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生态位论文

合集下载

关于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论文

关于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论文

关于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论文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根据企业发展战略的要求,有计划地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通过对企业中员工的招聘、培训、使用、考核、激励、调整等一系列过程,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员工的潜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给企业带来效益。

以下是店铺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关于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相关论文。

内容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关于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全文如下:摘要:当前形势下,电力企业竞争越来越激烈,每个电力企业都在考虑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实现可持续发展,实现自身的利益。

电力企业想要拥有自己的天地,必须要不断强化自身的经营和管理。

在电力企业日常管理过程中,人力资源管理至关重要。

高质量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不仅能够推动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还可以调动企业职工积极性,使企业能够在有秩序、有前景的情况下成长。

该文中,笔者就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探讨和思考。

随着电力市场管理体制的健全和提高,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电力企业如何立足和发展,关系着企业的切身利益。

那么在人力资源管理上也面临着重大考验。

加强市场竞争力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上要本着“以人为本,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原则,努力做好管理工作,促使企业能够又好又快发展。

1 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改革,市场经济活动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电力企业的也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国内的良好形势为电力企业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但一些固有的管理方法和传统的经验已经不起作用,各种供求关系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促使电力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上改变了以往的发展模式,加大了对人力资源的管理力度,在管理机制上进行了更新和完善。

电力企业在加大竞争力度,获取竞争优势的同时,竞争机制的引入也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带来了压力和问题。

一直以来,我国电力企业致力于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研究,着眼于管理知识和管理技能的不足,结合电力企业改革要求,探索改革新机制和手段,以便适应改革发展的需要,是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重点问题。

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综述摘要:伴随着电力市场的改革逐渐实施,企业的人力资源已成为了电力企业的首要资源。

人力资源全面完善的规划是人力资源高效管理的基本所在。

本文将主要介绍目前市场形势下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根据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思路,对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规划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冗员对策1.引言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电力作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基础,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

电力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通過近些年来电网的几番大规模改造,其整体的设备、电网结构等都得到了改善,为发展电力企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如今统一坚强的智能电网计划的逐渐实施,使得电力行业的技术更新速度愈来愈快,企业对于人才同人力资源管理也有了新的挑战。

在经济发展的新时代,人力资源条件显得愈加重要,怎样寻找适合的人才、留住人才、提供人才储备以及发展人才,进而保持企业的强劲生命力及竞争力,已成为电力企业的发展关键。

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应提升现有模式,科学地实施人力资源管理规划,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要求。

2.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2.1冗员過多一直以来电力企业执行的是定员标准的电力系统人力资源管理方式,是在计划体下的粗放型模式标准。

虽然期间进行了多次的修整及改进,但是大多企业特别是电力企业的经营模式仍然不够科学合理。

这就使得企业定员在微观上经营死板、宏观上调控不足,产生了在企业内各个部门为了完成任务而要定员的指标且盲目的增加定员现象。

在宏观上电力企业缺乏必需的制约制度,造成了持续攀高的劳动力增长,形成了大量的冗员。

长期行政管理的模式,使在逐步调整人事的過程里产生了大量平级岗位间的调配、上级指派任命以及靠关系走后门硬塞进来大量人员的情况,这些都是使得电力企业冗员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

2.2忽视人才的引进和培训在现有的电力企业中,企业对于人力资源引进同培训还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管理体系缺乏或认识不足。

探析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其对策论文

探析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其对策论文

探析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其对策论文探析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问题及其对策论文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流程是:人力资源规划、招聘和选拔、员工的上岗培训、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劳动报酬的管理、劳动关系的管理,为了电力企业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电力企业在管理方面应该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1分配制度的问题很多公司在薪酬分配上仍然沿用传统的分配制度,传统的分配制度有一定的不合理性,缺乏奖励机制,并且很多在薪酬分配上,不一定是按照多劳多得来进行分配的,有很多电力企业都是通过职称的高低来进行分配工资的,这样的分配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员工的劳动积极性,这样的分配制度也不适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电力企业由于其特殊性,在很多事情上并没有发言权,而是要听从上级主管部门的命令,所以存在很多关系户,他们的子女可以直接进入到电力企业上班,对学历的要求水平并不高,这样对于同样毕业的学生来说,有失公平。

1.2员工培训体系的问题员工进入公司都有适应新环境的过程,在此期间对工作完成的效率和质量比较低,而很多公司对员工的培训都是走一个形式而己,员工并没有真正的学习到知识。

时代在不断的发展,很多老员工的思想观念没有跟上时代的发展,而这些老员工大部分都是公司的领导,如果不对他们进行专业培训,就会降低公司的领导队伍水平。

为了电力企业能够进一步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一定要加强培训。

1.3人才考评和激励机制的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电力公司对人才的考核机制也在不断的变化,考核的指标也应该不断地进行更新,考核的范围更应该不断的拓展,应该逐渐地形成一种科学的管理标准,并且有标准的考核指标。

在考核的过程中,一系列的考核机制基本上是对员工而言,对领导没有一定的影响,并且很多干部,利用手中的实权,对工作懈怠,没有动力,对真正的人才也没有任用,使很多真正的人才流出,转入到其他行业,长此以往,非常不利于电力企业的发展。

分析供电企业的人才荒问题

分析供电企业的人才荒问题

分析供电企业的人才荒问题本文转载于论文关键词:供电企业,人才,人力资源论文摘要:一个企业的发展是离不开人才,人是企业发展壮大的主动因素,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动力,一个缺乏人才的企业如同死水般,毫无生机,更不要谈发展。

本文探讨的是供电企业的人才荒问题。

一,供电企业的状况现今,很多供电企业都面临一个相同的问题,那就是缺乏人才,特别是乡村地方的供电企业。

一些有着深厚技术的工人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渐渐地退休了,而新的工作人员又缺乏大量的实操经验,而新一代的人普通也缺乏了吃苦耐劳的钻研精神,使得大量的熟手老公退休后,就使得供电企业陷入缺乏人才的现象。

很多的新手工作人员,工作能力差,积水水平低下,有一些还练基本的测电仪器还不会使用,面对一些稍微复杂的问题,就素手无策。

这个现象阻碍到了供电企业的发展。

二,解决供电企业的人才荒方法供电企业面对严重缺乏人才的情况,最着紧的任务是对人才进行培训,并做好人力资源规划,企业做好人才需求计划,引入公司需要的人才。

减少引入了一些什么都不懂的人员,浪费公司资源。

对引进来的员工,必须要进行技术培训,提高起素质水平。

对新进的员工规划好路线,电视进行职业培训和见习锻炼。

但是培训不能只是技术培训方面的,更加要侧重于企业理念,贯彻企业精神,这样才能提高,新入职人员的素质。

企业做好教育培训的长期培训和年度考核制度,对于不合格的员工进行淘汰,投入资金,建立一些基金,用于成立配需专门技术人员的学院(资料来自:)为供电企业提供一些优秀的人才。

总结来说,解决供电企业的技术人才缺乏的问题,是一个极度漫长的问题。

不可能一蹴而就,各供电企业都要充分利用目前的政府政策,制定符合的供电企业,实际发展人才的培养训练的规划,和具体实施计划。

提供企业供电所的人员素质,和改善供电企业的人员结构。

向现代化企业德文目标进行快速迈进。

供电企业人才问题论文

供电企业人才问题论文

供电企业人才问题探讨[摘要]供电企业在严峻的人才竞争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有人才的流失;二是内部人才培育动力不足。

目前,供电企业要解决在人才问题上面临的最大问题,只有通过大力实施人才战略,使企业需要的人才引得进,自己的人才育得出,优秀的人才留得住,才能使供电企业稳步、高效发展。

[关键词]人才;竞争;培育;发展[abstract ] power supply enterprises in the severe competition, the biggest problem is embodied in two aspects: one is its own personnel; two is the internal talent power shortage. at present, the power supply enterprise must solve in personnel issues facing the biggest problem, only by implement talent strategy energetically, make the enterprise talents bring into their talent education, draw, talent stay, can make the power supply enterprise steady, efficient development.[ key words] talent cultivation; development; competition;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2)在当今世界的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迅猛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而人才作为最具活力和最具潜力的“活”资源,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各个企业争夺的焦点,人才资源以比物质资源更快的速度呈现出国际化趋势,一场没有硝烟的人才战已经拉开序幕。

试析电力企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论文

试析电力企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论文

试析电力企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论文试析电力企业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全文如下:摘要:人力资源是企业至关重要的战略资源,加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能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减少各种投资成本;而且对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意义。

电力企业作为社会基础产业之一,这里我们有必要对其人力资源优化配置与管理给予分析。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用人机制;制度;绩效考核伴随我国电力体制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供电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人力资源作为企业管理重点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同时出现了各种与人力资源配置相关的问题。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优化人力资源不容忽视,它作为提升企业竞争力、优化企业资源配置的重要手段而被人们关心,更是未来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1 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伴随市场改革力度的不断深入,作为技术、资金密集型产业的电力企业也面临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已成为现阶段电力企业发展中必须面对的问题。

由于供电企业本身有着工作人员数量多、人员流动大等特征,这就给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开展构成一定困扰,目前我国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常见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1 人才结构单一受到供电企业本身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特征的影响,企业内部的大部分员工都属于理工类、技术类人才,而真正的管理系、营销系的管理人员十分欠缺,这就造成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管理流程简单、人才结构单一等问题的发生。

1.2 用人制度不完善目前,我国供电企业员工普遍都存在文化水平不高、人力结构单一、员工专业不对口等现象,但企业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往往都是因事择人,在人员管理中将工作重点放在员工对工作岗位适应方面。

这种用人方法使得大部分岗位的设置都存在问题,不仅无法达到人尽其才、按才用人、因事设岗的人力资源管理原则,而且面临用人机制与企业过去发展问题,使得企业人力资源损失现象非常的严重。

1.3 企业管理机制不健全目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已经由原来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成为市场经济体制,在这种经济体制变革条件下,企业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需要不得不对内部管理制度进行改革。

电力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思路论文

电力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思路论文

电力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思路论文电力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思路论文当代,论文常用来指进行各个学术领域的研究和描述学术研究成果的文章,简称之为论文。

它既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又是描述学术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的一种工具。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电力企业中人力资源管理的创新思路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摘要:我国工业化进程加快,城市基础建设不断完善,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高,这些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

与此同时,对供电企业工作人员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

近几年,加大电力企业对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投入,并且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效。

但是,企业面对人才流失、人员匮乏等问题,仍然束手无策。

这严重影响了供电企业的发展。

如何吸引人才、如何提高供电企业的效益、如何保证电力资源的供应是供电企业当下必须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一、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和发展前景1、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国众多企业都是从计划经济时代走出来的,人力资源管理方面还是继续沿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管理方式,虽然企业意识到人力资源管理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很多企业并没有进行具体实践,只是进行了一些表面改进,并没有深入改革。

企业要想发展,必须从内到外进行全面的改革,如果只改革某一方面,是不可能从整体水平上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的。

2、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发展前景。

电力企业是我国的基础性产业,支撑着其他企业的生存发展,同样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汇集了众多成功企业先进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人力资源信息化系统建设的宝贵经验,以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对企业人力资源信息的高度集成化管理,是适合中国企业使用的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为现代企业的成长与发展提供了先进、科学、务实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

二、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面临的'问题1、人力资源规划缺乏科学性。

某供电公司人力资源规划分析[论文]

某供电公司人力资源规划分析[论文]

某供电公司人力资源规划分析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6-00052-01一、某供电局简介某供电局坐落于某省能源化工基地,全力服务于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部署的一个煤、电、化工能源基地项目开发建设。

自2004年正式成立至今,担负着该地区约11000平方公里营业面积,70823户用电客户,约36.46万人口的供电任务。

截至2012年底电网辖变电站27座,变电总容量约1480.2mva,35kv以上线路总长约1902.763公里,实现长周期安全生产2603天。

累计完成售电量125.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4.2%。

全局最大负荷达181.01万千瓦。

该供电局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人员尚未配备到位,人员需求较大;同时由于工作的特点,生产技术人员需要较长的培养周期,所以在既要保证公司快速发展所需人员供给的同时,又要确保人员规模和结构合理性的前提下,公司需要制定一套科学的人力资源规划,以保证和规范该局的用人需求。

该供电局人力资源规划主要涉及公司本部、地区调控中心、变电运维部门、营销公司和多经公司。

经调研分析,由于历史原因各生产单位存在少量闲置人员,又因机构改革抽调了一线部门的部分精干人员,造成除本部外三个生产单位面临人员短缺与冗余并存的局面。

此外,生产单位人员由于人员不足,结构不合理:结构化的整体素质和能力的冗余工作不适应。

二、某供电局人力资源分析实施人力资源规划分析,是为了更加精确地对员工结构进行科学的判定,是企业进行人员培训和调整的基本出发点,是评价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

因此需对该局人力资源现状进行具体分析,用以确定所需要的岗位。

截至2012 年末,该供电局共有员工518人,平均年龄35岁,其中大学本科学历316人,研究生学历15人,本科及以上学历职工占全局职工人数的63.9%。

下设13个机关部室及11个基层单位。

从 2005 年开始,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当地的工农业生产规模迅速发展,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逐年攀升。

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论文

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论文

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及对策探析摘要: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供电企业进行人力资源优化管理势在必行。

本文着眼于中国供电行业,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分析入手,总结了目前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剖析,基于此对优化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展开了研究。

关键词:供电企业;人力资源;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tm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7-0139-02随着电力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转型和完善,提高电力企业生产效率,建立健全电力市场是中国面临的必然选择,此外消费者对“质优价廉”的供电需求日益迫切。

在双重背景下,供电企业面临着调整企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从而迎接机遇和挑战的压力。

人力资源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因此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是企业转型升级中需重点关注的板块。

本文对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的问题展开研究,并剖析问题存在的根源,最后对如何提高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提出相应对策方案。

一、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分析(一)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缺乏全局规划供电企业为了增强企业竞争力和增加市场份额,有时缺乏长远的发展战略,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也就更不可能有具体明确的规划。

在急需合格配套人员时,才考虑引进,在人员素质严重阻碍供电企业发展时,才关注到培训,人才储备极其欠缺。

由于公司发展造成人才缺口过大时,任意变动公司薪酬规章制度,试图通过提高薪资水平,引进人才。

当公司有人才出现闲置时,又任意降低薪资水平,进而降低经营成本。

种种行为造成人员流动性过大,最终制约了供电企业的可持续的、稳定的生产经营。

(二)人力资源结构不够合理和科学从专业结构分析,由于中国大多数企业存在着重视技术、轻视管理的经营管理理念,造成供电企业中生产技术人员相对较多,而经营管理人员相对匮乏;从知识结构分析,随着我国科教兴国的推进,新引入的员工学历相对较高,再加上过重地关注学历理念,致使进入中高级管理阶层的年轻人居多,而一线生产线工人则偏向于年龄老化的“低学历”人群。

企业人力资源论文

企业人力资源论文

企业人力资源论文人力资源成本是企业人力资源投入的成本反映,是企业使用劳动力的货币量化表现。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企业人力资源论文,供大家参考。

企业人力资源论文范文一: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加强策略摘要:随着我国电力企业发展的日益壮大,在目前的市场环境中,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转变成人才的竞争,而要实现企业人才的价值,使企业中的人才能真正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就需要不断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环境中,要加强对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做到人尽其用。

现代化的企业管理中企业实行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是大势所趋。

因此,本文笔者主要针对我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然后提出新时期加强我国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对策前言由于电力企业在市场中具有独特性的特点,因此在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发展中就需要更加的得到重视,企业的发展应首先遵循以人为本的原则,只有高水平的电力企业人才才能够为企业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提供有效的保障,并且对电力企业的综合安全发展保驾护航。

然而,从整体上看,我国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目前还不够,需要进一步的提升,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加强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为电力企业更好的发展打下基础。

1.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1.1电力企业用人机制存在问题虽然目前我国电力企业逐渐与市场的发展相协调,但是在具体的运行中还是带有一定的垄断色彩,一般都是采用行政命令进行人员的调配,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竞争机制不明显,普遍存在着只进不出或者是只上不下的现象,加上电力企业的发展与一般市场中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区别,在人员编制中超标现象非常严重,不仅降低了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造成电力企业运行成本的增加,很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

1.2没有健全的绩效管理体系作为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完善的绩效管理体系不仅有助于电力企业选拔优秀的人才,而且也是确定电力企业工作人员薪酬的一个重要依据,虽然目前电力企业的较小管理相比于以往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绩效考核的时效性方面还存在一定问题,一方面,电力企业在民主评议的时候很多并没有对所评议对象有全面的了解,导致评议的准确性不高,从而影响了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县域供电业人力资源创新思考论文人力资源资格证

县域供电业人力资源创新思考论文人力资源资格证

县域供电业人力资源创新思考论文人力资源资格证一、县级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现状(一)文化程度总体偏低县级供电企业具有国有企业的一些共性,在人力资源的构成上也具有较大的相似之处。

从对人力资源调查情况来看,一般县级供电企业具有大、中专及以上学历者占职工总数的百分比偏低,文化程度总体较低。

而且,员工整体年龄(结构)偏大,40岁以上者占职工总数的比例较高,50岁及以上多为初中及以下文化,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弱,培训愿望低,开发难度大。

(二)人才结构单一供电企业由于其技术密集型的特点及长期受“重生产、轻管理”思想的影响,录用的大多是理、工科大学生、中专生或中技生,学管理、懂经营的人才不多,高层次、复合型人才更少,人才结构较为单一。

(三)管理体系未能全面建立培训工作教育经费紧张,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人力资源未能得到有效开发;虽然初步建立了绩效考核体系,但绩效评价粗放,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绩效考核存在走过场的现象,薪酬激励与绩效联系不紧密,激励机制不明显,未能全面激发广大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企业缺乏活力和竞争力。

二、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一)体制弊端使人力资源改革难以深化企业领导应该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设计者、推动者和实践者,但目前县级供电企业的经营者为省公司委托授权经营的负责人,企业经营者与企业效益关联不紧密;人力资源管理的重心是中、长期规划,但是,国企领导较少考虑到战略问题。

在国有企业,即使制定了战略目标,也难以保证它在下一任能得到延续,所以,大多数经营者只考虑届内工作,不同程度地导致了企业行为短期化;又由于供电企业体制的原因,原正式员工能录不能辞,“铁饭碗”至今未能打破,许多人力资源管理举措难以配套实施,制约了人力资源改革的深化。

(二)管理机制转换缓慢使传统人事管理欲去还存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根据干部和工人的不同身份实施了“差别化”管理,对专业工种和通用工种也进行了划分,但是,划分的界线模糊,核心业务难以突出;在薪酬管理中,又过分强调形式上的平等,公司领导层、管理人员和一般员工收入差别不大,奉献和创新等因素在薪酬中体现不明显,缺乏对企业外部高端人才的吸引力,造成了人才的匮乏;企业内部在人力资源管理上的一些不公平举措,也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使得工作绩效不高;另外,前些年为了解决职工子女就业问题,缓解企业内部矛盾,实行了内部退养,一批年龄不大的技术尖子和熟练工过早地离开了岗位,使得一些关键技术岗位后继乏人,企业基层技术力量有所削弱。

供电企业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供电企业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供电企业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供电企业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在企业不断开展过程中,各个岗位和专业需要的知识和技能也不相同。

能力素质模型除了要具备胜任职位的技能和知识以外,还要具备适应企业开展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自己的管理目标。

通过在企业内部构建能力素质模型,可以更好的评测员工的能力,并找出适宜的人完成企业经营目标,此外,可以使企业内部人员的素质得到培养,进而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能力。

某电网承当着中心片区供电的可靠性和平安性的重要使命,具有线路长、面积广、站点多等特点,对管理的责任要求高。

到目前为止,一共有员162071,其中中层管理干部占13%,平均年龄为33岁。

人员素质方面,研究生24人,本科学历和大专学历310人,大专以上学历占57%;拥有高级、中级、低级的人数分别为34人、112人、136人,技师30人。

创先就是“强化优势、弥补短板”,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对此,我们从管理上和指标上两个方面寻找差距。

第一,和国内外标杆企业相比,高技能人才比例、中高级职称占技术人员比例占比两项指标排名均低于标杆。

中高级职称占技术人员比例仅为15.4%,比排名第一的局低近65%,员工队伍整体素质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第二,人才结构分析。

截至xx年6月底,全局员工总数601071,其中主网1556人,供电分局442871。

从年龄来看,供电分局的平均年龄38.53岁,远大于主网的33.79岁,供电分局层面年龄结构偏大和年龄断层问题比拟突出。

从学历来看,全局中专及以下学历人员仍有1614人(其中40岁及以下514人,初中及以下学历425人),占全局员工总量的27%,而且学历偏低人员主要集中在供电分局层面,造成供电分局结构性缺员。

从技术技能来看,未取得技术、技能资格的人员共有1005人,其中主网215人,分局781人;副科级及以上管理人员中,未取得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资格共163人,占比高达43.94%。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基于人岗匹配的H供电公司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基于人岗匹配的H供电公司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

人力资源管理论文:基于人岗匹配的H供电公司人力资源优化配置研究笔者认为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推进和外部环境的变化,电网企业传统业务发展瓶颈已现,下行压力加大,寻找新动能迫在眉睫。

国网公司将建设坚强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作为目标以寻求突破。

外部环境的变化与公司发展的变革,对人力资源理念、数量、结构、知识、效能、价值创造能力等提出新要求。

把合适的人选出来配置到合适的岗位上去,在人才队伍方面一定程度上可以完成电网升级改造和顺应电力市场改革,提升公司同业对标排名,支撑总公司战略目标的实现。

第一章绪论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一、选题背景在组织及企业的各项生产力要素中,人力资源处于核心地位,其价值性、创造力和活跃度都是最突出的。

如何将员工的能动性充分发挥出来,如何切实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进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是每个企业都要面临的重要课题。

岗位管理作为组织管理的有效补充,也是人力资源合理优化的重要支撑。

人与岗位是两个主要管理控制因素,只有合理实施人岗匹配才能促进企业的不断发展,充分履行组织职能。

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电力能源的可靠供应,作为基层的电力生产和服务单元,县级供电公司承担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义务,要无条件维护电力供应社会秩序,县级供电公司能否成功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责任,是国记和民生问题,决定国家和社会能否良性发展。

深化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改革既是增强国企竞争力和创造力的迫切需要,更是全面推进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

党中央围绕国企战略新定位、国企改革新形势、国企制度新内涵,对三项制度改革提出了“增强活力、提质增效”的总体目标要求,体现了当代人力资源管理“激发人员动力活力、提升人力资源效能”的核心价值。

国资委相关指导意见指出,现阶段中央企业改革核心就是构建与自身功能定位相匹配的激励约束机制,深化与市场化、国际化新形势相适应的的用工分配机制改革。

面对全新的战略布局、更高的发展要求,迫切需要在集聚优势资源、集聚创新力量的机制体制上有所创新,培养一批独具“匠心”、身怀“匠技”的优秀技术技能人才,加快建立与市场拓展和业务发展相匹配的干部职工队伍,引导广大干部职工踏踏实实、兢兢业业地致力于层一线、致力于专业发展、致力于开拓创新,持续提升人力资源供给结构对外部形势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为公司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问题研究论文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问题研究论文

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问题研究论文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问题研究论文1、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重要性2、电力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问题2.1电力企业用人机制存在问题虽然目前我国电力企业逐渐与市场的发展相协调,但是在具体的运行中还是带有一定的垄断色彩,一般都是采用行政命令进行人员的'调配,在人力资源规划中竞争机制不明显,普遍存在着只进不出或者是只上不下的现象,加上电力企业的发展与一般市场中企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区别,在人员编制中超标现象非常严重,不仅降低了电力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且造成电力企业运行成本的增加,很多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也受到影响。

2.2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形式单一我国电力企业的员工培训与开发近几年刚刚兴起,培训工作还存在问题:其一,培训工作没有与企业总体目标紧密结合。

企业无论为员工提供何种培训,其目的都是为实现企业的总体目标,然而在实际培训过程中,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是固定的、机械的,内容、方式、课程与企业总目标联系不紧密。

其二,强调培训计划,不强调培训结果。

实施培训关键是看培训后的效果,我们非常重视培训工作,但是对于培训结果如何却不太关心。

2.3薪酬管理缺乏激励性薪酬管理体系缺乏激励性,主要表现为不同职位类型之间薪酬标准、等级之间薪酬差距不合理;薪酬与绩效联系不够,对提高员工接受培训和改进绩效的激励作用不大。

没有处理好资历、职位、能力、智慧、贡献等要素在薪酬分配体系中的关系,未能充分体现“凭能力上岗,凭贡献取酬”。

同时,缺乏劳动力市场价格指导,造成部分关键岗位的收入水平低于劳动市场价位,而一些简单劳动的岗位的收入水平却高于市场价位。

这容易造成新的不平衡,影响员工的积极性。

3、电力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管理措施3.1注重人力资源规划的科学性3.2树立长期的人力资源规划发展目标规划电力企业有较多的职员,在人力资源规划方面应该制定适用于使用于企业人力资源的管理计划。

每个员工应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认清自己的工作内容对于自己的工作内容认真负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生态位论文摘要:本文在生态位前沿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了人力资源生态位理论。

结合行业特点,建立了适应电力工业发展规律的企业人力资源生态位和员工生态位模型,并分别计算出了企业和员工个人的生态位值。

从定性与定量两个方面对供电企业的人力资源生态位状况提供了比较全面直观的信息。

关键词: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生态位一、研究背景和意义“生态学”的研究是当今科学发展的主流,正如我国著名生态学家马世骏院士所言:“生态学向社会、经济、人口、全球问题的扩展,反映了时代的需要,是科学的自然发展规律。

”人是社会的人,人力资源是社会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因素,既服从于生态学自然规则,也影响着社会生态的自然发展。

生态学的先进研究成果为人力资源管理开辟了崭新天地,人力资源生态位理论应运而生,它通过研究人力资源系统的各种有机联系,掌握系统的演变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客观评价人力资源竞争力,为人力资源生态环境优化提供理论指引,为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实现员工最佳成长和企业最大价值创造提供有力支持。

二、人力资源生态系统1. 概念生态系统概念最早是由英国植物学家坦斯利在19世纪初提出,即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及其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的物质-能量-信息系统”。

之后,生态系统研究的系统方法从自然领域扩展到了人类社会领域。

颜爱民(2006)在参照生态系统、商业生态系统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人力资源生态系统概念,将其界定为:“各种类型的人力资源与周围自然、社会环境共同组成的物质-能量-信息系统。

”一个健康的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具有良好的企业内外部生态环境、合理的人力资源结构、有效畅通的功能流、完善的运作机制和内在防御机制、良好的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能够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快速应对系统内外部生态环境变化,持续地为外界提供有价值的产品和服务,保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发展。

2. 要素人力资源生态系统主要包含主体、环境、价值链、动力机制四大要素。

主体分为个体和群体两个范畴。

个体是人力资源生态系统中的基本单元,每个个体有类别、特质、角色和职业等差异,我们以企业员工作为个体。

群体是具备某种特征的人力资源集合体,按层次和特征有很多分类方式,如按用工类型分为劳动合同制员工、劳务派遣员工等;按岗位分为经营类、管理类、技术类、技能类等。

环境分为内部、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一般包括企业行业类型、生产运营特点、组织结构关系、企业规模、文化、制度、机制、发展阶段、发展前景等等。

外部环境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指系统中非人为因素形成的自然物,包括地域条件、交通、人口、气候等;社会环境指人类自身组织和行为构成的社会因素,包括经济状况、制度、文化、科技生产力水平等。

价值链。

自然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以食物关系构成营养链,人力资源生态系统中,不同个体、群体的活动围绕着价值进行,结合不同的社会分工互相协作、互相影响,形成链状结构――人力资源价值链,它是人力资源生态系统中能量-物质-信息的流动路径。

不同人力资源价值链之间相互交叉连锁,构成复杂的价值网。

各层级人力资源通过价值网进行物质的迁移、能力的流动和信息的传递,保证生态系统健康运行。

动力机制。

人力资源系统中,环境向人力资源输入能量、物质、信息等资源,这些资源被加工、转化和传递后,一部分被人力资源消耗使用,一部分被加工反馈回环境。

这种资源转化和传递就是人力资源生态系统的动力,它是人力资源生态系统各种机制之和,但不是简单叠加。

不顺畅的机制会导致资源浪费,协同有序的机制才能实现资源的最大产出。

三、人力资源生态位1. 概念生态位的定义最早是由美国生态学家J.Grinnell(1917)提出,他认为生态位是生物在群落中所处位置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

在生态学定义的基础上,颜爱民将人力资源生态位界定为个体(群体)在特定人力资源环境中的具体位置。

这一位置是指人力资源在企业中生存发展的能力,代表对资源掌控程度、功能发挥限度、价值创造能力、离开环境的机会成本等。

数学表达式为:N=f(xi)N为个体在环境中的生态位值,xi为决定每个人在环境中位置的影响因子,即生态位因子。

企业特有的人才结构、知识结构、技能结构等内部生态因子与所依存的人才环境、知识环境、技能环境等外部生态因子共同塑造着企业的人力资源生态位。

根据研究对象范围大小,人力资源生态位分为个体生态位和群体生态位,群体生态位是具有某种属性的个体生态位的集合。

2. 特征重叠度:人力资源生态位的成长实质上是外部资源积累、利用和占有的过程。

竞争中部分资源被不同个体共同占有,这就是人力资源生态位的重叠。

生态位重叠分为内包、相交、邻接和分离四种基本类型。

生态位重叠度越大,每个个体的可利用资源就越小,引发恶性竞争,降低组织效率。

重叠度过低也是不利的,当个体退出时会导致生态位无法补充,造成生态系统局部缺损。

维度:人力资源生态位对于每一种资源都有特定的选择范围,即维度。

人力资源生态位维度一般分为能力维度、环境维度、空间维度和方向维度。

能力维度是指生存力、发展力和竞争力等;环境维度指人力资源的内、外部环境;空间维度指人力资源基础状况,如数量、质量、规模等。

方向维度指人力资源未来发展方向和趋势,如发展阶段、发展规划等。

宽度:生态位宽度是指生物在生长过程中综合利用资源的能力,代表竞争水平。

当个体充分利用环境中的所有资源,且资源利用量基本相当时,个体生态位宽度最大;个体只能利用环境中某一资源时,个体宽度最小。

因此,复合型人才由于对环境资源的综合利用充分,个体生态位宽度大,对环境的适应程度高,相对其他个体生存和发展优势明显。

弹性:自然界外来竞争侵入时,本地物种就会压缩生存空间回避竞争伤害,称为生态位压缩;当物种间竞争减弱时,一个物种就可以利用以前不能利用的空间,扩展生态位,称为生态位释放;还有一种竞争反应是生态位移动,指物种改变对资源的利用习惯。

本项目中将生态位的压缩、释放和移动综合成生态位的弹性。

随着人力资源环境的变化、竞争格局的调整、企业的演化发展、内部结构机制的整合,人力资源生态系统不可避免要承受来自环境和系统本身的各种干扰。

弹性大的人力资源能够迅速适应环境的各种冲击,维护自身稳定,并在失去稳定后进行自我恢复,这就是适者生存。

3.“态”和“势”我国学者朱春全(1997)从生态学角度提出态势理论: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的任何生物单位都以一定的状态存在并对周围环境产生相应的影响。

生态位包含“态”和“势”两个基本属性。

“态”指状态(能量、生物量、个体数量、资源占有量等),是过去个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积累的结果;“势”是个体对环境的现实影响力和支配力,如能量和物质变换速率、占据新环境的能力等等。

生态位是“态”和“势”转化的结果,两者持续互动、互相影响,不同个体“态”“势”差异决定了在竞争、合作和共生中的不同地位。

四、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生态位模型1.模型建立思路本项目依据人力资源生态位的个体因子和群体因子分类,分别创建员工生态位模型和企业人力资源生态位模型。

颜爱民(2011)通过参考有关学者的研究成果,初步确定企业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专家座谈的方式,咨询湖南地区近15家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有关专家学者,对初稿进行修订和完善。

分别通过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确定各因子的权重,构建了生态位评价模型。

在企业人力资源生态位模型中,由于电力行业的自然垄断地位,去掉了市场地位因子;结合电力经营模式,对经营能力等相关因子进行了调整;根据相关文献(宫汝凯,王志国2013)重新设计了绩效水平因子;根据电力行业专家意见,将企业生态位的“态”因子调整为素质因子和机制因子,将企业规模、社会地位因子划归到“势”因子中的吸引力因子。

在员工生态位模型中,根据国网公司人力资源特点,将历史绩效因子中的人脉与人际因子整合,去掉资金能力维度,增加绩效评估因子。

在选取因子量化指标过程中,我们选取了人才当量密度、企业规模等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指标,提高了指标的可获得性和准确性。

在生态因子赋权过程中,我们引入了与以往研究成果不同的综合评价方法:熵权法,并重新做了专家评分。

综上所述,本项目中的生态位模型虽与有关文献中相近,但已是因子不同、度量不同、权重不同的全新模型,对电力企业更有适用性和先进性。

2.供电企业人力资源生态位(1)“态”因子企业人力资源状态是过去建立、发展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积累的结果。

人力资源由数量和质量两方面构成,同时,健康合理的人力资源机制对人力资源积累开发起到关键作用。

因此本项目将企业人力资源“态”分为数量因子、素质因子和机制因子。

数量因子:数量是指用工规模,分为存量和配置有效性。

存量用职工总数衡量,配置有效性用配置率(用工总量/定员)衡量。

素质因子:人力资源的质量是指人力资源所具有的体力、智力、知识和技术水平等。

员工体质水平可以用年龄来衡量;文化水平即教育水平,技术职称主要由专业技术资格、职业技能等级来体现,两者用人才当量密度整合。

机制因子:机制因子主要含组织管控力、管理有效性和人才投入,分别用组织管理层级数、管理幅度、人均培训费用三个指标衡量。

(2)“势”因子企业人力资源“势”是企业对环境的现实影响力或支配力,如经营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技术创新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即核心竞争力。

本项目中将“势”因子分为吸引力因子、活力因子和环境因子。

吸引力因子:从获得资源并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角度,企业吸引力主要体现为企业规模、企业地位、激励指数(薪酬吸引力)。

活力因子:企业的活力因子主要包括绩效水平、经营管理能力、学习创新力。

结合电力企业特点,绩效水平主要包括企业效率和员工效率,如人均输电线路长度、人均变电容量等;经营管理能力主要采用具体财务指标,含营业收入增长率、劳动生产率增长率等;学习创新力含专利数、人均技能水平等。

环境因子:企业的环境因子包括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等。

国家政策扶持会使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多帮助,为企业增加可持续收益,降低成本。

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也会影响企业的发展,经济越发达的地区,资源集中、人才密集,对企业发展能提供较大帮助。

3.供电企业员工生态位(1)“态”因子员工“态”定义为员工状态,分为历史绩效因子和职业弹性因子。

历史绩效因子:员工绩效具体表现为完成工作的数量、质量、成本费用以及为企业做出的其他贡献。

本项目中的历史绩效从工作经历和业绩对个体生态位跃迁所做贡献的角度提出,特指个体在过去的生活经历与职业生涯中的资源和生存竞争能力积累,涵盖工作经验积累、知识积累以及历史业绩积累。

工作经验包含时间成分、数量成分和定性成分;知识积累对提高个人自身修养、提升生活质量、增强生存竞争能力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业绩积累为个体在职业生涯中形成的业绩沉淀,影响个人对各类资源的可获得能力和掌控性。

职业弹性因子:指个人理解和驾驭职业生涯中的意外曲折和反复的能力,即职业流动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