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

合集下载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三附答案

2019年全国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三附答案

201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三本试卷共10页,22题。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若想要叙述整个世界的历史,不偏不倚地讲述整个人类的故事,便不能仅仅依靠文字。

因为世界上只有部分地区拥有文字,大多数地区在历史上的大部分时期都没有发展出文字。

书写是人类在发展后期才取得的成就,直至近代,即使一些文化程度较高的社会,在记录自己的忧虑与渴望时,使用的载体依然不仅有文字,也包括物品。

②一部理想的历史记录应该把文字和物品结合起来,但在很多情况下这是无法完成的。

最能清楚地表现文字历史与非文字历史不对称的例子也许是库克船长的探险队与澳大利亚土著在植物学湾的第一次相遇。

在英国方面,我们对这一特殊的日子有科学记载及船长日志为证,而在澳大利亚方面,他们仅有一面木制盾牌。

如果我们想要重构那一天的真实情境,就需要像对待那些文字记录一样,深入而严谨地对这面盾牌进行研究和解读。

③除了双向误解之外,还有由胜利带来的有意或无意的扭曲。

历史通常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尤其在只有胜利者知道如何书写的时候。

至于失败者,那些被征服或毁灭的社会,通常只能通过物品来讲述事件。

当我们研究有文字的社会与无文字的社会之间的接触时,需要参考的则不仅是文字,也应包括物品。

④这些全部知易行难。

通过文献解读历史是人们熟知的程式,数百年来我们已经学会该如何判断文字材料的坦白、失真与诡计。

而对于物品来说,当然也有考古学、科学和人类学的专业知识结构来帮助我们提出关键性的问题,但我们还必须加上一定程度的想象,才能构建出这些物品的前世今生。

湖南省永州市2019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有答案)

湖南省永州市2019届高三三模语文试卷(有答案)

湖南省永州市2019届高三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法结合、出礼入刑构成中华法系的基本精神和中华法文化的最主要特征,其形成是以古代法律的儒家化运动为背景,通过引礼入法的方式实现。

礼,源自古代祭祀活动。

祭拜天神和先祖的仪式是远古时代最重大的社会活动之一,要求遵循严格庄重的程序和范式。

由此,礼逐渐发展演化成保证祭祀仪式按程序和规矩顺利进行的基本规则。

其内在精神首先是对秩序的要求,以及对身份、地位和与之相应的权利义务的划分。

古圣先哲们将对天地神明的祭祀礼仪规矩引申投射到世俗社会,以期建立一种稳定平和的社会政治与人文秩序,体现出人类有序生活并管理社会的共同愿望。

随着国家的出现以及政治统治经验的积累,礼开始演化为一种开放性的社会规范,成为全社会最普遍适用的权威性规范和调整各类重大人文关系的最高准则,从而具有了法的意义和功能。

春秋以降,“礼崩乐坏”,传统贵族政治及法律秩序被打乱,客观上要求新的治理方案填补空白,所谓的礼治与法治之争应运而生。

儒家鼻祖孔子以“克己复礼”为职志,希望回归“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理想时代,但他更关注且厌恶的是现实社会的乱象,期待构建稳定而统一的政治以及法律秩序体系。

而以商鞅、韩非为代表的法家,认为道德教化无法改变人趋利避害的本性,故治国之道在于严刑峻法,刑赏结合。

这与儒家的礼治主义形成鲜明对照,故有所谓的礼法之争。

其实,礼、法之异,不过是社会治理方案和策略不同而已,礼重教化,法重制裁,两者大可相互调和补救。

战国晚期的荀子开儒、法合流之端,完成了礼、法合一的理论构建。

荀子常常礼、法并举,既将礼视为“治之始”,又说法是“治之端”,甚至干脆“礼法”连称。

“治之经,礼与刑。

”(《荀子•成相》)先德礼,后刑罚,隆礼重法,这些观点的提出,意味着礼、法之争在理论上已被荀子所消解。

湖南省2019届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湖南省2019届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2019届湘赣·十四校高三联考第二次考试语文由长郡中学;衡阳八中;永州市四中;岳阳县一中;湘潭县一中;湘西州民中;九江市一中;石门一中;澧县一中,益阳市一中;桃源县一中;株洲市二中;麓山国际;江西南昌二中联合命题总分:150分时量:150分钟考试时间:2019年4月6日 9:00~11:30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文学应该是生活的“随从”而不是“主人”。

无数事实证明,文学越是主动贴近生活,生活就越是青睐文学。

反之,文学越是自我封闭、高高在上,生活也就越是要抽身离去。

这就是“文学边缘化”的内在根源。

我们不要假定存在一个“文学中心化”的时代,也不要把“边缘化”的责任推给文学之外,而应该更多地从文学自身查找原因。

从这个角度看,不是文学自身的所谓艺术性出了问题,也不是现实生活失去了艺术性呈现的价值,而是文学形式与当下精神生活出现了脱轨。

这种脱轨,首先表现在我们对西方的现代文学表现手法过于依赖。

如何摆脱它,是值得探讨的。

对于西方的现代文学手法和观念,我们经历了抵制、怀疑、接受、模仿等阶段,现在应该进入反思阶段。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大量西方思想文化与艺术作品的涌入,新的文化启蒙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文学界对于机械现实主义展开了反思,现代主义文学成为了启蒙一代新的写作资源。

形成于80年代的现代主义文学观,逐渐成为当代精英文学最重要的文学观念,绝大多数作家都成了这种观念的拥趸。

如今,随着“50后”与“60后”作家文学地位的确立,他们信奉的现代主义文学观也被上了神殿。

“50后”的作家,拥有充分的前现代乡土经验与纵深的历史感,当西方的创作方法涌入的时候,他们可以中西合璧,融通两种经验为一体,并保持中国经验的独特性。

而“70后”及更年轻的作家,普遍感受到的都是全球化潮流之下的现代经验,一种很大程度上与西方同质的生活。

在这样的经验背景之下,继续沿用前代作家的资源,因袭现代主义文学观念,忽视对于突变的日常经验的观察,就极容易失去文学表达的本位,失去与时代生活共鸣的能力。

湖南省衡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三模)语文试卷

湖南省衡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三模)语文试卷

2019届高中毕业班联考(三)语文注意事项1.答題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題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题卷共4道大题,22道小题,共8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崇德观念发端较早,可追溯至史前神话时期。

不过,较为自觉的道德意识与思想则是在西周以后产生的。

在《周书》《诗经》等相关典籍中,“德”字频频显见。

探究分析可知,重德思想在周代的政治、伦理、宗教等各个领域中均有体现,成为统治阶层高度认可的政治管理理念。

春秋战国以来,经过孔孟及其后学的进一步阐释与发扬,“德”之思想深入人心,成为有道君子的人格特质,“崇徳立本”已然成为中华文化的典型特征。

从两汉至近代,崇徳、重德思想更是成为经济、人才、教育等诸多领城的重要价值理念。

历史事实证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崇德智慧是经久不衰、熠熠生辉的。

在中华传文化的发展历程之中,先哲对“德”观念的自觉採讨是在天道与人道的互动中展开的。

古圣先贤对于“德”观念的认识与深讨经过了由“行”到“性”、由“外”至“内”的发展。

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人道、人德处于不断的升格过程中,与之相伴而来的,是人之主体性、能动性、实践理性的不断觉醒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先哲认为人之“仁与义”之德足能与天道之“阴与阳”、地道之“柔与刚”并列而论,但人之所为在于仿照天之“健”而“自不息”、效法地之“坤”而“厚德载物”,在于“与天地合其德”。

在中国先贤看来,上天有好生之德。

因此,人与天地“合德”的根本目的在于“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即通过尽己之性、成己之德而助天道之生生不息、大化流行,并不是无限扩张人欲而征服自然。

湖南省永州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湖南省永州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永州市2019年高考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去补充”“这是自然向人文生成并不断发展的必由之路”错;B“因其体系化”错,强为传统观”错,应为“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发经费年度增长率逐年提高”错)尤其突出了在教育和科技发展方面令人瞩目的成就”错)【参考答案】①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创新发展提供了大环境;②大力发展教育,培养了一大批人才,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基础;③党中央确立以创新为首的发展理念,积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④国家实施重大人才工程,吸引了一大批留学人才归国,为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

(每点2分,答对3点得满分)不正确。

“郝妈妈非常失望”错。

着力塑造普通国人群像。

作者描写的主体不在于哪一个个体,而是选取了青年学生王文人、胡同里的郝妈妈、拉车的王二、“两小伙子”“看肉铺的人”等不同年龄、身份、地位的众多形象,以点带面,颂扬了普通国人的民族国家意识;②综合运用多种描写方法。

作者综合运用动作、神态、肖像等多种人物描写方法,突出表现人物的外在言行和内在精神状态境烘托人物品格。

作者使众多人物置身于抗战的伟大事业之中,让众多普通的人物经与精神的双重考验,并以此突出人物的精神品格。

体。

⑤第五回为全书总纲,交代故事结局、人物命运,小说情节在此基础上展开。

《大卫·科波菲尔》——①以大卫的成长史为主线勾连故事情节;②曲折生动的结构,跌宕起伏的情节,抒情的叙事风格;③由悲到喜的童话结构,谋篇布局的戏剧化特点。

《巴黎圣母院》——①小说有两条情节线索,一条是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的悲惨命运,一条是男主角卡西莫多的觉醒与反抗,两条线索都围绕爱斯梅拉达的命运展开;②运用美丑对照原则组成惊心动魄的情节;③浪漫主义情节充满巧合、夸张,曲折离奇甚至荒诞;④在特定的环境展开故事情节和人物矛盾。

(以上答案示例供阅卷参考,学生只要能紧扣小说谋篇布局艺术回答且答案符合所选作品的谋篇布局特点就可给分,1点1分,3点3分)10.C(御史大夫撒迪传旨俾入正班,朵尔直班执不可。

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语文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语文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考试范围:高考范围。

2、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3、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不得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等。

6、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答题卡、草稿纸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观察中国经济的一扇新窗日前,国家统计局对外发布,2015年-2017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分别为123.5、156.7、210.1,分别比上年增长23.5%、26.9%和34.1%。

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逐年攀升,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正加速发展壮大。

新动能是什么?普通人也并不陌生。

它是奔驰于街巷的新能源汽车,劲舞于戈壁的风力叶片;是手机轻点就及时递达的高铁外卖,电商超市里现买现做的海鲜大餐;是远在千里的智慧工厂,也是近在身边的共享经济;它是“云”端的服务、“网”上的便捷,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迸发的汩汩智慧,更是观察当代中国经济的一扇新窗。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告别短缺是中国经济的主旋律,工业产量是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

以钢产量为例,1989年,6000万吨钢产量令多少中国人夜不能寐;1996年,“亿吨钢铁壮国威”更成为媒体热词。

然而,2015年,当我们拥有12亿吨钢铁产能的时候,却陷入了“钢铁沦为‘白菜价’”的窘境,钢铁去产能还成了“国家任务”。

湖南省衡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三模)语文试题

湖南省衡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三模)语文试题

湖南省衡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三模)语文试题一、名句默写 本大题共2道小题。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荀子・劝学》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这与韩愈《师说》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观点是相同的。

(2)杜鹃、是我国古诗词中最常见的意象,因其啼声甚哀,往往传达一种凄凉之意或思念之情。

如《锦瑟》中的“___________”一句委婉表达了作者的哀思;《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的“_____________”一句就表达了思念之情。

(3)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____________”一句,写的是周瑜的儒将装束。

“_________”一句,表明了周瑜的赫赫战功。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阐释了国家灭亡的原因。

(2)庄子《逍遥游》中写去近郊的人,可以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回来时“_____________”;而到千里外的人,则需要“_____________”。

(3)白居易《琵琶行》中交代送别的时间、地点、季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 一、现代文文本阅读 本大题共5道小题。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灯 王鲁彦我愤怒地躺在母亲的怀中。

母亲紧紧地搂着我,呜咽地哭泣着,她的泪纷纷地落在我的颈上。

我只是愤怒地躺着。

答案第2页,总41页“你不生我不好吗,母亲?”我怨念地问。

母亲没有回答,母亲的脸色极其苍白。

我愤怒地伸出右手,竭力地撕我胸上的衣服。

“为了母亲,孩子…”母亲按住我的手,呜咽地说。

“咳咳…”我哭了。

风凄凄地摇荡着窗外的枇杷树,雨萧萧地滴在我心上。

母亲的脸色是那样的苍白。

我悲苦地挽住了她的颈,她的颈如柴一般的消瘦。

“让我死了罢。

母亲…”我哭着说,紧紧地挽着她的颈。

“不能,不能,越子,我的孩子……”她的泪纷纷地落在我的脸上。

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高三统一模拟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高三统一模拟考语文试题 含答案

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高三统一模拟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共8页。

全卷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观察中国经济的一扇新窗日前,国家统计局对外发布,2015年-2017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分别为123.5、156.7、210.1,分别比上年增长23.5%、26.9%和34.1%。

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逐年攀升,意味着中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正加速发展壮大。

新动能是什么?普通人也并不陌生。

它是奔驰于街巷的新能源汽车,劲舞于戈壁的风力叶片;是手机轻点就及时递达的高铁外卖,电商超市里现买现做的海鲜大餐;是远在千里的智慧工厂,也是近在身边的共享经济;它是“云”端的服务、“网”上的便捷,是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迸发的汩汩智慧,更是观察当代中国经济的一扇新窗。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告别短缺是中国经济的主旋律,工业产量是观察中国经济的重要窗口。

以钢产量为例,1989年,6000万吨钢产量令多少中国人夜不能寐;1996年,“亿吨钢铁壮国威”更成为媒体热词。

然而,2015年,当我们拥有12亿吨钢铁产能的时候,却陷入了“钢铁沦为‘白菜价’”的窘境,钢铁去产能还成了“国家任务”。

那么这一年,中国经济撞上“冰山”了吗?这一年,中国经济不仅一如既往稳中向好,对外货物贸易总额还稳居世界首位,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跑赢人均CDP增速!可见,告别短缺之后,再以传统工业品产量去衡量中国经济的冷热,是不合时宜的。

湖南省湘潭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湖南省湘潭市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湘潭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试卷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中国文论研究在“回头看”过程中温故知新,不断更新文艺研究眼光,新眼光又使得中国文学与艺术自身的新事实被看见。

其中最显著的是文学边界的扩大、文学功能的再发现。

譬如,一些学者通过多年个案与专题研究,发现中国文学的“文体”极为丰富多样,“文体”正是中国古典文学区别于西方文学的重大民族特色。

古往今来,中国文艺家以丰富的文体实践不断丰富经验与美感的表达,中国文学的“天光云影”原来大都可以从文体角度悟得其中三昧。

这就大大改写了五四时期西方文学观念主导的以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四分法所限定的文学认知图式,从而大大扩展了文学边界,使得完全不同于五四书写的中国文学史成为可能。

另外,不同于西方文学对虚构性的强调,在中国文学中,非虚构文学占据尤为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无论是诗人生平与作品关系研究,还是诗与历史事件、诗与日常经验研究的大量新事实,都已充分证明这一点。

长期以来,正是在这一诗歌文学传统基础上,建立了特有的中国文学理论与观念。

“诗言志”“兴观群怨”“赋比兴”“修辞立其诚”“诗史”“经典”等,都是非虚构的文学理论与观念。

在以诗文为主流的中国古代文学中,文学写作乃是写亲身闻见、亲身经历的现实世界情景及由此而来的真情实感,不同于现代以来以“积极虚构”为主流的文学观念。

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docx

湖南省长沙市2019 届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语文试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在当代的环保运动中,一些激进环保主义者抛出肯定美学,即主张所有自然物都具有审美价值,自然物都是美的,否定自然界丑的存在。

毫无疑问,激进环保主义者要在美学与伦理之间架构桥梁,通过把所有自然物纳入美的范畴,从而实现保护的伦理诉求。

以艺术为中心的美学传统往往把对自然的欣赏集中在那些外形能吸引人类眼球的景色上,而忽视了其他景观——这种精英式的审美姿态极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它似乎暗示了某些平凡或丑陋的景观可以被人类任意摒弃甚至破坏。

肯定美学要救赎那些经美丑衡量被排斥和边缘化的自然景物。

激进环保主义者主张,自然要按如其所是的样子来欣赏。

第一,拒绝自然的“艺术化”。

观看雨后潺潺溪水中沐浴着阳光的石头是一种恰如其分的欣赏,而将这石头迁移至客厅的壁炉,则将自然物当成了艺术品。

第二,不要判断。

非判断的欣赏才是肯定美学,因为排斥了任何评价的尺度。

第三,不要比较。

肯定美学不仅认为自然物具有肯定的美学性质,且反对在自然物之间进行比较评价,所有自然物都一样美。

肯定美学本质上是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驳。

人类中心主义主张,人是大自然中唯一具有内在价值的存在物,人只对人类自身负有直接的道德义务。

在以人为中心的美学传统中,审美价值完全依赖人的赋予。

人类中心主义仅关注人而无视其他物种的存在,在此观念支配下的美学无疑也抹杀了自然美之客观特性。

肯定美学通过解构审美关系中人的中心作用而完成了对人类中心主义的质疑与颠覆。

重新审视并消解审美中人的“中心”性是合理的,但肯定美学偏激追求“自然自律”即“去人化”也表现了其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简单化与片面性。

从理论层面来看,肯定美学在消解人“中心”的过程中不自觉地滑入另一极端——“自然中心主义”。

但不可否认的是,人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以自我为尺度进行活动是一种必然。

审美也是如此,它是人类特有的社会现象,离开人不可能谈论审美欣赏。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湖南省衡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精品解析:【市级联考】湖南省衡阳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联考(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9届高中毕业班联考(三)语文注意事项1.答題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答題卡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和科目。

2.考生作答时,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作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考生在答题卡上按答题卡中注意事项的要求答题。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本试题卷共4道大题,22道小题,共8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中华传统文化之中,崇德观念发端较早,可追溯至史前神话时期。

不过,较为自觉的道德意识与思想则是在西周以后产生的。

在《周书》《诗经》等相关典籍中,“德”字频频显见。

探究分析可知,重德思想在周代的政治、伦理、宗教等各个领域中均有体现,成为统治阶层高度认可的政治管理理念。

春秋战国以来,经过孔孟及其后学的进一步阐释与发扬,“德”之思想深入人心,成为有道君子的人格特质,“崇徳立本”已然成为中华文化的典型特征。

从两汉至近代,崇徳、重德思想更是成为经济、人才、教育等诸多领城的重要价值理念。

历史事实证明,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崇德智慧是经久不衰、熠熠生辉的。

在中华传文化的发展历程之中,先哲对“德”观念的自觉採讨是在天道与人道的互动中展开的。

古圣先贤对于“德”观念的认识与深讨经过了由“行”到“性”、由“外”至“内”的发展。

在这样的发展过程中,人道、人德处于不断的升格过程中,与之相伴而来的,是人之主体性、能动性、实践理性的不断觉醒与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先哲认为人之“仁与义”之德足能与天道之“阴与阳”、地道之“柔与刚”并列而论,但人之所为在于仿照天之“健”而“自不息”、效法地之“坤”而“厚德载物”,在于“与天地合其德”。

在中国先贤看来,上天有好生之德。

因此,人与天地“合德”的根本目的在于“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参”",即通过尽己之性、成己之德而助天道之生生不息、大化流行,并不是无限扩张人欲而征服自然。

湖南省湘潭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湖南省湘潭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湘潭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近年来,中国文论研究在“回头看”过程中温故知新,不断更新文艺研究眼光,新眼光又使得中国文学与艺术自身的新事实被看见。

其中最显著的是文学边界的扩大、文学功能的再发现。

譬如,一些学者通过多年个案与专题研究,发现中国文学的“文体”极为丰富多样,“文体”正是中国古典文学区别于西方文学的重大民族特色。

古往今来,中国文艺家以丰富的文体实践不断丰富经验与美感的表达,中国文学的“天光云影”原来大都可以从文体角度悟得其中三昧。

这就大大改写了五四时期西方文学观念主导的以诗歌、小说、戏剧、散文四分法所限定的文学认知图式,从而大大扩展了文学边界,使得完全不同于五四书写的中国文学史成为可能。

另外,不同于西方文学对虚构性的强调,在中国文学中,非虚构文学占据尤为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无论是诗人生平与作品关系研究,还是诗与历史事件、诗与日常经验研究的大量新事实,都已充分证明这一点。

长期以来,正是在这一诗歌文学传统基础上,建立了特有的中国文学理论与观念。

“诗言志”“兴观群怨”“赋比兴”“修辞立其诚”“诗史”“经典”等,都是非虚构的文学理论与观念。

在以诗文为主流的中国古代文学中,文学写作乃是写亲身闻见、亲身经历的现实世界情景及由此而来的真情实感,不同于现代以来以“积极虚构”为主流的文学观念。

非虚构与虚构同时存在,延伸文学边界,扩展文学功能,使得文学不仅是少数人秀异的语文游戏与奇妙幻想,而且跟普通人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谓一草一木总关情。

中国文论是否具有强大解释力和生命力,还要看它能否有效阐释当今文艺实践。

看历史要看大势,从大的方面来说,当今时代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中国文论的文化自觉和整个国家的文化战略是相通的,“国身通一”的士人理念、“家国兴衰”的志士情怀,正是千年中国文论主流,即严羽所谓盛唐诗为“第一义”以及王国维所谓“屈子文学之精神”。

2019届湖南省长郡中学高考模拟押题试卷(三)语文含答案

2019届湖南省长郡中学高考模拟押题试卷(三)语文含答案

绝密★启封前2019届湖南省长郡中学高考模拟押题试卷(三)语文全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作答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题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卡第I卷(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出正确的选项并将该选项在答题卡上涂黑。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童蒙教育与前朝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突破了门阀士族严格的等级制度,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

其原因主要在于:宋代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强化,促进了庶族地主阶级与小农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为宋代童蒙教育的大众化趋势的形成,奠定了广泛的社会阶级基础;宋代最高统治者提倡的‚兴文教,用文人,改革科举制度,为宋代童蒙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形成,开辟了现实途径。

宋代童蒙教育对象,除了赵宋宗室子孙和一般官僚地主家庭的子弟以外,相当一部分是出身于平民的农家子弟。

此外,历来位居四民之末的商人也非常重视对其子弟的教育。

农工商各教子读书成为宋代社会的一道独特风景。

宋代社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童蒙教育目的多元化趋向的形成。

宋代童蒙教育除了以理学为核心的道德教化目的进一步彰显,以及为科举之预备目的进一步强化以外,童蒙教育为生计和职业准备的目的初步显现。

由于科举考试竞争十分激烈,能及第者毕竟是少数,当人数众多的农工商子弟的科举之梦在屡试屡败中破灭时,其读书目的往往也随之发生变化。

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题

湖南省长沙市2019届高三第三次模拟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0页。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唐时期,思想文化的发展处于一个关键点,在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互相激荡中,中国文化应该沿着怎样的道路发展,韩愈给出了自己的方案。

韩愈对一些古代著作如《论语》《鹖冠子》等,都下过校勘、注释、疏解的深细功夫。

对诸子百家的学说,他也有一个比较、辨析、批判、吸收的过程,《读荀》《读鹖冠子》《读仪礼》《读墨子》等一系列读书札记都以深入的比较研究为基础,提出了许多独特的学术见解。

如《读荀》中提出的“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杨,大醇而小疵”;《读墨子》中认为“孔子必用墨子,墨子必用孔子,不相用不足为孔墨”等,皆以壁立千仞的勇毅提出新见,成为建立其道统思想体系的基础。

唐代的官学虽仍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就民间和知识界的信仰与风尚而言,佛教实有风靡之势,思想文化方面的情形有类于战国时期的“杨朱、墨翟之言盈天下”。

韩愈在《与孟尚书书》中说:“汉室以来,群儒区区修补,百孔千疮,随乱随失,其危如一发引千钧,绵绵延延,浸以微灭。

于是时也,而唱释老于其间,鼓天下之众而从之。

呜呼,其亦不仁甚矣!”在这种沧海横流的大势下,韩愈“障百川使东之,挽狂澜于既倒”,以勇毅之力排击异端,护持道统,在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

理论上,他著《原道》,从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批判佛老二教的蠹国害民,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论证儒家形成、发展的必然性和历史贡献;在实践上,他逆批龙鳞,谏迎佛骨,反对官方对佛教的宣扬。

学术史上关于韩愈与佛教关系的讨论出现过多次,谈论的问题颇为丰富复杂。

陈善认为,韩愈赠浮屠诸诗文中,不仅没有丧失辟佛的儒者立场,而且有着引导佛子改弦更张、归顺儒道的良苦用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省2019年高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三)(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信息化时代,体能与机械能不再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智能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权威性标准,而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则进一步将这种决定性与权威性推向顶峰。

信息是什么?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

从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但是它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揭示。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

客观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人的意识,并在人的大脑中进行加工和处理,被翻译成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

人类语言成为这种被意识到的信息存在的唯一載体。

因此,信息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人是信息的主宰者,信息为人所控制,为人服务。

然而,这种关系在信息化社会遭遇了或正在遭遇颠覆性的挑战。

从人的发展的角度来说,人们,包括大多数学者普遍认为信息化为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莫定了基础。

有了这样的共识,人们放松而理所当然地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给我们的奇妙、自由、淋漓的快感。

而恰恰是这种人对信息渐形成并且巩固的心理依,将信息与人的本质关系置于了深刻的矛盾之中。

如前所述,现实中的信息必须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

信息化时代生了一种特殊的语言,这种语言就是用以再现被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获取、被保存、被利用以及被再造的计算机语言。

计算机语言虽然也是人类创造,并且也逐渐被广泛使用,但是其背后支撑它的强大的计算机技术却掌在少部分专业人士手中,公众被远远地甩到了高科技发展的边缘,他们只能按照少数人事先设定的程序和规则在仅有的范围内去选择,成为数字化产品的被动接受者。

数字化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越多地深入到我们的生活,我们就越严地被少数人的思维所控制,且这种控制最终会表现为信息对人的控制。

现代信息及其技术形态能够广泛参人的知觉活动、概念活甚至情感性活动,形成对人的智能的精确模拟,这使它以摆脱对人的依赖性,成为与人对立的异己力量。

这种科学技术与人的矛盾关系,是否意味着,随看信息化社会的发展,人及其社会的深刻信息化与人工智能超越人的对信息处处理的强大功能,将把人类推向被奴役者的终极命运?面对网络普及和信息泛滥,我们要从华丽的科技陷阱和繁杂的信息现象当中超拔出来,确立起人与科技和信息之间主体与对象、控制与被控制的合理关系。

(节选自张志宏《信息化时代人的精神困境与文化救赎》,有删改)1.下列对“信息”相相关内容的理解,与本文不相符的一项是A.信息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现实中的信息以人类语言作为自己的唯一载体。

B.信息是由主体主观认知反映、揭示出的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

C.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是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沟通,人的主宰地位始终不会动摇。

D.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意识,并被大脑加工处理为可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

2.下列表述,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A.信息化实现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共识,所以人们开始沉醉于数字化信息带来的快感。

B.计算机语言是一种特殊语言,用以再现由人脑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并使之能够被认识,被理解,被保存,被利用,被再造C.在信息化时代的今天,公众已经完全被掌握计算机技术和计算机语言的少数专业人士奴役。

D.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纵深发展,科学技术与人类最终会形成不可调和的二元对立格局。

3.下面所列当今现象,不能体现倒数第二段所说“科学技术与入的矛盾关系”的一项是A.习惯使用电脑打字的人常常感慨,有些字不会写了,有些字写不好了。

B.家务机器人、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进入生活,使很多人逐渐由“不用干”变成了“不会干”。

C.智能手机功能越来越多,越来强入哈给人们方便的同时,也使一些人患上严重的手机依赖症。

D.“阿尔法狗”程序战胜顶围棋大师后,职业棋手们纷纷采用智能软件辅助训练,提高水平。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村庄是一蓬草陈应松①对天发誓,我从来没有见过村庄的春天,就犹如没有见过草们发青和抽芽的时候一样。

村庄里的桃红柳绿,不是村庄这蓬草的春天。

这些村庄,一律地老。

砖,瓦,池塘,石磙,树,炊烟,河流,鼾声和月光,都苍老,像是存在了一千年。

为什么村庄总是一个个老人,难道她没有过青春?不可以是一个小媳妇,一个小姑娘?或者,哪怕是一个莽里莽撞的二货愣仔。

没有,村庄也许一开始就是老的。

因为它叫村庄,所以它才衰老。

它的老年斑和凹陷的面颊、青筋暴露的手就是农谚、习俗和耕种的经验。

它必须是一个老人。

轻狂无知、豆蔻年华、搔首弄姿不配成为村庄。

②面对一个衰老的长者,不说话,只是拉着它的手,用体温交流。

因为它从心底里不再愿意说话。

或者它根本就不会说话。

沉默是村庄的品德。

村庄没有嘴,它嘴巴漏风,牙齿脱落,喉咙嘶哑,它喝过传说中的时间的哑水,它是个哑巴。

从土里伸出头来,堕入无边无际的沉默。

只有风声模仿着它,穿过无数的小路和巷口、竹篱与窗棂。

当雷暴出现的时候,它就趴在泥泞里,披头散发,簌簌发抖。

在冬天,它更是衣衫褴褛,一任世界欺凌,袒露在天空之下,任风雨雷电疯狂得意地挞笞,一声不吭。

它为什么会是这样?就因为苍老,羸弱,傍土而居,不会表达,沉湎于太久的往事?它的怀里,死去了太多的人,睁开眼睛到处散布着高高矮矮新新旧旧的坟。

它已经麻木了。

再说,它经得起它们的抽打与蹂躏。

草虽老,却不会死去。

③村庄全是些晒太阳的老人,和磨得越来越旧的农具与房屋。

一个村庄又一个村庄从我眼前飘过的时候,我看见它们的哀伤,在深深的无言中大美着。

说吧,村庄,说吧,野草,为什么你一言不发?你灯火低矮,屋顶黯淡。

在朝暾中苏醒,在星空下沉睡。

④每一次往村庄走去的路上,都是百感交集,恨爱交织,拼命从心底里挖出对它依恋的理由。

我逮到过一只漂亮的鸟,就逮到了想你的线头;我曾被人塞过一块糖,我就找到了甜蜜的理由……这种幸福就像我人生经历中遭遇厄运后太多的支援,像我奋斗中的感恩,所以,我找到了写下村庄的理由。

歌颂野草就像歌颂我的命运。

走近一点,亲爱的村庄,我如果哭过,我也不会妥协。

我是一个草芥般的旅人,一个村庄的衍生物,一颗草籽的后代,有着强大美好的生存力量和趣味,我生命的葳蕤不取决于他人和泥土,取决于我的基因。

给我一个墙缝,我也有春天。

尽管,亲爱的村庄,你老了,你的门楣,不再用柔软厚实的手摩挲以往主人进进出出的头顶,你的台阶长出了蓟草和青苔,你的墙土扑扑地往下掉落,獾和鼠成为主人。

车辙恶狠狠地砸在道上,破缸、坛坛罐罐随便扔弃,装满了水,养着些蛤蟆和孑孓,一些不该留下的缝隙里会有蛇和蜥蜴。

上苍选择永恒,却疏漏了你,你将慢慢随风飘去,化为尘土齑粉。

但是,那些与我们生命中的欲望和禁忌紧紧贴在一起的东西,给我们的行为划界的东西,是不会老去和消逝的。

⑤不要伤心,村庄。

我听出来了,你的内心像冬天里莫名从原野上划过的哀鸣,仔细倾听,是风?是树?是水?都不是,是村庄,蜷缩在大地深处的村庄。

⑥村里的墙又在风雪中訇然倒了一片,就像叶子又落了一层。

一些上锁人家的窗户破了,就像草叶被虫子啃了。

我会在村子里不停地徜徉,让你记住我的身影,哪一天,不要不理会我终将被你拽回的亡灵。

当我的心因莫名地颤抖而摇晃的时候,村庄它更像是一蓬草,在目送我远走的天的尽头,摇曳着,沉入夕阳。

4.下列关于文章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运用极富个性的语言,营造了一个真实、感伤而又充满质感的乡村世界,表达了对村庄的独特理解和怒其不争的饱满情感。

B.标题“村庄是一蓬草”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既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村庄的特点,又暗蕴深沉情感,起到了贯穿全文的作用。

C.第④段画线句表明村庄是与欲望、禁忌紧紧贴合的东西,具有“划界行为”的重要意义,作者由此生发出村庄永不会消逝的感慨。

D.作者在文章最后两段描绘了一幅乡村颓败的图景,对处在剧烈变动之中的村庄面临着的沦陷与消亡命运,感到无比惋惜而无奈。

5.请简要分析作者笔下的村庄具有的特点。

(5分)6.文章中情感的缓与急,是巧借人称转换完成的,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

(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7~9题。

材料一:近日,上海地铁上有一年轻男子以上班太累为由,拒绝给抱小孩的妇女让座,还抢夺乘客拍摄的手机。

随后,该男子回应称,原本是想让座的,但乘客再三指责让他很气愤,因此赌气不让。

争座事件频发,除了城市公共交通资源缺乏,也与一些市民让座的公德意识缺失有关。

然而,公交车和地铁均是公共场所,车上的座位当属公共资源,每个人都享有平等的权利,在照顾老弱病残孕等人群的基础上,一般讲究的是先来后到,顺位而坐,这是需要大家共同遵守的基本规则。

必须给特殊人群让座,并非是法律规定,而仅是社会公德的一种价值取向。

现实情况却是,年轻者给年老者让座,变成应尽的职责和义务;而年老者给年轻者让座,被公认为违反了常规和伦理,这显然是一种道德的“错位”。

从某种程度上讲,发生在公交车和地铁上的“让座风波”,实际上是整个社会人文关怀的呼唤与诉求。

因此,与其道德绑架“让座”,不如增加公交车、地铁上的老幼病残孕专座。

(摘编自《让座不如增加专座》,2017年7月6日《北京晨报》)材料二:越是这种人人自觉、从善如流的时候,也越要防止出现那种过犹不及的“指教心态”—-有些人好为人师、越俎代疱地“做人情”。

有道是“让座是情分”,上海地铁中的“让座指导”之所以乏人认同、少有点赞,是因为时下确存这么一种文明的“陋习”:一些人所谓的讲道德,不是为了约束自己,而常常是用作审判他人。

这里,还应该批评一下那个拍照的乘客,且不议随意偷拍传播是否有侵权之嫌,而动辄以曝光威胁他人让座,显然已跟文明修为背道而驰。

真正的文明引导者,一事当前,只会先想到“我能怎么做”,而不是手电筒照别人,习惯性地去指教“你该如何来”。

(摘编自《多做让座主角少当“让座指导”》,2017年7月6日光明网)材料三:在如何对待公交“让座”这类道德行为时,我们常常没有厘清、乃至有意无意问混淆了“道德高线”与“法律底线”之间的区别和界限,误将“道德高线”认作“法律底线”。

很明显,“让座”只是一种“道德高线”而非“法律底线”层面和意义上的行为。

只可以在道德上倡导,而不可以在法律上强制,即使“拒不让座”,也并不违反法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