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工程材料综合题答案

合集下载

工程材料习题

工程材料习题

第一章概论习题(一)解释名词晶体、金属键、离子键、分子键、共价键。

(二)填空题1.材料科学的任务是揭示材料的成分、组织和性能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变化规律。

2.材料的性能主要包括使用性能和工艺性能两个方面。

3.晶体物质的基本特征是4.固体中的结合键可分为四种,他们是金属键、离子键、分子键、共价键。

5.结合键是指在固体状态下,当原子聚集为晶体时,原子之间产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力。

6.共价键比分子键具有更大的结合力。

7.简单金属的结合键是金属键,过渡金属的结合键是金属键和共价键。

8.金属晶体比离子晶体具有较好的导电能力。

(三)是非题1.晶体是较复杂的聚合体。

2.结构材料是指工程上要求机械性能的材料。

3.物质的状态反映了原子或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它们的热运动。

4.比重较大的金属是黑色金属,比重较小的金属为有色金属。

(四)选择正确答案1.在原子的聚合体中,若原子间距为平衡距离,作规则排列,并处于稳定状态,则其对应的能量分布为:a.最高;b.最底;c.居中。

2.决定晶体结构和性能最基本的因素是:a.原子间的结合能;b.原子间的距离;c.原子的大小。

3.金属键的特征是:a.具有饱和性;b.没有饱和性;c.具有各向同性。

4.共价晶体具有:a.高强度;b.低熔点;c.不稳定结构。

5.稀有金属属于:a.黑色金属;b.有色金属;c.易熔金属。

(五)综合分析题1.试比较离子晶体与分子晶体的结构特征及性能特点。

2.试比较金属材料、陶瓷材料、高分子材料和复合材料在结合键上的差别。

3.石墨(大部分为金属键)和金刚石(全为共价键)都是纯碳,但前者是电的良导体而后者是电的不良导体。

试根据金属键和共价键的特点解释这一现象。

第二章金属结构习题(一)解释名词致密度、晶格、晶胞、单晶体、多晶体、晶粒、亚晶粒、晶界、晶体的各向异性、刃型位错、空位、间隙原子。

(二)填空题1.同非金属相比,金属的主要特征是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良好的塑性,不透明,有光泽,正的电阻温度系数。

清华大学《工程材料》第5版教材简介

清华大学《工程材料》第5版教材简介

清华大学《工程材料》第5版教材简介《工程材料》第5版教材由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朱张校教授、姚可夫教授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工程材料》第5版教材目录如下:绪论0.1中华民族对材料发展的重大贡献0.2材料的结合键0.3工程材料的分类第1章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1.1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组织1.2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1.3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1.4陶瓷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第2章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的控制2.1纯金属的结晶2.2合金的结晶2.3金属的塑性加工2.4钢的热处理2.5钢的合金化2.6表面技术第3章金属材料3.1碳钢3.2合金钢3.3铸钢与铸铁3.4有色金属及其合金第4章高分子材料4.1工程塑料4.2合成纤维4.3合成橡胶第5章陶瓷材料5.1普通陶瓷5.2特种陶瓷第6章复合材料6.1复合材料的复合原则6.2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6.3非金属基复合材料6.4金属基复合材料第7章功能材料及新材料7.1电功能材料7.2磁功能材料7.3热功能材料7.4光功能材料7.5隐形材料及智能材料7.6纳米材料第8章零件失效分析与选材原则8.1机械零件的失效8.2机械零件失效分析8.3机械零件选材原则第9章典型工件的选材及工艺路线设计9.1齿轮选材9.2轴类零件选材9.3弹簧选材9.4刃具选材第10章工程材料的应用10.1汽车用材10.2机床用材10.3仪器仪表用材10.4热能设备用材10.5化工设备用材10.6航空航天器用材附录1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新、旧国家标准性能名称和符号对照表附录2金属热处理工艺的分类及代号(摘自GB/T 12603—2005) 附录3常用钢的临界点附录4钢铁及合金牌号统一数字代号体系(摘自GB/T 17616—1998)附录5国内外常用钢号对照表附录6常用铝及铝合金状态代号与说明(摘编自GB/T 16475—2008)附录7若干物理量单位换算表附录8工程材料常用词汇中英文对照表参考文献本教材有以下特点:(1)体系科学合理,内容丰富新颖,实例丰富。

工程材料第二版习题解答

工程材料第二版习题解答

第一章材料的结构与性能一、材料的性能(一)名词解释弹性变形:去掉外力后,变形立即恢复的变形为弹性变形。

塑性变形:当外力去除后不能够恢复的变形称为塑性变形。

冲击韧性: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不变形的能力称为冲击韧性。

疲劳强度:当应力低于一定值时,式样可经受无限次周期循环而不破坏,此应力值称为材料的疲劳强度。

σ为抗拉强度,材料发生应变后,应力应变曲线中应力达到的最大值。

bσ为屈服强度,材料发生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

sδ为塑性变形的伸长率,是材料塑性变形的指标之一。

HB:布氏硬度HRC:洛氏硬度,压头为120°金刚石圆锥体。

(二)填空题1 屈服强度、抗拉强度、疲劳强度2 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断面收缩率3 摆锤式一次冲击试验和小能量多次冲击试验, U型缺口试样和V型缺口试样4 洛氏硬度,布氏硬度,维氏硬度。

5 铸造、锻造、切削加工、焊接、热处理性能。

(三)选择题1 b2 c3 b4 d f a (四)是非题 1 对 2 对 3错 4错(五)综合题 1 最大载荷为2805.021038.5πσ⨯=F b断面收缩率%10010810010⨯-=-=A A A ϕ 2 此题缺条件,应给出弹性模量为20500MP,并且在弹性变形范围内。

利用虎克定律 320℃时的电阻率为13.0130℃时的电阻率为18.01二、材料的结合方式 (一)名词解释结合键:组成物质的质点(原子、分子或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力称为结合键,主要有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分子键。

晶体:是指原子在其内部沿三维空间呈周期性重复排列的一类物质。

非晶体:是指原子在其内部沿三维空间呈紊乱、无序排列的一类物质。

近程有序:在很小的范围内(一般为几个原子间距)存在着有序性。

(二)填空题1 四,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分子键。

2 共价键和分子键,共价键,分子键。

3 强。

4 强。

(三)选择题1 a2 b3 a(四)是非题1 错2 错3 对4 错(五)综合题1晶体的主要特点:○1结构有序;○2物理性质表现为各向异性;○3有固定的熔点;○4在一定条件下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工程材料习题与辅导第四版答案(1)(1)

工程材料习题与辅导第四版答案(1)(1)

c. 10%
(8)铁素体的机械性能特点是
a.强度高、塑性好、硬度低 硬度低
b. 强度低、塑性差、
c.强度低、塑性好、硬度低
(9)面心立方晶格的晶体在受力变形时的滑移面是
a.﹛100﹜
b.﹛111﹜
c.﹛110﹜
(10)体心立方晶格的晶体在受力变形时的滑移方向是
a.〈100〉
b.〈111〉
c.〈110〉
(5) 典型铸锭结构的三个晶区分别为( 表面细晶区 )、( 柱 状晶区 )和( 中心等轴晶 )。
(6) 固溶体的强度和硬度比溶剂的强度和硬度( 高 )。
(7) 固溶体出现枝晶偏析后,可用(扩散退火)加以消除。
(8) 一合金发生共晶反应,液相 L 生成共晶体( )。共晶 反应式为( L—(α+β)),共晶反应的特点是( 在恒温下进行, 三相共存 )。
(19)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上贝氏体呈( 氏体呈( 黑色针状 )状。
羽毛
)状,下贝
(20) 马氏体的显微组织形态主要有( 板条状 )、( 针状 ) 两种。其中( 板条马氏体 ) 的
韧性较好。
.6
一、填空
(21)钢的淬透性越高,则其 C 曲线的位置越( 靠右 ), 说明临界冷却速度越( 小 )
(22)马氏体是一种( 铁 )磁相,在磁场中呈现磁性;而奥 氏体是一种( 顺 )磁相,在磁
(12) 用显微镜观察某亚共析钢,若估算其中的珠光体体积分 数为 80%,则此钢的碳的质量 分数为( 0.62%C )。
(13) 钢在常温下的变形加工称为( 冷 )加工,而铅在常 温下的变形加工称为( 热 )加工
(14) 造成加工硬化的根本原因是( 性变形抗力增加 )。
位错运动受阻,引起塑

清华大学工程材料综合题答案

清华大学工程材料综合题答案

第一章6、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哪些缺‎陷?它们对性能有‎什么影响?答: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异类原子。

点缺陷造成局‎部晶格畸变,使金属的电阻‎率、屈服强度增加‎,密度发生变化‎。

线缺陷:位错。

位错的存在极‎大地影响金属‎的机械性能。

当金属为理想‎晶体或仅含极‎少量位错时,金属的屈服强‎度σs很高,当含有一定量‎的位错时,强度降低。

当进行形变加‎工时,为错密度增加‎,σs将会增高‎。

面缺陷:晶界、亚晶界。

亚晶界由位错‎垂直排列成位‎错墙而构成。

亚晶界是晶粒‎内的一种面缺‎陷。

在晶界、亚晶界或金属‎内部的其他界‎面上,原子的排列偏‎离平衡位臵,晶格畸变较大‎,位错密度较大‎(可达1016‎m-2以上)。

原子处于较高‎的能量状态,原子的活性较‎大,所以对金属中‎的许多过程的‎进行,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晶界和亚晶界‎均可提高金属‎的强度。

晶界越多,晶粒越细,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越大,塑性越好。

8、什么是固溶强‎化?造成固溶强化‎的原因是什么‎?答:形成固溶体使‎金属强度和硬‎度提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固溶体随着溶‎质原子的溶入‎晶格发生畸变‎。

晶格畸变随溶‎质原子浓度的‎提高而增大。

晶格畸变增大‎位错运动的阻‎力,使金属的滑移‎变形变得更加‎困难,从而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9、间隔固溶体和‎间隔相有什么‎不同?答:合金组元通过‎溶解形成一种‎成分和性能均‎匀的,且结构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称为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中‎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之中。

间隙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溶‎剂相同。

第二章1、金属结晶的条‎件和动力是什‎么?答:液态金属结晶‎的条件是金属‎必须过冷,要有一定的过‎冷度。

液体金属结晶‎的动力是金属‎在液态和固态‎之间存在的自‎由能差(ΔF)。

2、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是什么‎?答:液态金属结晶‎是由生核和长‎大两个密切联‎系的基本过程‎来实现的。

液态金属结晶‎时,首先在液体中‎形成一些极微‎小的晶体(称为晶核),然后再以它们‎为核心不断地‎长大。

清华大学 材料科学基础——作业习题第六章

清华大学 材料科学基础——作业习题第六章

第六章目录6.1 要点扫描 (1)6.1.1 金属的弹性变形 (1)6.1.2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2)6.1.3 多晶体的塑性变形与细晶强化 (8)6.1.4 纯金属的塑性变形与形变强化 (10)6.1.5 合金的塑性变形与固溶强化和第二相强化 (14)6.1.6 冷变形金属的纤维强化和变形织构 (16)6.1.7 冷变形金属的回复与再结晶 (17)6.1.8 热变形、蠕变和超塑性 (20)6.1.9 断裂 (22)6.2 难点释疑 (25)6.2.1 从原子间结合力的角度了解弹性变形。

(25)6.2.2 从分子链结构的角度分析粘弹性。

(25)6.2.3 FCC、BCC和HCP晶体中滑移线的区别。

(25)6.2.4 Schmid定律与取向规则的应用。

(26)6.2.5 孪生时原子的运动特点。

(27)6.2.6 Zn单晶任意的晶向[uvtw]方向在孪生后长度的变化情况 (29)6.3 解题示范 (30)3.4 习题训练 (33)参考答案 (38)第六章 金属与合金的形变6.1 要点扫描6.1.1 金属的弹性变形1. 弹性和粘弹性所谓弹性变形就是指外力去除后能够完全恢复的那部分变形。

从对材料的力学分析中可以知道,材料受力后要发生变形,外力较小时发生弹性变形,外力较大时产生塑性变形,外力过大就会使材料发生断裂。

对于非晶体,甚至某些多晶体,在较小的应力时,可能会出现粘弹性现象。

粘弹性变形即与时间有关,又具有可恢复的弹性变形,即具有弹性和粘性变形两方面的特性。

2. 应力状态金属的弹性变形服从虎克定律,应力与应变呈线性关系:γτεσG E == 其中: yx G E εενν-==+,)1(2 E 、G 分别为杨氏模量和剪切模量,v 为泊松比。

工程上,弹性模量是材料刚度的度量。

在外力相同的情况下,E 越大,材料的刚度越大,发生弹性形变的形变量就越小。

3. 弹性滞后由于应变落后于应力,使得εσ-曲线上的加载线和卸载线不重合而形成一个闭合回路,这种现象称为弹性滞后。

工程材料全面答案清华大学出版

工程材料全面答案清华大学出版

工程材料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结晶1.解释下列名词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亚晶粒,亚晶界,刃型位错,单晶体,多晶体,过冷度,自发形核,非自发形核,变质处理,变质剂。

答:点缺陷: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在空间三个方向尺寸都很小,主要指空位间隙原子、置换原子等。

线缺陷:原子排列的不规则区域在空间一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在其余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小。

如位错。

面缺陷:原子排列不规则的区域在空间两个方向上的尺寸很大,而另一方向上的尺寸很小。

如晶界和亚晶界。

亚晶粒:在多晶体的每一个晶粒内,晶格位向也并非完全一致,而是存在着许多尺寸很小、位向差很小的小晶块,它们相互镶嵌而成晶粒,称亚晶粒。

亚晶界:两相邻亚晶粒间的边界称为亚晶界。

刃型位错:位错可认为是晶格中一部分晶体相对于另一部分晶体的局部滑移而造成。

滑移部分与未滑移部分的交界线即为位错线。

如果相对滑移的结果上半部分多出一半原子面,多余半原子面的边缘好像插入晶体中的一把刀的刃口,故称“刃型位错”。

单晶体:如果一块晶体,其内部的晶格位向完全一致,则称这块晶体为单晶体。

多晶体:由多种晶粒组成的晶体结构称为“多晶体”。

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

自发形核:在一定条件下,从液态金属中直接产生,原子呈规则排列的结晶核心。

非自发形核:是液态金属依附在一些未溶颗粒表面所形成的晶核。

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结晶前,特意加入某些难熔固态颗粒,造成大量可以成为非自发晶核的固态质点,使结晶时的晶核数目大大增加,从而提高了形核率,细化晶粒,这种处理方法即为变质处理。

变质剂:在浇注前所加入的难熔杂质称为变质剂。

2.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哪几种?α-Fe 、γ- Fe 、Al 、Cu 、Ni 、Pb 、Cr 、V 、Mg、Zn 各属何种晶体结构?答:常见金属晶体结构:体心立方晶格、面心立方晶格、密排六方晶格;α-Fe、Cr、V属于体心立方晶格;γ-Fe 、Al、Cu、Ni、Pb属于面心立方晶格;Mg、Zn属于密排六方晶格;3.配位数和致密度可以用来说明哪些问题?答:用来说明晶体中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

清华大学工程材料第五版第五章

清华大学工程材料第五版第五章

5.1 普通陶瓷
5.1.1 普通日用陶瓷
一、普通日用陶瓷的用途和特点
用粘土、石灰石、长石、石英等天然硅 酸盐类矿物制成。制造日用器皿和瓷器。
一般具有良好的光泽度、透明度,热稳 定性和机械强度较高。
日用器皿
艺术陶瓷
二、常用普通日用陶瓷
(1)长石质瓷 国内外常用的日用瓷,作 一般工业瓷制品。
(2)绢云母质瓷 我国的传统日用瓷。 (3)骨质瓷 主要作高级日用瓷制品。 (4)滑石质瓷 综合性能好的新型高质瓷。 (5)高石英质日用瓷 我国研制成功,石 英含量 ≥40%,瓷质细腻、色调柔和、透光 度好、机械强度和热稳定性好。
氧化铝陶瓷应用实例:
氧化铝陶瓷密封环
氧化铝陶瓷喷咀
二、氧化铍陶瓷
●导热性极好,很高的热稳定性,抗热冲 击性较高;
●消散高能辐射的能力强、热中子阻尼系 数大。
●强度低。
应用 氧化铍陶瓷制造坩埚,作真空陶瓷和 原子反应堆陶瓷,气体激光管、晶体管散热 片和集成电路的基片和外壳等。
三、氧化锆陶瓷
●熔点在2700 ℃以上,耐2300 ℃高温, 推荐使用温度2000 ℃~2200 ℃;
绝缘瓷瓶
改善工业陶瓷性能的方法: 加入MgO、ZnO、BaO、Cr2O3等或增加莫 来石晶体相,提高机械强度和耐碱抗力;
加入Al2O3、ZrO2等提高强度和热稳定性; 加入滑石或镁砂降低热膨胀系数;
加入SiC提高导热性和强度。
5.2 特种陶瓷
☆ 老师提示:重点内容
特种陶瓷也叫现代陶瓷、精细陶瓷。 特种陶瓷包括特种结构陶瓷和功能陶瓷两 大类,如压电陶瓷、磁性陶瓷、电容器陶瓷、 高温陶瓷等。 按陶瓷的主要组成分: 氧化物陶瓷、硼化物陶瓷、 氮化物陶瓷、碳化物陶瓷。

清华大学工程材料第五版第一章

清华大学工程材料第五版第一章
晶胞
老师提示 不同元素组成的金属晶体因晶格形 式及晶格常数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物理、 化学和力学性能。金属的晶体结构可用X射线 结构分析技术进行测定。
精品课件
一、三种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
☆ 老师提示:重点内容
1. 体心立方晶格(胞) ( BCC 晶格)
8个原子处于立方体的角上,1个原子处于 立方体的中心, 角上8个原子与中心原子紧靠。
精品课件
若两个晶向的全部指数数值相同而符
号相反, 则它们相互平行或为同一原子列,
但方向相反。
如[110]与

若只研究原子排列情况, 则晶向[110]

可用同一个指数[110]表示。
精品课件
晶向族 原子排列情况相同而在空间位向不 同的晶向组成晶向族。
晶向族用尖括号表示, 即<uvw>。
如: <100> = [100] + [010] + [001]
晶面族用大括号表示, 即{hkl}。
在立方晶胞中
组成{111}晶面族:
精品课件
{111} 晶面族
2. 立方晶系的晶向表示方法
以晶向DA为例:
精品课件
晶向OA : [100] 晶向OB : [110] 晶向OB’ :[111]
立方晶胞中的主要晶向
晶向指数一般标记为[uvw],
表示一组原子排列相同的平行晶向。
精品课件
在立方晶系中, 一个晶面指数与 一个晶向指数数值和符号相同时, 则 该晶面与该晶向互相垂直。
如:(111)⊥[111]。
晶面与晶向互相垂直
精品课件
3. 六方晶系的晶面指数和 晶向指数
四指数方法表示晶面和晶向。
水平坐标轴选取互相成120°

工程材料习题与辅导第三版习题3.2参考答案(配朱张校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工程材料习题与辅导第三版习题3.2参考答案(配朱张校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1.用下述三种方法制成齿轮,那一种方法较为理想?为什么?(1)用厚钢板切出圆饼,再加工成齿轮;(2)由粗钢棒切下圆饼,再加工成齿轮;(3)由圆棒锻成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2.冷加工与热加工后的金属能否根据其显微组织加以区别?为什么?3.铜只能通过冷加工并经随后加热才能细化晶粒,而铁则不需要冷加工,只需加热到一定温度即可细化晶粒,分析两者差别的原因。

1.用下述三种方法制成齿轮,那一种方法较为理想?为什么?(1)用厚钢板切出圆饼,再加工成齿轮;(2)由粗钢棒切下圆饼,再加工成齿轮;(3)由圆棒锻成圆饼,再加工成齿轮。

2.冷加工与热加工后的金属能否根据其显微组织加以区别?为什么?3.铜只能通过冷加工并经随后加热才能细化晶粒,而铁则不需要冷加工,只需加热到一定温度即可细化晶粒,分析两者差别的原因。

1. 共析钢加热到相变点以上,用图1 的冷却曲线冷却,各应得到什么组织?各属于何种热处理方法?(工程材料习题与辅导,P14,第26题)2. T12钢加热到Ac1以上,用图2 的各种方法冷却,分析其所得到的组织。

(旧版工程材料习题与辅导,P 23 ,第22题)3. 残余奥氏体对钢淬火后的性能有何影响?用什么方法可以减少残余奥氏体的数量?[思考题]1. 淬硬性和淬透性有什么不同?决定淬硬性和淬透性的因素是什么?2. 淬火内应力是怎样产生的?它与哪些因素有关?1. 共析钢加热到相变点以上,用图1 的冷却曲线冷却,各应得到什么组织?各属于何种热处理方法?(工程材料习题与辅导,P14,第26题)2. T12钢加热到Ac1以上,用图2 的各种方法冷却,分析其所得到的组织。

(旧版工程材料习题与辅导,P 23 ,第22题)3. 残余奥氏体对钢淬火后的性能有何影响?用什么方法可以减少残余奥氏体的数量?[思考题]1. 淬硬性和淬透性有什么不同?决定淬硬性和淬透性的因素是什么?2. 淬火内应力是怎样产生的?它与哪些因素有关?1. 出现下列不正常现象时,应采取什么有效措施予以防止或改善?a. 灰铸铁磨床床身铸造以后就进行切削, 在切削加工后出现不允许的变形。

工程材料复习题

工程材料复习题
8、T12等钢的钢类、碳的质量分数,各举出一个应用实例。
答:
Q235A是A级碳素结构钢,碳的质量分数是
0.14%~
0.22%,可轧制成钢板。
15、45、65均为优质碳素结构钢,碳的质量分数分别是
0.12%~
0.18%、
0.42%~
0.50%、
0.62%~
0.70%,可用于制造各种机器零件,如轴、销、套筒等。
答:
碳的质量分数为
4.3%;液体的质量约为
8.1Kg。
4.比较退火状态下的45钢、T8钢、T12钢的硬度、强度和塑性的高低,简述原因。
答:45钢为亚共析钢,退火后组织为F+P;T8钢为共析钢,退火后组织为P;T12钢为过共析钢,退火后组织为F+渗碳体。而F强度低、硬度低、塑性好;渗碳体硬而脆;P强度较高,塑性、韧性和硬度介于F和渗碳体之间。因而
4.试分析合金元素Cr在40Cr、GCr
15、CrWMn、1Cr
13、1Cr18Ni9Ti、4Cr9Si2等钢中的作用。
答:40Cr、GCr15:提高淬透性。CrWMn:
提高耐磨性。1Cr
13、1Cr18Ni9Ti、4Cr9Si2:提高耐蚀性。
5.试述石墨形态对铸铁性能的影响。
答:
因石墨的存在,造成脆性切削,铸铁的切削加工性能优异;铸造性能良好,铸件凝固时形成石墨产生的膨胀减少了铸件体积的收缩,降低了铸件中的内应力;石墨有良好的润滑作用,并能储存润滑油,使铸件有很好的耐磨性能;石墨对振动的传递起削弱作用,使铸铁有很好的抗振性能;大量石墨的割裂作用,使铸铁对缺口不敏感。
答:
增大金属的过冷度、变质处理、振动、电磁搅拌。
2.如果其它条件相同,试比较在下列铸造条件下铸造晶粒的大小:

2015清华大学材料工程(专硕)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2015清华大学材料工程(专硕)考研专业目录招生人数参考书目历年真题复试分数线答题方法
更多资料请到易研官网 下载
第一,明确案例的理论依据——市场失灵理论、政府失灵理论和 政策工具理论。然后阐述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的概念及其表现,阐释 政策工具的定义和种类。
第二,结合材料进行分析。结合材料具体说明为什么在房地产市 场既存在市 场失灵也存在政府失灵,以及运用什么政策工具。
回答出名词本身的核心含义,力求尊重课本。这是最主要的。 简答该名词的特征、内涵、或者其构成、或者举一个案例加以 解释。如果做到,基本上你就可以拿满分。 如果除非你根本不懂这个名词所云何事,或者压根没见过这个 名词,那就要运用类比方法或者词义解构法,去尽可能地把握这个名 词的意思,并组织下语言并加以润色,最好是以很学术的方式把它的 内涵表述出来。 【名词解释答题示范】
【案例分析题答题注意事项提示】: 第一,不要就事论事,要先分析、铺垫理论。 第二,要做到理论和材料的有效结合,不能理论材料两张皮。结 合的方法或为验证理论的正确,或为运用理论对材料的相关问题进行 评析,这个需要考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第三,案例分析题一般是最后一道考题,分值较大,需要考生合 理规划时间,每道案例分析至少留出 30 分钟以上的时间。 【名师结语点评】如果想考取专业课 135 分及以上的高分,答题 方法不可忽视。经过长期摸索,总结了一套成熟的考研专业课答题模 板。每年的专业课复习后期,一般是 12 月份左右,会组织相关的专 业课模考,一般考生只要按照总结的模板模拟考试 4-5 次,就能熟练 地掌握高分答题方法和技巧。
复试时专业综合考试内容:X 射线衍射基 础或金属材料性能或结晶化学(含固体材 料结构基础)(三选一)。
二、2014年清华大学材料工程专业考研复试分数线
专业代码
专业名称
总分 政治 外语 业务 1 业务 2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试卷解析

工程材料与热处理试卷解析

08机电一体化《程材料与热处理》复习题一、填空1、根据采用的渗碳剂的不同,将渗碳分为固体渗碳、__液体渗氮__和__气体渗氮_三种。

2、金属的力学性能主要有__强度__、_硬度_、塑性等。

3、理论结晶温度与实际结晶温度之差称为_过冷度_。

冷却速度越_快_,过冷度也越大。

4、铁碳合金室温的基本组织有_铁素体___、__奥氏体__、渗碳体、珠光体和莱氏体等。

5、实际金属晶体的缺陷有点缺陷、__线缺陷__、_面缺陷_。

6、常见碳素钢按含碳量分为高碳钢、_中碳钢__、_低碳钢_。

7、在机械零件中,要求表面具有耐磨性和__硬度__,而心部要求足够塑性和__强度_时,应进行表面热处理。

8、热处理工艺过程都由 _加热__、保温、_冷却_ 三个阶段组成.。

9、工厂里淬火常用的淬火介质有_水_、__油_和盐水溶液等。

10、常用的整体热处理有退火、 _正火_、__淬火_ 回火等。

11、根据构成合金元素之间相互作用不同,合金组织可分为___纯金属___、___固溶体、混合物三种类型。

12、铸铁按碳存在形式分_灰铸铁_ _蠕墨铸铁_可锻铸铁、球墨铸铁等。

13、从金属学观点来说,凡在再结晶温度以下进行的加工,称为_冷轧_;而在再结晶温度以上进行的加工,称为_热轧_。

14、常用的淬火缺陷有_氧化___与脱碳、过热与_过烧__、畸变与开裂和硬度不足与软点等。

15、常见的金属晶体结构有体心立方晶格、_面心立方晶格___和__密排六方晶格__三种。

16、工业上广泛应用的铜合金按化学成分的不同分__黄铜_、__青铜__ 、白铜。

17、合金常见的相图有_匀晶、__共晶__、包晶相图和具有稳定化合物的二元相图。

18、调质是__淬火__和_高温回火_的热处理。

19、铁碳合金相图是表示在___及其缓慢冷却__的条件下,不同成分的铁碳合金的_组织状态_,随温度变化的图形。

20、金属材料的性能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性能、__工艺__性能和___经济__性能。

清华大学-—工程材料综合题答案

清华大学-—工程材料综合题答案

第一章6、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哪些缺陷?它们对性能有什么影响?答: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异类原子。

点缺陷造成局部晶格畸变,使金属的电阻率、屈服强度增加,密度发生变化。

线缺陷:位错。

位错的存在极大地影响金属的机械性能。

当金属为理想晶体或仅含极少量位错时,金属的屈服强度σs很高,当含有一定量的位错时,强度降低。

当进行形变加工时,为错密度增加,σs将会增高。

面缺陷:晶界、亚晶界。

亚晶界由位错垂直排列成位错墙而构成。

亚晶界是晶粒内的一种面缺陷。

在晶界、亚晶界或金属内部的其他界面上,原子的排列偏离平衡位置,晶格畸变较大,位错密度较大(可达1016m-2以上)。

原子处于较高的能量状态,原子的活性较大,所以对金属中的许多过程的进行,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晶界和亚晶界均可提高金属的强度。

晶界越多,晶粒越细,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越大,塑性越好。

8、什么是固溶强化?造成固溶强化的原因是什么?答:形成固溶体使金属强度和硬度提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固溶体随着溶质原子的溶入晶格发生畸变。

晶格畸变随溶质原子浓度的提高而增大。

晶格畸变增大位错运动的阻力,使金属的滑移变形变得更加困难,从而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9、间隔固溶体和间隔相有什么不同?答:合金组元通过溶解形成一种成分和性能均匀的,且结构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称为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中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之中。

间隙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溶剂相同。

第二章1、金属结晶的条件和动力是什么?答:液态金属结晶的条件是金属必须过冷,要有一定的过冷度。

液体金属结晶的动力是金属在液态和固态之间存在的自由能差(ΔF)。

2、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是什么?答:液态金属结晶是由生核和长大两个密切联系的基本过程来实现的。

液态金属结晶时,首先在液体中形成一些极微小的晶体(称为晶核),然后再以它们为核心不断地长大。

在这些晶体长大的同时,又出现新的品核并逐渐长大,直至液体金属消失。

3、在实际应用中,细晶粒金属材料往往具有较好的常温力学性能,细化晶粒、提高金属材料使用性能的措施有哪些?答:(1)提高液态金属的冷却速度,增大金属的过冷度。

清华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及答案1

清华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及答案1

清华材料科学基础习题及答案1第一章习题及答案............................................................................ ................................ 1 第二章习题及答案............................................................................ ................................ 8 第三章习题及答案............................................................................ ...............................11 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15)《晶体结构与缺陷》第一章习题及答案1-1. 布拉维点阵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具有周期性和对称性,而且每个结点都是等同点。

1-2. 论证为什么有且仅有14种Bravais点阵。

答:第一,不少于14种点阵。

对于14种点阵中的任一种,不可能找到一种连接结点的方法,形成新的晶胞而对称性不变。

第二,不多于14种。

如果每种晶系都包含简单、面心、体心、底心四种点阵,七种晶系共28种Bravais点阵。

但这28种中有些可以连成14种点阵中的某一种而对称性不变。

例如体心单斜可以连成底心单斜点阵,所以并不是新点阵类型。

1-3. 以BCC、FCC和六方点阵为例说明晶胞和原胞的异同。

答:晶胞和原胞都能反映点阵的周期性,即将晶胞和原胞无限堆积都可以得到完整的整个点阵。

但晶胞要求反映点阵的对称性,在此前提下的最小体积单元就是晶胞;而原胞只要求体积最小,布拉维点阵的原胞都只含一个结点。

工程材料作业答案_

工程材料作业答案_

工程材料作业答案作业1 材料结构基础1.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哪些晶体缺陷?它们对性能有什么影响?实际金属晶体存在点缺陷、线缺陷、面缺陷、体缺陷。

(1)点缺陷使周围晶格发生畸变,提高晶体内能量,降低电导率,提高强度;(2)线缺陷越多,其运动越艰难,材料的强度、硬度越高,脆性越大,塑性越差;(3)面缺陷越多,晶粒越细,强度越高,塑性也越好;(4)体缺陷:孔洞影响材料的力学、光学、热学性能;裂纹影响材料的力学性能;夹杂影响材料的力学、光学、电学性能。

2.金属常见的3种晶体结构是什么?画出结构暗示图。

(1)体心立方(bcc)(2)面心立方(fcc)(3)密排六方(hcp)3.按价键结构对材料举行分类,简述各类材料的性能特点。

第1 页/共13 页4.简述构成材料的5种化学键及其对普通性能的影响。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范德华力,氢键。

(1)离子键组成的离子晶体硬度高,强度高,脆性大,绝缘,塑性差;(2)由共价键组成的晶体熔点高,强度高,脆性大;(3)由金属键组成的金属有:a.良好的导电、导热性;b.良好的塑性变形能力;c.不透明、展示金属光泽;d.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4)由分子键组成的材料熔点低、硬度低、绝缘;(5)有氢键的材料熔点沸点比分子晶体高。

5.简述钢的3种热力学平衡相。

(1)铁素体:碳溶于α-Fe中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铁素体因为溶碳量小,力学性能与纯铁相似。

塑性、冲击韧性较好,强度、硬度较低;(2)奥氏体:碳溶于γ-Fe中所形成的间隙固溶体。

奥氏体的强度、硬度较低,但有良好的塑性;(3)渗碳体:铁碳组成的具有复杂斜方结构的间隙化合物。

渗碳体硬度高,塑性和韧性很低。

6.什么是钢的珠光体、屈氏体、索氏体、贝氏体、马氏体、残余奥氏体?珠光体:铁素体和渗碳体组成的机械混合物。

性能介于铁素体和渗碳体之间,综合性能好;屈氏体:铁素体与渗碳体组成的片层更薄的珠光体;索氏体:片层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双相混合组织,其片层间距较小,碳在铁素体中无过度饱和;贝氏体:渗碳体与铁素体的机械混合物,高温改变及低温改变相异的组织,具有较高的强韧性配合;马氏体:将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形成奥氏体)后经疾驰冷却(淬火),得到的能使钢变硬、增强的一种淬火组织;残余奥氏体:淬火未能改变成马氏体而保留到室温的奥氏体。

全国名校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全国名校材料科学基础考研真题汇编(含部分答案)

1.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历年考研真题及详解2009年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与物理化学或固体物理)考研真题及详解2008年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与物理化学或固体物理)考研真题及详解2007年清华大学材料科学基础(与物理化学或固体物理)考研真题及详解清华大学2007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考试科目:材料科学基础(与物理化学或固体物理)适用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一、(5分)证明:对于立方晶系,有二、(10分)画出下述物质的一个晶胞:金刚石 NaCl 闪锌矿纤锌矿石墨三、(10分)请导出摩尔分数为x A、x B的二元系中的综合扩散系数D与分扩散系数D A、D B之间的关系。

四、(10分)根据图1-1所示的铁碳平衡相图,回答以下问题:1.写出在1495℃、1154℃、1148℃、738℃和727℃发生的三相平衡反应的反应式。

2.画出含碳量的过共析钢在室温下的平衡组织,并计算其中二次渗碳体的百分数。

3.含碳量的亚共晶白口铸铁在从液相平衡冷却到室温时会发生什么三相平衡反应和两相平衡反应(可用热分析曲线表示)?室温下该成分的铸铁中有没有二次渗碳体?如有的话,计算其百分数。

五、(10分)1.解释冷变形金属加热时回复、再结晶的过程及特点。

2.已知Cu-30%Zn合金的再结晶激活能为250kJ/mol,此合金在400℃的恒温下完成再结晶需要1h,试求此合金在390℃的恒温下完成再结晶需要多少小时。

六、(15分)沿铝(A1)单晶的方向拉伸,使其发生塑性变形,请确定:1.画出立方晶系的标准投影,并由此确定初始滑移系统。

2.转动规律和转轴。

图1-1 第四题图3.双滑移系统。

4.双滑移开始时晶体的取向和切变量。

5.双滑移过程中晶体的转动规律和转轴。

6.晶体的最终取向。

七、(15分)有一面心立方单晶体,在(111)面滑移的柏氏矢量为的右螺型位错,与在面上滑移的柏氏矢量为的另一右螺型位错相遇于此两滑移面交线,并形成一个新的全位错。

工程材料题库(答案版)

工程材料题库(答案版)

一.名词解释1.断裂韧性(度)K2. 过冷度 3变质处理4.同素异构转变IC5.调质处理6.屈服现象7.相8.枝晶偏析9.形变(加工)硬化10.热处理11. 组织 12. 扩散13.工程材料 14. 晶体 15. 合金 16. 固溶体17固溶强化 18. 淬火 19.热变形 20.冷变形21.再结晶22、残余奥氏体 23、临界(淬火)冷却速度 24、间隙固溶体25.马氏体 26、细晶强化 27、回火稳定性 28、淬透性29、强度 30、硬度 31刚度 32、弹性模量33、塑性 34、冲击韧性 35、屈服极限 36、条件屈服强度37、疲劳极限 38、晶体结构 39、晶格 40、晶胞答案::材料有裂纹存在时抵抗脆性断裂的能力。

1.断裂韧性(度)KIC2. 过冷度:实际结晶温度与理论结晶温度之差。

3.变质处理:在液态金属中加入高熔点或难熔的孕育剂或变质剂作为非自发晶核的形核核心,以细化晶粒和改善组织的方法。

4.同素异构转变:金属在固态下随温度的改变,由一种晶格转变为另一种晶格的现象。

5.调质处理:淬火后高温回火称为调质。

6.屈服现象:金属发生明显塑性变形的现象。

7.相:凡是化学成分相同、晶体结构相同并有界面与其它部分分开的均匀组成部分。

元素不一定单一。

8.枝晶偏析:当冷却速度较快时,原子扩散速度不均匀而造成的结晶后的成分不均匀的现象。

9.形变(加工)硬化:金属在冷态下进行塑性变形时,随着变形度的增加,其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下降。

10.热处理:将固态金属或合金在一定的介质中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材料整体或表面组织,从而获得所需性能的工艺。

11.组织:用肉眼或显微镜观察到的材料的微观形貌,它可以是单相的,也可以是由一定数量、形态、大小和分布方式的多种相组成。

12.扩散:原子在晶体中移动距离超过其平均原子间距的迁移现象。

13.工程材料:以强度、韧性、塑性等机械性能为主要要求,用于制作工程结构和零件、工具及模具的材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6、实际金属晶体中存在哪些缺陷它们对性能有什么影响答:点缺陷:空位、间隙原子、异类原子。

点缺陷造成局部晶格畸变,使金属的电阻率、屈服强度增加,密度发生变化。

线缺陷:位错。

位错的存在极大地影响金属的机械性能。

当金属为理想晶体或仅含极少量位错时,金属的屈服强度σs很高,当含有一定量的位错时,强度降低。

当进行形变加工时,为错密度增加,σs将会增高。

面缺陷:晶界、亚晶界。

亚晶界由位错垂直排列成位错墙而构成。

亚晶界是晶粒内的一种面缺陷。

在晶界、亚晶界或金属内部的其他界面上,原子的排列偏离平衡位置,晶格畸变较大,位错密度较大(可达1016m-2以上)。

原子处于较高的能量状态,原子的活性较大,所以对金属中的许多过程的进行,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晶界和亚晶界均可提高金属的强度。

晶界越多,晶粒越细,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越大,塑性越好。

8、什么是固溶强化造成固溶强化的原因是什么&答:形成固溶体使金属强度和硬度提高的现象称为固溶强化。

固溶体随着溶质原子的溶入晶格发生畸变。

晶格畸变随溶质原子浓度的提高而增大。

晶格畸变增大位错运动的阻力,使金属的滑移变形变得更加困难,从而提高合金的强度和硬度。

9、间隔固溶体和间隔相有什么不同答:合金组元通过溶解形成一种成分和性能均匀的,且结构与组元之一相同的固相称为固溶体。

间隙固溶体中溶质原子进入溶剂晶格的间隙之中。

间隙固溶体的晶体结构与溶剂相同。

第二章1、金属结晶的条件和动力是什么答:液态金属结晶的条件是金属必须过冷,要有一定的过冷度。

液体金属结晶的动力是金属在液态和固态之间存在的自由能差(ΔF)。

、2、金属结晶的基本规律是什么答:液态金属结晶是由生核和长大两个密切联系的基本过程来实现的。

液态金属结晶时,首先在液体中形成一些极微小的晶体(称为晶核),然后再以它们为核心不断地长大。

在这些晶体长大的同时,又出现新的品核并逐渐长大,直至液体金属消失。

3、在实际应用中,细晶粒金属材料往往具有较好的常温力学性能,细化晶粒、提高金属材料使用性能的措施有哪些答:(1)提高液态金属的冷却速度,增大金属的过冷度。

(2)进行变质处理。

在液态金属中加入孕育剂或变质剂,增加晶核的数量或者阻碍晶核的长大,以细化晶粒和改善组织。

(3)在金属结晶的过程中采用机械振动、超声波振动等方法。

(4)电磁搅拌。

将正在结晶的金属置于一个交变的电磁场中,由于电磁感应现象,液态金属会翻滚起来,冲断正在结晶的树枝状晶体的晶枝,增加了结晶的核心,从而可细化晶粒。

4、如果其他条件相同,试比较在下列铸造条件下铸件晶粒的大小。

!(1)金属模浇注与砂模浇注;(2)变质处理与不变质处理;(3)铸成薄件与铸成厚件;(4)浇注时采用震动与不采用震动。

答:(1)金属模浇注比砂模浇注,铸件晶粒小;(2)变质处理比不变质处理,铸件晶粒小;(3)铸成薄件比铸成厚件,铸件晶粒小;(4)浇注时采用震动比不采用震动,铸件晶粒小。

5、为什么钢锭希望尽量减少柱状晶区答:柱状是由外往里顺序结晶的,品质较致密。

但柱状品的接触面由于常有非金属夹杂或低熔点杂质而为弱面,在热轧、锻造时容易开裂,所以对于熔点高和杂质多的金届,例如铁、镍及其合金,不希望生成柱状晶。

6、将20kg纯铜与30 kg纯镍熔化后慢冷至如图l—6温度T1,求此时:①两相的化学成分;②两相的质量比;③各相的质量分数;④各相的质量。

解:①两相的化学成分L相成分:ω(Ni);50%ω(Cu)=50%②两相质量比:合金成分:ω(Ni)=80% ω(Cu)=20%二相的质量比:Qα/Qβ=(60-50)/(80-60)=③各相的质量分数二相的质量分数:ω(α)=(60-50)/(80-50)=%ω(L)=%=%④各相的质量。

/二相质量:Qα=(20十30)×%=(kg)Q L=50一=(kg)7、求碳质量分数为%的质量为10kg的铁碳合金从液态缓慢冷却到共晶温度(但尚未发生共晶反应)时所剩下的液体的碳质量分数及液体的质量。

解:L中的碳质量分数:w(C)=%L中的质量分数: w (L)=的质量:Q L=10×%=(kg)8、比较退火状态下的45钢、T8钢、T12钢的硬度、强度和塑性的高低,简述原因。

~答:硬度:45钢最低,T8钢较高,T12钢最高。

因为退火状态下的45钢组织是铁素体+珠光体,T8钢组织是珠光体,T12钢组织是珠光体+二次渗碳体。

因为铁素体硬度低,因此45钢硬度最低。

因为二次渗碳体硬度高,因此T12钢硬度最高。

强度:因为铁素体强度低,因此45钢强度最低。

T8钢组织是珠光体,强度最高。

T12钢中含有脆性的网状二次渗碳体,隔断了珠光体之间的结合,所以T12钢的强度比T8钢要低。

但T12钢中网状二次渗碳体不多,强度降低不大,因此T12钢的强度比45钢强度要高。

塑性:因为铁素体塑性好,因此45钢塑性最好。

T12钢中含有脆性的网状二次渗碳体,因此T12钢塑性最差。

T8钢无二次渗碳体,所以T8钢塑性较高。

9、同样形状的两块铁碳合金,其中一块石退火状态的15钢,一块是白口铸铁,用什么简便方法可迅速区分它们答:因为退火状态的15钢硬度很低,白口铸铁硬度很高。

因此可以用下列方法迅速区分:(1)两块材料互相敲打一下,有印痕的是退火状态的15钢,没有印痕的是白口铸铁。

(2)用锉刀锉两块材料,容易锉掉的是退火状态的15钢,不容易锉掉的是白口铸铁。

(3)用硬度计测试,硬度低的是退火状态的15钢,硬度高的是白口铸铁。

10、为什么碳钢进行热锻、热轧时都要加热到奥氏体区答:因为奥氏体是面心立方晶格,其滑移变形能力大,钢处于奥氏体状态时强度较低,塑性较好,因此锻造或轧制选在单相奥氏体区内进行。

11、下列零件或工具用何种碳钢制造:手锯钢条、普通螺钉、车床主轴。

答:手锯锯条用T10钢制造。

普通螺钉用Q195钢、Q215钢制造。

车床主轴用45钢制造。

:12、为什么细晶粒钢强度高,塑性、韧性也好答:多晶体中,由于晶界上原子排列不很规则,阻碍位错的运动,使变形抗力增大。

金属晶粒越细,晶界越多,变形抗力越大,金属的强度就越大。

多晶体中每个晶粒位向不一致。

一些晶粒的滑移面和滑移方向接近于最大切应力方向(称晶粒处于软位向),另一些晶粒的滑移面和滑移方向与最大切应力方向相差较大(称晶粒处于硬位向)。

在发生滑移时,软位向晶粒先开始。

当位错在晶界受阻逐渐堆积时,其他晶粒发生滑移。

因此多晶体变形时晶粒分批地逐步地变形,变形分散在材料各处。

晶粒越细,金属的变形越分散,减少了应力集中,推迟裂纹的形成和发展,使金属在断裂之前可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从而使金属的塑性提高。

由于细晶粒金属的强度较高、塑性较好,所以断裂时需要消耗较大的功,因而韧性也较好。

因此细晶强化是金属的一种很重要的强韧化手段。

13、与单晶体的塑性变形相比较,说明多晶体塑性变形的特点。

答:①多晶体中,由于晶界上原子排列不很规则,阻碍位错的运动,使变形抗力增大。

金属晶粒越细,品界越多,变形抗力越大,金属的强度就越大。

②多晶体中每个晶粒位向不一致。

一些晶粒的滑移面和滑移方向接近于最大切应力方向(称晶粒处于软位向),另一些晶粒的滑移面和滑移方向与最大切应力方向相差较大(称晶粒处于硬位向)。

在发生滑移时,软位向晶粒先开始。

当位错在晶界受阻逐渐堆积时,其他晶粒发生滑移。

因此多晶体变形时晶粒分批地逐步地变形,变形分散在材料各处。

晶粒越细,金属的变形越分散,减少了应力集中,推迟裂纹的形成和发展,使金属在断裂之前可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因此使金属的塑性提高。

¥14、金属塑性变形后组织和性能会有什么变化答:金属发生塑性变形后,晶粒发生变形,沿形变方向被拉长或压扁。

当变形量很大时,晶粒变成细条状(拉伸时),金属中的夹杂物也被拉长,形成纤维组织。

金属经大的塑性变形时,由于位错的密度增大和发生交互作用,大量位错堆积在局部地区,并相互缠结,形成不均匀的分布,使晶粒分化成许多位向略有不同的小晶块,而在晶粒内产生亚晶粒。

金属塑性变形到很大程度(70%以上)时,由于晶粒发生转动,使备品粒的位向趋近于一致,形成特殊的择优取向,这种有序化的结构叫做形变织构。

金属发生塑性变形,随变形度的增大,金属的强度和硬度显著提高。

塑性和韧性明显下降。

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也叫形变强化。

另外,由于纤维组织和形变织构的形成,使金属的性能产生各向异性。

15、在图1—7所示的晶面、晶向中,哪些是滑移面哪些是滑移方向图中情况能否构成滑移系答:(a)FCC:(101) 晶面不是滑移面,[110]晶向是滑移方向,但两者不能构成滑移系。

)(b)FCC:(111)晶面是滑移面,其上的[110]晶向也是滑移方向,两者能构成滑移系。

(c)BCC:(111)晶面不是滑移面,其上的[101]晶向不是滑移方向,两者不能构成滑移系。

(d)BCC:(110)晶面是滑移面,晶向也是滑移方向,但不在(110)晶面上,故两者不能构成滑移系。

16、用低碳钢钢板冷冲压成形的零件,冲压后发现各部位的硬度不同,为什么答:主要是由于冷冲压成形时,钢板形成零件的不同部位所需发生的塑性变形量不同,因而加工硬化程度不同所造成。

17、已知金属钨、铅的熔点分别为3380℃和327℃,试计算它们的最低再结晶温度,并分析钨在9000C加丁、铅在室温加丁时各为何种加工)答:金属的最低再结晶温度为:T再=~T熔点对金属钨:T熔点=273十3380=3653KT再=~T熔点=l 279~146l K=1006~l188℃在900℃对金属钨进行加工,略低于其最低再结晶温度,应属冷加工。

对金属铅:T熔点=273十327=600 KT再=~T熔点=210~240 K=-63~-33℃在室温(如23℃)对金属铅进行加工,明显高于其最低再结晶温度的上限-33℃,应属热加工。

:18、何谓临界变形度分析造成临界变形度的原因。

答:塑性变形后的金属再进行加热发生再结晶,再结晶后晶粒大小与预先变形度有关。

使品粒发生异常长大的预先变形度称做临界变形度。

金属变形度很小时,因不足以引起再结晶,晶粒不变。

当变形度达到2%~10%时,金属中少数晶粒变形,变形分布很不均匀,所以再结晶时生成的晶核少,晶粒大小相差极大,非常有利于晶粒发生吞并过程而很快长大,结果得到极粗大的晶粒。

19、在制造齿轮时,有时采用喷丸处理(将金属丸喷射到零件表面上),使齿面得以强化。

试分析强化原因。

答:喷丸处理时,大量的微细金属丸被喷射到零件表面上,使零件表层发生一定的塑性变形,因而对零件表面产生了加工硬化效应,同时也在表面形成残余压应力,有助于提高零件的疲劳强度。

20、再结晶和重结晶有何不同答:再结晶是指冷变形(冷加工)的金属加热到最低再结晶温度以上,通过原子扩散,使被拉长(或压扁)、破碎的晶粒通过重新形核、长大变成新的均匀、细小的等轴晶,同时消除加工硬化现象,使金属的强度和硬度、塑性和韧性恢复至变形前的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