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中的清明节民俗

合集下载

关于清明节习俗的四句诗句

关于清明节习俗的四句诗句

关于清明节习俗的四句诗句江南水乡春满园,踏青赏花去郊原。

扫墓祭祖思故人,龙船泛雨怜古魂。

踏青采菜游野趣,放风筝乐无边。

席地而坐赏春色,思家思亲情意深。

清明寒食祭先人,悼念故人情意浓。

烧纸烧钱送亲人,白酒肉食祈安宁。

寒食节来放风筝,红枣黄芽香甜甜。

旧时故事传心间,踏青祭祖心永恒。

寒食节日扫墓愁,流水落花泪盈眸。

热闹热闹祭死者,清明节来何时休。

风和日暖踏青时,春光无限好时光。

墓前祭祖念亲人,情意绵绵长相随。

清明时节风光好,踏青赏花去乡村。

祭扫墓地敬先人,亲情浓浓心愈亲。

放风筝祈愿心安定,团圆踏青度假期。

热闹喧嚣游人醉,阖家欢乐祭先烈。

清明时节烧纸钱,思念亲人泪双双。

踏青游园天高远,百花齐放谁与争。

寒食节来扫爷坟,烧菜祭祖情意深。

情亲浓浓思念长,纷纷飘雨远方人。

清明时节放风筝,欢声笑语满园迎。

墓前烧纸祭先人,情意绵绵心相连。

寒食节来咏柳思亲,清明时节泪无边。

踏青赏花亲情浓,烧纸祭祖恩情长。

清明节日思先人,烧纸烧钱敬逝亲。

踏青游园欢笑语,亲情隽永心相亲。

清明时节思先人,烧纸烧钱敬逝亲。

踏青游园欢笑语,亲情隽永心相亲。

寒食时节送寒食,祭祖扫墓思心亲。

欢声笑语游园园,风和日暖心相亲。

清明时节思先人,烧纸烧钱敬逝亲。

踏青游园欢笑语,亲情隽永心相亲。

清明时节雨纷纷,寒食风光远,怀念先人情意浓,繁华如梦悄然逝。

江南水乡春满园,踏青赏花去郊原。

扫墓祭祖思故人,龙船泛雨怜古魂。

踏青采菜游野趣,放风筝乐无边。

席地而坐赏春色,思家思亲情意深。

清明寒食祭先人,悼念故人情意浓。

烧纸烧钱送亲人,白酒肉食祈安宁。

寒食节来放风筝,红枣黄芽香甜甜。

旧时故事传心间,踏青祭祖心永恒。

寒食节日扫墓愁,流水落花泪盈眸。

热闹热闹祭死者,清明节来何时休。

风和日暖踏青时,春光无限好时光。

墓前祭祖念亲人,情意绵绵长相随。

清明时节风光好,踏青赏花去乡村。

祭扫墓地敬先人,亲情浓浓心愈亲。

放风筝祈愿心安定,团圆踏青度假期。

热闹喧嚣游人醉,阖家欢乐祭先烈。

清明节祭祀诗词

清明节祭祀诗词

清明节祭祀诗词清明节祭祀诗词,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一起来看看清明节祭祀诗词集锦10篇吧。

1、清明祭诗春雨清明湿杏花,小山明灭柳烟斜。

东风解语拾我意,送送萦肠入君家。

2、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3、江南清明吴山楚驿四年中,一见清明一改容。

旅恨共风连夜起,韶光随酒著人浓。

延兴门外攀花别,采石江头带雨逢。

无限归心何计是,路边戈甲正重重。

4、清明日忆诸君冷食方多病,开襟一忻然。

终令思故郡,烟火满晴川。

杏粥犹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亲燕,坐度此芳年。

5、清明一日正当离乱世,莫说艳阳天。

地冷易寒食,烽多难禁烟。

战场花是雪,驿路柳为鞭。

荒垅关山隔,凭谁寄纸钱?6、清明日对酒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7、采桑子风微帘幕清明近,花落春残。

尊酒留欢,添尽罗衣怯夜寒。

愁颜恰似烧残烛,珠泪阑干。

也欲高拌,争奈相逢情万般。

8、清明日登老君阁望洛城赠韩道士风光烟火清明日,歌哭悲欢城市间。

何事不随东洛水,谁家又葬北邙山。

中桥车马长无已,下渡舟航亦不闲。

冢墓累累人扰扰,辽东怅望鹤飞还。

9、《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10、《清明》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

【清明节祭祀诗词集锦10篇】。

清明节祭先人的古诗词

清明节祭先人的古诗词

【导语】在我国的传统⽂化中,清明节是祭扫陵墓、缅怀故⼈的节⽇。

记忆中每次清明节总是细⾬纷飞,有⼈说那是怀念亲⼈的眼泪在纷飞。

下⾯⽆忧考就给⼤家分享下清明节祭先⼈的古诗词,欢迎阅读!清明节祭先⼈的古诗词篇⼀ 《七律·清明忆》 清明节⾥忆江村,下葬当时欲断魂。

⼀铲⼀锹揪肺肚,多⼈多助慰⼼痕。

严慈⽗母抽⾝去,尽孝⼉孙系念存。

远望家乡⾝在外,清宵默念悼先尊。

《七律·清明》 ⼀年⼀度⼜清明,祭扫先⼈永念情。

细⾬纷纷思泪涌,菊花朵朵忆恩浓。

⼦孙兴旺双亲佑,英魂激励锦绣程。

兄妹相携齐奋进,和谐康乐慰仙灵。

《七绝·清明》 清明时节⾬纷纷,⼀束鲜花悼逝灵。

过去祭亲烟雾绕,今天墓地变花丛。

《七律·清明祭》 ⽣前⽗母受熬煎,吃苦活忙勿怨⾔。

上孝双亲谨慎事,下抚⼦⼥奋发艰。

⼀⽣苦难⼼操碎,五体⾟劳肺⽤⼲。

逝后空留荒冢影,⼀⽣清⽩告⼈间。

《七律·清明抒怀》 每到清明扫墓⽥,缅怀亲眷⾎滴然。

⼼随鸿雁哀同伴,泪洒坟⼭啼杜鹃。

孤寂思亲抒上,欢愉念友坐屏前。

⼈⽣道路曲折⾛,顺境情思如涌泉。

《七律·清明祭祖》 清明祭祖故乡回,烟雾烛光绕冢坟。

⼀把黄沙添⼨⼟,千滴泪⽔念英魂。

母亲⽣世贫寒苦,尊⽗谆谆教⼦孙。

句句哀声⼼⼨表,鲜花朵朵报情恩。

《七律·清明》 南北⼭头多墓⽥,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蝴蝶,泪⾎染成红杜鹃。

⽇落狐狸眠冢上,夜归⼉⼥笑灯前。

⼈⽣有酒须当醉,⼀滴何曾到九泉。

《七律·清明抒怀》 遥望家乡有墓⽥,⽆从祭扫泪潸然。

⼼随鸿雁飞蝴蝶,泪染关⼭化杜鹃。

垂⽼思亲留上,还童念旧坐屏前。

⼈⽣坎坷须精进,晚照余辉慰九泉。

《七律·清明祭⽗母》 清明时⽇拜新坟,慈母安息⼉断魂。

⼆⽼双亲归鹤去,阴阳两界各离分。

恩威并重严家训,⽢苦同尝益⼦孙。

⼀炷清⾹思不尽,两⾏热泪谢深恩。

清明节祭先⼈的古诗词篇⼆ 《七律·清明祭》 遥知⽼弟拜新坟,异地同⼼亦断魂。

清明时节的风俗活动及有关诗词

清明时节的风俗活动及有关诗词

清明时节的风俗活动及诗词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杜牧《清明》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淮南子·天文中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

《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清明节的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活动。

今天这些习俗多半已经消失,但在古人诗中却被一一记录了下来。

一、寒食寒食节禁火,相传此俗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介之推。

春秋时介之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列国,割股肉供文公充饥。

文公复国后,之推与母归隐绵山。

文公焚山以求之,之推坚决不出山,抱树而死。

文公葬其尸于绵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于子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后相沿成俗。

由于寒食的日子与清明接近,逐渐与清明就合二为一,清明的别称。

韩翃《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孟云卿《寒食》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贫居往往无烟火,不独明朝为子推。

二、扫墓清明节是一个祭祀祖先的节日,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扫墓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

高启《送陈秀才还沙上省墓》满衣血泪与尘埃,乱后还乡亦可哀。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高翥《清明》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

三、踏青踏青,又叫春游。

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源于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

《论语·先进》记载:“莫(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反映暮春踏青的历史非常悠久,并流传至今。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有关清明的古诗文

有关清明的古诗文

清明的古诗文有关清明的古诗文导读:清明节是我国传统文化节日之一,是纪念先人的日子,古代文人骚客多为此留下了诗篇,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有关清明节的`古诗文大全,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一、喜迁莺·清明节唐代:薛昭蕴清明节,雨晴天,得意正当年。

马骄泥软锦连乾,香袖半笼鞭。

花色融,人竟赏,尽是绣鞍朱鞅。

日斜无计更留连,归路草和烟。

二、蝶恋花·春事阑珊芳草歇宋代:苏轼春事阑珊芳草歇。

客里风光,又过清明节。

小院黄昏人忆别。

落红处处闻啼鴂。

咫尺江山分楚越。

目断魂销,应是音尘绝。

梦破五更心欲折。

角声吹落梅花月。

三、清明日园林寄友人唐代:贾岛今日清明节,园林胜事偏。

晴风吹柳絮,新火起厨烟。

杜草开三径,文章忆二贤。

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

四、清明节郭侍御偶与李侍御、孔校书、王秀才游唐代:崔元翰山色入层城,钟声临复岫。

乘闲息边事,探异怜春候。

曲阁下重阶,回廊遥对霤。

石间花遍落,草上云时覆。

钻火见樵人,饮泉逢野兽。

道情亲法侣,时望登朝右。

执宪纠奸邪,刊书正讹谬。

茂才当时选,公子生人秀。

赠答继篇章,欢娱重朋旧。

垂帘独衰疾,击缶酬金奏。

五、清明节同高苗二学士扈驾谒山陵次韵唐代:许彬宝纛留行殿,肩舆到上方。

明楼通御气,神道仰重光。

柳拂千条翠,花熏百和香。

回銮天已曙,鼓吹入云长。

六、三月六日清明节道中宋代:喻良能清明时候雨是初足,白花满山明似玉。

十里春风睡眼之中,小桃飘尽馀新绿。

七、梨花下赠刘师命唐代:韩愈洛阳城外清明节,百花寥落梨花发。

今日相逢瘴海头,共惊烂漫开正月。

八、百字谣(寿叶教·三月初九)宋代:张倅榆烟新起,正清明节过,翠蓂九叶。

欣会谪仙初度日,凤穴产真鸑鷟。

心肠琅琅,文章锦绣,看镜期勋业。

暂居马帐,后知有赖先觉。

可想大器晚成,功名有志,未逊苏秦学。

奈不在身先在子,果向秋风抟鹗。

诗酒琴棋,风花雪月,养浩全真乐。

寿觞五福,太公须遇文猩。

九、虞美人(春寒)宋代:赵长卿东风卷尽辛夷雪。

逆旅清明节。

黄昏烟雨失前山。

清明节的古诗赏析

清明节的古诗赏析

清明节的古诗赏析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赏析 清明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清明承继着许多约定俗成的习惯和活动,催发着⽆数诗⼈骚客的诗情雅兴,留下了许多脍炙⼈⼝的名篇佳句。

下⾯是⼩编整理的关于清明节的古诗赏析,欢迎⼤家参考! 清明节的古诗赏析篇1 寒⾷野望吟 乌啼鹊噪昏乔⽊,清明寒⾷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杨树,尽是死⽣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归去。

赏析 寒⾷清明尤为崇尚的风俗是扫墓。

寒⾷清明扫墓之风在唐代⼗分盛⾏。

⽩居易的《寒⾷野望吟》诗描写了扫墓情形。

乌啼鹊噪昏乔⽊,清明寒⾷谁家哭。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棠梨花映⽩杨树,尽是死⽣别离处。

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归去。

”从这⾸诗中,不仅可以看出扫墓的凄凉悲惨情景,也可以看出唐代扫墓习俗中寒⾷与清明是⼀回事。

的确,每当此时,⼀些漂泊异乡的诗⼈墨客,思乡之情油然⽽⽣。

韦庄《长安清明》诗词赏析 【原⽂】 蚤是伤春梦⾬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上相闲分⽩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映画秋千。

游⼈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赏析】 忽然之间,已经是细⾬飘飞的春天了。

蚤通早。

梦⾬,春天如丝的细⾬。

怎堪芳草青青。

可堪,意思就是不可堪,不能忍受,常修饰⽐较强烈的感情或者其它事物。

这句实际是说芳草⾮常美。

宫中把新⽕赐给⼤⾂。

古代风俗,寒⾷禁⽕,把冬季保留下来的⽕种熄灭了。

到了清明,⼜要重新钻⽊取⽕。

唐代的皇帝于此⽇要举⾏隆重的“清明赐⽕”典礼,把新的⽕种赐给群⾂,以表⽰对⾂民的宠爱。

⼤⾂们⽆事,以蹴鞠为戏。

上相,泛指⼤⾂。

⽩打钱,玩蹴鞠游戏,优胜者受赐⾦钱,称“⽩打钱”。

⼀说⽩打钱指⽃鸡。

个⼈以为前⼀说准确。

路上骏马乱叫。

红叱拨:唐天宝中西域进汗⾎马六匹分别以红、紫、青、黄、丁⾹、桃花叱拨为名。

泛指骏马。

绿杨丛⾥,秋千上下飞舞。

画秋千:装饰美丽的秋千。

游⼈还记得以前太平时候的盛事。

韦庄是晚唐时⼈。

古诗词中清明节的民俗

古诗词中清明节的民俗

古诗词中清明节的民俗清明节,作为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不仅有着丰富的历史背景,更在古诗词中得到了生动的反映。

通过欣赏这些诗词,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清明节的各种民俗,感受到古人的情感与智慧。

一、扫墓祭祖扫墓祭祖是清明节最重要的民俗活动之一,也是古诗词中常见的描写对象。

如唐朝诗人孟浩然的“故人栖蓬山,离居经岁年”,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之情。

而在辛弃疾的“松楸远近,荒烟细雨,寂寞斜阳墓”中,则描绘了扫墓祭祖的凄凉场景。

这些诗词不仅展示了古人对逝去亲人的敬仰之情,也体现了扫墓祭祖在清明节的重要性。

二、春游赏花清明节也是一个传统的春游节日,人们会趁着清明时节草木萌动,百花盛开,外出踏青赏花。

在古诗词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描写春游赏花的诗句。

如宋朝诗人高菊名的“四野田间桑叶稀,一丘香冢白杨树。

行人犹识将军面,方知此日是清明。

”便描述了清明时节郊外踏青的情景。

此外,韩偓的“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更是广为流传的清明春游佳句。

三、插柳戴柳清明节与柳有着不解之缘,柳条常被人们视为吉祥之物,插柳戴柳的习俗在清明节期间广为流行。

如宋朝诗人吴惟信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就描绘了这一场景。

柳树在古诗词中不仅被视为吉祥之物,还常被赋予了离别之情,如韩愈的“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

”四、吃清明食品清明节期间,人们也会制作并食用各种清明食品,如青团子、清明粿、清明饼等。

这些食品不仅美味可口,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如宋朝诗人顾开元的“香炉茶灶是生涯,杯酒清香度岁华。

和气作春神助兴,尝新时取黑糖些。

”便描绘了吃清明食品的情景。

总结起来,古诗词中清明节的民俗丰富多彩,既有对逝去亲人的祭奠活动,也有外出踏青、插柳戴柳、吃清明食品等娱乐活动。

这些民俗活动不仅体现了古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自然的尊重,也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依然可以通过这些民俗活动来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形容烧纸祭奠亲人的诗句

形容烧纸祭奠亲人的诗句

1、《蕲步四绝句》作者:李流谦烧纸船头祭水神,杯盘灯火夜青荧。

老巫得珓舟人喜,想象灵君醉未醒。

2、《颂古三十一首》作者:释梵琮烧纸无端引崇来,看看家鬼返为灾。

青天白日弄门户,背手掩来顺手开。

3、《侠香亭是要离专诸梁鸿葬处为周公瑕赋》【作者】王叔承【朝代】明阖闾城头垂白云,周家亭子当斜曛。

后有专诸墓,前有要离坟。

梁鸿客冢落其畔,断碑荒草愁氤氲。

雄心不朽地自烂,侠骨生香天欲焚。

洒酒浇青天,烧纸问白骨。

名呼千年鬼,应声如咄咄。

往事忽在前,怒立头上发。

江风飞剑鱼喷刀,王僚庆忌如吹毛。

谁言南人太孺子,吴门气夺秦关高。

出关先生五噫去,舂米却慕延陵豪。

主人知客亦已晚,死同剑侠埋蓬蒿。

今日亭长生相逢,击鲜置酒非伯通。

当年三子我谁是,著书学剑皆成空。

壁鱼浪蚀五车字,纯钩血死秋芙蓉。

行将变名姓,吴市酣冥冥。

君无擅声价,日写《黄庭经》。

不如铲却退笔冢,酒花春满荼綍青。

君不见尊前侠香吹不了,太玄寂寞成都亭。

4、《湖西杂感诗》作者:释智圆年代: 宋草堂闲坐念编民,多尚浮虚少尚真。

礼让不修难致福,唯知烧纸祭淫神。

5、《寒食行》年代:隋唐作者韩翃寒食家家出古城,老人看屋少年行。

丘垄年年无旧道,车徒散行入衰草。

牧儿驱牛下冢头,畏有家人来洒扫。

远人无坟水头祭,还引妇姑望乡拜。

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

但看垄上无新土,此中白骨应无主。

清明节的诗词习俗

清明节的诗词习俗

清明节的诗词习俗清明节的习俗一、祭扫祖先清明节是扫墓祭祖的传统节日,人们会前往坟墓祭奠先人,这是一种表达对逝去亲人怀念和尊敬的方式。

在清明节扫墓时,人们还会携带鲜花、果品、糕点等带到坟墓前,烧香祭拜,以示心诚。

二、踏青郊游“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这句诗道出了清明时节的雨水多,但也正是因为雨水充沛,大地万物生机盎然,景色宜人。

因此,清明节出游踏青已经成为一种习俗。

踏青的方式有很多种,有的人会选择去郊外登高望远,有的人会去公园游玩,还有的人会去野外采摘,品尝新鲜的春笋、野菜等。

不论如何,踏青郊游都是一种欣赏自然、放松心情的方式。

三、植树造林“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植树造林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清明节期间,许多地方都会组织植树活动,倡导人们关注环保,积极参与植绿行动。

植树活动的形式也有很多种,有的是政府组织的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有的是学校、企业或者社区自发组织的义务植树活动。

不论是哪种形式,植树造林都是为了净化环境,美化家园,让地球更加美好。

四、草人祭祀在一些地方,还有一种特殊的清明节习俗,那就是草人祭祀。

人们用稻草编织成各种形状的草人,然后在田间地头祭祀,以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除了以上几种传统的清明节习俗,不同地方还有一些特色的活动,比如江南地区的放风筝、吃青团,山西地区的赛龙舟、扔麦饼等。

这些节日习俗虽然各有不同,但都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未来的祈愿。

清明节的诗词除了习俗,清明节还有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那就是清明节诗词。

清明节的诗词多以描述自然景观、人情风俗为主题,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文关怀。

下面就是一些关于清明节的经典诗词。

1.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以描绘清明时节的雨水嘈杂、行人疲惫为开端,然后通过对酒家、牧童的寻找,最终将目光投向了杏花村。

村里杏花盛开,小牧童在村边玩耍,生活美好且充满希望。

清明节的习俗和古诗

清明节的习俗和古诗

清明节的习俗和古诗清明节扫墓祭祖是最为重要的习俗之一。

据记载,清明节扫墓祭祖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宋代,经过一系列的发展演变,才成为了现在的扫墓祭祖的习俗。

每逢清明节,家庭成员会整装前往祖先的坟墓,焚香、烧纸、摆放鲜花、整理坟墓,以示对先人的尊敬和缅怀,寄托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古代文人骚客们也经常在清明节时诗仙墨客先人和逝去的亲人,表达深切的哀思和社会的禁忌。

在中国的许多地方,清明节还有“踏青”的习俗。

这是一种赏春游玩、户外活动的好时节。

人们整装出游,去郊野、山水、公园踏青,感受大自然的春意盎然,释放压力,愉悦心情。

清明节踏青的习俗近年来也越来越受人们的喜爱,成为了悠闲休闲的一种方式。

此外,清明节还有赏樱、踏靛、留灵、佩兰、吃青团等种种习俗。

赏樱则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活动,人们去樱花园赏花,感受春天的美好。

而踏靛则是一种古老的习俗,地方上的人们会在节日期间到草地上野餐、踏着靛上,表达对春天的向往和对农业生产的期盼。

留灵指的是在风俗中特有的寄灵与桥垛。

佩兰和吃青团则是清明节的其他特色风俗。

古诗在中国文化传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清明节的习俗与古诗自然也是息息相关。

在古代,清明节是文人骚客们不能忽视的节日,很多文人骚客都会在这个时候创作诗歌,以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对节日的感慨。

以下是一些关于清明节的古诗:1.《清明》唐代:魏徵清明上巳节,繁花散一年。

居然娇嫩水,北斗最鲜边。

数地催笋火,惟余起整筵。

君王为舞景,城里老来泉。

梁帝寻桃李,巢堪示辟譬。

徒采山阳花,空持吴越先。

嫩絮相因就,丛翠次第穿。

一间多丽表,十分本初鲜。

迎拜无心事,人言尽不偏。

外嫩结黄粉,来坠傍红毡,如何出长恨,令我白头颜。

至今城角杏,恐更暗彷扇。

2.《端午遣怀》唐代:岑参雄州雾封远,静夜思张维陈。

启画精元草,辞妇绝情尘。

风云如梦事,逝水长堪怜。

阴日逢晴霁,垂垂延客绝天。

山川久不发,信頴复罢厌。

伤归自有赖,哀共旧相思。

以上两首古诗都是唐代的作品,表现了古代文人对清明节的思念和对逝去亲人的思念。

有关清明节的习俗和古诗

有关清明节的习俗和古诗

有关清明节的习俗和古诗一、扫墓祭祖清明节是扫墓祭祖的日子,也是家族聚会的时候。

在这一天,家人们会带着鲜花、食品和纸钱等物品到坟地去祭祖扫墓。

他们会先在坟头烧纸、燃香,然后将鲜花插在坟前,接着摆上酒食,祭告祖先。

祭祖的同时,他们还会点燃爆竹,以示对先人的哀思。

在南方,有些地方的人还会将红色的丝线系在祖先的坟墓上,以示对祖先的思念。

二、踏青古人认为清明时节气温回暖,大地万物复苏,所以很适合踏青郊游。

在清明节这天,许多人会到郊外的公园、山上去踏青游玩。

他们会带上一些食品和饮料,整个家庭一起出去游玩,享受大自然的美好。

一些地方还会举办一些传统的民俗活动,如草地上放风筝、踏青比赛等,让游客们在游玩中体验到节日的快乐。

三、插柳在江南一带的一些地方,有一种独特的风俗,就是清明节插柳。

这项活动主要是由妇女和姑娘们来进行的。

她们会到河边或湖边去,从柳树上摘下一些嫩绿的垂柳,然后插在头上或者挂在门前。

她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平安安、生活幸福。

四、拜神在一些地方,人们还会在清明节这一天前往寺庙和城隍庙拜神许愿。

他们会在庙里烧香、祷告,希望神灵能够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健康、生活幸福。

有些地方还会举行一些传统的庙会活动,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参观。

五、古诗《清明》清明节和一首古诗《清明》也是密不可分的。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牧的作品。

诗中描写了作者在清明节下乡扫墓的情景,文字简练、意境深远,被誉为中国古代哀辞之冠,传颂千古。

这首诗通过对清明节的描述,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感伤世事变迁的苦衷。

诗中有“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等经典句子,依旧为后人传颂不衰。

六、古代风俗在古代,清明节的习俗还有许多,如赛龙舟、放风筝、折桃花、歌颂乐府、吃清明糕等等。

这些风俗在当今社会基本上不复存在,但是它们却对于记载当时人们的生活习俗、文化风貌有着独特的意义。

这些古代的风俗也成为了当代人们了解古代的重要窗口。

诗词中的清明节习俗介绍

诗词中的清明节习俗介绍

【导语】清明节是⼈们祭奠祖先、缅怀先⼈的节⽇,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

下⾯⽆忧考就给⼤家介绍下诗词中的清明节习俗,欢迎阅读!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寻春半出城。

⽇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宋代吴惟信所作的《苏堤清明即事》诗,惟妙惟肖地描绘了清明踏青的盛景。

宋代程颢的《郊⾏即事》则写出了清明踏青流连忘返的⼼情:“莫辞盏酒⼗分劝,只恐风花⼀⽚红。

况是清明好天⽓,不妨游衍莫忘归。

”欧阳修的《踏青》动静结合:“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柳如眉,⽇长蝴蝶飞。

”犹如⼀幅美丽的画卷,让⼈爱不释⼿。

清明节的前⼀天是“寒⾷节”,这⼀天要禁动烟⽕,等到清明要“乞新⽕”。

⼈们往往将这两个节⽇合起来过。

⽩居易诗句说:“乌啼鹊噪昏乔⽊,清明寒⾷谁家哭。

”韦应物咏道:“清明寒⾷好,春园百卉开。

彩绳拂花去,轻毬度阁来”。

说的是清明寒⾷之际,⼈们在园中踢球为戏。

朝廷鉴于民间寒⾷、清明并举已相沿成习,就以官⽅⽂书的形式正式规定,清明可与寒⾷节⼀起放假。

汉代刘向在《新序》中有“寒⾷塌青蹴鞠”的记载,⽽唐代的另⼀位诗⼈仲⽆颜在他的《⽓球赋》中更⽣动地记录了⼈们蹴鞠嬉戏的场景:“寒⾷景妍,交争竞逐,驰突喧闹,或略地丸⾛,乍凌空似⽉圆”。

这颇具现场感的描述,正是我国⾜球运动端倪的⼀个形象写照。

放风筝是清明⼈们最喜爱的习俗。

唐代⾼骈的《风筝》说:“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被风吹别调中。

”描写了风筝竞放的情景。

清代吴友如的《清明节放风筝》:“只凭风⼒健,不假⽻⽑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

”就是清明民间体育娱乐活动的写照。

“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三⽉天。

好似隔帘红杏⾥,⼥郎缭乱送秋千。

”唐⼈韦庄的诗句,说的是“荡秋千”。

南北朝时,从后宫逐渐传到民间。

梁朝宗懔所撰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说:“春时悬长绳于⾼⽊,⼠⼥⾐彩服坐于其上⽽推引之,名⽈打秋千。

” 唐朝⽺⼠谔的诗写道:“别馆青⼭郭,游⼈折柳⾏。

清明节诗词鉴赏

清明节诗词鉴赏

清明节诗词鉴赏清明节诗词鉴赏清明节的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

下面为大家分享了清明节的诗词鉴赏,欢迎借鉴!清明(南宋)高翥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日落狐狸眠冢上,夜归儿女笑灯前。

人生有酒须当醉,一滴何曾到九泉!赏析:诗中的点睛之笔,一个“酒”字便涵盖了人生的一切,其中包括生活物质的充裕和精神层面的愉悦享受;一个“醉”字则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了在人生之中尽情享受的诸多乐趣。

本诗描绘出了生者在郊野扫墓,悼念亡灵的情景,历历在目。

带着这种凄然萧条的思绪,更能道出世态的现实。

人生在世,不要过多沉迷于过去和未来,应当珍爱生命,理智而聪颖地享受人生,当你面对享受时,你不知它会何时离你而去,可它绝对会伴随着你生命的终结而停止。

不论你身处高贵权势的地位,或是平凡卑微的处境,你都无法将没有享受完的快乐与幸福带进坟墓,也无法将贫穷与痛苦永驻人间。

不管处在何种境况,都应该活在当下,活好当下,对身边的人好一点,让自己过得快乐些,不要让无关紧要的琐事,来打扰你享受生命的宝贵时刻,珍惜现在,珍惜人生。

客窗清明(元)乔吉风风雨雨梨花,窄索帘栊,巧小窗纱。

甚情绪灯前,客怀枕畔,心事天涯。

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

蓦见人家,杨柳分烟,扶上檐牙。

赏析:这首元代诗人乔吉写的“清明”之作,并不为现在的人所熟知。

而我一见之下、一读之后,便感到和当下口语化的表达十分贴近。

几乎不用任何译注,就明了作者抒发的强烈情感。

当我们再稍稍了解到这个诗人的身世遭际,乔吉(1280-1345)是山西太原人,未知何故流寓杭州,一生穷愁潦倒。

这首《客窗清明》以其寂寥愁郁的笔触,即景生情地写出了这份伤世情怀。

窗下,灯前,难以入睡的夜晚,唤醒了什么情绪?什么清愁?什么春梦?含蕴在“心事天涯”中,“三千丈清愁鬓发,五十年春梦繁华。

”把生命感喟一霎吐尽。

清明节的习俗诗词

清明节的习俗诗词

清明节的习俗诗词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和扫墓的重要节日,也是诗人们创作诗词的重要主题之一。

清明节的习俗包括祭祖、扫墓、植树、踏青等,这些习俗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了诗人们倾诉情感,表达感慨的灵感来源。

下面就是清明节习俗的诗词,带你领略清明节的韵味。

【祭祖习俗】祭祖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习俗之一,诗人们常常通过诗词表达对祖先的追思和怀念。

百年冥寿一炷香,念及先人泪两行。

村外坟头花遍地,家中祭案哀思长。

——选自《祭祖》万顷黄河水直流,世世为民付苍茫。

祭奠先人心欢喜,五谷丰登喜盈箱。

——选自《清明祭祖》【扫墓习俗】清明节还有扫墓的习俗,人们会带上鲜花和食品,到墓地祭拜祖先,也是诗人们创作诗词的灵感来源。

荒坟杂草埋无名,忆往昔时泪不干。

倚杖扫墓思亲友,悲风苦雨泪霏霏。

——选自《扫墓》扫墓之际心悲切,泪洒墓前哭依依。

思念逝去亲人旧,供奉鲜花垂泪飞。

——选自《扫墓诗》【植树习俗】清明节还有植树的习俗,人们会到郊外植树,并以此缅怀昔日绿树成荫的美景。

清明植树鸟啼鸣,绿树成荫秀自生。

乡村田野人齐欢,和风拂面笑声迎。

——选自《植树节》青山绿水风光美,昔日植树现成林。

清明佳节人齐乐,共赏春色心欢欣。

——选自《植树乐》【踏青习俗】清明节还有踏青的习俗,人们会到郊外赏春踏青,感受春天的气息,这也成为诗人们创作诗词的灵感来源。

春风拂面踏青时,碧草青山人醉知。

欢声笑语谁家乐,春光美景在眼前。

——选自《踏青》清明佳节踏青行,花丛绿树美景生。

和风拂面人欢笑,春意盎然心舒畅。

——选自《踏青欢》清明节的习俗丰富多彩,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成为了诗人们创作诗词的灵感来源。

诗词以其朴实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蕴,表达了人们对祖先的怀念、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展示了中华民族的美好情感和文化内涵。

愿清明节的诗词传承下去,让我们永远怀念祖先,热爱生活,珍爱自然,追求美好的未来。

清明节的由来及诗句

清明节的由来及诗句

清明节的由来及诗句清明节的由来及诗句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第108天。

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日子。

中华民族传统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历史。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清明节由来及诗句,希望对你有所帮助!起源源流清明节起源,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风俗。

介之推传说相传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为逃避迫害而流亡国外,流亡途中,在一处渺无人烟地方,又累又饿,再也无力站起来。

随臣找了半天也找不到一点吃,正在大家万分焦急时候,随臣介子推走到僻静处,从自己大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煮了一碗肉汤让公子喝了,重耳渐渐恢复了精神,当重耳发现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时候,流下了眼泪。

十九年后,重耳做了国君,也就是历史上晋文公。

即位后文公重重赏了当初伴随他流亡功臣,唯独忘了介子推。

很多人为介子推鸣不平,劝他面君讨赏,然而介子推最鄙视那些争功讨赏人。

他打好行装,同悄悄到绵山隐居去了。

晋文公听说后,羞愧莫及,亲自带人去请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离家去了绵山。

绵山山高路险,树木茂密,找寻两个人谈何容易,有人献计,从三面火烧绵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烧遍绵山,却没见介子推身影,火熄后,人们才发现背老母亲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树下死了。

晋文公见状,恸哭。

装殓时,从树洞里发现一,上写道:“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

”为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将这一天定为寒食节。

第二年晋文公率众臣登山祭奠,发现老柳树死而复活。

便赐老柳树为”清明柳“,并晓谕天下,把寒食节后一天定为清明节。

节气清明与清明节清明节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特点有关。

西汉时期《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

”“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

《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

故谓之清明。

”虽然作为节日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记载。

从唐宋诗词看古代清明节习俗

从唐宋诗词看古代清明节习俗

从唐宋诗词看古代清明节习俗古人中,有很多文人偏爱端午节,从他们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端午节的一些习俗。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吧!查阅《全唐诗》和《全宋词》,发现在为数不多的南京清明诗词中,扫墓、沽酒、踏青、玩耍等民间习俗,都在唐宋文人的生花妙笔中,得到了较为全面的展现。

沽酒雨中寻酒杏花村清明唐杜牧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细微的春雨淅沥而下,人们在晚唐诗人杜牧的《清明》中,认识了一位问路寻酒的异乡人。

诗人原本忧伤惆怅,是因为孤身在外无法为先祖扫墓,还是因为“泼火雨”(寒食节旧俗要禁火三天,此时下雨称为“泼火雨”)破坏了踏青的游兴?如今都已无从知晓。

但雨中牧童的遥遥一指,便让他的心境由*转晴,“杏花村”也因此名满天下。

“杏花村”的所在,历来有许多争议。

其中有一种观点是,“杏花村”就在南京。

南京民间,一直有“端午泛舟桃叶渡,清明沽酒杏花村”的说法。

而南京地方志学专家陈济民根据文献记载,判断此诗是杜牧833年春夏之间游玩南京时所作,杏花村就在“新桥西信府河、凤凰台一带”。

明代顾起元曾在《园居杂咏》写道:“杏花村外酒旗斜,墙里春深树树花。

”清乾隆年间,“杏花沽酒”还是金陵四*景之一。

因为诗中没有任何注脚或暗示,所以“杏花村”的所在也扑朔迷离。

比较知名的地点还有两处,一处在安徽贵池,另一处则在山西汾阳。

《清明》这首诗虽然家喻户晓,但在文学史上却“疑案”重重。

除了“杏花村”之争之外,还有作者之争。

因为在旧题南宋刘克庄编纂的《千家诗》里,《清明》才第一次被挂上杜牧之名,也就是说,杜牧去世至少三百多年后,这首诗才刚刚冒上来,所以作者是不是杜牧还得打个问号。

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巩本栋告诉记者,早在北宋宋祁的词《锦缠道》中,已化用过这首诗。

可见,在没有“铁*”的情况下,对作者的认识还是应当慎重。

思亲空空庭院忆南京清明辇下怀金陵北宋王安石春*天气草如*,时有飞花舞道边。

院落日长人寂寂,池塘风慢鸟翩翩。

烧纸的诗句

烧纸的诗句

烧纸的诗句烧纸是一种传统的民间习俗,通常在祭祀、纪念故人等场合进行。

以下是五个与烧纸有关的诗句及其赏析:1. "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宋代诗人高翥的《清明日对酒》这句诗描绘了清明节烧纸钱的情景,纸灰随风飘散,宛如白色的蝴蝶翩翩起舞,而人们的泪水则滴落在纸钱上,将其染成了红色的杜鹃。

诗人通过对烧纸场景的生动描绘,表达了对逝去亲人的深切怀念和哀思。

2. "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寒食野望吟》这句诗描绘了寒食节时,旷野中风起,纸钱纷飞的场景。

古墓一座连着一座,上面长满了青草,在春风中摇曳。

诗人通过对烧纸和古墓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古人的敬仰和怀念之情。

3. "纸灰扬起满[left]空[/left]转,此身虽在堪惊。

"——宋代诗人陆游的《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风雨中烧纸,纸灰随风飘飞的场景。

诗人感叹自己虽然还活着,但面对这样的场景,心中充满了惊恐和忧虑。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4. "路逢饿殍须亲葬,道遇流民必细询。

绕墓焚香烧纸钱,一年一度此时新。

"——宋代诗人释智愚的《寒食礼先师真五》这句诗描绘了诗人在寒食节时,路过坟墓,焚香烧纸祭祀先人的情景。

诗人遇到饿死的人会亲自埋葬,遇到流民会仔细询问他们的情况。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以及对穷苦人民的关爱和同情。

5.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宋代诗人陆游的《冬夜读书示子聿》这首诗并不是直接描写烧纸的场景,但其中的“纸上得来终觉浅”这句话可以与烧纸的行为相联系。

烧纸是一种传统的祭祀方式,通过烧纸来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祈福。

这句诗强调了实践和体验的重要性,即通过亲身参与和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领悟事情的本质。

描写清明节习俗的古诗词

描写清明节习俗的古诗词

描写清明节习俗的古诗词踏雨寻墓泣离恨,拜祭祖先报生身。

伏莽茵茵涂麂皮,纸扎醮堂燃黛烬。

黄昏入夜烧纸钱,祈福家人永安宁。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

每年农历清明节前后,人们都会踏青扫墓,祭祀祖先,传承着祖先的美德和家风。

这一节日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传统礼仪文化的代表之一。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清明节的习俗。

一、踏青扫墓清明节是一个向祖先表达敬意的日子,也是一个向亲人表达思念之情的日子。

因此,踏青扫墓成为了中国人民在这一节日里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

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出门踏青,到郊外赏花游玩,感受大自然的春意盎然。

在踏青的过程中,人们还会携带食品和饮料,品尝美食,畅饮美酒,放松心情,享受这个春天的美好时光。

除了踏青之外,人们还会前往墓地祭奠逝去的亲人。

他们会带上鲜花,点燃香烛,磕头拜拜,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

在祭拜过程中,人们还会清理墓地,洒扫白米,燃放爆竹,以此来表达对逝者的尊敬和缅怀之情。

二、祭祖祭先除了踏青扫墓之外,祭祖祭先也是清明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中国人民认为祖先是家族的根,是生活的源头,也是精神信仰的依靠。

因此,每逢清明节,人们都会到祠堂祭祖,表达对祖先的尊敬和敬仰之情。

在祭祖祭先的过程中,人们会点燃香烛,摆放供品,磕头叩拜,倾诉心声,希望祖先能够保佑自己和家人平安顺利。

此外,人们还会向祖先进香献花,以表达对祖先的缅怀和怀念之情,以此来感谢祖先为家族所做出的贡献,为后人所留下的宝贵财富。

三、植树祈福清明节是一个有关自然、祖先、生命的节日,它也是一个向大自然致敬和感恩的节日。

因此,植树祈福成为了清明节的重要活动之一。

人们会在清明节这一天植树造林,以此来表达对大自然的珍爱和关怀之情,也希望通过植树行动来提醒人们保护环境,珍惜生态,让地球变得更加美好。

在植树祈福的过程中,人们会组织各种植树活动,邀请社区居民、学生、志愿者和爱心人士一起参与其中。

春节祭祖的诗句

春节祭祖的诗句

春节祭祖的诗句
1、几处纸灰飞蝶舞,追魂泪断白云边。

2、兰草幽香遍山野,油菜玉放竞引蝶;
3、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4、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5、清明扫墓祭忠魂,怀念先宗颂感恩。

6、马背客骑寻曲唱,羊腰鹊立啄绒鸣。

7、登高望远精神爽,探秘寻幽气息融。

8、到陵园。

回忆亲人、想念断肠肝。

9、清明祭祖(平水韵):清明时节景缤纷,祀祖焚香净扫坟。

传统当承行孝道,千秋万代颂先芬。

10、囊羞学费娘为仆,医困儿郎泪涌泉。

11、全身衣服都沾满了血泪和尘埃,尽管现在战乱结束了,但是回到故乡也还会感到悲哀。

在风雨中,梨花落尽了,寒食节也过去了,清明扫墓的时候,有几户人家的坟墓还会有后人来祭拜呢。

12、译文: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13、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

14、冥币悲燃祭祖,佳肴恸摆呈仙。

15、清明时序雾连绵,携眷青峰祭祖先。

16、清明节是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106天。

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或后10天。

有些地区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

17、步韵璐瑶社长七律《清明》
18、惟恨人寰传疠疫,连年肆虐乱清明。

19、祭酒长天,烧香短叹。

叫娘抱我轻声唤。

20、供品一盘飘雾气,清香三柱起云烟。

祭祖的诗句

祭祖的诗句

祭祖的诗句
祭祖的诗句,尤其在清明节这一传统节日中,多表达了对先人的怀念与敬仰之情。

以下是一些相关的诗句:
1.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2. 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杜甫《小寒食舟中作》
3. 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高翥《清明日对酒》
4. 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

——黄庭坚《清明》
5.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韩翃《寒食》
6.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
这些诗句描绘了清明时节人们上坟扫墓、悼念祖先的情景,以及清明特有的气候特点和风俗活动,展现了古人慎终追远的文化情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词中的清明节民俗
“别馆青山郭,游人折柳行。

落花经上巳,细雨带清明”。

这首唐朝羊士谔所写的诗就画意般地歌咏了人们在清明这一天
走出家门,到青山远村折柳、踏青的情景。

“上巳”,指的是农历的阳春三月。

据史料记载,踏青之俗早在魏晋南北朝时代就兴起了。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这是宋代吴惟信所作的《苏堤清明即事》诗,惟妙惟肖地描绘了当时清明踏青的盛景。

宋代程颢的《郊行即事》写出了清明踏青流连忘返的心情:“芳草绿野恣行事,春入遥山碧四周。

兴逐乱红穿柳巷,固因流水坐苔矶。

莫辞盏酒十分劝,只恐风花一片红。

况是清明好天气,不妨游衍莫忘归。

”宋代欧阳修的《踏青》则动静结合:“南国春半踏青时,风和闻马嘶,青梅如豆柳如眉,日长蝴蝶飞。

”犹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展现在
我们的面前,让人爱不释手。

踏青春游固然是必不可少,但苏轼却显得格外冷静。

他在《东栏梨花》的诗里写道:“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处几清明”。

告诉我们,这美好的时光当然是令人陶醉的,但人生几何,切莫因为沉湎于此而忘记了珍惜时光。

清明节的前一天是“寒食节”,这一天要禁动烟火,等到清明要“乞新火”。

人们往往将这两个节日合并起来过。

唐朝诗人韦应物有一首诗咏道:“清明寒食好,春园百卉开。

彩绳拂花去,轻毬度阁来”。

说的是清明寒食之际,人们在园中“蹴鞠”玩耍的事。

“蹴鞠”,就是踢皮球。

汉代刘向在他的《新序》一书中曾有所谓“寒食塌青蹴鞠”的记载,而唐代的另一位诗人仲无颜在他的《气球赋》中更生动地记录了人们蹴鞠嬉戏的场景:“寒食景妍,交争竞逐,驰突喧闹,或略地丸走,乍凌空似月圆”。

这颇具现场感的描述,正是我国足球运动端倪的一个形象写照。

放风筝是清明前后人们最喜爱的习俗。

唐代高骈的《风筝》说:“夜静弦声响碧空,宫商信任往来风。

依稀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

”描写了风筝竞放的情景。

清代吴友如的《清明节放风筝》:“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

”就是清明民间体育娱乐活动的写照。

“满街杨柳绿似烟,画出清明三月天。

好似隔帘红杏里,女郎缭乱送秋千。

”唐人韦庄的诗句,说的是“荡秋千”。

南北朝
时,从后宫逐渐传到民间。

梁朝宗懔所撰的《荆楚岁时记》中记载说:“春时悬长绳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


明朝王磐在《清明日出游》一词中写道:“问西楼禁烟何处好?绿野晴天道。

马穿杨柳嘶,人倚秋千笑,探莺花总教春醉倒。

”反映了清明时节除了要禁火、扫墓外,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