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时间及习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明节的时间及习俗
【篇一:清明节的习俗】
清明节的习俗
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红领巾广播站又和大家见面了,大家知
道清明节都有哪些习俗吗?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除了讲究
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
活动。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
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这里介绍几个最常见的清明节
习俗。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三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
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植树,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
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
流传至今。
放风筝,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
仅白天放,夜间也放。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
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
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
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扫墓,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其习俗由来已久。扫
墓在秦朝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朝
以后的事。到唐朝才开始盛行。
插柳,杨柳树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
柳柳成荫。”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
成阴。
今天大家了解了清明节的一些习俗,我们建议,在清明的假日里,
同学们应该抽出时间陪家人一道去先人的墓前祭扫凭吊,去体验一
份思念和感恩的心情。我们还建议大家在清明节这一天留心观察发
生在街道里、小区里的人的行为,交往,透过生活表象,了解人们
对清明节活动的精神寄托及生活品质,写一写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感
受感想。也可去户外走一走,感受一下春天,放飞一下心情,去体
验大自然的美好,体验传统民族文化的活力和魅力,让“清明节”活
动成为我们生命教育和民族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今天,红领巾广
播站就陪大家到这里了,明天见!
【篇二:古代清明节的习俗】
自唐宋以来,清明节是整合了寒食节和上巳节的一个大节日,其习
俗活动之丰富在中国传统节日中足以和春节一比高下。这里我们把
其传统习俗分为三大部分:祭祀、春游、饮食。
(一)清明节的祭祀活动
清明节是中国三大鬼节之一(另外两个鬼节是七月十五、十月一)。鬼节即是悼念亡人之节,是和祭祀天神、地神的节日相对而言的。
清明祭祀的参与者是全体国民,上至君王大臣,下至平头百姓,都
要在这一节日祭拜先人亡魂。从唐朝开始,朝廷就给官员放假以便
于归乡扫墓。据宋《梦粱录》记载:每到清明节,官员士庶俱出郊
省墓,以尽思时之敬。参加扫墓者也不限男女和人数,往往倾家出动。这样清明前后的扫墓活动常成为社会全体亲身参与的事,数日
内郊野间人群往来不绝,规模极盛。祭祀的对象。作为鬼节,清明
之祭主要祭祀祖先和去世的亲人,表达祭祀者的孝道和对死者的思
念之情。清明节属于鬼节而通常不被冠以鬼节之名,就在于它所祭
祀的主要是善鬼、家鬼,或亲近者的亡魂,重在表达孝思亲情。另
外两个鬼节则连恶鬼、野鬼也一并祭祀,重在安抚鬼魂,不让它们
作祟。但也不能一概而论。有些地方也有清明节祭祀其他鬼神的做法。上海旧俗就有在清明节举行的专祭厉鬼的祭台会仪式,祭祀那
些饿鬼、幽鬼孤魂,防止它们成为恶鬼作乱。这种祭台叫祭厉台。
旧上海还有清明节的前一天迎请城隍神的做法。在清明节这天,城
隍神要坐大轿出巡祭厉台,以赈济安抚孤魂野鬼,其场面十分盛大
热闹。
祭祀的时间。清明祭祀在清明前后,各地有所差异。旧时,北京人
祭扫坟墓不在清明当天,而在临近清明的单日进行。只有僧人才在
清明当天祭扫坟墓。浙江丽水一带则在清明节的前三天和后四天的
范围内扫墓,称为前三后四。在山东,旧时,多数地区在清明当天
扫墓,少数地区如诸城,在寒食这天扫墓,有些地方在清明前四天
内扫墓;现在,一般都在清明这天去扫墓。晋南人则将扫墓的时间
分为两次。一次在清明前几天,是各家分头去扫墓。第二次是在清
明当天,一个村里同姓的各家派出代表,同去墓地祭祀共同的祖先。上海人扫墓时间,新坟旧坟有别。凡是新近过世的,过了七七四十
九天而没做过超度法事的,要在清明节这天请僧道诵经做法事或道场。如果是老坟并已做过法事或道场,扫墓不一定在清明当天,可
以前后放宽些,但不能超出前七天后八天的范围,俗谓:前七后八,阴司放假。意思是过早或过迟都会失灵。
祭祀的场所。清明祭祀按祭祀场所的不同可分为墓祭、祠堂祭。以
墓祭最为普遍。清明祭祀的特色就是墓祭。在墓地祭祀,祭祀者离
祭祀对象最近,容易引起亲近的感觉,使生者对死者的孝思亲情得
到更好的表达和寄托。清明祭祀被称为扫墓,主要是由于采取墓祭
方式。另一种形式是祠堂祭,又称庙祭,是一个宗族的人聚集在祠
堂共祭祖先,祭完后要开会聚餐等,这种祭祀是团聚族人的一种方式。还有一种情况是家在外地工作的人不能赶回家乡扫墓,就在山
上或高处面对家乡的方向遥祭。
祭祀的方式或项目。清明祭祀的方式或项目各地有所不同,常见的
做法有两部分内容组成:一是整修坟墓,二是挂烧纸钱、供奉祭品。扫墓时首先整修坟墓。其做法主要是清除杂草,培添新土。这种行
为一方面可以表达祭祀者对亡人的孝敬和关怀,另一方面,在古人
的信仰里,祖先的坟墓和子孙后代的兴衰福祸有莫大的关系,所以
培墓是不可轻忽的一项祭奠内容。《清通礼》把修整坟墓解释为扫
墓名称的来由: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
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篇三:清明节的节日习俗】
2007年11月9日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出台,清明、端午、中
秋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随着这一方案的出台,传统节日这一中
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引起更多人的关注。2009年的清明节是假
日调整后人们迎来的第二个法定节日,让我们先走进清明节,感受
清明的假日乐趣。
清明节的几种别称
清明节是由“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重大节日,其习俗活动丰富多彩,有祭奠与嬉游两类。
一、“清明”节气
“清明”本为节气名,古人把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以这种岁时历法
来播种、收成,清明便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时在春分后十五天,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我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
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