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 文 地 理(3轮)2

合集下载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新教材人教版)人文地理 第一章 真题专练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新教材人教版)人文地理  第一章 真题专练
√C.育龄妇女较多
B.经济发展提速 D.生育观念转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该 市 20 ~ 24 岁 年 龄 组 出 生 时 间 大 致 是 1986~1990年,由于该市妇女生育峰值在 21~29岁,所以其母亲年龄在41~49岁之 间,据图可知,2010年年龄在41~49岁之 间人数较多,C正确。 1986~1990年生育政策稳定,A错误。 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在改革开放后均较快,不会仅仅影响某个短时间段,B错误。 1986~1990年短期内生育观念不会变化太大,D错误。
(2021·湖南地理)永久迁移是指户籍发生改变的人口迁移类型;务工迁移是指离 开户籍地外出务工的人口迁移类型(不包括永久迁移)。如图示意1990~2015年我国人 口迁移的数量变化,图中永久迁移人数为每五年的累积数量,务工迁移人数为当年 的数量。据此完成4~5题。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990~2015年的永久迁移人数持续增加 B.2000年以后,永久迁移的累积人数下降 C.1990~2015年的务工迁移人数呈下降趋势
C.环境承载力增大
D.城乡发展差距扩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该省劳动力平均年龄增大,最可能 是因为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延长, 劳动力素质提高,利于产业结构升 级,A对。 广东省劳动年龄人口增加了约2千万, 人口依然以迁入为主,B错。 劳动力年龄结构的变化与环境承载力、城乡发展差距关系不大,C、D错。
√B.人口增长较为缓慢
C.2025年迎来生育高峰 D.人口总量逐渐减少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010~2030年处于生育峰值的妇女在2010年 的年龄为0~19岁,读图知该年龄段的女性 人口数量偏少且增加缓慢,因此会导致 2010~2030年该市人口增长较为缓慢,选B。

(统考版)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22讲工业区位选择课

(统考版)2023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人文地理第十章工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第22讲工业区位选择课

(3)根据工业部门发展时期的特点 工业的主导区位有变化性,要因时制宜,用发展的眼光分析某地工 业主导区位因素。例如钢铁厂,我国20世纪50年代建厂选址主要考虑 原料、能源,20世纪70年代主要考虑市场,后期侧重于交通,兼顾其 他因素。如鞍山钢铁公司是原料导向型工业,宝山钢铁公司是市场导 向型工业。 (4)根据工业生产过程中原料及产品的性质 ①在生产过程中,所需原料易腐烂变质或易燃、易爆、易碎,可运 性差的或运输成本高的,属于原料导向型工业。 ②生产的产品易腐烂变质或易燃、易爆、易碎,可运性差的或运输 成本高的,属于市场导向型工业。
市场 工业靠近市场可以节省运费,及时获取市场信息
其他因素 技术、信息、环境等因素影响越来越大
2.工业主导区位因素的判断方法 (1)根据生产要素的投入比重判断
图a中,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技术,则其主导区位因素是技术。图 b中,甲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工资投入,则其主导区位因素是劳动 力;乙工业投入比重最大的是产品运费,则其主导因素是市场。图c 中,市场在工业区位因素中影响最大,劳动力、能源、原料输往市场, 在市场地建厂,则其主导区位因素是市场。
4.根据巴黎时装设计衍生企业区位选择的“1 km现象”,推断目 前在疏解北京中心城区功能、控制中心城区人口方面,下列暂时不宜 从北京搬迁到周边城镇的是( )
A.规划设计院所 B.高档服装制造厂 C.钢铁研究院所 D.汽车制造厂
答案:A
解析:材料中提及的时装设计企业,要紧邻目标市场布局,不宜远离城市人群 市场,属于设计类、与城市市场联系紧密的企业。四个选项中规划设计院所属于 设计类,且目标市场是城市,应接近市场布局;钢铁研究院所虽然属于规划研究 类,但钢铁厂一般布局在城市外围,则钢铁研究院所可以搬迁出城市;高档服装 制造厂与汽车制造厂属于制造业,不属于设计类,可以搬迁到周边城镇。

2022-2023学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湘教版(2019) 第34讲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2022-2023学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课件 湘教版(2019) 第34讲 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

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水污 生活污水、工业废水、___农_药____、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
染 化肥以及畜禽粪便等
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工矿企业排出的废水、烟尘、残
土壤 渣中所含__重__金__属__元素和有机物,导致土壤功能失调、质量下
污染 农用化学药剂中的有害成分,以 降的现象
及有害微生物、寄生虫卵等
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 度过大
2.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环境问题的差异
环境问题
形成原因
一般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人口增长很快,环
境承受着发展与人口的双重压力;限于经济、技术
发展中 国家
以生态破坏 为主,比发 达国家严重
水平,没有足够的能力进行环境保护,人们的环保 意识不强;发达国家将污染较重的企业转移到发展 中国家;发展中国家多资源密集型工业,且资源利
简析甲地铜矿开采和冶炼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4分)
答案:用水量大,加剧了干旱区水资源短缺;排放废水,造成水环境污染;排 放废气,严重污染空气;矿渣不合理处理,破坏地表生态环境。
[图解思路]
[感悟核心素养]
区域 认知
综合 思维
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甲地是全世界最大的露天铜矿, 体现了区域认知 结合甲地的位置及铜矿资源开发从加剧水资源短缺、造 成水污染和大气污染、破坏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分 析
太原矿区的煤矸石
许多城市噪声超标 日本福岛核电站核泄漏 渤海湾大赤潮、日本九州岛水 俣湾汞污染、海上石油泄漏
2.由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表现
原因
全球 变暖
自然:气候的变化;人为:燃烧 矿物燃料排放温室气体,乱砍滥 伐森林
臭氧层 自然:太阳活动;人为:大量排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新教材人教版)人文地理 第三章真题专练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新教材人教版)人文地理  第三章真题专练

1 2 3 4 5 6 7 8 9 10
当地农民多在3月将可可幼苗随同谷物一 起播种,直到五年后可可开始结果时才停 止混播,图3为加纳可可带降雨量与农业 生产活动安排示意图。加纳可可带以北的 热带草原区则以薯类和谷物种植业为主, 农忙主要在其湿季。
1 2 3 4 5 6 7 8 9 10
(1)概括加纳可可带降水的季节变化特 征。(3分) 答案 降水年内分配不均;一年内有 两个干季和两个湿季。
5~7题。
6.推测这里不经翻耕播种小麦的主要目的是
A.提高产量
√C.降低生产成本
B.减少水土流失 D.减少蒸发
1 2 3 4 5 6 7 8 9 10
据材料可知,当地的农业生产面临着劳动力流失、 人力成本上升、农田收益降低等问题,从“双季稻 +油菜”到“单季稻+小麦”是为了减少繁重的田 间劳作,提高机械化水平,适应劳动力流失的现状, 降低生产成本;水稻收割后,不经翻耕播种小麦本 质上还是这一目的的延续,C项正确。 土地不经翻耕,稻茬无法还田,土壤肥力和土壤结构得不到改善,并不能提高 产量,A项排除; 土地不经翻耕可以减少水土流失、减少蒸发,但不是主要目的,B、D排除。
第1讲
真题专练
第三章 产业区位因素
1 2 3 4 5 6 7 8 9 10
(2022·6月浙江选考)近年来,我国以现代农业产业为载体,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现代农业产业园是在规模化种养基础上,通过“生产+加工+科技”,聚集现代生
产要素,创新体制机制,是地理界限明确、建设水平较高的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完
5~7题。
7.近年来,该地
A.种植结构复杂化 C.田间管理精细化
B.复种指数提高
√D.种田大户增多
1 2 3 4 5 6 7 8 9 10

2022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3 第三章 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

2022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3 第三章 第1讲 区域农业发展——以我国东北地

第1讲区域农业进展——以我国东北地区为例最新考纲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持续进展的方法与途径。

思维导图考纲解读1.学会分析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2.理解区域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理解区域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进展的方法和途径。

微专题一东北地区农业进展的条件分析1.地理条件(1)范围:A黑龙江、B吉林、C辽宁三省和D内蒙古自治区东部。

(2)地位: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林业生产基地和畜牧业生产基地。

(3)自然条件①气候②地形:E高原、F平原、G山地,利于农业多种经营。

③土壤:黑土、黑钙土广布,有机质含量高,利于农业生产。

(4)社会、经济条件:工业基础良好,交通发达,人口密度较低。

深度思考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是如何影响气候的?答案对气候带来很大影响的地理位置主要指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等。

东北地区的纬度位置较高,最北端就是我国纬度最高的地方,较高纬度打算了该地区是气温较低;海陆位置上,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东、南侧接近海洋,打算了该地区是季风气候,距离海洋远近,打算了该地区降水量多少。

地理位置对气候的影响可用下图表示:2.农业布局特点(1)三大农业生产区域的划分依据气候、地貌、植被和土壤等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差异及农业生产方式的不同。

(2)主要农业生产区域①耕作农业区:A松嫩平原——玉米、大豆、春小麦、水稻、甜菜。

B三江平原——春小麦、大豆。

C辽河平原——水稻、冬小麦、棉花、苹果。

②林业和特产区:D大兴安岭、E小兴安岭、F长白山区。

③畜牧业区:西部高原、松嫩平原西部及部分林区草地。

1.东北地区农业进展的自然条件地理条件特征影响气候条件温带潮湿、半潮湿季风气候制约着一个区域农业的生产品种、耕作制度和生产季节等,水热条件基本可满足作物一年一熟;农作物易受到低温冷害的影响地形条件平原、山地、高原相对完整为农业多种经营供应条件;山地丰富的森林为我国三大林区之首;东北平原面积居我国三大平原之首;西部高原地势平坦,降水较多,是优质草原牧场土壤条件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肥沃的土壤有利于农业生产,使东北地区粮食单产较高,是东北地区成为全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之一2.社会经济条件考向一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分析读“我国东部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回答1~2题。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新教材人教版)人文地理 第三章 第2讲 真题专练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新教材人教版)人文地理  第三章 第2讲 真题专练

厂投产;2020年,高端玻璃管生产厂投产。据此完成1~3题。
2.该公司最终选定在丽水建生产厂,看中的主要人文地理条件是
A.基础设施 C.科研实力
B.商业氛围
√D.配套产业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最终选定在具有相关产业和生态环境优良的丽水某山间小镇建生产厂”,说 明该公司看中的人文地理条件是“具有相关产业”,即有配套产业,选D。
水某山间小镇建生产厂;2017年,从德国进口高端玻璃管制成医用注射剂瓶的生产
厂投产;2020年,高端玻璃管生产厂投产。据此完成1~3题。
1.该公司选择在中国建生产厂,主要是因为中国
A.原材料充足
√B.市场广阔
C.技术先进
D.劳动力价格低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8.上汽集团“本地多样化”扩张的主要目 的是 A.提高研发水平
√B.满足生产需要
C.带动当地就业 D.提高生产效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据材料可知,第一阶段在上海市建成了 完备的汽车生产及配套体系,提高了生 产效率,达到满足汽车生产需要的目的, B正确,排除D。 发展汽车生产及配套体系,并不能提高 研发水平,提高研发水平依靠的是技术, A错误。 对于企业来说,带动当地就业不是主要 目的,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020·7月浙江选考)在工业领域,产业链是工业部门之间具有投入-产出联系
形成的生产链。以往,我国部分工业园区在招商时对投资企业不加选择。近年来,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新教材人教版)人文地理 第三章 第3讲 真题专练 (2)

2024届高考一轮复习地理课件(新教材人教版)人文地理  第三章 第3讲 真题专练 (2)

明确 命题方向
第2题,从图示功能分区演化中可以看出商业 区和餐饮区扩大,商业规模扩大,土地租金 上涨,①正确、②错误; 由材料可知,大众游客替代文创从业者和爱 好者成为消费的主要群体,故消费群体增加, ③错误; 该产业园文化创意产业区范围缩小,文创功 能收缩,④正确。故选B。
明确 命题方向
12345
城市沿街商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通达度高,来往车辆较多,客流量大,消费者 较多,C正确。
明确 命题方向
12345
4.近年来,城市沿街传统店铺锐减,纷纷转让、闭店,甚至消失,主要是由于
A.货源短缺
√B.电商崛起
C.交通拥堵
D.街道拓宽
明确 命题方向
12345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城镇化的加快,电商行业迅速崛起。与实 体店相比,网络店铺投资成本低,经济效益较高,竞争优势显著,导致选择网 上购物的人数急剧增多。因此电商崛起直接影响到城市沿街服装、鞋帽和家电 等传统店铺的经营与发展,B正确; 货源比以前要丰富,A错误; 交通拥堵一般是在上下班的车流 量高峰时段,时间短,影响较小, C错误; 街道拓宽,人流量可能会增大,D错误。
地租金 上涨 、文化创意产业区范围 缩小 ,文创功能 收缩 。
答案 1.__D__ 2.__B__
明确 命题方向
第1题,据材料可知,该产业园为文化创意产业 园,且是老旧厂区改造而成,于2006年被评为 国家最佳文化创意产业园,到2019年产业园功 能分区进一步的演化,都有政府政策引导、产 业结构转型和消费需求增大的推动,A、B、C 均属于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的原因。 该产业园功能分区演化表现为文化创意产业区 缩小,核心商业区、次要商业区和餐饮区范围 扩展,这些建筑布局调整都是在其他原因影响下而变化的,故选D。

(4)冰川地貌——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貌专题强化

(4)冰川地貌——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貌专题强化

(4)冰川地貌——2023届高考地理二轮复习地貌专题强化某地理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对某地质公园(如图,虚线为考察路线)冰川地貌进行考察,在图示沟谷中甲地区的岩石上发现了“颤痕”。

为了寻找更多的冰川活动的证据,又在沟谷乙处发现了冰漂砾等冰碛物。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是同学们关于“颤痕”的讨论,你认为正确的是()①是冰川下滑过程中刨蚀基岩形成的②颤痕是弧形且弯曲方向指向沟谷下游方向③中间的突出部位裂隙较浅,两侧则变深④有些地方不明显可能是岩石风化侵蚀造成的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2.下列有关冰碛物的形成及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冰川搬运沉积作用,组成物质杂乱,大小不一B.冰川搬运沉积作用,组成物质具有分选性C.流水搬运沉积作用,组成物质杂乱,大小不一D.流水搬运沉积作用,组成物质具有分选性下图为冰川地貌素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②表示的地貌名称是()A.角峰B.冰斗C.U形谷D.刃脊4.在沿海地区,冰川消融后,可演变为峡湾的冰川地貌是()A.①B.②C.③D.④5.最典型的峡湾地貌分布于()A.非洲海岸B.西欧海岸C.亚洲东海岸D.美洲西海岸2020年5月27日,我国登山队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开展对珠峰高程新一轮测量。

如图示意本次珠峰高程测量拟定登顶线路,珠峰大本营位于峰顶的西北方向。

读图完成下题。

6. 图示地貌为()A. 风力地貌B. 流水地貌C. 海岸地貌D. 冰川地貌7. 由大本营到甲地的过程中,攀登队行进在()A. 河谷中B. 冰斗中C. U形谷中D. V形谷中山岳冰川常发育在中、低纬度的高山地带。

冻结在冰川体内的各种碎屑物随着冰川体在重力作用下沿冰川谷缓慢地向下移动。

在宽阔的冰川谷地,冰川体消融的前端常形成由众多碎屑物堆积形成的冰碛垄及发育出辫状水系。

下图是山岳冰川地貌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在任一条冰碛垄的形成过程中,冰川体消融的前端()A.向海拔低处推进B.向海拔高处后退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9.与河流三角洲相比,冰碛垄堆积物()A.颗粒较小B.粗细混杂C.大小均匀D.碎屑表面光滑10.冰川消融区的前端常发育出辫状水系的原因有()①冰川消融量较小②冰川消融具有季节性③冰川谷比较宽阔④冰川谷地势比较陡峭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冰川是气候变化敏感的指示器。

【最新】高三高考备考地理二轮复习策略(共138张PPT)

【最新】高三高考备考地理二轮复习策略(共138张PPT)

28
2.发展核心素养——感悟高考经典,彰显创新实践
近年来,高考要求的四大能力的13个“能够”在 整套试卷中基本覆盖,在此基础上也重视考查考生地理
核心素养的形成状况。
知识立意
能力立意
素养立意
29
基本活动经验 基本价值观念
基本思想方法
30
地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地理观念、思想方 法和关键能力。人地协调观是地理课程内容蕴含的最为 核心的价值观,它包含正确的自然观、资源观、环境观、 人口观、发展观等。综合性和区域性是地理学研究的两 个突出的特点,由此形成的综合思维和区域认知,是学 生分析、理解地理过程、地理规律、人地关系系统的重 要思想和方法。地理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在真实的 情境中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观察、感悟、理解 地理环境和人地关系状况,是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体 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修订稿)。
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 环境影响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的 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
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 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 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
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 续发展的关系
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 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
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 形成条件
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以及 中国主要农业发展概况 工业区位因素 产业转移 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
区域工业发展特点
内容
自然、社会、经济、科技因素 对农业区位影响
中国与世界主要大洲、国家、地区 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形成条件
世界和中国主要农作物 的生产、分布与贸易特点等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理解性默写汇总练习题(含解析)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理解性默写汇总练习题(含解析)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理解性默写汇总练习题(含解析)统编版(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理解性默写汇总练习题(含解析)一、默写1.默写古诗《饮湖上初晴后雨》。

2.默写古诗《望洞庭》。

3.默写古诗。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___ ,___ 。

___ ,___ 。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赠刘景文》的作者是代诗人。

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刘景文的勉励之情,从“___ ,___ "这两句中可以看出。

(2)《夜书所见》的作者是代诗人,其中描写诗人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儿童夜捉促织,勾起对童年生活的回忆的诗句是“___ ,___ 。

”(3)本课的三首诗描写的季节都是,可以从诗中的、、等词语中了解到。

5.填空(1)灯不拨不,理不辩不。

(2)走遍天下,寸步难行。

(3)一时强弱在于,万古胜负在于。

(4)我发现这些谚语都是与有关的。

6.根据课文内容或积累填空(1)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文中,老屋是小猫的地方,是老母鸡的地方,是小蜘蛛的地方。

(2)胡萝卜先生的那根胡子因为蘸到了而一点一点地变长。

这根长胡子被小男孩用来;这根长胡子可能被鸟太太用来。

(3)在《不会叫的狗》一文中,这条不会叫的狗先是跟学叫;结果引来了;再是跟学叫,结果这条狗差点被打中。

(4)根据意思写俗语。

①比喻只要两个人一条心,就能发挥很大的力量。

___②比喻人的智慧多,有事情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来。

___7.按古诗原文补充诗句。

干山鸟飞绝,孤舟蓑笠翁,(柳宗元《江雪》)8.背一背,填一填。

(1)人心齐,。

(2),其利断金。

(3)三个臭皮匠,。

(4)一个篱笆,一个好汉。

9.按课文内容或积累填空(1)“大自然有许多美妙的声音。

"这声音包括、和。

(2)“林子里有不少鸟。

”父亲喃喃着。

父亲是通过看到和闻到知道林子里有不少鸟。

(3)在《带刺的朋友》一文中,小刺猬是这样偷枣的:。

(按先后顺序写序号)①摇晃树枝②爬上树③在地上打滚④掉下树⑤驮着红枣跑了(4)王昌龄的《采莲曲》中,写出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采莲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情景的诗句是:___ ,___ 。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3章 第3讲 真题专练

2023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新人教版) 第2部分 第3章 第3讲 真题专练

真题专练(2021·全国文综乙)2014年我国某科技公司在新疆建立了研发基地,研制适用于大规模棉花生产的无人机。

为推广产品,该公司先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为农民提供无人机服务,后以极低的价格出租无人机,最后才销售无人机,同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

无人机的使用,大幅度减少了人工成本,改变了新疆传统农业生产方式。

据此完成1~3题。

1.新疆吸引该科技公司入驻的主要因素是()A.交通B.政策C.技术D.市场2.该科技公司提供无人机服务、租赁,同时对棉农进行培训,直接目的是()A.增强竞争力B.培育市场C.提升服务水平D.提高效益3.无人机的使用主要可以帮助棉农提高棉花的()A.产量B.质量C.利润D.价格答案 1.D 2.B 3.C解析第1题,新疆为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地,该科技公司入驻新疆,研制适用于大规模棉花生产的无人机,是因为该地棉花生产规模大,具有广阔的消费市场,D正确;新疆的交通、技术均无明显优势,A、C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及政策因素,B错。

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科技公司入驻新疆主要是为了拓展市场,由材料中“为推广产品,该公司先组建专业服务团队为农民提供无人机服务,后以极低的价格出租无人机,最后才销售无人机,同时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可知,该科技公司提供无人机服务、租赁,同时对棉农进行培训的直接目的是培育市场,以推广产品,B正确;该公司通过提升服务水平,增强竞争力达到销售产品的目的,最终是为了提高效益,A、C是该科技公司为了销售产品而做的工作,不是目的,A、C错误;提高效益是最终目的,D错误。

第3题,由材料可知,无人机的使用,大幅度减少了人工成本,降低了生产成本,故能提高利润,C正确;无人机的使用能降低生产成本,可能会降低棉花价格,D错误;无人机的使用主要是替代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在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方面的作用不大,A、B错误。

故选C。

(2021·山东地理)20世纪90年代以来,长三角地区F村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经历了数次转变(下表)。

202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一轮复习配套PPT课件(人教版)第2篇 人文地理 第9章 乡村和城镇 第2讲

2025届高考地理总复习一轮复习配套PPT课件(人教版)第2篇 人文地理 第9章 乡村和城镇 第2讲

显示皇权的至高无上
华盛 顿
国会大厦居于高处
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 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
建筑 结构
中国 西方
围 究 忌墙 含 宽是 蓄 求中、窄国显建而筑不的露主、要引景而观不,发中、国忌园直林求讲曲、中 内国 向文 性化 、具 封有 闭很 性强的 美国建筑绝少有围墙,西方园林强调整齐 西方文化以外向、开 划一、均衡对称、直率敞朗、和盘托出 放著称
3.地域文化与城镇景观 (1)城镇的色调、色彩体现文化底蕴 相比很多现代城镇都是钢筋混凝土、玻璃之类的灰色调,有一些城镇因其 深厚的文化底蕴,会有自己的色调、色彩,如我国江南城镇、智利瓦尔帕莱 索老城区等。
景观
形成原因
文化内涵
我国江南城镇的粉墙黛 粉墙黛瓦散布于青山绿 追求“返璞归真、回归自

水中,低调而又淡雅,与秀 然”的精神,强调人与自
第2题,地方小吃的主要消费群体是适应该口味的人群。某些地区多个小 吃门店热点区域重叠,从根本上是因为该地经济发展水平高,吸引不同地域 的人口迁入,流动人口较多,从而促进该区域开设不同类型的小吃门店,满 足不同顾客的饮食习惯,B正确;交通通达度高和文化包容性强,在一定程度 上会增加小吃门店的数量和种类,但不是根本原因,A、C错误;不同地方小 吃的食材原料不同,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一个地区种植不同地域农作物的 可能性很小,且即使原料丰富,仍需要较多的消费人群,地方小吃才能得以 发展,D错误。
考向二 吊脚楼与地域文化 (2024·湖北孝感开学摸底考试)吊脚楼是位于东南、桂北、湘西、鄂西、 黔东南少数民族地区的传统民居,多依山靠河就势而建,正屋建在实地上, 厢房除一边靠在实地和正房相连,其余三边皆悬空,靠柱子支撑,全部用杉 木建造,里里外外都涂上桐油。下图为一幅吊脚楼国画。据此完成3~5题。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选择性必修中册(二) 单篇梳理5 五代史伶官传序

2025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讲义-选择性必修中册(二) 单篇梳理5 五代史伶官传序
中的“孤”字含义相同。
√B.“幼敏悟过人”与“敏于事而慎于言”(《论语》)两句中的“敏”字含
义相同。 C.“嶷然有声”与“莫切乎声”(《古代文论选段》)两句中的“声”字含
义不同。 D.“试南宫第一”与“试使斗而才”(《促织》)两句中的“试”字含义不同。
B项“含义相同”错。聪敏/勤勉。 A项均为少而无父。 C项声誉/声韵。 D项考试/试着。
4.词类活用 活用类型
(1)名词作状语
(2)名词作动词
例字例句 ①负而前驱 ②仓皇东出 ③一夫夜呼 ①函梁君臣之首 ②抑本其成败之迹
释义 在前面 向东 在夜里 用匣子装 考察,探究
活用类型
例字例句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3)形容词作名词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4)使动用法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 可以亡身
释义 极小的事/有才智勇气的人
(5)《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在叙述庄宗执行其父遗命的事例,以 及在庄宗极盛和极衰两种情形的对比中,得出了“_忧__劳__可__以__兴__国__,_逸___ __豫__可__以__亡__身__”的结论。 (6)《过秦论》中,贾谊用“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 而景从”写反抗暴秦之势;《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用“_一__夫__夜__ __呼__,_乱__者__四__应___”写后唐因伶人而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之态。 (7)《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欧阳修否定“得”“失”的难易都是由人事 决定的句子是“_岂__得__之__难__而__失__之__易__欤___?__抑__本__其__成__败__之__迹__,_而__皆__自__于__ _人__欤___?”
考点巩固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高考所考】
(1)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中记载,李存勖将李克用留给他的三支箭 收藏在祖庙中,其后用兵作战,“_(则__)_遣__从__事__以__一__少__牢__告__庙__,_请__其__矢__”, 装在锦囊中背在身上,奔赴战场。(2023年新高考Ⅱ卷) (2)欧阳修在《伶官传序》中感慨:当李存勖强盛的时候,“_举__天__下__之__豪__ _杰___,_莫__能__与__之__争__”;而等到他衰败的时候,几十个伶人围困他,就身 死国灭,被天下人讥笑。(2021年新高考Ⅱ卷)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总结

人文地理学复习资料总结

人文地理学复习总结第一章、绪论1、地理学按二分法分为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两部分,按三分法分为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三部分。

2、人文地理学研究的对象:人文地理学是关于人类活动的空间差异(包括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不同社会制度、不同思想意识)和空间组织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主要包括三大主题:一、人地关系的传统。

二、区域研究的传统。

三、空间分析的传统。

3、人文地理学的学科特性:社会性、区域性、综合性、复杂性。

4、希腊伟大诗人荷马在公元前9世纪时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被认为是关于人文地理知识最早的记述性著作,希腊学者把荷马推崇为地理学的祖师。

古希腊著名的学者埃拉托色尼首创“地理学”这一名词,被人称为“地理学之父”。

5、德国洪堡和李特尔被尊称为近代地理学的开山大师6、19世纪下半叶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人文地理学已经成为一门独立的地理学分支学科。

7、我国最早的地理著作当推《禹贡》成书约在公元前500年左右,该书全文虽只1200字,但全面记述了当时全国的地理特征,九州的山川、土壤、物产、田赋、交通、贡品以及少数民族,反应了当时我国各地的人文和经济面貌。

8、我国古代人文地理学主要的贡献有:一是产生了人地关系思想的萌芽,对人地之间关系进行了初步的探究。

二是积累了大量以区域人文地理论述为特色的人文地理知识。

9、近代人文地理的代表人物:张相文、竺可桢、胡焕勇、张其昀、李旭日等第二章、人文地理学的研究主题与基本理论1、文化的概念:广义上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以物质为基础。

具有历史连续性、阶级性和民族特征。

2、三种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物质文化石基础,精神文化石核心。

3、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一、人文事象的空间表征——文化区。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

三、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三) 课后训练二及详解

【二轮训练】2014届高考地理: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三) 课后训练二及详解

人文地理事物特征描述和原理阐释(三)课后练习(二)题一:图为某地土地利用图和农业产值构成图,读图完成以下题。

该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

题二:粮食问题引发全球广泛关注,我国高度重视粮食安全。

阅读以下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我国省级行政区人均耕地差异分布我国人均耕面积的变化(1)要解决a地区粮食生产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应采取哪些措施?(2)说明b、c、d三省人均耕地数量少的共同原因。

(3)据图找出我国人均耕地数量不容乐观的三条理由。

题三:下图为二次大战前,欧洲各地农业集约度的示意图,集约度指数越高,表示农业集约化经营程度越高,回答完成下列问题。

(1)集约度指数在150以上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

该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的气候类型对应下图中的________。

(2)影响乳畜业生产的两个重要因素是什么?试简要分析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的成因。

(3)为了进一步推进我国乳畜业发展,请你谈谈如何借鉴西欧的经验。

题四:下图示意世界某石油主要产区的海陆分布,该区域海水淡化技术世界领先,有数千家海水淡化工厂。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概括甲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分布规律,并说明甲、乙之间表层海水的流动方向。

(2)简要分析该地区海水淡化产业发达的原因。

题五:科技革命使世界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一些国家结合自身条件,抓住机遇,实现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这是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重要经验。

20世纪中后期,在一些传统工业基础薄弱的地区,出现了一种新兴的工业区。

如意大利的萨索洛,数百家以瓷砖生产为中心的中小企业,通过生产一销售一服务一信息网络,实现了规模经济生产,带动了地区经济发展。

简述这类新兴工业区的特点。

题六:澳大利亚是世界上主要的铁矿石生产国和出口国。

图甲为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示意图,图乙为该国铁矿石出口国家和地区的构成图。

完成下题。

描述澳大利亚铁矿石生产和出口地的地理分布,评价其铁矿石出口的优越条件。

题七:下图为铁路、公路、河运、海运、航空五种交通运输方式比较示意图,Ⅰ-Ⅴ代表各种运输方式由优到劣的大体排序。

幼儿(儿童)的学习有哪些特点?

幼儿(儿童)的学习有哪些特点?

幼儿的学习有哪些特点?(1)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容易被扼杀;(2)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一般从兴趣出发;(3)学习的无意性与内隐性;(4)经验与体验作用的显著性;(5)语言指导下的直观形象性;(6)对环境的依赖性大;(7)个别差异性显著。

第22题如何防止幼儿注意分散?(1)排除无关刺激的干扰。

教室周围的环境尽量保持安静,教室布置整洁优美,教具应该密切配合教学内容,不必过于新奇。

(2)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组织教育活动。

活动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应是他们关注和感兴趣的事物。

(3)注意教学的方法,控制教学时间。

教师在教学中要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还要控制好活动时间,活动时间不宜过长。

(4)妥善地安排教学环节,维护好课堂纪律。

教师既要维护好正常的教学秩序。

也要妥善处理一些分散幼儿注意的偶发事件。

第23题学前儿童高级情感发展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试题解析:(1)道德感。

道德感是由自己或别人的举止行为是否符合社会道德标准而引起的情感。

3岁前只有某些道德感的萌芽,之后,随着幼儿掌握了各种行为规范,他们的道德感也逐渐发展起来。

(2)美感。

美感是人对事物审美的体验,它是根据一定的美的评价而产生的。

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幼儿逐渐形成审美的标准。

(3)理智感。

理智感也是人所特有的情绪体验,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高级情感。

儿童理智感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环境的影响和成人的培养。

一般来说,在幼儿5岁左右。

这种情感明显地发展起来。

网友解析(0)第24题简述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

试题解析: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这一目标是确定幼儿园教育任务、评估幼儿园教育质量的根本依据,国家通过这一目标对全国幼儿园教育进行领导和调控。

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并结合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提出来的。

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幼儿,它体现了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并兼顾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和特点。

第45讲议论文写作(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第45讲议论文写作(课件)-2025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全国通用)
引论…………本论………………结论 常见的论证结构:a、总分总式结构b、对照式结构c、层进式结构d、
并列式结构
2025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③常用的论证方法: a、举例论证:用典型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 b、道理论证:除引用理论论据以外,还可以引用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名句 ,它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 增强议论文的文学性。 c、对比论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 么,反对什么。 d、比喻论证: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文学性、说服力。
2025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第二部分:正文 中心任务:分析问题,使中心论点能够成立。字数600字左右。 分论点的要求: 1.要是一个明确的句子; 2.各分论点的角度或层次不同,不重复; 3.按照由浅入深或范围由小到大的顺序。 为了使分论点有说服力,必须要用到事例论证法,否则内容就是空洞的。
2025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蓝天、白云、山峦”为例,可以说“蓝天悠远,白云闲绕,山峦叠 翠”。二是“景在什么地方干什么”,比如说“鸟儿在林间欢快的鸣 叫”。
2025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3、论证(论证时使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
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 也即:
即紧扣中心论点用几个分论点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中心论点,这种结构层 次清晰,严密周详。
2025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
妙招5:正反对比式 即中心论点提出后,先正后反或先反后正,运用论据进行证明
,鲜明对比,可以突出地论证文章的观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Structure of Culture
The anthropologist Leslie White suggested that for analytical purposes, a culture could be viewed as a three-part structure composed of subsystems that he termed ideological, technological, and sociological. In a similar classification, the biologist Julian Huxley identified three components of culture:mentifacts, artifacts, and sociofacts. But they are integrated; each reacts on the others and is affected by them in turn.
Possibilism is the viewpoint that people, not environments, are the dynamic forces of cultural development.
四 文化整合----文化各特质之间的协调 (Cultural Integration) 五 文化景观 (Cultural landscape)
2.生物特性的遗传是纵向的,而文化的继承是横向的。
3.新的生物特性取代旧的生物特性,往往是一新物种 取代旧物种实现的,而新的文化取代旧的文化,只 需 原文化群体接受新的文化即可实现。 4.生物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是不 同的。
第三节 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主题 Theme
一.人文的空间现象——文化区(culture region) 1.文化区:是指某种文化特征或具有文化特 征的人的群体在空间上的分布。 (culture region:a portion of the earth’s surface occupied by populations sharing recognizable and distinctiv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The visible and invisible evidences of culture buildings and farming patterns, language, political organization, and ways of earning a living, for example-are all parts of the spatial diversity human geographers study .
Expansion diffusion involves the spread of an item or idea from one place to others. In the process the thing diffused also remains—and is frequently intensified—in the origin area.
二.文化的时间现象----文化的扩散 (Spatial Diffusion) (一) 扩展扩散(Expansion diffusion): 接触扩散、等级扩散、刺激扩散 (二)迁移扩散(Relocation diffusion)
Spatial diffusion is the process by which an idea or innovation is transmitted from one individual or group to another across space. Basically, two processes are involved:
从生物适应与文化适应的比较看文化的特点 (一)相同之处: 1.在其发展过程中,既随环境变化而发生,又保 持其特性的稳定性。 2.两者都在演化中,都是通过对新的性状和新的 文化的产生而实现其变化以增强适应性。 3.在新的取代旧的过程中,都是通过竞争与选择。 4.在竞争或选择中,环境起着关键作用。
(二)不同之处: 1.人的生物特性与文化传统的传递与继承方式不同。
The sociological subsystem of a culture is the sum of those expected and accepted patterns of interpersonal relations that find their outlet in economic,political, military, religious, kinship, and other associations. These sociofacts define the social organization of a culture.
The technological subsystem is composed of the material objects, together with the techniques of their use, by means of which people are able to live. The objects are the tools and other instruments that enable us to feed,clothe,house, defend, transport,and amuse ourselves.
第二节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一.人类的出现与其对环境的适应 人类历史发展分四个阶段 1)南方古猿阶段 2)直立人阶段 3)早期智人阶段 4)晚期智人阶段
{
人类脱离动物界独立发展,有两个主要特征 1)直立行走,脑量增加。 (生物适应) 2 )人类对工具和火的使用。(文化适应) 1. 生物适应:具有遗传特性 问:人类以直立姿势行走的原因? 2. 文化适应:
Relocation diffusion, the innovation or idea is physically carried to new areas by migrating individuals or populations that possess it.
三 文化生态学----文化与环境的关系 Culture ecology (一)环境决定论 (二)可能论
Culture ecology—th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culture group and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it occupies.
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 the belief that the physical environment exclusively shapes humans, their actions, and their thought. Levels of technology, systems of organization, and ideas about what is true and right have no obvious relationship to environment circumstances.
The interlocking nature of all aspects of a culture is termed cultural integration.
Cultural landscape:the earth’s surface as modified by human action,is the tangible physical record of a given culture. House types, transportation networks, parks and cemeteries ,and the size and distribution of settlements are among the indicators of the use that humans have made of the land.
The ideological subsystem consists of ideas,beliefs,and knowledge of a culture and of the ways in which these things are expressed in speech or other forms of communication. eg. Mythologies and theologies, legend, literature, philosophy, and folk wisdom make up this category.
1. 泰勒(E.B.Tylor)对文化的定义 2. 克罗伯 和 克鲁克洪 (A.Kroebter) (C.K.M.Kluckhohn)
Culture
To writers in newspapers and the popular press, “culture” means the arts( literature, painting, music, and the like). To a social scientist, culture is the specialized behavioral patterns, understandings, adaptations, and social systems that summarize a group of people’s learned way of life. (In this broader sense, culture is an ever-present part of the regional differences that are the essence of human geograph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