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文化奇葩争艳 剪纸艺术异彩纷呈(秦宏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毕业论文论文题目:民俗文化奇葩争艳

剪纸艺术异彩纷呈作者姓名:秦宏伟

专业:汉语言文学

主考学校:兰州大学___

准考证号: 282602100673 指导教师姓名职称:常文昌教授

甘肃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办公室印制

2009年 8月30日

论文标题(中文)民俗文化奇葩争艳

剪纸艺术异彩纷呈

论文标题(英文)The folk culture of hundreds in bloom,the paper-cut art of radiant splendour appears.

论文作者(中文)秦宏伟

论文作者(拼音)Qin Hong Wei

目录

内容摘要 (4)

正文目录 (4)

一、庆阳剪纸的历史溯源………………………………( 4 )

二、庆阳剪纸的制作流程以及特点……………………( 6 )

三、庆阳剪纸民俗文化产业的开发........................( 9 )注释 (10)

参考文献 (10)

后记(致谢) (11)

民俗文化奇葩争艳剪纸艺术异彩纷呈

——庆阳剪纸民俗文化产业开发情况调查报告

(秦宏伟)

【内容摘要】:人类的生活需要美,人类的生活离不开对美的追求。中华民族以其特有的智慧,创造许多辉煌壮美的民俗文化,庆阳剪纸就是众多民俗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庆阳剪纸是广大劳动人民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为满足自身生活的需要而创作的一种艺术形式,它从发展之初到现今依靠手工来完成艺术创作。本调查报告将探究庆阳剪纸的历史溯源;将介绍它的制作流程以及它呈现出来的特点:将会展示它作为一种文化产业所产生的影响。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庆阳剪纸这一古老而又传统的艺术形式。

【关键词】:剪纸制作流程特点文化产业

【正文】

有“陇东”之称的甘肃省庆阳市地处陕甘宁三省交汇,远离省会中心城市和国家交通大动脉,许多外地人甚至不知道中国版图上有庆阳这个地方,这使祖辈生活在“天下黄土第一塬”上的庆阳人无不尴尬备至。但庆阳的文化资源瑰宝多如珍珠,繁若星辰。其最鲜活的文化艺术当属民间工艺品,其代表着庆阳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风俗民情。庆阳民间工艺品非常丰富,香包、剪纸、刺绣、皮影、道情、民歌、社火、窑洞民居、荷花舞、面塑、五蝠皮鼓等等,每一样都堪称陇东一绝。

在庆阳民间,逢年过节,娶媳嫁女,满月祝寿,农村妇女们都要打扫庭室、裱糊墙壁,执剪铰纸,制作窗花。当地也有民谣“二三、二四扫家窑,二七、二八贴花花”。在窗框、炕围、墙壁、门扇上贴上红红绿绿的各种剪纸花,把自己的居室打扮得五彩缤纷、红红火火。剪纸在庆阳,如同五谷杂粮一样必不可少,哪里有人住,哪里就有纸剪的花。剪纸,在庆阳成了农村妇女美化生活、抒发情感的精神依托。窗户、门扇、窑壁、炕围则成了妇女展现手艺的美术天地。

一、庆阳剪纸的历史溯源

剪纸,是用剪刀剪纸成花卉,鸟兽,人物或其它图案的艺术,它也包括刀刻镂的刻纸,剪纸在我国广大的农村流行非常广泛。它是刺绣的底样,也是表示喜庆、节令的艺术装饰,因为农村妇女一般从六七岁就开始学习剪纸。可以这样说:剪纸是我国农村最普遍,最单纯的美术创作。庆阳剪纸,由来己久,在国内外早有影响。

早在汉代,我国妇女就有使用金银、箔和彩帛剪成花鸟,贴在鬓角作为装饰的习俗。1959年新疆吐鲁番高昌故址出土的北朝时期(386—581)的《对马》、《对猴》等五幅团花剪纸,是我国现今发现最早的剪纸实物。我国造纸术可以上溯到西汉武帝时,东汉时造纸技术逐渐完善,纸张逐渐普及,植物纤维纸在民间开始普遍使用。在《中国民间美术集》〔1〕之剪纸篇,曾记载这样一则故事:“是耶非耶,立而望之,翩何姗姗其来迟。”爱妃死后,汉武帝刘彻非常悲伤,招方士来,传说那个叫李少翁的方士就是用纸剪了李夫人的影像,夜里在方帐中点亮灯烛,映出她的影子的。那影子让汉武帝远不得又近不得,反倒夜不成寐,食不甘味了。以纸剪人以成影像,可能就是剪纸艺术的起源,也是皮影戏的起源。二者一直是互相影响的。汉唐时代装饰漆器和铜镜的背面,叫“金银平脱”之法,其法是将金银箔刻成镂空的花纹贴在器物表面再涂漆、再研磨,使其嵌于漆层中,平整光亮,灿烂夺目。这一工艺发展的过程中已为剪纸积累了许多花纹图案。李商隐《人曰》诗中说“镂金作胜传荆俗,剪彩为人起晋风。”所谓“镂金作胜”,就是把金箔刻成花样,在人日,也就是正月七同,互相赠送,

花为“花胜”,人为“人胜”。

《庆阳历史文化揽胜》〔2〕记载在我省敦煌莫高窟北区石窟和藏经洞都曾出土了唐朝五代的剪纸,如《双鹿与塔》、《群塔与鹿》、《佛塔》、《菩萨立像》等,或为敬供佛像、装饰佛鉴,或为水墨镂空,疑为雕塑底样,或为丧葬用品,说明甘肃民间剪纸艺术历史悠久。到了宋代,剪纸衍为礼花、窗花、灯花等多种形式,也有了职业剪花艺人。安史之乱,杜甫携家避难,写了一首《彭衙行》,诗中有句云:“暖汤濯我足,剪纸招我魂”。明清时期,剪纸艺术在民间得到了高度的发展。这一时期,从南北朝时流传下来的“镂金剪彩”风俗被废止了,代之而起的是广泛的群众性民间工艺剪纸,庆阳作为当时京畿之地,是剪纸

艺术最先兴起地区之一。后经宋、元、明、清几个朝代,剪纸不断发展成熟。1930年,庆城县胡仙川(女)创剪的《五福捧寿图》在《波兰画报》上发表,庆阳剪纸首次走出国门。1942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就组织专业人员对庆阳民间剪纸进行过搜集整理。解放后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古元借鉴庆阳剪纸,创作了很多珍贵的木刻。这些木刻又影响了庆阳剪纸,使庆阳剪纸有了新的提高。1959年庆城县编印了《庆阳民间剪纸》一书,在西峰召开的全国群众美术现场会上受到了专家们的喜爱和好评。1985年,辽宁美术出版社出版了王光普的《陇东民俗剪纸》,再次把庆阳剪纸介绍给全国。

其实古人剪的何尝只是纸?向前追溯,兽皮、缣帛、银箔金箔等物,都在可“剪”之列。庆阳市西峰区的公刘庙回赠给求子者的就是一个银箔的娃娃。陇东民俗中有给娃“带锁锁”的习俗,娃娃锁锁上的银牌,就是剪制的,而其上的生肖形象,鸟或云气纹样和剪纸图式常很相像的。陕西民俗学家程征说他在考察关中民间窗花时观察了茂陵南侧一座汉墓出土的金箔制品,认为现代关中剪纸与金箔上的兽、鸟、虎、象是很象的,可以认作同一宗脉,把庆阳剪纸中的象与出土的金箔象相比,我们也会发现,异曲同工。考古发现早在商代,就已有人把金银锤打成片用来作装饰品,这可视为剪纸艺术的远祖。

在庆阳剪纸的发展过程中,剪纸既成为一种独立的民间艺术,又在织物印刻、木版雕刻、瓷器烧制等其他民间艺术品的制作中广泛应用。庆阳收藏家收有清代民间刺绣花样的剪纸底稿。环县皮影雕刻中,剪纸同样也是一种工艺方法。剪纸是民间艺术的基础,民间艺人的手艺就是从这儿开始,以剪当笔,练出手功和眼力的。

其实我们不必刻意翻拣古典寻找剪纸的渊源,来证明今天剪纸的古老。因为正如靳之林先生说,剪纸本身就是“民族艺术之源和魂”。

二、庆阳剪纸的制作流程以及特点:

剪纸的制作相当简单,是以剪刀(或刻刀)为工具,以纸(多用彩色的纸张)为加工对象,进行思维创作的艺术形态。创作的内容包括植物、动物和人物事项三大内容,显著的艺术特征是以意念平面造形,主客一体,形意相融的透明艺术,老年作者则喜欢用锋利的大剪刀,一般不起稿,只用剪刀在纸上大体比划一下,然后大刀阔斧地先剪出外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