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P_NET在异构数据源转换中的应用
异构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异构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一、异构系统基础异构系统是由多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系统、芯片和设备组成的系统,其特点是多样性、异构性和互连性。
在异构系统中,各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可以共同工作,以实现更高性能、更高效的计算。
因为异构系统具有多样性,因此可以选择最适合特定任务的设备和工具。
对于复杂的计算和数据处理任务,如大规模机器学习算法、图形处理和高性能计算等,异构计算可以提高计算性能和效率,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扩展性。
二、异构系统设计在异构系统中,设计需要考虑如何将不同类型的硬件和软件集成在一起,以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优势,同时还需要考虑如何协调和管理各种不同类型的系统组件。
1.架构选择在异构系统设计中,首先要选择最适合特定任务的架构。
通常有两种架构选择:对称多处理(SMP)和非对称多处理(ASMP)。
SMP是一种用于在相互连接的处理器上并行地执行多任务的技术,每个处理器都有相同的功能和自己的内存集。
在SMP架构中,多个处理器被连接到同一内存下,各内存单元都在协同作用的计算机上共享总线和其他组件。
这种架构选择的好处是可以实现故障容错性,增加处理器的数量也只需要增加CPU和内存的数量。
ASMP通常是异构处理的结果。
在ASMP中,系统包含多个处理器,但处理器之间的功能和能力不同。
不同的处理器可以用于不同类型的任务,从而实现对于不同类型任务的最优效率。
这种架构的优缺点在于,如果不同型号的处理器跑同样的任务(性能类同),那么内存带宽或 I/O 瓶颈会成为 ASMP 最大的性能限制因素。
2.系统连接异构系统中各个硬件中的连接以及与软件的连接也需要考虑。
例如,CPU和GPU之间的连接,GPU与GPU之间的通信方法,以及如何管理内存和驱动等等。
一些I/O和网络方面的决策也需要考虑以便保证协同处理的数据传输高效率。
3.软件支持对于异构系统软件设计支持,开发人员可以选择编写并行算法或使用异构计算库来支持异构计算。
许多高性能计算和深度学习库,如CUDA,OpenCL和OpenMPI,都提供了异构系统支持。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方法研究及应用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方法研究及应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数据产生和存储在不同的系统和平台中,这些数据有可能是结构化数据,如关系型数据库,也有可能是非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数据,如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
由于数据来源和格式的多样性,企业在分析和利用数据方面面临很多难题。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应运而生,它可以将来自不同系统和平台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一张全局视图,为企业提供更准确和全面的数据分析和应用支持。
一、多源异构数据的特点1.来源多样化。
多源异构数据有可能来自不同的系统和平台,如关系型数据库、文本、图片、音频、视频等。
2.格式不一致性。
由于数据来源的多样性,数据的格式也存在着差异,如数据的结构、记录、字段名、编码、精度等方面。
3.数据质量不可靠。
由于数据来源的不确定性和数据收集的不完全性,数据的质量可能会存在着各种问题,如重复、缺失、错误、无效、不一致等。
4.数据量庞大。
多源异构数据的规模通常很大,可能存在着海量的数据,需要进行有效的存储、管理和分析。
二、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方法1.数据预处理。
在数据融合之前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去重、存储、标准化等。
数据清洗可以将无效数据或异常数据进行删除或修复;去重可以避免重复数据的出现;存储可以选择适当的数据存储格式和机制以便于后续的数据访问和管理;标准化可以将不同格式或表示的数据转换成一致的形式。
2.数据集成。
数据集成是将原始数据进行整合,以便于生成一张全局视图。
数据集成的核心就是实现数据的对齐和匹配,将不同数据源中的相应数据元素进行匹配和对齐,以便于构成一个全视图。
数据集成的方式可以有两种,即逻辑集成和物理集成。
逻辑集成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来定义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物理集成是指将数据元素存储到同一个物理位置下。
3.数据匹配。
数据匹配是数据融合过程中最关键和难点的一个环节,主要是对数据元素进行对齐和匹配,以便于生成全局视图。
数据匹配一般由两个步骤组成,一是对数据元素进行规范化处理,二是对数据元素进行相似度计算和匹配。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研究及应用
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研究及应用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各种异构数据源的产生与积累日益增加。
这些异构数据的特点是数据结构、类型、格式、存储方式等各异,存在数据冗余和不一致性问题。
如何将这些异构数据源进行有效的融合,提取有价值的信息成为了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数据预处理是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对原始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和清洗,以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常见的预处理方法包括数据清理、数据转换、数据集成和数据归档等。
数据清理主要是对数据进行去噪、去冗余和去错误等操作,以减小对后续数据处理的干扰。
数据转换是将不同数据源中的数据进行统一编码,方便数据融合过程中的比较和匹配。
数据集成是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整合,以便后续的数据挖掘和分析。
数据归档则是将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类和存储,方便以后的查找和利用。
数据集成是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核心环节,其目的是将不同数据源中的数据进行统一整合,以便后续的数据挖掘和分析。
数据集成的方法主要包括模式匹配、实例匹配和决策合并等。
模式匹配是将不同数据源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匹配,以找到相同或相似的数据元素。
实例匹配是将不同数据源中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比较和匹配,以找到相同的数据实例。
决策合并则是将不同数据源中的决策结果进行整合,以得到更准确和可靠的决策结果。
数据挖掘是多源异构数据融合的最终目标,其目的是从融合后的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
数据挖掘的方法主要包括分类、聚类、关联规则和时序分析等。
分类是将融合后的数据划分为不同的类别,以便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和处理。
聚类则是将融合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分组和归类,以便发现数据之间的关联性和相似性。
关联规则是寻找融合后的数据中的关联关系和规律,以便预测未来的行为和趋势。
时序分析则是对融合后的数据进行时间序列的分析和预测,以便预测未来的动态变化。
ASP.NET三层架构步骤讲解
三层架构步骤讲解前言:与ASP相比在Web应用开发上无疑更容易,更有效率。
Web开发大部分还是围绕着数据操作,建立数据库存储数据,编写代码访问和修改数据,设计界面采集和呈现数据。
走过学习入门阶段后,真正开始着手开发一个Web项目时,才发现错综复杂的数据与关联根本就不是SqlDataSource和AccessDataSource数据源控件能简单解决的,而恰恰是被忽视了的一个ObjectDataSource数据源控件才是真正踏入开发门槛的关键,由此也对三层架构模式有了初步体验。
一.三层架构介绍设计模式中的分层架构(可以参考一下J2EE中MVC模式)实现了各司其职,互不干涉,所以如果一旦哪一层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就只需要更改相应的层中的代码而不会影响到其它层中的代码。
这样就能更好的实现开发中的分工,有利于组件的重用。
所以这些年关于模式的研究有很多成果,应用也很广泛。
一个好的模式在程序开发和后期维护中作用重大。
三层架构自底向上分为:数据访问层(DAL),业务逻辑层(BLL)和表示层(PL)。
数据访问层(DAL):使用了一个强类型的DataSet作为数据访问层,只是单纯的对数据进行增,删,改,查询和判断存在等等较通用的数据访问方法(由SQL语句来提供),不应该有“事务”存在。
业务逻辑层(BLL):业务逻辑层是在数据访问层和表示层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桥梁,按业务需求调用数据访问层中的方法组合,集合了各种业务规则到一个BLL中,例如通过条件进行判断的数据操作或“事务”处理。
BLL都是以类库(Class Library)的形式来实现的。
表示层(PL):表示层是为客户提供用于交互的应用服务图形界面,帮助用户理解和高效地定位应用服务,呈现业务逻辑层中传递的数据,用页面来实现。
二.三层架构应用实现随着 的不断升级,可以很方便的使用 来构建B/S 三层架构的应用程序,下面以“教师业务信息管理系统”项目中的部分例子来演示如何使用 2.0 和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来构建一个三层架构的应用程序。
ASP.NET中各种连接数据库的配置的方法及json数据转换
中各种连接数据库的配置的⽅法及json数据转换⼀、数据库连接语句1、MSSQL数据库链接⽰例<connectionStrings><add name="Conn" connectionString="server=.;database=demo;uid=sa;pwd=123456" providerName="System.Data.SqlClient"/></connectionStrings>2、Access 2003数据库链接⽰例:"{0}"代表根⽬录<connectionStrings><add name="Conn" connectionString="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 Data Source={0}App_Data/demo.mdb" providerName="System.Data.OleDb"/></connectionStrings>Access 2007或以上版本的链接<connectionStrings><add name="Conn" connectionString="Provider=Microsoft.Jet.OLEDB.4.0; Data Source={0}App_Data/demo.mdb" providerName="System.Data.OleDb"/></connectionStrings>3、Oracle 数据库链接⽰例<connectionStrings><add name="Conn" connectionString="Provider=MSDAORA;Data Source=demo;User ID=sa;Password=123456;" providerName="System.Data.OracleClient"/> </connectionStrings>4、SQLite 数据库链接⽰例<connectionStrings><add name="Conn" connectionString="Data Source={0}App_Data/demo.db;failifmissing=false" providerName="System.Data.SQLite"/></connectionStrings>5:MySQL数据库链接⽰例<connectionStrings><add name="Conn" connectionString="host=127.0.0.1;Port=3306;Database=mysql;uid=sa;pwd=12346" providerName="MySql.Data.MySqlClient"/></connectionStrings>⼆、json数据转换using System;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using System.Data;using System.Linq;using System.Reflection;using System.Text;using System.Web;using System.Web.Script.Serialization;namespace Role.DAL{public class Json{public Json() { }/// <summary>///将datatable数据转换成JSON数据, 字符串拼接写成的/// </summary>/// <param name="jsonName">json名称。
异构网络融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异构网络融合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网络的规模和复杂性也在不断增加。
为了应对这个挑战,异构网络融合技术应运而生。
该技术通过将不同类型的网络结合在一起,提供了更高效、更可靠的网络连接。
本文将探讨异构网络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
异构网络融合技术(Heterogeneous Network Integration Technology)是一种将不同类型的网络集成为一个整体的技术。
这些不同类型的网络可以是有线和无线网络、传统的互联网和物联网等。
通过将这些网络进行融合,我们可以利用各种网络的优势,提供更高速、更高容量的网络连接。
在研究层面上,学者们致力于开发新的融合算法和协议,以优化异构网络的性能。
一种常见的研究方法是将多个网络设备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多链路系统。
通过合理分配用户流量和优化网络资源,可以实现负载均衡和更高的带宽利用率。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致力于深入研究异构网络融合技术在各种应用场景中的性能。
例如,在智能城市中,异构网络融合技术可以提供更广泛的覆盖范围和更可靠的网络连接,以支持各种智能设备的无缝连接。
在工业生产中,异构网络融合技术可以优化传感器网络和互联网的集成,实现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
以上都是异构网络融合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在优势。
对企业而言,异构网络融合技术也具有巨大的商业潜力。
通过融合不同类型的网络,企业可以提供更灵活、更高效的网络服务,满足用户不断增长的需求。
例如,电信运营商可以通过将有线和无线网络结合起来,为用户提供更强大的网络体验。
此外,电子商务公司可以通过融合互联网和物联网,为用户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然而,异构网络融合技术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一个重要的问题是网络安全。
由于异构网络的复杂性,网络安全威胁也会相应增加。
因此,研究人员需要开发新的安全策略和机制,以保护异构网络免受恶意攻击。
此外,异构网络的管理和维护也是一个挑战。
由于网络结构的复杂性,管理人员需要具备深入了解各种网络技术的专业知识。
用户数据管理知识:数据库的异构数据源管理实践
用户数据管理知识:数据库的异构数据源管理实践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速发展,数据成为科技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
管理各种类型的数据源从而提高数据分析效率的需求也变得愈发迫切,这也促进了数据库异构数据源管理的发展。
本篇文章将围绕着数据库异构数据源管理的概念、意义、实践和应用场景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概念数据库异构数据源管理是指在一个数据库系统中,对不同类型的数据源进行有效统一的管理工作,将数据源的管理、集成和分析等操作整合在一个平台上,使得用户可以方便地获取需要的数据信息。
例如:在客户信息管理系统中,包括不同网店、邮件客户等,需要将各种信息进行整合,使用户可以通过一套标准的接口实现各种操作。
二、意义1.提高数据分析效率众所周知,存在于不同平台和应用程序中的各种数据源往往是相互独立、孤立的,不利于数据的快速查找和结果分析。
管理各种异构数据源可以将数据整合起来,便于数据自由流通和进行更全面的分析,提高数据分析效率和效果。
2.避免数据冗余和不一致在数据库中,异构数据源管理可以避免数据冗余和不一致的问题,从而保证数据的正确性。
例如:在多个数据源提供了类似的信息时,管理系统可以从中选择一个最合适的数据源,以避免由于重复数据产生的低效率和流量过多的问题。
3.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互通在现有的软件工程环境中,通常采用不同的系统架构和编程语言,因此导致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无法互通。
这就造成了数据管理方面的不便,很难实现统一的数据标准管理。
对于这个问题,通过建立数据库异构数据源管理系统,便可实现不同系统间的数据互通,为数据管理和数据处理提供更为有效的工具和平台。
4.提高系统协作效率在数据管理过程中,数据之间的互联和共享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数据库异构数据源管理,可以实现不同数据间的共享和交互,更加灵活和高效的协同工作。
三、实践1.建立异构数据源在进行数据库异构数据源管理之前,首先需要确定异构数据源的类型、结构和字段。
异构系统 文件对接方法
异构系统文件对接方法异构系统是指由不同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硬件平台组成的系统。
在现实应用中,不同的系统间经常需要进行数据交互和信息共享,因此异构系统文件对接方法成为了必须掌握的技能。
下面就介绍几种常见的异构系统文件对接方法。
一、FTP 文件传输协议:FTP 文件传输协议是一种基于 TCP/IP 协议的文件传输协议,它可以在不同操作系统之间进行文件传输,FTP 协议使用两个端口:21 端口用于传输命令,20 端口用于传输数据。
FTP 传输文件不受限于文件类型和文件大小,可在多种操作系统之间进行文件传输。
二、Samba:Samba 是一种开源软件,它实现了 SMB/CIFS 协议,能够让不同操作系统间实现文件共享,如 Linux 和 Windows 系统。
Samba 接口与 Windows 系统的接口相似,能够方便地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文件共享。
三、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文件传输协议,通过 HTTP 协议,能够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之间进行网页数据的传输和共享,包括文本、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类型的文件。
四、LDAP 轻量级目录访问协议:LDAP 轻量级目录访问协议是一种基于 TCP/IP 协议的应用层协议,主要用于访问和管理分布式环境下的目录服务。
其中,目录是一种服务,用于存储和管理信息,包括用户信息、组织结构等多种类型的数据。
LDAP 协议可在不同的操作系统之间进行目录数据的传输和共享,实现异构系统之间的信息共享。
需要注意的是,异构系统文件对接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实际需求来确定。
例如,FTP 协议适用于文件传输,而 Samba 更适用于文件共享。
同时,不同的系统环境和网络状态也会影响文件对接方法的选择和使用。
总之,针对不同操作系统、编程语言、硬件平台所构成的异构系统,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文件对接方法来实现信息共享和数据传输。
每一种方法都具有自己的优点和适用范围,正确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这些方法,能够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协同工作,提高系统效率和运行质量。
异构系统互联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异构系统互联技术的研究与应用随着物联网的不断推广和发展,各类设备与终端的异构性日益增加,这也加剧了各种数据终端之间的交互和数据传输的难度。
同时,现在的各种网络技术也难以同时满足不同设备的数据传输需求,如何让这些设备之间实现互联,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异构系统互联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正是为了应对这一现实而生的一种技术手段。
异构系统互联技术是指将不同架构的系统通过某种方式连接在一起,共同合作完成一项任务的方法。
其主要应用于工业控制、智能制造、信息化等领域,逐渐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而异构系统互联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以下几个方面的支持。
统一数据格式与标准化处理不同的设备和系统使用各自的数据格式,这就给数据交互和数据共享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对数据格式进行标准化处理,统一不同设备所使用的数据格式。
如何实现标准化处理呢?可以通过使用JSON、XML等格式实现,这样就能够将来自不同系统的数据在统一平台上形成标准数据格式,从而实现数据交互和共享。
构建统一的通信支持平台为了实现不同设备之间的通信,需要建立通信支持平台,这是实现异构系统互联的必要条件。
通信支持平台主要实现不同设备的互联与数据交换,为各种系统间集成创造了一个开放的环境。
目前,有许多通信支持平台,例如OPC、OPC UA和MQTT等,可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连接和数据交流。
选择合适的互联技术在实现异构系统互联技术的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互联技术。
目前,比较流行的异构系统互联技术有以下几种:1. 遥控协议(RDP):它是一种用于远程桌面服务的协议,可使用户通过网络远程访问另一台电脑。
2. 数据高速公路(CAN):它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汽车总线上的通信协议,因其具有可靠、安全性高、带宽大等优点,所以在实现工业设备之间的通信中,也被广泛地使用。
3. 统一建模语言(UML):它是一种通用的面向对象建模语言,适用于多种系统、多种对象和多种场景。
通过使用UML,可以表示系统中各种设备、对象和任务之间的关系,为实现异构系统互联提供了有力的工具支持。
异构网络学习中的异构关联网络信息融合研究
异构网络学习中的异构关联网络信息融合研究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异构网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方向受到了广泛关注。
异构网络是由不同类型的节点和边组成的网络,它可以包括社交网络、信息网络、生物网络等。
这些网络中的节点和边代表不同类型的实体和实体之间的关系,因此对这些异构关联网络进行分析和学习,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研究异构关联网络信息融合的问题,并探讨在异构网络学习中的应用。
第一章异构关联网络1.1 异构关联网络的定义异构关联网络是一种由多种不同类型节点和边组成的网络,其中节点代表网络中的实体,边代表实体之间的关系。
这些实体可以是人、物、事件等。
由于网络中的实体和关系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因此对异构关联网络的建模和分析具有挑战性。
1.2 异构关联网络的分类异构关联网络可以根据节点和边的类型进行分类。
节点的类型可以包括个人节点、物品节点、事件节点等,而边的类型可以包括用户-用户关系、用户-物品关系、用户-事件关系等。
这些不同类型的节点和边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关系,研究如何将这些异构关联网络进行有效地融合成为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
第二章异构关联网络信息融合方法2.1 异构关联网络的表示学习异构关联网络的信息融合首先需要将网络中的节点和边转化为向量表示,使得它们可以被机器学习算法所处理。
表示学习是一种将节点和边转化为低维向量的方法。
常见的表示学习方法包括DeepWalk、node2vec等,这些方法可以学习到网络中节点和边的语义信息,为后续的信息融合提供有力支持。
2.2 异构关联网络的特征选择在异构关联网络中,节点和边的特征通常是多样的。
特征选择是一种从所有特征中选择出最具代表性和区分度的特征的方法。
常见的特征选择方法包括信息增益和互信息等,这些方法可以根据特征对节点和边的重要性进行排序和选择,以提高信息融合的效果。
2.3 异构关联网络的关联规则挖掘异构关联网络中的节点和边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联规则。
异构数据融合中的数据聚合与分析技术研究
异构数据融合中的数据聚合与分析技术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大数据已经成为当今社会中的热门话题。
大数据的产生和应用给我们带来了许多机遇和挑战。
然而,由于大数据的异构性,如何对不同来源、不同格式、不同结构的数据进行聚合与分析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对异构数据融合中的数据聚合与分析技术进行研究。
一、异构数据融合1. 异构数据概念异构数据是指来源于不同系统、不同领域、不同结构和格式的多种类型和多源头信息。
这些信息可能来自于传感器网络、社交媒体、云计算等各种渠道,它们具有高度复杂性和多样性。
2. 异构数据融合挑战由于异构数据具有高度复杂性和多样性,使得它们难以直接进行整合。
主要存在以下挑战:(1)结构差异:来自不同系统或领域的异构数据可能存在着完全不同或部分相似但没有一致性结构。
(2)语义差异:异构数据可能使用不同的术语和语义,导致数据的语义不一致。
(3)数据质量:异构数据的质量可能不同,包括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等。
(4)规模和速度:异构数据可能具有海量的规模和高速的产生速度,对处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3. 异构数据融合方法为了解决异构数据融合的挑战,研究者们提出了一系列方法:(1)模式匹配:通过识别和匹配异构数据中相似或相同的模式来进行融合。
(2)语义映射:通过建立不同源头之间的映射关系来解决语义差异问题。
(3)规范化:将异构数据转化为统一格式或结构,以便进行整合分析。
(4)知识图谱:通过建立知识图谱来描述和组织异构数据之间的关系。
二、数据聚合与分析技术1. 数据聚合概念在进行大规模分析之前,需要将来自多个源头、多个格式、多个结构的异构数据进行聚合。
聚合是将多个来源或者格式不同但具有相似结构或含义的信息整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数据集的过程。
2. 数据聚合方法数据聚合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物理聚合:将异构数据物理存储在一起,形成一个统一的存储空间,如数据仓库或数据湖。
(2)逻辑聚合:通过逻辑操作,将异构数据进行关联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视图。
5G无线接入网络的异构切换技术研究
5G无线接入网络的异构切换技术研究随着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无线接入网络的异构切换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旨在对5G无线接入网络的异构切换技术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其原理、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一、介绍5G无线接入网络是指为实现5G通信服务而设计的无线网络接入系统,该系统可实现多种接入技术(包括Wi-Fi、蜂窝网络等)的混合接入。
为了实现高效的资源利用和良好的用户体验,5G无线接入网络需要采用异构切换技术,实现不同网络之间的快速切换和无缝漫游。
二、异构切换技术的原理1. 异构网络切换异构网络切换是指在不同无线接入技术(如Wi-Fi、蜂窝网络)之间进行切换,以实现用户在移动过程中的无缝连接。
在5G无线接入网络中,异构网络切换是实现高速数据传输和稳定连接的关键技术之一。
2. 切换决策切换决策是指根据用户位置、移动速度、信道状态等信息,决定是否进行网络切换以及选择切换到哪个网络。
在5G无线接入网络中,切换决策需要考虑多种因素,包括网络负载、用户需求、网络覆盖范围等。
3. 切换过程切换过程包括切换准备、切换执行和切换确认等多个步骤,其中涉及到大量的信令交互和参数配置。
在5G无线接入网络中,切换过程的设计和优化对于用户体验和网络资源利用率至关重要。
三、异构切换技术的挑战1. 信令交互不同无线接入技术之间的切换需要大量的信令交互,而且这些信令的传输时延和信号干扰都会对切换性能产生影响。
如何减少信令交互、降低传输时延和抑制干扰成为异构切换技术的重要挑战之一。
2. 切换决策切换决策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而这些因素又可能是相互矛盾的。
为了实现网络负载均衡,有时需要强制用户进行切换;但是在某些情况下,用户可能并不希望切换网络。
如何权衡不同因素,进行有效的切换决策成为异构切换技术的挑战之一。
3. 切换过程优化切换过程涉及到大量的参数配置和信令处理,而这些操作又可能会对网络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如何设计高效的切换过程和优化切换流程成为异构切换技术的挑战之一。
深度学习中的异构数据处理与融合方法(十)
深度学习中的异构数据处理与融合方法深度学习作为一种强大的机器学习方法,已经在图像识别、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然而,传统的深度学习方法在处理异构数据时往往面临着一些挑战,因为异构数据可能具有不同的特征表示、结构和分布。
因此,如何有效处理和融合异构数据成为了深度学习领域的一个热门话题。
一、异构数据的特点在深度学习中,异构数据通常指的是具有不同性质的数据,比如文本数据、图像数据、时间序列数据等。
这些数据可能具有不同的特征表示方式和分布特点,因此传统的深度学习方法往往无法直接应用于这些数据。
例如,在图像识别任务中,传统的卷积神经网络(CNN)通常只能处理图像数据,而无法直接处理其他类型的数据。
因此,如何有效地处理和融合这些异构数据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二、异构数据处理方法针对异构数据,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有效的处理方法。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将不同类型的数据转换为统一的表示形式,然后再进行深度学习。
例如,对于文本数据和图像数据,可以分别使用词嵌入和卷积神经网络等方法将它们转换为向量表示,然后再利用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多模态学习的方法,将不同类型的数据同时输入到一个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训练。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异构数据处理的问题,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三、异构数据融合方法除了处理异构数据外,如何有效地融合不同类型的数据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深度学习中,研究者们提出了许多有效的数据融合方法。
其中,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将不同类型的数据分别输入到不同的神经网络模型中进行训练,然后再将它们的输出进行融合。
另一种方法是利用注意力机制,根据不同类型数据的重要性动态地调整它们的权重,从而实现异构数据的融合。
这些方法在深度学习中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为处理和融合异构数据提供了有效的思路和方法。
四、异构数据处理与融合的应用异构数据处理与融合方法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医疗影像识别中,研究者们利用深度学习方法处理和融合不同类型的医疗影像数据,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
多源异构数据交换的关键技术研究
多源异构数据交换的关键技术研究一、多源异构数据交换技术概述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已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资源。
在众多领域,如金融、医疗、教育、交通等,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变得日益重要。
然而,由于数据来源多样、格式不一、结构复杂,如何有效地进行多源异构数据交换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多源异构数据交换技术是指在不同数据源之间实现数据的无缝交换和集成的技术。
它涉及到数据的采集、清洗、转换、存储和分析等多个环节,旨在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综合利用。
1.1 多源异构数据交换的核心特性多源异构数据交换技术的核心特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集成:能够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一个统一的数据视图。
- 格式转换:能够处理不同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如XML、JSON、CSV等。
- 结构映射:能够将不同数据结构进行映射,实现数据的逻辑一致性。
- 语义理解:能够理解数据的语义,确保数据交换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 安全性:在数据交换过程中,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性。
1.2 多源异构数据交换的应用场景多源异构数据交换技术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跨系统数据集成:在不同的信息系统之间实现数据的集成和共享。
- 大数据分析:在大数据分析平台中,整合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深入分析。
- 云计算服务:在云服务中,实现不同云平台之间的数据交换和迁移。
- 物联网应用:在物联网环境中,实现不同设备和传感器之间的数据交换。
二、多源异构数据交换技术的挑战多源异构数据交换技术在实际应用中面临着诸多挑战,主要包括:2.1 数据源的多样性数据源的多样性是多源异构数据交换面临的首要挑战。
不同的数据源可能具有不同的数据格式、数据结构和数据质量,这给数据的整合和处理带来了困难。
2.2 数据格式的不一致性数据格式的不一致性是另一个重要挑战。
不同的数据源可能使用不同的数据表示方式,如XML、JSON、CSV等,这要求数据交换技术能够处理多种数据格式之间的转换。
异构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方法
异构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互的方法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异构系统的出现使得信息交互变得更加复杂。
异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是指不同类型、不同结构、不同平台的系统之间进行数据交换和通信的过程。
为了实现异构系统之间的信息交互,需要采用一些特定的方法。
1. 数据格式转换
不同的系统之间可能采用不同的数据格式,这就需要进行数据格式转换。
数据格式转换可以通过编写转换程序或使用中间件来实现。
编写转换程序需要对不同系统的数据格式有深入的了解,而使用中间件则可以简化这个过程。
2. 接口协议
不同的系统之间需要进行通信,就需要制定接口协议。
接口协议是指不同系统之间进行通信时所遵循的规则和标准。
常见的接口协议有SOAP、REST等。
通过制定接口协议,可以使得不同系统之间的通信更加规范和高效。
3. 中间件
中间件是指位于不同系统之间的软件,可以实现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
中间件可以将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格式进行转换,同时也可以实现接口协议的制定和实现。
常见的中间件有消息队列、
ESB等。
4. 数据库同步
不同系统之间可能需要共享数据,这就需要进行数据库同步。
数据库同步可以通过编写同步程序或使用数据库同步工具来实现。
编写同步程序需要对不同系统的数据库有深入的了解,而使用数据库同步工具则可以简化这个过程。
异构系统之间进行信息交互是一项复杂的任务,需要采用一些特定的方法来实现。
这些方法包括数据格式转换、接口协议、中间件和数据库同步等。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使得不同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和通信更加规范和高效。
异构数据分析原理及应用
异构数据分析原理及应用异构数据分析是指对具有不同特征、不同形态、不同结构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的一种方法。
它可以帮助我们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去理解数据,揭示数据之间的内在关系,提供更加全面的分析结果和决策支持。
一、异构数据分析的原理异构数据分析的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多源异构数据的融合:由于数据来源的多样性,不同来源的数据往往具有不同的格式和语义。
因此,数据融合是异构数据分析的首要问题之一。
数据融合的目标是将多个异构数据源中的数据进行统一、整合,以便进行后续的分析和挖掘。
2. 异构数据的集成与转换:异构数据的集成与转换涉及到数据的格式、语义和结构的统一。
具体而言,需要对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进行格式的转换和语义的映射,使得数据能够进行有效的整合和统一管理。
3. 异构数据的预处理与清洗:数据预处理是指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加工,以便得到高质量的数据集。
对于异构数据而言,数据预处理的难度较大,因为不同类型的数据往往需要采取不同的预处理方法。
例如,对于文本数据,可能需要进行分词、去停用词和词干提取等处理。
4. 异构数据的特征提取与选择:特征提取与选择是异构数据分析的关键步骤。
由于异构数据的多样性,不同类型的数据往往具有不同的特征。
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数据选择合适的特征提取方法,并对提取到的特征进行选择,以保留对分析任务有意义的信息。
5. 异构数据的建模与分析:建模与分析是异构数据分析的核心环节,它使用合适的方法和模型对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得到对分析任务有用的结果和决策支持。
由于异构数据的复杂性,需要选择适合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模型,亦或是结合多种方法和模型进行分析。
二、异构数据分析的应用异构数据分析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以下介绍几个典型的应用场景:1. 社交网络分析:社交网络中包含了丰富的异构数据,例如用户的个人信息、社交关系、时间序列数据等。
通过对这些异构数据的分析,可以从社交网络中发现社区结构、推荐好友、预测用户行为等。
异构数据融合中的数据治理与管理技术研究
异构数据融合中的数据治理与管理技术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互联网的广泛应用,各个行业和领域中产生了大量的异构数据。
这些异构数据来源广泛,格式不一,难以统一管理和融合。
因此,研究如何进行异构数据融合中的数据治理与管理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这一课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什么是异构数据。
异构数据是指来自不同来源、不同格式、不同结构、不同语义的各种类型的数据。
例如,结构化数据库中存储着大量关系型表格;文本文件中包含了大量自然语言文本;图像文件包含了大量图像信息等等。
这些异构数据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如何将它们进行融合并提取有用信息成为了一个挑战。
在进行异构数据融合之前,我们首先需要进行数据治理与管理。
所谓“治理”是指对于各种类型、来源、格式等差异性较大的原始数据进行整理、清洗和标准化等操作;而“管理”是指对于整理好的数据进行存储、索引和查询等操作。
数据治理与管理的目的是为了提高数据的质量和可用性,为后续的数据融合提供良好的基础。
在进行数据治理与管理时,我们需要解决以下几个关键问题。
首先是数据清洗。
由于异构数据来源广泛,其质量参差不齐,可能存在错误、冗余、不一致等问题。
因此,我们需要对原始数据进行清洗操作,去除其中的噪声和错误,并保证其一致性和准确性。
其次是数据标准化。
由于异构数据存在不同格式和结构,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标准化操作,使得它们能够在同一平台上进行统一管理和融合。
最后是数据集成与索引。
异构数据融合需要将各个来源、格式、结构等差异较大的原始数据集成到一个统一的平台上,并建立索引以便于后续查询。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已有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
首先是使用机器学习算法来进行自动化清洗操作。
机器学习算法可以通过学习大量样本来自动识别并去除噪声和错误,并提高清洗效率和准确性。
其次是使用本体论技术来进行数据标准化操作。
本体论技术可以对异构数据进行语义建模,使得它们能够在同一平台上进行统一管理和融合。
深度学习中的异构数据处理与融合方法(Ⅱ)
深度学习中的异构数据处理与融合方法深度学习在近年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其在图像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音识别等领域都取得了重大突破。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往往需要处理的是多种类型的数据,比如图像、文本、时间序列等,这些数据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如何将这些异构数据进行有效地融合,成为了深度学习中一个重要的挑战。
一、异构数据处理方法在深度学习中,处理异构数据的方法有很多,其中比较常见的包括多模态融合、迁移学习、对抗训练等。
多模态融合是指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信息进行融合,比如将图像和文本信息进行融合,以提高模型的表现。
迁移学习则是指将在一个领域上学到的知识迁移到另一个领域中,以加速学习过程。
对抗训练则是通过让两个神经网络相互对抗,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二、异构数据融合方法异构数据融合是指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信息进行融合,以提高模型的性能。
在深度学习中,异构数据融合方法有很多,比较常见的包括特征融合、注意力机制、集成学习等。
特征融合是指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特征进行融合,以提高模型的表现。
注意力机制则是通过学习不同数据源的重要性,来动态地调整模型的权重。
集成学习则是通过结合多个模型的预测结果,以提高模型的泛化能力。
三、异构数据处理与融合的挑战在实际应用中,处理异构数据与融合的方法面临着很多挑战。
首先,不同数据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性,如何有效地将它们进行融合是一个非常困难的问题。
其次,不同数据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噪音和不确定性,如何有效地处理这些噪音和不确定性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另外,由于深度学习模型往往非常复杂,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训练和调优也是一个非常具有挑战性的问题。
四、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了解决上述挑战,未来的发展方向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我们可以借鉴信息检索、数据挖掘等领域的方法,来对异构数据进行有效地融合。
其次,我们可以借鉴统计学习、概率图模型等领域的方法,来对异构数据进行建模和学习。
另外,我们可以借鉴认知科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的方法,来对深度学习模型进行改进和优化。
跨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
跨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1.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大量的数据被生成并存储在各种异构的数据源中。
这些数据源包括不同类型、结构和格式的数据,如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和非结构化数据。
为了从这些异构数据源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跨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应运而生。
本文将探讨跨源异构数据融合的方法和技术。
2. 跨源异构数据的概念跨源异构数据是指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这些数据源可能具有不同的数据模型、数据格式和数据语义。
跨源异构数据的融合涉及将这些异构数据整合到一个统一的数据模型中,以使数据可被共享和利用。
3. 数据预处理在进行跨源异构数据融合之前,数据预处理是非常重要的步骤。
数据预处理包括数据清洗、数据集成和数据转换。
数据清洗用于去除数据中的噪声和冗余,以提高数据质量。
数据集成涉及将来自不同数据源的数据合并到一个一致的数据模型中。
数据转换是将不同数据源的数据转换为统一的格式和语义。
4. 跨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法4.1 本体匹配本体匹配是一种重要的方法,用于解决异构数据之间的概念映射问题。
本体是一种表示知识的形式,通过对本体的匹配可以将不同数据源中的概念进行对应,从而实现数据的融合。
本体匹配可以采用基于规则的方法、语义相似度计算和机器学习方法等。
4.2 数据规整化数据规整化是将跨源异构数据进行规范化和统一化的过程。
数据规整化涉及到数据的模式匹配、属性对齐和数据冗余消除等步骤。
通过数据规整化,可以使得异构数据具有一致的结构和语义,从而方便数据的融合和分析。
4.3 数据融合算法数据融合算法用于将跨源异构数据进行合并和融合。
常用的数据融合算法包括基于规则的融合方法、概率图模型和深度学习算法等。
这些算法可以根据数据的特点和需求进行选择和组合,以达到最佳的融合效果。
5. 跨源异构数据融合的挑战跨源异构数据融合面临着一些挑战和困难。
首先,不同数据源的语义差异和数据模型差异会导致数据融合的困难。
其次,数据规模的增大和数据更新的频繁性也给数据融合带来了挑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6年2月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Feb .2006 第29卷第2期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N tur l Science Editi on )Vol .29 No .2 文章编号:1000-582X (2006)02-0076-03ASP .NET 在异构数据源转换中的应用3陈 静1,2,高 川1,3,申建军1(重庆大学1.自动化学院,2.教务处,重庆 400030;3.重庆邮电学院,重庆 400065)摘 要:为了实现异构数据源的统一访问,针对异构数据源转换问题,借助ASP .NET 中的数据库访问技术,提出了一种采用ASP .NET 技术在互联网上进行异构数据源相互转换的通用模型和实现方法.具有如下特点:属于B /S 模式,与用户平台无关,数据可分布处理,对客户端要求较低;最后给出将非DBMS 的数据源转换为S QL 数据源的实例,说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关键词:统一数据访问;ASP .NET;DBMS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目前数以亿计的个人计算机和商业计算机里存在着以不同的格式存储的数据和文档,如果这些数据能够让其拥有者以一种方便和规范的方式提交到在I N 2TERNET 上的数据库服务器里给人们共享,实现异构数据源的统一访问[1],这无疑对信息的检索和交流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文中利用ASP .NET 技术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实际应用效果,实例说明该方法是可行和有效的.1 ASP .NET 实现异构数据源转换的原理ASP .NET 是一种建立在通用语言上的程序构架,可用于在W eb 服务器上建立强大的W eb 应用程序.ASP .NET 中的 提供了强大的的W eb 开发模式和更强的数据库访问能力.在ASP .NET 提供的所有Na meSpace 中,数据库与数据设计及操作有关的有:Syste m.Data,Syste m.Data .Sql Client 和syste m.Data .O le DB [2],根据ASP .NET 的数据库操作原理和特点,设计了如图1所示的数据库访问模式.图1 异构数据源转换原理图由于DAT ASET 控件是一个与具体物理数据库无关的内存数据库,对数据的任何操作均与数据库类型无关系,只须数据提供将不同数据库或数据源的物理数据提取到DAT ASET 中,再利用数据提供者2就可将数据转换成数据源2的数据格式,因此可以非常方便地实现异构数据源的转换、存储与管理,并且在实际应用中顺利实现转换[3].2 异构数据源转换实现对于异构数据源之间的转换,传统的方法受限较多.而上述方案由于在ASP .NET 编程中采用了 技术,实现了在W eb 上更为广泛的应用,超出了数据库的范围局限和地域局限.本方案具有以下特点:1)属于B /S 模式;2)与用户平台无关;3)数据可分布处理;4)对客户端要求较低.文中以M icr os oft Excel 数据转换为S QL 数据表为例来说明实现异构数据源转换的方法和一般过程,图2是待转换的M icr os oft Excel 数据表.由于要实现2种数据源之间的转换,所以实现方案为2个部分.第1部分读出源数据源里的数据;在读源数据时,用户先将源数据文件提交到W eb 服务器,然后利用ASP .NET 技术进行读出处理;第2部分利用ASP .NET 技术将读出的数据写入到目的数据源.具体实现步骤如下:2.1 源数据访问实现为用户提供交互式W eb 界面:让用户选择待转换的数据源类型,并输入转换后的数据要存储的数据表名,用户提交的数据源文件通过计算机网络(或I nter 2net )传送到服务器(图3所示).3收稿日期:2005-09-13作者简介:陈静(1972-),女,四川中江人,重庆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自动控制研究.图2 待转换的M icr os oft Excel 数据表图3 交互式W eb 界面2.2 服务器端程序编写2.2.1 上载数据编写服务器端程序,实现用户数据源上传到W eb 服务器[4].代码如下:<%I f (Request .Files .Counts >0)ThenD i m FileColl A s Syste m.W eb .H tt pFileCollecti on =Re 2quest .Files D i m PostedFile A s H tt pPostedFile =FileColl .Get (0)D i m File Na me A s String =PostedFile .File Na me D i m Obj D ir A s Syste m.I O .D irect ory =Ne w Syste m.I O .D irect ory ("c:\\up l oad")MyPostedFile .Save A s (Obj D ir .Full N a me +"\\"+File Na me )End I f 2.2.2 利用 技术读取数据采用 Managed Pr ovider,该方式可以连接到任何ODBC (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 开放式数据库连接)或OLEDB (Object L inking and E mbedding Database 对象连接和嵌入式数据库)的数据中心,以下是创建读取数据源的VB 代码例程.①创建数据链路[5]<%@Page Language ="VB "%><%@I m port Na meSpace ="Syste m.Data"%><%@I m port Na meSpace ="Syste m.Data .ADO"%><Scri p t Language ="VB "Run A t ="Server">‘V B 语言描述Sub Page_LoadD i m ExCnStr A s String ="DBQ ="&file Na me&";De 2fault D ir ="&s D ir&_";D river ={D river do M icr os oft Excel (3.xls )};D river 2I d =790"‘file Na me 是用户输入的待转换的数据源,s D ir 是待转换数据源的路径‘创建连接对象D i m ndbConn A s Ne w ADOConnecti on (ExCnStr )ndbConn .OPen ();‘打开数据链路……End Sub②创建数据集[6]‘使用ADODataSet Co mmand 将数据写入到DataSet (数据集)中.sqlstr ="SE LECT 3FROM ‘"&s D river&":\\"&R ight (s D ir,l ocate -3)&sFile&"‘.‘Sheet1$‘"MyCommand =Ne w ADODataSet Command (sqlstr,ndb 2Conn )My Dataset =Ne w DataSet MyCommand .Fill D ataSet (My Dataset,"Excel")③创建数据表MyTable =Ne w DataTable MyTable =My Dataset .Tables ("Excel")到此,Excel 数据表中的数据已经读取,并放在内存MyTable 对象中,于是人们就可以根据要求比较自由地处理这些数据,文中作者把这些数据写入到一个指定的DBMS 数据库中.2.3 将读出的数据写入到目的数据源以S QL Server 数据库为例,要写入其它数据源,只须改变相应的连接字符串即可.2.3.1 创建数据链路下面代码创建一个到目的数据源(S QL Server 数据库)的连接[7]‘目的数据源(S QL Server 数据库)的连接字符串D i m dbcnStr A s String ="Pr ovider =S QLOLEDB;Data Sourcer =202.202.38.202;"_&"I ntegrated Security =SSP I ;I nitial Catal og =pubs"‘创建O le DbConnecti on 连接对象D i m dbConn A s Ne w ADOConnecti on (dbcnStr )‘打开数据链路dbConn .OPen ();2.3.2 创建数据表由于目的数据源中还没有相应的数据表,所以必须在指定的数据库中创建一个可存储源数据的数据表,该数据表的结构按照源数据的标题建立.‘根据源数据建立目的(S QL Server )数据表D i m dbcol A s DataColu mn =Ne w DataColumn strS QL ="create table &"dbf Na me&"("‘dbf Na me:用户希望建立的DBMS 数据表f or i =0t o MyTable .Columns .Count -2strS QL =strS QL&MyTable .dbcol (i ).column 277第29卷第2期 陈 静,等: ASP .NET 在异构数据源转换中的应用Na me&"varchar("&MyTable.ndbcol(i). ActualSize&"),"nextstrS QL=strS QL&MyTable.dbcol(i).colu mnNa me&" varchar("&MyTable(i).dbcol(i).ActualSize&"))" MyCo mmand=Ne w ADODataSet Command(strS QL,db2 Conn)2.3.3 将读出的数据写入到数据表‘将数据写入到新建的目的(S QL Server)数据表nu m r ows=MyTable.Rows.CountI f nu m r ows=0thenRes ponse.W rite("<p>无数据.</p>")ElseFor l oop1=0T o num r ows-1strS QL="I N SERT I N T O"&dbf Na me&"("f or i=0t o MyTable.Colu mns.Count-2strS QL=strS QL&MyTable.dbcol (i).colu mn Na me&","next istrS QL=strS QL&MyTable.dbcol(i). colu mn Na me&")VALUES(’"for i=0t o MyTable.Colu mns.Count-2strS QL=strS QL&MyTable.Rows (l oop1).Colu mn(i)&"’,’"next istrS QL=strS QL&MyTable.Rows(l oop1). Colu mn(i)&"’)"MyCo mmand=Ne w O le DbData Adap ter(strS QL,db2 Conn)Next l oop1Res ponse.W rite("<p>祝贺你!数据转换成功. </p>")End if 运行上述程序后,用S QL Server Manager打开新创建的DBMS数据表cjb(见图4),可以看到转换后的S QL数据表内容和M icr os oft Excel数据表一致.图4 转换成功后的S QL数据表3 结束语笔者以的常用数据访问组件 实现了异构数据源间的转换,具有方便易行,实现简单,不受地域限制,对用户机器要求不高等特点,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实际意义.参考文献:[1] 寇继虹.统一数据访问技术及应用[J].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2002,(12):104-107.[2] 廖信彦技术参考[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1.[3] NET Fra me work Devel opers Guide[DL/OL].htt p://m sdn.m icr os /library/,2003-01-11.[4] 刘立群,刘宏.基于实现文件上传[J].现代计算机,2003,(2):54-56.[5] 孙冬卫,张冀红,车声别的数据库访问技术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02,(7):36.[6] 杨兴凯,刘宏.基于W eb Services跨平台存取数据库[J].电脑学习,2003,(12):27-28.[7] [美]ANDRE W DUT H I E G.Micr os 程序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Appli cati on of Transfor mati on Among Heterogeneous Dat a Sources Basedon the TechnologyCHEN J i ng1,2,GAO C hua n1,3,SHEN J i a n2j un1(1.College of Aut o mati on;cati onal Ad m inistrati on Depart m ent,Chonging University,Chonging400030,China;3.Chongqing University of Post and Telecommunicati on,Chongqing400065,China)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s and utilizes the technol ogy and puts for ward a kind of model and method based on the technol ogy,which realizes the transfor mati on a mong heter ogeneous data s ources.The sche me has the foll owing characterstics:B/S mode,being independent of and user’s p lat for m,data distributed p r ocessing.Finally,it takes an exa mp le that converts non2DBMS data s ource int o S QL data s ource which p r oves the method is feasible and effective.Key words:UDA;;DBMS(编辑 陈移峰) 87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