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辽宁省高考作文比较立论分析与示例
2011年辽宁高考卷语文作文范文
2011年辽宁高考卷语文作文范文I高考作文范文二:放弃有时候也是一种选择当过去从指间滑落,操作一地碎片之时,是回首转身捧起碎片顾影自怜?抑或是放弃既有损失,继续迈步向前?材料中卖缸人的做法,给了我很大的启示:对过去了的缺憾和失误不能耿耿于怀,不能挽回的就只能放弃。
泰戈尔曾说:“如果你因为错过太阳而哭泣,那么你将会错过星星了。
”有位诗人也曾说:“记忆是人生道路上唯一的行囊。
”对于我们曾经心中留下的一些酸楚记忆,这是不能完全抹掉的。
我们需要总结昨天的失误,但我们不能因为打翻了牛奶就一直哭泣,如果因为的沉浸在失去的过程中,不但不能挽回过去,反而使自己更加伤心。
在每个人的人生旅途中,都会有无数的失误或者遗憾。
其实小小的失误的背后都是一片蔚蓝的天,我们只有用心去回首,才会有收获的喜悦。
想起那个不顾一切的卖缸人,我不禁疑惑,这样的勇往直前,意义到底大不大,人生路上,勇往直前,必不可少,但是,常常回头伫足观望,或许又会找到一个新的自我。
回首,发现又是一片湛蓝的天......2011辽宁高考作文题目2011辽宁高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哲学家拿一个给同学们看,说这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么?有的学生说闻到了。
三个学生默不作声。
哲学家拿着苹果转了转,一个学生说没闻到,一个摸了摸问这是什么苹果?另一个说我感冒了。
最后哲学家把苹果给大家传看,才知道是一个用蜡做的假苹果。
要求:请就以上材料,自定角度,写一篇文章。
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能套作,不得抄袭。
《如何看待高晓松酒驾》该题目为误传刚刚下了考场 2011辽宁省高考作文材料该写什么主题,在线等。
谢谢没有看辽宁卷我看看告诉你这是一个材料作文有三个角度一个是学生的角度一个是哲学家的角度还有一个角度就是苹果本身的角度怎么样理解这些角度呢其实大体而言分为两种一种是表层化一种是深入化表层好理解对于学生就是不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务实求真对于哲学家就是换一种角度去思考人性对于苹果就是假与真实的辩论深层点就是这个哲学家寻求的真理真理是就是透过假象来启迪真实同学就是学习真实学习就是通过对于假象的认可来证明真实的价值苹果包含了两种一种是接受另一种是承担也就是载体不要看分析起来很复杂其实角度太多很好写你随便写很可能否和其中一个角度你的题目也没有跑题其实这么多的角度跑题不可能只有说的有理一定能得个理想的分数好了放心吧【【求助】2011辽宁语文作文估分标题【绝知此事要躬行】第一段引材...这位同学你好,本人冒昧的评论望见谅. 首先,你写的很理智,条理很清晰,例证也较符合你所论证观点,单看你列出的提纲,个人会在给出45分左右. 其次,本人刚看过作文考试题,个人以为,素材所要考的就是实事求是.老师问:“你们,你们问到苹果的香味了吗?有个同学抢着回答,他闻到了,这说明他只追求“名利”而不求实,大部分人是人云亦云,没有主见,也是不够求实.还剩三个同学,一个是求实,直接说没闻到,一个人还摸了苹果:“反问这是什么苹果?”第三个人则是为自己没问出味道找原因,说自己感冒了.通过这个例子,个人以为以事实求是为中心论点,举例社会很多现象.逐利者,实践者,反问者,实际者,平庸者,等等.而您的文章,也是紧扣这些观点,说出实践出真知.文章符合命题,例证充分. 最后,考高阅卷,老师几十秒一篇文章,想让老师仔细的给你看分,是不可能的.为什么这些分对考生如此重要,老师还会看卷如此之快. 1)这些高考阅卷老师全是国家级的,有很多年的阅卷经历,他们的内存储量相当惊人.所以别说老师没水准. 2)老师们每天的工作量十分巨大,要在几天之内把上交的卷子全部阅完,速度是必须的.他们也是没有办法的.考生这么多,老师也是人,误判在所难免,一般不会出现加分失误,因为要过好几道关. 3)老师的评分标准全部是按照高考作文评分等级标准来给的分.对于大多说人来说,很公正,也很效率.不要以为老师根本不懂你的文章,阅卷老师可没时间欣赏你的火星文. 高考作文,满分的那是正是同时切中好几位阅卷老师的心,所以人家会脱颖而出.想让老师从几十万份中认识你,没有水准你认为行吗?高考作文,不跑题,条理清晰,论证适当,字迹秀美,卷面整洁.一般不会太低,也不会太高,都是40左右.个人以为你的分数会在45左右,如果字体优美,文笔犀利的话,不会低于50. 考完试了,别太紧张,努力过就好,心态放宽,估分有误差那很正常,我高考的时候,语文自己估分110,可自己考了100,数学自己估分110,可是考了120分,呵呵,有得有失,也算正常水平,开心的生活就好.2011辽宁高考作文题根本不是如何看待高晓松酒驾案作文题目:《如何看待高晓松酒驾案》正文: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敏感词** ** 对不起,您搜索的内容已被屏蔽……2011年辽宁省高考作文就是关于苏格拉底苹果的那个作文,他拿了个...河北2011年河北高考作文题目:期待长大江苏2011江苏高考作文题目:拒绝平庸云南 2011年云南高考作文题目:关于微博安徽2011安徽高考作文题目:时间再流失贵州 2011年贵州高考作文题目:关于微博浙江 2011浙江高考作文题目:我的时间甘肃 2011年甘肃高考作文题目:关于微博湖南 2011湖南高考作文题目:谢谢大家河南2011年河南高考作文题目:期待长大青海2011年青海高考作文题目:关于微博天津2011天津高考作文题目:我生活的世界山西2011年山西高考作文题目:期待长大湖北 2011湖北高考作文题目:旧书重庆 2011重庆高考作文题目:坚守梦想新疆 2011年新疆高考作文题目:关于微博四川2011四川高考作文题目:总想有一种期待河南2011河南高考作文题目:以“长大”为话题北京2011北京高考作文题目:诚信内蒙古 2011年内蒙古高考作文题目:关于微博广东2011广东高考作文题目:回到原点广西2011年广西高考作文题目:期待长大山东 2011山东高考作文题目:行走/这个世界需要你上海2011上海高考作文题目:与大自然悄悄说话江西2011江西高考作文题目:拥抱 ... 2011年 ... 高考作文题目:关于微博辽宁 2011辽宁高考作文题目:如何看待高晓松酒驾案哲学家与苹果(辽宁2011高考作文)如果以实事求是方能成功为题为什...1.在美国,形象代言人广告必须"证言广告"和"明示担保",意思就是明星们必须是其所代言产品的直接受益者和使用者,否则就会被重罚。
尊重自我,正反结合——2011年辽宁卷高考作文导写示例
敢于求证 , 这四个字说起来简单 , 但做起来却 实在太难。 因为懒惰 , 因为面子, 因为随波逐流 , 因 为太多的孤寂 ,在这四个字面前堆上了太多的障 碍。 但是只要有勇气有决心 , 一切鸿沟都可以轻松
跨越 。
刚从果 园摘下来的 , 然后问大家是否闻到香味。 有 人说有 , 有人默不作声。 而当苹果传下去之后大家 才发现 , 那只是用蜡做成的“ 假苹果” 。
生活中无论面对任何问题 ,都需要不断深人 和探索精神, 不靠听说 , 不凭感觉。要拥有钻研和 求证的精神 ,不被外在迷惑双眼 ,遇事学会多思
考 , 问几个 为什 么 。只有这 样 , 能抓住 问 题 的 多 才 本质 , 切入要 点 。 敢 于求证 , 能得 到真理 。 才
是, 作者 并没有就此 结束 , 而是 思考再 深
敢 于求 证 , 能攀登 科学 的顶 峰 。 才
因为敢于求证 ,才有居里夫妇和放射性元素 镭; 因为敢于求证 , 才有霍金和《 时间简史》 因为 ; 敢于求证 , 才有爱迪生和电灯 ; 因为敢于求证 , 才 有牛顿和万有引力定律。 所以 , 求证精神是通往科
学巅 峰 的阶梯 。只 有拥有 求证 精神 ,培养 求证 能 力 , 能站在 科学 的制 高点 。 才 敢 于求 证 , 能不 被表 面迷惑 双 眼。 才
开论 述 ,有 力地证 明 了成就与真 理恰在
于“ 于 求证 ” 中。两个分论 点论证过 敢 之
程 中, 不单调 :敢 于求证 , 并 “ 才能攀登科
学的顶峰” 分 , 者采 用排 比论证 的方 部 作
式 , 气呵 成 , 一 颇有 气 势 ;敢 于 求证 , “ 才
能得 到 真 理” 分 , 者利 用例 证 , 部 作 两个 论据很 好地说 明 了问题 。更难 能可贵 的
【高考作文】2011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赏析(一)
【高考作文】2011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赏析(一)2011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苏格拉底的苹果当今世界到底什么才是真相?而真相到底距离我们有多远?苏格拉底的苹果引发我们对世界的思考,也引发了对诚信的思考。
深深映在脑海中的是那个赢弱的孩子,抱着空空的花盆,一副受了欺负的样子站在国王的面前。
但这个孩子却是最勇敢最诚实的,因而他成为下一代的国王。
可见,一个人的诚实对于国家是多么重要。
或许人类社会中那不诚实的一面一直就伴随着诚实而存在着,随着社会的发展,好像诚实缺失的情况日益严重。
不诚实的根源到底是什么?我想对于那位哲学家,我不知他是出于什么目的对那些学生说:这个苹果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它的香味了吗?但是那确实不是真正的苹果,哲学家说了谎话。
实际上,这也映射出当今教育制度存在的问题。
教育者有些时候会因为教育的缘故,故意设定某种不真实的问题,这种暗示可以让某些学生说假话。
有时,冠冕堂皇的假话,在某种情况下也反映了教育存在着的问题久而久之,作为学生,也就很难分辨是非真假,从而出现那种闻也不闻就说苹果有香味的学生。
另三位沉默的学生在心中都存在着疑问,但是他们对于疑问的处理方法却不相同。
那个说没有闻到的学生,是最真诚的,他实话实说,没有迷信老师的权威,善于尊重事实。
可是,有些善于说真话的人,却得不到别人的赏识;而说假话的人,却如鱼得水。
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有时超越人的本性认识。
人在某些虚荣心的驱使之下,想要听真话的欲望被渐渐磨灭。
敢于挑战所谓的真理,这个世界不缺少这样的人。
这样的人往往会在科学的某个领域作出一番成就,就像打破牛顿直流电的世界开创交流电先河的尼古拉特拉斯一样,成为科学领域的巨人。
他们始终坚持着自己的观点,不断实践检验真理。
他们的思维没有真理的束缚,终究会给我们开创一个更加真实的世界。
那个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的学生,他敢于把自己的疑问提出来,但是他也还是有顾虑的,不敢明白地说自己其实并没有闻到,既没有迷信权威,也没有违背自己的内心。
2011全国高考作文分析
2011全国高考作文分析【篇一:2011年辽宁省高考作文分析及优秀范文】2011年辽宁省高考作文分析及优秀范文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有位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吗?”有个学生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
哲学家问:“你们怎么啦?”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说:“什么味也没闻到。
”另一个上去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还有一个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
”哲学家把那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分析:一、开端——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并在“刚从果园里摘来”的诱导下问:“你们闻到苹果的香味了吗?”学生甲,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二、发展——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学生乙等,说闻到了;学生丙等,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到了;三、高潮——哲学家问三位默不作声的学生:“你们怎么啦?”学生丁,上前又闻了闻,说:“什么味也没闻到。
”学生戊,上去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学生己,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
”四、结局——哲学家把那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立意角度:1.从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入手。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求事物的真相,莫被现象迷惑,莫被假象欺骗,不人云亦云。
2.从批评盲从、从众、轻信的角度入手。
不盲从,不轻信。
遇事要动脑筋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要敢于质疑,不迷信,爱真理,对盲从、从众的心理进行分析和批评。
3.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入手。
不唯上,只唯实,不跟风,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等。
4.从人性的复杂性角度入手。
批判无原则的立场、溜须、讨好、拍马屁,对圆滑、油滑的再认识,做人要诚实,讲实话,讲真话等。
2011年辽宁高考作文评析指导
2011年辽宁高考作文评析指导又是一篇材料作文,2011年辽宁高考,沿袭了过去几年辽宁高考的命题思路,从“闯红灯”到“明星代言”到“托尼的故事”,命题的基点都是一则材料。
关于材料命题作文审题关键,就是明确立意。
文章的立意一定要透过材料本身,看社会,看人性,看生活。
只有这样的立意才能透过材料,不就事而论事,只有这样的立意,才会符合文学是人学的根本内涵。
也就是说,只有懂得这样的立意原则,才能审好题,作好文。
关于材料作文的要素之一,选择角度:选择角度,也是考题的题干要求,如何选择角度,是考生面临的最大难题,弄不好就会跑题。
阅读这则材料,我们发现,面对同一事物,同一对象----“教授手拿塑料苹果在教室里走动”,学生的反应和感觉是不一样的,有味道、没有味道。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观点:认知的差异。
进一步分析面对老师手中的塑料苹果,在大家不知情的情况下的认知差异,我们可以得出如下观点:1从有味道、甚至是闻到了甜味的现象分析,,可以得出人性的盲从,甚至盲从得逼真、盲从得惟妙惟肖。
2从没有没味道分析。
可以得出真实,相信自我,自信不盲从等等观点。
3从感冒了没有闻到这个现象分析,可以得出感知的彷徨,犹豫,给自己的感知寻找借口的人性现象。
综合起来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认知与心态、认知与盲从、正确的认知在于尊重现实与消除盲从。
立意和角度明确之后,行文时还要注意和材料的内容含意相合,不可以梳理出观点后,放弃材料天马行空的行为。
因此,要从材料中提炼出关键词,比如塑料苹果、苹果,味道等等作文关联词,让行文和材料,让社会现象和材料现象,让,社会现象和材料现象与人性关联。
综上分析,今年辽宁高考作文题没有什么新意,也可谓中规中矩。
这类作文练习,考生平时都会做了很多,估计应该是轻车熟路作文的。
一般不会发生跑题的现象。
值得说明的是,这个命题跟2003年全国高考智子疑邻的命题如出一辙,没有什么新意。
总而言之,只要考生选好角度,明确透过材料分析社会,分析人性的立意,注意行文过程中的语言思辨美和形象美,写出上好的文章便不是困难。
2011年高考辽宁卷优秀作文
2011年高考辽宁卷优秀作文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根据要求写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有位哲学家举着一个苹果对他的学生说:“这个苹果是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它的香味了吗?”有一个学生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
哲学家又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
哲学家说:“你们怎么了?”其中一个学生又闻了闻,说:“什么味也没闻到”还有一个学生上来摸了摸说,这是什么什么苹果?还有一个学生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
哲学家把这个苹果拿给学生们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确定文体,不要脱离所给材料的范围,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君子之风兰,深山幽谷,芳华自赏。
竹,亭亭玉立,坚韧挺拔。
菊,与世无争,清高隐逸。
梅,欺霜傲雪,凌寒而放。
古人谓之为四君子,合而观之,皆清华其外,淡泊其中,不作媚世之态。
是以世人将其喻为君子,取其不趋俗,不媚世之风骨。
所以君子之风是“举世皆浊我独清”的坚持,是“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的超迈,是“我自横刀立马”的豪气,是“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孤傲。
做事,要有君子之风。
只有这样,才不会人云亦云,才不会成功时得意骄矜,失意时怨天尤人。
要有自己的主见,做自己的主人。
古人云:“君子合而不同,君子周而不比。
”就是教人们在吸收别人意见时有自己的主见。
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
比尔〃盖茨哈佛中途退学,为许多人所不解,以为他断送了自己的美好前途,然而谁也没想到几年之后他开创的事业令所有人仰望羡慕。
他没有像哈佛大学里的那些学子一样努力地学习,然后一步步走在常规的路上,他有自己的思想,所以他不为世俗的眼光所左右,却开辟自己的天空,他成功了。
纵观中外成功人士,只有让自己的思想凌驾于众人之上,方可开辟天地。
做人要有君子之风。
古人云:“宽以待人,严于律已。
”有自己的人品,不媚俗,不趋俗。
古往来,那些默默无闻者大多是随波逐流,所以历史的烟云湮没了他们。
【高考作文】2011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赏析(二)
【高考作文】2011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赏析(二)2011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尊坚守,了却了谁的浮生?我是一颗拒绝融化的冰,坚持这样的角度和坚硬,我是一颗拒绝融化的冰,坚持不变的寒冷和清醒。
题记生活中存在着太多的未知数。
当你得意时,不要过分欢喜,当你落魄时,不要过于悲伤,坚守自我,从容地对待世界的沉沉浮浮。
兰亭传世那个时代,仿佛被老庄主宰。
一篇《逍遥游》不知惹起了多少人的向往,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多么潇洒豪迈!一时间,追捧者无数,出世人仙,逃避现实、自由放任的作品泛滥兴起,可是,有位智者却坚守自我,十分清醒地不为所动。
在玄学盛行的风气下,王羲之坚持自己的文风,一反清心寡欲,尤善玄言之风,大笔挥就一篇情直语笃、朴素自然的优美散文《兰亭集序》,成了中华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珍宝!坚守自己的文风,翩若浮云,矫若惊龙的书法家在文坛获得一席之地。
陆游报国灵魂蓄满了报国之情,他的目光坚毅明亮得能洞穿人世的一切陆游一个对国家无比忠诚、无比挚爱的老者。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他拳拳的爱国之心可见一斑,可是,英雄如他,却时运不济,怀才不遇,尽管有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的愤懑,他却依然坚守看自己不移的报国之心。
他企盼大宋统一,他渴望收复失地,或许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正是他此刻心情的写照吧!但谁又能理解他英雄迟暮的辛酸,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成了他的遗训,也见证着他坚守的赤胆忠心!坚守自己的报国之心,你树立了零落成泥碾作尘,惟有香如故的志士形象。
诸葛忠魂草庐中的他,燃青灯,调素琴,诵黄卷,占尽古风神韵。
躬耕于陇亩之中,高吟着大梦谁先觉,平生自我知,自得其乐。
为报三顾茅庐之恩,他出山辅佐刘备,未出茅庐而先知三分天下是他的睿智,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是他的神勇!忘不了,先帝白帝城托孤的殷切目光;忘不了,许下承诺时自己坚守的眼神!无奈,少主却是扶不起的阿斗!其实你明明可以取而代之。
可是,你坚守着自己的承诺,依然默默地辅佐着乐不思蜀的阿斗,纵然一切只是徒劳!坚守自己的承诺,你赢得了出师一表真名士,千古谁堪伯仲间的美名!坚守自己,了却了浮生,赢得了美誉!【满分作文剖析】本文从三个部分兰亭传世,陆游报国,诸葛忠魂写开来,紧扣材料,观点凝练,用三个人物阐释问题,具备说理性的特征。
2011辽宁高考满分 作文 共12篇
2011辽宁高考满分作文:坚守•绽放生命之花-坚守•绽放生命之花教授的问题看似简单,却实际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当你面临权威学术大众的压力时,你会轻易地放弃自我探寻并质疑的权力吗?很显然,六个人中只有一个没有放弃,而也只有他,抵抗了重重压力,并最终获得真理的青睐。
我想,这是来源于一个人内心中坚守真理信念的强大力量。
一个小小的测量问题如此,追寻真理、学术高峰也是如此,它更是追求真实人生的永恒秘诀。
记得小学课本中有这样一篇文章:著名的日本指挥家小泽征尔先生在参加一次世界顶级比赛时,被当场指出其演奏的篇章是完全错误的。
小泽征尔竟是毫不犹豫地与其对峙,说自己是没有错误的。
那位评委趾高气昂,宣称若不承认他的错误,就将面临失去参赛资格的事实。
重压面前,小泽并没有考虑这对其自身的影响及损失,坚守心中神圣的音乐信仰,再次斩钉截铁地放声“我演奏的,就是巴赫有名的d大调奏鸣曲,没有任何错误。
”刹那间,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小泽征尔是用对音乐与信念的坚守,展现出一章章慷慨激昂的演奏。
他灯上的不仅仅是音乐的光华顶峰,更是只属于他的人生巅峰。
“只有我们内心世界的力量足够强大,我们才能避免外面实际的干扰、裹挟。
”耳边响起的是俄国文学巨匠托翁的话语。
当代作家张祎称其为“耕作的诗人”,是的,托翁就是用他对生命本真的坚守,为我们谱写出一部部荡魂摄魄的历史巨作。
托翁出生于贵族家庭,却死于羁旅途中的驿站。
他远离俄国贵族的沙龙、夜生活,远离世俗的偏见与纷扰污浊的现世;他痛恨丑恶皇权,不怕权威的中伤威胁……他一直如此地坚守内心、信仰本真,他将人生种植于真正的稻田,常年耕作,笔耕不辍。
他用自己的信念与坚守感动着我们。
无法不说,托翁的一生是怎样特立独行,坚守自我。
他的人生轨迹,又是多么动人、激荡!他《复活》中的聂赫留朵夫也岂不是他自我追寻生命本真的真实写照?!在这些人身上,我们感受到太多太多对生命信仰的坚强守护对人生信念的勇敢追寻。
《野性的呼唤》作者杰克•伦敦对写作生涯的坚持;约翰克里斯朵夫对音乐的坚持;都助他们谱写了非凡的生命之曲……我们,让今日的我们也如他们一样,终破未解的重压,追寻内心中的一份坚守,撷起生命的高枝吧!!2011年辽宁高考满分作文:苏格拉底的苹果-当今世界到底什么才是真相?而真相到底距离我们有多远?苏格拉底的苹果引发我们对世界的思考,也引发了对诚信的思考。
2011辽宁高考作文范文
生命的河流在人生的两岸尽情流淌,我放弃了盲目的跟随,选择了理性的航向,坚信!那边洒满了灿烂的阳光。
?------题记菊花没有跟随玫瑰的脚步,于瑟瑟寒秋中独绽温柔暗雪,于纷纷落叶中独赏坚韧的品格。
雄鹰没有跟随候鸟的轨迹,于大漠孤烟中展示矫健的翅膀,于长天落日下勾勒生命的壮丽。
我没有盲目跟随别人的航向,从而于生活的海洋中彰显自己的魅力,于道德的天空中独守自己的成长。
也许“从众效应”曾经让你失去了自我,也许“从众效应”曾经让你走出了心灵的首先底线,也许“从众效应”让你在无谓的张望中忘记了理性的选择,让我们用首先与梦想为我们的思想不断刷新,用我们自己的轨迹来勾勒人生的殿堂。
当我们看见别人不顾红灯、横穿马路时,请理性地阻止自己的脚步跨过斑马线;当我们看见别人随意插队时,请抵制你内心模仿的冲动;当看见别人不愿意给老奶奶让位时,请你不要学着无动于衷。
当你面对生活的种种冷漠与不道德,请不要无端地盲从,翻翻脑海中那本理性的词典,来指导你现实中的行动。
生活中无端的盲从,只会让你找不到自己的航向,失去原来的自我。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巨大的挫折,失败时,很多人都容易陷入悲伤的沼泽,难以自拔,在那脆弱的世界中就从此没有了光明,没有了奋斗的希望与动力。
如果我们肯定了“从众效应”,也同样在失望的阴影笼罩下,做无谓的挣扎,而不能鼓起勇气寻找自己的航向,只是把视线全部投注于沮丧的脸庞,那么我们就永远不可能到达胜利的终点。
而我们自己的航向便是那绚丽而又多彩的梦想。
当我们在生活中看到丧失道德的准绳,而不假思索地为了自己的私利成全了自己心中违反的冲动,那么在我们这个社会中就不会有那一段段感动中国的感人事迹,就不会有那抗震救灾的众志成城,就不会有那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所以,我们只有用理性的思维来为我们行动指明方面不盲目从众,我想,我们必定能够在自己的人生中书写辉煌的一页,留下真实的印迹。
穿行在人生的海面上,多少风帆随风起航,任凭海浪的怂恿,跟随海风的方向。
2011年高考语文辽宁卷一类作文:不从众做自己
2011年高考辽宁卷优秀作文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根据要求写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有位哲学家举着一个苹果对他的学生说:“这个苹果是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它的香味了吗?”有一个学生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
哲学家又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
哲学家说:“你们怎么了?”其中一个学生又闻了闻,说:“什么味也没闻到”还有一个学生上来摸了摸说,这是什么什么苹果?还有一个学生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
哲学家把这个苹果拿给学生们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确定文体,不要脱离所给材料的范围,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点评一材料来源。
这个材料是对苏格拉底的一段故事的改写:一天,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课堂上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
一位学生很快便举手回答说“是苹果的香味”。
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位学生身旁走过,并要求大家仔细地闻一闻,空气中是否有苹果的的香味?这时已经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复刚才的问题。
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外,其余的学生都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问那位没有举手的学生说:“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吗?”那位学生肯定的回答:“我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这时,苏格拉底用赞许的目光看着柏拉图:“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
”他对他的学生们说:永远不要用成见下结论,要相信自己的直觉,更不要人云亦云。
我拿来一只苹果,你们为什么不先怀疑苹果的真伪呢?不要相信所谓的经验,只有怀疑开始的时候,哲学和思想才会产生。
苏格拉底的学生明白了,他们知道了老师的用意。
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这些学生学会了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一直到他们帮助苏格拉底创造了伟大的希腊哲学!也正因为柏拉图的与众不同,他才成为苏格拉底最有成就的门徒。
这则故事成了今年辽宁高考的作文材料就是引导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盲从。
2011年辽宁高考语文作文——作文点评、优秀佳作、优秀开篇结尾
2011年辽宁高考语文作文——作文点评、优秀佳作、优秀开篇结尾D总之,根据材料的内容提炼正确观点,审题不偏颇,论据新颖有力,阐述透彻,语言流畅,内容不脱离中心,就不失为一篇好文章。
材料立意指向性确立:1、不盲从要有自己的见解。
2、不要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要特立独行。
3、要有怀疑的精神。
4、不要迷信权威,要敢于向权威挑战。
5、一味从众,没有自己的观点,就会失去自我。
6、要有独立思考、援疑质理、寻根究底的精神。
7、敢于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8、要有自己的判断和实践。
9、循循善诱才能启迪学生的智慧。
【写作提纲例子】绝知此事要躬行苹果香不香?要亲自嗅一嗅,亲自摸一摸,亲自尝一尝。
老话说:实践出真知。
实践是一种事实求是的态度。
……实践是一种检验真理的标准。
……实践是一种辨别真假的方法。
……实践是增长才干的途径;实践是走向成功的阶梯。
……当然实践不应是盲目的,实践需要正确理论的指导,理论也在实践中充实发展。
【优秀作文选辑】1、不从众,做自己梅花不争春,独开汉水滨,吹香弄影,黯淡了一山春色,成就了一世美名。
溪水不争流,叮咚山林幽壑间,清澈婉转,照映西子的容、二乔的貌,不负一生清誉。
人也不从众,即使要遗世独立,也要循着心灵的指引,做自己,给世界留下个巍峨背影。
庄子不从众,他便让世人都随着他一起逍遥渭水,逍遥天下。
当别人都着纶巾、持羽扇,站在楚王座下,痛拍栏杆,直欲把胸中丘壑吞吐的时候,他却破衣敝履,独钓渭水畔;当别人恨不能把自己比作光芒四射的太阳,可以洞彻一切的时候,他却指着衔泥而行的乌龟,对身后楚官谈道:“往矣,吾将曳尾于涂”;当别人对亲人的离去而痛哭流涕、情难自己的时候,他却背对亡妻鼓盆而歌。
他唱的什么?无非“羽化而登仙兮,却离伤”。
即使现在,我们高吟“圣人无功,至人无名”的时候,他已作古,乘着鲲化的鹏“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他之身殁,不幸却又幸甚。
他不从众,便让人即使望眼欲穿,也难望其项背。
屈原不从众,他便让汩罗江水都随他澎湃千年、滋养千年。
2011年高考(辽宁卷)作文点评分析及优秀满分作文
2011年高考(辽宁卷)作文点评分析及优秀满分作文2011年高考(辽宁卷)作文点评分析及优秀满分作文一、原题回放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根据要求写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有位哲学家举着一个苹果对他的学生说:“这个苹果是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它的香味了吗?”有一个学生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
哲学家又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
哲学家说:“你们怎么了?”其中一个学生又闻了闻,说:“什么味也没闻到”还有一个学生上来摸了摸说,这是什么什么苹果?还有一个学生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
哲学家把这个苹果拿给学生们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确定文体,不要脱离所给材料的范围,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二、点评分析点评一材料来源。
这个材料是对苏格拉底的一段故事的改写:一天,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课堂上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
一位学生很快便举手回答说“是苹果的香味”。
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位学生身旁走过,并要求大家仔细地闻一闻,空气中是否有苹果的的香味?这时已经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复刚才的问题。
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外,其余的学生都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问那位没有举手的学生说:“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吗?”那位学生肯定的回答:“我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这时,苏格拉底用赞许的目光看着柏拉图:“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
” 他对他的学生们说:永远不要用成见下结论,要相信自己的直觉,更不要人云亦云。
2011年辽宁高考作文分析
日本核泄露后,中国大陆出现了“抢盐 潮”,人们疯狂抢盐的场面令人震撼,引起盐 价不断上涨,最后食盐几乎一抢而空。这件事 有力的反映了这种现象,(他们没有相信自己 的心灵,都在人云亦云)人们没有真实的去看 待这个问题,只看到别人在大量购盐,觉得自 己会吃亏,也加入了这个疯狂的行列。这种人 云亦云的现象实在是一个错误,不仅对个人家 庭在经济和生活产生了不良后果,也对社会利 益和国家发展产生了严重影响。这是社会上的 不良风气,需要我们去改正,形成国人独立思 想,做心灵的主人。 《做自己心灵的主人》
•
• • • • • • •
材料立意指向性确立: 1、不盲从要有自己的见解 2、不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要坚守自我 3、要有怀疑的精神 4、不要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 5、一味从众,没有自己的观点,就会失去 自我 6、要有独立思考、援疑质理、寻根究底的 精神 7.要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8、坚持做自己心灵的主人 :三个“默不 作声”的学生,他们没有人云亦云,坚持 做自己心灵的主人:第一位尊重了自己的 真实感觉,第二个发出了自己的疑问,第 三个如果不是“托词”至少表达了自己的 诚实。 9、敢于坚持真理、实事求是
•掌握分析论据的方法 •提高议论文说理能力
一、因果分析法
• 就是在列举事例的基础上, 分析产生这一事实的直接或间 接的原因,这原因就是所要证 明的观点。
例:磨难,能历练人生。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 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 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 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 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 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 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分析:这一叙例语段,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中间列举贝 多芬、司马迁和李宁三个例子来证明论点。毛病是在例子 和论点之间缺少分析语言。那么,怎样展开议论呢?阅读 语段,我们发现,“三位人物在磨难下的结果”已告知我 们了,而对于原因则只字未提,所以,我们就可以添加 “原因探究”的分析文字,以较好地架起事例与结论之间 的桥梁,达到“叙”为“议”服务的目的。
2011年高考语文辽宁卷一类作文:特立独行
2011年高考辽宁卷优秀作文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根据要求写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有位哲学家举着一个苹果对他的学生说:“这个苹果是是我刚从果园摘来的,你们闻到它的香味了吗?”有一个学生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
哲学家又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
哲学家说:“你们怎么了?”其中一个学生又闻了闻,说:“什么味也没闻到”还有一个学生上来摸了摸说,这是什么什么苹果?还有一个学生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
哲学家把这个苹果拿给学生们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确定文体,不要脱离所给材料的范围,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点评一材料来源。
这个材料是对苏格拉底的一段故事的改写:一天,哲学家苏格拉底在课堂上拿出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请大家闻闻空气中的味道”。
一位学生很快便举手回答说“是苹果的香味”。
苏格拉底走下讲台,举着苹果慢慢地从每位学生身旁走过,并要求大家仔细地闻一闻,空气中是否有苹果的的香味?这时已经有半数的学生举起了手,苏格拉底回到讲台上,又重复刚才的问题。
这一次,除了一名学生外,其余的学生都举起了手。
苏格拉底问那位没有举手的学生说:“难道你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吗?”那位学生肯定的回答:“我真的什么气味也没有闻到!”这时,苏格拉底用赞许的目光看着柏拉图:“他是对的,因为这是一只假苹果。
”他对他的学生们说:永远不要用成见下结论,要相信自己的直觉,更不要人云亦云。
我拿来一只苹果,你们为什么不先怀疑苹果的真伪呢?不要相信所谓的经验,只有怀疑开始的时候,哲学和思想才会产生。
苏格拉底的学生明白了,他们知道了老师的用意。
也就是从这一天开始,这些学生学会了用自己的脑子去思考,一直到他们帮助苏格拉底创造了伟大的希腊哲学!也正因为柏拉图的与众不同,他才成为苏格拉底最有成就的门徒。
这则故事成了今年辽宁高考的作文材料就是引导学生做事要有自己的主见,不要盲从。
2011辽宁高考作文2篇
2011辽宁高考作文第一篇:我所理解的高考高考,全称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的重要方式之一。
对于每一个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来说,高考无疑是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场考试。
高考是一次综合性的考试,它不仅仅是对我们知识的检验,更是对我们能力和素质的全面考察。
在高考中,考生需要通过语文、数学、英语以及各自选择的文科或理科科目的考试,来展示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和能力。
高考不仅仅是考试,更是一次机会,一次展示自我的舞台。
它不仅检验我们的学科知识,更考察我们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它要求我们做到全面发展,做到独立思考,做到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高考是公平的。
无论你来自哪个地区,无论你的家庭背景如何,只要你努力学习,按照规定参加考试,你就有机会展示自己,获得入学的资格和机会。
高考以标准化的方式进行,让每个考生在同等的考试条件下展示自己的能力,确保了公平。
高考是有挑战性的。
如此重要的考试,对于考生来说是一次摆脱贫困环境、改变命运的机会,因此它备受重视。
高考的竞争是激烈的,考生需要面对的不仅是知识的考验,还有心理的压力和竞争的压力。
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考生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来复习备考,同时还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积极的态度。
面对高考的挑战,考生们需要发扬坚韧拼搏的精神,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和应试能力。
总之,高考是一场人生中至关重要的考试,它直接关系到考生的未来。
参加高考不仅仅是为了进入理想的大学,更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
在备战高考的过程中,考生们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努力学习,全面发展,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信只要我们用心去努力,就一定能够取得令自己满意的成绩,迎接美好的未来!第二篇:高考改革的思考高考作为我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的重要方式,自建立以来已经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和发展,高考制度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亟需进行改革。
对于高考改革,我们应该有明确的认识和积极的思考。
2011年辽宁省高考作文分析及优秀范文
2011年辽宁省高考作文分析及优秀范文真题再现: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有位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对学生说:“这是我刚从果园里摘来的,你们闻到苹果香味了吗?”有个学生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有的说闻到了,有的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到了,只有三个学生默不作声。
哲学家问:“你们怎么啦?”一个学生上前又闻了闻,说:“什么味也没闻到。
”另一个上去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还有一个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
”哲学家把那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分析:一、开端——哲学家举起一个苹果,并在“刚从果园里摘来”的诱导下问:“你们闻到苹果的香味了吗?”学生甲,一看到苹果红红的就抢着说:“闻到了!”;二、发展——哲学家拿着苹果走到学生面前让他们闻,学生乙等,说闻到了;学生丙等,闻也不闻就跟着说闻到了;三、高潮——哲学家问三位默不作声的学生:“你们怎么啦?”学生丁,上前又闻了闻,说:“什么味也没闻到。
”学生戊,上去摸了摸,说:“这是什么苹果?”学生己,讷讷地说:“老师,今天我感冒了。
”四、结局——哲学家把那个苹果交给大家传看,竟然是蜡做的假苹果。
立意角度:1.从现象和本质的关系入手。
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求事物的真相,莫被现象迷惑,莫被假象欺骗,不人云亦云。
2.从批评盲从、从众、轻信的角度入手。
不盲从,不轻信。
遇事要动脑筋思考,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要敢于质疑,不迷信,爱真理,对盲从、从众的心理进行分析和批评。
3.从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入手。
不唯上,只唯实,不跟风,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出真知等。
4.从人性的复杂性角度入手。
批判无原则的立场、溜须、讨好、拍马屁,对圆滑、油滑的再认识,做人要诚实,讲实话,讲真话等。
2011年辽宁省卷高考优秀满分作文:秉持理性,拒绝盲从_议论文
2011年辽宁省卷高考优秀满分作文:秉持理性,拒绝盲从哲学家故意称蜡做的苹果是刚刚摘下的苹果,以“闻到了苹果的香味了吗”来考验他的学生们,多数人闻后或闻也不闻就做出“闻到了”的回答,只有三个人例外:或闻后回答“什么也没闻到”,或摸后质疑“这是什么苹果”,或称自己感冒。
这个故事很有意味,给人以很多启发和警示。
其中最主要的警示就是:认知事物,必须秉持理性,不可盲从跟风。
盲从,顾名思义,就是盲目跟从,是缺乏思考和主见的表现。
贪图省心省力,不愿独立思考,不问是非,不辨真伪,别人喊啥就跟着喊啥,别人干啥就急着忙啥,这就是盲从。
盲从者,以权威或别人为风向标,失去自我,展示给人们的不过是一具躯壳而已。
“拒绝盲从,才能摆脱幼稚,走向成熟”,历史这样告诫我们。
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民族,都应谨记这一名言。
否则,将会被历史耻笑。
日本发生核泄漏危机之际,“海盐供应将出现短缺”、“吃盐可以防辐射”等言论刚刚出笼,我国立刻掀起“抢盐风潮”,一时之间,人们蜂拥进大小超市商店,少则十斤八斤,多则上万斤,将食盐疯抢一空,连酱油大酱也难觅踪影。
这就是盲从心理在作怪。
其实,只要稍加思索分析,很容易就会发现其荒谬之所在,也就不会发生这场荒唐的闹剧了。
如此生活中的盲从,不过显得滑稽而已,但如果政治方面和思想意识方面也盲从起来,那就十分可怕了。
我国1966—1976年的历史有过这样的记载:一位伟人晚年做出了一个错误的判断,发动了一场错误的运用,举国上下却立刻闻风而动,几乎步调一致地“以阶级斗争为纲”,狠抓所谓的革命,揭批走资派,揪斗“黑五类”,捣毁文物古迹,焚烧各种书籍,而将经济建设和国计民生抛到九霄云外,致使国民经济大伤元气,濒临崩溃。
其中原因除了政治因素外,就在于人们过分崇拜乃至于神话了这位伟人而失去理性,狂热盲从,酿成了“十年浩劫”的民族悲剧,令人扼腕叹息,刻骨铭心。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盲从是祸。
因此,我们必须学会拒绝盲从,拒绝跟风,应客观地直面现实,善于独立思考,理性地认知事物,“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识货 , 就怕货 比货 。 在 比较 中可 以看出此事物 与彼 ” 事物之间性质 、 点、 特 功用 、 价值等诸方面 的相 同或 相异。这样人们就可以对事物作 出判断 、 评价 。 所谓 比较立论 , 就是在评论某一客观事物 的时 候 ,要把此一 事物与其他某 种有联 系的事物作 比
较 , 比较 中找 出双方 的相 同或相 异 , 而对所论 从 进
所谓比较立论就是在评论某一客观事物的时候要把此一事物与其他某种有联系的事物作比较从比较中找出双方的相同或相异进而对所论事物作出评价和判断分出事物的高与低上与下好与坏得与失正确与谬误等等或者在事物自身某些因素之间做比较找出其相同或相异进而对事物的本质作出准确的评价
…
’
+
’
‘ _
、 - ・
“ 子” “ 小 , 一阔脸就变 ” 的人格 , 就是从 他与黄 老的
比如说 读《 西游记》唐 僧师徒 四人 西天取经 , ,
一
路上历尽艰险 , 吃尽苦头。 那孙悟空也着实厉害 ,
三打白骨精 , 闹三清观 。但总结孙悟空与群妖搏 大
斗, 有这么一条规律 : 地上 的土妖 土魔较 容易打 , 即 便狡猾如 白骨精也没有逃脱惩 罚。相反 , 天上来 的 妖 怪都不好斗 , 金兜洞 的独角兕 , 小雷音寺 的黄眉
应不同的比较 中得 出的结论。
异 的那一点而来 。 因为相似 的原 因既然永远产生相 似 的结果 , 那么在任何例子 中我l ̄果不能实现我 "n l " l 们 的预料 , 我们必须断 言 , 种不规则性 是 由那些 这 原 因中某种差异而来”(人性论》< 休谟著 , 。《 ,英> 关
比如 , 我们在书报 中常常看到这样 的标题一
《 ……切忌“ 窝蜂 ” 。这种 比喻性 的评论 , 一 》 往往都
是贬 意的、 批评 性的—— 看到什么事物热门便不顾
实际, 争先恐后 蜂拥 而上 , 一哄而起。 其结果大多失 败, 造成很 大的浪费。我们知 道“ 一窝 ” 的蜜 蜂喜 欢
集体 活动 , 正像杨朔在 《 荔枝 蜜》 中所说 “ 喜欢一起 出一起入 ”将这种集群性特点与人们 的作风 比较 , ,
一
毛泽东 曾经说过 , 比较才有鉴别 。比较是认 有
识事物本质 的科学方法。评论某种 客观事物 , 有时
般来说 比较立论 , 有三种情 况。
一
很难作 出确切 的判断。在这时候 , 人们往往把它与
别的某种有联系的事物进行比较 。 俗话说 :不怕不 “ 。所谓 求异 比较 立
同的结果 ,那么不相 同的这一点就是事物 的关键 , 是导致后边那一结果 的原 因。 这样 就应对不相 同的 这一点进行评论 。
事物作 出评价和判断 , 出事物 的高 与低 、 分 上与下 、 好与坏 、 得与失 、 正确与谬误 , 等等 , 者在事物 自 或 身某些 因素之 间做 比较 , 出其相 同或相异 , 而 找 进 对事物的本质作 出准确的评价。 比如 , 诸葛亮与徐庶 、 石广元 、 孟公威 等一 道游 学读书 ,三人务于精熟 , “ 而亮独 观其 大略” 。结果 , “ 不求甚解” 的诸葛亮在学问和成就上都超过 了“ 务 于精熟” 的另三人 。由此比较 中 , 我们可 以看 出“ 不 求甚解” 也是读书的好 方法 。 比如一篇 杂文说 : 某小子 乞饭 于黄 老家 , 黄 称 公。 越年发迹答谢黄老宴共一桌 , 称黄兄。 三年后于 车 中见黄步行 于道遥呼老黄 。十年后迎面于街 , 若 不见。 作者于是 叹日:一阔脸就变。 这个被贬斥的 “ ”
就看到 了两者之间 的相 同。这样做是 以蜂 喻人 。 比如 ,9 3年高考 中 ,一位考 生根 据试卷 中漫 画 18
童儿 的狼牙棒 、 金钹 、 搭包 , 弥勒佛 的法器 , 都是 等 等。 第二 , 孙悟空无权独 自 处理它们 , 以这些妖怪 所 虽然作 恶多端 , 但都 能逃脱应得 制裁 , 至多 是换换
童, 比丘国的假 国丈 , 乌鸡 国的假钟南。 它们不是佛
祖 的部属 , 就是 神仙 的亲戚 。孙悟空不能靠 自己的 力 量战胜它们 ,只有等到这些 妖怪 的主子 出来说 话, 把它们调回去 , 这时人 间劫难才告一段落。“ 两 个相似对象 的结果中的差 异 , 必然是 由他们互相差
交往过程 中 自己地位不 断变化而对 黄老 的态度 相
所以说 比较立论 , 就是对事 物作 比较 的过 程中 分析事物 , 认清事物的本质 , 从而确立 自己的观点 。
文运译 , 商务 印书馆 19 9 7年 出版 , 1 9 20页) 第 9 、0
人们 易于了解 、 易于认识 的事物作衡量其他事物 的 参照物 , 从两者相 同 、 相似 的 因素分 析 中, 来认识 、
评价所要评论 的事物 。
同样一个坚 持斗争 的人 ,斗 的都 是相 似的邪恶 势 力, 但不能达到某种预期 , 比较 困难 , 因就 或者 其原 在 于那一点差异—— “ 天上的” 地上 的” 可以这 与“ 。
样说 : 凡是与天上有牵连的妖怪孙大圣也没辙 。这 个 论点就是把孙 悟空 斗地上 的土 妖土怪 和天上来 的妖怪作 比较而来 的。第一 , 天上来 的都有某种仗 恃 。 比如独角兕 的金刚 圈 , 是太上 老君的 “ 刚 那 金 琢 ” 当年大 闹天宫时孙悟空就 曾吃过它 的亏 ; , 黄眉
论, 就是在 比较事 物不 同点 的过程 中, 出对事 物 得 的看法 。要评论 甲事物 , 就需要拿 乙事物作参照物
来进行 比较。一般来说 , 乙事物 已经有 了较为明确
的评价 , 或者说定论 。这样便于从两者的差异中来
认识 甲, 来评论 甲。 立论 的思维过程是这样的 : 分别 考察 甲、 乙两种事物 , 有一种情况不 同 , 就会 出现不
・ ・
,
;・
・・ ・ ・
・ ・’ ・.
-・
21 年辽宁省高考作文 0 1 比较立论分析与示例
内蒙 古鄂尔 多斯 市第 一 中学 武 建 南开大 学 文学 院 徐 江
比较立论概述
徐江
需要指出这种用来作 比较 的事物是要有可 比性 的, 他们之 间必 须具有某 种相通 的性 质。否则无法 比 较, 或者说这种 比较也没有意义 , 仅仅是 比较而 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