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第一单元第二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1.(2018·湖南学业水平测试)中国官营手工业历史悠久,成就卓著。
其中,能充分展示商周灿烂辉煌文明的手工业成就是( C )A.白瓷制造技术B.棉纺织技术C.青铜铸造技术D.青瓷制造技术[解析]官营手工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冶金、制瓷和丝织等部门,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盛时期,故选C项。
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元朝时期,棉纺织技术推广。
2.(2018·聊城高一检测)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 A )A.由官府控制B.不受官府的干预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手工业特征。
“工商食官”即西周时期的官营手工业制度,手工业和商业由官府垄断。
3. (2018·临汾高一检测)《吕氏春秋·召类》中写道:“吾恃为鞔(指鞋)以食三世矣,今徙之,是宋国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
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
”这里的“吾”的身份是( B )A.官营手工业者B.民营手工业者C.家庭手工业者D.雇佣手工业者[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吾”需要通过制作鞋子、销售鞋子来维持生计,说明是民营手工业者,答案为B项。
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不流入市场销售;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供家庭内部消费和交纳赋税;雇佣手工业者不考虑产品的销售,因此,A、C、D三项都是错误的。
4.(2018·重庆高一联考)1999年在印尼海域“黑石号”唐代沉船上打捞到近7万近中国瓷器,包括数量不等的越窑青瓷、北方白瓷等,其中有近6万件是唐代长沙窑的瓷器,内有3件完好的青花瓷盘尤为引人注目。
瓷器种类多样,部分瓷器的形制、图案、色彩有明显的西亚、波斯艺术风格。
这一考古发现( C )①说明唐代青花瓷技术已经成熟②印证了唐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③说明唐代官营瓷窑主要为海外市场而生产④为研究我国古代瓷器生产提供了第一手材料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②④[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发展。
2019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练习
2019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练习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殷墟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方形器数量较多,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商代()A.农业先进,使用青铜农具B.冶铜发达,青铜器品种多C.战争频繁,青铜武器多样D.重视礼仪,青铜礼器精美解析:从数字来看,“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数量最少,青铜由于质地不够坚硬,较少用于农具,故A项错误;商周时期是青铜冶炼的鼎盛时期,出土的文物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数量庞大,故B项正确;材料中武器有“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未体现青铜武器“多样”,未能说明商朝战争频繁,故C项错误;材料中只有“出土青铜礼器40件”能说明“重视礼仪”,但材料还有乐器、生产工具、兵器等信息,做题不能以偏概全,故D项错误。
答案:B2.下图为汉代杜诗发明的利用水力的工具。
此史料可以用来说明()A.汉代农田水利的发展情况B.当时铁制工具推广的原因C.水力利用技术开始于汉代D.西汉官营冶铁业生产状况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东汉的鼓风冶铁工具——水排,与农田水利无关,故A项错误;水排作为应用水力的鼓风冶铁工具,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推动铁产量的大量提高和铁制工具的推广,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汉代才开始利用水力,故C项错误;材料仅反映鼓风冶铁工具,不能体现整个官营冶铁业的生产状况,故D项错误。
答案:B 3.下图是邮政发行的《汉画像石·纺织》邮票。
此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可用于研究古代的()A.官营丝织业生产状况B.家庭手工业生产状况C.家庭棉纺织生产状况D.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解析:汉代官营手工业的规模都较大,而画像石中只有一台织机,不符合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故A项错误;根据画像石上每个纺织工序由一人完成和一个织机等信息,可判定画像石反映的是家庭纺织业,可了解家庭手工纺织的生产状况,故B项正确;棉纺织业在宋代以后才兴起,汉代不可能有棉纺织生产,故C项错误;画像石体现了女织,并没有体现男耕,故D项错误。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选择题1.据《周礼·考工记》记载,妇女的纺织生产被称为“妇功”,从事这种劳作的人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及农夫并列,称做“国有六职”。
这反映出在战国时期( )A.纺织业技术工艺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B.纺织业已成为国家赋税收入的主要来源C.纺织业生产在经济生活中已相当重要D.纺织业已成为社会经济中最主要的部门解析:A、B两项所述在题干中并未涉及;由题干中的“并列”,可排除D项。
C项正确。
答案:C2.“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礼记·曲礼下》中的这段文字反映的是古代中国手工业的哪种经营状态( )A.工场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D.民营手工业解析:本题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中的“天子之六工”可知应选C项。
答案:C3.西周时,“农之子恒为农”“工之子恒为工”“商之子恒为商”“工商皂隶不知迁业”。
对其评述正确的是( )A.劳动者被紧紧束缚在规定位置上,地位世代不变B.极大地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C.在“工商食官”制度下,手工业和商业并非被奴隶主贵族所垄断D.从事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相当于奴隶,无人身自由答案:A4.铸铁柔化处理技术和炼钢技术在汉初并未普及,但汉武帝执政后却得到迅速推广,工艺也更为成熟。
这是因为( )A.盐铁官营政策的推行B.民营手工业的发展推动C.水力鼓风冶铁工具的发明D.小农经济的高度繁荣解析:汉武帝时期,国家将盐铁等有利可图的行业均收归官府经营,盐铁官营政策的推行使得题干中这项技术迅速推广并更为成熟,故A项符合题意。
B、C、D三项均与西汉的阶段特征不符。
答案:A5.右图是元代王祯所著《农书》中的水力冶铁鼓风工具,该工具最早发明使用于( )A.西汉B.东汉C.北宋D.元朝解析:图片展示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是东汉杜诗发明的水排。
答案:B6.据《中国陶瓷史》记载:“盖自汉末以来,直至西晋为止……考之史册,陶瓷之业,除一二例外者,似无多大之进展。
历史必修二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A.统治者的重视B.工匠积极性高C.中央集权的作用D.市场需求2.《国语·论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A.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 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式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3.南越王国是秦末汉初时,赵佗在岭南地区建立的一个独立王国。
上世纪80年代,在广州出土的南越王墓是南越国第二代国君的坟墓,里面出土了大量文物,广州市政府在其基础上,建成南越王博物馆,参观南越王博物馆你可能()A.看到有青花瓷器B.看到有波斯等国传入的一些物品,了解到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C.只看到少量的青铜器,而看不到铁器D.听讲解员讲述当时南越国人采用曲辕犁耕田4.“波斯老贾度流沙,夜听驼铃识路赊。
采玉河边青石子,收来东国易桑麻。
”元代鼎盛时期的重要作家马祖常的这首诗主要反映了()A.丝绸之路的兴盛B.陶瓷之路的兴盛C.古代玉石业的发达D.古代丝织业的发达5.明朝中后期,我国江南地区出现的手工工场()①以官办手工工场为主②生产规模受到严格限制③出现了“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④反映了民族工业的兴起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6.(2012北京海淀区高三期中考)元朝人曾作《木棉歌》:“秋阳收尽枝头露,烘绽青囊翻白絮,田妇携筐采得归,浑家指作机中布。
大儿来觅襦,小儿来觅裤。
半拟偿私债,半拟输官赋。
”下列描述与材料不相符的是()A.农户植棉日益普遍B.农民负担沉重的债务和赋税C.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D.家庭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7.(2010年浙江卷)下列是从古诗“二月卖新丝,五月粜新谷。
医得眼前疮,剜却心头肉”中读出的信息,其中错误的是()A.农民生活艰辛B.土地兼并严重C.农副产品进入流通领域D.小农业和小手工业紧密结合8.(2012·湖北100所重点中学高三联考)史载:管仲“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悦”。
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记一记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知识结构填一填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答题术语1.民营手工业艰难开展,后来居上;家庭手工业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是中国古代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2.家庭手工业的突出特点是产品主要用于家庭消费和交纳赋税。
3.明朝中后期,在民营手工业中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其特征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
4.中国古代手工业长期领先于世界,享誉世界。
中国为世界文明的开展进步作出了突出奉献。
辨一辨1.为何官营手工业并没有因国家扶持而异常繁荣?官营手工业的原料由政府提供,产品由政府调拨,不计本钱,不入市场,缺乏竞争;而且它采取强制劳动和超经济剥削手段,常常引起工匠的对抗,弊端丛生。
所以在开展过程中日益萎缩。
2.怎样理解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不断开展不能认为是技术革命?中国古代手工业虽技术兴旺,领先世界,但却没有像近代西方那样出现技术革命。
其根本原因在于古代手工业的自给自足性,缺乏革新的动力与社会根底。
3.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与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开展关系是什么?辨析体会研一研1.官营手工业史料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国语·晋语?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工,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
——?礼记·曲礼?(官府工匠)相语以事,相示以功,相陈以巧,相高以知。
——?管子·小匡?史料表达了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业有哪些优势?[提示] 国家扶持;资金充足,设备先进;经营规模大,分工细密;工匠技术水平高。
2.民营手工业史料一五亩之宅,树墙下以桑,匹妇蚕之,那么老者足以衣帛矣。
——?孟子·尽心上?史料二明万历苏民无积聚,多以丝织为生。
东北半城皆居机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有他故,那么唤无主之匠代之,曰唤代。
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史料一、二在经营方式上有何区别?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提示] 史料一是农民的家庭手工业形式,史料二是明朝中后期纺织业中出现的雇佣劳动关系。
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习题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后篇稳固提升根底稳固1.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开掘中,发现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他们认为这些青铜器全面反映了西南地区的青铜文明。
由此,可推断三星堆应是( )A.原始社会的遗址B.商周时代的遗址C.秦汉时期的遗址D.宋之后的遗址,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2.有学者认为:中国是丝绸之国,丝织品产量很大,除国内使用外,还销往西域、中亚、西亚乃至欧洲。
从那时起,中国通向中亚、欧洲的商路,开始以丝绸而著名世界。
材料中的“那时〞指的是( )A.秦朝B.汉朝C.唐朝D.宋朝,丝绸之路正式开通,东西方贸易更加频繁。
故答案为B项。
3.南京博物院保存着一块明代洪武朝景德镇官窑瓷片(如以下图),其内、外壁各绘两条龙纹,内心绘三朵短脚飘带云。
据此推知,该窑( )A.重视制作工艺水平B.粉彩瓷的制作工艺日趋成熟C.产品主要销往民间D.主要根据市场需求进行生产,内心绘三朵短脚飘带云〞推知,该窑注重工艺美观,故A项正确;粉彩瓷是除珐琅彩之外,清宫廷又一创烧的彩瓷,在明代还没有出现,故B项错误;官窑产品主要供给皇室、官府,不进入市场,故C、D两项错误。
4.明代邝璠在?便民通书?中写道:“绢帛绫绸叠满箱,将来裁剪做衣裳。
公婆身上齐完备,剩下方才做与郎。
〞这说明家庭手工业品主要用于( )A.自我消费B.交纳赋税C.市场出售D.馈赠亲友,家庭手工业的纺织品主要用于给家人“做衣裳〞,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5.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记载:“(明代)海上(松江府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
〞由此可见( )A.松江是明代纺织业中心B.明代政府重视垦田种棉C.明代棉花种植超过粮食种植D.棉花成为松江主要作物,松江府一带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用来种植棉花,这说明棉花成为松江主要作物,故D项正确;题干材料只是反映了松江棉花种植多,不能说明松江是纺织业中心,故A项不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松江地区的棉花种植,一个地区的特殊现象不能说明整个明代的现象,故B、C两项均不正确。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中国手工业的进步(测试)
【优选整合】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中国手工业的进步(测试)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西周时期实行“工商食官”制度,这表明当时的手工业和商业A.由官府控制B.不受官府的干预C.存在官营和私营的区别D.以私营手工业和商业为主2.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精美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铸造繁荣时代的代表作。
它们铸造于A.原始社会B.商周时期C.秦汉时期D.隋唐时期3.宋代制瓷业发达,被称为瓷都的是A.景德镇B.佛山C.武昌D.开封4.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A.官营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D.工场手工业5.《周礼·考工记》是我国最早的系统记录手工业生产技术的专著。
书中共总结了:攻木之工七、攻金之工六、攻皮之工五、设色之工五、刮摩之工五……这段记载描述的是A.官营手工业产品丰富,技艺精美B.民营手工业水平超过官营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技艺庞杂,规模扩大D.官营手工业分工细致,专业化强6.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记载:“(明代)海上(松江府一带)官、民、军、灶,垦田几二百万亩;大半种棉,当不止百万亩。
”由此可见( )A.松江是明代纺织业中心 B.明代政府重视垦田种棉C.棉花成为松江主要作物 D.明代棉花种植超过粮食种植7.南京云锦集历代织造工艺之大成,位列中国古代三大名锦之首,其织造工艺中的挑花结本技术十分神奇,“七个范子,八个障子”就能把杂乱无章的线理得井井有条,成语“七上八下”就出自云锦。
古代中国南京云锦最有可能生产于A.民营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田庄手工业D.家庭手工业8.《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
”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A.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B.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C.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D.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9.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在很多行业后来居上超过了官营手工业,甚至在江南一些手工业部门开始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
高中历史 第1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随堂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1.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中国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其产品( )A.全部销往海外B.占据市场大部分份额C.质量普遍不高D.主要满足官府需要【答案】D 【解析】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规模大、分工细、管理制度完善、产品质量较高,主要生产军需用品和满足皇室、贵族需要的消费品,很少投放市场和销往海外,故选D项。
2.考古学家在河南商丘某地的一处古墓的随葬品中,发现了青铜器、铁制农具及珐琅彩瓷器。
这座墓葬最早可能出现于( )A.西周B.春秋战国C.宋朝D.明清【答案】D 【解析】西周时的墓葬中不可能存在铁质农具与珐琅彩瓷器,故A项错误;春秋战国时期不可能存在珐琅彩瓷器,故B项错误;宋朝时不可能存在珐琅彩瓷器,故C 项错误;明清时期才可能具备材料中的三种墓葬品,故D项正确。
3.(2019·广东清远期中)我国古代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始于( )A.北宋中叶B.元朝中叶C.明朝中叶D.清朝中叶【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中叶以后,民营手工业开始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全社会手工业生产的主导地位,故选C项。
4.明代中后期的小说《醒世恒言》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施复夫妇是苏州织绸的小户家,不到十年,积累了大量财富,后来又买了三四十张织机,雇人织绸,成为新兴的丝织工场主。
这反映此时期出现了( )A.家庭手工业B.官营手工业C.民营手工业D.资本主义萌芽【答案】D 【解析】材料“雇人织绸,成为新兴的丝织工场主”体现了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萌芽的表现,故选D项。
5.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这主要是( )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求B.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需要C.反映了汉唐时期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D.体现了唐朝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答案】A 【解析】据题干可知,为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故A项符合题意。
精选2018年秋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后篇巩固提升学业水平引导1.1980年,考古工作者在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发掘中,发现了大量精美的青铜器,他们认为这些青铜器全面反映了西南地区的青铜文明。
由此,可推断三星堆应是( )A.原始社会的遗址B.商周时代的遗址C.秦汉时期的遗址D.宋之后的遗址,因此,B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2.《史记·货殖列传》记录了从春秋到汉武帝时代众多的豪民巨富,战国和汉代冶铁行业出富豪最多,汉代就有卓氏、程郑、孔氏、曹邴氏四家列入富豪榜。
这反映出当时( )A.民营冶铁业的发达B.商品经济的高度繁荣C.冶铁业环境的宽松D.政府对冶铁业的重视,多人靠冶铁发财致富,这些人都是民营冶铁业的经营者。
因此,A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正确答案。
3.4世纪时,马塞林努斯不无夸张地说,在罗马,这种轻薄柔软、光鲜亮丽的衣料,以前只限于贵族,而今已经推广到不分贵贱甚至最低的各阶层。
这种衣料应该是( )A.麻B.葛C.丝D.棉世纪”“罗马”“轻薄柔软、光鲜亮丽”。
麻、葛不符合“轻薄柔软、光鲜亮丽”,故A、B两项错误;丝织品早在汉代远销罗马,丝织品符合“轻薄柔软、光鲜亮丽”,故C项正确;棉布成为广大民众的主要衣料是在明代,不符合材料中的时间信息,故D项错误。
4.唐诗“如何织纨素,自着蓝缕衣”“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反映的社会现实是( )A.手工业者地位低下,生活艰辛B.丝织业规模扩大C.小农经济自给自足D.官府垄断丝织业,自着蓝缕衣”大意是自己织得很辛苦,可是却穿得很不好,“舞罢复裁新,岂思劳者苦”大意是上层阶级奢侈腐化,新衣服穿一次可能就不要了,不知道劳动者的辛苦。
这反映了当时手工业者地位低下,生活艰辛。
故选A项。
5.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产品(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C.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织造局就是皇家工场,属于官营手工业,其专门负责织造满足皇室消费需要的衣服等织物,产品不投放市场。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2
第 2 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编者选题表知识点题号易中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 2 3困难经营的民间手工业4、 5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 6综合7一、选择题1.《考工记》对于制作合金成分的表达以下列图,《考工记》的这一记录能够说明春秋期间()A. 青铜锻造技术的先进B.铁器产品多样化C.手工业生产规模宏大D.冶铁技术水平高明分析 :A资料的中心信息: 一是春秋期间的官方手工技术专著《考工记》,二是对于铜锡合金制作的工艺 , 不一样比率配料制造不一样的手工业产品, 这是青铜锻造技术先进的表现, 故答案为A 项。
资料不波及铁器内容, 清除 B、 D 两项 ; 资料与手工业生产规模没相关系, 清除 C项。
2.战国期间秦国的青铜兵器出土数目好多, 许多带有铭文 , 如“相邦吕不韦戈”“ 相邦义 ( 张仪 )戈”“上郡守戈”“陇西守戈”等。
这些铭文证明()A.兵器使用者为中央高级官员B.秦国人拥有深沉的文化底蕴C.秦兵器分由中央和地方督造D.秦兵器带有明显的地区特点分析 :C题干中“相邦吕不韦戈”和“上郡守戈、陇西守戈”反应的是战国期间青铜器物勒工名 , 即器物上刻制( 督) 造者名字 , 方便管理者查验产质量量, 表现了当时手工业生产的管理模式 , 剖析可知 , 兵器督造有中央官员相邦吕不韦和张仪, 地方官员上郡守和陇西守等, 故 C 项正确。
A 项资料没有表现;B 、D 两项仅凭资料没法得出, 清除。
3.春秋战国期间齐国的《考工记》记述, 工师查验梓人所制的饮器 , 如平爵向口 , 爵中还留有余沥 , 便不合标准 , 梓人就要受各处分。
这一严格的要求表示()A. 规范民间手工业生产的一致性B. 手工业生产拥有垄断性C.民营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D.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标准化分析 :D 《考工记》是中国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件, 故 A、C 两项错误 ;B 项资料未表现 , 故清除 ; 资猜中“工师查验不合标准受各处分”反应了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标准化要求, 故 D 项正确。
2020_2021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时作业含解析新
课时作业2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选择题1.据记载,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作坊多配有专门“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
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
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 )A.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 B.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C.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 D.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解析: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注重手工技术的训练,其目的是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因此选C项。
答案:C2.北宋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
”这项技术是( )A.块炼法 B.炒钢法C.灌钢法 D.水排解析:本题考查灌钢法。
将生铁和柔铁糅合,用泥封好加以烧炼,炼好后再加以锻打,使生铁和柔铁互相渗透,此为灌钢法,故C项符合题意。
春秋时期以前,炼铁使用木炭作燃料,热量少,加上炉体小,鼓风设备差,因此炉温比较低,不能达到铁的熔炼温度,所以炼出的铁是海绵状的固体块,被称为“块炼铁”;炒钢法是将生铁加热成半液体或液体状,然后加入铁矿粉,同时不断搅拌,利用铁矿粉和空气中的氧去掉生铁中的一部分碳,使生铁中的含碳量降低,去渣,直接获得钢;水排是冶铁工具而非冶铁技术。
故A、B、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C3.[2019·广东省学业水平测试]宋代景德镇闻名全国的手工业产品是( )A.瓷器 B.丝绸C.铁器 D.青铜器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宋朝景德镇是闻名全国的“瓷都”,其手工业产品是瓷器,不是丝绸和铁器,故A项正确;B、C两项排除;青铜器是商周时期重要的手工产品,故D项排除。
答案:A4.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载:“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中托衢盘,下垂衢脚,对花楼下堀坑二尺许,以藏衢脚,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机末以杠卷丝,中用叠助木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
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学业达标]一、选择题1.中国官营手工业历史悠久、成就卓著。
其中,能充分展示商周灿烂辉煌文明的手工业成就是( )A.白瓷制造技术 B.棉纺织技术C.青铜制造技术 D.青瓷制造技术答案 C解析官营手工业的成就主要表现在冶金、制瓷和丝织等部门,商周时期青铜铸造进入繁盛时期,因此能展示“商周灿烂辉煌的文明”,故C项正确;北朝烧出成熟的白瓷,A项排除;元朝时期,棉纺织技术推广,B项排除;东汉烧出成熟的青瓷,D项排除。
2.(2018·某某师大附中高一检测)“某某太守(杜诗),善于计略,省爱民役,造成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而建功多,百姓便之。
”这里的“水排”是( )A.耕作工具 B.手工工具C.冶铁工具 D.运输工具答案 C解析材料“某某太守(杜诗)”“造成水排,铸为农器”表明杜诗发明水排,用来鼓风冶铁的,故C项正确。
水排不是耕作、手工和运输工具,故A、B、D三项排除。
3.(2018·某某枣庄高一检测)“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这首歌描述了盛行于明代的( )A.青瓷 B.白瓷 C.青花瓷 D.珐琅彩答案 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是对青花瓷的描写,明朝宣德年间的青花瓷被人们奉为珍品,故C项正确。
青瓷始创于东汉、白瓷开始于魏晋时期,且都是单色与歌词描述的不吻合,故A、B两项错误;珐琅彩开创于清朝,故D项错误。
4.1370年,某某的一位古董商人引进了一批瓷器。
这批瓷器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 答案 D解析1370年处于明朝初期。
珐琅彩开始出现于清代,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
秘色瓷出现于唐代,孩儿枕是宋代的瓷器,成熟的青花瓷开始出现于元朝,A、B、C三项都有可能是引进,但不符合题意。
5.右图引自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十九》。
与其相关的历史解释表述正确的是( )A.女性对棉纺织技术进步做出贡献B.宋元以来中国的丝织业衰落C.棉纺织业发展致官营手工业衰落D.王祯的《农书》成书于唐朝答案 A解析据图片可知,这是木棉纺车,体现了女性对棉纺织技术做出贡献,故A项正确;图片无法反映丝织业和官营手工业衰落,故排除B、C两项;棉纺织技术始于宋元时期,王祯的《农书》成书于元朝,故D项错误。
2018-2019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选择题(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殷墟郭家庄发掘的160号商代墓,出土青铜礼器40件,方形器数量较多,器表均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还有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
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商代()A.农业先进,使用青铜农具B.冶铜发达,青铜器品种多C.战争频繁,青铜武器多样D.重视礼仪,青铜礼器精美解析:从数字来看,“28件青铜乐器和生产工具”数量最少,青铜由于质地不够坚硬,较少用于农具,故A项错误;商周时期是青铜冶炼的鼎盛时期,出土的文物有“精美的纹饰和族徽文字”,数量庞大,故B项正确;材料中武器有“220件青铜兵器和900多枚铜镞”未体现青铜武器“多样”,未能说明商朝战争频繁,故C项错误;材料中只有“出土青铜礼器40件”能说明“重视礼仪”,但材料还有乐器、生产工具、兵器等信息,做题不能以偏概全,故D项错误。
答案:B2.下图为汉代杜诗发明的利用水力的工具。
此史料可以用来说明()A.汉代农田水利的发展情况B.当时铁制工具推广的原因C.水力利用技术开始于汉代D.西汉官营冶铁业生产状况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东汉的鼓风冶铁工具——水排,与农田水利无关,故A项错误;水排作为应用水力的鼓风冶铁工具,大大提高生产效率,推动铁产量的大量提高和铁制工具的推广,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汉代才开始利用水力,故C项错误;材料仅反映鼓风冶铁工具,不能体现整个官营冶铁业的生产状况,故D项错误。
答案:B3.下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汉画像石·纺织》邮票。
此邮票所反映的历史信息,可用于研究中国古代的()A.官营丝织业生产状况B.家庭手工业生产状况C.家庭棉纺织生产状况D.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解析:汉代官营手工业的规模都较大,而画像石中只有一台织机,不符合官营手工业的特点,故A项错误;根据画像石上每个纺织工序由一人完成和一个织机等信息,可判定画像石反映的是家庭纺织业,可了解家庭手工纺织的生产状况,故B项正确;棉纺织业在宋代以后才兴起,汉代不可能有棉纺织生产,故C项错误;画像石体现了女织,并没有体现男耕,故D项错误。
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2021年整
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第1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练习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程标准] 列举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基本史实,认识古代中国手工业发展的特征。
一、素称发达的官营手工业1.历程(1)夏、商、西周时期:以______铸造为代表的手工业,由官府垄断。
春秋战国时期,______手工业继续发展。
(2)西汉武帝后:煮盐、______、铸钱等最有利可图的行业,都收归______。
2.特点(1)______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____________。
(2)凭借____________,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__________,产品大多精美.(3)素称发达,世界________。
3.成就(1)冶铜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____________.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时期.代表作有__________、四羊方尊、三星堆__________等.(2)冶铁________晚期,中国已有铁器;两汉的____________和炒钢技术,东汉__________发明的水力鼓风冶铁工具,南北朝的________等,使中国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在__________以前一直领先世界。
【历史】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12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
【关键字】历史2016-2017学年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1.2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2一、选择题1.《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这一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A.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B.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C.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D.手工业被官府垄断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知道当时社会的四个阶层分工不同,但是和手工业发展有关的是工商食官,也就是说在当时手工业仍然由官府垄断,另外从材料的出处也可以了解一些有效的信息,就是本题材料来源于《国语·晋语》,说明当时仍是商周时期,从而得出结论当时还未打破官府对手工业的垄断。
答案: D2.《登州府志》记载,“纺织花布,以自衣被。
穷乡山陬(zōu,山脚),无问男妇为之,其织作须织工。
勤有余布,亦兼鬻(yù,卖)于乡市,复有布贾贩之城市”。
这反映出当时登州( )A.自然经济解体B.家庭手工业发展C.民营手工业向农村扩展D.出现经济区域分工解析:题中材料表明,登州乡村中织布首先自给自足,有余布再少量卖到乡市,再转卖到城市,反映的是家庭手工业的发展。
答案: B3.(2016·齐齐哈尔实验中学高一下期中)《吕氏春秋·召类》中写道:“吾恃为鞔(指鞋)以食三世矣,今徙之,是宋国之求鞔者不知吾处也,吾将不食。
愿相国之忧吾不食也。
”这里“吾”的身份是( )A.官营手工业者B.民营手工业者C.家庭手工业者D.雇佣手工业者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吾”需要通过制作鞋子、销售鞋子来维持生计,说明是民营手工业者,答案为B项。
官营手工业的产品不流入市场销售,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供家庭内部消费和交纳赋税,雇佣手工业者不考虑产品的销售,因此,A、C、D三项都是错误的。
答案: B4.《周礼》中将妇女纺织生产称为“妇功”,并将之与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和农夫并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第一单元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试题新人教版必修2
1.《考工记》关于制作合金成分的叙述如下图,《考工记》的这一记载能够说明春秋时期( )
A.青铜铸造技术的先进
B.铁器产品多样化
C.手工业生产规模庞大
D.冶铁技术水平高超
解析:A 材料的核心信息:一是春秋时期的官方手工技术专著《考工记》,二是关于铜锡合金制作的工艺,不同比例配料制造不同的手工业产品,这是青铜铸造技术先进的表现,故答案为A项。
材料不涉及铁器内容,排除B、D两项;材料与手工业生产规模没有关系,排除C项。
2.战国时期秦国的青铜兵器出土数量很多,不少带有铭文,如“相邦吕不韦戈”“相邦义(张仪)戈”“上郡守戈”“陇西守戈”等。
这些铭文证实( )
A.兵器使用者为中央高级官员
B.秦国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C.秦兵器分由中央和地方督造
D.秦兵器带有显著的地域特色
解析:C 题干中“相邦吕不韦戈”和“上郡守戈、陇西守戈”反映的是战国时期青铜器物勒工名,即器物上刻制(督)造者名字,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体现了当时手工业生产的管理模式,分析可知,兵器督造有中央官员相邦吕不韦和张仪,地方官员上郡守和陇西守等,故C项正确。
A项材料没有体现;B、D两项仅凭材料无法得出,排除。
3.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考工记》记述,工师检验梓人所制的饮器,如平爵向口,爵中还留有余沥,便不合标准,梓人就要受到处罚。
这一严格的要求表明( )
A.规范民间手工业生产的统一性
B.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
C.民营手工业生产的专业化
D.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标准化
解析:D 《考工记》是记述官营手工业各工种规范和制造工艺的文献,故A、C两项错误;B项材料未体现,故排除;材料中“工师检验……不合标准……受到处罚”反映了官营手工业生产的标准化要求,故D项正确。
4.明正德《松江府志》记载:松江“俗务纺织,不止乡落,虽城中亦然,里媪晨抱纱入市,易木棉以归。
明旦复抱纱以出,无顷刻闲。
织者率日成一匹,有通宵不寐者,田家收获,输官偿息外,未卒岁,室庐已空,其衣食全赖此。
”材料反映了( )
A.私营手工业居主导地位
B.小农经济走向衰落
C.家庭手工业面向市场
D.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解析:C 材料信息表明,明正德年间松江地区农民的田地收入在交纳完赋税后所剩无几,家庭的收入全靠纺织所得,反映这一时期家庭纺织业生产主要不是为了满足自我消费,而是与市场接轨,成为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故C项正确。
5.(2018·辽宁大连期中)宋代诗人艾可叔在其作品《木棉》中有这样的描述:“收来老茧倍三春,匹似真棉白一分。
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
衣裘卒岁吟翁暖,机杼终年织妇勤。
”从中可以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A.宋代棉纺织技术高度发达
B.棉纺织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C.最迟在宋代棉纺织使用了纺车
D.人们的衣食结构发生变化
解析:C 题干中的《木棉》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一幅妇女弹棉、纺棉的图画。
棉纺织技术高度发达是在元朝,故A项错误;纺织行业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是在明朝中后期,故B项错误;“车转轻雷秋纺雪,弓弯半月夜弹云”,说明在宋代的棉纺织行业已经出现了“纺车”这一纺织工具,故C项正确;《木棉》这首诗主要描绘了弹棉、纺棉的图画,没有涉及“衣食结构发生变化”的问题,故D项错误。
6.《欧洲瓷器史》第一章提到:(明清时期,欧洲)“银器、精陶和其他器皿,被送到作为瓷器模型之用,以致提供到欧洲市场上的瓷器也包括了地道的欧洲风格的器皿”。
这段材料主要说明( )
A.传统手工业发展受世界市场影响
B.明清官窑瓷器大量投放市场
C.政府对官瓷的工艺水平要求越来越高
D.欧洲普遍采用的制瓷技艺
解析:A 题干反映了瓷器面向世界,根据市场需要进行生产,故A项符合题意。
官窑的产品主要是为政府、皇家服务,故不会出现大量投放市场的现象,故B项错误;C项材料无体现,题干强调的是在欧洲市场上的瓷器具有欧洲风格,没有体现欧洲采用制瓷技艺,故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比较图一和图二,提取两项有关西汉时期和隋唐时期手工业发展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解析:从图片中西汉时期和隋唐时期手工业部门的分布地区和手工业生产部门的种类总结手工业的发展变化;结合两个时期手工业部门分布地区的不同和手工业部门种类的不同说明即可。
答案:示例一:信息:西汉时期的手工业集中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隋唐时期的手工业大量分布于大运河地区。
说明:西汉至唐朝前期,经济重心在北方,手工业大多分布于黄河中下游地区;隋唐时期大运河的开通促使大运河沿岸地区手工业发展。
示例二:信息:汉代盐、铁等手工业发展迅速,唐代制瓷业等手工业发展迅速。
说明:汉代盐铁官营;唐代制瓷工艺进步,制瓷业已经成为独立的生产部
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