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参与滇池水环境治理对策刍议

合集下载

滇池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探讨

滇池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探讨

滇池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探讨滇池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也是滇池流域的重要水源地和生态环境保护区。

近年来,由于工农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生态环境保护不力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滇池流域面临着水质污染、湖泊富营养化、湿地退化等重要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实现滇池流域的生态修复治理,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要加强水质治理。

滇池流域的水质主要受到农业面源污染、城市污水排放、工业废水排放等因素的影响。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加强农田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

同时,要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污水处理的效率。

对于工业废水排放,要加强环境监管,推行严格的排污许可制度,对不达标排放的企业进行处罚。

其次,要加强湖泊富营养化的治理。

湖泊富营养化是造成滇池水体富营养物浓度过高、水质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治理湖泊富营养化,可以采取生物修复、物理修复和化学修复等综合措施。

比如,可以进行湖泊沉淀物的清理和处理,减少富营养物的释放;引入优良水生植物,增强湖泊的自净能力;建设湖泊湿地,增加湿地的面积,提高湖泊富营养物的截留和去除能力。

此外,还需要加强湖泊周边湿地的保护和修复。

湿地是滇池流域重要的生态系统,在维持滇池水质稳定和生物多样性的同时,还能提供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

因此,加强湖泊周边湿地的保护和修复是滇池生态修复治理的重要内容。

可以建立湖泊周边湿地保护区,完善湿地保护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采取湿地恢复、重建和扩展等措施,提高湿地的生态功能和稳定水体环境的能力。

最后,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管理。

生态修复治理的效果需要通过科学、全面的生态环境监测来评估。

应建立监测网站,定期对滇池及其流域的水质、湿地状况、富营养化程度等进行监测,了解生态修复治理效果。

同时,要加强管理机构的建设和能力建设,提高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生态修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决策支持。

综上所述,滇池流域生态修复治理措施主要包括加强水质治理、湖泊富营养化治理、湿地保护和修复以及生态环境监测和管理。

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探讨

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探讨

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探讨
滇池流域生态环境现状及保护对策探讨
摘要:随着滇池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滇池面临着面积缩小、水资源短缺、水质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等生态危机.在论述了滇池的'重要生态地位以及面临的各种威胁的基础上,提出了滇池流域生态保护和综合治理的对策建议.作者:孙鸿雁周红斌作者单位:国家林业局昆明勘察设计院,云南昆明,650216 期刊:林业建设 Journal:FORESTRY CONSTRUCTION 年,卷(期):2010, ""(2) 分类号:X8 关键词:滇池湿地生态环境现状保护对策。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滇池是中国第八大淡水湖,也是云南省最大的湖泊,是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淡水资源之一。

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农业污染、工业排放等原因,滇池水质逐渐恶化,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等问题严重。

为了保护滇池水质,促进生态修复,有必要对滇池进行治理。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浅析滇池治理的思路。

一、加强水污染源头治理滇池的水污染主要来自城市污水、农田化肥和农药、工业废水等。

加强这些水污染源头的治理是滇池治理的重点之一。

要加强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提高城市污水处理率,减少城市污水直排湖泊的情况。

要加强对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通过农田水利工程等手段减少农田径流对湖泊的污染。

要加强对工业废水排放的监管和治理,对污染严重的企业实行严格的排污许可制度,推动工业企业进行清洁生产,减少废水排放。

二、加强湖泊生态修复滇池的生态系统承载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鱼类繁殖的重要场所,也是鸟类栖息地。

由于水质恶化和富营养化,导致湖泊生态系统失衡。

加强湖泊生态修复是滇池治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要进行湿地保护和修复,扩大湿地面积,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减少养分的输入和沉积。

要进行水生植被的恢复和保护,通过植被的阻挡和吸收,减少水中富营养物质的含量,改善水质。

要进行湖泊水体的生物修复,引进一些适应性强的水生动植物,促进水中微生物的生长和繁殖,提高湖泊水质。

三、加强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滇池是云南省重要的水资源之一,是云南省居民生活用水、农业灌溉和工业用水的重要来源。

加强对滇池水资源的综合管理是滇池治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要加强对滇池水资源的监测和评估,了解滇池水资源的分布、质量和用途,科学合理地配置水资源。

要推动滇池流域的水资源整合和调度,将滇池水资源与周边地区的水资源进行整合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要加强对滇池周边地区的水资源保护,禁止乱采乱挖和乱排放行为,减少对滇池水资源的损害。

四、加强政策法规和监管力度滇池治理涉及多方利益相关方,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共同参与,加强政策法规和监管力度是滇池治理的关键。

滇池流域生态治理存在问题与探讨

滇池流域生态治理存在问题与探讨

滇池流域生态治理存在问题与探讨摘要:主要研究了在造成滇池流域水资源短缺及污染的情况下,如何采取解决方法?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从水污染综合治理、水资源开发利用、入滇小流域的管护等方法逐步推进生态治理,解决滇池流域水资源存在的问题,在整个滇池流域逐渐形成绿色,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关键词:滇池流域水资源水污染解决方法滇池地处长江、珠江、红河及澜沧江四大流域的分水岭地带,是著名的"高原明珠"和历史上“古滇国”的发源地,坐落于云南省省会昆明市的南部。

云南高原哀牢山北侧发生强烈断裂后,经侵蚀作用形成的断陷浅水湖即滇池,也是云贵高原的第一大淡水湖。

滇池属内陆湖泊,其特殊的生态结构特征以及人类生产生活对湖泊的过度利用与开发,生态环境已面临着极大的威胁,水也不能直接作为生活用水。

加强滇池的保护、恢复意义深远而重大。

现以滇池流域存在问题、促进滇池水生态系统恢复来进行研究及探讨。

一、滇池水资源的现状二、存在的问题(一)湖水下降、面积缩小根据高程点推算,唐宋时期滇池的水位大约在1890m 左右。

滇池水域面积为510.1km2;滇池南北向长为49km,库容积为18.5亿m3。

经过多年的淤积填塞、筑堤防洪、围海造田等活动,滇池水面逐渐退缩,至今仅剩有309km2。

从滇池现状来看,水体湖面面积与入湖流域面积比仅为1:10,湖水浅,库容量小。

(二)水源短缺、水质受污染据目前统计调查,当滇池水位达到1887.4m时,库容积为15.6亿m3;当滇池水位为1885.5m时,库容积为9.9亿m3,除了死库容,可调剂的水量不大。

注入滇池的36条出入滇池主要河道和84条支流存在流程短,天然补给水少。

甚至不流经城市的河流在旱季几乎断流,农村垃圾倾倒入河现象时有发生;流经城市的河流因接纳城市生活污水,河水发黑发臭,水质远劣于地表水V类标准。

(三)沿岸过度开发,水污染严重滇池沿岸工农业生产、生活、旅游等人为活动严重干扰滇池生态环境,湖滨带土地资源过度开发使滇池失去天然屏障,生态环境极度脆弱,不能抵御村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和磷氮流失造成的流域面源污染。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滇池是我国第八大淡水湖,也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湖泊,同时也是云南省的重要水源地之一。

由于长期的污染和过度开发,滇池面临着严重的水质污染和生态环境破坏问题。

为了有效治理滇池,保护好这一重要的水资源,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

下面就来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

第一,加强污染治理,改善水质。

滇池的水质一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

这是由于大量的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进入湖中,导致水质恶化和生态环境破坏。

需要加强污染治理,削减污染物排放,建设污水处理设施,严格控制农业面源污染,以改善滇池的水质,恢复其生态环境。

第二,加强湖泊生态保护。

湖泊的生态系统对于湖泊的水质和生态环境至关重要,而滇池的湖泊生态系统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在治理滇池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湖泊生态保护,保护湿地、湖滨植被和湖中生物多样性,恢复湖泊的自净能力,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和蓝藻水华的发生。

还需要控制湖泊周边的土地利用,减少土地开发对湖泊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

合理利用滇池水资源。

滇池是云南省的重要水资源,也是云南省的重要供水来源。

在治理滇池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滇池的水资源利用问题,合理调配水资源,保障城乡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用水需求。

也要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管理,防止过度开发和浪费,保证滇池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

第四,加强跨部门、跨地区合作。

滇池的治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程,需要多个部门和多个地区的合作。

在治理滇池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各级政府部门之间的协作与沟通,建立健全的联防联控机制,形成强大的治理合力。

也需要跨地区合作,加强湖泊上游和周边地区的环境保护,减少对滇池的污染排放,共同保护好滇池这一重要的水资源。

第五,加强社会参与,形成共治共建机制。

治理滇池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广泛的社会参与。

在治理滇池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社会组织和公众的参与,鼓励企业和居民自觉遵守环境法规,发挥社会监督的作用,形成共治共建的机制,共同保护好滇池这一重要的水资源。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滇池是中国南方最大的淡水湖,占地面积约为400平方公里。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滇池的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

滇池治理已成为政府、社会和公众共同关注的问题。

在治理滇池的过程中,有以下几点思路:一、加强法规制定和管理法规体系是保护滇池生态环境及防治污染的重要手段之一。

当前,滇池治理方案中,需要完善和逐步落实相关法规和管理措施。

这包括:修订和完善滇池保护和治理的法律法规;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力度;加强企业和个人的环保意识,建立严格的违法处罚和惩罚机制等。

二、注重投资的科学用途解决滇池治理的根本问题是科学合理利用资金。

治理滇池的过程中需要注重资金的合理分配和利用,特别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加强水资源的利用和管理、提升城市污水的处理水平等。

同时,政府还应加大对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投入,通过技术手段,优化监测控制体系建设,提高水污染物治理速度和效率。

三、健全生态保护机制日益严重的污染也催生了生态保护机制体系的建设。

当前治理滇池的核心工作就是落实好生态环境的保护机制,即防止再次污染的发生,加快湖泊等生态环境的生态修复。

在实现保护机制的过程中,重要的一步是发挥市场力量,激发市场的活力,推动市场在滇池的治理和保护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推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滇池治理中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推进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滇池是云南省一大水库,有丰富的水资源,可以为全省其他城市提供水源,尤其是云南西部大片地区的贫瘠、缺水、缺肥的情况严峻,需要滇池提供水源和灌溉水渠。

同时,政府和企业也可以增加水源的开发和利用,通过建立水库等措施,实现科学合理的利用。

五、落实生态补偿机制在滇池治理过程中,需要建立生态补偿机制。

当前,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牟利,导致了极不平衡的生态环境破坏程度。

因此,在滇池治理的过程中,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重建和调控要靠各级政府制订可行的政策和市场化的培育,实现政策支持、市场诱导、激励保护、管理提升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政府的扶持和企业自愿参加的模式,实现滇池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

滇池水质治理措施方案范文

滇池水质治理措施方案范文

滇池水质治理措施方案范文一、背景介绍滇池位于中国云南省中部,是中国第八大淡水湖,也是云南省最大的湖泊,拥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旅游资源。

然而,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污染排放等因素,滇池水质严重下降,生态环境逐渐恶化,亟需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

二、问题分析滇池水质下降的主要问题包括:1. 污水排放过多:沿岸城市和农村地区污水排放管网不完善,导致大量污水直接排入湖中。

2. 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农药、化肥等化学物质以及农田灌溉和养殖废弃物的排放,严重影响湖水质量。

3. 工业污染:滇池周边的工业活动频繁,废水排放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湖中,导致湖水受到严重污染。

4. 水体生态系统受损:水生植物和湖底沉积物的丧失,导致水中氧含量下降,造成湖泊富营养化问题。

三、治理措施为了改善滇池水质,我们提出以下治理措施:1. 建设污水处理厂加强沿岸城市和农村地区污水处理能力,建设污水处理厂,对污水进行处理后再排入湖中。

增加投入,改善污水收集、处理和排放设施,确保污水排放达标,减少对湖水质量的影响。

2. 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加强农田和养殖废弃物的治理,提高农业生产的环境友好性。

推广有机农业和水肥一体化技术,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合理利用养殖废弃物,并通过建立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减少农业面源污染物的流失和排放。

3. 加强工业污染治理和监管对滇池周边的工业企业进行全面排查,加强工业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行管理,确保废水经过处理合格后才排放。

加强对工业污染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严格的排污限制和处罚机制,引导企业倡导绿色生产,减少对滇池的污染。

4. 生态修复和生物调控加强湖泊生物资源保护和湿地建设,恢复滇池的生态系统功能。

实施水生植被修复和湖底沉积物控制措施,增加水中溶解氧含量,减少富营养化现象。

同时,大力推行生物调控技术,引入适宜的鱼类和浮游生物等,建立完善的生态平衡,提升滇池的水质。

四、预期效果通过以上治理措施的实施,预期可以达到以下效果:1. 滇池水质明显改善,水质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提高了湖泊的环境质量和生态功能。

滇池治理建言献策总结汇报

滇池治理建言献策总结汇报

滇池治理建言献策总结汇报滇池作为中国第八大淡水湖,是我国重要的生态旅游资源,然而长期以来滇池面临着水污染、湖泊富营养化、水位下降等问题。

为了保护滇池的生态环境,近年来各级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治理。

下面是我对滇池治理的建议总结汇报。

首先,加强水环境监测和管理。

滇池水环境质量变化动态监测是湖泊治理的基础工作。

需要加大监测力度,建立完善的监测网络,及时掌握滇池水质状况的变化。

同时,加强对滇池周边污染源的管控,严厉打击非法排污行为,确保滇池周边地区的水环境不受污染。

其次,完善滇池流域水资源管理制度。

滇池的水资源是整个流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建立健全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确保水资源的公平合理利用。

要加强对滇池周边地区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审计监督,严禁盲目开发,严格控制水资源利用总量,合理安排水资源配置。

第三,加大对滇池富营养化问题的治理力度。

滇池的湖水富营养化是导致水质恶化和蓝藻暴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要加强对滇池流域内农业、工业和生活污水的处理,提高处理效果,减少养分的输入。

同时,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对滇池水质的负面影响。

第四,加强湿地保护和恢复。

滇池湿地是湖泊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水质净化、生物多样性维护等起着关键作用。

要划定湿地保护区,加强对湿地的管理,禁止破坏湿地和非法填湖活动。

同时,要加强湿地的恢复工作,采取适当的措施促使湿地生态系统自我修复,提高湿地生态功能,为滇池的治理提供保障。

第五,加强滇池沿岸区域规划和建设管理。

滇池沿岸区域是滇池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合理规划和建设沿岸区域,确保建设项目不对滇池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同时,加大对滇池周边旅游项目的管理力度,引导游客文明游览,减少对滇池环境的破坏。

最后,加强滇池宣传和教育工作。

要通过多种形式,如开展环保宣传活动、举办环保教育讲座等,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增强对滇池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宣传教育,让公众自觉参与到滇池的保护中来,共同守护好滇池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摘要】滇池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之一,在长期的水质恶化和生态环境恶化下,急需进行有效的治理。

本文从滇池现状、治理现状、必要性、关键问题和思路探讨等方面展开分析。

通过对滇池治理的重要性和前景展望的讨论,指出了滇池治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一些应对滇池治理的思路和方法。

对滇池治理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希望能够引起社会对滇池治理的重视和关注。

滇池治理不仅关乎当地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更影响到整个地区的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环境问题的凸显,对滇池治理的研究和实践将会越显重要,希望能够引起更多人的关注和参与。

【关键词】滇池、治理、思路、现状、必要性、关键问题、重要性、展望、发展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引言滇池作为中国第六大淡水湖,是云南省的重要水体之一,也是滇池流域的主要供水源。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滇池面临着严重的水质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

水体富营养化、湖泛严重、水生植被减少等问题日益突出,给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带来了极大影响。

滇池的治理成为当地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如何有效地治理滇池,改善水质,恢复生态平衡,成为云南乃至整个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重要课题。

深入研究滇池治理的思路和方法,对于实现水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从滇池现状入手,分析滇池治理的现状和必要性,探讨关键问题,并提出有效的治理思路,为滇池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建议。

1.2 研究意义是本文的重要一部分,滇池作为云南省最大淡水湖泊之一,对于云南省的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工农业发展的不断扩张,滇池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湖泊生态系统受到破坏,给周边地区的生态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开展滇池治理工作,恢复滇池水质,保护湖泊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通过对滇池治理的研究,不仅可以为云南省水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更可以为湖泊生态系统修复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实践参考。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滇池,位于中国云南省昆明市,是中国第八大淡水湖,也是中国南方第一大湖泊。

因其湖水清澈,风光优美而闻名,是云南省重要的旅游胜地之一。

长期以来,滇池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急需进行有效的治理和保护。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滇池的治理思路进行浅析。

一、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收集要想对滇池进行有效的治理,首先需要加强对滇池环境的监测和数据收集工作。

只有了解了污染源、污染物的种类和浓度分布等情况,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治理方案。

政府和环保部门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物力,建设更加完善的监测网络和站点,开展定期的环境监测工作,收集大量的数据,为制定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案提供依据和支持。

二、加强污染物治理滇池的污染主要来自于城市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和工业污染等多种渠道。

要想净化滇池水质,就需要从源头上减少和治理污染物的排放。

针对城市生活污水,需要加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对农业面源污染,需要推广和应用生态农业技术,减少农业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避免土壤流失和水体污染;对工业污染,需要严格执行环保法规,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促使企业加强环保设施建设和运营管理。

通过加强污染物治理,才能够从根本上改善滇池的水质状况。

三、推动生态修复滇池面临着严重的湿地退化和水体富营养化等问题,导致湖泊水质下降,生态环境恶化。

推动生态修复成为滇池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要想实现有效的生态修复,需要立足于当地实际情况,综合运用湿地保护、水生植被重建、湖泊演变控制等多种手段,实施生态修复工程。

还需要通过科学规划和土地管理,加强湖泊周边的生态保护,保护和恢复湿地和水体的自然功能,实现湖泊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自然修复。

四、加强治理与管理体制建设滇池治理需要形成合力,加强与周边地区的协调与合作。

需要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和法规制度,从法治角度推动滇池的治理工作。

在政策方面,需要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提高违法行为的成本,形成震慑力。

滇池的治理措施

滇池的治理措施

滇池的治理措施引言滇池,又称洱海,位于中国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

由于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等原因,滇池长期面临着严重的水质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为了保护滇池的生态环境,采取了一系列的治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滇池的治理措施,包括水质改善、湖岸带管理、生态修复等方面的措施。

水质改善为了改善滇池的水质,云南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加强了滇池周边地区的水污染治理工作,对一些工业企业进行了整治,加强了排污管控,淘汰了落后的生产设备,减少了工业废水的排放。

其次,加大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力度,推行了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减少了农田面源污染。

此外,加强了城市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提高了污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这些措施的实施使得滇池的水质逐渐得到改善。

湖岸带管理滇池湖岸带是滇池的重要生态保护区,也是滇池的生态屏障。

为了保护湖岸带的生态环境,云南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湖岸带管理的措施。

首先,严禁在湖岸带进行大规模的开发建设,控制了新建的旅游设施和居民区的规模和数量。

其次,加强了湖岸带的规划管理工作,保护了湖岸带的自然景观和生物多样性。

另外,加强了湖岸带的巡查监测工作,及时发现和处理湖岸带的违法违规行为。

生态修复滇池的生态修复是滇池治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生态修复措施,可以恢复滇池的生态系统功能,提高湖泊的水质和生物多样性。

云南省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生态修复措施,包括湿地恢复、鱼类放流、水生植物修复等。

首先,通过恢复湿地环境,增加湿地的面积和功能,提高湿地对污染物的净化作用。

其次,进行了大规模的鱼类放流工作,增加了滇池的鱼类资源,促进了生态系统的恢复。

此外,通过修复湖泊周围的水生植物,可以减少湖泊中的营养物质和浮游植物,改善水质。

结论通过多年的努力,滇池的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水质得到了改善,湖岸带的生态环境得到了保护,生态修复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然而,滇池的治理工作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如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和气候变化等。

滇池治理公众参与方案

滇池治理公众参与方案

滇池治理公众参与方案一、背景介绍滇池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中国第八大淡水湖。

然而,多年来,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滇池生态环境面临严重挑战,包括湖水污染、水质恶化、湖面植被退化等问题。

为了保护滇池的生态环境,制定一套科学有效的治理方案至关重要。

公众参与是滇池治理工作不可或缺的一环。

通过广泛的民众参与,可以增加对滇池治理的了解和认同,提高治理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滇池治理公众参与方案。

二、公众参与的目标公众参与方案的目标是使广大民众获得参与滇池治理的机会,促进公众对滇池治理的认知和理解,提供公平、公正、公开的参与渠道,增加公众对治理方案的参与和支持程度。

三、公众参与的原则1.公平性:公众参与的机会应当向所有人开放,不论其社会地位、经济条件或学识水平的差异。

2.透明度:治理方案的信息应当向公众开放,并且以易理解的方式呈现。

公众应当有权知晓有关滇池治理的信息。

3.平等性:公众在参与滇池治理决策过程时应当享有平等的发言权和决策权。

4.及时性:公众参与的机会应当在决策过程的早期提供,以便他们能够对治理方案提出建议和意见。

四、公众参与的具体措施1.信息公开:通过建立滇池治理官方网站、举办公众讲座、发布治理进展报告等方式,向公众提供滇池治理的最新信息,并解答公众的疑问。

2.线下座谈会:定期组织各类滇池治理座谈会,邀请公众参与,并就治理方案进行深入探讨和讨论。

座谈会的主持人应当是公正中立的第三方,确保公众发言的公平性和平等性。

3.在线意见征集:设立在线意见征集平台,方便公众就滇池治理方案提出建议和意见。

政府应当及时回应公众的问题和关切,并在决策过程中充分考虑公众的意见。

4.社区参与项目:通过鼓励社区参与滇池治理项目,提高公众对滇池保护的认知和参与度。

社区居民可以通过志愿者活动、教育宣传等方式,参与到实际的治理工作中。

五、公众参与方案的评估与调整公众参与方案的有效性应当通过评估来确定。

政府可以聘请第三方机构进行独立评估,收集公众对方案的反馈和意见,并对方案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作为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滇池的水质和生态状况一直备受关注。

尽管进行了多次的治理,但是目前水质问题仍然存在,水面面积和水深也在不断缩小。

如何有效地治理滇池,成为了一个紧迫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析:1. 加强水体自净能力的培养水体的自净能力是水质改善的基础。

滇池的自净能力一度相对较弱,需要通过一些途径来促进其自净能力的发展。

例如,在湖泊中植入一些水生植物,能够增加水中生物量,进而促进氧气产生和有机物分解。

此外,建立水生物质的会聚带和降解带,让水体在通过这些带时,能够通过泥沙沉淀、生物吸附、生物降解等方式来净化水质,提高水体自净能力。

2. 控制污染源对滇池的污染源加强监管和治理,是控制滇池水质的重要途径。

在治理滇池污染源的过程中,需要加强环保法制宣传和法律的执行力度。

同时,在建筑工程和农业生产过程中,确保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城市垃圾的回收处理也需要加强,尽可能地减少垃圾堆积和焚烧产生的有害气体。

3. 建立滨湖生态系统建立滨湖生态系统,提高滨湖的生态环境,是滇池治理的重要一环。

滨湖的生态系统可以净化入湖污染物、稳定水体营养盐和浊度等指标,提高水生态系统的生产力。

建立湖滨生态公园,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到来,且更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 科学控制水位滇池的水位对维持水质品质和湿地生态系统极为敏感,需要严格控制。

国家需要建立统一的水位控制机构,有计划地对湖泊水位进行控制,根据季节性变化和降雨量的影响等,合理调整大坝泄水和引水量,确保水位稳定且满足周边村庄和市镇的用水需求。

总之,对滇池的治理,需要依靠多方面的力量,需要依靠科学的思路和方法,方可实现滇池水质的良好改善和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摘要】文章主要围绕滇池水质问题展开探讨,首先分析了当前滇池水质现状和污染原因,并指出了治理的关键挑战。

然后提出了几点治理思路,包括加强监管、提升污水处理能力、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等。

最后给出了改善水质的具体建议,如加强水质监测、推广生态治理措施等。

通过对滇池治理的思路和措施进行分析,为未来滇池水质改善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建议。

在结论部分总结了本文提出的思路,并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强调了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政府部门的有效管理将是解决滇池水质问题的关键。

文章旨在引起人们对滇池治理的重视,为实现水质改善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指导和启示。

【关键词】滇池、水质、污染、治理、挑战、思路、改善、措施、建议、总结、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滇池是中国西南地区最大的淡水湖泊,也是云南省的重要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滇池水质逐渐恶化,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给当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如何有效治理滇池污染、改善水质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滇池水质的恶化主要受到工业废水、城市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工业废水排放不当、城市生活污水处理不完善、农业化肥农药的过度使用等是导致滇池水质问题加剧的重要原因。

由于滇池地处云南高原,地势复杂,气候多变,水质治理面临的挑战也较大。

针对滇池水质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技术进行治理。

比如加强废水处理设施建设、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改善城市污水处理水平等,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

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建立健全的水质监测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水质问题,也是滇池水质治理的重要举措。

通过对滇池水质现状的分析和污染原因的探究,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滇池的治理挑战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有效的治理思路和方案奠定基础。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探讨,能够为滇池水质的改善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建议。

1.2 研究目的滇池是中国第六大淡水湖,也是云南省最大的淡水湖泊,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意义。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近年来,由于城市化和农业农村的发展,湖泊水质的质量和湖泊生态系统的恢复已成为全国范围内的重要命题。

滇池作为我国最大的高原淡水湖泊,其治理一直备受关注。

滇池水质恶化、湖湾消失、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问题日益凸显,这些问题的核心在于水质污染与湖泊生态系统的破坏。

为了有效地治理滇池,我们需要从多方面入手,制定综合的治理方案,下面我们就浅析一下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

一、加强水环境保护水环境保护是滇池治理的基础。

在滇池周边地区建立水环境保护区和湿地保护区,严格保护水源地和湖泊周边的自然湿地,加强对湖泊周边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土壤侵蚀,避免农业化肥、农药等农业源污染物进入湖泊。

严格控制工业废水排放,鼓励和引导工业企业采取更加环保的生产工艺和设备,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水污染监测与执法力度,对非法排污企业进行惩罚和取缔,确保滇池水域的水质安全。

严格控制城市污水的排放,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和配套管网,实现污水雨污分流,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和水质净化效果。

二、加强湖泊生态保护湖泊生态系统是维护湖泊健康的核心。

当前滇池的湖湾生态系统正面临严重的破坏,导致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底栖生物丰富度减少,湖泊的生物链受到严重破坏。

加强湖泊生态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实施湖湾恢复工程、建设湖泊湿地保护区、修复湖泊富营养化、建设生态修复工程等手段,恢复湖泊的自然湿地和湖湾生态系统,保护和增加湖泊中各类生物的种群数量和生活空间,实现湖泊生物多样性的恢复。

加强湖泊水质调控,促进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的生长,提高湖泊的水质、透明度和富营养化程度,恢复湖泊的生态平衡。

三、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产业结构升级是解决滇池治理问题的根本途径。

当前滇池周边地区发展的传统农业和畜牧业对湖泊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农业化肥、农药、畜禽养殖粪便等废弃物的排放直接导致了湖泊水质的恶化,成为滇池水质污染的重要原因。

我们需要推动滇池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的升级,引导农民转变种植结构,推广有机农业,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湖泊水质污染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

作为我国第六大淡水湖泊的滇池,也面临着严重的水质污染问题。

为了改善滇池的水质,保护好这片美丽的水域,进行滇池治理势在必行。

本文将就此话题进行浅析,提出几点思路。

要加强水源保护。

滇池的水源主要来自金沙江、岷江等河流,而这些河流的水质直接影响着滇池的水质。

加强对这些水源地的保护尤为关键。

一方面,要加大对污染源头的治理力度,防止农业、工业、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要加强对水源地的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工作,恢复河流的自净能力,确保水源的清洁和充足。

只有做好了水源的保护工作,才能为滇池的治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实施严格的水污染治理措施。

目前,滇池水质受到了严重的农业面源污染、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等多方面污染的影响,治理难度非常大。

要制定出严格的水污染治理措施,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排放行为的惩罚力度,推动各地区各部门切实履行好环保责任。

要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管理,确保城乡污水得到有效处理,不再直接排放到水体中。

只有通过严格的水污染治理,才能有效改善滇池的水质。

要注重生态修复和保护。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滇池周边的生态环境逐渐受到了破坏,湿地、栖息地的减少,导致了许多动植物的生存环境恶化。

要注重对滇池周边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保护工作,增加湿地的建设和恢复,修复植被,加强对滇池周边生态系统的保护。

要加大对滇池生态环境的监测力度,及时发现和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确保滇池的生态系统能够良性运转,提高水质净化能力。

第四,要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

水质污染问题不仅是环保部门的责任,更是全社会共同面对的挑战,而公众参与和支持是推动治理工作的关键。

要加强对滇池水质污染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引导社会公众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

也要加强对相关行业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技术水平,从根本上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滇池是中国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之一。

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和污染,滇池面临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

为了治理滇池并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采取多种措施。

滇池治理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这包括保护湿地、水源地和饮用水源的区域,减少化工、农业和养殖业的排放,限制工业开发和城市扩张,以保护滇池的水质和生物多样性。

滇池治理需要改善水资源管理。

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包括建立有效的水资源监测和调度系统,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和合理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的效率,确保可持续发展。

滇池治理需要改善污水处理和排放。

目前,滇池周边城镇和农村地区的污水排放对滇池的水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应加强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污水处理效率,减少对滇池的污染。

第四,滇池治理需要加强环境监测和数据管理。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体系,对滇池水质、生态和气候等方面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治理。

第五,滇池治理需要加强公众参与和宣传教育。

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滇池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引导公众参与到滇池治理中来,共同守护滇池的生态环境。

滇池治理还需要加强跨部门协作和国际合作。

滇池位于中国云南省的边界地区,涉及多个地方政府和部门的责任。

需要建立起跨部门的协作机制,加强政府间的合作,并积极争取国际合作和支持,共同为滇池的治理和可持续发展努力。

在实施上述思路的过程中,需要注重科学性、可行性和整体性。

滇池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从而实现滇池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只有在政府、企业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滇池治理的目标。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

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滇池是中国云南省的一座天然淡水湖,是中国第六大淡水湖,也是国家重点保护湖泊之一。

由于近几十年来乱占乱建、化肥农药、污水排放等原因,滇池水质严重污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为治理滇池污染,需要遵循相应的思路,本文浅析滇池治理的几点思路。

一、加强污染控制污染物的溶解浓度、排放量是影响水质和湖泊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

应从源头上加强污染控制,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强化各种污染物的排放控制。

对于农业面源污染、城市污水、工业废水、固体废弃物等进行管控,做到排污企业实行准入制度和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制度。

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充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是节约水资源的根本途径,同时也是保护水生态环境的基本保障。

滇池周边的工商业、都市生活中使用的水都有重大浪费现象存在,需要通过加强节约用水宣传,推广高效节水技术和水资源再生利用等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三、加大清淤和修复湖泊的力度滇池水深度较浅,淤泥很厚,为了防止和减轻水污染,需要加大清淤和修复湖泊的力度。

同时还要提高水文监测能力,加强湖泊水位管理和调控,从而最大限度地减轻湖泊调蓄能力减弱所带来的水资源和环境影响。

四、重视环保和生态重建环境保护和生态重建是保护滇池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

要坚决打破不合理的开发模式,遏制环境污染,推动生态大计的实施。

建立完善生态环境保护机制和体制,提升环保和生态重建专业人才的素质,使保护湖泊和生态环境成为一道亟待解决的难题。

五、加强联合治理治理滇池污染需要综合治理和综合治理的理念,需要各地各有关部门协同作战。

因此在治理滇池的过程中,应建立多元联合治理的机制,发挥各方的优势,形成共同治理滇池的合力。

总之,治理滇池污染是一个重大而长期的工程,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和付出努力。

只有坚决实施这些思路,才能更好地保护滇池生态环境,使其重焕生态光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公众参与滇池水环境治理对策刍议
作者:冯显茹
来源:《新西部下半月》2017年第08期
【摘要】本文在分析滇池水环境治理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公众参与滇池水环境治理的对策建议:要创新制度重保障,完善机制管长效;全面全力强宣教,入脑入心提意识;群策群力聚民心,人人参与强监督;公开信息搭平台,拓宽渠道解诉求。

【关键词】滇池;水环境治理;公众参与;对策
一、滇池水环境治理的现状分析
1、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滇池治理工作,连续4个五年计划将滇池纳入国家重点流域治理规划。

2008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云南调研时要求加大对滇池的治理力度,认真抓好环湖截污、环湖生态等重点工程。

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听取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情况汇报,要求云南着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努力成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继续加大滇池保护治理力度。

“十三五”开局之年,云南省委、省政府明确提出“精准治污”思路,要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投资、更快的节奏抓好滇池治理。

昆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积极行动,把滇池保护治理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一面镜子,努力打好新一轮治理攻坚战。

2、措施
打好“组合拳”,实施六大工程,提升治理成效。

一是通过环湖截污工程,削减入湖污染负荷;二是通过引水工程,加快滇池水体置换;三是通过入湖河道整治工程,实现入湖河道水质达标;四是通过农业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工程,开展农业农村面源污染防治;五是通过生态修复与建设工程,改善和提高滇池流域生态环境;六是通过生态清淤工程,有力减少污染源。

同时,创新五项机制,为滇池治理提供制度保障。

一是设置综合治理机构,进行综合治理;二是推行河长负责制,实行“三包”政策;三是引入市场机制,打造融资平台;四是加强机制创新,激发治污活力;五是实行环境问责制,实施结果严惩。

3、成效
通过上下统筹、各方协作、共同努力,滇池治理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遏制住滇池水质继续恶化的势头,滇池水质企稳向好。

2015年,滇池外海为中度富营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62.4,除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3项指标外(分别超Ⅳ类水标准0.6倍、0.07倍、0.06倍),其余指标均达到或优于Ⅳ类水标准;草海为中度富营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69.3,与2014年同期比较,草海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下降4.5%,水体透明度上升7.9%。

主要污染物5日
生化需氧量、氨氮、叶绿素a、高锰酸盐指数、化学需氧量、总磷的平均值分别降低35.4%、33.0%、31.1%、27.7%、27.6%、15.0%。

草海在2015年有四个月水质为轻度富营养化。

二、滇池水环境治理公众参与的对策建议
滇池水环境治理成效明显,成绩巨大。

但通过调查问卷分析显示:公众参与度低,公众参与面窄,参与机制不健全已成突出短板,严重影响了滇池水环境治理的整体效果。

为全面推进滇池水环境治理,提升公众参与度,扩大公众参与面,健全公众参与机制,特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创新制度重保障,完善机制管长效
法治是现代社会的重要制度资源和调控模式,是政府回应公众参与的一种重要载体。

为确保公众参与环境保护、滇池治理,应加大地方立法力度,制定《滇池保护治理公众参与办法》,对公众参与滇池保护治理作出制度安排。

研究制定奖励机制,鼓励公众积极参与滇池保护。

建立滇池保护公众参与评优创先工作机制,安排专项资金,设立滇池保护奖项,对先进单位和个人予以表彰和奖励。

畅通举报渠道,严惩违法排污行为,加大对举报人的奖励力度和保护力度。

对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公开环境信息、主动接受公众监督情况较好的企业,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依照有关规定优先推荐清洁生产示范项目或安排环保专项资金补助。

研究制定追责机制,对不同主体不当行为进行全面追责。

公众在参与环境保护过程中,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散布谣言、扰乱公共秩序的,应依法追究责任。

建设单位在涉及滇池治理项目建设时,未按规定公开相关信息或在征求公众意见时弄虚作假的,应依法予以处罚。

2、全面全力强宣教,入脑入心提意识
提高滇池保护意识要做到“三个强化”。

一是强化环境保护意识。

环境保护是关系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人与自然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

当人对自然超负荷的索取时,就造成了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其结果是人自身受到环境的惩罚,甚至危及生存。

因此,保护环境实际上是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

二是强化家园意识。

保护生态不仅仅是保护环境,更重要的是保护家园。

滇池是昆明的“后花园”,滇池治理与昆明发展息息相关。

如果家园因污染严重变得不宜居,那么市民健康将面临威胁,城市发展必受到制约。

我们要谨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叮嘱:像保护家园一样保护滇池、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滇池。

三是强化责任意识。

滇池是昆明的母亲湖,保护滇池是726万市民的共同责任、神圣使命。

只有全面全力开展宣传教育,才能不断培养和强化三种意识。

宣传教育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投入大量资源,给予政策支持,还需专门在各级各类媒体开办滇池保护专栏,举办滇池治理讲座、普及环境保护培训,切实提高公众的滇池保护意识。

同时,要以绿色学
校、绿色社区、绿色家庭、环境教育基地建设为契机,将滇池水环境治理和保护作为核心内容纳入考核指标体系,让滇池保护理念深入生活、融入人心。

3、群策群力聚民心,人人参与强监督
建立专家智囊团队。

通过聘请专家、定向购买服务等形式,培养政府智囊专家队伍,对滇池水环境治理进行深入研究,针对性地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咨询服务,为领导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树立绿色企业典型。

绿色企业蓬勃发展是昆明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支撑。

切实落实“三同时”制度,分布建立在线监测网络体系,及时监测并实时公布各类企业主要污染物排放情况,便于公众监督。

壮大志愿者队伍。

加大滇池志愿者服务队伍建设,制订志愿服务章程,搭建网络平台,进行统一管理。

根据滇池保护工作重点,精心策划公众喜闻乐见的各类环保活动。

针对滇池水环境治理需要,组织志愿者深入企业开展摸底大调查,建立信息数据库,为“精准治污”取得一手资料。

组建市民监督队。

面向社会,广泛动员,精选滇池保护监督员,协助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宣传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密切关注滇池水环境治理状况,及时检举违法排放行为。

4、公开信息搭平台,拓宽渠道解诉求
搭好平台,拓宽渠道,健全环境信息公开制度,可以为环境保护、滇池治理提供有力支撑。

一是扩大信息公开内容。

信息公开平台不仅向公众公布滇池水质状况、污染源污染物排放、污染事故、环境立法、政策规划、行政许可、建设项目等信息,还要及时公开滇池流域采矿业、工业、服务业、农业及其生产经营单位的重金属、有毒有害物质排放情况。

二是拓宽信息公开渠道;三是高度重视、充分发挥新兴媒体作用。

【参考文献】
[1] 董学荣.滇池公地悲剧及其治理策略探讨[D].云南社会科学,2015.
[2] 毕霞,杨慧明,于丹丹.水环境治理中的公众参与研究——以江苏省为例[D].河海大学学报,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