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两则
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
七年级世说新语两则知识点《咏雪》和《陈太丘与友期》是七年级语文教材中选自《世说新语》的两则小故事,蕴含着丰富的文学知识和人生哲理。
下面咱们一起来详细了解一下这两则故事的知识点。
一、文学常识《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彭城(今江苏徐州)人。
宋宗室,袭封临川王,曾任南兖(yǎn)州刺史。
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志人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指魏晋六朝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的传闻轶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
二、字词积累1、字音谢太傅(fù)雪骤(zhòu)差可拟(nǐ)无奕(yì)女尊君在不(fǒu)2、重点实词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义: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欣然:高兴的样子。
何所似:像什么。
差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未若:不如,不及。
期行:相约同行。
期,约定。
日中:正午时分。
舍去:丢下(他)而离开。
舍,舍弃。
去,离开。
乃:才。
尊君: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不:同“否”。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
相,表示动作偏指一方。
委,舍弃。
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引:拉,牵拉。
顾:回头看。
3、古今异义与儿女讲论文义(古义: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今义:指儿子和女儿)未若柳絮因风起(古义:趁、乘;今义:因为)陈太丘与友期行(古义:约定;今义:日期)太丘舍去(古义:离开;今义:从所在地到别的地方)相委而去(古义:舍弃;今义:把事情交给别人去办)下车引之(古义:拉,牵拉;今义:引导)4、一词多义日:日中不至(太阳)寒雪日内集(天)时:元方时年七岁(当时)故时有物外之趣(时常)乃:去后乃至(才)乃不知有汉(竟然)而:相委而去(表承接)俄而雪骤(与“俄”连用,表时间短暂)5、词类活用友人惭(形容词用作动词,感到惭愧)三、句子翻译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初中语文世说新语二则
初中语文世说新语二则【实用版】目录1.《世说新语》简介2.《世说新语》中的两则故事:管宁割席、谢安教子3.两则故事的启示正文《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刘义庆所编撰的一部笔记小说,主要记载了自汉末到东晋时期的士族阶层的言谈举止和逸事传闻。
这部书以简练的文字和生动的故事为人们展示了那个时代的风俗民情,也传递了许多令人深思的道理。
今天我们就来分享其中的两则故事:管宁割席和谢安教子。
首先,我们来看管宁割席的故事。
这个故事讲述了管宁和华歆两位好友在读书时,发现华歆总是被外界的纷扰所吸引。
为了让华歆能够专心读书,管宁毅然决定割断两人共坐的席子,与华歆保持距离。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朋友之间应该互相督促,共同进步。
在面对诱惑时,我们要有足够的自制力,不能因为一时的兴趣而耽误了学业和事业。
接下来,我们看看谢安教子的故事。
这个故事描述了东晋名臣谢安教育儿子的过程。
谢安发现他的儿子们过于奢华,沉溺于享乐,于是他决定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来教育他们。
他让儿子们分别穿上华丽的衣服,然后让他们在雨中行走。
当儿子们因为衣服被淋湿而感到寒冷时,谢安借机告诉他们,只有经历过困苦和挫折,才能真正体会到幸福的来之不易。
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善于抓住时机,用生活中的实例来教育他们。
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懂得在逆境中奋发向前。
通过《世说新语》中的这两则故事,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
朋友之间要互相督促,共同进步;在面对诱惑时,要有足够的自制力;父母在教育孩子时要善于抓住时机,用生活中的实例来教育他们;我们应该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懂得在逆境中奋发向前。
世说新语二则原文及注释
世说新语二则原文及注释导语:《世说新语两则》是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0课,包括《咏雪》,《陈太丘与友期》,两篇古文。
咏雪原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注释(1)谢太傅:即谢安(320年-385年),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
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死后追赠为太傅。
(2)内集:家庭聚会。
(3)儿女:子侄辈。
(4)讲论文义:谈论诗文。
(5)俄而:不久,不一会儿。
(6)骤:急,紧。
(7)欣然:高兴的样子。
(8)何所似:像什么。
何,什么;似,像。
(9)胡儿:即谢朗。
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
做过东阳太守。
(10)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
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
(11)未若:倒不如。
(12)因:凭借。
(13)即:是。
(14)无奕女:指谢道韫(yù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
无奕,指谢奕,字无奕。
(15)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 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注释(1)元方:即陈纪,字元方,陈寔的.长子。
(2)陈太丘:陈寔(shí),字仲弓,东汉颍川许(现在河南许昌)人,做过太丘县令。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咏雪翻译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翻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正午已过,(友人)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友人)才来。
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友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很久没来,他已经走了。
”朋友便生气了:“不是人哪!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走,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的大门,不回头看。
教案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4、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5、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教学方法】1、诵读法。
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七年级上册语文《世说新语》二则
七年级上册语文《世说新语》二则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代文学家刘义庆所撰写的一本以言语为主要内容的散文集,收录了当时社会上的各种言谈,展示了人物性格、社会风俗和时代特点。
以下是其中的两则:
一则:有一天,王羲之去拜见高僧,心想要获得高人的指导。
当王羲之到达寺庙时,僧人正端坐于蒲团之上,无所言语。
王羲之等待了很久,终于忍不住开口询问:“大师,请您告诉我写好字有什么诀窍?”僧人却径直回答:“神清气爽,心平气和。
”王羲之听后恍然大悟,意识到写字不仅仅是手的动作,更重要的是心态和气质。
二则:当时曹操在位,他的心腹大臣司马懿为人忠诚聪明,因此备受曹操器重。
有一天,曹操突然问司马懿:“你钦佩哪种人?”司马懿立刻回答:“钦佩铜墙铁壁之气的人。
”曹操听后大笑,并解释道:“不对,我为你稍作补充,钦佩能够得罪我的人。
”司马懿闻言后恍然大悟,意识到曹操之所以能有今天的地位,正是因为他能够容忍并借力于那些勇于得罪他的人。
通过这两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人们对文化修养和处事之道的追求。
写字不仅仅是技巧,更需要内在的修养和心态;在处理人际关系中,容忍和包容他人的不同观点也许能带来更多机遇和智慧。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二十五课世说新语两则
故事情节概述
故事背景
《世说新语两则》选自南朝宋时期刘 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该书是一 部记载东汉后期到晋宋间一些名士的 言行与轶事的笔记体小说。
情节梗概
本课所选两则故事分别是“咏雪”和 “陈太丘与友期行”,分别讲述了谢家 子女在寒雪日咏雪的故事和陈太丘与友 人相约同行但友人失约的故事。
结构特点及写作顺序
主题思想探讨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两则故事都涉及到家庭教育的问题。《咏雪》中谢安通过引导子女即景赋诗来培养他们的 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陈太丘与友期行》中陈太丘则以身作则,教育子女要守时、讲信 用。这些都体现了古代士族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尊重他人的品质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来客因为迟到而遭到陈元方的责备,但他并没有因此生气或反驳, 而是表现出对陈元方的尊重和理解。这种尊重他人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时代背景:魏晋南北朝时期
政治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政治动荡的时代,经历了多次政权更迭和战乱。这种政治环境对当时的社会和文化产生了 深远的影响。
文化背景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转型期。在这个时期,佛教、道教等宗教思想广泛传播,对当时的 哲学、文学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这个时期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发展的重要阶段之一,出现了许多优秀 的文学作品和文学家。
02 课文解读与赏析
原文呈现及注释解读
原文呈现
《世说新语两则》是南朝宋时期刘义庆 所著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了东 汉末年至东晋时期士族阶层的言行风貌 和轶事琐语。本课所选两则分别是《咏 雪》和《陈太丘与友期行》。
VS
注释解读
在《咏雪》中,作者通过描绘大雪纷飞的 景象,以及谢家子女即景赋诗的情景,展 现了古代士族家庭的文化氛围和谢道韫的 文学才华。在《陈太丘与友期行》中,作 者通过讲述陈元方与来客对话的故事,表 现了陈元方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教。
七年级上册语文《世说新语》二则
七年级上册语文课本中的《世说新语》是一本收录了晋朝文学家刘义庆所编撰的语录类著作,内容涉及了晋代社会风貌、人物品格和交际方式等方面,对于了解古代社会文化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下面将介绍七年级上册语文《世说新语》中的两则内容:一、《近臣》——“杀人不是父母,禽兽不如。
”1.1 何为近臣?在古代社会中,皇帝身边的官员称为近臣,他们直接侍奉在皇帝左右,对于国家政务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和决策权。
1.2 “杀人不是父母,禽兽不如”意味着什么?这句话体现了古代人们对于近臣身份的看重和其应尽的责任。
它意味着近臣要谨守职责,以忠诚、正直的态度为国家社稷谋福利,不得为了私利而伤害他人,更不能辜负人民的期望和皇帝的信任。
二、《文声》——麦中根刻刽2.1 何为“文声”?在《世说新语》中,“文声”是指人的文采和为人之声誉,具体含义是指一个人或一种行为所传达出来的卓越品质和美好形象。
2.2 麦中根刻刽的故事麦中根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文学家,他立志学问,著文认真。
刻刽是当时的一种惩罚方式,将罪犯的名字刻在光草的竹片上,这样的惩罚可以让人永远铭记罪犯的耻辱。
以上两则《世说新语》的内容为我们呈现了古代我国社会风貌和人物品格。
通过学习和理解其中的故事,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社会的伦理道德和人文风貌,也能够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借鉴古代人的智慧和品格,成为更好的人。
世说新语中的两则内容,给我们带来了古代社会风貌和人物品格的深刻理解。
这些故事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古代的伦理道德和人文风貌,也可以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为我们提供借鉴和启示。
我们来谈谈《近臣》中的故事和内容。
在古代社会中,近臣是皇帝身边的官员,他们的地位尊贵,对国家政务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和决策权。
这也意味着他们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杀人不是父母,禽兽不如”这句话告诉我们,作为近臣,他们要以身作则,忠诚为国家效力,不能为了私利而伤害他人,更不能辜负人民的期望和皇帝的信任。
这也提醒我们,在今天的社会生活中,身为公职人员或领导者的我们,应该秉持公平正义,以身作则,对待他人要真诚宽容,不得违背伦理道德,不得利用职权谋求私利,更不能伤害他人的利益。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
课后作业
1.完成课后练习题中的题目。 2.请同学们交流收集到的有关 守信的名言。 3.课外阅读:选《世说新语• 言语》中的一个小片断《雪夜 访戴》来读一读。
作品简介
❖ 《世说新语》原为8卷,今本作3卷, 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 量、识鉴、赏誉等36门,主要记录晋代 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地反映当时 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 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 书”。本书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 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 不作任何夸饰,语言简练,辞意隽永, 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拓展延伸 发挥想象
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历 代名人写飞雪的句子吗?
—— 岑 参
——杜甫
—— 毛 泽 东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拓展延伸 发挥想象
胡儿将飞雪比作撒盐,谢 道韫将飞雪比作柳絮,那么同学 们觉得那纷纷扬扬的雪花像什么 呢?
第二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陈太丘与友期行
尊君在不 fǒu 太丘舍去 shě
懂礼识仪 机智聪明 刚正不阿
小组合作 分析人物
3.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 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作者写此文,意图是 什么?
1. 借元方责客之语,说明 “信”和“礼”的重要 性。
2. 也赞扬元方的聪敏。
拓展阅读
王戎评李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 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 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 ,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2.元方指出了父亲友人哪两个错 误?元方又是一个怎样的人?
3.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 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小组合作 分析人物
1.陈太丘的朋友到底是一个怎样 的人?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
纷纷何所似?
所似何/像什么
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十 分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 大雪像什么呢?”
3、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 拟。” 差不多可以/相比
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比不上 趁,乘
4、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 如比作柳絮乘着大风飘起。”
嬉戏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陈太丘走后那人才至。元方当时才七岁,在门外嬉戏,那人问元方: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通“否”
等待
“尊 君在
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你父亲在吗?”元方答道:“等了你好久你不来,他已经离开 了。” 丢下,舍弃 不是
友人便怒:与儿女讲论文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太傅谢安举行家庭聚会,跟他的子侄辈们谈论 诗文, 急 高兴的样子
不久,一会儿
俄而雪 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不久大雪下急了,谢安十分高兴的问:“白雪纷飞就像什么?”
谢安哥哥的长子, 即谢朗
大致,差不多
比作
兄子
胡儿曰:“撒盐空中 差 可拟。”
他哥哥的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世说新语》是一部以汉末、魏、 晋士人生活为题材的小说,是我国魏 晋南北朝时期“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编撰者是刘义庆。南朝宋彭城(江苏 徐州)人。 “志”是记的意思。“志人小说” 主要是记述人物言行事迹。
《世说新语》内容介绍:
一、记述优秀人物的美好品德。 二、表现当时“名士”放荡不 羁的生活态度。 三、暴露魏晋统治者残忍的本 性和奢侈的生活。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 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 “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 “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 也。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两则1-课件
自己的 儿女: 犬子,小女
妻子: 拙荆,内人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
相委而去。”
便: 就
哉: 语气词,表感叹
相:
表示行为作用的对象,可指代一、二、 三人称。此处指代“我”
委: 舍弃,丢弃
译文: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 不是东西!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
人丢下,自个儿走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 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 无礼。”
──华幼武《春雪》
• 燕山雪花大如席,纷纷吹落轩辕台。
——李白
陈 太 丘 与 友 期
陈太丘与友期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陈寔(shí) 尊君在不(fǒu)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 中不至,
期: 约定 行: 出行 日中: 正午时分
译文: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 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不 见(那朋友)来,
《
世 说 《世说新语》两则原文和译文
新刘刘义庆,彭城人(今江苏 徐州),南朝宋宗室,袭 封临川王,曾任荆州刺史。 爱好文学,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 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 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 都是直叙其事。《世说新语》全书 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 学、方正、雅量、识鉴、赞誉等36 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 门。
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通“否” 等待 彼此尊称,相当于“您”
译:“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
“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
了。”
古人称呼上的原则:称人时尊重对方, 对外人称呼自己人时谦逊有礼。
别人的
父母:尊君,令尊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初一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课文原文及教案一、课文原文1. 孔子见南子南子者,鲁人也,少时隐居,不市采,不与时接,精精神焉。
及长,游大夫之门,以一篑之直,一琴之雅,报之。
大夫未之知也。
孔子自鲁游吴,至南子门,谓门者曰:“有南子在此乎?”门者曰:“无之。
”孔子曰:“善哉!吾闻其人善,而未之识也。
”言毕,去,张琴而歌。
南子闻之,曰:“孔丘来矣!”即出迎之,揖而让入。
孔子曰:“有言乎?”南子不对。
孔子又问,南子曰:“君自来何所?”孔子曰:“游。
”南子曰:“何游?”孔子曰:“吴。
”南子曰:“何为?”孔子曰:“求买八扇生。
”南子乃告孔子曰:“八扇生已死矣。
”——《世说新语》2. 鲁迅离婚信大长今到我家来吓我女人,她要问昨天的事。
因为昨天我给她拍了一个耳光,这是三十年的夫妻,我从不出手打人,这一回打她只因为太气了。
她不讲觉悟,一向站在日本人方面瞪眼看人,光明哇叫,真不怕钱能装到死。
我忍受到今天,已经忍受得不行,我希望她一个月不要来。
我再也不想见到她,也不想看到她写的信,所以请你们不要再传阅给我。
请代我去找张光楷,把所有钱交给她。
明天我也写信去找她,要她自己取钱请她赶快走,立刻走,我当然不会阻止。
其实我一心一意的工作和造反都没有造成今日的状况,都是她搅和的。
我没有再去见上海警察和国民党,不会去的。
鲁迅——鲁迅《信》二、教案1. 语文知识重点词汇1.游:旅游,指外出观光游玩。
2.篑(kuì):民间常用来举行儿童成人礼的仪式,篑指用糯米粉做的一种饮食。
3.琴之雅:指琴声幽静、柔和的音乐。
4.八扇生:初唐著名画家吴道子的代表作品,以描述一位美女与八扇子之间的故事。
5.大长今:韩国电视连续剧《大长今》,故事辑自朝鲜民间传说,是一部历史类的喜剧。
语言点1.名词性从句2.比喻手法2. 阅读分析《世说新语》是作者刘义庆在东晋时期整理的一部鲁迅企鹅解密班资料群语录。
这个故事中的孔子发现了一个对琴艺、礼仪等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南子,他虽然从未谋面,却对南子十分敬仰,张琴而歌,偶然得以见南子,最后了解到他想要找的画家已经去世。
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世说新语》二则(附习题)
上很有势力,后来遭执政者之嫉视,渐渐被害,如 孔融、祢衡等都被曹操设法杀害,所以到了晋代的 名士,就不敢再议论政事,而一变为专谈玄理;清 议而不谈政事,这就成了所谓的“清谈”了。但这 种清谈的名士,当时在社会上仍旧很有势力,若不 能玄谈的,好似不够名士的资格;而《世说新语》 这部书,差不多就可看作一部名士的教科书。”
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
回头看。
不顾。
译文: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时 分。过了中午朋友没有到,陈太丘丢下他而离开, 他离开以后,他的朋友才到。陈元方这年七岁,在 家门外嬉戏。客人问元方:“令尊在不在?”陈元 方回答说:“父亲等待您很长时间而您没有到,已 经离开了。”客人便发怒说道:“不是人啊!和人
巧用对比,突出形象。
作品巧用兄子胡儿的吟诵作对比,胡儿将飘 飞的雪花比作“撒盐空中”,谢道韫将雪比作 “柳絮因风起”,虽然“主讲人”未对咏雪句做 出评判,但读者却能判断出谁的文学才情更高, 在对比衬托中突出了人物形象。
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今异义
下车引之( 古义:拉,牵拉 今)义:引导 陈太丘与友期行( 古义:约定 )今义:日期 太丘舍去( 古义:离开 今义):到、才名的人。如果不是名人去访,守门的人照例是不 通报的。年仅十岁的孔融,却大胆地去访问这位太守。 他到府门前,对守门人说:“我是李太守的亲戚,给 我通报一下。”守门人通报后,李太守接见了他。李 元礼问他:“请问你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呢?”
孔融回答道:“从前我的祖先仲尼(即孔子)和 你家的祖先伯阳(指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
从“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 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屋外冰寒雪骤,室内 谈笑风生。“公欣然”和“公大笑乐”可以看出 谢安和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翻译在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子侄辈谈论诗文。
不久,雪下得很大,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胡儿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比。
”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子。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她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通“否”)?”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正午已过,(友人)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
太丘走后,(友人)才来。
陈元方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友人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等您很久没来,他已经走了。
”朋友便生气了:“不是人哪!和别人相约同行,(却)把别人丢下,自己走了。
”元方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走,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人感到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走进自己家的大门,不回头看。
教案【教学目标】1、积累文言字词,掌握“俄而、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文。
3、结合注释,运用工具书,疏通文句,理解文意。
4、结合文中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的语句进行品味,理解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5、教导人们做人要方正,诚实守信,以礼待人,言辞要高雅。
【教学重点】1、把握本文语言简练、辞意隽永,以叙为主的特点。
2、背诵课文。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课文原文及教案
【导语】《世说新语》是我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的⼀部主要记述魏晋⼈物⾔谈轶事的笔记⼩说。
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组织⼀批⽂⼈编写的,是六朝志⼈⼩说的代表,梁代刘峻作注。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咏雪 谢太傅寒雪⽇内集,与⼉⼥讲论⽂义。
俄⽽雪骤,公欣然⽈:“⽩雪纷纷何所似?”兄⼦胡⼉⽈:“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笑乐。
即公⼤兄⽆奕⼥,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翻译 在⼀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开家庭集会,跟⼦侄辈谈论诗⽂。
不久,雪下得很⼤,谢太傅⾼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雪像什么呢?”胡⼉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可以相⽐。
”谢道韫说:“不如说是柳絮随风舞动的样⼦。
”太傅⾼兴得笑了起来。
她是谢安⼤哥谢⽆奕的⼥⼉,也是左将军王凝之的妻⼦。
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期⽇中,过中不⾄,太丘舍去,去后乃⾄。
元⽅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尊君在不(通“否”)?”答⽈:“待君久不⾄,已去。
”友⼈便怒:“⾮⼈哉!与⼈期⾏,相委⽽去。
”元⽅⽈:“君与家君期⽇中。
⽇中不⾄,则是⽆信;对⼦骂⽗,则是⽆礼。
”友⼈惭,下车引之,元⽅⼊门不顾。
翻译 陈太丘跟⼀位朋友相约同⾏,约定的时间是正午。
正午已过,(友⼈)没到,太丘不再等候就⾛了。
太丘⾛后,(友⼈)才来。
陈元⽅那年七岁,正在门外玩耍。
友⼈问元⽅:“你爸爸在家吗?” 元⽅答道:“等您很久没来,他已经⾛了。
”朋友便⽣⽓了:“不是⼈哪!和别⼈相约同⾏,(却)把别⼈丢下,⾃⼰⾛了。
”元⽅说:“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您正午不到,就是不讲信⽤;对着⼉⼦骂他的⽗亲,就是没有礼貌。
”友⼈感到惭愧,下车拉元⽅,元⽅⾛进⾃⼰家的⼤门,不回头看。
教案 【教学⽬标】 1、积累⽂⾔字词,掌握“俄⽽、欣然、拟、未若、乃、期、委、去、引、舍、顾”等词在特定语境中的词义。
2、背诵两篇短⽂。
3、结合注释,运⽤⼯具书,疏通⽂句,理解⽂意。
4、结合⽂中⼈物的语⾔和动作的语句进⾏品味,理解⼈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初中语文世说新语二则
初中语文世说新语二则摘要:一、世说新语简介二、世说新语二则的具体内容1.第一则:陈太丘与友期行2.第二则:陈元方候袁公三、两则故事中的文化内涵与启示1.第一则:诚信的重要性2.第二则:尊敬长辈与正直品行四、世说新语二则对初中语文教育的意义1.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理解2.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价值观3.增强学生的语文素养与阅读能力正文:世说新语是我国古代一部脍炙人口的文学名著,该书以短小精悍、寓意深刻的故事,展示了古代人们的生活、智慧和品行。
初中语文课程中选取了世说新语中的两则故事,让学生们从中领略古人的智慧,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世说新语这部书。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内容涉及当时名士的言行、轶事、寓言等。
书中所载故事既有教育意义,又具有趣味性,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下这两则故事的具体内容。
第一则故事名为“陈太丘与友期行”,讲述的是陈太丘与友人在出行前约定时间,但友人未按时到达,陈太丘独自前行的故事。
故事中,陈太丘的友人失约,但陈太丘并未因此而生气,而是表示理解并继续前行。
这则故事体现了诚信的重要性,教育我们要守信用,不要因为别人的失约而耽误自己的事情。
第二则故事名为“陈元方候袁公”,讲述的是陈元方在袁公来访时,因父亲去世而表现出的尊敬长辈与正直品行。
故事中,陈元方在得知父亲去世的噩耗时,仍然坚守礼节,以礼待人,体现了他正直品行的一面。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要尊敬长辈,正直为人,面对困境时要有坚定的信念。
通过这两则故事,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化的内涵与智慧。
诚信、尊敬长辈、正直品行等都是我们今天仍然需要学习和传承的品质。
世说新语二则在初中语文教育中的意义不容忽视。
首先,学习这两则故事可以提高学生对古代文学的理解,培养他们的文学鉴赏能力。
其次,通过分析故事中的文化内涵与启示,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与价值观。
最后,世说新语二则的故事具有较强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增强他们的语文素养与阅读能力。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八课世说新语二则
《世说新语》二则翻译及赏析《世说新语》二则选自南朝宋刘义庆编著的《世说新语》,主要讲述了东汉末年陈元方和周拜访名士袁绍和李元礼的故事。
下面是对这两则故事的翻译和赏析。
一、《世说新语·陈太丘与友期行》翻译: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
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到,他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走开了。
元方回到屋里,父亲的同县姓吕的人刚好来到,责备元方的父亲说:“和人相约出行,怎么能丢下别人自己走呢?”元方的父亲既使元方回去而自己还没有回来,于是离开了。
赏析:这篇短文记述了陈元方与来客的对话。
先写客人无礼在先,不守信约;再写陈氏父子不卑不亢,礼貌对答;最后写客人自觉羞愧。
全文写怒写悔,曲折有致。
同时,客人最后怒而“去之”,这一结果也客观上强化了作者对礼的重要性的阐述。
二、《世说新语·咏雪》翻译: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不久,雪下得大了,谢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侄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谢道韫说:“不如说— 1 —是柳絮因风起。
”(谢太傅大笑)(按:差可拟人和柳絮舞姿遒劲)赏析:《咏雪》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
这也是千百年来一直能引起人们共鸣的原因。
“公大笑乐”评价道韫的比喻有如神助妙合人意,“此笑乐”中的“笑”既包含着对兄妹三人无拘无束、充满家庭气氛的“言谈”而产生的逗趣,也包含着对自己侄子“言语道出”的嘉许。
作者有意高扬女才子谢道韫,作为名门才女,“神情疏朗,有林下之风”的优雅风度随着着笔。
谢道韫风雅兴奋观赏雪景之高致情调亦透显无遗。
— 2 —。
七年级语文教案 世说新语两则9篇
七年级语文教案世说新语两则9篇世说新语两则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守信,尊重他人的美德。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教学难点】1.谢太傅对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有何评价?2.元方批评父友失信、无礼,最后却“入门不顾”,是否有失礼仪?【教学准备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
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教学方式:诵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方法】1.诵读法。
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
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
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无礼?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3.延伸阅读法。
本文用两课时教读,时间略有富余,可从《世说新语》中再选一两个故事让学生阅读。
【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学生答)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请同学讲讲王戎评李的故事。
(教师也可出示小黑板提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
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取之信然。
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雅量第六》,今天,我们一起学习选自这本书的《咏雪》。
(板书文题)二、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学生齐读注解①,教师补充。
多媒体显示: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世说新语二则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世说新语二则》分别讲述了孔子弟子子贡听到一个病人用诽谤之词求医,但最终却通过美好言辞而得到治愈的故事,以及沈约用美好言辞向官员请赏而遭到拒绝,但最终却通过申明自己的才华而得到认可的故事。
这两则故事都围绕着“言辞”的力量展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深入探讨“言辞”的力量,它在人际交往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1. 言辞的力量让我们深入分析孔子弟子子贡的故事。
病人以诽谤之词求医,医生先生怒而不治,但子贡细心观察后,给予美好言辞,最终使病人得到了治愈。
这告诉我们,言辞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够影响他人的情绪和态度,进而影响到整个事情的走向。
一个美好的言辞,往往能够化解矛盾、打破僵局,带来意想不到的改变。
2. 言辞的智慧应用我们来探讨沈约的故事。
沈约以美好言辞向官员求赏,却被拒绝。
但他并没有气馁,而是通过展示自己的才华和品德,最终赢得了官员的认可。
这告诉我们,言辞需要智慧地应用。
美好的言辞可以打动人心,但更重要的是用实力和品德去支撑它,让言辞成为自己的武器,而不是空洞的表演。
3. 现代社会中的启示让我们思考一下言辞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
无论是在工作中的沟通交流,还是在人际关系中的相处处世,言辞都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工作中,适当的表达能力能够促进团队合作,解决问题;在生活中,善于言辞能够改善人际关系,增进友谊。
然而,我们也需要意识到言辞的背后需要有真诚和实力的支撑,才能够取得长远的成效。
4.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言辞的力量是非常巨大的。
它能够改变人的情绪和态度,推动事情的发展,甚至影响整个社会的风气和氛围。
然而,言辞不能空洞,它需要有智慧和实力的支撑。
只有真诚和实力作为后盾,言辞才能够得到长久的认可和价值。
总结通过对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八课《世说新语二则》的深入探讨,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了言辞的力量和智慧应用。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更需要善于运用言辞,发挥其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要注重言辞背后的真诚和实力。
语文七年级上册必背古文
第8课《世说新语》两则咏雪【作者】刘义庆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给子侄辈的人讲解诗文。
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另一个哥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太傅大笑起来。
她就是谢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陈太丘与友期行作者:刘义庆【宋代】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
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
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
离开后朋友才到。
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
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
”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
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
”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
第11课《论语》十二章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译文:学了知识,按时复习,这是愉快的事。
这里既有学习方法,也有学习态度。
朋,这里指志同道合的人。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在一起探讨问题,是一种乐趣。
2.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反复练习实践了呢?”3.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准确把握重点字词,流利地翻译全
孔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
流程四:精彩展示
流程五:检测反馈
1填空:(2分)
《世说新语》作者,朝学家,该书主要记载。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2分)
⑴友人语巨伯曰(语:)
⑵吾今死矣,子可去(子:去:)
⑶败义以求生(义:)
⑷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委:)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⑴远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
答:
学习流程:
流程一:导入
请一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同学们,通过这个故事我们知道了小少年司马光很聪明,今天我们要再见识一下其他小少年的聪明,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小时了了》。
流程二:自主学习
一、刘义庆与《世说新语》
刘义庆出身于官宦家庭,为南朝宋的宗室。叔父是宋武帝刘裕,后刘义庆过继于临川烈王刘道规嗣子,袭封临川王。刘义庆虽生长在王室官宦家庭,但他生活简朴、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受过严格的正统教育。他爱好学,著述很多,以《世说新语》流传最广。
答:
流程三:合作探究
1、各小组准备最佳翻译;2、推出讲解人选。
流程四:精彩展示
流程五:检测反馈
1填空:(2分)
《世说新语》作者,朝学家,该书主要记载。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3分)
⑴大未必佳(大:)⑵韪大踧踖(大:)
⑶人以其语语之(语:语:)
⑷时李元礼有盛名(盛:)⑸莫不奇之(奇:)
3译句:(2)
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一郡并获全。
二、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的内容。
答:
三、作者把人物的生活常态放在特定的环境下写,所写生活常态是,特定环境是指,这样更有利于刻画人物。
四、你看到荀巨伯有哪些崇高的品格?
五、了这个故事后,你认为什么样的朋友才是真正的朋友?
答:
流程三:合作探究
2、各小组准备最佳翻译;2、推出讲解人选。
七年级语文世说新语两则
贵州省册亨一中10-11学年七年级上册同步教案:《〈世说新语〉两则》
学习目标:
1、了解有关《世说新语》的学常识;2、准确把握重点字词,流利地翻译全;
3、领会“想君小时必当了了”的言外之意;4、学习通过人物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学习重点:
借助下面的注释,疏通意,借鉴现代人物分析方法分析古中人物形象。
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
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
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
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举曰:“想
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
三、孔举的聪明表现在哪里?
同学们,你见过性急的人吗?今天让我们共同认识一位性急的古人,一起进入《王蓝田性急》。
流程二:自主学习
一、准确把握重点字词,流利地翻译全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
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
啮破即吐之。王右军/闻而大笑曰:”使安期/有此性,犹当无一豪可论,
况蓝田邪?
二、中哪句话概括介绍了王蓝田的性格。
答:
三、找出表现王蓝田性格的动词
答:
流程三:合作探究
1、各小组准备最佳翻译;
2、推出讲解人选。
流程四:精彩展示
流程五:检测反馈
1填空:(2分)
《世说新语》作者,朝学家,该书主要记载。
2、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2分)
⑴复于地取内口中(内:)
⑵嗔甚(嗔:)
答:
3将本改成一篇300字左右的记叙,要求不改原意,可增加适当的情节和人物。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学案二)
学习目标:
1、准确把握重点字词,流利地翻译全;
2、学习通过人物个性化动作表现人物性格。
学习重点:[:中考资网]
借助下面的注释,疏通意,借鉴现代人物分析方法分析古中人物形象。
学习流程:
流程一:导入
流程二:自主学习
一、准确把握重点字词,流利地翻译全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
巨伯曰:“远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
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
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我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我辈无
⑴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
答:
⑵莫不奇之。
答:
4.从中找出表示人称关系的词。(1)
答:
.谈谈这篇短表现孔融少年时的什么性格特征?小说通过人物的哪些方面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释成语——小时了了
答:
2像孔融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你能说出谁的故事呢?
提示: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⑵我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
答:
4中点金之笔是哪句(1分)
答:
、荀巨伯不肯离去的原因是什么?(1分)
答:
6、荀巨伯的行为感动了胡贼,从哪一句可以看出。(1分)
答:
7、主要通过描写表现人物形象。(1分)
流程六:拓展链接
1、你知道历史上舍生取义的人物还有哪些?给大家讲讲他的故事。
答:
2、“胡贼”中“胡”指北方少数民族,在我们学过的一首乐府诗中也有这样的用法。
答:
《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学案二)
学习目标:
1、准确把握重点字词,流利地翻译全;
2、学习通过人物个性化语言表现人物性格。
学习重点:
借助下面的注释,疏通意,借鉴现代人物分析方法分析古中人物形象。
学习流程:
流程一:导入
同学们,你有好朋友吗?你认为什么样的人才能成为你的好朋友?今天让我们共同认识一对好朋友,一起进入《荀巨伯远看友人疾》。
⑶无一毫可论(毫:)
⑷啮破(啮:)
3、翻译下列句子:(2分)
⑴使安期有此性,尤当无一毫可论,况蓝田邪?
答:
4本给我吗怎样的启示?(1分)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