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资本流动下的国际金融危机(上)

合集下载

国际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

执 主要经济体采取的应对危机的措施在一定程 行 度上有助于恢复市场信心、加速经济回暖。 但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仍未彻底清除、全球 措 经济复苏的基础依然脆弱,应对危机的措施 中存在的潜在风险在未来可能逐渐凸现。 施 的 1.这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 效 稳定了金融市场。在金融危机 的发源地美国,反映银行间信贷成本指标的3 果 个月LIBOR已经显著下降,中长期住房抵押贷 款的利率水平也明显下降。2009年5月,美 及 国财政部对19家最大的商业银行实施压力测 试,结果是9家商业银行不需要增资,其余10 评 家合计需增资746亿美元,好于市场预期。如 果没有新的系统性风险爆发,美国金融市场 价 已经开始趋稳。
(四)产业发展政策
为了抢占新的制高点,奥巴马政府在新能源、环 保政策方面较为高调。 欧洲产业政策“有攻有守”。“攻”是为了发展 新兴产业,占领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守” 是为了维持重要产业的就业,避免这些行业的重 要企业被他国收购。 欧洲重在提高“绿色技术”的水平至全球领先地 位。 日本试图通过优惠的税收政策吸引投资、提高东 京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日本也看中了商业 航天市场、信息技术应用、新型汽车、低碳产业、 医疗与护理、新能源(太阳能)等新兴行业。
金融危机从最初的酝酿到现在的大爆发,席卷 了全世界大部分的资本市场,其本质就是远远 超出银行承受能力的信贷投资和消费的失败导 致大规模的金融资金链的断裂。
简评
国际金融危机
这次金融危机来势猛、强度大、复杂多变, 至今还在蔓延,仍未见底,我们应在战略上 做好打持久战的精神和物质准备,在政策上 做到及时准确又留有余地,在操作上要以全 球视角判断和把握危机走势,一方面紧盯美 国、欧盟等大经济体的经济金融走势,另一 方面要密切关注原材料、大宗商品及资本市 场的变化,同时关注和中国同处发展中国家 阵营的新兴经济体的经济走势和暴露的问题, 并以此为鉴。

第7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精品PPT课件

第7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精品PPT课件

中东欧 4%
亚太 14%
其他 6%
拉美 12%
非洲 12%
美国 17%
日本 1%
欧盟 44%
4.证券化趋势加强,债券和股票作用 明显增强
5.私人资本挑战多边机构的贷款和国 际援助
6.国际游资规模日益膨胀 7.部门结构变化
7.2国际资本流动的利益和风险
一、利益 (一)长期资本流动 1.对资本输出国 提高资本的边际收益 • 有利于占领世界市场 • 有助于克服贸易保护壁垒 • 有利于提高国际地位
1.国际直接投资:一国居民以一定生 产要素投入到另一国并相应获得经 营管理权的跨国投资活动
(1)创建新企业
(2)收购(兼并)外国企业 IMF 25%, 法国20%,美国 10%,
(3)利润再投资
专栏:荷兰国际集团收购巴林银行
• 1994年,英国巴林银行核心资本在全 球1000家大银行中排名第489位;
• 在使用中有专人监督。
(3)国际银行贷款-一国独家银行 或国际贷款银团在国际金融市场上 向另一国借款人提供的,不限定用 途的贷款
• 贷款用途比较自由 • 借款人可获得大额资金 • 筹资成本较高
(4)出口信贷 • 专款专用 • 贷款利息低于市场利率 • 期限较长 • 发放与信贷保险相结合
(二)短期资本流动
贸易性资本流动 金融性资本流动 保值性资本流动 投机性资本流动
三、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一) 20世纪90年代以前
(二)20世纪90年代以来 1.发达国家资金需求上升 2.转轨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和地区资 金需求旺盛
3.国际直接投资迅速发展,地区分布 有所变化
200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流入的地区分布
• 1995年,尼克.里森未经授权从事股指 期货合约交易失败,致使巴林银行亏 损6亿英镑,这远远超出了该行的资 本总额(3.5亿英镑);

国际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
霍特莱认为,由于银行体系的信用扩张能力是有限的。在金本位制度下它 受黄金准备的限制;在采取不兑现的纸币条件下,为了稳定汇率和防止国际收 支逆差的过度扩大,也不能无限扩张信用。这样,当信用扩张到达一定程度后 ,银行迟早要被迫停止信用扩张,而相反地采取紧缩性的信贷政策,这就导致 危机和继之而来的累积的衰退过程。设若信用紧缩现象不发生,商业周期的繁 荣阶段将无限延长这种理论是把经济周期的原因完全归结于现代的货币信用制
纯货币危机理论的最基本的特征是把经济周期和经济危机说成 是纯货币现象。这种理论不仅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周期性波动之唯一 充分的原因,在于银行系统周期地扩张和紧缩信用,而且认为危机 之所以产生,完全是由于繁荣后期银行采取的紧缩性信用政策造成 的。它认为只要在繁荣后期银行继续扩张信用就能防止危机的爆发 。纯货币危机理论的主要倡导者是英国的霍特里(R.Hawtrey, 1879~1971)和货币主义的创始人弗里德曼。
纯货币危机理论的论点:
纯货币危机理论认为,在发达资本主义社会,货币只用于零星支付,流通 的主要工具是银行的信用。由于银行体系有通过乘数作用创造信用的功能,因 而作为主要流通工具的银行信贷具有很大的伸缩性。当银行体系采取降低利率 、放松信贷以及收购有价证券等扩张性的信用政策时,由于商人所运用的资本 大部分来自银行信用,所以银行利率的轻微变动,商人最为敏感。利率降低, 商人将增加向银行的贷款,以增加其对生产者的订货,于是引起生产的扩张和 收入的增长,收入的增加引起对消费品需求的增加和物价上涨,物价上涨,市 场繁荣和企业家的乐观情绪促使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的兴旺,由此引起货币流 通速度的增加,造成累积的信用扩张和经济高涨。
许多经济学家后来对其进行了改进和完善,最终形成了第一代 货币危机理论。该理论从一国经济的基本面解释了货币危机的根源 在于经济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冲突,如果一国外汇储备不够充足 ,财政赤字的持续货币化会导致固定汇率制度的崩溃并最终引发货 币危机。当宏观经济状况不断恶化时,危机的发生是合理的而且是 不可避免的。它比较成功的解释了20世纪70~80年代的拉美货币危 机。

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国际资本流动是指在国与国之间进行跨境交易的资本流动。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国际资本流动越来越重要。

然而,这种跨境资本流动对金融稳定也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稳定的影响,包括对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和金融监管的挑战。

首先,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增加金融体系的脆弱性。

当大量的资本流入一个国家时,可能会引发资产价格的快速上涨,从而产生过度投资和资产价格泡沫。

一旦泡沫破裂,很可能引发金融危机,导致金融体系的崩溃。

例如,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就是由于大量的国际短期资本流出导致的。

因此,过度的资本流动可能会给金融稳定带来威胁。

其次,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增加金融市场的波动性。

资本流动的规模和速度通常取决于市场预期和投资者情绪的变化,这可能导致金融市场的价格波动和风险传染。

例如,当投资者担心一些国家的经济前景恶化时,他们可能会批评性地撤出该国的资本,导致本国货币贬值、股市下跌和利率上升。

这种市场的波动性不仅会对国内金融市场造成冲击,还可能对其他国家的金融市场产生溢出效应,导致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

最后,国际资本流动也给金融监管带来了挑战。

由于资本流动的跨境性质和高速度,监管机构往往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监管。

例如,在全球金融危机中,许多跨境金融机构的破产和违约事件揭示了监管的薄弱性。

此外,跨境资本流动还可能导致国内监管的国家之间产生损害竞争,从而导致监管的外溢效应。

因此,加强国际合作和监管协调是确保金融稳定的必要条件。

然而,尽管国际资本流动对金融稳定带来了一些挑战,它也有助于提高金融体系的效率和稳定。

首先,跨境资本流动有助于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

通过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和市场机会,资本流动可以使资源流向效率更高的地区和行业,从而提高整个经济体系的效率。

其次,资本流动也可以提供流动性和风险分散的机会。

通过跨境投资和资本流动,个人和机构可以将风险分散到不同的国家和资产类别,从而降低整体风险。

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国际资本流动研究

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国际资本流动研究

全球金融危机期间国际资本流动研究作者:黄葳来源:《时代金融》2012年第32期【摘要】在金融危机期间,国际资本流动出现萎缩现象。

本文主要分析国际资本流动萎缩的现象和背后的原因。

国际资本流动在国家地区之间变化不尽相同,新兴市场国家经历的国际资本流动变化时间比较短。

本文分析认为,各国特殊的经济性质,各国的宏观经济条件、国内经济对国际资本的依赖度、国际银行的风险控制等对各国国际资本流动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金融危机国际资本流动金融全球化始于2007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严重打击了全球持续近二十年的稳定经济增长以及全球金融一体化进程。

在1998~2007年的二十年间,国际资本流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不低于7%,因此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国际资本流动持续膨胀。

但是这些流量在危机期间瞬间蒸发,国际资本流动大量转移到自己国家。

本文就此分析金融危机期间国际资本流动在各国之间的变化,以及这些不同变化背后的原因。

一、危机之前的国际资本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和世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从表1可以看出,在前次金融危机之后,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资本流动也蓬勃发展。

20世纪90年代,投资者购买国外资产的速度提高,全球各国经常账户失衡越来越明显,一些国家有大量的经常账户赤字,而另一些国家有大量的盈余。

数据来源:WorldBank国际资本双向流动和国外资本的总量持续增加,国际资本流动性越来越好。

危机之前的国际资本流动呈现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跨国、跨地区购买资产的增加反应了国际证券投资组合中国外资产份额的增加,相对GDP而言,国际资本流动的总量在增加更快,金融一体化进一步加深。

第二,发达国家国际资本流动和跨国跨地区资产购买活动比新兴市场国家表现更加明显。

第三,由于经常账户失衡、债权性金融规模的增大,国际资本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第四,发达国家国际银行之间的金融一体化进程更加明显。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投资者不想增加其投资国外的金融资产,如果国家稳定其配置的金融资产比例,金融深化进程会自然的持续下去,跨国跨地区的资本流动会继续增强。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修订版)》第八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融资概要

《国际金融理论与实务(修订版)》第八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融资概要

2. 经营租赁 经营租赁(Operation Lease),也称服务性租赁(Service Lease), 是—种不完全支付租赁,规定出租人除提供融资外,通常也提供特别 服务,如保险和维修等。经营租赁有下列特点。 第一,不完全支付。基本租期内,出租人只能从租金中收回设备的部 分垫付资本,需通过该项设备以后多次出租给多个承租人使用,才能 补充未收回的那部分投资和其应获利润。因此,租期较短,短于设备 有效寿命。 第二,可撤销。在租赁期满之前,承租人预先通知出租人就可中止合 同,退回设备,以租赁更先进的设备。 第三,租赁物由出租人批量采购,这些物件多为具有高度专门技术, 需要专门保养管理,技术更新快,购买金额大,且通用性较强并有较 好二手货市场,垄断性强的设备,需要有特别服务的厂商。出租人提 供维修管理、保养等专门服务并承担过时风险,负责购买保险,因此, 租金较金融租赁高得多。 第四,在经营租赁方式下,承租人账务上仅作为费用处理,而资产仍 在出租人的账簿上。这种租赁业务一般由制造厂商租赁部或专业租赁 公司经营。
(二) 短期资本流动 短期资本流动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 贸易资金流动 2. 银行资金流动 3. 保值性资本流动 4. 投机性资本流动 投机者一般是利用以下几种市场行情的变动进行投机活动 (1) 利用外汇市场汇率的变动进行投机性的外汇买卖 (2) 利用利率的变动或国别利差,将资本从利率低的国家调往 利率高的国家,以取得较高的利息收益 (3) 利用国际证券市场价格的变动,调动短期外汇资金买卖不 同国家的证券,以牟取投机利润。
3. 国际贷款 (1) 政府贷款(2) 国际金融机构贷款(3) 国际银行贷 款 4. 出口信贷 (1) 出口信贷的利率,一般低于相同条件资金贷放市 场利率,利差由国家补贴。 (2) 出口信贷的发放与信贷保险紧密结合。 (3) 国家成立发放出口信贷的机构,制定政策,管理 与分配国际信贷资金,以弥补私人商业银行资金的不 足,改善本国的出口信贷条件,加强本国出口商夺取 国外销售市场的能力。 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

国际资本流动性危机与救援

国际资本流动性危机与救援
国际资本流动性危机与救援
2023-11-06
目录
• 国际资本流动性危机的概述 • 资本流动性危机的成因 • 资本流动性危机的救援措施 • 资本流动性危机的防范与应对 • 案例分析:国际资本流动性危机的应对措施 • 结论与展望
01
国际资本流动性危机的概 述
定义与特点
• 定义:国际资本流动性危机是指一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无法 获得足够的融资来满足其短期债务和对外支付的需求,从而 导致货币贬值、外汇储备枯竭和经济衰退。
美国次贷危机
背景: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引发了全球金 融市场动荡。
01
美联储采取宽松货币政策,增加市场流动性 。
03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风险控制。
05
02
应对措施
04
政府提供担保和资金支持,稳定金融市场。
06
效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危机,但并未完全 解决根本问题。
欧洲债务危机
背景:2009年希腊等国家爆发
日本泡沫经济
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导致经济长期低迷。应对措施包括政府实施扩张性货 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加强金融监管和改革等。
06
结论与展望
总结国际资本流动性危机的教训与启示
教训
国际资本流动性危机提醒我们,过度的资 本流动和无序的金融市场会给经济带来负 面影响。资本的过度流入可能导致资产泡 沫和通货膨胀,而资本的突然流出可能引 发货币危机和银行危机。
金融创新和杠杆化
金融创新和杠杆化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增加了金融系统的风险,一旦市场条件发生变化,就会导致资本 流动性危机。
03
资本流动性危机的救援措 施
货币政策
01
02

国际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

一、国际金融危机概述金融危机(Financial Crisis)是货币危机、信用危机、银行危机、债务危机、证券市场和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危机等的总称,一般是指一个国家金融领域中出现的剧烈动荡和混乱,对实物经济的运行产生极其不利的影响。

它表现为金融领域所有的或绝大部分的金融指标急剧恶化,股市暴跌,资本外逃,信用遭到破坏,银根奇紧,利率上升,银行发生挤兑,金融机构大量破产倒闭,官方储备大量减少,无力偿还到期的债务本息,货币的对内对外大幅度贬值等。

所谓国际金融危机,是指国际金融领域所发生的剧烈动荡和混乱通过支付和金融操作,或通过金融恐慌心理迅速传导到相关的国家或地区,而使有关国家或地区的金融领域出现剧烈动荡和混乱金融危机的分类1.以金融危机的影响地域来划分国内金融危机区域金融危机世界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2.以金融危机的性质、内容来划分货币市场危机资本市场危机金融机构危机(银行业危机)综合金融危机:表现为上述几种危机的混合体3.以金融危机的影响程度来划分系统性金融危机非系统性金融危机⑴货币市场危机又称货币危机,是指在实行固定汇率制或带有固定汇率制色彩的钉住汇率安排的国家,由于其国内经济变化没有配合相应的汇率调整,导致其货币内外价值脱节,通常表现为本币价值高估,由此引发的投机冲击加大了外汇市场上本币的抛压,其结果是外汇市场上本币大幅度贬值,或者该国金融当局为捍卫本币币值而动用大量的国际储备干预市场或大幅度提高国内利率。

⑵资本市场危机指某些国家的资本市场(主要是股票市场)由于国内外原因,导致价格在短期内大幅度下降。

资本市场危机与货币市场危机具有联动作用,资本市场危机可以导致货币市场危机,而货币市场危机同样可以导致资本市场危机。

⑶金融机构危机又称银行业危机,指某些商业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由于内部或外部原因,出现大量不良债权或巨额亏损,导致破产倒闭或支付困难。

其影响极易扩散,引发社会对各类金融机构的挤提风潮,从而严重威胁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定。

第12章: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

第12章: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

这表明国际资本流入会直接或间接地导致国内贷款、消费或投资的增 加。在此情形下,银行部门是否可靠、银行贷款或投资决策是否科学,将直 接影响国际资本流入的效应和效率。事实证明,许多国家银行体系的问题, 主要是低劣的贷款决策和对贷款风险管理不当造成的。一旦银行过分地陷 入这种风险,很可能要面对巨额亏损。
2. 利率风险
无论是国际银行贷款、国际债券、国际股票市场还是国际衍生产品市场,都与 国际金融市场利率水平联系密切。利率变动使借贷双方都面临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而且期限越长,相应的利率风险程度可能就越高。如果是固定利率的银行信贷,则 国际市场上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升时,贷款行面对的利率风险提高;而市场利率下 降时,借款人面对的利率风险提高。如果是浮动利率的银行信贷,则市场利率上升 对贷款银行有利,而市场利率下降对借款人有利。
典型货币危机模型强调,宏观基本因素的不协调是导致危机爆发的内在原 因。在一国拥有充足外汇储备的时候,持续性的财政赤字货币化与维持固定汇 率制度的矛盾往往被掩盖。但是在外汇储备不足时,投机者抛售本币的狂潮便 会激化这种内在矛盾,并以危机方式予以解决。由此可见,那些突发性的巨额资 金抽逃行为并不代表非理性投机活动或者造市商的险恶用心,而是符合逻辑的 理性行为:尽快抛空一种内在价值趋跌的货币是避免风险的最佳选择。不过,模 型中僵化的政府行为反而不够理性,与现实情况也相去甚远。事实上,货币当局 大多不会盲目地通过印钞来解决财政赤字问题,它可以选择其他紧缩性货币政 策或相应的财政政策来改善内部经济运行情况。
事实上,无论是外汇风险和利率风险,还是对资本流入国银行体系的冲 击,大多是从流入国角度看待国际资本流动的消极影响。而如果从资本流出 国的角度出发,中长期国际资本流动潜在的危险主要就是违约。由于资金的 使用与偿还之间存在着明显的时间差异,所以中长期国际资本流动内在即蕴 涵了发生资金偿还困难的可能性,习惯上我们把这种情形称作国际债务危机。 历史上最著名的国际债务危机,是发生在20世纪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

国际金融习题答案第七章

国际金融习题答案第七章

国际金融习题答案第七章习题答案第七章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本章重要概念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

直接投资:是指一国居民以一定生产要素投入到另一国并相应获得经营管理权的跨国投资活动。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通过在国际证券市场上购买中长期债券,或购买外国企业发行的股票所进行的投资。

出口信贷:出口信贷属于中长期贸易信贷,是一国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的出口和加强国际竞争能力,鼓励本国的银行对本国的出口商或外国进口商(或银行)提供优惠利率贷款,以解决本国出口商资金周转的困难,或满足国外进口商对本国出口商支付货款需要的一种融资方式。

债务危机:指债务国不再具备还本付息的能力。

偿债率:即一国当年还本付息额占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的比率,是衡量一国还款能力的主要参考指标。

负债率:即一国当年外债余额占当年GNP的比率,这是衡量一国对外债的依赖程度,或一国总体的债务风险的参考指标。

国际游资:是指那些没有固定的投资领域,以追逐高额短期利润而在各市场之间频繁移动的短期资本。

投机性冲击:投机资金利用和制造各种资产(如外汇)价格的波动,而获取利润,并给所在国的金融体系乃至整体经济运行造成严重的后果,称之为投机性冲击。

复习思考题1.如何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含义?答: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或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国家和地区,它包括资本流出和资本流入两个方面。

资本流出是指本国资本流向外国,它意味着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减少、外国对本国的负债增加、本国对外国的负债减少、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增加。

资本流入是指外国资本流入本国,它意味着外国对本国的负债减少、本国对外国的负债增加、外国在本国的资产增加和本国在外国的资产减少。

2.试述国际资本流动发展的特点。

答:1)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1)截至二战前,大体上讲,世界长期资本输出的规模不大,地区流向、部门结构和资金流动方式等均较单一。

(2)二战后至20世纪90年代,从量上看,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空前膨胀,国际直接投资规模急剧扩大,国际直接投资的增长速度不仅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和工业生产的增长速度,也超过了国际贸易的增长速度,取代国际贸易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从质上看,资本流向、资本输出方式、资本结构等方面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国际金融危机的观点

国际金融危机的观点
投资保护主义升温
为保护本国产业和就业,各国可能采取投资保护主义措施,如对 外资进行限制或审查。
03
国际金融危机的政策应对
货币政策
01
02
03
利率政策
通过降低利率,增加货币 供应,刺激投资和消费, 促进经济增长。
存款准备金政策
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 银行的可贷资金,控制信 贷规模,防止经济过热。
公开市场操作
3
金融服务将更加个性化
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金融服务将 更加个性化,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金融监管的未来发展
01
金融监管将更加严格
随着金融风险的不断增加和金融危机的教训,金融监管将更加严格,加
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约束。
02
监管技术将更加先进
随着技术的进步,监管技术将更加先进,加强对金融机构的风险评估和
国际金融危机的成因
内部因素
例如经济过热、泡沫破裂、政策失误、监管不力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国际 金融危机的爆发。
外部因素
例如全球经济环境变化、国际贸易摩擦、地缘政治风险等,这些因素都可能对 国际金融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02
国际金融危机的经济影响
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经济增长放缓
国际金融危机通常会导致全球经济活动萎缩,投资减少、消费低 迷,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增长放缓。
设和社会福利支出,同时控制债务规模和债务成本。
监管政策
金融机构监其业务风险 可控,防止金融风险积累。
资本充足率要求
对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进行要求,确保其有足够 的资本来承担业务风险,防止因资本不足而引发的 金融危机。
跨境资本流动管理
止损和止盈
投资者应及时设定止损和止盈点,控制投资亏损的范围以及盈利后及 时止盈,避免过度追求收益而忽略风险。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引言国际资本流动是指资本从一个国家流向另一个国家的过程。

国际资本流动对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然而,它也可能引发国际金融危机。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讨论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危机之间的关系,并分析这些危机的根源以及其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正文国际资本流动是全球化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资本在国家之间的流动变得更加便捷。

跨国公司和国际投资者可以通过直接投资、证券投资、贷款以及其他金融工具,将资本投向全球各地,以追求更高的利润。

然而,国际资本流动也带来了一些风险,特别是在金融市场不稳定的时候,会引发国际金融危机。

国际金融危机通常由以下几个因素引起:第一,资本市场的波动性和风险。

由于全球金融市场的联系,资本流动可能会引发市场的剧烈波动,从而导致金融危机的爆发。

例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就是由于亚洲国家的货币和股市遭受资本流出的冲击,导致经济崩溃和金融危机的发生。

第二,资本过度流动的不良影响。

国际资本流动的自由可能导致资本从一个国家流向另一个国家,使得某些国家面临资本过度流入或流出的问题。

资本过度流入可能导致货币升值,影响出口竞争力,并造成国内金融机构的过度杠杆化。

相反,资本过度流出会导致国内经济的衰退,并可能引发金融风险。

第三,金融机构的不稳定。

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的不稳定,特别是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时。

例如,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主要是由于金融机构的过度风险暴露和信用泡沫的破裂,导致了全球范围内的金融系统崩溃。

这些国际金融危机不仅对单个国家的经济产生了严重的影响,而且对全球经济造成了广泛的冲击。

危机期间,股票和商品市场的崩溃,大规模的财富损失和公司倒闭等现象会导致失业率上升和经济衰退。

此外,金融危机还可能导致金融机构的崩溃和信贷市场的冻结,进一步削弱经济体系的功能。

然而,尽管国际资本流动可能引发金融危机,但它也有助于推动全球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国际金融危机ppt

国际金融危机ppt
“在这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 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 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 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能比在真正出 于本意的情况下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溯源: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古典经济自由主义的特点:
• 市场是完全自由的竞争 • 倡导个人主义 • 提倡自由放任的市场经济 • 崇拜“看不见的手”的力量: • 反对国家干预经济: • 主张私有化:
“天道”:在道的观念下,整个世界才不是杂乱无章、无序变 迁的,而保持有序状态
“人道”:表现为一套规范系统,告诉人们什么能做,什么 不能做。 “礼者,人 道之极也”。 “法者,天下之至道也。”
运行:“一阴一阳之谓道” 得道的过程:“道不远人” 、“日用即道”。
世界金融危机所引发的思考
中西文化的差异 西方文化是用逻辑为手段不断探究和追问的文
特征:金融领域所有的或大部分的金融指标的急剧恶化, 以至于影响相关国家或地区乃至全世界经济的稳定 与发展 。
表现:
✓ 股市暴跌。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主要标志之一。 ✓ 资本外逃。是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又一主要标志之一。 ✓ 正常银行信用关系遭到破坏。并伴随银行挤兑、银根奇缺和
金融机构大量破产倒闭等现象的出现。 ✓ 官方储备大量减少,货币大幅度贬值和通胀。 ✓ 出现偿债困难。
溯源:美国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二、从直接起因看:
这场金融危机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不 当、空壳经济过度扩张、政府监管缺失造成的,是 长期负债消费的增长模式(债务经济模式)难以为 继的结果。 债务经济模式——概括来讲就是,美国不再需要一 般性实业企业,除食品以外的一般消费品和一般性 工业设备外,其它商品都从国际市场购买,并借此 向世界输出美元;其他国家为了国际贸易结算顺利 进行,不得不持有相当数量的美元储备;为了美元 储备保值增值,这些国家又不得不去购买美国债券 或其他所谓安全的美元资产。

国际资本流动案例分析(一)

国际资本流动案例分析(一)

国际资本流动案例分析(一)案例1案例名称:亚洲金融危机及其经验教训案例适用:货币危机发生机制案例来源:只秀英:《亚洲金融危机大事记》,案例内容亚洲金融危机大事记1997年7月2日泰国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宣布,泰币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价值由市场来决定,放弃了自1984年以来实行了14年的泰币与美元挂钩的一揽子汇率制,曼谷外汇市场泰铢对美元汇率顿时下跌20%,创下有史以来的最低纪录,泰国央行宣布,将主要银行利率从10.5%提高到12.5%。

7月9日马来西亚股市指数下跌至18个月来最低点。

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中央银行直接干预Pt,~E市场,支持本国货币。

7月22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将首次运用1995年建立的“紧急筹资机制”,向菲律宾提供10亿美元的贷款。

7月25日泰国外债余额达900亿美元。

占GDP的49%,远远高于8%的国际警戒线。

8月4日泰国央行行长被迫辞职,新的央行行长CHAIYAWAT先生上任。

8月11日由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持的援助泰国国际会议在东京举行。

经过协商,确定对泰国提供约为160亿美元的资金援助,以稳定泰国的经济和金融市场秩序。

其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日本分别承担40亿美元,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合计融资约为30亿美元,日本将通过输出人银行提供40亿美元的融资。

此外,亚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融资合计为50亿美元。

香港特区政府首次动用外汇基金,提供10亿美元,参与泰国的贷款计划。

8月13日印尼财政部和印尼银行联合宣布,放弃钉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实行自由浮动式汇率政策,印尼盾大幅下跌55%。

8月14日中国人民银行戴相龙行长表示,中国政府已经批准向泰国提供10亿美元贷款的计划。

8月15日港币遭投机者袭击,特区政府为维持稳定而投入储备保卫港币。

8月16日新加坡元与美元的比价下跌了1.5%,跌至38个月以来的最低点。

马来西亚林吉特的比价暴跌了6%,跌到24年来的最低点,即2.8250林吉持兑换1美元。

金融危机案例分析课件(PPT 39张)

金融危机案例分析课件(PPT 39张)

(一)1929—1933年大萧条爆发的原因
经济学家金德尔伯格(2000)认为大萧 条爆发的原因是由于20世纪20年代美国 耐用消费品尤其是住房的生产过剩和民 众总需求下降所致,耐用消费品尤其是住 房的过度供给和总需求的不足引起了房 产价格下跌,房价价格的下跌迅速传染到 股票市场,从而引起了资本市场价格的大 规模下降,这也成为了大萧条爆发的主要 原因。
(一)1929—1933年大萧条爆发的原因
Peter Temin(1993)认为,美联储为了维持金
本位制度,以至于产生了根本性的政策失误 。 1931年下半年以后,德国和英国都放弃了金本 位,本币开始贬值 。 在这种国际环境下,投资 者对美元贬值充满了预期,他们在美国政府对 美元进行贬值前突然抛售美元,为了维持美元 币值的稳定,美国的利率在1931年最后一个季 度里急剧上升,信贷变得更加难以获得,加剧 了通缩的程度(郑联盛,2009)。
分析表明:每次金融危爆发前真实房地产价格必然呈下降趋 势,但此次美国金融危机中,房地产价格指数的变化与先前的金 融危机相比略显滞后。
(二)金融危机爆发前真实股票价格指数比较
由图2可见,从T一4期开始,各 个国家的真实股票价格指数都 呈平稳上升趋势,但在金融危 机前1年,各个国家的真实股票 价格指数的增长趋势停止并呈 现陡然下降的趋势"相比较而 言,美国1929~1933年金融危 机、日本金融危机、印尼金融 危机和美国次贷危机前1年真 实股票价格指数下降趋势更加 严重。
(三)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刘遵义(2007)认为,亚洲国家外汇储备的不足是
1997年金融危机爆发的主要原因。他将一段时间内( 例如6个月)进口所需的外汇 、 到期的外债数量和外 商的证券投资三项之和与外汇储备的比例称为LL比 例,如果LL比例较高,则发生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就非 常大。如在1996年和1997年的时候,泰国短期外债还 没有加上进口的需求就已经超过外汇储备;而在1997 年,韩国的LL比例超过500%,也就是说韩国能够撤离 的外资是外汇资储备的5倍以上。

2007-2008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国际经济学)

2007-2008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国际经济学)

2007-2008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分析20100954106 盖超群2007-2008年,源自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的金融动荡迅速演变为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各国经济均遭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增强,国际经济失衡会导致国际资本在全球范围内重新配置。

从某种意义上说,国际经济失衡和国际货币体系缺陷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前提条件,而国际游资的攻击是金融危机爆发的实现条件。

从目前国际形势和中国国内形势来看,金融危机的前提条件已经具备,因而防范国际游资攻击是制定当前我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

金融危机是由外部因素还是由内部因素造成的,历来学术界有两种比较对立的观点:阴谋论和规律论。

阴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遭受有预谋和有计划攻击造成的,是外因造成的,特别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以后,这种观点较为流行。

规律论认为金融危机是经济体的自身规律,是内因造成的。

三代金融危机理论①基本上是承认规律论。

随着金融监管技术提高, 个国家因监管或管制出现问题而导致金融危机的可能性变小;而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现代的金融危机基本上表现为在国际经济失衡的条件下,国际资本在利益驱动下利用扭曲的国家货币体系导致区域性金融危机爆发,因而从本质上说,金融危机的性质和成因都发生了变化。

关于此次全球金融危机的原因一、国际经济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导致国际货币体系失衡,虚拟经济导致流动性过剩,进而导致全球经济失衡和金融危机。

从根本上说全球经济失衡的根源应该是实体经济的失衡,国际收支失衡只是实体经济失衡的表象,实体经济失衡导致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资本流动导致虚拟经济膨胀和萧条,由此形成流动性短缺,最终能够导致金融危机。

因而全球实体经济的失衡是导致金融危机的必要条件,而虚拟经济导致的流动性短缺是金融危机的充分条件。

从国际经济失衡导致金融危机的形成路径可以看出,国际经济失衡通过国际收支表现出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整又通过国际货币体系来进行,如果具备了完善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那么完全可以避免国际经济强制性和破坏性调整,也就是说可以避免金融危机的发生,然而现实的国际货币体系是受到大国操纵的,因而国际经济失衡会被进步扭曲和放大。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体现的联系与发展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体现的联系与发展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体现的联系与发展1.引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自二战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造成了严重影响。

金融市场崩溃、国际贸易急剧下滑、消费萎缩、失业率上升……这一系列连锁反应,让人们对全球经济体系的可持续性产生了质疑。

在这样一个历史性的事件面前,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体现的联系与发展,以更好地认识这一事件对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影响。

2.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从2007年次贷危机开始,到2008年的金融市场动荡,再到全球经济陷入衰退,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发展过程的确是一个值得深入分析的话题。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是如何一步步演变成严重的危机?其中的联系又是如何导致全球经济的混乱?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来进行剖析。

3.国际金融危机与全球化的联系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而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和发展也与全球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全球资本市场的相互联系、跨国公司的经营活动、国际金融机构的运作方式等,在危机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我们需要对这些联系进行全面的分析,并探讨全球化与金融危机的内在联系。

4.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监管问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一定程度上也与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监管问题有关。

金融衍生品交易的风险暴露、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不平衡、审计公司的失职等问题,都为金融危机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在探讨金融危机的联系与发展时,我们也需要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管理和监管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5.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格局的影响与反思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反映出了全球经济体系的一些结构性问题。

全球经济治理体系的不完善、发达国家和发展我国家的经济发展不平衡、国际金融体系的失衡等问题都值得我们进行反思和思考。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在何种程度上凸显了这些问题?在未来全球经济发展中,我们又该如何化解这些矛盾?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分析金融危机联系与发展时更深入地进行思考。

专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专题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
27.02.2019 19
三、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传导
(一)在美国国内的传导 3、危机如何从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 次贷危机直接造成房地产投资下降;股票 价格下跌抑制了居民消费和企业投资;信贷 紧缩也抑制了居民的举债消费和企业投资。 尽管净出口有所反弹,次贷危机仍通过消 费和投资渠道拖累了美国经济增长,风险从 金融市场传导至实体经济。
27.02.2019
次级贷款市场 (Subprime Market)
面向信用分数低于 620 分,收入证明缺 失,负债较重的客 户,贷款利率一般 比优质贷款高 2 ~ 3 个百分点,浮动利 率贷款所占份额在 85%左右。
6
二、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原因
(二)深层次原因 1 、美国大肆输出美元,造成全球流动性过剩。 (1)何谓流动性和流动性过剩 在宏观经济层面上,流动性通常被定义为经济 系统中不同统计口径的货币总量,如流通中的 现金 M0 、狭义货币供应量 M1 、广义货币供应 量M2等。 流动性过剩:反映的是经济体中的货币量过多, 超过了经济均衡时的货币需求水平。 (2)流动性过剩的事实 测量流动性过剩程度的指标:狭义货币与名义 GDP的比率、广义货币与名义GDP的比率以及 国内信贷与名义GDP的比率。
27.02.2019 10
(4)流动性过剩的原因
全球流动性过剩的主要原因:美国大肆输出美元
美国为何要大肆输出美元? 美国“双赤字”严重 在存在经常账户赤字的情况下,为了支付外国商品和 服务的净流入,美元源源不断地从美国注入经常账户 顺差国,美国用廉价的货币获得更多的国外资源(过 度消费模式支撑经济增长)。 财政赤字问题严重,美国要举债。利用美元的国际货 币地位,美国几乎不受限制地向全世界举债。 美元大量输出的结果是其他国家美元的累积越来越多, 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性过剩。同时过多的美元会导致美 元的币值下降。

1997年与2008年两次国际金融危机比较分析

1997年与2008年两次国际金融危机比较分析

1997年与2008年两次国际金融危机成因、特征和影响比较分析及对中国企业的影响摘要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随之而来的问题也日益凸现,随着全球化的发展,金融危机也开始向全球蔓延.1997年爆发于泰国、后迅速扩散到整个东南业井波及世界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使许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的汇市、股市轮番暴跌,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社会经济受到严重创伤.2008年由美国华尔街引爆的世界金融危机有如巨风海啸,迅速波及全球。

不管是同属发达国家的欧洲联盟国家,还是经济尚未开放的非洲,以及是坐享石油美元的中东,或者说是新兴崛起的一系列国家,都在感受着这场金融巨风带来的狂扫与震撼。

从1997年泰铢引发的亚洲金融危机到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全面爆发,我国面临外部需求萎缩带来的经济下滑的风险。

本课题通过比较1997年与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成因、特征和影响,旨在透过近十几年来两次金融危机的表象,把握经济运行的规律。

通过分析比较这两次金融危机的成因,总结出其内在的相同点,再分析我国现阶段经济运行的形式,找出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合理化的建议。

以及通过比较两次经济危机的特征和影响,总结出金融危机爆发后对中国企业的的影响,并提出合理化的防措施,有利于提早做准备,防患于未然。

In recent decade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conomic , a series of questions is coming up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globalization, the financial crisis are spreading across the world .Southeast Asian financial crisis, which broke out in Thailand, quickly spread throughout the entire southeast of the world, made the stock market tumbling in many southeast Asian countries , , repeatedly trading financial system and even the entire social economy suffered serious wounds. the world financial crisis in 2008 detonated by Wall Street like giant wind tsunami, quickly spread around the world. Whether the countries of the European Union, or African ,in which economy have not been open, or the countries of Middle East, or rather, a series of new countries all felt this financial giant wind brings the crazy esau and shock.from world financial crisis caused by the Thai baht in1997 to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triggered in Amercia in2008, China faces the risk of economic downturn atrophy due to the external demand withered . This topic compared the causes ,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of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in 1997 and 2008,through the study on the appearance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past dozens of years, grasp the economic operation of the law. Analysize and comparied the cause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the author sums up their inner similarities, then analyzes the current form of economic operation of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our country, find out the problems existed inthe developing of our economic. propose corresponding rationalization suggestion. And through comparing the two economic crisis, summarize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s of the financial crisis after the outbreak of the influence of Chinese enterprises, and puts forward some precautionary measures, which is helpful for the rationalization of preparing early.正文一、两次金融危机演变过程比较分析(一)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的演变过程分析1997年6月,一场金融危机在亚洲爆发,这场危机的发展过程十分复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必须是某一时点上的存量;
b、必须是居民对非居民之间的债务;


c、必须是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债务;
d、全部债务包括本币与外币表示的债务, 还可以是以实物形态构成的债务,如补偿 贸易下以实物来清偿的债务。
• 2、国际债务的衡量指标 • (1)债务率,即指一国当年外债余额占当年GNP
的比率,这是衡量一国对外债的依赖程度。 • 债务率=(当年外债余额/当年国民生产总) ×100% • 债务率超过10%,就有可能对外资过分依赖,当金 融市场或国内经济发生动荡时,容易出现偿债困难。
• ㈡国际债务危机产生原因
• 一、债务危机爆发的内因
• • • • ①盲目借取大量外债,不切实际的追求高速经济的增长; ②国内经济政策失误; ③所借外债未形成合理的债务结构; ④所借外债没有得到高效利用。
• 二、债务危机爆发的外部经济条件
• ①20世纪80年代初以发达国家为主导的世界经济衰退;
• ②国际金融市场上利率和美元汇率的上升。

• •
⑤ 失业率提高;
⑥ 社会出现普遍的经济萧条; ⑦ 甚至出现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局面动荡。
• 金融危机的分类 • ①货币危机:是指当一国货币的交换
价值受到打击,该国货币出现大幅度贬值, 迫使该国当局为捍卫本币动用大量国际储 备或迅速提高利率从而引发的危机。 • ②银行危机(极易扩展到整个金融体 系):是指真实或潜在的银行挤兑或者破 产引发银行纷纷中止国内债务的清偿,或 迫使政府提供大规模援助以及干预以阻止 上述情况的发展。
• ②发展阶段:巨额资本流入导致内
外经济失衡
• ③爆发阶段:资本流动倒转导致货
币危机的爆发
二、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
• ㈠国际债务概述
• 1、外债的概念 • 外债是在任何特定的时间,一国居民 对非居民承担的已拨付尚未清偿的具有契 约性偿还义务的全部债务,包括需要偿还 的本金及需支付的利息。
• 外债四要素:
• ③系统性金融危机:是通过削弱市场功 能的有效性对金融市场造成潜在的严重 破坏,对真实经济体产生严重的不良后 果。 • ④债务危机:是指国家无力偿还国外债 务(主权债务或私人债务)而导致的危 机。
• 近年来金融危机的特点:混合形势危

• ㈡ 国际资本流动引发金融危机 的过程
• ①初始阶段:国际资本大规模流入
当年贸易和非贸易外汇收入的比率,这是
衡量一国还款能力的主要参考指标。

偿债率=(当年还本付息额/当年贸易
和非贸易外汇收入)×100%

偿债率超过20%就有发生偿债危机的
可能性。
• (4)短期债务比率,即当年外债余额中一 年及一年以下期限短期债务所占比重。 • 短期债务比率=(一年及一年以下短期 债务/当年债务余额)×100% • 这是衡量一国外债期限结构安全合理 的指标,它对某一年债务还本付息额影响 较大,国际上公认的参考安全线为25%以 下。
• (2)负债率,即一国当年外债余额占当年贸易 和非贸易外汇收入的比率,这是衡量一国负 债能力和风险的主要参考指标。 • 负债率=(当年外债余额/当年贸易和非贸 易外汇收入)×100% • 国际上公认的负债率参考值是100%,如 果负债率超过100%,说明债务负担过重。
• (3)偿债率,即一国当年还本付息额占
总之,国际债务危机的产生有着多方面的原因。从根本
上说,这是世界经济多种矛盾发展激烈的结果,是长期以
来国际经济发展不平衡造成的。
• ㈢ 债务危机的解决方案
• ①最初措施
• ②贝克计划 • ③布雷迪计划 • (课本P279~280)
第三节 国际资本流动下的国际金融危机
• 一、金融危机与国际资本流动
• ㈠ 金融危机的概念
• 金融危机是指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与地区的全部或大部 分金融指标急剧、短暂和超周期的恶化。 • 金融危机的特征 ① 区域内出现整体性的货币大幅度贬值;
•• •Βιβλιοθήκη ② 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损失;
③ 经济增长受到打击; ④ 企业大量倒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