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2.4.吸热和散热》教案(1)
四年级上册科学《吸热和散热》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科学《吸热和散热》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吸热和散热的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吸热和散热的定义。
2. 吸热和散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实验探究吸热和散热的过程。
三、教学重点1. 吸热和散热的概念。
2. 实验操作技能的培养。
四、教学难点1. 理解吸热和散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五、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吸热和散热的过程。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吸热和散热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
3. 讲授法:讲解吸热和散热的原理及应用。
教案内容请提供具体的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教学评价等详细内容。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吸热和散热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吸热和散热的定义,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3. 实验探究: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吸热和散热的过程,让学生亲身体验并理解吸热和散热的现象。
4. 实例分享: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吸热和散热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5. 知识拓展:讲解吸热和散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七、教学步骤1. 实验一:观察热水和冷水的温度变化,让学生初步认识吸热和散热的现象。
2. 实验二:让学生用手触摸热水和冷水,感受吸热和散热的过程。
3. 实验三:观察冰块融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进一步理解吸热和散热的现象。
4. 实例分析:分析吸热和散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制冷、取暖等。
八、教学评价1. 学生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 学生实例分享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3.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合作意识的体现。
4. 学生对吸热和散热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吸热和散热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2-3、吸热和散热教学目标1、了解常见的散热材料和隔热材料,知道不同材料的传热能力不同。
2、能够从周围的自然现象和现实发生的事情中提出问题;学习通过分类,比较,实验等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教学准备1、演示材料:保温瓶,瓷杯,玻璃杯,不锈钢杯,温度计等。
2、分组实验材料:烧杯,瓷杯,不锈钢杯,保温杯,塑料杯各1只,温度计3根,泡沫,棉花,碎布料,热水若干,纸盒,雪碧各1个,直尺,铅笔等学习用品。
教学活动过程1、测量不同杯子里的水温度下降的快慢(1)谈话:同学们已经知道了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向温度低的地方跑,在每个桌上有3只不同的杯子,如果分别倒满热水,它们的温度下降得一样快吗?(2)学生猜测,并说出理由。
(3)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4)学生汇报小结:不锈钢杯子中的水下降得最快。
(5)讨论:3只杯子里的水温度下降得不一样快,说明了什么?(6)学生汇报,小结:不同的材料,传热的本领不同。
活动注意点:(1)在实验前,可以针对“温度下降得一样快吗?”这一问题进行一些讨论,如还需使用什么仪器,怎样使用,时间是否需要相等,引导学生学会控制条件。
(2)学生汇报时可多找几名同学,防止因错误使用温度计而得出不正确的结果。
2、把身边的物品按传热本领的大小分类(1)谈话:根据你们的经验说说哪些材料的物体传热的本领大,哪些材料的物体传热本领小。
(2)设计证明自己想法的方案。
(3)分组实验,证明自己的想法,并在实验的基础上分类。
(4)汇报实验结果。
(5)讨论:实验结果说明什么?传热本领特别大的材料有哪些?活动注意点:(1)提供的材料种类要多,覆盖面要广,必要的话,也可由学生自备。
(2)学生在分类前,教师应该提出“按传热本领的大小分类”的要求。
3、利用感官触摸、观察身边的物体(1)让学生用两只手分别摸教师里的不同物体(要求:两只手摸的物体不同)。
(2)汇报自己的感觉。
(3)说说摸哪些物体的感觉是相同的,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感觉将刚才摸的物体分类。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案2.4吸热和散热-附知识点梳理(1)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二单元冷和热4.吸热和散热科学探究: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教学目标:过程与技能1.进行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2.能够设计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
科学知识1.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
2.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现象蕴含着科学道理。
3.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
学习成果:预计学生能够描述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描述同种物体中深色比浅色吸热、散热快。
设计不同物体和相同物体颜色吸热、散热的对比实验。
通过实验的观察、数据记录形成解释和结论。
教学材料:同样大小、质地的杯子、沙、水、温度计、酒精灯、三角架、温度计教学步骤:集中话题导入新课1.每年冬天来临的时候,许多人都喜欢在手上那一个热水袋,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2.你们还能发现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事例吗?探索和调查 1.不同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相同吗?2.组织学生讨论:(1)那些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你在生活中的那些地方看到过?(2)那些物体吸热慢、散热也慢?(3)那些物体吸热快、散热慢?(4)那些物体吸热慢、散热快?3.那么现在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水和沙这两种物体,能猜猜看他们的吸热和散热的情况吗?实验前1.现在请同学们作好作实验的准备,在实验之前你们认为做这个实验应该注意什么啊?2.学生分小组讨论。
需要控制什么条件,要什么材料,怎样做实验。
实验(1)指导实验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安排。
各自进行实验。
实验结束进行对比。
实验(2)演示实验实验建议:两个烧瓶放入相同的有色液体(红墨水),在它们的外面分别罩上(涂上)不同颜色(黑白两种颜色)的袋子,过十分钟之后观察,得出结论。
苏教版科学四上吸热和散热备课教案
二、4、吸热和散热
一、教学目标:
进程与技术
1.进行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2.能够设计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
科学知识
1.明白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明白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
2.意识到身旁的许多现象包含着科学道理。
3.培育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
二、学习功效:
描述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描述同种物体中深色比浅色吸热、散热快。
设计不同物体和相同物体颜色吸热、散热的对比实验。
通过实验的观察、数据记录形成解释和结论。
三、教学材料:一样大小、质地的纸盒、金属片、温度计、一样大小的黑色袋和白色袋、
四、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预期教学效果
一、导入新课
1、每年冬天来临的时候,许多人都喜欢在手上那一个挖掘学生的已知,激发学生
教跋文:
选择做中学的教学理念来上这堂课,所以花了很多课时。
第一是让学生试探水和沙在吸热和散热后,有什么不同,为何会不同。
联系第一单元学到水和沙滩的空气流动方式,能够得出水和沙的温度不同。
然后再让学生考虑,应该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进行实验对比,选择材料和注意事项。
再挑选阳光强烈的日子,一整节课时刻在户外进行实验。
不过仍是有些学生掌握不了实验方式,碰坏了许多温度计。
做好实验记录,还得花时刻分析数据和总结,再花一课时和学生一路分析水和沙的吸热散热效果。
如此细致地分步进行,学生对知识和进程掌握得较透彻。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4《吸热和散热》说课稿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2.4《吸热和散热》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吸热和散热》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吸热和散热的现象,掌握热传递的原理。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实验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热传递的过程。
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周围环境中热量流动的规律,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他们对于周围的热现象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但是,对于热传递的原理和规律,他们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会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去发现和理解热传递的原理。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吸热和散热的现象,掌握热传递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欲望。
四. 说教学重难点重点:吸热和散热的现象,热传递的原理。
难点:热传递的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这一节课中,我将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和讲授法等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验器材,辅助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感受吸热和散热的现象,引发学生的兴趣。
2.新课导入:介绍热传递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热传递的原理。
3.实验探究:安排两个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和归纳热传递的原理。
4.知识拓展: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热传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加深学生对热传递原理的理解。
6.布置作业:让学生运用热传递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吸热和散热的现象、热传递的原理及其应用。
通过板书,帮助学生梳理和理解本节课的内容。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实验报告来进行。
重点关注学生对热传递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吸热和散热教案
4.吸热和散热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
2.能够进行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并设计、完成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
3.能用物体吸热、散热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4.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科学探究要尊重证据;并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现象蕴含着科学道理,愿意合作与交流教学重点认识到不同物质、同质不同色物质的散热和吸热性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做好水和油吸热、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课件。
学生材料:油、水、烧杯、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铁架台、温度计等;温度计、同样大小黑纸罩的杯子和白纸罩的杯子。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同学们,随着天气越来越热,人们的衣服颜色逐渐变成浅色,你想知道这是什么原因吗?今天我们来研究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现象,好吗?二、学习新课(一)研究水和油的吸热和散热性能1.质疑:我们都知道,给物体加热,物体的温度会升高;停止加热,物体的温度会降低。
那么,如果我们同时给相同重量的水和油加相同的热,它们温度升高的速度会一样吗?如果同时停止加热,它们的降温速度会一样吗?2.学生预测。
3.实验一:我们怎样设计实验证明?实验中应注意什么?(1)学生设计实验。
(教师要提示学生注意安全)(2)师生共同实验,做好实验记录。
①同时加热等重量的水和油6分钟,每隔1分钟测量并记录水和油的温度。
加热时的温度变化②停止加热后,每隔一分钟测量并记录水和油的温度,也测量6分钟。
停止加热后的温度变化③学生根据数据画出曲线图。
(3)实验小组讨论与小结:通过这组对比实验,你能得出油和水吸热和散热的规律吗?(4)实验小组汇报实验结果。
(5)小结: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油的升温速度比水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油的将温速度比水快。
也就是说,不同物质的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不同的。
(二)探究不同颜色、同种物质的吸热与散热性能1.提问:不同颜色的同种物质吸热、散热的性能一样吗?2.学生猜测,提出自己的观点。
吸热和散热-苏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吸热和散热-苏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授课目标1.学生能够了解什么是吸热和散热。
2.学生能够举出吸热和散热的例子。
3.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物体在不同环境下的吸热和散热情况。
二、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温度计、两个相同大小的水壶、两个胶囊、两盒白砂糖,水。
2.课堂布置:桌子、椅子、黑板、粘贴画图纸、实验器材。
三、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老师拿出两个相同大小的水壶,一个装了热水,一个装了冷水,请学生用手触摸两个水壶的壶体感受两者之间的区别,并请学生说说感受。
阐述(10分钟)1.吸热:指物体吸收热量,导致温度升高的过程。
例如,开水壶时水温的逐渐升高,感觉越来越热。
2.散热:指物体因为发射热量,导致温度降低的过程。
例如,把热水倒在杯子里,放置一段时间后,杯子会变得不热了。
3.吸热和散热都是一种物体调节温度的方式。
实验和解析(25分钟)1.实验内容:实验师向两个胶囊中分别装入白砂糖,然后加入一些热水,对其中一个胶囊外部包裹物进行加热。
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观察两个胶囊的情况,并记录下各自的温度。
2.结果分析:经过实验,我们观察到没有加热的胶囊外部很快就变得有点凉了,而加热的胶囊仍然是很热的。
这个现象说明了在同样的条件下,加热的胶囊吸热的能力更强,而没有加热的胶囊则较快地散热。
3.问题探究:老师现在要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热的物体会散热,而冷的物体则会吸热呢?(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答案进行指导)总结(10分钟)在实验中,我们通过观察物体在不同环境下的吸热和散热情况,学生了解了吸热和散热的含义,并举出了吸热和散热的例子。
加深了学生对于热的概念的了解。
四、课后作业1.完成科学作业本页数的作业;2.回家观察屋里物品和父母做饭时加热的事物有哪些,那些物品具有吸热或散热的现象,并用一张A4纸进行写作和画图。
五、教学反思此次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初步理解了物体的吸热和散热原理,同时也学会了通过实验来探究吸热和散热现象,并在实际中探究物体的吸热和散热原理。
四年级上册科学《吸热和散热》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科学《吸热和散热》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吸热和散热的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二、教学内容:1. 吸热和散热的概念。
2. 吸热和散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吸热和散热的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吸热和散热原理的理解。
2. 如何设计实验观察吸热和散热的现象。
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吸热和散热的现象。
2. 实验法: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观察吸热和散热的现象。
3. 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实验结果。
4. 讲授法:教师讲解吸热和散热的原理和日常应用。
六、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热水、冰块、温度计、实验容器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粉笔。
3. 教学资源:科学实验视频、相关科普文章。
七、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初步感受吸热和散热的现象。
2. 新课导入:讲解吸热和散热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吸热和散热现象。
3. 实验演示:教师演示如何进行吸热和散热的实验,并解释实验原理。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吸热和散热的现象。
5. 分享讨论:学生分组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吸热和散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堂小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吸热和散热的概念及原理。
2. 强调吸热和散热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九、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电器或物品哪些是利用吸热和散热的原理工作的。
2. 写一篇短文,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悟。
十、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2.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的课程做好准备。
十一、教学拓展: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分享吸热和散热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科研机构或企业,了解吸热和散热技术的实际应用。
吸热和散热-苏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吸热和散热-苏教2001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吸热和散热的概念及其区别;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两个饮料罐、水、碗;2.PPT或黑板笔、白板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可以运用图片、视频或实物等教具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吸热和散热现象,帮助学生体验热量的转移过程。
2. 观察实验(15分钟)1.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拿一个带盖的饮料罐和一个没有盖子的饮料罐;2.先在有盖子的罐子里加入热水,再将无盖子的罐子倒入冷水;3.在观察实验过程中,让学生注意两个罐子中的水温和水位变化。
教师可以在黑板、板书或PPT等上列出观察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
3. 分析实验(10分钟)1.让学生讨论热水的温度为什么有时候会变低;2.引导学生发现热量转移的情况。
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水温变化的情况,帮助学生进行分析。
4. 引入概念(10分钟)1.让学生总结本次实验中的热量转移情况;2.介绍吸热和散热的概念。
教师可以准备PPT,向学生展示相关的图片或示意图,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吸热和散热的概念。
5. 实践操作(15分钟)1.让学生再次分组,每组准备一个碗和水;2.用温热的水将一个碗加热,并让学生观察热水对空气的吸热现象;3.将一个干碗倒置放在加热的碗上,并让学生观察干碗表面的结露现象。
6. 总结(5分钟)让学生回答吸热和散热的区别以及吸热散热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等问题,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总结。
四、教学反思本实验主要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吸热和散热的概念,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但实验器材有些简单,可能不能完全展现吸热和散热现象。
因此,教师在讲解时可以增加示意图或视频等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吸热和散热的概念。
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 二单元《4 吸热和散热》 苏教 版
结合新的课程标准,本课设计成一节技术与工程领域的课。通过前一课时对“热” 相关知识的学习,发现四年级的孩子虽然在生活中也有相关经验,但是对保温这一概念 还不清晰,或者有许多片段式的小概念,还没有融合成一个科学大概念,并且运用的概 念也很难和生活实际现象相联系。利用微课让学生复习与热相关的知识,建立前概念, 了解什么热的良导体和不良导体、如何设计保温杯等并将自己所学到知识化成思维导图 (如何保温)。
2. (观察保温杯)谈话:结合生活经验,说说影响物体保温的 因素。 学生交流。
3. 思考:如何让保温杯的保温效果更好呢? 学生反馈(在杯子夹层添加泡沫、棉花)
4. 谈话:如果让你设计一个保温效果好的保温杯,你会怎样 设计?(结合思维导图)
5. 小组合作进行(画设计图) 6. (展示学生作品)提问:每个小组都对保温杯进行了设
教学活动
课前准备
设立了一个“材料超市”,为学生准备各色制作保温杯需要的 材料。
提出需求
谈话:同学们,我们通过之前的学习了解许多关于热传递 的知识,今天我就给你们学有所用的机会,聘用你们当个小 小设计师计制作保温杯。(明确任务)
设计一个 保温杯
1. 提问:冬天要来了,大家都会使用保温杯,你们觉得什 么样的保温杯好呢? 学生讨论(美观、轻便、保温效果好、结实、功能多……)
计,请那个小组来介绍下设计思路,大家也可以提下建 议或可行的想法,好吗? 7. 学生交流后修改自己的设计。
1. 谈话:刚才大家已经设计好自己小组的保温杯,接下来你
准备怎样去制作这个保温杯呢?你们相互交流,制定一个可
如何制作
行的方案好吗? (学生讨论)
保温杯
2. 提问:在制定方案过程中,你们遇到了什么困难?准备怎样 解决?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与反思-2.4 吸热与散热|苏教版
《吸热和散热》教学设计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通过对比实验,学生知道水和油、纸板和铁板的吸热性和散热性是不一样的,理解相同物质深色和浅色的吸热性和散热性也不一样。
2、在实验中,学生学会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3、学生能列举生活中利用吸热和散热原理的例子,体会科学知识就在身边。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有了一定的基础,具有操作实验材料的能力,选择一个合适的小组长,在组内分工合作,实验可以完成。
但是同时会出现一些小组操作混乱,实验结果不准的情况,教师要注意演示和巡视,参与小组实验中,指导学生完成实验。
教学重点:不同物质吸热性和散热性不同;相同物质深色和浅色的吸热性、散热性也不同。
教学难点:完成水和油、铁板和纸板吸热性和散热性的对比实验。
教学材料:相同质量的水和油、支架、火机、酒精灯;相同大小的纸板和铁板,纸盒,加热用的小太阳,温度传感器等。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师: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给物质加热,它的温度就会升高;停止加热,物质的温度就会下降。
如果让你选择一种物质加热,你想选择哪种物质?学生汇报,教师在白板上板书。
师:在这些物质中,请你选择两种不同的物质同时加热,你又会怎样选择?学生回答。
师:大家都有自己的选择,可是老师只准备了水和油、纸板和铁板两组材料(图片展示),其他的内容你们可以在课后研究。
如果我们给相同质量的水和油,加相同的热,猜猜看,水和油的温度谁会升得又高又快?(学生回答)说说为什么?停止加热,水和油的温度谁会降得更快?(学生回答)为什么会是这样?给同样大小的纸板和铁板加相同的热,纸板和铁板谁的温度会升的更快呢?停止加热谁的温度会降得更快?(学生回答)温度升高在科学里称为“吸热”(板书),温度下降,在科学里称为“散热”。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物质的吸热和散热。
(设计理念:让学生选择自己想做的,让每个学生都思考,可能学生回答的并不是老师想要的答案,但是课堂是公平的,要让每个人都参与,对于学生的回答教师可以引导,没必要加热危险物质,可比性不强的搭配也可以换,理解吸热和散热的意思即可。
【原创】四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吸热和散热(共计3页)_苏教版-文档资料
吸热和散热市三小吕慧霞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能够完成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2、能够设计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
知识与技能:1、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
2、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现象蕴含着科学道理。
3、有认真、细致、严格操作的工作态度,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教学重难点:1、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物体吸热快。
3、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
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现象蕴含着科学道理。
教学准备:试管(两个)、温度计(两根)、酒精灯、火柴、三脚架、石棉网、水、油、记录表、纸板、金属片(铁片、铜片等)黑白纸杯(或两块黑、白布)、不同颜色的气球等。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上节课我们知道了热会从温度高的地方往温度低的地方传导,那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一样吗?活动:1、水和油的吸热与散热实验。
(设计意图:让学生充分说出自己的想法,并且动手实验得出实验结论,对原先的猜测进行判断。
知道深颜色的物体吸热比较快。
)(1)、取出一试管水,一试管油,在相同热量的情况下,哪一个升温快些?在停止加热的情况下,哪一个散热快些?(2)、学生预测那你们准备怎样来验证你们的猜测呢?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学生设计实验。
(老师提示学生注意安全)(4)、学生分组实验。
(5)、注意:停止加热后,有仍会升温,要让学生尊重事实,认真记录;比较油和水的散热速度,应比较降温幅度,因为油和水降温时的起始温度差异很大。
(6)学生汇报。
(7)、小结: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油的升温速度比水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油的降温速度比水快。
2、按上述步骤做纸板和金属片的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试验。
(设计意图:让学生说出自己的设计方案;然后通过动手实验;验证预测结果。
知道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不一样的。
四年级上册科学《吸热和散热》教案设计
四年级上册科学《吸热和散热》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了解吸热和散热的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学现象,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教学内容:1. 吸热现象:观察不同物质在吸收热量时的变化,了解吸热过程的特点。
2. 散热现象:探究不同物质在放出热量时的变化,了解散热过程的特点。
3. 应用实例:分析生活中吸热和散热现象的应用,如制冷剂、保暖材料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观察和分析吸热和散热现象,了解其特点。
2. 难点:运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吸热和散热现象。
四、教学方法:1. 实验法:通过观察和操作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吸热和散热现象。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实验观察结果,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案例分析法:引入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科学知识分析吸热和散热现象的应用。
五、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热水、冷水、不同物质(如石头、木块、金属等)。
2. 教学工具:实验器材、多媒体设备、白板等。
3. 教学资源:相关科普文章、视频等。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吸热和散热现象,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2. 新课导入:介绍吸热和散热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吸热和散热现象。
3. 实验探究: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在吸热和散热时的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4. 分享与讨论: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分析吸热和散热现象的特点。
5. 案例分析:引入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释吸热和散热现象的应用。
6.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鼓励学生继续探究吸热和散热现象。
七、教学步骤:1. 步骤一:导入实验,感受吸热和散热现象。
2. 步骤二:介绍吸热和散热的概念,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吸热和散热现象。
3. 步骤三: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物质在吸热和散热时的变化,记录实验结果。
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吸热和散热》学案——第1课时
《吸热和散热》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能够进行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2.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3.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
二、学习过程
1.研究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否一样?(沙和水实验)
2.提出假设
(1)思考,不同的物体,吸热、散热能力一样吗?比如说,沙和水,哪个吸热快?
(2)提出自己的猜测。
与小组说出自己的想法。
(3)怎样才能让别人相信你的观点。
3. 设计探究方案
(1)怎样获得热?怎样较为科学、精确地知道物体吸热后的变化?怎样比较吸热的快慢才是科学的?
(2)说说有哪些注意事项如问:沙子是湿的,行吗?为什么?
4.制定方案:怎样比较沙和水,谁散热快。
5.交流实验结果,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苏教版科学四上《吸热和散热》表格式教学设计
给学生足够的空间,让他们学会自己去设计、操作自己的实验,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教学设计尾页
板
书
设
计
吸热和散热
不同的物质吸热和散热性能不一样
同一种物质,颜色深的比颜色浅的吸热性强。
教学反思
苏教版科学四上《吸热和散热》表格式教学设计
课题
吸热和散热
课型
合作探究
几课时
2
课
时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
技能
明白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明白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
过程与
方法
进行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能够设计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阻碍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意识到周围的许多现象包蕴着科学道理;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并情愿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
5、学生到室外分组活动。
6、汇报交流:什么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
7、谈话:请同学们说说,生活中有如此的体验吗?
四、了解生活中吸热、散热现象的原理及应用。
1、谈话:生活中哪些地点用到了物体的吸热、散热性能?2、学生展开讨论、交流。
3、师生小结。
五、拓展作业
设计一个保温杯,看哪个小组设计的保温杯成效最好。
师生双边互向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
1、谈话:今天,我们来研究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否一样那个问题,好吗?
二、探究不同物体的吸热、散热性能
1、引导学生提出假设。
①不同的物体,吸热、散热能力一样吗?比如说,油和水,哪个吸热快?
②提出自己的推测。承诺学生有不同意见。
四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2.4 吸热与散热|苏教版
《吸热和散热》说课稿【说教材】单元分析本单元主要是根据《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能的表现形式”和“物体与物质”中的部分要求构建的。
本单元主要由五部分内容构成:1.形成温度的概念,学会测量水温。
2.认识热传递的方向和方式。
3.物体受热和冷却后会发生很多变化。
4. 不同的物质以及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一样的。
5.了解自然界中水体的不同存在形式,认识水的三态。
本课分析《吸热和散热》是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4课的内容。
不同的物质以及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一样的。
本节课学生讲通过实验、收集数据和话曲线图,了解油和水吸热、散热的特点,以及颜色深浅不同的纸袋吸热、散热的性能。
学生还将利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相关想象。
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有四个部分:1、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
2、研究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否相同。
3、吸热和散热想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4、设计一个保温杯,看哪个小组的保温杯效果最好。
学情分析:因为学生的探究能力是逐步提高的,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自己设计实验还是一个比较难的问题,特别是实验中所要注意到的问题学生还不是很清楚,老师必须要进行辅导,让他们逐步学会怎么来做对比实验,提高探究的能力。
教学目标:过程与技能1.进行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2.能够设计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
科学知识1.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
2.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现象蕴含着科学道理。
3.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探究不同物体、不同颜色物体的散热和吸热性能。
难点:做好水和油吸热、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说教法】1.探究发现法;2.实验探索法;3.小组讨论法;4.作品制作法;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否相同时,让学生先预测,然后组织学生通论如何做好实验,需要哪些材料,如何分工等等;实验时学生观察温度计的变化,实验后指导学生画出温度变化曲线图,并引导学生发现变化的规律。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4 吸热与散热|苏教版(1)
吸热与散热【教学目标】过程与方法1、进行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2、能够设计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
知识与技能1、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
2、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现象蕴含着科学道理。
3、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
【教学重难点】重点:探究不同物体、不同颜色物体的散热和吸热性能。
难点:做好水和油吸热、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教学准备】油、水、烧杯、酒精灯、三角架、石棉网、铁架台、相同大小的2个纸盒、温度计、彩色笔或墨汁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谈话:今天,我们来研究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否一样这个问题,好吗?二、探究油和水的吸热、散热性能1、引导学生提出假设。
①不同的物体,吸热、散热能力一样吗?比如说,油和水,哪个吸热快?②提出自己的猜测。
允许学生有不同意见。
③怎样才能让别人相信你的观点?2、引导学生设计探究方案。
①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教师了解学生的现状。
②谈话,引导学生思考:怎样获得热?怎样较为科学、精确地知道物体吸热后的变化?怎样比较吸热的快慢才是科学的?③说说有哪些注意事项。
④学生讨论制定方案:怎样比较油和水,谁散热快。
3、学生分组实验,师巡视,检查学生记录情况。
4、交流实验结果。
5、指导学生分析数据,绘制曲线图。
在进行讨论的同时,在不知不觉中,学生了解了设计对比实验的方法,这种讨论在科学课学习中应该是经常发生的,讨论的过程,又是学生思维外显的过程,教师可及时了解学生的思维动态,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6、讨论:从这一实验结果,你能得到什么结论?7、小结:在获得相同热量的情况下,油的升温速度比水快;在同时停止加热的情况下,油的降温速度比水快。
三、研究纸板和金属片的吸热、散热性能1、过程和方法同上。
2、讨论:这两个实验说明了什么?小结:不同物质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不一样的,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通常优于液体。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4吸热和散热 苏教版
吸热和散热教学目标1.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能够完成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3.有认真、细致、严格操作的工作态度及具有合作精神,并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
教学重点1.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
教学准备烧杯、塑料杯、玻璃杯、不锈钢杯、温度计、铝片、塑料片、热水教学过程1.新课导入[来源:ZXXK]上课同学们好!现在我们开始上课。
夏天的正午在太阳光下我们会感觉到很热,许多人会流汗,同学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PPT展示)[来源:学.科.网](同学们举手回答)同学们说的都有道理,夏天的正午我们感觉到我们感觉到热是因为我们从周围环境中吸热,许多人会流汗是因为流汗可以散热,使我们感到凉快。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与以上现象有关的《吸热和散热》。
讲授新课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一样吗?(PPT展示)哪位同学能说一下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回答)好啦!同学们的意见各不一样,有的同学认为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相同,有的同学认为不同。
那么现在老师来走一个小实验来验证不同物体的吸热性能是否相同,请同学认真观察。
在实验中老师需要同学配合,谁愿意帮老师完成实验呢?..........好那我们就请这位同学帮老师一起做实验。
同学们看好啦!这是一个烧杯,这是一壶热水,这是两块大小相同,形状相似材质不同的薄片,这块是铝片这块是塑料片。
现在老师将热水倒进烧杯中,好了,现在老师要把这块薄片放在烧杯口,请这位同学开始计时,现在我们猜想一下三分钟后那块薄片的温度会更高呢?(同学回答)三分钟到了,有的同学猜想铝片的温度高,有的同学猜想塑料片的温度高,也有同学认为两块薄片的温度一样高。
那么让我们一起验证一下,到底是谁猜对了呢?请计时的同学来摸一两块薄片,感受一下是哪块的温度高?......哪位同学再来验证一下?(大概请四位同学来验证,老师把同学的验证结果写在黑板上进行总结)由以上同学的验证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不同物体的吸热性能不一样。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吸热和散热_苏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吸热和散热_苏教版语文课本中的文章差不多上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许多名家名篇。
假如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杰出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
现在,许多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裂,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
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
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干洁净净。
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确实是对文章读的不熟。
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假如有目的、有打算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能够在读中自然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能够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
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制造和进展。
第二单元冷和热要练说,先练胆。
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进展的障碍。
许多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可怕: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
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
我抓住练胆那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
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
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排除幼儿恐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自由自在地和我交谈。
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适应。
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爱好,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关心和鼓舞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
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晰,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
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夸奖,并要其他幼儿仿照。
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识也在不断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四年级科学上册教案
第二单元冷和热
4.吸热和散热
科学探究:
1.知道在科学探究中问题的解决或结论的得出,要以收集到的事实证据为基础,证据的收集可以有观察、实验等多种方法。
2.知道在科学探究中,要运用理性思维对收集到的证据进行比较、分类、归纳、概括等整理加工,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种种解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学习和解决问题中注重证据。
教学目标:
过程与技能
1.进行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性能的对比实验。
2.能够设计物体颜色对吸热和散热性能影响的实验。
科学知识
1.知道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2.知道深色的物体比浅色的物体吸热、散热快。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结论需要数据来验证。
2.意识到身边的许多现象蕴含着科学道理。
3.培养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并愿意与他人合作完成实验。
学习成果:
预计学生能够
描述不同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是不同的。
描述同种物体中深色比浅色吸热、散热快。
设计不同物体和相同物体颜色吸热、散热的对比实验。
通过实验的观察、数据记录形成解释和结论。
教学材料:
同样大小、质地的杯子、沙、水、温度计、酒精灯、三角架、温度计
教学步骤:
集中话题导入新课
1.每年冬天来临的时候,许多人都喜欢在手上那一个热水袋,同学们知道为什么吗?
2.你们还能发现生活中还有类似的事例吗?
探索和调查 1.不同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相同吗?
2.组织学生讨论:
(1)那些物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你在生活中的那些地方看到过?
(2)那些物体吸热慢、散热也慢?
(3)那些物体吸热快、散热慢?
(4)那些物体吸热慢、散热快?
3.那么现在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水和沙这两种物体,能猜猜看他们的吸热和散热的情况吗?
实验前
1.现在请同学们作好作实验的准备,在实验之前你们认为做这个实验应该注意什么啊?
2.学生分小组讨论。
需要控制什么条件,要什么材料,怎样做实验。
实验(1)指导实验
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安排。
各自进行实验。
实验结束进行对比。
实验(2)演示实验
实验建议:两个烧瓶放入相同的有色液体(红墨水),在它们的外面分别罩上(涂上)不同颜色(黑白两种颜色)的袋子,过十分钟之后观察,得出结论。
学生观察、汇报。
(既要注重结果,还要仔细观察升温的进程)研究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是否相同
让学生进行预测并学会控制实验条件。
探究不同颜色的物体吸热和散热的性能。
回顾和解释
1.通过两个实验,你对不同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和相同物质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和散热性能有了哪些认识呢?
2.吸热和散热在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呢?
3.设计一个保温杯。
了解生活中常见吸热、散热现象的原理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