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书杜甫诗》的艺术特色(二)

合集下载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顿挫杜诗风格的另一面:萧散自然杜诗风格与杜甫处境心境的关系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沉郁顿挫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1、现实主义风格,用诗歌反映现实 2、高度的爱国精神 3、利用各种诗体,创作性的发挥了各种诗体的功能4、将议论引入诗歌,对韩愈“以文为诗”的观点产生影响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顿挫杜诗风格的另一面:萧散自然杜诗风格与杜甫处境心境的关系杜诗的主要风格特征是沉郁顿挫,沉郁顿挫风格的感情基调是悲慨。

杜甫是一位系念国家安危和生民疾苦的诗人。

动乱的时代,个人的坎坷遭遇,一有感触,则悲慨满怀。

他的诗有一种深沉的忧思,无论是写生民疾苦、怀友思乡,还是写自己的穷愁潦倒,感情都是深沉阔大的。

他的诗,蕴含着一种厚积的感情力量,每欲喷薄而出时,他的仁者之心、他的儒家涵养所形成的中和处世的心态,便把这喷薄欲出的悲怆抑制住了,使它变得缓慢、深沉,变得低回起伏。

长篇如此,短章也如此。

例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先叙抱负之落空,仕既不成,隐又不遂,中间四句一转,感情起伏,待到郁勃不平之气要爆发出来,却又撇开个人的不平,转入对骊山的描写。

由骊山上的奢靡生活,写到“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平愤懑之情似乎又是要喷薄而出了,但是没有,感情回旋,变成了“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的深沉叹息。

“入门闻号洮,幼子饿已卒。

吾宁舍一哀,里巷亦呜咽。

所愧为人父,无食致夭折”。

悲痛欲绝的感情看来似乎要难以自制了,但又没有喷薄而出,“默思失业徒,因念远戍卒。

忧端齐终南,澒洞不可掇”。

个人的悲痛变成了对于百姓苦难的深沉忧思,留下了无穷韵味。

《梦李白二首》也是这种回环反复表达感情的很好例子,梦中见其来,又疑其真来;分明他已真来,又疑其何以能逃出牢笼,定非真来;说他并非真来,又分明见其月色下憔悴颜色。

真真幻幻,表现的是浓到如酒的情谊,深沉低回,波浪起伏。

《北征》、《洗兵马》、《壮游》、《同谷七歌》、《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还有前面提到的《秋兴八首》都是这样的例子。

结合作品,谈谈杜甫律诗创作的主要特点。

结合作品,谈谈杜甫律诗创作的主要特点。

结合作品,谈谈杜甫律诗创作的主要特点。

杜甫是唐代著名的律诗创作大家,他的律诗作品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丰富多样的题材:杜甫的律诗作品题材广泛,涵盖了政治、社会、历史、自然、人物等各个方面。

他通过律诗的形式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关注,同时也表现了自然景物的描绘与咏史人物的表达。

他的律诗通过多元的题材选取,展示了对复杂世界的全面观察和理解。

2.精确犀利的言语表达:杜甫律诗的语言准确而犀利,具有较强的表现力。

他善于以独特的现实细节和形象表达,塑造鲜明的场景和人物形象,以准确的词句和形象的对比,展示了真实的社会和人生面貌。

他的诗歌同时避免了空洞的抽象和模糊的表达,使得作品更具感染力和可读性。

3.雄浑激昂的思想气魄:杜甫的律诗作品思想气魄宏大,充满感慨和豪情。

他关注时事与政治,并对社会不公和人民苦难表达深切的关怀。

他常常通过想象、联想和铺陈,扩展诗歌的视野,表达自己对人生、时局和社会问题的思考与关切。

从表面的景物描写到内在的情感抒发,他给人一种情感上的震撼和思想上的启迪。

4.严谨的律格与韵律优美:杜甫的律诗在形式上严谨,律诗的格律和韵律被他运用得非常熟练。

他能根据不同的题材和情感变化灵活地运用不同的律诗体裁,如绝句、律诗、长短句等,使之与内容相得益彰。

他的诗句节奏流畅,用词准确,音韵效果优美,让人耳目一新。

综上所述,杜甫的律诗创作具有丰富多样的题材、精确犀利的言语表达、雄浑激昂的思想气魄以及严谨的律格与韵律优美。

他的诗作通过形象绘画、言辞犀利以及严密的格律,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和人生问题的深刻思考和敏锐洞察,使得他的律诗充满了力量和感染力,并成为唐代律诗创作的重要代表之一。

论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论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论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综述“沉郁顿挫”一直被视为杜甫诗歌的典型风格。

本文认为“沉郁顿挫”确实是杜甫大部分诗歌的艺术风格,“沉郁”主要体现为杜甫诗歌之思想内容的博大精神和情感的深沉厚重,“顿挫”主要体现为结构的曲折开阖和音律的抑扬变化,内容的“沉郁”要求形式的“顿挫”,形式的“顿挫”也能加深内容的“沉郁”。

然而,对于中国最伟大的诗人——“诗圣”,对中国最具有现实意义的诗歌——“史诗”,过于单一化、绝对化的评价又过于偏激,不够全面、客观,因此需要对杜甫诗歌做更细致、全面的阐述、揭示。

站在前面这个角度上,除了沉郁顿挫之外,本文又概括出杜甫诗歌的三种风格类型:清新自然、险怪奇拔、雄放俊逸。

杜甫诗歌之清新自然主要体现在他的草堂诗歌之中,表现了杜甫高雅的情趣和细腻的审美,流露出他热爱现实人生的赤子之情和忧民的博大胸怀;险怪奇拔的风格更是杜甫的首创,他崇高博大的诗心和奇诡波澜的诗艺深深影响后人李贺;雄放俊逸的诗风,从中可以窥见放旷不羁的一面,亦可理解为现实主义之外浪漫主义在杜甫身上的反映。

1杜甫诗歌的总体特征——沉郁顿挫唐代伟大诗人杜甫,一生创作诗歌近三千首,其特点历来被公认为“沉郁顿挫”。

清人方东树曰:“沉郁顿挫,苍凉悲壮,随意下笔而皆具元气,读之而无不感动心脾者,杜公也。

”其实最早用“沉郁顿挫”四个字形容杜甫诗歌特点的不是他人正是杜甫本人,其《进雕赋表》曰:“自七岁所辍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余篇。

……虽不能鼓吹六经,先鸣诸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扬雄之流,庶可及也。

”沉郁顿挫的确是对杜甫诗歌部分诗歌、尤其是一批最能体现杜甫诗歌水平的优秀诗歌风格的典型评价和概括。

2杜甫诗歌的多样性杜甫,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其诗歌,堪称中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其气象万千、美不胜收的艺术景象令后人无比尊敬和崇拜。

杜甫作为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顶峰,后人对其诗歌极力推崇、褒誉,并以最美好、最精炼、最经典的词语去称扬和赞颂杜甫及其诗歌。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分析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分析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分析本文是关于杜甫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杜甫的诗作广泛反映了安史之乱以后,唐王朝由盛转衰过程中的社会面貌。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关于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欢迎大家阅读!杜甫(712-770),字子美,原籍襄阳,出生于贡县(今属河南),杜甫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诗人之一,杜甫的诗篇内容很丰富,风格也是多样的。

但“沉郁顿挫”的风格是最能体现他的诗歌的特征,并且也是历来被人们所共识的风格。

作为钟爱于杜甫诗歌的读者之一,我在这里仅以自己的理解浅谈一下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

一、寓主观于客观,具有鲜明的形象和强烈的感染力杜甫善于对现实生活作精练的艺术概括,高度集中地反映社会面貌,反映人民的遭遇和愿望。

1、对现实社会的深刻描绘和集中反映我们知道忧国忧民的思想是贯穿在杜甫诗歌作品中的一条主线,他以写实的手法对现实社会进行了深刻地描绘和集中的反映,对人民的痛苦生活和不幸的命运寄寓了深切的同情。

当我读到杜甫在深陷长安时写的《春望》这首诗时,我被诗人那强烈的爱国之情深深感染了。

“国破山河在”这一句使诗人一下笔就写出了国破家亡的悲惨景象。

“城春草木深”这一句本来是描写春意盎然的景象的,但此时此刻却成了增添国破家亡这种情感的景物了。

一个“深”字,真实地写出了客观存在的事实。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写出了人因为感慨时才见花开而溅泪,人因离别之恨,才会听见鸟鸣声而惊心。

尤其是诗的最后两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更加反映出诗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杜甫不仅深刻了解广大劳动人民在水深火热中的生活,而且还善于通过一幅幅画面,再现了动乱期间人民的痛苦遭遇,形成了“诗史”的特色。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更是充满了大气,充分体现了他那“沉郁顿挫”的艺术风格。

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一个自己已被风吹屋破,无处安身,得不到别人的同情和帮助,却联想到了类似处境的无数穷人的诗人。

诗的最后写道:“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是全诗的高潮。

杜甫诗的艺术特点与表现手法

杜甫诗的艺术特点与表现手法

杜甫诗的艺术特点与表现手法研究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是唐代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被誉为“诗圣”。

他的诗作涵盖广泛,从个人的遭遇到国家的兴衰,从社会的疾苦到自然的风光,展现了深刻的历史风貌和社会关怀。

杜甫的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特点和表现手法,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本文将从艺术特点与表现手法两个方面对杜甫的诗作进行深入研究。

一、杜甫诗的艺术特点1. 情感深沉与主题广泛杜甫的诗歌在情感表现上具有深沉的特点。

他不仅关注个人的遭遇,还深刻反映了国家和社会的变迁。

他的诗歌主题涵盖了从政治抒怀、民生疾苦,到自然景观等多个方面,表现出他对国家、社会及个人生活的深切关注。

例如,在《春望》中,杜甫通过对国家破碎、民生困苦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局的忧虑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这首诗以简练而深刻的语言展现了国家的破败与个人的忧愁,具有很强的情感冲击力。

2. 语言精练与工整杜甫的诗歌语言工整、精练,他对诗歌的格式和对仗有严格的要求。

这种严谨的语言风格使得杜甫的诗作在形式上达到了高度的规范化。

他擅长运用平仄和对仗,使诗歌的韵律更加和谐。

例如,《登高》中的语言工整,平仄对仗得当,使得整首诗韵律优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水尽而寒潭清。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在这首诗中,杜甫通过工整的对仗和准确的平仄,表达了他对时局的感叹和对个人遭遇的沉痛感受。

3. 写实风格与细腻描写杜甫的诗歌以写实风格著称,他对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的描写极为细腻。

这种写实风格使得杜甫的诗作具有很强的真实感和历史感。

例如,在《石壕吏》中,杜甫通过对一个衙役的刻画,展现了战乱对百姓生活的压迫:半夜雷轰城上楼,山中却是秋风骚。

家人问他何所见,且慢一片红黄这种细腻的描写使得诗歌对社会现象的揭示更加生动,也使得读者能够更直观地感受到当时的社会状况。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是什么电子教案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是什么电子教案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是什么?现存杜诗1400余首,从思想内容来看,显著特点就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个人命运与国家人民的命运处处相关,有着丰富的政治内容,浓郁的时代气息。

可以说,举凡朝政大事,民生疾苦,以及个人恩怨,在杜诗中一定有所反映。

通过杜诗可以看出一个王朝的历史轨迹。

丰富的思想内容成就了杜诗鲜明卓越的艺术特色。

杜甫穷尽一生的才学做到了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

主要的艺术成就主要有以下五点:第一、杜甫善于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

这种概括,有的时候是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通过客观的描写,把复杂的社会现象集中在一两句诗里,从而揭示它的本质。

比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把尖锐的阶级矛盾集中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十个字里,使人触目惊心。

再如《白帝》:“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表现四川军阀混战的罪恶,也是把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概括在两句诗里。

还有像《岁暮》:“天地日流血,朝廷谁清缨?”也很集中地概括了安史乱后的政治局势。

第二、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相统一。

杜甫诗以体物察情见长,往往通过刻画眼前具体细致的景致、事物、人物内心世界,来创造雄浑壮阔的境界,表现重大主题。

善于寄情于景,使情景交融,创造出动人的意境。

第三、杜诗的语言艺术。

杜诗在语言艺术方面是有突出成就的。

他的语言经过千锤百炼,用他自己的话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他喜欢佳句,所以他的语言一定要得到那种惊人的效果,如果达不到这种效果,那么就要继续地反复地修改,死也不甘心。

杜甫的语言不同于李白的单纯自然,而是苍劲的,凝练的。

所谓苍劲,就是苍老遒劲的意思。

他曾经称赞郑谏议的诗说:“波澜独老成。

”又说薛华“歌辞自作风格老”。

可见杜甫认为诗要老成才好。

他自己的语言也正像是一口洪钟发出的深沉的声音。

凝练,是说他能用最少的字句表现最丰富的内容,达到高度的概括。

苍劲,凝练,构成了杜诗语言的主要特色。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导语: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所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很少有诗人可以相比较的;杜甫诗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纯熟、精湛的程度,在我国浩浩荡荡的文学长河之中,也是很少有诗人能够企及的。

杜甫是站在唐代文学辉煌颠峰的不朽诗人。

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所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很少有诗人可以与之相比较的;杜甫诗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纯熟、精湛的程度,在我国浩浩荡荡的文学长河之中,也是很少有诗人能够企及的。

杜甫是站在唐代文学辉煌颠峰的不朽的诗人[1]。

他的诗歌广泛地、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矛盾[2]。

因之自唐以来,他的诗就被公认为“诗史”。

一、杜甫诗歌的思想性早在唐代,杜甫就有“诗史”之称[4]。

因他的诗不仅广阔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过程中的社会面貌,形象地再现了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重大事件,而且更重要的是诗人满怀同情地真实反映了当时人民的苦难生活,他们的情感,愿望和要求,诚挚动人地表现了他的至死不渝地爱国热忱,深刻地揭露和有力地鞭鞑了统治阶级各种祸国殃民的罪行,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5]。

(一)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杜甫广泛而深入地体验到人民的痛苦,他的诗歌反映了广大人民在战乱中、在赋税剥削和不合理兵役制度压迫下的痛苦遭遇。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杜甫关怀、同情人民的博大胸怀的真实写照。

当他亲眼目击不义战争的征戎造成人民生离死别的惨象时,便写出《兵车行》那样的长歌,对人民深表同情。

在安史之乱中,亲见了残酷的兵役所造成的各种悲剧,则写下“三吏”、“三别”等诗篇分别加以反映,字里行间可看出诗人的泪痕。

人民的贫穷,痛苦来源于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对此,诗人勇敢地加以揭露:“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鞑其夫家,聚敛贡城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于右任草书杜甫诗四十三首带释文

于右任草书杜甫诗四十三首带释文

于右任草书杜甫诗四十三首带释文梦李白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登黄鹤楼》)依山尽 - 山尽的意思是山的尽头的地方,可以理解为太阳快要落山了。

入海流 - 是形容黄河的水源往前流动到达海洋。

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走马川行》)落木 - 形容秋天树叶凋零的景象。

长江滚滚 - 形容长江水势湍急的样子。

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月夜忆舍弟》)戍鼓 - 边地上的鼓,用以表示守夜的警报。

一雁声 - 孤雁的叫声。

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春夜喜雨》)知时节 - 雨知道什么季节才是最适合下雨的时候。

春乃发生 - 春天才是植物发芽的季节。

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登高》)风急 - 风势很大。

天高 - 天空很高。

猿啸哀 - 猿猴哀鸣。

渚清沙白 - 水边清澈沙子洁白。

鸟飞回 - 鸟儿在空中翱翔回返。

赠卫八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赠卫八处士》)不相见 - 指长时间不见面。

参与商 - 比喻人生意义上的交流和分享。

岁晏行新妇别来早,细柳才依依。

(《岁晏行》)新妇 - 新媳妇。

细柳 - 柳树的嫩枝。

月夜忆舍弟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月夜忆舍弟》)千里莺啼 - 宇宙万物的鸟鸣声。

绿映红 - 形容山上的春天景色。

水村山郭 - 河边的村庄和山脚下的村庄。

酒旗风 - 酒旗迎风飘扬的样子。

旅夜书怀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旅夜书怀》)细草微风 - 轻柔的草与微风的交融。

危樯 - 船上的帆篷。

夜舟 - 漂泊的船。

赠花卿时人不识花木深,直待到春来发几枝。

(《赠花卿》)不识花木深 - 人们对花木的了解太少。

到春来发几枝 - 等到春天来临时,才能看到花木发芽。

月夜忆舍弟飞云连望断,绕树行何避? (《月夜忆舍弟》)飞云连望断 - 形容云雾飘忽蔓延的样子。

绕树行何避 - 如果雾气弥漫,怎么才能避开?春夜喜雨才见五侯蜡烛泪,卧看残月抱西斗。

(《春夜喜雨》)五侯蜡烛 - 龙五侯有火的灯。

杜甫诗歌艺术特色

杜甫诗歌艺术特色

杜甫诗歌艺术特色杜甫诗歌艺术特色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得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得诗被称为“诗史”。

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也称他杜少陵、杜草堂。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杜甫诗歌艺术特色,请参考!杜甫在唐代诗坛上是与李白双峰并峙得伟大诗人,而且即使在整个古代文学史上,也是可以列名在最伟大得诗人之列。

他得诗歌创作,内容极为丰富,广泛地反映了他得时代得社会生活,而他得诗歌得艺术性更是达到了我国古典诗歌得颠峰。

今天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杜甫诗歌得艺术成就。

一、“沉郁顿挫”得艺术风格关于杜甫得艺术风格,前人一直是用“沉郁顿挫”这四个字加以概括。

杜甫诗歌里得多种多样得形象都在“沉郁顿挫”得风格上取得了统一。

杜诗内容广博,体式多样,风格也多姿多彩,而其主导风格是其夫子自道得“沉郁顿挫”。

沉郁顿挫包括了“意”和“法”,即思想感情和表现方式两个方面。

“沉郁”有深挚、沉雄、郁结、抑塞之意,主要指感情得力度和深度,侧重于“意”、“思想”。

顿挫有抑扬曲折、句断意连、波澜起伏之意,主要指感情表达得层次、节奏,侧重于“法”、“表现”。

沉郁与顿挫之间有紧密得联系。

唯感情聚积得沉郁,表达起来才不至于一泻无余;唯表达得委曲盘旋,似有不尽之意,才越发显得感情得深沉郁勃。

“沉郁顿挫”有忧愤深广、潜气内转而又波澜老成得含义。

动乱得社会现实,长期得生活磨难,使其年轻时得理想壮志逐渐为沉郁、感伤所取代,忧国忧民,慨叹身世,愈至晚年,其情绪愈加强烈。

而杜甫又是一位有骨气、有良知得人,其郁结于胸中得悲愤涌至口边时,又往往强咽下去,使感情更加深沉浑厚。

这种回环往复得感情流程发之于诗,便是潜气内转得起伏顿挫,给人波澜老成之感,其《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洗兵马》、《蜀相》、《登高》、《秋兴八首》、《咏怀古迹五首》等均为典型之作。

或景中含情,或借古说今,或欲说还休,反复吞吐,言情顿挫,都突出地表现了这种风格。

他往往把思想感情凝聚在秋景之中,在秋天得萧瑟和衰飒中,渗透了诗人伤时忧国得心情。

浅析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浅析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浅析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杜甫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人之一,与李白并称为“李杜”,他的一生写了大量的诗,流传至今的有1400余首。

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杜甫的诗被人们称为“诗史”,这是因为他的诗歌具有浓郁的现实主义特色,也可以这样说,杜甫诗达到了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最高峰。

杜甫目睹了民间疾苦,经历了安史之乱,写下了许多著名的叙事诗,但他的叙事诗不是对生活简单的,表面化的记叙,而是对现实进行更深刻、更概括、更精练的描述,因而典型化的描写成为杜诗重要的特色之一,其主要手法有两种:一是善于选择最富有典型意义的艺术形象;二是善于寓主观于客观,“三吏”“三别”可谓光辉的范例。

《石壕吏》是最形象、最富有戏剧性的一首。

诗人以亲历目击到的一家人的悲惨命运来揭示人民的征戍疾苦:三男全部充军,“二男新战死”,统治阶级仍然来抓壮丁,老翁只好逾墙逃跑,衣不遮体的儿媳妇无法出门,最后只好以老妪“请从吏夜归”了事,杜甫目击了事件的全过程,但他强咽下那难以控制的激情,只把那以幕幕撕裂人心的悲剧撕裂开给读者看。

但从“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两句看,我们也能体会到诗人一夜未曾合眼,陪着那隔壁的儿媳妇默默流泪的悲伤之情。

除了典型化,杜甫诗的叙事诗已经达到了一种高度成熟的状态,他注重细节描写,来抒发一己之情,就拿杜甫的诗《春望》来说吧,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人当时为安史叛军所俘,身陷长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又结合自己的经历,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我感触颇深的是最后一句话尾联“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这句诗的意思是愁绪缠绕,搔头思考,白发越搔越短,头发脱落,既短又少,简直不能插簪,这里的“簪”是古人用来固定发髻或冠的长针,后来专指妇女固定发髻的首饰,这里的“簪”在我看来是一种细节,头发日渐稀少连发簪都无法插入,表现出作者对当时情景的一种强烈的悲伤之情,发簪虽是一件小物品,但通过发簪所传达的感情确是强烈而深刻的,我觉得,这句诗在对对国破家亡表现出一种悲伤之外,还借发簪叹息衰老,更添上了一层悲伤的色彩。

杜甫诗歌的叙述艺术特点

杜甫诗歌的叙述艺术特点

杜甫诗歌的叙述艺术特点杜甫诗歌的叙述艺术特点杜甫是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以沉郁顿挫的浑厚诗风和历尽沧桑而痴心不改的执拗的爱国情怀,在人民心中树立起了一个忧国忧民的永远屹立的诗人形象。

杜甫生于712年,于770年逝世,他原籍湖北襄阳,生于河南巩县,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

杜氏家族“奉儒收官”的家风对杜甫的思想和创作都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最大的还是杜甫所生活的时代以及他的生平遭际。

可是作为“诗史”的杜诗并不是客观的叙事,用诗体去写历史,而是在深刻反映现实的同时,还通过独特的风格表达出作者的心情。

杜甫诗歌的叙事艺术特别值得称赞。

它的特点具体表现在:一、杜甫的对祖国、人民、朋友等的情感决定了他的诗歌内容的广阔。

1、关注人民生活、同情人民疾苦,在诗歌中表达人民的愿望。

杜甫的一生是逐渐走向民众,走向社会底层的一生。

他的一声可以分为四个时期:(1)读书与壮游时期(三十五岁以前)童年时代,他七岁能诗,十四、五岁称誉时辈。

二十时,开始壮游。

这是他一生中最快意的时期。

他这个时候的诗歌都具有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体现了年轻诗人的心胸气魄,是杜甫成为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的.基础。

(2)困守长安时期(三十五岁到四十四岁)这一时期,杜甫先在长安应试,因奸相李林甫操纵而落第。

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

知道天宝三十四载,才被任为右卫率府参军。

安史之乱爆发,他的生活有开始转折了。

诗人的理想都不到实现,这使他接近了现实,认识了社会,想人民迈出了第一步。

写出了倾诉不平、揭露黑暗、同情人民疾苦的现实主义诗篇,如写了《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

而《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尤为著名,标志着他经历十年长安困苦生活后对朝廷政治、社会现实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此时,杜甫就有揭露开边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的《兵车行》,指控唐王朝的穷兵黔武。

再例如"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句经典名句.(3)陷贼与为官时期(四十四至四十八岁)安史之乱爆发,潼关失守,杜甫把家安置在鄜州,独自去投肃宗,中途为安史叛军俘获,押到长安。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是什么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点是什么?现存杜诗1400余首,从思想内容来看,显著特点就是社会现实与个人生活的密切结合,个人命运与国家人民的命运处处相关,有着丰富的政治内容,浓郁的时代气息。

可以说,举凡朝政大事,民生疾苦,以及个人恩怨,在杜诗中一定有所反映。

通过杜诗可以看出一个王朝的历史轨迹。

丰富的思想内容成就了杜诗鲜明卓越的艺术特色。

杜甫穷尽一生的才学做到了集古典诗歌之大成,并加以创新和发展。

主要的艺术成就主要有以下五点:第一、杜甫善于对现实生活作高度的艺术概括。

这种概括,有的时候是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事物,通过客观的描写,把复杂的社会现象集中在一两句诗里,从而揭示它的本质。

比如《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把尖锐的阶级矛盾集中在“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十个字里,使人触目惊心。

再如《白帝》:“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表现四川军阀混战的罪恶,也是把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概括在两句诗里。

还有像《岁暮》:“天地日流血,朝廷谁清缨?”也很集中地概括了安史乱后的政治局势。

第二、雄浑壮阔的艺术境界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手法相统一。

杜甫诗以体物察情见长,往往通过刻画眼前具体细致的景致、事物、人物内心世界,来创造雄浑壮阔的境界,表现重大主题。

善于寄情于景,使情景交融,创造出动人的意境。

第三、杜诗的语言艺术。

杜诗在语言艺术方面是有突出成就的。

他的语言经过千锤百炼,用他自己的话说,“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他喜欢佳句,所以他的语言一定要得到那种惊人的效果,如果达不到这种效果,那么就要继续地反复地修改,死也不甘心。

杜甫的语言不同于李白的单纯自然,而是苍劲的,凝练的。

所谓苍劲,就是苍老遒劲的意思。

他曾经称赞郑谏议的诗说:“波澜独老成。

”又说薛华“歌辞自作风格老”。

可见杜甫认为诗要老成才好。

他自己的语言也正像是一口洪钟发出的深沉的声音。

凝练,是说他能用最少的字句表现最丰富的内容,达到高度的概括。

苍劲,凝练,构成了杜诗语言的主要特色。

试论杜甫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试论杜甫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

试论杜甫诗歌的艺术表现手法杜甫是唐朝现实主义诗歌最耀眼的一颗明星。

杜甫的诗歌继承和发展了从《诗经》以来中国古代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放在自己的艺术熔炉里加以提炼、铸造而形成自己独特的诗风:“沉郁顿挫”,在思想内容和艺术表现手法上都达到空前的高度,为后代诗人指出一条通向现实主义、通向人民生活的创作道路。

一、在思想内容上,杜甫诗歌现实主义核心是关注人民疾苦,主题是忠君、爱国、爱民。

(一)关注民生疾苦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核心内容。

杜甫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他的诗歌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和人民性,是中国古典现实主义诗歌创作的典范。

他敢于接近劳动人民,也喜欢劳动,甚至愿为广大人民的幸福而牺牲自己。

在安史之乱前后的特定历史背景下,杜甫的仁政爱民思想是通过忧国忧民的特殊形式表现出来的。

他的喜忧是随着时势的变化而显露出来。

诗人在《春望》中透露出强烈的爱国情感。

《洗兵马》对国家整体形势的转危为安表示无比的兴奋和乐观。

诗人在担任左拾遗时,更是忠于职守,勤于国事,如《春宿左省》“不寝听金钥,因风想玉珂。

明朝有封事,数问夜如何?”在《蜀相》中缅怀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抒发壮志未酬的悲伤。

《诸将》五首和《秋兴》八首,痛感朝廷没有远见,将帅平庸无能,并对藩镇拥兵割据的现实深怀忧虑,悲叹自己“不眠忧战伐,无力正乾坤”(《宿江边阁》)。

十年长安的蹉跎困顿生活,使杜甫更能深入地体察民疾。

在他的诗行中形象地描述了百姓遭受苦难的根源:一是赋税太重,二是官吏贪污盘剥,三是统治者奢侈浪费。

安史之乱给百姓带来的深重灾难,也更加深了杜甫的忧虑。

(二)忠君、爱国、爱民的儒家思想是杜甫现实主义诗歌的思想主题。

杜甫虽然也写了“唐尧真有圣,野圣,野知”、“天子多恩泽,苍生转寂寥!”等诗句直接讽刺皇帝,但仍接受了儒家的忠君思想,对皇帝存在着很大的企望,希望通过皇帝“下令减征赋”来“各使苍生有环堵”,使国家走向强盛。

杜甫在多年饥寒的生活体验中,更同情人民。

浅论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浅论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浅论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第一篇:浅论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浅论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内容摘要:杜甫是我国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很少有诗人可以与之相比较的;杜甫诗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纯熟,精湛的程度。

在我国浩浩荡荡的文学长河之中,也是很少有诗人所能够企及的。

杜甫是‚站在唐代文学辉煌颠峰‛的不朽的诗人,杜甫的诗歌广泛地,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矛盾,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性就是‚沉郁顿挫‛。

因此,对于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的进一步研究就显得更为必要了。

关键词:现实主义排律气势诗史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历来就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也是一个难点。

杜甫是我国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所反映的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很少有诗人可以与之相比较的;杜甫诗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纯熟,精湛的程度。

在我国浩浩荡荡的文学长河之中,也是很少有诗人所能够企及的。

杜甫是‚站在唐代文学辉煌颠峰‛(1)的不朽的诗人。

杜甫诗歌的艺术风格多种多样,内容涉及的更是繁多,历来的评论者公认的就是‚杜甫的诗歌广泛地,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矛盾‛(2)的现实主义的艺术特色。

其最为显著的特征性就是,大家一致认为的‚沉郁顿挫‛(3)。

然而,这篇论文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更为全面,更为详尽地对杜甫的诗歌创作艺术特色进行了补充,这里主要论述的是杜甫诗歌的类型,创作态度,诗歌的体式,诗歌的语言技巧等等方面的一些见解。

杜甫的诗歌一向享有‚诗史‛的称誉。

例如宋代的胡宗愈就曾经说过:‚先生以诗鸣于唐,凡出处去就,动息劳逸,悲欢忧乐,忠愤感激,如贤恶恶,一见于诗,读之可以知其世,学士大夫谓之诗史。

‛(4)可以说,杜甫是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通过自己的经历和实际的感受,反映了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

他是一位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不仅应该看作是他个人一生的传记,而且,也是八世纪中叶唐朝的可靠的历史。

杜甫诗词艺术特色

杜甫诗词艺术特色

杜甫诗词艺术特色杜甫的诗在艺术上以丰富多采著称,时而雄浑奔放,时而沉郁悲凉,或辞藻瑰丽,或平易质朴。

他擅长律诗,又是新乐府诗体的开创者。

他的诗声律和谐,选字精炼,“为人性癖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

这是他严谨创作态度的真实写照。

杜甫一生写下了一千多首诗歌,著名的有《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安吏》)《三别》(《新婚别》《无家别》《垂老别》)《兵车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丽人行》《春望》等。

杜诗充分表达了对人民的深刻同情,揭露了封建社会统治者与百姓之间的尖锐对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这千古不朽的诗句,被世世代代的中国人所铭记。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这是杜甫对祖国无比热爱的充分展示,这一点使他的诗具有很高的人民性。

杜甫的这种爱国热枕,在《春望》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名篇中,也表现得非常充沛。

而在《三吏》《三别》中,对广大人民忍受一切痛苦的爱国精神的歌颂,更把他那颗爱国爱民的赤子之心展现在读者面前。

由于对国家、对人民深厚的热爱,杜甫自然对统治阶级奢侈荒淫和祸国殃民怀有强烈的憎恨,这一点在他的不朽名篇《兵车行》《丽人行》中更是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

杜甫的一些咏物、写景诗,甚至那些有关夫妻、兄弟、朋友的抒情诗中,也无不渗透着忧国忧民的感情。

总之,杜甫的诗是唐帝国由盛转衰的艺术记录。

他以积极的入世精神,勇敢、真实、深刻地反映了极为广泛的社会现实,无论在怎样一种险恶的形势下,他都没有失去信心。

在文学史上,杜甫诗歌的认知、借鉴和审美作用都是他人难以企及的。

杜诗最大艺术特色是诗人常将自己的主观感受隐藏在客观的描写中,让事物自身去打动读者。

杜诗语言平易朴素、通俗写实,却极见功力。

他常用人物独白和俗语来突出人物性格的个性化,刻画人物特别善于抓住细节的描写。

杜甫诗风多变,但总体来看,可以概括为沉郁顿挫。

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

所有这一切,都确立了他在三千多年中国文学史上的“诗圣”地位。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所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很少有诗人可以相比较的;杜甫诗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纯熟、精湛的程度,在我国浩浩荡荡的文学长河之中,也是很少有诗人能够企及的。

杜甫是站在唐代文学辉煌颠峰的不朽诗人。

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

杜甫诗歌的艺术特色篇1杜甫是我国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歌所反映社会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是很少有诗人可以与之相比较的;杜甫诗歌在艺术上所达到的纯熟、精湛的程度,在我国浩浩荡荡的文学长河之中,也是很少有诗人能够企及的。

杜甫是站在唐代文学辉煌颠峰的不朽的诗人。

他的诗歌广泛地、深刻地反映了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的重大历史事件和社会矛盾。

因之自唐以来,他的诗就被公认为“诗史”。

一、杜甫诗歌的思想性早在唐代,杜甫就有“诗史”之称。

因他的诗不仅广阔地反映了唐王朝由盛而衰过程中的社会面貌,形象地再现了这一历史转折时期的重大事件,而且更重要的是诗人满怀同情地真实反映了当时人民的苦难生活,他们的情感,愿望和要求,诚挚动人地表现了他的至死不渝地爱国热忱,深刻地揭露和有力地鞭鞑了统治阶级各种祸国殃民的罪行,具有高度的人民性和现实主义精神。

(一)反映民生疾苦,表现对人民的深切同情。

杜甫广泛而深入地体验到人民的痛苦,他的诗歌反映了广大人民在战乱中、在赋税剥削和不合理兵役制度压迫下的痛苦遭遇。

“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杜甫关怀、同情人民的博大胸怀的真实写照。

当他亲眼目击不义战争的征戎造成人民生离死别的惨象时,便写出《兵车行》那样的长歌,对人民深表同情。

在安史之乱中,亲见了残酷的兵役所造成的各种悲剧,则写下“三吏”、“三别”等诗篇分别加以反映,字里行间可看出诗人的泪痕。

人民的贫穷,痛苦来源于统治阶级的剥削、压迫,对此,诗人勇敢地加以揭露:“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

鞭鞑其夫家,聚敛贡城阙”、“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杜甫诗歌艺术特色

杜甫诗歌艺术特色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岁暮百草零,疾风高冈裂。天衢阴峥嵘,客子中夜发。 霜严衣带断,指直不得结。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 蚩尤塞寒空,蹴踏崖谷滑。瑶池气郁律,羽林相摩戛。 君臣留欢娱,乐动殷胶葛。赐浴皆长缨,与宴非短褐。 彤庭所分帛,本自寒女出。鞭挞其夫家,聚敛贡城阙。 圣人筐篚恩,实欲邦国活。臣如忽至理,君岂弃此物? 多士盈朝廷,仁者宜战栗。况闻内金盘,尽在卫霍室。 中堂舞神仙,烟雾蒙玉质。暖客貂鼠裘,悲管逐清瑟。 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其二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对某些事件作概括 介绍。
例如:《兵车行》具有典型性、代表性。 “三吏”、“三别”是通过有关兵役
征戍的一系列具体事件的叙述,反应人民 为战争所作出的牺牲。
兵车行
车辚辚(lín),马萧萧,行(xíng)人弓箭各在腰。耶娘妻子 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 上干(gān)云霄。道旁过者问行(xíng)人,行(xíng)人 但云点行(háng)频。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 田。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hái)戍边。边庭流 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 千村万落生荆杞(qǐ)。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 西。况复秦兵耐苦战,被驱不异犬与鸡。长者虽有问, 役夫敢伸恨?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县官急索租, 租税从何出?信知生男恶(è),反是生女好。生女犹得 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 无人收。新鬼烦冤旧鬼哭,天阴雨湿声啾啾(jiū)!
杜甫诗歌影响
一、是自杜甫以后,忧国忧民不仅确定为诗 歌的永恒主题,而且成为诗人思想追求的 最高准则。
二、是有无数诗人由衷仰慕杜诗的美学风范 ,竞相吸取杜诗的创作经验。“李杜文章在 ,光焰万丈长。”

论杜甫诗歌的现实浪漫主义(2)

论杜甫诗歌的现实浪漫主义(2)

论杜甫诗歌的现实浪漫主义(2)另外,杜诗创造闪耀着主观想象的典形象作为理想的载体,或咏物言志或托物反讽或寓情于物。

这些咏物诗皆有所寄托。

我们先看看诗人吟咏花草树木的诗。

如"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才大难这用。

"(《古柏行》)、"出非不得地,蟋据亦高大;岁寒忽无凭,日夜柯叶改。

"(《病柏》)、"犹含栋梁具,无复宵汉志。

"(《枯柚》)、"草有害于人"、"其毒甚蜂蜜、其多弥道周"。

(《除草》)、"江边一树垂垂发,朝朝催人白白头。

"(《逢梅》)等把志向报负,愤不平之情寄寓所塑造的柏梅草竹等到夸张变异之物上。

我们再看看杜诗中吟咏鸟兽虫鱼的诗作,无不寄寓诗人胸襟抱负和遭遇的憾叹,如"毛色惨黑貌憔悴,众鸟安肯相尊崇。

"(《杜鹃行》)、"斗上孤影,噭哮来九天。

"、"功成失所在,用舍何其贤。

"(《义鹃行》)、"愿分竹实及蝼蚁,尽使枭相恕号。

"(《朱凤行》)、"去岁奔波逐余寇,惯不得将。

"(《瘦马行》)、"所向无空阔,真堪托死生。

"(《房兵曹马》)、"促织甚微细,哀音何动人。

"(《促织》)、"幸因腐草出,敢近太阳飞。

"(《莹虫》)等,在一种豪壮怪诞之中托物寄情、豪行壮语,不平之鸣皆有所依托。

其中寓寄着诗人对一种幻想生活的渴望,诗人以此为载体来抒发这种向往之情。

三、大量运用了想象,夸饰、比拟、象征、铺排、奇异等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增强了杜诗的浪漫主义特色。

以丰富的想象、离奇的情节、激越的基调,大胆的夸张迷人和宏伟的气势、、激情、昂扬的节奏、瑰丽的语言取胜,是浪漫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

浪漫主义侧重表现理想化的生活和作家的主观感情,它所描写的人物,事件和环境很少受客观生活逻辑的制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