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导案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
代表词人
生活年代
风格即特点
代表作
苏轼
李清照
辛弃疾
(2)元曲包括和组成。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其写作风格怎样?
3、艺术成就:宋元时期的绘画艺术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技巧成熟,突出地体现在、、的创作中。随着城市的发展,表现市民的出现并日益增多这是两宋绘画的一大特色。
教学反思
初一年级历史学科教学设计
第2单元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第课时(总第课时)
主备教师:王士军执教教师:
(一)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1、掌握宋元时期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和书法成就等的相关知识。
2、通过对“文献资料”、插图的鉴赏,培养审美能力,了解相关历史并理解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2、两宋绘画的特色是()
A、山水画开始出现B、宗教画占主导地位
C、人物、花鸟画占主导地位D、风俗画的出现日益增多
3、下列宋朝词人中,风格豪放的是①苏轼②辛弃疾③李清照④柳永()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4、《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A、张择端B、吴道子C、苏轼D米芾
5.下列各项,对应错误的是: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宋代文学美在关怀民族屈辱、抒发爱国情感,具有撼人心魄的魅力。
二、预习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
三、预习过程
(一)整体感知
本课涉及到宋元文化的史学、文学、艺术三大领域
(二)局部揣摩
生阅读77-81页“导入框”和课文,完成下列问题:
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
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内容与解析】本节课要学的内容是宋元的文化艺术,指的是《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绘画和书法,其核心是《资治通鉴》、宋词,理解它的关键就是要了解《资治通鉴》的历史地位和宋词盛行的原因。
学生已经学过隋唐的文学艺术,本节课的内容就是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由于它还与政治、语文有一定的联系,所以在本学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学的重点是《资治通鉴》、宋词。
解决重点的关键是让学生了解宋元时期在史学、文学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
【目标与分析】1、目标:了解宋词和元曲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掌握《资治通鉴》的历史地位及其盛行的原因,记住宋元时期重要的绘画家和书法家及其他们的成就。
2、分析:了解宋词和元曲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就是要清楚宋朝词作达到高峰以及元朝以元杂剧闻名于世,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宋词和元曲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掌握《资治通鉴》的历史地位及其盛行的原因,就是要向学生清晰概述《资治通鉴》产生的背景,在这个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它的历史地位及其价值,记住宋元时期重要的绘画家和书法家及其他们的成就,就是要明白宋元时期绘画和书法闻名于世的原因。
【问题诊断分析】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是宋元时期艺术方面的成就涉及的内容和人物很多,学生不易掌握,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初一学生知识储备不够,对于艺术的学习有一定的难度。
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在教学中补充相关宋元时期与艺术相关的人物材料,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其中关键是注重引导,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
【教学过程】问题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设计意图:通过此题的设计使学生了解《资治通鉴》的作者、性质与主要内容。
师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内容,认真、细致的观看教材图片,充分利用书本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
问题1:司马光生活在什么时期?中国历史上被后人尊称为“两司马”的史学家又是谁?他们的代表作分别是什么?这两本书的性质分别是什么?司马光是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
第14课 宋元的文化艺术导学案
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一、学习目标(一)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了解或掌握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和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认识宋词及三位著名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了解元曲、关汉卿和《窦娥冤》;著名的画家和书法家:宋代书法家“宋四家”和元代书画家“赵孟頫”。
(二)通过学习了解我国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杰出的词人”难点:在学习宋元文化艺术方面成就时,如何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宋元时期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
三、学习过程:(一)自主学生1、________史学家__________主持编写的《______________》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巨著。
全书近300卷,记述发从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_1300多年的历史。
《资治通鉴》取材广泛,考证严密,叙事明晰,文笔生动,是我国古代史书的典范。
2、宋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____________,它是一种新体诗歌,在___________已经出现。
3、北宋词人___________开创了___________词风,其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4、李清照是_________杰出的女词人。
她的词____________,其代表作有《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等。
5、南宋著名词人___________继承并发扬了___________的词风,其代表作有《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等。
6、_________是元代文学创作的主流,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合称。
7、___________是元代最杰出的剧作家,悲剧《________________》是其代表作。
他通过自己的创作,对饱受压迫的底层人民寄予了深切同情,揭露了当时社会的腐朽黑暗。
8、元代著名散曲作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第14课:宋元的史学、文学和艺术导学案
学习目标:1.比较《史记》和《资治通鉴》两部史书的体例,初步了解纪传体和编年体两类史书的编纂特点,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整理历史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宋词、元曲及宋元时期绘画等的鉴赏能力。
3.激情讨论,阳光展示,高效学习,学习司马光等人的勤奋钻研、勇于创新的精神。
学习重点:《资治通鉴》;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关汉卿及其代表作、《清明上河图》。
学习难点:对“编年体的理解”。
【自学导航】一、《资治通鉴》:史学家主编的《》是我国第一部巨著。
全书近卷,按年、月、日顺序记述了从到多年的历史,是我国古代史书的典范。
“资治通鉴”其意思是。
二、宋词:①唐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________,宋代文学的主要成就是_____,词是一种新体_______,句子可长可短。
②北宋成就最高的词人是,词风_______________,其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继承发扬苏轼词风的南宋著名词人是_________,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_等。
两宋之际的著名女词人是__________,风格,代表作品有等。
三、元曲:元代文学的主流是___________,元曲是与的合称,元代最杰出的剧作家是___________。
其代表作是《_______________》。
元散曲代表作家是_______________,代表作品是《》。
四、绘画:①城市经济的繁荣,使增多。
②北宋大画家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的代表作。
③元代是当时画坛领袖,代表作品有《________________》。
另:(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辙、曾巩、、)【合作探究】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①上面词句是谁的作品?体现了他怎样的写作特点和风格?②词中的“周郎”是谁?词中为何把周郎和赤壁之战联系在一起?3.材料二: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01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一、教学目标:1、了解宋元时期的史学、文学、艺术成就。
2、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力。
3、学习司马光严谨的治学态度二、教学重点:1、司马光和《资治通鉴》”2、宋词和元曲.三、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对比法练习法五、教学过程:第一步:课堂导入同学们或听或唱或读一首词,。
教师讲解:词是宋代最主要的文学样式,就如唐诗一样,宋词为我国古代文学史这幅长卷书写了最为光辉灿烂的一页。
不仅如此,宋元时期的史学艺术也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第二步:学习新课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元时期是中华古文明的最灿烂的发展阶段,其文化的辉煌成就不仅表现在科技方面,同样显示在史学、文学、艺术方面。
在我国古代史学著作中,有堪称“史学双壁”的两部史书大放光彩,其作者并称为“两司马”猜猜看是哪两部史书?两位作者是谁? 《资治通鉴》的名称为当时皇帝宋神宗所赐,他认为这部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猜猜看,这一书名的含义是什么?“资”---帮助、治---统治、鉴--镜子,这里引申为警戒和教训这部书名的含义是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吸取教训。
二、宋词和元曲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讲求对仗,便于歌唱,宋朝时成为主要文学形式,宋代词人中杰出的有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
1.宋词:(1)苏轼(2)李清照(3)辛弃疾三人代表作品:《念奴娇赤壁怀古》《如梦令》《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2. 元曲:关汉卿,元大都人,“元曲四大家”之首。
代表作《窦娥冤》关汉卿生活的时代,政治黑暗腐败人民群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他的剧作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充满着浓郁的时代气息。
反映生活面十分广阔,既有对官场黑暗的无情揭露,又热情讴歌了人民的反抗斗争。
慨慷悲歌,乐观奋争,构成关汉卿剧作的基调。
三、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1.绘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赵孟頫《秋郊饮马图》2.书法:宋四家:宋人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的合称。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十四课 宋元的文化艺术 导学案
第十四课宋元的文化艺术知识点梳理:1.北宋史学家司马光编成《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通史,记录了从战国到五代十国的历史。
目的是总结经验,给统治者提供借鉴。
2.词在隋唐时已出现萌芽,到宋朝达到高峰,成为当时文学的主要形式。
著名的词人有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
(1)苏轼:开创了豪迈奔放的词风,代表作《念奴娇•赤壁怀古》。
(2)李清照:婉约派词人,生活在两宋之交,善于运用口语。
(3)辛弃疾:继承了发展了豪放词风。
代表作《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语以寄之》。
3.元曲以杂剧和散曲为主,关汉卿、马致远、白朴、郑光祖为元曲四大家。
关汉卿代表作《窦娥冤》。
王实甫虽不在四大家之列,但他的《西厢记》是影响力最大的作品之一。
绘画和书法1.宋徽宗创制瘦金体书法。
2.宋朝的张择端画的《清明上河图》描绘了都城东京的现实场景,展现了汴河两岸的繁荣景象,是宋代风俗画的最高成就。
3.北宋书法四大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
元代的赵孟頫书画双绝。
罗盘指南针突火枪清明上河图本单元的特点,民族政权的竞立:辽、宋、西夏、金、元;南方经济的发展和经济重心的南移。
巩固练习:1.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根本目的是()A.创造一种新的体例B.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C.维护自己的政治地位D.为统治者治理国家提供借鉴2. 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A.诗歌B.散文C.词D.话本3. 下列宋朝词人中属于豪放派的是()①苏轼②辛弃疾③李清照④柳永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4. 《清明上河图》有助于研究北宋城市()A.风格各异的中外建筑B.兼收并蓄的对外交往C.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D.数量众多的自由工匠5. 北宋时期编写的编年体通史巨著,作者和作品分别是()A.司马迁《史记》B.郦道元《水经注》C.司马光《资治通鉴》D.罗贯中《三国演义》6. 下列事件中不可能在《资治通鉴》中有记载的是()A.商鞅变法B.汉武帝实行推恩令C.隋炀帝开凿大运河D.宋辽签订《澶渊之盟》7. 辛弃疾曾写道:“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河山”,由此可以看出他难以忘怀的是()A.祖国山河的统一B.中华文化的弘扬C.旖旎迷人的风光D.个人的离愁别恨8. 《资治通鉴》按照年、月、日的顺序,叙述了()A.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B.秦汉时期的历史C.我国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D.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9. 元朝最优秀的剧作家是()A.汤显祖B.关汉卿C.罗贯中D.杨万里10. 北宋大画家张择端的不朽作品是()A.《清明上河图》B.《天王送子图》C.《秋郊饮马图》D.《历代帝王图》11. 关于《资治通鉴》,以下说法正确的是()①它的作者是西汉的司马迁②它的主编是北宋司马光③这是一部纪传体通史④这是一部编年体通史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2. 两宋之交的文学作品反映出的时代最强音是()A.歌颂祖国壮美的山河B.揭露统治者的腐朽C.对人民痛苦生活的同情D.对祖国统一的渴望13. 列表回答宋代著名词人的词风及代表作。
《第14课_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学目标1、了解宋元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和书法成就。
2、欣赏不同风格的作品,培养审美能力。
3、通过本课学习,学会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
4、领略文人风采,学习他们的优秀品质。
教学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曲教学难点在介绍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宋元时期文化高度繁荣的原因。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用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精彩瞬间引入《灿烂的宋元文化(一)》中国人为世界文明所创造的科技发明,再用苏轼《明月几时有》配乐朗诵导本课的文化教学。
板书课题: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讲授新课一、自主与合作给学生发《灿烂的宋元文化(二)》导学案,每两人一份。
要求两人结合课前的自主预习所知和教材内容相互合作在5分钟以内完成,之后请一名同学宣读一遍以核对学生的回答情况并及时给予表扬或者纠正二、探究学习(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指导学生阅读71-72页“导入框”和课文,根据教师的启发,在书上标注答案,思考回答:1、《资治通鉴》是一部什么体例的书籍?(编年体通史)和上学期学习过的司马迁的纪传体通史《史记》区分开,并介绍两种史书体裁的区别。
2、它所记叙的历史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战国到五代)3、你知道《资治通鉴》书名的涵义吗?(总结历史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4、司马光治学的严谨表现在哪些方面?(取材广泛,查阅大量资料,实事求是,书写工整等)比一比,得结论(二)、宋词和元曲学生阅读课文、插图、“文献资料”等,根据教师的启发在书上作标注并回答:1、从唐朝到宋朝,词的内容发生了什么变化?(伤离怨别、花前月下→豪放思想、壮观景物。
)2、宋朝的杰出词人是哪三位?(苏东坡、李清照、辛弃疾等)组织学生朗诵“文献资料”中,苏东坡、辛弃疾的词,根据73页“动脑筋”:现代词人里还有豪放风格的吗?(有,例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3、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谁?(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是什么?(《窦娥冤》)4、从《窦娥冤》里,可以看到关汉卿的写作风格怎样?(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反映社会现实,鞭挞黑暗势力。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导名师精编学案 中华书局版
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1.熟记北宋史学家司马光和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
2.知道宋词元曲的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成就。
3.说出宋元时期绘画与书法的特色和成就。
4.重点:司马光和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宋朝词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元曲、关汉卿和《窦娥冤》等。
1.司马光与《资治通鉴》(1)司马光: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史学家。
(2)《资治通鉴》①背景:司马光认为纪传体史书文字繁多,不便阅读,决心编一部便于阅读的编年体史书。
②内容: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给统治者提供了借鉴;以叙事论人为主,兼及各代的制度、文化等。
③特点:史料翔实,考证谨严,文笔简洁生动。
*议一议:司马光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①聪颖好学。
②以“警枕”来提醒自己抓紧时间学习,顽强刻苦。
③治学严谨等。
(还可答“身为宰相,廉洁奉公”等)2.宋词和元曲(1)宋词①概况:宋代在文学上的突出成就是词的兴盛。
它的句子长短不齐,因此又称长短句。
②发展:词在隋唐时已萌芽,经过五代发展,到宋代达到高峰,成为当时文学的主要形式。
(3)元曲①兴起原因:元曲的兴起与宋、金时期城市经济文化的繁荣密切相关。
②主要形式:元曲以杂剧为主。
③杰出代表:“元曲四大家”:是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的合称;关汉卿:元曲四大家中最为有名,代表作《窦娥冤》。
3.绘画和书法(1)绘画①宋徽宗:擅长花鸟画,创“瘦金体”书法。
②张择端:擅长风俗画。
代表作《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开封的繁华景象,代表宋代社会风俗画的最高成就。
(2)书法: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号为“北宋四大家”;元代书法巨匠赵孟兆页创“赵体”。
1.各小组就小组成员在“问题生成”中的疑问展开讨论,并共同解决。
2.探究下列问题,以小组确定的形式进行展示。
【探究问题一】史书编写的基本体例都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1)编年体就是按时间顺序来记述历史的一种体例,也就是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来写。
(2)纪传体是以本纪、列传人物为纲、时间为纬、反映历史事件的一种史书编纂体例。
中华书局初中历史七下《第14课 宋元的文化艺术》word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公开课教案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及书法成就。
2、能力目标:引导学生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初步分析历史现象的初步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教学重点】司马光《资治通鉴》、宋词、元曲【教学难点】介绍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
【教学方式】讲述法、讨论法、初次用导学案尝试优效课堂,并让学生提前预习【教学过程】1、复习13课的内容中国的四大发明是什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2、导入新课在屏幕上展示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的朗诵视屏,然后老师再介绍:这首气势磅礴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是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著名词作。
宋词是我们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
你还想了解宋元时期的其他文化艺术成就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一课。
3、讲授新课一、司马光与《资治通鉴》(同时在屏幕上展示相关内容)1、先提问学生回答有关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的相关内容。
2、介绍司马光的生平:(1019~1083)北宋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编写《资治通鉴》一书。
3、《资治通鉴》:全书为294卷的编年体通史,该书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的历史,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给统治者提供了借鉴。
它史料翔实,考证谨严,文笔简洁生动。
以叙事论人为主,兼及各代的制度、文化等。
4、请学生根据课本p72上的“思考与讨论”讲述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并提问学生:我们从司马光的身上学到什么品质?乐于助人、聪明机智、勇敢、有胆识、有创造力。
二、宋词和元曲(同时在屏幕上展示相关内容)1、各个朝代文学的表现形式: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
七下历史第14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及书法成就。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
难点: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
教学过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Ⅰ导入新课
阅读导入框内容导入新课
Ⅱ讲授新课
一、自主学习:
⒈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北宋的司马光编写的《》是一部编年体的通史巨著。这部书按年代顺序,叙述了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全书取材广泛,叙事明晰,文笔生动,对研究古代历史有重要参考价值。
⒉宋词和元曲
⑴宋词: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唐朝时已出现,最初在民间流行。宋代成为主要文学形式。代表人物有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等。
①苏轼:文学家,对词的发展有突出贡献。他的词,气势豪迈,雄健奔放(特点)对后世影响很大,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②李清照: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女词人。她的词,风格,感情真挚,善于运用口语,显得格外清新自然(特点)。
⑵书法:盛行“行书”代表人物有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等。
二、合作探究:
宋元时期,在文学上面的突出成就是宋词、元曲,请写出一首你最感兴趣的作品。并说说为什么对它最感兴趣。
略
学生阅读
学生阅读课文,自主完成自主学习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然后把讨论的结果呈现出来
Ⅲ课堂小结:指名学生小结本次课内容
学生小结
Ⅳ巩固练习:长江全能学案
学生作业
Ⅴ板书设计:
⒈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⒉宋词和元曲
⒊风格多样的绘画和书法
教学反思:
③辛弃疾:南宋人,年轻时在北方参加过抗金斗争,到南方以后,一直胸怀恢复中原的壮志。他在词里,经常倾吐对山河分裂的悲痛。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教案(人教版七年级下)
激发学生兴趣
导入对新知识的学习与探究
回顾旧知,
温故知新
由史书导入
放投影:司马光的画像与史书《资治通鉴》的外观。司马光是如何主编这部著作的呢?以激发学生以迫切的心情进入新课。
3、欣赏宋四家的书法、赵孟頫的书画。培养学生艺术鉴赏力
拓展延伸
司马光一生最伟大的贡献是什么?他和谁被称为中国古代史学界的两大伟人,并称为“两司马”?“两司马”有哪些品质令人钦佩,值得学习?
展开讨论 各抒己见
总结:司马光一生最伟大的贡献是写成了《资治通鉴》一书,他和汉朝的司马迁并称为“两司马”。他们执着追求、严谨治学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宋词和元曲
生:表演朗诵词人的代表作,欣赏几首词,进一步体会词的特点。
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查找资料,并组织学生讨论:苏轼,辛弃疾,李清照词人的风格?
学生采用分组活动形式,将全班分成三个组,分别代表苏轼,辛弃疾,李清照词的鉴赏者,由学生介绍其代表作品。
2、教师介绍元杂剧。播放 《窦娥冤》片段
学生欣赏后分组学习讨论,派代表讲述。师归纳: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关汉卿,他的代表作是《窦娥冤》;其写作风格是用浪漫主义的艺术手法,反映社会现实,鞭挞黑暗势力。
二.宋词和元曲
1.出示:苏轼、李清照、辛弃疾的图片
思考:以上三位人物是宋朝杰出词人,他们分别是谁?并简要说出他们的创造风格和代表作品。现代人诗词里,有苏轼、辛弃疾这种豪放风格的吗?你能不能举例说明?
2.元代著名的剧作家是谁?他的代表作是什么?从他的代表作里,可以看到他的写作风格怎样?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4课 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第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宋元时期,我国不仅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许多领先世界的成就,在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也是成果辉煌,是我国古代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
《资治通鉴》、宋词、元杂剧是这一时期史学和文学艺术取得突出进步的主要体现。
宋元文化高度发达,它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又一个文化高峰。
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对司马光和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的学习,知道《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并能识别《史记》和《资治通鉴》两部史书的不同体例。
通过对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及其代表作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2、过程与方法列表比较《史记》和《资治通鉴》两部史书的不同体例,明确纪传体和编年体两类史书的编撰特点,初步培养比较问题的能力。
利用网络搜索的词朗诵的视频对优秀宋词作品进行分析和讨论,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以增强对元代戏剧艺术的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宋元文化的繁荣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人民的聪明才智。
这一时期史学和文学艺术的高度发展,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笔宝贵的艺术财富,也是一笔难能可贵的精神财富,如司马光严谨治学的精神、李清照和辛弃疾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以及关汉卿同情人民疾苦的情结等。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资治通鉴》、宋词、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和元杂剧。
难点:元曲的特点。
教学方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情境教学法一、导入新课:大家知道,民族文化是民族之魂,中华民族创造的中国文化始终以其独有的源多流广,博大精深,深刻地影响着世界,身为中国人的我们,更应该了解民族文化的精髓,陶冶情操,完善素质,使我们不仅仅是中国人,还要具有中国魂。
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文化的一个片段――繁荣的宋元文化。
师:宋元文化是在隋唐文化高峰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在史学、文学方面大放光彩,熠熠生辉。
板块划分:浩如烟海的史学意境悠远的宋词感动天地的元杂剧下面我们进入第一板块二、讲授新课(一)浩如烟海的史学师:据同学说:大家对故事非常感兴趣,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你最爱听的故事,请同学欣赏图片,讲故事。
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教案
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教案第一篇: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教案七(下)《繁荣的宋元文化》教学设计类别:中学历史编号:【教材分析】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高度繁荣的时期。
《资治通鉴》、宋词和元杂剧是这一时期史学和文学艺术取得突出进步的主要体现。
《资治通鉴》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司马光也因在史学上的巨大成就,与司马迁一起被称为“二司马”。
宋词是我国古代文坛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意境悠远的宋词”一目介绍了两宋词人及其词风和代表作品。
“‘感天动地’的元杂剧”主要讲述元杂剧的特点、地位和关汉卿的艺术成就。
元朝是我国戏曲发展的重要时期,关汉卿的《窦娥冤》集文学性、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
宋元文化高度发达,对中国以及世界文明的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古代文化史上占有非常突出的地位。
它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华文明史上又一个文化高峰。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由于受年龄特征的影响,喜欢听讲故事,学习历史的兴趣较浓,也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参与活动的热情较高。
但他们的分析、比较能力较差,有待提高。
因而比较《史记》与《资治通鉴》时需引导进行。
宋词作品学生较熟悉,教学中引导他们通过诵读来感受几位词人的不同风格。
7年级学生对元曲较陌生,教学中应多提供图片和文字材料加深学生的感知元曲的特点。
【课程标准】说出《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
以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为例,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
【教学目标】历史课堂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该包括历史史实、史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情感体验和态度、价值观形成等内容。
本课的目标如下:通过学习,知道《资治通鉴》的作者和体例,能识别《史记》和《资治通鉴》两部史书的不同体例,明确纪传体和编年体的编撰特点,初步培养比较问题的能力,感受司马光严谨治学的精神。
学习苏轼、李清照、辛弃疾及其代表作,通过分析讨论,提高对作品的鉴赏能力,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成就及李清照和辛弃疾的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和关汉卿同情人民疾苦的情结。
14课宋元文化(二)教案.doc
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学习目标:1、了解宋元时期的史学、文学、艺术成就。
2、欣赏不同风格的作品,培养学生对文学艺术的鉴赏力。
3、学习司马光严谨的治学态度几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精神。
学习重点:1、司马光和《资治通鉴》2、宋词元曲学习难点:使学生认识到文学艺术的发展是以经济、政治的发展为基础的。
学习内容及过程一、导课:首先我们一起回忆一下上一课13课的课题是什么?灿烂的宋元文化一,那我们在13课学习了宋元时期哪方面的灿烂文化?科技方面。
具体来说是哪些科技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
那宋元文化的灿烂、辉煌就仅仅表现在科技方面吗?不是, 那它还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我们•起來继续学习14课灿烂的宋元文化(二)二、学习新课(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二)1 •我们昨天预习了课文,那老师想问大家一个很简单的问题: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什么关系?(司马光主持编写了《资治通鉴》)那《资治通鉴》是一本什么书?(学生一定会用课本的话来说:编年体通史巨著,要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记载历史的书,简称为史书。
2、下面我们在用2分钟时间来阅读勾画本部分内容,看看从中你述获得了关于司马光和《资治通鉴》的哪些知识?3•学生各抒己见。
《资治通鉴》的体裁和价值要强调:举例:我们的历史课本就是按照年代的先后顺序来编的,体裁就是编年体。
南朝的宋孝武帝,是历史有名的腐朽皇帝。
腐朽到一个什么程度呢?举一个例子;说他宠爱的殷贵妃死后,孝武帝带领群臣去哭坟,并对大臣说:“哭贵妃哭得最悲痛最伤心的,将得到厚赏“结果真有一个大臣应声恸哭,涕泪满面。
孝文帝见了立即赏他高官。
作为后人的我们怎么会知道一千六百多年前发生的这个故事呢?是《资治通鉴》告诉我们的, 这段记载就出自《资治通鉴》,对于孝文帝干的坏事,以往官方编写的史书或避重就轻,或只字不提,而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对他的种种劣迹却加以尤情的揭露和辛辣的粉刺,对其他帝王,包括那些有功业的帝王,司马光也如实指出他们的过失。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14课宋元时期的文化教案(冀教版)
宋元时期的文化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思路关于这一课,教师可选取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材料,如引导学生阅读《资治通鉴》的精彩段落、欣赏一些宋词元曲,以加深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喜爱这些文献的兴趣。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宋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包括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绘画及书法成就。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宋元时期文化成就的介绍,引导学生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并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初步分析历史现象的初步能力;通过对宋词、绘画、书法艺术作品的鉴赏,培养学生的审美感,提高学生的鉴赏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了解《资治通鉴》的写作过程,及《资治通鉴》的卓越成就,培养学生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学习本课,通过多种多样的学生活动和教师的精彩讲解,让学生感受到李清照的温婉才情和辛弃疾的忧国忧民以及关汉卿同情人民疾苦的心怀。
教学重点“司马光和《资治通鉴》”与“宋词和杰出的词人”是本课的重点教学难点本课的难点,是在介绍史学、文学、艺术等方面成就时,如何使学生逐步形成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看待文化现象的能力。
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教学媒体多媒体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结构与过程【新课导入】宋元时期的科技达到中国古代科技的最高水平,它不仅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文明的程度,而且它的对外传播又大大推动了世界的进步。
就在同一时期,我国古代的文学艺术也是呈现空前繁荣的局面。
【讲授新课】小结:本课着重介绍了宋元时期的文化,我们领略了与唐诗齐名的宋词元曲的魅力,使我们对我国古代的文化成就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同时,我们要学习他们爱国主义的情怀。
板书设计第14课宋元时期的文化一、司马光和资治通鉴1.作者2.体例3.地位二、宋词1.形成2.成就3.代表人物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三、元曲1.形成2.成就3.代表人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民族政权竞立和南方经济的发展
——辽宋夏金元
第14课宋元的文化艺术
编制人:杨乔仙审核人:学生姓名:班级:学成情况:
第一标设置目标
【课堂目标】
1、掌握宋元时期史学、宋词及杰出的词人、元曲和关汉卿、绘画和书法成就等的相关知识。
2、通过对“阅读广场”、插图的鉴赏,培养审美能力,了解相关历史并理解体会“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
3、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宋代文学美在关怀民族屈辱、抒发爱国情感,具有撼人心魄的魅力。
【课堂准备】
七年级下册课本历史地图册同步练习册
第二标我的任务
第三标反馈目标
【自我检测】
典例剖析
1、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元朝时来到中国的。
他在中国有可能阅读到的书籍有()(1)《红楼梦》(2)《本草纲目》(3)《齐民要术》(4)《资治通鉴》
A、(1)(2)
B、(3)(4)
C、(1)(3)
D、(2)(4)
2、2011年6月1日,元代画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的两部分《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分别珍藏海峡两岸多年后,实现历史性的合璧展览。
下列画家及作品与黄公望同一时代的是()
A、顾恺之《洛神赋图》
B、吴道子《天王送子图》
C、张择端《清明河上图》
D、赵孟頫(fu)《秋郊饮马图》
3、《清明上河图》是哪位画家的传世名作()
A、王羲之
B、顾恺之
C、张仲景
D、张择端
4、下列作品属于编年体通史巨著的是()
A、《史记》
B、《汉书》
C、《三国志》
D、《资治通鉴》
5、北宋时期著名的史学家是()
A、司马迁
B、司马昭
C、司马光
D、司马炎
6、《资治通鉴》按照年、月、日的顺序,叙述了()
A、从传说中的皇帝到汉武帝时期的历史
B、秦汉时期的历史
C、我国整个封建社会的历史
D、从战国到五代的历史
7、《史记》和《资治通鉴》记载相重合的历史时期是()
A、从黄帝到汉武帝
B、从战国到五代
C、从战国到汉武帝
D、从汉武帝到宋神宗
8、下列有关司马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活在北宋时期
B、编成《资治通鉴》
C、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史学家
D、他所编写的史书与《史记》属于同体例
9、下列关于宋词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
B、是一种新体诗歌,汉朝时已出现
C、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
D、经过五代到两宋,获得极大发展
10、在我国文学史上,下列艺术形式形成主流的先后顺序是()
(1)诗(2)词(3)曲
A、(1)(2)(3)
B、(2)(1)(3)
C、(3)(1)(2)
D、(3)(2)(1)
11、关于元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曲在元代空前发达
B、《窦娥冤》在当时反响很大
C、它把音乐、动作、念白熔为一炉
D、元曲由京剧和散曲组成
【感悟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存在什么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