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地理学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经济地理学与经济学的关系
经济学研究资源如何配置才能满足人类需要等问题。其中,微观经济学研究单个经济决策单位(如消费者、厂商和资源所有者)经济行为,所考察的内容之一是消费者对各种商品的需求与生产者对市场的供给的相互关系的一般规律;宏观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总量变动及其与就业、通货膨胀等的关系规律。经济地理学的研究,试图寻求经济活动的区位和空间组织的一般规律。而这种空间分异规律形成的关键因素,是经济规律的作用。故掌握经济学相关知识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具重要意义。反过来,由于资源在空间上分布不均衡,考虑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对于经济学的资源有效配置也具重要意义。
区位理论是关于区位即人类活动所占有的场所的理论。它研究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及空间内人类活动的组合,探索人类活动的一般空间法则。
区位理论有两层基本内涵,一层是人类活动的空间选择,即在区位主体已知的条件下,从区位主体本身的固有特征出发,分析适合该区位主体的可能空间,然后从中优选最佳区位;另一层与前者正好相反,即空间区位已知,根据该空间的地理特性、经济和社会状况等因素,研究区位主体即人类活动的最佳组合方式和空间形态。
市场规模对经济活动区位的影响
市场规模直接影响到经济活动的存续。任何经济活动,无论是生产活动还是服务活动,都必须达到一定规模的需求才能够支持其基本的运营成本,这一规模即所谓的需求门槛。需求门槛因经济活动的性质和类型不同,一般轻工业部门需求门槛较低,电力、钢铁、石油、化工与机械制造等资本密集的装置型传统工业的需求门槛则很高。由于不同经济活动的需求门槛存在差异,因而在经济活动区位选择过程中,相关地区的市场规模是重要的考虑因素之一。区位因子即经济活动发生在某特定地点而不是发生在其他地点所获得的优势。从工业区位论角度讲,也即是在某特定地点生产某产品比在别的地点生产能够降低费用的可能性。区位因子分为一般因子和特殊因子。
特殊因子
特殊因子为与特定工业有关的因子,例如,空气湿度等。它可使相关工业企业选择特定区位。
集聚因子与分散因子
促使企业为降低生产或销售成本而集中在特定场所的因子(如企业协作、相关设施共享等),为集聚因子。与此相反,促使企业为避免集中而带来的不利而分散布局的因子(地价上升、交通拥挤等),则为分散因子。集聚、分散因子起到使其他因子所决定的工业区位格局发生偏移的作用。
1.中心地
中心地是周围区域的中心,是指能够向周围区域的消费者提供各种商品和服务的地点。中心地可以是一个城市,也可以是一个镇或大的居民聚集点,也可以是一个商业或服务业的中心。
2.中心性
中心性是指中心地对其周围地区的相对重要程度,也可理解为中心地发挥中心职能的程度。中心性可用下式来表示:
C = B1 - B2
式中,C为中心地的中心性;B1为中心地供给和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总量;B2为中心地为自身供给和提供的商品和服务量。从上式可知,中心性是指中心地为其周围区域供给和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总量。
服务业的区位选择的基本理论基础是中心地理论,但服务业区位选择具有极强的集聚趋势,受交通便捷与可达性、信息的可获得性、专业人才的集聚程度等的影响。另外,一些公共服务设施的区位选择更多是按照公平与效益之间的博弈来确定,仅以中心地理论来分析和研究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中心地理论
服务业的最佳区位模型是在中心地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中心地理论对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中心地理论认为,每个企业都需要一个市场门槛来维持它的生存,根据提供的服务或产
品的等级,企业有不同的门槛和范围。服务或产品的等级由四个要素来决定,即价格、购买率、门槛和范围。高级产品或服务价格比较高,因而购买率或接受服务的比率也较低。因此,这些产品或服务的供应商要求较高的人口门槛。高级产品或服务的市场范围也很大,它们的高售价或高服务费用使得消费者获得该产品或服务的总支出中,交通费用所占比例相对较低,因此,高级产品或提供高级服务的企业其辐射半径也相对较大。低级产品或服务正好相反,廉价的价格、较高的购买率和低市场门槛可以维持低级商品和服务企业的生存。
总之,与低级产品或服务相比,高级产品或服务要求规模更大的消费或服务市场,受距离衰减规律的限制也较低。低级产品或服务购买率较高,市场范围小,这样的产品或服务在许多地区都能获得,销售商之间的距离很近。高级产品或服务销售率低,并不是很多地区都能获得,销售商之间的距离也相对较远。
对于一些大企业(如制造业、金融和保险)的管理部门来说,一般总部和分部与城市的等级序列相对应而布局。从这一趋势来看,中心地理论完全也可适用于办公机构的区位选择。
城市内部的办公机构的区位选择也同样具有上述特征,一般在中心城区集聚着一些大企业的总部和高级行政管理职能,而在核心区的周边地区分店、营业所和具体办公部门分布则较多。换言之,服务业的办公机构与其它中心性职能一样,存在着等级性,不同等级的办公机构布局于不同等级的中心地内部。
(二)集聚理论
服务业在空间上的集聚趋势比工业生产活动的空间集聚更明显,特别是一些中枢管理部门大都高度集中于城市的CBD。集聚的类型既有同种行业的集聚,也有异种行业的集聚。服务业在空间上的集聚主要是追求企业间商务交流和合作的便利性和互补性,以及高度熟练的劳动市场。因此,从区位指向理论来看,服务业在空间的集聚的原则为,一是集聚利益指向,即为了得到外部经济利益和减少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而在空间上的集聚;二是劳动力指向,在城市CBD具有各种高度熟悉的技术和业务管理人员,因此,为了获得这些人才,管理机构的区位多选择于中心商务区。
服务业的同种行业和异种行业在空间上的集聚都可得到集聚利益,因此,不论是大企业还是中小企业在空间上的集聚都有利于情报和信息的收集和交流。准确和迅速地掌握同行业和相关行业的经营动态是企业决策的关键,作为企业经营的决策和具体营业部门的高级管理中心在空间上集聚的原因也就在于此。英国学者阿列克山大对伦敦、悉尼、多伦多等城市的办公机构调查发现,企业的经营者追求集聚利益的目的:一是便于与外部组织的接触,二是有利于与政府和相关机关的接触,三是接近于顾客和依赖人,四是接近于关联企业,五是接近于其它服务业,六是决策者集中等等。
企业管理职能的办公机构一般都布局在城市中心区,其原因为:一是这种区位选择可以使情报和信息的输送和收集的距离摩擦费用最小化,二是这类服务业能够支付高额的地租。情报和信息的输送和收集方式有多种多样,如邮寄和电话等手段,但面对面的会谈是达成重要的商务往来的手段,因此,重视易于面对面接触这一接近性的办公机构一般都指向城市CBD。围绕城市CBD各企业和部门的区位竞争的基础是它们支付地价的能力,大企业一般具有较高的地价支付能力,因此,城市CBD自然也就成为很多大企业管理职能的聚集区。
另外,服务业如保险和银行等金融业在特定的地点发展有时也具有历史的偶然性,其形成与城市的发展历史有关。一般保险和银行集中的城市大多是贸易港口,如伦敦、纽约、香港、东京、上海等城市在历史上就是主要贸易港口。与航海、远洋运输相关联首先发展起来的是保险业和银行等金融业,因为保险和金融业是海运业发展的保障,这样在各大港口周边地区也就成为保险和金融业高度集聚的地区。
服务业的形成与政治中心的迁移也具有密切的关系,作为直接或间接为个人或企业提供服务的行业掌握高层决策信息是至关重要的,因此,政治中心的空间变化也影响着服务业的区位选择。如各大公司的总部和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的办公机构大多布局在各大政治中心。
企业增长动因
企业增长的原因很多,其中主要是由于规模经济、内部交易、技术优势和竞争激励。
1. 实现规模效益
企业经营中存在着两种成本,即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阶段内不随产量变化而变化的费用,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和固定资产投资等;可变成本指一定时期内随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