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板块八第2讲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讲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
一、选择题
1.(2017·山东济宁一模)有学者认为,“自日本发动九一八侵华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就从来没有停息过。日军的侵略无论是局部还是全面,中国人民对它的抗击活动也就相应地局部或全面展开。中国政府抗战是八年,而中国人民的抗战是十四年”。与传统的八年抗战观点相比,上述观点更能客观公正地反映( )
A.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
B.中国抗日战争的全程
C.人民在抗战中的作用
D.中国抗日战争的艰难
解析:B 材料强调的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的全过程,没有涉及中国抗战的国际地位,故A 项错误;材料中观点更能客观公正地反映中国抗日战争的全程,故B项正确;不论十四年抗战还是八年抗战都能反映人民在抗战中的作用,也都能反映出中国的抗战是艰难的,故C、D两项错误。
2.(2017·山西太原摸底)《申报》刊登上海市抗敌后援会致江苏省政府的电文:“日来贵省沿京沪路密迩本市各县之居民,纷纷迁入我市,冀免战祸。惟是本市人口膨胀……则粮食亦必发生恐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卢沟桥事变爆发
B.南京沦陷
C.八一三事变爆发
D.九一八事变爆发
解析:A 材料反映出江苏省部分居民逃亡上海,是因为他们居住在京沪铁路附近,害怕日军借铁路南下。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危急,日军有可能顺京沪铁路南下,A项正确;据材料可知此时上海还未沦陷,而南京沦陷是在上海沦陷之后,B项错误;八一三事变日军进攻上海,与江苏省部分居民逃亡上海不符合,C项错误;九一八事变爆发后日本侵占东北,与威胁京沪铁路无关,D项错误。
3.(2018·河南八市测评)1941年,毛泽东重申:“在土地关系上,我们一方面实行减租减息,使农民有饭吃;另一方面又实行部分的交租交息,使地主也能过活”。这一规定旨在( ) A.继续推行土地革命政策 B.联合不同阶层抗日
C.兼顾农民和地主的利益
D.减轻农民赋税负担
解析:B 材料中中国共产党实行减租减息和交租交息政策,是为了联合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共同抗日,故答案为B项。
4.(2017·北京东城期末)《延安军民庆祝抗战胜利纪实》一文中记载:“中华民族解放万岁”“苏联红军胜利万岁”的口号声震动山谷。游行队伍簇拥着斯大林元帅、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巨幅画像齐步向前。对该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 )
A.正义战争一定会取得胜利
B.国共合作是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C.中国的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D.国际支持是抗战胜利的原因之一
解析:D A项与材料无关,故错误;材料未涉及国共合作,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国的国际地位,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苏联红军胜利万岁”“游行队伍簇拥着斯大林元帅……的巨幅画像齐步向前”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苏联支持是抗战胜利的原因之一,故D项正确。
5.(2017·广西桂林二模)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从重庆回到延安以后,在延安干部会上作了《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指出:“谈判的结果,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这样很好。国民党再发动内战,他们就在全国和全世界面前输了理,我们就更有理由采取自卫战争,粉碎他们的进攻。”材料体现了重庆谈判的主要意义是( )
A.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
B.增强共产党消灭国民党的实力
C.国民党没有理由发动国内战争
D.使共产党在政治上取得了主动
解析:D 国民党承认了和平团结的方针是结果,故A项错误;谈判并未直接增强共产党消灭国民党的实力,故B项错误;C项说法太绝对,故错误;中国共产党通过重庆谈判在全国人民面前表明了和平、民主的诚意,为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政治主动地位,国民党若发动内战,将会在政治上、舆论上陷入被动,故D项正确。
6.(2017·天津河北区二模)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无外国援助,但是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因此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全党对此应有充分的信心。据此可知,当时的斗争形势是( )
A.蒋介石制造“四一二”政变
B.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解放区
D.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
解析:C 根据材料“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可知处于解放战争时期,故C项正确;A项属于国民革命时期,与材料中时间不符合,故A项错误;B项与材料中时间不符合,故B项错误;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不符合题意,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冲突中被动产生,又在吸收西方民族主义精要与本土思想精华的基础上逐渐丰富完善的。特别是在义和团运动失败之后,排外主义的传统民族思想影响式微,而以民族国家观念和主权意识为基调的近代民族主义则逐渐流行,成为反抗西方入侵的新的思想资源。
——张鸿石《论近代民族主义与中国外交》材料二(1906年)“惟是兄弟曾听见人说,民族革命是要尽灭满洲民族,这话大错。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
(1912年)“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古、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古、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
(1919年)“现在说五族共和,实在这五族的名词很不切当。我们国内何止五族呢?我的意见,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为一个中华民族,并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然后民族主义乃为完了”……“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古、回、藏之人民相见以诚,合为一炉而治之……融合我们中国所有各族成一中华民族之新主义。”
——《孙中山全集》材料三各党各界,团结坚固;不论军民,不分贫富。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四万万众,坚决抵抗。民主共和,改革内政;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
——《毛泽东祭黄帝陵祭文》1937年4月5日清明节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民族观的发展历程并概括其核心思想。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在抗日战争中的作用。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是在与西方国家的交往冲突中被动产生”归纳为西方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经验的不断积累;根据材料一“又在吸收西方民族主义精要与本土思想精华的基础上”归纳为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和中国古代民族思想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还可以从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宣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的壮大等角度归纳。第(2)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民族革命的原故,是不甘心满洲人灭我们的国,主我们的政,定要扑灭他的政府,光复我们民族的国家”归纳为排满兴汉,根据材料二“合汉、满、蒙古、回、藏诸族为一人”归纳为五族共和,根据材料二“应该把我们中国所有各民族融为一个中华民族”归纳为中华民族;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合汉、满、蒙古、回、藏诸地为一国,即合汉、满、蒙古、回、藏诸族为一人”“所有各民族融为一个中华民族”归纳为民族融合,根据材料二“并要把中华民族造成很文明的民族”归纳为建设一个文明的中华民族,根据材料二“汉族当牺牲其血统、历史与夫自尊自大之名称,而与满、蒙古、回、藏之人民相见以诚”归纳为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第(3)问,根据材料三“各党各界,团结坚固”归纳为促进国共合作,根据材料三“不论军民,不分贫富”归纳为团结各民族、各阶层、各种力量,根据材料三“民族阵线,救国良方”归纳为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根据材料三“亿兆一心,战则必胜。还我河山,卫我国权”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为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
答案:(1)原因:西方侵略加剧,民族危机加深;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经验的不断积累;西方民族主义思潮和中国古代民族思想的影响;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广泛宣传;近代以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2)历程:排满兴汉→五族共和→中华民族。
核心思想:民族融合、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建设一个文明的中华民族。
(3)作用:促进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团结各民族、各阶层、各种力量,为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