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西部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样式1
中国大地构造-地貌
中 国 大 地 构 造 - 地 貌
• 中国地势特征
第二级地势面:分布于中国中部、 第二级地势面:分布于中国中部、西 北部及邻近的中亚地区,对应与西北构 北部及邻近的中亚地区, 地貌组合区和中部构造- 造-地貌组合区和中部构造-地貌组合区。 地貌组合区和中部构造 地貌组合区。 主要为中西部地区的大型盆地及切割强 烈的构造山系组成。东缘以大兴安岭- 烈的构造山系组成。东缘以大兴安岭- 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 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为界。平均海拔 1500~2000m,面积达 ~ ,面积达400×104km2。 ×
中 国 大 地 构 造 - 地 貌
• 中国地势特征
第四级地势面: 第四级地势面:分布于中国东部邻海 地区,对应于东部大陆边缘构造 地貌组 地区,对应于东部大陆边缘构造-地貌组 合区。包括东部海域的东海、黄海、 合区。包括东部海域的东海、黄海、南 海等。主要由大陆架、边缘海、 海等。主要由大陆架、边缘海、岛弧和 海沟组成。东缘以太平洋为界。 海沟组成。东缘以太平洋为界。平均海 拔−150~−200m,面积达 ~ ,面积达330×104km2。 ×
中国地槽褶皱区与造山带(构造山系 中国地槽褶皱区与造山带 构造山系) 构造山系
1. 北部地槽褶皱区(中亚-蒙古地槽区) 北部地槽褶皱区 中亚-蒙古地槽区 中亚 地槽褶皱区位于西伯利亚地台和塔里木- 地槽褶皱区位于西伯利亚地台和塔里木-中朝 地台之间。是中亚 蒙古地槽区的一部分 蒙古地槽区的一部分。 地台之间。是中亚-蒙古地槽区的一部分。 形成于元古代-古生代。包含 个二级褶皱系 形成于元古代-古生代。包含6个二级褶皱系 (造山带 和2个二级中间地块。地槽区主要发育在 造山带)和 个二级中间地块 个二级中间地块。 造山带 第二地势面内。 第二地势面内。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_部_中生代构造属性_刘池洋
注:本文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编号2003CB 214600)资助的成果。
收稿日期:2004212228;改回日期:2005203230;责任编辑:郝梓国。
作者简介:刘池阳,笔名刘池洋,男,1953年生。
教授,博士生导师。
长期从事盆地动力学和油气地质与勘探研究与教学工作。
Em ail :lcy@nw u .edu .cn 。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部)中生代构造属性刘池洋,赵红格,王锋,陈洪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含油气盆地研究所,西安,710069内容提要: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带独特的大地构造位置、复杂的构造特征、活跃的新构造运动和良好的矿产赋存条件,长期以来为诸多地质学和矿产学者所关注;并从不同角度对该区带的区域地质构造特征和构造属性进行了程度不同地探讨,提出了不尽相同的认识。
近年来,有不少研究者将其中生代构造属性划归“前陆盆地”。
在地质历史上,适于前陆盆地发育的地球动力学环境,在时间和空间上均是相当有限的。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部)处于多个性质不同大地构造单元的结合部位,构造特征因地而异,演化过程十分复杂。
本文根据最新勘探资料和测试结果,通过对区域背景、盆山关系、沉积响应、构造特征、原盆面貌、演化过程、发育时限和后期改造等方面的综合研究认为,鄂尔多斯盆地西部在中生代整体上不具前陆盆地属性,为大型残延克拉通内盆地的组成部分;仅在晚侏罗世以来盆地发育晚期和之后的有限时期和局部地段,存在有与前陆盆地结构“貌似”的剖面组合特征。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西缘(部);构造属性;残延克拉通内盆地;前陆盆地;盆山耦合;区域构造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带总体呈南北向展布,地跨陕、甘、宁、蒙四省区,北起内蒙磴口,经宁夏银川、同心、固原及甘肃平凉,南端达陕西陇县一带,东西宽50~200km ,南北长达600km ,面积约60000km 2。
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现状在区域大地构造位置上,鄂尔多斯盆地西缘构造带横亘在华北克拉通与阿拉善地块、秦岭造山带与祁连造山带等不同特征的构造单元之间,将中国东、西部分隔为地质特征明显不同的两大构造域;也是我国东、西部两大地震构造域和地貌区划的分界线。
柴达木北缘中生代盆地的成因类型及构造沉积演化
第32卷 第4期2002年10月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JOURNAL OF J IL IN UNIV ERSITY (EARTH SCIENCE EDITION ) Vol.32 No.4Oct.2002 文章编号:16715888(2002)04033307柴达木北缘中生代盆地的成因类型及构造沉积演化和钟铧,刘招君,郭 巍,董清水(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吉林长春 130026)摘要:柴达木盆地是我国西部一个大型中新生代陆相含油气盆地。
其剖面结构、构造样式、沉积特征、基底沉降、古地温等表明中生代盆地的性质应为挤压环境下经过多次幕式逆冲形成的、与祁连造山带有关的叠置前陆盆地,经历了早侏罗世的破裂前陆盆地和中侏罗世之后的类前陆盆地的演化过程。
柴北缘中生代沉积充填由构造层序Ⅰ(早侏罗世)、构造层序Ⅱ(中侏罗世)和构造层序Ⅲ(晚侏罗世)三个完整的构造层序构成,由粗到细多个沉积旋回代表了逆冲加载过程中由活动期到平静期的转化过程。
随着逆冲活动的加强和频率加快,构造层序Ⅳ(白垩纪)只经历逆冲活动期,是不完整的构造层序,发育补偿和过补偿沉积,盆地逐渐萎缩。
关键词:成因类型;构造层序;逆冲活动;盆地演化;柴北缘中生代前陆盆地中图分类号:P544.4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20011029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九五”科技工程资助项目(QZ 97204102)作者简介:和钟铧(1968),男,河南省上蔡县人,博士,主要从事构造地质及盆地分析的教学和研究11 区域地质背景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隅,地处古亚洲构造域南缘附近,其南邻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
四周均以深断裂与相邻构造单元相隔,北界为宗务隆山-青海南山深断裂与南祁连加里东褶皱系相连,西以阿尔金深断裂与塔里木盆地紧邻,东、南分别以鄂拉山深断裂和昆北深断裂与西秦岭及东昆仑造山带环接。
依据基底性质、基底起伏、断裂活动、构造特征及构造发展史可把柴达木盆地划分为三个一级构造单元(图1):南部昆仑山前地区表现为冲断构造,称昆北断阶地;中部沉积了巨厚的新生界,称为中央坳陷;北部祁连山前地区以冲断构造为主,称北部块断带。
中国西部油气地质特征及资源概述
中国西部油气地质特征及资源概述摘要:在我国西部,有着十分丰富的油气资源,是新中国成立之后发展石油工业的主要支撑和重要力量,同时也是中国迎接新世纪的油气资源战略的交替地区。
为了加深对西部油气资源地区的了解,促进西部油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工作。
本文首先从中国西部油气资源地区的地质特征入手,论述了盆地性质与构造历史,以及西部地区的地质条件,然后进一步分析了西部油气资源地区的资源分布概况。
最后提出促进勘探开发的相关建议。
一、中国西部油气资源地区的地质特征1.盆地性质与构造演化史中国西部地区主要包括鄂尔多斯、塔里木、四川、柴达木以及准噶尔盆地,这些沉积类盆地类属于克拉通盆地,它的基底是比较小的古大陆地壳块状,地壳大概有35~45千米的厚度,主要组成岩质是前震旦的酸性变质岩系。
平坦的海相碳酸盐岩与砂岩是古生界的构造特点,而中新生界主要是盆地沉寂。
在西部盆地的周围存在数量巨大的中新生代的前陆冲断带,主要体现为小型克拉通块状。
在中新生界的构造层,现代造山带相围的新生代盆地表现地十分突出,也就是中新生界盆地和古生界克拉通相互重叠的盆地地形。
西部地区的板块结构变化主要有四部分组成:震旦|—泥盆纪,石炭—二叠纪,三叠纪—早第三纪以及晚第三纪—第四纪。
在经历这四纪构造演化之后,东西部分产生十分显著的构造差别,东侧部分包括四川与鄂尔多斯盆地中间发生隆起,周围也由于发生沉积编程前陆盆地地形,而西侧部分,包括柴达木,准噶尔以及塔里木盆地迅速沉积,幅度达到5000~7000米,发育时期也跟西部有很大不同。
2.西部地区地表和地下地质条件西部地区的表面和地下都存在十分复杂的地质特点,地区表面主要是沙漠、黄土塬、隔壁以及山地,而地下主要由台盆区与推覆带构造而成。
当前西部的油气地区主要在准噶尔、塔里木、吐哈盆地,以及河西走廊、鄂尔多斯以及柴达木地区,这些地形的地质特征都十分复杂。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这些地区的地下构造在盆地中与山前带有着不同的复杂性特征。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介绍(2)
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介绍(2)中国大地构造基本轮廓介绍(2)胡经国三、中国大地构造的发展1、古生代以前阶段在古生代以前,中国大地构造的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两个阶段:⑴、太古-早元古代即前震旦阶段主要是中朝准地台的形成(终止于距今17亿年左右)。
⑵、晚元古即震旦亚代阶段主要是扬子准地台和塔里木地台的形成(终止于距今7~8亿年左右)。
这里需要特别强调的是扬子旋回的重要性。
扬子旋回是指元古代末的一个构造旋回,以滇东为代表,主要的构造运动称为晋宁运动,年龄值为距今8亿年左右;另一个重要的构造运动称为澄江运动,年龄值为距今7亿年左右。
现有的一些资料说明,扬子造山旋回形成的地台的范围远不限于扬子准地台和塔里木地台。
柴达木北缘、东昆仑、秦岭、阿尔金等地均发现相当于震旦系的地台型沉积不整合于经受褶皱变质的震旦亚界或前震旦亚界之上。
而在天山、北山等地则可见和扬子、中朝南部、塔里木等地一样的地台型早、中寒武世含磷岩系。
说明这些地方当时还不是处于活动的地槽状态,而是处于稳定的地台状态。
这也就是说,经过扬子造山旋回,曾在中国境内形成了一个范围辽阔的地台,暂称其为古中国地台。
这个地台在震旦系和下寒武统沉积时,经历了差不多2亿年的发展。
2、古生代以来阶段自古生代以来,中国大地构造的发展明显地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古生代阶段和中、新生代阶段。
在空间上,发展成为三大构造域,即:古亚洲构造域、滨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
⑴、古生代阶段古生代阶段,主要是古亚洲构造域的形成。
古亚洲构造域经历了兴凯、加里东、华力西三个旋回的发展。
早寒武世末,当萨彦-北蒙古-额尔古纳地槽褶皱隆起时,中国境内扬子构造旋回形成的古中国地台开始解体,形成昆仑、秦岭等中国中、西部的古生代地槽。
经过加里东旋回,到华力西旋回之后,随着中亚蒙古地槽的完全封闭,西北利亚地台和塔里木、中朝、扬子等地台连成一体形成一个巨大的克拉通,即古亚洲。
⑵、中、新生代阶段中、新生代阶段,中国主要处于滨太平洋构造域和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的控制之下。
中国石油构造样式
中国石油构造样式绪论石油构造是在一种主导构造应力作用下形成各种变形的整体。
地壳运动可概括为无个字“升、降、开、合、扭”。
地槽转化为地台的过程实质上是由洋壳转化为陆壳的过程。
地台转化为地槽实质上就是陆壳裂解转化为洋壳的过程。
在沉积盆地中,最常见的是由开裂环境转化为收缩环境。
正反转构造:负向构造转化为正向构造。
负反转构造:正向构造转化为负向构造。
石油构造类型表第一章沉积盆地构造分析、沉积盆地按地球动力学分类(一)开裂环境随着大陆的解体,沉积盆地的形成往往与岩石圈的引张应力有关。
1、大陆裂谷盆地(有些裂谷与造山带以高角度相交,称之为碰撞裂谷)2、大陆边缘拉裂盆地3、边缘海盆地(二)收缩环境板块或块体的聚合形成造山带,在造山带一侧或造山带内形成一系列压陷盆地。
在这些地区以挤压应力作用为主,地壳缩短加厚,形成各种收缩构造。
1、山前压陷盆地(前陆盆地属此类)2、山间压陷盆地(三)剪切环境1、拉分盆地2、断层边缘盆地3、断层楔盆地4、断层角盆地5、走滑横向盆地等(四)重力环境1、克拉通盆地2、撞击盆地(陨石坑等)二、中国中、新生代沉积盆地形成的地质背景从全球观点来看,造山带的形成与深海槽的消亡、大陆的解体、漂移是密切相关的。
即裂解作用与造山作用是相对应的。
裂陷使地壳伸展,形成各种类型的伸展构造;造山使地壳缩短,形成收缩类型的构造。
(一)印支期中国西部,印支旋回既有“开”又有“合” ,裂陷作用与聚合造山作用并行不悖,彼此紧密相关。
在“开”与“合”两大地质事件中,中国西部由于岩石圈的不均一性,古老陆块与软弱带接触区发生裂陷,形成断陷盆地。
(二)燕山期燕山运动自下而上可分为三次激化期。
早燕山期:早、中侏罗世与晚侏罗世之间中燕山期:晚侏罗世与早白垩世之间晚燕山期:晚白垩世与早第三世之间中国西部地区,由于藏南海槽强烈扩张,岗底斯地体与古亚洲大陆拼帖,这一演化过程中,近南北向的开裂与聚合交替发生。
西部地区除老的坳陷盆地继承发育外,还产生许多山间或山前断陷。
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与构造样式
塔里木盆地构造演化与构造样式塔里木盆地是我国西部的一个巨大盆地,主要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部和西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内陆盆地之一。
它是一个具有复杂构造演化历史的盆地,由于地壳构造、地球物理和沉积物学等多个方面的研究,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它的成因和演化历史,也为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数据。
塔里木盆地的构造演化可以大致分为四个时期:第一时期,即古生代晚期,这一时期盆地位于旧大陆东北部。
最早的重大沉积物是卡尺哈拉组,它主要由深海泥岩和砂岩组成。
在这个时期,盆地处于地史背景下的古达尔文洋。
在这个时期,由于板块构造的影响,塔里木盆地陆地逐渐升起,逐渐发生从一个褶皱系统向另一个褶皱系统的转化,并发生了多次盆地隆升事件。
第二个时期,即中生代晚期,盆地经历了一个大规模的反转和隆升事件,并且体现出大范围的地裂和拉张特征。
这个时期的新秦岭运动和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有很大的关系,通过构造运动,发生了山丘褶皱、古碍口隆升、胡杨峡谷等地形。
同时,受到青藏高原隆升的影响,盆地隆升至约2000米。
第三个时期是古新世晚期,这一时期是盆地的平穏时期,地质时间相对较长。
多次进入静止状态,但依然受着地球板块构造的影响。
这个时期湖盆覆盖了约5000米左右厚度的沉积物,形成了原始新月海,新疆最大的湖泊——博斯腾湖、和空中城和大戈壁沙漠。
第四个时期是第四纪晚期。
靠近第四纪的时候,晚新生代的地球构造发生了巨大变化,进入到现代新构造运动时期,塔里木盆地也开始了第四个演化时期,隆升前部近1000米,地表水系重新组合,新河谷地区岩石经历了多次破裂、变形和沉积事件,这也为今后地质学的研究提供了很多宝贵的信息。
总的来说,塔里木盆地的构造演化历程非常复杂,是多种地质构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山丘褶皱、平面隆升、断层、地裂和丘陵等。
塔里木盆地的这些特征和演化历史带来的主要地质问题是其中构造样式的分类和特征,这是未来相关方面的研究值得探讨的问题。
中国地形--盆地地形
1.掌握四大盆地的名称及方位 2.重点理解四川盆地多雾、多云雨天气的的原因
①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多。 ②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 ③秋冬春季节,近地面的空气降温十分剧烈。 ④盆地地形,风力微弱,近地面大气稳定,水汽积存下来。 ⑤雾的形成需要凝结核。
②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充沛。境内江河纵横, 其中长江横贯东西,长江河段长1030公里,流域面积50万平方公里, 长江北段的支流多而长,著名的有岷江、沱江和嘉陵江。南岸河流 虽然相对较少,但较长的河流也有乌江和赤水河,天然湖泊虽然面 积不大,但也有1000余个,因此四川盆地常年(包括冬天)都处于 高湿度状态,很多日子相对湿度都达到或接近临界饱和状态。
特点: 我国面积最大 内部平坦、沙漠广布、分布着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流动沙漠) 四周高山环绕,边缘多绿洲
由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山脚下到盆地中心,依序可 见戈壁滩、绿洲、沙漠
塔里木盆地结构示意图
四川盆地又称紫色盆地, 物产丰富,农耕发达,有 “天府之国”的美誉。
特点: 四周山岭、高原环绕,内部多低山、丘陵,500m 西有成都平原 河流众多,亚热带季风气候 天然气丰富
⑤雾的形成需要凝结核,而空气中的凝结核大部分是由悬浮颗粒 物组成的。汽车尾气、工地扬尘、工业污染都是产生悬浮颗粒物 的因素。盆地地形,不利于污染气体扩散,因而有充足的凝结核。 冬半年的稳定的大气层,加之地面江河纵横,水汽充沛,高湿且 低温,因此在此特殊的地形条件下,使四川盆地成为雾的多发地 区。
重庆地处盆地,山丘起伏,夏季热量不易散发,特别 炎热,长达五个月之久,是我国南岭以北地区夏季最 长的城市,是长江沿岸“三大火炉”之最。
中国地形
1.掌握四大盆地的名称及方位 2.重点理解四川盆地多雾、多云雨天气的的原因
复合类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特征
复合类前陆盆地的构造演化特征—以准噶尔盆地为例中国中西部广泛发育挤压构造背景下的中新生代陆相盆地,它的形成和发展与特提斯构造域(特提斯洋壳的俯冲和印度板块的俯冲碰撞)和印支运动期前已缝合的块体与块体之间的活动(伸展、挤压挠曲和走滑作用以及引起的热体制)有密切的关系[1]。
在这种复杂的构造背景下,形成的盆地类型与界Dickinsion等(1974) 定义的典型前陆盆地(周缘前陆盆地和弧后前陆盆地)有明显差别.一些学者分别称其为“陆内前陆盆地”(陈发景,1997) 、“再生前陆盆地”(卢华复等,1994;刘和甫等,2000) 及“C 型前陆盆地”(罗志立,1982 ;车自成等,1998) 等[2].因此,将此类与传统前陆盆地在成因机制上有某些相似之处,但形成构造背景有所不同的盆地称为“类前陆盆地”。
研究表明,西天山造山带在新生代分别向南、北两侧的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逆掩推覆;在博格达山同样可观察到它分别向南、北两侧的吐哈盆地和准噶尔盆地逆掩推覆。
对准噶尔盆地来说,它周边的山体都向盆地方向推覆:东北边的克拉麦里山体向南西方向逆掩;西北缘的扎依尔山体向东南方向逆掩,即哈拉阿拉特和成吉斯汗推覆构造;盆地南缘的依连哈比尔干山和博格达山向北逆掩(图 6)。
前陆盆地位于造山带前缘,是介于造山带及相邻的克拉通(或稳定大陆块)之间的沉积盆地DickinsonWR[1]于1976年按沉积盆地的成因和构造演化将其划分为周缘前陆盆地和弧后前陆盆地BallyAW和SnelsonS[2]在1980年将这类前陆盆地称为与B和A俯冲作用有关的缝合带周缘盆地中国西北地区晚新生代晚期前陆盆地与上述前陆盆地既有相同点,也有很大的差异。
其相同点是它们均邻近造山带,属于在其活动前缘受到挤压挠曲作用形成的沉积盆地。
不同点则是,中国西北地区的晚新生代晚期前陆盆地在时间上不是发生在紧接洋壳消亡,陆—陆(或弧—陆)碰撞形成的造山带之后,而是在碰撞后又间隔了较长时间由造山带再活动产生的;在空间上位于远离喜马拉雅期缝合带的大陆内部。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构造特征及演化
盆地内的油气生成和运移路径
油气生成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的油气生成主要与该地区丰富的有机质有关,这些有机质在适宜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经过 长时间的地质作用,转化为石油和天然气。
运移路径
生成的油气通过断层、裂隙等通道,向高部位或低部位运移,形成富集的油气藏。了解和掌握这些运移路径是勘 探和开发的关键。
盆地内的油气勘探和开发前景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构造 特征及演化
汇报人: 2024-01-07
目录
• 鄂尔多斯盆地概述 •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的构造
特征 •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的演化
历程
目录
•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构造特 征对石油和天然气的影响
•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构造特 征的未来研究方向
01
鄂尔多斯盆地概述
盆地的地理位置和重要性
皱和断裂构造。
盆地的中期演化阶段
时间范围
距今约2000-1000Ma
地质背景
该阶段处于中生代,地壳活动相对稳定,板块构造运动仍 较为活跃。
构造特征
盆地内部构造逐渐复杂化,形成了多个次级盆地和隆起区 。沉积岩层厚度和成分发生变化,出现了大量的火山岩和 碎屑岩。
演化过程
随着板块的持续作用,盆地的边界逐渐扩大,内部构造也 变得更加复杂。同时,盆地开始受到拉张作用的影响,形 成了裂谷和断层等构造。
03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南段的演化 历程
盆地的早期演化阶段
时间范围
距今约3000-2000Ma
地质背景
该阶段处于古生代,地壳活动 频繁,板块构造运动强烈。
构造特征
盆地形成于华北板块与秦岭造 山带之间的碰撞带,早期以沉 降作用为主,形成了巨厚的沉 积岩层。
地理课件-四川盆地
四川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基地 之一,主要种植水稻、小麦、玉
米等作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02
四川盆地的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
四川盆地位于中国西南地区,四周被高山环绕,内部地形平坦,是典型的盆地地 形。
盆地内部主要由平原和丘陵组成,其中平原占据了大部分面积,是四川盆地的主 要农业区。
气候特点
四川盆地属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四 季分明,温差较大。
四川盆地拥有许多世界级 的自然景观,如九寨沟、 峨眉山等,具有极高的观 赏价值和生态价值。
人文历史丰富
四川盆地是中国文化的发 源地之一,拥有悠久的历 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 都江堰、乐山大佛等。
旅游设施完善
四川盆地的旅游设施比较 完善,能够满足不同层次 游客的需求。
旅游发展现状与问题
旅游人数持续增长
03
四川盆地的人文环境
四川盆地的人文环境 历史沿革
人口分布
四川盆地的人口分布呈现出城市密集、乡村稀疏的特点。成都市作为四川盆地的中心城市 ,吸引了大量人口聚集,而其他城市的人口规模也较大。在乡村地区,人口分布较为稀疏 ,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乡村人口正在向城市迁移。
经济发展
四川盆地的经济发展较快,主要以制造业、农业和旅游业为主。成都市的经济实力较强, 其他城市的经济实力也较强。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的重视和支持力度的加大,四川盆地的 经济发展前景更加广阔。
形成原因
四川盆地是典型的构造盆地,由喜马 拉雅运动中亚运动形成,以紫红色砂 页岩为主。
盆地内部地貌类型多样,有平原、丘 陵、山地等,其中平原主要分布在盆 地底部。
盆地特点
四川盆地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 内陆盆地,也是中国四大盆地之
中国西部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样式1
中国西部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样式1中国西部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样式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构造样式研究的意义、构造样式的定义及基本类型划分,然后着重通过分析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构造样式及展布情况来探讨中国西部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样式。
最后对中国西部中新生代盆地的构造样式进行了总结,并且提出了构造样式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关键词:构造样式基底卷入盖层滑脱西部盆地0 引言构造样式研究一直是油气田构造研究中重要的基础内容之一。
在沉积盆地中,构造样式是区分不同构造组合、解释不同区域构造特征、分类不同圈闭、协助划分不同成藏作用等的一个重要概念。
每一种具体的构造变形均是构造样式的一个组成部分。
进行构造样式划分可以了解一种构造样式中所可能出现的所有构造变形方式及可能的排列组合方式,从而达到对相似构造环境中的构造变形分布进行预测,并进行正确的构造变形带划分。
一种类型的构造样式可包含油气勘探中的一个或多个二级构造带,准确地识别出一个构造样式类型,实际上就弄清了包含在该种构造样式内二级构造带或局部构造圈闭的成因特点。
概括说来,构造样式研究不仅涉及对含油气盆地性质、类型及其动力学的分析与认识,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时空演化的判识和分析;而且直接关系到油气藏的圈闭类型、成藏条件及勘探目标评价【1】。
在传统的构造地质学中,构造样式并无具体的定义和概念。
在油气地质研究中,由于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不同,对构造样式的理解和定义,研究方法也不尽相同。
美国地质学者Harding T P【2】和Lowell J D【3】对含油气盆地的构造样式做了相当系统的研究,并初步定义了构造样式:认为构造样式是指在剖面形态、平面展布、排列和应力机制上有着密切联系的相关构造的总体特征,是了解特定构造变形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系列构造变形的总体概貌。
强调构造样式的构造组合:即①在剖面形态、平面展布、排列上有密切联系的相关构造变形的组合;②是在同一应力环境下所产生的构造变形的组合;③是多种相关构造的有机组合体。
中国西北叠合盆地的主要构造特征
地学前缘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
( =5792 >97?83<74@ ;A 08;<678968<, 12345 -678968 :3;94783< B87C79D)
E;F & !’ -GHHF ,GD&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中国西北叠合盆地的主要构造特征
" $ 汤良杰!, , 贾承造#, 金之钧!, , 马宗晋%
(! & 教育部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重点实验室, 北京 !’""$(; 北京 !’""$(; " & 石油大学 盆地与油藏研究中心, 北京 !’’’!!; 北京 !’’’)#; #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 勘探开发研究院, 北京 !’’’"() % & 中国地震局 地质研究所,
收稿日期: 修订日期: "’’# ’$ #’; "’’# ’/ ’( 基金项目: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资助项目 ( 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 , 男, 教授, 博士生导师, 构造地质学 作者简介: 汤良杰 (!(%.— ) 专业, 主要从事盆地分析、 构造地质和石油地质的研究工作。
中国西北地区发育世界上最引人注目与最宏伟 的陆内造山带, 如天山、 阿尔金山、 昆仑山和祁连山 造山带等, 这些造山带及其两侧盆地是中国西部岩 石圈构造变动最为强烈的地区, 也是研究大陆动力 学和盆 山耦合最理想的地区。这些造山带在很大 程度上调节了印度板块与西伯利亚板块间的地壳缩 短, 是研究印度大陆对欧亚大陆碰撞造山的关键部
中国西北部含油气盆地的构造带类型及其复式油气藏(田)初探
中国西北部含油气盆地的构造带类型及其复式油气藏(田)初探杨津;刘迪;吴红华;杨克绳【摘要】中国西北部含油气盆地具有四大类型有利油气成藏构造带,包括前陆带、中央隆起带、凹陷背斜带和斜坡构造带.前陆带还可分为前陆隆起带、前陆逆冲断裂带及前陆逆冲前锋带三个亚类.这些构造带控制了油气藏的形成与聚集,构成了在垂向上相互叠置、平面上复合连片,形成不同的复式油气聚集区.前陆带主要分布在塔里木盆地西南缘和北缘、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和南缘、吐哈盆地北缘、酒泉盆地南缘以及柴达木盆地北缘;中央隆起带仅在塔里木、准噶尔两个盆地发育;凹陷背斜带的典型实例为塔里木盆地英吉苏凹陷中部的英南构造带,另外还包括塔里木盆地满加尔凹陷哈德逊东河砂岩不整合超覆尖灭带和准噶尔盆地漠区坳陷的莫西断鼻等;斜坡构造带以柴达木盆地红柳泉斜坡构造带为代表,它由地层不整合圈闭和地层超覆圈闭形成复合构造样式.【期刊名称】《海相油气地质》【年(卷),期】2012(017)001【总页数】9页(P1-9)【关键词】含油气盆地;油气构造带;构造样式;复式油气藏;中国西北部【作者】杨津;刘迪;吴红华;杨克绳【作者单位】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物探技术研究中心;东方地球物理公司研究院地研中心【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11.2中国西北部以塔里木盆地及其演化类型为代表,震旦纪以来经历了地台发育、持续沉降、拉张翘倾、挤压坳陷及断陷推覆等构造发育阶段[1]。
与中国东部一样,中国西北部也表现为拉张与挤压交互出现的手风琴式多旋回演化史[2],两者突出的差别在于晚喜马拉雅期中国西北部地区形成了强烈挤压的逆掩推覆构造,而中国东部地区只形成坳陷式的沉积盆地,这样在构造样式发育的强度上,西北部地区要大得多和复杂得多。
本文试图对中国西北部各类构造带及其相关的复式油气藏(田)(以下省略“田”,油气藏也含指油气田)作一个比较全面的探讨,以期对该区域进一步的油气勘探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中国中-西部4种新生代挤压盆地成藏地质条件及成藏期次
中国中-西部4种新生代挤压盆地成藏地质条件及成藏期次赵孟军;宋岩;秦胜飞;柳少波;洪峰;傅国友;达江【期刊名称】《地质科学》【年(卷),期】2007(42)2【摘要】新生代挤压盆地是我国中-西部的重要油气勘探领域。
根据挤压盆地的发育部位、盆地基底、充填层序、构造叠加和盆山耦合形式等条件,本文在我国中-西部识别出准(噶尔)西北缘型、四川盆地西缘型、柴(达木)北缘型和准(噶尔)南缘型等4种新生代挤压盆地,前两者发育海西晚期—印支期前陆盆地,后两者具有喜马拉雅造山期的再生前陆盆地特征。
对准西北缘、四川盆地西缘、柴北缘和准南缘新生代挤压盆地的对比研究表明,它们在烃源岩、储盖组合等成藏条件上存在明显的差异,而晚期前陆发育对柴北缘型和准南缘型挤压盆地烃源岩演化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
在不同新生代挤压盆地典型油气藏解剖研究的基础上,认为燕山期及之前是准西北缘型和四川盆地西缘型挤压盆地主要的成藏期,喜马拉雅造山期则主要表现为准西北缘型挤压盆地的油气藏保存和四川盆地西缘型挤压盆地油气藏的调整和定型;喜马拉雅晚期是柴北缘型挤压盆地最主要的成藏期,而多期前陆盆地的准南缘型挤压盆地具有多期成藏的特征,但喜马拉雅晚期的油气成藏最为重要。
【总页数】19页(P234-252)【关键词】挤压盆地;成藏条件;成藏期次;新生代;中国中-西部【作者】赵孟军;宋岩;秦胜飞;柳少波;洪峰;傅国友;达江【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2;TE121.1【相关文献】1.松辽盆地南部西部斜坡区大规模岩性油气藏和地层超覆油气藏成藏条件 [J], 王建功;卫平生;史永苏;王斌婷;潘树新2.中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多期成藏、晚期聚气的成藏特征 [J], 赵孟军;宋岩;秦胜飞;柳少波;洪峰3.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成藏期次与成藏时期确定——以渤海湾盆地临清坳陷东部上古生界为例 [J], 李文涛; 陈红汉4.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成藏期次与成藏时期确定——以渤海湾盆地临清坳陷东部上古生界为例 [J], 李文涛; 陈红汉5.中国中西部4种组合类型前陆盆地成藏研究:Ⅰ.油气成藏地质条件分析 [J], 赵孟军;宋岩;柳少波;秦胜飞;洪峰;傅国友;达江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西北地区早—中侏罗世盆地原型分布
中国西北地区早—中侏罗世盆地原型分布张贵宾【期刊名称】《地学前缘》【年(卷),期】2000(7)4【摘要】文中进行了中国西北地区早—中侏罗世盆地的原型分析,着重阐述3点:(1)根据盆地构造特征,将中国西北地区早—中侏罗世盆地划分为:缓断面伸展断陷盆地、陡断面伸展断陷盆地、克拉通内盆地和克拉通周边盆地4种类型。
(2)这4类盆地分布于不同的前侏罗纪构造背景之上。
第Ⅰ类和第Ⅱ类伸展断陷盆地位于印支晚期造山带和印支晚期复活的古生代造山带,它们系造山带伸展垮塌作用的产物。
第Ⅲ类克拉通内盆地分布于克拉通块体内部,它们具有冷的刚性岩石圈,其古地温梯度达不到使岩石圈弱化和产生伸展断陷盆地的临界值。
第Ⅳ类克拉通周边盆地位于克拉通和造山褶皱带之间,这类盆地的古地温梯度刚达到形成伸展断陷盆地临界值,在应变速率低的情况下造成不对称的宽阔凹陷。
(3)由于这4类盆地的地温梯度、演化和改造程度不同,它们的含油气远景差别很大,其中以克拉通周边盆地最有希望。
%Prototype analysis of J1-2 basins in northwestern Chinais discussed. Several points have been emphasized.(1)Based on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J1-2 basins in northwestern China, these can be divided into four types: extensional faulted depression with low-angle boundary fault;extensional faulted depression with high-angle boundary fault; intracratonic basin and craton marginal basin. (2)These basins were developed on different Pre-Jurassic tectonic settings.The extensional faulted depressions were distributed on Indochina orogenicbelt and rejuvenated palaeozoic orogenic belt during Indochina epoch.In these orogenic belts lithosphere had been suffered extensional collapse during J1-2 epoch. The cratonic basins were located on interior of craton block with cool and rigid lithosphere, palaeogeothermal gradient of these cratonic basins is low and not reached a critical value, above which lithosphere weakening and extensional faulted depression may take place. The craton marginal basins were situated between craton and orogenic belt. In these regions its palaeotemperature gradient just reached the critical temperature value because of slower strain rates. (3) Due to the difference in geothermal gradient,basin evolution and modification among the four types of basins,oil and gas assessment may differ greatly among various type of basins, of which the craton marginal basins are most perspective.【总页数】11页(P459-469)【作者】张贵宾【作者单位】无【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544+.4【相关文献】1.蒙古国早-中侏罗世含煤盆地分布及构造背景和地层 [J], 吴根耀2.临清坳陷东部早—中侏罗世地层剥蚀量恢复与原型盆地 [J], 王明健;张训华;张运波3.多世代旋转正断层对断陷盆地沉积迁移的控制——柴达木早、中侏罗世盆地性质[J], 汪劲草;胡勇;刘云田4.塔里木东北缘的一个早-中侏罗世拉分盆地——焉耆盆地 [J], 郭召杰5.蒙古国西部早–中侏罗世含煤盆地的演化和后期改造—以希奈金斯盆地为例 [J], 吴根耀;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震勘探剖面图
(4)喜山期多旋回走滑隆升一剥蚀事件
哈山及其邻区至少包含两个幕次的喜山期显著不整
合事件,分别对应于新近系顶、底界面的不整合关系, 尤其是第四系与下伏新近系、前新生代变形地层或前二 叠系变质变形基岩之间的不整合关系最为普遍,表明研 究区域喜山期主体处于走滑隆升背景下的构造抬升与剥 蚀,显示出以走滑隆升为主体的多旋回隆升一剥蚀不整 合事件。
基于研究区通过解析表明:(1)早海西期的俯冲-碰撞事件; (2)中海西期的碰撞造山及其与后碰撞转换的构造事件; (3)印支期的构造变形事件主要发生在晚三叠世,以走滑 隆升背景下的弱挤压变形为主导;(4)燕山期的构造变形
事件主要发生在燕山中期的晚侏罗世,并以弱挤压背景 下的邹华隆升为主导;(5)喜山期的构造事件构造作用主 体为走滑Q)
依据前述哈山地区地震剖面构造解释、构造样式及其构 造变形序次的认识,综合分析认为,哈山地区海西期以 来经历了至少4个期次、不同性质的主要构造事件。
(1)中海西期末受控于区域碰撞造山作用的逆冲推扭构造 变形事件
哈山地区显著发育中海西期与区域碰撞造山一逆冲 推覆构造作用相关联的石炭纪末逆冲推覆变形,造成前 二叠系基岩的顺层滑脱和构造岩片的逆冲叠覆。
(3)中燕山期末走滑冲断一弱挤压变形事件 从地震剖面上断裂产状及其切割地层关系来看,切割侏
罗系一白至系底界面的断裂产状通常比较陡直、断距不大, 且断裂作用伴生的相关褶皱变形相对二叠系和三叠系变形而 言明显较弱。此外,露头区多处可见的后期走滑冲断行迹, 如和什托洛盖盆地中部西利克山北缘见前中生代地层高角度 走滑冲断至侏罗系高角度掀斜地层之上。这些特点总体说明 了哈山地区中燕山期末存在以期弱挤压背景下的走 冲断作用。
二、构造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西部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样式摘要: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构造样式研究的意义、构造样式的定义及基本类型划分,然后着重通过分析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构造样式及展布情况来探讨中国西部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样式。
最后对中国西部中新生代盆地的构造样式进行了总结,并且提出了构造样式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处。
关键词:构造样式基底卷入盖层滑脱西部盆地0 引言构造样式研究一直是油气田构造研究中重要的基础内容之一。
在沉积盆地中,构造样式是区分不同构造组合、解释不同区域构造特征、分类不同圈闭、协助划分不同成藏作用等的一个重要概念。
每一种具体的构造变形均是构造样式的一个组成部分。
进行构造样式划分可以了解一种构造样式中所可能出现的所有构造变形方式及可能的排列组合方式,从而达到对相似构造环境中的构造变形分布进行预测,并进行正确的构造变形带划分。
一种类型的构造样式可包含油气勘探中的一个或多个二级构造带,准确地识别出一个构造样式类型,实际上就弄清了包含在该种构造样式内二级构造带或局部构造圈闭的成因特点。
概括说来,构造样式研究不仅涉及对含油气盆地性质、类型及其动力学的分析与认识,构造变形特征及其时空演化的判识和分析;而且直接关系到油气藏的圈闭类型、成藏条件及勘探目标评价【1】。
在传统的构造地质学中,构造样式并无具体的定义和概念。
在油气地质研究中,由于研究目的和研究对象的不同,对构造样式的理解和定义,研究方法也不尽相同。
美国地质学者Harding T P【2】和Lowell J D【3】对含油气盆地的构造样式做了相当系统的研究,并初步定义了构造样式:认为构造样式是指在剖面形态、平面展布、排列和应力机制上有着密切联系的相关构造的总体特征,是了解特定构造变形条件下所产生的一系列构造变形的总体概貌。
强调构造样式的构造组合:即①在剖面形态、平面展布、排列上有密切联系的相关构造变形的组合;②是在同一应力环境下所产生的构造变形的组合;③是多种相关构造的有机组合体。
从演化阶段来看,中国西部可分为古生代海相沉积和中新生代陆相沉积2个世代;从沉积盆地所处的构造域来看,中国西部主要受3大构造体系域的制约,即古生代的古亚洲体系域、中新生代的特提斯构造体系域和环西太平洋构造体系域【4】。
昆南(P—T2末)、金沙江(C1—T2末)、怒江—班公湖(K1—K2)和雅鲁藏布江特提斯拉开缝合带(K—E1)组成了中国中、新生代时期板块构造格局中的西部锋线。
在其作用下,中国西部中新生代盆地都具有独特的构造演化历程和构造变形特征。
1 构造样式的基本类型划分Harding T P和Lowell J D根据地层变形的基底卷入程度,把构造样式划分为基底卷入式和盖层滑脱式两大类型,又根据变形所承受的主要力学环境将上述两大类型进一步划分为8种构造样式(见表1)。
表1 构造样式类型(依Harding T P和Lowell J D构造样式类型表绘制)扭动构造组合 转换边缘 压性断块和逆冲组合 聚敛型边缘 张性断块 离散型边缘 基底翘曲、穹窿、凹陷 板内逆冲褶皱组合 聚敛型边缘正断层组合 被动边缘,三角洲 盐构造 离散型边缘; 板内,发育不完全的裂谷系泥构造 被动陆缘——三角洲梁慧社【5】等认为构造样式与形成盆地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具有一致性,因此,可以据此划分为压缩构造样式、伸展构造样式和走滑构造样式,然后根据基底卷入程度进一步划分为基底卷入变形和盖层滑脱变形。
不同方向、不同时期构造应力的复合、叠加形成了一个地区的构造样式组合,伴随着构造应力场的转变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反转构造。
姚超【6】等认为构造样式分析要考虑:(1)通过地表观察及地震剖面解释获得三维构造几何特征,将各种变形的应变场结合起来。
(2)侧重于将板块运动与盆地演化序列结合起来,对构造位移变化进行推断。
(3)考虑伸展构造体系、压缩构造体系和走滑构造体系等3种动力系统与盆地分类及形成机制的关系。
(4)构造变形的时间。
由此,可把构造样式大致划分为伸展构造样式、收缩构造样式、扭动构造样式、反转构造样式、重力与热力型构造样式。
综上所述,尽管不同学者对构造样式的的具体划分不尽相同。
但其基本原则是一致的,即依据基底卷入程度和地球动力学信息进行划分。
2 中国西部中新生代盆地构造样式中国西部盆地被近东西向造山带及一系列雁列走滑断层分割成菱形与三角形盆地。
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与祁连山及其伴生的塔里木、准噶尔、柴达木、贺西盆地群等在总体上构成中国西部盆——岭省(图1)【5】。
同一盆地不同区域由于构造环境的改变,构造样式可以发生变化,并进行过渡;不同期的构造作用可以形成不同的构造样式,它们的相互叠加称为构造样式的叠加。
对于多旋回叠加改造型盆地,由于在时间上发育多期构造运动,其后期的构造运动作用于早期的地质体,空间上使得早期的构造特征普遍被改造,从而在空间上形成由不同时期构造变形所形成的构造样式相叠加【7】。
虽然中国西部盆地主要为挤压型盆地:准噶尔、塔里木和柴达木为碰撞挤压带之间的大型卵形复合盆地,乌苏、库车、酒泉和民乐等盆地为山前坳陷盆地,吐鲁番为天山山间盆地;但各个盆地内部所受的应力状态不完全相同,因而也就具有不同的构造样式。
下面着重通过分析柴达木盆地、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南缘的构造样式和展布情况来探讨中国西部中新生代盆地的构造样式。
构 造 样 式 主要的板块构造部位基底卷入型盖层滑脱型图1 中国西部盆地分布图【5】2.1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柴达木盆地地处青藏高原西北部,南邻昆仑山,北接祁连山,西北界为阿尔金山,位于青海省的西北部,在大地构造位置上属于亚洲中轴构造域,是我国西部一个重要的中、新生代含油气盆地。
内部构造特征具有明显地三分性特点,北部祁连山前地区以冲断构造为特征,称北部块断带。
南部昆仑山前地区也表现为冲断构造,称昆北断阶带。
中部发育巨厚的中新生界,以褶皱构造为特点,称为中央坳陷(图2)【8】。
图2 柴达木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图图中A1.赛昆凹陷;A2.大红沟凸起;A3.鱼卡红山凹陷;A4.德令哈凹陷;B1.一里坪凹陷;B2.大风山凸起;B3.茫崖凹陷;B4.黄石凸起;B5.三湖凹陷;B6.霍布逊凹陷;C1.尕切凹陷;C2.铁木里克凸起;C3.东柴山斜坡;C4.塔尔丁斜坡;C5.诺木洪斜坡受区域构造环境、盆地基底性质、应力作用方式、岩石物理性质、构造演化阶段等因素的控制,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的类型和展布具有自身的特点。
通过各种资料综合分析,戴俊生等【8】将盆地构造样式分为14种基本类型,即生长逆断层、单冲构造、对冲构造、冲起构造、反冲构造、生长背斜、断展背斜、纵弯背斜、滑脱褶皱、断鼻构造、裂陷伸展构造、局部伸展构造、斜坡带和横向构造变换带(表2)。
表2 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基本类型从盆地动力学系统来看,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以压缩构造为主,伸展构造和走滑构造为辅。
生长逆断层、单冲构造、对冲构造、冲起构造、反冲构造、生长背斜、断展背斜、纵弯背斜、滑脱褶皱、断鼻构造均为压缩构造样式。
裂陷伸展构造和局部伸展构造为伸展构造样式。
横向构造变换带为走滑构造样式。
突出了压缩构造这一主体变形。
从基底是否卷入方面来看,柴达木盆地构造样式以基底卷入型为主,盖层滑脱型次之。
14种基本构造样式中,生长逆断层、单冲构造、对冲构造、冲起构造、生长背斜、断鼻构造、裂陷伸展构造、斜坡带、横向构造变换带、部分反冲断层、部分断展背斜和部分纵弯背斜属于基底卷入型。
滑脱褶皱、局部伸展构造、部分反冲断层、部分断展背斜、部分纵弯背斜属于盖层滑脱型。
导致柴达木盆地基底卷入型构造样式普遍发育的重要原因是盆地基底性质。
在空间上柴达木盆地总的构造变形特征是南北两侧强,中间弱;西部强,东部弱(图3)。
北部块断带和昆北断阶带主要表现为断裂变形,中央坳陷以褶皱变形为主要特征。
这是由于受特提斯洋中新生代周期性俯冲削减和闭合作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最终碰撞和往北楔入的远程效应的控制,昆仑山和祁连山对柴达木盆地产生强烈的挤压作用,阿尔金山在走滑活动的同时对盆地也有明显地挤压作用。
盆地边缘构造变形强烈内部变形较弱则是由于柴达木盆地具有稳定的基底,在挤压作用下,导致北部块断带和昆北断阶带以断裂变形为特征,同时发育生长背斜和断展背斜,而中央坳陷则以褶皱变形为特征主要发育生长背斜和纵弯背斜。
柴达木盆地构造变形西部强东部弱是由于祁连山和昆仑山挤压强度及盆地基底稳定性存在东西差异。
单冲构造分布在造山带山前,主要表现为由造山带向盆地的冲断,祁连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三大山系的山前均发育单冲构造。
典型的反冲断层发育在昆北断阶带的北部边缘和北部块断带的西部,它们属于盖层滑脱型构造,是喜玛拉雅晚期的产物。
从盆地尺度上讲,盆地北部祁连山由北向南逆冲,南部昆仑山由南向北逆冲,整体为对冲构造。
德令哈凹陷也表现为对冲构造。
生长背斜主要发育在北部块断带、昆北断阶带和中央坳陷的西部。
断展背斜主要发育在北部块断带、昆北断阶带和中央坳陷西部的阿尔金山的山前地区。
滑脱背斜目前主要发现于茫崖地区。
纵弯背斜在中央坳陷广泛发育。
有背斜背景的断鼻构造主要分布在中央坳陷的西部,无背斜背景的断鼻构造主要分布在造山带的山前地区,尤其是阿尔金山前地区。
裂陷伸展构造是早、中侏罗世的产物,目前主要发现于北部块断带和中央塌陷的西部。
局部伸展构造广泛发育在背斜核部的浅层。
斜坡带主要见于阿尔金山前的北段和昆仑山前的东段。
在时间上,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可分为3个阶段,燕山早期为伸展裂陷阶段,燕山晚期至喜玛拉雅中期为压缩阶段,喜玛拉雅晚期为强烈压缩阶段。
伸展裂陷阶段发育区域伸展构造,压缩阶段发育冲断构造、生长背斜、断展背斜和横向构造变换带,强烈压缩阶段主要发育纵弯背斜、滑脱褶皱、断展背斜、反冲断层和局部伸展构造。
就盆地整体来看,中、下侏罗统发育裂陷伸展构造,上侏罗统、白垩系和第三系发育逆断层、生长背斜、纵弯背斜和断展背斜,第三系上部和第四系中发育反冲断层、滑脱褶皱、纵弯背斜,断展背斜和局部伸展构造。
单冲构造、对冲构造、冲起构造、横向构造变换带等可以涉及中新生界各个层位。
就局部地区来看,北部块断带西部的中新生界由下向上依次分布着伸展构造、单冲构造、生长背斜、反冲断层和断展背斜。
昆北断阶带西部北侧的新生界由下向上依次分布着生长背斜、反冲断层和断展背斜。
中央坳陷西部茫崖地区的新生界为生长背斜与滑脱褶皱的垂向组合。
中央坳陷西部新生界主要为生长背斜与纵弯褶皱的垂向组合。
中央坳陷中部新生界为逆断层与纵弯背斜的垂向组合。
图3 柴达木盆地横剖面组合图【8】Q.第四系;N2s.上新统狮子沟组;N1s.中新统上油砂山组;N1x.中新统下油砂山组;E2-3s.始渐新统上干柴沟组;E2x.始新统下干柴沟组;E1-2l.古始新统路乐河组;Mz.中生界2.2 塔里木盆地构造样式塔里木盆地北缘为南天山缝合带所限,南缘为西昆仑缝合带所限,东南侧为阿尔金和车尔臣河走滑断层所切,西南侧为塔拉斯一费尔干纳走滑断层所限,构成菱形中新生代山间盆地或缝合线间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