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控制)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过程控制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原理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过程控制系统中常用的数学模型及其应用。

3. 引导学生了解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模型分析和解决过程控制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设计简单过程控制系统的能力,能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

3. 提高学生运用现代工具(如计算机软件)进行过程控制系统仿真的技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过程控制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他们探索未知、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 引导学生认识到过程控制在工业生产、环境保护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旨在让学生掌握过程控制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学生将能够:1. 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过程控制问题。

2. 掌握过程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和步骤,具备一定的控制系统设计能力。

3. 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4. 关注过程控制在社会生产中的应用,为我国工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二、教学内容1. 过程控制基本概念:包括过程控制定义、分类、发展历程及其在工业中的应用。

教材章节:第一章 绪论2. 过程控制系统数学模型:介绍控制系统的传递函数、状态空间表达式、方块图及其相互转换。

教材章节:第二章 数学模型3. 过程控制策略:讲解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规律,以及串级、比值、前馈等复合控制策略。

教材章节:第三章 控制策略4.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阐述控制系统的设计原则、步骤和方法,包括稳定性分析、性能指标和控制器设计。

教材章节:第四章 系统设计与分析5. 过程控制系统仿真:介绍过程控制系统仿真软件及其应用,通过实例演示仿真过程。

教材章节:第五章 系统仿真与实现6. 过程控制案例分析:分析典型过程控制系统的实际问题,探讨解决方案。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计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计

工程管理专业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理解工程项目全生命周期的管理过程。

2. 学生能了解工程管理中的关键环节,如项目策划、设计、施工、竣工及后期运维等,并理解各环节之间的关联性。

3. 学生能掌握工程项目的风险管理、成本控制、进度控制等核心管理技能。

技能目标:1. 学生具备运用工程管理理论知识,对实际工程项目进行合理策划和管理的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项目管理软件,进行项目进度、成本等方面的跟踪与控制。

3. 学生具备分析和解决工程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工程管理专业,树立为我国工程建设事业贡献力量的信念。

2.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在项目管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3. 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关注工程项目的质量、安全和环保等方面。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工程管理专业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为未来从事工程管理工作奠定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工程专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但对工程管理的系统理论和实践尚缺乏深入了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运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工程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工程管理概述:介绍工程管理的定义、发展历程、基本原理和目标,以及工程管理的核心内容。

教材章节:第一章 工程管理概述2. 工程项目策划:讲解工程项目策划的重要性、策划内容和方法,以及项目可行性研究。

教材章节:第二章 工程项目策划与可行性研究3. 工程项目设计管理:分析工程项目设计阶段的管理要点,包括设计质量控制、设计进度控制和设计成本控制。

教材章节:第三章 工程项目设计管理4. 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阐述施工阶段的管理工作,如施工组织、施工质量控制、施工安全管理和施工成本控制。

项目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

项目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

项目计划与控制课程设计简介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际项目的策划与控制流程,让学生掌握项目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其对项目计划与控制的能力。

本课程设计分为三个阶段:项目策划、项目执行和项目控制。

每个阶段都需要学生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任务,完成与项目管理相关的实际操作。

阶段一:项目策划在项目策划阶段,学生需要学会以下内容:1.项目目标和范围的确定学生需要理解项目的目标和范围是如何确定的,包括需求分析、项目愿景等,同时需要了解项目的约束条件,如预算、时间和资源等。

2.工作分解结构(WBS)的制定学生需要知道如何制定 WBS,将项目分解为可管理的工作包,并确定每个工作包的工作内容、预算和时间限制等。

3.时间管理学生需要了解时间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技能,包括时间估算、排程和关键路径分析等。

任务要求:•根据所提供的实际项目,制定项目目标和范围说明书。

(具体说明书内容自定,要求包括项目概述、目标和范围、约束条件等)•制定工作分解结构(WBS)。

•使用网络图和甘特图等工具,制定项目进度计划。

•根据实际情况,指定项目时间表和里程碑。

阶段二:项目执行在项目执行阶段,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1.团队建设学生需要了解团队建设的基本概念和技能,如领导力和沟通技巧等。

2.质量管理学生需要了解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技能,如质量保证、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等。

3.风险管理学生需要了解风险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技能,如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应对等。

任务要求:•根据所提供的实际项目,在团队中担任某一职位。

•制定项目团队的组织结构和人员职责分配。

•制定质量管理计划。

•确定项目的风险,并制定风险管理计划。

阶段三:项目控制在项目控制阶段,学生需要了解和掌握以下内容:1.进度控制学生需要了解如何控制项目进度、如何对进度计划进行调整,并了解如何应对因延期或提前所带来的影响。

2.资源管理学生需要了解资源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技能,如资源调配和资源优化等。

3.费用管理学生需要了解如何管理项目费用,包括预算、成本估算、成本控制等。

教学进度计划

教学进度计划

教学进度计划教学进度计划是指在课程设计和教学安排上进行组织和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它旨在确保教师能够按照预定的时间表和教学目标,合理安排教学活动,保证教学进度和质量的有效控制。

本文将从制定教学进度计划的必要性、编制教学进度计划的步骤以及教学进度计划的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制定教学进度计划的必要性制定教学进度计划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教学进度计划有助于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通过合理规划每个学期的教学内容和时间,教师可以有条不紊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保证教学进度的合理安排,从而避免因时间不足而导致的教学内容的匆忙讲解或遗漏。

其次,教学进度计划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对教学进度的科学安排,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效果,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最后,教学进度计划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

通过反复总结和评估教学进度计划的执行情况,教师可以不断优化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目标。

二、编制教学进度计划的步骤编制教学进度计划需要经过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明确每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只有明确了教学目标,才能有针对性地安排教学活动和制定教学计划。

第二步,分析教材和课程内容。

教师需要仔细分析每个学期的教材和课程内容,确定重点和难点,评估教学所需的时间和资源,为制定教学进度计划提供基础。

第三步,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根据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教师需要合理安排每个学期的教学活动,包括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时长等方面的安排。

同时,还需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等因素。

第四步,评估和调整教学进度计划。

在制定教学进度计划之后,教师需要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进度计划,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三、教学进度计划的具体内容教学进度计划的具体内容应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过程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工程课程设计

过程控制工程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过程控制工程的基本概念,理解控制系统的结构、原理及分类。

2. 使学生了解过程控制系统中各环节的作用,掌握主要参数的测定与调整方法。

3. 帮助学生理解过程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学会运用相关理论分析控制系统的性能。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实际过程控制工程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设计简单的过程控制系统方案,并进行模拟与优化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过程控制工程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究未知、解决问题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务实的科学态度,使他们具备良好的工程素养。

3. 引导学生关注过程控制工程在国民经济和生活中的应用,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结合过程控制工程学科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旨在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养。

课程目标明确、具体,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同时有利于学生明确学习方向,提高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1. 过程控制工程基本概念:控制系统定义、分类、性能指标。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传递函数、方框图、信号流图。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 控制系统元件及环节: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器、滤波器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4. 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系统建模、控制器设计、系统仿真。

教材章节:第三章5. 常见过程控制系统分析:PID控制、模糊控制、自适应控制。

教材章节:第四章6. 过程控制系统应用实例:化工、热工、电力等领域。

教材章节:第五章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第一周:过程控制工程基本概念第二周: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第三周:控制系统元件及环节第四周:过程控制系统设计第五周:常见过程控制系统分析第六周:过程控制系统应用实例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进行选择和组织,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通过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明确教材章节和内容,有助于教师按计划进行教学,同时便于学生跟进学习进度。

工程管理的大学课程设计

工程管理的大学课程设计

工程管理的大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工程管理的基本理论,包括项目规划、组织、执行和评估等关键环节。

2. 帮助学生了解工程管理中的质量、成本、进度控制等核心要素,并能结合实际案例分析。

3. 使学生了解工程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合同管理及职业道德要求。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工程管理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沟通协调、决策制定等综合管理技能。

3. 培养学生运用项目管理软件进行项目规划、监控和评估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工程管理专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

2. 激发学生积极探究工程管理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追求创新。

3. 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关注工程项目的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工程管理方面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

学生特点:大学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理论基础,求知欲强,希望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案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质。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将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 工程管理基本理论:涵盖项目管理概述、工程项目生命周期、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等内容,参考教材第一章。

2. 工程项目管理要素:包括质量、成本、进度控制,以及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合同管理等,参考教材第二章至第五章。

3. 工程项目管理工具与方法:介绍项目管理软件、网络计划技术、挣值管理等工具与方法,参考教材第六章。

4. 工程项目管理实践:分析实际工程项目案例,让学生了解工程管理在实践中的应用,参考教材第七章。

5. 工程职业道德与法规:探讨工程职业道德、法律法规及合同管理等方面的要求,参考教材第八章。

教学大纲安排如下:1. 第1周:工程管理基本理论2. 第2-4周:工程项目管理要素3. 第5周:工程项目管理工具与方法4. 第6-7周:工程项目管理实践5. 第8周:工程职业道德与法规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和实际案例,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工程管理知识体系,为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控制原理课程设计

控制原理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控制原理的基本概念,掌握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的相关知识;2. 使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控制器及其适用场景,并能运用相关算法分析控制系统性能;3. 培养学生运用控制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软件(如MATLAB)进行控制系统仿真和实验的能力;2. 提高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他人意见;3.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在实际应用中运用控制原理进行创新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控制工程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控制领域知识的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3.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认识到控制技术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中的重要性。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课程性质为专业核心课。

在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不仅掌握控制原理的基本知识,而且能够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二、教学内容1. 控制系统基本概念:包括控制系统定义、开环与闭环控制、稳定性概念等;教材章节:第一章 控制系统概述2.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线性系统、非线性系统、传递函数、状态空间表示等;教材章节:第二章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3. 控制器设计:PID控制器、状态反馈控制器、观测器设计等;教材章节:第三章 控制器设计4. 控制系统性能分析:稳定性分析、稳态误差分析、动态性能分析等;教材章节:第四章 控制系统性能分析5. 控制系统仿真与实验: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控制系统仿真、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教材章节:第五章 控制系统仿真与实验6. 控制系统案例分析与创新设计:分析实际控制系统案例,进行创新设计;教材章节:第六章 控制系统案例分析与创新设计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本课程共计32课时,教学内容按以下进度进行:1. 控制系统基本概念(2课时)2.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6课时)3. 控制器设计(8课时)4. 控制系统性能分析(6课时)5. 控制系统仿真与实验(6课时)6. 控制系统案例分析与创新设计(4课时)三、教学方法针对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采用以下多样化的教学方法:1. 讲授法:用于讲解控制系统基本概念、数学模型、控制器设计等理论知识点。

控制系统类的课程设计

控制系统类的课程设计

控制系统类的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控制系统问题的能力。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掌握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等基本理论;技能目标包括:能够运用MATLAB等软件进行控制系统分析和仿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培养学生对控制工程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数学模型、稳定性分析、控制器设计等。

具体安排如下:1.第一章:控制系统导论,介绍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应用领域。

2.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学习状态空间表示、系统性质和状态反馈。

3.第三章:稳定性分析,掌握李雅普诺夫方法、劳斯-赫尔维茨准则等。

4.第四章:控制器设计,学习PID控制、状态反馈控制和观测器设计。

5.第五章:控制系统仿真,利用MATLAB进行控制系统分析和仿真。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理论和概念,引导学生掌握控制系统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针对实际案例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控制系统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帮助学生了解控制系统的应用价值。

4.实验法:利用MATLAB进行控制系统分析和仿真,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本课程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控制系统导论》、《控制工程基础》等。

2.参考书:《现代控制系统》、《控制理论及其应用》等。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教学视频等,以便于学生复习和自学。

4.实验设备:计算机、MATLAB软件、控制系统实验板等,用于实验教学和仿真练习。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

平时表现主要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和讨论等,占总成绩的20%;作业主要包括练习题和小论文,占总成绩的30%;考试分为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各占总成绩的30%。

《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课程改革实施与思考

《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课程改革实施与思考

《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濂程改革实施与思考卢爽,.于微微,葛贝德(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1)摘要:{: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是工程监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工程监理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主要技能之一。

本文阐述了这门课程改革的实施步骤和几点思考。

关键词: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课程改革;实施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8970一(2013)06—0014—02建设工程监理控制工程的建设投资、建设工期和工程质量,因此《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作为工程监理专业的核心课程,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之一。

但现阶段《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i g门课程的教学存在教学方法单一、考核方式落后、缺乏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及相应教学资源等问题。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我们于2013年春季学期,以工程监理专业201l级高职班作为《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课程改革的实施试点。

一、《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课程改革的实施(一)课程改革调研课程改革小组通过调研了解工程监理专业毕业生在企业从事岗位及主要工作任务,掌握从事相关岗位工作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收集企业对《施工组织与进度控制》课程改革的意见和建议,为课改提供可靠的依据。

1.调研方式(1)课程改革小组成员到企业现场调研,发放企业调查问卷,回收整理;(2)毕业生跟踪调查;(3)教师去企业实践锻炼的同时进行课改调研。

2.调研对象调研涉及的企业有建设监理公司、国营建设工程集团、民营建筑工程公司,涉及的人员包括一线的施工技术人员(质检员、技术员、监理员等)、中层管理人员(项目经理、监理工程师等)及部分高层决策人员(总监、总经理等)。

毕业生的调查主要针对工程监理专业毕业生和一些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毕业生,这些毕业生对工作单位的主要工作任务已经非常熟悉,又对在校的学习经历记忆犹新,可信度较高,适合作为问卷调查对象。

3.调研的主要结论(1)建设行业队伍人才总量不足,文化素质偏低,高技能实用人才严重不足,生产一线急需补充大批专业技术与管理人才。

设计进度控制分阶段目标

设计进度控制分阶段目标

设计进度控制分阶段目标
第一阶段:项目前期准备
目标:在项目开始之前,明确项目需求、范围和目标,准备
项目所需资源和团队,制定项目计划和时间安排。

第二阶段:需求分析和概念设计
目标:对项目需求进行详细分析,明确用户需求和功能要求,进行概念设计,确定项目的整体架构和功能模块。

第三阶段:详细设计和原型制作
目标:在前两个阶段基础上,进一步详细设计各个功能模块
的具体细节,制定详细设计文档,并制作出初步原型,进行功
能和界面的验证。

第四阶段:开发和测试
目标:根据详细设计文档和原型,进行开发工作,实现各个
功能模块,并进行内部测试,验证功能的正确性和稳定性。

第五阶段:优化和集成
目标:对开发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优化和修复,将各个功能
模块进行集成测试,保证整个系统的功能完整性和一致性。

第六阶段:交付和验收
目标:完成项目的开发工作,进行用户验收测试,确保系统符合用户需求和设计要求,最终交付给用户使用。

施工进度课程设计

施工进度课程设计

施工进度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施工进度的基本概念、组成要素和重要性。

2. 学生能够描述并分析施工进度计划的内容、编制方法和应用。

3. 学生能够解释施工进度控制的基本原理,并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施工进度计划软件或工具,编制简单的施工进度计划。

2. 学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工进度计划,并提出合理的优化建议。

3. 学生能够运用施工进度控制方法,对实际工程项目进行进度监控和调整。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施工进度管理的兴趣,激发他们主动学习和探究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使他们具备从事施工管理工作的基本素质。

3. 培养学生关注工程实际,注重实践,认识到施工进度管理在工程项目中的重要性。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专业实践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施工进度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年级,具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对实践活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施工进度管理的基本能力,为未来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施工进度的基本概念- 施工进度的定义- 施工进度的组成要素- 施工进度的重要性2.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 施工进度计划的内容-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 施工进度计划的应用实例3. 施工进度控制- 施工进度控制的基本原理- 施工进度控制的方法- 施工进度控制的应用案例分析4. 施工进度管理软件及应用- 常用施工进度管理软件介绍- 施工进度管理软件的操作方法- 施工进度管理软件在工程项目中的应用5. 实践操作- 编制简单施工进度计划- 调整和优化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控制操作演练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施工进度的基本概念第二课时: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第三课时:施工进度控制第四课时:施工进度管理软件及应用第五课时:实践操作(分组进行编制、调整和优化施工进度计划)教学内容参考教材章节:第一章:施工进度基本概念(教材第1章)第二章:施工进度计划与控制(教材第2章)第三章:施工进度管理软件及应用(教材第3章)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 对于施工进度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施工进度计划和控制的基本原理,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

自动门的控制课程设计

自动门的控制课程设计

自动门的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自动门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传感器、控制器、执行器等关键部件的功能与相互关系。

2. 学生能描述自动门控制系统的电路图,并解释其中各个部分的电路元件作用。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与电子技术,分析自动门的运行过程,并解决简单故障问题。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自动门控制模型。

2. 学生能够运用逻辑思维,编写简单的自动门控制程序,实现门的自动开关。

3. 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操作,掌握基本的电路连接和测试方法,培养动手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电子技术和自动化科学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尊重同伴,积极参与团队合作,培养良好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3. 学生能够认识到自动化技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科技发展对生活品质的提升,增强社会责任感。

本课程结合学生年级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在掌握学科知识的同时,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和科技创新意识。

同时,课程强调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以及对科技进步的正面情感态度。

教学要求旨在实现具体、可衡量的学习成果,为学生的后续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关联教材,主要包括以下部分:1. 自动门原理介绍:讲解自动门的工作原理,涉及传感器(如红外线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如电动机)等关键部件的功能与工作方式。

2. 电路元件认识:学习自动门控制电路中的主要元件,如开关、继电器、集成电路等,并理解其在电路中的作用。

3. 控制程序编写:通过实例教学,指导学生编写简单的自动门控制程序,实现门的自动开关功能。

4. 实践操作:分组进行自动门模型的搭建,让学生亲自连接电路、编写程序、调试设备,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5. 故障分析与解决:分析自动门可能出现的故障现象,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故障排除方法和技巧。

教案中的周期性和进度控制

教案中的周期性和进度控制

教案中的周期性和进度控制一、引言教案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指导和组织作用的重要工具。

一个好的教案不仅需要具备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还需要有合理的周期性和进度控制。

本文将探讨教案中的周期性和进度控制在教学中的作用以及如何进行合理的控制。

二、周期性在教案中的作用周期性是指将教学过程划分成一定的时间段,以便更好地组织和安排教学活动。

在教案中,合理的周期性有以下几个作用:1. 确定学习阶段:周期性的设立可以将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若干个学习阶段,每个阶段具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任务。

这样可以让学生在每个阶段内有一个集中精力学习的时间段,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2. 分配学习内容:周期性的设立可以帮助教师将学习内容进行合理的分配。

通过对学习内容的细致分析和规划,教师可以将内容有机地组织起来,形成有层次、有逻辑性的学习进程。

3. 控制教学进度:周期性的设立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进度的掌控。

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学习阶段的时间安排,合理地安排教学活动的进行,避免内容冗杂、时间不足或过多的情况发生,保证教学进度的平稳推进。

三、进度控制在教案中的方法进度控制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习的需要和教学的要求,合理地控制教学的进度和节奏。

如何进行进度控制,以下几个方法可供教师参考:1. 设定合理的时间框架:在编写教案时,教师可以为每个教学环节设定一个大致的时间范围。

这样可以让教师对教学进度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并及时调整教学进程,以保证学习任务的完成。

2. 灵活调整教学速度: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灵活地调整教学速度,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和学习进度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

对于学习较好的学生,可以加快教学进度,对于学习较慢的学生,可以适当放慢进度。

3. 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如多媒体教具、课外阅读材料等,来提高学习效果。

合理地引导学生利用这些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可以节约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4.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思考能力。

控制理论课课程设计

控制理论课课程设计

控制理论课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学习目标主要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知识目标要求学生掌握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技能目标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控制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具备分析和设计控制系统的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求学生培养对控制理论的兴趣和热情,提高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描述和理解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分析和解决控制系统的问题,运用控制理论进行设计和优化。

3.掌握控制理论在工程和科学领域的应用。

4.培养对控制理论的兴趣和热情,提高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教学大纲将按照以下顺序安排:1.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系统、输入、输出、反馈等。

2.控制理论的基本原理,如稳定性、线性、非线性、时域分析等。

3.控制算法和设计方法,如PID控制、状态空间控制、模糊控制等。

4.控制系统的应用案例,如工业自动化、机器人控制、航空航天等。

具体的教学内容将参考教材和相关参考书籍,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安排。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

包括:1.讲授法:通过讲解和解释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交流,促进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控制理论在工程和科学领域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实验课程,让学生亲手操作和观察控制系统的行为,加深对控制理论的理解。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将选择和准备适当的教学资源。

包括:1.教材:选择合适的控制理论教材,提供学生学习和参考。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

3.多媒体资料:制作PPT、动画、视频等多媒体资料,直观地展示控制理论的概念和原理。

4.实验设备:准备控制系统实验设备,让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控制理论课程设计

控制理论课程设计

控制理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如稳定性、线性、非线性控制系统等;2. 引导学生理解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并能运用适当的数学工具进行分析;3. 帮助学生掌握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如PID控制、状态反馈控制等;4. 使学生了解控制理论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控制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数学工具对控制系统进行建模、分析和设计的能力;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在小组讨论中发表自己的观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控制理论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领域的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让他们认识到控制理论在实际工程中的重要性;3. 引导学生关注我国控制理论领域的发展,增强国家自豪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分析:控制理论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实践性,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控制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学基础和工程背景,但可能对控制理论的具体应用和实际操作尚不熟悉。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和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具体的学习成果分解,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达到预定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控制理论基本概念:介绍控制系统的稳定性、线性、非线性等基本概念,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分析控制系统的微分方程、传递函数、状态空间等数学模型,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控制系统分析:讲解控制系统时域分析、频域分析、稳定性分析等方法,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控制系统设计:介绍PID控制、状态反馈控制、观测器设计等控制方法,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控制系统仿真与应用: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运用控制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教学进度安排如下:第一周:控制理论基本概念第二周: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第三周:控制系统分析第四周:控制系统设计第五周:控制系统仿真与应用教学内容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逐步引导学生掌握控制理论的基本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学计算机项目课程设计

大学计算机项目课程设计

大学计算机项目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计算机项目设计的基本流程,理解项目需求分析、设计、实现与测试等环节的关键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完成一个小型的计算机项目。

3. 学生了解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掌握项目进度控制、风险管理、团队协作等知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进行项目需求分析,编写需求文档。

2. 学生能够根据需求文档设计项目架构,编写项目代码,并进行调试与优化。

3. 学生能够通过项目实践,提升团队协作、沟通与表达等综合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热爱,增强学习兴趣,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3. 学生能够通过项目实践,体验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增强自信心。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为大学计算机项目设计,旨在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项目中,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编程能力,但实践经验不足。

因此,课程目标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实际操作和团队协作。

二、教学内容1. 计算机项目设计基本流程:包括项目需求分析、项目规划、项目设计、编码实现、测试与调试等环节。

- 教材章节:第1章 计算机项目设计概述- 内容:项目定义、项目生命周期、各阶段任务与目标。

2. 编程语言与开发工具: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编程语言,选择合适的开发工具进行项目开发。

- 教材章节:第2章 编程语言与开发工具- 内容:编程语言特性、开发环境配置、调试与优化技巧。

3. 项目管理:介绍项目管理的基本原则,如进度控制、风险管理、团队协作等。

- 教材章节:第3章 项目管理- 内容:项目管理方法、进度计划、风险管理策略、团队协作沟通。

4. 项目实践:结合所学知识,分组进行项目实践,完成一个小型计算机项目。

- 教材章节:第4章 项目实践- 内容:项目需求分析、系统设计、编码实现、测试与调试、项目总结。

现代控制课程设计

现代控制课程设计

现代控制 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概念,掌握控制系统数学模型、稳定性、能控性和能观性的判定方法。

2. 使学生掌握现代控制技术中常用的状态空间分析方法,并能够运用到实际控制系统的分析和设计中。

3. 帮助学生了解现代控制技术在工程领域的应用,培养他们对控制系统的整体认识。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软件(如MATLAB)进行控制系统仿真的能力,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

2.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能够就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同伴展开有效讨论,形成共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现代控制技术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未知、创新实践的欲望。

2. 增强学生的工程意识,使他们认识到控制技术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中的重要作用,树立为国家发展贡献力量的责任感。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知识,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学习态度。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依据。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控制系统数学模型:介绍控制系统状态空间表达式的建立,线性变换及其性质,控制系统传递函数与状态空间表达式之间的转换。

2. 稳定性分析:讲解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线性系统稳定性判据,包括赫尔维茨判据、劳斯判据等。

3. 能控性和能观性分析:阐述能控性和能观性的概念,介绍能控性和能观性判据,分析能控性和能观性在控制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4. 状态反馈和状态观测器设计:介绍状态反馈控制器的设计方法,包括极点配置和状态观测器设计,分析状态反馈对控制系统性能的影响。

5. 现代控制技术应用:介绍现代控制技术在工业、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应用实例,使学生了解控制技术的实际应用。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周: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及线性变换第二周:传递函数与状态空间表达式转换第三周:稳定性分析第四周:能控性和能观性分析第五周:状态反馈和状态观测器设计第六周:现代控制技术应用案例分析与讨论教材章节关联:第一章:控制系统基础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第三章:稳定性分析第四章:能控性和能观性第五章:控制器设计第六章:现代控制技术与应用教学内容科学、系统,符合教学实际,确保学生能够掌握现代控制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工程进度管理方案课程设计

工程进度管理方案课程设计

工程进度管理方案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和意义在工程项目管理中,进度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它涉及到项目计划的制定、执行和控制,以确保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因此,有一套科学的进度管理方案对于工程项目的成功实施至关重要。

本课程将介绍进度管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工具,以及如何在实际项目中有效地进行进度管理,从而培养学生对项目进度控制的理论和实践能力。

二、课程目标1. 了解工程项目的进度管理概念和原理;2. 掌握项目进度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方法;3. 掌握进度控制的基本技术和工具;4. 学会从实践中分析和解决项目进度管理中的问题;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内容1.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概念和原理- 项目进度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进度目标的确定和分解;- 项目进度控制的原理和流程。

2. 项目进度计划的制定和执行- 进度计划编制的基本方法和流程;- 进度计划的优化和调整;- 进度计划的执行和监控。

3. 进度控制的基本技术和工具- 进度控制的基本原理;- 进度控制的技术方法和工具;- 进度控制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4. 实践案例分析-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掌握项目进度管理的技术和方法;- 分析解决项目进度管理中的常见问题;- 讨论项目进度管理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

四、课程教学方式1. 理论授课通过讲解、案例分析等方式,介绍进度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2. 实践教学指导学生进行实际项目的进度管理实践,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讨论和互动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五、课程评价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小组讨论等。

2. 课程作业学生需要根据实际项目案例进行进度管理的作业。

3. 期末考试对学生的理论和操作能力进行综合考评。

六、课程教材1. 《项目管理实务》2. 《项目管理案例分析》3. 《工程项目进度管理》七、课程总结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工程项目进度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项目进度管理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项目管理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茂名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设计题目:某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系(部)土木工程系专业建筑工程管理班级 10建管(6)班姓名指导教师日期年月日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课程设计目的:1、掌握某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和编制步骤;2、掌握施工方法与施工方案的选择;3、掌握施工进度计划表的编制;4、掌握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的绘制;5、掌握单位工程的主要技术组织措施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二、课程设计的任务题目:某民用住宅或别墅施工组织设计,地点如下图所示,施工场地平垣,在市区内,三通一平已完成,周围规划是住宅区,施工图纸另给(与预算课程设计用的施工图纸相同)mm1、编写工程概况;2、编写施工方法与施工方案;3、编写施工准备工作,计划与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表;4、绘制施工进度计划表;(用A3纸绘制横道图一张, 用CAD完成)5、绘制施工平面布置图;(3#图一张)6、编写各项技术组织措施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三、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1、工程概况:主要内容:建筑特点,结构特点简介,以及装修特点,施工条件,地形,地貌,特点简介,以及工程所在处的社会,经济环境。

2、施工方法与施工方案,主要内容:施工程序,施工流向;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主要施工机械的选用;施工新技术,新方法,新材料的运用。

3、施工准备工作与施工进度计划表。

主要内容:施工准备工作计划表,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进度控制的计划系统,进度控制实施计划,编制横道图,或网络计划图表。

4、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表。

主要内容:水泥、砂、石砖、钢材以及各构配件需要计划表。

5、施工平面图。

主要内容:水平及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主要材料及构配件的堆放,仓库,搅拌站的布置,临时设施的布置,施工现场道路,给排水,供电网络布置。

6、各项技术组织措施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内容:文明施工各项措施、安全、质量措施,节约材料措施,各级技术管理人员职责等。

四、课程设计的要求1、书写的清晰,条理清楚,内容符合工程施工要求,字体为宋体小四,用A4纸打印。

2、进度计划表用3#图纸绘制;横道图一张。

(要求(1)用CAD绘制;(2)若用手工绘制则要用2#图纸绘制)3、施工平面图用3#图纸绘制,应用标准图例绘制,要求用CAD绘制。

4、按设计内容顺序装订成册。

5、独立完成,如发现有抄袭现象,当零分处理。

五、时间安排( 1 周)1、收集资料:(0.5天)2、工程概况,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1天)3、施工进度计划表、网络图表各一张(1天)4、施工准备工作和各项资源计划表的统计(1天)5、施工平面图(0.5天)6、各项技术组织措施与各项技术经济指标(0.5天)7、编辑和装订整理(0.5天)六、成绩评定百分制:考勤成绩30%+设计内容70%。

等级:1、优:90分以上2、良:80~89分3、中:70~79分4、合格:60~69分5、不合格:60分以下课程设计指导书学分:1分学时:20学时适用专业:建筑工程管理一、目的与任务让学生独立完成单位工程组织设计,具体内容是规划和指导拟建工程从施工准备到竣工验收全过程施工活动的技术经济文件。

它是施工前的一项重要准备工作,也是施工企业实现生产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

它既要体现拟建工程的设计和使用要求,又要符合建筑施工的客观规律,对施工的全过程起实施性指导作用。

二、步骤与进度1、熟悉审查图纸,收集有关编制依据资料,进行调查研究;2、编写工程概况;(0.5天)3、选择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1天)4、根据预算计算所得的工程量,编制施工进度计划表;(1天)5、编制机具、设备;材料构件;劳动力需要量计划表;(0.5天)6、编制运输计划;7、编制施工准备工作计划;8、设计施工平面图;(1天)9、主要技术组织措施;10、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0.5天)11.整理文件和打印(0.5天)三、课程设计的具体内容(一)工程概况1、工程特点:a、工程建设:拟建工程的建设单位、工程性质、名称、用途、资金来源及工程造价,开竣工日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施工图纸情况(是否出齐、会审等)施工合同是否签订,上级有关文件或要求等。

b、建筑说明:建筑面积及平面组合情况、层数、层高、总宽、总高、总长等尺寸及平面形状,室内外装修的构造及做法等。

c、结构说明:基础类型、埋置深度;主体结构的类型,墙柱、梁、板的材料及截面尺寸,预制构件的类型、重量及安装位置,楼梯构造及形式等。

2、施工特点:说明工程重点所在。

砖混结构住宅建筑的施工特点是:砌砖和抹灰工程量大、水平和垂直运输量大等。

单层排架结构厂房的施工特点是:基础挖土量及现浇砼量大,现场预制构件多及结构吊装量大、土建、设备、电器、管道等施工安装的协作配合要求高等现浇钢筋砼高层建筑的施工特点是:结构和施工机具设备的稳定性要求高,钢材加工量大,混凝土浇筑困难,脚手架塔设要进行设计计算,安全问题突出,要有高效率的机械设备等。

3、地点特征:位置、地形、地质、水位、水质、气温、冬雨期时间、主导风向、风力、地震裂度等。

4、施工条件:三能一平情况,施工现场大小及周围环境、施工单位机械、设备、劳动力落实情况;施工管理水平、现场临时设施、供水供电问题的解决等。

(二)施工方案与施工方法1、施工方案: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施工流向,主要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确定;确定工程施工的流水组织方法。

a、确定展开程序、施工顺序与施工澈同,应遵守“先地下后地上,先土建后设备,先主体后围护,先结构后装修”的原则。

b、拟定施工方法和施工机械的选择:在拟定施工方法时,应突出重点。

凡新技术新工艺和对本工程质量起关键作用的分部分项工程以及工人的操作上还不够熟悉的分项工程,应详细而具体;对常规做法和工人熟悉的分项工程,则沁详细拟定,只可提具体要求。

施工机械的选择:首先选择主导工程的施工机械,各种辅助机械或运输工具应与主导机械的生产能力协调套,以充分发挥主导机械效率,在同一工地上,应力求机械种类和型号尽可能少一些,以利于机械管理,应充分发挥施工单位现有机械的能力。

c、确定工程施工的流水组织方法。

(详见课本第二章)(三)编制施工进度计划1、划分施工过程一个单位工程的分部分项很多,在划分施工过程时要详细考虑,既不能漏项又要尽量减少项目数。

一般民用建筑施工过程可确定20~25个,工业建筑可确定为30~40个。

一般要求如下:①应按施工的先后顺序划分。

工作量大,占工期长的工序应单独立项;②穿插配合施工较复杂的施工过程要分细,不能漏项;③为了减少项目有些次要施工过程可以并入主要施工过程,不单独立项。

如防潮层可以合并在基础砌筑内,以简化内容,突出重眯;④施工过程的划分,应与预算项目(或施工定额)对应;⑤施工过程的划分要结合具体的施工方法。

⑥凡是在同一时期内由同一工作队进行的施工过程可以合并在一起,否则应当分列。

2、计算工程量确定施工过程和流水段以后,应根据施工图纸及有关工程量计算规则,按照施工顺序的排列,分别计算各个施工过程的工程量。

其要求如下:①计算规则同施工图预算;②应当根据选定的合理的施工方案(方法)来进行计算,即计算结果鹫民实际相符合;③在采用分层分段流水进行砖墙砌筑时,工程量也应按分层分段分别加以计算,以保证与施工实际吻合,有利于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④工程量的计算单位应与国家的施工定额的计算单位一致,以免换算;⑤为便于计算和复核,应当按照一定的顺序和格式进行计算;⑥也可直接从施工图预算中选取,但要根据施工方法的需要,按施工实际情况加以修订和调整。

3、确定劳动量和机械台数量P=Q·H=Q/S(工日或台班)Q——工程量H——时间定额S——产量定额4、确定施工过程的持续天数、流水节拍、流水步距的计算(参考第二章)5、编制施工进度计划(1)编制进度计划的基本原则a、在坚持合理施工顺序的前提下,尽可能将各个施工阶段搭接起来;b、尽可能使同一工种的施工班组能够保持连续施工;c、要以主导施工过程为核心的安排进度,其余的施工过程尽可能配合主导过程进行安排。

(2)横道图(水平图表)的一般编制方法先画横道图的表式,按施工顺序,将各施工过程及根据以上计算出来的各自对应的工程量、定额、劳动量、工作天数、工人人数等,填入表的左边部分;再根据计算出来的流水节拍、流水步距绘出右边部分的条形进度图形,最后在右边部分的下方,将每天出勤人数迭加,绘出劳动力动态变化曲线形成初步方案,并做以下检查和调整:a、工期是否符合要求施工顺序应符合建筑施工的客观规律。

应从技术上、工艺上、组织上检查各个施工项目的安排是否正确合理。

b、工期是否符合要求工期首先应满足上级规定或施工合同的要求,其次应具有较好的经济效果,即安排工期要合理,但并不是越短越好。

当工期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必要的调整。

检查时主要是看各施工项目的延续时间、起止时间是否合理,特别应注意对工期控制作用的施工项目,即首先要缩短这些施工项目的时间,并注意施工人数、机械台数的重新确定。

c、各项资源的消耗是否均衡劳动力、材料、机械等供应与使用,应避免过分集中,应尽量做到均衡。

调整的方法是适当增减某一施工过程的作业时间(对应的劳动力则相应减增),或调整工程的开工时间。

调整某一施工过程时要注意对其他施工过程的影响。

发现问题,要进行调整,然后再检查,再调整,反复进行多次,直到满足各项条件为止,并要留有余地。

(四)各项资源需要量计划表格(五)施工平面图1、施工平面图设计的内容a、已建和拟建的地上和地下的房屋、构筑物、地下管道及其他设施的位置;b、运输机械设备的位置;c、测量放线标桩的位置和取土弃土的位置;d、临时设施:道路、钢筋棚、木工棚、化灰池、砂浆、搅拌站、材料仓库、堆场、行政管理及生活临时建筑、临时供水、供电线路、临时围墙及一切保安和消防设施等的位置和占地面积。

2、施工平面图设计的基本原则a、在满足施工条件下,平面布置力求紧凑,以减少施工用地;b、最大限度地缩短工地内部运距,减少2次搬运;c、临时设施布置应便于施工管理及工人生活,并且在保证施工的条件下使临时设施工程量最小;d、符合劳动保护、安全技术、防火及环境保护等要求;e、为争取成为文明工地和标准化工地创造条件,树立企业形象。

3、施工平面图设计步骤:(1)确定起重运输机械的位置;(2)确定搅拌站、加工棚、仓库、材料及构件堆场的尺寸和位置;(3)布置运输道路;(4)布置临时设施;(5)布置安全消防设施;(6)调整优化。

(六)技术组织措施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工程质量保证措施2、施工安全保证措施3、降低工程成本措施4、现场文明施工措施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1)工期指标(与国家工期定额比较)(2)质量指标(优良品率)(3)安全指标,用工伤事故频率表示(4)单位建筑面积造价单位建筑面积造价=施工实际费用÷建筑面积(元/m2)(5)主要材料消耗指标(6)降低成本指标降低成本额=预算成本-计划成本降低成本率=(降低成本额/预算成本)×100%(7)机械化程度指标四、课程设计成果(图纸、计算书、课程设计成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