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平方根第一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6.1平方根(第1课时) 教学设计

6.1平方根(第1课时)  教学设计

6.1平方根(第1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了解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能化简某些带根号的数,掌握计算根式范围的方法;3.通过学习算术平方根,提升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4.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教学重点表示正数的算数平方根教学难点√2多大探究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讲述数学史第一次数学危机:的出现,却在当时的数学界掀起了一场巨大风暴。

它直接动摇了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数学信仰,使毕达哥拉斯学派为之大为恐慌。

实际上,这一伟大发现不但是对毕达哥拉斯学派的致命打击。

对于当时所有古希腊人的观念这都是一个极大的冲击。

这一结论的悖论性表现在它与常识的冲突上:任何量,在任何精确度的范围内都可以表示成有理数。

这不但在希腊当时是人们普遍接受的信仰,就是在今天,测量技术已经高度发展时,这个断言也毫无例外是正确的!可是为我们的经验所确信的,完全符合常识的论断居然被的存在而推翻了!这应该是多么违反常识,多么荒谬的事!它简直把以前所知道的事情根本推翻了。

更糟糕的是,面对这一荒谬人们竟然毫无办法。

这就在当时直接导致了人们认识上的危机,从而导致了西方数学史上一场大的风波,史称“第一次数学危机”。

二、新知探究活动一:算数平方根探究:问题1: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你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 dm2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说一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因为52=25,所以这个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5 dm.问题2:完成表1:正方形的边长/dm 1 3 9 2 3正方形的面积/dm²1 9 81 49思考:你能从表1发现什么共同点吗?已知一个正数,求这个正数的平方,这是平方运算问题3:完成表2:正方形的面积/dm² 4 49 0.36964正方形的边长/dm 2 7 0.6 3 8思考:你能从表2发现什么共同点吗?表1与表2中两种运算有什么关系?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互为逆运算归纳: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²=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

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6.1.1算术平方根(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七年级数学下册(人教版)6.1.1算术平方根(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1.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的方法。
2.能够运用算术平方根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面积、体积等。
3.了解算术平方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建筑设计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复习平方根的概念,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算术平方根的定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利用多媒体展示、实物演示等方法,让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3.通过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欣赏和尊重他人。
4.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以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要对学生的进步给予肯定和鼓励,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个实际问题:一块土地的面积是36平方米,求它的边长。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3.通过小组讨论、数学游戏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
4.设计一系列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使他们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魅力。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掌握算术平方根的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针对这一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案例。首先,通过复习平方根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实物演示等方法,生动形象地引入算术平方根的概念,让学生在直观感知的基础上,理解并掌握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接下来,运用数学游戏、小组讨论等形式,激发一系列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最后,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不同程度的学生适当的指导和关爱,使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对算术平方根有了更深入的理解,提高了学生的数学素养,为后续学习奠定了基础。

6.1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教案

6.1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教案

6.1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教案《 6.1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教案》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作业内容6.1平方根(第一课时:算术平方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了解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算术平方根,建立初步的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的。

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热情。

重点难点: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难点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确求出非负数的算数平方根。

教材分析:算术平方根从学生熟悉的正方形面积边长之间的关系入手提出已知面积探求边长的问题,通过对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的。

通过对这一节的学习,既可以让学生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符号表示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了解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又可以渗透化归思想(讲算术平方根的运算转化为求幂底数的运算)将为学生以后学习平方根奠定基础,同时这一节也是联系数学与生活的桥梁。

学情分析: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习本章内容之前,已经经历了有理数、一元一次方程等代数知识的学习,知道有理数在刻画现实问题的局限性,具有乘方有关概念及运算基础,理解乘方的基础,理解乘方运算的本质,对加减乘除运算的互逆关系有了明确的认识,拥有计算正方形等几何图形面积的技能,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积累了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经验,具有一定的观察、分析、归纳、概况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合作与交流能力。

这节课的教学,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他们熟悉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在关注现实生活的同时,更加关注数学知识内部的挑战性。

教学设计:一、自主探究(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同学们,2007年11月7日,“嫦娥一号”探月计划飞行取得圆满成功,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的奔月梦想(多媒体同时出示“嫦娥一号”升空时的画面)。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设计6.1 第1课时 《算术平方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 教学设计6.1 第1课时 《算术平方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6.1 第1课时《算术平方根》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6.1节《算术平方根》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平方根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其求法。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性质和求法,通过探究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为后续学习立方根、平方根的应用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方、平方根等相关知识,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学生在求算术平方根时,容易与平方根混淆,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入。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深入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掌握求算术平方根的方法。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及其求法。

2.难点:理解算术平方根与平方根的区别,熟练运用求算术平方根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讨论交流等方式,自主探究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和求法。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共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算术平方根的相关概念、性质和求法。

2.学习材料:为学生准备相关的练习题和案例分析。

3.教学设备:投影仪、白板、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正方形的边长,引入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求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2.呈现(10分钟)展示算术平方根的定义、性质和求法,引导学生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通过PPT、实物展示等方式,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算术平方根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求算术平方根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1 平方根第1课时 算术平方根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1 平方根第1课时 算术平方根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6.1 平方根第1课时算术平方根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本节课是七年级数学教材下册的第一课时,主要内容为算术平方根。

学生在前几章已经学习了平方和平方根的概念,本节课将进一步扩展学生对平方根的认识。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了解平方根的性质。

2. 能力目标•能够正确计算给定数的算术平方根;•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信心。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平方根的性质,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设计1. 导入与引入通过提问的方式,复习平方和平方根的概念,并与学生探讨平方根与平方的关系。

示例问题:•什么是平方?什么是平方根?•如何表示一个数的平方?如何表示一个数的平方根?•平方根与平方有什么关系?2. 概念讲解通过示例和图表的方式,向学生介绍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并讲解算术平方根的计算方法。

示例:•什么是算术平方根?•如何计算一个数的算术平方根?3. 计算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计算练习题,让学生通过计算来巩固所学的算术平方根的计算方法。

示例题目:1.计算下列数的算术平方根:a)4b)9c)162.根据给定的算术平方根,求出对应的数:a)√9 = ?b)√16 = ?c)√25 = ?4. 拓展应用设计一些拓展应用题,让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示例题目:1.在一个正方形花坛中,一棵树的根部到花坛的边缘的距离为3米。

试问这棵树离花坛的中心有多远?2.小明和小华分别种植了一块土地,小明种植的土地面积是小华种植的土地面积的4倍。

如果小明种植的土地面积是36平方米,那么小华种植的土地面积是多少?5. 总结与展望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知识点,并展望下节课的内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平方根(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平方根(第1课时)教学设计
2.掌握求平方根的方法,特别是对于较大的正整数。
3.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运用平方根知识解决问题。
(三)教学设想
1.创设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以学生熟悉的实际情境为例,如正方形的面积、体积计算等,引导学生发现平方根的存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在学生初步了解平方根的概念后,组织他们进行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发现平方根的性质,探讨求平方根的方法。
六、板书设计
1.标题:6.1平方根(第1课时)
2.主要内容:
(1)平方根的定义
(2)平方根的性质
(3)求平方根的方法
(4)平方根的应用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前期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实数的初步概念,具备了基本的运算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平方根的概念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基础,但可能对平方根的性质和求法还不够熟悉。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缺乏将问题抽象为数学模型的能力,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引导和帮助。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方根的定义、性质和求法。
2.强调平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认识到学习平方根的重要性。
3.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解答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平方根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知识巩固:
(1)请学生完成课本第92页的练习题1、2、3。
(2)根据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求解以下正数的平方根:9、16、25、36。
(3)填空题:根据平方根的性质,判断以下各题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a.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平方根》教学设计1)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平方根》教学设计1)

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平方根》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平方根》是沪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一节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平方根的概念,以及如何求一个数的平方根。

教材通过引入平方根的概念,让学生理解平方根的性质,并能运用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方、相反数和绝对值等概念。

但他们对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2.能够运用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2.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3.运用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平方根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平方根。

2.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平方根的性质和求解方法。

3.练习法:通过大量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平方根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包含平方根概念、性质和求解方法的PPT。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平方根的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正方形的面积公式,引出平方根的概念。

让学生思考:什么是平方根?为什么需要平方根?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平方根的概念。

同时,讲解如何求一个数的平方根,以及平方根的性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如何求一个数的平方根。

每组选一个数,尝试求出它的平方根,并解释求解过程。

4.巩固(10分钟)出示一些有关平方根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然后,学生进行讲解,互相交流解题思路。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运用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如: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a,求它的面积;一个数的平方根是5,求这个数。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平方根第1课时算术平方根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平方根第1课时算术平方根优秀教学案例
2.培养学生运用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发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在探索中发现规律,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本节课结束后,我对教学效果进行了反思,认为学生在掌握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但在解决实际问题时,部分学生仍存在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在课后进行了针对性的辅导,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平方根第1课时算术平方根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基于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平方根第1课时算术平方根的内容。在教学前,我进行了学情分析,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方,但对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还不够熟悉。因此,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2.了解平方根的性质,能够运用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3.熟练运用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求解各种形式的平方根问题。
4.能够运用平方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面积、体积等。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例引入平方根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平方根的性质。
(二)问题导向
在教学过程中,我提出了与平方根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例如,我提出了“什么是平方根?如何求解一个数的平方根?”等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同时,我还引导学生思考平方根的性质,如“一个数的平方根是正数还是负数?两个平方根是否相等?”等问题。通过问题导向,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五)作业小结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6课时《6.1平方根(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6课时《6.1平方根(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第16课时《6.1平方根(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6.1平方根(第1课时)》是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平方根的概念、性质和求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平方根的定义,掌握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并能够应用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安排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以便学生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平方根的相关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有理数、乘法、除法等基础知识,对数学运算有一定的掌握。

但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较为抽象,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和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方根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2.能够应用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2.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2.利用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

3.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动手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4.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2.练习题和测试题。

3.学生分组名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气温的变化、物体运动的距离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实例与平方根的关系。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听说过平方根吗?平方根是什么概念?”让学生回顾已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介绍平方根的定义和性质,通过PPT展示平方根的示意图,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平方根的概念。

同时,讲解平方根的求法,如求一个正整数的平方根,可以通过开平方的方法得到。

呈现一些例题,让学生跟随讲解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平方根的求法。

3.操练(10分钟)根据呈现的内容,让学生动手实践,解决一些具体的平方根问题。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平方根(第1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平方根(第1课时)教学设计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运用平方根知识解决问题。
(3)小组代表展示解题过程和答案,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相互学习。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不同难度的平方根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练习题,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解题方法和技巧。
2.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算术平方根有一定的了解,但尚未系统地学习平方根的概念及其性质,需要在教学中逐步引导和拓展。
3.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有利于激发他们对平方根学习的兴趣。
4.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存在恐惧心理,对运算类题目有一定的抵触情绪,需要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采用鼓励、激励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树立信心。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敢于尝试、勇于突破。
5.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二、学情分析
针对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1平方根(第1课时)的教学内容,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水平,进行以下学情分析:
1.学生在七年级上册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乘方,对数的乘方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这为平方根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6.数学日记: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平方根学习心得的数学日记,内容包括对本节课知识点的理解、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及解决方法、对平方根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等。
作业布置注意事项:
1.作业量适中,难度分层,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2.鼓励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及时给价方式,关注学生在知识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他们不断进步,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心态。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平方根第1课时》平方根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1《平方根第1课时》平方根第1课时 教学设计 教案

第六章实数6.1 平方根第1课时《算术平方根》是人教版教材七年级数学第6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掌握了数的平方,这为过渡到本节内容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课是《实数》的开篇第一课,掌握好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计算,为今后学习根式运算、方程、函数等知识作出了铺垫,提供了知识积累.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2.会求正数的算术平方根并会用根号表示;3.经历算术平方根概念的形成过程,理解平方与开方之间是互为逆运算;4.通过引导、启发学生探索、合作交流等数学活动,使学生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5.通过对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际是紧密联系着的.【教学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教学难点】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确求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一、复习回顾问题1:求下列各式的值.27= 2(7)-=2(1.5)= 2( 1.5)-=20=设计意图:通过平方运算的练习,为概念的引入作铺垫.问题2:若已知一个数的平方为下列各数,你能把这个数的取值说出来吗?()2144= ()20= ()2 1.69= ()294=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引发学生的思考,为概念的引入作铺垫.二、创设情境,复习引入我们知道,要求正方形的面积,只要知道边长,利用面积公式即可救出;知道面积,怎样求边长呢?如:“学校要举行美术作品比赛,小欧想裁出一块面积为25平方分米的正方形画布,画上自己的得意之作参加比赛,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分米?”(1)谁来说这块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多少分米?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大家说了很多方法,我们知道5²=25,所以这个正方形画布的边长应取5分米;现在请同学们根据这一方法填写下表:(2)想一想:如果正方形的面积是52dm ,它的边长是多少?表中的数,我们很容易知道是什么数的平方,但5是什么数的平方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算术平方根”,学习后大家说知道了.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正方形面积和边长的关系除法,提出已知正方形面积求正方形边长的问题,构造出典型的求算术平方根的问题.通过解决类似的问题,解释问题的本质:他们都是已知一个正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进而从具体到抽象地给出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使学生理解算术平方根的意义.算术平方根的概念(1)从填表知道正数3的平方等于9,我们把正数3叫做9的算术平方根;正数4的平方等于16,我们把正数4叫做16的算术平方根.(2)归纳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即x2=a ,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读作“根号a ”,a 叫做被开方数,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3)上述概念可归纳为:在等式a x 2(x ≥0)中,规定x=a 为a 的算术平方根.三、运用新知例1 想一想:下列式子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求出它们的值吗?并说明理由.例2 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 (1)100 (2)6449 (3)0.0001 ①以100为例进行分析:100的算术平方根,就是求一个数x ,使2x =100,因为210=100,所以100的算术平方根是10,记作 =10.解:因为210=100,所以100的算术平方根是10,即 100 =10.②学生独立完成(2)(3)的分析后,同桌互相交流.③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2人板书,并根据板书的情况进行订正.试一试求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1)121 (2) 0.25 (3)36解决问题我们再回到“正方形的面积是5 2dm ,它的边长是多少?”现在学习了算术平方根,你能说出5的算术平方根吗?(1)同桌交流讨论;(2)根据讨论结果,说出下列各数的算术平方根:2 5 15 38 1设计意图:加深对“”的理解,能够表示算术平方根并会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思考:负数有算术平方根吗?为什么?(学生思考后,抽几名学生回答,再根据回答的情况进行讲解.)设计意图:进一步加深对算术平方根概念的理解.四、巩固新知练习1 下列各式是否有意义(1) 4- ;(2)4- ;(3)23)(- ;(4)2101. (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学生解答 )②指导学生完成余下的判断题.练习2 判断:(1)5是25的算术平方根. (2)-6是36的算术平方根.(3)0的算术平方根是0. (4)0.01是0.1的算术平方根.(5)-5是-25的算术平方根.五、归纳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算术平方根”,你有哪些收获,能总结一下吗?学生自由发表对本节课的理解,教师归纳如下:(1)算术平方根是非负数;(2)被开方数是非负数;(3)规定:零的算术平方根是零.六、布置作业课本习题6.1第1、2题.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数学授课教师:张辉贤年级:七总第12课时课题 6.1 平方根(一)课时数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了解算术平方根的概念,会用根号表示正数的算术平方
根,并了解算术平方根的非负性;
2.了解开方与乘方互为逆运算,
过程与方法会用平方运算求某些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情感价值观
通过对实际生活中问题的解决,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实
际是紧密联系着的,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动手能力和激发学
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算术平方根的概念。

教学难点根据算术平方根的概念正确求出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
使用媒体多媒体
教学过程
教学
流程
教学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已知一个正方形面积等于25
平方厘米,求他的边长?面积为
36、16、10呢?
怎样求上面的问题?
这就要用到平方根的概念,
也就是本章的主要学习内容.
这节课我们先学习有关算术平方
根的概念.
口答引入课题
归纳新知
上面的问题,可以归纳为“已知一个正
数的平方,求这个正数”的问题.实际上是乘
方运算中,已知一个数的指数和它的幂求这个
数.
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
即=a,那么这个正数x叫做a的算术平方
归纳得出新知
也可以写
成,读作
“二次根号a”。

算术平方根的概
念比较抽象,原
因之一是学生对
归纳新知根.a的算术平方根记为,读作“根号a”,
a叫做被开方数.规定:0的算术平方根是0.
也就是,在等式=a(x≥0)中,规定
x=.
思考:这里的数a应该是怎样的数呢?
试一试:你能根据等式:=144说出
144的算术平方根是多少吗?并用等式表示出
来.
想一想:下列式子表示什么意思?你能求
出它们的值吗?
建议:求值时,要按照算术平方根的意义,
写出应该满足的关系式,然后按照算术平方根
的记法写出对应的值.例如表示25的算
术平方根,因为……
石这个新
的符号的理解要
有一个过程.通
过此问题,使学
生对符号“而”
表示的具体含义
有更具体、更深
刻的认识.
应用新知例.(课本第160页的例1)求下列各数的算
术平方根:
(1)100;(2)1;(3);(4)0.0001
建议:首先应让学生体验一个数的算术
平方根应满足怎样的等式,应该用怎样的记号
来表示它,在此基础上再求出结果,例如求100
的算术平方根,就是求一个数x,使=100,
因为
学生适当模仿,熟练后可
以直接写出结果
例题的解答展示
了求数的算术平
方根的思考过
程.在开始阶段,
宜让学生适当模
仿,熟练后可以
直接写出结果.
探究拓展提出问题:怎样用两个面积为1的小正方形拼
成一个面积为2的大正方形?
方法1:课本中的方法,略;
方法2:
探究讨论教科书在边空提
出问题“小正方
形的对角线的长
是多少”,
这是为下节介绍
在数轴上画出表
示的点做
可还有其他方法,鼓励学生探究。

问题:这个大正方形的边长应该是多少呢?
大正方形的边长是,表示2的算术平方根,
它到底是个多大的数?你能求出它的值吗?
建议学生观察图形感受的大小.小正方形
的对角线的长是多少呢?(用刻度尺测量它与
大正方形的边长的大小)它的近似值我们将在
下节课探究.
准备
课堂小结提问: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呢?
2、算术平方根的具体意义是怎么样的?
3、怎样求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作业布置1、必做题:课本习题6.1第1、2、3题;第11题。

2、课课练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