
(3)怎么记住这些字?学生自主学习,然后交流。
4、指导朗读,注意重音和停顿。
5、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1、指导看书上的图。
这幅图上,天空中、地面上各画的什么?自由说说图意。
2、当众交流。
3、教师讲“当”、“正是”等字词意思。
板书:日当午汗滴盘中餐辛苦4、讲解。
5、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四、作业1、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后再组词。
2、读拼音,写汉字。
3、用“辛苦”说、写一句话。
4、用自己的话讲〈锄禾〉的意思。
5、背诵〈背诵〉。
第二课时一、复习检查1、朗读《锄禾》。
2、用自己的话把《锄禾》这首古诗的意思讲一讲。
二、初读指导1、板书课题,领读。
农民什么地方值得人们同情呢?2、教师范读,领读。
(1)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
收闲田农夫粟犹自由拼读,读准字音。
熟记、练写生字。
(2)指导朗读,注意多音字,重音和停顿。
(3)自由读课文,指名朗读,相机指导。
三、精读训练1、教师介绍粟。
2、学生查字典,弄懂“无”和“犹”的意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能借助图画,想象古诗的场景。
3、感受古诗文学和意境的美,从中懂得求知的道理。
教学重点
背诵课文,同时能理解课文所表达的道理。
教学难点
体会诗中所蕴含的求知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一首古诗《示儿》。
请一个学生来背背,谁愿意自信地站起来呢?
我佩服第一个敢于站起来的同学。
对于第二首古诗的作者陆游,相信同学们已经有所了解。
那么下面谁愿意来向同学们介绍一下这位伟大的诗人呢?(你真是一个会收集材料的学生)
今天,我们要继续学习一首陆游所写的诗。
教师板书诗的题目:《冬夜读书示子聿》,谁能来说说这个题目的意思呢?如果觉得有困难的同学,(冬天的一个晚上,陆游教他的小儿子怎样读书。
)不知道“示”在此处的具体意思是什么呢?(指示、训示之意。
)
二、猜一猜
同学们,你们看着这个课题时,你能猜出陆游会对他的儿子子聿说些什么呢?
同学们都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那么下面我们就要来看看你与陆游是否是知已呢?
三、出示古诗,进行教学
1、先把这首古诗读通。
2、请一个学生来汇报自己的朗读情况。
集体再读诗歌。
3、同学们,我们要理解古诗句的意思,有哪些方法呢?
(联系上下文来理解,通过熟读课文理解)
同学们看来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
老师为大家提供了几个词语的意思,大家可根据友情提示呢,更好地理解古诗之意。
(始:才。
终:毕竟。
绝知:深入透彻地理解。
躬行:亲自实践。
)
同学们可以自己通过喜欢的方式来理解古诗,不懂的也可同桌之间互相讨论。
4、同学们经过学习,相信诗句之意已经有所理解了。
前面有猜对作者诗中所写意思的同学请举手,你刚才猜对了哪一句?学生汇报。
结合学生说的过程中,导出第二句中:少与老相对。
第四句中的:知与行相对。
同学们你看这团体的力量就是大,刚才大家你一句,我一句,咱们就把这首的意思也理解了。
理解了诗意,相信同学们背起诗来更容易了。
5、请学生背诵,展示自己所得。
背好了古诗,你们谁能说说陆游都告诉了他的儿子什么道理呢?说到这里,我不禁有个问题想向同学们请教:陆游是在告诉儿子,书上的知识无用呢?
四、自学《观书有感》
同学们下面来我们再学习一关于学习方面的诗,同学们也可用上刚才学习古诗的方法,来学习。
出示古诗《观书有感》。
五、布置作业
课外搜集一句你最喜欢的名言、警句,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时刻勉励自己勤奋读书,长大有所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