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廉政思想
跟老子有关的廉洁名言
跟老子有关的廉洁名言1.廉洁自律,不为贪念所动。
老子认为,廉洁是一种道德品质,是个人对自己行为的约束和规范。
他告诫人们要“知足不辱,知止不殆”,意思是要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屈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有危险。
因此,廉洁自律的人不会为贪念所动,不会被私欲所迷惑。
2.以清正廉洁为本,绝不为私欲所动。
老子认为,清正廉洁是人们应该具备的基本品质,如果一个人连这一点都做不到,就失去了做人的基本底线。
他主张“去甚、去奢、去泰”,意思是要去掉那些极端的、奢侈的和过分的欲望,保持一颗平常心。
因此,以清正廉洁为本的人绝不为私欲所动,不会做出违背道德的行为。
3.天下万物,莫比廉洁更珍贵。
老子认为,天下万物都有其内在的价值,但最珍贵的莫过于廉洁。
他主张“上善若水”,意思是最美好的品格就像水一样,滋润万物而不争,处于低处而不自卑。
因此,一个拥有廉洁品质的人,不仅能够得到人们的尊重和信任,还能够获得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4.廉洁是官员的底线,任何形式的腐败都是不可容忍的。
老子认为,官员应该具备高尚的品德和操守,廉洁是他们的底线。
他主张“公门不开,私道不行”,意思是在公务中不能有私心杂念,更不能利用职权谋取个人私利。
因此,一个官员如果违反了廉洁底线,就会失去人民的信任和尊重。
5.世上最可贵的人,莫过于廉洁高尚者。
老子认为,在世界上所有的人中,最可贵的人就是那些廉洁高尚的人。
他们不仅具备了最高的道德品质,还能够对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因此,我们应该尊重和崇拜这些人,向他们学习如何做人做事。
6.廉洁是公职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
老子认为,职业道德是每个职业人员都应该具备的品质,而廉洁则是公职人员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
他主张“无为而治”,意思是不要强求事情的发展,而是让事情自然发展。
因此,一个公职人员如果不遵守廉洁要求,就会失去职业道德和人民信任。
7.重责、淡利、慎权。
老子认为,一个人在担任公职时应该注重责任、淡泊名利、谨慎行使权力。
这也是现代社会中对于公职人员的基本要求。
心得体会: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筑牢廉洁自律思想防线——读老子《道德经》有感(最新)
心得体会: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筑牢廉洁自律思想防线——读老子《道德经》有感(最新)“读书使人明理,读书催人奋进”。
近日重读老子《道德经》,发现早在2500多年前,《道德经》就蕴含着廉洁自律的思想,并且针对该问题进行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老子认为,人的祸患起源于人贪婪的本性,正如盛水过满容易倾溢、兵器太锐容易被折断一样,永不知足,不能自我约束,则会遭及祸殃,自毁前程。
因此,老子向当时的当权者提出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的忠告,并从三个方面对如何做到“知足”和“知止”予以阐述:首先,当权者应抗得住声、色、味、欲的诱惑。
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老子认为“五色、五音、五味”等是一种奢糜的生活方式,沉湎于此,会直接导致“耳聋、口爽、心发狂、行妨”。
其次,当权者在名利和珍贵货物面前应做到自律自爱。
他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老子将“名”与“身”、“身”与“货”、“得”与“亡”这几对相互对立的关系提出来供当权者比较取舍,并提出了“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的必然结果,提醒当权者不可自贱其身。
再次,当权者应尊重守常不变的永恒规律。
身处奴隶社会的老子,一方面对当权者动之以情,反复劝诫其要面对诱惑,做到“知足”、“知止”;另一方面则晓之以理,警告当权者:“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提醒其牢记历代王朝兴衰更替的变化规律。
老子《道德经》中蕴含的廉洁自律思想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之一。
虽然老子是以维护当时统治阶级的统治地位为出发点加以阐述,但时至今日,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校的广大学员,仍应从中汲取其思想精华,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结合“三严三实”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培养完美的人格魅力、优秀的道德修养、勤政为民的服务意识,筑牢廉洁自律思想防线,做人民群众心中的好公仆。
首先,要坚持做到坚定信念不动摇。
党员干部能否坚定信念,顶住“五色、五音、五味”的诱惑,避免“耳聋、口爽、心发狂、行妨”,直接关系到工作成败和人心向背。
老子的道廉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治观点 ; 法家则反对儒 、 墨而主张法治。与儒家崇礼乐仁义 , 墨家提倡兼爱 、 尚贤, 法家主张耕战 、 变法
的救世 方略 不 同 , 以老子 为代 表 的道家则 主 张“ 为而治 ”提 了道廉 思 想 。 无 ,
望 的发 源地 。由于生 存是 人 的第一欲 望 , 因此 , 寻求第 一欲 望 的满 足 是无可 厚非 的 , 问题是 欲望 的不 断 升级 乃 至失控 , 最终 为贪 欲所左 右 , 不仅会 阻碍 人 的 良性 发展 , 甚至 于加速 自我 的毁灭 。 老子 没有 明确
以“ 字来纠正这种来源于肉体的欲望。 廉” 苏格拉底说过哲学家每天都在练习死亡 , 其死亡的 目的也是 为了摆脱肉体的欲望对肉体的玷污而去追求 肉体的纯洁。老子崇 尚“ 的 目的即救世摆脱 肉身的欲 廉” 望, 控制欲望向贪欲的转化 , 帮助个体 良 性发展。 老子重视克制贪欲 , 强调清廉无欲。 老子》 《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 目 ; “ 盲 五音令人耳聋 ; 五昧令人 口 爽 ……”“ 口爽” 是指 口病 , 指味觉的差失。老子向人们揭示 了对五官感受的过度欲求 , 带来的是对官 能的伤害。 感观贪欲就像个黑洞 , 越是深入 , 越是不能 自 , 拔 后果绝不是官能的发展 , 而是官能的丧失。 目肓 、 耳聋 、 口爽都是官能的病变 , 是人欲向外无限膨胀的结果 。 五色 、 、 五音 五味本来都是对人生命的 滋 养物 , 由于 人的贪欲 , 可 它们 便成 为伤 害人 身 的利 器 。因此 , 老子告 诫人们 对外 物采 取 的正确态 度应 当是“ 利用”是作外物的主人 , , 而不是奴隶。 个人 的保命延生需要积德静心, 那么国家的长治久安便需 要统治者克制私欲, 为百姓营造一个 良 的政治环境。 好 老子主张廉洁淳朴 , 反对奢侈虚华 ; 提倡清正无
培训片,老子说廉政座谈讨论
培训片,老子说廉政座谈讨论老子(约公元前571—前471年),名李耳,字聃,春秋苦(位今安徽涡阳县境,一说河南鹿邑境)人,道家创始人,周守藏史。
今存《老子》(又称《道德经》)反映了老子的思想。
《老子》的通行本在汉代形成,二十世纪下半叶,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和荆门郭店楚墓先后发现战国时期的《老子》帛书本及竹简本。
今人研究《老子》,基本上是三种版本参照阅读。
《老子》对于廉洁的话题主要从道德修持的角度进行思考,这与管仲及《管子》有些不同。
《老子韩非列传》说“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这是老子社会政治思想及自我修养的主旨。
他对向他问礼的孔子叮嘱:“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
”强调骄傲与多欲、追求姿态容色和淫欲之念都无益于修身,必须去除。
老子对于“道”持论很高。
认为“清静为天下正”,是天下人的准则。
以道修于自身,德性才纯真;修于全家,德性会更多;修于全乡里,德性可以作尊长;修于全邦国,德性才丰满;修于世界,德性才普遍。
作为有道者的“圣人”主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老子的时代,在道家看来,显然已远离“大道”,社会已呈现所谓“浊世”状态。
史载孔、墨之时,列国侵夺篡杀,贵族奢淫辟乱,苛政甚于猛虎。
老子年齿略长于孔子,孔、墨之所闻见,亦当为老子所深晓。
人在这样的“浊世”中,如何达于道呢?《老子》第十五章说:“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意思是,谁能在浑浊中安静下来,使它渐渐澄清?谁能在安定中活动起来,使它出现生机?保持这种道术的人从不追求满足欲望。
正由于这种不求盈,才能不断地从陈旧中创新。
老子希望人的身心能够呈现一种和谐自在的状态,能够“宇宙在手,万化由心”。
人的学问修养、身心状况,如何才能达到这种境界呢?他认为只有一个办法,就是独自在浑浊动乱的状态中平静下来,慢慢稳定下来,进入纯粹清明、纯清绝顶之中。
《老子》的清廉思想
《老子》中虽然很少出现“清”、“廉”等字眼,但有很深刻的清廉思想,其反贪欲、去甚去奢、尚慈崇俭、“见素抱朴”等思想和议论十分突出。
下面从几个方面作简要分析,以发其义。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现实
生活中,很多人将名利、权势置于生命之上,甚至以身殉物。
对此,老子在第44章中提出:“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是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
意即:名利和身体,哪一个更重要?生命和财富,哪一个更有价值?得到名利和丧失生命,哪一种会更有害呢?
在老子看来,这些问题的答案其实是非常明确的,即“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过分爱名就必定要付出重大的代价,贪图过多的物质利益就必定会招致惨重的损失。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老子在第19章中又针对私心、贪欲正面提出要使人有所归属,就要“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见素抱朴”即保持人性的本来面目、回归纯朴的自然状态;“少私寡欲”即减少自己的私欲、不迷恋外在的声色货利、不贪求感官欲望的满足。
“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
《老子》第67章提出:“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
”这也应该是保持清廉的三宝。
关于三宝的具体含义,宋代著名道士范应元在注解时说得很明白:“吾之心慈爱素具,由爱亲、爱君推而爱人、爱物,皆自然之理,兹为第一宝也。
俭,约也。
吾能无欲,则甘于恬淡而不奢,兹亦一宝也。
吾能虚静、谦退、无争,不敢为天下先,兹又一宝也。
”可见,“三宝”实际上是立身行事的三条重要原则,若从政治的角度来看,则都契合了“廉政”的基本精神。
老子的修身处事理念与从政思想
亦称《道德经》,作为中国五千年文明的优秀典籍之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哲学著作,其中有许多关于做人做事做官的精辟论述。
——处实不华、学江海为“百谷之王”和上善若水
多经典名言,他讲到做人要大: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
处厚不薄,处实不华,意为抱朴守拙。
抱朴,保持自己纯真朴实的本下自处,“谦下”而不高高圣人不与人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通过对江海何以成为百谷之王,圣人何以能天下人心所向的观察,得出其根本原因,是由于“善下”的缘故。
“海纳、包容一切大小河流的清浊。
圣人——处处事事谦下,以民众的利益为实、为先、为上。
所谓大气做人,亦即老子说的“大丈夫”,可以将朴实无虚华,胸怀宽广似江海。
大气做人小细做事廉洁从政
——老子的修身处事理念与从政思想
王竞
老子画像
《道德经》
年第1期江苏句容茅山老子神像。
老子清廉思想解析
( 三) 虚静 老子 说 : “ 致虚 极 , 守静笃。 ” l 1 Ⅲ 1 弘虚 和静 都 是 形
老子理想的为官者形象是让人民不知道他的存
在, 即“ 太上 , 不知 有 之 ” …H , 也 就 是 以一 种不 着 痕
容人 心境 的空 明 宁静 状 态 , 这 是 不 受外 界 干 扰 的 一
作者简介 : 孔令 梅( 1 9 6 8 一 ) , 女, 安徽肥西人 , 讲师、 博士 , 主要从 事道家与中 国哲学研究 。
第 2期
孔令梅 : 老子清廉思想解析
2 1
足” … 。古来很多身死国灭的史实都是欲壑难填 造成 的, 所以老子主张“ 见素抱朴 , 少私寡欲” ¨ 钾 。
的 内涵和 深刻 的哲 学基础 。老子 以其 天 道 观 与辩 证 法为 哲 学 基础 , 总 结 出以无 为 、 爱 民、 虚静、 寡
欲、 养生为 内涵的清廉思想 , 极具说服力地要求为官者抵御诱惑、 戒除贪欲。老子的清廉思想对今
天 的廉政 建设 有 着重要 的借 鉴意 义 。
关键词: 老子 ; 道; 清廉
中图分类号: B 2 2 3 .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6 7 2—3 6 0 0 ( 2 0 1 4 ) 0 2— 0 0 2 0一 O 3 ( 二) 爱 民
班固在《 汉书 ・ 艺文志》 中指 出, 史官的职责是 “ 历记 成败 存 亡祸福 古今 之 道 ” , 为统 治 者 总结 和 积
活动 , 从 而 使 心 灵 蔽 塞 不 安 。只 有 时 时 刻 刻 注 意
“ 致虚” 和“ 守静” , 才能恢复心灵的清明。这一过程 就是修 道的过程 , “ 化而欲作 , 吾 将 镇 之 以无 名 之 朴 。无 名之 朴 , 夫 亦 将 不 欲 。不 欲 以静 , 天下 将 自 正。 ” … 坦 当人 们心 中的 贪 欲萌 芽 时 , 就 用 道 的真 朴 来安定它 , 使人心趋于宁静。换句话说 , 就是要求为 官 者 以虚静 之心应 对 种 种 诱 惑 , 从 内心 深处 拒 腐 防
浅谈老子“无为而治”思想对廉政建设的启示
青年 与社会
浅谈老子 “ 无为而治 ”思想对廉政建设的启示
王效忠
【 摘
叶
青
( 常州信 息职业技 术学院 ,江苏 常 州 2 1 3 1 6 4 )
要】 “ 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思想的重要理念,充分体现了廉政治国的理念,对于时下中国的廉政建设具有十分
重要的价值与意 义,是廉政 建设 不可或缺 的思想资源 ,对廉 政建设给 以了很 多启示。 【 关键词 】 无为而治 ;廉政建设 ;反腐倡廉 2 0 1 2 年1 0月 ,国务 院发布 了 《 关于第六批 取消和调 整 行政审批项 目的决定 》 ,取消 和调整 了 3 1 4 项行 政审批项 目。 特别 指出 : 凡公 民、法人或者其 他组织能够 自主决定 ,市场 竞争机制能够有效调节 ,行业组 织或者 中介机构能够 自律管 理的事项 ,政府都要退 出。这 一决定 反映 出了政府廉 洁办事 的又一实 际行动 ,使廉政建设 实质性 地 向前 推进 了一大步 , 的引导 ,把该 由市场来调节 的事情交还 给市场 。这是从市场 规律来看 的 ,同时 ,也是预 防腐败 的重要 内容 。从经济社会 发展 的角度来 说 ,政府是一个服务部 门 ,一旦政府 官员掌握 着某部分经济利益 , 就有可能利用手 中的权利把 它占为己有 , 滋生腐败 。当然 ,这种减少对经济行为 的直接 干预也是要逐 步进 行 的,即从 “ 有 为”到 “ 善 为” , 再到 “ 无 为而治 ”的 理想状态 。
一
《 道德经 》第 五十七章中指 出 : “ 我无为 ,而 民自化 ; 我 好静 ,而 民 自正 ; 我无 事 ,而 民 自富 ; 我无 欲 ,而 民自朴 ” 。 也就是说 ,为官干净 少苛捐杂税百姓 自然丰盈 ,为官 不喧嚣 ,
《道德经》蕴含的廉政思想及其启示
《道德经》蕴含的廉政思想及其启示作者:刘凤姣来源:《西部论丛》2018年第12期摘要:《道德经》是我国最重要的哲学、政治学经典之一,内容涉及到修身、治国等方面,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政思想,与今天我党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等思想具有跨越时空的相通性,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关键词:《道德经》廉政思想启示《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所著,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政治学经典之一,其内容涉及修身、治国、用兵等各方面,全文5000多字,包含了具有重大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思想,包括丰富的廉政思想内容,是目前史籍中所见到的较早关于廉政的论述。
其廉政思想及其启示主要包括:1、不可见欲《道德经》第四章: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
为无为,则无不治。
意思是不重视稀有的珍宝,以使人民不沦为盗贼;不展示能够诱发贪欲的东西,以使人民的心思不被扰乱。
只要遵循无为的原则,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地方。
老子理想社会中的人民,思想质朴,没有奢侈的物欲。
老子所说的无为,是不乱为、不妄为、不非为。
启示之一:破除贪婪的枷锁世界上美好的东西数不胜数,我们总希望得到尽可能多的东西。
人不能没有欲望,没有欲望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但不能有贪欲,贪欲是无底洞,会给人带来无尽的麻烦和烦恼。
每个人特别是手握权力的领导干部,要懂得如何抑制欲望,不奢求过多的财富,不贪图更高的权力,不追求更好的物资享受,我们才能从欲念无底的深渊中得到释放,才能更好的诠释“无欲则刚”的内涵。
启示之二:不乱为、不妄为作为领导干部,做决策、开展工作最好的境界是“为无为”。
一是做到不乱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以人民为中心,要“清净无为”,不要左一个运动,又一个政策,朝令夕改,使人民无所适从。
二是做到不妄为,既各项决策、各项工作要遵循自然规律,不能摸脑袋决策,给国家和人民造成损失。
2、生而不有《道德经》第十一章:生而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意思是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成为万物之长而不对其加以主宰,这才是奥妙深邃的德行。
感悟道德经之中的廉洁思想
感悟道德经之中的廉洁思想反复阅读老子所著《道德经》,终究不认为自己已读懂,更不认为已理解、掌握了老子所著《道德经》的最终目的和他所要表达的主要思想。
但有一点却可以每一次都能感受到——那就是《道德经》之中所体现出来的廉洁思想和心声。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老子劝诫人们不要纵贪欲,要知足常足。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也有各自的欲望,这是人之常情,也无可厚非。
但总有一些人私欲膨胀,贪得无厌,永远无法得到满足,最终被贪欲所埋葬。
老子在全文81章的《道德经》中,多次告诫人们要抵制贪欲,知足常足。
他在第九章论道:“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告诉我们满屋金玉财宝,并不能长久保持;如果富贵到了骄横的程度,那便为自己遗留下了祸根。
他在第三十三章和第四十四章分别论道:“知足者富”和“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在这两章里老子告诉人们,知道满足的人才是最富有的人,一个人如果过于积敛财富必将招致惨重的损失。
他在第四十六章中论道:“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也。
”老子告诫人们,最大的祸害就是不知足,最大的过失就是贪得无厌。
事实上,古往今来,财富本身并不是祸患,带来祸患的是对财富的贪婪之心。
因此,老子告诫世人,贪恋财富、放纵物欲终有一天会为自己招来灾难,“贪者是在贪祸”。
因此,他希望人们,尤其是手中握有一定权力的人,要懂得满足,对财富的占有欲要适可而止,这样才不会受到屈辱,遇到危险,反而能保持长久的平安。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老子劝诫人们不要求虚名,要淡泊名利。
人生在世,难免要与功名利禄、荣辱得失打交道。
对于功名利禄,可以说是人人都需要。
但如果以荣宠和功名利禄为人生最高理想,甚至把它摆在比生命还宝贵的位臵上,那就是大错特错了。
老子在《道德经》第十三章论道:“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
”意思是得到宠爱和受到侮辱都惊恐慌乱,把名利得失看得象自身生命一样贵重。
浅谈《老子》第六十四章思想对中国社会腐败问题的启示
别 人 所 不 追 求 的 ,不 看 重 那 些 难 以 得 到 的财货。
腐 败 现 象 不 断 出现 都 是 由于 一 些 官
治理 国家还 是防治腐败 , 政府 都要 “ 辅万
物 之 自然 ” ,遵 循 万 物 的 自然 本 性 , 助 帮
员 不 能 抵 制 外 来 的诱 惑 ,政 治 思想 不 坚
定也会实现。另外 , 在政府采取的措施上
老 子 认 为 “ 敢 为 ”就 是 要 遵 循 规 律 办 不 , 事 而 不 妄 为 。 政 府 要 找 出腐 败 现 象 的 发 展 规 律 , 症 下 药 , 可 轻 举 妄 为 , 要 对 不 也
所谓 “ 之于 未有 , 之 于未 乱 ” 为 治 是
以惧 腐败 的严重性 ,只要一步一个脚 白
稳 健 地 推 进 反 腐 败 行 为 ,就 一 定会 取 得
指对 有 可 能 危 害 社 会 稳 定 的 事 物 , 要 在 印地搞好每个 时期的反腐败 工作 ,扎实 产 生 之 前 就加 以治 理 。
加 学 习 预 防 和 抵 制 腐 败 的课 程 ,并 将 这
种 反 腐 败 课 程 推 广 到 社 会 备 行 业 的 职 业
们必须 要改 变 “ 人治 ” 的情 况 , 弱官 员 削
手 中 的 实 权 ,使 官 员 即 使 有 腐 败 的 念 头
而 我 们 应 对 的方 法 只 有 不 断 推 进 反 腐 倡 廉工作 , 续进 行有效 的反腐倡廉 活动 , 持 才 可 以 抵 制 越 来 越 多 的腐 败 现 象 。 虽 然 家和 政 府 工 作 的 重 点 之 一 ,但 要 认 清 我
体 来说 ,通过 政府采取 合理 的措施预 防
和 治 理 , 败 现 象 就 会 得 以抑 制 , 会 稳 腐 社
悟道、修身执政为民——对《道德经》中廉政文化思想的解读
5 赤子一、把握事物运行规律,适时悟道老子认为“道”是宇宙根本存在的运动实体及其运动变化的规律。
他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
寂兮廖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
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道德经》25章)。
他认为宇宙本体虽然无形、无声、无名,不能为我们的感觉所感知,但它是真实存在的,可以为我们的思维所把握。
因此,老子又说“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道德经》38章)。
并且断言:“窃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道德经》21章)。
总之,老子的“道”是“无名”“无形”“无象”“无所不在”“无所不容”“无所不能”是所有一切可知或不可知事物的总根源,是事物运行和发展的客观规律。
其核心主要是诠释人与自然、社会三者之间的关系。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告诉我们人以地为大,地以天为大,天以道为大,道以人与自然的和谐为大。
可见,几千年前的老子已经认识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已经懂得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
在现代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功利性的物质欲望不断强化,使得有些公职人员的认知出现了偏差,信仰出现了危机。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盛行;以权谋私、行贿受贿、生活腐化、道德败坏等现象层出不穷。
要从根子上使这种现象有所改观,广大的公职人员就要适时“悟道”。
第一,要懂得事物运行、变化、发展规律。
首先,“曲则全,枉则直,汪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道德经》22章),一切事物都在对立的情况下反复交替变化着,研究一个事物时,要学会用辩证法,既要看到它的正面,又要注视它的反面。
正如马克思所说:“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1](P218)。
其次,道的运动和发展是向对立面转化的,总是朝着相反的方向进行着,“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予之;是谓袭明”(《道德经》36章)。
《道德经》中的廉义诠释
《道德经》中的廉义诠释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脉源和思想精髓,《道德经》的思想博大精深。
这部永远熠熠生辉的智慧经典,不仅曾为国人提供了安身立命的心灵甘泉和精神慰藉,也被诸多帝王奉为治国宝典。
《道德经》对“廉”进行了深刻的阐述和论证,它蕴含的丰富廉政智慧,对于干部职工涵养廉洁从政理念,砥砺方正高尚的品格,践行群众路线教育,扫除心理魔障和不良习气,抵制各种腐朽思想侵蚀提供了丰富养料和独特启示。
启示之一:要践行少私寡欲的理念私欲炽盛是腐败的重要诱因,要做到廉洁从政首先就要控制住不断膨胀的私欲。
老子在《道德经》中深入阐述了少私寡欲的重要性,告诫执政者要廉洁行政。
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他认为“五色”、“五音”、“五味”等,是一种奢侈糜烂的生活方式,是一种脱离人民群众的生活方式。
因此,如果我们面对灯红酒绿的奢侈生活,不能做到廉洁自律,洁身自爱,而沉湎于这糜烂的生活,就会使我们耳聋、口爽、心发狂、行妨,就会使我们忘记责任,丧失信念。
欲望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必须要合理控制欲望,让节制适度的欲求激励自己前进,并严格控制欲望的无边生长。
对事业、学问、物质、生活等的努力追求,我们可以依赖欲望的强力驱策,取得成功;而对名利、地位、金钱别有用心的欲望,则会成为束缚心灵的枷锁,堕落的根源,必须切实加以防范与控制。
基层央行干部应该加强道德修养,坚决抵制“五色”、“五味”、“五声”等奢侈生活的诱惑,让节制有度的合理欲望引领自己前行。
启示之二:要践行清廉如水的理念暗箱操作是腐败盛行的重要原因,要做到廉洁行政就必须拆除黑屋子,让执政像水一样清澈透亮,经得起各种考验。
老子在《道德经》中生动阐述了上善若水的哲学理念,告诫执政者要清廉如水。
他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水纯净而坚韧,透明而丰富,谦下而深远。
老子思想对现代廉政建设的启示
老子思想对现代廉政建设的启示廉政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同时,要与中国的实际和传统文化相结合。
《道德经》蕴含着重要的政治和社会管理思想,对当今社会发展仍然产生重大的影响。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视域探讨老子的少私寡欲、知足常足、无为而治思想,以期寻找对当今廉政建设有启示性的理念。
标签:廉政;少私寡欲;知足常足;无为而治廉政建设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扎实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
”①那么,如何做到更加注重治本呢?治本需要搞好廉政制度建设,更要注重廉政文化建设。
廉政文化建设自古就有,为官者如何做到清政廉洁,不仅需要有法律和制度的约束,更要从廉政理念进行反思与发展。
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实践,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又需要马克思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结合,或者说吸收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道德经》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政治学、社会管理学经典之一,它用5000多字的篇幅写出了具有重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意义的思想,对中国甚至世界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道德经》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其中就包含有重要的关于廉政的思想,笔者通过研究这些思想,以期对现代廉政建设产生一些启示。
一、少私寡欲《道德经》第十九章讲到“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显现人的自然质朴的原始本性,减少私心,节制欲望,才是最重要的。
②人是有私心和欲望的,合理程度的私心和欲望是社会所允许,同时也是传统伦理道德所认同的。
在现实生活中,通常容易出现这么两种极端的思维,一种思维认为,人是“极私贪欲”的动物,而另一种思维则把人抬高到“无私无欲”的境界。
这两种思维都是不对的,从老子的思想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是,只有“少私寡欲”才是人长远发展的正道。
腐败问题的一个根源性问题是源于人不能正确处理私和欲,如何解决私和欲是解决腐败问题之根本。
(一)少私自从人有了自我意识开始,人就是有私心的,也就是每个正常人都会有“这是我的,那是他的”这样的思维。
老子的政治思想
不折腾的政治智慧: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的政治思想中充满了对百姓的同情,对贪得无厌的统治者的憎恨。
他说:“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
是以饥。
”(《道德经》)老百姓之所以忍饥挨饿,就是由于统治者收的苛捐杂税太多。
老子更进一步尖锐地批判腐败的统治者,痛斥他们的强盗行径:“大道甚夷,而人好径。
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余,是谓盗夸,非道也哉。
”(《道德经》)大道平平坦坦,但是君王偏偏喜欢走邪路。
朝政腐败极了,农田已经非常荒芜,百姓的粮仓已经十分空虚,但统治者还照样地穿着绫罗绸缎,佩着锋利的宝剑威吓百姓,精美的饮食都吃厌了,国家的财富都刮净了。
这就叫强盗头子呀,他们是多么的无道啊!老子由此感慨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
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道德经》)自然的规律是减少有余的来补充不足的,人间的规律却是剥夺不足的来供奉有余的。
损不足以奉有余,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这就是今天的经济学家们经常谈起的“马太效应”。
马太效应的典故出自《圣经》。
《圣经•马太福音》中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主人远行前,把仆人叫来,按照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吩咐他们:“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都来向我汇报。
”主人回来时,第一个仆人汇报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五千银子,我又赚了五千。
”主人听了非常高兴,于是把更多的事务交给他管理,让他享受当主人的快乐。
第二个仆人汇报说:“主人,你给我的二千银子,我又赚了二千。
”主人听了也很高兴,于是也让他享受当主人的快乐。
第三个仆人汇报说:“主人,你给我的一千银子,我一直埋藏在地里,我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
现在你回来了,我原封不动地还给你吧!”主人听了很生气,于是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一千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
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
后来西方的经济学家们将这个故事拿过来打比方,把贫者愈贫、富者愈富、赢家通吃的社会经济现象称为马太效应。
《老子》思想与廉洁为官
《老子》思想与廉洁为官稿件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报图片来源:发布时间:2010-06-10 访问次数:89老子认为,从政做官必须与众不同,首先应着重提高品德修养这个做人的根本。
1.领导者自律——“不欲以静,天下自正”。
老子认为,当官的根绝了私欲,社会就自然会风气良好。
“不欲以静,天下自正”八个字精辟地道出了为官者节制个人欲望的社会意义。
孙中山是民主革命的先驱。
但他一生廉洁奉公,从未给自己和亲属置办过任何家产,私谋过任何特权,真正实现并承诺了“天下为公”的誓言。
2.“圣人不积”——“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是老子从德才兼备的优秀领导人、名士的人格高度,提出的理想人格要求。
老子认为,缤纷的物欲世界使人目盲,糜糜的音乐使人思想麻木,鲜美的滋味使人每天想念,纵马打猎行乐使人心性浮躁发狂,稀有难得的货物使人行为不轨。
所以,老子提倡“圣人”不要多积蓄,自己的财富要用来济众,完全为人民;给予别人越多,自己越感富足充裕。
(“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八十一章》)主编历史巨著《资治通鉴》的史学家司马光不光自己生活简朴,还教育后人崇尚俭约,提醒儿子警惕奢侈的祸害:“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希望他绝不可因奢侈而“败家丧身”。
3.私欲是罪恶之源——“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老子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产物,所以,要顺其自然地“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老子·八十章》),他不主张去欲、无欲、绝欲。
但是,对于自然之外的人为欲望,即人们常说的身外之物,如声色犬马、财物名利之欲,就必须减少到最低程度,根绝了私欲就可以得到安静的地步(“不欲以静”。
《老子·三十七章》)。
老子高度概括了人与财物名利的辩证关系:“罪莫大于多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四十六章》)古往今来,多少贪夫殉财,不知足,不知止,栽进了罪恶的泥潭。
老子的政治思想主张是什么
老子的政治思想主张是什么老子,是道教学说的创始人,著名的思想家,那老子的政治思想主张是什么?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老子的政治思想主张,希望对你有帮助!老子的政治思想主张老子的思想核心是“道”。
他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无论什么事都要遵循本源。
并且要遵循发展的规律,不能强加干涉,要尊重自然。
分开来讲,老子的思想主张分为政治上和权术上。
其中最为著名的恐怕就是政治上的无为而治了。
他认为国家应该消极应对敌国的战争,不应该积极发动战争,最好的进攻是防御。
觉得即使和其他国家相距非常近,也最好是老死不相往来。
不过这一主张受到的支持并不多,因为当时处于战争时期,群雄都是积极的开拓疆土,保家卫国,所以老子的思想主张不受欢迎也很正常。
而在权术上,老子主张物极必反。
觉得凡事都有双面性,不能过于强求,否则可能会造成更加不好的后果。
这个主张比较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所以时至今日依旧值得人们研究。
当然老子的思想非常深刻,老子的思想主张远远超过上面所列举的一些,所以说,老子被后世人如此崇敬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他的很多主张已经超过了当时的社会发展,即使是拿到现在这个社会也依旧是比较先进的思想,难怪后世人会将老子神话,甚至连历代皇帝也会特意去祭拜。
老子的传说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著有《道德经》。
之所以成为老子是因为他一生下来眉毛和胡须就是白的。
关于老子的传说比较经典的有两个,一个是关于他的出生,一个是他骑青牛出函谷关的传说。
首先是他的出生,据说老子的母亲是在湖边洗衣服的时候,上游有一个李子漂了过来,当时她正好渴了,所以就捞起来吃掉,之后就怀了孕。
据传是怀孕了几十年才将他生出来,并且一生出来救会讲话,指着自己家院子的李子树说这个是自己的姓氏,后来又由于他的耳朵非常大,他的家人就给他取名为李耳。
另一个说法是老子在看到周王朝衰败后,决定离开故土,想要去四处游历。
函谷关总兵尹喜的见紫气东来,再一看是老子骑着青牛来到了这里,他就不舍老子离开,便为难他要他留下一篇著作,老子果然拿了出来,这就是后来的《道德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老子《道德经》的廉政思想
老子的哲学经典著作《道德经》,虽然只有寥寥五千言,但是思想深邃,内容博大精深。
它以独特的视角,畅谈对宇宙、对人生、对政治(包括廉政)的看法,给人们以启迪和感悟,开启人生智慧之门。
本文试图揭示老子《道德经》的廉政思想,汲取精华,发扬光大,为开展廉政文化建设、构建惩防腐败体系提供些许借鉴。
“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老子,劝导统治者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统治者自古就有“自见”、“自是”、“自伐”、“自矜”的不良作风,自持己见,自以为是,自我炫耀,自高自大。
对此,老子深刻地感悟到它的危害,指出:“自见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自以为有见解的人,是不明智、不开明的;自以为是的人,看不清是非;自我炫耀的人,建不起功勋;自高自大的人,是不会长久的。
相反,“不自见则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
”
不自以为有见解,才能够看清事物本质;不自以为是,反而会彰显;不自己夸耀,反而会立功;不自吹自傲自夸,所以能长治久安。
怎样做才是“不自见”、“不自是”、“不自伐”、“不自矜”?老子的答案是:“功成身退,天之道也。
”意思是说,功业既成,引身退去,才是合乎自然规律的。
我们还可以理解为:在功劳面前,不摆老资格,不居功自傲,不飞扬跋扈,不自我膨胀,人们还会尊重你,还会记得你昔日的功劳,你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老子告诫说:“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大富大贵后,不知道夹着尾巴做人,反而骄横恣肆,到最后自己闯下祸,怨谁、恨谁呀?完全是咎由自取。
“致虚极,守静笃”——老子,劝导统治者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一个人活在世上,怎样才能一生平安,不招来凶祸灾难?老子提炼出六个字:“致虚极,守静笃”。
翻译成现代汉语是:心虚无欲达到极点,恪守清净做到坚定。
引申开来:“致虚极”,就是要将后天的种种欲望、成见、心机等等,加以控制、调适、消解、澄清,因为这些东西往往将原来清净纯洁的人心骚乱起来、浑浊起来、邪恶起来。
老子强调不是“虚”一点,
“虚”一时,而是要长期锻炼、修养,从而达到“极”,就是要到极点,到最高境界。
“守静笃”,就是先要分清欲望中的“可欲”与“不可欲”,那么你置身于滚滚红尘中,面对“不可欲”的一切诱惑,比如金钱、美色、权力、名声等等,要守静,要笃守,坚守清净不动摇。
“致虚”、“守静”作为一种外在形式,其最终目的是遏制人的欲望,遏制对物欲享乐的追求。
在老子看来,“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开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
”塞住欲念的孔穴,关闭欲念的门径,终身都不会有烦扰之事。
打开欲念的孔穴,就会增添烦扰之事,终身不可救治。
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对“致虚”、“守静”领悟很透,他的至理名言:“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是对“致虚”、“守静”的最好诠释。
“去甚、去奢、去泰”——老子,劝导统治者消除享乐、远离奢侈。
吃喝玩乐、花天酒地古已有之。
老子对此深恶痛绝:“去甚、去奢、去泰”。
意思是,去掉那些极端的、奢侈的、过分的行为。
如何“去甚、去奢、去泰”?老子用五个字来概括:“为腹不为
目”。
腹,肚子;目,眼睛。
就是为肚子、不为眼睛,只求吃饱肚子,不追逐声色之娱。
老子认为,享乐对身体有害。
他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畈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意思是,缤纷的色彩,使人眼花缭乱;变幻的音调,会令人耳聋;丰腴的美食,令人失去胃口;纵情狩猎,令人心意狂荡;金银财宝,会妨害人的行为。
在老子看来,五色、五味、狩猎、难得之货都是虚华的东西,并不是人的最基本需求。
过分追求这些东西,必然使人的眼、耳、口、心、行为受到妨碍,使人迷失、迷惑、迷惘。
所以,要远离“五色”、“五味”,远离灯红酒绿。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劝导统治者知足常乐、切忌贪婪。
生活中,有些人永不满足,私欲无限膨胀。
对此,老子感到不可理解,发问道:“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意思是:名声和生命哪个更可爱?生命和钱物哪个更贵重?得到名利和失去生命哪个更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