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合集下载

浅析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析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作为马克思理论体系中的组成部分,构成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进行深入研究,是研究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项重要工作。

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不仅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也具有丰富的思想内容。

用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与我国的发展实际相结合,能够对我国社会发展起到指导作用,所以,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不仅有研究价值和理论价值,更有现实价值。

一、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相关含义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作为社会发展理论的一种,既是诸多社会发展理论的一部分,也不同于其他社会发展理论,它具有自身特点,具有丰富的思想内涵。

(一)社会发展理论社会发展理论,是从二战后才开始在西方逐渐发展起来的。

二战后威廉·刘易斯曾提出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学家迈克尔·托达罗提出的经济发展指标理论,这些都是社会发展理论呈现的早期形式。

如果从社会发展理论所涉及的领域来讲,社会发展理论可分为狭义和广义两方面。

狭义层面的社会发展理论一般是指研究的对象为发展中国家,指向的具体内容为如何实现自身发展,怎样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理论;而广义层面的社会发展理论则是指研究的对象不仅仅只是一些发展中国家,还扩展到一些发达国家,研究它们如何实现现代化的相关理论。

发展理论最初应用在经济学方面,但通过不断发展后,逐渐与社会学相结合。

由于社会学问题更加复杂和多样,所以社会发展理论是作为一种交叉理论出现的,正由于这种发展理论囊括了众多学科,社会发展理论所指向的社会层面具有很强的复杂性和整体性,社会发展理论也越来越受重视。

(二)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般指马克思和恩格斯所创作的思想理论体系,广义上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还包括了后人所不断延续和发展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学说。

它是一个广而深的理论体系,影响也最为显著,尽管不同理论学说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也有所不同,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结论也多种多样,但从整体上看,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方向和宗旨都是一致的。

浅谈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浅谈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浅谈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摘要】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其重要的理论之一,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和规律。

本文将从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形态到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一一探讨,分析不同社会形态的特点和演变过程。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对当今社会依然有一定的启示作用,例如资本主义社会中的阶级矛盾和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前景。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也存在局限性,对于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

在理解和应用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时,需要结合当代社会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分析和评判。

【关键词】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原始共产主义、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主义、背景、意义、启示、局限性1. 引言1.1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背景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背景可以追溯到19世纪的欧洲社会。

当时,工业革命的兴起导致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崛起,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激烈的社会矛盾和阶级对立。

马克思通过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分析,开始了他的社会形态理论的探索。

马克思在研究社会形态的过程中,主要关注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

他认为,随着生产力不断发展,旧的生产关系逐渐成为阻碍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这将导致社会形态的变革。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建立在对历史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理解上的,他试图揭示不同社会形态之间的演变规律和内在联系。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深刻影响了当时和后来许多学者和政治运动的思想。

他的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面的分析社会现实的方法,也为后来的社会变革和革命提供了理论支持。

在当今世界,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仍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对我们深入了解社会发展规律和指导实践具有积极的启示作用。

1.2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意义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对人们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历程和未来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社会形态的特点和演变过程,揭示出社会发展的内在规律和运行机制。

这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历史的脉络,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轨迹,从而更好地把握当今社会的现状和未来走向。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及其当代意义

社会形态是马克思所创立 的唯物史观 的重要范 畴。 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的理论 , 揭示 了社会生 活的本质及 其发展规律 , 于我们 深入贯 彻落 实科学 发展 观 、 导 对 指
的依赖关 系( 初 完全 是 自然发 生 的)是最 初 的社 会 起 , 形态 , 在这种形 态下 , 的生产能力 只是 在狭窄 的范 围 人 内和孤立 的地 点上发展着 。以物的依赖 性为基 础 的人

批判) 序言》 中曾提出这样著名 的见解:大体说来, “ 亚 细亚的、 古代的、 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 以看成是经 济 的社 会 形态 演进 的几个 时代 。l3马克 ”3。 ] 思 以经济 角度为切 人 点 , 为人类 社 会 的发展 史 是 由 认 低级 向高 级发展 的 , 次经 过 了原 始社 会 、 依 奴隶 社 会 、 封建社会 和资本主义社会 , 发展到共产 主义 社会 。 最后
社会 的发展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上升过程。当马克思 与恩格斯合著的《 神圣家族》 出现后 , 其社会形态思想 有 了进一 步的发 展 , 们不 仅强 调 了物 质 资料 生产 方 他 式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 而且进一步认识到 人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必然发生相互关系 , 他们认 为, “ 实物是为人的存在 , 是人的实物存在 , 同时也就是 人为 他人的定在 , 他对他人 的人 的关 系 , 是 是人对 人的 社会关系。_5 实物” ” ]把“ 12 看作人们社会关系的基础, 这 思想是马克思恩格斯形成 自己“ 生产关系” 概念 的关
收稿 日期 :0 1 6— 0 2 1 —0 2 作者简介 :  ̄ ( 9 7 )男 , 15 一 , 安徽 安庆人 , 安庆 电大校长 。

李玉 元 : 马克 思主 义社会 形 态理 论及 其 当代 意 义

马克思三大社会理论形态及其现实意义-文档资料

马克思三大社会理论形态及其现实意义-文档资料

马克思三大社会理论形态及其现实意义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全部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核心。

社会形态是与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马克思对社会形态的具体划分、主要是在社会的经济关系的基础上,其目的是揭示社会形态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马克思以人的发展状况为尺度,对人类历史进程进行了理性的审视,形成了其唯物史观中贯穿始终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一、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提出和发展马克思将人类历史分为三大阶段,即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性、个人全面发展。

在其著作中可以明显看出这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不是偶尔提出的,它是有自己的思想脉络并始终贯穿在马克思思想的发展中。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已经开始考虑人类历史,并构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理论。

在分析中,他以人的本质(劳动异化是否异化)为原则,人类社会历史分为三个阶段:没有发生异化的阶段、异化阶段、异化被扬弃的阶段。

这是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最初萌芽时期。

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第一次明确、完整地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并提出了人类历史最重大的发展规律。

依据人与人关系、人的发展的不同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在最初的社会形态里,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能在狭小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生着。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交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

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阶段。

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创造条件。

”不同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其发展大致将经历是以下三个历史形态:“人的依赖关系阶段”、“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和“个人全面发展阶段”。

这标志着已经发展成熟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在《资本论》中马克思继续写了关于社会历史进程可分为三大社会形态的见解,即“直接的社会关系”“人们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自由人联合体”进一步丰富了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浅析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浅析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放 f t .
2 o t 08A _

( 旬刊 ) 下
浅析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口 宿 琳
上海 200 ) 100 ( 复旦 大学社科部
中图分类号 : 6 1 D 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6 2 7 9 2 0 1 — 9 一 1 1 7 — 8来自4( 0 8) 1 1 8 O
社会形态是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 的重要范畴 。马克思 曾 经在不 同的意义上使用过社会形态范畴 。本文所要探讨 的是 马克 思根据社会 的经济形态 即人们 的经济活动性质和发展形式 表征社 会发展 自然历史过程 的 “ 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社会形态 , 在社会结构上是社会有机体的子 系统 , 是表征经 济 基础 与上层建筑 的统一体的范畴。社会形态范畴揭示 出任何社会 形 态都是特定 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具体 的历史 的统一 。社会 形态范畴 的提 出源于对社会关系的正确区分 。马克思对复杂 的社 会关 系所作的 区分 , 既是社会形态范畴产生的根源 , 又是对这一 范 畴的理论内容的深刻揭示。马克思认为 , 人在与 自然界进行物质交 换 的过程 中, 一方面形成 了人与 自然的关系 , 另一方面产生 出人 与 人 的关系。前者 以生产力为标 志构成人类社会存在 的前提 , 后者则 表现为物质经 济关 系、 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 。 马克思关于三大社会形态 的理论最初 萌芽于马克思 《 84 14 年 经济学哲学手稿 》 其基本雏形形成于 《 , 德意志意识形态 》 但其成 , 熟 的形态是在 《 8 7 1 5 年经 济学手稿 》 15 ~ 8 8 中。马克思在 《 87 15 ~ l5 年经济学手稿 》 88 中第一次明确 、 完整地提出了三大社会形态理 论 ,提 出和发现了人类历史最重大 的发展规律——三大社会形态 历史演进规律 。马克思在 《 手稿 》 中指出 : 人 的依赖关 系( “ 起初完 全是 自然发生 的 ) 是最初的社会形态 , , 在这种形态下 , 的生产能 人 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 以物 的依赖性为 基础 的人 的独 立性 , 是第 二大社会形态 , 在这种形态 下 , 才形成普 遍 的社会物质交换、 全面的关系 、 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 的能力体 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 的 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 自由个性 , 是第三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第三 个 阶段创造条件 。因此 , 家长制的、 古代的 ( 以及封建的 ) 状态随着 商业 、 奢侈 、 货币 、 交换价值的发展而没落下去 , 现代社会则随着这 些一道发展起来 。 马克思在这里提 出的每一社会形态都是围绕着 ” 现实个人的发展 , 也就是 说 , 第一社会形态马克思强调人生产能力 有限 , 第二社会形 态强调人的独 立性 , 三社会形态突出人 的全面 第 发展。马克思并做出解 释说第二社会 形态为第三社会形态作准备。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与 中国社会 主义 建设息息相关。我 国社 会主义的理论 和实践都 离不 开马克思社会形 态理 论的指导 , 因此 , 重新审视和反恩马克思社会形 态理论 ,对 于我们当今的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 的现实意义 。 ( ) 一 有助 于正确理解 马克 思主义唯 物史观 , 消除对马克 思 并 主义哲学的错误理解 唯物史观是 马克思一生最重大 的发现之一 ,也是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主要 内容。而社会形 态理论 又是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一 个重要 组成部 分 , 它涉及 到人类社会 的发展规 律 、 发展道路等一系 列问题 , 对苏联、 中国等国家的社会 主义革命 和实践 以及后来的社 会科学 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过去 , 我们 把 “ 五大社会形态 说” 看成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 的主要 内容 , 认为它是人类社会的 普遍规律 , 人类社会 的历史发展 就是沿着原 始社会 、 奴隶社会 、 封 建社会 、 资本 主义社会 、 共产 主义社会这五种形态 的顺 序依次演进 的。这种僵化的 “ 大林模式” 斯 的马克思 主义导致了人们对马克思 主义哲学 的错误理解 ,也使马克思主义哲学 无法科学地 揭示中国 的改革和现实问题 。 于是有人提出 : 马克思主义哲学过时了。 而”三 大社会形态理论 ” 为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提供了一个新 的理论视角 。三大社会形态理论表明马克思并不是仅仅 从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的角度 划分人类社会形态。事实上 , 马克思一直很重视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社会形态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

运用社会形态理论,马克思拨开了覆盖在社会历史上的层层迷雾,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原貌。

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中,最为大家熟知的要数马克思以生产方式不同来划分而形成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jia。

实际上,马克思在研究中还从其他视角出发思考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深度挖掘其中所包含的丰富思想,对于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于如何理解马克思的经济社会形态理论,学术界一直存在认识上的分歧,至今也未能达成共识,其中“五形态说”与“三形态说”是两种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而且都可以在马克思文本中找到相关理论依据。

其中,“五形态说”的文本依据就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说的:“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的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5]33“三形态说”的文本依据则是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所说的:“人的依赖关系(其实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

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

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三大社会形态理论虽不像五种社会形态理论那样频繁地出现,但也绝不是马克思“偶然的”思想,它也有自己的思想发展脉络而贯穿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

在唯物史观的实验性文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正在经历思想“临产前的阵痛”的马克思,。

在分析中,他以人的本质即劳动是否异化为原则将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三大阶段:未发生异化的阶段、异化阶段、异化被扬弃的阶段。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辨析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辨析

思 在生前并 没有 创作 过 系统 阐述 社会 形态 理 论 的专 著, 他 的一些相 对 比较集 中论 述这一 理论 的著作 由于
多种原因长期未能出版 问世, 并不为人所知。其 中,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7— 2 4
展 的主体在一定意义上却被忽视 了。
基金项 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 目( 1 2 C K S 0 0 5) ; 教育部人文社 会科学 规划项 目( 1 2 Y J C 7 1 0 0 1 9) ; 江苏 省社会科 学规划项 目( 1 1 M L C O 0 6 )
整体理 解 , 表现 为人们 在理 解 时易于 出现偏 差 , 只看
到或者 强 调社会 历 史 发展 中物 质 层 面 的东 西 , 甚 至
纵 观马克思 思想发展史 可知 , 马克思 的很 多思想 都是 在批判 中提 出的 , 社会 形态理论 也是 如此 。马克
夸 大 了经 济 因素 的作 用 , 从 而 片 面地 将 马 克 思视 野 中 的人 类社 会历 史简 单地理 解 为只是 生产 力与 生产 关系 、 经济 基础 与上层 建筑 之 间矛盾 运动史 , 历 史发
后存 在 的无产 阶级 政 党 在 建立 之 初 , 他 们 的首 要任 务就 是在 政治 上夺 取政权 , 以建立无 产 阶级专 政 , 在 经济 上废 除私 有制 , 以完 成 无 产 阶级 政 权 经 济基 础
出场 及其 内涵 出发 , 在 详 细论 述 三 大 社 会形 态 理论 发展 脉络 的基 础上 , 实 现对 三 大 社 会 形 态 理论 的正 确理 解 与全 面把握 。
社会 形态 社会 形态 理论 是 唯物 主义历 史观 的基 石 。运用社 会 形态 理 论 , 马克 思 揭 示 了人 类 社 会 发 展 的一般规 律 和宏 观 进 程 , 第 一 次 将 人类 社 会 历 史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l 8・
政 工 论 坛 马克思三大社 Nhomakorabea形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刘 娟 仪 虹 玲
( 长春科技 学院, 吉林 长春 1 3 o 0 0 0 ) 摘 要: 通过梳理分析马克思三大社会形 态理论生成的历史过程 , 论述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 态本质上 的差别 , 取 决于对 当时人 民的劳
动时间的不同关心程度。根据 马克思的三 大社会形态理论 , 如今的 中国处 于现代化运动过程 中, 这也就代表 着 中国 已经迈 出了第一大社 会形 态, 正在 积极 吸取借鉴 第二 大社会 形态的有益成果的影响 , 为朝着 以第三 大社会形 态的发展 为 目标来努 力创造现 实条件 , 这就代表 着 中国现代化运动过程是以 实现现 实的个人对 劳动时间的关注为 目标 , 以及通过 占有 自由劳动时间从 而达到个人 的全 面 自由发展。
关键 词 : 马克思 ; 社会形 态; 现 实意 义
它是活动在先现代社会 主义理论指导 在社 会结构上 , 社会形态属于社会 有机体 的分 支系统 , 其代表 于新兴的一种 市场经济模式 , 下的高度 自觉 ,它将市场机制和社会 主义原则有机 的结合在一起 , 着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的范围。 社会形态范畴揭示了任何 社会主义原则是其灵魂 。在社会主义 的条件下 , 我们弘扬市场经济 社会形态都属 于特定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 的历史性具体统一 。 社 建设高 层次的物质 文明 , 与此 同 会关系的正确区分是社会形态范畴提出的来源 。 马克思面对这复杂 不仅 要大幅度提高社会 的生产力 , 以此提高人 的道德素质 。随着 的社会关 系做出的 区分 , 不仅是社会形态 范畴的起源 , 也是深刻 的 时还要加强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 明 , 揭示 了这一范畴的理论 内容 。马克思认为 , 当人与 自然通过物质交 不断完善社会 主义市场 经济 , 我们 最终将会实现从 “ 经纪人 ” 向“ 道 的转换 , 并为实现“ 自由人” 创造有力的条件 。 换 的过程 中 , 一方 面人与 自然 的关 系逐 渐形 成 , 另 一方面人 与人 的 德人 ” 2 经济市场化的过程就是对劳动时间越来越关心的过程 关系也逐渐产生。 前 者将人类社会存在的前提归结为以生产力为标 经 济全球化使 得劳动时 间决 定交换价 值的基本 原则在 中国逐 志, 后者则清 晰的便显 出物质经济关 系、 政治关 系以及思想关系 。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 态理 论的最初萌芽是在 马克思  ̄ 1 8 4 4年经 步确 立。 劳动社会性使得商品的价值量是 由生产使用价值的社会 必 而这种社会必要劳动 时间也同样表现 出对个人 济学 哲学手稿 》 , 并在 《 德 意志意 识形态 》 中形成基本 雏形 , 而后 于 要劳动时间来 决定 , 《 1 8 5 7 ——1 8 5 8 年经济学 手稿》 中形成成熟的形态 。在《 1 8 5 7 —— 劳动时间的强制, 于是人人都紧张起来, 个 人的个性 在以资本为原则 科学技术 已经物 1 8 5 8年经济学手稿》 中马克思第一次完整 明确 的提出 了三大社会 的生产方式条件下逐步丧失 。在现代生产关 系下, 形态理论 , 并发现且提 出了三大社会形态历史演进规 律 , 这一人类 化在劳动资料 ( 机器) 中, 机器 已经转变为固定 资本, 作为一种异 己的 、 历史上 的最为重大的发展规律 。马克 思在 手稿 中曾指出“ 期初完全 统治 的力量迫使 工人只有不断地提高劳 动能力才有 可能被 资本 家 是 自然发生 的人 的依赖 关系 , 属于最初 的社会形态 , 在 这种社会形 雇佣 。所谓生产工人, 就是这样 的人, 它必须生产出 自己的对立面即 态下 , 人类的生产 能力 的发展仅能在这狭窄 的范 围以及孤立 的地点 资本家, 这样 , 在交换 价值 上, 人 的能力 变成 了物 的能力 , 人 的社会 关 上。第二大社会意识形态是人的独立性是以物的依 赖性为基础 , 在 系变成 了物 的社会关系 。归结起来, 人 的全面发展 的能力 只是通过 这种 社会意识形态 下 , 逐渐形成 了较为普遍 的社会 物质交换 、 全 面 异化形式 以发达的机器体系 即物的能力体现 出来 , 人的社会关 系的 的关系 、 多方面的需求 以及全 面的能力体 系。他们 的社会财 富是 以 全面性也只是通过异化形式 以物的社会关 系的全面性体现出来。 从 个人 全面发展 和他们共 同的社会能力作为基础 , 这是第 三大社会 意 必要劳动时 间和剩余劳动时 间的角度看, 当代 中国由于确立了资本 识形态。第二 大社会意识形态为第三大社会意识形态创造 了条件 。 原则 , 因此 , 资本 的趋 势就是获得 最大量 的剩余劳动 时间, 主要的手 由此可见 , 家长制 的 , 古代封建状态 都随着商业 、 货币 、 交换价值 的 段仍然是提高劳动生产力 即建立发达的机器体 系并代替活劳动。 这 发展而慢慢 消失 , 现代 社会则是 随着这些一并 发展起来 。 ” 马克思所 种 由群众 创造的剩余劳动 时间为社 会提供 了可供 充分发展 的 自由 提出的每一个社会意识形态均是 以个人现实发展为 中心围绕展开 , 时间 。 换句话说 , 第一社会意识形 态中马克 思主要 强调的是人 的生 产能力 总的说来, 由于受到外 国资本 的影 响, 由于劳动 生产力 的提高, 劳 依然存在局 限性 , 第二社会 意识形 态所强调 的是人 的独立性 , 第 三 动时 间呈现 出不断减少 的趋势, 而劳动时间的不断减少 意味着 自由 社会 : 意识形态所突 出的使人的全面发展能力 。 马克思并对第二社会 时间的增多, 也就 为全 面发展 的个人 的形成提供 了现实 的基 础。 当 意识形态为第 三社会意识形态做准备做 出了详细的解释。 然, 中国的现实情况 是非常复杂的, 生产力的多层次性 、 不平 衡性和 马 克 思 的社 会 意 识 形 态 息 息 相关 于 中 国社 会 主 义 建设 问题 。 我 落后性决定 了生产关 系的多样性 。但 可以肯定的是, 凡 是交换价值 国社会 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均 以马克思社会意识形态作为指导方 向。 生产发达或市场发达的地方, 对 劳动 时间的关 心程 度就显得 急切, 甚 由此可见 , 从新 的视 角解 读马克思社会 意识形 态 , 对 于 当今建设 中 至当作生死攸关的问题 ; 凡是 以使用 价值 生产 为主的地 方, 对劳动时 国特色社会 主义具有着至关重要 的现实影响意义。 间的关心程度就非常有 限。可 以说, 经济市场化 的过程 就是对劳动 1利 于正 确认识及处理人与社会 主义市场经 济的全面发展 关 时间越来越关心的过程 。

浅谈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谈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浅谈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内容提要] 马克思以人的发展状况为标尺,从主体价值视角出发对人类历史进程进行了理性的审视,形成,了其唯物史观中独具特色而又贯穿始终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当前,全面理解并科学把握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对于科学定位现在中国所处的历史阶段、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深入理解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当代价值社会形态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

运用社会形态理论,马克思拨开了覆盖在社会历史上的层层迷雾,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原貌。

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中,最为大家熟知的要数马克思以生产方式不同来划分而形成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

实际上,马克思在研究中还从其他视角出发思考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三大社会形态理论被众多学者提了出来并给予极大的关注。

当前,进一步研究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深度挖掘其中所包含的丰富思想,对于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提出与发展脉络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正式提出,是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

在这篇著作中,马克思将整个人类历史划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性”和“个人全面发展”三大阶段。

多年来,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左”的思想的影响,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在理论界与学术界始终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甚至在刚提出时还受到不少抵触。

有人认为它只是马克思“偶然提出的”。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三大社会形态理论虽不像五种社会形态理论那样频繁地出现,但也绝不是马克思“偶然的”思想,它也有自己的思想发展脉络而贯穿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

在唯物史观的实验性文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正在经历思想“临产前的阵痛”的马克思,尽管仍背负着人本主义异化史观,但他已经开始思考人类历史,并在人本学的逻辑框架内构筑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关键词 : 马克 思; 劳动 时间; 社会形态 ; 剩余 劳动 时间; 必要劳动时 间; 自由时间 中图分类号 : 8 A1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7 .40 2 0 ) 304 - 1 35 2 (0 6 0 -0 00 6 6
共 产 主义 社 会 也 应 被 扬 弃 , 能 使 人 通 过 劳 动 以 才
主 义社 会基 本 特征 时认 为 , 在共 产 主义社会 , 个人 不
再屈从于分工和私有财产的统治 , 通过联合起来的 个人对生产工具和财产的支配 , 旧的分工和私有制
将被 消 灭。未 来 的共 产 主义社 会 “ 是个人 的这 样 一 种联合 ( 自然 是 以 当 时 已经 发 达 的生 产 力 为 基 础
V0. N . 18 o3 Sp 20 e. 06
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胡 绪 明
(. 1 复旦大学 哲学系 , 上海 2 0 3 ;. 04 3 2 上海理工大学 社科部 , : 上海 2 09 ) 0 03

要 : 过 对 马 克 思 三 大 社 会 形 态 理论 生 成 的 历 史 过 程 的梳 理 , 述 马 克 思 三 大社 会 形 态 的 本 质 差 别 通 论
维普资讯 http://www.Βιβλιοθήκη
第 8卷 第 3期 20 06年 9月
南 京 邮 电 大 学 学 报 ( 社 会 科 学 版) Junl f aj gU ie i f ot adT l o mui t n Sc l c ne ora o n n nvrt o P s n e cm nc i s( oi i c ) N i sy s e ao aS e
人 的本 质 的异化 和复 归这样 一种 非历 史 的人本 学 逻 辑 的内在制 约 , 表现 为 马 克思 的一 种 不 自觉 的 社会 形 态思想 。所 以 , 我们 也 就 只 能把 这 些 内容 称 为 三 大社会 形 态理论 的最初萌 芽 。

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大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大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新 校 阔
X i n X i a o Y l l m 1
文 化视 界
马克思社会发展三大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邓 宏艳
( 山东滕 州市委 组 织部 , 山东 枣庄 2 7 7 5 0 0 )
摘 要: 基于对人类社会发展 的理性 审视 , 马克思形成 了关于社会发展三大形态理论。 梳理该理论的发展梗概、 解析其 内 容, 对于准确定位我国当前的历史进程、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及全面贯彻落实以人 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具有非凡意义。
价值。 1 . 对 于科 学定位 中 国 当前所 处的 社会 发 展 历 史方位 具 有 重
要 作用。马克思对社会发展 的思考有其 清晰脉络及发展历程 , 从不同的层面进行了深入的分析 。我们要综 合两种不 同的形 态理论 , 深入探析我 国当前社会 发展诸多现实情况 , 才能客观
准确地定位。依据其理论 , 我国还未 到达第三大社会形 态 , 因 此只能将现阶段定位于社会发展第二大形态 , 并在初始 阶段。
业健康可持续性发展意义非凡 。 2 . 为 准确 理 解我 国实行 社会 主 义 市场 经 济体 制提 供 理 论依 据。在社会发展第二大形态 , 物的依赖 、 商品交换是人们赖 于 生存 的必要条件 ,我们 国家现 阶段 的社会 发展同样也无法跨 越这一社会形态。所 以基于对现 阶段社会 历史发展 的现实情 况, 顺应 社会 发展的内在规律 , 在社会 主义制度下发展社会 主 义市场经济是我们能够做 出的唯一正确抉择 。当然 , 这不是被 动适应 ,我们在发展 中也要注意 摒弃市场经济 中无法避 免的 内生 问题 , 将 经济 只作 为发展的手段 , 真正要促使人 的全 面协 调发展 , 最 终 实 现 向 高 级发 展 阶段 的 跃 升 。

马克思三形态理论及现实意义

马克思三形态理论及现实意义

马克思三形态理论及现实意义简介马克思三形态理论是指人类社会的发展按照一定规律依次经历的原始共产主义、奴隶制、封建制、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五种形态中的一种或几种。

其中,原始共产主义、奴隶制和封建制被称为“古代三形态”,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被称为“现代两形态”。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推动生产力发展的过程。

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社会形态也在不断演进和变化。

不同的社会形态带来的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也不同。

因此,理解社会形态的演进规律对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古代三形态原始共产主义原始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最早的形态,这个社会形态时期人类生产力较低,生产和消费是公有制的,个体之间几乎没有经济差异。

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属于全体成员,没有私有制度;生活方式较为自然,没有明显的阶层差异,但是由于生产力的低下,不可能实现全面的公有制,因而社会中仍有诸多缺陷。

奴隶制奴隶制是原始共产主义转变而来,奴隶制社会主要以美索不达米亚、古埃及、古希腊、罗马为代表。

在这个社会形态下,奴隶是社会中唯一的被剥削和被压迫的阶层。

奴隶制度下,生产力和社会经济领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例如铁器的使用、行业的分工等,社会分工也进一步细化。

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以及生产劳动的产品,都被占有与支配人的阶级统治者手中。

封建制封建制是奴隶制度进一步演化和复杂化的产物,以中国和欧洲等地为代表。

在这个社会形态下,土地所有权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化、等级秩序、封建级别等特征比较典型。

封建制度下,统治集团是由封建贵族与聚落所有者组成的。

非农民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

但由于封建制的弊端,在资本主义制度不断冲击下,最终使其走向灭亡。

现代两形态资本主义资本主义是一种以私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家雇佣工人方式展开生产的社会形态;人们追求个人利益,市场机制总是起主导作用以达到利润最大化。

资本主义发展到高峰,一切为货币的时代,成了“货币成王”的时代。

资本主义是一个带有极大矛盾和危机的社会。

马克思三大形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三大形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马克思三大形态理论及其现实意义摘要:社会形态是马克思所创立的唯物史观的重要范畴。

马克思曾经在不同的意义上使用过社会形态范畴。

本文所要探讨的是马克思根据社会的经济形态即人们的经济活动性质和发展形式表征社会发展自然历史过程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一、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1、马克思社会形态传统教科书认为,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是社会的经济形态、政治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统一体。

①任何社会形态都是具体的、历史的,都有自己独有的特征,是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都有其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过程,而不是“纯粹”的。

任何社会形态也是全面的。

它包括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二者缺一不可。

社会形态的发展是统一性和多样性的统一。

所谓社会形态发展的统一性事就人类社会总的发展趋势而言的。

所谓社会形态发展的多样性是就具体的国家和民族而言的。

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各国、各民族可能越过一个或几个社会形态跳跃式的发展。

2、理论界对马克思社会理论的划分理论界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划分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

总体来说,主要存在两种观点的对立:一种认为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五形态说”,即人类社会依次经过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五个阶段。

其理论根据是《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得一句话:“大体来说,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可以看做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②另一种就是“三形态说”。

所谓“三形态说”,是指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根据人与人关系和人的发展的不同对人类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

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

浅谈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浅谈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浅谈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摘要】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包括原始共产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从原始共产社会的共同所有制逐渐过渡到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最终的资本主义社会。

每个社会形态都有其独特的生产关系和生产力发展阶段。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社会制度是由生产关系决定的。

通过对这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社会的发展历程和各个社会形态之间的联系。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刻的历史分析框架,帮助我们认识和解决当代社会面临的问题。

【关键词】马克思, 社会形态, 历史唯物主义, 原始共产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引言, 结论1. 引言1.1 引言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是他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得出的重要结论之一。

马克思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演化的过程,经历了原始共产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这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有其特定的经济结构、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

而这些社会形态之间的转变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推动的。

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不仅是对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的科学解释,也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通过对各个社会形态的研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不同社会制度的运行规律、矛盾冲突及其解决方式,进而为当代社会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和借鉴。

本文将分别对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进行讨论,以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帮助读者更好地把握社会发展规律,为人类社会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思考。

2. 正文2.1 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对社会发展规律性的基本认识。

马克思认为,社会的发展是一个辩证的过程,是在社会经济基础条件变革的基础上进行的。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强调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生产力的发展。

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下,社会各种制度的变革和演变都是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生产关系的变化而发生的。

新时代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的价值

新时代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的价值

㊀㊀收稿日期:2018G05G28㊀㊀基金项目:本文系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2018年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编号:2018K J 5C MY )阶段性研究成果.㊀㊀作者简介:黄珊妹(1989 ),女,壮族,广西田东人,助教,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社会;黄美萍(1988 ),女,广西贺州人,助教,研究方向:政治学.第17卷㊀第5期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 o l .17N o .52018年10月J O U R N A LO F HU A I B E IV O C A T I O N A L A N DT E C HN I C A LC O L L E G EO c t .2018新时代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的价值黄珊妹,黄美萍(广西科技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来宾㊀546100)摘要:马克思提出的三大社会形态在新时代下彰显出重要的意义与价值,一是指在没有客观因素作用下的人与人的依赖关系,这是第一大社会形态;二是指以物为基础和依赖的人与物的关系,这是第二大社会形态;三是指人的个性普遍得到自由全面发展的体现,这是第三大社会形态.新时代下对马克思这三大社会形态进行梳理和研究,有利于深刻理解和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时对我国政治㊁经济㊁文化㊁外交发展都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为顺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指引正确方向.关键词: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人的自由发展;价值中图分类号:A 81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文章编号:1671G8275(2018)05G0005G03㊀㊀人类社会形态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历史交替性和历史周期性,但由于受到后来人主观性思维的判断与思考,很多学者认为对马克思所提出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没有必要把它当成必然性去研究,而把它当成孤立事件去理解.在新时代下,作为社会主义的中国发展更具有开阔的光明前景,现实的实践与发展需要科学的理论加以指引,而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在新时代下对我国发展无疑是重要指南.一㊁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萌芽阶段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产生具有一定的社会历史根据,正如马克思所说: 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特征的社会,标志着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一个特定阶段.[1]345因而马克思认为社会形态与社会关系具有密切的联系,甚至有相同的意义,社会生产中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即 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经过一定历史阶段和一定时期逐渐形成了社会形态.可见,马克思对社会形态发展的分析是从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开始的,而马克思最早对社会的研究和对社会形态的关注和发展是从何开始呢?首先,读黑格尔的思想著作.马克思深受黑格尔哲学思想的影响,并致力于研究黑格尔的哲学找到自己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认为 任何事物的存在作为一种具体的存在是以与他者的关系为前提的,但它有一个展开的过程. [2]黑格尔把个人自我意识的辩证发展过程描述为三个阶段:第一,是直接的自由存在阶段即自我的绝对独立性㊁自身的直接同一性和自由的个别性;第二,是间接的为别的事物而存在着的阶段,这是由原来自身差别引起的,是自我意识与对象之间相互外在的联系;第三,是自在自为的存在阶段即自我在他者中认识到自身,两者是内在统一的.[3]黑格尔的个人自我意识辩证发展的三个阶段为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产生与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和逻辑理路.其次,创写«黑格尔法哲学的批判».马克思虽然认为黑格尔的思想是一种唯心主义的观点,但却隐含着无边的奥妙和深意,特别是黑格尔的 否定性辩证法 思想,让他思路顿时豁然开朗并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创下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马克思指出: 黑格尔在任何地方都把观念当作主体,而把本来意义上的现实的主体 变成了谓语.而发展却总是在谓语方面完成的. [4]而且 家庭和市民社会都是国家的前提 在思辨的思维中这一切却是颠倒的. [5]在这里,马克思用反思辨的方式把黑格尔颠倒的关系重新反过来,阐明了市民社会决5定国家的重要思想.然而,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部著作中,马克思对社会问题和社会结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但他对市民社会和国家的观念还是有疑惑,也许是自己对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没有真正深入,因此,对于为什么市民社会决定国家的问题,他还是无法阐释清楚.尽管如此,«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创作,特别是他对社会结构的研究和分析,对社会形态理论的形成埋下了创作的伏笔.二㊁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形成阶段第一阶段:«1844年经济哲学手稿»(以下简称 «手稿一» ).1843年马克思被迫来到巴黎,这里成了他奋斗的地方,他认真考察分析当时社会的状况和对人民的生活遭遇感同身受并创作了大量的事实文字手稿,他感觉到自己的政治经济学的知识不够,于是发奋研究这门学科,亚当 斯密㊁李嘉图㊁萨伊等的思想内容成为他必读和研究的一手理论材料.此时,马克思正在经历思想 临产前的阵痛 ,手稿中的内容并不完整而是以零碎分散的形式存在,在«手稿一»中,马克思提出了一个很重要的概念就是 异化劳动 .他认为 劳动所生产的对象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从而掩盖了劳动本质异化即异化劳动. [6]马克思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异化劳动的表现:其一,工人的劳动与劳动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相异化;其二,工人的劳动和劳动活动过程中相异化;其三,劳动者自身与 人的类本质 相异化;其四,劳动者与非劳动者即人同人的相异化.在当时马克思看来,是人的劳动构成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而对于通过人的劳动而不断发展变化的人类社会,马克思将其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尚未发生异化劳动的阶段;二是异化劳动占统治地位的阶段;三是异化劳动被扬弃的阶段,即共产主义阶段.这是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形成的第一阶段.第二阶段:«1857 1858经济学手稿»(以下简称 «手稿二» ).在«手稿二»中,马克思更加努力专注深入去研究,终于形成了他自己的 三大社会形态 ,马克思对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集中表述是: 人的依赖关系(起初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社会形态,在这种社会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创造条件. [7]104简明厄要的说,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可以依次概括为人的依赖关系 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个人的独立性 和 人的个性㊁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 .三㊁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发展阶段对人生存境遇的终极关怀始终是马克思奋斗的方向和目标.在他的中学毕业论文«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价值诉求和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中自我意识的时代精神和争取自由与解放的思想表现他的崇高伟大的思想精神. 社会形态的发展所体现的是物的尺度和人的尺度㊁和规律性和目的性的统一,从根本上区别于对社会发展所作的实证主义或人道主义的形而上学的理解,马克思既把人的本质生成过程奠基与社会形态演进的内在必然性上从而避免了对 人的发生的历史 所作的人道主义的预设. [3]因此,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既体现他崇高思想又表现他精深思辨水平.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是一种深入人心的科学意识,不但让当时社会的苦难劳动人民深深自我反省与认知,为争取自由解放而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在«论犹太人问题»和«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首次阐述了人的解放观点,他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说到: 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的绝对命令,必须推翻那些使人成为被侮辱㊁被奴役㊁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 [1]358所以人的解放思想来源于现实,只有超越于现实的黑暗束缚,人才会有自由发展可言.而且 全面发展的个人的社会关系作为他们自己的共同的关系,也是服从于他们自己的共同的控制,它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历史的产物. [7]76因而人的感性生成和自我解放其实质而言体现在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里面即 人的依赖关系 物的依赖关系 个人全面自由的发展 ,这是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四㊁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价值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始终将 个体性 自由 等作为人的本真在对象性关系中获得现实社会真正存在与自由,让整个社会达到高度的和谐与发展.这对于我国构建 富强㊁民主㊁和谐㊁美丽 的社会主义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经济价值.正确认识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有助于认清当前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和历史地位,怎样去认识和发展这一阶段的经济是其主要内容.6黄珊妹,黄美萍/新时代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的价值进入新时代的这个阶段,在不断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要注重人的幸福感问题㊁人的自由发展问题.因为发展经济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人的幸福感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幸福感㊁全面发展又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关系到整个社会.因此,新时代下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要注重人的幸福感问题㊁人的自由发展问题,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作为实现人全面发展的基础,为其提供过硬的物质经济条件.政治价值.正确认识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有助于清醒地分析我国当前政治形势,从而提高警惕,脚踏实地,朝着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前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改革㊁建设和发展过程中虽然取得很大的进步,基本上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也提出了许多有关重视民生一系列问题,从十八大到十九大,是我国砥砺奋进的五年,这五年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必须意识到,还存在许多不足,有些地方还是吃不饱穿不暖,无法接受到良好的教育,艰难困苦的生活无法让他们继续前行.因此,政府应该进一步调整和完善国家政策,把对人民的权利利益问题真正落到实处.在社会关系中让每个主体都能普遍意识和感受生存的获得感㊁安全感,最终真正获得自由自主的幸福感.文化价值.正确认识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有助于更好地认识我国的文化问题,创造出更符合社会,符合人民的思想精神文化.衣俊卿教授认为:文化就是历史地凝结成的生存方式,文化的本质是人的类本质活动的对象化,自觉文化与自在文化的永恒互动推动了文化转型与历史进步. [8]马克思自始至终贯穿着对贫困劳苦人民的深切同情,并奋力为他们谋求幸福和权利,这成为他的思想文化观得以确立的生长点.因此,不管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都应该将其上升到人的本质问题和人的发展问题而进行活动,因为离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问题而谈文化,文化也就不是所谓的文化了.外交价值.正确认识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有助于我国对外交往问题上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我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勇于承担起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任,与世界各国建立和平共处平等互利的外交关系.而对外交往的关系始终是人与人之间往来的关系问题,只有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国家与国家的关系问题才会得到解决.因此,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所阐明的交往关系问题,归根到底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关系, 每个人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 ,让我们始终拥有和平㊁友爱㊁互惠互利的博大胸襟,从而实现从 必然王国 迈向 自由王国 的飞跃.总之,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提出始终作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作为正确的理论与意识推动国家的发展㊁社会的发展㊁人的发展,它从未过时也从未消失,而是以一种盎然的姿态警醒世界,警醒世人心中最柔软的地方,从而理性地 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 ,真正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参考文献:[1]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㊀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66.[3]㊀周志山.马克思社会关系理论及其当代意义[M].济南:齐鲁书社,2004:140.[4]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2G43.[5]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8.[6]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19.[7]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8]㊀衣俊卿.文化哲学[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2:52.责任编辑:仲耀黎7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㊀2018年第5期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社会形态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社会形态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社会形态理论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该理论旨在分析和解释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以及不同社会形态的特征与演变规律。

本文将从社会形态理论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和实践意义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社会形态理论的基本概念社会形态是指人类社会在不同历史时期中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组织形式和发展阶段。

社会形态理论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凭空出现的,而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逐渐演进形成的。

在社会形态的发展过程中,经济基础起着决定作用,而上层建筑则是经济基础的表现和反映。

二、社会形态理论的主要内容1.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最早阶段,以末端共产主义为特点。

在这个阶段,人们以狩猎、采集为生产方式,共同生活在原始公社中,没有私有制和阶级分化。

2. 奴隶社会:奴隶社会是农业文明发展的产物,以奴隶制和农业生产方式为特征。

在这个阶段,劳动者被剥夺自由,成为奴隶,而奴隶主成为社会的统治者。

3. 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农业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以封建地主经济和封建等级制度为特征。

在这个阶段,封建地主通过剥削农民,形成了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家族私有制。

4.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工业革命后出现的社会形态,以私有制和资本主义经济为特征。

在这个阶段,资产阶级作为统治阶级,通过剥削无产阶级实现利润最大化。

5. 社会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形态,以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特征。

在这个阶段,工人阶级取得政权,建立工人阶级专政,实现了生产关系的社会化。

6. 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最高阶段的社会形态,以共产主义为特征。

在这个阶段,人们将实现真正的共产主义原则,即“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三、社会形态理论的实践意义社会形态理论对我们认识和改变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首先,它帮助我们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和现实状况,为我们掌握社会发展规律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次,社会形态理论揭示了人类社会的根本矛盾和问题所在,为我们解决社会问题提供了思路和方向。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是马克思的一部重要著作,其中涉及到了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即原始共产主义、奴隶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1. 原始共产主义:马克思在手稿中提出了原始共产主义的概念。

他认为,在原始社会中,没有私有制的存在,生产资料是共同拥有的。

个体间的财富差距较小,社会资源
的分配是基于共享和互助的原则,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现象。

2. 奴隶制社会:马克思认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共产主义逐渐演变为奴隶制社会。

在这种社会形态中,奴隶主拥有生产资料,奴隶则被剥夺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奴隶被迫为奴隶主生产,奴隶主通过剥削奴隶获得财富。

3. 资本主义社会: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奴隶制社会逐渐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在资本
主义社会中,私有制取代了奴隶制,生产资料被私人占有,并以利润为目的进行生产。

资本家拥有生产资料,并雇佣无产阶级工人进行劳动,从中获取剩余价值。

这种剥削
和压迫的关系导致了社会阶级的分化和阶级斗争的发生。

这些社会形态理论是马克思对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分析,揭示了社会制度的演
变和阶级斗争的本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社会形态是唯物史观的一个重要范畴。

运用社会形态理论,马克思拨开了覆盖在社会历史上的层层迷雾,科学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原貌。

在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中,最为大家熟知的要数马克思以生产方式不同来划分而形成的五种社会形态理论jia。

实际上,马克思在研究中还从其他视角出发思考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

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深度挖掘其中所包含的丰富思想,对于我们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于如何理解马克思的经济社会形态理论,学术界一直存在认识上的分歧,至今也未能达成共识,其中“五形态说”与“三形态说”是两种最具有代表性的观点,而且都可以在马克思文本中找到相关理论依据。

其中,“五形态说”的文本依据就是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所说的:“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的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经济的社会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

”[5]33“三形态说”的文本依据则是马克思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所说的:“人的依赖关系(其实完全是自然发生的),是最初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下,人的生产能力只是在狭窄的范围内和孤立的地点上发展着。

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是第二大形态,在这种形态下,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

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是第三个阶段。

第二阶段为第三个阶段创造条件。

在马克思的著作中,三大社会形态理论虽不像五种社会形态理论那样频繁地出现,但也绝不是马克思“偶然的”思想,它也有自己的思想发展脉络而贯穿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始终。

在唯物史观的实验性文本《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正在经历思想“临产前的阵痛”的马克思,。

在分析中,他以人的本质即劳动是否异化为原则将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三大阶段:未发生异化的阶段、异化阶段、异化被扬弃的阶段。

这可以看作是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最初萌芽。

在标志唯物史观形成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我们不仅能看到关于五种社会形态的论述,其中也包含不少对三大社会形态的阐发。

他从标志着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劳动工具人手,进而研究了与之相适应的分工状况、所有制关系状况等对于人自身发展的制约。

这样,马克思依据这种制约的特点,又对人类历史作了三大社会形态的划分。

他指出,在人类的第一种社会形态中,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制约,各个个体通过家庭的、部落的或者是地区的联系简单地结合在一起,个体为自然界所支配;而在第二种社会形态中,各个个体互不依赖,其间的联系仅限于交换,故个人为劳动产品所支配;只有到了第三大社会形态,由于生产力的发展,旧的分工和私有制将被消灭,此时的社会才能作为“个人的这样一种联合”,即“联合起来的个人对全部生产力总和的占有”,“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自己的控制之下”,从而使个人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真正地实现个人的个性和自由。

马克思在其巨著《资本论》中并把《手稿》概括的“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个人全面发展”正式概括为“直接的社会关系”、“人们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即物化的社会关系与“自由人联合体”三大社会发展阶段,进一步丰富了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二、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内涵与理论定位
纵观上述论述,马克思以人的发展为视角。

透视了随着人类历史进步而不断完善的人的发展程度与自由实现状况,并以此为标尺,对人类社会历史作出三阶段的划分,形成了其社会形态理论体系中不可缺少而又独具特色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

在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中,马克思虽然也是以人为其理论研究的切入点,但却与历史上的人本主义学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其理论深度也非他们所能比的。

一方面,与人本主义不同,马克思眼中的人,不是“抽象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是个人、群体和人类三个层次的统一的人另一方面,马克思在划分三大社会形态时,并不是抽象地从人的发展人手,而是在把握人的发展及其发展条件之间客观逻辑的基础上得出的。

,人的发展要从人生存发展的物质条件、人的社会关系、人的实践活动中去寻得答案与获得进步。

这涉及到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在社会形态理论中的定位问题,即其与其他阶段论、特别是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的关系问题。

我们知道,马克思研究社会形态问题,并不是单一地从其中一个角度出发的,他不仅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著作中对人类社会历史作了不同的多维思考,而且在同一篇著作中也从不同角度对社会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多重思考,这才形成了完整的社会形态理论。

如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不仅有五种社会形态的详细分析,还有大量关于三大社会形态的探讨。

而这也进一步表明,马克思本人无意用其中的一种分期理论代替另一种,那样做只会曲解马克思的原意,破坏其理论的整体性。

就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与五种社会形态理论而言,前者体现了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的主体视角和价值尺度,后者则反映了其研究社会形态的客体视角与历史尺度,它们都是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为依托,二者并不矛盾,而是互相补充,并行不悖,共同反映了人类社会历史区别于自然史的丰富多彩性。

三、马克思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反思与当代价值
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一直游离于我们的视线之外。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深刻反思多年来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与运用,果断推进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以及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抛弃对市场经济的错误定位,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所有这些,都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
必须同时从三大社会形态与五种社会形态出发,在它们的辩证统一中去理解。

从五种社会形态来看,我国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其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制度都已经是社会主义属性,即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jiashiyigeguocheng doushixiaojieduan但从三大社会形态来看,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我国并未处于与之相对应的第三大社会形态,而是正在完成由“人的依赖关系”向“物的依赖性”的过渡,即我国处于第二大社会形态的开始阶段,tezheng远没有达到那个“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第三阶段”。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尽管为这种过渡提供了先进的制度前提,加速了过渡的步伐,但就现实而言,自然经济与商品经济并存、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共处、血缘关系与商品货币关系组合在一起仍然是人与人之间的主要关系,这些都是当前我国最大的实际。

因此,全面理解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正确把握当前“人”所处的社会关系,将有助于科学地把握我国现阶段的历史定位,制定合理的社会发展战略,努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发展。

第二,为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价值导向。

作为经济运行形式,商品经济(是人类的一个必经阶段。

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社会分工而发展起来的商品经济一经出现,将人从直接的依赖关系中解放出来,为人的发展提供了现实的前提。

诚然,马克思也曾强烈谴责了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上的“物的依赖关系”,但相对于前一种社会形态而言,它能使人的社会关系更加丰富,更能促进人的发展。

我国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制度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正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规律。

但是,市场经济也有其固有的弊端,如自发性、野蛮性以及商品货币拜物教等,又都在新的形式上束缚、阻碍着人的发展。

当前,我国正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力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经济发展。

在这种背景下,全面、深刻地理解三大社会形态理论的科学内涵,将为我们完善市场经济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它昭示我们,在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绝不能将发展经济作为最终目的,而只能将其作为推动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实现人的自由个性的条件与手段。

人的发展,既是经济发展的目的,又是评价经济发展的尺度。

因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过程应该是创造精神的、物质的各种条件,为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的解放奠定基础的一个动态过程。

第三,为深入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提供理论支撑。

如前所述,三大社会形态理论不是空泛、抽象地探讨人的发展。

人的发展需具备多方面的条件,除生产力的发展所带来的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外,还必须包括政治、文化、生态等多方面的共同发展与进步。

改革开放30年来,我们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暴露出了一系列问题,如贫富差距、城乡差距、地区差距不断扩大;生态、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凸现;在评价体系中,重增长轻发展、重速度轻效益,唯GDP是瞻。

总之,在建设中重物轻人,忽视了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

鉴于此,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深刻把握马克思的三大社会形态理论,对于我们全面理解并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无疑会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与理论支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