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方《伤寒论》 2
中医十大名经方详解
中医十大名方1、小青龙汤《伤寒论》组成:麻黄9克、桂枝9克、干姜9克、细辛3克、五味子6克、白芍9克、半夏12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分二次服。
功能: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主治:外感风寒,内停水饮证。
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咳嗽、痰多色白清稀、甚则喘息不得卧或肢面浮肿、口不渴、苔薄白而润、脉浮紧。
方解:本方为解表涤饮方剂。
内有水饮者,一旦感受外寒,每致表寒引动内饮,水寒射肺则咳痰清稀,喘息胸满,甚则喘息不得平卧,当内饮外邪得解,里饮得化。
方中麻黄发汗解表、宣肺行水为主药。
桂枝助麻黄解表,又能温化阳气,助麻黄行水为辅药。
芍药配桂枝以调和营卫。
干姜、细辛温脾肺之寒,使脾散精,上归于肺,肺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水液能在体内正常运行,以杜其生痰之源;半夏燥温化痰,治已成之水饮;五味子敛肺止咳,并防肺气耗散太过之弊,以上均为佐药。
甘草调合诸药,以缓和麻、桂、姜辛温刚烈之性。
诸药合用,共凑解表涤痰、止咳平喘之功。
临床运用:1.本方为温化痰饮、宣肺平喘之代表方剂。
凡咳嗽、痰白清稀有泡沫、口不渴、舌苔白润者,无论有无恶寒发热,有汗无汗均可加减运用。
如恶寒无汗者,重用麻黄;恶风自汗者,重用桂芍,或加姜枣以调和营卫;外寒已解而咳嗽未除者,去麻桂,改用蜜炙麻黄,加杏仁以加强宣肺平喘之功;若痰多清稀、咳喘不得平卧者,重用细辛、半夏、干姜以温化降逆寒痰。
2.本方加石膏,名小青龙加石膏汤(《金匮要略》)。
用于本方证兼有热象者。
3.本方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均有一定疗效。
注意事项: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为治咳喘痰饮之要药。
若肺寒停饮偏重,五味子用量宜少于干姜、细辛;若寒饮之咳肺虚者,则五味子用量宜酌加大。
2、小柴胡汤《伤寒论》组成:柴胡9克 黄芩9克 制半夏6克 炙甘草3克 生姜3片 大枣3枚 党参6克用法:水煎服。
功能:和解表里,扶正祛邪。
主治:用于少阳证之寒热往来,胸胁苦满、不欲饮食、心烦呕恶、口苦咽干、耳聋目弦、舌苔薄白、脉弦而数者。
《伤寒论》中出现最多的经方
48 承气汤方29 桂枝汤方27 小柴胡汤方12 五苓散方12 四逆汤方10 麻黄汤方9 白虎汤方8 大陷胸汤方8 理中汤方6 小青龙汤方6 吴茱萸汤方6 白虎加人参汤方5 小建中汤方5 大柴胡汤方5 抵挡汤方5 栀子豉汤方4 瓜蒂散方4 小半夏汤方4 猪苓汤方4 甘草干姜汤方3 大青龙汤方3 葛根汤方3 甘草泻心汤方3 泻心汤方3 桔梗汤方3 肾气丸方3 十枣汤方3 通脉四逆汤方3 附子汤方3 葛根黄连黄芩甘草汤方2 桂枝甘草汤方2 桂枝加芍药汤方2 桂枝加芍药大黄汤方2 桂枝加葛根汤方2 桂枝加黄芪汤方2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2 芍药甘草汤方2 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方2 桂枝人参汤方2 桂枝麻黄各半汤方2 炙甘草汤方2 奔豚汤方2 当归生姜羊肉汤方2 当归芍药散方2 麻黄加白术汤方2 麻黄附子甘草汤方2 越婢加白术汤方2 甘草麻黄汤方2 柴胡桂枝汤方2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2 黄芩汤方2 大黄黄连黄芩泻心汤方2 葶苈大枣泻肺汤方2 茯苓甘草汤方2 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2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方2 真武汤方2 猪膏乱发煎方2 下瘀血汤方2 茵陈蒿汤方2 理中丸方2 理中加附子汤方2 白通汤方2 乌梅丸方2 桃花汤方2 竹叶石膏汤方2 栀子干姜汤方2 黄连阿胶汤方2 黄土汤方2 白头翁汤方2 白头翁加甘草阿胶汤方2 赤小豆当归散方1 桂枝加桂汤方1 桂枝加附子汤方1 桂枝加附子当归细辛人参干姜汤方1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1 芍药甘草附子汤方1 桂枝去桂加黄芩牡丹汤方1 桂枝去芍药汤方1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1 桂枝去芍药加人参生姜汤方1 桂枝去芍药加牡蛎龙骨救逆汤方1 桂枝去芍药加茯苓白术汤方1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1 桂枝芍药知母甘草汤方1 桂枝附子汤方1 桂枝当归汤方1 桂枝当归牡丹桃仁枳实汤方1 桂枝生姜枳实汤方1 桂枝茯苓枳实芍药甘草汤方1 桂枝茯苓白术细辛汤方1 桂枝茯苓丸方1 桂枝甘草麻黄生姜大枣细辛附子汤方1 桂枝二越婢一汤方1 桂枝二麻黄一汤方1 黄芪建中汤方1 黄芪桂枝五物汤方1 黄芪桂枝五物加干姜半夏汤方1 黄芪芍药桂枝汤方1 黄芪桂枝茯苓细辛汤方1 黄芪当归汤方1 乌头桂枝汤方1 栝蒌桂枝汤方1 当归四逆汤方1 当归四逆加人参附子汤方1 当归四逆加茱萸生姜附子汤方1 温经汤方1 蜘蛛散方1 王瓜根散方1 当归散方1 阿胶艾叶汤方1 阿胶生姜汤方1 当归贝母苦参丸方1 当归附子汤方1 麻黄杏子薏苡甘草汤方1 麻黄杏子甘草石膏汤方1 麻黄茯苓汤方1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方1 麻黄附子细辛汤方1 麻黄升麻汤方1 越婢汤方1 越婢加半夏汤方1 大青龙加附子汤方1 小青龙加石膏汤方1 葛根加半夏汤方1 文蛤汤方1 文蛤散方1 半夏麻黄丸方1 厚朴麻黄汤方1 射干麻黄汤方1 乌头麻黄黄芪芍药甘草汤方1 鼻塞散方1 一物瓜蒂汤方1 皂荚丸方1 蜀漆散方1 三物小白散方1 小柴胡加茯苓汤方1 小柴胡加茯苓白术汤方1 小柴胡加黄连牡丹汤方1 柴胡加芒硝汤方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方1 柴胡枳实芍药甘草汤方1 柴胡黄芩芍药半夏甘草汤方1 防己黄芪汤方1 旋复花代赭石汤方1 生姜泻心汤方1 半夏泻心汤方1 黄连汤方1 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1 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1 附子泻心汤方1 黄连黄芩泻心汤方1 黄连黄芩半夏猪胆汁汤方1 黄连石膏半夏甘草汤方1 黄连半夏石膏甘草汤方1 小陷胸汤方1 栝蒌茯苓汤方1 黄芩牡丹栝蒌半夏枳实汤方1 栝蒌薤白白酒汤方1 栝蒌薤白半夏白酒汤方1 枳实薤白桂枝厚朴栝蒌汤方1 旋复花汤方1 葶苈栝蒌桔梗牡丹汤方1 黄连黄芩麦门冬桔梗甘草汤方1 桔梗甘草茯苓泽泻汤方1 桔梗甘草枳实芍药汤方1 桔梗甘草枳实芍药加地黄牡丹汤方1 苦酒汤方1 半夏散方1 小半夏加茯苓汤方1 半夏干姜散方1 生姜半夏汤方1 半夏茯苓汤方1 竹茹半夏汤方1 干姜人参半夏丸方1 半夏厚朴茯苓生姜汤方1 甘遂半夏汤方1 橘皮汤方1 橘皮竹茹汤方1 橘皮枳实生姜汤方1 排脓汤方1 排脓散方1 枳实芍药散方1 枳实栀子豉汤方1 枳实白术汤方1 枳实白术茯苓甘草汤方1 枳实厚朴白术甘草汤方1 枳实橘皮桔梗半夏生姜甘草汤方1 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1 厚朴四物汤方1 厚朴七物汤方1 厚朴大黄汤方1 厚朴枳实白术甘草汤方1 白术散方1 白术石膏半夏干姜汤方1 白术茯苓半夏枳实汤方1 白术茯苓厚朴汤方1 白术枳实桃仁干姜汤方1 白术枳实干姜白蜜汤方1 茯苓白术厚朴石膏黄芩甘草汤方1 茯苓白术戎盐汤方1 茯苓白术甘草汤方1 茯苓杏子甘草汤方1 茯苓泽泻汤方1 葵子茯苓散方1 防己茯苓汤方1 木防己汤方1 木防己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方1 防己椒目葶苈大黄丸方1 猪苓加人参汤方1 猪苓加黄连牡丹汤方1 滑石乱发白鱼散方1 泽泻汤方1 牡蛎泽泻汤方1 泽漆汤方1 栝蒌瞿麦薯蓣丸方1 狼牙汤方1 蛇床子散方1 矾石丸方1 硝石矾石散方1 苦参汤方1 诃黎勒散方1 雄黄散方1 猪肤汤方1 猪胆汁导方1 王瓜根导方1 蜜煎导方1 白蜜煎方1 麻仁白蜜煎方1 麻子仁丸方1 大陷胸丸方1 大黄甘遂阿胶汤方1 大黄厚朴甘草汤方1 大黄厚朴枳实半夏甘草汤方1 大黄石膏茯苓白术枳实甘草汤方1 大黄芒硝汤方1 大黄黄芩地黄牡丹汤方1 大黄香蒲汤方1 大黄牡丹汤方1 大黄附子细辛汤方1 大黄蟅虫丸方1 抵挡丸方1 甘草干姜茯苓白术汤方1 理中加黄芪汤方1 理中加人参栝蒌汤方1 人参白术芍药甘草汤方1 大建中汤方1 四逆加人参汤方1 四逆加吴茱萸黄连汤方1 四逆散方1 茯苓四逆汤方1 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1 白通加猪胆汁汤方1 干姜附子汤方1 人参附子汤方1 人参干姜汤方1 甘草附子汤方1 白术附子汤方1 附子粳米汤方1 天雄散方1 大乌头煎方1 乌头赤石脂丸方1 薏苡附子散方1 薏苡附子败酱散方1 九痛丸方1 禹余粮丸方1 附子细辛黄连黄芩汤方1 赤石脂禹余粮汤方1 石膏黄连黄芩甘草汤方1 黄芩石膏杏子甘草汤方1 竹叶石膏杏子甘草汤方1 竹叶石膏黄芩泽泻半夏甘草汤方1 竹叶汤方1 竹皮大丸方1 人参石膏汤方1 白虎加桂枝汤方1 白虎加桂枝人参汤方1 白虎加桂枝人参芍药汤方1 白虎加人参黄连阿胶汤方1 白虎加地黄汤方1 栀子汤方1 栀子甘草豉汤方1 栀子生姜豉汤方1 栀子厚朴枳实汤方1 栀子大黄汤方1 栀子黄柏汤方1 栀子连轺甘草栝蒌汤方1 甘草汤方1 甘草粉蜜汤方1 甘草小麦大枣汤方1 酸枣仁汤方1 人参地黄龙骨牡蛎茯苓汤方1 麦门冬汤方1 栝蒌牡蛎散方1 紫参汤方1 地黄半夏牡蛎酸枣仁汤方1 地黄黄柏黄连半夏汤方1 地黄黄柏茯苓栝蒌汤方1 地黄黄柏秦皮茯苓泽泻汤方1 地黄知母黄连阿胶汤方1 柏叶阿胶汤方1 黄连黄芩阿胶甘草汤方1 黄连阿胶半夏桃仁茯苓汤方1 连轺阿胶半夏赤小豆汤方1 黄连茯苓汤方1 柏叶汤方1 红兰花酒方1 鳖甲煎丸方1 升麻鳖甲汤方1 升麻鳖甲去雄黄蜀椒汤方1 王不留行散方1 黄连粉方1 黄连黄芩栀子牡丹芍药汤方1 百合洗方1 百合知母汤方1 百合鸡子黄汤方1 百合滑石散方1 百合滑石代赭石汤方1 百合贝母茯苓桔梗汤方1 百合地黄汤方1 百合地黄加牡蛎汤方1 百合地黄牡丹半夏茯苓汤方1 烧裩散方1五苓加茵陈蒿散方桃仁承气汤方调胃承气汤方小承气汤方大承气汤方。
《伤寒论》经方治疗急慢性荨麻疹4例
中 图分 类 号 : 7 8 2 R 5.4
《 寒 论 》 经 方 伤
小 不等 的瘙痒性 风 团 , 无定 处 , 发 骤起 骤 退 , 色鲜 红
或苍 白 , 痒 , 热 , 后不 留痕迹 。本病较 常见 , 剧 灼 退 约 1 % 一 5 的人 一 生 中 至 少 发 生 过 1 。 本 病 可 发 5 2% 次
文 献 标 志码 : B
荨 麻疹 ( rcr ) 医称 “ 疹 ” 俗 称 “ 疹 U t ai 中 i a 瘾 , 风 块 ” 是一种 皮肤 出现红 色或 苍 白色 风 团并 伴 有 时 ,
生 于任何 年龄 、 节 。根据病 程长短 , 季 可分为 急性 和
慢 性两种 。
隐时 现 的 瘙 痒 症 状 的 过 敏 性 皮 肤 病 。 《 病 源 候 诸 论 ・ 风瘙 身体 瘾疹 候 》 : 邪 气客 于 皮 肤 , 逢 风 日 “ 复
发生 与心脾 关 系极为 密 切 。由 于心脾 蕴 热 , 积热上 熏于 口舌而 生疮 。中医学辨证 复发性 口腔溃疡虽有 寒 、 、 实 之分 , 临床所 见 属 胃火者 居 多 , 者 热 虚、 但 患 往 往在进食辛 辣油腻食 物或情绪 波动后 复发 。乃 因
收稿 日期 :0 80 . 2 0 -9 1 2
舌, 主治脾 胃伏火 引起 的小 儿 口舌生 疮 , 符合 本 生 石膏清泻 胃火 。笔 者加 入黄连 、 细辛 发散郁 热 ; 加入 白术健脾 益气 。泻黄 散 乃 清 中有 散 , 泻 与升 发并 清 用 , 以醒脾和 中 , 配 正对脾 胃伏火 之证 。现代 医学研
8 讨 论
治疗 , 以缓解症 状 , 进溃 疡 面 的愈合 , 对 于复 可 促 但
伤寒论讲义绪论
病证 病 位
病性 病 势
太阳病 膀胱经 腑 体表 阳证 阳证初起
阳明病 胃肠 胃经
阳证 阳证极期
少阳病 胆经 胆腑 三焦 阳证 阳证
太阴病 脾经 脾脏 四肢 阴证 阴证初起
少阴病 心 肾 肾经
阴证 阴证危重
厥阴病 肝 肝经 心包 阴证 阴证终末期
六经辨证的主要内容
太阳: 阳明: 少阳: 太阴: 少阴: 厥阴:
《伤寒论》的注家与著作
唐宋八大家:
晋·王叔和(《脉经》), 唐·孙思邈(《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宋·韩祗和(《伤寒微旨》)、 朱肱(《南阳活人书》)、 庞安时(《伤寒总病论》)、 许叔微(《伤寒发微论》《伤寒百证歌》)、 郭雍(《伤寒补亡论》)、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 》《伤寒明理论》)
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二伤寒论的内容二伤寒论的篇章结构脉法第二伤寒例第三中十篇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398条112方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辨发汗後病脉证并治第十七辨不可吐病脉证并治第十八辨可吐病脉证并治第十九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辨发汗吐下后脉证并治第二十二三内容
二.《伤寒论》的作者生平
《伤寒论》原是《伤寒杂病论》组成部分 作者: 张机,字仲景(150~219)
曹操155~220;刘备161~223;华佗?~208 宋臣《伤寒论序》引唐甘伯宗《名医录》云: 南阳人,名机,仲景乃其字也。举孝廉,官至 长沙太守。始受术于同郡张伯祖。时人言,识用 精微,过其师。 籍贯:南阳郡涅阳人(古涅阳在今河南南阳地 区邓县稂东镇西北1.5公里的张寨村)
《伤寒论》经方方剂之麻黄汤
外感风寒。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风寒表实证者。)
方解
风寒伤人肌表,毛窍闭塞,肺气不宣,卫气不得外达,营气涩而不畅,所以外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脉浮,内见喘逆。此时,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使肺气宣,毛窍开,营卫通畅,汗出而在表之风寒得解,诸证悉除。麻黄味苦辛性温,为肺经专药,能发越人体阳气,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的作用,所以是方中的君药,并用来作为方名。由于营涩卫郁,单用麻黄发汗,但解卫气之郁,所以又用温经散寒,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加强发汗解表而散风寒,除身疼。本证之喘,是由肺气郁而上逆所致,麻黄、桂枝又都上行而散,所以再配降肺气、散风寒的杏仁为佐药,同麻黄一宣一降,增强解郁平喘之功。炙甘草既能调和宣降之麻、杏,又能缓和麻、桂相合的峻烈之性,使汗出不致过猛而伤耗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义。麻黄得桂枝,一发卫分之郁,一透营分之邪,所以柯琴评麻黄汤曰:“此为开表逐邪发汗之峻剂也。”方义2: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夫宣所致。风寒之邪外袭肌表,使卫阳被遏,腠理闭塞,营阴郁滞,经脉不通,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寒邪外束于表,影响肺气的宣肃下行,则上逆为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皆是风寒袭表的反映。治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中麻黄苦辛性温,归肺与膀胱经,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本方用以为君药。由于本方证属卫郁营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又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二药相须为用,是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是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为佐药。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四药配伍,表寒得散,营卫得通,肺气得宣,则诸症可愈。
2024年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3篇)
2024年学习《伤寒论》心得体会据观察,伤寒论的理论体系可大致划分为两大学派。
一派为广泛认可的辨证论治学派,其主张根据脏腑经络阴阳五行理论来辨识疾病的“证型”,代表人物包括刘渡舟、熊曼琪、梅国强、李克绍等,这一派系在中医界占据主导地位。
另一派则是人数较少的方证对应学派,该学派强调辨六经、辨方证、辨药证,代表人物有日本的吉益东洞、尾台榕堂、汤本求真,以及中国的胡希恕、黄煌、____杰等。
伤寒一词,是古代对包括温病、中风、伤寒、中湿等外感疾病的统称,特指由不良生活习惯或环境导致的急性病症。
在所有外感疾病中,伤寒是最为严重且普遍的一种,因此伤寒论主要探讨此类疾病的症状、脉象、演变规律及治疗方法。
中医治疗疾病秉持整体观念,以患者的整体状况和病情的急缓进退为治疗依据。
六经理论,即三阴三阳,是中医辨证的基础,三阴经病多属寒、里、虚,治疗上分别适宜温补清;而三阳经病则多属热、实、表,治疗方法则为汗法、下法,至于少阳经病,因其处于半表半里状态,治疗则需和解。
俞根初先生曾言:“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强调六经理论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的核心地位。
(1)阳明病与心阳明病。
无论寒邪热邪,阳明病均表现为高热和神志错乱。
阳明与心有密切联系,其病症可能源自心或脾。
心病可引发阳明病,而神志疾病如谵言妄语则与心包受邪有关。
阳明病的脉象洪大,与心脉相似,故阳明经病的主方____汤,实则重在清解心热。
后世医家常在此方基础上加入犀角、羚羊角等以清心热。
(2)阳明病与肠胃。
足阳明经主津液,故阳明病常伴有大量出汗,即津液大亡。
大汗后易导致“胃家实”,即排便困难。
此乃正邪交争,试图通过排便驱邪,但若排便受阻,邪气在肠胃内滋生,引发便秘。
三承气汤即为解决这一问题,通过通便排出邪气。
并非所有阳明病皆伴随便秘,而是肠内燥矢、宿食或肠胃功能障碍所致。
(3)太阳病与肺。
太阳病初起,常表现为手足太阳经循行部位的不适,如头痛、背痛,有时伴有鼻塞、流涕等症状,此乃肺部疾病与太阳病并见的体现。
《伤寒论》经方歌诀大全
《伤寒论》经方歌诀大全麻黄汤类方歌(八首)一、麻黄汤:麻黄汤治太阳寒,麻桂杏草四味联。
表实无汗头身疼,脉紧气喘更恶寒。
二、大青龙汤:大青麻杏石膏枣,桂姜相加七味好。
不汗焦躁身疼痛,饮流四肢肿胀讨。
三、小青龙汤:小青龙汤用麻黄,桂芍辛味与干姜。
半夏炙草同剂量,表寒里饮病为殃。
四、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麻杏石甘四味施,汗出而喘肺热居。
身热脉数证方是,不恶寒兮别桂枝。
五、麻黄连翘赤小豆汤:麻黄连翘赤豆汤,湿热兼表身发黄。
麻翘姜辛梓皮枣,杏仁赤豆煮潦浆。
六、麻黄细辛附子汤:麻黄细辛附子汤,太少两感用此方。
发热恶寒脉不起,温经解表有特长。
七、麻黄附子甘草汤:麻黄附子甘草汤,伤寒两感阳气伤。
此方本来无里症,助阳发汗保康乐。
八、麻黄升麻汤:麻黄升桂汤芍姜,知膏天冬苓术黄。
归蕤炙草十四味,寒热并用和阴阳。
葛根汤类方歌(三首)一、葛根汤:葛根桂枝加葛黄,无汗项背几几强。
二阳合病下利治,刚痉无汗角弓张。
二、葛根加半夏汤:葛根加夏病二阳,下利呕逆表邪强。
疏表解肌利肠胃,合病治法好思忖。
三、葛根黄芩黄连汤:葛根芩连加甘草,协热下利喘汗宝。
清热生津解表里,葛根用至八钱好。
抵当汤类方歌(三首)一、桃核承气汤:桃核承气硝黄草,桃仁桂枝五药讨。
太阳蓄血腹痛急,其人如狂成效好。
二、抵当汤:抵当汤顶事大黄,虻虫桃蛭力最强。
少腹硬满小方便,攻瘀逐热治发狂。
三、抵当丸:抵当丸即抵当汤,捣药成丸煮水浆。
连渣服之只一颗,缓攻瘀血正不伤。
栀子豉汤类方歌(七首)一、栀子豉汤:栀子豉汤治虚烦,懊憹倒置不得眠。
呕吐少气加姜草,胸窒结痛药不添。
二、栀子甘草豉汤:见栀子豉汤方歌内三、栀子生姜豉汤:见栀子豉汤方歌内四、栀子厚朴汤:栀子厚朴药有三,栀子厚朴枳实煎。
心烦腹满分上下,清烦泻满两证兼。
五、栀子干姜汤:栀子干姜治心烦,身热不去泻又添。
寒热并用分上下,清热温寒一方肩。
六、枳实栀子豉汤:枳实枝豉劳复宝,食后再加大黄好。
酒疸心热且懊憹,栀子大黄力能讨。
七、栀子柏皮汤:栀子柏皮湿热黄,发热尿赤量不长。
《伤寒论》经方研读
1 、经方之一: 乌梅丸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一用于吐逆。
毕诊后问难于老师,他说,凡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诸证都可以随证施用。
这此,记得有一位名医学的话,《伤寒论》你要弄懂一字一方,即可受用一生,看来说的一点也不假,上面的刘有余可谓是持一方乌梅丸即可蜚声一时。
一。
从木土理论看待理肝重剂乌梅丸。
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而土得林而达之,木能疏土脾滞以行,风肝之病,知肝传脾,风木一动必乘脾胃。
厥阴提纲之症多属肝风内扰乘克脾胃之象,即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其中,消渴,饥而不欲食乃是肝风内扰中消脾胃之症,食则吐蛔乃是肝风内扰,上逆胃口之症,下之利不止,乃是肝风内扰下揎脾土之症,提纲六症属肝风乘土则四。
厥阴主方乌梅丸,有泄木安土之法,其中君药乌梅酸敛肝泻风,佐苦辛甘之黄连,干姜之类。
辛开苦降相伍,可以升降胃气,调和中焦。
以参归补虚安中,总体构成泄风木之有余,安中土之不足。
使风木得静,中土得安,脾胃得和。
则扶土抑木,达到源流并治,治已防变之效果,确有见肝之病,各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
此乃泄肝安胃一大法也。
乌梅丸的应用木土不和是治验的主要类型,以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为主。
辨证要紧扣肝风同夹寒热,乘虚内扰脾胃,治疗勿忘重用酸收和调理寒热比例,此乃临证取效的关键。
二。
从调理阴阳说乌梅丸。
乌梅丸本来是治疗蛔虫症、药物 既有酸甘化阴配伍,又有辛甘温阳、酸苦泄热、苦辛顺其升降等方法。
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如果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凉、心烦口苦、食欲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等具体情况。
自学《伤寒论》必掌握112经方
伤寒论112方一、太阳篇1、桂枝汤方桂枝15g 芍药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大枣10g2、麻黄汤方麻黄15g 桂枝10g 炙甘草5g 杏仁10g 3、小青龙汤方麻黄15g 芍药15g 细辛15g 干姜15g炙甘草15g 桂枝15g 五味子10g 半夏15g 4、大青龙汤方麻黄30g 桂枝10g 炙甘草10g 杏仁5g生姜15g 大枣8g 石膏30g5、桂枝麻黄各半汤方桂枝8g 芍药5g 生姜5g 炙甘草5g麻黄5g 大枣3g 杏仁3g6、桂枝二麻黄一汤方桂枝8g 芍药8g 麻黄5g 生姜5g杏仁3g 炙甘草5g 大枣3g7、桂枝二越婢一汤方桂枝芍药麻黄炙甘草各4g 大枣3g生姜5g 石膏6g8、桂枝加葛根汤方葛根20g 桂枝15g 芍药15g 生姜15g炙甘草10g 大枣10g9、桂枝加附子汤方桂枝15g 芍药15g 炙甘草15g 生姜15g大枣10g 炮附子15g10、桂枝去芍药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 11、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炮附子15g12、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方芍药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茯苓15g白朮15g 大枣10g13、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芍药15g大枣10g 炙厚朴10g 杏仁10g14、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加汤方桂枝15g 芍药20g 炙甘草10g 人参15g大枣10g 生姜20g15、小建中汤方桂枝15g 芍药30g 生姜15g 炙甘草10g大枣10g 胶饴30g16、葛根汤方葛根20g 麻黄15g 桂枝10g 生姜15g炙甘草10g 芍药10g 大枣10g17、葛根加半夏汤方葛根20g 麻黄15g 炙甘草10g 芍药10g桂枝10g 生姜10g 半夏半升大枣10g 18、葛根黄芩黄连汤方葛根40g 炙甘草10g 黄芩15g 黄连15g 1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方麻黄20g 杏仁10g 炙甘草10g 石膏40g 20、茯苓甘草汤方茯苓10g 桂枝10g 炙甘草5g 生姜15g 21、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方茯苓40g 桂枝20g 炙甘草10g 大枣15g22、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汤方茯苓20g 桂枝15g 白朮10g 炙甘草10g 23、桂枝甘草汤方桂枝20g 炙甘草10g24、芍药甘草汤方芍药炙甘草各20g25、芍药甘草附子汤芍药炙甘草各15g 炮附子15g26、桂枝加桂汤方桂枝25g 芍药15g 生姜15g 炙甘草10g大枣10g27、桂枝加芍药汤方桂枝15g 芍药30g 炙甘草10g 大枣10g生姜15g28、桂枝加大黄汤方桂枝15g 大黄10g 芍药30g 生姜15g炙甘草10g 大枣10g29、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方桂枝5g 炙甘草10g 牡蛎10g 龙骨10g 30、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方桂枝15g 炙甘草10g 生姜15g 大枣10g牡蛎25g 蜀漆15g 龙骨20g31、桂枝人参汤方桂枝20g 炙甘草20g 白朮15g 人参15g干姜15g32、炙甘草汤方炙甘草20g 生姜15g 人参10g 生地黄80g桂枝10g 阿胶10g 麦门冬40g 麻仁15g大枣10g33、麻黄连轺赤小豆汤麻黄10g 连轺10g 杏仁5g 赤小豆30g大枣10g 生梓白皮30g 生姜10g 炙甘草10g 34、五苓散方猪苓12g 泽泻15g 白朮12g 茯苓12g桂枝5g35、猪苓汤方猪苓5g 茯苓5g 泽泻5g 阿胶5g滑石5g36、小陷胸汤方黄连5g 半夏15g 栝蒌实20g37、大陷胸丸方大黄40g 葶苈子40g 芒硝40g 杏仁15g38、大陷胸汤方大黄30g 芒硝40g 甘遂1.5g39、桂枝附子汤方桂枝20g 附子30g 生姜15g 大枣10g炙甘草10g40、去桂加白朮汤方(白术附子汤)附子30g 白朮20g 生姜15g 炙甘草10g大枣10g41、甘草附子汤方炙甘草10g 附子20g 白朮10g 桂枝20g 42、抵当汤方虻虫10g 桃仁10g 水蛭20g 大黄15g 43、抵当丸方虻虫8g 桃仁12g 水蛭12g 大黄15g44、桃核承气汤桃仁15g 大黄20g 桂枝10g 炙甘草10g芒硝10g45、三物白散方桔梗三分巴豆一分贝母三分46、文蛤汤:文蛤25g 麻黄15g 甘草15g 生姜15g石膏25g 杏仁10g 大枣10g二、少阳篇1、小柴胡汤方柴胡40g 黄芩15g 人参15g 半夏15g炙甘草15g 生姜15g 大枣10g2、大柴胡汤方柴胡40g 黄芩15g 芍药15g 半夏15g生姜25g 枳实25g 大枣10g3、四逆散方炙甘草10g 枳实10g 柴胡10g 芍药10g4、柴胡桂枝汤方桂枝黄芩7.5g 芍药7.5g 人参7.5g炙甘草5g 半夏7.5g 大枣5g 生姜7.5g柴胡20g5、柴胡桂枝干姜汤方柴胡40g 桂枝15g 干姜10g 栝蒌根20g黄芩15g 牡蛎10g 炙甘草10g6、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柴胡20g 龙骨7.5g 黄芩7.5g 生姜7.5g铅丹7.5g 人参7.5g 桂枝7.5g 茯苓7.5g半夏7.5g 大黄10g 牡蛎7.5g 大枣5g 7、柴胡加芒硝汤方柴胡7.5g 黄芩5g 人参5g 炙甘草5g生姜5g 半夏4.5g 大枣3g 芒硝10g8、黄芩汤方黄芩15g 芍药10g 炙甘草10g 大枣10g 9、黄芩加半夏生姜汤方黄芩15g 芍药15g 炙甘草15g 大枣10g半夏半升生姜5g10、黄连阿胶汤方黄连20g 黄苓10g 芍药10g 鸡子黄20g阿胶15g三、阳明篇1、白虎汤方知母30g 石膏80g 炙甘草10g 粳米30g 2、白虎加人参汤方知母30g 石膏80g 炙甘草15g 粳米30g人参15g3、竹叶石膏汤方竹叶15g 石膏80g 半夏15g 麦门冬30g人参10g 炙甘草10g 粳米30g4、小承气汤方大黄20g 厚朴10g 枳实10g5、调胃承气汤方大黄20g 炙甘草10g 芒硝20g6、大承气汤方大黄20g 厚朴10g 枳实10g 芒硝12g7、麻子仁丸麻子仁60g 芍药40g 枳实40g 大黄80g厚朴15g 杏仁30g8、茵陈蒿汤茵陈蒿30g 栀子5g 大黄10g9、栀子檗皮汤肥栀子5g 炙甘草5g 黄檗10g10、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10g 黄连5g 黄芩5g11、大黄黄连泻心汤方大黄10g 黄连5g12、栀子豉汤方栀子5g 香豉7g13、栀子甘草豉汤方栀子5g 炙甘草10g 香豉7g14、栀子生姜豉汤方栀子5g 生姜25g 香豉7g15、栀子厚朴汤方栀子5g 厚朴20g 枳实8g16、栀子干姜汤方栀子5g 干姜10g17、枳实栀子豉汤方枳实6g 栀子5g 香豉30g18、蜜煎方食蜜七合四、太阴篇1、甘草干姜汤方炙甘草20g 干姜10g2、理中丸(理中汤)方人参15g 干姜15g 炙甘草15g 白朮15g3、吴茱萸汤方吴茱萸30g 人参15g 生姜30g 大枣10g4、旋覆代赭汤方旋覆花15g 人参10g 生姜25g 代赭5g炙甘草15g 半夏15g 大枣10g5、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方厚朴15g 生姜40g 半夏15g 甘草10g 人参5g 6、桃花汤方赤石脂80g 干姜5g 粳米60g7、十枣汤方芫花熬甘遂大戟大枣十枚8、牡蛎泽泻散方牡蛎泽泻蜀漆葶苈子商陆根海藻栝蒌根各等分五、少阴篇1、麻黄细辛附子汤方麻黄10g 细辛10g 炮附子15g2、麻黄附子甘草汤方麻黄10g 炙甘草10g 炮附子15g3、干姜附子汤方干姜5g 炮附子15g4、四逆汤方炙甘草10g 干姜7.5g 附子15g5、四逆加人参汤方炙甘草10g 附子15g 干姜7.5g 人参5g 6、茯苓四逆汤方茯苓20g 人参5g 炮附子15g 炙甘草10g干姜7.5g7、当归四逆汤方当归15g 桂枝15g 芍药15g 细辛15g炙甘草10g 通草10g 大枣20g8、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方当归15g 芍药15g 炙甘草10g 通草10g桂枝15g 细辛15g 生姜40g 吴茱萸30g大枣20g9、白通汤方葱白20g 干姜5g 附子15g10、通脉四逆汤方炙甘草10g 附子15g 干姜15g11、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方炙甘草10g 干姜15g 猪胆汁20g 附子15g 12、附子汤方附子20g 茯苓15g 人参10g 白朮20g芍药15g13、真武汤方茯苓15g 芍药15g 生姜15g 白朮10g炮附子15g14、猪肤汤方猪肤80g 白蜜80g15、甘草汤方甘草10g16、桔梗汤方桔梗5g 甘草10g17、苦酒汤方半夏10g 鸡子20g18、半夏散及汤方半夏桂枝炙甘草19、赤石脂禹余粮汤方赤石脂80g 太一禹余粮80g六、厥阴篇1、乌梅丸方乌梅100g 细辛30g 干姜50g 黄连80g炮附子30g 当归20g黄櫱30g 桂枝30g人参30g 蜀椒20g2、黄连汤方黄连10g 炙甘草15g 干姜15g 桂枝15g人参10g 半夏15g 大枣10g3、半夏泻心汤方半夏15g 黄芩15g 干姜15g 人参15g炙甘草15g 黄连5g 大枣10g 4、生姜泻心汤方生姜20g 炙甘草15g 人参15g 干姜5g黄芩15g 半夏15g 黄连5g 大枣10g5、甘草泻心汤方炙甘草20g 黄芩15g 半夏15g 大枣10g黄连5g 干姜15g6、附子泻心汤方大黄10g 黄连5g 黄芩5g 炮附子15g7、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方干姜15g 黄芩15g 黄连15g 人参15g8、瓜蒂散方瓜蒂一分赤小豆一分9、麻黄升麻汤方麻黄12.5g 升麻5g 当归5g 知母4g黄芩4g 萎蕤4g 芍药1.5g 天门冬1.5g桂枝1.5g 茯苓1.5g 炙甘草1.5g 石膏1.5g 白朮1.5g 干姜1.5g。
运用《伤寒论》经方治验二则
患隐疹而红晕 。外邪化热入里,瘀热互 结于下焦 ,气血凝滞胞
宫 ,则 恶 露 不 下 。转 入 阳 明燥 热 结 实 ,腑 气 阻滞 不 通 ,故 大 便
燥结 ,腹 胀大如孕状。因腑气不 降,热浊之气及瘀热 同时上扰
蒸 潮 热 , 阴阳 两 虚 证 等 ;治 不 得 法 、迁 延 不 愈 。
此乃 《 寒论》2 伤 0条 所 述 :“ 阳 病 ,发 汗 ,遂 漏 不 止 , 太
二诊 :服 药后腹微痛 ,频传矢气 ,随排臭粪糟粕 ,近一痰
盂,腹胀 大减,腹 软平 坦,恶露渐下 ,胃纳好转 ,皮疹消 。口
患 者 自述 于 2年 前 夏 季 居 住 正 在 装 修 房 中三 月后 ,渐 觉 身 体 不 适 , 周 身 酸木 微 痛 ,无 发 热 ,服 用 解 热 镇 痛 类 药 , 时有 缓 解 ,随 即 如 初 ,反 汗 自 出 。翌 年 冬 季 去 沿 海 过 年 因风 大 寒冷 ,
室 无 取 暖 ,又 添 新 症 即 四肢 拘 急 ,肘 膝 关 节 渐 烦 乱 至今 ,状 甚
心 神 ,故 心 烦 ,其 人 如 狂 。
本方为桃核承气汤 ,即,大黄剂量 。用桃 核活血逐瘀 ,润燥通便 ;
桂 枝 解 肌 , 以助 桃 核 活 血 兼 消 风 疹 。大 黄 苦 寒 ,攻 积 导 致 ,推 陈 致 新 ,泻 热 去 实 。行 瘀 破 积 , 以助 桃 核 。芒 硝 咸 寒 ,软 坚 润 燥 ,通 利 大 便 。甘 草 和 中 ,调 和 药 性 ,保 胃气 也 。 参考 文 献 :
之 。 医 学 衷 中 参 西 录 》药 物 录 、 山萸 肉解 ;病 案 三 则 日 : 一 ”《 “
中医入门的唯一办法就是背诵记忆--伤寒论条文背诵
中医入门的唯一办法就是背诵记忆--伤寒论条文背诵背诵伤寒论的一点感言背诵伤寒论的一点感言近日买了一本名师经方讲录第二辑里面很多中医老师都强调了背诵的重要性而且举出了他们当初求学时他们的导师诸如刘渡舟李克绍等对他们的严格要求那都是要求要背诵伤寒论山东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新陆回忆说:我读研究生是1978年,那时我第一次比较认真系统地学习《伤寒论》当时徐国仟老师是我的老师,李克绍老师也是我的老师,他们两个老师一共带了四个研究生。
李克绍老师对我们四个人的要求就是把《伤寒论》背下来,398条,用45分钟,不停顿。
我背了3个月才背下来,背得很辛苦啊,李克绍老师就眯着眼听你背,你一打梗他就给你提词,他提多了就说:你回去再学学吧,他也不听了……北京中医药大学陈明教授回忆跟师刘渡舟抄方时,刘老师也是直接说出条文数让他们背出来说到背诵伤寒论,到现在我背诵到109条,苔苔背诵到112条,当然我们的目标不是背了就忘而是烂熟,能达到顺背倒背,任意抽背,任意抽背的难度是非常大的,当然现在我们都还看不到背诵原文给我们带来多大的提高,但我们坚信背诵伤寒论这一经典看似一个非常笨非常死的方法,但总有从死到活的飞跃,学中医贵在沉潜。
我们就用背诵把自己沉潜下去。
背诵很容易忘记,所以我们不停地反复反复再反复。
王新陆回忆说他3个月把伤寒论398条背诵完,背的很辛苦,我看啊王新陆教授当时可以说是吃饭睡觉上厕所都在背诵,而且一天不断不断向前背还不停地反复,否则3个月不可能把伤寒论拿下来。
我给苔苔说了把127条背完了给她录个背诵的视频纪念一下。
算下时间就背这么些都花了快一年了当然她考研考试还有我单位考试中间有停顿没背诵没复习的时候。
现在回想一下背倒100多条也是个成绩了,晃一晃时间就过去了,现在我们就是打地基,伤寒论背了背金匮金匮背了背温病条辩背诵经典一定要发心哦,否则很难坚持的,我和苔苔呢现在走路上要背坐公交车要背,一次在公交车上背诵,开始一些人以为我们在背佛经,后来才有一个人听出我们是在背中医。
【挑战一下】仅仅10分钟速记120首《伤寒论》经方
【挑战一下】仅仅10分钟速记120首《伤寒论》经方聪明的中医人都知道,《伤寒论》是最好用的临床法宝之一。
但说实话,你是不是背了就忘?学得云里雾里,抓不住精髓?此“伤寒七言诗”涵盖120多首经方,短小精悍、朗朗上口,连方药适用范围、禁忌症、加减法等都写的很清楚。
1、太阳病篇(上)君若开卷莫着忙,医者贵在有涵养。
圣人原序意读通,尤知医者责任重。
太阳本证三分鼎,中风伤寒表郁轻。
中风表虚桂枝汤,自汗用之也恰当。
桂枝三禁记妥贴,表实里热及湿热。
若兼太阳经不舒,桂加葛根汤为主。
阳虚汗漏表不解,桂加附子不须敛。
胸阳不振因误下,桂枝去芍可克伐。
误下若是伤胸阳,桂去芍加附子汤。
发汗太过伤气营,可用桂枝新加汤。
伤寒表实麻黄汤,麻黄八证不可忘。
喘而胸满合阳明,不可下宜用麻黄。
麻黄十禁要记清,诸虚用药心中明。
若兼太阳经不舒,葛根汤下疾如拿。
阳明合病自下利,不利但呕加半夏。
表寒里热大青龙,里停水饮小青龙。
太阳病篇(中)▼表郁轻证各半汤,桂二麻一微汗畅。
太阳邪郁里热轻,桂枝二越婢一汤。
热扰胸膈栀豉汤,若兼呕者加生姜。
火郁气血又不利,心中结痛用栀豉。
栀子厚朴兼腹满,中寒下利栀干姜。
如若病人旧微溏,不可与服栀豉汤。
汗下邪热壅肺喘,可与麻杏甘石汤。
阳明热胜气阴伤,白虎又加人参汤。
里热挟表协热利,葛根黄芩黄连汤。
太少合病自下利,清热止利黄芩汤,呕时可加半生姜,万世治痢之祖方。
损伤心阳桂甘汤,烦躁桂甘龙牡汤,以火劫汗亡心阳,惊狂龙牡救逆汤。
奔豚桂枝加桂汤,欲作苓桂草枣汤。
脾胃气虚水气冲,可与苓桂术甘汤。
水气内停经不舒,桂枝去桂加苓术。
太阳病篇(下)▼脾虚气滞腹胀证,朴姜半夏草人参。
里虚伤寒心悸烦,小建中汤疾可安。
表里皆寒协热利,桂枝人参汤祛疾。
肾阳虚衰烦躁证,干姜附子病不危。
阴阳俱虚致烦躁,茯苓四逆效果好。
阳虚水泛真武汤,甘草干姜先复阳。
复阴芍药甘草汤,阴阳两虚加附汤。
阴阳两虚在心脏,动悸结代炙草汤。
蓄水证用五苓散,中焦不渴苓草安。
《伤寒论》治烦躁与中医八法–经方派
《伤寒论》治烦躁与中医八法–经方派《伤寒论》治烦躁与中医八法17 阅读在《伤寒论》中的烦躁症状,其辨证论治可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之不同而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不同的表现形式,代表不同的病因、病机而提示不同的治法。
这些治法基本可涵盖后世总结提炼的八法,从中可见《伤寒论》蕴含的当今中医八法之雏形。
笔者将《伤寒论》中有关治疗烦躁的方法,进行系统辨析和归纳,并分别叙述如下。
01发汗散郁法风寒外束,闭郁于表,阳郁化热,郁热扰心,故不汗出而烦躁。
如38条:“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
”因风寒束表,里有郁热,证属表寒里热,表里俱实,故用大青龙汤,以外解表寒兼清里热,犹如龙升雨降,郁热烦除。
太阳病,外邪郁闭,阳气被遏,服麻黄汤后药力扶助正气驱邪外出,正邪交争较剧故生烦。
如46条:“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服药已微除,其人发烦目瞑,剧者必衄,衄乃解。
所以然者,阳气重故也。
麻黄汤主之。
”太阳伤寒证虽多日不解,但病证尚未发生传变,仍属风寒表实证,故用麻黄汤,以发汗解表,使外邪可泄,郁热得除,则心烦自解。
太阳伤寒证发汗后,余邪在表未尽,故出现烦闷不适。
如57条:“伤寒发汗已解,半日许复烦,脉浮数者,可更发汗,宜桂枝汤。
”由于前已发汗,再次发汗不宜峻剂,故用桂枝汤,以解肌祛风,使汗出邪解,烦闷得除。
02催吐祛邪法痰涎壅塞,食积停滞,胸阳被遏,不能外达四肢,故心下满而烦。
如355条:“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紧者,邪结在胸中,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须吐之,宜瓜蒂散。
”因邪实结于胸中,病位偏高,病势向上,故用瓜蒂散,以因势利导,涌吐胸中之邪,邪除则阳气得通,厥冷可回,烦满自除。
03攻下泻热法太阳病误用下法,邪气内陷,结于胸膈,心居胸中,被邪所扰,故发生烦躁。
如134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
《伤寒论》的一两究竟是多少克?
《伤寒论》的一两究竟是多少克?《伤寒论》的一两究竟是多少克?原创2017-03-08王心远讲述王老師講座節選导读:最近好多朋友不断在质问伤寒论的一两究竟是多少克?动不动就搬出各种近代专家,认为一两就是15克左右,死乞白赖的认为伤寒论的剂量就是汉制。
清代的莫枚士在《研经言》第一卷《古方权量有定论》中讲:”从来考古方权量者,人各言殊,大半误以汉制当之耳!岂知经方传于仲景,而不自仲景始。
“大家好好体味一下这句话“岂知经方传于仲景,而不自仲景始。
”这个问题,之前王心远老师已经系统的解答过了,可能很多人没有看到,所以小编不厌其烦的再发一遍。
希望大家看完之后,不要再说伤寒论的一两是15克。
《黄帝内经》、《伤寒论》、《金匮要略》的方子称为经方,这几本书之外的方子都不能称之为经方,当然《内经》的方子比较少。
历史虚无主义我强调一点,张仲景《伤寒论》、《金匮要略》经方的剂量不是汉制,凡是说经方剂量是汉制的人都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他认为在张仲景之前就没有中医,以为张仲景才是中医的开始,这是非常错误的,中医到现在已经好几千年了,张仲景到现在才1800多年,难道在张仲景之前就没有中医吗?如果你说张仲景经方的度量衡用的是汉制,你就等于是在骂中医。
虽然你是学中医的,但是这样你也等于把中医给否定了。
中医只有1800年历史吗?那么1800年以前的中医呢?张仲景不是中医的开创者,他是继承者,经方绝大部分都不是他创造的。
大家别以为经方的那几味药才是经方,其实剂量也是经方,这个剂量可不是张仲景定的,那么是不是伊尹写《汤液经》的时候就这么写的呢?有可能。
如果张仲景是从《汤液经》上面抄下来的方子,那么张仲景肯定是连剂量都一起抄下来的。
伊尹是商朝人,那么经方是不是商制呢?其实经方也不是商制,《黄帝内经》的剂量跟张仲景的剂量是一致的,也是斤、两、分,升、合,是这样的。
其实伊尹《汤液经》也是整理了比他更古老的方子,也是原样抄下来了,包括剂量。
所以中医经方的度量衡从上古往下传,传承了很多年,历经伊尹,一直传到张仲景都没有变,所以方子的剂量没有变,直接是原样抄下来就行了。
《伤寒论》理论与实践
如太阳病篇,共有条文178条,方剂74个,而讨 论太阳病典型病证的只有桂枝汤证、麻黄汤证,而 大部分则是讨论其兼证、变证、类似证的证治,其 中变证尤多。就其论主证的证治,亦多非典型的, 如太阳中风证的证治,其典型的条文只有12、13、 95条,以发热、恶风寒、汗出、脉浮缓为其典型脉 证,其主方是桂枝汤。
《伤寒论》的精华在于其丰富而灵活的辨证论治 的思维方法,所以,我认为,讨论《伤寒论》的理 论对中医临床实践的指导作用,可以从辨证方法和 治法方药两个方面展开。下面我想重点谈谈《伤寒 论》方剂研究与临床实践这个话题。 《伤寒论》虽说是113方,因禹余粮丸(88条) 有名无药,又有4方是单味药(蜜煎方、文蛤散、猪 肤汤、甘草汤),所以具有配伍意义的实际上只有 108方。
25条“服桂枝汤,大汗出,脉洪大者,与桂枝 汤,如前法。” 26条“服桂枝汤,大汗出后,8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 之。” 379条“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
《伤寒论》虽以六经病分篇,但对六经病 的主证主方论述不多,绝大部分是探讨非典 型的、证情疑似的、病势不定的复杂证候。 通过对这些复杂病情的讨论,从而揭示诊察 的规律和方法。
2.实验研究
例如历来争论最多的桂枝汤的作用,是发汗还是止汗? 富杭育等对桂枝汤的实验研究表明,桂枝汤有双向调节作用, 即在不同的机体机能状态下,既能发汗,也能止汗,既能使 过高的体温下降,又能使低体温恢复到正常水平,证明了古 人“无汗能发,有汗能止”的论断。
查显元对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药物组成进行了实验研 究,实验方分为:桂枝汤加茯苓白术、桂枝汤去桂加茯苓白 术、桂枝汤去芍加茯苓白术。实验结果表明,桂枝汤加茯苓 白术汤在镇痛、解热、发汗、利尿等作用为优,提示桂枝去 桂加茯苓白术汤的药物组成以桂枝汤加茯苓白术为妥。。
倪海厦《伤寒论》经方使用说明书(打印版)
倪海厦《伤寒论》经方使用说明书(打印版)目录一.白虎加人参汤二.白虎汤三.白通加猪胆汁汤四.白通汤五.白头翁汤六.半夏泻心汤七.柴胡桂枝干姜汤八.柴胡桂枝汤九.柴胡加龙骨牡蛎汤十.柴胡加芒硝汤十一.赤石脂禹余粮汤十二.大柴胡汤十三.大承气汤十四.大黄附子细辛汤十五.大黄黄连泻心汤十六.大青龙汤十七.大陷胸汤十八.大陷胸丸十九.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二十.当归抵当汤二十一.四逆汤二十二.抵当丸二十三.茯苓甘草汤二十四.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二十五.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二十六.茯苓四逆汤二十七.附子汤二十八.附子泻心汤二十九.茯苓桂枝甘草大枣汤三十.甘草附子汤三十一.甘草干姜汤三十二.甘草汤三十三.甘草泻心汤三十四.干姜附子汤三十五.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三十六.葛根黄芩黄连汤三十七.葛根加半夏汤三十八.葛根汤三十九.瓜蒂散四十.桂苓甘草龙骨牡蛎汤四十一.桂枝二麻黄一汤四十二.桂枝二越婢一汤四十三.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四十四.桂枝附子汤四十五.桂枝甘草汤四十六.桂枝加大黄汤四十七.桂枝加附子汤四十八.桂枝加葛根汤四十九.桂枝加桂汤五十.桂枝加厚朴杏子汤五十一.桂枝加芍药生姜人参新加汤五十二.桂枝加芍药汤五十三.桂枝麻黄各半汤五十四.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五十五.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五十六.桂枝去芍药加蜀漆龙骨牡蛎救逆汤五十七.桂枝去芍药汤五十八.桂枝人参汤五十九.桂枝汤六十.厚朴生姜半夏甘草人参汤六十一.黄连汤六十二.黄连阿胶汤六十三.黄芩加半夏生姜汤六十四.黄芩汤六十五.桔梗汤六十六.炙甘草汤六十七.苦酒汤六十八.麻黄附子甘草汤六十九.麻黄附子细辛汤七十.麻黄连翘赤小豆汤七十一.麻黄升麻汤七十二.麻黄汤七十三.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七十四.麻子仁丸七十五.牡蛎泽泻散七十六.芍药甘草附子汤七十七.芍药甘草汤七十八.生姜泻心汤七十九.十枣汤八十.四逆散八十一.四逆汤八十二.四逆加人参汤八十三.四物汤八十四.桃核承气汤八十五.桃花汤八十六.调胃承气汤八十七.通脉四逆汤八十八.文蛤散八十九.乌梅丸九十.吴茱萸汤九十一.五苓散九十二.小半夏汤九十三.小柴胡汤九十四.小承气汤九十五.小建中汤九十六.小青龙汤九十七.小陷胸汤九十八.旋覆代赭石汤九十九.茵陈蒿汤一○○.禹余粮丸一○一.真武汤一○二.栀子柏皮汤一○三.栀子豉汤一○四.栀子甘草豉汤一○五.栀子干姜汤一○六.栀子生姜豉汤一○七.枳实栀子豉汤一○八.栀子厚朴汤一○九.猪肤汤一一○.猪苓汤一一一.竹叶石膏汤一.白虎加人参汤知母六两石膏一斤(碎,绵裹) 甘草三两粳米六合人参三两右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倪海厦《伤寒论》二二四: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用法
⼤承⽓汤⽅:⼤黄四两酒洗,厚朴半⽄炙去⽪,枳实五枚炙,芒硝三合;右四味,以⽔⼀⽃,煮取⼆物,取五升,去滓,纳⼤黄,煮取⼆升,纳芒硝,更上⽕微煮⼀两沸,分温再服。
得下,余勿服。
⼩承⽓汤⽅:⼤黄四两酒洗,厚朴⼆两炙去⽪,枳实三枚⼤者,炙;右三味,以⽔四升,煮取⼀升⼆合,去滓,分温⼆服,当更⾐;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者,勿服之。
调胃承⽓汤⽅:⼤黄四两去⽪,清酒洗,⽢草⼆两炙,芒硝半⽄;右三味,以⽔三升,煮取⼀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煮令沸,少少温服之。
以中医的解释,调胃承⽓汤的症状是实⽽不满,⾥⾯有堵到但是没有胀满的感觉,⼩承⽓汤的症状是⼩腹胀满,是没有结硬块的少腹胀满。
⼤承⽓汤的症状是满⽽实。
三个承⽓汤都是攻实的:实但没有胀满,只是消化不好⽽已,调胃承⽓汤顺顺⽓就好了,如果是满⽽不实,少腹胀满,但是并没有结成⼤便⼲燥,病⼈有发热但是没有潮热,给⼩承⽓汤就好了,如果到了胀满⼜实,整个堵在⼤肠⾥⾯,就是⼤承⽓汤,因为⼤承⽓汤多了「芒硝」,「芒硝」善攻坚,把⼤便打散掉,⼤黄只能去实⽆法攻坚,如果只⽤⼤黄,没有⽤芒硝的时候,通出来时病⼈肚⼦会绞痛,因为没有⽤芒硝把燥屎打散,所以芒硝是攻坚⽤的。
「厚朴」「枳实」在⼤⼩承⽓汤中都有,枳实最主要的功能就是可以增加肠⼦的津液,厚朴能够宽肠,把肠⼦打开来,能把肠壁和⼲燥的⼤便分开来。
⼤便为什么会⼲掉?就是肠胃的津液没了才会⼲掉,肠胃的津液没了造成⼤便也⼲了,这互相有关连的,所以⽤厚朴把肠壁打开来,⽤枳实润泽肠⼦。
如果处⽅只有⼤黄、芒硝,没有厚朴、枳实,会把⼤便硬打下来,很痛的,有加厚朴、枳实两味的⼤便会很顺的下来,没有感觉的。
张仲景在⽤⼤黄的时候,只有两个地⽅⽤酒洗,调胃承⽓汤和⼤承⽓汤的⼤黄⽤酒洗,⼩承⽓汤的⼤黄没有⽤酒洗,直接⼊药,因为调胃承⽓汤和⼤承⽓汤都有芒硝,芒硝⼜咸⼜寒,怕芒硝伤到胃,所以⼤黄⽤酒洗蒸过,来对付芒硝。
⼤承⽓汤的煮法,右四味,以⽔⼀⽃,煮取⼆物,就是光煮厚朴、枳实,药先煮的就是取它的味重⼒缓,剂量⽤法像胖⼦的体格,⼤黄四钱,厚朴五钱,枳实五钱,芒硝⼆钱,⼀剂就去掉了,⼗碗煮成五碗,先煮厚朴、枳实,去滓再加⼤黄。
台湾经方家谭杰中先生对《伤寒论》很有研究...
台湾经方家谭杰中先生对《伤寒论》很有研究,他擅长将复杂的中医概念变成现代的语言表述出来,他在讲少阳病时,有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他说少阳经就像人体的情报系统。
我们都知道,少阳经属于“半表半里”,少阳经走人体身体的两侧,其隶属的脏腑是“三焦”和“胆囊”,“三焦”就是人体的“油网”,因此呢,少阳经就起着“沟通”表里、联络上下的作用,类似于现代医学的“淋巴系统”,是信息的传递者,是人体的“情报系统”。
这样说,可能还是难以理解,举个例子,比如感冒吧,太阳经感冒表现为恶寒、发热,阳明经感冒表现为发热、不恶寒、口渴等,这两经的发热一般都是持续性的,但是,到了少阳经就不一样了,它的发热是“往来寒热”,一会热一会冷,因为少阳经是情报系统,它受到邪气侵扰后,就会出现信息传递的障碍,就好比一个武林高手,眼睛被弄瞎了,看不见东西,碰到敌人的时候,只能胡乱挥剑,没有目的了,当少阳经有邪气时,人体就会出现时而可以识别,时而不能识别的现象,临床症状就是“往来寒热”。
《伤寒论》六经辨证最难的就是如何跟人体联系起来,谭杰中解读六经的方法值得我们好好学习。
千古祛湿第一方-《伤寒论》经方苓桂术甘汤
千古祛湿第一方-《伤寒论》经方苓桂术甘汤
经典原文:
1、伤寒若吐。
若下后。
心下逆满。
气上冲胸。
起则头眩。
脉沉紧。
发汗则动经。
身为振振摇者。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2、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
3、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方证特点:心下逆满、气上冲胸、目眩、短气、心悸、口渴、震颤者。
临床加减:
(1)消瘦、心悸明显,状如奔豚者,加红枣30g。
(2)咳逆上气而头昏眼花者,加五味子10g。
(3)浮肿者,甘草可适当减量。
人群特点:消瘦,面色黄白,缺乏红光,轻度浮肿貌或眼袋明显;易
乏力、胸闷气短,易心悸眩晕;多有口渴而不能多饮水,小便少,易腹泻,易吐水,胃内有振水声;舌淡红胖大有齿痕,脉多沉缓或浮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梅丸中国国务学位委员医学科学评议组成员,北京中医学院教授任应秋的老师刘有余以善用乌梅丸治杂病蜚声一时,任老在一旁待诊时,曾见刘有余老师半日曾四次疏用乌梅丸,一用于肤厥,二用于消渴,一用于腹泻,一用于吐逆。
毕诊后问难于老师,他说,凡阳衰于下,火盛于上,气逆于中诸证都可以随证施用。
这此,记得有一位名医学的话,《伤寒论》你要弄懂一字一方,即可受用一生,看来说的一点也不假,上面的刘有余可谓是持一方乌梅丸即可蜚声一时。
一。
从木土理论看待理肝重剂乌梅丸。
肝属木,脾属土,木能克土,而土得林而达之,木能疏土脾滞以行,风肝之病,知肝传脾,风木一动必乘脾胃。
厥阴提纲之症多属肝风内扰乘克脾胃之象,即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其中,消渴,饥而不欲食乃是肝风内扰中消脾胃之症,食则吐蛔乃是肝风内扰,上逆胃口之症,下之利不止,乃是肝风内扰下揎脾土之症,提纲六症属肝风乘土则四。
厥阴主方乌梅丸,有泄木安土之法,其中君药乌梅酸敛肝泻风,佐苦辛甘之黄连,干姜之类。
辛开苦降相伍,可以升降胃气,调和中焦。
以参归补虚安中,总体构成泄风木之有余,安中土之不足。
使风木得静,中土得安,脾胃得和。
则扶土抑木,达到源流并治,治已防变之效果,确有见肝之病,各肝传脾当先实脾之意。
此乃泄肝安胃一大法也。
乌梅丸的应用木土不和是治验的主要类型,以肝脾不和,肝胃不和为主。
辨证要紧扣肝风同夹寒热,乘虚内扰脾胃,治疗勿忘重用酸收和调理寒热比例,此乃临证取效的关键。
二。
从调理阴阳说乌梅丸。
乌梅丸本来是治疗蛔虫症、药物既有酸甘化阴配伍,又有辛甘温阳、酸苦泄热、苦辛顺其升降等方法。
这可谓寒热并用,刚柔共济,气血兼顾,扶正祛邪集于一身。
在治疗消化系统疾病,例如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粘膜脱垂、胃肠神经官能症、慢性胆囊炎等疾病时,如果病程绵长,有形体消瘦、精神郁闷、体倦乏力、四肢发凉、心烦口苦、食欲差、头晕耳鸣、恶心呕吐等症状时,可以抓住其阴阳错杂的病机,用乌梅丸加吴茱萸、煅瓦楞子、橘络等来治疗,来针对病症的寒热虚实俱存、上下内外均病等具体情况。
治疗高血压病,对一些老年病人,如果长期精神紧张、多愁善感,除了常见的头晕耳鸣症状外,还出现颜面潮红、口干、舌红的上热症状,以及四肢发凉、畏寒、脉沉迟等下寒症状,两者互相交错,此时可用乌梅丸,去掉干姜、川椒、而加用吴茱萸、生姜,取吴茱萸汤(由吴茱萸、人参、生姜、大枣组成)之意,治疗胃中虚寒,胸膈满闷,手足逆冷。
如果失眠多梦,则取肉桂代替桂枝,用交泰丸(由黄连、肉桂组成)之意,交通心肾,治疗失眠。
治疗窦性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等心率缓慢症状时,如果病程长,有精神忧郁、头晕、胸闷、头面烘热、出汗口苦等上热症状,又有四肢厥冷、畏寒等心阳虚的症状,此时可用乌梅丸,加生地、白芍、琥珀、茯神等药物,以清心安神,活血化瘀。
心力衰竭的治疗,如果出现阴阳错杂的征象,例如出现精神抑郁、头晕、颧红盗汗、心悸、尿少水肿、畏寒等症状时,可以用乌梅丸、生脉饮(由人参、麦冬、五味子组成),再加鹿角霜、蛤蚧等药物,将原方中川椒改为椒目,以增强利水功效。
更年期综合征,有烦躁、头晕、心悸、五心烦热、便溏、畏寒肢冷等寒热错杂的表现时,也可以选用乌梅丸,能够调理阴阳,补益气血,达到异病同治的效果。
三。
乌梅丸与厥症乌梅丸是仲景治厥阴病厥热胜复,寒热错杂之主方。
盖厥阴为阴尽阳生之脏,阳气不复时则热。
阴气内盛时则厥,故发热厥逆是厥阴病的特点之一,因此,投用乌梅丸必见寒热错杂的虚证肢厥。
辨肢厥一证,是乌梅丸应用关键。
临床所见,寒热虚实均可引起肢厥,而肢厥一证的机理,根据《灵枢?逆顺肥瘦》篇所说:“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
可见,阴阳十二经脉均在四肢末端交接,若“阴阳相贯,如环无端”,阴阳气相顺接,则四肢温和;若“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
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仲景用心良苦,在用乌梅丸方证时,谆谆告诫后辈临证当辨清脏厥、蛔厥,用药才会准确无误。
脏厥者,乃下焦命门火衰,虚阳上越的少阴虚寒所致的吐利而厥,故应以脉微而厥,躁无暂安时为主证,此即仲景所谓“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
蛔厥之证,亦有肢冷脉微,以“气上撞心,心中疼热”的上热证和“下之利不止”的下寒证互看,更要注意显而易见的“吐蛔”一症,此为厥阴脏寒吐蛔而厥,与脏厥的独阴无阳相悖,临证当细辨之。
临床应用乌梅丸。
当以气机的升降失调为依据,其病机特点必以寒热错杂的虚证肢厥为见证,临证方可用之。
因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复习参考资料乌梅丸寒热互用能和其阴阳,苦辛并进能调其升降,补泻兼施能固其虚实。
故用之则显其效,经方之二本贴收到7朵鲜花真武汤-西医只有病名没有结果的扫尾方-有真武汤,心衰,肾病,也不是不治之症。
真武汤又名玄武。
古有四神,也叫四象,四灵,即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此乃是我国古代人民喜爱的吉祥物。
真武汤以真武命名,可以想像其在经方中的应用地位。
真武汤具有温阳利水,健脾蠲饮的功效,伤寒学者,经方临床家冯世纶对其下以,“头晕,心悸,下肝浮肿,或痛,脉沉。
”用方指征即可大胆运用真武汤。
真武汤是少阴虚寒兼有停饮的主方。
其病因病机是虚寒停饮,即可使用此方。
作为临床工作十年的我,慢性肺病,心脏病。
肾病只有水液停留即考虑使用真武汤。
什么顽固性慢支,哮喘,顽固性心衰,慢性肾病,肾病综合征。
作为大医院他们就没有把一个小小的真武汤放在眼中,可我不一样,我除了听筒和体温表后只剩下药了,我没有氧气没有心电设备,不能做肾透析,上面这此病你说怎么办。
我用真武汤加减治愈过一例心室肥大,严重水肿的心脏病患者后,我对真武汤可谓别眼相看。
想当时患者,曾到过三甲医院,名老中医,都末果,以回家准备棺材板了,小小一个真武汤可谓起死回生,功不可没。
此就是经方的力量。
对于上例诸病,网友如有兴趣可以到网上搜一搜即可找到许多。
我就不例举了。
这里,我还多说几句,真武汤不但对心肺肾的病使用许多。
而还以下三病以有大有用武之地。
1.小儿腹泻。
明代医家张景岳说:“小儿吐泻证,虚寒者居其八九,实热者十中一二。
”当今中医儿科名家董廷瑶亦认为:“脾虚寒泄较为多见。
尤其发病逾月者,每见阳虚寒泄,很少湿热为患。
推究病因,大抵独生子女,父母溺爱,往往重裘厚被以求温暖,饮食营养唯恐不足,结果适得其反,患儿对外御邪能力下降,易遭风寒暑湿之袭;内而“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脾阳受损,水湿不运,泄泻遂作。
更有一部分小儿,恣啖冰饮,一任满足,本来“稚阳未充”、“脾常不足”,再受寒湿所伤,必然殃及脾阳,如此,腹泻尤易发生。
又有治之失宜,或苦寒迭进,或滥用西药,以至泄泻旬时逾月,久延不愈,亦成阳虚寒泄之证。
此时疏以真武汤,有立街秆见影之效。
金·成无己曰:“真武汤益阳气、散寒湿。
治疗阳虚寒泄,确属最佳方剂,用之中的,往往一二剂即可见效。
方中附子温阳散寒,得干姜则守而不走,专事温中,且散寒力增强,原方中生姜,因其走表,故易之;白术健脾燥湿,辅佐附子同除寒湿,茯苓渗利水湿,符合“治湿必利小便”之旨,白芍敛阴和阳,不致附子、干姜温燥太过。
合方总使阳气振奋,阴寒消散,脾胃健运。
水湿得化,泄泻自愈。
总之,本方既可增强脾胃功能,又可消除肠道寒湿之邪,消补兼施,所以奏效迅捷。
2.老年性疾病。
人老则虚,首当其冲的当数肾阳虚,肾阳虚及脾。
脾阳虚则水湿内聚不去。
肾阳虚是本,脾阳虚是标,真武汤对老年病有着斧底抽薪之意。
温肾补虚。
健脾蠲饮,此真武汤也。
人老之病有几个脱离到了头晕,心悸,下肢浮肿。
凡见此症组症中一症者,即可放心使用真武汤,或加减用之。
3.肥胖。
肥者多湿,湿多脾困也,困久必虚。
脾虚及肾,肾为元阳,肾阳一出,湿及阳化。
此乃肥胖治本之法。
湿化脾健。
脾健则湿无聚之理。
真武汤温肾健脾,直捣肥胖病根。
那有无效之理。
经方之三黄连阿胶汤一个阴虚内热主打方。
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也。
少阴病,得之二三日以上,心中烦,不得卧,黄连阿胶汤主之。
以上二条《伤寒论》高度括出黄连阿胶汤的用药指征。
1,首先是,心肾两虚。
2.阴虚而生内热。
我在临床上凡见脉细,有阴虚内热之症,我必用黄连阿胶汤。
临床上可用于失眠,盗汗,衄血,复发性口疮,糖尿病阴虚热盛型,产后发热,怔忡,心律不齐,胃痛,崩漏,等内外妇科疾病。
经方之四四逆散少阴病,四逆,其人或咳,或悸,或小便不利,或腹中痛,或泄利下重,四逆散主之。
本方原意,是阳气郁厥,四肢厥逆为辨症要点。
是以少阴阴阳两虚为本,四肢厥逆为标。
来辨症论治临床上内科病。
或咳嗽,或心悸,或腹痛,或泄泻。
四逆散加干姜五味汤,四逆散加桂枝汤,四逆散加茯苓汤,四逆散加附子汤,四逆散加薤白汤。
我曾原方未加减的前题下,治愈过一例老年久咳嗽,痰白量不多,舌胖淡,脉沉细,恶寒怕冷。
和一例腹痛病人脉沉弦,腹痛,喜温喜按,四肢厥逆的人。
今人多用四逆散为肝脾不和的基本方,用于治疗肝胆病,脾胃病,肝经病如颈淋巴结核,下阴疾患,男科妇科疾患,和肝主筋,软组织损伤之类疾病。
以上古今应用,也就是我对四逆散的总结。
但以少阴病(脉微细,但欲寐),加四肢厥逆,或气机不顺(肝脾不和)为重点。
临床应用之,无有不应手取效的。
经方之五-小柴胡汤本贴收到3朵鲜花小柴胡汤--一个包治万病的千古神方。
有人说人为什么会患病,总结为阴阳失调,气血失和。
又为什么会阴阳失调,气血失和呢,那是气机不畅所致。
何谓气机不畅?答曰肺气不宣则咳。
心气不畅则悸,失眠,健忘。
脾气滞则运化无力。
肝则主疏泄。
疏泄失常则情志失常,消化停滞,不能运行气血。
三焦滞,元气无法运行,水道运行失常,则生万病。
肾主纳气,气机不畅,纳气之功则受阻,则累,呼多吸少。
脏与腑为表里。
脏病及腑,所以大肠小肠胆胃膀胱无一能免气机失调之乱。
小柴胡汤为三焦枢杻之剂,少阳首方,外可治表,内可治脏,中可和半表半里。
其方药有柴胡,黄苓,半夏,人参,甘草,生姜,大枣。
寒热并用,燥湿并用,升降散敛并用,非杂乱无法也,正法之妙也”。
戴北山也有大体相同的见解,他说;“寒热并用谓之和,补泻合剂谓之和,表里双解谓之和,平其亢逆谓之和”。
临床应用中可据寒热,虚实,表里,来调阴阳,和气血。
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者补之,实者泻之,表者解之,里者清之。
总之以三焦疏利为准则。
元气行则万病终。
经云,但见一症即可用之,其症有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
又有口苦,目眩,咽干。
舌为白腻,脉弦为准。
古有战乱时期,食不裹腹,从内经中分出脾胃论,多用四君,补中益气汤治百病。
今可是小康,温饱则思淫欲,思字当头用气机论,也可加减变通治疗万病。
计算机文化基础考试复习参考资料具体病例,网上许多可找。
我在此就不一一例出。
当今社会,病情多是错综复杂,小柴胡不可谓为一个重点的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