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地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灾害(灾害和自然灾害必考一个)

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灾祸的现象和过程,它包括自然灾害与人为灾害两类。

2、灾害地理学

是指运用地理学的理论、观点和方法,来综合研究自然灾害的新兴学科,主要研究地表自然灾害的地理规律和结构。

★3、灾害的分类

①根据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自然灾害、人为灾害、综合成因灾害。②根据灾害波及的范围:全球性灾害、区域性灾害、微域性灾害。③根据灾害出现的时间先后:原声灾害、次生灾害。

④根据灾害的属性不同:地质灾害、地貌灾害、气象灾害、水温灾害、土壤灾害、生物灾害。★4、自然灾害(要说明的内容和第一条一样) 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再过的自然现象和过程,它是地球演化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但是对人类而言则是不正常的。

★5、自然灾害的外在特征

①突发性和永久性。②频繁性与不确定性。③周期下性和不重复性。④广泛性与区域性。

★6、自然灾害的内在规律

①灾害链(因果链、同源链、互斥链、偶排链、交叉链)。②边际效应规律(不同介质的交界面)。③灾害发生时间规律性(灾害发生在特定的时间、各种周期、时效性、持续后延性、灾害的时间分布规律)。

7、灾害的主客体

主体:灾害本身(现象与过程本身)。客体:受灾害影响的人类。

8、灾害发生的时间规律性

①灾害发生在特定的时间。②各种周期。③时效性。④持续后延性。⑤灾害的时间分布规律)。

9、影响自然灾害发生的因素(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

①能量的积累和释放。②协调破坏。③分布不均匀。④沿面运动。⑤通道引诱。⑥外因触发。

⑦多因强化。⑧空间集中。

☆10、灾害地理研究的内容(答题时需要拓展) ①灾害生态系统。从地理学角度观察,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载体相互作用形成的,因此,灾害地理研究的内容,包括各类灾类、灾种的区域分异、横向交叉、灾害链及动态变化、认识各种灾类、灾种的特征及形成机制、发展规律、研究灾害地理区域的划分、灾害风险性评价为主要内容。②区域灾害结构。各大洲(大洋)和主要国家地区的自然灾害的区域结构的分析,研究区域灾害的整体性、独特性和差异性,认识灾害的特征,进行灾害地理区域的划分、制定灾害的区域规划、研究区域防灾、减灾的措施。

11、地质灾害

由于地质作用使地质环境发生突发或渐近的

破坏,并造成人类生命财产和资源环境破坏的现象或事件。

12、地质灾害的分类

①按空间分布:陆地地质灾害和海洋地质灾害。②按灾害成因:自然动力型、人为动力型和复合型。③按地质环境变化速度:突发性和渐进性。

13、人类与灾害的关系(也有笔记称与自然灾害的关系)

对立关系:①成灾客体在增多。②人为破坏作用在增加。③灾害类型在增加。④周期在缩短。

⑤分布范围在扩大。

统一关系:①没有人就没有灾害。②灾害还可以带来某些好处。③化灾为利。④大的灾害可以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

14、灾害地理的研究特征

①综合性。②区域性。③相关性。④宏观性。

⑤应用性和群众性。

15、灾害地理研究的理论基础

①地域分异规律。

全球地域分异规律(四大洋与六大陆)、陆洋地域分异规律(海陆分布)、区域地域分异规律(各种地带性差异)、地方地域分异规律(灾害的系列性与组合性)、局部地域分异规律(阳坡阴坡水热差异)。

②系统结构理论。

自然灾害的研究要求我们应用综合性的研究

理论、观点、方法和手段,防灾减灾工作的整体性的方法等显得尤为重要。

③横向交叉观点。

互补相连的两个区域见灾害的互相影响和联系。主要通过水问、大气、人为等过程来完成,即“遥相关”。

16、地震波的分类

①体波(纵波和横波)。②面波。

17、震级的划分

中国地震6级:①小地震(1~3级)。②有感地震(3~4级)。③中强地震(4.5~6级)。④强烈地震(6~7级)。⑤大地震(7~8级)。⑥巨大地震(≥8级)。

★填18、地震的类型(话说,这个会考填空或简答)

①按成因分:陷落地震、火山地震、构造地震、人工诱发地震。②按震源深度分:浅源地震(70Km以内)、中原地震(30Km~300Km)、深源地震(300Km以上)。

★简19、地震灾害的基本特点

①死亡人数多且灾害多。②时空分布的广泛性。③爆发时间短且有周期性。④难预报。⑤有利于形成矿藏(石英、黄金)。

20、世界地震的空间分布规律

①全球大地震主要沿全球板块边界集中分布。

②环太平洋地震带。③欧亚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③洋脊地震带。④东非裂谷地震带。

★21、中国地震构造特征

这个怎么没有人有笔记

22、火山

高温的地下熔体、流体经过地下通道喷出地表,成为火山喷发,由这些喷发物堆积形成的锥形、穹形或盾状体,则成为火山。

★填23、火山类型

①死火山。②休眠火山。③活火山。

★24、喷发的类型与区别

裂隙式喷发(冰岛型):①形成链状火山。②没有强烈的爆炸现象。③喷出物多为基性熔浆。中心式喷发:①宁静式(夏威夷型)——基性,缓缓流出,温度高,粘度小。②爆裂式(培雷型)——中性、猛烈爆炸哦同时喷出大量气体和火山碎屑物。③中间式(斯特朗博利式)——过渡型,持续时间长。

25、火山喷发物类型

①气体喷发物。②火山碎屑流。③火山碎屑物。★26、火山与板块构造的关系

27、全球火山的分布

①环太平洋火山带。②地中海火山带。③大西洋海底火山带。④东非火山带。

★必28、斜坡变形(破坏)

体积巨大的表层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沿斜坡向

下运动而形成的灾害。

★29、斜坡变形破坏的类型

根据物质运动速度和水所起的作用分:①胁迫物质的快速失稳,导致相对整体的土块或岩块向坡下运动(崩塌、塌落和滑移)——水的作用较小。②岩土体与水的混合物向坡下流动——水的作用较大。

☆30、斜坡变形破坏的影响因素①地形地貌。②地质构造与新构造运动。③地层岩性与岩体结构特征。④地下水。⑤暴雨和连续降水。⑥人类活动。

★简31、我国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发育规律①中部地区最发育。②西部地区较发育。③东部地区较弱。

★32、崩塌(崩塌、滑坡、泥石流必考一个,自己看着办)

在陡峻的山坡上,巨大的岩体、土体或碎屑曾,主要在重力作用下,常常突然发生沿坡向下剧烈倾倒、散落现象,在坡脚处形成倒石堆或碎屑堆,成为崩塌。

★33、滑坡

由岩石、土体或碎屑堆积物构成的山坡体在水和重力作用下沿软弱面发生整体滑落的过程

称为滑坡。

★34、泥石流

山区常见的一种突发性自然灾害现象。是由大量土、砂、石块等固体物质和水组成,并以高速前进,具有强大能量和破坏性的一种特殊洪流。

35、崩塌的特点

①下落速度快,发生突然。②崩塌体脱离母岩运动。③下落过程中,崩塌体自身的整体性遭到破坏。④崩塌物的垂直位移大于水平位移。★36、滑坡的特点

尚不明确

37、泥石流的特点

我也不晓得啊

38、崩塌的形成条件

①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和地质构造是崩塌的物质基础。②地形地貌条件:坡度。②地质条件:岩性结构和构造。③气候条件:温差、风化影响的风化。④触发因素:暴雨、强烈融冰化雪、爆破、地震以及人工开挖坡度角。

★39、滑坡的形成条件(侧重这个)

①地形地貌。②地层岩性。③地质构造。④水文地质条件。⑤人类活动。

40、泥石流的形成条件

①固体松散物质的储备丰富。②坡面坡度与沟谷纵比较大。③可从高强度降水或冰雪融水获得充足的水源供给。④人为因素。

★41、滑坡的防治

滑坡治理:砍头、压脚、捆腰。

滑坡防治:排、稳、固、挡。

42、地面变形地质灾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