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安全工程复习整理

合集下载

交通工程学复习整理(全)

交通工程学复习整理(全)
2.行驶车速是:由行驶某一区间所需时间(不包括停车时间)及其区间距离求得的车速
3.延误调查如何清点车辆:每到一个清点时刻(如30s)都要清点停车入口(或拟调查的车道)上的所有车辆,不管它在上个清点时刻(如15s)是否被清点过
4.描述速度密度空间模型
5.警告标志:是警告车辆、行人注意道路前方危险的标志,计有30中,42个图式,形状为顶角朝上的等边三角形,颜色为黄底、黑边、黑色图案。
多选题
1.典型公路网布局形式: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杈形等
城市道路网布局:棋盘形、带形、放射形、环形放射
2.交通量空间分布特征:城乡分布(城市>近郊>远郊>乡村),路段上的分布(随各路段等级、功能、所属区位不同而不同,用路网交通量分布图表示),交通量方向上的分布(一条道路往返方向上交通量在某些时刻不平衡),交通量在车道上的分布(交通量不大时右侧比重大,随交通量增大靠近中心线的车道交通量比重增大)
系统中的平均消耗时间:
D均=N均/λ +1/μ
排队中的平均等待时间:
W均=Q均/λ
4.周期时长 T =13330P/ 1333-Ve
Ve=(V+0.5H+0.6L)/n
Ve:等效交通量(辆/h,直行)
V:交叉口进口实际交通量(辆/h)
H:公交车火车车辆数(辆/h)
L:左转车车辆数(辆/h)
n:进口有效车道数
6.车均延误的计算:总延误=总停驶车辆数X抽样时间间隔(辆·S)
每一停驶车辆的平均延误=总延误/停驶车辆数(S)
入口车辆的平均延误=总延误/入口交通量(S)
简答题
1.交叉口延误时间调查方法:a.点样本法:在停车线附近的路侧人行道上,3~4名观测员一人手持秒表,按预选定的时间间隔(如15秒)通知其余2~3名观测员,一名观测员记录停在停车线后的车数,另一名观测员记录停驶数和不停驶数,重复过程直至取得样本。b.抽样追踪法:测量引道延误段长度,已知入口引道的畅行行驶速度,计算出引道畅行行驶时间。道路情况改善前的平均引导时间减去改善后的平均引道时间即得出交通改善所降低的引道延误值。

交通安全工程复习资料北京铁路局天津职工培训基地

交通安全工程复习资料北京铁路局天津职工培训基地

交通安全工程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安全工程:是以人类生产、生活活动中发生的各种事故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总结、分析已经发生的事故经验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管理科学等方面的有关知识,识别和预测生产、生活活动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并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理论及专业技术手段的综合学科。

2、系统工程:属于工程技术范畴,主要是组织管理各类工程的方法论,即组织管理工程;是解决系统整体及其全过程优化问题的工程技术;它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适用性。

是运筹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技术和现代管理科学等相互渗透发展起来的一门以大规模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的应用学科。

3、SHEL模型:包括四个要素:软件(Software)、硬件(Hardware)、环境(Environment)和生命件(Liveware),描述人的失误容易产生于以人为核心的与硬件、软件、环境以及其他人之间的相互关系上,这些关系也被称为SHEL模型的四个界面:L-S界面、L-H界面、L-E界面和L-L界面。

4、安全:所谓安全系指判明的危险性不超过允许限度。

相对安全观认为,安全是相对的,绝对安全是不存在的。

安全是在具有一定危险性条件下的状态,安全意味着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可以接受的,若这种可能性超过了可接受的水平,即为不安全。

5、铁路行车事故:凡因违反规章制度、违反劳动纪律、技术设备不良及其他原因,在行车工作中造成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经济损失、影响正常行车或危及行车安全的,均构成行车事故。

6、行车事故率:是指全路、铁路局、机务段在一定时期内每百万机车走行公里所发生的行车事故件数,相对能比较客观地反映一个单位的行车安全状态和管理水平。

7、可靠度:是衡量可靠性的尺度,它是指产品或系统(设备)在规定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8、有效度:就是在某种使用条件下和规定时间内,产品或系统(设备)保持正常使用状态的概率。

交通安全工程复习内容

交通安全工程复习内容

1.安全保障系统的人-机-环境系统组成。

2.瑟利模型
3.常用的求取最小割集的方法
4.风险的二重性。

5.在事故因果连锁论中事故原因的三个层次。

6.事件树和事故树
7.事故预防的两个原则
8.事故预防的三个目标包括
9.能量意外释放论
10.北川彻三提出的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

11.扰动理论。

12.本质安全化方法考虑的两方面。

13.海因里希事故因果连锁论和3E准则
14.故障安全设计三种类型
简答
1.安全、危险的含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海因里希事故连锁论、管理失误论的基本观点及二者异同。

3.事故致因理论和解释轨迹交叉论
4.安全分析的基本步骤能够举列出8种安全分析的方法。

5. 选择安全分析方法时应考虑的因素。

6.从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角度的四条改善系统安全性的途径。

7. 使用安全检查表进行安全分析时应注意的事项。

8.根据作用-变化与作用连锁理论,简述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问答题:
1.安全评价?安全评价方法的基本步骤。

2.结合交通运输系统,说明事故预防的3E准则。

交通安全工程复习

交通安全工程复习

交通安全工程复习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第一章一、填空题(每题《1-1m》)1-1-1 1、在我国把实现生产劳动过程中安全这一基本任务的工作称为安全生产。

1-1-1 2、在我国把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称作劳动保护。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系统特性的是()①整体性②相关性③目的性④层次性⑤环境适应性2、以下属于人-机-环境系统的理论的是()①控制论②最优论③操作论④模型论⑤优化论3、以下属于人-机-环境系统的理论的是()①控制论②最优论③操作论④模型论⑤优化论4、以下属于人-机-环境系统的因素的是()①心理②人③温度④机⑤环境5、下列关于各种关系之间描述正确的是()①安全性越高则危险性越低②系统处于安全状态,一定不会发生事故③事故是隐患发展的结果,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④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⑤事故与安全是对立的6、按事故性质、损失和对行车所造成的影响分类,行车事故可以分为()①特别重大事故②重大事故③大事故④险性事故⑤一般事故三、名词解释1、系统2、人—机—环境系统工程3、安全4、行车事故四、简答题1、简答系统的概念及系统包含的五个基本要素。

2、简答系统的特性。

3、简答人-机-环境系统的研究内容。

5、简答事故的特征。

第二章一、填空题(每题《1-1m》)2-2-7 1、系统理论认为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本原因。

2-2-2 2、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称之为事故遭遇倾向。

2-2-10 3、瑟利模型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分析事故致因的理论。

2-2-11 4、瑟利模型把事故的发生过程分为危险出现和危险释放两个阶段。

2-2-11 5、瑟利模型把事故的发生过程分为危险出现和危险释放两个阶段。

2-3-7 6、预防事故采取的本质安全化方法包括降低事故严重程度和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二、多项选择题1、北川彻三认为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为()①技术原因②教育原因③管理原因④身体原因⑤精神原因2、系统理论中的系统包含()①人②原材料③机④管理⑤环境3、下列属于系统理论的事故致因模型的是()①P理论②A—C模型③瑟利模型④安德森模型⑤3E4、以下属于A—C模型预防事故采取的措施的是()①排除作用源②抑制变化③教育培训④防止系统进入危险状态⑤使系统脱离危险状态5、以下属于事故预防的目标的是()①管理的目标②心里的目标③道德的目标④法律的目标⑤经济的目标6、以下事故预防3E准则的是()①工程技术②管理③教育④法律⑤强制二、名词解释(每题《1-3m》)1、可靠性2、维修性3、有效性4、可靠度5、维修度6、有效度7、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8、平均故障间隔时间9、平均故障修复时间10、串联系统11、并联系统12、人的可靠性13、人的差错14、P理论15、事故法则三、简答题1、职业应力的类型。

交通安全复习

交通安全复习

交通安全复习一:问答题1、什么叫路肩?路肩有哪些作用?路肩:是位于车行道外援至路基边缘,具有一定宽度的带状部分(包括硬路基与土路基),以保持车行道的功能和临时停车所需,并作为路面的横向支承。

路肩的作用是:(1)保护车道等主要结构的稳定(2)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放(3)提供侧向余宽,有利于安全,增进舒适感(4)可供行人、自行车通行(5)为设置路上设施提供位置(6)作为养护操作的工作场地(7)在不损坏公路构造的前提下,也可作为埋设地下设施的位置(8)挖方路段,可增加弯道视距(9)精心养护的路肩可增加公路的美观(10)较宽的硬路肩,有的国家(地区)将其作为警察的临时专用道根据上述路肩之功能,从构造上又可分为硬路肩、土路肩。

硬路肩是指进行了铺装的路肩,它可以承受汽车荷载的作用力,在混合交通的公路上便于非机动车、行人通行。

在填方路段,为使路肩能汇集路面积水,在路肩边缘应设置缘石。

土路肩是指不加铺装的土质路肩,它起保护路面和路基的作用,并提供侧向余宽。

2、什么事交通安全?交通安全有什么特点?交通安全是指在交通活动过程中,能将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

特点:1 交通安全是在一定危险条件下的状态,并非绝对没有交通事故发生。

2 交通安全不是瞬间的结果,而是对交通系统在某一时期、某一阶段过程或状态的描述。

3 交通安全是相对的,绝对的交通安全是不存在的。

4 对于不同的时期和地域,可接受的损失水平是不同的,因而衡量交通系统是否安全的标准也不同。

3、谈谈如何合理使用轮胎以确保其安全性?1)定时检查胎压,避免爆胎危险2)前、后轮胎互换位,防止不均匀磨损3)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过急加速刹车4)轮胎应定期做平衡检查5)同车禁装异种轮胎6)磨损轮胎应及时淘汰7)意外发生后要首先检查轮胎4、超速行车有哪些危害?(1)由于超速行驶,车辆交会频繁,驾驶人的反映时间大胆减少,发生碰撞事故的几率增加;(2}由于车速加快,使车辆离心力增大,增加了翻车的可能性;一旦附着力小于离心力,就可能会导致翻车;(3}超速行驶时,驾驶员长时间紧张和心理恐慌,容易出现疲劳,操作失误,尤其是遇到险情时,往往会反应不及时或出现操作错误,酿成大事故;(4)车速越快驾驶员视野的注视点越远、视野越窄,对速度的判断力越低,会造成注意力转移困难,对路况的判断能力减弱;(5)车速越快,制动停车距离越长,冲击力越大,发生事故时的危害性增大。

交通安全工程复习题

交通安全工程复习题

《交通安全工程》A卷复习题一、判断题(1.道路安全分析通常用到两大类的原始数据:事故数据、事故关联因素数据。

(√)2.事故多发点判定方法中的质量控制法可以判断危险路段的危险程度。

(×)3.路侧危险物指的是在路侧安全距离内妨碍车辆运行安全的人工障碍物。

(×)4.当整体式断面中间宽度大于12m时,必须设置中央分隔护栏。

(×)20限速标志。

(√)5.长直线接小半径曲线路段,应设置○6.停车视距由两部分距离组成:反应距离、制动距离。

(×)7.交叉口设置的一般规定,尽量正交,交角不小于45°。

(√)8.警告标志是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形状为顶角向下的等边三角形。

(×)二、填空题1. 道路安全性可以用3个参量及其组合进行描述:事故关联因素、事故后果因素、事故风险因素。

2.行车视距可分为会车视距、停车视距、超车视距。

3.道路安全评价工作,一般牵涉到3个方面的机构:政府、业主、设计单位。

4.交通标志可以分为警告标志、禁止标志、指示标志、指路标志。

5.双向两车道十字交叉口冲突点的个数 16 。

三、名词解释1.事故现场发生交通事故后车辆、伤亡人员以及与事故有关的物品痕迹等所处的路段或地点等空间场所。

2.事故多发点统计周期内,某个路段的事故指标明显高于其它路段或超过某一规定的数值,则该地点称为1.道路交通安全研究涉及的学科和领域道路工程(1分)、汽车工程(1分)、交通心理学(1分)、行为学(1分)、气象学(1分)、统计学(1分)、计算机相关知识(1分)。

2.交通事故相关资料的调查方法到有关部门收集数据资料;(2分)现场观测与沿线调研;(2分)问卷调查;(2分)专题实验研究。

(1分)3.基于交通安全的交叉口设计原则(1)尽量正交,交角不小于45度;(2分)(2)纵坡不大于3%-5%;(2分)(3)一、二级公路,设转弯车道、变速车道;(2分)(4)城市大型交叉口设交通岛。

交通安全工程复习整理

交通安全工程复习整理

世界上第一台内燃机是1886年问世的。

世界上最早关于汽车的道路交通法是红旗法。

交通安全是指:在交通运输过程中不发生交通事故或则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很小狭义的交通安全研究是指对交通事故的特征进行分析,通过事故特征分布与成因,研究事故对策,改进和完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交通事故的构成要素:车辆、在公共道路上、在运动中、发生事态、有过错、有后果交通事故的特点:随机性,交通事故是多因素共同或相互引发的结果,其因素本身及其相互关系引发了大系统的随机性、突发性,事故发生没有先兆,人的感知时间短,反应不及、频发性,车辆和道路的增值,是无休止的的、社会性,交通是社会活动的副产品,交通事故必然伴随着交通与社会的发展、不可逆性,交通事故的过程不可能重现,不可能预测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对象和后果。

在道路环境中,如果交通行为违反则构成交通事故过错。

(×)大部分交通事故是由于人的失误造成的。

交通心理,就是应用心理学的观点、方法和原则,研究人在道路交通中的行为规律,分析人产生失误的原因,寻找预防失误的方法,以求达到减少交通事故,保障交通安全的目的。

交通环境中决定人行动的主要因素:人的反应、人的经验、人的思维行人事故防范的最直接方法:把行人和车辆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隔离。

二次过街是在人行横道上设置行人安全岛,把人行道分为两部分,使行人分两相位来完成横穿道路的一种行人过街方式。

二次过街设施的优缺点:优点:增加饱和流量和交叉口容量、缩短次干路的绿信比,增加主干路的绿信比,从而缩短周期长度、缩短行人一次过街距离,方便高龄人及交通弱者。

缺点:、因两次过街,增加行人等候时间、因过街长度变短,引发行人乱闯马路。

驾驶员产生失误的最基本原因:人对外界条件有限的适应能力与现代交通工具的高速度之间的矛盾。

驾驶员产生失误的类别:观察失误、判断失误、操作失误。

由眼睛等视觉器官获得情报,传入大脑,经大脑处理后发出命令而产生动作,这一段时间成为反应时间。

交通工程总论复习资料

交通工程总论复习资料

交通工程总论复习资料一、单选、多选1、交通工程学是研究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驻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控、营运、管理、安全的理论、方法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和法规,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效、快捷、舒适美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科学。

2、交通工程学科的外延:1)社会科学方面:社会学、法学、心理学、经济学、管理学、工效学、行为科学。

2)自然科学方面:高等数学、统计学、运筹学、物理学、动力学、预测学、汽车学、电子学、运输学、控制理论、系统工程。

3)工程设计方面:道路工程、桥梁工程、建筑工程、城市规划、轨道工程、环境工程、运输工程、功效学、隧道工程、岩土工程、通信工程、电子计算机技术等。

从内容性质方面来分,既有基本理论和方法,又有技术基础与计测技术,还有专业理论与仿真等。

3、交通工程学科是一门发展中的综合性学科。

4、交通工程学科的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和复合型、社会性、前瞻性、动态性。

5、道路交通三要素特性:人、车、路6、典型的公路网布局:三角形、并列形、放射形、树叉形。

7、典型的城市道路网布局:棋盘形(方格形)、带形、放射形、放射环形等。

8、交通量是指在选定时间段内,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某一端面或某一条车道的交通实体数。

9、一年内各月交通量的变化称为月变化,以一年为周期,统计12个月的交通量,每个月的交通量均不尽相同。

10、交通调查的主要内容包括:交通量要素调查、交通出行调查、交通事故调查、交通环境调查。

(1)交通流要调查包括描述交通流的额主要参数,交通量,车速,密度以及与其有关的车头距,占有率等的调查。

(2)交通出行调查包括土地利用,交通生成,分布与分配特性的调查,其中常见的有OD调查,居民出行调查等。

(3)交通事故调查包括对事故发生次数,伤亡,性质,地点,原因的调查,具体的调查内容方法见第九章。

(4)交通环境调查包括交通对环境造成污染的诸方面调查,如噪声,废气,振动,电磁场干扰等的调查,有时还需调查交通对名胜古迹,景观,生态和居民心理等方面所产生的影响。

《交通安全工程》第1章-绪论

《交通安全工程》第1章-绪论

交通安全工程 第1章 绪论
11/46

综合性原则
要求对系统从时间上、空间上进行综合考察,在综 合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再回到综合,每一层次分析的结 果都要反馈到上一层次的综合中去;与整体进行比较, 并进行修正,使之部分与整体达到统一。

联系性原则
构成系统的元素之间,元素与环境之间,有着特定的 联系,物质与能量之间的相互转换及不同物质形态之间 的信息交换,都体现着联系性。
交通安全工程 第1章 绪论
8/46

目的性
任何系统都是为完成某种任务或实现某种目的而发挥 其特定功能的。 要达到系统的既定目的,就必须赋予系统规定的功能, 需要在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即系统的规划、设计、试验、 制造和使用等阶段,对系统采取最优规划、最优设计、最 优控制、最优管理等优化措施。

层次性
交通安全工程 第1章 绪论
10/46
3.系统方法的基本原则 系统方法是指按照事物的系统性把对象放在系 统形式中加以考察的方法。 整体性原则
把对象作为由各个组成部分构成的整体,研究整体的 构成及其发展规律,即把系统当作整体来对待,从整体 与部分相互依赖、相互结合、相互制约的关系中揭示系 统的特征和运动规律。 整体功能不等于部分功能的总合,整体将产生部分 所没有的功能。
内容安排
第 1章 第2章 第 3章 第 4章 第5章 第 6章 第7章 第 8章 第 9章 第10章 绪论 交通安全基本原理 交通安全与交通事故 道路环境与交通安全 道路设施与交通安全 车辆因素与交通安全 人的因素与交通安全 交通安全管理 交通安全评价方法与技术 新技术在交通安全中的应用
1/46
第1章 绪论 (Introduction)
交通安全工程 第原则

交安工程基础知识

交安工程基础知识
序为:放样-打桩-护栏安装-护栏线形调整;防眩板施工工序为:放样-支架及防眩板 安装-防眩板线形调整。隔离栅及防抛网的施工工序为:放样-挖坑-浇基础、立柱安 装-挂网;标志的施工工序为:基础定位放样-基坑开挖-基础混凝土浇筑-标志立柱 安装-标志板安装;标线施工工序为:放样-清扫路面-划底漆-划标线。
防眩板、水马、减速带、车位锁、反光标志牌、轮廓标、道钉、弹力柱、三角警 示架、广角镜、警戒线、防护网,防眩网、交通服、交通信号灯、梅花灯、标线、 护栏、刺丝网、诱导标等。 二、交安工程常识:
2.1 路侧安全净区 路侧安全净区是指公路行车方向最右侧车行道以外、相对平坦、无障碍物、
可供失控车辆重新返回正常行驶路线的带状区域,是从行车道边缘开始,车辆驶 出路外后能够安全驶回车道的一个宽度范围。该区域不应存在能导致碰撞伤害的 坚硬危险物,驶出路外的车辆在该区域上不会发生倾覆,行驶在净区内的车辆能 得到有效控制,并且通常能再次安全地返回行车道。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1.3 对专业人员的控制
专业人员是运用广泛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工作经验加强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
在高速公路蓬勃发展的今天,从事交通工程的专业人员十分紧张,必须认真审核进
场专业人员的资质和能力,必要时可以抽调相关人员进行短期培训,不合格者不得
上岗。教育项目部的工程技术人员,使他们认识到创精品工程最重要的是先从达到
4.1.1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施工前加强对产品及原材料的质量合格检验,这是一道最关键的质量管理程
序,拒绝任何不符合设计或技术规范要求的产品或原材料进入施工场地。进场材料 构件的质量对交通安全设施的质量起到控制性的作用,如标志牌、波形梁护栏、 隔离栅等的质量隐患往往不是出现在安装过程中,而是出现在进场构件的质量上, 安装的检验比较容易控制,有缺陷也比较容易发现和纠正,但进场材料的质量问题, 往往不易及时发现,通常在使用过程中才能逐渐暴露出来,因此,进场材料和构件的 质量检验十分重要;

(整理)交通工程复习

(整理)交通工程复习

交通工程复习1、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的建设应根据公路网规划,公路的功能、等级、交通量等区定,包括:交通安全设施/服务设施和管理设施三种。

2、3、交通安全设施主要包括:交通标志、交通标线、防撞设施、隔离栅、视线诱导设施、防眩设施、桥梁防抛网、里程标、百米标、公里界碑等!4、交通标志:用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起到提示、诱导、指示等作用。

5、6、交通标线:标划于路面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里面标记、突起路标等所构成的!标线根据涂料的种类可以分为:常温型、加热型、热熔型三种!标线作用:管制和引导交通。

7、8、防撞设施:包括护栏、防撞筒等。

护栏按刚度的不同可分为柔性护栏,半刚性护栏,刚性护栏!按结构分为:缆索护栏,波形梁护栏,砼护栏,梁柱式钢护栏、组合式护栏等。

护栏和防撞筒都起到吸收能量,减小危险和损伤,诱导视线的作用。

9、隔离栅:将公路隔离,保证公路的正常运营。

包括编制网、钢板网、焊接网、刺铁丝、隔离墙以及常青绿篱等形式!10、11、视线诱导设施:包括分合流标志,线形诱导标,轮廓标等,视线诱导作用!12、防眩设施:避免对向车灯造成的眩光,保证夜间行车安全。

包括人造防眩设施,绿化防眩设施。

包括防眩网、防眩板灯形式!13、14、桥梁防抛网:包括钢板网和焊接网!15、16、交通安全设施还包括里程标(碑)、百米标、公路界碑,表示公路里程和公路用地界限。

二、监控系统的主要构成与功能1、2、监控系统按其功能可分为九个子系统:交通监控系统,视频监视系统,紧急电话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隧道通风控制系统,隧道照明控制系统,供配电监控系统,调度指令电话系统,有线广播系统!3、监控系统的主要功能:信息收集功能;动态显示和监视功能;视频监视功能:系统对全省特大桥、长隧道、特长隧道,高接高枢纽立交,事故易发地点,主线收费站,大城市出入口的收费广场等处图象进行选择与监控;控制功能;交通事件的排除、救援组织功能:交通事件的严重程度分成轻故障,重故障,严重故障;事件输入记录功能;报表统计与打印功能;查询功能;自动数据备份和系统恢复功能;系统具有自诊断功能;安全功能;时间统一功能;提供内部其他系统相关信息;提供对外界的服务功能。

交通安全复习

交通安全复习

交通安全复习第一章1 道路交通事故定义中国: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2. 道路交通事故构成要素车辆在道路上在运动中发生事态违章过失有后果3 道路交通事故现象(形式):碰撞、碾压、刮擦、翻车、坠车、爆炸、失火4 道路交通事故分类按事故后果分类轻微事故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5 道路交通事故的特点随机性突发性频发性社会性不可逆性6 中国道路交通事故特点:(1)事故死亡人数多2002年美国死亡4.2万,中国死亡9.85万(2)事故数及伤亡人数呈高速增长趋势(3)高速公路事故率大大高于普通公路第二章一、行人特征1 行人的交通特性(1)行人依据自己与汽车间的距离决定是否横穿道路。

(2)行人从众心理往往忽视交通安全导致事故。

(3)行人横穿道路容易忽视瞭望。

(4)行人自由度大难以预料。

(5)行人有“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

2 不同行人的行为特征:(1)儿童交通特点,好动、动作迅速,但缺乏经验,不懂规则,缺少交通安全常识,儿童在事故中伤亡主要是突然跳出跑到道路上,其次是在汽车前后突然穿越。

(2)青壮年交通特点,精力充沛、适应性强,熟悉法规,有安全意识,有生活经验,但是出行较多、好胜心强、不甘示弱。

因此青壮年发生事故多数是在横穿道路和拥挤情况下。

(3)老人交通特点,动作迟缓、反应迟钝,常不能正确估计车速和自己的速度,老年人事故多发生在横穿道路时,老年人在横穿中突然返回,常使驾驶员感到意外而措手不及,造成事故。

(4)妇女交通特点,小心谨慎、行动较男性迟缓,情绪不如男性稳定,应变能力较差。

第四章(1)a 点表示交通量很小,车辆间距较大,不受其他车辆干扰,事故偏低。

(2)a 至b 段表示道路上交通量逐渐增加,驾驶员不再单凭个人习惯驾车,必须考虑与其他车辆关系,由于对向来车增多,使驾驶员的驾驶行为更加谨慎,因而交通事故相对数量有所下降。

(3)b 至c 段表示道路上交通量继续增大,形成稳定流。

交通安全工程复习资料

交通安全工程复习资料

第一章一、填空题(每题《1-1m》)1-1-1 1、在我国把实现生产劳动过程中安全这一基本任务的工作称为安全生产。

1-1-1 2、在我国把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的工作称作劳动保护。

二、多项选择题1、下列属于系统特性的是()①整体性②相关性③目的性④层次性⑤环境适应性2、以下属于人-机-环境系统的理论的是()①控制论②最优论③操作论④模型论⑤优化论3、以下属于人-机-环境系统的理论的是()①控制论②最优论③操作论④模型论⑤优化论4、以下属于人-机-环境系统的因素的是()①心理②人③温度④机⑤环境5、下列关于各种关系之间描述正确的是()①安全性越高则危险性越低②系统处于安全状态,一定不会发生事故③事故是隐患发展的结果,隐患是事故发生的必要条件④危险源的存在是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⑤事故与安全是对立的6、按事故性质、损失和对行车所造成的影响分类,行车事故可以分为()①特别重大事故②重大事故③大事故④险性事故⑤一般事故三、名词解释1、系统2、人—机—环境系统工程3、安全4、行车事故四、简答题1、简答系统的概念及系统包含的五个基本要素。

2、简答系统的特性。

3、简答人-机-环境系统的研究容。

5、简答事故的特征。

第二章一、填空题(每题《1-1m》)2-2-7 1、系统理论认为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直接原因、间接原因、基本原因。

2-2-2 2、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称之为事故遭遇倾向。

2-2-10 3、瑟利模型是根据人的认知过程分析事故致因的理论。

2-2-11 4、瑟利模型把事故的发生过程分为危险出现和危险释放两个阶段。

2-2-11 5、瑟利模型把事故的发生过程分为危险出现和危险释放两个阶段。

2-3-7 6、预防事故采取的本质安全化法包括降低事故重程度和降低事故发生概率二、多项选择题1、北川彻三认为事故发生的间接原因为()①技术原因②教育原因③管理原因④身体原因⑤精神原因2、系统理论中的系统包含()①人②原材料③机④管理⑤环境3、下列属于系统理论的事故致因模型的是()①P理论②A—C模型③瑟利模型④安德森模型⑤3E4、以下属于A—C模型预防事故采取的措施的是()①排除作用源②抑制变化③教育培训④防止系统进入危险状态⑤使系统脱离危险状态5、以下属于事故预防的目标的是()①管理的目标②心里的目标③道德的目标④法律的目标⑤经济的目标6、以下事故预防3E准则的是()①工程技术②管理③教育④法律⑤强制二、名词解释(每题《1-3m》)1、可靠性2、维修性3、有效性4、可靠度5、维修度6、有效度7、故障前平均工作时间8、平均故障间隔时间9、平均故障修复时间10、串联系统11、并联系统12、人的可靠性13、人的差错14、P理论15、事故法则三、简答题1、职业应力的类型。

交通安全工程复习自己总结的

交通安全工程复习自己总结的

第一章1. 交通安全工程学科的内容:交通安全理论交通安全技术 2. 系统:就是山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的若干组成部分结合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 有机整体。

3. 系统工程:是组织管理这种系统的规划、研究、设讣、制造、试验和使用的 科学方法,是一种对所有系统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科学方法。

4.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是运用系统科学理论和系统丄程方法,正确处理人、 机、环境三大要素的关系,深入研究人•机•环境系统最优组合的一门科学,其研 究对象为人•机•环境系统。

“人”,是指作为工作主体的人,如操作人员或决策人员;“机”是指人所控制的一切对象的总称,如飞机、生产过程等:“环境”是指人、机共处的特定的工作条件,如温度、有害气体等。

6.系统界面包括:人•机:人与机器(硬件和软件)相互匹配;人•环境:人与环境相互匹配;人•人:人与人之间的分工和配合。

7.系统界面的SHEL 模型软件(Software)、硬件(Hardware)、环境(Environment)以8. 安全保障系统:以“管理"为中枢、“人"为核心、“机”为基础环境”为条件组成的总体性的以保障系统安全为U 的的人-机-环境系统。

作用:保证系统内人员和设备的安全性,保证系统不会对其外部环境构成威胁。

交通安全(分析和评价)方法交通安全管理 5x 及生命件(Live ware)H L9.在“人•机•环境”系统中B要把握的重点:人处于主导的地位,巫点以下三个方面强化安全:个人(心理生理、社会生活);人机界面管理(讣划、组织、控制)。

“机〃的工具性,重点把握以下内容:应采用先进的技术,加大系统的安全系数;采用安全设备,监控、检测等。

〃人•机"协调:重点理解并掌握以下两个方面:人机之间的分工,分工基础上的配合。

高技术的设备与高素质的人员。

10.安全:是指在生产活动过程中,能将人或物的损失控制在可接受水平的状态,亦即安全意味着人或物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是可以接受的,若这种可能性超过了可接受的水平,即为不安全。

交通工程知识点总结(小编整理)

交通工程知识点总结(小编整理)

交通工程知识点总结(小编整理)第一篇:交通工程知识点总结绪论1.交通工程将道路、车辆、人、环境四者同意在一个系统中。

2.交通三大调查:交通量调查、车速调查、行人和车辆起讫点调查。

3.交通流理论撒种研究方法:概率论方法、流体力学方法、交通动力学方法。

4.交通规划四个阶段:现状及问题分析、发展前景及交通需求、交通规划方案、方案评价与实施。

(区别交通规划四步骤)5.交通对环境的影响:交通噪声、交通废气、交通振动。

车辆、驾驶员及交通流特性 6.交通流量:交通量。

7.密度:在单位长度路段上,一个车道上某一瞬时的车辆数。

8.地点车速:瞬时车速,车辆通过道路某一地点时的车速。

9.时间平均车速:道路上某一断面车速分布的平均值,即断面上各车辆的地点车速的平均值。

10.空间平均车速:给定路段上,同一瞬间车速分布的平均值。

11.车头时距、车头空距12.Q=KVs、Vs=aK+b((0,Vf)、(Kj,0))、Qmax=Kj*Vf/4 13.平均车头时距可由流量算出、平均车头空距可由密度算出,进而可以利用流密速关系导出平均车头时距和平均车头空距的关系。

交通调查与分析14.AADT、AAWT、ADT、AWT 15.高峰小时流量比、PHF 16.方向不均匀系数=重交通方向交通量/双向总交通量。

17.交通量年变图:横坐标是年份,纵坐标是年平均日交通量。

18.月变系数:月平均日交通量/年平均日交通量;周变系数:周平均日交通量/年平均日交通量。

19.道路设计小时交通量:采用年第30位小时交通量。

将一年所有的小时交通量从大到小排序,并根据其占年平均日交通量的比例绘制图像,发现在第30位附近曲线曲率变化最明显。

即允许一年中有30个小时交通量超过设计通行能力。

20.如何确定路网高峰小时:路网各测站所测得的高峰小时可能出现在不同时刻,整理出各交叉口的高峰小时,统计全路网各交叉口不同的高峰小时出现的聘书,找出聘书最多的那个小时,作为路网高峰小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世界上第一台内燃机是1886年问世的。

世界上最早关于汽车的道路交通法是红旗法。

交通安全是指:在交通运输过程中不发生交通事故或则发生交通事故的几率很小狭义的交通安全研究是指对交通事故的特征进行分析,通过事故特征分布与成因,研究事故对策,改进和完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交通事故的构成要素:车辆、在公共道路上、在运动中、发生事态、有过错、有后果交通事故的特点:随机性,交通事故是多因素共同或相互引发的结果,其因素本身及其相互关系引发了大系统的随机性、突发性,事故发生没有先兆,人的感知时间短,反应不及、频发性,车辆和道路的增值,是无休止的的、社会性,交通是社会活动的副产品,交通事故必然伴随着交通与社会的发展、不可逆性,交通事故的过程不可能重现,不可能预测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对象和后果。

在道路环境中,如果交通行为违反则构成交通事故过错。

(×)大部分交通事故是由于人的失误造成的。

交通心理,就是应用心理学的观点、方法和原则,研究人在道路交通中的行为规律,分析人产生失误的原因,寻找预防失误的方法,以求达到减少交通事故,保障交通安全的目的。

交通环境中决定人行动的主要因素:人的反应、人的经验、人的思维行人事故防范的最直接方法:把行人和车辆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隔离。

二次过街是在人行横道上设置行人安全岛,把人行道分为两部分,使行人分两相位来完成横穿道路的一种行人过街方式。

二次过街设施的优缺点:优点:增加饱和流量和交叉口容量、缩短次干路的绿信比,增加主干路的绿信比,从而缩短周期长度、缩短行人一次过街距离,方便高龄人及交通弱者。

缺点:、因两次过街,增加行人等候时间、因过街长度变短,引发行人乱闯马路。

驾驶员产生失误的最基本原因:人对外界条件有限的适应能力与现代交通工具的高速度之间的矛盾。

驾驶员产生失误的类别:观察失误、判断失误、操作失误。

由眼睛等视觉器官获得情报,传入大脑,经大脑处理后发出命令而产生动作,这一段时间成为反应时间。

反应时间是指:对于两种以上的刺激,需按既定方式,采取一个以上的动作所需要的时间。

刺激物与反应时间关系物中,反应时间最短的是:触觉。

年龄越大动静视力差越小。

(×)人眼偏离主视点的视力会显著下降。

(√)注视点随车速的增加而增加。

动视野是指:头部不动,但眼球可以转动时所能看见的范围。

暗适应是指人眼在暗处对光的敏感度逐渐提高的过程。

亮暗适应适应时间较快的是:亮适应。

有强烈光线直接射入人眼时,直接引起的视觉障碍称作:炫目。

可以防止炫目的一般措施:车辆前照灯有远近光两种、车道间设置隔离带、加强路灯照明。

感觉是最简单的心理过程,是形成其他复杂心理过程的基础。

从不同感觉器官接受的信息量比例分布看,接受信息量最大的是:视觉。

人对外界刺激的感知取决于:刺激的强度、刺激的存在、刺激能否被主体感受。

人的知觉一般可以分为:时间知觉、速度知觉、空间知觉。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对事物各种属性的综合反应。

知觉特性包含: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选择性。

注意是指人们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驾驶疲劳只要是驾驶过程中人的那些方面疲劳:感觉器官、神经系统。

制动反应时间:外物刺激和确认,并对危险性的思考和制动意志的决定所需的时间。

制动所需时间:制动反应时间,并加上脚踏制动板开始所需时间。

车辆制动时间:车轮停止转到到车辆停止所需时间。

全制动时间:制动反应时间、制动所需时间、车辆制动时间的总和。

车辆的操纵性能是指汽车能够确切的响应驾驶员转向指令的能力。

车辆的稳定性是指汽车受到外界扰动后,恢复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

车辆安全性能的基本内容包括:稳定性、制动性、操纵性。

操纵稳定性良好的汽车应具有不足转向特性。

转向不足:当保持方向盘转角固定不变,使汽车以不同的稳定车速做圆周运动时,随着车速的提高,汽车的转向半径逐渐增大。

车辆的制动性能一般用制动距离来表示。

车辆的制动性能是指车辆制动时迅速降低车速直至停车的能力。

制动距离影响因素:汽车制动初速度、制动系协调时间、汽车总重、道路附着系数、制动器制动最大值。

长时间或频繁制动,使得制动器温度迅速增高,制动摩擦力矩显著下降,制动性能明显降低,这种现象称为热衰退现象。

降低热衰退现象的关键在于避免行车速度过高。

下列与车辆制动恒定有关的是:制动器的结果、制动片的吃合面积。

盘式制动器的优点:没有密封,易于维护和清理;和ABS系统配合好。

缺点:制造要求高,摩擦片损耗较大,成本较高;摩擦片工作面积小,需要较高制动液压,须有助力装置辅助才能使用。

鼓式制动器优点:自刹车性能;零部件加工简单;成本低。

缺点:构造复杂零件多,维护麻烦;热衰退效应快;不能做高频率刹车动作。

盘式制动器性能比鼓式制动器性能好。

(×)车辆的制动距离与车辆的荷载有较大关系。

(×)汽车以50km/h的速度行驶,路面摩擦系数0.7,汽车重量为3吨,不考虑制动力大小和恒定情况下,制动所需要的距离为14.06米。

制动跑时原本直线减速的车辆向左或向右偏驶,跑偏的主要原因是左右车轮制动器制动力不等造成的。

汽车制动时,某一轴的车轮或两轴的车轮发生横向滑移称为制动侧滑。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车辆制动过程中,保持直线行驶的能力或按预定弯道行驶的能力。

下列属于车辆方向稳定性破坏现象的是:制动侧滑、制动跑偏。

制动跑偏与侧滑,特别是后轴侧滑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一个主要原因。

请分析制动时前后轮抱死时的车辆受力情况,并哪种更容易导致事故。

前轮抱死、后轮自动滚动。

后轮抱死,前轮自由滚动。

常用提高制动方向稳定性的方法:1转向时降低车速,以减小转弯时的离心力2尽量在平坦路面上行驶3出现后轴侧滑时,往侧滑方向稍打方向盘,以增大侧滑半径,降低侧滑离心力4配置自动抱死装置(ABS)、电子制动力分配装置(EDB)、电子稳定装置(ESP)转向不足时,ESP主要对曲线内侧的后轮进行刹车,产生反偏航扭矩,使车辆维持正常的曲线。

转向过度时,ESP主要对曲线外侧的前轮进行刹车,以平衡将产生的甩尾倾向。

驾驶员视野越大越好。

(×)上方视野过小不利于驾驶员对交通信号的观察;过大会因为太阳光直射,造成驾驶员炫目,妨碍对前方的观察。

下方视野过小会使驾驶员速度感变差,容易不自觉的增加行车速度。

且使下方盲区增大,影响对前方障碍物的观察。

过大使路面急速流动感增强,使驾驶员加大精神负担。

噪音:驾驶员长时间在噪声条件下工作,除听觉受到影响外,还会引起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加速疲劳、注意力下降等现象。

措施:1设法降低发动机本身的噪音,并注意驾驶室的密封盒隔音措施2发动机尾置3自习选择驾驶员座椅和悬架结构,使驾驶员—座椅系统的振动特性与悬架振动特性相协调。

信号显示装置是用来向驾驶员及周围的其他交通参与者通过车辆状态,起提示和警告作用。

信号种类:视觉信号,制动灯、尾灯、转向灯、车内信号指示和警告灯。

听觉信号:喇叭、声响报警装置。

当对向有来车时,驾驶员应使用近光系统照明,防止对向来车的驾驶员产生炫目、车辆与行人碰撞分析:在汽车与行人碰撞中,行人将受到三次严重打击。

1汽车保险杠撞击行人腿部,车鼻撞击行人腰部2碰撞后人体围绕人体重心发生回转运动而被抛上发动机罩,并在其上滑动,致使头部碰撞车辆前挡风玻璃3行人从发动机上落下,很可能受到车轮的碾压。

针对三次打击的结构措施:1使保险杠和发动机罩的材料具有一定弹性2在发动机罩上部及前挡风玻璃周围布置柔性材料3在汽车前部设置防止行人跌下路面的救护网4大型货车前后轮间、汽车与挂车之间安装防护栅。

车辆与车辆或固定物碰撞分析:第一次碰撞,当汽车与固体物碰撞时,接触部位附近的车身会发生变形。

若变形过大,可能会危及车内乘员的生存空间,使乘员受到伤害。

第二次碰撞,汽车碰撞或紧急刹车时会产生非常大的减速度,在惯性作用下,车内乘员会以原有速度撞在车内的方向盘、仪表盘、挡风玻璃等结构上。

安全带:约束乘员身体,避免车辆发生碰撞事故时,乘员身体因惯性冲出座椅而造成第二次碰撞。

两点式安全带、三点式安全带安全气囊:用于防止乘员在事故中与转向盘、仪表盘等车内结构物发生二次碰撞而受伤的装置。

由传感器、气体发生器和气囊组成。

保护乘员生存空间的结构:1提高驾驶室的变形强度:窗框、门框、驾驶室前后壁、顶棚、车门2提高车身前后两端吸收冲级能量的能力。

下列避免车内成员产生二次碰撞的装置有:安全气囊、安全带。

车内碰撞起火,大都是因为燃油箱被撞破漏油,被电气设备短路发生的火花或车辆碰撞激发的火点点燃而引起。

影响交通安全的道路因素包括,道路上的几何线形和交通流状态及道路结构物等。

交通量很小,车辆间距很大,大多数驾驶员能保持车辆经济和安全速度。

多由超车引起。

交通量渐大,驾驶员驾驶谨慎性增加。

交通量继续增加,驾驶员驾驶谨慎性增加,超车与追尾及行人事故开始增加。

交通流增大,形成不稳定流,超车引起的事故增加。

车辆间距大大减小,不能超车,交通流密度大,平均车速低。

形成交通拥堵,道路服务水平大幅下降。

混合交通是我国交通的一个最显著特点,混合交通的存在使得各种交通参与者相互影响,车辆很难以最佳状态行驶。

大型车、货车、摩托车是城市道路中干扰交通流、影响交通安全的主要因素。

中小城市中摩托车比例较大。

摩托车比例增加时,车速分布离散度增大。

摩托车灵活性使得其他交通参与者反应时间降低。

摩托车致死,致伤率较高。

小型车行驶过程稳定,视距条件好,事故率低。

大型车比例增加会干扰原来有序的交通流。

大型车会影响紧随其后的小型车视距。

道路交通安全状态与道路上的车量数成正比。

(×)当货车比例增加时,车道上车辆速度分布离散度将会增大。

(√)路面强度越高,耐久性越好,则愈能适应较大的行车密度和复杂的车辆组成,保证行车安全及行车舒适。

随着路面结构强度的逐年衰减,路表弯沉值是在不断增大。

路表设计容许弯沉值是指当汽车累计当量轴载次数达到N次后所容许的弯沉值。

现行路面竣工时的弯沉值,并大量用压实度来检查作为检验指标。

路面结构:路面是道路的行车部分,是在路基上用不同材料铺成的一层或数层的层状结构物。

(软弱土层、砂、软弱土层、未筛分碎石、水泥稳定土、碎石、沥青混凝土)当道路表面的抗滑能力小于要求的最小限度时(纵向摩阻系数),车辆行驶中稍一制动就可能产生侧滑而失去控制。

沥青路面如果油石比值过大,矿料用量不足,在气温高时就会形成泛油。

滑溜:石料的磨光、磨损或泛油等形成表面滑溜。

沥青路面由于石料级配不当,油量过大,使得路面在车辆水平力作用下推移变形,这种病害称为油包或油垄。

(图形)裂缝:由于施工不良、路基沉陷,造成路面整体性不好或沥青材料老化、沥青质量低、油石比过小等原因,路面出现龟裂、网裂或纵横裂缝,影响路面平整度。

麻油:由于施工方法不同,油石比小,搅和不均匀等造成,严重时可使行车颠簸。

路面稳定度:路面强度受到温度、湿度的作用而发生变化,应使路面强度随气候因素变化的幅度尽量减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