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赤壁》优秀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前两句写了哪些事、物?前后两句表达上有什 么不同?有何内在联系? 2、根据标示读读诗句,看能读出什么感觉?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3、现在将这些事、物连加,你能想象出作者“认 前朝”想认的是什么吗? 折戟+沉沙+磨洗+认前朝=?

“折戟”,含蕴了惊心动魄的厮杀,“沉沙”让我们 淹没了多少英雄豪杰,沉没了多少动人往事,凝聚了多少 沧桑岁月、融入了多少感慨怅惘。多少往事已随风,但物
赤 壁
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作者简介:
杜牧:(803~852),晚唐杰出的诗 人。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 人。大和进士,历任监察御史、史馆 修撰、中书舍人,世称“杜舍人”。 为人刚直,不逢迎权贵,在仕途上不 很得意。与李商隐齐名,并称“小李 杜”。他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 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以济世之 才自负,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 三篇。有《樊川诗集》。
• 这种力量就是自信,是一种你给我
机遇,我就还你一份轰轰烈烈的自
信。
资料:
这是一首咏史诗。杜牧好谈兵论战,虽有 用世之心,却无用武之地。在这首诗歌中, 诗人见解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历史 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把周瑜的成 功归为偶然机遇,有悖于史家的评论,其 用意恐怕在于借史事,吐露心中的抑郁不 平。
想起了“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漫漫沉沙,
依然。在折戟的“铁未销”里,我们看到了一种韧性,一
种坚持,一种岁月摧残不了、沉沙销蚀不尽的东西。作者 细心地磨洗,细致地辨认“前朝”。我们仿佛看到作者努 力地扒开岁月的沉沙,寻找着什么。到底作者执意地要从 前朝找回什么呢?那种韧性,那种岁月销蚀不了的力量又 是什么呢?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初名云孙,字履善,
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吉安(今江西 县名)人。 宋理宗宝佑四年(1256)考取进士 第一名。历任湖南提刑,知赣州。恭帝德佑元年 (1275)元兵渡江,文天祥起兵勤王。临安危 急,奉命至元营议和,因坚决抗争被扣留,后冒 险脱逃,拥立益王赵罡,至福建募集将士,进兵 江西,恢复州县多处。后兵败被俘至元大都,终 以不屈被害。封信国公。 作品有《文山先生全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表现诗人 英雄无用武之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 其一,杜牧崇敬曹操,千古之上,灵犀心通,视为 知己。在人生抱负以及对理想无成的深深忧虑等方 面,杜牧和曹操极为相似,使杜牧对曹操在赤壁之 战的失利深为同情。 • 其二,杜牧和曹操俱精研军事,推崇《孙子兵法》。 曹操对《孙子兵法》的评价,杜牧非常同意,也敬 佩曹操注解《孙子兵法》,可谓“心有灵犀一点 通”。 • 由于杜、曹二人在人生抱负、志趣以及对《孙子兵 法》的推崇和研究,使杜牧在《赤壁》诗里戏抑周 瑜,对曹操的遭遇无限同情和惋惜。
勇闯新路,打破常规,给人新颖别致的 感觉,这是杜牧诗歌的另一特点:清新
• 常规思维,下面几个比较题应如何选: • 1.一首咏史诗,由重大入手还是小事件入手 好? • 2.一篇文章事件叙述之后,直接抒情还是曲 折抒情好? • 3.对重大历史事件描写评论,庄重些还是浮 薄些好?
杜牧思维:重大<渺小;直接<曲折;庄重<浮薄
• 清人沈德潜说:“牧之绝句,远 韵远神,然如《赤壁》诗,‘东 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 乔’,近轻薄少年语,而诗家盛 称之,何也?”
用数学的方法打开诗歌鉴赏的大门
• 1、从后两句里找出一个减法算式 • 2、能否根据刚才的减法算式推出一个加 法算式出来 • 3、“东风”和“锁二乔/二乔留吴”分别 指什么? • 4、那么如果将刚才的算式换算一下,你 能得出什么算式?
思想感情:
借周瑜和曹操的故事, 表现诗人英雄无用武之 地的抑郁不平之气。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兴感之由 感慨咏叹
未销蚀的铁戟 是前朝之物 若非东风之便 历史将会改写
表现英雄无用武 之地的抑郁不平 之气 告诫统治者不 要有侥幸心理
(四)、理解: 1、写兴感之由的诗句: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2、从反面设想,反映诗人敏锐的历 史眼光和独到的历史认识句: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首联回顾了诗人怎样的经历?
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21岁读经 书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 勤王抗元。
铜雀春深锁二乔。
3、含蓄诙谐,体现本诗风韵神采句:
4、借一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物 和事迹的慨叹句: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5、本诗名句:
6 、叙事句 :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7 、议论句: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1、诗人是怎样评价赤壁之战的? 不以成败论英雄,认为赤壁之战的胜利,不 过是借助东风而已,有很大的偶然性,否则, 就是相反的结果。
2、前后两句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内 在联系? 前两句是叙事。借一件事物来兴起对前朝人 物和事迹的慨叹。后两句是议论。假使这次 东风不给周郞方便,那么双方就要易位,历 史形势将完全改观。 由叙事引发议论。
抑郁中隐藏着积极向上的力量,这是 杜牧诗歌的特点之一:俊逸
• 出身诗书之家的杜牧十分希望能够施展平生 才学,为改变晚唐的局势出力献策。然而, 他却处于藩镇割据,吐蕃(bó)、回纥 (hè)入侵、统治阶级苟且偷安的风雨飘 摇的唐王朝晚期,他空有才华和抱负,却无 处施展。然而,济世情怀总使他的心不甘寂 寞,总是在失望中怀有一份希望,渴望有一 天能施展自己的抱负,做出一番事业。
资料:
这是一首咏志诗。祥兴元年(1278)十二月, 文天祥兵败被俘。第二年元月,元军出珠江 口,进军南宋最后据点崖山,文天像被押解 同行,过零丁洋时写了这首诗,决心以死殉 国。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逼他招降宋军抗战 将领张世杰等,文天祥严正拒绝,说:“我 自救父母不得,乃教人背父母,可乎?”遂 出此诗以明心志。张弘范见诗中辞意坚决, “但称‘好人!好诗!’竟不能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