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
全国2011年1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答案
全国2011年1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自考试题4课程代码:10099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5分,共45分)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 理论和实践的关系问题B.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C.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关系问题D.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2. 马克思主义哲学吸取的黑格尔哲学中的合理内核是( )。
A. 唯物主义B. 可知论C. 辩证法D. 认识论3. 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 )。
A. 否认物质的客观性B. 否认物质的可知性C. 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D. 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4. 哲学上的一元论是指承认( )。
A. 世界的本原只有一个B. 世界是物质的C. 世界的本原是精神的D. 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5.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是( )。
A. 向任何一个方向转化B. 向自己的对立面转化C. 向好的方面转化D. 向高级方面转化6. 辩证法所说的矛盾是指( )。
A. 人们思维中的自相矛盾B. 事物之间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对立统一C. 对立面的相互排斥D. 力的对抗7. 对待西方文化我们应当采取的方针是( )。
A. 全盘否定B. 全盘接收C. 批判为主,继承为辅D. 批判地接收8. 在真理观上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表现在( )。
A. 前者认为真理是发展的,后者认为真理是不发展的B. 前者认为真理中包含错误,后者认为真理是绝对正确的C. 前者认为真理具有客观性,后者否认真理客观性D. 前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客观世界,后者认为真理来源于先验原则9. 强调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是( )。
A. 唯心主义经验论B. 认识论的唯理论C. 认识论的唯物论D. 认识论的辩证法10.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观点是( )。
A. 矛盾的观点B. 实践的观点C. 普遍联系的观点D. 物质第一性的观点11. 一定的社会形态是指( )。
2011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详解
2011年4月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详解绝密★考试结束前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课程代码:03709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选择题部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
A.理论品质B.理论基础C.理论核心D.理论内涵【答案】A【解析】“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江泽民同志在“七一”讲话中作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科学论断。
这一论断,第一次揭示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集中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新认识。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答案】B【解析】哲学必须回答的重大问题是世界的本原问题。
要回答世界的本原问题,就必须说明思维和存在或物质与意识的关系。
因为自人类产生之后,纷繁复杂的世界万物,归结起来无非就是两大类:一类是物质现象,一类是意识现象。
因此,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人们遇到的首要的无法回避的问题。
恩格斯也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3.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
A.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B.存在就是被感知C.物是感觉的集合D.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答案】D【解析】客观唯心主义是把某种“客观”精神(“理念”“绝对精神”“天理”等)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都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笔记(全)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笔记(最新整理)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单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多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弃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多选)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考试大自考站,你的自考专家!(多选)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单选)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单选)费尔马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单选)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完全赞同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充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
(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多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马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
(单选)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
配第,中间经济亚当。
斯密的发展,到大卫。
李嘉图结束。
(多选)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对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2011年4月自考真题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⒈试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理论特征是以时间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表现为它的彻底的批判精神。
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不仅适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也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自我反思、自我审视。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还表现在它具有鲜明的政治立场上。
马克思主义是工人阶级的意识形态,它以科学的理论形式反映了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愿望和要求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①在于它不带任何偏见,清除一切狭隘性和片面性的弊端,力求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如实的认识世界,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并根据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去能动的改造世界②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还在于它的深刻性③马克主义之所以具有科学性,不仅仅在于它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而且还在于它经受了实践的检验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㈢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是不可分割的,科学性根源于革命性的要求,并且通过革命性表现出来;革命性必须以科学性为前提和基础,并且靠科学性来保证。
二者内在的结合在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体系之中,并且通过一系列原理表现出来。
⒉试述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与时俱进的含义及意义?㈠关于与时俱进的含义。
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㈡关于坚持与时俱进的意义。
把与时俱进规定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①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
能否始终做到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决定着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③实践基础上的与时俱进、理路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通过理论创新推动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各方面的创新,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前进,永不自满,永不懈怠,这是我们要长期坚持的治党治国之道。
全国2011年4月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
全国2011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和答案解析评分课程代码:03709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A.理论品质B.理论基础C.理论核心D.理论内涵正确答案:A(1分)注解: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2.哲学的基本问题是【】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问题B.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运动和静止的关系问题D.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问题正确答案:B(1分)注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原、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第二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
3.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是【】A.天地万物皆在吾心中B.存在就是被感知C.物是感觉的集合D.万物是“绝对精神”的体现正确答案:D(1分)注解:唯心主义有两种基本形式: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主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认为人的主观精神是第一性的,整个世界那是这种主观精神的产物。
客观唯心主义把某种“客观片精神(“理念气“绝对精神”、“天理”等)说成是世界的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邻是这种“客观”精神的产物。
4.“世界不是既成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这是一种【】A.唯物辩证法的观点B.形而上学的观点C.相对主义的观点D.唯心主义的观点正确答案:A(1分)注解:恩格斯:世界不是既成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
过程:一切事物都有其产生、发展和转化为其他事物的历史,都有它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历史的观点看问题5.在唯物辩证法看来,粮食同稻谷、小麦、大豆、高梁等之间的关系属于【】A.全体和部分的关系B.本质和现象的关系C.一般和个别的关系D.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正确答案:C(1分)注解:粮食同稻谷、小炭、大豆、高粱之间的关系如同水果和苹果、梨、桃等的关系,是一种普遍与特殊性的关系。
2011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1)及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1.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A.是否承认阶级和阶级斗争问题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关系问题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问题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2.理解人类社会发展史的“钥匙”是A.阶级斗争发展史B.生产关系发展史C.社会意识发展史D.劳动发展史3. 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A.新陈代谢B.科学性与革命性C.合逻辑性D.与时俱进4. 中国古代的“元气说”和古希腊的“原子说”是属于(D)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辩证唯物主义观点D.朴素唯物主义观点5.物质的本质特性是()A.客观实在性B.实物性C.结构性D.可分性6.“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和“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两种观点是()A.前者是辩证法,后者诡辨论B.前者是形而上学,后者是辩证法C.是相同的,只是强调的方面不同D.二者都是辩证法,后者是对前者7.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是()A.观察实验方法B.逻辑推理方法C.矛盾分析法D.归纳演绎方法8. 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问题B.社会规律和主观意识的关系问题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D.自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9. 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
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采取了支付的形式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10.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的总和。
A.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D.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来源:考试大-自考站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表现为A.社会意识和社会发展的不同步性B.社会意识与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C.社会意识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2.马克思主义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是()A.历史唯物主义B.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C.科学社会主义D.马克思主义哲学3. 意识的本质是(A)(C)A.人脑的机能B.事物自身C.客观事物的主观映象D.人脑的条件反射4. 从资本形态上划分,资本输出的形式有()A、借贷资本输出B、生产资本输C、商品资本输出D、私人资本输出5.下列表达中,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A.实践是人的纯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C.实践是人的社会历史性活动D.实践是人的自觉的能动性活动6.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有利于( )A.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B.坚持物质的可知性C.坚持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D.克服形而上学物质观的局限性7.价值形式发展所经历的阶段包括()A.简单的价值形式B.扩大的价值形式C.货币形式D.一般价值形式8.产业资本在循环中所采取的职能形式有()A.货币资本B.流通资本C.生产资本D.商品资本9.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A.普遍联系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10. 下列选项中,属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有()A.人口因素B.民族构成C.生产方式D.地理环境来源:考试大-自考站三、辨析题(每题5分,共20分)1.意识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2.能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有效服务的上层建筑就是先进的上层建筑3.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由计算机网络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成为社会的基本关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2011年10月(第四章与第五章重点)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建立在发达商品经济基础上、以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为基础的雇佣劳动制度。
因此,本章主要分析: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本质特征;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成一、商品经济资本主义经济是在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商品是资本主义的经济细胞。
1、商品经济及其产生商品是为市场交换而产生的有用的产品。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存在需要两个基本经济条件:第一个条件是社会分工的产生和存在。
第二个也是决定性的条件,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3、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出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了商品的价值。
4、商品价值的构成与创造5、商品的价值量商品的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1)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在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所决定的商品价值量,叫做商品的社会价值,而由各个商品生产者的个别劳动时间所形成的价值量,是商品的个别价值。
我们通常所说是商品价值都是指社会价值。
(2)商品价值量同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的关系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一般具有劳动能力的人都能从事的劳动。
复杂劳动是指需要专门的学习和训练、掌握一定知识和技术才能从事的劳动。
少量的复杂劳动可以折合为多倍的简单劳动,因而复杂劳动是自乘的或倍加的简单劳动。
同样,少量复杂劳动创造的价值可以等于多倍简单劳动创造的价值。
(3)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的关系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与包含在商品中的社会必要劳动量成正比,而与生产该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成反比。
这是商品价值量同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基本关系6、货币的本质和职能(简答)(1)货币的产生和货币的本质货币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它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复习资料1、(简)从不同的角度对马克 (3)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一规律之所以是唯物辩证法化,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思主义作出诠释和回答:(1)的内在要求。
创新就要不断解体系的实质和核心的原因: (2)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社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统一体过渡的决定力量。
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
因此我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
13、(选)矛盾群中存在着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主要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理,要发扬革命传统,又要创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矛盾和次要矛盾。
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造新鲜经验,善于在解放思想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矛盾的性质主要是由矛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中统一思想,用发展的马克思的中心线索。
盾的主要方向决定的。
只有如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主义指导新的实践。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实地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方能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 5、(单选)世界观:人们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认清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才能采取正确的方法和办法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观点。
12、矛盾:反映事物内部去解决矛盾。
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人们认识和改造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 14、(选)事物的联系和发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世界所遵循的根本方法的学哲学范畴。
展都采取量变和质变两种状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说和理论体系。
矛盾的同一性:指矛盾双态和形式。
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哲学:系统化、理论化的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量变是事物数量的增减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2011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_重点论述题集
2011年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论述题汇总1.试述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辫证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2)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我们党制定和执行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以及对外开放方针的重要理论基础。
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首先依靠本国人民,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只有这样才能建立起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强国。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闭关自守只能导致愚昧落后,不可能实现现代化(3)我国的对外开放必须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借鉴和吸收世界各国一切丈明成果,增强我国自力更生的能力,加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步伐。
2.试述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与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的关系。
(1)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社会理想是推翻资本主义、实现共产主义。
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最高理想与共同理想,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二者是辫证统一的关系(2)共同理想是实现最高理想的必经阶段和必要基础。
我们现阶段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而奋斗,也就是为实现共产主义最高理想而奋斗(3)实现共同理想,必须坚持以最高理想为根本方向。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一心一意地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是以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为指引的。
离开共产主义的最高理想这个根本目标,实现共同理想的行动就可能偏离方向甚至误入岐途。
3.试述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的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1)辩证关系是: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质变以量变为前提和基础。
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三,量变和质变互相渗透。
一方面,质变体现和巩固量变的成果;另一方面,在总的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2)质量互变规律要求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过程中,把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同有步骤、分阶段地踏实苦干、稳步前进的精神结合起来,既要反对急燥冒进,急于求成,也要反对保守落后,裹足不前。
2009-2011年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简答题和论述题
2009年4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41.简述理想信念的基本类型。
42.简述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的基本内容。
43.什么是道德的社会作用?道德的社会作用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4.简述树立宪法和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45.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6.论述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应该培养和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47.联系实际论述从业人员在职业生活中应该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2010年4月全国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三、简答题(本大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1. 简述真理及其客观性的含义。
答案:(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或:真理是主体对客体及其本质的正确反映。
)(2分)(2)真理的客观性的含义是:任何真理中都包含着不依赖于人的客观内容;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社会实践。
(4分)2. 简述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含义及主要表现。
答案:(1)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在反映社会存在、被社会存在所决定的同时,还具有自身的能动性和独特的发展规律。
(1分)(2)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第一,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变化发展具有不完全同步性。
(1分)第二,社会意识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具有不平衡性。
(1分)第三,社会意识的发展具有历史继承性。
(1分)第四,社会意识各种形式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
(1分)第五,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
(1分)3. 简述价值规律的内容及作用。
答案:(1)价值规律的内容是: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2分)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
(1分)(2)价值规律的作用表现为: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部门的分配;自发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引起商品生产者的分化,实现优胜劣汰。
(3分)4. 简述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必备要点总结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必备要点总结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汇总1、马克思主义哲学、哲学、世界观的概念解释:哲学、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及其关系(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世界观是哲学的内容,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世界观亦称宇宙观,是人们关于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的根本看法和观点。
哲学作为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是采用最一般的概念和逻辑形式进行理论加工而建构起来的知识体系。
(2)哲学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是关于世界的本质和一般规律的学说,是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关系的总体性反映和把握,因此,它对一切具体科学和实践活动有普遍方法论的指导作用。
方法论是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普遍的根本方法。
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哲学是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具体科学为哲学的产生提供实证知识和基础。
哲学从具体科学中概括出一般结论。
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普遍与特殊的关系。
2、马克思主义提出的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的关系哲学的基本问题又称哲学的根本问题、哲学的最高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意识和物质的关系。
恩格斯在1886年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第一次对此做出了明确表述。
3、物质观: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意义:1)列宁的关于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知感觉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列宁物质定义的意义列宁对哲学物质的科学规定,在理论上具有重大意义,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a) 它与唯心主义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b) 它与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c) 它克服了旧唯物主义观的缺陷(d) 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哲学物质观的演进:古代,以朴素唯物主义为代表;近代,以形而上学为代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恩格斯的,列宁的。
5、物质的存在形态:运动和时空。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运动观。
2011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3)及参考答案
2011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3)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A.客观存在的各种物体B.宇宙中存在的一切现象C.物质的具体形态和结构D.某种具体的“原初物质”2.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错误是()A.否认物质的客观性B.把自然科学的物质结构理论与哲学的物质范畴相混淆C.否认物质的可知性D.把可直接感知的实物当作世界的本原3.古代哲学家荀子说:“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物质运动规律具有普遍性B.物质运动规律具有重复性C.物质运动规律具有稳定性D.物质运动规律具有客观性4.下列各项正确反映物质和运动关系的是()A.运动是内容,物质是其形式B.运动是现象,物质是其本质C.运动是暂时的,物质是永恒的D.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是运动的主体5.认识发展过程的第一次飞跃是()A.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B.从感觉和知觉到表象的过程C.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D.从意识到物质的过程6.生产关系包括多项内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A.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B.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C.产品的分配形式D.产品的交换形式7.人类社会发展最基本的规律是()A.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规律B.生产关系必须适合生产力性质的规律C.阶级斗争推动社会发展的规律D.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依次更替的规律8.资本主义工资之所以掩盖了剥削,是由于它()A.表现为劳动的价值或价格B.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C.采取了支付的形式D.是劳动者必要劳动时间创造的价值9.资本有机构成具体表现为()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的比率B.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的比率C.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的比率D.生产资本与流通资本的比率10.资本周转的时间是指()的总和A.生产时间和销售时间B.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C.劳动时间和流通时间D.购买时间和销售时间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表达中,符合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有()A.实践是人的纯精神性活动B.实践是人的感性物质活动C.实践是人的社会历史性活动D.实践是人的自觉的能动性活动2. 哲学基本问题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A.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B.世界是如何发展的问题C.思维和存在是否具有同一性的问题D.世界的本质是一个还是多个的问题3.下列属于社会基本矛盾的有()A.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B.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D.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4.货币的最基本职能是()A.价值尺度B.流通手段C.贮藏手段D.支付手段5. 下列选项中属于唯心主义观点的有()A.有无相生,难易相成B.心外无物,心外无理C.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D.存在就是被感知6. 规律的特点有()A.客观性B.普遍性C.稳定性D.重复性7.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是( )A.共性和个性的关系B.绝对和相对的关系C.整体和部分的关系D.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8.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这是因为( )。
2011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及答案(2)
2011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试题(2)及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1.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 )A.实现共产主义B.消灭阶级C.消灭国家D.消灭两极分化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式是()A、形而上学唯心主义和辩证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C、彻底的唯心主义和不彻底的唯心主义D、自然观上的唯心主义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3.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4.相对静止是指()A.事物绝对不动B.事物永恒不变C.事物运动的特殊状态D.事物运动的普遍状态5.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A.主观反映B.歪曲反映C.虚幻反映D.正确反映6.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A.事物数量的增加B.事物的一切变化C.事物根本性质的变化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7.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是()A.可知论与不可知论B.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C.唯物主义反映论与唯心主义先验论D.能动革命的反映论与直观被动的反映论8.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A.主体与客体的统一B.自然与社会的统一C.生产与消费的统一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9.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的量的比例相交换,其原因在于它们()A.有不同的使用价值B.可以满足人们不同的需要C.都是具体劳动的产物D.都凝结了一般人类劳动10.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A.消灭了私人垄断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B.实现了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根本变革C.代表个别垄断资本的特殊利益D.符合垄断资产阶级的整体利益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的最杰出的代表是()A.圣西门B.傅立叶C.欧文D.费希特2.下列说法中,正确体现意识能动性的有()A.胸有成竹,料事如神B.纸上谈兵,画饼充饥C.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D.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3.下列观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的有()A.普遍联系的观点B.永恒发展的观点C.对立统一的观点D.量变和质变的观点4.影响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有()。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
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重点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单选)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中期。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马克思主义产生于近代自然科学取得三大发现新成就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已经成为主导趋势,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各种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弃分显露,无产阶级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争取自身和人类解放的斗争的历史时代。
马克思主义作为工人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是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它们代表了19世纪上半叶人类思想的最高成就,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
(单选)黑格尔最卓越的贡献是辩证法,他是哲学史上第一个以唯心主义的形式系统地有意识地叙述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哲学家。
(单选)费尔马哈是德国古典哲学的最后一位代表,是黑格尔哲学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间环节。
(单选)马克思和恩格斯从来没有完全赞同和接受费尔巴哈的哲学思想,只是吸收了他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充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
(单选)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来源,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前欧洲哲学的全部积极内容,其中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马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
(单选)英国古典经济学产生于17世纪后半期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完成于英国工业革命后的19世纪初,创始人是威廉。
配第,中间经济亚当。
斯密的发展,到大卫。
李嘉图结束。
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指19世纪上半叶以对西门、傅立叶、欧文为代表的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学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自考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重点)绪论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时代的产物①客观条件:资本主义的发展及其内部矛盾尖锐化②阶级基础:工人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进行反对资本主义制度和资产阶级统治斗争③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是历史时代提出的伟大任务④时代需要本身孕育着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可能性,又包含着使这种可能变为现实2.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①近代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②无产阶级作为一只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③自然科学前提:三大发明为代表的近代科学新成就④思想理论来源、⑤资本主义矛盾尖锐化3.马克思主义、恩格斯在创立自己的哲学过程中。
对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
采取的态度是批判地继承(吸收唯物主义)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自然科学前提和理论来源:①科学前提:自然科学的巨大进步。
三大发现: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定律、转化定律与生物进化论。
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巨大影响。
②理论来源: a、德国古典哲学b、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c、英国古典经济学d、19世纪英、法两国的空想主义。
5.马克思主义是理论品质:开拓创新、与时俱进6.马克思主义最高的社会理想:推翻资本主义。
实现共产主义7.树立科学人生观的意义:①科学的人生理想对现实活动具有指导意义②理想是人生前进的灯塔③理想是人生前进的动力④理想是人生是精神支柱8.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②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工具。
③全面提高人的素质。
④提高工人马克思主义修养9.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理论联系实际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政治经济学是马主的理论基础,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一章1简述.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及其发展的基本形态,说明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 p35答:①唯物主义形态: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B、近代形而上学C、现代唯物主义D、历史唯物主观点:A、物质是本原的,第一性的,意识是派生的,第二性的 B、哲学上认识论的问题分为:a、可知论b、不可知论②唯心主义形态:A、主观唯心主义B、客观唯心主义(现实世界是理念世界的影子)2.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是否承认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3.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4.什么是一元论、二元论,在世界统一问题上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有何不同? p36①一元论:指认为世界只有一个本原的哲学观点。
--承认世界统一二元论:指认为世界有两个独立的本原(物质和精神)的哲学观点—否认世界统一②在统一问题上,一元论有两种:1)唯心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物质统一于精神 2)唯物主义一元论--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物质,世界统一于物质5.唯物主义的局限性:①机械性:用机械、力学解释一切②不彻底性:不把唯物主义贯彻到历史去③形而上学性:不把事物理解为运动发展的④直观性:缺乏实践、1.物质和意识的关系:A,物质决定意识。
B,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6.辨证唯物主义的物质定义及其理论意义 p40答: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为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是标准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意义:①它指出物质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实在,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②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③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旧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7.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物质和运动的关系:A,物质离不开运动。
B,运动离不开物质。
8.论述:辩证唯物主义的运动观指出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运动观的错误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②物质和运动不可分1)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物质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2)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
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是运动主体,一切运动的都是物质的运动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运动观:都是把物质和运动相割裂,形而上学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唯心义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关系:A,动中有静。
B,静中有动。
9.运动和相对静止的含义及二者关系:①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相对静止:一、一个事物对于另一个事物来说没有发生位置的移动。
二、事物的质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即事物物质相对稳定。
②二者关系: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绝对运动中有相对静止,相对静止中有绝对运动,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10.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11.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
12.时间是物质的持续性、顺序性。
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13.时间的特点:一维性(不可逆性)如:时光不可倒流。
机不可失。
失不再来物质运动和时间、空间的关系:A,物质运动离不开时空。
B,时空离不开物质的运动。
试用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论述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重要意义?答: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在无限持续的时间、无限延伸的空间中,按照固有的运动着的物质世界,世界的事物尽管纷繁复杂,但都在物质的基础上统一起来了。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物质统一性的原理:是社会主义建设中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依据。
第一、因为物质是本原,所以必须从实际,而不能从主观愿望出发;第二、因为物质是运动的,所以必须从变化了的实际出发,而不能固步自封,僵化不变;第三、因为运动是有规律的,所以必须注重规律认识规律,利用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只有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才能把社会主义建设搞好。
在实际工作中的一切主观主义都是错误的;教条主义者只从书本出发,而不从实际出发是错误的,应该加以反对;经验主义者只从个人狭隘的经验出发,而不从实际的经验出发,也是错误的,都是必须加以反对的。
14.实践是主体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体的客观物质活动15.实践的基本特点:①客观性②自觉能动性③社会历史性16.实践的基本形式:①物质生产实践②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③科学试验17.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物质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18.联系与发展的普遍性和多样性联系和发展的关系:A,联系构成了发展(运动、变化)B,发展(运动、变化)体现了联系19.唯物辩证法:事物有联系,有区别。
形而上学:有区别无联系。
相对主义:有联系无区别20.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战胜旧事物。
(如:旧中国的覆灭和新中国的诞生)21.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志:在于是否符合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23.论述:唯物辩证法与的对立和分歧。
说明坚持唯物发。
反对形而上学对实际工作的重要意义答:一、对立表现在:①联系观点和孤立观点的对立。
(唯物--联系。
形而上学--孤立)②发展变化和静止不变的观点(唯物--发展变化,形而上学--不变的观点)③承认事物内部矛盾和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对立。
二:在于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三、坚持唯物辩证法,反对形而上学24 对立统一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的关系:A,二者相互区别:二者是每一个矛盾的两个相反的基本属性。
B,二者相互联系:斗争性是同一性的基础,没有斗争性就没有同一性;离不开同一性,没有脱离同一性的纯粹的斗争性。
质量互变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状态和形式。
质转化为量:质变巩固、体现量变的成果,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2. 量变和质变的关系:A,量转化为质: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的发展趋势和道路3.肯定和否定的关系:A,肯定之中包含着否定,一定意义上的肯定就是否定。
B,否定之中包含着肯定,一定意义上的否定就是肯定。
25.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①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政动力②对立统一规律贯穿于唯物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他们的钥匙③矛盾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
④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是事物发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根本分歧和斗争焦点26.(论)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的含义及二者的辨证关系答:矛盾对立和统一的两重关系决定了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即同一性和斗争性①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相互吸引的性质,他包含两方面的的含义。
1)矛盾双方互相依存2)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相互渗透、包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②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性质。
③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结的。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相反的基本属性,它们在矛盾运动中所处的地位是不同的,矛盾的统一性的相对的。
矛盾的斗争性是绝对的。
2)矛盾的同一性的相对性是指它的条件性。
3)矛盾的统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联结、不可分离的。
27.(04年论述)内因和外因含义及其意义,说明一切从实际出发的重要意义1.内因:指事物的内部矛盾。
2.外因:指事物的外部矛盾。
(外因是一事物与其他事物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内因和外因的辨证关系内因和外因的关系:A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和根据。
B。
外因是事物变化的作用。
C.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试用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论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争取外援结合起来的正确性。
答: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是指事物的外部矛盾;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是: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唯物辩证法关于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主,对外开放、争取外援为辅结合起来的哲学原理。
因为内因是根据,所以必须坚持独立自主为主;因为外因是条件,所以,必须坚持对外开放、争取外援为辅;因为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所以必须把独立自主和争取外援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
在内因和外因关系问题上的形而上学观点是错误的。
‘外因论’只讲外因。
不讲内因,在实际工作中是盲目引进的错误;只讲内因,不讲外因,在实际工作中是盲目排外的错误,都是应该加以反对的。
28.:也就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共性和个性的关系:1、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体现共性。
2、共性统摄个性,共性离不开个性。
29.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辨证关系原理,是矛盾问题的精髓30.简述度的含义及其①度:指事物的质和量的统一。
度是指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限度。
②把握度的意义:1)在认识上,只要把握了度,注意质的数量限度,才能准认识事物的质。
2)在实践上:只有把握了度,才能提出知道时间活动的正确准则,坚持适度原则,防止“过”或“不及”。
31.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对立统一①对立(因就是因、果就是果)②统一原因和结果A、相互依存B、在一定条件下转化C、相互作用32.(常考单选)一果多因:多种原因影响下。
造成一种结果。
33.必然性和偶然性是辨证统一的,把二者割裂开来,就会导致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或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
形而上学机械决定论:一切必然,否定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