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15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15

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15第一篇: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151.3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一、课标要求:、1.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3.综合地图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

4.确立人与自然共存、用人类知识和智慧降低灾情的可持续发展观。

5.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二、教材分析本节教材旨在学习日常生产、生活中人类经常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形成机制、发生原理及对人类活动的危害。

从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质着眼,目的是更有救地防灾、减灾,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和防灾、减灾意识。

三、教学目标和策略:(一)知识与技能:1.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2.结合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3.综合地图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

4.确立人与自然共存、用人类知识和智慧降低灾情的可持续发展观。

5.运用资料,说明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种资料,让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探究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

2、利用媒体资料通过实例说明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

3、综合地图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辩证的看待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的方法。

2.正确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科学发展观。

四、教学重点: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性、受灾体的易损程度、灾情。

五、教学难点:运用资料分析人类活动对灾情的作用及其原因六、课时安排:1课时七、教具:多媒体课件八、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前一节我们学习了自然灾害都有各自的形成原因与地域分布规律。

这一节我们将学习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都有哪些影响。

1.3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共39张) 高中地理 中图版 选修五PPT课件

1.3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共39张) 高中地理 中图版 选修五PPT课件

本课时栏目开关
霜冻
利用⑱ 温室 、风障等设施和灌水、烟熏、覆盖 等办法进行减轻和防止其产生
洪水 运用蓄洪、泄洪、滞洪和⑲ 分洪 等手段
泥石流 修建桥梁、涵洞、护坡和堤坝等工程设施
培育良种,保护⑳ 有益生物 、合理使用农药、 病虫害
严格农业检疫等
自主学习区
第三节
思维活动
2.CCTV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2010年10月3日播出 节目《警惕外来生物入侵》说,外来生物入侵或致中国每
互动探究区
第三节
(2)泥石流、生物多样性减少、洪涝、土壤侵蚀、生态破坏 等。 (3)建温室、风障、灌水、烟熏、覆盖等。
(4)不正确。辽中南工业基地雨季短,形成酸雨的几率小, 因此并不是我国酸雨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
本课时栏目开关
互动探究区
第三节
本课时栏目开关
反思归纳 人类的不当活动及其引发的常见自然灾害
本课时栏目开关
互动探究区 (1)赞比亚位于
答案 不断融化的冰川会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淹没图瓦
卢人生存的家园。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煤炭、石油
等化石燃料消耗的不断增加,它造成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
温室气体大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冰川不断融化。
自主学习区
第三节
二、人类对自然灾害的防治
自然灾害
防治措施
冰雹
利用火箭或飞机将⑯ 化学药剂 撒入云中或用炮 弹轰击⑰ 云层 ,破坏其形成条件
自然原因 人为原因对 生物物森种林的、 过度草利地用
的大规模破坏
(2)危害:物种的 灭绝 和遗传多样性的丧失,将逐渐瓦
解人类生存的基础。
互动探究区
第三节
迁移应用1 赞比亚的卡里巴水库坝高128米,1938年开始蓄水。 施工前,该水库库区周围地区仅发生过小地震。到1963年水 库蓄满水后,库区周围地区的地震仅记录到的就有案可查的 有2 000多次,绝大多数地震震中都位于库区下部。1969年库 区发生了一次里氏5.8级的较大地震。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全球气候变暖将对中国产生系列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令中国冬季气温偏高,春天提 前到来 全球气候变暖是去年中国台风等极端天气 策因之一
全球气候变暖易在我国引发洪涝干旱等极 端天气
去年8月,中国遭受了新中国成立以来 风力最强的台风,湖南、广东、福建等省份 的一些地方发生罕见的持续性强暴雨过程。 对此,秦大河解释说,从研究的结果来看, 全球气候变暖,对极端天气事件具有一定的 影响,它会使一些极端天气事件,比如高温、 干旱、飓风的频数和强度都发生一些改变。
(一)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
(1)低地被淹。
(2)海岸被冲蚀。 (3)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城 市供水。 (4)地下水位升高。 (5)旅游业受到危害。
(6)影响沿海和岛国居民的生活。
英国加高堤坝应对气候变暖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 暴风雨频率增加,这使英国人不得不加高防洪堤坝。据英 国官方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泰晤 士河的水位随全球变暖而升高,当地政府机构不得不先后 88次加高防洪堤坝,以保障伦敦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四大区域水土流失很严重
水利部26日发布的《2004年中国水土保持公 报》显示,我国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区、东北 黑土区、青海三江源头区和长江上游这四大区域 水土流失状况非常严重,亟须加快防治步伐。 公报显示,青海三江源头区共有水土流失面 积9.50万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31.1%。长江 上游部分省市的43个县,是山洪、滑坡等水土流 失灾害发生最多、最频繁的地区,已查明直接威 胁人口30人以上的泥石流沟303条。
“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制约”
马克思
1.3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案例:从砍树人到种树人
建国之初,作为一名伐木工人,马永顺创造了国 内手工伐木的最高记录,被授予全国特等劳动模范, 并多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的亲切接见。他 当了34年伐木工人,共砍伐树木36000棵。1982年 他退休后,由于长期读报学习,他的生态意识不断加 强。他有感于森林资源过度采伐,水土流失日益严重, 下决心向大山“还帐”。在16年时间里,他带领全家 共计种树46500棵。85岁的马永顺在2000年6月获得 了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颁发的全球生态建设500佳的殊 荣,他的事迹在全国各地普为传颂。马永顺由砍树人 变成了种树人,这说明了什么?

湘教版高中地理 1.3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课件

湘教版高中地理 1.3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课件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活动指导
教材P24“表格 城陵矶水文站洪峰流量变化与洪水水位
增长” 提示:从表格中可以看出:从1954年~1998年,洪峰流量 递减,水位有增高的趋势。这是由于长江上游植被破坏, 水土流失严重,江水含沙量增加,在中下游地区泥沙沉
积,河床上升,河道淤塞,泄洪能力下降。
问题: 1.大气中CO2浓度迅速增加的原因是什么? 2.为保护臭氧层,应采取哪些措施?
全球 性的。 氧层耗竭和生物多样性减少所带来的损害是_____ 1.全球气候变暖 植被 破坏和大量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等)的排放 ①人为原因: _____ ②影响:a.海平面上升→危及全球沿海地区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活动指导
b.加剧洪涝、干旱和其他气象灾害→可能破坏海洋环流
光合作用增强 影响农业和自一些地区适合耕作← c. 生长季节延长 然生态系统 大范围的森林破坏和农业灾害
田10余亩范围内相继出现4个喷涌点,地表多处出现东西方向
长约500米、宽约2厘米至3厘米裂缝;离喷涌点中心位置100多 米处,84户民房出现大小不等裂缝。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活动指导
尝试探究:工程活动易产生哪些自然灾害? 提示:地面沉降、地裂缝、塌陷、地震、滑坡等灾害。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活动指导
各类自然灾害的主要特点 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孕育圈层 各种自然灾害的危害 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及分布规律 初步应用自然灾害的预防措施
d.影响人体健康→增加罹患疾病的危险,增加传染病的
防治难度和提高人类死亡率 臭氧层破坏 2. ①元凶:人类大量排放_______ 氟利昂 等气体 ②表现:南极上空出现臭氧层空洞,北极上空臭氧层变薄
白内障 患者增 ③危害:损坏人体免疫力,使皮肤癌、 _______

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课件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高中地理中图版选修课件第一章第三节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第十七页,共23页。
(1)毁林会加剧海南哪些地质灾害的发生? (2)毁林引发的水土流失给水旱灾害带来的影响有哪些?从减少 全岛水土流失角度出发,应重点恢复和保护的是什么地区的植 被?为什么? 解析:第(1)题,从材料中可知毁林主要发生在山区,因此可诱 发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灾害。第(2)题,毁林引发的水土流失一 方面使山洪发生频率增大,另一方面使河流、湖泊淤积,增加 洪涝灾害发生的频率。要减少全岛水土流失,应重点保护全岛 水源地的森林,即中部山区。
第十四页,共23页。
【核心归纳】 1.过度的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第十五页,共23页。
2.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灾情的“放大”或“缩小”
第十六页,共23页。
【跟踪训练】 近年来,由于海南许多公司和企业疯狂围山圈地种热带经济作 物,肆意占山开垦,使得海南天然林、水源涵养林锐减,水土 流失加重,部分地区山体滑坡、河水断流,气象灾害与地质灾 害频发,西部沙漠化土地进一步扩展。结合上述材料,完成下 列各题。
第二页,共23页。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自主学习】 1.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1)减轻作用:科学防治可以抑_制__(y_ì_zh_ì或) 减轻自然灾害。 (2)加剧作用:不合生理产的(_s_h_ē_n_g_c_h_ǎ_n_)以活及动战争等,会加剧自然灾 害。
第三页,共23页。
2.人为原因引发的自然灾害 (1)不合理的开山筑路、修渠建库、乱砍滥伐引发泥石流。 (2)大型水库蓄水可能诱地发震__(d_ì_z_h_èn。) (3)通过河流及人工排污渠道向沿海海域输入过多的营养物质形 成赤“潮_(_c_h_ì_c_h”áo。) (4)城市化的发展使城市易发生暴雨灾害。 (化5)石__(_h_u_à_sh_í_)_燃_料消耗的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地理: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地理: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阅读:27页第一段 思考: 1、臭氧层有什么功能? 2、破坏臭氧层的元凶是什么? 3、臭氧层变薄的危害有哪些?
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1、全球变暖与自然灾害:
2、臭氧层耗竭与自然灾害:
臭氧减少,有害紫外线增加,会损坏 人的免疫力,使皮肤癌、白内障患者 增多,传染病的发病率增加。
思考:1、什么是土壤侵蚀?
是指土壤在自然侵蚀的基础上,因
人为因素的加入而使侵蚀强度骤然增加
的侵蚀。
思考:2、土壤侵蚀的原因?
自然原因:地形、气候、土壤
人为原因:砍伐过度、开矿
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1、土壤侵蚀与自然灾害:
(1)侵蚀区:
耕作层流失后,土层变薄,保水、蓄水 能力降低,干旱时易加剧旱情,暴雨时 易形成山洪;沟谷侵蚀的发展,往往诱 发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阅读:25页最后一段课文+26页阅读+26页 活动 思考: 1、全球变暖所带来的主要影响和危害。 2、气候变暖对我国的主要影响。
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1、全球变暖与自然灾害: (1)造成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 (2)加剧洪涝、干旱、和其他气象灾 害。 (3)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4)影响人类健康。
这是2006年1月8日,在肯尼亚东北部的瓦吉 尔附近,一头母牛倒毙在干旱的草原上。 由于蒸发量加大,河水流量趋于减少,河流原 有的污染程度可能会加重,特别是在枯水季节。
这是2005年10月14日,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以 北240公里处,一名男子抱着孩子在洪水中艰难 跋涉。
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在过去100年间,大 西洋飓风每年发生的次数翻了一番,这部分应 归咎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水表面温度上升。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生物多样性减少
“误入歧途一瞬间,积重难返上百年”
三、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
大雁塔倾斜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超采所引发的地面沉降。有关专家告诉记者,西安自古以来的水源结构就比较单一,到1995年,西安年用水量达到3亿立方米,几乎全部来自地下水。陕西省水利厅高级工程师寇宗武说:“西安采深层地下水最多要采到100米到300米,地下水位最深的下降了140多米。”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失,而有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天敌也可能减少。
(五)飓风活动频繁
06
海平面上升的直接影响
07
英国加高堤坝应对气候变暖全球变暖使海平面升高,暴风雨频率增加,这使英国人不得不加高防洪堤坝。据英国官方近日公布的统计数据,在过去的20年中,由于泰晤士河的水位随全球变暖而升高,当地政府机构不得不先后88次加高防洪堤坝,以保障伦敦人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影响世界农业
(三)加剧水资源的不稳定与供需矛盾
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在过去100年间,大西洋飓风每年发生的次数翻了一番,这部分应归咎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水表面温度上升。
热浪增多或增强,很可能会增加心肺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酷热致死的临界温度是34 ℃ 。在上海因酷热致死的个案到2050年将会较现时增加3.6至7.1倍。
(六)影响人类健康
气温上升会令蚊子更容易滋生,增加如疟疾和登革热等由蚊子传播的疾病的风险。
略 洪峰流量减小而水位却上升。说明河道湖泊淤积使河道湖泊调峰能力下降。
P24、活动:

地理: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课件(湘教版选修5)

地理: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课件(湘教版选修5)

下一代看不到雪山,该怎么办? 据阿旺维色回忆,20年前,来珠峰旅游的游客寥寥无 几。现在到了夏天旅游旺季,在绒布寺前停靠的越野车, 一天最多达二三十辆。据统计,2001年至今年,进 入珠峰核心区旅游的车辆由1362辆猛增至5840 多辆,游客由9570人次增至2.3万多人次。“人 类活动加剧,燃烧越来越多的石油和煤炭,肯定是全球 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珠峰的环境承载力是有限 的。”阿旺维色说。在当地藏族的神话传说中,珠峰之 所以成为仙女居住的神山,就是因为其伟岸的身躯覆盖 着终年不化的冰雪。阿旺维色说:“在我们这一代,冬 天盼着珠峰下雪。到了下一代或几代,如果连雪山都看 不到了,那该怎么办?”
臭氧层被破坏造 成地球紫外线增加, 紫外线会破坏包括DNA 在内的生物分子,增 加罹患皮肤癌、白内 障的机率,而且和许 多免疫系统疾病有关。 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受 致命的影响,海洋生 态系统受破坏。农作 物减产。加强温室效 应。
世界已灭绝与濒临灭绝的动物:渡渡鸟(印度,1781),蓝马 羚(南非,1799),马里恩象龟(舌塞尔,1800),大海雀(大西 洋,1844),欧洲野马(欧洲,1876),斑驴(亚洲,1883),白臀 叶猴(中国,1893),旅鸽(北美,1914),佛罗里达猴(北 美,1917),卡罗莱那鹦鹉(北美,1918),中国犀牛(中 国,1922),高加索野牛(欧洲,1925),巴厘虎(印尼,1937), 红鸭(印度,1942),普氏野马(中国,1947),袋狼(澳 洲,1948),冠麻鸭(亚洲,1964),爪哇虎(印尼,1972)……糜 鹿(全世界3000头),华南虎(50头),雪豹(1000~2000头), 扬子鳄(1500只),白暨豚(100只),大熊猫(1000只),黑犀牛 (3500头)指猴(9只),绒毛蛛猴(100只),滇金丝猴(1000只), 野金丝猴(700只),白眉长臂猴(70只).

【新品推荐】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学案湘教版选修5

【新品推荐】高中地理第一章自然灾害概述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学案湘教版选修5

第三节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学考要求 说明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相互关系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1.原因:人类对自然界实行掠夺性的利用,如乱垦滥伐、乱牧滥采等。

2.土壤侵蚀:是指土壤在自然侵蚀的基础上,因人为因素的加入而使侵蚀强度骤然增加。

后果⎩⎪⎨⎪⎧侵蚀区:耕作层流失,土层变薄→旱涝灾害加剧沟谷:诱发山崩、滑坡和泥石流远离侵蚀区的下游:泥沙沉积,抬高河床,淤积湖泊→增加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3.土地荒漠化(1)人为原因:过度放牧、乱砍滥伐、开垦草地→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加快土壤风蚀和雨蚀速度→土地荒漠化;干旱和半干旱区:过度放牧和不适当的旱作农业。

(2)危害:土地生产力下降→农牧业减产。

生态破坏及其危害1.土壤侵蚀的危害[方法技巧]土壤侵蚀成因的分析方法分析土壤侵蚀成因应从自然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进行,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加剧了土壤侵蚀强度,是主要原因。

分析时可采用框图法:2.土地荒漠化的原因及危害[特别提醒]荒漠化的防治措施①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②合理分配上中下游水资源,发展节水农业;③多种途径解决农牧区生活能源问题;④规定合理载畜量。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图,从我国土壤侵蚀量较大的两个流域中,任选其一简述土壤侵蚀严重的原因。

(2)简述长江上游水土流失的治理对中下游地区产生的影响。

答案(1)长江流域:流域面积广,降水量大;流域内山地丘陵广布,地势起伏大;植被破坏。

黄河流域:流域面积较大,降水集中,多暴雨;土质疏松;植被破坏。

(2)减少泥沙含量或淤积,减轻洪涝灾害,保障通航。

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1.全球气候变暖(1)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和大量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等)的排放。

(2)影响:①海平面上升→危及全球沿海地区。

②加剧洪涝、干旱和其他气象灾害→可能破坏海洋环流。

③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一些地区适合耕作←⎩⎪⎨⎪⎧光合作用增强生长季节延长大范围的森林破坏和农业灾害④影响人体健康→增加罹患疾病的危险,增加传染病的防治难度和提高人类死亡率。

地理选修课件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地理选修课件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人类活动对未来自然灾害的影响
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扩 张和建设活动可能导致自 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导致 的气候变化可能引发更多 极端天气事件,进而引发
自然灾害
资源开采与利用:不合理 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可能破 坏生态平衡,增加地质灾
害的风险
防灾减灾措施:随着科技 的发展,人类将更加注重 防灾减灾,降低自然灾害
国际合作与援助
国际组织的作用:提供人道主义 援助和技术支持,协调救援行动
各国政府间的合作:共同应对 自然灾害,分享经验和资源
民间组织的参与:发挥各自优 势,积极参与救援和重建工作
国际援助的重要性:减轻灾区人 民的痛苦,加速灾后重建进程
05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 未来趋势
未来气候变化预测
气温上升:随着 温室气体排放的 增加,全球气温 将继续上升,导 致极端天气事件 的频率和强度增
的影响和损失
未来防灾减灾的挑战与机遇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自然灾 害频发,防灾减灾面临更大挑 战
科技进步为防灾减灾提供了更 多机遇,如大数据、人工智能 等技术的应用
政府、企业和个人应共同应对 挑战,加强合作,共同应对自 然灾害
未来防灾减灾需要注重预防和 应对相结合,提高灾害预警和 应对能力
THANK YOU
自然灾害对社会的影响
人员伤亡:自然灾害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心理和物质损失。
财产损失:自然灾害可能导致房屋、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严重受损,给社会经济带来 巨大损失。
环境污染:自然灾害可能导致水源、土壤和空气等环境受到污染,给人们的健康带来威 胁。
社会秩序混乱:自然灾害可能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不便。

中图版高二地理选修五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中图版高二地理选修五1.3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

汇报研讨成果强调汇报规则,组织学生汇报,适时做出评价,总结。

运用课本、资料及小组讨论的结果,完成汇报,小组选一名代表运用讨论的结果参加汇报,其他小组代表可作补充。

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能力课堂总结承转、过渡播放幻灯片,总结本节课内容,然后介绍“从砍树人到种树人—马永顺”提出倡议学生观看,明确本节课内容,从自身做起,保护环境,减轻灾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教学效果预测本节课能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大胆的放手把课堂还给学生,从学生实际生活出发,精心选取典型事例,创设教学情境,采用角色扮演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生运用资料论证自己观点的能力,同时让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问题,正确的理解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科学发展观。

板书设计附小组资料资料一:城市暴雨灾害的原因探究2012年7月21 日北京发生特大暴雨灾害,造成经济损失116亿元,79人遇难。

灾害性天气频次强度有增大趋势;大城市也会“放大”气象灾害近年来,我国大城市为何频频遭遇大暴雨?气象专家还指出,城市自身也具有“放大”气象灾害的作用。

研究显示,当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由于人类活动密集,城市下垫面(指与大气下层直接接触的地球表面)和地貌的改变,会使城市局地气候特点和生态环境发生变化,使城市气象灾害打上人类活动的印迹。

城市热岛、干岛、湿岛和雨岛效应的存在,都与此有密切关联。

暴雨洪涝是城市面临的主要气象灾害之一。

在城市高层建筑集中区,热岛环流有利于城市上空的热对流发展,容易引发暴雨。

此外,城市上空排放的大量污染物,有利于凝结核的形成,可能使城区降水量比郊区更多一些。

回顾最近几年,暴雨似乎频频光临北京:2004年“7·10”城区暴雨,2011年“6·23”城区特大暴雨,2011年“7·24”密云、平谷山区特大暴雨……每一次都造成巨大损失。

中国城镇供水排水协会相关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些年,造成北京城市道路积水的降雨量都在70毫米以上。

中图版地理选修5《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教案

中图版地理选修5《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教案

中图版地理选修5《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教案1.3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教案【导入】人类为了生存发展和提升生活水准,不断进行了一系列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活动,包括农,林,渔,牧,矿,工,商,交通,观光和各种工程建设等等.对生物圈和生态系改造有时也会超过了自然生物作用规模.人类活动已成为地球上一项巨大的营力,迅速而剧烈地改变着自然界,反过来又影响到自身.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如,人类过度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了生态平衡,引起了森林锐减、草原退化,导致了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重了自然灾害的频发。

1.土壤侵蚀(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点拨】其产生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为因素,主要是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

滥采滥伐,造成地表植被严重破坏,使得原有植物根系固土作用大大降低,加速了地表土壤的流失。

阅读长江上游的水土流失明确以下几点①水土流失的原因②水土流失的危害(2)土壤侵蚀的后果【点拨】侵蚀区,耕作层流失,保水、蓄水能力降低,干旱时加剧干旱,暴雨时易形成山洪;沟谷侵蚀的发展,诱发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在下游地区,,由于泥沙淤积,使河床抬高,湖泊淤浅,航道的行洪能力、湖泊的调蓄能力降低,增加了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

2.荒漠化的原因及后果【点拨】过度放牧和不适当的旱作农业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荒漠化的主要影响是土地生产力下降,农牧业减产。

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阅读20世纪中期世界八大公害事件明确各事件主要的污染物及造成的危害1.全球变暖(1)气候变暖的原因(2)全球变暖带来的主要影响和危害【点拨】一是造成海平面的上升;二是加剧洪涝、干旱和其他气象灾害;三是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四是影响人类健康。

(3)全球变暖对我国的影响【点拨】总体上我国的气候变暖趋势冬季强于夏季;在北部和西部的温暖地区以及沿海地区,降雨量将会增加;在长江、黄河流域,洪水爆发的频率将会增加;在东南沿海地区,台风和暴雨将更加频繁。

【精编】高中地理 1.3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课件 湘教版选修5-精心整理

【精编】高中地理 1.3 人类活动与自然灾害课件 湘教版选修5-精心整理

A.荒漠化 B.盐碱化 C.水土流失 D.全球气候变暖
互动探究区
解析 (1)根据多伦县降水量和蒸发量的数据可判断出多伦
县属于半干旱区。(2)牲畜头数的不断增长意味着过度放

专 题
牧,易造成土地的荒漠化。




互动探究区
探究点二 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探究活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本 材料一 墨西哥坎昆当地时间 2010 年 12 月 11 日凌晨,《联
不合理的耕作而造成的植被破坏与地表裸露,从而加快土
本 专
壤风蚀和雨蚀的速度。从世界范围看,过度放牧和不适当
题 栏
的旱作农业是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开 关
(2)危害:荒漠化的主要影响是⑧土地生产力 的下降和随之
而来的农牧业减产,以及由此造成的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一
系列社会问题。
自主学习区
思维活动
栏 目
洪涝和风暴潮等灾害,加剧海水侵蚀作用,淹没滩涂和湿地。

关 (3)黄淮海平原 长江三角洲地区 资源性 水质性
(4)ACD
互动探究区
反思归纳 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
人类活动
后果
表现
地面标高降低,河
口、沿海地区潮水

度放牧,是破坏草皮和最终造成草场沙化的两大因素。防
治措施:禁止对野生动物的滥捕滥猎,加强草场建设,提
高畜牧业管理水平。
互动探究区
反思归纳 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加剧了自然灾害发生降水丰富且集中、土质疏松、 植被覆盖率低、风力较大

本 收地面的红外线长波辐射,并由此增强了大气逆辐射,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阅读:23页第一大标题的第一段正文 思考: 1、人类加剧了哪些自然灾害的发生频度和 成灾强度? 2、人类造成的哪些环境问题加剧了这些自 然灾害?这些环境问题属于环境污染还是 生态破坏? 3、人类的哪些行为造成了这些环境问题?
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造成 生态破坏 加剧 自然灾害 人类活动
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阅读:27页第二段 思考: 1、生物多样性的意义是什么? 2、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原因主要是什么? 3、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危害是什么?
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1、全球变暖与自然灾害: 2、臭氧层耗竭与自然灾害: 3、生物多样性减少与自然灾害:
物种的灭绝和遗传多样性的丧失, 将逐渐瓦解人类生存的基础。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令中国冬季气温偏高, 春天提前到来。 专家预测,如果到21世纪末气温升高 2.1℃至4℃,我国冰川面积将比现在缩小 45%左右。青藏高原冰川减少将对亚洲的 大江大河补给产生重要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对中国的影响
海平面上升将使洪涝灾害加重。如珠 江三角洲地势低平,约有1500平方千米的 土地在珠江基面高程0.4米以下,主要靠 堤围防护。由于水土流失,河床淤积严重, 若海平面上升,势必会对洪水起顶托作用, 从而加大洪水的威胁。同时,当全球气温 升高1.5℃时,台风发生频率可能增加2 倍左右。
———— —————
三、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
阅读:28页第三段 思考: 采掘地下矿产资源经常引发哪些自然灾害? 为什么?
三、工程建设与自然灾害
1、城市建设与自然灾害: 2、采掘地下矿产资源与自然灾害:
采掘地下矿产资源,使得地下形成了大 片的采空区,发生地表沉降、塌陷和地 裂缝。
三、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
>15 >100 >150 >200
30 000 318 68 25
0.3 10.0 19.1 32.0
正相关。坝高越高,除了坝体自身重量外, 蓄水量大,水体重量也大,因而坝高越高诱 震概率越高。
27页活动: 读图1-24 环境恶化,大象被迫在垃圾中觅食 思考:非洲大象遭厄运的主要原因。 一是对象牙的盗猎; 二是栖息地遭破坏。
西安大雁塔,由于地下沉陷,大雁塔从16世 纪初开始就向西北方向发生了倾斜,到1996年, 大雁塔的倾斜达到了历史的最高值1010毫米,经 过各级部门近10年的抢救,大雁塔倾斜的势头得 到了遏止,但它现在的倾斜幅度依然超过了1米。
上节回顾
1、土壤侵蚀在侵蚀区会加剧哪些自然灾害? 为什么? 2、土壤侵蚀在沉积区会加剧哪些自然灾害? 为什么? 3、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4、全球变暖带来的主要影响和危害是什么?
5、臭氧层耗竭会带来哪些危害?
臭氧层被破坏造成地球紫外线增加,紫外 线会破坏包括DNA在内的生物分子,增加罹患皮 肤癌、白内障的机率,而且和许多免疫系统疾 病有关。海洋中的浮游生物受致命的影响,海 洋生态系统受破坏。农作物减产。加强温室效 应。
伴随地下水超采而来的是各种地质环境灾害, 到20世纪90年代,西安城区中心一带地面沉降速 率发展到每年80到120毫米,地面下沉最多超过 2.6米。特别是隐藏在地下的地裂缝,更直接威 胁着地面建筑的安全。隐藏在西安地下的地裂缝 有11条,破坏了2000多座建筑物。”
专家表示,要维持西安地下水采补平衡,年 采地下水最好在2亿立方米以下,而目前西安年 用水量5亿立方米,地下水约占一半。面临水资 源严重紧缺和用水需求的进一步扩大,要做到这 一点有相当难度。
阅读:28页第四段 思考: 山区工程建设经常诱发哪些自然灾害? 为什么?
三、工程建设与自然灾害
1、城市建设与自然灾害: 2、采掘地下矿产资源与自然灾害: 3、山区工程建设与自然灾害:
山区工程建设,由于挖高填低,经常出 现崩塌、滑坡的现象。
三、工程活动与自然灾害
阅读:28页第五段+活动 思考: 大型水库建设容易诱发什么自然灾害? 为什么?
据阿旺维色回忆,20年前,来珠峰旅游的 游客寥寥无几。现在到了夏天旅游旺季,在绒布 寺前停靠的越野车,一天最多达二三十辆。据统 计,2001年至今年,进入珠峰核心区旅游的 车辆由1362辆猛增至5840多辆,游客由 9570人次增至2.3万多人次。“人类活动 加剧,燃烧越来越多的石油和煤炭,肯定是全球 气候变暖的重要原因之一。珠峰的环境承载力是 有限的。”阿旺维色说。在当地藏族的神话传说 中,珠峰之所以成为仙女居住的神山,就是因为 其伟岸的身躯覆盖着终年不化的冰雪。阿旺维色 说:“在我们这一代,冬天盼着珠峰下雪。到了 下一代或几代,如果连雪山都看不到了,那该怎 么办?”
这是2006年1月8日,在肯尼亚东北部的瓦 吉尔附近,一头母牛倒毙在干旱的草原上。 由于蒸发量加大,河水流量趋于减少,河流原 有的污染程度可能会加重,特别是在枯水季节。
这是2005年10月14日,在孟加拉国首都达卡以 北240公里处,一名男子抱着孩子在洪水中艰难 跋涉。
一项研究报告指出,在过去100年间,大 西洋飓风每年发生的次数翻了一番,这部分应 归咎于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水表面温度上升。
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阅读:27页第一段 思考: 1、臭氧层有什么功能? 2、破坏臭氧层的元凶是什么? 3、臭氧层变薄的危害有哪些?
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1、全球变暖与自然灾害:
2、臭氧层耗竭与自然灾害:
臭氧减少,有害紫外线增加,会损坏 人的免疫力,使皮肤癌、白内障患者 增多,传染病的发病率增加。
三、工程建设与自然灾害
1、城市建设与自然灾害: 2、采掘地下矿产资源与自然灾害: 3、山区工程与自然灾害: 4、大型水库建设与自然灾害: 大型水库蓄水后,由于库区及其附近地 区的水文地质环境发生改变(如岩石上 部重量增加或水对地下深处岩石的滑动 起了润滑作用),容易诱发地震。
29页活动:水库坝高与诱震概率之间有什 么关系?为什么? 坝高(米) 座数 诱震概率(%)
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阅读:25页最后一段课文+26页阅读+26 页活动 思考: 1、全球变暖所带来的主要影响和危害。 2、气候变暖对我国的主要影响。
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1、全球变暖与自然灾害: (1)造成海平面上升,低地被淹。 (2)加剧洪涝、干旱、和其他气象灾 害。 (3)影响农业和自然生态系统。 (4)影响人类健康。
珠峰不白了 隆冬时节,珠穆朗玛峰脚下绒布寺的僧尼拉 来了满满一卡车羊粪。36岁的经师阿旺维色说: “天冷燃料充足,当然让人高兴,但我们更盼望 下几场雪,让珠峰多一些雪山的味道。” 冬日里的珠峰反倒没有大雪满山、冰川倾泻 的风采,强烈的高空风吹走了珠峰“颈部”的一 圈白色“围巾”,裸露出瘦骨嶙峋的青色岩石, 尖尖的峰顶“雪帽”显得单薄而孤独。“15年 前,珠峰的冬天往往大雪封山。这两年夏天降水 明显减少,冬天也几乎不下雪。”阿旺维色说。 “20年前我刚来绒布寺出家时,厚厚的雪 线一直从珠峰延伸到这里,现在大大退缩了。” 阿旺维色说。
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阅读:24页第二大标题的第一段正文 思考:环境污染与灾害的关系
二、环境污染与自然灾害
区域性 环境污染 导致 灾害事件 全球性
25页活动:20世纪中期世界八大公害事件 1、马斯河谷事件 2、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3、多诺拉事件 4、伦敦烟雾事件 5、水俣事件 6、四日事件 7、米糠油事件 8、富山事件 说出八大公害事件发生地点和主要污染物。
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阅读:24页第一大标 题的第四段正文 思考: 1、土地荒漠化的发 展,有哪些人为方 面的原因? 2、荒漠化的主要影 响是什么?
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2、土地荒漠化与自然灾害: 荒漠化的主要影响是土地生产力的下降 和随之而来的农牧业减产,以及由此造 成的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一系列社会问题。
山东莱州湾:海水入侵一举毁掉60万亩耕地 莱州湾南岸是我国著名的产盐区,同时也是海 潮频繁肆虐的重灾区。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 由于当地居民过量开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下 降,海水倒灌,致使8000多眼农用机井报废,40 万人饮水困难,60万亩耕地丧失生产能力,粮食 累计减产30亿到45亿公斤,直接经济损失40亿元。 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海水入侵淡水含水层 的现象屡屡发生,从北向南涉及辽宁、河北、山 东、广西、海南等多个省份。其中,环渤海地区 海水入侵发展尤为迅速,仅2003年海水入侵面积 就达2457平方千米,比20世纪80年代末增加了937 平方千米,平均每年增加62平方千米。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 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 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做适应性转移,从而 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如冰期)曾使许多 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 种消失,而有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 它们的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天敌也可 能减少。
1、城市建设与自然灾害: 城市建设过程中,由于地下水的过量开 采和高层建筑物的重力作用,造成地面 沉降和地裂缝。地面沉降又会导致海水 倒灌(海水入侵),水质下降,土地盐 碱化。
大雁塔倾斜的主要原因是地下水超采所引 发的地面沉降。有关专家告诉记者,西安自古 以来的水源结构就比较单一,到1995年,西安 年用水量达到3亿立方米,几乎全部来自地下 水。陕西省水利厅高级工程师寇宗武说:“西 安采深层地下水最多要采到100米到300米,地 下水位最深的下降了140多米。”
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阅读:23页第一大标题的第二、三段正文 思考: 1、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是 什么? 2、土壤侵蚀在侵蚀区和沉积区分别加剧 哪些自然灾害?
一、生态破坏与自然灾害
1、土壤侵蚀与自然灾害:
(1)侵蚀区:
耕作层流失后,土层变薄,保水、蓄水 能力降低,干旱时易加剧旱情,暴雨时 易形成山洪;沟谷侵蚀的发展,往往诱 发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灾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