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车协同感知系统研究

合集下载

基于车—路视觉协同的行车环境感知方法研究

基于车—路视觉协同的行车环境感知方法研究

基于车—路视觉协同的行车环境感知方法研究一、概括在现代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中,行车环境感知是一个重要且具有挑战性的课题。

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人工智能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我们已经有能力获得更大范围、更高清晰度的路面信息,以及更为丰富的车辆运行环境细节。

自动驾驶汽车的发展势头强劲,预计将在未来的交通系统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本文旨在探讨一种创新的行车环境感知方法,该方法将车的感知系统与道路的感知系统相结合,从而极大地提升感知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这种方法的有效实施将对提升自动驾驶汽车的安全性能产生重大影响。

为实现这一目标,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车路协同框架,该框架利用先进的传感器技术、监控摄像头和雷达系统,对车辆的周围环境进行无死角覆盖。

本方法不仅关注单一组件的性能提升,而且着重于组件之间的互补性和协作性。

我们还提出了一种新颖的环境特征提取算法,通过从海量数据中自动识别出有意义的特征,并利用这些特征来增强对环境和车辆的感知。

该方法能够准确地识别各种复杂的道路使用情况,包括拥堵、事故、施工区等。

在本文提出的车路协同框架中,我们将车的感知系统和路的感知系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旨在构建一个更加安全、高效的自动驾驶生态系统。

1. 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自动驾驶技术已成为交通领域的研究热点。

在自动驾驶系统中,行车环境的感知与理解是实现安全驾驶的核心环节。

传统的单车感知系统由于受限于车辆本身的感知范围和视角,难以应对复杂的交通场景。

如何利用路侧资源来增强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能力,成为了研究的重要方向。

车路协同(VehicleRoad Coordination)是一种新兴的行车环境感知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车辆与路侧设备之间的信息交互,实现车与路之间的感知协同,从而扩展自动驾驶系统的感知范围,提高感知性能。

本文将围绕车路视觉协同的行车环境感知方法展开研究,以期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贡献力量。

在行车环境中,视觉信息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感知信息源,对于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

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融合方法的研究

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融合方法的研究

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融合方法的研究I. 研究背景和意义车路协同是未来交通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它通过实时信息交流和数据共享,实现车辆、道路和交通控制设施之间的高效协同。

在这个过程中,路侧感知融合技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能够有效地提高车辆的行驶安全性、减少拥堵现象、提高道路通行能力,从而为人们带来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本研究的意义不仅在于提高车路协同的技术水平,更在于为广大市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出行便利。

想象一下当你驾驶汽车在路上行驶时,不再需要担心交通事故的发生,因为你的车辆能够实时感知周围环境,与其他车辆和交通设施保持良好的沟通;当你选择骑行或步行上班时,也能够享受到智能导航带来的精准路线规划和实时路况信息。

这一切都离不开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融合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车路协同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现状车路协同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智能交通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它通过将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实时传输和共享,从而提高道路通行效率,降低交通事故率,减少能源消耗,缓解交通拥堵等问题。

那么车路协同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现状是怎样的呢?首先从发展趋势来看,车路协同技术将会得到更快的发展。

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不断成熟,车路协同技术将更加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

未来的车辆将具备更高的自动驾驶水平,能够实时感知周围环境,与其他车辆和基础设施进行有效沟通。

同时道路基础设施也将实现智能化升级,如安装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收集和处理各种信息,为车辆提供精准的导航、避障等服务。

此外车路协同技术还将与城市公共交通、共享出行等领域深度融合,形成更加完善的智能交通系统。

其次从应用现状来看,车路协同技术已经在一些领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

例如在物流配送领域,自动驾驶卡车已经可以在道路上实现自动驾驶和货物装卸,大大提高了运输效率。

在公共交通领域,一些国家已经开始尝试建设智能公交系统,利用车路协同技术实现公交车的自动驾驶、调度和管理。

面向车路协同的路侧感知仿真系统

面向车路协同的路侧感知仿真系统

面向车路协同的路侧感知仿真系统①郭云鹏, 邹 凯, 陈升东, 袁 峰(广州中国科学院软件应用技术研究所, 广州 511458)通讯作者: 郭云鹏摘 要: 路侧感知是车路协同应用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在路侧部署传感器, 将采集到的路面信息经V2X 通信给到车辆, 使车辆拥有超视距的感知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 为达到最优的路侧感知效果, 不同的场景往往需要不同的RSU 配置, RSU 的选型及安装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 交通参与者的识别是路侧感知的核心, 基于机器学习的识别算法需要大量的标签数据, 而人工打标签被验证是一个效率极其低下的方式. 通过构建路侧感知仿真系统可以很好地解决RSU 配置及样本数据生成的问题, 实验一通过在仿真系统中调整激光雷达的高度和角度, 得到极端情况下的车辆遮挡情况, 从而为激光雷达的实际安装高度提供参考, 实验二在仿真环境中输出带标签的激光雷达点云数据, 通过与实际采集的点云数据进行融合对比, 验证仿真系统输出的激光雷达点云数据可以作为模型训练的数据补充.关键词: 车路协同; 路侧感知; 模拟仿真; LGSVL; 激光雷达; ROS引用格式: 郭云鹏,邹凯,陈升东,袁峰.面向车路协同的路侧感知仿真系统.计算机系统应用,2021,30(5):92–98. /1003-3254/7907.htmlRoad-Side Sensing Simulation Toward Cooperative Vehicle Infrastructure SystemGUO Yun-Peng, ZOU Kai, CHEN Sheng-Dong, YUAN Feng(Institute of Software Appl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1458, China)Abstract : Road-side sensing is indispensable for a cooperative vehicle infrastructure system, through which vehicles could have sensing ability beyond the visual range by receiving road information via V2X communication. For the optimal sensing results in reality, RSU configuration needs to vary according to scenarios, which is both time consuming and labor intensive. Meanwhile, recognition of traffic participants based on machine learning is crucial to road-side sensing, requiring a huge amount of labeled data, and it is proven to be an inefficient way to label manually. However,these two problems can be solved by building a simulation system of road-side sensing. Experiment I shows the vehicle occlusion on extreme occasions by adjusting the height and orientation of lidar in the simulation system, which provides a recommended height for installment in reality. Experiment II proves the virtual data derived from the simulation system can be complementary to real data by mutual verification.Key words : cooperative vehicle infrastructure system; road-side sensing; simulation; LGSVL; lidar; ROS计算机系统应用 ISSN 1003-3254, CODEN CSAOBNE-mail: Computer Systems & Applications,2021,30(5):92−98 [doi: 10.15888/ki.csa.007907] ©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版权所有.Tel: +86-10-62661041① 基金项目: 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2019B090912002); 广州市科技计划-产业技术重大攻关计划-现代产业技术专题(201802010006);广州市科技计划-对外科技合作计划-对外研发合作专题(201807010049)Foundation item: Special Project of New Energy Vehic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lan of Key Areas of Guangdong Province (2019B090912002); Special Topics on Modern Industrial Technology, Major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Pl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of Guangzhou Municipality (201802010006); Special Topics on Exter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operation, Exter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operation Program,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of Guangzhou Municipality (201807010049)收稿时间: 2020-09-11; 修改时间: 2020-10-09; 采用时间: 2020-10-21; csa 在线出版时间: 2021-04-28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 ITS)通过人工智能与信息通讯技术可以有效提升道路交通的安全和效率[1,2], 目前已经得到广泛的认可, 它包含“聪明的车”和“智慧的路”两部分. 车路协同是ITS发展的高级阶段, 用来实现车与车以及车与路侧系统之间的通信, 使车辆能够更好地感知周围环境, 接受辅助驾驶的相关信息, 让道路监管部门能够更有效地处理交通事故[3,4].其中, 路侧感知是车路协同应用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在路侧部署传感器, 将采集到的路面信息经V2X通信给到车辆, 使车辆拥有超视距的感知能力. 在实际应用中, 为达到最优的路侧感知效果, 不同的场景往往需要不同的RSU配置, RSU的选型及安装是一个耗时耗力的过程, 另外, 交通参与者的识别是路侧感知的核心, 基于机器学习的识别算法需要大量的标签数据, 而人工打标签被验证是一个效率极其低下的方式.而随着近些年计算机硬件性能的不断提升, 将仿真技术应用于智能交通领域成为了各类研发机构加速开发进程的必要手段[5,6].当前智能交通领域的模拟仿真主要围绕自动驾驶算法验证, 车路协同V2X通讯, 车载传感器数据采集等几个方面展开. Gelbal等基于dSPACE Scalexio系统和Carsim仿真软件构建了一套用于自动驾驶算法开发的硬件在环模拟仿真系统[7], Amini等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拟图像合成和变换, 以数据为驱动的仿真工具, 用于端到端的自动驾驶控制策略研究[8], Szendrei等基于SUMO设计了一套用于车路协同应用快速建模和测试的硬件在环V2X模拟仿真架构[9], Choudhury等搭建了集成VISSIM、Matlab和NS3, 用于V2X协议和应用的模拟仿真测试环境[10], Su等提出了一种采用GPU 计算虚拟环境中三维物体点云的车载激光雷达仿真方法[11], 百度采用真实点云背景结合虚拟交通体的方式来模拟车载激光雷达感知虚拟环境的方式[12], Dworak等则利用CARLA仿真软件模拟激光雷达采集纯虚拟的点云数据, 通过与公开测试集中的数据对比, 发现仿真环境中的模拟点云可以作为真实数据的补充[13].从分析来看, 针对路侧感知的模拟仿真目前还很少人涉及, 但作为车路协同的应用开发却同样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将从路侧感知的模拟仿真入手, 介绍相关的系统搭建工作以及在此基础上的两个应用案例.1 仿真系统架构经典的自动驾驶仿真平台包括虚拟场景、动态案例仿真、传感器仿真、车辆动力学仿真等独立模块[14],如图1所示. 针对路侧感知的模拟仿真侧重于路侧传感器与车辆以及环境之间的交互, 因此, 跟自动驾驶仿真平台的最大区别在于传感器类型为路侧传感器而非车载传感器, 但为了最大限度还原真实世界的相关特性, 仍然需要包括图形引擎、物理引擎以及与外界通讯的中间件系统作为基础支撑, 如图2所示.图1 自动驾驶仿真系统典型架构图2 路侧感知仿真系统架构文献[15]从V2X、交通流、非自动驾驶车辆、传感器、图形渲染、自动驾驶车辆动态模型等几方面总结了当前用于智能交通领域的主流模拟仿真软件情况, 如表1所示. 其中, TF代表交通流, DM代表非自动驾驶车辆的驾驶模型, SE代表传感器, VI代表渲染画质, VD代表自动驾驶车辆动态模型. 另外, 表格内, i表2021 年 第 30 卷 第 5 期计算机系统应用示需要二次开发, o表示没有相关功能, – –表示非常差,– 表示较差, +表示较好, ++表示非常好.表1 各类仿真软件对比名称V2X TF DM SE VI VD Open Source?Carla i+++++YesCognata o+++++o NoLGSVL i+++++YesGazebo o o o+o+YesUSARSim o o o+−o YesAirSim o o o+++YesMORSE o o o+−o YesTORCS o o+o o+YesSynCity o o o+++++NoPreScan++++++−o NoRighthook o++++++NoSCANeR++++++NoVTD i+++++++No Autono Vi-Sim o+−+++No Vissim i+++– –– –−NoSumo i+++– –– –– –YesAimsun i+++– –– –– –NoCarMaker++++++++No由图2可知, 本文设计的路侧感知仿真系统需要突出包括传感器仿真, 环境和交通渲染, 车辆动力学模拟等, 通过表1的数据分析可以得到满足这些要求的有Carla、LGSVL、Righthook、SCANeR、VTD以及CarMaker, 其中Carla和LGSVL为开源软件.LGSVL是基于游戏引擎Unity开发的一款主要用于自动驾驶开发和测试的模拟仿真软件, 它支持包括仿真环境、传感器以及通讯内容的自定义, 图3为LGSVL 的工作流程[16], 本文将基于LGSVL开发适用于路侧感知的仿真系统. 其中, 利用自定义场景功能开发适用于路侧感知的模拟环境, 利用自定义车辆及传感器模型功能创建路侧感知单元, 利用自定义通讯内容实现路侧感知数据的采集与传输.环境创建高清地图自定义场景测试场景自定义Player测试Player数字地图真实世界PythonAPI自定义虚拟车辆及传感器模型虚拟车辆及传感器模型真实车辆及传感器模型仿真器分析及可视化日志(地面真值)日志(传感器值)仿真Bridge自动驾驶算法路测LGSVL自定义模块第三方模块图3 LGSVL工作流程2 模拟场景构建确定模拟场景是仿真测试的前提, 本文模拟的场景为所在团队进行无人驾驶的车辆测试场, 图4为其平面示意图, 其中由正门通往东门的L型主干道及其周边为本次重点模拟区域. 路侧感知仿真系统的模拟场景构建内容包括静态环境、动态交通、路侧单元等,模拟场景的构建手段通常包括基于建模软件构建场景,基于已经完成的游戏搭建场景, 基于增强现实方法构建场景, 基于高精地图生成场景等方式, 本文采用基于建模软件构建虚拟场景, 建模软件为开源3D建模软件blender[17].无人驾驶车辆测试调试场C 栋A 栋B 栋图4 模拟场景整体平面示意图2.1 静态环境静态环境主要包括用于车辆行驶的车道, 场景内的建筑, 区域内的绿植、路灯等, 这些构成了模拟场景的客观环境, 并且不随仿真测试过程中其它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通过blender建模后经Unity高清渲染后得到本次模拟仿真系统的静态环境如图5所示.图5 仿真系统静态环境2.2 动态交通动态交通是仿真测试场景的关键组成, 主要指仿真中具备动态特性的管控、车流、人流等部分, 包括红绿灯仿真, 机动车仿真, 行人仿真等. 动态交通仿真场景构建方法主要有基于真实交通案例数据的构建,基于真实案例数据的泛化构建, 以及基于微观交通仿计算机系统应用2021 年 第 30 卷 第 5 期真系统的构建. LGSVL 通过微观仿真方法构建动态交通, 内置地图标注工具用来完成三维环境中高清地图的创建, 基于高清地图实现车辆按照车道行驶, 遵循交通信号灯, 限速, 交叉口决策等功能. 图6为在行驶车道上进行地图标注.图6 高清地图标注LGSVL 内置丰富的车辆模型, 包括两厢车, 三厢车, SUV, 吉普车, 卡车, 校车等, 通过组合不同的颜色外观, 可以产生数十种车辆模型, 基本涵盖了路面上常见的车辆种类. 同时, LGSVL 支持更多类型车辆的自定义与创建. 图7为在静态环境中添加车辆模型后的效果.图7 添加动态交通后的仿真环境2.3 路侧单元路侧单元是车路协同的核心部件, 负责车路信息的采集、处理与传输, 也是本文提出的面向车路协同的路侧感知仿真系统的重点研究对象. LGSVL 作为一款主要面向自动驾驶的仿真软件, 本身并不具备路侧单元这一组成类型, 但是LGSVL 支持车辆及传感器模型的高度自定义, 本文即利用LGSVL 的该功能进行面向车路协同的路侧感知单元的新建.常见路侧单元包括摄像头、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工控机等, 本文根据园区内实际情况, 将路侧单元与太阳能路灯结合, 在blender 中构建路侧单元三维模型如图8(a)所示, 在LGSVL 中, 通过与新建车辆模型相同的方法得到路侧单元对应的可加载资源, 最终在LGSVL 中加载路侧单元并配置相应的传感器参数后如图8(b)所示.(a) 路侧单元(b) 添加路侧单元后的仿真环境图8 路测单元仿真3 数据采集与处理数据采集是路侧传感器的本质用途, 根据传感器类型不同, 数据采集的内容及处理方式也不一样, 如摄像头采集的是图像信息, 而激光雷达采集的则是三维点云数据. 由于激光雷达的成本较高, 且三维数据的后期处理较为复杂, 运用仿真手段实现激光雷达的物理特性模拟以及对应数据收集和处理已然成为了真实路测的重要补充. 本文以路侧激光雷达为例介绍其仿真数据的生成及处理和输出过程.3.1 模拟点云数据生成激光雷达仿真的思路是参照真实激光雷达的扫描方式, 模拟每一条真实雷达射线的发射, 通过与场景中所有物体求交, 若在激光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内存在交点, 则返回相应的点云坐标. 假设模拟激光雷达为L 线, 水平分辨率为R , 水平扫描范围为360°, 得到每一帧发射射线的数量N 为:若探测距离为D ,场景内模拟点云数据生成的伪代码如图9所示.图9 模拟点云数据生成由式(1)和图9可知, 当激光雷达频率较高, 场景内环境较为复杂且模型足够精细时, 通过模拟射线求2021 年 第 30 卷 第 5 期计算机系统应用交的计算量极大, 以激光雷达为64线, 水平分辨率0.4°,频率10 Hz为例, 单纯每秒发射的激光雷达射线就高达576 000条, 在此基础上还需要对每一条射线遍历场景内除激光雷达外的所有物体模型. 为了达到实时仿真的效果, 可以运用CPU并行或GPU计算的方式来提高计算效率, LGSVL采用GPU计算点云数据.真实点云数据除了位置坐标外, 还有一个关键信息是反射强度, 反射强度主要反映的是不同物理材质对激光雷达所使用的近红外光线的反射率. 因此, 模拟点云数据同样需要考虑强度值, LGSVL中通过获取模型材质中的金属度及颜色值并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取值范围在0~255间的强度值.3.2 真值数据生成与处理有了模拟点云数据后, 一般还需要配合真值数据,用作模型识别训练的数据集. 真值数据对应真实数据中的人工标签数据, 数据内容包括可识别物体的位置、朝向、包围盒大小、速度、类型等, 不同于人工打标签的过程, 真值数据相对于仿真系统而言是已知的, 只需要将真值数据与点云数据进行配合同步输出即可,因此可以大大提高输出标签的效率. 在LGSVL中新建真值数据传感器, 数据类型为Detected3DObject, 如图9所示, 其中, Id为同一帧数据内识别物体的序列, Label为物体标签, Position为物体位置, Rotation为物体朝向, Scale为物体包围盒尺寸, LinearVelocity和AngularVelocity分别为物体线速度和角速度. 为实现真值数据与点云数据匹配, 需要将真值数据传感器与激光雷达传感器的配置参数保持一致, 如位置姿态、有效范围、频率等.Unity中, 姿态角采用四元素表示, 如图10中的Rotation值, 同时坐标系的表示为左手系, 而一般用于模型训练的标签数据采用右手坐标系下的欧拉角表示.欧拉角有12种表示, 分别代表着12种旋转次序[18], 本文采用ZYX的旋转次序. 假设Unity中四元素姿态角表示为quaternion=(x, y, z, w), 对应ZYX欧拉角为euler=(roll, pitch, yaw), 则两者之间存在关系:3.3 仿真数据输出LGSVL支持包括ROS, ROS2, CyberRT等多种通信方式, 本文采用基于Rosbridge的通讯实现模拟点云数据与真值数据的输出. Rosbridge为非ROS程序提供了一个使用ROS功能的JSON API, 用于向ROS发送基于JSON的命令的规范[19]. Rosbridge包含一个Web Socket服务器, 用于与Web浏览器进行交互, 仿真系统与ROS之间的通信如图11所示.图10 真值数据类型结构图11 Rosbridge通讯框图由于模拟点云数据与真值数据分别通过不同的传感器采集, 为了实现每一帧文件的相互匹配, 本文采用获取当前ROS时间作为每一帧点云数据和真值数据的命名, 如当前ROS时间为n.ms, 对应时刻采集的点云数据文件保存为nm.pcd, 真值数据文件为nm.txt. 将同一帧的模拟点云数据与真值数据导入Rviz中显示如图12所示.图12 数据输出结果显示4 实验4.1 激光雷达安装高度分析在现实中, 由于激光雷达成本较高, 在路侧布局中计算机系统应用2021 年 第 30 卷 第 5 期需要优化激光雷达的布局使得单个激光雷达的有效覆盖区域尽可能多地被利用. 对于只有单侧布置RSU 的路面, 因为各类车辆的形体差异较大, 有可能存在小车被大车遮挡的情况, 从而对车路协同提供的超视距功能构成挑战, 为了减少这种因大车遮蔽造成激光雷达盲区的情况, 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增加激光雷达的安装高度. 获取激光雷达的最低安装高度需要综合包括激光雷达参数, 道路环境参数, 车辆参数等多种条件进行测试, 通过真实路测是不大现实的, 而借助本文提出的路侧感知仿真系统可以简单直观地完成. 实验中, 选取线数为16线, 垂直角度为30°, 有效距离为120 m 的激光雷达, 大车的长度为10.5 m, 高度4.4 m, 小车长度4.6 m, 高度1.4 m, 通过改变激光雷达高度和倾角值, 获得6组激光雷达在仿真环境中的点云覆盖情况如图13所示, 从图中可知, 随着激光雷达高度增高, 小车被点云覆盖的可能性越大, 同时为了使得点云覆盖车道的大部分, 倾斜角度也需要增大, 当激光雷达高度为10米, 倾斜角度为55°时, 小车可以有较好的点云覆盖.(a) Height=3.6 m, Pitch=31.25°(b) Height=6 m, Pitch=31.25°(c) Height=8 m, Pitch=31.25°(d) Height=8 m, Pitch=50°(e) Height=9 m, Pitch=55°(f) Height=10 m, Pitch=55°图13 不同高度和角度下激光雷达点云覆盖4.2 基于模拟点云数据的车辆识别相对于基于摄像头采集的二维图像识别物体, 基于激光雷达的点云数据的物体识别因为不受环境光的影响, 具有更高的鲁棒性, 因此在车路协同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相应地, 由于单帧的点云数据量巨大, 同样采用深度学习的方法, 基于点云的识别难度较于图像识别有过之而无不及, 尤其制作标签数据的过程, 采用人工的方式是极其困难的. 通过仿真系统可以快速准确地生成大量标签数据, 但模拟数据是否可以替代真实数据仍需要通过实验进行验证.本文设计了4组实验进行验证, 第1组采用真实数据训练真实数据测试, 第2组采用模拟数据训练模拟数据测试, 第3组采用真实数据训练模拟数据测试,第4组采用模拟数据训练真实数据测试, 4组实验采用相同的训练网络, 训练集与测试集的数据量均按4:1得到, 最后结果如表2所示.表2 模拟数据与真实数据的测试对比训练集测试集Precision Recall F 1 score 真实数据真实数据0.99740.99740.9974模拟数据模拟数据0.91770.98180.9487真实数据模拟数据0.94800.84270.8886模拟数据真实数据0.98900.98900.9890其中, Precision 为识别的精确率, 相对于测试集中检测出来的样本而言, Recall 为召回率, 相对于整个测试集而言, F 1 score 为精确率和召回率的调和平均数.从表2中可以看出, 不管是用真实数据测试模拟数据,还是模拟数据测试真实数据, 最后的结果都显示各类评价指标可以比较接近纯真实数据的情况, 由此可知,通过仿真系统输出的模拟点云数据可以较好地还原真实数据的特征.5 结论随着智能交通领域的快速发展, 模拟仿真技术在其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尤其是针对自动驾驶和车路协同已经有很多的仿真应用和研究, 然而面向路侧感知的仿真仍然鲜有人涉足. 本文提出了一种面向车路协同的路侧感知仿真系统, 系统基于自动驾驶仿真软件LGSVL 进行二次开发构建, 开发内容包括模拟仿真环境, 路侧单元及数据采集与通讯, 最后通过两个实验对仿真系统的应用进行说明. 实验一借助仿真环境分析了激光雷达的高度与路面点云覆盖之间的关系, 可以为激光雷达的实际安装位置提供参考, 实验二通过对比由仿真环境中输出的点云数据得到的车辆识别模型与由真实数据得到的模型之间的相互验证结果,得出本文设计的仿真系统的对激光雷达和环境的模拟可以较高程度地还原真实情况.另外, 在本次的研究中, 由于将激光雷达传感器与真值数据传感器作为单独的个体进行考虑, 存在无法2021 年 第 30 卷 第 5 期计算机系统应用在时间上做到完全同步的问题, 会导致真值数据和点云数据在空间上存在细微的差距, 其次, 本文实验中仿真环境和真实环境仍存在一定的差异, 如绿植、车棚等, 导致实验二中交叉验证出现各项指标略低于自身验证的情况, 这些将在后续的研究中进行重点考虑. 同时, 探索路侧感知仿真系统在车路协同中更多的应用场景也是未来研究的方向.参考文献Grant-Muller S, Usher M.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Thepropensity for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benefits.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14, 82:149–166. [doi: 10.1016/j.techfore.2013.06.010]1Ott J, Kutscher D. Drive-thru internet: IEEE 802.11b for“automobile ” users. Proceedings of the 23rd Annual Joint Conference of the IEEE Computer and Communications Societies. Hong Kong, China. 2004. 362–373.2李珣. 车路协同下多车道微观交通诱导与控制研究[博士学位论文].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 2015.51–59.3张含, 蔡伯根, 上官伟, 等. 基于多分辨率建模的车路协同系统仿真场景设计与实现. 系统仿真技术, 2013, 9(1): 52–60. [doi: 10.3969/j.issn.1673-1964.2013.01.008]4SovaniS. Simulation accelerates development ofautonomous driving. ATZ Worldwide, 2017, 119(9): 24–29.[doi: 10.1007/s38311-017-0088-y ]5Jayaraman A, Micks A, Gross E. Creating 3D virtual drivingenvironments for simulation-aided development ofautonomous driving and active safety [Technical Report].SAE Technical Paper 2017-01-0107. Detroit, MI, USA.2017. [doi: 10.4271/2017-01-0107]6Gelbal ŞY, Tamilarasan S, Cantaş MR, et al . A connectedand autonomous vehicle hardware-in-the-loop simulator for developing automated driving algorithms. 2017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Banff, AB, Canada. 2017. 3397–3402.7Amini A, Gilitschenski I, Phillips J, et al . Learning robustcontrol policies for end-to-end autonomous driving from8data-driven simulation. IEEE Robotics and Automation Letters, 2020, 5(2): 1143–1150. [doi: 10.1109/LRA.2020.2966414]Szendrei Z, Varga N, Bokor L. A SUMO-based hardware-in-the-loop V2X simulation framework for testing and rapid prototyping of cooperative vehicular applications. In: Jármai K, Bolló B, eds. Vehicle and Automotive Engineering 2.Cham: Springer, 2018. 426–440.9Choudhury A, Maszczyk T, Math CB, et al . An integratedsimulation environment for testing V2X protocols and applications. Procedia Computer Science, 2016, 80: 2042–2052. [doi: 10.1016/j.procs.2016.05.524]10Su H, Wang R, Chen KX, et al . A simulation method forLIDAR of autonomous cars. IOP Conference Series: Earth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 2019, 234: 01205.11Fang J, Zhou DF, Yan FL, et al . Augmented LiDARsimulator for autonomous driving. arXiv preprint arXiv:1811.07112, 2019.12Dworak D, Ciepiela F, Derbisz J, et al . Performance ofLiDAR object detection deep learning architectures based on artificially generated point cloud data from CARLA simulator. Proceedings of IEEE 2019 2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ethods and Models in Automation and Robotics. Międzyzdroje, Poland. 2019. 600–605.13清华大学苏州汽车研究院, 广汽研究院智能网联技术研发中心, 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智能汽车研究室暨汽车软件测评中心, 等. 中国自动驾驶仿真技术研究报告(2019).2019.14Tong KL, Ajanovic Z, Stettinger G. Overview of toolssupporting planning for automated driving. arXiv preprint arXiv: 2003.04081, 2020.15Rong GD, Shin BH, Tabatabaee H, et al . LGSVL simulator:A high fidelity simulator for autonomous driving. arXiv preprint arXiv: 2005.03778, 2020.16https:///. [2020-08-13].17Perumal L. Euler angles: Conversion of arbitrary rotationsequences to specific rotation sequence. Computer Animation & Virtual Worlds, 2014, 25(5–6): 521–529.18/rosbridge_suite/. [2020-08-13].19计算机系统应用2021 年 第 30 卷 第 5 期。

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一、本文概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智能汽车作为未来交通出行的重要发展方向,正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智能汽车的人机共驾技术,即将人的驾驶技能与机器的智能决策相结合,共同参与到汽车的驾驶过程中,对于提高行车安全、提升驾驶体验、降低交通事故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旨在探讨智能汽车人机共驾技术的研究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对智能汽车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本文将回顾智能汽车人机共驾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包括人机交互、智能决策、安全控制等关键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情况。

本文将从技术原理、应用场景、政策支持等多个角度,深入剖析人机共驾技术的优势和挑战,以及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本文还将展望未来智能汽车人机共驾技术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创新、产业融合、政策法规等方面的发展动态,以期为智能汽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智能汽车人机共驾技术作为智能交通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全面分析该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以期为推动智能汽车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

二、智能汽车人机共驾技术的现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智能汽车人机共驾技术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研究热点。

当前,人机共驾技术主要涉及到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人机交互界面设计以及算法等多个方面。

在智能驾驶辅助系统方面,现代的智能汽车已经能够通过雷达、摄像头、传感器等设备实现部分自动驾驶功能,如自动泊车、自适应巡航控制等。

这些系统能够在特定条件下辅助驾驶员完成驾驶任务,提高驾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在人机交互界面设计方面,智能汽车通过触摸屏、语音控制等方式与驾驶员进行交互。

这些界面设计旨在使驾驶员能够更直观、更便捷地操作车辆,并在必要时接管驾驶任务。

同时,一些车辆还配备了智能语音助手,能够根据驾驶员的指令完成各种操作。

自主协同感知方法

自主协同感知方法

自主协同感知方法
自主协同感知方法是一种在自动驾驶汽车领域中广泛应用的感知技术。

它主要依赖于多个传感器之间的协同工作,通过交换和融合各自获得的信息,实现对周围环境的全面感知。

自主协同感知方法的核心在于多个传感器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融合。

这些传感器包括摄像头、毫米波雷达、激光雷达等,它们从不同的角度和维度获取环境信息,然后通过一定的算法和模型进行融合,形成对周围环境的全面感知。

在具体实现上,自主协同感知方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传感器数据采集:通过各种传感器采集周围环境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路面、车辆、行人等。

2. 数据预处理: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去噪、滤波、校准等操作,以提高数据质量。

3. 数据融合:将来自不同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合,形成对周围环境的全面感知。

这一步通常需要使用到各种感知算法和模型,如目标检测、跟踪、识别等。

4. 决策和控制:根据融合后的感知数据,进行决策和控制,实现自动驾驶功能。

自主协同感知方法具有以下优点:
1. 提高感知精度和可靠性:多个传感器之间的协同工作,可以弥补单个传感器的不足,提高感知精度和可靠性。

2. 降低成本:通过使用多个相对低成本的传感器,可以降低整个感知系统的成本。

3. 提高鲁棒性:在某些传感器出现故障或受到干扰时,其他传感器可以继续工作,保证感知系统的鲁棒性。

综上所述,自主协同感知方法是实现自动驾驶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它能够提高感知精度、降低成本和提高鲁棒性,对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感知与决策技术研究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感知与决策技术研究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感知与决策技术研究概述在现代社会中,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领域的扩展,多智能体系统的概念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多智能体系统是由多个智能体组成的,并通过相互协作和通信实现共同的目标。

协同感知与决策技术作为多智能体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一、协同感知技术协同感知技术是指将多个智能体的感知能力进行整合和融合,使得整个系统能够获取更全面、准确的环境信息。

在协同感知技术中,通信是关键的环节。

智能体之间需要及时地共享感知的信息,以便协同进行决策。

同时,协同感知技术还需要考虑信息的冗余性和可靠性,避免因为信息错误或者缺失而导致决策错误。

为了实现协同感知技术,可以采用分布式感知算法和分布式信息融合算法,通过智能体之间的合作,完成感知任务的分工和数据的整合。

二、协同决策技术协同决策技术是指在多个智能体中进行决策,并通过相互协作和协商达成最优的决策结果。

在协同决策中,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包括智能体之间的相互协作关系、决策的目标函数、约束条件等。

为了实现协同决策技术,可以采用集体智能算法、博弈论等方法。

集体智能算法可以通过模拟群体行为、学习机制等实现智能体之间的协同决策,而博弈论可以通过建立各个智能体之间的博弈模型进行决策。

三、协同感知与决策的应用领域协同感知与决策技术在许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应用领域:1.智能交通系统: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协同感知与决策技术可以帮助实现车辆之间的协同驾驶、交通流量的优化管理等目标。

通过实时获取交通状况、分析和决策,可以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2.环境监测与保护:协同感知与决策技术可以应用于环境监测与保护领域,通过多智能体系统对环境进行感知和决策,可以实现对污染源的定位、环境异常的检测等任务。

3.无人机系统:协同感知与决策技术可以应用于无人机系统中,实现多架无人机之间的协同飞行和任务分工。

通过智能体之间的通信和决策,可以实现目标搜索、救援等任务。

移动协同感知研究综述

移动协同感知研究综述

4、提高决策效率:通过群体智能的感知和应用,可以帮助企业和决策者更 有效地理解和预测社会动态,提高决策效率。
三、移动群智感知应用的实际应 用
1、智能推荐系统:通过分析用户的消费行为、位置信息等,为每个用户提 供个性化的商品推荐或服务建议。
2、城市规划与管理:通过收集和分析城市中大量用户的行为数据,为城市 规划和交通管理提供有效支持。
2、智能城市
智能城市是指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实现城市管理的智能化和高 效化。位置感知设备在智能城市中可用于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环保等领域, 例如通过GPS定位技术实现车辆的智能化调度和管理,通过RFID技术实现垃圾分 类和回收等。
3、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是指通过各种智能化设备实现家庭生活的智能化和舒适化。位置感 知设备在智能家居中可用于家电控制、环境监测、安全监控等领域,例如通过智 能手机APP控制家电设备的开关和运行,通过指纹识别技术实现家庭安全监控和 门禁系统等。
2、智慧城市:例如,通过部署大量传感器和移动设备实现的智能照明系统, 可以根据环境光线和人员活动情况自动调节灯光亮度,节约能源并提高城市居民 的生活质量。
3、环境监测:例如,利用无人机和浮标等设备实现的海洋环境监测系统, 可以实时监测海洋环境中的温度、盐度、污染物等参数,为环境保护提供数据支 持。
3、公共安全与预防:通过对群体行为的感知和分析,帮助政府和企业在公 共安全事件发生前做出预警和预防措施。
4、个性化教育与学习:通过对学生的学习行为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为每个 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学习方案。
四、未来展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移动设备的普及,我们可以预见,移动群智感知应用 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这也将带来一系列的挑战,如数据安全、隐私 保护等问题。因此,如何在保证用户隐私的前提下,有效地利用移动群智感知应 用,将是未来我们需要重点和研究的问题。

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融合方法的研究

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融合方法的研究

三、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融合方法的发展趋势
2、人工智能与深度学习技术的应用: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技术在车路协同路 侧感知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未来,可以通过训练深度神经网络来实现对复杂 道路环境的感知和理解,提高感知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融合方法的发展趋势
3、高性能计算与边缘计算的应用:高性能计算和边缘计算技术可以加快数据 处理速度,提高实时性。未来,可以通过将计算任务分配到云端和边缘设备上, 实现快速、实时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为车辆提供更准确的道路信息。
一、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融合方法 的背景和意义
一、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融合方法的背景和意义
传统的自动驾驶技术主要依靠单车智能,但单车智能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感 知范围有限、对复杂交通环境适应性不足等。车路协同技术通过将车辆与道路基 础设施相连,拓展了感知范围,提高了对复杂交通环境的适应性。其中,路侧感 知融合方法的研究对于实现车路协同技术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二、相关文献综述与现状
二、相关文献综述与现状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已经对车路协同技术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其中,感知融 合方法的研究是车路协同技术中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常见的感知融合方法包括: 数据融合、传感器融合、多源信息融合等。这些方法通过将来自不同来源的信息 进行整合和分析,可以提供更加全面、准确的道路交通信息,从而提升车辆的行 驶安全性和通行效率。
谢谢观看
பைடு நூலகம் 一、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融合方法的背景和意义
最后,路侧感知融合方法可以实现与车辆的协同决策。通过将路侧感知结果 与车辆自身的传感器数据进行融合处理,可以扩大车辆的感知范围,提高车辆的 决策水平,实现车路协同的目标。
二、车路协同路侧感知融合方法 的研究现状

车联网中的分布式协同感知技术研究

车联网中的分布式协同感知技术研究

车联网中的分布式协同感知技术研究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和物联网的兴起,车联网正逐渐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在车联网中,分布式协同感知技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方向,它可以提高车辆安全性、减少能源消耗、改善交通拥堵等问题。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车联网中的分布式协同感知技术,并探讨它在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车联网中的分布式协同感知技术概述分布式协同感知技术是指通过车辆之间的信息交流与协同,实现车辆之间的联动,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具体来说,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数据采集与处理:包括车辆的实时位置、速度、加速度、方向等信息的采集和处理。

这些数据可以通过车载传感器、卫星导航、天气预报数据等渠道获得。

2.信息传输与共享:包括车辆之间的信息传输和共享,这可以通过车载通信技术(如LTE-V2X通信、WiFi、蓝牙等)实现。

3.车辆协同控制:包括车辆之间的跟车、变道、超车等行车操作的协同控制,它可以通过协同感知算法实现。

通过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布式协同感知技术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协同,提高整个系统的效率和安全性。

二、分布式协同感知技术在车联网中的应用1.提高交通安全性分布式协同感知技术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实时信息交流与协同,提高交通安全性。

当某个车辆发生故障或遇到紧急情况时,周围的车辆可以接收到消息并及时做出反应,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通过分布式协同感知技术,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自适应跟车,避免车辆之间的追尾事故。

2.减少能源消耗分布式协同感知技术可以通过车辆之间的协同控制,减少能源消耗。

例如,在实现车辆自适应跟车时,可以通过控制车辆之间的距离和速度,减少制动和加速时的能量损失。

此外,在交通拥堵时,车辆之间的协同控制可以避免频繁的加速和刹车,从而减少燃油消耗。

3.改善交通拥堵分布式协同感知技术可以通过车辆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控制,改善交通拥堵问题。

例如,在交通高峰期,通过车辆之间的协同控制,可以实现车辆的分流,避免道路独占问题出现。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自主无人车协同决策研究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自主无人车协同决策研究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自主无人车协同决策研究自主无人车(autonomous vehicles)是一种通过各种传感器、感知技术和智能算法实现自主导航和决策的汽车。

随着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发展以及传感器技术的进步,自主无人车正逐渐成为未来交通运输的趋势。

然而,在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主驾驶之前,无人车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即如何实现多辆自主无人车之间的协同决策。

多智能体系统是指由多个智能体(autonomous agents)组成的系统,各个智能体之间可以相互协作和通信,共同完成某个任务。

在自主无人车领域,多智能体系统的应用可以实现无人车之间的信息共享、决策协商和资源分配,从而提高车辆间的交通效率和安全性。

自主无人车的协同决策涉及以下几个主要方面:1. 车辆路径规划和交通流优化:无人车之间的协同决策需要考虑交通规则、道路条件以及其他车辆的行为。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决策研究可以帮助无人车选择最优路径,合理分配交通流量,优化整体路网拥堵情况。

通过信息共享和协商决策,无人车可以根据实时交通情况做出智能决策,避免交通事故和拥堵。

2. 车辆行为预测和冲突避免:自主无人车需要能够准确预测其他车辆的行为,并进行合适的冲突避免策略。

多智能体系统能够从其他车辆的传感器数据和通信信息中获取实时更新的交通状态,并借助机器学习算法预测其他车辆的行为。

基于这些预测结果,无人车可以及时调整自己的行驶策略,避免与其他车辆发生冲突,确保行车安全。

3. 车辆任务协同分配:在特定应用场景中,多辆无人车可能需要协同完成一些任务,例如无人货运、无人出租车等。

通过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可以将任务分配给最合适的车辆,并根据实时情况进行动态调整。

这样可以提高整体运输效率,降低成本,并减少碳排放。

为了实现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自主无人车协同决策,需要解决以下挑战:1. 通信和信息共享:多智能体之间的通信和信息共享是实现协同决策的基础。

需要设计高效可靠的通信协议和信息传输机制,以确保车辆之间能够及时共享关键信息,例如位置、速度、目标等。

车路协同 路侧感知系统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车路协同 路侧感知系统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1. 你知道车路协同里路侧感知系统多重要吗?就好比人的眼睛一样关键呐!它的技术要求可是很高的哟,得精准地感知周围的一切。

比如要能快速识别路上的车辆和行人,这要是做不好,那不就糟糕啦?那测试方法呢,也得严格把关,跟给学生考试一样认真呢!2. 车路协同,这可是个大热门呀!那路侧感知系统的技术要求能随便吗?当然不能啦!这就像是盖房子要打牢地基一样。

比如说,它得准确判断距离吧,不然车开着开着撞了咋办呀!而测试方法就得像给它做全面体检,一点小毛病都不能放过呀!3. 哎呀呀,车路协同里的路侧感知系统,这技术要求可不能马虎呀!就像运动员要达到好成绩,得经过严格训练一样。

比如遇到恶劣天气也得稳定工作,这多不容易呀!那测试的时候可得好好考验考验它,是不是真有本事呢!4. 讲讲车路协同的路侧感知系统吧!技术要求可不是闹着玩的哟,它得像个超级侦探一样,什么都能察觉。

就像在繁华的街头,要瞬间找到目标一样难呢!那测试方法呢,就得花样百出,让它无处可逃呀!5. 车路协同呀,其中路侧感知系统的技术要求真不简单呀!相当于一个精确的导航仪呢。

比如说要能精确区分不同类型的车辆,这可不容易吧!测试方法就得像老师批作业一样,仔仔细细的哟!6. 嘿,车路协同的路侧感知系统哟,这技术要求得有多厉害呀!就好像是乐团里的指挥家一样重要。

比如要实时掌握路况信息,这可不是一般的难呀!那测试它可不能手软呀!7. 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可不能掉链子呀!技术要求得高高在上才行呐!像个敏锐的卫士保护着交通安全。

比如能及时发现潜在危险,多厉害呀!那测试的时候得较真,一点情面都不能留呀!8. 咱得好好说说车路协同的路侧感知系统啦!技术要求那叫一个严格呀,比选美还挑剔呢!比如说要适应各种环境,这可难倒一片呀!测试方法也得跟上,让它尽显真本事呀!总之,路侧感知系统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太重要啦,可得重视呀!。

基于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的无人驾驶车辆系统研究

基于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的无人驾驶车辆系统研究

基于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的无人驾驶车辆系统研究无人驾驶技术是目前汽车行业的热点领域之一。

通过将感知、决策和执行功能集成在一起,无人驾驶车辆能够在没有人类干预的情况下进行自主导航。

然而,要实现高效、安全和可靠的无人驾驶车辆系统,需要通过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来解决一系列挑战。

多智能体协同控制是一种通过将多个智能体进行合作和协调来实现共同目标的控制方法。

在无人驾驶车辆系统中,每辆车都可以看作一个智能体,它们通过相互通信和协调来实现整个系统的目标,例如安全驾驶、交通拥堵缓解和能源消耗最小化。

首先,无人驾驶车辆系统需要进行感知和决策来实现自主导航。

感知模块负责获取车辆周围环境的信息,例如道路状况、障碍物和其他车辆。

决策模块则根据感知到的信息制定相应的行驶策略。

在多智能体协同控制中,每辆车的感知和决策结果都需要与其他车辆进行通信和协调,以避免碰撞和提高整体性能。

其次,无人驾驶车辆系统需要进行执行来实现感知和决策的实际操作。

执行模块通过控制车辆的转向、加速和刹车等操作来实现行驶策略。

在多智能体协同控制中,车辆的执行行为需要与其他车辆协调一致,以确保交通安全和流畅性。

在多智能体协同控制中,关键的挑战之一是如何实现车辆之间的协作和合作。

一个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分布式控制算法来实现。

分布式控制算法将整个车辆系统分解为多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负责一个独立的任务,例如碰撞检测、路径规划和车队编队。

这些子系统通过相互通信和信息交换来实现协同控制,从而实现整个车辆系统的目标。

此外,多智能体协同控制还需要考虑实时性和鲁棒性。

实时性是指系统对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延迟的要求,而鲁棒性是指系统对于环境变化和故障的容忍度。

在无人驾驶车辆系统中,实时性和鲁棒性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系统的性能和安全性。

因此,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算法需要能够处理大量的传感器输入和高频率的决策和执行操作,同时对不确定性和故障具有容错能力。

综上所述,基于多智能体协同控制的无人驾驶车辆系统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感知技术研究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感知技术研究

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感知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智能化的发展,多智能体系统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领域。

在多智能体系统中,各种智能体能够通过协同工作完成各种复杂的任务,这一技术也逐渐地被应用于协同感知领域。

本文将介绍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感知技术,并探讨它的应用和未来发展。

一、协同感知技术的概述协同感知技术是指通过多个感知节点对某一目标进行联合感知的技术。

感知节点可以是多种物理设备,如视频监控、温度传感器、气体传感器等,它们通过协同工作,可以提高对目标的准确感知和分析处理能力。

协同感知技术涉及到多个方面的问题,如多智能体之间的通信、任务协同、决策等。

二、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感知技术的研究现状当前,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感知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其中,最为流行的是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协同感知系统。

这一系统可以通过多个感知节点的协同工作,获取更为准确的感知数据。

在这一领域,研究者们主要关注如何提高协同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以及如何优化多智能体系统的架构。

另外,基于深度学习的协同感知技术也是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这一技术主要利用深度神经网络对感知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提高多个智能体之间的决策和协同工作能力。

此外,基于人工智能的协同感知技术同样备受关注。

通过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多个智能体可以更加智能地协同工作,从而提高感知的准确性和实时性。

三、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感知技术的应用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感知技术在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在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应用。

利用多个感知节点的协同工作,可以更加准确地感知到道路交通状况,并在交通调度和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

此外,在灾害预警和物流配送等领域,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感知技术也展现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

四、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感知技术的未来发展在未来,基于多智能体系统的协同感知技术将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和发展。

此外,随着5G技术的普及和AI算力的提高,协同感知技术将会在多个领域发挥更为广泛和深入的作用。

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技术要求及测试方法。

这玩意儿啊,就像是给马路安上了一双超级眼睛,能让车辆和道路变得更加聪明、更加安全。

你想想看,车在路上跑,要是没有个好的感知系统,那不就跟盲人摸象似的,多危险啊!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呢,就是要让车能清楚地知道周围的情况,比如路上有没有其他车啊,有没有行人啊,有没有障碍物啊等等。

这就好比你走路的时候,能清楚地看到前面有没有坑,有没有石头,你才能走得稳当,对吧?那这系统得满足啥技术要求呢?首先啊,它得够灵敏,不能人家车都过去了,它还没反应过来。

就像你反应慢半拍,人家跟你说话,你半天都没回应,那多尴尬呀!其次呢,它得够准确,可不能瞎报,明明没车,它非说有车,那不就乱套了嘛!然后啊,它还得能适应各种天气和环境,不能一下雨就失灵了,那可不行。

那怎么测试这个系统好不好呢?这可得好好说道说道。

咱可以模拟各种场景啊,比如弄些假的车辆、行人、障碍物啥的,看看系统能不能准确识别。

这就跟考试似的,给它出些难题,看看它能不能过关。

还可以在不同的天气下测试,晴天、雨天、雾天,都试试,看它是不是都能正常工作。

再说说这个系统的好处吧,那可多了去了。

有了它,能减少交通事故啊,车都知道周围的情况了,自然就不容易撞车了。

还能提高交通效率呢,车能提前知道路况,就可以选择最优的路线,那不就省时间了嘛。

而且啊,以后说不定还能实现自动驾驶呢,那多酷啊!咱中国人讲究个未雨绸缪,这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不就是给咱的交通提前做好准备嘛。

你说要是没有它,以后路上车越来越多,那得多乱啊!所以啊,这个系统可真是太重要了,就像给交通上了一道保险。

总之呢,车路协同路侧感知系统是未来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都非常关键。

咱可得重视起来,让咱的交通变得更智能、更安全、更高效。

这可不是开玩笑的事儿,这关系到咱每个人的出行安全和便利呢!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辅助技术的人机协同与协作

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辅助技术的人机协同与协作

新能源汽车智能驾驶辅助技术的人机协同与协作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环保意识的增强,新能源汽车正逐渐成为汽车行业的新宠。

然而,新能源汽车的大规模普及还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中之一就是智能驾驶辅助技术的发展。

智能驾驶辅助技术是通过车载传感器、人工智能算法和车辆控制系统等多方面的综合应用,实现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对驾驶员进行感知、决策和执行操作的技术手段。

一、人机协同:理解驾驶员需求在智能驾驶辅助技术中,人机协同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正确理解驾驶员的需求,才能更好地为其提供有效的辅助。

因此,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需要能够准确获取驾驶员的意图,并实时地调整车辆的行为以适应驾驶员的需求。

为了实现人机协同,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需要通过车载传感器感知驾驶环境,并利用人工智能算法分析感知数据,判断驾驶员的意图。

例如,当驾驶员想要超车时,系统可以通过感知前方车辆的位置和速度,以及后方车辆的跟车情况,判断超车时机是否安全,并提醒驾驶员进行操作。

二、协作:实现智能化决策在智能驾驶辅助技术中,协作是指车辆和驾驶员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和配合,以实现更高效、安全的驾驶。

通过与驾驶员进行协作,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可以更好地应对各种道路条件和驾驶情境,并做出智能化决策。

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可以通过车载屏幕、语音交互等方式与驾驶员进行实时沟通和信息传递。

当系统检测到前方有路障时,可以通过车载屏幕向驾驶员显示相关信息,并提供合适的建议。

同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还可以利用车载相机捕捉驾驶员的眼睛活动和面部表情,并与其他传感器的数据进行融合分析,判断驾驶员的注意力是否集中,以及情绪状态是否稳定,从而更好地调整辅助策略。

三、人机协同与协作的挑战与前景尽管智能驾驶辅助技术在人机协同与协作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首先,如何准确理解驾驶员的需求仍然是一个难题。

驾驶员的需求是多变的,而且存在个体差异,智能辅助系统需要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个性化定制能力。

其次,人机协同和协作需要考虑到驾驶员对智能驾驶辅助技术的信任程度。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辆自组织与协同研究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辆自组织与协同研究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辆自组织与协同研究随着城市化发展和车辆数量的快速增长,交通拥堵成为了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智能交通系统应运而生。

智能交通系统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使车辆能够自动感知和协同,从而实现更高效的交通流动。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辆的自组织和协同是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

车辆的自组织是指车辆之间根据一定的规则和策略,自发地形成合理的车流组织。

这种自组织能力使得交通系统在没有中央调度的情况下依然能够运行良好。

在实际应用中,车辆的自组织主要通过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辆之间的通信和协同来实现。

通过车辆间的信息交互,车辆能够感知到周围车辆的状态和行驶意图,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形成一个自适应的交通组织。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辆自组织不仅可以提高交通效率,还可以提高交通安全性。

例如,通过车辆之间的协同,可以实现避免交叉点的碰撞,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此外,车辆自组织还可以减少交通拥堵的问题,提高路段的通行能力。

通过各个车辆之间的合作与协调,可以实现交通系统的整体优化,使得交通流量更加均衡,并且更好地适应道路的实际情况。

除了车辆的自组织,车辆之间的协同也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研究方向。

车辆的协同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车辆之间的协同行驶,二是车辆与交通基础设施之间的协同。

在车辆之间的协同行驶中,车辆通过通信和感知技术来实现相互的协调与合作。

例如,在高速公路上,车辆之间可以通过实时交换自己的位置和速度信息,从而实现车辆之间的安全跟随和稳定行驶。

而在车辆与交通基础设施之间的协同中,车辆可以通过与信号灯、智能路牌等设施的信息交互,提前获知路况、交通拥堵等信息,并做出相应的调整,以达到最优的行驶策略。

车辆的自组织和协同的研究还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技术挑战,包括通信技术、感知技术的发展,以及车辆之间的合作与协调算法的设计。

其次是安全和隐私的问题。

车辆间的通信和信息交互需要保证安全可靠,同时也需要保护车主和车辆的个人隐私。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路协同和智能识别技术研究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路协同和智能识别技术研究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路协同和智能识别技术研究第一章:引言随着汽车数量的逐年增加,城市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突出。

智能交通系统作为一种新兴的交通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缓解交通拥堵、降低环境污染、提高交通安全等目的。

在智能交通系统中,车路协同和智能识别技术是其核心技术之一,本文将就这两个方面的技术现状、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做出详细阐述。

第二章:车路协同技术车路协同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一个关键技术,它可以通过车辆与路边设施之间的信息交互,优化车辆行驶路线,减少拥堵,提高道路运行效率,并且通过智能化的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实现车辆排队繁忙区域的流程优化。

车路协同技术主要分为车辆自身定位、信号控制和交通信息共享三个方面:1. 车辆自身定位技术车辆自身定位技术是车路协同技术中最为基础的技术之一,主要应用于车辆行驶的定位、速度控制及距离监测。

目前比较常见的车辆自身定位技术有GPS定位、惯性导航技术和视觉识别技术。

其中GPS定位是最常用的一种技术,其可以通过卫星信号实现车辆的高精度定位。

而惯性导航技术和视觉识别技术则主要应用于路况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其可以有效提高车辆在复杂路况下的定位精度和控制能力。

2. 信号控制技术信号控制技术包括传统的交通信号控制技术和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技术两个方面。

传统的交通信号控制技术主要是通过交通信号灯的控制实现车辆的交通引导和调度,而智能交通信号控制技术则应用更为高级的技术手段,例如车辆感应控制、车辆优先权控制、车流量自适应调控等。

同时,通过与车辆定位及交通信息共享等技术的结合,智能交通信号控制系统可以实现更为及时、准确的信息掌控和调度控制。

3. 交通信息共享技术交通信息共享技术是车路协同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主要是通过车辆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行驶过程中的路况信息共享,从而帮助其他车辆精确感知路况,避免事故的发生。

交通信息共享技术主要包括通信技术、数据传输和信息共享三个方面。

其中,通信技术主要是通过联网技术,将车辆与本地信息和云端信息相连接;数据传输技术是将车辆自身信息通过互联网传输到中央处理中心;信息共享技术则是将实时道路信息和车辆信息进行整合,力求提供最佳路线和最快速度的行驶建议。

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路协同感知技术及发展趋势

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路协同感知技术及发展趋势

面向智能网联汽车的车路协同感知技术及发展趋势在科技的海洋中,智能网联汽车如同一艘扬帆起航的巨轮,承载着人类对未来出行的美好憧憬。

而车路协同感知技术,则是这艘巨轮上不可或缺的导航系统,指引着它驶向更加安全、高效、智能的未来。

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技术的奥秘,揭示其发展趋势。

首先,我们要明白车路协同感知技术的核心在于“协同”。

正如一支交响乐团中的乐手们需要相互配合才能奏出和谐美妙的乐曲一样,智能网联汽车与道路基础设施也需要紧密协作,共同构建一个互联互通的信息网络。

在这个网络中,车辆不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成为了整个交通生态系统中的一个节点,能够实时获取并共享周围环境的信息。

这种信息共享的方式犹如蜜蜂之间的舞蹈传递花蜜的位置,使得每一辆智能网联汽车都能像拥有了一双“千里眼”和一对“顺风耳”,对周围的路况、天气、障碍物等了如指掌。

这不仅极大地提高了行车的安全性,还为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车路协同感知技术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

目前,这一技术还面临着诸多挑战。

比如,如何确保信息传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如何实现不同品牌、不同型号汽车之间的互联互通?如何平衡隐私保护与数据利用的关系?这些问题都亟待我们去思考和解决。

展望未来,车路协同感知技术的发展趋势将呈现出以下特点:1.标准化与互操作性:随着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市场的逐渐统一,行业标准将逐步建立和完善,不同品牌和型号的智能网联汽车将能够无缝对接和协同工作。

2.智能化与自动化: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技术,车路协同感知系统将变得更加智能化和自动化,能够自主学习和优化决策过程。

3.安全性与可靠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范围的扩大,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将成为重中之重。

我们将看到更多针对网络安全、数据保护等方面的创新解决方案的出现。

4.个性化与定制化:未来的车路协同感知系统将更加注重用户体验,提供更加个性化和定制化的服务,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5.绿色化与可持续性:在环保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背景下,车路协同感知技术也将致力于降低能耗、减少排放,推动智能交通系统的绿色发展。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路协同技术研究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路协同技术研究

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路协同技术研究I. 引言智能交通系统是一个涵盖了诸多先进技术的综合系统,旨在提高交通安全和效率。

其中,车路协同技术是智能交通系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其作用在于实现车辆与路网之间的有效沟通和协同,从而提供更加智能化的交通服务。

II. 车路协同技术的概述车路协同技术是通过在道路上安装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来收集交通信息,并将这些信息通过网络传输给控制中心。

同时,车辆上也装配了各种传感器和通信设备,以便实时获取周围环境的信息,并将其传递给控制中心。

在这种架构下,各种信息得以共享,从而实现车辆与路网之间的协同。

其中,车路协同技术包括车路通信技术、车辆感知技术、车辆控制技术和道路交通信息服务系统等方面。

车路通信技术就是使车辆和道路之间能够高效地传输数据和信息。

车辆感知技术旨在让车辆能够更好地感知周围环境,从而更好地做出决策。

车辆控制技术是通过对车辆的控制来保证交通安全和高效畅通。

道路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则是提供各种实时交通信息,并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决策支持。

III. 车路协同技术的应用1. 实时交通指导和安全提醒车路协同技术可以通过预测交通状况,提供实时交通指导,帮助司机安全、快速地到达目的地。

同时,它也可以通过车辆安全提示系统来提醒司机注意道路交通安全,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2. 智能路线规划通过车辆与道路之间的实时通信,车路协同技术可以对当前道路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根据实时交通信息提供最佳路线规划,以便车辆更加高效地行驶。

3. 自动驾驶技术相较于传统交通方式,智能交通系统中的车路协同技术还具有更加智能化的特点。

自动驾驶技术就是其中的一项。

通过车辆和道路之间的实时通信,车辆可以根据道路状态和交通情况进行自主判断和决策,从而实现自动行驶。

IV. 车路协同技术的挑战和发展虽然车路协同技术具有诸多优点,但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不少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挑战包括:1. 安全保障:在车路协同技术中,大量的数据和信息需要通过网络进行传输,这就涉及到网络安全和数据隐私保护的问题。

人车路协同交互的基本概念

人车路协同交互的基本概念

人车路协同交互基本概念一、概述人车路协同交互是指在智能交通系统中,通过先进的感知技术、通信技术和智能算法,实现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其他车辆和行人之间的智能互联,以提高交通安全、效率、环保等方面性能的技术手段。

通过人车路协同交互,可以有效地提升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水平,实现更加安全、高效、环保的交通出行。

二、感知与通信人车路协同交互的基础是感知与通信。

通过先进的感知技术,如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超声波等,可以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的实时感知,包括车辆位置、速度、方向、障碍物等信息。

同时,通过先进的通信技术,如5G、V2X等,可以实现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其他车辆和行人之间的实时信息交互,包括交通信号、路况信息、车辆信息等。

三、协同决策协同决策是实现人车路协同交互的关键环节。

通过智能算法和决策模型,可以对感知到的信息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根据交通环境和行驶需求,做出最优的决策。

例如,在自动驾驶车辆中,可以通过协同决策算法,实现车辆之间的协同行驶和避障,提高行车安全性和效率。

四、协同控制协同控制是实现人车路协同交互的重要手段。

通过协同控制技术,可以实现对车辆运动轨迹和行为的控制。

例如,在自动驾驶车辆中,可以通过协同控制算法,实现车辆之间的协同行驶和避障,提高行车安全性和效率。

同时,也可以通过协同控制技术,实现车辆与道路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协同控制,提高交通系统的智能化水平。

五、协同优化协同优化是实现人车路协同交互的重要目标。

通过协同优化算法,可以对交通系统的运行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交通系统的整体性能。

例如,在智能交通系统中,可以通过协同优化算法,实现交通信号的优化和调整,提高交通流量的效率和安全性。

同时,也可以通过协同优化算法,实现车辆行驶路径的优化和调整,提高行车效率和质量。

六、协同安全协同安全是实现人车路协同交互的重要保障。

通过先进的感知技术、通信技术和智能算法,可以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的实时感知和信息交互,提高行车安全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 e d e s t r i a ns a n d ve hi c l es t h r o ug h GPS i n mo b i l e d e v i c e s , a n d i mp l e me n t s b i g d a t a s h a in r g b y u pl oa d i ng i nf or ma t i o n t o t h e s e r v e r t hr o u gh mo bi l e i n t e me t . Af te r he t s e ve r r p r oc e s s e s a nd s ha r e s d a t a wi h t e a c h i n di v i d u a l u s e Lt he a bs ol u t e p os i t i o ns a nd r e l a t i ve p os i t i o ns oft he pe d e s ri t a n a nd he t ve hi c l e wi l l b e d i s pl a y e d o n he t mo bi l e t e r mi n a l a n d he t mo vi n g p a t h o ft h e t a r ge t wi l l b e pr e d i c t e d. Wh e n he t p e de s t r i a n i s t o o c l os e t o he t v e hi c l e , he t pr e c i s e di s t a nc e be t we e n t h e pe d e s ri t a n a nd t h e v e h i c l e wi l l b e a c q u i r e d t h r o ug h t h e ul ra t s o ni c s e n s or i n s t a l l e d o n he t ve hi c l e , a nd t h e u s e r wi l l be wa me d t h r o ug h t h e v o i c e a l a r m i f t h e d i s t nc a e i s s ma l l e r t ha n he t p r e — s e t s a f e di s t a n c e . Thi s p a p e r p r o p os e s t h e f r a me wo r k o f t h e h u ma n — ve hi c l e c oo p e r a t i ve s e n s i ng s ys t e m, r e s e a r c h e s he t r e l a t i v e s t u di e s bo h t a t ho me a n d a br o a d , a n d a n a l yz e s t h e ke y i s s ue s i n d e t a i l .
t o t he a b ov e pr o bl e m. Th e s ys t e m a c q ui r e s t a r g e t i nf o r ma t i o n t h r o ug h t he di s t a nc e s e ns o r , o bt a i ns he t g e og r a ph i c l oc a t i o n o f
ZHAN G Yu n f e i , LI Ya h o n g , LI J i a x i n g, W AN G T i n g t i n g
( S o t f wa r eS c h o o l o f S h e n y a n g U n i v e r s i t yo fT e c h n o l o g y , S h e n y a n g 1 1 0 0 2 3 , C h i n a )
人车协同感知系统研究
张 云飞 ,李雅红 ,李嘉兴 ,王婷婷
( 沈 阳工业 大学软件 学院,辽 宁 沈 阳 1 1 0 0 2 3)

要 :随 着机 动车 辆 的迅 速 发展 和 普及 ,为人 们 出行 带 来 了安全 隐患 ,尤 其 国 内基础 交 通设 施 还不 够 完善 ,行人
和机 动 车混 行情 况严 重 ,存 在人 身 不安 全 问题 。本 文提 出人车 协 同系 统 的概 念 并 能够 为上 述 问题 提 供一 种 解决 方 法 ,该 系统 能 够依 靠 距 离传 感器 获 取 目标 信 息 ,通 过移 动 设 备 中 的G P S 获 取 车辆 和行 人 的地 理 位 置 , 并使 用移 动 网络 上 传 至服 务器 形 成 大数 据 共享 。服 务 器将 处 理 后 的数据 共 享 给每 一 个用 户 ,最 后 能够 在 移动 终 端上 显 示 出人 与车 的位置 和 相对 位 置 ,并 对 目标 的 移动 轨迹 进 行 预测 ,当人 车距 离 过 近 时 ,通过 车 上安 装 超 声波 传感 器 ,获取 人 车精 准距 离 ,通 过 设 定安 全距 离 ,进 而 对 用户 进行 语 音 报警 提 醒 。本 文给 出 了人 车 协 同系 统框 架 ,对 其 国 内外研 究 现 状进 行 了研 究 与分 析 ,并且
第2 O 卷第5 期 2 0 1 7 年5 月
软件工程 S OF T WA R E E N GI N E E R I N G
、 , o 1 - 2 0 N O . 5
Ma v 2 01 7
文章 编 号 :2 0 9 6 - 1 4 7 2 ( 2 0 1 7 ) . 0 5 — 0 -0 6 4
Abs t r a c t : Wi t h t he r a pi d d e v e l o p me nt a nd po p ul a r i z a t i o n of m ot o r ve hi c l e s , t r a v e l s e c u r i t y is r ks a r e i n c r e a s e d , e s pe c i a l l y as t h e do me s t i c t r a ic f i n f r a s t r uc t u r e i s s t i l l i n a de q ua t e, a n d s e r i o us pr ob l e ms a r e of te n c a us e d by t he mi xe d t r a ic f of pe d e s t ia r ns nd a v e hi c l e s o n he t r o a d. Thi s pa p e r d e in f e s he t h um a n— v e h i c l e c oo p e r a t i ve s e n s i n g s y s t e m a n d p r o v i d e s a s o l u t i on
对 其 中的 关键 问题 进 行 了深入 分 析 。
关 键 词 :智 能 交通 ;G P S ;超 声 波传 感器 ;人 车协 同 ;智 能预 测 中 图 分 类 号 :T P 3 9 文 献标 识 码 :A

Re s e a r c h o f t he Hu ma n - Ve h i c l e Co o p e r a t i v e S e n s i ng S y s t e 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