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兴安岭山地沼泽湿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研究
应用增强回归树对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构成信息的提取
than that for non⁃wetlands (0.803) , and the performance to predict wetlands is better than that of non⁃wetlands.
产品,对地球 表 面 水 体 制 图 及 动 态 变 化 监 测 分 析
等
[ 4-5]
。 将云计算和机器学 习 应 用 于 地 理 空 间 科
1) 黑龙江省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 2021-KYYWF
-E0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41671100,42071079) ;牡丹江师范
保护提供准确的数据。
1 研究区概况
本文以小兴安岭区域为研究区,小兴安岭位于
黑龙江省北部( 45°50′ ~ 51°10′N,125°20′ ~ 131°20′
E) ,其山脉总体为西北 - 东南走向,北部多台地、宽
东 北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第 51 卷
为 0.11 ~ 21.55。
本研究使用的遥感数据为 30 m 的 Landsat8 OLI
光学数据,提取蓝光波段( B2) 、绿光波段( B3) 、红
光波段( B4) 、近红外波段( B5) 、归一化植被指数和
归一化水体指数等变量;搜集时间范围为 2015 年 5
月 1 日至 2015 年 9 月 30 日覆盖研究区的 Landsat8
该像元与邻域内的像元平均值接近。 地形位置指数
退化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方案
退化湿地保护修复工程方案湿地是地球上生态系统中重要的一部分,不仅能够维持生物多样性,还能够防治自然灾害、净化水质、改善气候等,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城市化、工业化和农业化等活动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湿地面临退化和破坏的危险。
因此,对于退化湿地的保护和修复工程已经变得尤为重要。
本项目旨在保护和修复一处退化的湿地,恢复其原有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促进区域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二、现状分析1. 湿地退化原因(1)土地开发利用不当。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湿地被用作房地产开发、农田耕种、工业厂区建设等,导致湿地生态系统破坏加剧,湿地退化严重。
(2)生态环境污染。
大量的工业废水、生活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湿地,导致湿地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湿地植被生长状况恶化,湿地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3)生物入侵。
一些外来入侵物种侵入湿地,破坏了湿地的生态平衡,对湿地植被和野生动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加速了湿地的退化。
2. 湿地退化现状(1)湿地植被减少。
原有的湿地植被面积减少,植被种类单一,湿地生态系统受到破坏。
(2)水质恶化。
湿地水域受到严重的污染,水质差,无法满足生物生存的需要。
(3)湿地生物多样性减少。
由于生态环境恶化,湿地生态系统处于不稳定状态,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湿地生物种群数量减少和种类减少。
三、项目目标1. 保护湿地退化区域,减缓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2. 恢复湿地原有的生态功能和生态价值,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3. 提高湿地保护和管理水平,促进区域生态环境的改善。
四、项目内容1. 湿地植被恢复(1)在湿地退化区域进行植被调查,确定湿地退化区域植被恢复的目标。
(2)确定湿地退化区域植被恢复的栽植物种类和数量,确保恢复的植被能够适应湿地生长条件。
(3)进行湿地植被的种植和管理工作,保证植被生长的顺利。
2. 水质改善(1)建立湿地水质监测网,对湿地水质进行定期、全面的监测。
(2)对湿地水质差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确定针对性的水质改善措施。
大兴安岭林区退化森林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研究进展
关键词 : 退 化 森林 湿地 ; 生 态 系统 恢 复 ; 大兴 安岭 ; 文 献 综 述
参 考文 献 :
【 1 】 李 品芳 , 李 国宝 . 毛 乌素沙 地水 分蒸 发和草 地蒸 散特 征 的比较研 究 上 。 针 对 大 兴 安 岭 林 区 退 化 森 林 湿 地 生 态 系统 的 现 状 , 提 出深 [ J 】 . 水利 学报 , 2 0 0 0 , ( 3 ) : 2 4 - 2 8 . 入 开展 大兴安岭林 区退化 寐林 湿地研 究 。 不 仅 对 东北 林 区 湿 地 【 2 】 刘登 伟 , 张月鸿 . 全球 变化下 毛乌 素沙漠 气候变 化特 征【 J 】 _ 干旱 区资 资源 管理及 实践也 具有重要 的指 导意 义 , 而且对 丰 富与完善 我 源 与环境 , 2 0 0 3 。 1 7 ( 6 ) : 7 8 — 8 1 . 国退 化 森 林 湿 地 恢 复 理 论 提 供 例 证 。 【 3 】 靖 边县 统计局 . 靖边 县统计 年鉴 【 M 】 . 2 0 0 1 ~ 2 0 0 8 .
摘要 : 退化 湿地 恢复 与重建 已成 为国 际湿地 学前 沿领域 的 热点
问题之一 。森林 湿地是一 个从 沼泽到森 林的 演替阶段 , 是 非常 敏 感 的生态 区域 , 是 一种复 杂的群 落交错 带 , 具有脆 弱性 、 过 渡 性和 结构 、 功能独特 性 等特 点 , 极 易受 到干扰 破 坏 而导 致 生 态
系统退化 。 开展 交错 区研 究 , 探 究其 内在发 生发展 的规律 , 防治 森林 沼泽化 和恢 复利 用沼 泽地 , 合 理利 用 自然资 源 , 维 护 生态 系统 功能 具有 重要 意义 。文 章通 过整 理 总结 大量 文献 的基 础
小兴安岭不同类型沼泽湿地土壤碳氮分布特征
小兴安岭不同类型沼泽湿地土壤碳氮分布特征王玉博;赵光影;臧淑英;郭冬楠;江姗【摘要】[目的]研究小兴安岭不同类型沼泽湿地土壤碳、氮含量.[方法]以小兴安岭3种不同沼泽湿地为对象,研究柴桦苔草沼泽湿地、毛赤杨沼泽湿地和2003年排水造林沼泽湿地土壤碳、氮含量.[结果]3种湿地土壤有机碳(SOC)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逐渐递减趋势,SOC含量的平均值分别为241.35、141.05、75.89g/kg.在0~40 cm土层中,SOC含量在不同湿地类型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柴桦苔草沼泽湿地最高,显著高于毛赤杨沼泽湿地和03排水造林沼泽湿地(P<0.05).柴桦苔草沼泽湿地、毛赤杨沼泽湿地及03排水造林沼泽湿地的全氮(TN)平均含量分别为22.88、23.69、9.22 g/kg,柴桦苔草沼泽湿地和毛赤杨沼泽湿地的TN含量显著高于03排水造林沼泽湿地(P<0.05),分别是03排水造林沼泽湿地的2.48倍、2.57倍.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由高到低依次为柴桦苔草沼泽湿地、毛赤杨沼泽湿地、03排水造林沼泽湿地,土壤剖面MBC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在0~ 10和10~ 20 cm土层中,柴桦苔草沼泽湿地MBC含量显著高于毛赤杨沼泽湿地和03排水造林沼泽湿地土壤的含量(P<0.05),20~40 cm土层中,柴桦苔草沼泽湿地和毛赤杨沼泽湿地MBC含量显著高于03排水造林沼泽湿地(P<0.05).3种不同类型的沼泽湿地微生物量熵在0.21%~0.58%,土壤微生物量熵的垂直分布规律不明显.[结论]该研究有助于深入了解小兴安岭森林沼泽湿地碳动态及对排水的响应,为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碳循环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期刊名称】《安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7(045)004【总页数】5页(P47-50,91)【关键词】小兴安岭;湿地;土壤有机碳;全氮;微生物量碳【作者】王玉博;赵光影;臧淑英;郭冬楠;江姗【作者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地理环境遥感监测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25;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地理环境遥感监测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25;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地理环境遥感监测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25;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地理环境遥感监测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25;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地理环境遥感监测重点实验室,黑龙江哈尔滨150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3.6;X144湿地作为陆地上重要的生态系统,虽然面积仅占地球陆地面积的3%,但有机碳储量却是陆地生态系统的30%,相当于近100年矿石燃料燃烧的CO2释放量[1],因此湿地生态系统作为大气CO2碳汇功能的微小变化都将影响地球系统的增温效应[2]。
生态恢复技术在重建退化生境中应用实践总结
生态恢复技术在重建退化生境中应用实践总结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环境破坏的加剧,世界各地的生态系统遭受压力,导致了许多地区的生境退化。
为了保护和修复这些退化的生境,生态恢复技术被广泛应用。
本文将总结生态恢复技术在重建退化生境中的应用实践,包括湿地恢复、森林恢复和水域恢复。
湿地是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高、生态功能最强的生境之一。
然而,由于湿地的过度开发和污染,许多湿地已经遭受严重的退化。
湿地恢复的关键是重建湿地的水文条件和生物群落,以及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
常见的湿地恢复技术包括湿地植被恢复、湿地水文调控和湿地土壤修复等。
湿地植被恢复通过选择适合的湿地植物,重建湿地植被群落结构,促进湿地的生态系统过程和功能。
湿地水文调控通过调整湿地的水位和水流,恢复湿地的水文条件。
湿地土壤修复通过添加有机物和调整土壤酸碱度等措施,改善湿地的土壤质量。
通过综合应用这些湿地恢复技术,可以有效地重建退化湿地生境,并改善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但是由于木材采伐、非法砍伐和森林火灾等原因,森林退化现象严重。
森林恢复的目标是实现退化森林的物种多样性恢复和生态系统功能的重建。
森林恢复的技术包括人工种植、天然再生和生态修复等。
人工种植是通过人工种植树木来恢复退化森林。
天然再生是利用已有的种子库和植物残存,通过合理的管理措施促进退化森林的再生。
生态修复是利用生物多样性和物种间相互作用的原理,引入生态系统的关键物种,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恢复。
综合应用这些技术,可以促进森林的再生和恢复,达到退化森林生境的重建目标。
水域是许多生物物种栖息和繁衍的重要场所,然而,由于过度捕捞、水污染和水生态系统的破坏等因素,许多水域已经退化。
水域恢复的目标是重建退化水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功能。
水域恢复的技术包括湖泊水质调控、河流水量调控和人工鱼礁建设等。
湖泊水质调控通过控制污水排放和生活垃圾处理,改善湖泊的水质。
河流水量调控通过合理调节水位和水流,恢复河流的自然水文过程。
退化湿地生态恢复_2
湿地在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蓄洪防旱、控制土壤侵 蚀、促淤造陆、净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等 方面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地球之肾”之称。
中国是世界上湿地类型多、面积大、分布广的国家之 一,涵盖了全球39个湿地类型,从寒温带到热带,从沿海 到内陆,从平原到高原山区均有湿地分布,包括沼泽、泥 炭地、湿草甸、浅水湖泊、高原咸水湖泊、盐沼和海岸滩 涂等多种类型,其中,青藏高原湿地属高寒湿地,在世界 上为中国独有,它具有独特生态功能,通过涵养水源,孕 育了长江、雅鲁藏布江等亚洲主要江河。我国湿地面积约 2600万平方公里,仅次于加拿大和俄罗斯,居世界第三位。
3、过渡性。湿地既具有陆生生态系统的地带性分布 特点,又具有水生生态系统的地带性分布特点, 表现出水陆相兼的过渡性分布规律。湿地水陆交 界的边缘效应是湿地具有高生产力和丰富生物多 样性的基本原因。
湿地的上述特点决定了其在调节气候与 水文情势、净化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 态平衡、提供资源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功能。 因此,对湿地进行生态恢复研究时,应充分 考虑湿地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功能。
人工栽植的植被抵抗病虫害能力较差, 需要经常喷洒杀虫剂,不仅危害非靶标动植 物,而且农药残留污染土壤,并随降雨径流进 入水库, 自然生态系统面积减少,原有土地利用方式 转化为人工裸地,而且噪声、废气和水污染 以及人工灯光也会造成生境破碎化和生态 系统功能下降[3],给外来物种入侵创造机会。
3 生物多样性特征
保护区主要生态类型有湿地、森林、灌草丛和农田,区 内物种丰富,分布集中。据调查,保护区内有陆生野生脊椎动 物239种,其中鸟类186种、兽类20种、两栖类10种、爬行类 2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有白鹳、黑鹳、大鸨、金雕 等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有鸳鸯、大天鹅、小天鹅、苍 鹰等23种。属中日候鸟保护协定中保护的鸟类有86种,属中 澳候鸟保护协定中保护的鸟类有18种。从鱼类区系组成情 况看,以中国江淮平原鱼类为主,其次是南方热带复合体鱼类, 分属5目12科。区内植被类型可分为落叶阔叶林、灌草丛、 湿地草甸、沼泽植被、水生植被等5个植被型、16个群系。 有维管束植物67科186属391种,约占全省植物总种数的8. 7%。 其中蕨类植物6科6属10种,占河南省蕨类总科数的20. 7%,总 属数的8. 6%,总种数的4. 9%;被子植物61科180属381种,占河 南省植物总科数的38. 6%,总属数的17. 2%,总种数的9. 1%。
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方法
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方法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是指通过人工或自然手段,恢复或改善受到污染、破坏或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方法:1. 湿地植被恢复:通过引入适宜的湿地植物来增加湿地的植被覆盖和多样性。
湿地植物具有吸收养分、固定土壤、净化水体等功能,可以有效减少营养盐和污染物的输入,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2. 水质治理:通过控制农业、城市和工业排放,减少营养盐和污染物的输入,改善湿地水质。
采用常规水处理技术如湿地人工流动床、湿地过滤等,可以去除水中的污染物,净化水体。
3. 湿地水位调控:合理调整湿地的水位,以促进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优化。
对于过度排水造成的湿地退化,可以采取堵截排水渠道、修建拦蓄水系统等方法,提高湿地的水位,恢复湿地的水文环境和水生态系统。
4. 沉积物管理:湿地的沉积物中可能富集了大量的污染物,对湿地生态系统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沉积物的清除、修复和处理,可以减少污染物的释放和再循环,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
5.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恢复:保护和增加湿地的物种多样性是湿地生态系统修复的重要目标之一。
通过建立保护区、开展物种保护和栖息地恢复计划等措施,促进湿地内濒危物种和特有生物的繁衍和生存,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6. 公众参与与教育宣传:湿地生态系统修复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和支持。
通过开展湿地保护教育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湿地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引导社会行为向环境友好型方向转变,推动湿地修复工作的顺利进行。
这些方法常常需要结合具体湿地的特点和问题,制定个性化的修复方案,并对修复效果进行长期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持续恢复和保护。
小兴安岭—三江平原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问题识别及方案探讨
2.HeilongjiangResearchAcademyofEnvironmentalSciences牞Harbin150026牞China
Abstract XiaoxinganlingSanjiangPlainistheoriginalecologicalsecuritybarrierofnortheast牗north牘China.Itis akeyareaofbiodiversityandalsoakeyfoodproductionbaseinChina.Itsecoenvironmentalprotectionhas attractedmuchattention.AccordingtotheregionalcharacteristicsoftheXiaoxinganlingSanjiangPlain牞major ecoenvironmentalproblemsintheregionwereidentifiedfrom forest牞mine牞grassland牞wetland牞waterandother elements.Onthebasisofdefiningtheregionalfunctions牞thedesignidea牞generallayoutandspecificengineering schemeofecologicalprotectionandrestorationprogrammeofmountainriverforestfarmlandlakegrasslandwereput forward.Itrevealed thatthemain ecoenvironmentalproblemsin XiaoxinganlingSanjiangPlain included the weakeningofforestwaterconservationfunction牞theecologicaldestructionofabandonedmines牞thereductionand degradationofgrasslandarea牞theshrinkingofwetlandarea牞andthedeclineofpartialwaterfunction.Accordingto
大兴安岭临时占用湿地,植被恢复方案
大兴安岭临时占用湿地,植被恢复方案
大兴安岭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和自然保护区,它拥有着丰富的湿地资源。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当干预,大兴安岭的一些湿地面临着被临时占用的问题。
为了保护和恢复湿地植被,有必要制定一项科学有效的方案。
我们应该加强湿地的保护意识,提高公众对湿地的认识和重视。
通过开展湿地科普教育活动,向社会普及湿地的重要性和生态价值,增强公众保护湿地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针对大兴安岭临时占用湿地的问题,我们需要制定临时占用湿地的管理措施。
对于已经临时占用的湿地,要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确定其占用程度、恢复潜力以及恢复的优先级。
在恢复过程中,要遵循生态恢复的原则,采取适当的措施,如恢复湿地的水文条件,保持或恢复湿地的植被覆盖,减少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干扰等。
为了加强湿地植被的恢复,我们可以采取适当的生态修复措施。
首先,可以通过引种和补植的方式,增加湿地植被的多样性和数量。
其次,可以采取合理的水位管理措施,控制湿地的水位,为湿地植被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
要加强对湿地植被的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和改进恢复方案。
通过对恢复效果的评估,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确保恢复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大兴安岭临时占用湿地的植被恢复方案需要综合考虑生态原则、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因素。
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和恢复措施,才能保护和恢复大兴安岭湿地的植被,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让我们共同努力,保护大兴安岭的湿地,守护自然的宝藏。
不同恢复途径对小兴安岭森林沼泽过渡带植物多样性影响
An e p r n a o d c e o su y t e e e t o i e e trsoa in a p o c e n p a t ie i rse t x ei me t s c n u td t t d h f c s fdf : n e tr t p r a h so ln v r t o f e td we— w i r o d s yf o l n sa d t e e e t er so a o p r a h f rd troa ef r se e ln s i a xn ’ u ti .T e s e i s r h a d h f ci e t rt n a p o c o ee rt o e t d w t d n Xio i g a Mo n an n v i i a n h p c e c — i
ti/ i h i , uC aghn , u i x , hn a Y n n ( col f oet , o hat o s n e i an N l n M hnce g S nXa i Z agN , agMig Sho o F rsy N r es F r t U i r — Zyg on r t er y v s t.H ri 104 . .R hn )/o ra o o hat o s nvr t 一2 0 ,5 6 .一 4~ 7 v ab 50 0 P .C ia / Jun f r es F r t U i sy n l Nt er y e i 0 7 3 ( ) 2 2
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评价方法
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评价方法
湿地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湿地生态系统在过去几十年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因此,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评估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和评价方法。
首先,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方法是恢复水源、河流和湖泊的水文系统,恢复湿地的植被和湿地的生物多样性。
重建湿地的水文系统是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一般采用疏浚、除淤和抽水等技术来恢复湿地水源,以确保湿地的水量可持续。
此外,还需要种植湿地植被,以恢复湿地原有的植被结构,以及引入湿地生物,以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
其次,湿地生态系统评价方法主要包括生态系统结构、生态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评估。
生态系统结构评价主要是对湿地生态系统的植被、水体、土壤、植被、植物、动物和微生物等组成部分的评估。
其中,植物和动物的分布和物种多样性、水体的深度、流量和水质等都是重要的评价指标。
生态功能评价主要是评估湿地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水土保持、灌溉等功能,可持续发展状况评价则是评估湿地生态系统在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最后,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和评估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充分考虑湿地的特点,并采取有效的措施,
以实现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只有充分认识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评估方法,才能确保湿地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恢复和评价湿地生态系统是一项重要的任务,主要包括恢复湿地水源、植被、生物多样性等,以及对湿地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状况的评估。
只有实施有效的恢复和评估方案,才能确保湿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景观演变动态模拟研究
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景观演变动态模拟研究摘要小兴安岭是中国最大的森林草地过渡带,其中沼泽湿地自然分布广泛,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经济价值。
本研究以小兴安岭的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采用ArcGIS软件和规划工具建立了一个基于景观转换模型的小兴安岭沼泽湿地动态模拟系统,利用模拟系统探究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景观演变的动态过程。
研究结果表明,小兴安岭沼泽湿地的景观演变过程中,主要受到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其中气候变化是重要的自然因素,极端干旱和持续降水等气候事件都会导致沼泽湿地的景观转换。
人类活动主要表现为土地利用变化和采矿、放牧等活动。
研究结果为小兴安岭沼泽湿地的保护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小兴安岭,沼泽湿地,景观演变,动态模拟AbstractThe Xiaoxing'anling area is China's largest forest-grassland transition zone, and the wetland area is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part of the area, with great ecological significance and economic value.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wetland area of Xiaoxing'anling, and uses ArcGIS software and planning tools to establish a dynamic simulation system based on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 models, exploring the dynamic process of landscape evolution in Xiaoxing'anling wetlands. The study shows that the landscape evolution of Xiaoxing'anling wetlands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natural factors and human activities. Climate change is an important natural factor, and extreme drought and continuous precipitation events can lead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wetland landscapes. Human activities mainly include changesin land use and mining, grazing and other activiti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Xiaoxing'anling wetlands.Keywords: Xiaoxing'anling, wetland, landscape evolution, dynamic simulationIntroductionThe Xiaoxing'anling area, located in the northeast of China, is China's largest forest-grassland transition zone. Wetland is a particularly important part of the area, with a wide distribution and significant ecological and economic value. However,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human activities, the wetland area is facing significant threats.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dynamic process of landscape evolution in Xiaoxing'anling wetlands and explore the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landscape evolution and its driving mechanism.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imulation technology, dynamic simul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olto study the process of landscape evolution. Based on the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 model and ArcGIS software, this study establishes a dynamic simulation system for the wetland area of Xiaoxing'anling, which can effectively analyze the dynamic process of landscape evolution and explore thedriving mechanism.Materials and MethodsStudy areaThe study area is the wetland area of Xiaoxing'anling, which is located between 50°24'N-53°33'N and 123°41'E-135°02'E, covering an area of 87,800 square kilometers. The area is characterized by a cold temperate continental monsoon climate, with annual average temperature ranging from -5℃ to-14℃, and annual precipitation ranging from 400-800mm.Data collectionThe data used in this study includes remote sensing data, geographic data, and socio-economic data. Remote sensing data was used to extract the land cover data of the study area. Geographic data includes topographic maps, geological maps, and soil maps. Socio-economic data includes demographic data, land use data, and economic data.Model establishmentThe dynamic simulation system is established based onthe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 model. The model is divided into three parts: the driving factors, the landscape conversion matrix, and the simulation results.The driving factors include natural factors and human factors. Natural factors include climate change, hydrology, and topography. Human factors include population growth, land use change, and economic activities.The landscape conversion matrix is based on the Markov model, which is used to simulate the change of landscapetypes over tim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visualized by using ArcGIS software.Results and Discussion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ndscape evolution of Xiaoxing'anling wetlands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natural factors and human activities. Among them, climate change is an important natural factor, and extreme drought and continuous precipitation events can lead to thetransformation of wetland landscapes. Changes in land use and mining, grazing and other activities are the main human activities that affect landscape evolution.In the study area, the wetland landscape is mainlycomposed of marsh, swamp, and lake. The marsh landscape is the most abundant, accounting for 48% of the wetland area, followed by the swamp landscape, accounting for 35% of the wetland area, and the lake landscape, accounting for 17% of the wetland area. With the increasing human activities, the wetland area is facing significant threat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area of marsh landscape is decreasing, while the area of swamp and lake landscape is increasing. The decrease of marsh landscape is mainly due to human activities such as urbanization, agriculture, and mining, while the increase of swamp and lake landscape is mainly due to the reduction of human interference.ConclusionThis study established a dynamic simulation system based on the landscape transformation model to explore the dynamic process of landscape evolution in Xiaoxing'anling wetlands.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landscape evolution of Xiaoxing'anling wetlands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natural factors and human activities.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ies such as land use change and mining, grazing and other activities are the main driving forces of landscape evolution.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and management of Xiaoxing'anling wetlands in the future.。
生态修复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方法与实践
生态修复恢复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效方法与实践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对于人类和地球生态平衡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迅猛增长,环境破坏和生态系统崩溃的问题越来越突出。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许多有效的生态修复方法和实践已经被提出和应用。
本文将探讨一些常见的生态修复方法,并重点介绍实践案例,以期提供对生态修复工作的深入了解。
一、湿地恢复湿地是地球上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系统之一,但由于人类活动的干扰和气候变化等原因,全球湿地面积不断减少。
湿地的恢复是生态修复的重要领域之一。
在湿地恢复中,常见的方法包括湿地重建、水质治理以及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
例如,通过改变排水系统,重新引导水流,修复湿地植被,并加强河流和湖泊的水质管理,可以使湿地恢复其生态功能,并为湿地生物提供适宜的栖息环境。
以中国三江平原的湿地恢复为例,该地区曾经面临着湿地资源枯竭、生态系统破坏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禁止湿地开垦和填塞、建立湿地保护区,并通过水源治理和生态修复项目,恢复湿地生态系统。
二、森林恢复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但由于过度砍伐、乱砍滥伐和疏于管理等原因,全球森林面积大幅度减少。
森林的恢复是保护生态系统和缓解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森林恢复方法包括植树造林、森林保护和森林管理。
通过植树造林,可以增加森林面积和森林碳储量,并提供栖息地和木材资源。
例如,巴西亚马逊雨林的恢复项目是一个成功的案例。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亚马逊雨林面临着大面积的砍伐和破坏。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巴西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反砍伐和植树造林计划,鼓励农民和居民参与森林保护,并加强监管和执法。
这些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雨林的面积逐渐恢复并且生物多样性逐渐增加。
三、水体净化水体污染是全球环境问题中的重要部分。
为了恢复受污染的水体,人们采取了一系列的净化方法和措施。
例如,通过建设污水处理厂和生态湿地,可以有效地去除废水中的污染物,并提高水体的水质。
解析山地沼泽湿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技术
2019年6月Jun.2019第43卷第3期Vol.43,No.3热带农业工程TROPICAL AGRICULTURAL ENGINEERING解析山地沼泽湿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技术①陶正明②(湖南南山国家公园管理局白云湖湿地公园管理处湖南邵阳422500)摘要近年,中国的人口数量正在以较快的速度增长,因此对各种社会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为满足对各类资源的需求,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在一定程度上使目前的生态系统出现大规模的变化。
随着人口数量的增加,人们的日常活动变得更加的频繁与剧烈,严重影响了自然生态的平衡,也给亚热带森林带来巨大的影响。
在目前的发展中,由于森林资源被过渡砍伐,导致自然生态系统出现大规模的退化,因此各管理部门应该加强对生态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
本文主要对山地沼泽湿地退化生态系统的相关修复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山地沼泽;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技术中图分类号X171Analysis of Techniques for Restoration of Degraded Ecosystems in MountainSwamps and WetlandsTAO Zhengming(Hunan Nanshan National Park Authority Baiyun Lake Wetland Park Management Office,Shaoyang,Hunan422500)Abstract In recent years,the population of our country is growing at a relatively fast speed,so the demand for various social resources is also increasing.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 for various resources and increase the development of natural resources,this has led to large-scale changes in the ecosystem at this stage to a certain extent.With the increase of population,people's daily activities become more frequent and intense,which seriously affects the balance of natural ecology,but also has a huge impact on subtropical forests.In the current stage of development,because of the transition of deforestation of forest resources,the natural ecosystem has been degraded on a large scale at this stage.Therefore,the management department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work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In this paper,the related restoration technologies of degraded ecosystem of mountain marsh wetland are analyzed in detail. Keywords mountain swamp;degraded ecosystem;restoration technology人们在利用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中,由于一些不合理的操作给自然环境以及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影响,例如长期的工业污染以及对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或通过相关施工技术将自然景观转变为工业景观等,都会对自然环境以及自然生态的平衡带来巨大的影响,还会形成生物多样性以及功能都持续减少的退化生态系统。
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
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存在的问题分析作者:刘春龙郭庆菊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6年第9期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6)25-0041-02由于长期超负荷采伐,小兴安岭林区在20 世纪80 年代中期以后就逐步陷入了资源危机、经济困难的境地,可采森林资源枯竭,森林生态功能减弱,资源性、体制性、结构性、社会性等“四大矛盾”日益凸显,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和压力。
2011 年小兴安岭林区全面实施了停止主伐措施,这个因林而生、因林而建、因林而兴、60 多年来一直“以木为生”的地区,摒弃了传统发展模式,实施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已成为小兴安岭林区发展的必然选择,而且亟须解决小兴安岭林区发展中多年积累的以下突出问题。
一、小兴安岭林区生态系统整体退化小兴安岭山系纵贯伊春林区,是一个原始的大森林,是整个黑龙江和东北的天然屏障,是黑龙江、松花江两大水系的重要源头。
由于大量开采山林,加上制度上的不完善和监管上的缺失,使得大面积的原始森林和中龄林木遭到毁灭性的砍伐和掠夺式的开采。
原有的天然林生态系统已支离破碎,森林的屏障作用逐渐减弱,其涵养水源、消洪补枯、防风固沙、保护土壤的功能大为降低,旱灾水患频繁发生,1998 年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遭受了30年一遇的春旱和百年一遇的洪水。
如果生态功能继续恶化、不把这块森林保护好,将对黑龙江和整个东北产生巨大的生态影响。
据有关部门统计,小兴安岭林区的森林蓄积和可采成熟林蓄积分别比开发初期下降了大约55%和99%。
优势树种和珍贵树种濒于灭亡,特别是优势珍贵树种红松的蓄积量仅存400多万立方米,比开发初期下降了93.5%。
扣除公益林中的成熟林蓄积,地处小兴安岭林区的森工企业实际上已没有可釆的成熟林。
已有3/4的林业局无林可采,其余1/4 林业局也严重采伐过度。
二、完善生态保护政策,实现小兴安岭林区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小兴安岭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工作正面临着千载逢的历史机遇。
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及效果研究
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及效果研究摘要: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全球的湿地生态系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危害,退化现象愈发严重,尤其在人口众多的我国,表现的尤为明显,湿地的退化和破坏随着城镇化的发展显得越来越严重。
因此,恢复退化湿地生态系统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旨在研究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问题,以恢复生态学理论为基础,提出一些湿地恢复的具体措施和方法,以及评价恢复的效果。
关键词:退化湿地;恢复策略;恢复效果评价1我国湿地退化概况目前我国湿地的主要问题有很多,比如湿地生物多样性衰退趋势明显,许多湿地部分或全部丧失作为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的功能,给生物安全带来威胁;由于湿地面积减少和功能下降,一些内陆湿地丧失了淡水存蓄等功能,加剧了水资源危机并增加了洪水灾害风险;湿地存在的开垦与改造和水资源不合理利用等几大主要威胁因素,依然严重等。
从全球环境来看,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上升对海岸区威胁极大,将引起海水倒灌等自然灾害发生,影响到海岸湿地的变化和海岸资源的承载能力,这对于我们国家的沿海地区是非常不利的。
如滥建游乐设施,北戴河的旅游海滩面积进一步缩小,质量下降;滦河口湿地缺乏保护,生物种群骤减,表现为滨海湿地的环境恶化[1 ]。
2湿地恢复的策略2.1 自然保护区建设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是目前国际通行的做法,也是加强对湿地保护与恢复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我国在自然保护区的建设重点将主要在以下四方面:保护生物多样性,应加强对浮游生物、无脊椎动物等生物的保护力度;对于生境脆弱又功能特别重大的湿地进行抢救性保护;保护濒危物种;重点保护湿地中的关键种,也就是保护建群种。
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有效防止人们对湿地进行破坏,同时引入一些原来湿地中所有的物种,则可以加速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
2.2 污染源控制造成湿地退化的污染源包括露天采矿的灰尘和垃圾的积累、大肠杆菌等菌类数量的增加、水生生物的残余物和腐败物等。
通过加强对污染源的控制,加强源头的无害化处理,可以有效控制点源和非点源的污染。
湿地退化及其生态恢复
湿地退化及其生态恢复水环境所程东升、王亮、王世岩、吴佳鹏1 调研背景概述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也是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
根据《湿地公约》的定义,湿地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湖泊、河流、滞蓄洪区、河口三角洲、滩涂、水库、池塘、水稻田以及低潮时水深浅于6米的海域地带等。
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调蓄洪水、控制土壤侵蚀、补充地下水、美化环境、调节气候、维持碳循环和保护海岸等极为重要的生态功能,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因此也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
据联合国环境署2002年的权威研究数据显示,1公顷湿地生态系统每年创造的价值高达1.4万美元,是热带雨林的7倍,是农田生态系统的160倍。
湿地还是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对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比较而言,湿地是最濒危的生态系统(Tockner et al.,2010)。
由于自然原因及人类不合理开发利用,导致湿地面积减少(Brinson and Malvarez,2002)、蓄水量减少,水质恶化,整个湿地生态系统功能降低,生物多样性减少(刘红玉和李兆富,2006)。
从世界范围来看,众多国家已经历或正在经历湿地面积迅速减少、退化的过程。
在17世纪,美国有超过88×104km2的湿地,从殖民时期到20世纪80年代,损失了53%的湿地(Bacon,1992)。
在过去的1000年时间内,欧洲大陆上80%的原生湿地损失殆尽(Verhoeven,2013)。
大部分国家,如荷兰、德国、西班牙、希腊、意大利、法国等,其湿地面积损失均在50%以上(Jone and Hughes,1992)。
亚洲的新加坡、菲律宾、泰国的红树林湿地已分别损失了97%、78%、22%(Scott,1992)。
中国湿地退化现象也非常突出(刘影和彭薇,2003;吴向培等,2003;田昆等,2004;侯伟等,2005;张昆等,2008;李景刚等,2010),71%的湿地受到人类活动的严重威胁,天然湖泊已经从20世纪50年代的2800个下降到80 年代的2350个,面积减少了11%(傅国斌和李克让,2001)。
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法
退化生态系统的修复方法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破坏,导致许多生态系统逐渐退化。
退化的生态系统给人类社会和生物多样性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急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修复退化的生态系统。
本文将探讨几种常见的退化生态系统修复方法,希望能够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
一、植被恢复植被是生态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植被恢复是修复退化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之一。
植被恢复可以通过人工引种、植树造林、草原恢复等方式来实现。
在进行植被恢复时,应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类型和植被特点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确保植被能够顺利生长并逐渐恢复生态系统的功能。
二、湿地修复湿地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水文循环、净化水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湿地面临退化和破坏的局面。
湿地修复是修复退化生态系统的关键措施之一。
湿地修复可以通过恢复湿地植被、修复湿地水文条件、减少污染物输入等方式来实现。
通过有效的湿地修复措施,可以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三、水体治理水体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水体面临着污染和退化的问题。
水体治理是修复退化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之一。
水体治理可以通过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水体环境质量、恢复水体生态功能等方式来实现。
通过有效的水体治理措施,可以改善水体环境质量,恢复水体生态系统的功能,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
四、土壤改良土壤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许多土壤面临退化和贫瘠的问题。
土壤改良是修复退化生态系统的重要手段之一。
土壤改良可以通过施肥、翻耕、植被覆盖、植物修复等方式来实现。
通过有效的土壤改良措施,可以改善土壤质量,恢复土壤生态功能,提高土壤的肥力和保水保肥能力。
山地草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研究
山地草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研究杨菲;王峰;孙海龙;陈冰【期刊名称】《防护林科技》【年(卷),期】2016(000)001【摘要】在大兴安岭农林科学院实验基地,选择退化的灌草丛和草丛进行恢复技术研究.结果表明:大兴安岭地区退化的灌草丛生态系统,人工植苗恢复以山杏和红皮云杉营养杯苗成活最好,樟子松营养杯苗次之,兴安落叶松最差.保水剂处理对樟子松和红皮云杉地径苗高生长的促进作用明显,对于落叶松和山杏地径和高生长促进作用相对较小,山杏施用保水剂后虽然地径生长量有明显增加,但高生长量却出现降低;樟子松采用防蒸腾剂处理,其地径和苗高生长分别比对照增加143.1%和8.7%.红皮云杉地径、苗高分别比对照增加39.1%和177.7%.不同整地方式明显影响了樟子松造林成活率和幼苗生长,水平沟最好,鱼鳞坑整地次之,最差是穴状整地;在草丛中,不同树种播种造林,胡枝子和山杏的成活率明显高于沙棘.【总页数】3页(P29-30,81)【作者】杨菲;王峰;孙海龙;陈冰【作者单位】大兴安岭地区营林局,黑龙江大兴安岭165000;大兴安岭地区农林科学院,黑龙江大兴安岭165000;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40;大兴安岭地区农林科学院,黑龙江大兴安岭16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Q948【相关文献】1.开展高寒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助力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J], 李秀华2.开展高寒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技术研究,助力西藏生态安全屏障保护与建设[J], 张宪洲;王小丹;高清竹;侯太平;沈振西;方江平3.山地草原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对畜牧业的重要影响 [J], 孙岩4.退化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恢复理论与技术研究进展 [J], 吴长榜5.“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研究”获2013年度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 [J],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恢复途径对大、小兴安岭森林湿地生产力影响的开题报告
不同恢复途径对大、小兴安岭森林湿地生产力影响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森林湿地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的作用。
大、小兴安岭森林湿地是我国最大的森林湿地区域,其生产力水平与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密切相关。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气候变化等原因,该地区的森林湿地生态系统已经遭受了严重的破坏和破坏,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生态功能的保持已成为当务之急。
近年来,随着对生态系统恢复的关注和需求的不断增加,越来越多的恢复途径被应用到森林湿地生态恢复中。
然而,这些方法在其生产力恢复能力方面的差异尚未得到深入的研究。
因此,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大、小兴安岭森林湿地生产力恢复途径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不同恢复途径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为该地区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为该地区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作出贡献。
二、研究目的和研究问题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比较不同森林湿地恢复途径对大、小兴安岭森林湿地生产力的影响,探讨恢复途径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并为森林湿地生态恢复提供科学依据。
本研究将围绕以下几个问题展开:1. 大、小兴安岭森林湿地的植被恢复现状如何?2. 大、小兴安岭森林湿地不同恢复途径对森林湿地生产力的影响如何?3. 对森林湿地生产力恢复的哪些因素有着重要的影响?三、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选取大、小兴安岭森林湿地为研究区域,采用野外实验和文献调研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以下研究内容:1. 大、小兴安岭森林湿地的植被恢复情况。
利用现场观测和卫星遥感技术分析大、小兴安岭森林湿地的植被恢复趋势和现状。
2. 不同森林湿地恢复途径的比较研究。
选取植被恢复较好的4个样区,对恢复途径进行比较研究,并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分析不同恢复途径对生态系统生产力的影响。
3. 影响生产力恢复的关键因素探究。
对采用不同恢复途径的样区进行比较研究,通过多元统计分析影响生产力恢复的关键因素。
四、研究预期结果和意义本研究预计将得到以下几个具有意义的结论:1. 大、小兴安岭森林湿地的生态系统恢复趋势和现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9年10月第5期林业资源管理FOREST RESOURCES MANAGE M ENTO ctober2009N o 5小兴安岭山地沼泽湿地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技术研究张阳武1,2,赵天力1,3,蔡体久1,马燕娥2(1 东北林业大学林学院,哈尔滨150040;2 国家林业局调查规划设计院,北京100714;3 沈阳建筑大学,沈阳110168)摘要:对不同干扰程度的山地沼泽湿地进行植被恢复与建设。
研究表明:1)火烧和放牧中轻度干扰的灌丛沼泽和草本沼泽,采取封禁措施进行植被恢复效果很好,草本群落需要2a的自然恢复就可以基本恢复到干扰前的状态,灌丛群落则需要较长的恢复时间。
2)采矿强度干扰形成的退化湿地,应采取人工辅助方式进行植被建设。
在选择的5种植物中,俄罗斯大果沙棘长势最好,保存率为100%,小叶锦鸡儿的保存率为88 23%,萱草的保存率为62 15%,紫穗槐和苜蓿全部死亡;在人工种植模式中,俄罗斯大果沙棘与小叶锦鸡儿行间配置模式效果最佳,俄罗斯大果沙棘与萱草行间配置模式、小叶锦鸡儿与萱草的配置模式效果较好。
关键词:小兴安岭;山地沼泽;恢复技术;配置模式中图分类号:Q171 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622(2009)05-0073-06R estorati on Techni que of the D egraded E cosyste m ofS wa mp in X iaoxi ng anM ountai nsZ HANG Y ang w u1,2,Z HAO T ian li1,3,CA I T iji u1,M A Y ane2(1 C olle ge of F orestry,N orthe a stF orest ry Universit y,H arbin150040,Ch i na;2 A c ade my of F orest Inve n tory and P lanning,S tate Fore stry Ad m inistra tion,B eiji ng100714,Ch i na;3 Shenyang Arc h itect ure Un iversit y,Shenyang100714,C hina)Abst ract:B ased on t h e research of vegetati o n resto ration and constr uction for s w a m ps o f different deg ree of i n terference,the results sho w ed that t h e effects o f nat u ra l vegetati o n restorati o n on shrub and herba ceous m arshes under bur n i n g and g razi n g i n ter m ed i a te d istur bance w ere good A ccording to the gro w t h in dexes,it only needed2or3years f o r degraded ecosyste m to recover to the un-d istur bance status by the herbaceous plant restoration m easures,but it took longer ti m e w ith the shrub plant restorati o n m easures A ccor d i n g to the co m parative analysis o f5artificial spec i e s,the preserv i n g rate ofH i p pophae rha m no ides, Caragana m icrophy lia and H e m erocallis c itri n e w as100%,88 23%and62 15%respectively in t h e ir o wn patterns But t h e preserv i n g rate o f Am orpha fr uticosa and M ed icago sativa w ere zero after years o f artific ial vegetation restorati o n The order of d ifferen t patterns o f artific ial species dispositi o n m odel as f o l l o w s:the m i x disposition m odel ofH i p pophae rha m no i d es and C aragana m icrophylia>H i p pophae rha m no i d es and H e m er ocallis citri n e>C aragana m icrophy lia and H e m eroca llis c itr i n e In order to use the re su lts of these ki n ds of artific i a l spec i e s d ispositi o n m odels and techn i q ues fo r degraded ecosyste m vegeta ti o n eng ineeri n g resto ration,t h ese m ode ls and techn i q ues should be tested under d ifferen t deg raded eco syste m o fm arsh and d ifferent scenari o conditi o nsK ey w ords:X iaox i n g an M ountains,m oun tain s w a m p,resto ration technique,d ispositi o n m ode l收稿日期:2009-05-07;修回日期:2009-09-07基金项目: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W B08B04)作者简介:张阳武(1966-),女,黑龙江阿城人,高工,主要研究方向为湿地科学。
通讯作者:蔡体久,教授,博士生导师。
Em a i:l ca it@j263 ne t林业资源管理第5期山地沼泽湿地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
这些湿地,一方面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泥炭资源、水资源和旅游景观资源,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1];另一方面在控制水土流失、蓄洪防涝、滞留沉积物、降解环境污染、净化水质、调节气候和保持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2-3]。
由于近年来大面积的泥炭开采、排水造田、筑坝和矿产开采等生产活动,使湿地面积迅速减少,山地沼泽湿地生态系统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湿地的功能大大减退,尤其是山地沼泽湿地的涵养水源和调解小气候的功能显著下降,致使山区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因此,湿地的恢复与重建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以小兴安岭山地沼泽湿地为研究对象,选择退化程度不同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植被建设,从中选择效果较好的配置模式,以加速小兴安岭山地沼泽湿地恢复的进程。
1 研究区概况研究区设在小兴安岭北部的公别拉河流域(126 30 ~127 30 E,49 40 ~50 10 N)。
公别拉河是中俄界河黑龙江中游右侧的一级支流,发源于小兴安岭东麓,自西向东汇入黑龙江。
该区地处高纬度地带,属于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太平洋季风和西伯利亚高压影响,夏季短促而温湿,冬季漫长而寒冷,秋季降温迅速,春季短暂。
降雨多集中在6 9月份,平均降雨量为551 6mm。
平均气温为-1 5 ,最高气温35 ,最低气温-41 。
该区河流密集,河谷宽阔深长,形成大面积的山地沼泽湿地。
沼泽类型丰富,有森林沼泽、灌丛沼泽和草本沼泽。
主要组成物种有修氏苔草(Carex schm i d tii M e i n sh)、丛苔草(C caes p itos a L )、乌拉苔草(C m eyeriana L )、细叶沼柳(Sali x ros m arinifolia L )、五蕊柳(Salix p entandra L )、柴桦(B etula fruticosa L )、笃斯越桔(Vaccinium uli g i n os um L )、毛赤杨(Alnus sib irica var hirsuta Fisch E tTurcz )、柳叶绣线菊(Sp iraea salici f olia L )、白桦(B etula p l a t y phy lla Suk )、山杨(P opulus davidiana Dode)等。
该区沼泽湿地土壤以腐殖质沼泽土、泥炭沼泽土和潜育草甸土为主。
2 研究方法退化生态系统是指生态系统在自然或人为干扰下形成的偏离自然状态的系统。
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退化生态系统,其恢复方法亦不同。
退化湿地恢复技术包括:湿地生态恢复技术、生物恢复技术、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恢复技术。
湿地生态恢复技术包括:基地改造、湿地水土流失控制、清淤等基地恢复技术,筑坝、修建引水渠、污水处理、控制水体富养化等水状况恢复技术,土壤污染控制、土壤肥力提高等湿地土壤恢复技术。
湿地生物恢复技术包括:物种筛选、物种引入保护、种群调控、群落优化配置与组建等技术。
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恢复技术主要包括:生态系统总体改良技术和生态系统构建与集成技术等。
本研究主要应用湿地生物恢复技术对退化的湿地生态系统进行恢复。
近年来人为干扰使湿地植被和土壤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火烧不仅烧掉地表枯落物,还对乔、灌木产生较大损害;连年的放牧造成湿地植被和土壤的退化;矿产开采等改变了沼泽湿地原始状态下的植被和土壤,使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本研究针对不同破坏程度的山地沼泽湿地,采取不同的恢复与重建技术。
1)自然恢复。
对放牧和火烧干扰破坏的湿地采取封禁措施进行自然恢复。
2a自然恢复后,进行植物种类及生长指标调查。
设置20m 30m的样地,在样地中设置1m 1m的草本样方和10m 10m的灌木样方,分物种,调查高度、盖度、生物量等,并进行多样性指数计算[4]。
同时选择没有干扰的近原始状态沼泽类型做为对照,进行植物生长调查。
2)人工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