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九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word教案 (5)
七年级历史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设计
七年级历史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的依据1、依据课文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甲骨文与青铜器》是一堂专门的文化史课,着重为学生介绍了商文化的典型代表甲骨文和青铜器。
我们知道,商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是当时世界上的一个奴隶制大国。
商朝的文化在古代世界文化史上占有及其重要的一席,是上古文化中绚丽的瑰宝。
本课是学生了解甲骨文和和青铜器,认识商文化的最重要的一课。
只有认真学好本课,学生才能比较全面地认识商朝。
同时本课也本学期的第一堂专门的文化史课,学好它。
对于学好以后的文化史课会有一定的帮助。
2、依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教材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源源。
知道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教学难点是如何使学生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认识商朝的青铜铸造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由此反映出的国力盛衰问题。
3、依据学生的学情。
教材面对的是刚从小学跨入中学校门的初一学生,由于他们的年龄、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对历史学科的认识程度等条件。
因此,他们的好奇心特强,认识事物往往侧重于感性而对枯燥无味、抽象简单的教学方式不感兴趣。
在教学中我利用了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大量生动感性的材料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再者,初一学生对历史学科是陌生的,对学习历史的方法更是知之甚少。
因此,我们老师要在教学中注意对学生的学法指导和培养。
如在这一课中,可以对学生在掌握历史知识的精、准度上进行训练,如,“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再如,学习比较法“甲骨文与金文的比较”。
总之,学习历史若能从初一就注意对学法的指导和培养,那样我们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教学设计。
[课文的重点和难点]1、在讲授“发现甲骨文的意义”、“商朝青铜制造业的发展”、“司母戊鼎的意义”时,虽然答案就在课本上,但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就直接划在课本上。
七年级历史上册《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教学设计
1.分组: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话题:各小组围绕以下话题展开讨论:
(1)甲骨文与青铜器在商朝时期的用途和意义;
(2)甲骨文与青铜器在商朝文化中的地位;
(3)甲骨文与青铜器对后世的影响。
3.讨论: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论,记录讨论结果。
4.展示:各小组选派代表进行成果展示,其他小组成员进行补充。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甲骨文与青铜器的历史背景、发展特点及其在商朝时期的文化价值。
2.难点:甲骨文的发现、研究过程及其在中国古代文字发展中的地位;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及其象征意义。
(二)教学设想
1.教学方法:
(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多媒体展示甲骨文和青铜器实物图片,让学生在直观感受中了解历史背景。
4.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历史文化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甲骨文与青铜器历史价值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使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培养他们热爱祖国、传承文明的价值观。
3.通过学习甲骨文与青铜器,引导学生关注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四)课堂练习
1.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以下练习题:
(1)列举甲骨文的构成特点;
(2)简述青铜器的分类、造型和纹饰特点;
(3)分析甲骨文与青铜器在商朝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
3.课堂反馈: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练习题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
(2)终结性评价:通过课后作业、阶段测试等方式,检验学生对甲骨文与青铜器知识的掌握程度。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主要内容包括商朝的青铜文明以及甲骨文的发现。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叙述,展现了我国古代灿烂的文化。
本课内容是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对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文化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青铜器和甲骨文这两个概念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商朝的历史背景、青铜器的制作工艺以及甲骨文的演变产生疑问。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商朝的历史背景,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重要性,并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商朝的青铜文明,认识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特点;了解甲骨文的发现过程,掌握甲骨文的特点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图片,提高学生的视觉表达能力;通过分析甲骨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中国古代文明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学会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青铜器的制作工艺和特点,甲骨文的特点和意义。
2.难点:甲骨文的发现过程,学生对古代文明的认知。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讲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
2.图片展示法:展示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3.讨论法:分组讨论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特点,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案例分析法:分析甲骨文的实际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甲骨文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图片及资料。
2.制作课件,展示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相关知识。
3.准备讨论题目,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商朝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青铜器与甲骨文的出现时期。
2.呈现(10分钟)展示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图片,让学生直观感受古代文化的魅力。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附学案)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学习目标】1识记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及甲骨文发现的意义2.通过学习和思考归纳青铜器高超工艺的主要情况及特点;甲骨文的特点及意义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3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认识到: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文明辉煌灿烂源远流长一脉相承表明我国古代文明具有极其强大的生命力。
【学习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及甲骨文的历史渊源与影响。
【学习难点】青铜器的高超技艺。
问题激趣导入新课。
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
【方法指导】方法指导一:要求学生识记自学互研部分第1题的基础知识点。
第2题从当时青铜器的功能来分析。
第3题从延续的表现来总结。
方法指导二:第4题对比原始社会的生产状况从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方面来分析。
方法指导三:知识模块一可以用文物大鉴赏的方式进行展示假设你是一名文物鉴赏专家向广大观众介绍一下商周的青铜工艺;知识模块二可采取情景短剧的形式进行展示。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生成问题观看“司母戊鼎”和“四羊方尊”的图片思考:这些青铜器是何时制作的?自学互研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自主阅读课本P23~24内容完成第1~3题。
1青铜器的高超技艺出现在什么时候?该时期青铜器的特点是什么?著名青铜器的代表有哪些?商朝。
生产规模大品种多工艺精美。
司母戊鼎四羊方尊。
2青铜器有哪些功能?在发展过程中有什么变化?(1)主要用于饮食、祭祀与军事。
(2)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象征王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礼器的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3简述青铜器高超的工艺过程。
1)准确掌握铜、锡、铅的比例。
(2)铸造技术——“混范铸造法”。
(3)工艺流程:制模→制作纹饰→翻制泥范→高温焙烧→烧注金属液体→加工修整。
(4)根据器物的大小制作不同的泥范再合范烧注铜液。
知识模块二、三甲骨文记事及甲骨文的造字特点自主阅读课本P24~25内容完成第4题。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是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具体到青铜器和甲骨文,可能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物图片、文字资料等多种方式,直观地感受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美,从而激发他们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青铜器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历史意义;掌握甲骨文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历史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青铜器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历史意义;甲骨文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历史意义。
2.难点:青铜器和甲骨文在我国古代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
五. 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实物图片、视频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美。
2.讲授法:教师讲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掌握重点内容。
3.小组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特点及其在我国古代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
4.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历史意义。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实物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以便在课堂上进行直观演示。
2.提前让学生预习教材,了解基本知识。
3.准备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拓展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实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本课主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讲授青铜器和甲骨文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历史意义,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析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特点及其在我国古代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
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课名师教案 新人教版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2.过程与方法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民族自豪感,增加学生学习历史和考古知识的兴趣。
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
【教学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教学难点】甲骨文的出现有怎样的意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2006年7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安阳殷墟获准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
原因之一在于她灿烂的青铜文化。
今天让我们走进青同时代,探究一下世界著名的青铜器身上所蕴含的灿烂文明。
二、新课学习(一)青铜的高超工艺师:2001年7月13日,历史的瞬间变成了永恒的欢乐。
北京申奥成功,聚集在中华世纪坛的各界群众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欢呼。
2006年7月13日是北京申奥成功5周年,同样的欢乐再次留在人们心中,请同学记住7月13日,2006年7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安阳殷墟获准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
大会对殷墟的评价是:与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媲美,以其甲骨文、青铜文化、玉器、古文历法、丧葬制度及相关理念习俗、王陵、城址、早期建筑乃至中国考古学摇篮闻名于世,文化影响广播而久远,真实性完整性强,具全球突出普遍价值,有良好的管理与展示。
河南安阳商代遗址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以其庄严的造型,庞大的体积和神秘的花纹,成为商朝贵族王权与神权艺术的最典型代表,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司母戊大方鼎就是中国青铜文明的杰出代表。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主要介绍中国古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出现、发展以及其在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地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叙述,展现了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独特魅力,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成果,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历史意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中国古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认识相对较浅。
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中华文明的起源、夏商西周的更迭等基础知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历史价值,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出现、发展及其在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地位;掌握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基本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史料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引导学生尊重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出现、发展及其在中国古代文明中的地位。
2.难点:甲骨文的字形、结构及其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述、讲解,引导学生了解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基本知识。
2.演示法:教师通过展示图片、实物等,使学生直观地感受青铜器和甲骨文的特点。
3.讨论法:教师学生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历史价值。
4.案例分析法:教师选取典型实例,分析青铜器和甲骨文在古代社会中的应用。
六. 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材。
2.课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的课件。
3.图片:与青铜器和甲骨文相关的图片资料。
4.实物:青铜器和甲骨文的实物或模型。
5.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课的内容,激发学生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兴趣。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5 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教学设计
第5 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一、教材分析本课在于使学生对我国夏、商、西周时期的奴隶制文明有比较全面而清晰的了解。
首先在“青铜器的高超工艺”这一子目中,介绍了自夏至西周重要的手工业——青铜制造业发展演变的过程及其特点,以及其他手工行业如陶瓷业、漆器制造业、玉器制造业及酿酒业的概况;第二个子目“甲骨文记事”中介绍了甲骨文的发现和地位;最后,甲骨文的造字特点这一子目明确了甲骨文的作用。
二、课程标准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比较全面的掌握夏、商、西周时期以青铜器铸造业和甲骨文。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归纳、概括历史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古中国的文明发达。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难点:甲骨文的造字特点。
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教师:请同学们欣赏一段视频,看一下这段视频介绍的是我国古代的哪种器物?视频:介绍司母戊鼎教师:你能说出它的名称吗?(司母戊鼎)司母戊鼎是中国青铜文明的杰出代表。
今天让我们共同走进青铜时代,探究一下世界著名的青铜器身上所蕴含的灿烂文明,感受一下灿烂文明背后奴隶的悲惨生活。
展示课题:第5 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二)教师引领,合作探究教师:刚才咱们欣赏了司母戊鼎,你知道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用来作什么用的?学生:它是用青铜做成的,祭祀用的。
教师:青铜是铜和其他金属的合金制品。
展示资料:《周礼》记载“金有六齐(配方),六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钟鼎之齐。
”教师:“金”可泛指所有金属,这段话中特指铜锡合金,即青铜,意思是用青铜冶炼不同种类的器物有六种配方。
六成铜一成锡混合,是造编钟大鼎这样的礼器的做法。
展示:鼎教师:青铜鼎一般为圆形,多为三足两耳,也有四足两耳。
本来是日用的饮食容器,后来发展成祭祀天帝和祖先的“神器”,并被笼罩上一层神秘而威严的色彩。
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即:古人认为祭祀和打仗是国家头等重要的事情,目前青铜器中最多最重要的也是宗庙中使用的器物,即礼器。
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9九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word教案 (4)
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一、教学目标:1.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
2.知道甲骨文、金文等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
3.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二、教学重点1.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
2.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三、教学难点1. 如何使学生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
2.了解青铜器的铸造过程和用途。
四、教学过程(一)辅助环节1.示标。
2.课前预习检测: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开始的。
2)商朝时,将的结果,用刻在龟甲、兽骨上,这种文字叫做。
3)是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青铜器。
4)思考题:我国最早的文字叫什么?出现在哪个朝代?(二)先学环节1.检查预习作业。
2.自学提纲:1) 什么叫甲骨文?它的用途是什么?2)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哪个朝代开始?3)目前世界上已知最大的青铜器是什么?除此还有什么青铜器器?4)商朝的青铜器有哪些特点?(三)后教环节文字:甲骨文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现代文字金文商朝时出现,又叫铭文青铜器:工艺司母鼎意义(四)当堂训练环节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战国2.甲骨文出现于()A、夏朝B、商朝C、西周D、战国3.商朝最主要的手工业是()A、冶铁业B、青铜铸造业C、纺织业D、制陶业4.现今为止发现的最大青铜器是()A、司母戊鼎B、四羊方尊C、青铜立人像D、铜钟5.甲骨文是一种()A、象形文字B、形声字C、会意字D、通假字(五)小结:整理、归纳知识点。
(让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协助。
)五、作业布置1.完成本课学案练习题(选做)A———选择题(必做)B———材料题(选做)2.预习第10课内容:1)完成第10课学案的自主预习内容。
2)预习思考:1. 你认为诸子百家中哪家的观点最适应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为什么?2.各学派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优秀教案范文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了解奴隶制下奴隶的悲惨生活。
过程与方法目标: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动手上网查资料,搜集史料,体会夏、商、周青铜文明的辉煌。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筛选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民族自豪感,增加学生学习历史和考古知识的兴趣。
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
二、教学重难点1、青铜器的高超工艺。
2、青铜文明的概念四、导学过程教师讲解,学生分析讨论相结合【情景导入】老师(出示幻灯片──司母戊鼎)(提前让学生收集有关司母戊大方鼎的资料)(先对青铜时代进行简单介绍:)青铜时代就是人类使用青铜制作生产工具、武器及生活用具的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它介于铜石并用时代和铁器时代之间。
而在这个时代人们所创造的物质文化,便被称作青铜文明。
中国青铜文化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而其真正的发展最高峰则出现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尤其是商代以鼎为代表的祭祀用容器的制作最为著名。
青铜鼎的前身是原始社会的陶鼎,本来是日用的饮食容器,后来发展成祭祀的神器,并被笼罩上一层神秘而威严的色彩。
这件《司母戊鼎》就是此期间最著名的作品之一。
甲骨文:商朝人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被称为甲骨文。
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的。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自主预习】快速浏览教材,独立完成下列问题,完不成的作好标志。
(一)、青铜器的高超工艺1、在社会末期,我国已出现青铜器。
2、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著名的青铜器有和四羊方尊。
3、与商周同期,我国成都平原,也盛行一种独特的青铜文化,出土了大量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等,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文化。
七上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案——刘春秀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设计刘春秀【教材依据】本课是北师大课标版七年级上册第九课内容。
【设计思路】本课是一堂专门的文化史课,介绍的是商文化的典型代表——甲骨文与青铜器,由于本课简单易懂,课堂教学时间宽松,因此,可以拓展开来,充分发挥文化史感性史料丰富的特点,尽量开展多种教学活动,充分利用小卡片、、多媒体展示形象图片,利用司母戊鼎视频资料来培养学生合理想象、再现历史的能力。
初一学生尚未接受系统的历史知识学习,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和培养,因此教学中宜采用简单明了和运用身边感性史料来讲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对甲骨文的学习,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通过学习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器的铸造及用途,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猜写甲骨文并指出它们与今天文字的渊源关系,以此加深学生对汉字与甲骨文渊源关系的认识。
欣赏青铜器的有关资料(司母戊鼎视频和青铜器图片资料),进行讲解和想象,以加深学生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瑰宝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从而自发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难点的处理方法:重点甲骨文:通过猜字小游戏,让学生找到其对应的今天的汉字,从而使学生理解甲骨文的构字方法为象形文字,从而阐述甲骨文与今天汉字的渊源关系。
青铜工艺:利用多媒体投出实物图或利用大量青铜器图,观察其高超的工艺并推断其铸造方法,从而了解古代中国青铜工艺成就。
难点青铜铸造的辉煌成就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关系,使学生理解,当时青铜工艺的发展,从侧面反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政治的稳定和劳动人民的智慧,折射出当时的国力盛衰问题。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自制十二生肖甲骨文卡片、多媒体课件、青铜实物图、司母戊鼎视频材料学生准备:预习【教学过程设计】【学案】基础知识巩固1、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 春秋2、我们今天的汉字是从什么文字发展而来的?()A甲骨文 B金文 C大篆 D隶书3、首次惊现甲骨文的地点是:()A河南安阳 B陕西西安 C北京昌平 D山东济南4、我国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的时期是:()A夏朝 B战国 C商朝 D西周5、商周时期的青铜器主要是哪三种金属的合金:()A铜铁锡 B 金银铜 C铜锡铅 D铁锡铅6、顺藤摸瓜藤:庄严凝重、高1.33米、重800多千克、青铜器。
人教七年级上册历史(部编)同步教学设计 第5课 青铜器和甲骨文
年级七科目历史任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第5课青铜器和甲骨文授课类型课标依据了解商周时期的文化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甲骨文、金文的学习,明白它们的含义,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知道汉字的演变,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通过学习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通过想象司母戊鼎等青铜的铸造过程及用途,培养历史想象能力。
过程与方法收集有关青铜器的照片、实物和有关资料,并进行展览、讲解和想象,以加深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而商朝青铜器是上古文明世界技术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之一。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潮流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智慧的”,从而自发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知道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认识到商朝的青铜铸造业取得的辉煌成就以及由此反映出的国力盛衰问题。
知识点学习目标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得结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介绍知识目标图片 a g 拓展知识2分钟自制讲解过程与方法图片 a e 建立表象5分钟下载观看过程与方法图片 a e 帮助理解5分钟下载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图片 a I 升华感情2分钟下载①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
②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设疑_播放_概括.I讨论_交流_总结J其他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一、IQ题:内容:A同学去商店买一把剪刀、一把锤子要求:A同学不能说话,不能用肢体语言聪明的同学,请问:A同学怎样才能完成任务?导入第7课甲骨文与青铜器二,出示学习目标1、知道甲骨文和金文等字体的区别,了解汉字的演变;2、知道司母戊鼎和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3、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认识商朝青铜铸造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七年级历史上册《甲骨文与青铜器》备课教案
七年级历史上册《甲骨文与青铜器》备课教案七年级历史上册《甲骨文与青铜器》备课教案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学习目标】1、学习目标:知道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等字体,了解汉字的演变;以司母戊鼎等为例,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知道商代灿烂的青铜文明。
2、学习重点: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
3、学习难点: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
【课前预习】请你认真阅读教材46-48页的内容,完成填空,并把相关内容在课文中圈划出来。
1、刻在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文字叫甲骨文;铸刻在___________上的文字,称为铭文,也叫_________。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____________开始的。
___________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
2、司母戊鼎是目前世界上发现的最大的____________。
司母戊鼎折射出____________,象征着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探究】1、请同学们看课本图,说一说商代灿烂的青铜文明让你有何感想?2、你的疑点、难点:【当堂训练】一、单项选择题1.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文字的出现是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何时开始的() A.原始时代B.商朝的时候C.秦朝时候D.纸发明后2.今天的汉字是从什么文字发展来的()A.甲骨文B.小篆C.大篆D.隶书3.在参观殷墟时,讲解员指着图片中的一段残片告诉同学们:“这些文字记录和反映了商王的活动和商朝的政治、经济情况,对研究商朝的历史有重要价值”。
这段残片上的文字应该是()A.刻画符号B.甲骨文C.金文D.小篆4.迄今考古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生产于我国的()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5.青铜器是哪些材料组成的合金()A.铜、锡、铝B.铜、银、铅C.铜、锡、铅D.银、锡、铝6.小明为大家介绍了有关甲骨文的知识,请帮小明指出表述错误的是()A.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教案)
《青铜器与甲骨文》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夏、商、西周时期我国以青铜文明为代表的奴隶制经济发展的基本史实2.过程与方法利用视频、图片、文字资料等各种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本课,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及民族自豪感,增加学生学习历史和考古知识的兴趣。
树立人民创造历史的正确人生观。
【教学重点】青铜器的高超工艺【教学难点】甲骨文的出现有怎样的意义【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2006年7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安阳殷墟获准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
原因之一在于她灿烂的青铜文化。
今天让我们走进青同时代,探究一下世界著名的青铜器身上所蕴含的灿烂文明。
二、新课学习(一)青铜的高超工艺师:2001年7月13日,历史的瞬间变成了永恒的欢乐。
北京申奥成功,聚集在中华世纪坛的各界群众爆发出排山倒海的欢呼。
2006年7月13日是北京申奥成功5周年,同样的欢乐再次留在人们心中,请同学记住7月13日,2006年7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在立陶宛首都维尔纽斯举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0届世界遗产大会决定,安阳殷墟获准进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3处世界遗产。
大会对殷墟的评价是:与古埃及、巴比伦、古印度媲美,以其甲骨文、青铜文化、玉器、古文历法、丧葬制度及相关理念习俗、王陵、城址、早期建筑乃至中国考古学摇篮闻名于世,文化影响广播而久远,真实性完整性强,具全球突出普遍价值,有良好的管理与展示。
河南安阳商代遗址出土的“司母戊大方鼎”以其庄严的造型,庞大的体积和神秘的花纹,成为商朝贵族王权与神权艺术的最典型代表,同时也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史料,司母戊大方鼎就是中国青铜文明的杰出代表。
七年级历史教案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
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明白甲骨文、金文的含义,学会辨认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学习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通过对司母戊鼎等青铜器的铸造过程或用途的想像培养自己的历史想像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甲骨文——汉字,汉字——甲骨文”的正反两方面的推理论证活动,增强对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的认识。
积极开展收集青铜器相关图片及有关资料的活动,通过展览、讲解、想像,加强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瑰宝的认识。
通过对司母戊铜方鼎铸造过程的模拟想像,能分析总结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协同合作的精神。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形状奇伟,花纹瑰丽”的商朝青铜器是“上古文明世界技术方面最突出的成就之一”(著名考古学家夏鼐语)。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真的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光辉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是悠久的,中华民族是白高度智慧的”(语),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加强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要求知道甲骨文和金文等字体的区别,了解汉字的演变;知道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就。
教学难点:如何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怎样认识商朝青铜铸造业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教师准备1、搜集相关的甲骨文资料,并掌握它与今天汉字的渊源关系。
2、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1)音乐资料,f4演唱的《流星雨》;(2)影像资料,包括甲骨文、青铜器的图片,“中国入世、申奥成功、中国足球队出线”的剪辑录像资料;(3)游戏活动中需要的猜谜字牌。
学生准备1、搜集甲骨文、青铜器的相关资料并掌握相关知识。
2、搜集日常生活中由铜、锡、铅制成的物品。
3、课前学会书写较为简单的甲骨文。
教学方法1、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
鉴于本课教学内容较少、形式较为单一的特点,针对不同的教学环节设计了相关的游戏内容,以此调动学生的兴趣。
此设计力图体现“人本思想”,将人的喜悦,人的感受放到第一位,使学生体味学习的乐趣、发现的乐趣。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9课 甲骨文与青铜器2
第9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对甲骨文、金文的学习,明白它们的含义,学会识别甲骨文和金文的字体,明白汉字的演变,了解今天的汉字与甲骨文的渊源关系。
通过学习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绩,通过想象司母戊鼎等青铜的铸造进程及用途,培育历史想象能力。
二、进程与方式搜集甲骨文的文字及图片,指出他们与今天文字的渊源关系,以此加深对汉字与甲骨文渊源关系的熟悉。
搜集有关青铜器的照片、实物和有关资料,并进行展览、讲解和想象,以加深对青铜艺术这一中华文化至宝的熟悉。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甲骨文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而商朝青铜器是上古文明世界技术方面最突出的成绩之一。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辉煌灿烂的,中华民族的历史潮流是悠长的,中华民族是有高度聪慧的”,从而自发地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教学重点:学会识别甲骨文和金文,了解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明白司母戊鼎,了解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成绩。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明白得甲骨文和汉字的渊源关系,熟悉到商朝的青铜铸造业取得的辉煌成绩和由此反映出的国力盛衰问题。
教学方式:图片演示法谈话法教学进程:导入:(多媒体视频导入)播放十运会揭幕式出色片断,内容是青铜大鼎冉冉升起,将十运会推向了高潮。
请学生依照影视片段谈谈揭幕式这段场景象征着什么?提问:揭幕式上的青铜大鼎是件仿造品,它的原型是什么?一、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①要求全班带着问题齐声朗诵第一段文字,生字注意卜(问题一:什么叫做甲骨文?问题二: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何时开始?问题三:甲骨文的发觉有什么价值?)②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何时开始的?——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③说明“可考”,可资考证、研究、证明,即从商朝起咱们的历史就可凭借文字资料来考证研究了。
联系商朝成立的时刻和西周成立的时刻。
④全班朗诵文字资料“惟殷先人,有典有册”。
《尚书》上古之书,我国古代较为闻名的古书之一,这条料告知咱们,商朝就有书册了,有书册就必然有文字,文字确实是甲骨文,书册确实是龟甲、兽骨,读照片“龟甲刻辞”“牛骨刻辞”,这就应该是《尚书》所指的书册,而这些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确实是甲骨文,那么,什么是甲骨文? ——(学生可能答)刻在龟骨和兽骨上的文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甲骨文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文字,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与今天的汉字有着渊源关系。
2.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达,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二、能力目标
1.教师指导学生思考“甲骨文和青铜器的发现怎样体现了商朝的社会经济的繁荣?”培养学生逻辑思维和历史分析能力。
2.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了解三星堆青铜文化,想象古蜀国的社会生活状况,培养学生历史思维和想象能力。
三、德育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到中国文化是古代各民族共同创造的,从而增强民族认同感与民族平等观念。
教学重点:甲骨文、青铜器。
教学难点:对一些专门的科学知识如甲骨文较难讲述清楚;
教学方法:采用综合教学法,包括讲述法、讨论法、直观法等。
课型设计:新授课、活动课
课前准备:教师将学生分成三个小组,一个小组主要负责搜集和整理有关甲骨文的资料,一个小组主要负责有关商朝、西周青铜器的资料,另一个小组则负责有关三星堆为代表的蜀文化的资料。
各小组将这些资料制作成课件,以备课堂展示使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创造出来许多灿烂辉煌的文化,在我们学习过的先秦时代,文化空前繁荣,成就突出,今天
我们就来看一看。
导学新课:
一、商朝的甲骨文
教师首先做商朝占卜的模拟试验,并告诉学生,人们根据龟甲或兽骨上炸裂的纹理,判断是凶是吉。
然后提问学生:古人对占卜的结果相信吗?重视吗?结果会被记录下来吗?学生肯定会回答:相信,重视,一定会记录下来。
教师继续提问:那么,古人会用什么方法记录结果呢?又记录在哪里呢?教师指导学生看教材,阅读有关甲骨文的内容并出示甲骨文的图片给学生以增强感性上的认识。
然后请第一小组展示有关甲骨文的资料:
甲骨文是商朝的文化产物,距今约3600多年的历史。
商代统治者迷信鬼神,要去打仗,能胜与否?今年小麦,丰收与否?老天下雨吗?有人进攻吗?王后什么时候生孩子?是男呢还是女呢,等等,全都要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
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已识2000余字,公认千余字。
甲骨文字被人们看作是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
公元前十四世纪,商王盘庚迁都于殷,就是今天的安阳小屯一带,史称殷墟。
商灭亡后,殷都成为废墟。
甲骨文也被埋入地下三千多年,约从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始被河南小屯村民发现,搜挖甲骨为“龙骨”卖给药店。
一八九九年,王懿荣偶然发现甲骨上的文字,遂进行收集。
王懿荣是光绪六年进士、翰林,他对我国古代文物有精深的研究。
当一八八九年他在北京发现甲骨后,确定为“殷商故物”购得数千片,是为我国研究殷墟甲骨文字开创之始。
自此以后,殷墟甲骨文才从“龙骨”变成了珍贵的古代文化研究资料,避免了我国这一古代文物继续大量人为地毁灭。
通过文字的阅读和图片的展示,使学生从中捕捉到有效信息,了解到甲骨文的发现、名称来源和它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成系统的文字。
所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占卜的内容总结出,甲骨文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
堪称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二、闻名于世的青铜器
1、商和西周的青铜器
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夏商西周时期,我国的主要生产工具是用什么制造的?学生回答:青铜。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青铜是怎样冶炼的呢?它有什么特点呢?我国都有哪些著名的青铜器呢?下面就请第二小组给我们介绍商潮和西周的青铜器。
学生演示自制课件,介绍包括司母戊大方鼎、四羊方尊、毛公鼎等在内的几件有代表性的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印象。
然后引导学生思考问题1、我国青铜艺术的鼎盛时期是什么时期?2、代表作是什么? 3、商周的青铜艺术的特点是什么?估计学生可以毫无问题地回答出商朝和四羊方尊,但是特点恐怕概括不全。
教师应在学生答案的基础上加以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探讨青铜器的制造技术,请本组同学加以介绍。
2、古蜀国青铜文明
教师请同学们回忆商朝的统治区域,然后提问:商朝时期四川地区是不是商朝的一部分?学生回答:不是。
那么,这里的先民创造的文化又有什么特点呢?现在,我们请第三小组给我们介绍神秘的古蜀国文化。
学生演示自制课件,介绍以三星堆为代表的古蜀国青铜文
化。
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古蜀国青铜器与商朝青铜器有何不同?并引导学生讨论这种独特的文化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古蜀国人的相貌特征、社会生活特点。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了解了我国最早的文字甲骨文,还了解了商朝和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特别是古蜀国的青铜文化给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在我国奴隶社会繁荣时期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化,我们的祖国不愧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我们每个中国人都应该为自己的祖先感到骄傲,要努力学习创造更加辉煌的现代文明,这样才能成文一个合格的华夏子孙。
课堂抽测:学生利用课堂5~8分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